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写作手法概述

小说写作手法概述
小说写作手法概述

(一)“横切悬念,倒叙事件”法

这是指作者为避免平铺直叙,在小说首段就设置提挈全篇、笼罩全文的悬念,故意给读者造成疑团,以激起读者产生兴趣读下去。如1964年7月5日《湖北日报》发表的一篇《一双明亮的眼睛》,就采取这一手法。此文一开头是:夜,墨黑,伸手不见五指。我(即文中主角)到一个生产大队去。由于第一次去,路生,加上碰到天阴,没月亮,没星星,自己又没带手电,真是把人急坏了。就在这时,我碰到一个社员,恰恰住在我要去的大队,就把我引去了。沿途,他一会说:“同志,注意,前头有条沟!”一会,又指点我:“同志,注意左边是口塘!”最后,进了村,又指着一条巷子说:“里面住着咱们队长,他会招呼你的。”可第二天清早,我从队长屋里出来,看到一个强壮的中年人,挑着桶,哼着轻快的曲子,向稻场旁边的堰塘走来。待他走近,我一瞄,哎,多好的一条汉子,眼怎么瞎了?正想着,只见他蛮不在乎地下塘挑水。我大吃一惊,喊:“……是塘,你不要掉到水里了。”他回过头,眨眨眼,好像看到了我:“你不就是我昨夜给你引路的同志吗?”……看到这儿,读者一定禁不住问自己:他是个瞎子吗?为什么能那么利索地引人走夜晚呢?为什么他比有眼睛的人的“眼睛”还明亮呢?这就叫作“切入悬念”,下面就等着作者“倒叙事件”——读者也就非读下去不可了。

(二)“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法

世界艺术大师卓别林有一句名言:“我总是力图以新的方法来创造意想不到的东西。假如我相信观众预料我会在街上走,那我便跳上一辆马车去。”(引自《卓别林——伟大的流浪汉》一书),这就告诉我们,创作结构要巧,首先要“出其不意”,这是第一步。但更重要的,是所叙述的情节,必须在情理之中。所谓情理之中,是指这种“出其不意”,与小说中人物性格的发展合拍,合乎客观规律,合乎生活逻辑。它不是荒诞的,不是臆造的。既曲折离奇,又理所当然。如美国作家欧·亨利的《麦琪的礼物》,就非常巧妙地作到了这一点。小说是叙述美国圣诞节这一天,一对恩爱夫妇准备互赠礼物,并都想买件使对方意想不到的东西。妻子看到丈夫有个祖传的金表,但没有表链,就剪掉自己最珍爱的金色长女,拿去卖了,并用卖金发的钱去买表链。丈夫呢?看到妻子有一头美丽的金发,但缺少一套适用的名贵梳子,就卖掉自己祖传的、一直伴随在身边的、也是自己格外珍爱的表,用卖表的钱买了一套美丽华贵的梳子。结果两人一碰面,丈夫拿着妻子送的新表链,表没有了;妻子拿着丈夫送的一套新梳子,长长的金发没有了!夫妻俩只好凄然相对而笑。在这里,尽管有对故事主人公与读者的“出其不意”,但统统在情理之中。因为他们夫妻恩爱,超过了对“金发”、“表链”的感情。而“金钱第一”的资本主义世界,对下层的小人物来说,也只能是这样辛辣的结局。

(三)“淡化情节,形散神聚”法

这种创作法,从表面看,没有出其不意的情节,没有激烈的矛盾****,而且平铺直叙,一直是淡淡的气氛。但是,在这平铺直叙中,带有涌袭心灵的感情;在这淡淡的凄凉中,带有一种说不出的人生韵味,常常是“无情”更有情,无声胜有声。如张洁写的《拾麦穗》,是讲农村的一个小姑娘,家里很穷,每年夏天割麦时,她总是挽个篮子,到打过麦的麦地里拾麦穗。这个时候,一个卖麦芽糖的老汉来了。别的孩子用拾的麦穗与老汉换糖吃,而这个小女孩舍不得。老汉便常常免费敲糖给她吃。别人就笑她,说她嫁给这个老汉算了。她对此并不怎么懂,老汉也觉得没什么,大家也只是开开玩笑,以后也再没提起此事。可她——这个小小的姑娘,当老汉没再来卖糖时,却在村头等着,等着……她在等什么呢?仅仅是为了吃老汉的糖吗?不,这里面有说不清的味,有一种淡淡哀恋,一种人与人之间能相互沟通的情绪…这就叫“形散神聚”,是“无结构”的结构,是用一种内在精神编织的“情结”文体。

(四)“一箭双雕,一点两面”法

作者在写小说中,似导戏的导演,常常让舞台上的角色拿这样或那样的道具。好导演会利用这个“道具”,不只让一个角色,而使许多角色与这个“道具”有关系;不只让一方,而是让矛盾的双方都与这个“道具”打交道。这样,就可以从这个“道具”身上挖掘人物心灵世界,揭露生活本质,完成作者在这发现上的美学思想。当代英国作家斯丹·巴斯托的短篇《二十先令的银币》就是如此。我们看到,“20先令的银币”

本身就是作者的一个道具。作者就利用这个道具,首先让文中的、有钱的马斯顿太太故意把它放进一套衣服里,然后让她的仆人弗斯戴克太太送这套衣服到洗衣店去洗,但交代了一句,送洗之前,得把衣服口袋掏一掏。弗斯戴克是个穷人,丈夫又瘫痪,急需钱用。这银币该给她带来多少欢乐呵:可以给可怜的丈夫买水果,买烟,加上一瓶酒;还可以去买几件必须添置的衣服……而马斯顿太太,就希望弗斯戴克悄悄地瞒下这枚银币,并把这二十先令花掉,然后她再叫弗斯戴克交上这笔钱。弗斯戴克若交不出,她的目的就达到了,证明穷人穷得卑劣、下*,而她自己才是高尚的。你看,作者利用这个道具,自然而然地“一箭双雕”了。既展现了世界穷人物质的贫穷,还暴露了富人精神上的无耻,并深刻地揭示了这个世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多么残酷!这篇小说的结尾是:弗斯戴克太太经过一番艰苦的思想斗争后,总算没用这个“设下圈套”的钱。当马斯顿太太一过问,她就颤悠悠地交还了……可这“二十先令的银币”却深深地在读者脑海里打下了烙印。

(五)“偶然中必然,必然中偶然”法

小说作者要学会在生活中发现偶然中隐藏着的必然性,学会在写小说时运用这种偶然中的必然性。它能引发读者寻根盘底地、津津有味地追读下去,而且能揭示生活中不易发现的本质意义。如法国小说《项链》的作者莫泊桑,对此技巧就运用得非常漂亮。故事是这样的:小职员的妻子路瓦裁夫人为了得人欢心,被人艳羡,在准备参加一个上流社会的晚会时,向她的女友借了串项链配戴。当晚,这项链加上她的美貌,确实让她出了风头。不料,乐极生悲,在归途上她竟丢失了项链。为了赔偿这项链,她不得不承受经济上的压力。经过十年艰苦努力,她和丈夫还清了因买项链所欠的债。谁知待她刚还完债,便发现她原来借的项链是假的。真是一夜风头得到的是十年辛酸,片刻虚荣换来的是半生痛苦。这“借项链”——“失项链”——“赔项链”——“还项链债务”——“发现项链是假玩意”的一系列情节,节节都隐蔽着“偶然中的必然,必然中的偶然”,读来引人入胜,又发人深省。

