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人文自然景观鉴赏

泰山人文自然景观鉴赏
泰山人文自然景观鉴赏

泰山人文自然景观浅析

泰山是我国的“五岳”之首,有“天下第一山”之美誉,又称东岳,中国最美的、令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一。泰山位于山东省中部,自然景观雄伟高大,著名风景名胜有天柱峰、日观峰、百丈崖、仙人桥、五大夫松、望人松、龙潭飞瀑、云桥飞瀑、三潭飞瀑等。同时泰山有数千年精神文化的渗透和渲染以及人文景观的烘托,数千年来,先后有十二位皇帝来泰山封禅。孔子留下了“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赞叹,杜甫则留下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千古绝唱。泰山于1987年被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

泰山具有丰富的自然美,如果我们把风景自然美的形象特征概括为雄、奇、险、秀、幽、奥、旷的话,那么泰山除了从总体上和宏观上具有雄伟的特征外,还在雄中蕴含着奇、险、秀、幽、奥、旷等美的形象。如斗母宫东溪内的“三潭叠瀑”,可谓“雄中藏秀”;“舍身崖”、“百丈崖”可谓“寓险于雄”;“仙人桥”,“扇于崖”造化钟神,堪称奇观;登泰山南天门则可领略“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及“旷然小宇宙”的诗情画意;而岱阴后石坞却是探幽寻奥的“天仙洞府”。

并且泰山是中国古建筑的荟萃之地,其中不乏精华所在。在泰山看古代建筑,岱庙当然是必去的,从岱庙出北门后,徒步攀登,王母池、孔子登临处、十八盘、南天门、碧霞祠……均堪称杰作,泰山南麓的普照寺为著名佛教庙宇,泰山之北的齐长城更是世界之最。

泰山古建筑最突出的特点将是对地理环境的利用,它巧妙地因自然之势,又以人工之力加强和美化自然环境。其一,在封禅祭祀活动

的序列空间位置的选择上、充分利用泰山南坡由缓渐陡之势、造成登“天梯”的意境。此路沿溪而上、人在谷中行、属“封闭型”自然景观、下段是紧紧收缩、直至岱顶才开放。前奏长、对比十分强烈、对于“祭天”活动来说、造成环境感应的心理状态、若步步登天、扣人心弦。登临南天门骤然开阔、恰似升仙。因此,这样的地理环境是封禅祭祀空间序列的杰作。其二、在建筑单体或群体位置的选择与建筑结构的创作上,有跨道而建的门户建筑,有登山转折处导向性建筑,有临溪而设的赏景建筑,有半山悬挂的宗教建筑,也有耸立于山巅的祭祀建筑等。其三。从建筑的结构、材料、装饰及以庭院空间为基本单元的群体组合上,均能适应地形环境多变的要求,该建亭的建亭、该设阁的则设阁;需开敞通透外即造型轻巧,需收缩空间处便墩实厚重,充分体现因景而设、因境而生的建筑思想。

泰山古建筑主要保存的是明清时期的风格,它的价值不仅在于建筑与绘画、雕刻、山石、林木融为一体,成为中国古老文化的例证。保存了一个巨大的封禅祭祀序列和—幅记载历史的立体画卷,而且还为我们留下了顺应自然的建筑典范,以其特有的艺术形象去协调和加强自然美,去表现和深化自然环境。由于它们的存在,才使泰山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映生辉,使峻极于天的泰山深入到10亿炎黄子孙的心坎之中,并名扬世界。

泰山各景点都有歌颂泰山和风景名胜的题刻,以诗为最多,其次是颂文题句。著名的诗刻有唐代大诗人杜甫的《望岳》,北宋文学家苏轼的《黄茅岗》,其弟苏辙的《题灵岩寺》,明代文学家于慎行的《登

岱六首》,诗人崔应麒的《题晒经石水帘》。这些名人佳作,与山川竞美争辉。

颂岱题词自山麓至岱顶,知名的有:

“孔子登临处”,戴玺于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行书“登高必自”万仙楼之北,济南名士刘廷桂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隶书“洞天福地”及正书之谜“二”。经石峪,陈纪勋于咸丰七年(1857)正书“梵呗清音”。快活三里之北,月牙亭故址周围有“云路先声”“从善如登”、“若登天然”。酌泉亭内,段友兰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真书“断崖瀑落晴天雨,一线路入青冥端”。云步桥,周庆熊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题“涤虑”。百丈崖上,方攸绩于明万历五年(1577)真书“月色泉声。”文煜于清咸丰十年(1860)楷书“河山元脉”,杨道专于1928年隶书“云桥飞瀑”。

古老的东岳泰山,孕育着丰富多彩的石文化,甚至可以说泰山上一草一木一石,都是有灵性的,都含有文化,也都是故事。泰山石不仅在石文化中因其内涵丰富而珍贵,而且具备很高的观赏价值。泰山石的造型千姿百态,图案也千变万化,具有收藏价值的石所崇尚的形、纹、色、质、音,都要具备。历代赏石专家更是以收藏泰山石为得意之举。泰山石敢当是古代人们对灵石崇拜的遗俗,山石被神话为人格,是我国流传较久远、影响地域广大的典型民俗现象,属于中国的镇物文化。

泰山还有吸引人的,独特的自然景观。其一是泰山的日出。泰山日出是壮观而动人心弦的,是泰山的重要标志。随着旭日发出的第一

缕曙光撕破黎明前的黑暗,从而使东方天幕由漆黑而逐渐转为鱼肚白、红色,直至耀眼的金黄,喷射出万道霞光,最后,一轮火球跃出水面,腾空而起。整个过程象一个技艺高超的魔术师,在瞬息间变幻出千万种多姿多彩的画面,令人叹为观止。岱顶观日历来为游人所向往,也使许多文人墨客为之高歌;其二是雾凇和雨凇。雾凇似霜非霜,似冰非冰,迎风怒放,千姿百态。使松枝、树丛结满了毛绒绒的冰挂,象一株株巨大的白珊瑚,殿阁披上了柔软的轻纱,大地铺展开洁白的毡毯。雨凇则使岩石、大地、房顶、林木都结满了晶莹剔透的冰层,让万物骤然间凝聚成冰的世界;其三是泰山的佛光。每当云雾弥漫的清晨或傍晚,游人站在较高的山头上顺光而视,就可能看到缥缈的雾幕上,呈现出一个内蓝外红的彩色光环,将整个人影或头影映在里面,恰似佛象头上方五彩斑斓的光环,故得名“佛光”或“宝光”。泰山佛光是一种光的衍射现象,它的出现是有条件的。据记载,泰山佛光大多出现在6-8月中半晴半雾的天气,而且是太阳斜照之时。其四是泰山的云海玉盘。夏天,雨后初晴,大量水蒸气蒸发上升,加之夏季从海上吹来的暖温空气被高压气流控制在海拔1500 米左右的高度时,如果无风,在岱顶就会看见白云平铺万里,犹如一个巨大的玉盘悬浮在天地之间。远处的群山全被云雾吞没,只有几座山头露出云端;近处游人踏云驾雾,仿佛来到了天外。’游人站在岱顶,俯瞰下界,可见片片白云与滚滚乌云而融为一体,汇成滔滔奔流的“大海”,妙趣横生,又令人心朝起伏。

