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3 参考文献译文本示例(20150316)

附录3 参考文献译文本示例(20150316)
附录3 参考文献译文本示例(20150316)

附录3:(封面、封底用浅蓝色封面纸(卡纸)打印,此面为封面正面)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参考文献译文本译文出处:

院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月

译文要求(封面、封底用浅蓝色封面纸(卡纸)打印,此面为封面背面)

一、译文内容须与课题(或专业内容)联系,并需在封面注明详细

出处。

二、出处格式为

图书:作者.书名.版本(第×版).译者.出版地:出版者,出

版年.起页~止页

期刊:作者.文章名称.期刊名称,年号,卷号(期号):起页~

止页

三、译文不少于5000汉字(或2万印刷符)。

四、翻译内容用五号宋体字编辑,采用A4号纸双面打印,封面与封

底采用浅蓝色封面纸(卡纸)打印。要求内容明确,语句通顺。

五、译文及其相应参考文献一起装订,顺序依次为封面、译文、文

献。

六、翻译应在第七学期完成。

译文评阅

导师评语

应根据学校“译文要求”,对学生译文翻译的准确性、翻译数量以及译文的文字表述情况等做具体的评价后,再评分。

评分:___________________(百分制)指导教师(签名):___________________

年月日

有关匿名比特币的相关研究及未来发展的挑战

摘要:自从2009比特币问世后,它现如今已经发展成为最成功的数字加密货币。除了因为比特币的高安全性和稳定性之外,它的匿名性和分布式的特点或许也是其成功的关键。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就使得这种数字加密货币在个人隐私领域成为一种极具有研究价值的话题的原因进行全面阐释。我们对到目前为止发表的所有有关匿名比特币的研究文献进行了详细的回顾,同时我们将列举一些相关的研究难点。

1.引言

比特币是一种基于公钥密码系统的网络虚拟货币,它是由中本聪(化名)在其08年撰写的论文中提出的,并最终在2009年1月正式问世。由于比特币能够轻松地在交易市场上与欧元、美元这些传统货币进行兑换,这大大推动了比特币的发展,并促进了比特币的广泛使用,最终使它成为了最成功的虚拟货币。

然而,和现有的其他支付系统相比,用来阐释比特币体系的重要论文并不是发表在权威科学书刊上,而是以论坛帖子的形式在互联网上发布的。因此,在这篇文章提出比特币的相关概念后,直到作者本人创建了第一块区块链并实现了一个功能完备可以用来管理操作这种新的数字加密货币的比特币钱包,这种新的货币模式才真正得到了发展实践。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比特币的发展和成功并没有得到太多研究机构的关注,而第一篇关于比特币的论文直到2011年才出现在arXiv电子预印文献库中,随后才在国际会议和期刊上发表。

在2014年,关于比特币的研究文献的发表数量激增,并举办了相关的学术会议。除此之外,还创建了一些专门的专题研讨会,例如和第18届金融密码学和数据安全国际会议联合举办的第一届的“比特币专题研讨会”。目前为止关于比特币进行的研究范围已经非常广泛了,不仅涉及技术层面的研究,还涉及到商业、经济、法律和社会学在内的其他学科。

在这篇论文中,我们将先就比特币体系中的关键性问题进行综合全面的阐释,以帮助新人来理解后文中的专业角度进行的科学分析。而后我们会针对处理匿名性问题的论文进行透彻的分析。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将寻找并且探讨一些有趣的值得研究的问题。

2.比特币体系

在这一节中,我们在总体思想上进行一些介绍,来帮组大家理解比特币这种虚拟电子货

币是怎么运作的。这种相关背景知识对于我们理解目前为止所进行的有关比特币的研究也是非常必要的。然而,由于比特币本身的复杂性,我们很难在这篇文章中对其整个体系进行详尽的分析阐释,因此,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4]中列举的书目来获得更多有关比特币系统的介绍。

比特币是一种采用分开记账方式的数字加密货币。鉴于此,将比特币看作是一种数字标志是不准确的,因为比特币代表了比特币账户的余额。一个比特币账户本质上是由椭圆曲线数字签名算法生成的密码对。其中它的账号实际上就是一个公开的存放比特币的地址,具体而言它是由一个单向函数生成的公共密钥所获得。通过这个公开的地址,其他用户就可以把比特币发送到该账户。然而,想要消费该账户中的比特币的话就需要使用该账户所对应的类似于账号密码的私有秘钥。通过以上的说明,我们可以很容易明白任何用户都可以通过使用像bitcoin wallets这样的标准加密软件或者自创建程序来生成密钥对进而创建任意数量的比特币账户。而且因为用户是通过私密的方式开设的比特币账户,所以没人能够将比特币账户和用户的真实身份联系起来,是具有匿名性的。

2.1比特币支付

比特币体系中的支付是通过不同比特币账户之间的交易来实现的,而比特币账户间的交易实际上就是比特币从源地址到目的地址的移动。在交易中,源地址又被称作进账地址,而目的地址又被称作出账地址。正如图一所示,单笔交易可以有一个或多个进账、出账地址。

图1:比特币交易实例:四个进账地址和两个出账地址

(数据来源:https://www.360docs.net/doc/a04881136.html,)

每笔交易过程都详述了从每个进账地址中转移出的比特币的具体数额,这同样适用于出

账地址,交易过程也说明了将转入每个出账地址的比特币总金额。为了保证交易的准确和成功,进账地址中所拥有的可供转出的比特币总额一定要不少于要转入出账地址中的比特币的总额。因此比特币的相关协议要求进账地址在消费比特币时必须援引多个比特币交易历史信息,也正是因此,交易时,每个进账地址可以明确显示收到比特币的交易索引。

最后,进账地址的拥有者还应该通过自己的私钥来生成一个数字签名,来证明自己是这个账户的真正拥有者。

在接受一个标准的交易付款之前,接受者应该:

