怎样写以写景为主的记叙文

怎样写以写景为主的记叙文
怎样写以写景为主的记叙文

怎样写以写景为主的记叙文?

(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审题要求:命题还是半命题

选材要准确

开头和结尾要呼应)

描写景物,表现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地域风貌,赞美祖国的壮丽山河和大自然的奇妙,是记叙文的又一个重要类型。写景的记叙文有什么特点呢?

首先,景物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景物指提供给人观赏的风景、建筑等;广义的景物指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即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换句话说,记叙文中的景物描写是指对自然风光、建筑物、动物、植物等事物的描写,所描写的景物在文章里占重要位置,这是写景记叙文与写人记事的记叙文的主要区别。写人记事的记叙文中,有对自然环境和人物活动的背景介绍、环境描写,但它们在文章中不是主要内容,是为交代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为渲染气氛服务的。同理,写景记叙文里也有写人叙事的内容,但都是为写景服务的。

其次,写景记叙文的中心思想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人物感情的抒发表达出来的。作者可以在文章中直接抒发感情,即所谓直抒胸臆;也可以通过写景表达出来,即所谓寓情于景;还可以在景物描写中蕴涵自己的主观感受,即所谓情景交融。要注意景物描写必须为人物的思想感情服务,与人物的思想感情相一致,不能孤立地、无目的地写景。(梅花生长在冬季,不管天气怎样冷,它仍然绽开着美丽的花瓣。怪不得有许多画家和诗人为此而陶醉。我喜欢梅花,不仅因为它有婀娜多姿的花朵,还因为它有着无所畏惧的精神,迎着寒风傲然开放。我不由得想起了陈毅同志写的一首赞美梅花的诗:“隆冬到来时,百花迹已绝。红

梅不屈服,树树立风雪。”(小作者不是单单写梅花,而是从梅花想到了像梅花一样的精神,想到了陈毅的一首诗。这首诗同样是从写花到写花的精神。这种写法要学会。)

(一)怎样写景

1.要写出有特色的景物(拿两片树叶作对比,同一棵树上,有没一模一样的树叶)

一般来说,景物是各有特色的。同样都是公园,但每个公园都有

各自的独特之处。例如,(红花山公园和牛栏山公园)北海公园的白塔、九龙壁、颐和园的香阁、十七孔桥;天坛公园的祈年殿、回音壁;紫竹院公园的竹子;香山公园的红叶等。同样是山,我国的四大名山各领风骚,独具特色。同样是水,长江、黄河源远流长,孕育了中华文明数千载。或烟波浩渺、横无涯际;或奔腾咆哮、气势磅礴。这些景色都以其特有的鲜明的特点闻名于世,只有把它们的独特之处描绘出来,才能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使人得到美的陶冶和享受。

2.要学会观察(观察的角度不一样,所看到的景物也是不一样的,以画杨桃为例)

写景作文和看图作文有相似之处,都是以观察作为写作的前提。观察景物与观察图画不同,观察景物要确定观察点,也就是观察景物的立足点。观察点不同,所看到的景物也就不同。宋代文学家苏轼有《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由于观赏庐山的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象,所获得的感受也就迥然不同了。

3.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景

在观察和描写景物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会条理清晰、

层次分明。写景的顺序有以下几种:

①按时间先后顺序,即以瞬息之间变化、一天早晚变化(太阳的变化)、一年四季变化(春夏秋冬每个季节有哪些突出的特征)等时间顺序,写出景物在不同时间的不同特点。

②按空间定点顺序,就是在一个固定的观察点,按方位的顺序,如由远及近、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等顺序写景。那叶儿悄悄地从叶柄上钻出来,一开始,又小又嫩,黄黄的,后来呈浅绿色。雨后,淡淡的绿色衬着冰清的小水滴,美得令人叫绝!待到它们长得巴掌大的时候,就变成了墨绿色,一片片叶子像一把把绿色的小伞,铺满了整个瓜棚。(写叶子由小到大的过程,写得很成功。找一找,作者是怎样描写叶子的生长过程的。)

③按空间变化顺序,即运用“移步换景法”写景,就是不固定立足点与观察点,而是一边走一边看,依次把看到的景物写下来。

4.要借助想象和联想

在写景的时候,如果只描写景物的外在特征是不够的,还要写出景物的内在特征。而内在特征有时难以描绘,这就需要借助于想象和联想。即借助相关、相似,甚至相反的事物进行类比,从而突出所写景物的特点。其中,联想的最大特点是由此及彼,它可以跨越时间的界限,可以冲决空间的阻隔,它可以使文章的思路开阔,让景物描写更形象、更感人,更能出神入化地反映出景物的内在特征。

5.要学会运用多种修辞方法

修辞方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比、对偶、反问、设问等。例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诗人运用大胆的夸张和丰富的想象,突破了空间的限制,既写出了庐山瀑布落差之大的特征,给人留下难忘印象。.经过一个小厅,路又变得狭窄起来。两旁的钟乳石有的宛如一只迷路的骆驼,有的如同一条青蛇,有的好像一棵参天古松,展开茂密的枝叶,千姿百态,美不胜收。(在描写中多多地运用比喻句,能够使得文章生动形象,“看得见,摸得着”。)

漓江的水波平如镜,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清得可以看见水底的沙石;漓江的水非常绿,绿得像夏天的草地。(这一段的写法是

非常值得我们来学习的,小作者用了三个排比,把漓江的三个特点都写出来了。句式也很优美。)