泰山是一座气势雄壮的大山,同时更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

深厚的文化名山。泰山的美离开了它的雄壮的自然特征,一切艺术想象都会失去依凭。然而泰山的没并不仅限于自然特征,也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上。泰山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和谐的完美结合,体现了泰山的美。因此,泰山作为一个盛名景区,规划开发中就要兼顾到泰山景观整体的和谐。既要保持自然本身的和谐,又要解决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和谐,以及景观与游人心里、生理上的和谐。而作为以为游客,在游览中我们善于结合景区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去发现、追求两者之间的那份和谐之美。

泰山地区也是中华民族远古文化的主要发祥地。泰山周围地区包括山东丘陵的人,古称夷人,因位于东方,又称“东夷”。古代东夷人传说是炎帝的子孙,太行山以西黄河中游的居民,传说是黄帝的后裔,经夏、商、周三代,炎黄两大氏族群落的融合,最后融为一体,因此泰山是炎黄子孙的根源之山,是华夏历史文化的两源之一。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历史长河,使气势磅礴的泰山,与长城,长江,黄河齐肩!从司马迁的名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到“泰山压顶不弯腰”,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再到“为人民利益而死重于泰山”。登临泰山,犹如攀登长城一样,成为许多中国人的梦想。几千年来,泰山成为帝王封禅祭拜天地,祈福苍生,一统天下,国泰民安的神山。

泰山以先秦72位祖先君王,秦统一以来12位皇帝举行泰山封禅祭拜大典,以历朝有百代帝王各种级别参拜!实为国之首山。随着帝王封禅,全国各地遍建东岳庙,泰山宫,泰山寺庙,东岳祠,奶奶庙,

泰山奶奶庙,碧霞祠庙。泰山渐渐被神化,称“东岳大帝泰山神”!道教五行学说:泰山统管人间官职升降与人间生死!

泰山远古文化的历史地理背景,是形成泰山在中华民族精神文化发展史上特殊地位的人文基础。

峨眉山地质景观赏析

峨眉山是我国地学上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被誉为“震旦第一山”。本篇论文通过从地质景观这一方面,把地质景观分类,并且结合此次实习所学到的基础地质知识,加深阐述了峨眉山的褶皱,断层,岩浆岩等地质现象和岩石,并且通过扩大分类宽度,增加一些所未学到的知识。 关键词:峨眉山地质景观地质构造

摘要 (1) 目录 (2) 引言 (3) 1地质景观的简介 (3) 2 峨眉山地质景观 (3) 2.1构造景观----马林岩向斜与牛背山断层 (3) 2.2地层景观----飞仙关组的差异风化 (3) 2.3岩石景观----峨眉山玄武岩 (4) 2.4地质灾害景观----庙儿岗冲积扇 (4) 2.5古生物化石景观----虫迹 (4) 3地质景观赏析 (4) 结论 (4)

引言 峨眉山,作为我国最有名的山峰之一,不仅拥有历史非常悠久的宝刹古寺,秀丽清奇的自然风光,千姿百态的珍稀动植物,而且还具有观赏及考察价值很高的地质,地貌等景观。在这些让人目不暇接的各种景观里面,尤其是地质景观让人难以忘却。 1地质景观的简介 想要了解地质景观,先要明确地质景观的概念。地质景观是指由地球内部应力(内力)作用形成的自然景观。即主要是由地质构造、岩性、地层、古生物等一系列地质因素形成的自然景观。 地球的外壳(岩石圈、地壳)在长期的地质内应力作用下,形成了许多具有不同大小和形态的地质体,由于这些地质体在地质构造运动影响下具有各自独特的三维空间格局及造型图案功能,所以它们在自然景观观赏及科学研究上产生了景观吸引力。构成地质景观的因素很多,主要的有地质现象和形迹、地质体的色彩和质地、地质过程的记录体等三方面。 根据形成地质景观的因素可以将地质景观划分为构造景观、地层景观、岩石景观、火山景观、地质灾害景观、古生物化石景观、矿物景观等七种地质景观。 2 峨眉山地质景观 2.1构造景观----马林岩向斜与牛背山断层 地质构造景观是由地球内力所引起的地壳岩石发生变形、变位而形成的地质景观。而其中的褶皱构造景观是指岩层在受力过程中所产生的连续弯曲构造形成的遗迹形态。 峨眉山主体沿着两条断裂带由南西向北东挤压、走滑及冲断,形成一系列南北向排列的褶皱和断裂,如苦嵩坪向斜、峨眉山背斜、初殿断层、伏虎寺断层等。 峨眉山拥有很多褶皱景观多为背斜景观和向斜景观。其中背斜景观主要有峨眉山背斜,牛背山背斜,二峨山背斜,向斜景观主要有马林岩向斜。其中最有代表的就是马林岩向斜。马林岩向斜两翼地层为天马山组,由于南东翼天马山组受凉水井组破坏而出露不全,随着向核部靠近,地层依次为夹关组、灌口组。一直到核部,核部的地层组为名山组。所以可以看出规律是随着核部的靠近,地层是从老地层到新地层。 除了褶皱景观之外,断裂景观也让人难忘。断裂构造景观是地壳岩石受力后发生变形,产生断裂形成的景观。 在峨眉山,有一个沿胡村、张沟、龙池一线展布,是本区主要边界断层之一的峨眉山断层。该断层同时具有逆冲和走滑性质。在峨眉山观察到的断层多为逆断层,即为上盘上升,下盘下降,并且在断层出往往可以观察到破碎带,比如牛背山断层,在峨眉山玄武岩组与茅口组接触接线东侧可以看到露头较好的破碎带。在断层旁边观察,不禁让人回想起几千万年前令人惊心动魄的地质构造运动。 2.2地层景观----飞仙关组的差异风化 有地层产出的空间形式和内容形成的景观为地层景观。 在峨眉山实习路线二中的飞仙关组的差异风化就是一个地层景观。在D0202

