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食品整理

功能性食品整理
功能性食品整理

绪论

1、功能性食品的定义:它是一类预防疾病,调节人体生理功能促进康复的食品。

2、功能性食品的分类:1.根据消费对象进行分类:①日常功能性食品(婴儿、学生、老年人日常功能性食品)②特种功能性食品 2.根据科技含量进行分类:①第一代产品(强化食品)②第二代产品(初级产品)③第三代产品(高级产品)

3、功能性食品调节人体机能的作用:①延缓衰老②抗氧化③清咽④减肥⑤改善睡眠⑥增强免疫力⑦改善皮肤水分⑧改善皮肤油份⑨通便⑩促进消化

4、功能性食品与药品的区别:①药品是用来治病的,而功能性食品不以治疗为目的②功能性食品要达到现代毒理学上的基本无毒或无毒水平,而作为药品,则允许一定程度的毒副作用存在③功能性食品无需医生的处方,没有剂量的限制。

5、功能性食品的常用原料:1.药食两用的动植物品种:①种子类②果类③根茎类④花草类

⑤叶类⑥动物类⑦菌类⑧藻类 2.食品新资源品种:①油菜花粉、玉米花粉、松花粉、向日葵花粉、紫云英花粉、荞麦花粉、芝麻花粉、高粱花粉②钝顶螺旋藻、极大螺旋藻③魔芋④刺梨⑤玫瑰茄⑥蚕蛹 3.用于功能性食品的部分中草药

6、亚健康:健康的透支状态原因:①过度疲劳造成的脑力体力透支②人体的自然衰老③各种急慢性疾病④人体生物周期中的低潮期

7、注意事项:①当功能性食品的原料是中草药时,其用量应控制在临床用量的50%以下②有明显毒副作用的药材,不宜作为开发功能性食品的原料③受国家中药保护的中成药和已获得国家药政管理部门批准的中成药,不能作为功能性食品加以开发④传统中医药中典型强壮阳药材,不宜作为开发改善性功能功能性食品的原料⑤在重点考虑功效成分的同时还要注意其他基本营养成分的均衡⑥要注意在产品形式、成分含量等发面与“药品”相区分⑦配方设计要和生产工艺相结合

8、功能性食品存在的问题:①低水平重复现象严重(我国对功能性食品“审批门槛”定的较低,如果将“审批门槛”定的较高,势必会有大量的产品被淘汰出局,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功能性食品产业的发展)②基础研究不够(功能性食品是一个综合性产业,需要各部门密切配合。从科学发展来说,功能性食品是一个综合性学科,需要多学科携手合作)③主要采用非传统的食品形态,价格较高(我国功能性食品常采用非传统食品形态,以片剂和胶囊等形式出现,脱离人们日常生活,且价格较高,使消费者望而却步)④监督管理难度较大⑤缺少诚信,夸大产品功效(一些功能性食品厂家或经销商,擅自夸大功能性食品功效的宣传,误导了消费者,对社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市区消费者的信任)

功能性食品的展望:①大力开发第三代功能性食品(目前我国的功能性食品大部分建立在食疗基础上,一般都采用多种既是药品又是食品的中药配制产品)②加强高新技术在功能性食品生产中的应用(采用现代高新技术,实现从原料中提取有效成分,剔除有害成分的加工过程)③开展多学科的基础研究与创新性产品的开发(功能性食品的功能在于本很的活性成分对人体生理节律的调节,因此,功能性食品的研究与生理学,生物化学,营养学及中医药等多种学科的基本理论相关)④产品向多元化方向发展(随着生命科学和食品加工技术的进步,未来功能性食品的加工更精细、配方更科学、功能更明确、效果更显著、食用更方便)⑤重视对功能性食品基础原料的研究⑥实施名牌战略

第一章

免疫球蛋白

1、定义:是一类具有抗体活性,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球蛋白(存在于血液、体液、黏膜分泌液中)

2、生物学功能:①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②活化补体③结合细胞产生多种生物学效应④通过胎盘传递免疫力

3、分类:1.同种型(类和亚类;型和亚型)2.同种异型 3.独特型

乳铁蛋白

1、生物活性:①刺激肠道中铁的吸收②抑菌作用,抗病毒效应③调节吞噬细胞功能④调节发炎反应,抑制感染部位炎症⑤抑制由于Fe2+引起的脂氧化,Fe2+或Fe3+的生物还原剂是脂氧化的诱导剂

2、影响因素:①铁饱和程度的影响②盐类作用③pH的影响④抗体或其他免疫物质间的协同作用⑤介质的作用⑥形态⑦动物的种类

3、分离方法:色谱法(吸附色谱法、离子交换色谱法、亲和色谱法、固定化单系抗体法)和超滤法

二者的区别:色谱法的优点是分离效果好,纯度高,抗体被固定化可重复使用,缺点是柱的制备工艺复杂,抗体成本昂贵,难以工业化生产。

超滤法优点是操作简便,费用相对较低,易于形成工业化规模,缺点是乳铁蛋白纯度较低,膜需经常清洗。超滤法是生产食品用乳铁蛋白最具实现工业化潜力的方法之一。

溶菌酶

1、定义:具有溶菌作用的因子,是一种专门作用于微生物细胞壁的水解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1、定义:是生物体内防御氧化损伤的一种重要的酶,能催化底物超氧自由基发生歧化反应,维持细胞内超氧自由基处于无害的低水平状态

2、分类: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和铁超氧化物歧化酶(Fe-SOD)

3、生理功效:①清除机体代谢过程中产生过量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延缓由于自由基侵害而出现的衰老现象,如延缓皮肤衰老和脂褐素沉淀的出现②提高人体对由于自由基侵害而诱发疾病的抵抗力,包括肿瘤、炎症、肺气肿、白内障和自身免疫疾病等③提高人体对自由基外界诱发因子的抵抗力,如烟雾、辐射、有毒化学品和有毒医药品等,增强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力④减轻肿瘤患者在进行化疗、放疗时的疼痛及严重的副作用,如骨髓损伤或白细胞减少等⑤消除机体疲劳,增强对超负荷大运动量的适应力

第二章

1、生物活性肽:指的是一类相对分子质量小于6000(D),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多肽。

2、生物活性肽的生理功能:①调节体内的水分、电解质平衡②促进伤口愈合③预防心脑血管疾病④调节内分泌与神经系统⑤改善消化系统、治疗慢性胃肠道疾病⑥改善糖尿病、风湿、类风湿等疾病⑦促进蛋白质、酶、酵素的合成与调控⑧在体内制造酵素,有助于将食物转化为正能量⑨沟通细胞间、器官间信息的重要化学信使⑩抗病毒感染、抗衰老,消除体内多余

②的自由基

3、酪蛋白磷酸肽的生理功能:①促进成长期儿童骨骼和牙齿的发育②预防和改善骨质疏松症③促进骨折患者的康复④预防和改善缺铁性贫血⑤抗龋齿

4、谷胱甘肽在生物体内的作用:①作为解毒剂,可用于丙烯晴、氟化物、一氧化碳、重金属以及有机溶剂的解毒上②作为自由基清除剂,可保护细胞膜,使之免遭氧化性破坏,防止红细胞溶血及促进高铁血红蛋白的还原③对白细胞减少症起到保护作用④能够纠正乙酰胆碱、胆碱酯酶的不平衡,起到抗过敏作用⑤对缺氧血症、恶心以及肝脏疾病所引起的不适具有缓解作用⑥可防止皮肤老化及色素沉着,减少黑色素的形成,改善皮肤抗氧化能力并使皮肤产生光泽