6.写景要动静结合

景物的静态和动态描写不是孤立的,不能截然分开,在写作时不仅要写出景

物在静止时的美丽,更要展示它们动起来的活力,表现出大自然的美好和无限的

生命力,描绘出一副色彩各异、生机盎然的多彩绚丽的画面。

7.写景要抒情

写景,不仅是客观事物的再现,更是作者主观感情的外观。景是外在的,情

是内在的,正所谓“情随物迁,辞以情发”。景是情产生的基础,情是景的产物。

因此,要求小学生不要单纯写景,而是要借助景物,抒发一定的思想感情。当然,

这种感情必须是发自内心,而不是无病呻吟。

补充怎样写游记

节假日,小学生在父母或老师的带领下,到公园和游览区欣赏景物、陶冶性

情。如果将游览时所看到的景物,所听到的声音,所产生的联想,所获得的感受,

按照一定的顺序,有重点、有感情地记录下来,就是一篇游记。

写游记有如下一些要求:

(一)写游记必须写清游踪

要记住从什么地方到了什么地方,每个地方的名称,以及每个地方的方位。

这样读者才能搞清楚你先到什么地方。后到什么地方,才能确定你所要描述的景

物的具体位置以及它的特征,唤起读者对你所游览之处的神往之情。同时,也使

文章富有条理,层次清晰。

(二)要留心观察

观察是写好游记的基础。游览时,不能走马观花,要仔细观察。所谓仔细观察,就是要看景物的形状、颜色、质地是怎样的,静态下什么样,动态下又是什么样等等。只有这样,在写作时可选的材料才多,才便于把景物写具体、写出特点来。另外,在观察的时候,还要按一定的顺序,或由近及远,由远到近;或从上到下,从下到上;或从里到外,从外到里;或从中间到两边,从两边到中间;或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到整体。按照这样的顺序去观察,才会全面,描写时才会有条理。

(三)要学会做记录

学生游览的时候,看的东西多,去的地方也比较广,一时很难记住,就是当时记住了,过后也难免遗忘,不利于组织作文。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可以要求学生游览时带上笔和本,边观察、边记录,随看随记,就不会忘记了,写作文的时候还便于选择。另外,公园和游览区的有些景物是带有介绍。例如,此间馆是何时建造的,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占地面积是多少,包含着怎样动人的故事和美丽的传说等等。这些资料很有可能成为学生作文时的宝贵材料,应该要学生记录下来。

在游览之后,要求学生及时地把自己观察到的和记录的材料整理归类,看看哪些是属于作文需要的材料,哪些需要详写,哪些需要略写,做到心中有数,为下一步写作文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

怎样写好写景的记叙文

怎样写好写景的记叙文 导读:描写景物,表现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地域风貌,赞美祖国的壮丽山河和大自然的奇妙,是记叙文的又一个重要类型。写景的记叙文有什么特点呢? 首先,景物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景物指提供人观赏的风景、建筑等;广义的景物指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即自然环境和身会环境。换句话说,记叙文中的景物描写是指对自然风光、建筑物、动物、植物等事物的描写,所描写的景物在文章里占重要位置,这是写景记叙文与写人记事的记叙文的主要区别写人记事的记叙文中,有对自然环境和人物活动的背景介绍、环境描写,但它们在文章中不是主要内容,是为交代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为渲染气氛服务的。同理,写景记叙文里也有写人叙事的内容,但都是为写景服务的。 其次,写景记叙文的中心思想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人物感情抒发表达出来的。作者可以在文章中直接抒发感情,即所谓直抒胸臆,也可以通过写景表达出来,即所谓寓请于景;还可以在景物描写中蕴涵自己的主观感受,即所谓情景交融。要注意景物描写必须为人物的思想感情服务,与人物的思想感情相一致,不能孤立地、无目的地写景。 怎样写好写景的记叙文? (一)要写出有特色的景物 一般来说,景物是各有特色的。同样都是公园,但每个公园都有

各自的独特之处。例如,北海公园的白塔、九龙壁、颐和园的香阁、十七孔桥;天坛公园的祈年殿、回音壁;紫竹院公园的竹子;香山公园的红叶等。同样是山,我国的四大名山各领风骚,独具特色。同样是水,长江、黄河源远流长,孕育了中华文明数千载。或烟波浩渺、横无涯际;或奔腾咆哮、气势磅礴。这些景色都以其特有的鲜明的特点闻名于世,只有把它们的独特之处描绘出来,才能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使人得到美的陶冶和享受。 (二)要学会观察 写景作文和看图作文有相似之处,都是以观察作为写作的前提。观察景物与观察图画不同,观察景物要确定观察点,也就是观察景物的立足点。观察点不同,所看到的景物也就不同。宋代文学家苏轼有《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由于观赏庐山的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象,所获得的感受也就迥然不同了. (三)要借助想象和联想 在写景的'时候,如果只描写景物的外在特征是不够的,还要写出景物的内在特征。而内在特征有时难以描绘,折旧需要借助于想象和联想。即借助相关、相似,甚至相反的事物进行类比,从而突出所写景物的特点。其中,联想是最大特点是由此及彼,它可以跨越时间的界限,可以冲决空间的阻隔,他可以使文章的思路开阔,让景物描写更形象、更感人,更能出神入化地反映出景物的内在特征。例如李