(六)“银丝串珠,数点一线”法

当今现代派小说家面对某些人的精神危机,产生了恐惧感。于是他们常常用荒诞的、超现实的、生活中还没出现的、纯粹主观想象的“抽象”物于以编织描绘——以反映他们的世界观。而且在写法上,从表面看,往往是分离的、意识流的、不易理解的。但是,仔细读,会发现,这些小说内部是互为联系,相辅相成,彼此烘托,合成一体的。可称之为“银丝串珠,数点一线”吧。如美国作家亨利·斯莱萨写的短篇小说《……以后》。它是反映核战争恐怖,谈世界进行核大战以后的情况。核大战如今没有发生,如何描绘?现代派的作家就用他们打碎当代世界的“碎片”,主观荒诞地串起来叙述。《……以后》共分四段:“博士”、“律师”、“商人”、“酋长”。这博士、律师、商人、酋长之间毫无联系,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但“博士”段讲的是——他原来教《记忆学》,训练学生养成完美的记忆,已出版了六本这方面的专著。可核战争后,他失业了,人们再不要记忆了,核战惨状令人不敢回忆!所以,他只好改教“速成课程”——“如何忘记”。“律师”段讲的是:过去的杀人犯是要判极刑的,但核战后,人口减少了百分之九十,女人与男人的比例是800∶1。因此,这位男性杀人犯现在的极刑是:与18个女人结婚,使他妻子的总数达到31个。“商人”段讲的是:原来他以为核战后,人死的多,服饰用品销售量会直线下降,但一个优生学教授对他说,由于原子辐射,变种生育—一个孩子有两个头,已经接近生育总数的65%,所以,包括帽子的服饰用品会逐渐畅销,供不应求。商人也就放心了。“酋长”段讲的是:几个文明的白种人跑到一个很远的孤零小岛上去躲避原子辐射毒。他们随身带了个仪器—一个开着小口的金属物。凡是有原子幅射毒的人,只要一瞄它,它会发出声响。这些白人与岛上的土著酋长见面后,就用这仪器试验:当时,岛上的土人瞄仪器,仪器不声不响;而白人看仪器,仪器狂呼乱叫。白人大喜,请求留下。可白人进村后,酋长下令把他们杀掉,并与部下吃了他们的肉,结果染上了原子辐射毒,再瞄仪器,仪器便响起来。从此原子辐射毒在哪儿也不能幸免了。这四段无连贯的情节,堪称“笔断意不断”,藕断丝连,以四个不同的荒诞侧面,反映了世界一些阶层在核战争后的心态。现代派作家就是这样把当代与未来采用他们的人生观穿起来了。

(七)“明线暗线——双环连套”法

这种小说技巧是运用文中两个一明一暗的线索,平行交*,双环连套,从一个人物引出一个人物,

从一个故事引出一个故事,不仅使两个人物、两个故事发生密切的关系,而且不断丰富人物性格,推动主题思想深化,如鲁迅写的小说《药》就是如此。故事的明线是:清末年间,华老栓的儿子小栓得了痨病,人们说此病吃了血馒头就好了,所以老栓等到一天清早衙门杀人,就拿着洋钱去买用囚犯血染的馒头,并匆匆拿回家给小栓吃。此文暗线是:老栓去取血馒头那天清早,被杀的囚犯是革命者夏瑜,小栓就是吃的他的血馒头,但这剂“药”并没把小栓的病治好。小栓最终还是被痨病夺去了生命。作者就将这明暗两线交*,结成双环连套——在本文结局的坟场上,让小栓的墓和夏瑜的墓错落地挨在一起,小栓的母亲、夏瑜的母亲又都在给儿子上坟、烧纸……《药》的主题:“愚昧的群众享用革命者的鲜血,不是医治病苦的良药;资产阶级脱离群众的革命,不是疗救中国社会的良药。”就自然而然地从坟地里奔出来了。

(八)“欲扬先抑”和“欲抑先扬”法

这种创作技巧是,作者把自己准备着力表现的人物,不妨先压一压,就如伸出去打人的拳头,先缩一缩。这样,击出去,更有力;而准备贬低的人物,则不妨先让他“威风威风”,然后,让他从“威风岭”上掉下来,便“摔”得更惨。这里,先看看“欲扬先抑”的典型例子,它就是马烽写的《我的第一个上级》。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是县农建局的田副局长。从表面看,这个老田衣冠不整,披个烂棉袄,无精打采,疲疲塌塌,慢慢吞吞,简直不象个领导样子。可随着作品的逐步深入,突然异峰崛起:他在海门决堤抢险过程中,熟谙全局,胸有成竹,果敢勇猛,不顾1954年防汛中患上的、一直没有好的、十分严重的关节炎,身先士卒地带头在大风大浪中搏斗,一直到战胜险情才收兵!作品正是运用“先抑后扬”的手法,塑造了一个活生生的社会主义英雄人物。而“欲抑先扬”的例子,各类小说中都有,象《水浒》中的“武松醉打蒋门神”,作者先把蒋门神描绘得如何厉害,如何了不得,很多武艺高强的人都不是他的对手,这是”先扬“,可武松一出场,几个回合,蒋门神就趴下了:一方面衬托了武松威武,一方面也把蒋门神欺软怕硬的虚弱本质揭露无遗。这两种写法常常是交*使用,互辅互补。

(九)“盆中藏月,以小见大”法

用这个技法的小说,一般题材单纯,场景单一,人物较少,情节相对来讲也比较平淡。但如何从单纯的题材和不长的篇幅里塑造丰满的形象和挖掘出较深的主题,就得“盆中藏月,以小见大”了。下面是作家叶文玲用此法结构的《藤椅》简介:一个中学教师杨健,领回了学校发给他的一把新藤椅,全家都感到高兴。可高兴之后,大家想,新藤椅往哪儿放呢?这个三代同堂、老幼六口住的15平方米的房间里,现在是连一把椅子也挤不进去了。于是,老杨只好婉惜地将藤椅退给学校。看,这个作品,一无传奇色彩,二无复杂的情节,就这么平凡人小事,就这么平铺直叙,就这么淡淡然,凄凄然……但它确实震撼了读者的心!解放三十年了,一直勤勤恳恳干教育事业的杨老师一家,为什么还窝在蜗牛似的小房里?!诚然,是“四人帮”十年的“愚民”政策,是“白卷大王”散发的精神污染……除此之外,我们是不是应该清醒清醒,尽快地、实实在在地清除这些“愚民”的余毒和“白卷”的偏见!让藤椅、还有比藤椅更重要的东西能来到杨老师的家呢?!大海能容下皎明的月亮,小小的一盆水也能容下皎明的月亮,如何以小见大,一叶报春,就看作者运用此法的功力了。

(十)“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法

这是讲小说收尾的技巧。故事的开头好,发展好,但最后一个音符,最后一抹油彩,最后一个标点处理若不当,也会虎头蛇尾,归之失败。因为这不仅是作品的落脚处,还需把作品最精粹的地方展现出来。