5、免疫活性肽:将能刺激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的一种肽

6、调味肽:某些可以提高食品的适口性,改善食品的风味的生物活性肽

第三章

1、膳食纤维:凡是不能被人体内源酶消化吸收的可食用植物细胞、多糖、木质素以及相关物质的总和

2、粗纤维:指植物经特定浓度的酸、碱、醇或醚等溶剂作用后的剩余残渣

3、膳食纤维的分类:1.溶解特性的不同:不溶性膳食纤维,指不被人体消化道酶消化且不溶于热水的那部分膳食纤维,是构成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水溶性膳食纤维,指不被人体消化酶消化,但溶于温水或热水且水溶性又能被4倍体的乙醇再沉淀的那部分膳食纤维

2.按来源分类:①植物来源(纤维素、半纤维素)②动物来源(甲壳素、壳聚糖)③海藻多糖(海藻酸盐、卡拉胶)④微生物多糖类(黄原胶)⑤合成类(羧甲基纤维素)

4、膳食纤维的物化特性:①高持水力②吸附作用③对阳离子有结合和交换能力④无能量填充剂⑤发酵作用⑥溶解性与黏性

5、膳食纤维的生理功能:1.调整肠胃功能(整肠作用):①防止便秘②改善肠内菌群和辅助抑制肿瘤作用③缓和由有害物质所导致的中毒和腹泻④预防阑尾炎发生 2.调节血糖值 3.调节血脂 4.控制肥胖 5.消除外源有害物质

6、真菌多糖的定义:是从真菌子实体、菌丝体、发酵液中分离出的、可以控制细胞分裂分化,调节细胞生长衰老的一类活性多糖。生理功能:①真菌多糖的免疫调节功能②抗肿瘤的功能③真菌多糖的抗突变作用④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的功能⑤真菌多糖的抗病毒作用⑥真菌多糖的抗氧化作用⑦真菌多糖的其他功能

7、多糖:是由糖苷键连接起来的醛糖或酮糖组成的天然大分子。

第四章

1、甜味剂是指能赋予食品甜味的一种调味剂,功能性甜味剂是指具有特殊生理功能或特殊用途的食品甜味剂。

2、功能性甜味剂分类:①功能性单趟(晶果糖)②功能性低聚糖(低聚异麦芽糖)③多元糖醇(木糖醇)④强力甜味剂(阿斯巴甜)

3、低聚糖的生理功能:1.直接生理功能:①低热量,难消化②有水溶性膳食纤维作用③龋齿主要是由突变链球菌引起的④促进肠道中有益菌群双歧杆菌增值;2.间接生理功能:①抑制病原菌②抑制有毒物代谢和有害酶的产生③防止腹泻④防止便秘⑤降低血清胆固醇⑥保护肝功能⑦降低血压的作用⑧提高机体免疫力,抗肿瘤⑨营养素吸收促进作用,产生营养素⑩血糖值的改善作用

第五章

1、自由基引起衰老的机制:①生命大分子的交联聚合和脂褐素的累积②器官组织细胞的破坏与减少③免疫功能的降低

2、脂褐素的定义:是丙二醛与蛋白质等生命大分子的交联聚合物

3、自由基清除剂的种类:酶类清除剂和非酶类清除剂

4、SOD的生理功能:①清除体内产生的过量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②提高人体对自由基外界诱发因子的抵抗力③增强人体自身的免疫力④清除放疗所诱发的大量自由基⑤清除疲劳,增强对剧烈运动的适应力

5、SOD来源:动物血液、牛乳、高等植物

第六章

1、常量元素:一般将占人体体重0.01%以上,每人每日需要量在100mg以上的元素称为常量元素

2、钙的生理功能:①钙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起支持和保护作用。②促进体内某些酶的活动③钙起电荷载体作用④钙参与神经肌肉的活动

3、镁缺乏的原因:摄入不足;吸收不良;排泄过多;透析失镁;其他原因

镁缺乏的临床表现以神经系统和心血管为主,如肌肉震颤、手足抽搐、有时听觉过敏、幻觉、精神错乱、昏迷

4、微量元素:一般把含量占人体体重0.01%以下的元素称为微量元素

5、人体必须微量元素的生理功能:①酶和维生素必需的活性因子②构成某些激素或参与激素的作用③参与核酸代谢④协助常量元素发挥作用

6、血红素铁和非血红素铁的区别:血红素铁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是与血红蛋白及肌红蛋白的原卟啉结合的铁,不受植酸、磷酸等影响而已原卟啉铁的形式直接被肠黏膜上的皮细胞吸收,然后在黏膜细胞内分离出铁,并和脱铁运铁蛋白结合,其吸收率较非血红素铁高,且其吸收过程不受其他膳食因素的干扰,吸收率一般可达25%。非血红素铁,主要存在于植物性食物中,其吸收常可受到膳食因素的干扰,吸收率很低,一般约为3%。

7、铁缺乏主要症状:皮肤黏膜苍白,头晕,对寒冷过敏,体质虚弱,记忆力减弱,工作能力下降

8、铁缺乏预防措施:①改进膳食组成,增加含铁丰富及其吸收较高的食品,如肉类和大豆类食品②增加膳食中维生素C,并使与含铁食物同时摄入,以提高膳食中铁的吸收与利用③合理有计划地发展铁强化食品,尤其是婴儿食品

9、铁中毒: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中毒,主要症状为消化道出血,死亡率很高;慢性中毒可发生于消化道吸收的铁过多和肠外输入过多的铁

10、硒的生理功能:①作为谷胱甘肽过氧化酶的成分②促进生长③保护心血管和心肌的健康

④解除体内重金属的毒性作用⑤保护视器官的健全功能和视力⑥抗肿瘤作用

11、无机盐:食物或机体灰分中那些为人体生理功能所必需的无机元素

第七章

1、维生素的分类与俗称:脂溶性维生素:VA(视黄醇)、VD(钙化醇)、VE(生育酚)、VK (凝血维生素)

水溶性维生素:VB1(硫胺素)、VB2(核黄素)、VPP(尼克酸)、VB6(吡哆醇)

2、VC在机体中的作用:①可辅助抑制肿瘤作用②具有抗氧化作用,减少自由基对身体的损伤③增强机体对外界环境的抗应激能力和免疫力④保护牙齿、骨骼、增加血管壁弹性⑤防治坏血病⑥预防中风发作

第八章

1、必须脂肪酸:亚油酸,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等3种脂肪酸,不能由机体自行合成而必须从食品中提取

2、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功效:①降低血脂、胆固醇和血压、预防心血管疾病②能抑制血小板凝集,防止血栓形成与中风,预防老年痴呆症③增强视网膜的反射能力,预防视力退化④增强记忆力,提高学习效率⑤抑制促癌物质前列腺素的形成,因而能预防癌症

