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奇 妙 的 对 联 》 作业

《奇妙的对联》学案

教学目标

一、借助一些名联,积累对联常识,重点积累对仗和平仄方面的知识。

二、以对联类别为切入点,了解对联所承载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三、尝试对对联。

重点难点

1.积累有关对联知识,积累对仗和平仄方面的知识。

2.主动参与赏与对。

一、趣联导入

东坡的上联是:;佛印的下联是:。

二、掀起你的盖头来——欣赏对联

对联大体可以分为名胜类、喜庆类、哀挽类、谐讽类、文艺类、行业类、集句类等。

1. 读下面的名胜联,说说是什么名胜:

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咏联

2. 读下面的哀挽联,说说是为谁而作:

译著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挽联

3. 读下面的谐讽联,看看你能否说出其挖苦意味:

①昔具盖世〔〕之德;今有罕见〔〕之才。〔挖苦汪精卫〕

②一二三四五六七;孝悌忠信礼义廉。

4. 读下面的行业联,看看你能否说出是什么行业:

问天下头颅几许看老夫手段如何

5. 读下面的集句联〔是集前人诗词文赋之句成联〕看看你是否能说出每句话的出处:

衔远山,吞长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送夕阳,迎素月,当春夏之交草木际天。上联前二句,为句,后一句为句;下联前二句,为句,后一句为句。

:读下面的妙联,说说妙趣所在。

升官发财请走别路;贪生怕死莫入此门。

7.请谈谈这些对联的妙处。

三、识得庐山真面目——了解对联

1.什么是对联?

对联,也叫等。楹联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它起源于繁荣兴旺的唐诗之后,相传是由五代时的后蜀皇帝首创的。

2.对联有什么特点?

①②。

3.对仗工整的具体要求为:

①②③④⑤。

地名组对:以下地名中,选出最恰当的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A、无想寺

B、状元楼

C、鸡鸣寺

D、白马湖

E、明孝陵

F、江南贡院

答:“莫愁湖〞对______;“总统府〞对______。

4.平仄协调的具体要求为:

①②。

练习:《水浒》第十二回标题为一副对联,上联是“梁山泊林冲落草〞,下联为〔〕

A.青面兽北京斗武 B.景阳岗武松打虎

C.急先锋东郭争功 D.汴京城杨志卖刀

5.完成教材78页第一大题第3小题。

6.福州乌山的王琵琶亭有一副对联,上联:一弹流水一弹月。最适合作为下联的一句是〔〕。

A.半入江风半入云 B.一味清凉上月时

C.二清楚月万梅花 D.三月细雨春妩媚

四、板块三:牛刀小试显身手——学作对联

1.请齐诵教材中《笠翁对韵》片断。

2.给出上联对下联。

①上联:行千里路下联:②上联:雪中送炭下联:

③上联:望梅止渴下联:④上联:瓜熟蒂落下联:

3.下面是某餐馆门口贴着的一副对联。请运用学过的《悯农》中的有关诗

句,填在下面的横线上,使之完整。

上联:,弃之可惜;

下联:杯中酒口口都香甜,量力而行。

五、课后作业

①为图书馆拟一副对联。

②为本班同学拟一副励志对联。

③阅读“昆明大观楼长联〞。

《奇妙的对联》 简案 长春市第九中学语文组陈丽华

奇妙的对联 长春市第九中学陈丽华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 积累有关对联知识,重点积累平仄、对仗知识。 2. 学习欣赏对联,重点积累一些名联。 3. 对联猜谜、填成语对对联、补写对联、对联调 序并尝试对简单的对联。 过程与方法目标:走进对联、欣赏对联、对联练习,讲析与品读结合 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 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对联所承载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教学重点、难点: 1. 掌握对联常识,如对联的历史、种类、平仄、对仗等 基本常识。 2. 让学生尝试对简单的对联。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走进对联:掌握对联常识 2、欣赏对联:重点积累一些名联 横批一:盛景争春 (1)三海九门京华迎奥运(北京)一江两岸世博靓申城(上海) (2)朝天门喜迎天下客(重庆)塘沽港笑纳万国风(天津) (3)车轮飞转东西南北追风去(吉林)钢水奔腾春夏秋冬入眼来(辽宁)(4)雪域春秋扎西德勒(西藏)天山南北乌鲁木齐(新疆) 横批二:世间同春 (5)南海风清讲述春天故事(广东)漓江水碧飘来三姐新歌(广西)

