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2002年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2002年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2002年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

第一部分货币信贷概况

2002年,国民经济总体发展形势良好。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党中央、国务院总体部署,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支持和引导商业银行加强贷款营销,努力改进金融服务,加大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金融环境。

一、货币供应量增速加快,货币流动性稳步提高。

2002年末,广义货币M2余额18.5万亿元,同比增长16.8%,增幅比上年末高2.4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7.1万亿元,同比增长16.8%,增幅比上年末高4.1个百分点。货币流动性比例(M1/M2)为0.38,比上年末高0.49个基准点,比3月末最低时高2.06个基准点。

图1:2002年各层次货币供应量增幅变化趋势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季报》。

2002年以来,广义货币M2和狭义货币M1增幅总体逐月走高,反映了经济景气回升对货币增长的内在需求和银行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加大,银行货币信贷供应与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趋势基本保持适应。2002年末,广义货币M2增幅比同期GDP增速和消费物价涨幅之和高9.6个百分点,比“八五”和“九五”时期平均差率高约3个百分点。

2002年末,流通中现金M0余额1.7万亿元,同比增长10.1%;全年现金净投放1589亿元,同比多投放553亿元。近两年,M0增幅均在10%以下(2000年为8.9%,2001年为7.1%),大大低于广义货币和狭义货币增幅,表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信用卡、商业票据等各种替代现金支付的结算工具快速增长,现金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参考意义下降,现金管理的主要任务已转变为反洗钱

和反偷税、漏税等。

二、金融机构贷款增加较多,新增贷款质量继续提高。

2002年,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加18475亿元,同比多增6036亿元;外汇贷款增加91亿美元,同比多增150亿美元(去年同期为下降59亿美元);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合计14万亿元,增加19228亿元,同比多增7277亿元。2002年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加较多,主要是下半年以来贷款加速。下半年人民币贷款合计多增4796亿元,占全年多增贷款的79%。

从机构看,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贷款增加较多。全年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人民币贷款增加9398亿元,同比多增2985亿元;股份制商业银行贷款增加4586亿元,多增1551亿元;政策性银行贷款增加1374亿元,同比多增464亿元;农村信用社贷款增加1906亿元,同比多增511亿元。

图 2: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市场份额变化图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信贷收支月报》。

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主要投向以下五个方面:一是短期工业贷款,增加2713亿元,同比多增1717亿元;二是票据贴现贷款,增加2232亿元,同比多增1279亿元;三是消费贷款,增加3694亿元,同比多增938亿元。其中,个人住房贷款增加2671亿元,同比多增389亿元;汽车贷款增加716亿元,同比多增468亿元;四是基建和技改贷款,增加3240亿元,同比多增783亿元;五是农业贷款,增加1177亿元,同比多增388亿元。以上五方面合计新增贷款13056亿元,同比多增5105亿元,分别占同期金融机构全部贷款增加额和同比多增额的71%和85%。贷款投向总体符合信贷政策导向。

贷款周转速度加快,质量明显提高。按累收累放计,2002年银行、信用社累计发放贷款12.1万亿元,增长25.4%,贷款周转次数为0.88次,比上年加快0.05次。按四级分类标准,金融机构不良贷款额比上年减少951亿元,不良贷款率下降4.5个百分点,2002年末为19.8%,其中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减少640亿,不良贷款率下降3.95个百分点,2002年末为21.4%。按五级分类标准,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减少782亿元,不良贷款率下降4.92个百分点,2002年末为26.1%。2002年末,境内金融机构人民币账面盈利达385亿元,比上年增加245亿元,金融机构经营效益显著提高。

2002年贷款增加较多,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国民经济总体形势趋好,内外需全面回升,企业经济效益逐步好转,扩大了贷款有效需求;二是商业银行加强贷款营销,完善内部激励约束机制,商业银行经营机制发生了较大变化;三是

直接融资,特别是股市筹资额下降较多,企业对银行贷款的依赖程度增加。总体

看,2002年贷款多增加,反映了实体经济增长的内在需求,新增贷款投向符合

信贷政策导向,贷款质量不断提高,金融机构盈利能力继续改善,贷款多增与经

济发展的内在需求是适应的。

三、企业存款快速增长,居民储蓄存款大量增加。

2002年,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增加2.78万亿元,同比多增7631亿元;外币

存款增加107亿美元,同比多增43亿美元。年末,本外币存款余额合计18.3万

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87万亿元,同比多增加7983亿元。

2002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企业存款余额6万亿元,比上年末增加9535亿

2295亿元,企业即期

2295亿

2295亿元,企业即期 同比多增

元,同比多增2295亿元,企业即期 同比多增

2295亿元,企业即期 同比多增

素的影响,2002年结汇多,购汇少,顺收大于顺差较多。银行结售汇顺差扩大,主要原因:一是我国外贸顺差扩大;外商直接投资大量增加;二是目前国内一年期美元存款利率比同期限人民币存款利率低近1.17个百分点,居民和企业结汇意愿较强;三是美元和日元汇率波动较大,而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居民和企业更愿意持有人民币。

2002年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2864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742.4亿美元。人民币汇率为一美元兑8.2773元人民币,比上年末上升7个基本点,继续保持稳定。1994年我国成功实现汇率并轨以来,国家外汇储备持续增加,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极大地提高了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和对外资的吸引力,增强了国内外对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信心,对于平衡国际收支,促进国内经济发展,保证国家经济金融安全发挥了积极作用。

第二部分货币政策操作

一、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保证基础货币的稳定增长和货币市场利率的平稳运行。

2002年,在我国外贸出口和外商直接投资快速增长的情况下,我国银行间外汇市场明显供大于求,人民银行从银行间外汇市场大量购买外汇,外汇占款大幅增加,相应投放大量基础货币,对基础货币的适度增长造成冲击。为此,人民银行加强本外币政策协调,充分运用公开市场操作,适度收回商业银行流动性,保证基础货币的稳定增长。2002年4月9日,人民银行开始卖断现券,回笼基础货币。6月25日开始进行公开市场正回购操作,正回购的招标量根据外汇买入情况和基础货币情况确定,利率由所有40家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投标决定。2002年9月24日,人民银行将2002年以来(6月25日至9月24日)公开市场业务未到期的正回购转换为中央银行票据,实际是将商业银行持有的以央行持有债券为质押的正回购债权置换为信用的央行票据债权,转换票据总额1937.5亿元,为继续进行正回购操作提供了条件。2002年6月25日至12月10日,人民银行正回购共操作24次,累计回笼基础货币2467.5亿元。

人民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保持了货币市场利率的平稳运行,为金融体系和货币政策操作提供稳定的市场环境。9月下旬,由于新股发行的因素,商业银行流动性减少,货币市场出现了临时性的资金紧缺,人民银行在公开市场操作中将正回购的招标方式由利率招标调整为固定利率数量招标的方式,稳定了货币市场利率。12月中旬,由于临近年底,商业银行资金开始紧张,加上12月17日新股发行将冻结资金,货币市场资金压力凸显,利率出现上升压力,人民银行于12月17日进行固定利率数量招标的逆回购操作,加上采用新的招标方式买入现券,增加了商业银行流动性,将货币市场代表性的7天回购利率稳定在2.35%以内的水平。在人民银行及时通过公开市场业务调控下,货币市场遭遇的临时性外部冲击没有造成持续的负面影响,保持了货币市场利率水平的平稳运行。

2002年春节前以及12月中旬到年末的时期,由于现金投放较多,商业银行出现季节性的资金紧缺,人民银行通过公开市场逆回购交易和现券买断交易主动向市场大量投放基础货币,保证了商业银行的支付能力,支持了金融体系的整体稳定。

专栏1:中国的公开市场操作

在多数发达国家,公开市场操作是中央银行吞吐基础货币,调节市场流动性的主要货币政策工具,通过中央银行与指定交易商进行有价证券和外汇交易,实现货币政策调控目标。中国公开市场操作包括人民币操作和外汇操作两部分。外汇公开市场操作1994年3月启动,人民币公开市场操作1998年5月26日恢复交易,规模逐步扩大。1999年以来,公开市场操作已成为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日常操作的重要工具,对于调控货币供应量、调节商业银行流动性水平、引导货币市场利率走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中国人民银行从1998年开始建立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制度,选择了一批能够承担大额债券交易的商业银行作为公开市场业务的交易对象,目前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共包括40家商业银行。这些交易商可以运用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券等作为交易工具与中国人民银行开展公开市场业务。从交易品种看,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业务债券交易主要包括回购交易、现券交易和发行中央银行票据。其中回购交易分为正回购和逆回购两种,正回购为中国人民银行向一级交易商卖出有价证券,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买回有价证券的交易行为,正回购为央行从市场收回流动性的操作,正回购到期则为央行向市场投放流动性的操作;逆回购为中国人民银行向一级交易商购买有价证券,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将有价证券卖给一级交易商的交易行为,逆回购为央行向市场上投放流动性的操作,逆回购到期则为央行从市场收回流动性的操作。现券交易分为现券买断和现券卖断两种,前者为央行直接从二级市场买入债券,一次性地投放基础货币;后者为央行直接卖出持有债券,一次性地回笼基础货币。中央银行票据即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短期债券,央行通过发行央行票据可以回笼基础货币,央行票据到期则体现为投放基础货币。

二、灵活运用利率手段,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经国务院批准,2002年2月21日,人民银行再次降低了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其中,存款利率平均下调0.25个百分点,贷款利率平均下调0.5个百分点。1996年以来人民银行连续八次降息,金融机构存款平均利率累计下调5.98个百分点,贷款平均利率累计下调6.97个百分点。降息对降低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发行成本,减轻企业利息支出,刺激投资和消费,支持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发挥了重要作用。

适应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金融对外开放的实际需要,2002年3月将境内外资金融机构对中国居民的小额外币存款,纳入人民银行现行小额外币存款利率管理范围,对中外资金融机构在外币利率政策管理上实现公平待遇。同时,根据国际金融市场变化,2002年11月19日下调了境内小额外币存款利率,将美元一年期存款利率由1.25%下调至0.8125%,其它外币存款利率相应下调。

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在1998年和1999年两次扩大贷款利率浮动幅度的基础上,2002年初在全国八个县农村信用社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试点,贷款利率浮动幅度由50%扩大到100%,存款利率最高可上浮50%。2002年9月份,农村信用社利率浮动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

专栏2: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

中国利率市场化在改革进程中稳步推进。1993年《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最先明确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本设想。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九五”时期深化利率改革的方案》初步提出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本思路。