食品安全概述

食品安全概述 孙效敏 华东政法大学教授 各位同学,今天我给咱们大家介绍一下有关《食品安全法》的问题。 一、食品安全的概念 (一)食品的概念 在介绍食品安全概念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什么是食品。我们《食品安全法》第99条第2款它对食品做了一个规定,它是这样规定的,食品是指工人使用或者是饮用的成品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关于这个食品的概念,那么我们从食品卫生的角度上来说是可以的,但是在这里边我给咱们大家补充一个问题,因为这一个概念有一定的局限性,局限性在于哪?因为它没有包括可以直接使用的农产品,比如我们吃的西瓜、桃子、苹果这些食品里面有时候有农药残留,可能造成人体生态,但是按照食品的概念,这些都不属于食品的范畴,所以我们在现实生活当中对食品的概念应该做广义的理解,不能从狭义的方面来理解,这是我对食品概念给大家做一个补充的解释。(二)食品安全概念的变迁 第二个问题我给大家介绍一下食品安全概念的变迁。在文明社会早期,由于缺乏科学知识以及人类认识自然能力的局限性,对食品安全的认识只能以长期的生活实践为基础,形成了一些禁忌性的规定。 早在春秋时期,我们国家的著名学者孔子曾经给他的学生讲述了其总结的五不食原则,也就是说,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孔子所说的食品安全指的是食品的质量安全,是一种经验性的认识,是人类称其生活实践经验的总结,不可能将食品安全上升到科学的高度,更不可能使食品安全成为法律。 与此同时,由于人们的宗教信仰不同,也产生了对某些食品的禁忌性规定。比如在《圣经》里边就明确规定,禁止食用猪肉,任何腐食动物的肉、禽等等。大家都知道,我们国家的回族不食猪肉,这个不是因为猪肉不安全而是由于宗教的信仰。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人们产生的食物除了供给自己以外,开始有了剩余,食品贸易应运而生。这一时期,人们开始关注食品安全,但不是食品的质量安全,而是食品数量安全,

功能性食品复习思考题答案完整版

功能性食品复习思考题 答案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功能性食品》复习思考题 1.功能性(保健)食品和药品有什么区别? ①. 药品是用来治疗疾病的,而保健食品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不追求临床治疗效果, 也不能宣传治疗作用.保健食品重在调节体内环境与生理节律,增强机体的防御功能,达到保健康复的目的。 ②. 保健食品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即营养性,提供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感官性,提 供色,香,味,形,质等以满足人们不同的嗜好和要求;安全性,必须符合食品卫生要求,必须不对人体产生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危害,而药品则允许有一定程度的毒副 作用。 【功能(保健)食品—系指调节人体生理功能,适宜特定人群食用,又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一类食品。 保健食品系指表明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为目的的食品。它们大多具有普通食品的属性(营养,感官,安全)还具有调节机体功能的保健作用,与药品相比,保健食品不宣传,不追求临床疗效,对人体不产生毒副作用】 2.第三代和第一代功能(保健)食品有什么不同点? 第一代保健食品,为初级保健食品,仅根据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或强化的营养素来推知该类食品的功能,未经严格的实验证明或严格的科学论证。第三代保健食品具有功效成分明确,含量可以测定,作用机理清楚,研究资料充实,临床效果肯定等特点。 3.我国功能(保健)食品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 第一代保健食品,为初级保健食品,仅根据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或强化的营养素来推知该类食品的功能,未经严格的实验证明或严格的科学论证。这代保健食品包括各类强化食品及滋补食品,如鳖精、蜂产品、乌骨鸡、螺旋藻等。 第二代保健食品,这代食品须经过动物或人体实验,证明其具有某种生理调节功能。第二代的保健食品比第一代保健食品有了较大的进步,其特定的功能有了科学的实验基础。我国卫生部审查批准的保健食品中大部分属于这一代产品。如三株口服液、脑黄金、脑白金、太太口服液等。 第三代保健食品,不仅其特定生理调节功能需经动物或人体实验,证明其明确可靠,而且还需确知有该项功能的功效成分的化学结构及其含量。第三代保健食品具有功效成分明确,含量可以测定,作用机理清楚,研究资料充实,临床效果肯定等特点。如鱼油、多糖、大豆异黄酮、辅酶Q10等。目前我国第三代保健食品,在市场上占30%。 4.21世纪如何发展我国功能(保健)食品产业? 具有益智延寿,促进生长发育,壮阳等功能性的保健食品将成为21世纪中国保健食品市场上的畅销品。我国在保健食品发展应作出的努力: 1.加强保健食品的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将食品科学、生理学、营养学、医学、药物学免疫学、生物化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技术协同运用,进一步深入进行保健食品功能因子和生理功能机理的研究。 2.建立保健食品的GMP体制,生产必须程序化,标准化、规范化,对原料检查、生产加工、包装、仓储、销售等一系列环节实行全面质量管理。 3. 运用现代分离,提取及制造技术,如膜分离技术、超临界萃取技术、生物工程和基因工程技术、低温粉碎技术、低温真空技术、微胶囊技术及包装和保鲜技术等。

功能性的食品调查报告

功能性的食品调查报告 现如今,我们已迈入一个高度发达的时代。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渐提高着。而物质生活充裕了以后,健康自然便成了大家最为关注的问题。而健康长远意义上讲并不是说你病了然后予以治疗,而是从平时就开始防病,可是通过药物来达到这一目的在现代人看来显然是极其不可行的,常言说“是药三分毒”嘛。我们最容易实施和控制的,我想应该莫过于食疗了。只有平时注意营养的科学合理搭配,才能吃出健康、吃岀漂亮、吃出长寿。食品业和医学在不断进步着,于是功能性食品便应运而生了。 功能性食品誉为“21世纪的食品”,是当今世界研究的热点。为了解人们对功能性食品的了解程度,并在社会上普及功能性食品,我精心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随机调查各种年龄层次、各消费水平的消费者,收到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一、社会调查 1、调查结果及分析 通过对随机人群的调查发现,约15%的人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功能性食品,更不清楚功能性食品有什么功效;约62% 的人对功能性食品不是很了解,对其功效不认可,觉得效果不明显,同时对功能性食品的鉴别也缺乏相应的知识;只有23%的

人了解功能性食品,了解其功效,并且知晓很多种类的功能性食品和国内外大品牌。以下为部分被调查者的问卷分析结果。 大学生:对于功能性食品不了解;其效果不明显,开始有作用,后来就没感觉;对于功能性食品不信赖;从广告等媒体知道某些品牌的功能性食品。 20-30岁的男士:多少了解一点,不是很明白;其功能应是抗疲劳;用过脑白金,效果不错;价格有点偏高,应有适当下调,仍需改进,要适合长期服用。 30-40岁的阿姨:不太了解,也不用;孩子用过清华同方的产品,家人用过海藻类的产品,使用过对肠胃有帮助的产品;看过产品说明书和广告,但是仍然觉得对功能性食品的常识不了解。 30岁左右的知识分子:了解一点;功能性食品应补充微量元素,力量蛋白元素,蛋白质;用过如安利、完美等产品; 觉得是无聊的消费;鉴定要有国家体系认证、说明、用法。 六七十岁的老人:了解;认为功能性食品纯属吵作;用过如深海鱼油、螺旋藻、天然维E;不看宣传;广告要务实,可信度要提高。不能看广告,要看疗效。 农村留守儿童量不大。留守率与地方经济发展成负相关,即地方经济越强,留守率就越低,地方经济越弱,留守率就越高,近几年我镇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较高,农村外出打工人员比例大大降低。经统计我镇农村留守儿童(父母双方均外岀务工