–验证进账地址中的比特币先前没有被消费过。

–核实数字签名的正确性。

第一个验证可以防止在不同的交易中援引同一个进账信息而导致进账的重复使用,而为了实现这个验证,系统需要一个存有先前所有交易信息的账单。在接收付款之前,该接收者需要索引检查账单中的所有进账确保其在之前没有被消费过。由此可见,整个支付系统的稳定性建立在这个总账是不能被修改的基础之上。在比特币系统中,这种不断增加的账单被称作区块链。

第二次验证可以通过包含在交易本身中的信息和由先前出账(索引)所确认的交易信息一起进行验证。最后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每笔交易都必须把进账金额用完,而在比特币的交易过程中,交易金额有时很难遇到与之匹配的进账,所以用户需要将交易剩下的余额退还给自己,正如图2所示。接收退还的交易余额的地址可以称之为隐形地址,它同样属于执行交易的那个用户。

图二:在这个比特币交易过程中,账号为1NYB35emL1yQunpExWhRM6CHBAzbJVx9S 的用户支付了0.4比特币给账号为13osnkmwyYaER5tBPp5f9zWjWhpHwNgD66的用户,将交易所剩的0.3059余额发送至1A TkLdK5icinT2c5F2NWoJYs8QWs4y5NUg,即这笔交易

中的隐形地址。

(数据来源:https://www.360docs.net/doc/a04881136.html,)

2.2 区块链和比特币的开采过程

比特币区块链是一个只能递增的总账,它记录了从09年整个比特币系统开始运行以来到现在的所有的交易信息。这就意味着区块链的数据容量也是在不断递增的(截止到14年9月已经有21G),因此,缺乏弹性可能是这种记账模式所面临的最大的挑战。而区块链在整个比特币网络的不同节点之间的自由复制和存储,使得比特币成为一种完全的分布式的货币系统。

在区块链中,交易信息是按照时间间隔进行添加存储,而不是按照交易的活跃度。它通过收集整个系统中所有新的交易信息,然后将其按照一种叫做区块的数据结构进行组织,之后将这个区块添加到整个区块链的首部,来最终完成整个数据链的扩展过程。每当一个区块中含有一个已经在区块链中存在的交易信息,那么它在添加到区块链的过程中会被重复消费预防机制检测出来。

区块是一种由比特币系统中的一系列交易信息所构成的数据结构(如图3)。由于要保证区块链的只增性,因此向区块链中添加新的区块的过程有一定的难度,是一个很耗费时间与精力的事情。除此之外,每一个区块会根据它的哈希值而被索引,每一个新的区块都含有先前区块的哈希值(正如图三所示)。这样的机制确保了区块链中间的任意一个块的修改将意味着修改从该点到链顶部的所有剩余的块,以匹配所有的哈希值。

图3.比特币块的实例(数据来源:https://www.360docs.net/doc/a04881136.html,)

向区块链中添加新的区块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比特币的挖掘过程,这个过程也是分散的,可由比特币网络中的任意用户通过使用专用软件(和硬件)来完成。挖矿的过程使用的是hashcash这种工作证明机制,它是由Adam Back作为一种反垃圾邮件机制首先提出的。这种工作证明机制主要表现在找到一个低于预定目标的新块的哈希值,它是通过强行改变该快的当前值,对该块进行哈希运算,直到获得期望值。一旦这个期望值被找到,那么这个新块就会添加到整个区块链的顶端,与此同时,整个网络中的“矿工”会舍弃关于此块的工作,会将它的哈希值设为旧值,通过收集新的交易信息而将工作重点转向其他新块。

挖掘新的块在比特币系统中是一个结构性的任务,因为它能帮助对系统中的交易信息进行确认。除此之外,挖掘新的块也是一件开销很大的工作,所以这些矿工必须得到合适的回报。在比特币系统中,矿工有两种奖励机制。第一种就是奖励矿工新创建的比特币。每一个新的块都包含一个称之为生成交易的特别交易(如图3),在这笔交易中,没有入账地址,而其出账地址是由创建了这个块的矿工所确定。第二个奖励机制就是每笔交易需要给矿工支付一定的手续费。每笔交易的具体手续费是通过计算交易过程中入账总额和出账总额的差来计算的(如图三所示的,第一笔交易没有产生手续费,而第二笔交易需要支付0.01的手续费)。从块中包含的交易信息所收集的所以费用都包含在新的交易中。

2.3 比特币网络

比特币系统中需要将不同的信息进行广播,而这些信息本质上就是交易信息和块信息。因为这两个信息是通过分布式产生的,因此系统需要通过分布式对等网络(p2p)传输这些信息。这样的分布式网络是由比特币用户动态创建的,而比特币p2p网络节点正是那些运行着比特币网络节点软件的计算机。这个软件默认包含在完整版比特币钱包客户端中,但它通常不包含在简化的钱包客户端中,例如运行在移动设备上的钱包客户端。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在进行网络分析时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因为在比特币的点对点(p2p)网络中发现节点主要依靠扫描技术,这就使得不是所有的用户,只有那些运行完整版客户端的和那些运行着特殊需求的比特币点对点节点才能得到确认。此外,那些在线的比特币账户,即由那些比特币互联网网站提供的比特币账户可以视为一种简化的比特币客户端,因此它们不代表一个完整的比特币对等节点。

3 比特币匿名性

匿名性或许是比特币这种虚拟货币能够成功的关键属性之一。比特币网络中的匿名性是

基于所有用户都可以创建任意数量的用于他们进行交易的匿名地址这一事实。这种方式出发点是好的,但是由于底层互联网基础设施的非匿名性,再加上区块链中所有比特币交易的有效性,都已证明是一个匿名威胁。为了更好地回顾已发表的关于比特币匿名性的论文,我们根据观点的不同将它们分为三类:第一类论文表示主要利用从区块链中获得的数据来推导出用户信息或者更一般的特性,例如用户的使用模式;第二类论文是使用比特币网络信息来识别用户;第三类论文提出多重技术来保护用户的隐私性。