―1996年6月1日放开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实现由拆借双方根据市场资金供求自主确定拆借利率。

―1997年6月银行间债券市场正式启动,同时放开了债券市场债券回购和现券交易利率。

―1998年3月改革再贴现利率及贴现利率的生成机制,放开了贴现和转贴现利率。

―1998年9月放开了政策性银行金融债券市场化发行利率。

―1999年9月成功实现国债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利率招标发行。

―1999年10月对保险公司大额定期存款实行协议利率,对保险公司3000万元以上、5年以上大额定期存款,实行保险公司与商业银行双方协商利率的办法。

―逐步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权,简化贷款利率种类,探索贷款利率改革的途径。1998年将金融机构对小企业的贷款利率浮动幅度由10%扩大到20%,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利率最高上浮幅度由40%扩大到50%;1999年允许县以下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最高可上浮30%,将对小企业贷款利率的最高可上浮30%的规定扩大到所有中型企业;2002年又进一步扩大试点。同时,简化贷款利率种类,取消了大部分优惠贷款利率,完善了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体系。

―2000年9月21日实行外汇利率管理体制改革,放开了外币贷款利率;300万美元以上的大额外币存款利率由金融机构与客户协商确定。2002年3月将境内外资金融机构对中国居民的小额外币存款,纳入人民银行现行小额外币存款利率管理范围,实现中外资金融机构在外币利率政策上的公平待遇。

―2002年扩大农村信用社利率改革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农信社利率浮动幅度;统一中外资外币利率管理政策。

目前我国利率市场化程度同改革之初相比已明显提高。回顾中国利率市场化所走过的道路和国际发达国家利率市场化基本经验,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必须坚持循序渐进原则,始终注意改革进程与商业银行的自我约束能力和中央银行对利率的宏观控制能力相适应,保证市场稳定和金融安全。

“十六大”报告提出,“要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按照这一精神,确定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的利率形成机制,中央银行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调控和引导市场利率,使市场机制在金融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确定改革的基本原则是正确处理好利率市场化改革与金融市场稳定和金融业健康发展的关系,正确处理好本、外币利率政策的协调关系,逐步淡化利率政策承担的财政职能。确定改革的总体思路是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

三、运用信贷政策,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一)积极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加强信贷政策指导。2002年8月份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加强对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中小企业信贷支持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建立健全中小企

业信贷服务组织体系、完善授信评级制度、努力开展信贷创新等10条指导意见,引导商业银行完善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鼓励商业银行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支持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发展。

实施利率调节,继续坚持扩大中小企业贷款的利率浮动幅度,使金融机构在利率管理上具有更多的自主权。同时,多次通过指导商业银行内部利率水平,调节商业银行内部资金调拨,防止商业银行过度集中资金,影响中小企业贷款。

增加再贷款、促进贴现业务发展,不断增强中小金融机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资金实力。同时,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1998年以来,人民银行、财政部与经贸委联合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进行研究,制定制度办法,规范管理,通过第三方介入,补充信用,帮助中小企业获得贷款。到2001年底,全国共计组建各类担保机构300多家,筹集担保资金70多亿元,可担保贷款达400多亿元。

上述政策措施,对缓解中小企业贷款难有一定积极效果。初步统计,到2002年9月末,4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余额达3.7万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53%。

(二)努力改进对农业的信贷支持。

1997年—2002年12月末,人民银行共安排支农再贷款额度1236亿元。到2002年12月末,支农再贷款余额为842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65亿元。支农再贷款主要投向农业大省、中西部地区和受灾地区,有效缓解了中西部地区和灾区农村资金短缺的矛盾。

支农再贷款对支持农村信用社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与农户联保贷款发挥了重要作用。2002年10月末,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比上年末增加451亿元,占农业贷款增加额的33%,增幅达138%;农户联保贷款比上年末增加173亿元,占农业贷款增加额的13%,增幅达145%。几年来,全国共有3.1万家农村信用社开办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占农村信用社总数的89%,1.7万家农村信用社开办了联保贷款,占农村信用社总数的49%。约有4657万户农户获得了小额信用贷款,有1027万户农户获得联保贷款,两项合计,受益农户总数达5684万户,占贷款需求农户数的49%,占全部农户数的25%。

(三)发展消费信贷,支持扩大内需。

完善《个人住房贷款管理办法》,研究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大力发展个人住房贷款。同时,督促商业银行加强信贷管理,防止一些地区出现房地产泡沫。引导汽车消费信贷健康发展。个人汽车贷款的迅速增长,有力地促进了汽车销售,支持了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

发放助学贷款,资助困难学生完成学业。2002年,会同财政部、教育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助学贷款业务发展的通知》,引导商业银行继续做好助学贷款工作。自1999年至2002年9月末,金融机构累计发放助学贷款66亿元,帮助了112万名困难学生就学;其中发放国家助学贷款23亿元,帮助了41万名困难学生就学。

四、积极推进货币市场制度建设。

2002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颁布实施《商业银行柜台记账式国债交易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02]2号)。同年6月和12月,与财政部联合推出2002年第六期和第十五期记账式国债,分别在工、农、中、建四家试点银行柜台顺利发行并上市交易。商业银行柜台记账式国债交易系统的顺利开通,为投资人开通了新的购债渠道,扩大了记账式国债的投资群体,较大程度上满足了广大投资人

的国债投资需求,也有利于降低国债的筹资成本,沟通了银行间债券市场与商业银行柜台债券市场。

2002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02年第5号公告,对金融机构进入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由审批制改为准入备案制。该政策措施简化了行政审批程序,提高了行政透明度,是中国人民银行多年来在健全法规、加强风险控制的基础上推动货币市场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

2002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颁发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中国工商银行等39家商业银行开办债券结算代理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银发[2002]329号),将债券结算代理业务的服务对象扩展到非金融机构。该项政策措施的出台和顺利实施,丰富了银行间市场的投资主体,为投资者开辟了新的债券投资和资金融通渠道,有利于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的顺利发行,有利于扩大货币政策的传导。

五、发挥货币政策促进改革、维护金融和社会稳定的作用。

第一,积极支持国有企业改革。1997年—2002年8月末,核销银行呆坏账准备金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债权2664亿元,共支持兼并破产项目5864户,支持破产企业安排下岗分流人员约430万人,对维护社会稳定和职工再就业起到了积极作用。第二,配合积极财政政策,支持国债项目建设。1998年--2002年,国家增发国债6600亿元,商业银行累计发放配套贷款1.2万亿元。第三,以小额贷款形式,支持城镇下岗职工再就业。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部委共同制定了《关于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的管理办法》,大力推广小额贷款,支持再就业工作。第四,发放扶贫贷款,扶持贫困地区和贫困农户。2002年新增扶贫贴息贷款185亿元。到2002年10月末,农业银行扶贫贷款余额达854亿元,其中扶贫贴息贷款余额达439亿元。

六、提高货币政策实施的透明度,引导社会的合理预期。

一是加强货币政策信息披露制度建设,按季发表《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对社会各方面了解货币信贷的运行情况、面临的主要问题、近期的货币信贷政策趋势,以及引导市场预期发挥了良好作用。二是召开货币政策委员会季度例会和货币政策专家咨询会,发挥咨询议事功能,为货币政策决策提供参考。同时货币政策委员会季度例会后及时向社会发布新闻稿,公布相关信息。三是按月召开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会,与国家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各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及时交流、沟通信息,以适时把握经济金融运行中的新变化,使商业银行全面了解货币信贷政策措施和意图,并及时获得有关方面对货币政策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对商业银行加强指导,促进稳健货币政策的贯彻和有效实施。四是从2002年开始,就新拟订的货币信贷政策,在正式出台前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以使有关政策规定更切合实际。

第三部分金融市场运行分析

一、银行间市场人民币交易活跃。

2002年,银行间市场共运行249个交易日,人民币同业拆借和债券交易累计成交118404亿元,同比增加69349亿元,增长1.4倍。其中,同业拆借成交12107亿元,同比增加4025亿元,增长49.8%;债券现券成交4412亿元,同比增加3572亿元,增长4.3倍;债券回购成交101885亿元,同比增加61752亿元,增长1.5倍。

图4:银行间市场交易量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金融市场统计月报》。

从资金融出(拆出资金+买入债券现券+债券逆回购)、融入(拆入资金+卖出债券现券+债券回购)情况看, 国有商业银行为唯一的资金净融出部门,资金最大需求方为其他商业性银行(包括股份制商业银行及城市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包括农村信用社联社、政策性银行、财务公司、信托投资公司,不含证券公司、基金公司)。2002年,国有商业银行净融出资金49077亿元,同比多融出34998亿元,增长2.5倍。其他金融机构净融入资金19654亿元,同比多融入17602亿元,增长8.6倍,占净融入资金的40%;其他商业性银行净融入资金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金融市场统计月报》。

2002年,银行间市场人民币同业拆借和债券回购交易的月加权平均利率分别由1月份的2.37%和2.14%,持续下跌至7月份的2.02%和1.95%。8月份开始,市场利率逐步回升。12月份,同业拆借和债券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分别回升至

2.23%和2.31%,比低谷时期的7月份上升0.21和0.36个百分点。全年银行间市场人民币同业拆借和债券回购交易的月加权平均利率为2.15%和2.07%,分别比上年下降0.33和0.24个百分点。

专栏 3:中国货币市场

中国货币市场包括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银行间债券市场、商业票据市场等子市场。 全国银行间拆借市场于1996年1月3日开始运行,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于1997年6月16日开始运行。拆借交易采取信用拆借模式,债券交易分为现券交易与回购交易两部分,债券品种包括国债、政策性金融债等。商业银行拆借最长不超过4个月,回购的期限从1

天到1年不等。这两个市场均实行自主报价、格式化询价、确认成交的交易方式。近几年,银行间市场发展十分迅速,拆借市场一级网成员从1996年1月的63家,发展到2002年末的500多家;债券市场参与者由1997年6月的16家,发展到2002年末的945家。成员从商业银行扩展到财务公司、保险公司、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基金以及外资银行在华分行等各类金融机构。2002年10月份起,企业通过结算代理行也可以在债券市场进行现券买卖和逆回购交易。1997年银行间市场交易额(包括拆借和债券交易,下同)仅为8605亿元,2002年达到118404亿元,增长了12.8倍。1997年至2002年间银行间市场交易量年均增长速度为68.9%。银行间市场调剂资金余缺的能力不断扩大,充分发挥了金融机构短期投、融资主渠道的作用。