功能性食品考试重点

食品、功能性食品、药品的区别: 1.药品是用来治病的,而功能性食品不是以治疗为目的。 2.功能性食品不能有任何毒副作用。 3.功能性食品不需要医生的处方,没有剂量的限制。 功能性食品分类中一代二代三代分别指什么: 1.一代主要是强化食品。根据各类人群的营养需要,有针对性的将营养素添加到食品中去。 2.第二代产品(初级产品):强调科学性和真实性,要求经过人体及动物实验,证明该产 品的功能。 3.第三代产品(高级产品):不仅需要通过人体及动物试验证明某种生理功能,还要查清 楚具有该项功能的有效成分。 早年肥胖和晚年肥胖引发的原因: 早年肥胖的特征是脂肪细胞的数量异常增多,多发于儿童或青少年期。晚年肥胖的特征是脂肪细胞数量正常,但是细胞肥大,多发于成年期。 单纯性肥胖和继发性肥胖的原因: 单纯性肥胖的内分泌系统正常,机体代谢基本正常。继发性肥胖是由于内分泌或代谢紊乱引起的。 减肥食品的开发原则: 1.减除体内多余的脂肪,而不单纯以体重减轻为标准,要观察脂肪减少的程度。 2.每日营养素的摄入量应基本保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需要。 3.对健康无损害,无不良反应。 抗衰老功能性食品开发的六原理: 1.调节生物钟,如利用抗衰老功效成分来增加细胞的分裂次数,或降低体温来延长细胞的 分裂周期。 2.利用McCay效应探讨限食延长寿命的条件、方案、机理 3.增强免疫抗衰老,控制免疫系统并维持其正常的生命活动 4.应用微量元素抗衰老。 5.应用抗衰老功效成分,如维E 6.控制大脑的衰老中心。 叶黄素和玉米黄质对视力的保护机制: 叶黄素和玉米黄质对视力的保护作用主要体现在它们的光过滤和抗氧化性功能上 1.光通过视网膜到达敏感的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前,必须通过叶黄素、玉米黄质浓度最高 的部位。蓝光是黄光的互补色光,它在通过视网膜的各种色光中能量最高,破坏性也最大。由于叶黄素和玉米黄质可专一性吸收蓝光,因此可以将蓝光的伤害减至最低。 2.视网膜中活跃的代谢过程和能量交换会产生大量的自由基,而叶黄素和玉米黄质能淬灭 单线态氧,从而抑制具有破坏性的自由基的形成。 我国提出的常见肿瘤十大预警信号: 1乳腺、皮肤、舌、身体其他部位有可触及或不消的肿块2疣或黑痣变化明显 3持续性消化不良4吞咽食物有哽咽感、疼痛、胸骨后闷胀不适、食管内异物或上腹部疼痛4耳鸣、听力减退,鼻塞,分泌物带血5月经前不正常的大出血,月经期外不规则的阴道出血,接触性出血6持续性嘶哑、干咳或痰中带血7持续性嘶哑、干咳、痰带血8原因不明的大便带血、血尿9久治不愈的伤口、溃疡10原因不明的较长时间体重减轻高脂肪膳食易引发大肠癌、乳腺癌原因: 高脂肪膳食使得肝脏的胆汁分泌增多,初级胆汁在肠道致病菌的作用下,会产生致癌物质。高脂肪膳食易使人肥胖,会使肾上腺皮质激素中的雄烯二酮芳香化成雌酮,会促使绝经后乳

功能性食品调查报告完整版

编号:TQC/K681 功能性食品调查报告完整 版 Daily description of the work content, achievements, and shortcomings, and finally put forward reasonable suggestions or new direction of efforts, so that the overall process does not deviate from the direction, continue to move towards the established goal. 【适用信息传递/研究经验/相互监督/自我提升等场景】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能性食品调查报告完整版 下载说明:本报告资料适合用于日常描述工作内容,取得的成绩,以及不足,最后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或者新的努力方向,使整体流程的进度信息实现快速共享,并使整体过程不偏离方向,继续朝既定的目标前行。可直接应用日常文档制作,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进行修改。 现如今,我们已迈入一个高度发达的时代。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渐提高着。而物质生活充裕了以后,健康自然便成了大家最为关注的问题。而健康长远意义上讲并不是说你病了然后予以治疗,而是从平时就开始防病,可是通过药物来达到这一目的在现代人看来显然是极其不可行的,常言说“是药三分毒”嘛。我们最容易实施和控制的,我想应该莫过于食疗了。只有平时注意营养的科学合理搭配,才能吃出健康、吃出漂

功能性食品教学大纲

《功能性食品》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英文):Functional Food 课程代码: 课程类别:(专业课) 学时:48 学分:3 考核方式:考试 适用对象:食品营养与检测专科专业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食品专业方向学生的一门专业课。功能性食品被誉为“21 世纪的食品”,它是当今食品科学与工程研究领域的前沿学科,涉及到化学、生化、医学、药学、食品工程等众多学科。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和了解功能性食品的概念和发展,将前面所学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知识综合运用,利用我国食品资源、结合我国国情来研究和开发出保障人类健康的功能性食品,成为功能性食品研究、开发、管理、生产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1、系统地学习和理解与功能性食品科学相关的基础知识; 2、了解或掌握各类功能性因子或成分的生理功能; 3、了解各类功能性食品资源的特点; 4、了解或掌握各类功能性食品的作用机制; 5、理解和掌握功能性食品的设计原则; 6、了解我国各类功能性食品的评价方法; 7、为学生从事有关功能性食品的生产、科学研究和产品创新打下基础。 三、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功能性食品学,是食品科学与预防医学相关内容相互融合而成的一门综合科学,涉及功能性食品生物化学、营养学、生物学、工程学和管理学等内容,是食品科学与工程及相关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 四、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 (一)目的与要求 了解功能性食品的研究、应用及市场状况。 (二)教学内容: 1.掌握功能性食品的概念或定义; 2.了解功能性食品的演替过程; 3.了解功能性食品基本特征及分类; 4.了解我国功能性食品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第二章功能因子