3.1 区块链的分析

分析比特币系统中存在的匿名信的一个直接的方式就是从区块链中发掘信息。以为区块链中包含了系统中所完成的所有交易的信息,例如分析所需的比特币入账地址和出账地址等信息。然而,由于用户可以创建任意数量的地址,因此我们主要的目标就是群集区块链中属于用一个用户的所有地址。正如我们所看到的,作者运用不同的技术来进行这样的集群。

有关比特币的第一篇研究文章是由Reid and Harrigan 发表的,它在arXiv中的第一个版本出现在2011年7月。通过从区块链中获取的信息,作者构建了交易网络和用户网络。前者代表了交易过程中比特币的流动,每一个顶点都代表着一笔交易,而每条有向边表示是否存在链接不同交易的入账/出账地址。后者表示比特币用户数随时间的变化。为了构建用户网络,假定交易的所有入账地址同属于同一用户,故而群聚了同一用户的所有地址。然后,比特币地址的其他信息通过多种互联网来源中获得(例如推特的帖子,论坛和比特币专用程序等),这有助于整个信息群聚的过程。所有的这些信息可以让他们进行自我分析和可视化,从上文中我们可以发现,从流动和时间分析中他们可以得出比特币地址可以彼此之间、可以与外部标志信息之间相关联的结论。此外,通过适当的方法,我们可以细致的观察已知用户的活动。

Androulaky采取了另一种方式来群聚地址。考虑到同一交易的所有入账地址应该被聚集上具有相同的观点。假设大多数交易只有两个出账地址,在其中一个已经在区块链中的情况下,另一个将成为一个隐形地址,并且可以与入账地址一起群聚。此外,它们也使用于基于行为的聚类技术,k-均值和分层聚类,来提高集群创新。为了完成这样的分析,他们通过自己开的一个具有特定目的的比特币模拟器来得到综合数据。从模拟器中得到的数据具有更为贴近真实数据的优势,可以以此来对聚集措施进行评估。随着模拟器环境的开发和先关技术手段的提出,有作者认为40%的比特币用户配置文件可以被逐步揭示。

Ron and Shamir通过区块链中的数据来对比特币用户的行为进行分析,而不是采用交叉

引用的方式对用户信息进行挖掘。他们为了描述用户的行为,就假设多入账地址同属于相同的用户。他们认为,到2012年5月13日为止,仍然有大量比特币未被开采,同时小额的比特币的转移仍然是交易的主流。此外,他们仔细分析了到当时为止交易网络中最大的一些交易,并将这些交易的走势图以图形结构的形式详细的展现出来。

参考文献(宋体5号加粗)

[1]□王静康,张凤宝,夏淑倩等.论化工本科专业国际认证与国内认证的“实质性”.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5:1-4

[2]□Stone J A, Howard L P. A simple technique for observing periodic nonlinearities in Michelson interferometers. Precision Engineering,1998,22(4):220-232

[3]□朱印红,袁衍明.Dreamweaver完美网页设计——技术入门篇.(第一版).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19~20

[4]□Lewis S L.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the solar syste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1~2

[5]□陈剑.上博简《民之父母》“而得既塞於四海矣”句解释[EB/OL].简帛研究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a04881136.html,/Wssf/2003/chenjian03.htm.2003-01-18

( 宋体5号)

(可加页,A4纸双面打印)

参考文献原文

室内设计空间-中英文对照1

室内设计空间-中英文对照 General: 一般 Plan - 平面图 Elevation -立面图 Section - 剖面图 Detail Drawing- 大样图 Ceiling Plan - 天花图 Plan: 平面 lighting layout Plan - 灯光设计图 Electrical Layout Plan - 电图 (一般指带有电制-socket 的图) Fire Service Layout Plan - 消防系统 MVAC Layout Plan - 空调系统 Detail Drawing: 详图 Floor Pattern Detail - 地板图 Stone Pattern Detail - 石图 Schedule: ( 附助图表 ) Lighting Schedule - 灯具表 1\ Florescent Light 2\ Spot Light (directional /non-directional) 3\ Light trough Socket Schedule - 电气表 Window and Door Schedule - 门窗表 Hardware Schedule - 五金器具表 Sanitary fixture Schedule - 洁具(卫生设备)表 家居篇: Living Room - 客厅 Dining Room - 饭厅 foyer - 玄关 Kitchen – Bath - 厕所、浴室 Study - 书房 Store - 贮物室 Master Bed Room - 主人房 Guest Bed Room - 客房 Suite - 套房 Balcony - 露台

参考文献格式范本

参考文献格式范本 M——专著,C——论文集,N——报纸文章,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R——报告,S——标准,P——专利;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采用字母“Z”标识。 参考文献的格式要求很多,一般来说参考文献的格式都要符合国标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但实际中很多出版社和期刊对论文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发现周围的很多人对论文参考文献的规范格式不是很清楚,所以把规范格式贴出来。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及示例 1 专著著录格式 [序号]著者.书名[M].版本(第一版不写).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例: [1]孙家广,杨长青.计算机图形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26~28 Sun Jiaguang, Yang Changqing. Computer graphics[M].Beijing: Tsinghua Univ ersity Press,1995.26~28(in Chinese) 例: [2]Skolink M I. Radar handbook[M]. New York: McGraw-Hill, 1990 2 期刊著录格式 [序号]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例: [3]李旭东,宗光华,毕树生,等.生物工程微操作机器人视觉系统的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2,28(3):249~252 Li Xudong, Zong Guanghua, Bi Shusheng, et al. Research on global vision syste m for bioengineering-oriented micromanipulation robot system[J]. Journal of Beiji 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2002,28(3):249~252(in Chinese) 3论文集著录格式 [序号]作者.题名[A].见(英文用In):主编.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学士学位参考文献范例.doc

学士学位参考文献范例 3 集作者.题名[C].//编者.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起止页码 4 学位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5 专利文献题名[P].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 6 标准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7 报纸作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8 报告作者.题名[R].保存地点:年份 9 电子文献作者.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文献出处,日期