畅谈西湖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价值的完美结合

畅谈西湖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价值的完美结合 经济学 苗做 提及西湖,一句句优美的诗句不断地闪现,“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美之如歌,声协宫商,感心动耳,荡气回肠!这是我们首先在心里的对西湖的美好印象,并且也是西湖吸引人的一种自然人文价值的表现。 杭州西湖,一个令人心驰神往的地方。它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部,杭州市市中心,旧称武林水也称西子湖。 具体说来,让我们在欣赏它美丽的风景的同时来畅谈一下它自然景观方面的价值。 第一,它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和康体娱乐价值等价值。它三面环山,南北长约3.2千米,东西宽约2.8千米,面积约6.5平方千米。碧水蓝天,湖裹山中,山屏湖外,湖和山相得益彰等; 第二,在西湖区域内,景色类型丰富,密度较大,搭配协调,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旅游资源。湖区以苏堤和白堤的优美风光见称,苏堤和白堤横贯于西湖,把西湖分隔为西里湖,小南湖,岳湖,外湖和里湖五部分。每当晨光初启,宿雾如烟,湖面腾起薄雾时,便出现"六桥烟柳"的优美风景,是钱塘十景之一。绕湖一周近15千米。西湖平均水深2.27米,水体容量约为1429万立方米。湖中被孤山、白堤、苏堤、杨公堤分隔,按面积大小分别为外西湖、西里湖(又称“后西湖”或“后湖”)、北里湖(又称“里西湖”)、小南湖(又称“南湖”)及岳湖等五片水面,其中外西湖面积最大。孤山是西湖中最大的天然岛屿,苏堤、白堤越过湖面,由此形成了“一山、二塔、三岛、三堤、五湖”的基本格局。 第三,西湖很多景色旅游品位和等级较高,特色明显,吸引力较大,让人过目不忘的景色比比皆是,比如位于五云山南麓的云栖坞里,为林木茂盛的山坞景观,翠竹成荫,溪流叮咚,清凉无比。长一公里的云栖竹径,两旁翠竹成荫,小径蜿蜒深入,潺潺清溪依径而下,娇婉动听的鸟声自林中传出,整个环境幽静清凉,与闹市相比,格外使人感到恰适轻松,爽心悦目。 第四,旅游资源不仅质量高,而且集群状况好,有山有水有江(钱塘江),这个山比如玉皇山,它介于西湖与钱塘江之间,海拔二百三十九米,凌空突兀,衬以蓝天白云,更显得山姿雄峻巍峨。每当风起云涌之时,伫立山巅登云阁上,耳畔但闻习习之声,时有云雾扑面而来,飞渡而去。湖山空阔,江天浩潮,此景此境被命名为玉皇飞云,并以其壮阔、崇高而入选新西湖十景。

泰山人文自然景观鉴赏

泰山人文自然景观浅析 泰山是我国的“五岳”之首,有“天下第一山”之美誉,又称东岳,中国最美的、令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一。泰山位于山东省中部,自然景观雄伟高大,著名风景名胜有天柱峰、日观峰、百丈崖、仙人桥、五大夫松、望人松、龙潭飞瀑、云桥飞瀑、三潭飞瀑等。同时泰山有数千年精神文化的渗透和渲染以及人文景观的烘托,数千年来, 先后有十二位皇帝来泰山封禅。孔子留下了“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赞叹,杜甫则留下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千古绝唱。泰山于1987年被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 泰山具有丰富的自然美,如果我们把风景自然美的形象特征概括为雄、奇、险、秀、幽、奥、旷的话,那么泰山除了从总体上和宏观 上具有雄伟的特征外,还在雄中蕴含着奇、险、秀、幽、奥、旷等美的形象。如斗母宫东溪内的“三潭叠瀑”,可谓“雄中藏秀”;“舍身崖”、“百丈崖”可谓“寓险于雄”;“仙人桥”,“扇于崖”造化钟神, 堪称奇观;登泰山南天门则可领略“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及“旷然小宇宙”的诗情画意;而岱阴后石坞却是探幽寻奥的“天仙洞府”。 并且泰山是中国古建筑的荟萃之地,其中不乏精华所在。在泰山看古代建筑,岱庙当然是必去的,从岱庙出北门后,徒步攀登,王母池、孔子登临处、十八盘、南天门、碧霞祠……均堪称杰作,泰山南麓的普照寺为著名佛教庙宇,泰山之北的齐长城更是世界之最。 泰山古建筑最突出的特点将是对地理环境的利用,它巧妙地因自然之势,又以人工之力加强和美化自然环境。其一,在封禅祭祀活动

的序列空间位置的选择上、充分利用泰山南坡由缓渐陡之势、造成登 “天梯”的意境。此路沿溪而上、人在谷中行、属“封闭型”自然景观、下段是紧紧收缩、直至岱顶才开放。前奏长、对比十分强烈、对于“祭天”活动来说、造成环境感应的心理状态、若步步登天、扣人心弦。登临南天门骤然开阔、恰似升仙。因此,这样的地理环境是封禅祭祀空间序列的杰作。其二、在建筑单体或群体位置的选择与建筑结构的创作上,有跨道而建的门户建筑,有登山转折处导向性建筑, 有临溪而设的赏景建筑,有半山悬挂的宗教建筑,也有耸立于山巅的祭祀建筑等。其三。从建筑的结构、材料、装饰及以庭院空间为基本单元的群体组合上,均能适应地形环境多变的要求,该建亭的建亭、该设阁的则设阁;需开敞通透外即造型轻巧,需收缩空间处便墩实厚重,充分体现因景而设、因境而生的建筑思想。 泰山古建筑主要保存的是明清时期的风格,它的价值不仅在于建 筑与绘画、雕刻、山石、林木融为一体,成为中国古老文化的例证。 而且还保存了一个巨大的封禅祭祀序列和一幅记载历史的立体画卷, 为我们留 下了顺应自然的建筑典范,以其特有的艺术形象去协调和加强自然美,去表现和深化自然环境。由于它们的存在,才使泰山的自 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映生辉,使峻极于天的泰山深入到10亿炎黄子孙的心坎之中,并名扬世界。 泰山各景点都有歌颂泰山和风景名胜的题刻,以诗为最多,其次是颂文题句。著名的诗刻有唐代大诗人杜甫的《望岳》,北宋文学家苏轼的《黄茅岗》,其弟苏辙的《题灵岩寺》,明代文学家于慎行的《登 岱六首》,诗人崔应麒的《题晒经石水帘》。这些名人佳作,与山川竞美争辉。 颂岱题词自山麓至岱顶,知名的有: “孔子登临处”,戴玺于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行书“登高必自” 万仙楼之北,济南名士刘廷桂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隶书“洞天福地” 及正书之谜“二”。经石峪,陈纪勋于咸丰七年(1857)正书“梵呗清 音”。快活三里之北,月牙亭故址周围有“云路先声”“从善如登”、 “若登天然”。酌泉亭内,段友兰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真书“断崖瀑落晴天雨,一线路入青冥端”。云步桥,周庆熊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题“涤虑”。百丈崖上,方攸绩于明万历五年(1577)真书“月色泉声。” 文煜于清

自然景观探秘与欣赏论文

自然景观探秘与欣赏论文 九寨沟景观欣赏 摘要:现代诗人肖草《九寨沟》诗:“放眼层林彩池涟,鱼游云头鸟语欢;飞瀑洒落拂面来,九寨山水扬海天”是对九寨沟真实的诠释。历经历史的洗涤,九寨依然保持着它秀丽的风貌,虽有不足,但是却赐予我们美的感受。本论文学习的主要目的就是带领大家走进九寨沟的大千世界,通过对中华风景名胜九寨沟的概念、范畴和结构的认识,进而把握九寨沟的整体构成,以增强对风景名胜的理性认知,并培养对风景名胜的基本认知能力,以利于提高对中华风景名胜的欣赏水平及审美能力。

