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基站的分布式开关电源模块组的设计

通信基站的分布式开关电源模块组的设计

【摘要】随着通信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通信基站需要处理的信息与日俱增,通信系统板上的集成电路规模也变得越来越大,这就为集成电路供电的电源系统有很好的性能,所以将电源模块以分布式的架构布局在基站系统板上构成开关电源模块组,是通信开关电源模块的发展必然趋势。

【关键词】通信基站;开关电源

通信基站是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通信中转站,对于现代高度发展的通信行业,通信基站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所以保证通信基站的正常工作也是通信行业重要的工作,而要保证通信基站的正常运作,电源的稳定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通信基站的开关电源模块设计进行一些研究,为通信基站的开关电源模块设计提供一些参考和思路。

1 通信基站的电源基本介绍

一般的通信基站电源开关系统只要分两类,交换局电源开关系统和基站电源开关系统。其中交换局的重要性对电源开关系统提出了非常苛刻的要求,不允许有瞬间的直流停留,一旦电源和电源开关系统发生故障导致直流停电,交换系统就会全部瘫痪。随着科技发展和移动通信对基站的要求越来越高,由于停电导致的基站瘫痪问题已经逐渐减少,一般都有预备电源为基站提供可靠的后备电源。基站的电源是保持通信基站的信号接收、发射等关键通信步骤的保证。基站的电源开关系统,必须保证每一个开关都能承受设定的电流通过并且保持长时间的运行,而基站的附加用电硬件一般都和通信硬件分开开关,以保证基站附加硬件电器故障导致跳闸时,不会影响基站的通信数据传输服务。

2 开关电源模块的基本分类

2.1 串联式开关电源

当控制开关接通的时候,开关电源就向负载输出一个脉冲宽度一定,幅度一定的脉冲电压,当控制开关关断的时候,又相当于开关电源向负载输出一个脉冲宽度一定,幅度为0的脉冲电压。控制开关不停地“接通”和“关断”,在负载两端就可以得到一个脉冲调制的输出电压。

串联式开关电源输出电压的幅值等于输入电压,其输出电压的平均值总是小于输入电压,因此串联式开关电源一般都是以平均值为一定量的变量输出电压。串联式开关电源的缺点是输入与输出共用一个主板,因此,容易产生干扰和底板带电,当输入电压为市电整流输出电压的时候容易引起触电,对人身不安全。

2.2 并联式开关电源

开关电源的分类及运用

开关电源的分类及运用 1.开关电源的分类 开关电源可分为AC/DC和DC/DC两大类,DC/DC变换器现已实现模块化,且设计技术及生产工艺在国内外均已成熟和标准化,并已得到用户的认可,但AC/DC的模块化,因其自身的特性使得在模块化的进程中,遇到较为复杂的技术和工艺制造问题。以下分别对两类开关电源的结构和特性作以阐述。 1.1DC/DC变换 DC/DC变换是将固定的直流电压变换成可变的直流电压,也称为直流斩波。斩波器的工作方式有两种,一是脉宽调制方式Ts不变,改变ton (通用),二是频率调制方式,ton不变,改变Ts(易产生干扰)。其具体的电路由以下几类: (1)Buck电路降压斩波器,其输出平均电压Uo小于输入电压Ui,极性相同。 (2)Boost电路升压斩波器,其输出平均电压Uo大于输入电压Ui,极性相同。 (3)Buck-Boost电路降压或升压斩波器,其输出平均电压Uo大于或小于输入电压Ui,极性相反,电感传输。 (4)Cuk电路降压或升压斩波器,其输出平均电压Uo大于或小于输入电压UI,极性相反,电容传输。 当今软开关技术使得DC/DC发生了质的飞跃,美国VICOR公司设计制

造的多种ECI软开关DC/DC变换器,其最大输出功率有300W、600W、800W等,相应的功率密度为(6、2、10、17)W/cm3,效率为(80-90)%。日本NemicLambda公司最新推出的一种采用软开关技术的高频开关电源模块RM系列,其开关频率为(200~300)kHz,功率密度已达到27W/cm3,采用同步整流器(MOS-FET代替肖特基二极管),是整个电路效率提高到90%。 1.2AC/DC变换 AC/DC变换是将交流变换为直流,其功率流向可以是双向的,功率流由电源流向负载的称为整流,功率流由负载返回电源的称为有源逆变。AC/DC变换器输入为50/60Hz的交流电,因必须经整流、滤波,因此体积相对较大的滤波电容器是必不可少的,同时因遇到安全标准(如UL、CCEE等)及EMC指令的限制(如IEC、FCC、CSA),交流输入侧必须加EMC滤波及使用符合安全标准的元件,这样就限制AC/DC电源体积的小型化,另外,由于内部的高频、高压、大电流开关动作,使得解决EMC电磁兼容问题难度加大,也就对内部高密度安装电路设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由于同样的原因,高电压、大电流开关使得电源工作消耗增大,限制了AC/DC变换器模块化的进程,因此必须采用电源系统优化设计方法才能使其工作效率达到一定的满意程度。 AC/DC变换按电路的接线方式可分为,半波电路、全波电路。按电源相数可分为,单项、三相、多相。按电路工作象限又可分为一象限、二象限、三象限、四象限。

开关电源基本术语

ATCA(Advanced Telecommunications Computing Architecture) 高级电信计算架构:主要为了解决电信系统目前面临的系统带宽问题、可扩展性、可管理性问题、现场升级及可互操作问题,并最终降低成本。Artesyn公司 ATC210-48D12-03J 二路(A路和B路)输入ATCA的总线变换器,输出功率达210W(12V/17.5A),带有一个 3.3V/6W 的独立管理电源,具有I2C和热插拔等功能。 AUX(Auxiliary power supply) 辅助电源:在有些AC/DC电源和DC/DC变换器中,有一个辅助的电源,一般加上输入电压以后就会有输出 (少数辅助电源,例如,给风扇的电源也有受控的),它主要用作控制信号的电源,例如Cosel的DBS400B12,它是一个输入200-400Vdc,输出12V/400W的模块,它有三个开关控制端,一个是输入端RC1,负逻辑,把它和-Vin端短接。这时可以利用AUX、RC2、RC3和-S之间的不同连接方法来控制模块的输出。一般多个模块并联使用时,每个AUX输出端应该加接隔离二极管。 Brick “砖”:DC/DC变换器中,“Brick”是用来表示模块大小的“单位”,有所谓的全砖、半砖、1/4砖、1/8砖、1/16砖等,例如,密封的半砖模块,其大小为2.40×2.30×0.50(单位为英寸),而开架结构半砖模块的大小为2.40×2.28×0.30(单位为英寸)(高度还有0.34英寸等不同的数值)。 CB (Current Balance)