二、文献类型及其标识 1.根据GB3469 规定①期刊[J] ②专著[M] ③集[C] ④学位[D] ⑤专利[P] ⑥标准[S] ⑦报纸[N] ⑧技术报告[R] 2.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用双字母标识,例如:①磁带[MT] ②磁盘[DK] ③光盘[CD] ④联机网络[OL] 3.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方法为:[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例如:①联机网上数据库[DB/OL] ②磁带数据库[DB/MT] ③光盘图书[M/CD] ④磁盘软件[CP/DK] ⑤网上期刊[J/OL] ⑥网上电子公告[EB/OL] 范例 [1]朱文一.空间符号城市[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2]Jardin des Tuileries波德莱尔.《1846年的沙龙:波德莱尔美学选》,郭宏安译[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423、424、416

[3]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清华大学出版社. [4]童.江南园林志[M].中国建工出版社. [5]梁思成.中国建筑史[M]. 百花文艺出版社. [6]梁思成.中国雕塑史[M]. 百花文艺出版社. [7] 针之谷钟吉.西方造园变迁史[M]. [8]童.造园史纲[M].中国建工出版社. [9]郦芷若,朱建宁.西方园林[M].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0]王向荣,林菁.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M]. 中国建工出版社.

毕业设计论文范文参考——摘要、目录、正文、致谢、参考文献、附录

单片机运动控制系统设计 摘要 本文介绍了利用红外反射式传感器实现小车自动寻迹的设计与实现。本设计中的小车能够自动识别路线,......。 ......。 关键词:自动寻迹;传感器;单片机;机器人;数据采集

Abstract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design and execution of auto-searching for track by usage of the reflected infrared sensor on the auto-guided car.The car discern the routs automatically,....... ....... Keyword:Auto-tracking;Infrared Sensor;Single-chip microcomputer;Robot;Data Collection

目录 1绪论 (1) 1.1机器人的运动控制背景 (1) 1.2本设计的应用及意义 (1) 1.3论文主要工作 (1) 2系统总体方案 (2) 2.1系统总体规划 (2) 2.2单片机内部结构及接口描述 (2) 2.3技术指标 (2) 2.4主要芯片的选型 (2) 2.4.1电机驱动芯片的选型 (2) 2.4.2温度传感器芯片的选型 (3) 2.5其他芯片的简介 (3) 2.5.1ATMEL93C46 (3) 2.5.2LCD1602 (3) 2.5.374HC540 (3) 2.5.474HC245 (3) 3硬件设计与实现 (4) 3.1系统运动控制部分设计 (4) 3.1.1电机选型 (4) 3.1.2L298N驱动电机 (4) 3.2寻迹模块设计 (4) 3.3无线电发射接收模块介绍 (4) 3.4测温系统设计 (5) 3.5电源 (5) 3.5.1电源的选型 (5) 3.5.2稳压电路设计 (5) 3.5.3抗干扰设计 (5) 4测试及其控制程序设计 (6) 5总结与展望 (7) 致谢 (8) 参考文献 (9) 附录1机器实体照片 (10)

室内设计中英文对照

常用室内设计词汇-中英文对照 室内设计-interior design 室内设计师- interior designer 建筑-architecture 建筑师-architect 景观-landscape 家具-furniture 灯光-lighting 照明-illumination 家居设计-residential design 商业设计-commercial design 软装-FF&E(furniture fixture and equipment) 人体工程学-ergonomics 空间-space 精品酒店-boutique hotel 草图-draft or sketch 规格-specification 汇报或讲解-presentation 渲染或着色-rendering 透视-perspective 规范-code 对称-symmetry 不对称-asymmetry 轴线-axis 空间篇 住宅类 客厅,起居室—living room 餐厅-dinning room 玄关-foyer 卧室-bedroom 主卧-master bedroom 次卧-second bedroom 客卧-guest bedroom 厨房-Kitchen 厨岛kitchen island 书房-study room 衣帽间-cloakroom 卫生间-bathroom , toilet , bath 储藏室-storage 楼梯-stair 阳台-balcony 花园-garden 露台-patio 商业类 1办公类 接待处- reception 候客区-waiting Area or lounge 会议室(小型的)-meeting room or seminar 会议室(大型的)-conference room 办公室- office 经理办公室manager office 开放式的工作区-work area 多功能室-multi-function room 2酒店类 入口-entrance 出口-exit 大堂-lobby 前厅-vestibule 过道-corridor 休闲区,等候区-lounge 宴会厅-ballroom 客房-guestroom 套间-suite 行政套房-executive suite 总统套房-presidential suite 健身中心—fitness center or gym 瑜伽-yoga 泳池-swimming pool Spa 咖啡厅-cafe 酒吧-bar 餐厅-restaurant 备餐-pantry 电梯-elevation or lift 卫生间-restroom 男-men's 女women's 影院-cinema 商务中心-business center 行李间-luggage store 盥洗室-lavatory 3其他类 天花-ceiling 长廊-pavilion 零售店-retail store 大厅(堂)-hall 展览-gallery

APA格式参考文献示例

APA格式参考文献示例 期刊文章 1. 一位作者写的文章 Hu, L. X.[胡莲香].(2014).走向大数据知识服务: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服务模式创新.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 173-177. Olsher, D. (2014). Sema ntically-based priors and nuan ced kno wledge core for Big Data, Social Al, and Ian guage un dersta ndin gNeural Networks, 58 131-147. 2. 两位作者写的文章 Li, J. Z., & Liu, X. M.[李建中,刘显敏].(2013).大数据的一个重要方面:数据可用性.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6): 1147-1162. Men del, J. M., & Korja ni, M. M. (2014). On establishi ng non li near comb in atio ns of variables from small to big data for use in later process ingln formati on Scie nces, 280, 98-110. 3. 三位及以上的作者写的文章 Weichselbraun, A. et al. (2014). Enriching semantic knowledge bases for opinion mi ning in big data applicati ons. Kno wledge-Based Systems, 6978-85. Zhang, P. et al.张鹏等].(2013).云计算环境下适于工作流的数据布局方法.计算机研究与发展(3): 636-647. 专著 1. 一位作者写的书籍 Rossi, P. H. (1989).Dow n and out in America: The origi ns of homeless nessChicago: Uni 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Wang, B. B.[王彬彬].(2002).文坛三户:金庸王朔余秋雨一一当代三大文学论争辨析.郑州:大象出版社. 2. 两位作者写的书籍 Plant, R., & Hoover, K. (2014). Conservative capitalism in Britain and the United States: A critical appraisal. London: Routledge. Yin, D., & Shang, H.[隐地,尚海].(2001).到绿光咖啡屋听巴赫读余秋雨.上海: 上海世