银行间债券市场以安全、稳健的债券托管体系为基础,由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和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为债券交易、结算和托管提供技术支持。在借鉴成熟债券市场的发展经验、广泛征求市场交易主体意见的基础上,颁布实施了《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交易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00]第2号)和《全国银行间市场债券回购主协议》,构成了银行间债券市场的规则基础。银行间债券市场在债券交易总额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未出现重大违规行为。

目前银行间债券市场还不具备较好的流动性。这有供给方面的原因,如债券供给相对不足、债券期限结构不合理等;也有债券需求方面的原因,如机构投资人尚处于债券资产增持阶段、国有投资机构需求趋同等;还有交易方式单一、缺少做市商和经纪人等竞争性市场

交易中介、市场透明度不高等原因。这需要通过发展做市商制度、经纪人制度、推出衍生产品以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来解决。

我国的商业票据业务起步于80年代初。1994年,中国人民银行在“五行业、四品种”领域大力推广使用商业汇票,票据市场开始以较快的速度发展。市场交易成员逐步扩展为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城乡信用社、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等金融机构和各类企业。目前,以中心城市为依托,以商业银行票据专营机构为主体的区域性票据市场基本形成,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发挥了重要作用。1994年至2001年,年度票据签发量由640亿元增加到12699亿元,年均增幅53%;金融机构年度票据贴现量由470亿元增加到17645亿元,年均增幅68%;人民银行办理票据再贴现也相应有所增加,2000年末,再贴现余额达到最高水平,为1256亿元。2002年票据签发、贴现量继续增长,累计发生额分别为16139亿元、23073亿元,同比增长分别35%和61%。

二、国债和政策金融债发行状况良好。

2002年中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全年国债和政策金融债继续增加发行。全年累计发行国债5934亿元,同比增加1050亿元,增长21.5%,增幅比上年高16.6个百分点。其中,发行凭证式国债1473亿元,同比减少18.2%;发行记账式国债4461亿元,同比增长44.5%。2002年12月末,国债余额约为1.93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3.7%,约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9%,比上年末提高2.7个百分点。

2002年,累计发行政策金融债3075亿元,同比增加485亿元,增长18.7%。12月末,政策银行金融债余额为10054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7.8%,占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的9.9%,比上年末提高1个百分点。

从2002年国债和政策金融债发行利率看,总体态势为:上半年持续下降,下半年稳中略有上升。

2002年发行的五年期记账式二期国债的发行利率为2.22%,比银行五年期名义存款利率2.79%低0.57个百分点,比扣除20%利息所得税后同期存款利率仍低0.01个百分点。6月份发行的三年期记账式七期国债的利率由年初的2.42%(凭证式一期国债)下降为1.9%,下降了0.52个百分点,比扣除20%利息所得税后的银行三年期存款利率低0.12个百分点。下半年,受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尤其是货币市场利率小幅回升的影响,市场参与者对国债的长期投资风险的预期上升,导致国债发行市场一度清淡。12月份起,国债发行利率回升明显,当月发行的七年期记账式十五期国债利率为2.93%,比2002年七年期国债最低时的利率上升了0.93个百分点;二年期的记账式十六期国债利率为2.3%,比2002年二年期国债最低时的利率上升了0.4个百分点。

表1:2002年国债发行利率表

国债发行时间实际发行

(单位:亿元) 期限(年) 中标价格/利率

(元/%)

凭证式一期3月份420 3 2.42%

3月份180 5 2.74% 记账式一期3月份200 10 2.7% 记账式二期4月份360 5 2.22% 记账式三期4月份200 10 2.54%

记账式四期5月份26 2 1.9% 记账式五期5月份260 30 2.9% 记账式六期6月份460 7 2% 记账式七期6月份260 3 1.9% 记账式八期7月份265 1

98.1元 (1.91%)

记账式九期7月份173.3 10 2.7% 记账式十期8月份200 7 2.39% 记账式十一期8月份200 12 2.64% 凭证式二期8月份150 3 2.07%

8月份150 5 2.29% 记账式十二期9月份191 3 2.3% 记账式十三期9月份240 15 2.6% 凭证式三期9月份167.5 3 2.12%

9月份167.5 5 2.36% 记账式十四期 10月份224 5 2.65% 凭证式四期 11月份123 3 2.22% 11月份115 5 2.48% 记账式十五期 12月份600 7 2.93% 记账式十六期 12月份368 2 2.3% 合计 5934.3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国库局,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金融市场统计月报》。

政策金融债的发行利率走势同国债一样,上半年持续走低,下半年回

升明显。以10年期政策金融债为例,上半年,由4月份的2.85%下跌为6

月份的2.15%,下跌0.7个百分点。此后开始稳步回升,8月份上升为2.63%,

比6月份低谷时期的2.15%回升0.48个百分点,12月份继续上升为3.3%,

比6月份低谷时期上升1.15个百分点。

表2:2002年政策金融债发行利率表

政策金融债发行时间

实际发行

(单位:亿元)

期限(年)

中标价格/利率

(元/%)

开行债1期3月份100 0.6

99元(2.02%)

开行债2期3月份100 30 4.52%

开行债3期4月份200 10 2.85%

开行债4期4月份100 10 2.7%

开行债5期4月份100 20 2.65%

开行债6期6月份100 10 2.15%

开行债7期7月份100 0.6

99.02元(1.98%)

开行债8期7月份200 7 2.6%

开行债9期7月份100 3

93.51元(2.26%)

开行债10期8月份150 5 2.66%

开行债11期8月份200 10

0.65%(2.63%) 开行债12期9月份200 10

0.74%(2.72%)

开行债13期9月份100 0.6

98.84元(2.37%)

开行债14期 10月份100 10 3.63%

开行债15期 10月份100 10 3.29%

开行债16期 11月份100 3

91.91元(2.92%)

98.82元(2.41%)

开行债17期 11月份100 0.6

开行债18期 12月份100 10 3.3%

开行债19 12月份150 7 3.4%

98.81元(2.43%)

开行债20期 12月份100 0.6

99.52元(1.93%)

进出口行债1期4月份80 0.3

进出口行债2期4月份75 3 1.99%

进出口行债3期6月份100 5 2.01%

96.24元(1.95%)

进出口行债4期6月份100 2

进出口行债5期9月份70 1 2.3%

0.75%(2.73%)

进出口行债6期 11月份55 10

进出口行债7期 11月份95 1 2.5% 合计3075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

2002年,企业在股票市场上累计筹资962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290亿元,下降23.2%。其中,包括发行、增发和配股的A股筹资738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444亿元,下降37.6%;H股发行筹资22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3.5亿美元,增长1.6倍。

目前,我国金融市场上非金融企业部门(包括住户、企业和政府部门)可统计的融资方式主要有贷款(本外币并账)、股票(仅包括可流通上市股票的筹资部分)、国债和企业债四种。2002年非金融企业部门以这四种方式融入的资金总计为24233亿元(本外币合计),同比多融7678亿元,增长46.4%,其中以贷款方式融资19228亿元,同比增长53.1%;以国债方式净融资3718亿元,同比增长43.1%;以企业债方式净融资325亿元,同比增长121.1%;以股票方式融资962亿元,同比下降23.2%。2002年国内非金融企业部门贷款、国债、企业债和股票融资的比重为79.4:15.3:1.3:4,与2001年同期相比,贷款和企业债融资比重分别上升了3.5个和0.4个百分点,国债和股票融资分别下降0.4和3.5个百分点。

表3:国内金融市场融资情况表

全年融资量(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速度(%)

2002年2001年年年2001年

国内金融市

24233 16555 17163 46.4 -3.5

场融资总量

贷款19228 125581249953.10. 5

国债3718 43.1 4.8

企业债325 147

股票962 1252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司。

四、外汇市场交易量显著增加。

2002年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量明显增加,这种状况是2001年趋势的继续。2001年银行间外汇市场比2000年多成交328.6亿美元,同比增长77.9%。2002年,银行间外汇市场累计成交各币种折合美元972亿美元,比2001年同期多成交222亿美元,日均成交3.9亿美元,日均成交比2001年同期增长31.3%,比2000年同期增长132.1%,交易量明显增加。其中,美元品种成交951亿美元,日均成交3.82亿美元,日均成交比2001年同期增长30.4%,比2000年同期增长132.9%。

第四部分宏观经济运行分析

一、2002年世界经济金融形势。

(一)世界经济缓慢恢复。

2002年,世界经济未能完全摆脱2001年的不景气,恢复缓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全年全球增长率约为2.8%(按购买力平价方法计算,下同),高于去年0.6个百分点。世界贸易形势略有转机,但仍处于低迷状态,预计2002年增长 2.1%。全球投资增长继续萎缩,并滞后于消费增长,阻碍了世界经济的恢复和产业结构调整。大多数国家通货膨胀率下降,全球性通货紧缩压力增大。

专栏4:全球性通货紧缩压力增大

2001-2002年全球货币政策宽松态势并没有促使全球通货紧缩压力减弱。2002年,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通货膨胀率显著低于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平均水平。2002年,美国和欧盟通货膨胀率估计分别为1.5%和2.1%,均低于2001年2.8%和2.6%的水平。日本和亚洲一些新兴市场经济体仍被通货紧缩困扰,日本物价估计为-1%,比2001年低0.3个百分点。工业国家整体通货膨胀率仅为1.4%,比2001年低0.8个百分点。在发展中国家中,除拉美一些国家通货膨胀率明显上升外,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通货膨胀均有不同程度的放缓。全球通货紧缩压力和风险的明显增大对世界经济恢复构成了一定的威胁。

全球通货紧缩压力增大的原因较为复杂,非短期内形成。大多数国家通货紧缩压力上升有其具体的经济和金融原因,但从全球角度看,一些世界性原因值得关注:第一,从供给方面看,技术进步及电子商务的应用、全球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降低了全球制造业的生产成本,如跨国公司全球性的投资、生产、营销和竞争战略提高了效率,降低生产和交易成本,从而对价格产生了向下的压力。

第二,从需求方面看,2001年世界经济不景气和2002年世界经济恢复缓慢;全球性的贫富差距扩大,发展中国家相对发达国家的购买力下降,需求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

第三,从资金面看,1995至2000年股市持续高涨吸引大量资金入市,抑制了实体经济中的需求,对商品市场产生了较强的紧缩效应;另外,高科技泡沫导致了上万亿美元的无效投资,股市及房地产泡沫的破灭产生负的财富效应,也形成紧缩效应。