《功能食品学》复习重点

《功能食品学》复习重点 名词解释 1.功能性食品:表明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使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食品。 2.亚健康:是一种健康的透支状态,身体存在种种不适但无身体器质性病变状态。 3.功效成分(Functional Composition):是指在功能食品中能通过激活酶的活性或其他途径,调节人体机能的物质。 4.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是一种能够清除机体中过多自由基的活性物质,可能与机体的衰老、肿瘤发生、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辐射防护等有关。 5.免疫应答:免疫活性细胞对抗原分子的识别、自身活化、增殖、分化及产生效应的全过程称之为免疫应答,包括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6.F值:F值是指寡肽分于支链氨基酸与芳香族氨基酸的摩尔比值。 7.高F值寡聚肽:高F值低聚肽蛋白质酶解形成的低分子活性肽,是支链氨基酸(BC)和芳香族氨基酸( AC)的摩尔比值。 8.UHF:超高压杀菌是将食品在200~600MPa下进行短时间加压处理使微生物的细胞膜产生断裂而达到杀菌的目的。 9.UHT:超高温瞬时杀菌是把温度为135~150℃,加热时间为2~8s,加热后产品达到商业无菌要求的杀菌过程。 10.超微粉碎:将物料在常温下于空气中进行粉碎,其粉碎粒度微小,平均粒径可达2μm以下,物料经超微粉碎可完整地保持其有效成分,并可显著提高有效成分利用率及人体消化吸收率。有干法超微粉碎和湿法超微粉碎两大类。 11.微胶囊:微胶囊(Micro-encapsulation)化技术是用特殊手段将固、液、气体等物质包埋在一个微小封闭的胶囊内的技术。 12.反渗透:反渗透技术是利用反渗透膜只能透过溶剂(通常是水)而不能透过溶质的选择透过性,对溶液施加压力以克服溶液的渗透压,使溶剂通过反渗透膜而从溶液中分离出来的过程。反渗透的压力差为1~10MPa。

如何看待功能性食品

专业代码: 学号:2013030833 河池学院 公选课论文 题目:论减肥功能性食品的开发及其发展 学院:外国语学院 专业:商务英语 班级:131 姓名:杨坤荣

前言 保健品被广泛称为功能性食品。据了解多种多样的功能性食品的具体作用发现,一些功能性食品据有减肥的作用。纵观国内外营养保健功能食品的发展历史,功能性食品的研究关系到我国食品工业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食品生产技术的发展水平,以及人民生活水平,以及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及其发展势头强劲,消费结构呈上升趋势。随着国内外原材料提取及加工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且,开始借助中医学,中药学,食疗营养学,食品学等理论基础。这将是我国营养保健食品市场再度达到辉煌并向健康稳步和有序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功能性食品:减肥:发展 一功能性食品的概述 (一)功能性食品的概念 功能性食品(Function food)的定义,是强调其成分 对人体能充分显示机体防御功能、调节生理节律、预 防疾病和促进康复等功能的工业化产品。 我国对保健食品(Health food)的定义是,具有特定功 能的食品,适宜特定人群食用,可调节机体的功能, 不以治疗为目的。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 法(试行)》中规定:保健食品是指声称具有特定保 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即 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 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 者慢性危害的食品。 在学术与科研上,称谓“功能性食品”更科学些。 至于生产销售单位,可继续沿用由来已久的“保健食 品”这个名词。 1962年日本厚生省的文件最早出现“功能食品”(机能性食品)( Functional food)的名称,1989年将其定义为“具有与生物防御,生物节律调整,防止疾病,恢复健康等有关的功能因素,经设计加工,对生物体有明显调整功能的食品”。1991年7月,日本厚生省将功能性食品名称改为“特定保健食品”,欧洲国家将保健食品称之为健康食品(Health Food)或营养食品(Nutritious foods ),德国则称之为改善食品(To improve food)。 (二)功能性食品具备的条件及功能 功能性食品必须符合下面四条要求: 1、保健食品首先必须是食品,必须无毒、无害,符 合应有的营养要求。

功能性食品教学大纲教学教材

功能性食品教学大纲

《功能性食品》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英文):Functional Food 课程代码: 课程类别:(专业课) 学时:48 学分:3 考核方式:考试 适用对象:食品营养与检测专科专业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食品专业方向学生的一门专业课。功能性食品被誉为“21 世纪的食品”,它是当今食品科学与工程研究领域的前沿学科,涉及到化学、生化、医学、药学、食品工程等众多学科。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和了解功能性食品的概念和发展,将前面所学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知识综合运用,利用我国食品资源、结合我国国情来研究和开发出保障人类健康的功能性食品,成为功能性食品研究、开发、管理、生产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1、系统地学习和理解与功能性食品科学相关的基础知识; 2、了解或掌握各类功能性因子或成分的生理功能; 3、了解各类功能性食品资源的特点; 4、了解或掌握各类功能性食品的作用机制; 5、理解和掌握功能性食品的设计原则; 6、了解我国各类功能性食品的评价方法; 7、为学生从事有关功能性食品的生产、科学研究和产品创新打下基础。 三、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功能性食品学,是食品科学与预防医学相关内容相互融合而成的一门综合科学,涉及功能性食品生物化学、营养学、生物学、工程学和管理学等内容,是食品科学与工程及相关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 四、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 (一)目的与要求 了解功能性食品的研究、应用及市场状况。 (二)教学内容: 1.掌握功能性食品的概念或定义; 2.了解功能性食品的演替过程; 3.了解功能性食品基本特征及分类; 4.了解我国功能性食品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功能性食品》复习资料全

《功能性食品》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功能食品的定义:是指具有特殊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为目的,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危害的食品。 2.营养素补充剂:指单纯以一种或数种经化学合成或从天然动植物中提取的营养素为原料加工制成的食品。 3.膳食纤维:指抗人体小肠消化吸收的而在人体大肠能部分或全部发酵的可食用的植物性成分----碳水化合物及其类似物的总和。 按溶解特征,膳食纤维和分为水溶性膳食纤维和水不溶性膳食纤维两大类 4.功能性脂类的概念:指对人体有一定保健功能,药用功能以及有益健康的一类油脂类物质,是指那些属于人类膳食油脂以及人类营养,健康所需要的并对人体的健康有促进作用的一大类脂溶性物质。 5.脂肪替代品:是指加入到低脂或无脂食品中,使他们与全脂同类食品具有相同或相近感官品质的物质。 6.衰老:是指生物体在其生命的后期阶段所进行的全身性、多方面、循序渐进的退化过程。 7.衰老的涵:一是指进入成熟期以后所发生的变化;二是指各细胞、组织、器官的衰老速度不尽一致,但都呈现慢性退行性改变;三是指这些变化都直接或间接地对机体带来诸多不利的影响;四是指衰老是进行性的,即随增龄其程度日益严重,是不可逆变化。 8.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累及整个消化道的动力障碍性疾病,可引起反复的上消化道和下消化道症状,其症状包括不同程度的腹痛,便秘或腹泻及腹部饱胀等。 9.高血脂:是指血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过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低。 高密度脂蛋白又称胆固醇清道夫 胆固醇升高—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极低密度脂蛋白 二.填空题 1.功能食品的两大功能:一是增进健康,二是降低疾病风险。 2.乳铁蛋白主要存在于母乳和牛乳中 3. 人参有效成分:皂苷 4.林蛙的输卵管是名贵中药材 5.脂肪替代品的三个条件:无能量或低能量;具有与脂肪类似或相同的理化性质;对人体无副作用。 6.植物甾醇类的功能作用:1抗炎退热2降胆固醇 7.具有缓解疲劳功能的物质:人参西洋参三七刺五加 8.具有减肥作用的功能食品:魔芋精粉和葡甘露聚糖、乌龙茶提取物、L—肉碱 9.具有辅助改善记忆功能的物质:芹菜甲素、辣椒素、银杏 10.矿物质类降糖因子:铬 11.维生素降糖因子:维生素E、维生素C 12.糖尿病的常见症状:多饮、多尿、多食以及消瘦。 13.正常人空腹血糖浓度一般在3.89~6.11mmol/L,餐后2h血糖略高,但也应该小于7.78mmol/L. 14.肥胖的诊断方法:①人体测量法、②物理测量法、③化学测量法 15.试验设计的要素:处理因素、受试对象、试验效果