关键词:九寨沟 ;自然文化; 风景名胜;资源;可持续发展 前言:九寨沟位于四川省北部,绵延超过72000公顷,曲折狭长的九寨沟山谷海拔超过4800米,因而形成了一系列形态不同的森林生态系。它壮丽的景色因一系列狭长的圆锥状科斯特溶岩地貌和壮观的瀑布而更加充满生趣。九寨沟于1982年就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984年成立管理局,正式做为风景区对外开放。1992年12月14日,经联合国教科组织世界自然遗产委员会在美国新墨西哥圣菲召开的全委会第十六届大会表决一致通过将九寨沟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并由马约尔颁发了证书;1997年被纳入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2000年评为中国首批AAAA级景区;2001年2月取得“绿色环球21”证书。时至今天九寨沟已成为拥有三项桂冠的世界级风景名胜区。 一.九寨沟的遗产价值 九寨沟风景名胜区位于中国西部四川省阿坝县藏族羌族自治州南坪县,因沟内有九个藏族村寨得名。沟内山、水、林诸景均十分奇丽,尤以水景为甚,加之雪峰,蓝天映衬和四时季节变换,使九寨风光有“黄山归来不看山,九寨归来不看水”和“中华水景之王”之称。作为世界自然遗产的九寨沟,其遗产价值不容小觑。 1.环境优美。 这里湖泊色彩斑斓、瀑布气势宏伟、原始森林广布、野生动植物繁多。翠海、叠瀑、彩林、雪峰、藏情,被誉为九寨沟“五绝”。沟内山水景色奇异,鸟语花香,美不胜收,被誉为“人间仙境”。 水,是九寨沟的精灵,而九寨沟的海子(湖泊)更具特色,湖水终年碧蓝澄澈,明丽见底,而且随着光照变化、季节推移,呈现不同的色调与水韵。秀美的,玲珑剔透;雄浑的,碧波不倾;平静的,招人青睐,每当风平浪静,蓝天,白云,远山,近树,倒映湖中。“鱼游云端,鸟翔海底”的奇特景色层出不穷,水上水下,虚实难辩,梦里梦外,如幻如真。彩池则是阳光。视角移动,色彩亦变,一步一态,变幻无穷。有的湖泊,随风泛波之时,微波细浪,阳光照射,璀灿成花。远视俨如燃烧的海洋,有的湖泊,湖底静伏着钙化礁堤,朦胧中仿佛蛟龙流动。整个沟内,奇湖错落,目不暇接。百余个湖泊,个个古树环绕,奇花簇拥,宛若镶上了美丽的花边。 瀑布是水流形式中的佼佼者,大自然之一绝,九寨沟是水的世界。也是瀑布王国。这里几乎所有的瀑布全都从密林里狂奔出来。这里有宽度居全国之冠的诺日朗瀑布,它在高高的翠岩上急泻倾挂,似巨幅品帘凌空飞落,雄浑壮丽。有的瀑布从山岩上腾越呼啸,几经跌宕,形成叠瀑,似一群银龙竟跃,声若滚雪,激溅起无数小水珠,化作迷茫的水雾。 彩林,这被誉为九寨沟五绝之三的彩林,覆盖了景区一半以上的面积,2000余种植物,争奇斗艳,林中奇花异草,色彩绚丽,沐浴在朦胧迷离的雾霭中的孓遗植物,浓绿阴森,神秘莫测,林地上积满厚厚的苔藓,散落着鸟兽的翎毛。充满着原始气息的森林风貌,使人产生一种浩渺幽远的世外天地之感。3万顷莽莽苍苍的原始森林,随着季节的变化,呈现出种种奇丽风貌。 九寨沟三条沟谷,层峦叠嶂,山势挺拔,眺望远方,皑皑雪峰,尽收眼底,艳阳之下冰斗,使人目眩,登上尕尔纳山,极目远眺,山峦逶迤,谷壑幽幽,天象奇观,一览无余,云海连天,絮浪翻腾,峰峦锋锷,时隐时现,在云海雾浪中沉浮升降,似乎在天宇中游弋。 九寨沟的宗教是以本教为基础,佛教文化为主导的藏传佛教。藏胞以青稞、玉米、小麦为主食。清淡、简朴是九寨藏民饮食的两大特点。住宅大都是木结构楼房,一般分为三层,底层关牲畜,二楼住人,三楼设经堂。在九寨沟,藏族青年男女的择偶方式同汉族差不多,一种是自由恋爱,一种

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景观

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景观 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景观,都是在特定的区域中自然形成或人类创造出来的 局部空间组合,与周围的地理环境有密切的联系,这些场景就是景观的区城背 景在栽植过程中,我们应注惫不同植物在不同的栽培时期所需的自然环境条件,并由人工控制调节满足植物所需的自然环境条件,维持自然环境因子与植物生 长发育习性的互相平衡。任何事物都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栽培的各项条件也 是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每一个环境因子都是整个环境的一个方面。因此, 在花卉栽培的过程中,要从环境的各个方面去分析,考虑解决问题的方法。就 花卉栽培来说,技术就是区别对待。 景观的类型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自然景观包括地质、地貌、水城、气象气候、动植物等类型。地貌景观又包括山地、高原、平原、盆地和丘彼。就 山地而言,根据其高度分为极高山、高山、中山和低山等;根据其构造分为摺皱山、断层山和火山等;很据其岩性可分为花岗岩山、砂砾岩山、石灰岩山、变质岩山等;根据其地貌特征可分为石蛋地貌、峰林地貌、崩塌地貌等类型;根据其 利用方式可分为观赏型山地、探险山地和度假型山地等。不同层次、不同类型 的自然要素可以形成多种的组合与排列,可形成复杂多样的自然景观,这些自 然景观再与不同的人文景观组合,则可形成更为复杂多样的景观。 什么是绝招?绝招就是判断的准确、措施的恰到好处。虽然这些要求很难做到,但是,只要有决心,只要经过长期的实践,就能以做到。花卉的概念。有 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花卉,从字面理解:花为高等植物的繁殖器官,卉是草的总称,仅指草本的观花和观叶植物。《辞海》中解释花卉为,“可供观赏的 花草”。凡花、叶、果有观赏价值的,统称花卉。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花卉的概念随之延伸扩大。广义的花卉还包括木本植物,与观赏植物定义 近于等同,“具有一定观赏价值的草本和木本植物,用于美化装饰环境,丰富 人们的生活”。 花卉的含义,泛指一切有观赏价值的植物,既能栽植于园林之中供人们观赏,也可供室内装饰点缀。通过世界各国之间不断交流、引种、驯化和杂交选育,使当代花卉色彩丰富,千姿百态,种类极其繁多。播下一粒种子,随之发 芽长大,欣欣向荣,生机勃勃,开出繁花,善植物者心物交感,情怀乐生的喜悦。养花与养生紧密相关,相辅相成,其理相通,俗语说“惜花常起早,爱月 夜眠迟”。养花需要综合多个学科知识和多种操作技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手脑并用,精心操作,不断提高综合家质技能才能取得花卉理想的栽培效果。 各类花卉,能使景区中的游客感受到环境的美丽舒适,带给人们愉悦的心情。 花卉种类策多。色彩鲜艳丰富,极富装饰性,可以根据花期布置环境,尤 其是一、二年生草本花卉和球根花卉等的大量应用,对园林景观设计起到画龙 点睛的作用。当夏季代表花卉荷花亭亭玉立在池中,给烈口下的游人送来丝丝 凉爽;当人们被寒风中梅花傲霜斗雪的梢神所感动时,花草所焕发的生命与美丽,使观者领略到生机勃勃的大自然之美。比如,同样是山岳型景观,在不同的地质、地貌、气候、土城、动植物环境中,就会形成不同的山岳景观特点。人文 景观的形成同样离不开地城环境,人类在生产、生活活动的发展过程中创造了