均流端:为了增加输出功率,把多个具有相同输出电压和输出功率的电源并联使用,把它们的“CB”端连接在一起,以达到各个模块的输出电流大致相等,以免由于不均流而导致个别电流太大的模块损坏,均流端也有用“PC”,“SWP”,“ C Share”等表示。 CFM(Cube feet minute)、LFM(Line feet minute) 立方英尺/分钟和英尺/分钟:风冷的流量单位,CFM=LFM×面积S。风速的另一个单位为米/秒。 Common Mode Noise 共模噪声:指两导体对某个基准点具有大小基本相等,方向相同的噪声,通常指交流输入L 线和N线对地的噪声,可通过共模电感和Y电容来抑制它们。 Derating 降额:当环境温度较高时(例如50℃以上),有的电源必须要降低使用的输出功率,另外,有些电源在规定的输入电压范围的低端,不能满足所有的输出参数(例如:电压可调范围或功率),要降额使用。 Differential Mode Noise 差模噪声:排除共模噪声后,在两条电源线之间测出的电源线对公共基准点的噪声,测试结果为两电源线的噪声分量之差,在电源系统中通常在直流输出端和直流返回端测试噪声。DIP(Dual in-line package) 双列直插封装:模块的一种封装形式。一般为小功率模块采用。例如,Artesyn公司的BXA3系列,C&D公司的NMV0505DA都是双列直插封装。

移动基站设备安装要求规范

一.基站部设备摆放标准 1.总则 (1)新建基站应满足2G、3G共站需求。 (2)新建基站应满足房屋承重安全要求。 (3)各类设备摆放合理,满足布线工艺要求。 (4)为方便承重改造,电池尽量安排在机房短边的承重墙上。 (5)开关电源与馈线窗分别位于机房两端。 (6)租用一层机房不涉及承重,参照自建机房摆放设备。 (7)长方形机房:电池靠近机房短边与主设备列架垂直摆放。 (8)相邻的两间机房:基站主设备单放一间;电池、开关电源、传输综合柜安排在另一房间,配套设备摆放标准同长方形机房。 (9)其他类型机房:待承重改造确定后,综合考虑其他专业摆放设备。 (10)具体的设备摆放请参考附图。 2.基站机房面积的建议 考虑现有机架的数量以及未来3G系统设备的摆放和满足基站承重要求,建议租赁机房的使用面积不小于6米x3米x3米(长X宽X高),底层不小于5米X3米X3米,如上述两种面积均不能达到(比如4米x3米),可考虑租赁两间,主设备占用一间,配套设备摆放在另一间。 3.基站主要设备摆放标准 (1)基站馈线窗位置原则上应固定于房屋长方向两端墙上,下沿距离地面2.4m;馈线洞尺寸为400mmx300mm。 (2)走线架位置为馈线窗正下方,下沿距地2400mm;如果因房屋结构限制,走线架也可安装在馈线窗正上方。 (3)楼板荷重(均重)小于500Kg/M2,主设备和整流器安装位置必须铺设槽钢加固。机房承重小于1000Kg/ M2的机房,蓄电池安装必须平铺,或使用槽钢架空安装在承重墙或梁上。

(4)主设备槽钢位置与走线架外沿平齐;蓄电池槽钢必须安装在承重梁或者承重墙上,距离后墙面不小于20cm,根据蓄电池规格可合理变化。 (5)对于诺基亚DE34设备,开关电源、传输综合架、主设备自右向左排列;对于诺基亚ULTRASITE设备, 开关电源、传输综合架、主设备可以自右向左排列,也可以自左向右排列。对于摩托罗拉设备,可按照开关电源、传输综合架、基站主设备自右向左排列;也可按照开关电源、基站主设备、传输综合架自右向左排列,但要预留主设备扩容机位;相邻机柜间距不得超过2mm,并且设备前平面在一条线上。机架水平误差小于2mm,垂直误差小于3mm。 (6)电池组固定于槽钢上,平行排列,后沿距离墙面10cm;两组蓄电池之间应预留不小于30cm的间距。 (7)地排、监控箱、防雷箱固定于馈线窗所在的墙面上,监控箱下沿距地1.7米。 (8)交流配电箱安装于靠近开关电源的墙面上,交流配电箱下沿距离地面高于1.4米。 (9)空调室机安装于机房的屋角处,并考虑排水和室外机连接的方便。楼顶站室外机原则上安装于屋顶上;一楼站室外机可安装于楼外墙上,并加装防盗网。 4.其它设备摆放标准 (1)消防器材:基站部需配备2-3个悬挂式灭火器,2-4个手持式灭火器;悬挂式灭火器须挂于开关电源、主设备和电池连接处正上方;手持式灭火器放置在进门顺手侧靠墙地面上。 (2)清洁用品:统一放置在门后,如果空间不够的情况下,放置在空调旁边。 三.基站部装修要求 1.基站基本装修 (1)防盗门 统一使用双层、外包边钢制防盗门,门板钢板厚度不小于0.8mm,门框钢