功能性食品论文

功能性食品的现状和发展 摘要:当前国外已将功能性食品研究作为新世纪增强国际竞争力具有战略意义的研究课题,功能性食品以其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针对功能性食品的起源及概念、功能因子、国内外发展现状和功能性食品的科学发展趋势等方面逐一加以综述。 关键词:功能性食品功能因子现状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与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自欧洲爆发疯牛病以来,人们对食品的要求是更天然、绿色,无任何人工添加剂。现代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生理学和病理学等学科的最新研究证明,食品不仅能满足各种营养需求,而且还有调控机体的多种功能[1-4]。 1 功能性食品的起源及概念 1.1 功能性食品的起源 功能性食品的研究与生产起源于日本,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应对当时迅速增加的老年人口、巨额的医疗费用支出以及日本民众健康观念的转变[5]。这是现代功能性食品产生的缘由。但是,随着日本功能性食品产业的蓬勃发展以及高额利润的获取,使得欧美等发达国家也对其产生了浓厚兴趣;于是纷纷投身进来,积极资助基础研发,并且鼓励发展生产[6]。就这样,现代功能性食品由诞生、发展到壮大,逐渐成长起来。 1. 2 功能性食品的概念 功能性食品的概念首先是由日本科研人员20年前提出的,但是直到现在尚未在全世界范围内形成统一[7]。不同国家、组织和学术团体给出的概念是不相同的[8],虽然概念各不相同,但是有一个共同的认识理念[9],即:食物中含有一种无论是否属于营养素的组分,只要其有益于机体组织健康,减少相关疾病风险;或其具有超出原有食品营养功能,对机体产生有益生理和心理作用的食品,均可称为功能性食品。同时,一致性认为:功能性食品可以通过添加、浓缩、提取和发酵等工艺获得。它的组分可以是具有特殊生理功能的宏量营养素,如:抗性淀粉, n-3脂肪酸;也可是摄入量超出日常推荐水平的必需微量营养素;还可以是具有或者不具有一定营养价值的非必需的食物组分[10]。 2 功能因子

《食品科学与工程导论》复习资料

《食品科学与工程导论》复习资料 1.引言 食物--自然界生长的可供人们食用的各种动植物统称为食物。 食物是随人类生存和发展而伴行的最基本的物质。人类在对食物永不满足需求的同时,也不断地促进和发展了食物的生产。 在现代社会中,“食物”已不限于其本身的含义,它还蕴涵着文化和物质文明的意义。 在人类的生活实践中,食物可划分为两个时期。 食物采集时期(food-gathering period) 公元前8000年以远的时代,人类以生吃肉食,采集野生植物为主; 食物生产时期(food-product period) 公元前8000年以近,包括现代,食物的种类和生产技术随着社会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展。 2.食品的概念 食品--经过加工制作的食物 根据不同人群的饮食习惯和爱好及其他特殊要求,利用各种动植物原料,采用各种加工处理方法,制成形态、风味、营养价值和功能性质等各不相同的花色品繁多的加工品。 《食品卫生法》第五十四条规定:食品是“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这是对食品的法律含义。 2.1食品的三次功能 一次功能:维持生命 二次功能:享受功能(嗜好性) 三次功能:调节身体状况(生物防御、老化防止等) 作为商品的食品应符合以下要求: (1)保证卫生与安全 (2)具有一定营养价值及易消化 (3)具有良好的外观(色泽、形态) (4)具有消费者喜爱的风味和良好的口感 (5)食用方便 (6)耐贮运 2.2具有特征性的现代食品 2.2.1 转基因食品(疫苗食品) 运用细胞嫁接、基因改良等生物工程技术,研制开发的食品。既有植物类的,也有动物类的。 2.2.2 仿生模似食品(人造食品) 用科学手段把普通食物模似成贵重、珍稀食物。 仿生模拟食品不是以化学原料聚合而成,而是根据所仿生天然食品所含的营养成份,选取含有同类成份的普通食物做原料,制成各种各样的仿生模似食品。 2.2.3 保健食品(Health food) 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食品。 作为保健食品必须具备以下几个基本条件: ?对人的安全性; κ产品的功能性; λ配方的科学性; μ工艺的合理性;

功能性食品题库及答案汇编

1、什么叫功能性食品?为什么世界上都受到欢迎? 功能性食品的定义,是强调其成分对人体能充分显示机体防御功能、调节生理节律、预防疾病和促进康复等功能的工业化食品。 1搞清了许多有益健康的功效成分、疾病发生与膳食间的关系,使得通过改善膳食和发挥食品本身的生理调节功能,达到提高人类健康的目的。 2高龄化社会的形成,各种老年病、儿童病以及成人病发病率的上升,引起人们的恐慌。 3营养学知识的普及和新闻媒介的大力宣传,使得人们更加关注健康和膳食的关系,对食品、医药和营养的认识水平得以提高。 4收入增加和消费水平提高,人们有钱来购买相对昂贵的功能性食品,从而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特殊营养消费群。 2、什么叫保健食品?它必须符合哪些条件? 指具有特定功能的食品,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可调节机体的功能,又不以治疗为目的。 ①保健食品首先必须是食品,必须无毒、无害,符合应有的营养要求。 ②保健食品又不同于一般食品,它具有特定保健功能。 ③保健食品通常是针对需要调整某方面机体功能的特定人群而研制生产的,不存在对所有人都有同样作用的所谓“老少皆宜”的保健食品。 ④保健食品不以治疗为目的,不能取代药物对病人的治疗作用。 3、什么叫功能性食品的功效成分?可分为哪几大类? 功能性食品中真正起生理作用的成分,称为功效成分或称活性成分、功能因子。富含这些成分的配料,称为功能性食品基料,或活性配料、活性物质。 1.功能性碳水化合物:如活性多糖、功能性低聚糖等。 2.功能性脂类:多不饱和脂肪酸、磷脂等 3.氨基酸、肽与蛋白质:如牛磺酸、GSH、免疫球蛋白、酶蛋白等。 4.维生素和维生素类似物:黄酮等 5.矿物元素: 硒 6.植物活性成分:如皂苷、生物碱、萜类化合物、有机硫化合物等。 7.益生菌:乳酸菌类,双歧杆菌。 8.低能量食品成分:包括蔗糖、脂肪替代品等。 4、什么叫健康与亚健康?功能性食品在促进健康方面有什么作用? 健康一词是指一个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等各方面都处于完满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指无疾病或不虚弱而已。1.身体(躯体)健康:各器官结构功能完好.2.心理健康:精神健康 3.社会适应能力 亚健康是指健康的透支状态,即身体确有种种不适,表现为易疲劳,体力、适应力和应变力衰退,但又没有发现器质性病变的状态 作用:功能性食品除了具有普通食品的营养和感官享受两大功能外,还具有调节生理活动的第三大功能,也就是其体现在促进机体健康、突破亚健康、祛除疾病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5、功能性食品与医药品有什么区别? 功能性食品与药品有着严格的区别,不能认为功能性食品是介于食品与药品之间的一种中间产品或加药产品。 ①药品是用来治病的,而功能性食品不以治疗为目的,不能取代药物对病人的治疗作用。功