最全参考文献写法——格式、类型、示例

参考文献写法 参考文献(即引文出处)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 M——专著,C——论文集,N——报纸文章,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R ——报告,S——标准,P——专利;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采用字母“Z”标识。 参考文献一律置于文末。其格式为: (一)专著 示例 [1] 张志建.严复思想研究[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3] [英]蔼理士.性心理学[M]. 潘光旦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二)论文集 示例[1] 伍蠡甫.西方文论选[C].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2] 别林斯基.论俄国中篇小说和果戈里君的中篇小说[A]. 伍蠡甫.西方文论选:下册[C].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凡引专著的页码,加圆括号置于文中序号之后。 (三)报纸文章 示例[1] 李大伦.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性[N]. 光明日报,1998-12-27,(3)(四)期刊文章 示例[1] 郭英德.元明文学史观散论[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 95(3). (五)学位论文 示例[1] 刘伟.汉字不同视觉识别方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1998. (六)报告 示例[1] 白秀水,刘敢,任保平. 西安金融、人才、技术三大要素市场培育与发展研究[R].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西北经济发展研究中心,1998. (七)、对论文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性的注释,置于本页地脚,前面用圈码标识。 参考文献的类型 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标识:M——专著(含古籍中的史、志论著) C——论文集 N——报纸文章 J——期刊文章 D——学位论文 R——研究报告

室内设计 外文翻译 外文文献 英文文献 自然 简约—对室内设计现象分析

室内设计外文翻译外文文献英文文献自然简约—对 室内设计现象分析 附件2:外文原文 Natural simplicity - on interior design Analysis Abstract: The natural, simple interior design show is a way of life, it allows us closer to nature, more emphasis on functionality, more concerned about life itself. create a poetic space. Keywords: minimalism; space; grade; interior design; feeling Ancient times, Chinese wooden framework architecture of ancient India, the Orient, Europe, building caves in ancient Greece, ancient Rome and so on decorative stone building closely integrated with the components, with the main building, however. dissolved into Europe in the early seventeenth century Baroque times and the mid-eighteenth century the Rococo era, began with the interior decoration of the main building separated from the main building external and internal fitting-out period in the use of the mismatch, thus leading to the main building and interior decoration of the separa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French court architecture and aristocratic mansion, the new occupation "decorative artisan" was born, the building's internal frequency continuous modification, fixed the main building, the replacement building, "clothing" the time has come. Baroque-style architecture of

参考文献标准示例

参考文献及其著录标准、范围及示例 1.著录标准 (1)排列次序:依在正文中被首次引用的先后次序列出各条参考文献。 (2)具体要求:项目齐全,内容完整,顺序正确,标点(采用半角)无误。 (3)注意事项: ①只有3位及3位以内作者的,其姓名全部列上,中外作者一律姓前名后; ②共有3位以上作者的,只列前3位,其后加“,等”或“,et al”; ③外文文献中表示缩写的实心句点“.”一律略去; ④原本就缺少某一项目时,可将该项连同与其对应的标点符号一起略去; ⑤页码不可省略,起止页码间用“-”相隔,不同的页码引用范围之间用“,”相隔。 ⑥正文中参考文献标引一律用上标形式的方括号内数字表示,例如[3],方括号和数字不必用粗体。 2.著录范围(共8类,示例见表1) (1)已在国内外公开出版的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2)由国内外出版公司或出版社正式出版的学术著作(有ISBN号); (3)有ISBN号的会议论文集及论文集中的析出论文; (4)博士和硕士学位论文; (5)专利文献; (6)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部颁标准; (7)报纸文章; (8)电子文献。 其他性质的资料可以作为正文的随文脚注。 非纸张型电子文献应注明载体类型,见后述。

3.参考文献类型及其标志 根据GB3469 规定,对参考文献类型在文献题名后应该用方括号加以标引,以单字母方式标志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 4.电子文献类型标志 对于数据库(database)、计算机程序(computer program)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等电子文献类型的参考文献,以下列字母作为标志: 对于非纸张型载体的电子文献,当被引用为参考文献时需在参考文献类型标志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采用双字母表示电子文献载体类型: 磁带(magnetic tape)——MT;磁盘(disk)——DK;光盘(CD-ROM)——CD;联机网络(online)——OL。 以下列格式表示包括了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示: [电子文献类型标示/载体类型标示],如: [DB/OL]——联机网上数据库(database online); [DB/MT]——磁带数据库(database on magnetic tape) [M/CD]——光盘图书(monograph on CD-ROM) [CP/DK]——磁盘软件(computer program on disk) [J/OL]——网上期刊(journal serial online) [EB/OL]——网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 online) 以纸张为载体的传统文献在引作参考文献时可不必注明其载体类型。

论文目录正文附录参考文献的要求

论文目录正文附录参考 文献的要求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1 绪 论 系统设计方案上,我们不仅要满足基本数据处理的需求,而且要面向企业的可扩展化、规范化、集成化的高指标要求,为此,在结合企业实际生产环节的各种数据基础上,结合计算机技术的最新发展来规划和实现系统的体系化分析和设计.… 二级标题 大化[1].…. 1.1.1 OOA/OOD 即Coad/Yourdon 方法:它是最早的面向对象的分析和设计方法之一.该方法简单、易学,适合于面向对象技术的初学者使用. UML 中的视图包括:用例视图(Use-case view )、逻辑视图(Logical view )、组件视图(Component view )、并发视图(Concurrency view )、展开视图(Deployment view )等五种,能够使用其他的视图还有静态-动态视图、逻辑(1) (2) ① ② 对象图:图中的术语、符号、单位等应同文字表述所用一致;图序及图名置于图的下方,居中排写.需要的话,可在图名之下加附图说明. 图1-1 UML 的发展历程

二级标题 1.2.1 三级标题 虚线. 字分章编号 .如:例,图2-5,表3-2,公式(5-1)等. 定义 定理 例 . 0sin()y t ω?=+ (1-1) 表: 表格应随文给出,先见文后见表;表中参数应标明量和单位的符号;表序及表名置于表的上方,居中排写;一张表格应为一个整体,表格一页排不下允许下页接写,表题可省略,表头应重复写,并在右上方写“续表××”.表格不加左右边线. 表格应为标准科技论文三线表格式! UML 不仅可以为软件系统创建模型,还可以描述其它非计算机软件的系统,或是商业机构或过程.