铁塔基站维护电源培训

铁塔基站维护电源培训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湘西铁塔基站维护电源培训 基站的通信电源系统主要由高频开关电源、蓄电池组、柴(汽)油 发电机组等设备组成。其它设备还包括变压器、市电-油机转换箱、交流配电箱、空调、动环监控设备及防雷接地设备。 通信电源一般均使用正极接地的-48V直流电源系统,电压变动范围为-40~-57V。 一、高频开关电源 开关电源的作用是将交流电变换为通信设备所需的直流电。基站的 开关电源设备主要由交流配电单元、直流配电单元、监控单元及整流模 块等部分组成。 1.目前湘西本地网近3年来新建基站配套的开关电源基本上均系艾默生PS48300-3B/2900-150型产品,另外有少量的中兴ZXDU68 S601 型、中达电通MCS3000型等其它公司的产品;联通划归站的开关电源主 要有艾默生PS48400-3/2900、艾默生PS48400-2D/50及中兴ZXDU300、 中兴ZXDU500型等厂商的产品,另外有少量的北京动力源、杭州顺达等 公司的产品。其中艾默生PS48300-3B/2900-150型开关电源配R48-2900U 50A整流模块3个、M500S监控单元1个、W94C5U11信号转接板1块;中兴ZXDU68 S601型开关电源配ZXD2400 50A或整ZXD1500 30A流模块3个、监控单元1个。 2.开关电源维护须知

①.维护人员应配备有吹风机、毛刷等卫生洁具及高压绝缘棒、交直流钳形表、地阻仪等必要的维护仪表工具;另外还需备有适当数量的整流模块、监控单元、控制板件等维护用备品备件。 ②.每个月应对整流模块外部的风道及过滤网、每3个月应对整流模块内部各板件进行清扫除尘工作,以保证模块稳定、可靠的运行; ③.维护人员在巡检中应检查监控单元、整流模块及防雷器件是否正常工作,对监控单元显示的各类“当前告警”应及时进行处理。 ④.合理配备整流模块的数量:局站开关电源配置的整流模块的总输 +直流负荷)的要求。配备的整流模块应同时开出至少应能满足(0.1C 10 启,以满足蓄电池对充电电流的要求。 ⑤.正确、合理地设置开关电源监控单元中的各项参数: 爱默生M500S监控单元设置方法(密码:1) 一、电池参数二、直流参数 ①.基本参数过压告警: 管理方式:自动低压告警: 电池熔丝组:2 欠压告警: 电池容量:300AH 环境高温告警点:40℃ 电池类型:1 环境低温告警点:-5℃ 电池分流器:有负载分流器:无

开关电源各模块原理实图讲解

开关电源原理 一、开关电源的电路组成: 开关电源的主要电路是由输入电磁干扰滤波器(EMI)、整流滤波电路、功率变换电路、PWM F3、FDG1组成的电路进行保护。当加在压敏电阻两端的电压超过其工作电压时,其阻值 降低,使高压能量消耗在压敏电阻上,若电流过大,F1、F2、F3会烧毁保护后级电路。 ②输入滤波电路:C1、L1、C2、C3组成的双π型滤波网络主要是对输入电源的电磁噪声及 杂波信号进行抑制,防止对电源干扰,同时也防止电源本身产生的高频杂波对电网干扰。 当电源开启瞬间,要对C5充电,由于瞬间电流大,加RT1(热敏电阻)就能有效的防止浪 涌电流。因瞬时能量全消耗在RT1电阻上,一定时间后温度升高后RT1阻值减小(RT1是 负温系数元件),这时它消耗的能量非常小,后级电路可正常工作。 ③整流滤波电路:交流电压经BRG1整流后,经C5滤波后得到较为纯净的直流电压。若C5 容量变小,输出的交流纹波将增大。

时Q2导通。如果C8漏电或后级电路短路现象,在起机的瞬间电流在RT1上产生的压降增 大,Q1导通使Q2没有栅极电压不导通,RT1将会在很短的时间烧毁,以保护后级电路。 三、功率变换电路: 1、MOS管的工作原理: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绝缘栅场效应管是MOSFET(MOS管),是利用半导 体表面的电声效应进行工作的。也称为表面场效应器件。由于它的栅极处于不导电状态,所以输入电阻可以大大提高,最高可达105欧姆,MOS管是利用栅源电压的大小,来改变半导体表面感生电荷的多少,从而控制漏极电流的大小。 2、常见的原理图: 3、工作原理: R4、C3、R5、R6、C4、D1、D2组成缓冲器,和开关MOS管并接,使开关管电压应力减少,EMI减少,不发生二次击穿。在开关管Q1关断时,变压器的原边线圈易产生尖峰电压和尖峰电流,这些元件组合一起,能很好地吸收尖峰电压和电流。从R3测得的电流峰值信号参与当前工作周波的占空比控制,因此是当前工作周波的电流限制。当R5上的电压达到1V时,UC3842停止工作,开关管Q1立即关断。 R1和Q1中的结电容C GS、C GD一起组成RC网络,电容的充放电直接影响着开关管的开关速度。R1过小,易引起振荡,电磁干扰也会很大;R1过大,会降低开关管的开关速度。Z1通常将MOS管的GS电压限制在18V以下,从而保护了MOS管。 Q1的栅极受控电压为锯形波,当其占空比越大时,Q1导通时间越长,变压器所储存的能量

高频开关电源模块说明书

AC-DC4810/05系列高频开关电源模块 技术手册

目录 第一章概述。。。。。。。。。。。。。。。。。。。。。。。。。。。。。。。。。。。。。。。。。。。。。。。。。。。。。。。。。。。。。。。。。。。。。。。。。。。。。。。。。。。。。。。。。。2 第二章产品性能命名方法。。。。。。。。。。。。。。。。。。。。。。。。。。。。。。。。。。。。。。。。。。。。。。。。。。。。。。。。。。。。。。。。。。。。。。。。。。。3 第三章主要特点。。。。。。。。。。。。。。。。。。。。。。。。。。。。。。。。。。。。。。。。。。。。。。。。。。。。。。。。。。。。。。。。。。。。。。。。。。。。。。。。。。。。。。3 第四章操作规程及一般维护。。。。。。。。。。。。。。。。。。。。。。。。。。。。。。。。。。。。。。。。。。。。。。。。。。。。。。。。。。。。。。。。。。。。。。。。3 第五章注意事项。。。。。。。。。。。。。。。。。。。。。。。。。。。。。。。。。。。。。。。。。。。。。。。。。。。。。。。。。。。。。。。。。。。。。。。。。。。。。。。。。。。。。。4 第六章主要技术参数。。。。。。。。。。。。。。。。。。。。。。。。。。。。。。。。。。。。。。。。。。。。。。。。。。。。。。。。。。。。。。。。。。。。。。。。。。。。。。。。。4