张爱玲小说的意象分析

红颜弹指老,长恨歌无尽 ——简析《长恨歌》中王琦瑶的爱情《长恨歌》完成于1995年,作者王安忆用近30万字的篇幅,浓缩了上海40年的岁月变迁,也展现了一个女人——王琦瑶40年哀婉动人的情与爱。作者以一枝细腻而绚烂的笔将一段尘封已久,早已被人遗忘的历史生活艺术的再现出来。 王琦瑶是一个典型到极致的上海弄堂女儿。她爱漂亮,会打扮,有点小虚荣,平日里没事就喜欢幻想。她美丽却不张扬,有一股天成的气质和风韵,这也就成就了她上海“三小姐”的美誉。虽说只是“三小姐”,远没有大小姐、二小姐来得光彩艳丽,但是三小姐其实是最体现民意的。“大小姐二小姐是偶像,是我们的理想和信仰,三小姐却与我们的日常起居有关,是使我们想到婚姻、生活、家庭这类概念的人物。”(59) 王琦瑶的一生是可以用华丽来形容的。四十年代,还是中学生的王琦瑶就被选为了“上海小姐”,从此就走上了繁华的上层生活,看尽上海的纸醉金迷。虽然其后的人生命运多舛,但是在他人眼里,她依旧是那个惹人艳羡的“上海小姐”,即便委身于曲折深长、藏污纳垢的平安里,她也是那些柴米夫妻吵架时作比的对象。“那女的会说:我不如去做三十九号里的王琦瑶!男的就嘲笑道:你去做呀,你有那本事吗?”她的一生就像张爱玲曾说的“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子”。(197) 但是张爱玲也说过这袭华美的袍子“上面爬满了虱子”。没有谁

的人生可以用完美来形容,在王琦瑶看似风光无限的外表下面,实际上是一段暗淡无光的人生。她的一生都被一个“情”字所围困。 王琦瑶是不缺乏爱情的,她的身边总是不乏追求者,在她人生的各个阶段都有一个看似可以白头偕老的男人,但是终究也还是没有一个男人可以给她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家”。 李主任是在“上海小姐”的决赛上认识王琦瑶的。这样一位军政界的大人物,走过许多地方,也见过了各地的女人,而这次却单单对这位十几岁的小姑娘动了心。王琦瑶打动他不仅仅是因为那娇媚的面庞,而是王琦瑶举手投足间流露出的稍显稚嫩的羞涩,让这个四十岁的男人心生怜惜,在他的眼里王琦瑶更像是个孩子。王琦瑶最初也不是爱他的,只是他的生命中第一次出现了这样一个“大权在握”的男人,让她有点心生畏惧,但是又有点兴奋。深知这个男人不可能给她一段平静的生活,但是那个年纪的女生谁没点向往与憧憬,于是也就这样深深地陷进去了。本以为自己一生就这样在“爱丽丝”的温柔富贵乡里度过的王琦瑶,怎么也不会想到那绵延无情的战火会烧掉她安身立命的梦想。一九四八年的春天王琦瑶搬进爱丽丝公寓,一九四八年的深秋李主任死于飞机失事。 阿二是王琦瑶在邬桥避乱认识的。阿二是邬桥的孤独者,他看不起邬桥一事一物,自觉地将邬桥与自己划分开来,发誓要走出邬桥,到大世界里去闯荡一番。阿二初见王琦瑶就被王琦瑶所吸引,但是吸引他的不是王琦瑶自身,而是王琦瑶身上所带有的那种上海繁华梦的景象。在阿二的眼里王琦瑶就像是他的影子,是他那个未完成的梦。

小说手法分析

小说阅读复习:小说艺术特色 复习目标:掌握常见小说的写作手法,并能进行区分及作用分析。 复习过程: 一、感知题型 小说的艺术特色包括小说的构思、布局、表现手法和语言特点。 请生通过小说的练习谈手法方面的题型。 归纳:1、你认为这个故事在构思上有什么特色?《不该漏扫的墓》 2、文章多处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试举例说明?《零分》 3、通读全文,挖掘文章的写作手法,试着进行具体分析。《温暖的蓝棉衣》 4、小说情节设置十分巧妙,请任选一点进行赏析。《关于儿子的战争》 二、技法点拨 1、知识储备 〖常见的表现手法〗 1.衬托(侧面烘托):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衬托,同类事物衬托是“正衬”,相反事物衬托是“反衬”;以次衬主。 2.对比: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3.铺垫:为了表现主要写作对象而提前做得基础性描写。 4.欲扬先抑: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5.“伏笔”是写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它可以理解为前段文章为后段文章埋伏线索,也可以理解为上文对下文的暗示。它的好处是交待含蓄,使文章结构严密、紧凑,读者读到下文内容时,不至于产生突兀怀疑之感。 6.烘托是从周围的事物慢慢突出描写对象,是渲染;衬托是两件相同的事物,进行比较,有正面比较和反衬,突出描写对象。 7.象征:借助某一具体事物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特点是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一特点(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增强文章的表现力,象征手法的“托义于物”也就是“借此言彼”,主旨含而不露,隐而不晦。 8.托物言志:作者在对事物的进行描绘的过程中,非常巧妙地寄托作者个人的情感和理念,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事物中,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含蓄、哲理和暗示性,使读者在欣赏中获得独特的美感享受。 9.借景抒情,通过景物的描写,来衬托作者或喜或悲的情感。 10.虚实结合,可以抓住重点,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更鲜明的刻画人物的性格,凸现事物、景物的特点,更集中地揭示题旨。结构紧凑,笔墨集中。 11.动静相衬,动衬静,静衬动,生动的烘托作用,相得益彰。 12.以小见大,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突出表现中心,更有震撼力。 13、设臵悬念。从故事发展和人物命运的某一更能引人关注的片断来落笔,以引起读者的注意。悬念可设在开头,能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设在中间,能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设在结尾,能收到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14.联想想象,所谓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所谓想象,就是在原有感性

纪实文学写作方法课件资料

纪实文学写作方法、模式与技巧 纪实文学:一种迅速反映客观真实的现实生活的新兴文学样式。亦称“报告小说”,是报告文学化的小说,也是小说化的报告文学。它以真人真事为基础,可以有一定的虚构性。而今,“纯文学”人对纪实及纪实文学的讨论已经失去了热情,对纪实文学的创作也跌入了低谷。原因何在,我以为是陈佩斯想取代朱时茂出演正派角色,可惜是江山易改,秉性难移,真实的素材到了“纯文学”家那里,难免不被虚构的面目全非。所以,再怎样高喊真实,读者也不买帐。但是,“纯文学”人士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却是非常宝贵的。如果说“纯文学”人为纪实及纪实文学讨论算作第一阶段的话,那么,从特稿人的角度出发,从当前文学实践的角度出发,以“中坛”“华坛”为代表的纪实及纪实文学讨论,又把此课题引向了深入,推向了新高潮。有必要指出的,就像今天人们对“牺牲”“小姐”“文学”等概念与古代人理解不同那样,胡适提倡的白话文运动也不是唐宋的古文运动,我们特稿人对纪实及纪实文学等概念也与“纯文学”人也有很大区别。我们所说的纪实,是具备新闻“五个W”的真实;我们所说的文学,不是虚构,而是另有所指。 二、文学是“初恋情人”吗? 对于文学,从来都没有一个固定的、为所有人举手赞同的定义。犹如什么是“美”之于美学,什么是“人”之于社会学,什么是“历史”之于历史学一样,对于文学的定义,也是因人而异、因时而异的。这一方面说明文学现象是复杂的,难以一言九鼎,“放之四海而皆准”;另一方面也说明文学正处于发展之中,任何概括都只能解释过去,最多能解释现在,而难以解释未来。正因为这样,文学创作和文学研究的生命力才是旺盛的。 一个文本究竟是不是文学作品,有没有一个标准呢?我认为,没有绝对的标准,只有相对的标准。当年,文学理论家成仿吾在评论鲁迅小说集《呐喊》时,曾说:“《狂人日记》很平凡;《阿Q正传》的描写虽佳,而结构极坏;《孔已己》《药》《明天》皆未免庸俗;《一件小事》是一篇拙劣的随笔……”基本上否定了《呐喊》的文学价值。唯一例外的,是他认为《不周山》“总是全集中第一篇杰作”。可是,鲁迅的看法却针锋相对,在《呐喊》再版时,他索性将“杰作”《不周山》删去。排除双方在这篇文章上的意气之争,也能看出评价一篇文章文不文学、优不优秀是很难的。 那么,文学的相对标准又是什么呢?如果我们还相信权威的话,我们不妨把胡适先生的理论拿出来作个参照系。胡适在《什么是文学》中明确指出:“文学有三个条件:第一要明白清楚,第二要有力动人,第三要美。”这三个要素对于“纯文学”是适用的,对于作为纪实文学的时代代表的特稿