《写景让记叙文更精彩》教学及导学案

《写景让记叙文更精彩》教学及导学案 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明确景物描写的作用。 2、掌握景物描写的方法。 二、描写的概念及分类: (一)描写是指用鲜明、形象、生动的语言文字,对人、事、景、物进行具体描绘和刻画的一种表达方式。 (二)描写的分类: 三、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一)自然环境描写作用:(二)下文中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难忘的那个雨天 星期五放学时,路上行人少得可怜。秋雨像是被筛过似的,下个不停,灰蒙蒙的天空中,一朵朵乌云随风飘来又飘去,路边的小树也被吹打得摇摆不定。我哆嗦着,透过蒙蒙的薄雾和细细的雨帘看着人家闪烁的灯光,不觉更加归心似箭。 我和几个同学踏着绵绵的秋雨在这冷清的街上走着。天渐渐黑了,这雨在秋风中仍不住地往我们的衣领中浸入,一阵冷颤,我们无奈地躲在邮局门口。 “咦,三轮车,有三轮车了!”我们欢呼着,不顾冰冷的秋雨冲上去,拦下车。 “车子被人包了。”司机将脸靠在窗户口,定睛瞧了瞧我们,漠然地说。然后,只听“嗖”的一声,水花溅了我们一身,车子便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什么态度……”“势利眼……”同学们边抱怨边擦着身上的污水。在这秋雨中,我们更加的无助。 “那边的几位同学,你们上车吗?”我们回头一瞧,一辆三轮车就停在不远处,隔着雨帘,我们可以看见司机那棱角分明的轮廓。 坐上车,我们盘弄着湿淋淋的头发,虽然衣服已经潮湿了,但几个人挤在一个不大的空间,还是很暖心的。 “刚才那个司机太可恶了,我的衣服还是新的呢!”不知谁的一句话引来了我们的一片愤愤不平之声。我瞟了司机一眼,只看见他的头发曲成一团,像是新潮的卷发。我转过头,没再多看他一眼,我怕看过之后会有更多的怨气。

高中写景记叙文三篇

高中写景记叙文800字三篇【篇一】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四季总在无声的变换,当我还沉浸在冬日凛冽的北风里时,殊不知,春天已经悄悄到来了。三月,是万物复苏的时节,春回大地,春暖花开,送走了凋零的枯叶,迎来了新抽出的绿芽。“烟花三月下扬州”,我喜欢这样的意境,让我们在一年中最美好的时节里,背上行囊,轻装远行。 十八公里的路程,远离城市的喧嚣繁华,行走在乡间阡陌,踏上泥泞的小路,去邂逅一场春日美景。清晨的风,凉爽温柔,轻抚过发丝,吹动前方飘扬的旗帜。没有斜飞的细雨,也没有柔和的日光,我们就这样踏上旅途。身后,是浩浩荡荡的队伍;前方,是曲曲折折的山路。路旁长满葱茏 的树,墨绿的叶,高高的芒草,随风轻轻晃动。山越来越远,崖边的树一直弯弯曲曲的向前,似是没有尽头。路旁有突出的山石,石缝间长出嫩绿的枝条,老伯牵着牛,站在路旁等着队伍走过,一旁的黑牛轻轻扇动耳朵,悠闲地摇摇尾巴,来回走了几步。路旁的树越来越多,渐渐遮住视线,每走几步路就可以看到一株稍矮的树,长满红色的叶子,似是记录着曾远去的秋天。随着坡度的渐渐抬高,视野也逐渐变得开阔起来,转过一个弯,耳畔响起一阵惊呼,蓦然抬头,映入眼帘的不再是茂密的树,而是万重山阙!向下望去,崖下风景尽收眼底。不得不说,我的确是被眼前的景色所折服,云万里山千叠,此情此景,深深震撼了我。 山顶有一片小竹林,竹子不是很高,细长挺拔,翠绿的竹叶交相掩映,形成一片竹帘。抬头仰望,竹叶划破苍穹,留下一道狭长的裂口,林中有一棵老树,它的背面早已爬满墨绿的青苔,树的周围围满一圈竹子,清风吹过,竹叶沙沙作响,温柔的与清风和鸣。脚下铺满枯黄的落叶,似是太久没有人来,已经积满了厚厚的一层,落叶在脚下“咯吱”作响,更为这幽静的竹林平添了些许荒凉。不过,天气正好,微风习习,让浮躁的心沉寂在这幽静的竹林里,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天空渐渐露出些许阳光,但只那么一会,太阳又隐匿在苍穹中不肯再出来。下山的路显得格外轻松,拿起相机,一路走走停停,把美好的风景记录在相机里,也镌刻在时光深处的记忆里。崖边有一棵小树,细小的树干被藤蔓紧紧绕住,枯枝已抽出新芽,远远望去,枝头似是缀满了星星点点的小花。“人生最重要的不是目的地,而是沿途的风景。”时至今日,我不得不感慨这句话的含义,有时候,我们一味的追寻远方,却忽略了沿途那些能震撼人心的美景。三月,有新抽的嫩芽,有含苞待放的花,带上心灵去远行,放空身心,让心沐浴在自然的美景里,洗尽尘世纷扰,世事浮华。 世界那么大,我们的确应该去看看,有时候,我真想化作一缕风,翻山越岭,拥抱世界。选一个心怡的季节,背上行囊,一路走走停停,四季更替,看这世间一岁一枯荣,细细品味这人间最美好的时节。一个人旅行,看流云,任风雨,看长白雪落,听风声和雨,看夕阳染流云,月光共繁星。去寻一片净土,看万里星光,守一方风清月明。