AC-DC4810/05高频开关电源使用说明 一、概述 小型通讯设备广泛采用通讯标准48V/24V 电压等级,一般电流较小,但供电设备 亦要求管理功能完备,方便使用,具有后备供电功能。 AC-DC4810/05系列一体化电源模块及电源柜即是针对此产品设计而成,其中一体化电源内部设有如下部分,交流/直流整流器电源,充电管理电路,放电保护电路,3-5个分路负载管理单元,电池接口,总输出接口,分路负载接口,系统原理图如下: -OUT 5A -OUT1 3A -OUT2 2A -OUT3 1A -OUT4 1A 系统工作原理如下:当有市电工作时,整流器电源利用市电交流220V ,变换成直 流电源输出,一方面向负载提供供电电流,另一方面由充电管理单元向电池提供充电,电池容量可选12AH ,24AH ,38AH ,50AH ,其中充电管理单元设有降压限流充电管理电路,恒压浮充管理电路,保证电池能够快速可靠地完成充电功能。 当市电停电后,系统会由电池通过放电保护单元不间断的向负载连续提供供电,供电时间由选取电池容量及设备此时工作电流决定。 负载用电池容量 12AH 24AH 38AH 设备用电:3A 3小时 6小时 10小时 设备用电:5A 2.4小时 3.6小时 6小时 在电池放电时间较长时,电池继续放电可能导致过放电,故电源内设有电池过放 电保护电路,当发生过放电时,切断电池与输出之间的连线通路,不再向外输出,等待市电来电。 电源直流输出一般采用通讯负电源标示方法,即GND ,-OUT 。并且为方便用户使用,设有一个主输出,4个分路输出。各输出分路并设有负载分配管理单元,当负载大于额定电流2倍以上时,负载分配管理单元会停止向此负载输出其他分路功能正常工作,当负载恢复到正常额定值内时,该分路会继续提供输出。 市电 整流器电源 供电 充电管理单元 电池 放电保护单元 分路负载管理单元 分路负载管理单元 分路负载管理单元 分路负载管理单元

基站配套电源常用计算公式

1 基站配套电源系统组成 2 基站配套的电源线选择与计算 基站配套电源线总体分布图 基站常用电缆明细表 直流电力线截面的选择与计算 直流供电回路可按允许压降法确定电力线截面积,

不同工作电压下压降固定分配值 案例: 某局市话-48V电源,远期忙时最大负荷电流为500A,从蓄电池到直流配电屏线路距离为6m,直流配电屏到市话机房配电屏距离为15m,每段应选择什么规格型号的馈电线? 解:①求蓄电池到直流配电屏导线截面 因为电池到直流配电屏一般用铜导线,所以rT=57,另外查表可得,这段导线允许压降ΔU=,故

选用RVVZ 1X300 (mm2)铜芯阻燃聚氯乙稀绝缘护套软电缆4条(两正两负)。 该型铜芯线安全载流量为744A,完全符合实际负载电流要求。 ②求直流配电屏到市话机房配电屏导线截面 由表可知这段压降ΔU=,故: 选用RVVZ 1X240 (mm2)铜芯阻燃聚氯乙稀绝缘护套软电缆4条(两正两负),选用RVVZ 1X120 (mm2)铜芯阻燃聚氯乙稀绝缘护套软电缆1条(保护地)。 该型铜芯线安全载流量为628A,完全符合实际负载电流要求。

交流电力线截面选择与计算 交流低压电力线选择,按导线的安全载流量法(各种绝缘导线,根据其绝缘的种类和敷设方法,允许长期通过的最大电流,称为安全载流量)选择导线。 配电变压器到交流配电屏的每根导线电流,可按下式计算

油机发电机至交流配电屏每根导线电流,可按下式计算 交流配电屏至开关电源整流架导线上的电流,可按下式计算交流配电屏至UPS设备输入导线上的电流,可按下式计算UPS至交流配电屏输入导线上的电流,可按下式计算