(6)孔子仁关公义人文典范(山东)泰山日壶口烟天地奇观(山西)(7)八百里洞庭凭岳阳壮阔(湖南)两千里赤壁览黄鹤风流(湖北)(8)万里长城山海关龙头为首(河北)独门绝技少林寺天下无双(河南)横批三:联袂贺春 (9)苗寨黔山黄果树酒香赤水(贵州)川肴蜀绣锦官城花径草堂(四川)(10)饮龙井茶品江南丝竹(浙江)登虎丘塔论天下园林(江苏) (11)碧草毡房春风马背牛羊壮(内蒙古)苍松雪岭沃野龙江稻谷香(黑龙江) (12)红黄蓝白黑五珍献瑞(宁夏)字史酒医诗诸圣流芳(陕西)横批四:欢歌迎春 (13)水泽源流江河糊海(青海)金银铜铁铬镍铅锌(甘肃) (14)石林自有高材生群峰拔地(云南)琼海独具大手笔五指擎天(海南)(15)黄山为九州增色(安徽)瓷器与中国同名(江西) (16)荆花吐艳香江瑞(香港)莲蕊临风镜海清(澳门) (17)品铁观音香飘两岸(福建)拜妈祖庙情系一家(台湾) 横批五:盛世大联欢 (18)上联:上下五千年太平盛世欣今日听钟乐和鸣八方共饮复兴酒下联:纵横九万里锦绣中华创未来看龙狮劲舞四海同吟发展歌 1、对联概念、种类 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 对联的种类约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联、交际联和杂联(包括谐趣联....)等。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 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例如: 正对: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反对:心平积福欲重招殃 串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集句对: 劝君更进一杯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无情对:无心复命维他命一意孤行任我行 回文对:莺啼岸柳弄春晴,柳弄春晴夜月明, 明月夜晴春弄柳,晴春弄柳岸啼莺。 鱼跳塘荷沐秋雨,荷沐秋雨晨风疾, 疾风晨雨秋沐荷,雨秋沐荷塘跳鱼。

高一语文《奇妙的对联》教案

高一语文《奇妙的对联》教案教学目标: 、了解有关对联的知识,掌握对联的特点。 2、鉴赏对联,感受语音魅力,提高审美能力。 3、尝试对对子。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对联常识,如对联的历史,平仄,对仗等基本常识。 2、尝试对对子。 教具:多媒体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视频导入:唐伯虎点秋香相关片段。 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长河中一颗璀璨的珍珠,它既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品,又是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对联,走进中国的传统文化,去领略一下对联带给我们的独特魅力。 (投影:奇妙的对联) 本节课我们将达成如下学习目标:(投影) 、了解有关对联的知识,掌握对联特点。 2、鉴赏对联,感受语言魅力,提高审美能力。

3、尝试对对子。 二、【讲解第一知识模块:认识对联】 检查预习:学生快速筛选课文信息,概括出对联的特征。 结合同学们的发言,我们可以发现,对联对联,顾名思义,既要“对”,有要“联”,对联有如下特点和要求:(投影:对联的特点和要求) “对” 对仗工整:字数、词性、结构相同;平仄相对;仄起平收 “联” 内容相关。示例对联,感受对联的特点。 三、【讲解第二知识模块:鉴赏对联】 下面我们共同欣赏几副对联。请同学们朗读几遍。 (投影:出示如下几副对联) 通过从上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优秀的对联以其语言之奇、手法之妙和意蕴之美,如同奇花异草,装饰着我们的文化大观园,希望同学们在课余时间多多采撷。 学生通过朗读再感受一下对联的魅力。 、数字联 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 古稀双庆内多一个春秋 2、同音异字联

饥鸡盗稻童筒打 暑鼠凉梁客咳惊 3、拆字联 鸿为江边鸟 蚕为天下虫 学生分享自己找的趣联。 四、【讲解第三知识模块:试对对联】 【过渡】其实对于对联,我们要想深入的鉴赏其神韵,还要亲自去对对联。你们看,对联竟然有如此大的魔力,那么我们没有理由不好好的学习一下对对子。 (投影《声律启蒙》)《声律启蒙》节选: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天对地,雨对风。大路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春对夏,秋对冬,暮鼓对晨钟。观山对玩水,绿竹对苍松。 无对有,实对虚,作赋对观书。绿窗对朱户,宝马对香车。) 到底如何对?古人有提示。《声律启蒙》我们齐读一下。 同学们再大声朗读两遍。 下面,我们就来对对子。看一下谁反应快,对得好。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奇妙的对联》导学案(含答案)

19 奇妙的对联 1 四中崔宝安 《奇妙的对联》导学案 巩义四中崔宝安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为人教版第一模块梳理探究单元第二课,是我国独特的艺术形式,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作为第一模块的学习内容,可以很好地激发高一学生对文化文学的热爱,为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基础;探求活动课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喜爱这一类型的课程,感觉到新课程教与学与过去的不同,从而改变自己的学习方式方法。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初中时已初步接触对联知识,中考有考对联,初中时对仗的基本知识已掌握,可不作为教学重点;但初中时对联多作为应试要求,对于对联的艺术性、趣味性、承载的文化没有专题的探究活动或未充分开展过有关对联的探究活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有望得到充分的调动。 三、设计思想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德国教师教育指南》),“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在教学中扣紧“奇妙”二字,以欣赏与对对子激励兴趣,以兴趣激励学生对对联的知识、文化的探究学习。 在教学中采用迁移教学法:教学循序渐进,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迁移的方法就是能较好的进行类比推理,沟通新旧事物之间的联系。 启发式教学法:在学生对对的过程中,采用启发的办法,帮助学生对出正确答案。 情境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书法展示、用学生姓名创设对联情境的办法,激发学生兴趣,感受对联艺术和文化。 作为梳理探究单元课程,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体现学生主体,提高学习兴趣,引发进一步自主探究的愿望。 四、教学目标 通过对联的欣赏和对对子的活动,激发学生对对联的兴趣,领略对联艺术和文化的魅力,引发进一步探究的愿望。 学会基本的对仗方法,学会自主、创新、推理、演化。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参与活动,激发兴趣。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一《奇妙的对联》 (1)