写景的记叙文

(1)顺序。常见。从前到后,线索清楚,但易于写成流水账。这就需要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2)倒叙。将结局或突出点放在开头,然后再从前到后。在新闻消息中已经成为套路,叫做“倒金字塔”。事件最好是时间跨度大的。侦破和武打的影剧常用。好处是有悬念,但容易使人反感。 (3)插叙。在本事叙述中插进另外一件仅仅有关的小事,然后再按原来的本事来写。如《水浒》中林冲遇到店小二时插叙了店小二在东京的事。不可喧宾夺主。 (4)补叙。对本事前面未叙述的一部分在作文后面给以补充。 叙述要定好基调,要有起伏跌宕,场面不宜多,语言要生动形象有个性最好口语化。 描写是事物状貌的描绘,重在形象性。中国小说叙述成分多,而外国小说反之 怎样写绘景的记叙文(7篇):1、怎样描写景物 同学们在习作中经常要描写景物,有的片断练习要写景物;春游、秋游等各种游记要写景物;有的命题习作也要求描写景物。但有的同学在平时的习作中,遇到景物描写时,往往一写到春天就是“春光明媚,百花齐放,鸟语花香”;一写到鲜花总是“张开了笑脸,风一吹,像翩翩起舞的蝴蝶,散发着阵阵清香”。要么就是说空话,什么“这里的景色多美啊!”“眼前的美景太迷人啦!”其实,北方的三月,还看不到绿色,有的花儿并不飘香,眼前的景色到底有多美,多迷人,别人还是不知道。那么,如何写好景物呢?我认为最主要的一点就是抓住景物的特点写。这里我就想在这方面作一些针对性的指导。使同学们能掌握抓景物特点,写好景物的基本方法。 一、学习抓景物特点的几种方法 同学们,地各有貌,不同的环境有不同的特点。因此,我们要仔细观察景物,抓住特点写具体,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请看以下片断,想想作者是怎样抓住景物特点写的。 1.出示“夏日的中午,万里碧空上飘着朵朵白云。这些白云,有的几片连在一起,像海洋里翻滚着银色的浪花,像层峦叠嶂的远山,有时在一片银灰色的大云层上,又飘浮着一朵朵大小不一、形状不同的云朵儿,就像岛屿礁石上怒放的海石花。”这个片断作者是抓住了白云的形状、大小进行描写的。 2.请同学们再读以下几个片断,看看这几位作者又是怎样抓住景物特点写的? ①“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这个片断作者抓住了火烧云的色彩绚丽的特点进行描写的,从而反映了火烧云的美。 ②“远处,几棵栎树呆立不动,一群一群的羚羊和驼鸟走来走去。一条弯弯的小河缓缓地向东南流去,岸边盛开着一簇簇美丽的鲜花。”这个片断作者抓住了栎树、羚羊、驼鸟、小河、鲜花的数量进行描写的。 ③“傍晚,青蛙‘呱呱’地叫起来,啄木鸟‘笃笃’地啄着树杆。甲虫‘嗡嗡’地叫。扬科躺在河边静静地听着。”这个片断作者抓住了青蛙、啄木鸟、甲虫发出的声响进行描写,反映了小音乐家扬科对音乐的喜爱。 3.写景除了抓住景物的形状、大小、色彩、数量、声响这些方面进行描写外,还可以从那些方面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呢?还可抓住景物的神韵、动态变化来写。例如: ①“现在正是枝叶繁茂的时节。这棵大榕树好像在把它全部生命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翠绿的颜色明亮地在我们眼前闪耀,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这段描写作者抓住了大榕树枝繁叶茂中所表现出的神韵进行描写,使我们感觉到她充满了生命力。 ②以上描写“火烧云”的片断。作者是抓住了火烧云短时间里色彩变化多、快的特点,反映了火烧云的美、奇。

写景记叙文作文

写景记叙文作文 写景记叙文作文1 星期天的早上,我看见几个好朋友在喂一只小燕子,我便跑过去 凑热闹。这是一只十分可爱的小燕子:小巧灵珑,仿佛刚长大不久; 乌黑的羽毛,白白的肚皮,尖尖的小嘴,圆圆的眼睛透亮灵活,带着 几分惊慌,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奇怪了,小燕子的羽毛已经丰满, 可它在地上拍打着翅膀,就是飞不起来。我问大家,有一个同学说:“刚才,这只燕子被子一个男生玩掉了几根翅膀上的羽毛,它不能飞了,那个男生就把它给了我们。”原来是这样啊。 一上午我们都守护这只燕子。又是捉虫又是喂水。到了中午,我 们要回家了,把这只受伤的燕子放在谁家呢?大家争来争去,我说, 我家地方宽,就把燕子放在我家吧。大家同意了。我便把小燕子带了 回来。我用手绢和小木棒做了一个窝,把它放在里面。然后又给燕子 喂了米和水。下午我又到外面找了几条小虫给它吃。小燕子吃饱后,似乎睡着了。我也上床睡觉。一觉醒来,再去看小燕子,它扑打着翅膀,正在屋里飞来飞去呢。啊,可爱的小燕子又能回大自然了。我把 窗子打开,小燕子一下子就飞了出去。它越飞越高,越飞越远,很快 飞进了远处的一片树林。 我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伙伴们,她们大呼小叫着高兴了好一会儿呢! 不知道可爱的小燕子现在在哪里,一定非常自由快乐吧! 写景记叙文作文2