开关电源EMI模块详解

1)零线(N)、火线(L)、地线(G):通常家里的三角插头的零火地的辨别是左零右火上地。在 电源板上,我们所说的220V市电,其实就是有效值为220V,最大值为220*1.414V的交流正弦电压。这个电压都在火线上,零线一般不带电,零线只是提供一个电流回路而已,两侧的电压差除以等效电阻就是电流。它在供电端(发电厂、变电站等)接地,或在入户前重复接地,是工作接地线,是输电线路的一部分(由于是一个电流回路,加上流经处的等效电阻,所以零线也是会带电的)。而地线是在用户端接地,和用电器的金属外壳或人体可接触部位连接,使机壳与大地等电位(一般是零电位),零线不与输电线路构成回路,所以理论上没有电流。(市电一般都是零线不带电,火线带全部电,但是有些AC Source由于设置的缘故往往火线和零线都带上一半的电。) 2)保险丝Fuse:保险丝一般加在L端,因为正常情况下L端带电,而N端是不带电的。但是有 时候为了安全方面的考虑,在L端与N端都配有保险丝(为了防止人工插拔造成的反插)。在输入端加保险丝是为了防止开机瞬间可能产生的尖峰大电流对电路造成的伤害。它的工作原理是:大电流流过,造成发热,当温度达到保险丝的熔点以上时自动熔断以达到保护电路的作用。我们选择保险丝一般都是选择慢熔性(用T表示)的,也就是说熔断所需要的能量较普通的保险丝更大,所以它有较大的抵抗瞬间脉冲的能力。保险丝的熔断电流是额定电流的2倍。当通过保险丝的电流超过额定电流1.45倍时,它的熔断时间要在5分钟之内,当通过保险丝的电流超过额定电流2倍时,它的熔断时间要在1分钟之内。通过Q=PT=I2RT就可以选择熔点值。选择Fuse,我们必须测出开机浪涌电流和稳态工作电流的波形图。Fuse的额定电压要大于最大稳态工作电压;额定电流要大于最大稳态工作电流/温度折减率。举个计算I2T的例子:假设开机有3个正弦波的浪涌波,其浪涌电流最大值和持续时间对应为:20A,10us; 10A,10us;5A,10us。那么I2T=? *202*0.00001+ ?*102*0.00001+ ?*52*0.00001=0.002625。 考虑到安全折减率,所以选用的 Fuse的I2T可以适当小于这个值。由于Fuse要承受每次开机关机的浪涌电流冲击,所以我们要设定它可耐冲击的次数。 一般保险丝还会规定一个额定电压,即当保险丝保护后(断开),两端加额定电压时,仍然处于断开状态,不会造成安全隐患。 3)负温敏电阻NTCR:它的工作原理是阻值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主要功能也是用来保护电路, 开机瞬间一般电流比较大,此时温度低,负温敏电阻阻值大,阻止了大电流对电路的伤害。 选择这个电阻时,一般要考虑零功率电阻值和最大稳态电流。零功率电阻值即25°C时的电阻值,选择它时要考虑到电路开机瞬间的尖峰大小,同时我们也要保证最大稳态电流大于电路的最大电流。 4)Y电容:就是电路上连接L端和G端,N端和G端的两个电容,它是安规电容(所谓安规电容, 就是当电容器失效后不会导致电击,不会危及人身安全。举个例子:若X电容失效导致短路,那么电网的N端和L端直接短路,至少造成设备无法工作,而且使电网被短路;若Y电容失效导致短路,那么L端和地短路,使得某些外壳接地的电器的外壳直接带上高电压,从而对人身安全带来威胁。所以安规电容除了滤除EMI外还要保证在发生失效的时候不至于产生以上危险),由于在电路上看起来很像Y型而得名。它的作用主要是用来滤除高频成分以及共模噪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信号,共模噪声又称对地噪声,指的是两根线分别对地的噪声。 实际应用中,温度的变化、各种环境噪声的影响都可以视作共模噪声)。根据电路的峰值脉冲电压的不同可以选择不同的Y电容,在Adapter电路中我们一般选择Y1电容,它的额定电压为250V,耐高压超过8KV(此外还有Y2和Y3电容)。各个地区对Y电容的漏电流都有不同规定,以漏电流不小于0.35mA,工作电压为220市电为例,那么容值一般选择小于3500PF(电容越大,漏电流相应也会越大)。备注:i=CdV/dt,则C=idt/dVt=0.35*0.001*(1/50/4)/(220*1.414-0)=3500PF。单纯用探头测Y电容两端,可能有一个电容两端是没有电压的,但是实际上,两个Y电容可能是平分电压的。 5)X电容:X电容连接在L端和N端之间,也是一个安规电容。它们的作用主要是用来滤除差模

通信开关电源设备技术规格书

通信开关电源及不停电电源UPS设备技术规格书 第一节、物资需求表 1 货物需求表 第四节技术部分 1 高频开关电源设备(包括交直流配电部分) 1.1本次需求的组合开关电源是指在一个机架中,由交流配电单元、直流配电单元和整流模块、监控单元、蓄电池组组成。 硬件和软件系统 应采用模块式的硬件结构,便于扩充,并能容纳新业务和新技术。提供的设备应全部采用经过老化测试和严格筛选的优质元器件,组装过程应有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长期使用的高稳定性、高可靠性,系统构成应具有冗余和容错等安全措施。 1.2机械结构 设备的总体结构应充分考虑安装、维护的方便和扩充容量或调整设备数量的灵活性,实现硬件模块化。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钢度。设备的安装和固定方式应具有防震抗振能力。应保证设备经过常规的运输、储存和安装后不产生破损、变形。投标人应提供设备的机械结构、品种规格及安装规程等方面的详细说明。 设备在预防意外撞击部位、可接触至布线低部位和危险电压的部位均必须提供罩盖。对高压等危险部位应有特殊标志。 每一列机架在走道边上及每一个机架在前方或背面必须有清楚的标志。 插入模块应有导向装置。

设备应配有安装该系统所必需的铁架、支撑架、电缆支架、电缆走道、底座、底盘及全部连接件紧固件。 插接件必须接触完全可靠、结构坚实。借助手或简单工具易于插入或拔出。并有定位和锁定装置。去机架之间、机架内各机框之间应采用接插件实现电缆连接。 线缆在机架内排放的位置应设计合理,不得妨碍或影响日常维护、测试工作的进行。电源及蓄电池合用一个机架。 设备内的所有焊点不得有虚焊、假焊和混线。投标人应保证不使用具有腐蚀性的助焊剂。 设备应配备与设备有关的全部布线并提供布线及相关连接电缆(至蓄电池等设备)的详细说明及有关的规范。 零部件的形状尺寸、表面光洁度等技术参数应符合生产厂家设计文件的规定。 活动部分(如门及指示控制面板等)应动作灵活、位置准确。 设备的表面涂敷应满足安装地区的环境、气候所需的防腐、防蛀的要求。 所有喷漆(塑)零件的表面应光滑平整、色泽一致不允许有划痕、斑疵、脱落和破损。电镀零件表面应有金光泽,不允许有裂纹、锈点、毛刺和缺陷。 机架(盘)、机台的外观应色彩协调、色泽一致。 所有印刷电路板均应有防霉喷涂层。如采用深色覆盖涂层,需要在涂层外加印清楚的电路连接线条。 应有印刷电路板插错保护功能。 印刷板板面应平整,其翅曲的程度应以不影响印刷插件的顺利插拔或不造成插拔困难为限。 每一印刷电路板均应标出名称或代号,安装在印刷板上的部(器)件应有明显的与图纸一致的标志,其标志应方便维护人员查看,并应将所有部(器)件列表说明。 各种印刷电路板均不允许有非正规的附加跳线(如金属线)。 印刷电路板上应有插拔及锁定位置。 同一品种的印刷电路板应具备完全的互换性。 设备机架上应有足够数量的直流电源插口,以供直流检查灯、测试设备等使用,直流电源插口应与交流插座有明显区别。投标人应提供足够数量的配套电源插头。 设备的冷却应采用自然通风散热方式,供货方应提出设备的机架和框架的散热要求(千瓦/米2)。 1.3 交流电源部分 1.3.1采用单相供电输入电压为220±30%,频率为50Hz±10%。交流配电单元应设两个交流输入电源电路,两路均接外供交流电源,两路市电自动倒换,实行电气和机械联锁。 两个交流输入电源电路中, 一路为主用电路, 一路为备用电路。 1.3.2 交流输入电流(最大):20A~50A