新人小说写作技巧 (精选)

段落布局不会单调枯燥,读者在阅读的时候才会感觉轻松舒适。 请记住,另可情节破碎,也千万不要写一个长段,不然结果是读者忽略不看. 1.6 为什么不能用引号开头 对话流其实没错,以对话推动情节更没有错,大部分人都在用,包括唐家三少和土豆等。 错的是,作者不会应用多种方式,只会单纯的用引号开头,让读者以为作者是在用对话推动情节。就好像大部分人其实都在抄袭,但是高手和菜鸟的区别在于,高手抄袭人家,读者看不出来。 “……“甲对乙说。 甲对乙说:“……“ “……“甲对乙说,“……“ 只不过是对话了一下,把甲对乙说已到前面,那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 这甲对乙说,还可以拓展开来穿插表情、小动作、细节、描写等。利用这些描写增加对话中人物的心里描写。

甲摸着鼻子对乙说:“……“ 甲心中一动,高兴地说:“……“ 甲狠狠的一巴掌扇过去,愤怒的说:“……“ 为什么偏偏要用引号开头呢?? 对话流的最高境界,就是作者灌水的最好时机啊,为什么不趁这个机会灌水,却留下一个严重 1.7 文章章节布局 一章多少字合适,如何安排伏笔,怎样布局?? 布局要分大局、中局和小局。一本书,六万字作为一个分界点,至少有一个局,两个以上小局。 也就是说,至少三万字内,要完成一个情节的布局,给于读者一种近期的阅读快感。 在六万字,要完成一个钟等不距地情节该情节能够让读者感觉到主角在这六万字里面,获得了一些东西。

二十万字要有一个中大的布局,把前面的东西收拢起来,并且铺垫下一个情节。每章节的字数,一章三千字左右(2500~3500),这个是读者看书看得最舒服的字数,低于2500,读者看不爽。高于3500,读者看得累。 1、读者看书,最少的一章,3000个字,可以让读者不停地追看下去。 2、两章6000字,是作者更新速度和读者阅读速度以及满意程度三者均衡的字数。 3、三章9000多字,是读者进入了追看状态的字数。 4、四章一万二,是读者成迷的状态。 5、五章一万五,读者是爽了,不过作者基本上承受不住,再往下更是不用说了。我们的故事呢,前期铺垫,中期发展,后期高潮。 这是一个完整的情节,刚刚好,也就是三章,近一万字。 所以说,小的情节,或者说小的高潮,他的频率是三章左右就能够完成。 简单说,主角吃饭,和人冲突,再解决,大概呢,也是需要一万字左右的篇幅。

文章中常见的写作手法

文章中常见的写作手法 文章中常见的写作手法、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阳逻一中徐金舟 文章中的写作手法、表现手法之类的题,是阅读写作中我们经常失分的题目,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们什么是写作手法、什么是表现手法不清楚,不明白,因而在做题的时候觉得无从下手。今把各种写作手法和表现手法罗列到下面。写作手法和表现手法的作用也附到后面,供大家参考。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 联想、想像、象征(托物言志)、比较、对比、衬托、反衬、烘托、以小见大、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伏笔和铺垫、前后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 作用分别如下: 1、象征(托物言志):通过咏物来抒情,常常借助于某些具体植物、动物、物品等的一些特性,委婉曲折地将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 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其次是可以使文章 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2、衬托:以他体从正面、反面两个角度陪衬本体。作用:突出本体的××特征。3、对比: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作比较。

作用:鲜明的突出了主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的××特征。4、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具体生动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场景,表达作者某种真挚的 思想感情。 作用:做到情景交融,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5、先抑后扬:先否定或贬低事物形象,尔后深入挖掘事物特点及内在意义,再对事物予以肯定、褒扬,作用:突出强调了事物(人物)的特征。 6、侧面(间接)描写:侧面烘托出该人物的××性格、品行和技能,使得文章结构更加集中紧凑,表达更为简洁精练。 直接和间接描写方法结合运用,可以使被描写的人物或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 7、伏笔和铺垫:作用:内容前后照应,情节严丝合缝。8、照应:记叙文:使文章浑然一体,整体感强,突出主题。 议论文:强化××论点。散文:反复地抒发××情感,增加情感的深度。9、联想: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 作用:丰富文章内容,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性格更鲜明突出,情节更生动感人。10、想像:在原有的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作用:为塑造形象、表现主题服务。使读者接受美的陶冶。

“三言”对中国古代小说叙事意象功能的开拓

摘要:本文试图以“三言”中的“帕子”为例,从叙事意象角度出发, 具体探讨“帕子”在小说中“作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具有的诗化隐喻和“奇巧为文”、常中出奇的线索性叙事的审美功能。 关键词:“三言”“帕子”叙事意象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09)-17-0030-02 在明代中后期,通俗小说的创作取得了极大的发展,这一种小说的形式和特征,就决定了他对叙事过程中的意象描写颇为侧重,这就为叙事意象的设立提供了很好的叙述平台。其中冯梦龙的“三言”就其中杰出代表,叙事意象在其中的运用不胜枚举,成就了中国叙事文学的艺术高峰。 一、中国古代小说运用叙事意象的界定和传统 意象理论在中国可谓源远流长,长期以来,“意象”一直属于中国诗学的研究范畴。《文心雕龙?神思》中讲到:“使玄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数,谋篇之大端。”[1]《神思篇》属于创作论,“窥意象而运斤”并不仅仅局限于抒情文学,也就是诗学,它也同样适用于中国的叙事文学。 魏晋时代,进入“文学的自觉时代”,文人们开始关注自身的感受和“有意识为文”。 《世说新语》是这一时代叙事文学具有代表意义的作品。“记人叙事讲究意向的选择和运用,是‘世说体’的以大特征”[2]。《世说新语》中有记述陈遗为母留焦饭的故事:“母喜食焦饭”、“遗敛聚焦饭”、“以焦饭得活” ,“焦饭”已经成为了一个中心的叙事意象,我们从中不难看出意象已经开始作为线索性的事物出现了。可以说这已经不是一种初级阶段的叙事意象的运用,说明了文人们已经开始注意到意象在叙事中线索的作用和审美功能。 但是真正有意识的去设立叙事意象作为叙事手段,应该是在唐人小说传奇阶段。 《古镜记》即是一例,篇中“古镜”有降妖除病的神异功能,但是作者的乱世悲凉之感已使古镜这一意象成为一种象征,篇末指出失镜之日就是隋王朝走向灭亡之日,象征了一种黍离之悲和故国之思,以镜代言之。除却此义,也有传统的“破镜重圆”之义,这里的“镜”就代表了男女情爱婚姻。 由唐传奇到宋元话本拟话本,中国的小说发展完成了一次由文言到白话的飞跃,二者从思想内容到表现形式有很大的差异。唐传奇宋元话本相比,语言从优雅细腻发展到市井气息的平易晓畅,篇章从短小精悍发展到分章婉转的敷衍铺陈,但是差异之外,关于叙事意象理论及应用又有很大发展,宋元话本开始熟练贴切地将故事情节的发展完全凝结在叙事意象上,以叙事意象推动故事的发展。 杨义先生曾经指出“研究中国叙事文学,必须把意象以及意象叙事的方式作为基本命题之一,进行正面而深入地剖析,才能贴切地发现中国文学有别于其他民族文学的神采之所在、重要特征之所在。”[3]在中国,“意象”参与叙事性文字历史久远,意象叙事是普遍采用的叙事方式,叙事意象也就是叙事作品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意象介入叙事作品成为叙事意象,往往是“借助于某个独特的表象蕴含着独到的意义,成为形象叙事过程中的闪光的质点。但她对意义的表达,又不是借助议论,而是借助有意味的表象的选择,在暗示和联想中把意义蕴涵于其间。”[4]叙事意象都具有鲜明的特征,是推动故事向前发展的关键性的事物,具有线索性的功能和意义。 二、“帕子”作为叙事意象及其审美功能