泰山景点介绍

泰山景点介绍 岱庙景区 宋天贶殿位于岱庙仁安门北侧,是岱庙中的主体建筑,传为宋代创构。元称仁安殿,明称峻极殿,民国始称今名,缘自宋真宗假造“天书”之事。殿主祀东岳大帝。殿前露台高筑,汉白玉雕栏环绕,云形望柱齐列,玉阶曲回,气象庄严。殿面阔九间,进深五间,八根红色大檐柱耸立廊前,重檐九脊,黄瓦飞甍金碧辉煌,以国内三大宫殿式建筑之一而闻名。 岱庙坊岱庙坊位于岱庙正阳门前,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山东巡抚兵部右侍郎赵祥星与提督布政使施天裔创建。坊系石作,重梁四柱,通体浮雕。造型雄伟,雕工精细,堪称清代石雕建筑的珍品。坊柱上镌有对联:“峻极于天,赞化体元生万物;帝出乎震,赫声濯灵镇东方”,意境开阔,才气豪放。前后抱鼓石上各有圆雕蹲狮两对,姿态各异,生动活泼,每每令游人驻足,留连忘返。 泰山神启跸回銮图在岱庙天贶殿内的东、北、西三面墙壁上绘有巨幅壁画《泰山神启跸回銮图》。壁画高3.3米,长62米,传为宋代遗作,描绘了泰山神出巡回銮的盛况。画面车水马龙,芸芸众生,人物691人,千姿百态,栩栩如生。山水、殿阁、树木点缀其间,构图宏伟造型生动,是我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秦泰山刻石位于岱庙东御座内,是泰山石刻中时代最早的作品。铭文为秦始皇功德铭和二世诏书,由丞相李斯篆书。刻石原在岱顶玉女池旁,后迭移至此。刻石原文222字,历经沧桑,现仅存十字“臣去疾臣请矣臣”七字完整,“斯昧死”三字残泐。秦泰山刻石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堪称稀世珍宝。 汉柏在岱庙的汉柏院内,有五株汉柏,树形奇特,扭结上耸,若虬蟠旋,苍古葱郁。“汉柏凌寒”为泰安八景之一,据汉《郡国志》载,为汉武帝登封泰山时所植。乾隆南巡时,曾御绘《汉柏图》并赋《题汉柏作》一诗刻于石。 宋宣和碑位于岱庙配天门东侧,碑名为《宣和重修泰岳庙记碑》,宋宣和六年(1124年)为重修岱庙而立。翰林学士宇文粹中撰,朝散大夫张??书。碑高9.52米,宽2.1米,厚0.7米,碑阴镌“万代瞻仰”四大字,系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山东巡按吴龙征题,田东正书。铜亭位于岱庙后花园东侧,又名“金阙”,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铸造。原在岱顶碧霞祠内,清初移于山下灵应宫1972年移入岱庙。亭为铜铸仿木结构,造型优美,铸工精致,系明代铸造艺术精品它与北京颐和园铜亭、昆明鸣凤山铜亭并称“国内三大铜亭”。 丽区景区 王母池位于环山路东首,古称“群玉庵”,又名“瑶池”。三国魏曹植有“东过王母庐”,“俯观五岳间”的诗句,唐李白则有“朝饮王母池,暝投天门阙”的吟咏,足见建庙历史之久远。王母池临溪而建,殿庑亭阁,参差座落在三层台基之上,红墙黑瓦掩映于苍松翠柏之中。前院有王母泉,泉水清澈甘洌;后院为七真殿,殿内泥塑神情各异,栩栩如生。 普照寺位于岱麓凌汉峰下,秀峰环抱,翠柏掩映亭殿楼阁,气象峥嵘。清人有“门前几曲流水,寺后千寻碧峰。鸟语溪声断续,山光云影玲珑”的赞咏。普照寺取“佛光普照”之意,传为六朝时建,后历代皆有拓修。寺内东院禅舍清幽,西院绿竹千竿,前院钟鼓楼对峙,中院依次有山门,大雄宝殿,摩松楼等建筑。冯玉祥将军曾隐居于此。 虎山公园位于环山路东首。园内有虎山、虎山阁、虎山水库等景观,相传“苛政猛于虎”的典故出于此。南侧是王母池、虬在湾,西侧有儿童乐园,北侧有游泳池,望岳亭、牡丹亭、鸳鸯亭散布其间,湖光山色交相辉映。水面上可划船,轻舟徐徐,波光潋潋,构成一幅美丽

拙政园赏析论文

拙政园景观赏析论文 建筑学专业 拙政园,这一大观园式的古典豪华园林,以其布局的山岛、竹坞、松岗、曲水之趣,被胜誉为“天下园林之典范”。其总体布局以水池为中心,亭台楼榭皆临水而建,有的亭榭则直出水中,具有江南水乡的特色。池广树茂,景色自然,临水布置了形体不一、高低错落的建筑,主次分明。总的格局仍保持明代园林浑厚、质朴、疏朗的艺术风格。以荷香喻人品的“远香堂”为中部拙政园主景区的主体建筑,位于水池南岸,隔池与东西两山岛相望。远香堂之西的“倚玉轩”与其西船舫形的“香洲” “荷风四面亭”成三足鼎立之势,都可随势赏荷。倚玉轩之西有一曲水湾深入南部居宅,这里有三间水阁“小沧浪”,它以北面的廊桥“小飞虹”分隔空间,构成一个幽静的水院。中部景区还有微观楼、玉兰堂、见山楼等建筑以及 精巧的园中之园——枇杷 园。西部主要建筑为靠近 住宅一侧的三十六鸳鸯 馆,是当时园主人宴请宾 客和听曲的场所,厅内陈 设考究。东部原称“归田园 居”,配以山池亭榭,仍保 持疏朗明快的风格,主要 建筑有兰雪堂、芙蓉榭、 天泉亭、缀云峰等,均为 移建。拙政园的建筑还有 澄观楼、浮翠阁、玲珑馆 和十八曼陀罗花馆等。1、廊 小飞虹:是苏州园林中极为少见的廊桥。朱红色桥 栏倒映水中,水波粼粼,宛若飞虹,故以为名。古 人以虹喻桥,用意绝妙。它不仅是连接水面和陆地 的通道,而且构成了以桥为中心的独特景观,是拙 政园的经典景观。 2、阁 松风水阁: 松、竹、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称作“岁寒三友”。松树经寒不凋,四季常青,古人将之喻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者。松之苍劲古拙的姿态常被画入图中,是中国园林的主要树种之一。松风水阁又名“听松风处”,是看松听涛之处。