参考文献的标准格式[1]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标准规范 参考文献应引作者亲自阅过的近年的主要文献,一般文章不超过5篇,评述、综述性文章不超过20篇。未公开发表的资料请勿引用,但可作脚注处理。参考文献列于文后,正文中也须用上角标标出引用文献的序号。参考文献用“顺序编码制”,即各篇文献按其在正文中的标注序号依次列出。参考文献条目著录:个人著者采用姓在前,名在后的著录格式。作者3人以下全部著录,4人以上只著录前3人,之间加“,”,后加“等” 或“etal”。 1.参考文献类型及标识 2.文后参考文献编排格式 (1)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作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任选). 范例:[1]杨浩滨.食品微生物学[M].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5,28-30. (2) 期刊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范例:[5]肖凯军.大豆分离蛋白的酶法改性[J]. 食品科学,1995,

16(9):30-34. 范例:[7]OUJP,YOSHIDA O,SOONGT, etal. Recent advance in research on applications energy dissipation systems[J]. Earthquake Eng , 1997,38(3): 358-361. (3) 论文集 [序号]作者.文献题名[A].编者.论文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范例:[8]瞿秋白.现代文明的问题与社会主义[A] .罗荣渠.从西化到现代化[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121-133. (4) 报纸文章 [序号]作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范例:[10] 胡鞍钢. 中国能够实现粮食自给目标[N].联合早报,1994,10. (5) 国际、国家标准 [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范例:[11]GB/T 16159-1996 ,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 (6) 专利 [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 范例:[12]姜锡洲. 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881056073,1989,07,26. (7) 电子文献 [序号]作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名].电子文献的

室内设计中英文翻译

毕业设计英文资料翻译 Translation of the English Documents for Graduation Design Interior Design Susan Yelavich Interior design embraces not only the decoration and furnishing of space, but also considerations of space planning, lighting, and programmatic issues pertaining to user behaviors, ranging from specific issues of accessibility to the nature of the activities to be conducted in the space. The hallmark of interior design today is a new elasticity in typologies, seen most dramatically in the domestication of commercial and public spaces. Interior design encompasses both the programmatic planning and physical treatment of interior space: the projection of its use and the nature of its furnishings and surfaces, that is, walls, floors, and ceilings. Interior design is distinguished from interior decoration in the scope of its purview. Decorators are primarily concerned with the selection of furnishings, while

范例7:参考文献书写格式

参考文献书写格式应符合BG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常用参考文献编写项目和顺序规定如下: 著作图书文献 序号└┘作者.书名.版次.出版者,出版年:引用部分起止页 第一版应省略 翻译图书文献 序号└┘作者.书名.译者.版次.出版者,出版年:引用部分起止页 第一版应省略 学术刊物文献 序号└┘作者.文章名.学术刊物名,年,卷(期):引用部分起止页 研究生论文应对参考文献类型进行标识。 根据GB 3469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 范例: [1]梅萍,姜明辉,袁绪川.基于后验概率的住房信贷评估SVM模型[J].哈尔 滨商业大学学报,2008,3(24):35~36 [2]张其善,吴今培,杨东凯.智能车辆定位导航系统及应用[M].北京:科学 出版社,2008:175~180 [3]Taylor, G., G. Blewitt, D. Ste up, S. Corbett, and A. Car. Road Reduction Filtering for GPS-GIS Navigation [J]. Trans. in GIS, 2009, 5(3):193~207 [4]Alf Puttmer, Peter Nauptmann, RalfLucklum. Spice Model for Lossy Piezoceramic Transducers [J]. IEEE Trans. UFFC.2002,44(1):60~65 [5]吴宇森,徐克,宋明.智能运输系统发展需求预测[C].中国第六届交通工程 学术会议论文集,2008:135~138

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示例

例: 参考文献: [1]毛蕴诗. 跨国公司战略竞争与国际直接投资[M].广州: 中山大学出版社 [2]ALEXANDER N. International Retailing [M].Oxford:Blackwell Business,1997 .日本税法[M].战宪斌,郑林根,译.北京:法律出版社.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M]//许厚泽,赵其国.信息技术与应用.,於方,蒋红强,等. 建立中国绿色GDP 核算体系:机遇、挑战与对策[C]//潘岳,绿色GDP 核算体系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4:35-42. 黄祖洽.软凝聚态物理研究进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1(1) :N, MYERS H. European Retail Expansion in South East Asia[J].European 1999,34(2): 45-50. 丁文祥.数字革命与竞争国际化[N]. 中国青年报, 2000-11-20 (15). 张志祥.间断动力系统的随机扰动及其在守恒律方程中的应用[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学院,1998. 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管 道与压力容器的LBB 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莫少强.数字式中文全文文献格式的设计与研究[J/OL].情报学报,1999,18(4):https://www.360docs.net/doc/a04881136.html,/periodical/qbxb/qbxb990407.htm. 奚纪荣,邱志方.武略文韬:军事知识趣谈[M/OL].上海: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2001: [13]杜莲.“9·11”事件影响英国出版news/20010929/200109290016.htm. 英文作者姓名全部 用大写字母