长篇小说写作技巧

长篇小说写作技巧 一、要强化写作的难度 当代小说普遍越写越轻、越写越粗糙,很多小说都是作家闭门造车的结果:从经验层面上说,没有生机勃勃的细节和场景;从精神层面上说,没有自身的体验和心灵的说服力——苍白和虚假,几乎成了当代小说写作的通病。消费潮流在过度地消耗小说,小说写作已经失去难度。没有难度的写作,不过是一种平庸的复制——无论是经验的自我重复,还是精神的变相克隆,都意味着对写作的创造精神的放弃。重申写作的难度(艺术的难度和心灵的难度),就意味着作家必须对艺术世界有独特的发现,对人性世界有崭新的认识,因为小说写作的使命并不仅仅是讲一个故事,它还需要完成一种故事精神,还需要书写广大的世道人心,从而为当下的生存境遇作证。然而,就当下的长篇写作的现状而言,叙事上的探索几乎已经停止,写作似乎演变成了一种经验的较量。一些能对经验进行精细摹写的作品大行其道,但很少人会去追问:在这些经验的下面,作家对世界、对人心究竟有多少新的发现?比如,毕飞宇的写作才华是显著的,他的《玉米》就以精细著称,获誉良多,大概是受了外界的鼓舞,毕飞宇近年的写作,包括他新出版的长篇小说《平原》,都往《玉米》的路子上用力,可在我看来,他之前的《青衣》,无论是对存在的发现还是对人心的洞察,都远在《玉米》之上——毕飞宇如果选择的是沿着《青衣》的写作路子往下走,他的成就我想会大得多,因为《青衣》是真正对人性的书写有创见的小说;而如何获得写作创见,许多时候,就是一个作家所面临的最大的写作难度。长篇小说尤其如此。它的核心品质,任何时候都应该是复杂和丰富,而不是一些作家所说的简单和直接;一旦取消长篇小说在精神书写上的复杂性和在人性展开上的丰富性,也就取消了它在写作上的难度,这样,长篇小说的泛滥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要扩展经验的边界 尽管本雅明在二十世纪上半叶就预言经验已经“贫乏”和“贬值”,并对故事表现出了强烈的不信任,但随着消费主义的迅猛崛起,经验和故事在小说写作中的地位依然牢不可破。只是,在这些盛行的挂着个人标签的经验丛林中,许多的“个人经验”,都带着公共价值的烙印,它并没有脱离某些思想总体性的支配。正因为如此,今天的长篇小说才会呈现出那么多相类似的经验类型——无非是身体的或肉欲的,官场的或商场的,野史或者传奇;不仅经验投合了市场的趣味,就连经验推进的方式都大同小异。相反,二十世纪中国那些沉痛的现实却少有人正面触及。胡适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一文中说:“近人的小说材料,只有三种:一种是官场,一种是妓女,一种是不官而官,非妓而妓的中等社会,(留学生女学生之可作小说材料者,亦附此类。)除此之外,别无材料。” 今天的小说材料,又何尝不是翻来覆去地用这三种? “除此之外,别无材料”之困境,在当下的长篇小说界,反而有越发严重的趋势。当作家那点有限的个人记忆、个人秘史被腾空之后,写作将何以为继?当“作小说的人的报酬也丰富起来了”、作家的生活日益优越之后,他和自己身外那更广阔的现实如何再建立起亲密、内在的关系?或许因为看到了这一危机,我才特别推崇像莫言的《檀香刑》和贾平凹的《秦腔》这样的长篇:莫言处理的是他没有经历过的历史事件,贾平凹所写的是他已经远离多年的乡土生活,但都写得逼真而惊心动魄——他们对自己的叙事对象,显然是下了苦功去研究的。这样的写作确实大大扩展了当代小说经验的边界。所以,我认同格非所说的话:“中国作家在经过了许多年‘怎么写’的训练之后,应重新考虑‘写什么’这一问题。”——怎么写固然重要,但写什么也同样考验作家面对世界发言的能力。世界不能沉默,人必须站出来说话,这是我对长篇小说写作的一个迫切期待。 三、要有叙事的说服力 小说有了好的材料、新的经验之后,还要找到一种好的叙事方式来表达它。

创作手法

一、现实主义 1、定义:现实主义侧重如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客观性较强。它提倡客观地、冷静地观察现实生活,按照生活的本来样式精确细腻地加以描写,力求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2、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细节真实:真实的细节描写,用历史的、具体的人生图画来反映社会生活。现实主义作品是以形象的现实性和具体性来感染人的,因此能使读者如入其境,如见其人。 形象典型:典型化是现实主义的核心,是区别于自然主义的标志。 方式客观:作品的场面和情节中自然地体现出作者的思想倾向和爱憎感情,而不要作者自己或借人物之口特别地说出来。 二、浪漫主义: 1、定义:作为创作方法,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 2、艺术特点:思想方面:偏重于表现主观理想,抒发强烈的个人感情;描写自然风光,歌颂大自然;酷爱描写中世纪和以往的历史;重视民间文学,尤其是中世纪的民间文学。 3、积极浪漫主义:敢于正视现实,批判社会的黑暗,矛头针对封建贵族,反对资本主义社会中残存的封建因素,同时对资产阶级本身所造成的种种罪恶现象也有所揭露,因而充满反抗、战斗的激情,寄理想于未来,向往新的美好生活,有的赞成空想社会主义。 代表作家:有英国的拜伦,雪莱,史蒂文森,法国的雨果、乔治·桑,德国的海涅,俄国的普希金(早期),波兰的密茨凯维支以及匈牙利的裴多菲等等。 4、消极浪漫主义:消极浪漫主义者不能正视社会现实的尖锐矛盾,采取消极逃避的态度,他们的思想是同那个被推翻了的封建贵族阶级的思想意识相联系的。他们从对抗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出发,反对现状,留恋过去,美化中世纪的宗法制,幻想从古老的封建社会中去寻找精神上的安慰与寄托。消极浪漫主义的出现,实际上是被打倒的封建贵族阶级没落的思想情绪在文学上的反映。