《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 一.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学习并积累平仄、对仗等有关对联知识;欣赏对联佳作,重点积累一些名联。 能力目标:在把握对联有关常识的基础上尝试对对子,提高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对联所承载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感受对联艺术中所体现出来的中国古代文人的高超智慧和高雅情怀,陶冶良好的审美情趣,提升人格品位和人生境界。 二.教学重点:对联基本知识 三.教学难点:尝试对对子 四.教学关键:赏析名联及名联故事,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 五.活动组织过程. (一)导入: 名人对联故事(1.解缙与老员外对联故事 2.郑板桥对联故事) (二)新知探究: 1.对联常识: a.对联的起源。 b.对联的别称。 c.对联的种类。 2.对联的基本要求: (1)对仗: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相当

(2)平仄:平仄相异,声调和谐。(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对仗:基本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相当 a.工对:平仄相反,词性相同,事物类别一致。如: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b.宽对:相对宽松,词性大体相同,平仄可不过分要求。桃李春风一杯酒,江 湖夜雨十年灯。 c.正对(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反对(有 关国家书常读,无益身心事莫为),串对(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集句对(夕阳无限好,高处不胜寒),无情对(无心复命维他命一意孤行任我行),回文对。 3.名联欣赏: 数字联:万砖千瓦百匠造成十佛寺,一篙二橹三人摇过四仙桥。 拆字联:冰冷酒,一点两点三点;丁香花,百头千头万头。 十口心思,思家思国思社稷;八目尚赏,赏花赏月赏秋香。 谐音联: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 格言联: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复字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4.积累迁移,学过的古诗文中的名联: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高中语文必修一《奇妙的对联》教案 (2)

高中语文必修一《奇妙的对联》教案(2) 教学博苑 09-01 0707 高中语文必修一《奇妙的对联》教案(2) 【教学目标】 1、了解对联所承载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2、积累有关对联知识,重点积累平仄、对仗知识。 3、学习欣赏对联,积累一些名联。 4、指导学生尝试写对联。 【教学重点】 1、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2、重点积累对仗、平仄知识。 3、学会欣赏对联。 【教学难点】尝试拟写对联 【教学方法】赏析法、联系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建议】 1、注重趣味性。对联是非常有意思的,教师要教出兴趣,学生要学出兴趣。教学中让学生能体味出汉字的奇妙,揣摩出对联所体现的思维的灵性。对一些脍炙人口的名联,可以要求学生背下来。 2、教学中,联系学生学过的古典诗文,引导学生从已学诗文中搜集对联。 3、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自己创作对联,并且尽可能让每一个学生自己动手,用毛笔书写一副对联。评选出最佳者,可贴在班上展示。 【教学设计】 一、以有趣的对联故事导入 清朝康熙年间,周起渭担任浙江的主考官。浙江考生不知新任考官有多大学问和“来头”。大家商议着用出联求对的方式来“摸摸他的底”。考官一到,有位考生迎面一拱手,朗声说道—— 洞庭八百里,波滔滔、浪滚滚,宗师由何而来? 周志渭早知浙江考生里有“刺儿头”,今日一见,果然如此。只见他笑容一敛,凛然答曰—— 巫山十二峰,雾霭霭、云重重,本院从天而降! 二、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对联常识 对联常识包括对联的起源、种类、基本知识 (1)对联的起源: 对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从五代十国时开始,明清两代尤为兴盛,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一千多年了。据历史记载,后蜀之主孟昶在公元964年除夕题于卧室门上的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2)对联的种类: 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对联的种类约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联、交际联和杂联(包括谐趣联....)等。

高中语文《 奇 妙 的 对 联 》 作业

《奇妙的对联》学案 教学目标 一、借助一些名联,积累对联常识,重点积累对仗和平仄方面的知识。 二、以对联类别为切入点,了解对联所承载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三、尝试对对联。 重点难点 1.积累有关对联知识,积累对仗和平仄方面的知识。 2.主动参与赏与对。 一、趣联导入 东坡的上联是:;佛印的下联是:。 二、掀起你的盖头来——欣赏对联 对联大体可以分为名胜类、喜庆类、哀挽类、谐讽类、文艺类、行业类、集句类等。 1. 读下面的名胜联,说说是什么名胜: 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咏联 2. 读下面的哀挽联,说说是为谁而作: 译著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挽联 3. 读下面的谐讽联,看看你能否说出其挖苦意味: ①昔具盖世〔〕之德;今有罕见〔〕之才。〔挖苦汪精卫〕 ②一二三四五六七;孝悌忠信礼义廉。 4. 读下面的行业联,看看你能否说出是什么行业: 问天下头颅几许看老夫手段如何 5. 读下面的集句联〔是集前人诗词文赋之句成联〕看看你是否能说出每句话的出处: 衔远山,吞长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送夕阳,迎素月,当春夏之交草木际天。上联前二句,为句,后一句为句;下联前二句,为句,后一句为句。 :读下面的妙联,说说妙趣所在。 升官发财请走别路;贪生怕死莫入此门。 7.请谈谈这些对联的妙处。 三、识得庐山真面目——了解对联 1.什么是对联? 对联,也叫等。楹联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它起源于繁荣兴旺的唐诗之后,相传是由五代时的后蜀皇帝首创的。 2.对联有什么特点? ①②。 3.对仗工整的具体要求为: ①②③④⑤。 地名组对:以下地名中,选出最恰当的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梳理探究第2课《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