暑假的时候,妈妈带我和姐姐到了淄博市原山森林公园游玩。 我早就盼望来这里了,听说这里增添了一种新的娱乐项目:滑草。 我们来到原山,在游乐园里玩得满头大汗,才想起还要去滑草场呢!我们就上路超滑草场走去。 在路上,我看见了许多景观:有高高的望海楼,雄伟的齐长城、石海…… 终于到了滑草场,在路上我还想滑草场和滑雪场一样吗?看来,我知道答案了。原来,滑草场是一个高高的草坡,大约有我们的教学楼那么高,每隔几米就会有一条一直通往坡底的滑道。滑草就是让你坐到一个澡盆大的东西里面,从那几条绿色的滑道滑下去。怎么样,刺激吧! 我坐到澡盆的东西里面,心里胆战心惊,真有点害怕。但这已经由不得你了。游乐场的叔叔一下把我推了下去。我闭上眼睛,飞快地滑了下去,脑子里一片空白。当我睁开眼的时候,已经滑到坡底了。感觉也太快了呀快呀!真想再来一次。 这时,我听到了许多尖叫声,我觉得自己还算安静和勇敢! 这次,我玩得非常开心! 写景记叙文作文3 离奶奶家不远有一条小河,原来妈妈经常带我去玩。 河里荡漾着清清的河水,河底有一些大大小小的石头,还长着许多不知名的水草。岸边有几棵老柳树。沿岸是一条又宽又长的草坪。草坪上稀稀疏疏种着桃树、梨树、苹果树。。夏天,许多小朋友在这

写景记叙文

新课讲解 重难点:1、掌握写景记叙文阅读的阅读方法、答题技巧、修辞手法的运用及描写顺序。 2、掌握观察的方法,培养细心观察的精神及写景记叙文的基本写法。 考点:1、写景记叙文的阅读方法、答题技巧、修辞的运用及基本的写法。 2、优美句子的积累和赏析。 知识点一、写景文章阅读要点 一、按照一定要按描写景物顺序来阅读文章(时间顺序或空间顺序)。 &1、漓江 桂林的漓江是一条美丽的江。 春天,漓江岸边的树木又换上了新衣裳,小草也从沉睡中醒来,伸展着嫩绿的叶儿,在春风的吹拂下,正朝漓江笑呢! 夏天的漓江给人们带来了欢乐,许多人在江里游泳。江面上有红色的小船,颜色各异的游泳圈和五颜六色的游泳圈,真是色彩斑斓,为夏日的漓江增添了光彩。 秋天的漓江更加美丽。岸边上的一片片香蕉林虽然枯黄了,可香蕉树上却挂满了香蕉,这丰收的景色倒映在美丽的漓江里,真是美不胜收。 冬天的漓江也很美,虽然没有春天那么生机勃勃,夏天那么热闹非凡,秋天那么丰硕诱人,但它是那么纯洁,那么安静。漓江就像一条翠绿的带子,由远到近环绕着象鼻山、优波山……使桂林的山水永远那么清秀、隽美。 &2、登山观景 离学校不远有座山。星期天老师带我们到山上游玩。我们站在山顶上,眺望家乡的景色。往东看,看见的是城市。城里有一座座高大的楼房,有一条条宽阔的街道。城外有许多工厂,高耸的烟囱冒着淡淡的青烟。 往东看,看见的是城市。城里有一座座高大的楼房,有一条条宽阔的街道。城外有许多工厂,高耸的烟囱冒着淡淡的青烟。 往南看,看见的是田野。田野里长着玉米、高粱、稻子、棉花。一片庄稼望不到边,在很远的地方跟蓝天连在一起。一条笔直的公路穿过田野,通向远方。载重汽车在公路上来回奔跑。 往西看,看见的是果园。果园的后面是高山,层层叠叠,连绵不断。山上是绿色的森林,山下是我们美丽的校园。 我们的家乡多么美好,多么可爱啊! 〓看一看,瞧一瞧 问题:1、《漓江》和《登山观景》分别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写《校园美景》可以按照什么顺序来写? (答案:1、《漓江》是按照一年四季的时间顺序来写的,而《登山观景》是按照东南西北的空间顺序来写的,这样显得文章有层次感。

怎样写以写景为主的记叙文

怎样写以写景为主的记叙文? (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审题要求:命题还是半命题 选材要准确 开头和结尾要呼应) 描写景物,表现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地域风貌,赞美祖国的壮丽山河和大自然的奇妙,是记叙文的又一个重要类型。写景的记叙文有什么特点呢? 首先,景物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景物指提供给人观赏的风景、建筑等;广义的景物指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即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换句话说,记叙文中的景物描写是指对自然风光、建筑物、动物、植物等事物的描写,所描写的景物在文章里占重要位置,这是写景记叙文与写人记事的记叙文的主要区别。写人记事的记叙文中,有对自然环境和人物活动的背景介绍、环境描写,但它们在文章中不是主要内容,是为交代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为渲染气氛服务的。同理,写景记叙文里也有写人叙事的内容,但都是为写景服务的。 其次,写景记叙文的中心思想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人物感情的抒发表达出来的。作者可以在文章中直接抒发感情,即所谓直抒胸臆;也可以通过写景表达出来,即所谓寓情于景;还可以在景物描写中蕴涵自己的主观感受,即所谓情景交融。要注意景物描写必须为人物的思想感情服务,与人物的思想感情相一致,不能孤立地、无目的地写景。(梅花生长在冬季,不管天气怎样冷,它仍然绽开着美丽的花瓣。怪不得有许多画家和诗人为此而陶醉。我喜欢梅花,不仅因为它有婀娜多姿的花朵,还因为它有着无所畏惧的精神,迎着寒风傲然开放。我不由得想起了陈毅同志写的一首赞美梅花的诗:“隆冬到来时,百花迹已绝。红