语文教学中的小说意象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a06266457.html, 语文教学中的小说意象分析 作者:王盼 来源:《速读·中旬》2017年第06期 摘要:意象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真正盛行的是在诗歌的创作上,但其小说中的运用也较为 引人关注。本文以《白鹿原》为例,着重对小说中的白鹿意象加以分析,揭示意象所蕴含的深层含义。 关键词:小说意象;典型意象 “意象”理论在中国起源很早。作为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在叙事文学作品中,意象可谓是“点睛艺术”,是叙事过程中极为精彩、极为关键的笔墨。“它的运用,常会使作品拥有更丰富的意蕴,由于主题的多义性和不确定性,就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和回味余地”。① 意象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常见的意象,如: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莲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但意象却并不单是诗人的专利,国内外许多知名作家也常常在其小说作品中使用意象,如阿来、沈从文、苏童、福克纳、博尔赫斯等都曾在其作品中赋予意象特殊的含义;村上春树善于刻画一系列匪夷所思的意象,并将现实世界与一代人的情感世界巧妙地联系起来;严歌苓创作的一大特色就是运用多种意象,小说中设置的意象数量之多,寓意之广,可谓丰富多彩,异彩纷呈。鲁迅先生的《药》中,就设计了“药”这么一个典型意象。可见意象已成为文学作品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活跃在语文教学的舞台。那么意象究竟有什么魅力吸引着作家们的笔触呢?我以作品《白鹿原》为例来探讨其中的原因。 一、意象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作为贯穿作品始终的中心意象之一,“白鹿意象”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它犹如一条延绵不绝的经线,穿梭于《白鹿原》这部小说的始终,为读者构建了一幅民族秘史之象。 在《白鹿原》中,白鹿已不仅仅只是吉祥、长寿、美好及贤明君主的象征,作者还赋予了它更为深刻的含义,即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象征。超脱飘逸的白鹿作为小说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整部作品之中。小说中整个故事的发展都若即若离的由这只美丽的白鹿所牵引,可以说,白鹿在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上起了重要的作用。 二、意象的象征意味

文学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

文学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一般是指文学作品灵活运用写作原则、规律、方法昕表现出来的具体而又特殊的艺术方法。分析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就是要分析文章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表达了什么内容,达到了什么艺术效果等-如何正确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呢? -、确立三个意识 1.中心意识 从严格意义上说,没有纯客观的艺术技巧,任何艺术技巧都是为文章中心服务的:因此,分析文章的表现手法,首先要从文章的中心出发,搞清楚文章表达了什么,再去分析是怎样表达的。一-篇文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阅读时要着眼于文章的整体,注意理清内部的相互关系,从宏观上居高临下地驾驭文章,领会文章的主旨;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关注作者借以表达中心的载体 (人、事、景、物等),理清它们与文章中心的关系。这样,再去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就会水到渠成: 2.文体意识 不同的文学作品有着不同的文体特征及特有的写作规律-从历年的高考试卷来看,考查的文学作品以散文和,1、说居多:叙事散文侧重于从叙述人物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巾反映事物的本质,穿插丰富、虚实相生、叙议结合是这类文章的常用方法;抒情散文注重表现作者的思想感受,寓思想于形象之中,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常采用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哲理散文是理念的凝聚和睿智的结晶,内涵丰富,耐人寻味,一般采用营造意境、类比推理、形象议论等表现手法。就小说而言,高考用来考查的大多是小小说,篇幅短小,含蓄简约,常用的表现手法有:以小见大、推波助澜、设置空白、言近旨远等等。 3.文本意识 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一定离不开作品本身。就某个表现手法来说,我们既要分析这种手法一般意义上的作用,更要分析它在"这一篇文章"中的好处,切不可堆砌术语,乱贴标签。以"比喻"为例,我们看到"比喻",马上就会想到它的主要表达效果是"生动形象",但落实到某一篇作品中,仅仅说出"生动形象"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观照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分析出"比喻"的修辞在这里写出了某某事物怎样的情状,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这样的分析才具体、完整。 二、从四个方面人手 1.从表达方式人手。表达方式亦可称为表达方法,是作者根据客观事物和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而运用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属于文章的整体的语言运用形式;常用的表达方式有五种: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分析作品的表达方式,可以分析作品在运用某一种表达方式方面的技巧,如叙述的技巧(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等)、描写的技巧(人物描写、景物描写、环境描写等)、抒情的技巧(直接抒情、间接抒情等)、分析表达方式既要着眼整体,又要关注局部,重点要放在记叙、描写、抒情、议沦的灵活转换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上。 2.从表现手法入手。这里所说的表现手法是狭义的,指作者表现中心的手段,是文章整体的艺术表现形式,包括托物言志、欲扬先抑、点面结合、虚实结合、对比、衬托、象征、用典、想象、联想以及人称的变化等等。分析表现手法要注意作者思想情感的多义性和变化性。一篇文学作品,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复杂的;不是固定的,而是不断变化的。对不同的情感,作者往往采用不同的表现手法,分析时要区别对待,不能一概而论。如2009年江苏高考题《上善若水》,作者表达对传统文化精髓的追怀,采用的是托物追怀的方法;对环境问题的担忧则是采用古今对比的方法;而借都江堰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则是采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 3.从谋篇布局入手。作品谋篇布局的技巧包括材料安排和结构形式两个方面。材料安排方面的特点包括线索的设置、详略的处理等;结构形式方面的特点包括层层深入、首尾呼应、先总后分、先分后总、巧妙过渡、曲折生致、铺垫、伏笔、悬念、暗示、照应等。分析作品的谋篇布局特点要做到两个统一,即整体与局部的统一、内容和形式的统一,要重点分析作者安排的意图。 4.从语言表达入手。作品语言表达方面的特点一般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修辞的运用,包括比喻、拟人、借代、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引用等;二是句式的选择,如长句和短句、整句和散句等等;三是语言的整体风格,如清新、平淡、质朴、淡雅、明快、华丽、委婉、富有哲理、幽默诙谐、情韵悠长、引人回味等等。分析作品的语言特点,须要含英咀华,在揣摩和咀嚼上下功夫,要透过语言的外壳,探求作品的内在旋律。既要分析语言表达的外在美、形式美,还要分析这种表达所带来的意境美、情感美。 表现手法