《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 向柱文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联结构和音韵分析,引导学生了解对联的对仗、平仄等基本知识,增进对对联这一传统文化艺术的兴趣; 2.借助对联形式和内容赏析,激发学生掌握品味对联之美的基本切入角度,提升其联句鉴赏能力; 3.以高考对联类试题为载体,鼓励学生尝试拟写对联,认识对联知识的现实意义和作用,进而切实增强其语言文字的实际应用能力。 【教学重点】对联的基本知识及实际应用。 【教学难点】对联的赏析。 【教学方法】例析归纳,训练体验 【教学时数】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对联的基本知识。 【教学步骤】 一、典故引领,激趣导入: 1.苏轼贬黄州时,文人云集,门生满堂。钦差来访,欲找茬,遂遥指对面半山一七层白塔出一上联曰:“宝塔尖尖,七层四方八面。”但苏轼门生皆摇手示不能对。钦差讥轼。轼说,他们皆已“默对”。钦差不信,轼遂朗声告知,钦差惭而退。你能说出苏轼告知钦差的下联吗? (明确:手掌平平,五指三长两短。) 2. 乾隆五十年,乾隆皇帝在“乾清宫”举办千叟宴,全国应邀赴宴的寿星达三千九百多人。其中有一老叟年龄最长,乾隆皇帝便以其年龄为题出一上联:“花甲重逢,又增三七岁月。”纪晓岚思索片刻,当即对出下联:“古稀双庆,更添一度春秋。”

与宴者莫不称绝。此联堪称古今绝妙佳对,因为上下联中均隐含了老叟的年龄。你知道老者年龄是多少吗? (明确:141岁。按我国古代干支纪年法,六十为花甲。“花甲重逢”,即两个“花甲”,为120岁,三七岁月,即三七为21岁。这样120岁,加上21岁,共为141岁。出联称奇。我国俗语:“人生七十古来稀。”古稀双庆,就是两个70为140岁,再加一度春秋,即1年,就是141岁。对句绝妙。) 3.(重金悬赏)我校有两个校区,此处为望江校区,得名于距此处不远的望江公园。望江公园里始建于1886年的望江楼(崇丽阁)上悬挂一副至今依然“孤独”的上联:“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据说,望江楼建成后不久,作者便拟出了此上联,但终因对不出与之匹配的下联而郁郁寡欢、忧虑成疾,不久病逝。 现今望江公园管理处正面向全球悬赏5000元人民币征集此“绝对”的下联,你能一试吗? 二、佳联例析,认识对联: 例1. 日丽风和桃李笑,珠联璧合凤凰飞。(析:上下联字数相等且不重复用字。) 例2. 孙行者,胡适之(祖冲之、韩退之、王引之)。(析:要词性相同,位置相应。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例3.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静观/天上/云卷云舒。(析:要结构相当,句法一致。) 例4.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析:平平仄平平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要做到“平仄相合,音调和谐”,即上下两联对应的双数位的字平仄必须相反;同时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即“仄起平收”。)

高二语文《奇妙的对联》

《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 一、导语: 同学们我们看教材上的这副对联,这是乾隆年间进士,被当时誉为知识分子泰山北斗的钱沣所写的,描述了对联的特点:文辞真比丰年玉,气味还同幽壑兰。对联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出现:年三十早晨贴春联,过生日贴寿联,结婚时贴的是喜联,商场、店铺贴的是行业联,亲友去世送的是挽联。但我们对对联了解多少?对联是怎样形成的?有什么特点?你知道哪些名联?怎样去撰写?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奇妙的对联世界。 二、文本解读: 模块一:掀起你的盖头来——走进对联 1.下面让我们掀起对联的盖头,看看对联是怎样形成发展起来的? 早在秦汉以前,民间每逢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古老风俗。把神荼、郁垒两位驱鬼大神刻在门板的桃木上。到了唐代门神换成了秦琼和尉迟恭。到五代后蜀皇帝孟昶,有一年除夕把两句诗“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题写在寝门桃符板上,故称“题桃符”;因是春节所题,又叫“春联”。到了宋代,文人学者纷纷以题联为趣,王安石的诗句“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是春联盛况的真实写照。明清时期,由于皇帝的喜爱,对联盛行。对联久盛不衰,直到现在,每年春晚都有送春联的节目,高考也常出有关对联的语言表达题。 2.那么对联有什么特点呢?书写、张贴时有哪些要求?给大家三分钟,梳理教材中对联常识部分知识,归纳对联特点。 (1)也叫楹联、楹帖、对子等 (2)分上下两联,有的还有横批 (3)字数不定,对仗工整 (4)平仄协调,仄起平收 (5)竖行书写,从上到下,不加标点 (6)张贴时,上联在右,下联在左 结合刚才同学的归纳,我们看大屏幕,老师强调两点。 (1)分上下两联,有的还有横批:对联一般是贴在墙上的,有横批是为保持对联的完整性。在平时对对子时,可以没有横批。 (2)平仄协调:由于古代一些入声字入了现代汉语的阴平、阳平,在论及平仄时,仍属仄声,有些混乱。所以现代人对对联的平仄要求不严,对高中生只要求最后一字仄起平收。 3.下面根据对联的特点,我们来做几道题。 (1)唐伯虎和对穿肠的对子: 莺莺燕燕翠翠红红处处融融恰恰;雨雨风风花花叶叶年年暮暮朝朝。 十口心思,思君思国思社稷;八目共赏,赏花赏月赏秋香。 对联第一大特点:字数相等,断句相当。 (2)1932年清华大学招生考试的考题: 选出正确的答案,说明理由。 上联:孙行者 下联:猪八戒沙和尚祖冲之韩退之 对联第二大特点:词性相同,结构相当。 (3)鲁迅《祝福》鲁四老爷书房联: 还在的一边对联“事理通达心气和平”,另一边脱落放在长桌上“品节详明德性坚定”。 我们判断一下哪个是上联,哪个是下联? 对联第三大特点:声韵相协,仄起平收。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一《奇妙的对联》同步练习