梅不屈服,树树立风雪。”(小作者不是单单写梅花,而是从梅花想到了像梅花一样的精神,想到了陈毅的一首诗。这首诗同样是从写花到写花的精神。这种写法要学会。) (一)怎样写景 1.要写出有特色的景物(拿两片树叶作对比,同一棵树上,有没一模一样的树叶) 一般来说,景物是各有特色的。同样都是公园,但每个公园都有 各自的独特之处。例如,(红花山公园和牛栏山公园)北海公园的白塔、九龙壁、颐和园的香阁、十七孔桥;天坛公园的祈年殿、回音壁;紫竹院公园的竹子;香山公园的红叶等。同样是山,我国的四大名山各领风骚,独具特色。同样是水,长江、黄河源远流长,孕育了中华文明数千载。或烟波浩渺、横无涯际;或奔腾咆哮、气势磅礴。这些景色都以其特有的鲜明的特点闻名于世,只有把它们的独特之处描绘出来,才能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使人得到美的陶冶和享受。 2.要学会观察(观察的角度不一样,所看到的景物也是不一样的,以画杨桃为例) 写景作文和看图作文有相似之处,都是以观察作为写作的前提。观察景物与观察图画不同,观察景物要确定观察点,也就是观察景物的立足点。观察点不同,所看到的景物也就不同。宋代文学家苏轼有《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由于观赏庐山的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象,所获得的感受也就迥然不同了。 3.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景 在观察和描写景物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会条理清晰、

写景类记叙文阅读训练教

写景类记叙文阅读训练教 一、写景记叙文知识总结 写景,也就是描写景物,通过作者有条理的描写,让我们看到一幅优美的风景画。 阅读此类文章要注意: 1、了解写景文章的类别 写景的文章一般有以下三类:一类是游记,写的是在游览过程中所见的景物,如课文《记金华的双龙洞》;一类是描写生活中所见到的自然景象,如课文《火烧云》、《第一场雪》;一类是写人们生活处所周围的景,如课文《梅雨潭》、《鸟的天堂》。我们如果了解了写景文章的类别,阅读中就可以根据不同的特点,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 2、明确写景的描写顺序 写景必须按照一定的观察顺序来写,因此明确了作者的描写顺序对理解全文内容有相当大的帮助。写景文章一般有这样的几种顺序:按空间顺序写。如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从远到近或从近到远,从四周到中间或从中间到四周等。按观察的先后顺序写。这类文章一般是以参观游览的进行顺序落笔写景,条理清楚。按时间推移的顺序写。随着时间的变化,描写的景物也发生了变化。按景物的不同类型来写。如《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三自然段,就分别写了小兴安岭夏天里树木、雾、阳光、草地等景物,层次分明。 3、理解写景文的层次 写景文章在结构上一般有这样两种:一是总分结构。这种结构的表现形式 第 1 页共1 页

或先总后分,或先分后总,或先总后分再总。课文《桂林山水》就是先总的赞美桂林山水,再用两个自然段写桂林的山和水,最后又总起来说桂林山水。 二是移位换景的结构,就是按照观察点的转移来采写。观察点的移动,必然引起景物的相应变化,或者是随着游览顺序安排层次,这时,文章中一般都有“提示语”,告诉你作者走动了,笔下的景物变了,或者观察点移动了,把景物的不同方面并列铺开来写,如课文《林海》的第五段分别写了“岭”、“林”、“花”、“联想木材”、“联想兴安”。 4、体会写景文的思想感情 无论是哪类写景的文章,都不是单纯的为写景而写景,而是借助景物的描写,通过比喻、夸张、拟人等手法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或对大自然的赞美,或对生活的热爱,或对祖国秀丽山川的赞叹,感染读者,文章字里行间所流露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往往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课文《林海》讲了大兴安岭的景物特点和作者的联想,表达了作者对大兴安岭的喜爱之情。借景抒情,景中寓情,是我们阅读写景文章应把握的重点。 二、范文导读 (一)夜游雁荡山 暮色浓浓,景物朦胧。这浓,浓得像从天上垂下来的巨大的黑纱;那朦胧,又使人感到神秘。 我站在灵峰招待所门口,抬头看山峰,不禁连连叫绝!刚才阳光还未退去,我只感到山峰像刀削斧劈,十分奇特,现在更出奇了。你说暮色浓浓,山峰却 轮廓分明;你说景色分明,却又朦朦胧胧。你就先看看合掌峰吧。站在灵峰寺 第 2 页共2 页

写景记叙文

授课对象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授课题目写景类记叙文阅读讲解课型专题复习课使用教具讲义 教学目标1、掌握写景类文章的写景顺序与描写顺序,分清文章中的情与景,把握 文章中心思想,在做题时能够运用进去。 2、掌握写景记叙文阅读的阅读方法、答题技巧、修辞手法的运用。 3、掌握观察的方法,培养细心观察的精神及写景记叙文的基本写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1、写景类文章中的描写顺序是很重要的,理清了这一顺序,有助于我们 对文章进行整体把握。 2、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是我们在每篇阅读中 都必须重视的。 参考教材 教学流程及授课详案 备注