第四,从政策方面看,一些国家在经历过70年代和80年代的严重通货膨胀冲击后,十分重视对通货膨胀的控制,尚缺少有效的反通缩方法。流动性陷阱和接近零利率的境地使货币政策在反通缩中收效甚微,受到财政赤字上限要求等制约,采取反通缩政策的空间有限。

中国物价目前在低位运行有其特殊原因,对世界价格影响不大。2002年全球进口或出口规模在6万亿美元左右,中国出口商品价值3258亿美元,仅占5%。扣除加工贸易,中国真正的商品出口只占全球出口的2%左右,不足以对世界价格产生决定性影响。而且,中国近年来进出口增长都有长足进展,贸易项目基本平衡,中国在出口增长的同时,也输入了大量外国商品。中国为消费者提供物美价廉的商品,给世界和亚洲各国都带来了收益;中国强劲增长的国内需求,也为世界其他国家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主要工业国家经济恢复不同步,恢复态势和程度差异较大。美国经济起伏不定,预计2003年全年增长2.2%;欧元区平淡无惊,预计增长0.9%;日本经济踯躅不前,预计增长-0.5%。亚洲发展中国家增势强劲,预计增长达6.1%。

全球就业形势普遍恶化。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加拿大、瑞士等主要工业国家的失业率均明显地高于2001年。亚洲、拉美和欧洲地区主要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失业率也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估计全球的平均失业率约为6.5%,比2001年高1.5个百分点。

(二)国际金融市场继续动荡。

2002年,在世界经济恢复乏力、地区政治危机、美国经济恢复不稳定、公司利润萎缩、大公司丑闻频频曝光等因素影响下,国际金融市场继续动荡多变,市场风险加大并出现市场信心危机。

全球股市遭受重挫,反弹无力,“熊态”与萧条弥漫。2002年末,美国道·琼斯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分别比上年末下挫17%和32%。日经225指数、法兰克

福DAX、英国《金融时报》100指数和巴黎CAC40分别下滑了约22%、38%、25%和32%。东亚和拉美地区主要股市亦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国际债市公开发行量增长放缓,国际债券收益率明显下降。

美元贬值主导2002年国际外汇市场。2002年底美元对欧元、日元汇率分别为1.0496、118.74,比上年末分别贬值16.2%和10%。以贸易加权指数计,美元在2002年下跌了9.6%,是1987年以来全年最大跌幅。欧元汇率不断攀升,年底对美元汇率达到三年来最高点。国际油价在波动中呈上升趋势。年末油价再次突破30美元。

全球跨国直接投资继续大幅下降。全年直接投资增长约5340亿美元,比2001年下降约27%。中国因“入世效应”和持续稳定高速增长,利用外资约为527亿美元,首次成为全球吸收外资最多的国家。

(三)货币政策仍以宽松为主。

上半年,全球货币政策松紧并存,下半年,全球货币政策“松势”占上风,全年以宽松为主基调。美联储、欧央行和日本银行在坚持一段时间的“中性”货币政策后,第四季度先后放松银根。主要工业国家短期利率呈下降趋势,下降幅度有所放缓。全球长期利率走势先升后降,下降的幅度略大于短期利率。长期利率下降主要是下半年市场对主要工业国家经济恢复前景不乐观所致。

二、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

(一)经济增速逐季上升,价格水平维持低位运行。

2002年全年预计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10.2万亿元,增长 8%。其中,一季度增长7.6%;二季度增长8%,三季度增长8.1%,四季度增长为8.1%,全年呈逐季上升趋势。

随着经济景气回升,物价低增长态势有所改善。居民消费物价自去年11月以来,已经连续14个月下降或持平,2002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0.8%。居民消费价格同期比降幅由4月份的1.3%缩小到12月份的0.4%。

在居民消费价格中,食品价格下降0.6%,是拉动居民消费价格下降的重要因素;由于政策性调价因素,服务项目仍略呈上涨趋势,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0.6%;主要工业消费品价格低迷,衣着、家庭设备及个人用品、交通和通信价格都有不同程度下降。预计2002年工业品出厂价格,原材料、燃料和动力购进价格均下降2.2%左右。

市场物价持续低迷不仅影响企业当前的经济效益,而且也会降低生产者、投资者、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从短期看,物价低位运行的趋势仍将延续。

(二)固定资产投资和出口的快速增长是推动经济增长加速的重要力量。

2002年是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的第五年,财政资金和国债配套贷款拉动了投资增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6.1%,为1996年以来的最高增速。其中,基本建设投资1.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6.4%;更新改造投资6584亿元,增长11.1%。

2002年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投资完成3.1万亿元,增长17%。与此同时,民间投资在沿海和一些企业转制好的地区呈现回升迹象。2002年全年,集体经济投资5901亿元,增长11.8%,个体经济投资6280亿元,增长15.7%。全年集体和私营及个体经济投资增长13.8%,增幅比上年加快1.2个百分点。

2002年外贸进出口总值达到6208亿美元,同比增长21.8%。其中出口3256亿美元,增长22.3%;进口2952亿美元,增长21.2%;累计实现贸易顺差304亿美元,比上年增加78亿美元。一般贸易进出口总值2653亿美元,占当年进出

口总值的42.7%,增长17.7%;其中,出口1362亿美元,占出口总值的41.8%,增长21.7%。

2002年外贸形势好,尤其是出口增长加快,主要原因:一是全球经济,特别是美国经济缓慢回升,国外需求增加。二是中国加入WTO后,跨国公司加快将生产基地向中国转移,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增长强劲。2002年,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总值3302.2亿美元,占总份额已超过了一半,并在加工贸易出口中占据了约3/4的比重。三是外资流入快速增长也有力地推动了投资和外贸出口的增长。除此之外,企业进出口经营权放宽和出口信贷的增加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我国出口增加。

在三大需求中,消费的平稳增长也是推动2002年经济快速增长的一大因素。预计200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万亿元,增长8.8%左右,扣除物价因素实际上涨10 %,与上年基本相当。2002年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是促进消费平稳增长的主要原因。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加快,增加居民收入、加大社会保障力度、减轻农民负担等政策产生了积极的效果,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

(三)就业压力增大是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据估算,2002年进入劳动年龄的人口增加800万人左右;与此同时,2001年末失业人员和国企下岗人员各有600万人左右,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规模越来越大。而目前每年城市所增加的就业岗位很难超过900万个。

1996年以前,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一直低于3%,1997年首次超过3%,1997年到2000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2001年上升为3.6%。进入2002年我国就业形势进一步严峻,2002年城镇登记失业率预计达到4%。2003年我国面临1999年高校扩招的学生毕业、一批下岗职工协议陆续到期将离开企业走向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压力较大。

在经济以较快速度增长的同时,就业问题仍然突出。这一方面由于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增长中的资金、技术含量提高,对就业的吸纳能力相对减弱;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改革的深化,企业冗员不断裁减,就业总量的增长进一步放缓。由此看来,就业问题在未来较长时期内将是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突出矛盾。扩大就业,解决好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问题成为一项紧迫且长期的任务。

三、产业分析。

2002年,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力度进一步加大。

农业生产平稳发展,在保持农作物种植面积基本稳定的情况下,按照市场需求变化,进一步加快了结构调整步伐。粮食生产中的优质水稻、小麦和玉米等种植面积大幅度增加,棉花、油料、糖料和蔬菜瓜果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也进一步扩大。尽管夏粮和早稻出现了减产,但秋粮获得了较好的收成,全年粮食产量9142亿斤,比上年增长1%。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经济效益逐步改善。2002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达到31482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增速比上年加快2.7个百分点。2002年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5620.4亿元,增长20.6%,增幅提高12.5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2636.1亿元,由上年下降1.4%变为增长15.3%。五个行业对整个工业利润增长的贡献最大: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实现利润482.4亿元,增长83.2%,新增利润219.1亿元,位居各行业之首;列第二至第五位的是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普通机械制造业,五个行业共新增利润534.5亿元,占全部工

业新增利润的55.7%。汽车行业是2002年经济发展中的一个亮点,全年汽车累计生产348万辆。据统计,一季度汽车产量增长18.1%,上半年增长29.4%,第三季度增长33.2%,全年增长38.5%,呈逐季加快态势。

在扩大内需政策的作用下,国民经济持续增长推动了钢铁产业的快速发展,钢铁产业新世纪初再次出现“产销两旺”的态势:一是钢铁产量爆发性增长。2002年钢和成品钢材产量分别达到18155 万吨和19218万吨,增长率分别为20.3%和18.9%。从1996年中国年钢产量突破1亿吨大关后,已连续6年成为世界第一产钢大国。二是钢材进口大幅增加。受国外倾销的压力和国内经济增长推动力的双重影响,钢铁进口突然放大,2002年钢材进口2449万吨,增长42.2%,比2001年多进口727万吨,增幅比上年提高34个百分点。三是钢材表观消费量(产量+净进口量)高速增长。2002年钢材表观消费量达2.1亿吨,同比增长24.3%。我国消费了全球四分之一的钢铁产量,已相当于美国和日本的总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市场。

近年来,钢铁行业的快速发展是由房地产、汽车、家电等耐用消费行业的需求强劲增长带动的。钢铁消费快速增长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但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经济结构不断改善、产业结构优化以及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备,单位GDP的钢材消耗量必然会迅速下降,钢材需求量将逐渐进入一个稳定的阶段。另外,我国钢铁产业的发展还存在下列问题:一是钢材产量高,但产品结构层次低,高档次的钢材品种还大量依靠进口;二是产业集中度降低,与国际钢铁产业的发展潮流背道而驰。具有技术经济实力的大企业偏少,小企业偏多。因此,金融在支持钢铁产业发展中要重视贷款质量,关注贷款结构调整,积极支持钢铁行业钢铁新工艺、新设备和新产品的引进开发,推动钢铁行业的技术升级,坚决制止低水平重复建设。

2002年全国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7736亿元,同比增长21.9%。从当前全国房地产市场总体情况看,房地产市场保持健康、快速发展态势,供求基本均衡,但部分地区存在投资增幅过大、土地供应量过大、房价上涨过快、住房结构不合理、房地产开发企业资产负债率高等问题,影响到房地产金融的发展,隐含了一定的金融风险:一是商业银行贷款是当前房地产投资的主要资金来源。一旦房地产市场出现泡沫,将直接导致房地产贷款的金融风险的显现。二是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不良率不容忽视。三是政府的短期政绩、形象工程;开发商的暴利;房改政策的需要等,都在诱导商业银行信贷资金投向房地产领域。