试析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亭意象

试析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亭”意象 【摘要】“亭”是中国古代建筑中一种比较特殊的样式, 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建筑之一,同时也是文学作品中最典型的意象之一。本文通过对“亭”的历史起源与演变,以及“亭”意象审美意蕴分析,阐释“亭”在文学作品中的功能和意义。【关键词】亭、亭意象、功能及意义 “亭”是中国古代建筑中具有独特风格与功能的建筑形式, 是中国古代建筑中一种比较特殊的形式,同时在中国古典文学中也有很重要的地位,很多文学作品都是提及“亭”,“亭”与文学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历史的演进过程中,“亭”逐渐变成一种意象,成为具有特色的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一、亭 亭是一种有顶无墙、无门无窗、空间开敞、内外通透、形制灵巧别致、形象鲜明飘逸的建筑物。现在所发现最早的“亭”字, 是在先秦时期的古陶文。自秦以来, 亭就具有很多功能。首先是驿馆功能。《说文解字》对亭的解释为“民所安定也, 亭有楼, 从高省, 丁声。”《经籍纂诂》对此进一步解释为“谓停留行旅宿食之馆”, 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谓的驿馆,当时的亭建于道路之上, 便于官员停留办理公务以及休息用的。 行政功能。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秦朝。秦朝修直道, 设郡县制度, 汉承秦制, 设县、乡、亭、里等各级地方机构, 县境的领土划分为乡, 乡划分为亭, 亭划分为里。西汉时全国有亭29635 个, 大约10 里一亭, 亭由负责维护法律法规的亭长管理。在汉代, 亭不仅具有实物含义, 也是作为一种行政单位的名称而出现的。 汉代以后, 魏晋南北朝时期亭的功能发生了变化。随着园林建筑的发展, 逐渐出现了供人游览、观赏的亭。这一时期也出现了以“亭”为歌咏对象的诗歌, 如南朝朱道超《和元帝登百花亭怀荆楚》“亭高登望极, 春心远近同。”最为著名的还是要数因王羲之的书法而名扬天下的兰亭。在这一时期, 亭已经成为文人聚会的场所, 是文学活动发生的背景空间。值得一提的是, 此时亭的规模要比今天园林中玲珑小巧的亭子要大得多, 否则就不会出现十几个人可以同时在亭中畅饮的情景。亭在演变的过程中不仅具有驿馆功能, 而且还增加了召集会议、宴请宾客等功能, 亭已经从功能性向观赏性发生了转变。

古龙小说写作特点

古龙小说写作特点 第一部分: 倪匡曾对金庸十四部武侠小说逐部评说,读来颇受启迪。金庸的小说虽宏大浩翰,但总数只有十五部(篇),各加议论,亦非难事;而古龙小说有八九十多部,我读过其中的五十部(已包括古龙的主要代表作),为五十部小说排名次,似有一定难度。与清霖兄商讨的结果,不如将古龙的十五部代表作逐一评说。 《大人物》 《大人物》无疑是古龙的后期作品,我对它有点偏爱,专门为它写过一节。 这部小说的主题标新立异,歌颂一个平凡的人才是一个真正的大人物,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书中的人物性格极为鲜明,杨凡、田思思跃然纸上。一个平凡而幽默俏皮,一个任性而热情奔放。其他人物,如柳风骨、秦歌、田心、张好儿、王大娘,都是有血有肉的角色。小说中虽然少有武打场面,但有不少精采的对话作为弥补,大为增色。我尤其佩服作者用笔之含蓄,如那个大侠岳环山并未出场,虚写一笔,无中生有,可见古龙是个聪明的作家。 可惜,《大人物》毕竟只有三十万字,小说的容量不够大,结构上也有点小毛病。作为古龙的代表作,它只能排名第十五位。 《英雄无泪》 这部小说塑造了一批刚猛冷峻的艺术典型。卓东来是一个,高渐

飞是一个,朱猛又是一个。但三个典型并不雷同。小说的气氛激烈紧张得叫人透不过气来,且又带点神秘色彩,结尾处悲壮深沉,如一曲英雄悲歌。 这部小说的妙处,还在于作者别出心裁地写了一口神秘的箱子,但作者的旨意仍在于写人。武器是死的,人是活的。这个道理通过形象的细节表现了出来。 这部小说写内奸,写英雄的失意与豪爽,都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英雄无泪》的结构有缺陷,那口神秘的箱子也太玄妙了一点。从总体上说,它尽管超过了《大人物》,但语言上却不及《大人物》俏皮。它的排名,我以为可列第十四位。 第二部分: 《大旗英雄传》 《大旗英雄传》是《铁血大旗》的修订本,是古龙中期小说的代表作之一,也可以说是古龙自成风格、走向成熟的成名作。 《大旗英雄传》气势宏伟,情节紧凑,非古龙前期作品可比,内容也比他后期的某些作品丰富,耐读。该小说的不足之处,在于描写环境与武侠小说有异,写马背上的厮杀多了一些,写得又不够玲珑,气氛也嫌太悲凉。铁中棠这个人物颇具个性,但总觉得比不上古龙写楚留香、陆小凤驾轻就熟、运用自如。小说的尾声有点模仿金庸的《飞狐外传》,作品有力度而缺少特别精采的篇章。 因此,《大旗英雄传》只能排名第十三位。

文学评论写作

文学评论以评价短小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为主,而且只要求选其一点来写,因而读懂作品、确定选点是至关重要的一步。选点要准,即能透视作品的主要意义或能表现作品的主要写法。选点的角度宜小不宜大,以免下笔力不从心而流于空泛。 其次,行文时笔墨要集中,语言要简洁。我们知道,对作品的评价是论点,对作品的具体分析则是用论据论证论点。如果笔墨分散,语言拖沓,势必无法用极其有限的篇幅比较深入地评析作品,论证论点。 第三,结构要明快。对作品的评价最好在开头直接提出,下文加以证明,形成总分结构。如果有必要加上总结性文字以收束上文,那就形成总分总结构,但不可勉强,以免画蛇添足。 第四,要有文学评论味,尽量用形象化的语言评价和分析作品,把观点渗透到富有魅力、给人以美感的文字之中。同时恰到好处地使用一些文学评论的术语,增浓文学评论味。 这里要特别强调一点,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反过来内容也需要依靠形式来表现。所以,评价作品的艺术特色时,万不可弃思想内容而不顾,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时,也可以适当提及表现手法。当然,它们的侧重点决不相同。 下面请看实例-- 题目: 认真阅读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写一篇微型文学评论,题目自拟,不超过200字。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例文一: 悠悠海峡情 --评《乡愁》所蕴含的深义---评内容 《乡愁》这首诗涵义丰富、深刻,以特有的笔调倾述了海峡彼岸的人们思念大陆故土的悠悠情怀。 诗的开头三节,作者就已渲染了浓浓的思乡情调。到了诗的末节,作者笔锋一转,巧妙、恰当地把乡愁比作与大陆相隔离的海峡,从而寄托了作者在垂暮之年思念大陆故上和亲人的悠悠的乡愁。由于前三节诗的渲染铺垫,这种"乡愁"的味儿就更浓烈了,而且我们不难品味出其中带着几分苦涩的味儿,即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如愿以尝的失望的情绪,从而深化了诗的主题,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黄亨灿) 例文二: 跳跃的乡愁---评艺术特色 --评《乡愁》的艺术感染力

小说意象的功能分析

小说意象的功能分析 新高考新视野 2013-07-30 2253 5cc149a20102e6vv 小说意象的功能分析 科技信息 ○高校讲坛 ○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2009年第 29期 小说意象的功能分析 褚殷超 (山东体育学院山东日照 276826) 【摘要】作为环境、人物和情节的构成成分而存在的小说意象,其首要功能是基础性叙事,而小说意象 “意”与“象”之间的相似性、互喻性, 小说意象的象征意蕴又进一步深化了叙事内涵。小说中心意象的建构功能是统摄作品整体结构,而对应式意象成为文本多线并行中的穿珠之 线、辐射点。小说意象在美感上的主要功能是增强抒情性,调控叙事节奏。【关键词】小说;意象;功能 小说的基本构成成分、基本单位和主要元素是环境、人物和情节, 意象并不是小说中独立存在的元素,而是环境、人物、情节的构成成 分。没有意象,小说照样存在,而这又恰恰说明了小说意象运用的独特 价值和功能。英国批评家辛 ·刘易斯认为 “同诗人一样,小说家也运用