《奇妙的对联》同步练习 一、佳联、趣联赏析 1、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明代的奇才解缙 2、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明朝著名学者顾宪成 3、春联:上上下下,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添一岁; 家家户户,说说笑笑,欢欢喜喜,均过新年。 4、婚联:并蒂新开幸福花同心永结富裕果 5、挽联:要打叭儿落水狗,临死也不宽恕,懂得进退攻守,岂仅文坛闯将; 莫作空头文学家,一生最恨帮闲,敢于嘻笑怒骂,不愧思想权威。 ——陈毅 6、赠联:人生得一知己足已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鲁迅赠瞿秋白 7、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重杨深处; 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李清照纪念馆、楹联,郭沫若题 8、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成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蒲松龄自勉 9、调琴调新调调调调来调调妙 种花种好种种种种成种种香 10、少年当有风云气,儿女情深防断肠。 11、雪域春秋扎西德勒天山南北乌鲁木齐 12、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 13、江南千山千水千才子塞北一天一地一圣人 14、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 15、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清]郑燮 16、香本出苦寒,霜天一洗心自淡;志当存高远,风雨兼程路犹长。 17、一楼萃三楚精神,云鹤俱空横笛在; 二水汇百川支派,古今无尽大江流。(黄鹤楼) 18、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岳阳楼) 19、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滕王阁) 20、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醉翁亭) 二、练习: 1、应对型:这类题型由命题者给出语境要求请根据所给语境对出上和下联. 把下列句子中的划线部分改写成一副对联,用来作“画卷”的修饰语。 经过几百个日日夜夜的奋战,长江截流工程终于胜利完成,中国人民在这奔腾不羁的长江边,展开了一幅把五千里长江斩断,把三峡无数山峰锁住的神奇画卷。上联: 下联: 2、根据上联对出下联: (1)、冬去山明水秀。 (2)、忆往昔峥嵘岁月。 (3)、树雄心,向自我挑战。

语文必修一《奇妙的对联》优质教案

语文必修一《奇妙的对联》优质教案人教版语文必修一《奇妙的对联》优质教案 【教学内容】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梳理探究《奇妙的对联》 【教材分析】 《奇妙的对联》选自必修一梳理探究单元。本单元编选了“优美的汉字”“奇妙的对联”“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三篇关于汉字文化的文章。编排意图在于拓宽学生语文学习范围,帮助学生了解汉字知识、感受汉语魅力、关注汉语发展,培养热爱母语、热爱传统文化、关注社会生活的意识。 【设计理念】 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堂为载体,结合文体特点和文本内容,设置任务明确的教学程序,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情境中通过朗读、点拨、讨论、欣赏、练习等互动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思维层次,拓展人文底蕴;最后达到初步学会欣赏对联、拟写对联的要求,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及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课改尝试】 1、教师引领下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课程模式。 2、创建具实践性、参与性、开放性特点的语文课堂。 【学情分析】 一方面,教学内容与生活联系紧密,学生求知的兴趣较浓,易于入门。另一方面,学生对传统文化关注不够,加上语言表达、创新能力薄弱,课堂教学材料不宜太难太深,以培养兴趣,普及对联知识为主。 【三维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 掌握对联的有关知识,领略对联的无穷魅力。 2、过程方法目标 在对联欣赏和拟写活动中提高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 1、掌握对联常识,学习欣赏对联。 2、把握对句要领,学习拟写对联。 【教学难点】 1、拟写对联 2、养成关注传统文化的意识。 【教法】 激趣法、点拨法、讨论法、练习法 【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安排】 1课时 【教与学过程】 l 环节一:激发兴趣,情境导入 PPT显示:北京市2016年高考改革: 英语100分,语文180分 与学生共同分享关于上则新闻的网络帖子: 【If you do not leave me ,we will die together. 怎么译? 你如果不滚开,我就和你同归于尽。(四级)