2002年11月,人民银行对部分城市商业银行2001年7月1日至2002年9月30日发放的房地产贷款情况进行了检查,共抽查房地产贷款20901笔,金额1468亿元,其中房地产开发贷款3654笔,金额1380.5亿元,个人住房贷款12158笔,金额44.1亿元,个人商业用房贷款5089笔,金额43.4亿元。发现违规贷款和违规金额分别占总检查笔数和金额的9.8%和24.9%。从贷款的种类看,违规贷款主要集中在房地产开发贷款和个人商业用房贷款。从行别看,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违规现象比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相对严重。主要表现为:一是对“四证”(《国有土地使用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不齐全的项目发放房地产开发贷款;或逃避人民银行“四证”规定,以流动资金贷款替代房地产开发贷款;二是在开发商自有资金尚未达到开发项目总投资30%的情况下发放房地产开发贷款;三是放松个人住房贷款的条件:降低首付比例;以个人住房贷款名义发放个人商业用房贷款;违反期房贷款“多层住宅主体结构封顶、高层住宅完成投资总额三分之二”的政策规

定;四是违反现房管理规定,对期房发放个人商业用房贷款;违反个人商业用房贷款的抵借比不得突破60%及贷款期限不得超过10年的规定。考虑到当前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住宅业是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一特殊背景,房地产信贷政策应采取软着陆的办法,金融机构既要支持房地产业的发展,又要防止引发房地产泡沫。

第五部分预测和展望

一、2003年世界经济金融前景预测。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2003年世界经济增长率约为3.7%,国际贸易增长 6.1%。美国经济将继续恢复,预计全年的增长率为 2.6%。欧元区预计增长2.3%。日本经济恢复的稳定性将有所增强,预计全年增长率为1.1%。发展中国

家整体增长形势将好于去年,但地区增长差异较大。

2003年,国际金融形势仍然严峻,世界经济发展不确定性较大:一是区域政治局势动荡。美伊战争一触即发,由此对国际油价、全球股市、美元汇率和资本流动都将产生重要影响。二是恐怖主义继续破坏世界经济恢复的环境。三是美国经济恢复之路仍然曲折多变,迅速恢复的可能性不大。世界经济对美国经济过分依赖的状况不会有根本改变。四是全球通货紧缩风险依然存在。

2003年,全球货币政策关键是看主要工业国家尤其美国经济能否较稳定和顺利地恢复。上半年,全球货币政策将从上年末宽松态势进入“中性”阶段。全球通货膨胀水平仍然维持在较低水平,通货紧缩压力虽局部有所缓解,但总体形势还难有较大的起色。

二、2003年我国经济金融趋势和预测。

2003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第一年,搞好今年的经济和金融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亚洲地区经济形势继续看好,有助于我国加强与该地区国家的经贸往来与合作。全球投资风险加大将使政治稳定和经济持续增长的中国继续成为吸引外资的大户。但世界经济恢复面临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也使我国经济增长面临一些负面影响:区域政治局势的动荡及对世界经济恢复前景的可能损害增加了我国经济发展外部环境的变数。上半年国际油价的继续上升对我国国际收支会有一定影响。全球性通货紧缩趋势未有根本缓解。

从国内看,2003年经济金融发展面临许多有利条件:第一,党的十六大提出,坚持把发展作为当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十六大确定的包括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允许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国有经济的发展等新政策对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非常有利。第二,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形成和完善,经济自主增长能力增强,民间投资的积极性逐步提高,将对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作出较大贡献。第三,经济增长的物质基础日益强大,人力、物力、财力的储备在不断上升,社会总需求保持较快增长水平,预计国内消费需求平稳,投资和出口将继续保持一定的增速。第四,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为我国经济金融创造了良好的宏观政策环境。

2003年金融工作和货币政策也面临一些困难。一是近两年直接融资比重下降,经济发展对贷款需求可能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二是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有待进一步改进,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金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有待加强;三是金融运行中的一些结构性矛盾仍未解决,主要是小企业、农业、

我国近年来货币政策分析及其面临的挑战

我国近年来货币政策分析及其面临的挑战

我国近年来货币政策分析及其面临的挑战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宏观经济起伏较大,货币政策几经转变。而今,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的经济形势更加的严峻,本文通过分析中国近年来的宏观货币政策,思考国家在复杂的经济条件下的一系列措施。 关键词:近年宏观经济,货币政策 在西方经济学中有着两个重大的部分,一个是微观经济学,而另一个就是宏观经济学,两者相辅相成,用各自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方法研究解析国民经济。如果把一个国家乃至世界的经济看作是一片大海,那么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就是组成这片大海的水滴,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则是它波澜壮阔的海面。尤其在近年来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经济形势受到国际国内多种条件的影响,可谓纷繁复杂。在分析宏观经济政策之前,我们有必要讨论一下我国20世纪前后这一时期的经济情况。 正文: 一、实体经济分析 1、经济增长 1997年我国经济开始进入了结构性的总需求不足的通货紧缩时期,经济增长率不断下降,1999年的经济增长率下降到了7.1%的改革开放以来的最低点。之后,经济增长率便开始逐步回升,2001年至2002年经济增长率的回升较为平稳,而从2003年起,经济增长率便迅速上升,到2004年第三季度,在国际原油以及其它中间投入品价格大幅上升、国家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下,经济增长率仍达到9.2%。这表明,我国的经济增长率得到了一定的复苏。但是,复苏的前景并不容乐观。

2、投资 我国的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投资增长的驱动。自1993年投资增长率持续下降到1999年后,2000年我国的投资增长率开始迅速上升。2003年全年的投资增长率达到了28%强,进入2004年之后,投资增长率之高出乎所有人的意料,2月份的投资增长率竟然达到了53%。这迫使中央政府果断地采取了包括货币政策和行政手段在内的严厉调控措施。在宏观调控的努力以及市场机制的双重作用下,自今年3月份,投资增长率开始缓慢下降,到9月份,投资增长率下降到了27.7%。对于宏观调控当局而言,投资增长率的这种变化是政府所期望看到的趋势。 鉴于投资增长率的波动是我国实施宏观调控措施的基本依据之一,因此,我们有必要对造成投资增长的原因进行更深入的分析。 2000年以来,我国投资增长率快速上升,地方政府为追求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固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以下两个因素不可忽视。 其一,我国人均GDP的上升、住房分配的市场化以及商业银行资产结构的调整(对消费者贷款的增加),促使了我国城镇居民以住房和汽车为代表的第三次需求结构的升级,对以汽车、住房为代表的兼具投资与消费双重效应的需求日渐殷盛。而这次需求结构的升级,产业关联度很高,带动了与之相联系的上下游产业新的盈利机会和新市场的出现。事实上,2003年以来投资比较活跃的领域也大多集中在这些行业之中。 其二,与我国居民需求结构第三次升级相呼应,我国的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导致了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需求的迅猛增加。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城市化水平也稳步上升,到2003年底,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已达40.5%。城市人口的增加,必然伴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扩张,城市化必然带来更多的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和房地产投资,而城市基础设施和房地产投资又带来了钢材、水泥等建筑材料和家居用品、家庭装修、装饰等行业的产出增长,进而也带动这些行业的投资增长。 其三,居民需求结构的升级和城市化所带来的投资增长,对"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在追求"以人为本"的经济

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的简单分析

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的简单分析 依据中国人民银行2009至2011各季度货币执行报告,得出的各季度末的广义货币M2、狭义货币M1、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数据图表如下: 单位:万亿元

通过图表,我们可以看出,从2009年到2011年,M1、M2的余额是一直往上增长的。 这说明2009-2011年每个季度的货币供应量都是增长的。只是每个季度货币供应量的增长速度不一样,就像图上所显现的,增长的趋势线并不是一条直线。但是用EXCEL添加了趋势线后不难发现,货币供应量的增长是比较稳定的。 2009年前三季度的货币供应量都是快速增长的,第四季度货币供应量的增长速度相比前三季度减慢了,但仍然增长较快。2009年M1余额从17.7万亿元增长到了22万亿元,M2余额从53.1万亿元增长到了60.6万亿元。2010年的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在前两个季度是有所回落和逐步放缓的,但在后两个季度货币供应量增速有所回升和增长趋稳。2010年M1从22.9万亿元增长至26.7万亿元,M2从65万亿元增长至72.6万亿元。2011年前三季度货币供应量增速总体回落,M1从26.6万亿元增长至26.7万亿元,M2从75.8万亿元增长至78.7万亿元,很明显,2011年前三季度货币供应量的增幅是小于2009和2010年各季度的增幅的。 通过对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打折线图分析,可以很清楚地发现基础货币从2009-2011年的前三季度是一直增长的,而货币乘数却与基础货币的趋势相反,是不断下降的。

下面来看一下2009-2011年的货币政策操作。 在2009年,四个季度的货币政策进行了适时适度地开展公开市场操作、加强信贷政策引导与优化信贷结构、稳步推进金融企业改革、积极参与国际金融危机应对合作、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和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由于受到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会有所下降、小部分资本会外流、金融机构利润空间会缩小。要保持经济又好又快的增长,就要保持金融和资本市场稳定发展,另外还要保持物价稳定,保证农业丰收,粮食自给自足。与此同时,中国应该抓紧解决自身的问题,特别是扩大内需,增加居民收入。 所以,我们的2009年全年的货币政策都围绕着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大局,贯彻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银行流动性充裕。引导金融机构扩大信贷投放,优化信贷结构。 针对不同时期的流动性形势变化,合理把握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和频率,央行全年累计发行中央银行票据4.0万亿元,开展正回购操作4.2万亿元;科学设计公开市场操作工具组合,上半年以3个月内短期操作为主,7月恢复了一年期中央银行票据发行,适当延长了流动性冻结时间,同时灵活调整3个月以内的短期正回购操作期限结构,与中央银行票据在期限上形成互补,增强了流动性管理的针对性和灵活性;适度提高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弹性,上半年保持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大体平稳,下半年随着经济企稳回升的进一步确立,及时增强了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弹性,操作利率由小步上行到逐步企稳,有助于促进货币市场利率合理回升;及时开展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业务。 总体上来说,2009年的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得到了有效传导,对扩张总需求、支持经济回升、遏制年初的通货紧缩预期发挥了关键性作用。三四季度信贷增长比上半年有所放缓,节奏更趋平稳,有利于防范和化解可能影响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风险。 2010年央行的货币执行政策有灵活、适度开展公开市场操作、适时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发挥再贴现和支农再贷款引导信贷资金投向、信贷政策引导、稳步推进金融机构改革、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发挥利率杠杆调控作用、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和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2010年,央行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逐步引导货币条件从反危常