(完整版)泰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6-2035)

泰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6-2035) 1 规划目的 为加强泰山风景名胜区管理的科学性和连续性,贯彻“科学规划、统一 管理、严格保护、永续利用”的基本原则,统筹泰山风景名胜区资源保护、 旅游发展和周边社区之间的关系,特修编本规划。 2 规划范围与面积 2.1 风景名胜区范围 泰山风景名胜区总面积138平方公里,包括泰山主景区、蒿里山-灵应 宫景区和灵岩寺景区三大部分。外围保护地带面积120.9平方公里。 泰山主景区(含岱庙地区)面积为109.2平方公里,南侧以环山路北侧 人行道北缘线为界,包含红门路、通天街中心线两侧各50米范围和岱庙 (含遥参亭和双龙池)四周向外扩100米范围。东侧主要以农业观光路, 局部以自然等高线为界;北侧从牛山口村西向北接现有道路,局部以泰山 林场管辖范围为界;西北侧、西侧主要以济南与泰安行政区划为界;西南 侧以泰山林场管辖范围、规划道路、自然地形和曹家庄水库坝沿自然地形 接环山路为界。 蒿里山-灵应宫景区面积为0.3平方公里,以蒿里山周边道路(西至龙潭路,北至铁路用地南边界,南达灵山大街,东至校场街)和灵应宫文物保 护范围(单体外围10米范围)为界。 灵岩寺景区面积为28.5平方公里,基本遵循1993年国务院批复范围,东、北分别以方山东侧、北侧山脚线(海拔210m)为界,南以鸡鸣山至明 孔山南侧山脚线(海拔210m)为界,西以鸡鸣山及北侧山体的西侧山脚线(海拔210m)为界。 2.2核心景区 核心景区与风景名胜区一级保护区重合,面积53.7平方公里,占风景 名胜区总面积的38.4%。 2.3外围保护地带 规划范围以外设风景区外围保护地带,面积119.7平方公里。其中泰山 主景区和蒿里山-灵应宫景区的外围保护地带连成一区,北侧、西北侧、西 侧以风景区范围外第一道山脊线为界,局部以马套村和曹家庄村行政边界 为界,西南侧、南侧、东南侧以历史文化名城规划中的环境协调区边界为界,东侧、东北侧以大津口乡行政边界为界,面积约118平方公里。灵岩 寺景区的外围保护地带西起104国道(灵岩广场),包括沿灵岩路南北两 侧各300m范围内的区域,东以灵岩寺景区边界为界,面积为1.7平方公里。

2020通用版高中地理第三章旅游景观的欣赏检测新人教版选修52

第三章旅游景观的欣赏 检测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下列自然景观与其对应的成因,正确的是( ) A.泰山——地质构造 B.黄山云海——地质构造 C.钱塘潮——气候 ;钱塘潮是在海洋的潮汐作用下形成的,属于水动力因素; ,是在气候、地形、土壤、水文条件综合影响下形成的。 ( ) ①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②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③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④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A.①② B.③④ D.②④ ,车马多从头上过”描写的是我国某一地区的景观。据此完成第3~4题。 3.该地区受影响最明显的地质作用为( ) A.风力侵蚀 B.岩浆活动 C.地壳运动中的水平挤压作用 D.流水侵蚀 4.导致这种居住景观形成的主要因素为( ) A.风俗习惯 B.地形形态与土壤性质 C.旅游产业发展需要 ,流水侵蚀使其形成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黄土高原沟壑区的土,正是开掘窑洞的天然地形,此外土质有直立性也很重要。 4.B ( ) A.南北方文化的差异 B.南北方气候的差异 C.南北方地质、地貌的差异 ,主要是由于气候的差异。 ,正确的有( ) ①主要通过视觉观赏②主要通过听觉和触觉观赏③要通过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综合感 受④不仅要通过视觉观赏,还要通过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综合感受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各种美感的获得并不是依靠相同的感官,其中视觉是感受自,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也是重要的感知手段。由此还可以看出旅游活动中美感,而是多感官共同获取的综合性审美活动。 人文两大因素制约,二者完美结合,才能获得最佳欣赏效果。据此完成第7~8题。

峨眉山地质景观赏析

摘要峨眉山是我国地学上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被誉为“震旦第一山”。本篇论文通过从地质景观这一方面,把地质景观分类,并且结合此次实习所学到的基础地质知识,加深阐述了峨眉山的褶皱,断层,岩浆岩等地质现象和岩石,并且通过扩大分类宽度,增加一些所未学到的知识。 关键词:峨眉山地质景观地质构造

目录 摘要 ................................................................................................................... 错误!未指定书签。目录 ................................................................................................................... 错误!未指定书签。 引言............................................................................................................ 错误!未指定书签。 1地质景观的简介..................................................................................... 错误!未指定书签。 2峨眉山地质景观..................................................................................... 错误!未指定书签。 2.1构造景观----马林岩向斜与牛背山断层..................................... 错误!未指定书签。 2.2地层景观----飞仙关组的差异风化............................................. 错误!未指定书签。 2.3岩石景观----峨眉山玄武岩......................................................... 错误!未指定书签。 2.4地质灾害景观----庙儿岗冲积扇................................................. 错误!未指定书签。 2.5古生物化石景观----虫迹............................................................. 错误!未指定书签。 3地质景观赏析......................................................................................... 错误!未指定书签。 结论............................................................................................................ 错误!未指定书签。