基站设备安装安全措施(一)

基站设备安装安全措施(一) 一、基本规定 (1)工程安全技术措施及其所需工具,必须列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2)工程施工负责人应对工程施工安全负责。施工前应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及交底,落实所有安全技术措施和劳动防护用品,无安全保障措施者不得进行施工。 (3)电源工程施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按规定配备施工工具和安全劳保用品。 (4)特殊作业(铁塔登高)须持有劳动安全部门核发的特种作业操作证方可上岗。 二、工具使用安全 (1)电动工具:使用的电动工具如:电锤、切割机、塑料焊枪、曲线锯等必须性能良好、绝缘可靠,电源线无老化和破损,电器设备的插头必须完好,不得以其它任何方式代替电插头,不得以电话线代替电源线,必须使用带有保护地线的电源。 (2)五金工具:在通信设备扩容、割接工程中,五金工具(扳手、起子等)必须使用绝缘胶布缠绕作绝缘防护处理。 (3)电源接线板:接线板必须完好无破损并有漏电保护装置,使用双层绝缘电源线,外层无破损。 (4)人字梯、凳高: a、凳高的梯子需材质坚实,无断列,四脚平稳;

b、人字梯上不准堆放工具、材料;不准携带笨重物体上、下人字梯。 c、人字梯凳高,不准两人同时上下作业;一个人不准脚踩两只人字梯凳高作业。 d、作业人员不准在人字梯上移动梯子,必须下到地面后移动梯子。 e、通信施工作业禁止使用金属梯登高。 (5)剖缆刀:剖电缆时,拿刀的手放在后边,另一个手放在前面,不可用力过猛,应避免刀滑伤手。 (6)劳保用品须定期检验,发现不合格品及时更新。 三、开箱操作安全 (1)开箱工作场地应在设备安装处附近,应在无尘、无潮湿开阔的环境下进行开箱,遇风雨天气不得在室外开箱。 (2)开箱时,注意包装箱上的标志,严禁倒置。 (3)开箱应使用专用工具,严禁用锤敲打,防止剧烈震动损坏箱内设备;严禁使用撬棍,以防损坏箱内设备。 (4)随时清理工作场地,撤下的箱板、铁皮、钉子等杂物应放置妥当,避免砸伤、刮伤人员和设备。 (5)设备搬运时应先清理搬运路线上的物品。 (6)人工搬运时应选择青壮健康人员,每人负重男工40公斤、女工不得超过20公斤。 a、人工搬运时,要有专人组织指挥,步调一致,按身高、体力合理安排位置,负重均匀,上楼梯及拐弯时要慢,前后相互照应。

移动基站开关电源接地规范

移动基站开关电源接地规范

一、前言开关电源设备是现代通信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为通信设备提供安全、可靠、高效、稳定、不间断的能源。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对于开关电源设备性能的要求也逐步提高,除必须满足基本的功能外,还要求具备交流配电、自动切换、直流配电、远程智能集中监控、电池自动管理等功能,从而满足网络监控管理的需求。 开关电源的发展经历了从线性电源、相控电源到高频相控电源的发展历程,由于开关电源具有功率转换效率高、稳压范围宽、功率密度比大、重量轻等优点,从而成为开关电源的主体,并向着高频小型化、高效率、高可靠性的方向发展。计算机控制、通信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开关电源远程监控系统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了更加 便利的条件,使其无人值守成为可能。 通常开关电源系统由交流配电、整流模块、直流配电和监控模块组成,如图1所示。监控系统可将交流配电柜、直流配电和整流模块进行实时监控。直流配电主要完成直流输出路数分配、电池接入和负载边接等功能,一般要求可自由出线,可出面操作维护,可实现柜内并机和柜外并

机,具有状态显示和告警功能,能检测每一路熔断器的通断状态;多个并联的整流模块的主要功能是将输入交流220V转换输出为满足通信要求的-48V的直流电。 通信电源系统组成框图 监控模块主要实现交流配电柜、直流配电柜和模块监控,此外还要进行电池自动管理功能。开关电源系统作为通信网络的能源供给者,除了必须具备可靠、稳定等基础特性外,其电磁兼容设计、防护设计、可操作性和可维护性也是非常关键的因素。安全性是电源设备最重要的指标,其不安全隐患不但不能完成正常的供电要求,而且还有可能发生严重的事故,甚至造成机毁人亡的巨大损失。为此,必须加强安全性设计工作。而目前影响电源设备安全性最重要的工作是如何有效 提高其防雷电浪涌和操作过电压的能力。 二、开关电源遭雷击的故障点 1、 整流模块被损坏(交流侧、直流侧) 2、监控模块端口被损坏

开关电源各模块原理实图讲解

开关电源原理 一、 开关电源的电路组成: PWM ① 防雷电路:当有雷击,产生高压经电网导入电源时,由MOV1、MOV2、MOV3:F1、F2、F3、FDG1组成的电路进行保护。当加在压敏电阻两端的电压超过其工作电压时,其阻值降低,使高压能量消耗在压敏电阻上,若电流过大,F1、F2、F3会烧毁保护后级电路。 ② 输入滤波电路:C1、L1、C2、C3组成的双π型滤波网络主要是对输入电源的电磁噪声及