附录最后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杜晓新、黄昭鸣、宋永宁、季佩玉、陈茜:《聋儿康复教育中的HSL理论及其操作模式》,《中国 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06年第1期。 2. 杜晓新、孙喜斌、黄昭鸣:《﹤人工耳蜗术后汉语言康复教育机理和方法研究﹥课题介绍》,《中国 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05年第6期。 3.季佩玉,黄昭鸣主编:《聋校语文教学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黄昭鸣、杜晓新著:《言语障碍评估与矫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黄昭鸣、周红省著:《聋儿康复教育的原理与方法——HSL理论与1+X+Y模式的构建与实践》,华东 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黄昭鸣、陆洋、周红省、宋永宁、季佩玉、杜晓新:《生成课程在1+X+Y聋儿康复教育模式中的实 践研究》,《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06年第2期。 7.黄昭鸣、杜晓新、季佩玉:《聋儿康复中的“医教结合”模式之探讨》,《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 志》2004年第2期。 8.刘巧云、黄昭鸣、孙喜斌、杜晓新、陈茜:《汉语言分解式听觉技能训练模式的构建》,《临床耳鼻 咽喉科杂志》2006年第20期。 9.梅次开、季佩玉、金育萍、吴蓓芬、贾彩贞、杜晓新、黄昭鸣、周红省:《简论﹤聋校新概念语文 教学法﹥的几个基本理念》,《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05年第5期。 10.周红省、易海燕、黄昭鸣、季佩玉、杜晓新、陈茜:《1+X+Y聋儿康复教育模式的实践研究》,《中 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06年第1期。 11.周红省、徐少妹、黄昭鸣、陆洋、刘巧云、陈茜:《同步式聋儿家长培训模式的构建与实践》,《中 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06年第1期。 12.孙喜斌:《小儿言语测听》(见韩德民、许时昂主编《听力学基础与临床》),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4年版,472-482。 13.孙喜斌:计算机导航聋儿听觉评估学习系统应用,中国临床康复杂志,2002年第21期。 14.孙喜斌:儿童汉语语音识别词表相似性的标准化研究,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06年第14 期。 15.孙喜斌主编:《听障儿童康复听力学》,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16.孙喜斌、高成华等:《聋儿听力语言康复评估题库》,1993年吉林省教育音像出版社版号:ISRC CN-D09-93-0001-O/A(听觉评估部分)。 17.孙喜斌,高成华,黄昭鸣:听觉评估及学习(VCD,词表图片),少年儿童出版社2001年版,ISRC CN-R01-01-0008-O/V.G。 18.孙喜斌、刘巧云、黄昭鸣著:《听觉功能评估标准及方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9.黄瑾主编:《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0.刘巧云、张芳等:《植入人工耳蜗与配戴助听器儿童的音位对比识别难度分析》,《听力学及言语疾 病学》2010年第9期。 21.刘巧云,张蕾等:《人工耳蜗儿童与助听器儿童选择性听取能力的比较研究》,《中国特殊教育》2010 年第1期。 177

室内设计英语词汇中英文翻译

客厅 Livingroom 卧室 Bedroom 书房 Study 阁楼 Loft 楼梯 Stair 楼梯间 Stir Well 玄关 Entrance 卫生间 Bathromm 厨房 Kitchen ground plan 平面图 floor, storey 层 ground floor 第一层 (美作:first floor) flat 套 (美作:apartment) stair well 楼梯间 lift shaft (美作:elevator shaft) fire escape 防火梯 staircase 楼梯 goods lift 公务电梯 (美作:freight elevator) central heating 暖气 ventilation shaft 通风井 air conditioning 空调 air-conditioned 带空调的 flooring (一块)地板 floorboard 地板(总称) parquet 木条地板 herringbone parquet 人字形木条地板 tile 瓷砖 terrazzo 磨石子地 wall 墙 main wall 承重墙 partition wall 隔断墙 plastering 抹灰 skirting board 壁脚板 to whitewash 粉刷 facade 建筑物正面 window 窗 basement 地下室 penthouse 遮檐,披屋 attic, garret 阁楼 kitchen 厨房 dining room 饭厅 living room 起居室 lounge 吸烟室,大厅 bathroom 浴室 toilet 卫生间chimney 烟囱 fireplace 壁炉 gutter 排水沟 drainpipe 雨水管,落水管 ceiling 天花板 flat roof, roof garden 屋顶平台,屋顶花园 roof 屋瓦顶 tile, roof tile 瓦 sand 沙 cement 水泥 mortar 灰泥 plaster 石膏 concrete 混凝土 reinforced concrete, prestressed concrete 钢筋混凝土 gravel 碎石 brick 砖 slate 石板 marble 大理石 beam 梁,木梁 girder 钢梁 corrugated iron 波状钢 timber 木料,木材 pipes 钢管 wiring 电器设备 promoter 创办人 architect 建筑师 quantity surveyor 施工技术员 draftsman 绘图员 civil engineer 道路工程师 builder 建筑工人 foreman 工头 master builder 营造商,建筑工程队队长 (master) bricklayer 泥瓦匠,砌砖工匠 hodman, hod carrier 小工 plasterer 抹灰工 welder 焊工 joiner 工匠 electrician 电工 glazier 玻璃工匠 plumber 管道技工 plumber's mate 管道工 painter, decorator 油漆工 crane driver 吊车司机