浅析风景名胜区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关系

浅析风景名胜区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关系 刘新华 谭国俊 肖敏云 1.杭州钟秀园林环境艺术有限公司浙江310058 2.浙江大学园艺系浙江310058 3.江阴市中意园林景 观工程有限公司江苏214432 摘要: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几大风景名胜区的探讨分析,阐释风景名胜区中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互作用关系,以及在时空环境与审美情趣方面的关系。 关键词:风景名胜区;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关系 Abstract:This paper through several major scenic area of our country,analyzes the,explains the scenic natural landscape and humanistic landscape in the mutual relationship between,and in time and space and environment and aesthetic aspects of the relationship. Key Words:scenic spot;natural landscape;humanistic landscape;relationship 中图分类号:S759.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在风景名胜区中,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始终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自然景观是风景名胜区存在与发展的基础,人文景观是风景名胜区增长与发展的核心。每个风景名胜区的发展都离不开其独特的自然景观,更离不开其不断丰富的人文景观。 1概念 1.1风景名胜区 风景名胜区是指具有观赏、文化或者科学价值,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比较集中,环境优美,可供人们游览或者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区域。设立风景名胜区的目的主要在严格保护风景名胜资源的基础上,合理地开发利用,供社会公众游览、休息或进行科学文化活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风景名胜区分为国家级与省级两个级别。迄今为止,全国共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七批次共208处。 1.2自然景观 自然景观是指在自然力相互作用下形成的景观,诸如自然形成的河流、山川等,一切自然景观都是大自然长期发展变化的产物,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雕造而成,具有天然赋存的特点,即天赋性,因而它是旅游的第一环境。如黄山的七十二峰,便是经历了漫长的造山运动和地壳抬升,以及冰川和自然风化作用,才形成其特有的峰林结构;贵州织金洞的溶洞,属喀斯特地貌,是石灰岩在水流溶蚀作用下形成的洞穴,由于水流的侵蚀和溶蚀在洞内形成了千姿百态的形状,有石钟乳、石笋、石瀑、石花、鹅管等样子,令人称奇,还由于洞内凉爽的温度,新鲜的空气,静谧的气氛使溶洞成为炎炎夏日游人青睐的地方。 1.3人文景观 人文景观包括两大方面,一是指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的精神需求,在自然景观基础上附加

高中地理《第三章 旅游景观的欣赏》说课稿.doc

第三章旅游景观的欣赏 ——第二节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 《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主要引导学生分析旅游主体如何更好地运用感官系统,作用于旅游客体,并获得最佳的旅游效果。为学生的旅游知识从理论走向实践奠定了基础,也给人们外出旅游提供一个很好的参考思路。在本单元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材的特点: 旅游景观的欣赏是实践性很强的内容. 教材并没有从艺术的角度讲述旅游景观的欣赏,而是从地理的角度讲述旅游景观欣赏的一些基本要求。因为,第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于同一景观,不同的人观看后所得的观感和体会不同;第二,从艺术的角度讲旅游景观的欣赏,需要有一定的艺术修养和丰富的文化知识,而学生不具备这样的条件;第三,地理课讲旅游景观的欣赏,主要目的应是阐明旅游主题怎样更好地观赏旅游景观,而不是艺术上意义上的欣赏。该节从选择观赏位置、把握观赏时机、抓住景观特色、领悟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以情观景等角度欣赏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前两者侧重于自然景观,后两者侧重于人文景观,抓住景观特色是对自然和人文景观都要具备的要求。主要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欣赏两部分,本节课主要介绍了自然景观的欣赏。 (三)课程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实例,了解旅游景观的欣赏的基本要求学会欣赏旅游景观。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图片影象的分析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启发学生思维、领悟自然与人文的优美和谐。激发热爱祖国的深挚情感。 (四)教学重难点及解决方法 (1)、教学重点:掌握景观欣赏方法---选择观赏位置、把握观赏时机、抓住景观特点 (2)、教学难点: 由于学生对园林构景手法不熟悉,我把抓住景观特点,领悟自然与人文的优美和谐(尤其是抓住园林建筑的特点了解园林构景方法是欣赏园林的基础)确立为本课的难点。 (3)、解决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结合乡土地理,进行案例分析,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二、教学方法、手段及教学思路: 1、教学方法 通过学生主动参与体验探究过程达到学会合作、学会交流,自主学习的目的,我采用了自主探究性合作学习法、启发式教学法、案例分析法等。 2、教学手段 在探究性教学中充分、科学、有效地运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图片展示,组织和引导学生读图,观察、分析、讨论,做到先进的信息技术与探究课程的整合。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 3、教学思路 (1)用典型案例突出重点,以影像图片突破难点,借板书、习题复习要点。 (2)本节课要突出旅游欣赏的娱乐性和消遣性,应在玩中学、学中玩,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三、学生情况分析及对策: 对于旅游景观的欣赏,高二学生大多已有一定的基础,但缺乏系统性及理论性。因此,学生要利用现有的记忆储存,结合自身的感受,体验和认识,以及利用庞大的网络资源库,积极参与到教学当中,并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与其它同学分工协作,共享探究成果。 四、学法指导: 在本课中教师指导学生两种学习方法(读图法、探究学习法) (1)让学生明确教学目标,准确地从地理教材中提取有效信息。 (2)指导学生搜集、整理图片资料,制作课件,在实践中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判断、推理、归纳地理现象的能力。 1

中国旅游景观赏析 论文

中国旅游景观赏析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3)晏殊20124045 1中国旅游景观的总体特征? 答:我国旅游景观的总体特征是以自然景观为基础,在之上建造的,文化景观和经济景观。 2如何体现山岳景观在我国旅游景观中的重要性? 答:山,通常是指由土石构成的显著高出地表的部分。我国把海拔500米以上的由土石构成的地表突起物称为山地,海拔500米以下的称为丘陵。岳,通常指高大的山,如五岳。山岳,是对山地的通称,是地球表面分布最广泛的一种地貌类型。我国山地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84﹪,河南山地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26.6﹪,若再加上丘陵面积,可达44.6﹪。山岳景观也叫山地景观,是指具有旅游观赏价值的山地。在世界上,山地很多,面积很大,但并非都具有旅游观赏价值。因此,山地与山岳景观(山地景观)的概念是不同的,而山地景观与山岳景观的含义基本是相通的。 山岳景观既是自然风景的基本类型之一,也是与其他造景要素相结合构成综合美景的要素之一。如山与水结合形成的山水美景、

山与林结合形成的山林美景、山与建筑和文化结合形成的历史文化遗产等。在中国的历史文化中,“山水”基本就是“旅游”的代名词。过去,人们往往把旅游活动称作“游山玩水”。由此可见,中国的山岳景观在旅游活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山岳是构成风景的基本要素,是造景、育景的舞台和骨架,也是其它风景不可缺少的背景和借景。有些山地如嵩山还具有科学研究价值,被中外地质学家公认为是研究地球发展历史和地壳构造运动的“天然地质博物馆”。还有些山地如嵩山、太行山、王屋山、鸡公山、龙门山等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社会历史价值,被人们誉之为“历史文化宝库”。所以,山岳景观是重要的旅游资源,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业发展的物质基础。 3请介绍四种我国著名水体景观? 答:(1)长江:源头位于青藏高原腹心,干流自西而东横贯中国中部,数百条支流辐辏南北,延伸至贵州、甘肃、陕西、河南、广西、广东、浙江、福建8个省、自治区的部分地区。 (2)黄河:发源于青海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约古宗列盆地,蜿蜒东流,穿越黄土高原及黄淮海大平原,注入渤海,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9省、自治区。 (3)淮河:介于长江和黄河两流域之间,位于东经112度~121度,北纬31度~36度,发源于河南省南部的桐柏山,大体自西向东流,