功能性食品发展概况与存在的问题

功能性食品发展概况与存在的问题 -----------------------作者:-----------------------日期:

历史 第二节功能性食品发展概况 一、功能性食品发展的历史 中国功能食品的发展历史悠久,早在几千年前中国的医药文献中,就记载了与现代功能食品相类似的论述――“医食同源”、“食疗”、“食补”。 国外较早研究的功能性食品是强化食品。20世纪10~20年代,芬克提出了人体必需的“生物胺”(Vitamine),随后被命名为“维生素”(Vitamine)。对于维生素生理功能的研究,以及对它的“缺乏症”的研究,使人类进一步认识到它对于人体生理机能的重要性,并通过补充维生素而很快使维生素缺乏引起的疾病得到缓解甚至治愈。1935年美国提出了强化食品,随后强化食品得到迅速发展。1938年路斯提出了必需氨基酸的概念,指出20种氨基酸中有8种必须通过食物补充。必需氨基酸的缺乏会造成负氮平衡而导致蛋白质营养不良。所有这些研究,提示人们在食品中添加某种或某些营养素,能够通过食物使人们更健康,避免营养素不足引起的疾病,于是研制出强化食品。为了规强化食品的发展,加强对其进行监督管理,美国于1942年公布了强化食品法规,对强化食品的定义、围和强化标准都做了明确规定。随后,加拿大、菲律宾、欧洲各国以及日本也都先后对强化食品做出了立法管理,并建立了相应的监督管理体制,包括强化指标、强化食品市场检查和商标标识等方面的规定和管理。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还曾规定了一些必须强化的食品,包括面粉、面包、通心粉、玉米粉、面条和大米等。另外,营养专家对微量元素的深入研究,不断拓宽了强化剂的围,使得人类对食品强化的作用和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几十年来,通过在牛奶、奶油中强化维生素A和维生素D,防止了婴幼儿由于维生素D缺乏而引起的佝偻病;以食用强化的碘盐来消除地方性缺碘引起的甲状腺肿疾病;强化硒盐能防止克山病;在米面中强化维生素B1,使缺乏维生素B1引起的脚气病几乎绝迹;通过必需氨基酸的强化,提高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可节约大量蛋白质。可以说,强化食品的出现和发展,是人类营养研究的基础理论与人类膳食营养的实践活动密切结合的典。由于强化食品价格便宜,效果明显,食用方便,强化工艺简单,所以,强化食品有很大的市场优势,深受消费者欢迎。 随着强化食品的发展,强化的概念也得到不断的拓宽,不仅是以向食物中添加某种营养素来达到营养平衡,防止某些营养缺乏症为目的,某些以含有一些调节人体生物节律、提高免疫能力和防止衰老等有效的功效成分为基本特点的食品也属强化食品。这就超出了原有的强化食品的畴。 鉴于这些情况,1962年日本率先提出了“功能性食品”,并围绕着“调节功能”做文章。 随着衰老机制、肿瘤成因、营养过剩疾病、免疫学机理等基础理论研究的进展,功能性食品研究开发的重点转移到这些热点上来。 从日本功能性食品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它的出现标志着在国民温饱问题解决后,人们对食品功能的一种新需求,它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功能性食品的需求量随着国民经济发展而发展,随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增长。中国在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人们在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对生活的质量和健康就成为新的追求。同时,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量高质量营养素的摄入,营养过剩而引起的富贵病(如糖尿病、冠心病与癌症等)、成人病及老年病已逐渐成为人们主要的疾病。于是,对功能性食品的渴望促进了中国功能食品行业的迅猛发展。

改善睡眠的功能性食品

改善睡眠的功能性食品 本章要点 1.睡眠的功能 2.具有改善睡眠的物质 第一节概述 睡眠对人体非常重要,一个人一生中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通过睡眠,可以消除疲劳,恢复精神与体力,提高工作与学习效率。 1906年巴黎大学的R. Legendre和H. Pieron发表了睡眠过程中分解毒素的论述。1970年瑞士的M. Monnier发现睡眠的诱发物质,一种由脑组织分泌的激素。1984年美国哈佛大学的J. R. Pappenheimer在人尿中发现睡眠诱导物质胞壁质肽,这种物质由哺乳动物的脑部产生,它一方面有发热性,同时具有增强免疫能力的作用,因而提出睡眠是一种免疫过程的学说。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生存压力的加大和竞争的日益激烈,人类的睡眠正受到严重的威胁。据统计,约有2/3的美国成人(约5000万人)有睡眠障碍。而我国更是拥有为数众多的睡眠障碍者,轻者夜间数度觉醒,严重者可彻夜未眠。目前,消除睡眠障碍最常用的方法是服用安眠药如苯二氮类睡眠镇静药,它们具有较好的催眠效果,在临床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这些药物生物半衰期长,其药物浓度易残留到第二天,影响第二天的精力。长期服用这些药物会产生耐药性和成瘾性,且有一定的副作用。因此,开发安全有效的改善睡眠的功能性食品具有重要意义。 一、睡眠的功能 1.睡眠可以让人体获得充分休息,恢复体力和精力,使睡眠后保持良好的觉醒状态。与觉醒对比,人体睡眠时许多生理功能发生了变化。一般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嗅、视、听、触等感觉功能减退; (2)骨骼肌反射运动和肌肉紧张减弱; (3)伴有一系列植物性功能的变化。例如,心脏跳动减缓、血压降低、瞳孔缩小、发汗功能增强、肌肉处于完全放松状态、基础代谢率下降10%~20%。 2.睡眠具有产生新细胞,保持能量,修复自身的作用。睡眠不足将导致抵抗力下降。 二、睡眠的节律 生物的节律是普遍存在的。当波动的周期接近地球自转的周期时,称为昼夜节律。这一节律通常是自我维持和不被衰减的,是生物体固有的和内在的本质,我们可以形象地称之为“生物钟”。当生物钟自由进行时,昼夜节律是相当准确的,在很大范围内,昼夜节律几乎不受温度影响,对化学物质也不敏感,但它们对光却很敏感。对人体而言,维持睡眠、觉醒周期的正常是非常重要的。一旦这些周期遭到破坏,就造成严重的睡眠障碍。对于睡眠期延迟症候群的睡眠障碍者,其昼夜性节律较迟缓,患者无法在正常的时间入睡。另一种睡眠障碍就是睡眠期提前症候群,患者在晚上8点就开始有睡意,却在凌晨一、二点觉醒过来,很多老年人都有这种困扰。还有一种称为非24h睡眠、觉醒周期的睡眠障碍,患者最明显的症状便是清醒及睡眠的时间过长,他们的循环周期甚至可达50h。利用时间疗法即用光线来改善昼夜性节律,可帮助上述患者恢复正常的睡眠模式。 三、睡眠的产生 一般认为睡眠是中枢神经系统内产生的一种主动过程,与中枢神经系统内某些特定结构有关,也与某些递质的作用有关。中枢递质的研究表明,调节睡眠与觉醒的神经结构活动,都是与中枢递质的动态变化密切相关的。其中5-羟色胺与诱导并维持睡眠有关,而去甲肾上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概述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概述 一、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运行的前提条件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有一个管理基础---ISO9000,对食品安全卫生有一个基本能控制水平(达到GMP要求),拥有和有效的实施卫生标准操作规范SSOP。 二、GMP要求 1 厂区环境 2 厂房及设施 设计;车间设置与布局;车间隔离;屋顶;墙壁与门窗;地面与排水;供水设施;照明设施;通风设施;洗手设施;更衣室;厕所;仓库。 3 设备 设计;材质;生产设备;品质管理设备 4 机构与人员 机构与职责;人员与资格;教育与培训 5 卫生管理 卫生制度;环境卫生管理;厂房设施卫生管理;机械设备卫生管理;辅助设施卫生管理;清洗和消毒卫生管理;人员卫生管理;健康管理;除虫、灭害管理;有毒有害物管理;污水污物管理;卫生设施管理;工作服管理 6 生产过程管理 生产操作规程的制定与执行;原材料处理;生产作业管理;设备的保养和维修 7 品质管理 品质管理手册的制定与执行;原材料的品质管理;加工中的品质管理;成品的品质管理;贮存于运输的的管理;成品售后管理;记录管理(记录、记录核对、记录保存) 8 标识 三、SSOP八个方面要求 1 水的安全性卫生控制 水源;水的贮存;水质检测;防止水的污染 2 食品接触面卫生控制 清洗消毒程序;设备的使用和管理;设备的清理;工器具的日常清理;地面、墙壁、玻璃及其他辅助设备的清理;工作服的清洗消毒程序;包装材料;空气 3 防止交叉污染 防止工厂选址、设计、车间不合理造成污染;防止由于个人卫生不良造成的污染;防止工序操作不当造成的污染;防止原辅料不洁造成的污染;防止贮存运输作业中造成的污染。 4 洗手、手消毒和卫生设施控制 车间洗手设施要求、洗手流程、洗手的时机;车间及厂区厕所设施的要求;员工进入厕所的步骤。 5 防止掺杂物的卫生控制 防止被污染的冷凝水掺杂;防止不洁水的飞溅;防止外来物质掺杂;防止地面污物;防止无保护装置的照明设备的污染;防止润滑油、清洁剂、杀虫剂掺杂;防止不卫生的包装材料及原料掺杂;防止空气中的灰尘颗粒。 6 化学品的标识、贮存和使用的卫生控制 容器的正确标记;酸碱及化学品的正确贮存;正确使用和管理 7 员工健康的卫生控制 健康检查;健康要求;受伤处理;卫生教育 8 虫害、鼠害的卫生控制虫害的控制;鼠害的控制; 四、实施危害分析的预备步骤 1 成立食品安全小组 2 原料、辅料和产品接触的材料的描述 化学、生物和物理特性;配制辅料的组成,包括添加剂和加工助剂;产地;生产方法;包装和交付方式;贮存条件和保质期;使用或生产前的预处理;与采购材料和辅料预期用途相适宜的有关食品安全的接受准则或规范。