《奇妙的对联》教学案例

《奇妙的对联》教学案例 作者:别文玲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22年第07期 对联,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楹联习俗在华人乃至全球使用汉语的地区以及与汉语汉字有文化渊源的民族中传承、流播,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有着重大价值。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梳理探究”模块编入了关于汉字文化的文章——《奇妙的对联》。遗憾的是因为学生存有畏难心理缺乏兴趣,因而很多语文教师感觉教学吃力效果甚微,于是对“梳理探究”不重视甚至完全忽略,结果导致绝大部分高中学生对对联知识知之甚少,不会张贴,分不出上下联,更不要说拟写。如此优秀的文化,为何沦落到如此凄凉的境地?笔者认为和许多老师不能将语文课堂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有关。 一、故事导入,引起注意 用有趣的对联故事开始教课,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笔者以故事导入法讲授《奇妙的对联》一文,一下子把懒懒散散提不起兴趣的一些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了。下面是笔者讲的几个故事,对应的对联在PPT展示出来。在课堂教学中,只口头讲述提供听觉信号,学生接受、理解、记忆和应用知识,是不够的,所以,凡列举的对联,最好以课件展示。 1.据说乾隆五十年(1711)正月初六,乾隆皇帝在乾清宫赐下千叟宴,62岁的纪晓岚也奉诏参加,并对出来“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的下联“古稀双庆内多一个春秋”。可让学生猜此人年龄。 2.五十年代,毛泽东与周恩来在湖南视察工作时,毛泽东即兴吟诵上联“橘子洲,洲旁舟,舟走洲不走”,周恩来对下联“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工整对仗,又珠联璧合,足见两位伟人文学艺术功底之深厚。 3.“千年古树为衣架|万里长江作澡盆”,有人认为是明代才子解缙七岁时对父亲的,有人认为是杨慎幼时对县令的,不管哪種说法,玩水玩出名联,很有趣。 二、对联猜谜,激发兴趣 猜谜是一种文学式样,也是一种游戏。在课堂上当教师说猜谜时,已经激起了学生的兴趣。课件展示了一些对联,谜底是课文标题、人物、地名、行业等。因为难度不大,学生基本一读就能猜出,这样越发调动起了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整个课堂气氛出现了少有的高涨,学生的眼睛都是明亮有神采的。

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精品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 奇妙的对联》4

《奇妙的对联与高考》教学设计 江西省遂川县二中林满阳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对联所承载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2积累有关对联知识,重点积累平仄、对仗知识。 3了解高考对对联的考查,锻炼对对子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课前搜集整理,课内讨论交流,师生互动,合作探究,借鉴仿写,使学生有所积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对联所承载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掌握对联常识,如对联的历史,平仄,对仗等基本常识。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利用所学对联知识尝试对对子。

【教学方法】采用板块式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联系以前学过的古诗文,温故知新,引导学生掌握对联知识。 【教学准备】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和搜集活动,搜集历年高考对联试题;教师搜集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导入新课(亦可让学生讲述课外搜集的有关对联的故事)。 以郑板桥智识奇联的故事导入——上联:二三四五,下联:六七八九,横批:南北。 [缺“一”(衣)少“十”(食)没“东西”] 二、板块一:掀起你的盖头来——走进对联(多媒体课件显示) 1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对联常识。(学生回答后多媒体显示) 对联,也叫楹联、楹帖、对子等。

●对联由上联和下联组成,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 ●对仗的要求是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相当。 ●对联讲究平仄,平仄相异,仄起平落。 2 指导学生根据对联的常识完成课本练习。学生思考讨论发言 (1)上联:孙行者下联:祖冲之(胡适之) 要求学生讨论,各抒己见,说出理由即可。 (2)上联:一代文章推《子夜》下联:毕生心血似《春蚕》 (要求学生按照对联的基本要求回答,然后多媒体显示) 三、板块二:读你千遍不厌倦——欣赏对联(多媒体课件显示) 1.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对联分类以及欣赏对联与语文学习的关系。 对联大体可以分为名胜类、喜庆类、哀挽类、谐讽类、文艺类、行业类、集句类等

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精品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 奇妙的对联》79

奇妙的对联 教材分析: 《奇妙的对联》是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一梳理探究模块中的一个专题,这是新课程改革引导教材边写的一个突出亮点,它主张学生去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探究性发现祖国文化的精髓,并在对对联的过程中提高对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和应用能力,从而能够尝试去继承和发扬这一传统文化。对联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品种,也是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对对联不仅仅是文字和思维游戏,他也是文学创作的一种,是汉字奇妙的外在体现,更是中国人思维灵性的彰显。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对联的知识,掌握对联的特点。 2、鉴赏对联,感受语言魅力,提高审美能力。 3、尝试对对子。 教学重难点: 1、掌握对联常识,如对联的历史,平仄,对仗等基本常识。 2、尝试对对子。 教学方法:品悟欣赏,合作探究 教具:多媒体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对联,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最常见的莫过于除夕张贴的春联了,其实无论岁时节令、婚丧嫁娶,还是聚会庆典、行业开张,无不使用对联,请大家说出下面几副对联所用的场合。(多媒体展示)对联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瑰宝,素为大众喜闻乐见。今天我们去领略一下它的魅力。 爆竹声声辞旧岁,喜气洋洋迎新年。(春节) 幸有名师调美味,只凭巧手煮清羹。(饭店)

一点灵心通素问,扁鹊重生称妙手。(医院) 兢兢业业育桃李,勤勤恳恳做园丁。(学校) 百年恩爱双心结,千里姻缘一线牵。(婚礼) 二、检查预习效果 课下已经让同学们预习了课文,请把书翻到77页,快速阅读课文的第一部分,总结对联有哪些特点。(学生总结,多媒体展示) 1、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例如: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2、词性相对,结构相同。 例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3、平仄相合,音调和谐,即仄起平收。 例如:松竹梅岁寒三友;桃李杏春风一家。 4、内容相关,上下联相同位置切忌重字 例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且咏春风寻皓月,不教春雨问浮云 三、进入新课学习 板块一掀起你的盖头来——走进对联 1、学以致用 (1)大家总结的很好,但是不是掌握了呢,我们做几个小题目加深一下印象。 首先,请大家看一段视频,(多媒体展示)在视频中,出现了一副这样的对联: 上联:一乡二里共有三父子不识四书五经竟敢教七八九子十分大胆 下联:十室九贫凑得八两七钱六分五毫四厘尚且三心二意一等下流 大家讨论一下,这副对联对的好吗好在哪里不好又在哪里? (2)请给存在的上联选择最合适的下联(多媒体展示) 上联:霍去病上联:《采桑子》 下联:高渐离下联:《满庭芳》