各类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及示例——最好

各类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及示例 文献类型及标识码 专著[M],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A]。 电子文献类型:数据库[DB],计算机[CP],电子公告[EB]。 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互联网[OL],光盘[CD],磁带[MT],磁盘[DK]。 文献类型/载体类型标识:[J/OL]网上期刊,[EB/OL]网上电子公告,[M/CD]光盘图书,[DB/OL]网上数据库,[DB/MT]磁带数据库。 (1)正文中引用文献的标注方法 在引用文献的著者姓名或成果内容的右上脚,用方括号标注阿拉伯数字编排序号,依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列出。 ①在引用参考文献的地方加标记。这个标记是用方括号括起来的阿拉伯数字,其中的阿拉伯数字是文献的顺序号。比如,在引用第25个文献的地方所加的标记为〔25〕。 ②给文献编序号要根据以下两点:一是只有文献第一次在文中出现时才编序号,换句话说,一篇文献只有一个序号,即使某文献在文中被多次引用,但在几个引用处都要标注同一个序号。二是以文献第一次出现的前后次序,从1开始连续编序号。例如,第一个第一次出现的文献,序号为1;第二个第一次出现的文献,序号为2;……。 ③如果文献的作用是对正文作解释,标注时文献序号连同方括号都要使用比正文字号小,并把它们放在右上方(作为上角标);如果文献是作为句子的成分出现在正文之中,标注时文献序号连同方括号的字号要与正文的字号相同,并且把它们作为正文的一部分来书写(位置与正文平齐,不做为上角标),另外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方括号前面加上“文献”两个字。 ④如果在正文的一处引用了多篇文献,标注时只用一个方括号,括号内列写这几篇文献的序号:若几个序号是连续的,只标注起、止序号,两序号之间加半字线“-”号;若几个序号不连续,各序号之间加逗号。 例如:……,表明已低到2500m的高度[2], 文献[2]指出,此高度已低到2500m。 MacFarland[2]指出,此高度已低到2500m。

参考文献索引及附录体例说明

附件2 参考文献索引及附录体例说明 一、文章当中的文献索引与注释方法 (一)基本方法 在文中引用文献(包括引用原文)时,不作注释(无论是脚注还是尾注),而是在引用处加一括号,括号中注明:(1)作者姓名;(2)出版年份(不注月份),包括刊物的出版年份;(3)如有必要,注明页码。 几种具体情况: (1)基本方法举例: 例:?这就是有人所说的‘志愿者行为’(李四,1989,第34页),……?。 (2)不需注作者,也不需注页码: 例:?……这一点张三(1990)已经有所论证。? (3)作者引用自己的文章,也需注明人名。 例:?笔者曾对此做过说明(王五,1987)。? (4)正文中若直接出现作者姓名和文章标题,可只注出版年份及必要的页码。 例一:?这就是李四在《风险规制》(1988)一文中所论述的。?例二:?张三在《论应急资源》一文中指出:‘突发事件环境是经常变化的’(1990,第57页)。?

(5)同时引用多篇文章时可在一个括号中一起注明,不同作者的文章用分号分开。 例:?不少人都曾指出(张三,1987;李四,1990),……?。 (6)同时引用一位作者的多篇文章时,可在一个括号内注明。 例:?王五曾多次指出这一点(1987,1988a,1988b,1990)。?(二)译文与外文文献注释方法 (1)引用中译本文献,文中仅注明:作者的中译名;中译本的出版年份;必要的页码。例:?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过剩’(约翰,1990,第4页)。? (2)引用外文原文文献,在文中直接注原文人名,不必翻译(人名一般只注姓) 。 例:?这就是有人分析过的‘短缺’(David,1985,p.55)。?(3)既有中文文献,又有外文文献,分别注中文与外文。 例:?不少人就此作过论述(张三,1988;John,1989)。? 二、文后参考文献编排方法 (一)基本方法:每篇文献按以下顺序注明 (1)作者(们)的姓名;按姓氏拼音的第一个拉丁字母排序。 (2)出版年份;若同时参考同一作者同一年发表的几篇文章文献,在年份后加注字母a,b,c等。 (3)文献名。 (4)出版者或刊物名称;若为论文集,要注明,并注明编者。 (5)第x卷,或刊物期号。

参考文献标准格式

论文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1 专著 [序号]主要责任者. 书名[M].其他责任者(如编者、译者,供选择). 版本(第1版不写).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 [1] 姚穆,周锦芳,黄淑珍,等. 纺织材料学[M].第2版.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1997:147. [2] Burton J J,Garten R L.新型催化材料[M].林西平,译.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84:45. [3] Bird R B,Stewart W E,Lightfoot E N. Transport Phenomena[M]. New York:John Wiley & Sons Inc,1960:75. 2 期刊 [序号] 析出责任者. 析出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4]林红,陈宇岳,任煜,等. 经等离子体处理的蚕丝纤维结构与性能[J]纺织学报,2004, 25(3):9-11. [5] Henry R C,Lewis C W,Collins J F,et al. Vehicle-related hydrocarbon source compositions from ambient data:the GRACE/SAFER method[J]. Eniron Sci Technol,1994,28(5):823-832. 3 会议论文集(或汇编) [序号] 析出责任者. 析出题名[A].编著者.文集名[C].(供选择项:会议名,会址,开会年.)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6]胡伯陶. 天然彩色棉的状况和产业发展的研究[A].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第9届全国花式纱线 及其织物技术进步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中国纺织信息中心,2002:24-33. [7] Ma Tingxi,Lu Xueshu. Computer aided analysis of the penetration of mounted tillage implement[A].In:Zhang Wei,Guo Peiyu,Zhang Senwen eds.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and Rural Development:V ol[C]. Beijing:International Academic Publishers,1992:157-160. 4 学位论文 [序号] 责任者. 题名[D]. 学位授予地址:学位授予单位,年份. [8]王亚军. 整装催化剂及催化转化器若干研究[D].北京:北京理工大学,2000. [9] Young L C. The application of orthogonal collocation to laminar flow heat and mass transfer in monolith converters[D] Washington:University of Washington,1974. 5 专利 [序号] 专利申请者. 专利题名:专利国别(或地区),专利号[P].出版日期. [10] 陈安磐,龚熹.梳棉机道夫传动装置:中国专利,88217670.6 P].1989-06-21. 6 报纸 [序号] 析出责任者. 析出题名[N].报纸名,年-月-日(版次). [11]秦贞俊. 芳族聚酰胺纤维与汽车安全空气袋[N].纺织科普,2004-07-05(02). 7 专著中析出的文献 [序号] 析出责任者. 析出题名[A].析出其他责任者(如编者、译者,供选择). 见(英文用In):专著责任者. 书名[M] 版次(第1版不写).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