毕业论文中国货币政策分析

引言 货币政策是指政府或中央银行为影响经济活动所采取的措施,尤指控制货币供给以及 调控利率的各项措施。而我们中国,自1998年起就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稳健的 货币政策。即以币值稳定为目标,正确处理防范金融风险与支持经济增长的关系,在 提高贷款质量的前提下,保持货币供应量适度增长,支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坚持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是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及巩固和发展宏观调控成果的需要, 也是维护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举措。 货币政策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一国货币政策的出现往往与当时的社会大环境相 得益彰。稳健的货币政策是98年以后才渐渐稳定下来并付诸实施的,可见在当时的社 会经济环境为其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一、稳健的货币政策形成的背景 (一)90年代初的房地产热,为稳健货币政策的实施创造了大的宏观环境。 90年代初的房地产和开发区热,使得部分中小金融机构的风险问题到了97、98年时 已相当突出。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操作性风险等几大风险 交互错杂,又衍生出更多的子风险,而原有的货币政策已经不能与此时的经济环境相 得益彰。1995年颁布的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我国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而实质上,我国货币政策面临着来自中央政府的多目标约束: 物价稳定,促进就业,确保经济增长,支持国企改革,配合积极财政政策扩大内需, 确保外汇储备不减少,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这一系列的约束,无疑让政策执行时的 效果大打折扣。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国货币政策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坚持稳定 物价的单一目标,逐步弱化直至消除多目标约束成为当务之急。 (二)实际有效贷款需求不足,对稳健货币政策的建立提出了现实的要求。 尽管当时社会总需求不足的矛盾已经暴露,但是最突出的还是结构性问题,实际有效 贷款需求不足。具体地说,这些结构性问题包括七个方面: 1 1、二元经济结构继续强化,反差过大。改革开放以来,二元经济结构并不是在持 续转化,而是经常出现波动、迁回、反复甚至强化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贫 富差距越来越大。 2、区域差距继续扩大。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区域差距一度缩小,然而在1978一 2005年间,东部、中部和西部的GDP占全国比重的平均值分别为56%、26%和18%。在

央行《2020年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点评:市场化受控推进,货币...

央行《2020年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点评:市 场化受控推进,货币... 事项: 央行发布《2015年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对此我们点评如下: 评论: 对经济和物价形势的判断:结构性亮点突出,对形势把控更有信心 报告对我国经济形势的判断非悲非喜,认为全球经济在“深刻的再平衡调整期”,中国经济“新常态”确立.央行认为相对积极的因素包括:1)总量增长平稳,消费贡献度上升; 2)不少经济领域的内生活力逐步增强,一些新业态、新模式发展较快,民间投资占比较高. 对于中长期,央行继续寄望新型城镇化、服务业,认为地域差异带来的回旋余地仍然充足,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正在形成新引擎. 我们在对比央行本期报告与前期报告的相关表述时,感受到央行对中长期形势的掌控变得更有信心,对一些关键问题的判断更加清晰:1)明确承认中国经济正在“向潜在产出水平收敛”,可能表明央行心目中的潜在增长水平是低于现值的;2)认为我国的问题是“经济周期性和结构性问题相互叠加”,但主要是“结构性矛盾和发展方式上的问题”;3)物价运行两极分化,呈现更加复杂的结构化特征,但与此前的“密切关注”不同,本次报告明确提出在应对上“区别对待、抓住重点、多措并举、统筹兼顾”. 货币政策老调新弹:继续配合稳增长,但注意不阻碍出清 我们在2015q2报告点评中提出的“猪周期无碍货币宽松”得到印证,q3报告央行货币政策提法延续了“保持松紧适度、适时预调微调”的说法,经济下行期大基调偏松仍未改变.在政策工具的选取

上,首先央行新增了“强化价格型调节和传导机制”的表述,这与q3先后完成的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一脉相承;其次央行表明将进一步“完善中央银行抵押品框架”,这与商业部门风险偏好较低、政策金融补位的特征一致. 央行长时间以来一直保持“松紧适度”的提法,q3报告则进一步阐明不宜“过松”的逻辑:不能过度放水、妨碍市场的有效出清.q3报告中央行仍然将产业和区域的发展分化总结为“弹性较强、市场出清和结构调整较快的区域和行业表现出更强的发展势头”,我们认为这是对“出清”问题的正面回答,即央行认为工业部门有必要“有效出清”,货币政策宽松不能干扰工业部门有效出清.

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分析

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 摘要:货币政策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在整个国民经济宏观调控体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货币政策有效性对于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5日发布《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报告(2014-2015)》指出,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宏观调控必须坚持多目标的“区间调控”、“定向调控”和“结构调控”,一方面要保就业、稳增长、防风险、稳物价;另一方面也要调结构、惠民生、促改革。这份逢年底发布的年度报告提出,面对经济下行压力,2015年中国经济宏观调控政策应坚持实施“新常态下的新对策”,在潜在增长率下移、去产能、去杠杆的过程中,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5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2015年中国经济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而货币政策作为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一部分,其有效性却仍有争议。 1.货币政策 狭义的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或信用量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包括信贷政策、利率政策和外汇政策。广义的货币政策则是指政府、中央银行和其他有关部门所有有关货币方面的规定和采取的影响金融变量

的一切措施。 而两者的不同主要在于后者的政策制定者包括政府及其他有关部门,他们往往影响金融体制中的外生变量,改变游戏规则,如硬性限制信贷规模,信贷方向,开放和开发金融市场。前者则是中央银行在稳定的体制中利用贴现率,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达到改变利率和货币供给量的目标。中国实行的是: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 2.稳健的货币政策 稳健的货币政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提法,它讲的是制定货币政策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它不同于经济学教科书关于货币政策操作层面的提法(如“宽松的”、“中性的”或“紧缩的”货币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与稳定币值目标相联系,它包含既防止通货紧缩又防止通货膨胀两方面的要求,它\不妨碍根据经济形势需要对货币政策实行或扩张、或紧缩的操作。 1998年以来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货币信贷总量平稳增长。1998~2001年,广义货币供应量增幅基本控制在14%~15%之间,与过去一些年代货币和信贷大起大落相比,近几年我们终于把货币信贷的增长调控得比较平稳了。二是信贷结构有了大幅度的调整。在一系列信贷政策的推动下,个人住房贷款、基础设施贷款和农业贷款比重大幅度上升,在当年贷款新增额中上述三项贷款大体占七成,信贷结构的这种调整有力促进了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三是保持了国内金融稳定和人民币汇率的稳

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读后感

2011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读后感 一、央行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所传递的货币政策信息: 1、货币政策取向预调微调,同时强调加强系统性风险防范 首先,政策表述明显不同于以往,货币政策定调为: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货币政策目标明确为三个方面:即巩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加强系统性风险防范。 此前,央行的表述一般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表述的变化,说明宏观调控的基本取向有所改变。改变的前提在于经济和通胀形势的变化,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当前经济增长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对外贸易更趋平衡,内需作为经济增长动力更强,物价过快上涨势头得到初步遏制。同时,报告认为:当前稳健货币政策成效逐步显现,货币信贷增长向常态水平回归,与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相适应。结合央行对于经济形势的判断,我们认为未来一段时期货币政策的基调将是:总量维稳、结构微调、定向宽松。 具体原因如下:当前和未来将是改善的通胀目标管理制,因为货币存量较高,资源要素价格改革、劳动力成本等中期通胀压力仍在,这就导致未来物价走势仍有不确定性,物价稳定的基础还不牢固,维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的任务很难完全松懈,这就决定了未来政策放松的余地有限,总量维稳可能是常态。 适时适度预调微调和定向宽松主要是要维护相对平稳的经济增速,在外需相对疲弱、国内经济增长方式逐步转变的情况下,中国的潜在增长水平也会逐步趋缓,保持经济平稳适度增长,既有利于抑制物价过快上涨,中长期看也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微调具体体现在信贷政策上,即有保有压,保证国家重点在建、续建项目的资金需要,重点支持符合产业政策的中小企业,支持民生工程尤其是保障性安居工程。 其次,关注系统性风险的防范,重点是继续加强地方融资平台公司贷款、表外业务和房地产金融的风险管理,加强对民间借贷的监测分析。 对于系统性风险的提法较二季度报告有两大显著不同:一是表述更为突出,明确其重要性;二是删掉了跨境资本有效监控,而提示了民间融资问题。由于前两年中国总需求回升较快,随着经济增长向常态调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也可能逐步显现。特别是在中国经济潜在增速逐步趋缓额背景下,更需要注意方法系统性风险问题。 2、当前实际货币条件仍保持适度合理水平,预计未来信贷增速仍将维持15%左右 对于市场关注的M2 问题,此次报告有更加全面的分析。报告指出,考虑到2011 年以来表外理财等金融创新对M2 增速回落的影响因素,当前实体经济的实际货币条件仍保持适度合理水平。同时对于M2 低估和实际货币增速有如下的分析: 首先,目前金融工具不断创新,企业与居民投资渠道日渐丰富,分流了企业与居民存款,使货币供应量有所低估。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非金融企业存款,规模2.8 万亿;公积金存款,规模6992 亿;表外理财,3.3 万亿;境外机构境内存款;其他创新性金融机构、金融

2011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二○一一年第四季度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 2012年2月15日

内容摘要 2011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国家宏观政策注意把握好力度和节奏,取得了明显成效。经济增长和价格总水平涨幅逐步趋稳,国际收支继续改善,就业形势较好,国民经济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2011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47.1万亿元,同比增长9.2%,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5.4%。 实施稳健货币政策,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2011年前三季度,面对通货膨胀压力不断加大的形势,中国人民银行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围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这一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先后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共3个百分点,3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共0.75个百分点,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实施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引导货币信贷增长平稳回调,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进入10月份以后,针对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继续蔓延、国内经济增速放缓、价格涨幅逐步回落等形势变化,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暂停发行三年期央票,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调整优化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有关参数,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型微型企业、“三农”和国家重点在建续建项目的信贷支持。总体看,稳健货币政策实施成效逐步显现。 货币信贷增速平稳回调,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2011年年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85.2万亿元,同比增长13.6%,增速比上年低6.1个百分点。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5.8%,增速比上年低