写景状物类记叙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与巩固: 1、听写四单元重点字词。 2、基础题练习。 3、复习写人记叙文的知识点。 二、新课讲解: 一、写景记叙文: (一)、什么是写景记叙文: 这里说的写景,主要是一描写自然景物为主的记叙文。自然景物所指的范围很广,如山川、原野、日月、星辰、风、云、雨、雪、花草树木等。写景目的是表达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给人以美的感染与美的享受,激发人们蓬勃向上的力量。 (二)、写景记叙文阅读要点: 1、抓住景物特点,弄清写景顺序及描写顺序: 景色特点包括景色的姿态特点、色彩特点、静动态特点。阅读此类文章时要善于捕捉。另外,还要抓住作者写景物的顺序。 作者写景顺序又分四种: (1)空间顺序。按地点变换写景,学习作者按景物空间位置归类、条理清楚的记叙方法,以了解景物不同空间的各自特点。 (2)时间顺序。阅读时注意表示时间的过渡词、句、段,这样才能把握不同时间景物的不同特点。 (3)按观察的先后顺序。 (4)按景物的类别。 范文: 1、漓江 桂林的漓江是一条美丽的江。 春天,漓江岸边的树木又换上了新衣裳,小草也从沉睡中醒来,伸展着嫩绿的叶儿,在春风的吹拂下,正朝漓江笑呢!

写景记叙文阅读

记叙文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复习目标: 1、能准确从文中找出景物描写的句子 2、就指定的环境描写分析出其作用; 3、依据文章内容发挥想象续写一段环境描写。 解题方法:可从六个方面理清答题思路: ①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 ②暗示社会环境,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或展示世态风情; ③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 ④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⑤奠定情感基调; ⑥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刻画人物作铺垫等。 典型例题分析: 景物描写主要是为了显示人物活动的环境,使读者身临其境。初步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 作用。 一、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 如《孔已己》中开头对鲁镇酒店的格局的描写?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 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 工,每每花四文铜饯,买一碗酒。?交代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具体的人文特点。 再如《变色龙》中 ?商店和饭馆的门无精打采地敞着,面对着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就 跟许多饥饿的嘴巴一样。门口连一个乞丐都没有。?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社会环境。 二、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 如《走一步,再走一步》?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暮色开始四合。在一片寂静中,我伏在 岩石上,恐惧和疲乏使我全身麻木,不能动弹。 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 再如《芦花荡》中?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 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到这样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 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窠里躲避炮火去了。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 上。? 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 在迎风飘撒。 三、展示人物性格。如《驿路梨 花》中对小茅屋的描写: ① ?白木门板上用黑炭写两个字:‘请进’? ②?火塘里的灰是冷的,显然好多天没人住过了。一张简陋的磊竹床铺着厚厚的稻草。倚 在墙边的大竹筒里装满了水。? ③?墙上写着几行粗大的字:‘屋后边有干柴,梁上竹筒里有米,有盐巴,有辣 子。’?这都反映出主人的热情、好客、细心的性格。 四、推动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埋伏笔。 如《芦花荡》中?第二天,中午的时候,非常闷热。一轮红日当天,水面上浮着一层烟气。” 《智取生辰纲》中?正是六月初四日时节,天气未及晌午,一轮红日当天,没半点云彩, 其日十分大热,当日行的路都是山僻崎岖小径,南山北岭,却监着那十一个军汉。? ?众军汉看那天时,四下里无半点云彩,其实那热不可当。? 五、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写景让记叙文更精彩》教案设计