食品营养与功能性食品重点

第一章中国人的营养状况 一、当今世界的膳食结构 1、日本膳食模式:植物性和动物性食品消费量均衡,热量、蛋白质、脂肪摄入量基本符合人体营养要求,食物结构比较合理。(它既保留了东方膳食的长处,又吸取了西方膳食的优点) 2、经济发达国家模式:高热能、高脂肪、高蛋白质。谷物消费量少,动物性食品占很大比例,营养过剩。(这类膳食结构,虽然能够提供人体需要的各种营养素,但营养素之间不平衡,常伴随着某些营养素过剩而引起的疾病,如肥胖症、心血管病、糖尿病和肿瘤的发病率均较日本人高) 3、东方型膳食模式:热能基本上满足人体需要,但食物质量不高,蛋白质和脂肪较少,尤其是动物性食品提供的营养素不足,以素食为主。(这种膳食结构,热能基本能满足人体需求,但蛋白质质量不高,摄入量不足,脂肪、视黄醇、核黄素、钙等摄入量偏低,常出现营养缺乏或不足) 4、地中海膳食模式:富含植物性食物,包括谷类、水果、蔬菜、豆类、果仁等;每天食用适量的鱼、禽蛋、奶等。主要的食用油是橄榄油,大部分成年人有引用葡萄酒的习惯。(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很低) 二、营养的科学概念 1、营养:机体通过摄取食物,经过体内消化、吸收和代谢,利用食物中对身体有益的物质作为构建机体组织器官、满足生理功能和体力活动需要的过程。营养学就是研究人体营养规律、营养与健康的关系以及营养改善措施的一门学科。 2、营养素:指具有营养功能的物质,包括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水六大类。 分类:①宏量营养素:蛋白质、脂质、碳水化合物;②微量营养素:矿物质、维生素;③其他成分:水。 功能:①构成身体组织: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矿物质、水 ②供给热量:蛋白质、脂质、碳水化合物 ③调节生理功能: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水 3、营养价值:指食物中营养素及能量满足人体需要的程度。(包括营养素的种类齐全、数量充足和相互比例适宜,并且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和利用) 4、合理营养:指通过合理的膳食和科学的烹调加工,向机体提供足够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并保持各营养素之间的平衡,以满足人体的正常生理需要、维持人体健康的营养。 ※合理营养有以下基本要求:①机体对热能和各种营养素摄入量要满足要求。 ②机体通过进食,达到各种营养素摄入量比例适当。 ③减少烹调、加工和贮藏中的营养素损失。

功能性食品教学大纲

功能性食品》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英文):Functional Food 课程代码: 课程类别:(专业 课) 学时:48 学分:3 考核方式:考试 适用对象:食品营养与检测专科专业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食品专业方向学生的一门专业课。功能性食品被誉为“21 世纪的食 品” ,它是当今食品科学与工程研究领域的前沿学科,涉及到化学、生化、医学、药学、食品工程等众多学科。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和了解功能性食品的概念和发展,将前面所学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知识综合运用,利用我国食品资源、结合我国国情来研究和开发出保障人类健康的功能性食品,成为功能性食品研究、开发、管理、生产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1、系统地学习和理解与功能性食品科学相关的基础知识; 2、了解或掌握各类功能性因子或成分的生理功能; 3、了解各类功能性食品资源的特点; 4、了解或掌握各类功能性食品的作用机制; 5、理解和掌握功能性食品的设计原则; 6、了解我国各类功能性食品的评价方法;

7、为学生从事有关功能性食品的生产、科学研究和产品创新打下基础。 三、与其它课程的关系功能性食品学,是食品科学与预防医学相关内容相互融合而成的一门综合科学,涉及功能性食品生物化学、营养学、生物学、工程学和管理学等内容,是食品科学与工程及相关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 四、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 (一)目的与要求了解功能性食品的研究、应用及市场状况。 (二)教学内容: 1.掌握功能性食品的概念或定义; 2.了解功能性食品的演替过程; 3.了解功能性食品基本特征及分类; 4.了解我国功能性食品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第二章功能因子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功能因子的概念(在功能性食品中起生理作用的成分。又叫生理活性成 分或有效成分); 2.了解功能因子的种类; 3.理解功能因子产生功能作用的原因及功能因子的构效关系。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功能性碳水化合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