高中语文《奇妙的对联》教案及赏析

高中语文《奇妙的对联》教案及赏析 《奇妙的对联》这一课选自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一“梳理探究”模块中的一个专题,这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突出亮点,它主张让学生了解中 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探究发现祖国文化的精髓,并在对对联的学习过程中提高对 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和应用能力,从而能够尝试去继承和发扬这一传统文化。以 下是为大家整理高中语文《奇妙的对联》教案范文及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奇妙的对联》赏析 上钩为老,下钩为考,老考童生,童生考到老 一人是大,二人是天,天大人情,人情大过天 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葛亮 风送花圃,阵阵畹华梅兰芳 望天空,空望天,天天有空望空天 求人难,难求人,人人逢难求人难 过年苦,苦过年,年年苦过年年过 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下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 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万年,月影万年 赛诗台,赛诗才,赛诗台上赛诗才,诗台绝世,诗才绝世 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 春读书秋读书春秋读书读春秋

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 拆字: 水有虫则浊,水有鱼则渔,水水水,江河湖淼淼。木之下为本,木之上为末,木木木,松柏樟森森。闲看门中木 思间心上田 少水沙即现 是土堤方成 蚕为天下虫 鸿是江边鸟 踏破磊桥三块石 分开出路两重山 冻雨洒人东两点西三点 切瓜分客横七刀竖八刀 天下口天上口志在吞吾 人中王人边王意图全任 一目不明开口便成两片

廿头割断此身应受八刀 冯二马驯三马冯驯五马诸侯伊有人尹无人伊尹一人元宰古木枯此木成柴 女子好少女更妙 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 女卑为婢女又可称奴 三女为奸二女皆从一女起 五人共伞小人全靠大人遮 十口心思思国思家思社稷 八目尚赏赏风赏月赏秋香 日在东月在西天上生成明字子居右女居左世间配定好人乔女自然娇深恶胭脂胶肖脸止戈才是武何劳铜铁铸镖锋竹寺等僧归双手拜四维罗汉木门闲可至两山出大小尖峰

高中语文《奇妙的对联》(必修1)

高中语文《奇妙的对联》(必修1) 《奇妙的对联》 一、对联常识 对联,也叫做楹联、楹帖、对子等。楹,就是建筑物的柱子。题在两根对称的柱子上的文字就叫楹联。对联是独立于诗词曲赋等之外的一种传统文学样式。对联由骈文和律诗的形式演变而成,形成于唐宋,盛行于明清,可谓源远流长。 对联由上联和下联组合而成,字数多少无定规,但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 所谓对仗,是指词句的对偶。对偶是汉语修辞格之一,用字数相等、句法相似的语句表现相反或相关的意思。对仗是移用了朝廷礼制的专用名词,要求对偶句必须像朝廷中的仪仗队一样严整,对称。对仗的要求是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相当。 所谓平仄,是指平声和仄声。古代汉语分平声、上声、去声、入声,现代汉语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可归为平、仄两大类。平在古代汉语中指平音,在现代汉语中指阴平和阳平,仄在古代汉语中指上声、去声、入声,在现代汉语中指上声、去声。也有个别仄声字入阴平、阳平的。 对联讲究平仄,平仄相异,能够达到声调和谐。对联无论长短,上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仄声,下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平声,因为一般仄声短促,平声舒缓。 此外,还要注意对联的书写与张贴。书写时,要注意上下联都是竖行书写,从上写到下,中间不加标点符号。书写要讲求美观,必须字字对称、行款整齐。张贴时,要按照传统习惯,上联在右边,下联左边,左右以面对欣赏者为分别。 二、对联欣赏 对联的种类繁多,古今没有统一的分类标准。清代梁章钜《楹联从话》把对联分为应制、庙祀、廨宇、胜迹、格言、挽联、集句等类。一般来说,对联大体可以分为名胜类、喜庆类、哀挽类、谐讽类、文

艺类、行业类、集句类等。例如:“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副五代后蜀主孟昶在寝门桃符板上所题的对联,既是相传最早的对联,也是最早的春联。春联就是春节时贴在门上的对联,属于喜庆类。 对联与我们的语文学习密切相关,例如昆明翠湖海心亭有一副对联:“有亭翼然,占绿水十分之一;何时闲了,与明月对影而三。”此联的上联语出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下联语出李白的《月下独酌》。多学习这样一些对联,可以使我们温故而知新,学到一些推敲、锤炼、运用语言的方法。 三、对联作法 在中国传统教育中,对对子一直是训练学生文字基本功的重要方法。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所说的对课就是学习对对子,教师出上句,学生作虚实平仄对应的下句,以练习对仗。鲁迅少年时,曾以“比目鱼”巧对先生所出的“独角兽”,颇受夸赞。 《红楼梦》第48回“香菱学诗”中林黛玉有这样一番话:“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的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虽然是谈诗,但也适用于对联创作。对联讲究炼字,更讲究炼意。作对联需要对每个字反复推敲,仔细琢磨,但是好的对联却又要求不见斧凿之痕,信手拈来,宛若天成。