杂波信号进行抑制,防止对电源干扰,同时也防止电源本身产生的高频杂波对电网干扰。 当电源开启瞬间,要对C5充电,由于瞬间电流大,加RT1(热敏电阻)就能有效的防止浪 涌电流。因瞬时能量全消耗在RT1电阻上,一定时间后温度升高后RT1阻值减小(RT1是 负温系数元件),这时它消耗的能量非常小,后级电路可正常工作。 ③整流滤波电路:交流电压经BRG1整流后,经C5滤波后得到较为纯净的直流电压。若C5 容量变小,输出的交流纹波将增大。 为安规电容,L2、L3为差模电感。 ②R1、R2、R3、Z1、C6、Q1、Z2、R4、R5、Q2、RT1、C7组成抗浪涌电路。在起机的瞬间, 由于C6的存在Q2不导通,电流经RT1构成回路。当C6上的电压充至Z1的稳压值时Q2 导通。如果C8漏电或后级电路短路现象,在起机的瞬间电流在RT1上产生的压降增大, Q1导通使Q2没有栅极电压不导通,RT1将会在很短的时间烧毁,以保护后级电路。 三、功率变换电路: 1、MOS管的工作原理: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绝缘栅场效应管是MOSFET(MOS管),是利用半导体 表面的电声效应进行工作的。也称为表面场效应器件。由于它的栅极处于不导电状态,所以输 5

高频通信开关电源的设计

第1章绪论 1.1高频通信开关电源的概述 通信电源是整个电信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电源设备质量的优劣,决定着整个电信网能否安全稳定运行。通信设备发生故障时,可能会影响部分用户或使接通率下降。而电源发生故障时,将会造成通信全部中断,所以人们一直将电源视为整个通信系统的心脏,受到足够的重视。通信电源分为一次电源和二次电源两大类,一次电源将交流电转换成稳定的直流电接入通信设备,二次电源一般位于通信设备内部,将一次电源的直流电转换成多种电压值的稳定直流电以供通信设备内部各部分使用。自1957 年第一只可控硅(SCR)问世后,可控硅取代了笨重而且效率低下的硒或氧化亚铜整流器件,可控硅整流器就作为通信设备的一次电源使用。在随后的20年内,由于半导体工艺的进步,可控硅的电压、电流额定值及其它特性参数得到了不断提高和改进,满足了通信设备不断发展的需要,因此,直到70年代,发达国家还一直将可控硅整流器作为大多数通信设备的一次电源使用。虽然可控硅整流器工作稳定,能满足通信设备的要求,但其是相控电源,工作于工频,有庞大笨重的电源变压器、电感线圈、滤波电容,噪声大,效率低,功率因数低,稳压精度也较低。因此,自 1947 年肖克莱发明晶体管,并在随后的几年内对晶体管的质量和性能不断完善提高后,人们就着力研究利用晶体管进行高频变换的方案。1955年美国罗耶(GH·Roger)发明的自激振荡推挽晶体管单变压器直流变换器,是实现高频转换电路的开始,1957年美国查赛(J. J. Jen Sen)又发明了自激式推挽双变压器变换器电路。在此基础上,1964年,美国科学家提出了取消工频变压器的串联开关电源的设想,并在 NEC 杂志上发表了“脉宽调制应用于电源小型化”等文章,为使电源实现体积和重量的大幅下降提供了一条根本途径。随着大功率硅晶体管的耐压提高和二极管反向恢复时间的缩短等元器件性能的改善,1969 年终于做成了25KHz的开关电源。电源界把开关电源的频率提高到20KHz以上称为电源技术的“20KHz 革命”。开关电源技术的这一新的发展,在世界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和重视,开关电源的研究成了国际会议的热门话题。经过几年的努力,从开关电源的电路拓扑型式到相配套的元器件等研究都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在电路拓扑型式上开发出了单端贮能式反激电路、双反激电路、单端正激式电路、双正激电路、推挽电路、半桥电路、全桥电路,以适应不同应用场合、不同功率档次的需要;在元器件方面,功率晶体管和整流二极管的性能也有了较大的提高。1976年美国硅通用公司第一个做出了

基站建设施工标准及设备安装规范(0709-1)

甘肃联通基站建设施工标准及设备安装要求 一、概述 根据省分公司的要求,为使各市州公司工程建设人员明确建设施工的具体要求,规范工程建设和施工标准,特编制本建设施工标准及设备安装规范。各市州公司应严格按照本规范执行,确保工程质量符合施工标准和规范。 本规范主要包括基站建设中的土建施工的要求、基站主设备及配套设备的安装要求、天馈线的安装要求。 二、基站机房建设土建施工要求 1、租用机房改造要求 1.1作为基站的房屋,须采用240cm砖墙将原窗口封闭,须加设抗震拉接筋,留出馈线窗,下沿距地高度2400mm,如有特殊情况可适当降低。 1.2改造机房室内的墙面需用白乳胶漆刷白,不得起皮、裂缝,表面光滑平整。 1.3机房内的暖气片一律拆除(包括其固定螺丝),要做到不漏水、不影响业主的正常供暖;室内不需要的东西,如:窗帘盒、原业主的照明灯及灯座和电线等全部拆除。 1.4机房的木门及门框要重新刷油漆,玻璃要干净,有压条,玻璃破损的要更换。木门需密封,门外安装插销。同时要安装防火防盗门,要求安装牢靠、门锁开关灵活。门框启口缝需用水泥砂浆密封,不得有缝隙。 1.5室内地面用地砖铺设,原建筑已装水磨石、瓷砖、大理石、花岗岩等较高级或高级装修的地面不需重新处理。防盗门槛与室内地面平齐,不留槽隙。 1.6室内屋面或管道漏水处须处理,原有的管道要涂刷银粉漆。 1.7室内墙面上的明线必须加盖白色PVC走线槽或PVC管,拐角要用弯头(包括业主不让拆除的线),线槽或线管走线要美观,横平竖直、固定牢固。 1.8室内照明开关的安装位置应在开门顺手处(不能安装在门背后)。开关下沿距地面不得小于1400mm,距门框300mm。 1.9室内必须摆放消防器材,摆放位置要便于在紧急情况下使用方便(落地摆放)。 1.10室内采用40W日光照明灯,数量为2个,挂高一致且不影响走线架上的走线,安

