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的生活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在跨入21世纪之际,我国实现了现代化发展战略第二步目标,正在向第三步战略目标前进。走过“九五” ,我们国家远离了短缺经济时代,正在从匮乏社会向富裕社会转型,人民生活在总体上正在从温饱型迈向小康型。
但是,由于历史的、现实的诸种原因,不平衡性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个突出特点。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农民收入偏低就是其中的一个具体表现。
加强农业基础,增加农民收入,不仅关系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而且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
本课题旨在通过对我国农村的实地调查,了解当前农民生活的现状,并探索农民增收的途径。具体的调查地点为陕西省延安市的志丹县、黄陵县农村。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包括两个有机联系的方面:一是,关于农民的生活现状。这一方面将涉及到农民生活以下16个领域的实际状况,尤其是农民对这些实际状况的主观感受:住房状况;农业生产条件;基本生活设施;看病和治疗条件;学校办学工作;文化生活状况;人际关系融洽程度;物价;乡镇企业;计划生育;老年人养老;村领导选举;村行政管理工作;本地风俗习惯;农村政策;治安状况。二是,关于当前影响农民生活现状的区位因素、产业结构、种植结构、人力资源、政策效应、管理机制等方面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在综合各种调查资料的基础上,研究者做出具有一定独特视野与学科深度的分析与透视,对于农民增收、尤其是对于如何确定产业结构调整的具体途径及其相关工作方面,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
本课题所包括的两个主要方面的内容,决定了本课题也采用两种主要的调查研究方法加以实施,具体而言,整个调研过程将贯彻问卷法与访谈法的有机结合。对于农民生活现状的了解,由调研者携带事先设计好的调查问卷进入调查地的农户家中进行填答并作深度访谈。对于农民增收问题的探索,调研者就课题的研究假设涉及到的重要问题,访谈调查地的“三农”专家学者。
在分析研究实地调查资料的基础上,我们得出了以下一些主要结论:
1、影响农民生活状况与农民增收的环境条件有这样几个特征:第一,地区特色经济仍是当地经济的主要支柱;第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已经取得初步成效;第三,即将全面展开的税费改革将一定程度地有益于农民减负;第四,生态效益在农村发展中的作用已经初见端倪;第五,中介组织在促进农民增收过程中的作用日益重要;第六,乡镇企业的虽数量有限但依然存在。

2、农民增加入收问题与农民生活基本状况主要表现为:第一,近年来农民收入有所增加;第二,农民增收的途径仍然十分有限;第三,农民生活的基本条件和有关设施正逐步得以改善;第四,农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质量有一定程度提高;第五,农民生活条件与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改善、提高还存在许多现实难题。
3、农民的价值观念与社会心态呈现出的态势主要表现在:第一,农民的价值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产生了现代社会所需的许多新观念,但同时仍存有一些落后观念;第二,农民对目前自己生活各主要方面表现出一种基本的满意状态,但这种满意程度建立在低标准基础上,对更美好的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抱以高期待。
当前,农民增收和农业发展处在一个非常关键的时刻,我们面临着许多机遇与挑战。结构调整的问题是最重大的方面,它将与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联成一体。调整结构,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也是提高农民生活满意度的基础。
从一定意义上说,“三农”及其有关政策的成效都可以从农民生活满意度中反映出来,所以,要进一步提高农民生活满意度,其基础工作无疑就是要对“三农”政策进行更深入的改革与完善。
因此,根据此次调查的结果,以及对有关问题的思考,我们提出以下方面的经验总结和政策建议:1、发展地区特色产业,加大农业结构调整的力度;2、努力发展当地龙头企业,使其成为地区特色产业的依托;3、发展当地农村市场,使现有资源的效益最大化;4、促进农业的科技化,开发出优质高产的产品;5、发展农村中介组织,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6、税费改革政策与退耕还林还草政策之间应该相互配套;7、建议出台农业税征管法,规范农业税征收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