第四单元 奇妙的对联 练习-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对联题型训练 写对联:一字数相等,内容相关;二词性相同,结构一致;三仄起平收,节奏相应;四前后语序,符合事理。这是作对联最基本的要求。 一、根据对联知识选择上、下联: 1.2014年北京高考题,上联为“冬尽梅花点点”,下联为 A万户春柳依依 B千家喜气洋洋 C春回爆竹声声 D春来微风缕缕 2.2014年江苏高考题,下列诗句与“墙头雨细垂纤草”对仗工整的一项是 A数峰无语立斜阳 B水面风回聚落花 C蝉曳残声过别枝 D楼上春容带雨来 3.2009年湖南,上联:心平浪静,秋月芙蕖湘水碧。在下列选项中选出最合适的下联。 A志远天高,春风杨柳麓山青 B情深海阔,夏日荷花潇江红 C气壮山威,鲲鹏展翼楚云飞 D身正才卓,冬雪松竹衡岳高 二、根据对联知识及要求组合对联 4.2014年山东,用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副有关春节和端午节的对联。要求:上下联各为七字,语意连贯,符合节日和对联特点,不得重复使用短语。 门上桃符碧波竞舟江边柳线青艾驱瘴 迎春绿十里欢耀眼红千家乐

春节: 端午节: 5.2009年安徽,将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副七字对联,并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芝兰绕阶黄牛耕地翠柳迎春桃李满园 千里绿春绣锦万山金座凝香 新春联上联:下联: 教师办公室上联: 下联: 三、根据对象确定对联归属 6.2010天津.学校成立若干学生社团,请你从下列选项中选出三副内容适合的对联,分别送给戏剧社,文学社和摄影小组,以示祝贺。(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填写序号) ①现出庐山真面目留住秋水旧丰神 ②藏古今学术聚天地精华 ③常向秋山寻妙句又驱春色入毫端 ④天涯雁寄回文锦水国鱼传尺素书 ⑤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装谁像谁,谁装谁,谁就像谁 戏剧社【】文学社【】摄影小组【】 7. 以下四副对联分别对应四位文学家,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

《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 丽江市玉龙县第一中学和丽萍 【教学内容】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梳理探究《奇妙的对联》 【教材分析】 《奇妙的对联》选自必修一梳理探究单元。本单元编选了“优美的汉字”“奇妙的对联”“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三篇关于汉字文化的文章。编排意图在于拓宽学生语文学习范围,帮助学生了解汉字知识、感受汉语魅力、关注汉语发展,培养热爱母语、热爱传统文化、关注社会生活的意识。 【设计理念】 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堂为载体,结合文体特点和文本内容,设置任务明确的教学程序,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情境中通过朗读、点拨、讨论、欣赏、练习等互动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思维层次,拓展人文底蕴;最后达到初步学会欣赏对联、拟写对联的要求,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及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课改尝试】 1、教师引领下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课程模式。 2、创建具实践性、参与性、开放性特点的语文课堂。 【学情分析】 一方面,教学内容与生活联系紧密,学生求知的兴趣较浓,易于入门。另一方面,学生对传统文化关注不够,加上语言表达、创新能力薄弱,

课堂教学材料不宜太难太深,以培养兴趣,普及对联知识为主。【三维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 掌握对联的有关知识,领略对联的无穷魅力。 2、过程方法目标: 在对联欣赏和拟写活动中提高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 1、掌握对联常识,学习欣赏对联。 2、把握对句要领,学习拟写对联。 【教学难点】 1、拟写对联 2、养成关注传统文化的意识。 【教法】激趣法、点拨法、讨论法、练习法 【学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安排】 1课时 【教与学过程】 环节一:激发兴趣,情境导入 •PPT显示: 回文联: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乾隆、纪晓岚)

高中语文《奇妙的对联》《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考练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语文《奇妙的对联》《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考练新人教 版必修1 第一篇:高中语文《奇妙的对联》《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考练新人教版必修1 《奇妙的对联》《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 姓名班级组别说明:本试题满分65分,考试时间4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每小题3分,共21分)1.选出下列寿联所指年龄正确的一项 (1)逾古稀又十年可喜慈颜久驻去期颐尚廿载预征后福无疆(2)花甲虽周犹可大显身手精神尚旺定能再先扬鞭A.(1)70(2)80 C.(1)70(2)80 2.选出语言得体的一项 A.初中毕业时,老师送了我几本价值不菲的书,我推辞不了,最后只好笑纳了。B.一年的高中生活中,班长给了我们各方面的帮助,尽管只是绵薄之力,我们应该感谢。C.高一甲班邀请高三学长参加班会,学长捎来一张字条说:我因临时有急事要办,不能光临贵班班会,深表歉意。 D.预防流行病的宣传工作应该针对当地实际情况开展,这种陈词滥调的报告恐怕是没有人愿意恭听的。 3.下列对联涉及对有关人物的评价,请选出对应正确的一组 ①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②铜板铁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③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④千秋冤案莫须有,百战忠魂归去来。⑤已知天下三分鼎,犹竭人谋六出师。 A.①蒲松龄②苏轼③杜甫④岳飞⑤诸葛亮 B.①吴敬梓②苏轼③李白④袁崇焕⑤刘备 C.①吴敬梓②辛弃疾③李白④袁崇焕⑤刘备 D.①蒲松龄②辛弃疾③杜甫④岳飞⑤诸葛亮 4.下列对联所指行业,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1)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装谁象谁,谁装谁,谁就象谁。(2)男添庄重女添俏,夏透风凉冬御寒(3)虽然毫末技艺,却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