通讯系统设备安装标准

通信系统设备安装设计及质量标准 一、电源箱设计安装标准 此安装标准包含通信系统、环网系统供电电源。 1、安装前准备工作 (1)根据要求准备安装设备、确定安装位置和电缆长度。 (2)检查设备各部件应齐全、完整,电缆应无破口,相间绝缘及电缆导通应良好。 (3)按标准规定检查设备的防爆情况。检查防爆壳内外有无锈皮脱落、油漆脱落及锈蚀严重现象,要求应无此类现象。 (4)清除设备内腔的粉尘和杂物。 (5)检查接线腔和内部电器元件及连接线,要求应完好齐全,各连接插件接触良好,各紧固件应齐全、完整、可靠,同一部位的螺母、螺栓规格应一致。 (6)稳压电源在下井安装之前必须在地面与关联设备进行通放电测试,对其功能逐一测试。如:输出电压是否稳定,电池充放电是否正常,开关是否正常。 (7)编制采区设计、采掘作业规程或安全技术措施时,对系统设备的种类、数量、位置以及信号电缆、电源电缆的敷设做出明确规定,并初步绘制布置图。 2、安装设计 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电源箱交流供电宜采用以下方式: (1)通信系统设备电源箱安装在变电所内的使用专用综保或照明综

保负荷侧,电压等级为127V。 (2)巷道内电源箱接上一级电源输出端,电压等级127V。 (3)其他地点使用胶带机头、固定配电点低压配电开关的负荷侧,电压等级通常选择127V。 (4)隔爆兼本质安全型防爆电源严禁设置在下列区域:低瓦斯和高瓦斯矿井的采煤工作面和回风巷内;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的采煤工作面、进风巷和回风巷;掘进工作面内;采用串联通风的被串采煤工作面、进风巷和回风巷;采用串联通风的被串掘进巷道内。 (5)严禁设置在断电范围内。 3、安装工序 1)办理《煤矿电气安装、撤除、调整负荷申请表》和《停电申请单》; 2)严格执行《停送电管理规定》进行停送电。 3)严格根据《矿井维修电工操作规程》进行电源接火操作。 4)绘制电源供电关系图。 3、安装质量标准 (1)外部标准: 1)电源箱安置在地面的,应放置在设备开关架,设备架离地约0.3米;需固定在巷道帮壁的,应上专用设备支架,支架安设位置要 选择在支护良好、无淋 水、周围无杂物、便于调校测试、不影响通车及行人、不被碰撞的地方。

中国铁塔公司基站通信电源系统配置指导意见(试行)2015年3月

基站通信电源系统配置指导意见 (试行)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 2015年3月

目录 1概述 (1) 2系统配置 (2) 3市电引入 (2) 4交流配电箱 (3) 5开关电源 (4) 6后备保障 (5) 6.1保障方式 (5) 6.2保障电源配置 (5) 6.3蓄电池组 (7) 6.4固定发电机组 (7) 6.5移动发电机组 (8) 7新能源供电 (9)

1概述 1.1基站通信电源系统对移动通信网络可靠运行至关重要,以满足基站设备7×24小时不间断供电为原则,为保证系统易维护、易扩展,同时合理控制建设成本,特制定本指导意见。 1.2现网中通信基站的电源系统存在过配置、欠配置的情况;过配置会导致投资浪费、设备利用率低,而欠配置会降低供电系统可靠性,进而影响通信安全。 为优化基站供电系统,总部通过充分研究与试点测试,确定供电系统配置方法,包括用负载实际功率取代负载最大功率进行电源系统容量计算、优化电源模块计算方法、在频繁停电的农村地面站配置小型固定柴油发电机组等创新或试点措施。 1.3本指导意见在中国铁塔《新建基站配套设施总技术要求(试行)》(Q/ZTT 1005-2014)基础上,对典型场景给出了具体配置建议,适用于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新建基站的建设,改造及搬迁基站可参照执行。 1.4对于有特殊要求的基站,各省分公司可根据实际情况在本指导意见的基础上进行合理调整;并在总部相关部门的管理和指导下,根据实际进行试点或改进,以达到最佳应用价值为原则确定配置方案。1.5本指导意见未涉及的内容,应执行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的相关标准和规范。 1.6本指导意见由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负责解释。

LED模块开关电源设计原理

Power Logics Co., Ltd. High PF/AC Direct LED Driver LID-PC-R101B Features ? Wide input range : maximum AC 300V ? LED protection by constant current driving and power compensation ? Drive max. 40W @ 220V, max. 30W @ 110V in 25mm x 30mm x 1.6mm metal PCB condition ? Adjustable efficiency and power factor by LED array and group configuration ? Tap switching structure to implement high power factor ? 83% typical efficiency, minimum power factor 0.95 using 1tap ? No EMI issue ? Small package MLF 20pin, 7mm x 7mm ? Implementation of light and slim lighting fixture by minimizing necessary components Applications. ? Various kind of LED lighting ? Small size LED lighting – Down light, Bulb, etc General Description PC-R101B includes circuits which provide load with constant current and adjust LED power so as to be less sensitive to change of input voltage and protect LED from overloads. Also it helps to achieve high power factor by internal switching circuits and LED group separation scheme. Consequently, PC-R101B is a LED driver guarantees effective use of LEDs which are sensitive to the change of voltage and current. LED drivers generally used such as SMPS or AC/DC converter include switching component and inductors, capacitors of large capacity. These cause complex circuit and problems of noise and life of lighting apparatus. On the contrary, this driver is designed as AC direct concept without complicated circuit and huge inductors, capacitors. Therefore it helps to prolong the life of lighting apparatus and make it free from difficulties of design and debugging. Especially, using properly designed tap structure supported by this driver, it ensures over 0.99 power factor. Total three LED groups are able to be set up connecting with two tap point (TP1, TP2) and power factor will be improved by applying this tap structure interlocked with LED groups. In addition, i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