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赏析

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自然方面的总称。自然景观是只受到人类间接、轻微或偶尔影响而原有自然面貌未发生明显变化的景观,如极地、高山、大荒漠、大沼泽、热带雨林以及某些自然保护区等。人为景观是指受到人类直接影响和长期作用使自然面貌发生明显变化的景观,如乡村、工矿、城镇等地区。人文景观又称为文化景观,它虽然是人类作用和影响的产物,但发展规律却服从于自然规律,必须按自然规律去建设和管理,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自然景观 基本释义 自然景观,根据国际君友会在其公益刊物中的释义是指可见景物中,未曾受人类影响的部分。“自然”的定义实际上不易划定,因此容易的处理方法是把“人为的”当作相对的名词。自从人类生活在地球表面以来,未受人类影响的景观,在适合人类生存的地域附近已经很少存在。因此,严格说来“自然景观”很难寻获,更不易鉴定。以城市周边的森林公园而言,一般人都可能称它自然景观,但是实际上却是人类造林的成果。因此有“半自然景观”或“近自然景观”等名词的出现。这是指一切不具明显人类利用如建筑物、花园、农耕地等的景观。因此在野外观赏地形、森林等,都属于一般人称的自然景观。观赏的自然地形或生物,是否在历史上曾受过人类的影响,并不予考虑。 “景观”的涵意也十分广泛,人类周遭的环境因子,如空气、水、生物、地,都是景观、包括一切可见及可觉察的事物。景观不仅是空间性的,也是时间性的。有时候是静态的,也常有动态的。常使用的名词,例如地形景观、地质景观、森林景观、天文景观、气候景观、生物景观等。还有许多不属于自然景观的人文景观,如公路花园、梯田、古迹、庙宇等等。

美的元素 形态美 客观存在物的总体形态和空间形式的综合美。包括雄伟美、奇特美、险峻美、秀丽美、幽静美、敞旷美等美感类型。 色彩美 随着季节变换,昼夜更替,阴晴雨雪,自然风物相应生辉,呈现出丰富奇幻的色彩,构成最大众化的审美形式。“光线是一切色彩的摇篮”。 听觉美 自然景观中的鸟语、风声、钟声、水声,在特定的环境中,对景观起到一种对比、反衬、烘托的强化作用,它们能给人以赏心悦目的听觉美感享受。 嗅觉美 嗅觉美是一种以生理快感为主要特征的审美享受。包括新鲜空气、海洋气息、木香、草香、花香、果香。 动态美 包括水流、云雾、时间、季节、光照、植被等自然因素的动态作用(如山景: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摘自宋朝郭熙)和风物传说的动态作用。 象征美 在美学范围内,人们常常凭借一些具体可感的形象或符号,以比喻的方式来传达或体现某些概括性的思想观念、情感意趣、志向抱负或抽象哲理,使之对象化,这样便会产生一种审美属性,称之为象征性或象征美。

浅谈自然景观美的欣赏方法 - 福建三明林业学校

园林美欣赏 兰天龙 ( 福建三明林业学校友365001 ) 一、引言 园林美集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内容丰富,是自然景观和社会景观的再现。人作为观赏主体,其审美感觉也是丰富多彩的。 园林教学中注重学生美学修养,对于从事园林工作人员,尤其园林规划人员具有深刻的意义。在园林教学中,让学生懂得如何熟悉和欣赏园林美,以丰富、提高审美修养,引导学生寻美、赏美,增加审美感知。如不能从审美的角度给看景,只是用语言表达其分布、特征、传说等,就显得平淡、无味,难以留下美好的印象。 怎样观赏才能真正领略风景独特的风格和神韵?我认为应该从观(方法、角度、时间、距离)、品、悟四个方面去观赏园林景观的美。 二、教学实录 师:今天,我们要举行一场有趣的讨论课,讨论的内容是我们平时熟悉、平常的所见所闻——“美”的欣赏,而我们今天讨论的话题是《园林美欣赏》。(板书:《园林美欣赏》)看到这个题目,你知道一些什么? 生1:就是去旅游、看风景,如黄山、“五岳”、九寨沟、河流、瀑布等。 生2(抢着说):一些名胜古迹,如孔庙。 生3:看城市公园,如杭州西湖。 生4:是观看古建筑,长廊、亭子、名木古树。 师(微笑):看得出同学们见多识广,我还想到一些情景,活泼可爱的你们在优美的景色前,拿着相机,陶醉园林美景中,有节拍地的按下快门。同学们,这样的场景,什么地方?什么时间会发生呢? 生5:在电视、电影上。 生6:在风景区、去旅游的时候。 师:对,让我们随心所欲地旅游,看看美丽的大自然,层峦叠嶂,奇形怪状,千姿百态,柔和的线条,优美体态和听听大自然的天籁之声,同学们,可是用什么方式才能欣赏到园林美?(如山石花木之美?环境与空间之美?)同学我们来一起讨论。 (学生自由看书,有的在讨论)

自然景观赏析论文

课程序号: 4343 《自然景观赏析论文》 姓名:吴波涛 学号: 09570225 学院:工学院 专业: 交通运输 授课教师:吕慧进 提交时间: 2010年5月18日 成绩:

谈西湖,赏西湖 摘要 杭州地处江南,春夏之间,气候温和,西湖风光,翠柳嫩荷,暖风徐徐,无不展现着应时应景的风采。“西湖美景三月天,春雨如酒柳如烟”于此时节,漫步西湖边,看湖水碧波荡漾,垂柳摇曳,赏游船画舫星星点点,实乃人间美景,加之徐徐清风迎面而来,杭州西湖实乃大自然和历史的馈赠。 历经历史的洗涤,杭州西湖依然保持着它清丽的风貌,虽有不足,但是却赐予我们美的感受。本文简单阐述杭州西湖的景观及本人数次游杭州西湖的感受。 关键词:西湖景观自然文化气息美感 西湖简介 西湖,旧称钱塘湖、西子湖,位于杭州市之西,故自宋代开始通称西湖。杭州西湖风景区以西湖为中心,分别为湖滨区、湖心区、北山区、南山区和钱塘区。三面环山,湖体呈椭圆形,水面面积5.06平方公里,岸周长15公里。 西湖景观构成因素 西湖的美自然得益于富有灵气的湖。西湖湖面由白、苏两堤分成外湖、里湖、岳湖、西里湖、小南湖五个部分。湖中有孤山、小瀛洲、湖山亭、阮公墩四岛。 西湖的美不仅在湖,也在于山。环绕西湖,西南有龙井山、理安山、南高峰、烟霞岭,大慈山、临石山、南屏山、凤凰山、吴山等,总称南山。北面有灵隐山、北高峰、仙姑山、栖霞岭、宝石山等,总称北山。山的高度都不超过400米,但峰奇石秀,林泉幽美。南北高峰遥相对峙,高插云霄。在这群山中深藏着虎跑、龙井,玉泉等名泉和烟霞洞,水乐洞、石屋洞等洞壑。 西湖景观名称 在这个区域内即有形成于南宋,闻名于清代康熙年间的西湖十景,它们是:苏堤春晓、曲苑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还有于一九八五年经杭州市民与专家评选委员会反复研究确定的新西湖十景,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