4.1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7.47万亿元。2011年社会融资规模为12.83万亿元,其中债券融资明显增多。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总体稳步上行,12月份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8.01%,比年初上升1.82个百分点。2011年年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6.3009元,比上年末升值 5.11%。 当前,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具备不少有利条件。但也要看到,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仍然极为复杂和严峻。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短期内难以有效解决,世界经济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中国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仍很突出,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物价上涨压力并存。 中国人民银行将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金融工作会议部署,牢牢把握科学发展的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密切监测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发展变化,增强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组合,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协同发挥好逆周期调节功能,在总量适度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调节好货币信贷供给,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推动金融市场规范发展,深化金融机构改革。有效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保持金融体系稳定。

中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选择与效果分析

一、引言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选择一直是理论界与实际工作部门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一般包括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四个部分。它们虽然分别表示了一个经济体内外部的最优均衡状态,但是之间存在冲突,如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目标在短期内相冲突,这导致了经济体需要对其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进行选择。货币目标制度一般包括以单一目标值和多重目标制。单一目标制为货币学派所推崇,弗里德曼认为多重目标难以兼顾,易引起政策的过度调整;而凯恩斯学派则认为多重的权衡性货币目标制度能更好地解决错综复杂的经济问题。我国现在实行“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的货币政策目标制度。 近几年来,次贷危机造成全球金融海啸,对我国的经济产生重大冲击,使我国的政策方向由控制通胀的紧缩型转变为刺激经济增长的宽松型政策;而随着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启动,国际市场中大量流动性涌入中国,对中国造成输入性通胀压力,同时由于国内货币供给量的剧增,我国的通胀率一度远超3%-3.5%的警戒区间,货币政策再次进入紧缩阶段。在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式下,研究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选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将首先对货币最终目标的含义及各目标之间的具体关系与存在冲突进行介绍,然后会结合我国的经济现状分析现行的货币政策目标制度并用VEC模型检验两个最终目标之间的关系,并提出当今经济环境下应当选择的货币政策目标。 二、文献综述及我国现状 货币政策目标及其制度的选择一直受到理论界的密切关注。货币主义学派支持货币中性论,即货币政策的扩张和紧缩仅仅能影响通货膨胀率的波动而对产出和就业产生系统性的影响。因此,货币主义学派主张采用通货膨胀率作为货币政策调控的长期目标。而凯恩斯学派则持相反意见,他们认为经济现象错综复杂,现实社会中的经济问题也往往是多方面的,单一的货币政策目标难以兼顾,多重的货币政策目标能够更好的解决经济问题。 国内,不少学者就我国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进行了研究。在单一目标与多目标制之争方面,谢平(2000)、宋海林和刘澄(2003)等就认为多目标约束的货币政策“要求过高”,“货币政策无论短期好还是长期都应该坚持稳定物价的单一目标”。而周俊(2002)提出根据我国政治经济形式及当前的经济任务,我国应采用多重货币政策目标,即以币值稳定与经济增长为主。何运信与曾令华(2004)则依据总供给曲线特征进行实证分析,由于正斜率总供给曲线的存在及该曲线的不稳定性及其测度上的不确定性,货币政策需要盯住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双重目标,而不能只注重物价稳定的单一目标。 就具体的货币政策目标选择方面,卢宝梅(2008)提出,我国应改变长期以来偏重经济增长目标而忽视价格稳定目标的政策导向,建立起灵活的通货膨胀目标制的货币政策。陈之荣(2009)则提出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中国货币政策的调控重点应当着眼于保证经济的平稳增长,同时也应预防扩张政策可能引发的通货膨胀风险。徐茂魁(2010)通过VAR模型及脉冲响应模型证明中国以信贷扩张为主的货币政策比货币供应量为主货币政策更能有效地带动中国经济增长,并带来更小的通货膨胀,因此,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可以继续适度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但要更加注重货币政策的运用。由此可见,在不同的经济金融形势下,中央银行应采取不同的货币政策目标。

我国货币政策工具及其效果评价.

我国货币政策工具及其效果评价 08金融3班08050315 钱晨 摘要: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实施宏观调控,是中央银行的基本职责之一。货币政策作为宏观经济间接调控的重要手段,在整个国民经济宏观调控体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决策程序的科学合理和政策工具的正确使用是货币政策作用有效发挥的重要前提。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我国当前货币政策面临的主要问题,了解当前的货币政策目标和为实现目标使用的货币政策工具,以及对政策的效果评价 关键字: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工具汇率利率政策效果 正文:货币政策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市场利率,通过市场利率变化来改变民间资本投资,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 当前,我国金融经济的总体运行态势是好的,但由于正处于市场化改革的特殊历史时期,一些不良因素和倾向值得警惕。货币政策面临着巨大挑战和严俊考验。当前货币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汇率和货币政策独立性之间存在冲突,以及多重因素导致的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目前我国正处于金融业对外开放、金融机构健全性改革以及汇率、利率和资本市场等市场化改革齐头并进的特殊历史时期,金融经济运行的总体态势是好的,但是有些不良因素和倾向也值得警惕,包括国际热钱大量流入、人民币升值预期强烈、流动性过剩、贷款增长偏快以及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等。货币政策面临着巨大挑战和严峻考验。 我国当前货币政策的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汇率稳定和货币政策独立性之间存在冲突 一方面,为了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央行试图使人民币与美元利率之间保持一定的差距,这样不但可以减小“热钱”的套利空间,还可以鼓励国内资金外流,进而减轻本币升值压力;另一方面,国内流动性过剩,信贷增速偏快,直接导致了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房地产、部分能源和原材料市场价格偏高。经济形势本身要求提高利率,紧缩流动性。当前这种格局符合“蒙代尔三角”的描述:一个国家在资本自由流动、汇率稳定和保持货币政策独立性之间只能三取其二。就国内已经大量涌入的热钱数量来看,资本管制的效力有限,我国存在实际上的资本自由流动,因此,汇率稳定和保持货币政策独立性这两者从理论上讲不能同时作为货币政策目标,但实际上央行却一直在努力三者兼得,这使货币政策回旋空间十分狭窄。上半年央行的货币政策思路是在尽量不提高利率(特别是存款利率)的前提下,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窗口指导来紧缩流动性,以达到同时稳定利率和汇率的目的。 (二)多重因素导致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 在汇率和利率这一对矛盾中,汇率处于主导地位。对人民币升值原因的深入探讨应该作为对当前货币政策进行深入研究的逻辑起点。归纳起来,人民币升值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 第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产业转移。第二,国内资金缺少国际投资出口。第三,多种预期因素导致热钱涌入。 面对我国货币政策所存在的问题,要调整货币政策以完成我国当前的货币政策目标,宏观经济的四大目标我们已经了解,即: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物价稳定及国际收支平衡。

央行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解读

中国人民银行于8月5日发布了《2010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是我们对此报告的解读。 通过分析,我们认为值得关注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央行对当前和未来宏观经济形势的看法。二是央行下一阶段货币政策的主要思路。具体来看: 对于当前和未来的宏观经济形势,央行分析认为:当前我国经济总体向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下一阶段国民经济在快速回升的基础上有望逐步趋向稳定和可持续增长。从外部需求看,虽然存在欧洲部分经济体主权债务危机等不确定因素,但全球经济总体保持复苏态势。从国内情况看,根据国民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2010年以来宏观政策在坚持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提高针对性和灵活性,注意把握好调控的力度、节奏和重点,并采取了加强地方融资平台管理以及引导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等一系列措施,对及早防范财政金融领域的潜在风险、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发挥着积极作用。同时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推动经济增长的新举措,着力振兴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保障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加快新疆地区发展,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这些举措有利于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形成更可持续的经济增长点。当前各地加快发展热情依然较高,城镇化和消费结构升级发挥着持续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这些都有利于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增长。 同时,央行也指出,当前国内外环境依然复杂严峻,经济运行中不确定、不稳定因素较多,宏观调控面临两难局面。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比较脆弱,国际金融环境仍不稳定。二是内需发展的基础还不平衡,民间投资和内生增长动力还要强化,持续扩大居民消费、改善收入分配、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任务艰巨,节能减排形势严峻,财政金融领域风险值得关注。 整体来看,央行对于当前和未来的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谨慎乐观。在分析经济运行中面临的不确定因素时,世界经济复苏基础的脆弱和不稳定以及国内内需回升基础的不平衡仍是两大主要问题。这与上期报告中的看法趋于一致。 对于未来的价格走势,央行指出,价格形势比较复杂,通胀预期管理仍需加强。虽然存在一些有利于价格水平稳定的因素,但通胀预期和价格上行风险也不容忽视,主要表现在:一是受主权债务危机等不确定因素影响,各国政策退出较为谨慎,全球货币条件比较宽松,富余资金可能寻找各种途径和出口,潜在的通胀压力依然存在。二是当前国内劳动力价格趋升,资源环保成本加大,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继续推进,都有可能对通胀预期产生影响。本期报告中央行还以专栏的形式对劳动力成本进行了分析。由于中长期内我国将面对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的趋势,其对经济金融的影响不容忽视。 物价上行压力难消 通胀预期管理难松 --央行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解读 研究员: 崔红霞 执业证书编号: 电话:

2010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二○一○年第三季度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2010年11月2日

内容摘要 2010年第三季度,中国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势头进一步巩固。消费平稳较快增长,投资结构有所改善,对外贸易继续恢复,消费、投资、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协调性增强;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工业产销衔接状况良好,居民消费价格继续上涨。前三季度,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26.9万亿元,同比增长10.6%,第三季度同比增长9.6%;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9%,第三季度同比上涨3.5%。 中国人民银行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 策,并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适时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引导金融机构合理把握信贷投放总量、节奏和结构,继续稳步推进金融企业改革,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改进外汇管理,促进经济金融平稳健康发展。总体看,金融运行平稳,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9月末货币信贷增速有所反弹。 2010年9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69.6万亿元,同比 增长19.0%,增速比6月末高0.5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24.4万亿元,同比增长20.9%,增速比6月末低3.7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存款增长较快,9月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同比增长19.8%,增速比6月末高1.2个百分点。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速稳中趋升。9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8.5%,增速比6月末高0.3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6.3万亿元,同比少增2.4万亿元。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继续小幅上升,9月份非金融性企业及其他部门贷