写景让记叙文更精彩 一、学习目标: 1、明确景物描写的作用。 2、掌握景物描写的方法。 二、描写的概念及分类: (一)描写是指用鲜明、形象、生动的语言文字,对人、事、景、物进行具体描绘和刻画的一种表达方式。 (二)描写的分类:自、社 三、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四、自然环境描写作用:1、交待故事背景。2、渲染环境气氛。3、烘托人物心理、性格、品质等。4、推动情节发展。5、为下文做铺垫。 (二)下文中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难忘的那个雨天 星期五放学时,路上行人少得可怜。秋雨像是被筛过似的,下个不停,灰蒙蒙的天空中,一朵朵乌云随风飘来又飘去,路边的小树也被吹打得摇摆不定。我哆嗦着,透过蒙蒙的薄雾和细细的雨帘看着人家闪烁的灯光,不觉更加归心似箭。 我和几个同学踏着绵绵的秋雨在这冷清的街上走着。天渐渐黑了,这雨在秋风中仍不住地往我们的衣领中浸入,一阵冷颤,我们无奈地躲在邮局门口。 “咦,三轮车,有三轮车了!”我们欢呼着,不顾冰冷的秋雨冲上去,拦下车。 “车子被人包了。”司机将脸靠在窗户口,定睛瞧了瞧我们,漠然地说。然后,只听“嗖”的一声,水花溅了我们一身,车子便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什么态度……”“势利眼……”同学们边抱怨边擦着身上的污水。在这秋雨中,我们更加的无助。 “那边的几位同学,你们上车吗?”我们回头一瞧,一辆三轮车就停在不远处,隔着雨帘,我们可以看见司机那棱角分明的轮廓。 坐上车,我们盘弄着湿淋淋的头发,虽然衣服已经潮湿了,但几个人挤在一个不大的空间,还是很暖心的。 “刚才那个司机太可恶了,我的衣服还是新的呢!”不知谁的一句话引来了我们的一片愤愤不平之声。我瞟了司机一眼,只看见他的头发曲成一团,像是新潮的卷发。我转过头,没再多看他一眼,我怕看过之后会有更多的怨气。“你们是在说刚才那个司机啊,我不认识他,可是我刚才看见他的服务态度真得不好。”他面对着苍茫的秋雨,叹了一口气,“其实,我也想回家的,可是看见你们在雨中,我不能不负起一个司机的责任。”车中沉默了一会儿,大家眼睛里都流露出了感激的目光。可我却不屑:“可笑,赚钱还把自己抬得多高尚。”我心想到。 我向窗外望去,暮色已笼罩了田野,已看不见秋雨了,只听见淅淅沥沥的雨声。渐渐地,一棵熟悉的树影跃入我的眼帘,那是我家的大枣树。“停车、停车……我到家了。”我欢呼着,即刻掏出一个纸票扔向了他,夺门而出。 大约过了十分钟,有人敲门,我打开了门,却惊奇地令我几乎停止呼吸。难道我给他的钱少了,还是扔过去时他没有看到呢?我的脸立刻变得通红,吞吞吐吐地问道:“怎……怎么啦?” 只见他憨厚一笑:“你给错钱了,应该是1元,你却给了5元。”“啊……”我一下子被震憾了,再瞧瞧他,头发已经让雨水给粘在一起。黯黄的脸上有了岁月沧桑的皱纹,外套上已被安全带勒出了一道深深的古铜色血印。等我还没反应过来,他已消失在这苍茫的夜色中。 雨还是这样绵绵地下着,淅淅沥沥、嘀嘀嗒嗒,和着枣树舞动的枝条,正在为人间美好的人情伴奏着舒缓的音乐…… 四、自然环境描写的方法: 1.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对偶、排比等; 2.运用各种感官:听觉、视觉、味觉、触觉、嗅觉等; 3.善于运用想象和联想;3.抓住景物的特点; 4.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 例:“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五、记叙文中写景的注意点: 1、写景篇幅不宜太多。 2、写景一定要为文章服务,不能为写景而写景。 3、写景的位置: (1)在开头写景,渲染某种气氛、交待故事背景,为情节的发展作铺垫。 (2)在文中写景,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3)在文末写景,展现人物性格、升华主题、使作品具有无限的思考空间。 六、练习:为“我考试不及格,走在回家的路上”补写一段景色描写。 “你没有及格!你没有及格!……”刺耳的声音在我脑际纠缠不散,失望的泪水不由自主地滑过我的脸颊。(阴沉的天空扯来一片乌云,掩住了我的忧伤,乌云犹如打翻了的黑墨汁,浸染了整片天空,狂风抓乱了我的长发,雨飘零而至。悲伤就像秋千荡了出去又回来……)

最新整理高中写景记叙文800字范文3篇

最新整理高中写景记叙文800字范文3篇范文一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四季总在无声的变换,当我还沉浸在冬日凛冽的北风里时,殊不知,春天已经悄悄到来了。三月,是万物复苏的时节,春回大地,春暖花开,送走了凋零的枯叶,迎来了新抽出的绿芽。“烟花三月下扬州”,我喜欢这样的意境,让我们在一年中最美好的时节里,背上行囊,轻装远行。 十八公里的路程,远离城市的喧嚣繁华,行走在乡间阡陌,踏上泥泞的小路,去邂逅一场春日美景。清晨的风,凉爽温柔,轻抚过发丝,吹动前方飘扬的旗帜。没有斜飞的细雨,也没有柔和的日光,我们就这样踏上旅途。身后,是浩浩荡荡的队伍;前方,是曲曲折折的山路。路旁长满葱茏的树,墨绿的叶,高高的芒草,随风轻轻晃动。山越来越远,崖边的树一直弯弯曲曲的向前,似是没有尽头。路旁有突出的山石,石缝间长出嫩绿的枝条,老伯牵着牛,站在路旁等着队伍走过,一旁的黑牛轻轻扇动耳朵,悠闲地摇摇尾巴,来回走了几步。路旁的树越来越多,渐渐遮住视线,每走几步路就可以看到一株稍矮的树,长满红色的叶子,似是记录着曾远去的秋天。随着坡度的渐渐抬高,视野也逐渐变得开阔起来,转过一个弯,耳畔响起一阵惊呼,蓦然抬头,映入眼帘的不再是茂密的树,而是万重山阙!向下望去,崖下风景尽收眼底。不得不说,我的确是被眼前的景色所折服,云万里山千叠,此情此景,深深震撼了我。 山顶有一片小竹林,竹子不是很高,细长挺拔,翠绿的竹叶交相掩映,形成一片竹帘。抬头仰望,竹叶划破苍穹,留下一道狭长的裂口,林中有一棵老树,它的背面早已爬满墨绿的青苔,树的周围围满一圈竹子,清风吹过,竹叶沙沙作响,温柔的与清风和鸣。脚下铺满枯黄的落叶,似是太久没有人来,已经积满了厚厚的一层,落叶在脚下“咯吱”作响,更为这幽静的竹林平添了些许荒凉。不过,天气正好,微风习习,让浮躁的心沉寂在这幽静的竹林里,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天空渐渐露出些许阳光,但只那么一会,太阳又隐匿在苍穹中不肯再出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