中国人民银行2006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中国人民银行2006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法规类别】银行综合规定 【发布部门】中国人民银行 【发布日期】2006.08.09 【实施日期】2006.08.09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E0303 中国人民银行2006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2006年8月9日) 中国人民银行2006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中国人民银行2006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附录)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平稳实施一周年 至2006年7月20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已平稳实施一周年。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贯彻主动性、可控性、渐进性原则,一年来中国人民银行着力完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体系,促进外汇市场发展,优化外汇管理政策环境。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运行良好,作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的重要制度建设之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取得了预期效果。 一、完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体系 建设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既包括建设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市场化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也包括改革中央银行外汇公开市场操作方式。根据“三性”原则,中国人民银行分步实施,进一步完善了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体系。 增强人民币汇率的灵活性。2005年7月21日后,中国人民银行在原有即期外汇市场结构的基础上,扩大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对非美货币汇率的浮动幅度,改进银行柜台外币牌价的管理方式,扩大银行柜台人民币兑美元牌价的价差区间,取消对人民币兑非美货币柜台挂牌汇价的价差管理,使微观经济主体首先适应更具弹性的人民币汇率,保证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平稳过渡。 完善人民币即期汇率形成机制。2006年1月4日,在新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平稳运行近半年后,中国人民银行改革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结构,引入国际通行的询价交易方式。鼓励金融机构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积极进行产品创新,满足企业和居民外汇避险和投资的多样化需求。同时引入做市商制度,提高金融机构的自主定价能力,并通过做市商的连续报价为市场提供流动性,平滑市场价格波动,提高交易效率,为逐步形成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即期汇率形成机制提供制度支持。 在询价和撮合交易方式并存的新市场框架下,中国人民银行参照国际通行的基准利率、汇率确定方式,改进了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的形成方式,授权作为市场中介组织的中国外汇交易中心计算并公布每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其中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以全部做市商的报价作为样本加权平均计算得出,人民币对欧元、日元和港币汇率中间价由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分别根据当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与上午9时国际外汇市场欧元、日元和港币对美元

央行近年货币政策分析报告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或信用量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 中国央行于2013年初创设了常备借贷便利,自2013年6月开始实施操作。自此,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又增加了一项。 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包括: 一、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公开买卖债券等的业务活动即为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1999年以来,公开市场操作已成为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日常操作的重要工具,对于调控货币供应量、调节商业银行流动性水平、引导货币市场利率走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存款准备金: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指存款货币银行按法律规定存放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与其吸收存款的比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的真实效用体现在它对存款货币银行的信用扩张能力、对货币乘数的调节。由于存款货币银行的信用扩张能力与中央银行投放的基础货币存在乘数关系,而乘数的大小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成反比。因此,若中央银行采取紧缩政策,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则限制了存款货币银行的信用扩张能力,降低了货币乘数,最终起到收缩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的效果,反之亦然。 三、中央银行贷款:中央银行贷款指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贷款,简称再贷款,是中央银行调控基础货币的渠道之一。中央银行通过适时调整再贷款的总量及利率,吞吐基础货币,促进实现货币信贷总量调控目标,合理引导资金流向和信贷投向。 再贴现是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持有的未到期已贴现商业汇票予以贴现的行为。在我国,中央银行通过适时调整再贴现总量及利率,明确再贴现票据选择,达到吞吐基础货币和实施金融宏观调控的目的,同时发挥调整信贷结构的功能。 四、利率政策:利率政策是我国货币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货币政策实施的主要手段之一。中国人民银行根据货币政策实施的需要,适时的运用利率工具,对利率水平和利率结构进行调整,进而影响社会资金供求状况,实现货币政策的既定目标。 目前,中国人民银行采用的利率工具主要有:1、调整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包括:再贷款利率,指中国人民银行向金融机构发放再贷款所采用的利率;再贴现利率,指金融机构将所持有的已贴现票据向中国人民银行办理再贴现所采用的利率;存款准备金利率,指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交存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支付的利率;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指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交存的准备金中超过法定存款准备金水平的部分支付的利率。2、调整金融机构法定存贷款利率。3、制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浮动范围。4、制定相关政策对各类利率结构和档次进行调整等。 五、常备借贷便利:借鉴国际经验,中国人民银行于2013年初创设了常备借贷便利(StandingLendingFacility,SLF)。常备借贷便利是中国人民银行正常的流动性供给渠道,主要功能是满足金融机构期限较长的大额流动性需求。对象主要为政策性银行和全国性商业银行。期限为1-3个月。利率水平根据货币政策调控、引导市场利率的需要等综合确定。常备借贷便利以抵押方式发放,合格抵押品包括高信用评级的债券类资产及优质信贷资产等。

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分析

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分析 【摘要】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外学者研究宏观经济学的重点与热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世界瞩目。中国能够长期保持高增长的速度,通货膨胀又不特别明显,货币政策功不可没。但近几年来,我们明显感觉到货币政策的操作难度加大,货币政策的效果也趋于不明显,这也招致了不少学者的批判。批判显然不是最好的武器!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是学者的本分。这也是笔者写作的目的所在。同样作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三大法宝”之一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近年来对于其作用在理论界引起了不小的争论。存款准备金作为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有逐渐弱化的趋势,一些西方发达国家或纷纷取消存款准备金制度,或用其它政策工具代替存款准备金进行货币调控,但在我国,却频频使用这一被称为“巨斧”的货币政策工具。因此,研究探讨关于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及其政策效应问题,有助于加深人们对中国货币政策调整中许多现实问题的认识,有助于弄清影响存款准备金作用效果的体制性和制度性问题,从而为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改革把握方向。基于以上分析,本文以我国中央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来分析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作为研究对象。在前人的研究成果和对国内外货币政策实践把握的基础上,立足于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现实,运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等研究方法,对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从理论到实践、从抽象到具体做了系统分析。论文力图通过对中国货币政策实施的有效性进行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着重从货币的内生性方面分析影响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因素,最终提出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建议。 【关键词】货币政策;有效性;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2003年以来,我国GDP增长率连续五年超过10%。但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通货膨胀一直持续急升,继2007年我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增长4.8%后,2008年第一季度我国CPI同比增长8%。中国政府已经将治理通货膨胀视为宏观经济第一要务。这次的通货膨胀主要表现在:⑴构成CPI的八大商品类别看,上涨幅度较大的主要是食品类价格。2006年以来,国际粮食价格全线上涨,大部分农作物的价格、涨幅均达到近十年来的最高水平。⑵随着次级债危机影响的不断扩散,美元持续贬值,导致以美元计价的国际石油、有色金属等能源和基础产品

《2017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信号

《2017 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信号 在强监管去杠杆的进程中,稳定预期显然格外重要。 近日,央行发布了《2017 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货币政策报告在强调继续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和高度重视防控金融风险的同时,也发出了几个明确的预期引导信号:要正确理解所谓央行缩表、将加强金融监管协调以及进一步完善调控模式。 信号一:要全面客观正确理解所谓央行缩表问题。近期,市场各方注意到,3 月末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较1 月末分别下降了1.1 万亿元。在部分经济体逐步退出量化宽松政策、美联储也开始考虑缩表问题的背景下,各方对于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变化非常敏感,各种探讨之声不断,其中当然不乏一些因误读而带来的担忧情绪。对此,人民银行在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以专栏的形式,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探讨。央行表示,这一次所谓的缩表,在外汇占款下降这一大背景不变的情况下,主要与现金投放的季节性变化及财政存款大幅变动有关。具体而言,现金投放的季节性波动是2 月份缩表的重要原因,而财政支出加快是3 月份缩表的重要原因。 在对短期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变化作出具体解读的同时,央行还明确指出,央行资产负债表的变化要受到外汇占款、调控工具选择、春节等季节性因素、财政收支以及金融改革和调控模式变化等更为复杂因素的影响,中国央行缩表并不一定意味着收紧银根,不宜简单与国外央行的缩表类比。更值得市场各方注意的是,央行在作出全面客观的解释之后,还给出了一个非常明确的信号,即从目前掌握的数据看,4 月份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已重新转为扩表。可以说,央行在加强与市场充分沟通的同时,还给出了明确的前瞻性信号,有利于稳定市场各方预期。

2014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二○一四年第四季度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 2015年2月10日

内容摘要 2014年,中国经济在合理区间平稳运行,结构调整呈现积极变化。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继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提高。消费价格温和上涨,就业形势稳定。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7.4%,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2.0%。 中国人民银行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部署,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面对全球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国内经济处于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复杂情况,既保持定力又主动作为,不断补充和完善货币政策工具组合,瞄准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用调结构的方式适时适度预调微调。在外汇占款投放基础货币出现阶段性放缓的情况下,增强主动提供基础货币的能力,综合运用公开市场操作、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常备借贷便利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创设中期借贷便利(MLF)和抵押补充贷款工具(PSL),引导金融机构向国家政策导向的实体经济部门提供低成本资金。非对称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增强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弹性,引导社会融资成本下行。两次实施定向降准,改进合意贷款管理,发挥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的逆周期调节和信贷引导功能,新增信贷政策支持再贷款,构建中央银行抵押品管理框架,加大再贷款、再贴现政策力度,加强信贷政策的结构引导作用,鼓励金融机构更多地将信贷资源配置到“三农”、小微企业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各

项金融改革有序推进,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扩大至基准利率的1.2倍,简并基准利率期限档次;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1%扩大至2%,取消商业银行对客户美元挂牌买卖价差限制;《存款保险条例(征求意见稿)》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外汇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 稳健货币政策的实施,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金融环境,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平稳增长,贷款结构继续改善,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有一定程度缓解。2014年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同比增长12.2%。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3.6%,比年初增加9.78万亿元,同比多增8900亿元。全年社会融资规模为16.46万亿元。12月份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 6.77%,比年初下降0.42个百分点。人民银行基本退出常态化外汇干预,人民币汇率保持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双向浮动弹性增强,年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6.1190元,比上年末贬值0.36%。 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进入深刻的再平衡调整期。从增速变化、结构调整和动力转换等角度看,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特征也更趋明显。总体看,中国经济体量较大,韧性好、回旋空间大,市场广阔,抗风险能力也比较强,近年来宏观调控方式不断创新和完善,通过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扩大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形成的新双引擎结构将对经济运行形成有力支撑,中国经济有望保持持续健康发展。当然也要看到,全球经济再平衡调整过程中各板块经济运行和宏观政策显著分化,溢出效应增大,环境复杂多变,国内经济内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