意象来达到不同程度的效果,比方说,编一个生动的故事,加快故事的情节,象征地表达主题,或者揭示一种心理状态。”[1] 1.叙事功能 不言而喻,作为环境、人物和情节的构成成分而存在的意象,其首 要功能是基础性叙事,而小说意象 “意”与“象”之间的相似性、互喻性, 小说意象的象征意蕴又进一步深化了叙事内涵。 1.1小说意象 “意”与“象”之间的相似性、互喻性扩容了叙事内涵。 意象之 “意”指一切有意识的主观活动;“象”显然不是客观存 在物,而是心灵观照之物。小说家在创作时是基于作家的主观情 意与客观事物的“相似性 ” “一棵垂柳之所以看上去是悲哀的,并不是 因为它看上去像是一个悲哀的人,而是因为垂柳枝条的形状、方向和 柔软性本身就传递了一种被动下垂的表现性。”[2]因此,意象中之“意” 与“象”之间的相似性、互喻性不仅是判断环境、人物和情节中的成分是否构成意象的标准,而且又进一步扩容了叙事。 1.2小说意象的象征意蕴进一步深化了叙事内涵。 所谓象征,用韦勒克的话就是“在文学理论中象征这一术语较为 确当的含义应该是甲事物暗示了乙事物,但甲事物本身作为一种表现 手段,也要求给予充分的注意。” [3]。但并不是所有的意象都具有象征功 能,意象本身有着多样化的表意功能,它表现为一种大于象征的多元 形态。 随着西方象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现代小说更多地采用了象征性 意象。沈从文的小说《八骏图》写达士先生到青岛看海,一开始,听差就向达士先生推荐了《投海》这本书。接下来,文本在三个层面上展开一是达士先生给远在千里的未婚妻写信;二是达士先生偶然发现一个穿 浅黄颜色袍子的美丽女子向海边走去,“人俨然走入海里去了 ”[4];三是 达士先生与教授朋友的谈话;“海”成为这三个叙事层面的联结点。文本刚开始,在三个叙事层面上,海都是作为叙事场景存在的,随着第二个叙事层面的深入,单纯的 “场景海 ”上升到了 “意象海”达士先生对

贾平凹小说的写作特点

纵观贾平凹三十多年的小说创作,基本上都围绕一个总的思想原则:那就就是融传统于现代,这其实正就是文化寻根的基本精神。有人总结,从贾平凹小说创作的文化追寻上瞧,大体经历了文化与谐——文化错位——文化崩溃——文化建构几个大的段落,并且其间相互交叉、渗透。按照这样一个思路,贾平凹早期的创作,比如《商州初录》、《天狗》等表现了美好人情的文化与谐,而《古堡》、《浮躁》等则表现了文化错位的危机,到《废都》、《白夜》则达到了文化崩溃的边沿,到《高老庄》则逐渐出现文化建构的希望,而《秦腔》则应该就是文化追寻的集大成之作,既表现了文化错位、文化崩溃的危机,又给人以必须文化重建的警示。 一、“见山就是山,见水就是水”——对现实生活的实录 以《浮躁》为界,贾平凹早期的作品无论怎么虚构,都基本上沿着现实生活的轨迹,或者说就是本着对现实生活实录的精神去虚构。《小月前本》、《鸡窝洼人家》、《腊月·正月》基本上就是反映改革意识的小说,比较写实。中篇《天狗》表现了民间伦理道德对人性的约束,也展示了商州民间美好的人性人情。小说结构严谨,人物心理刻画得细腻传神,文笔典雅凝练,曾受到台湾作家三毛的高度评价,堪称贾平凹中短篇小说的经典之作。中篇《古堡》主要反映了民间普遍的嫉妒心理,村里人不能瞧到别人碗里的粥比自己的稠,而就是希望别人碗里的粥与自己的一样稀。于就是,一幕因嫉妒引发的悲剧上演。小说中略显突兀的就是,作者借道士之口大段引用了古奥的《道德经》及《史记·商鞅列传》,使通俗的小说蒙上了一层明显的传统文化气息,这大概源于作者强烈的文人趣味。 《浮躁》就是贾平凹80年代具有恢弘气势与总结意味的一部长篇。小说主人公金狗就是一个新式农民,她正直善良、勇于开拓、头脑灵活,有参军经历,也有一定的知识积累与文学才华。她身上有一种“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的正直勇敢气质。她嫉恶如仇,为了搬倒官僚腐败势力,不顾个人得失与安危,与小水、石华、雷大空等人联合演绎了一场民告官的“当代传奇”。金狗经历的遭遇与生活的环境,几乎就是80年代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金狗身上闪烁的理想主义光芒或许只有80年代的小说中才常见,到九十年代以后,类似的“当代英雄”就大大减少了。而雷大空的形象则为后来很多小说塑造类似形象(如《高老庄》中的蔡老黑、《四十一炮》中的兰老大、《兄弟》中的李光头等)开了先河。《浮躁》集当代社会的风云变化、商州民间的丰富文化及金狗与小水、英英、石华等

十大小说写作技巧

十大小说写作技巧 核心提示:一)“横切悬念,倒叙事件”法 这是指作者为避免平铺直叙,在小说首段就设置提挈全篇、笼罩全文的悬念,故意给读者造成疑团,以激起读者产生兴趣读下去。如1964年7月5日《湖北日报》发表的一篇《一双明亮的眼睛》,就采取这一手法。此文一... 一)“横切悬念,倒叙事件”法 二)这是指作者为避免平铺直叙,在小说首段就设置提挈全篇、笼罩全文的悬念,故意给读者造成疑团,以激起读者产生兴趣读下去。如1964年7月5日《湖北日报》发表的一篇《一双明亮的眼睛》,就采取这一手法。此文一开头是:夜,墨黑,伸手不见五指。我(即文中主角)到一个生产大队去。由于第一次去,路生,加上碰到天阴,没月亮,没星星,自己又没带手电,真是把人急坏了。就在这时,我碰到一个社员,恰恰住在我要去的大队,就把我引去了。沿途,他一会说:“同志,注意,前头有条沟!”一会,又指点我:“同志,注意左边是口塘!”最后,进了村,又指着一条巷子说:“里面住着咱们队长,他会招呼你的。”可第二天清早,我从队长屋里出来,看到一个强壮的中年人,挑着桶,哼着轻快的曲子,向稻场旁边的堰塘走来。待他走近,我一瞄,哎,多好的一条汉子,眼怎么瞎了?正想着,只见他蛮不在乎地下塘挑水。我大吃一惊,喊:“……是塘,你不要掉到水里了。”他回过头,眨眨眼,好像看到了我:“你不就是我昨夜给你引路的同志吗?”……看到这儿,读者一定禁不住问自己:他是个瞎子吗?为什么能那么利索地引人走夜晚呢?为什么他比有眼睛的人的“眼睛”还明亮呢?这就叫作“切入悬念”,下面就等着作者“倒叙事件”——读者也就非读下去不可了。 (二)“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法 世界艺术大师卓别林有一句名言:“我总是力图以新的方法来创造意想不到的东西。假如我相信观众预料我会在街上走,那我便跳上一辆马车去。”(引自《卓别林——伟大的流浪汉》一书),这就告诉我们,创作结构要巧,首先要“出其不意”,这是第一步。但更重要的,是所叙述的情节,必须在情理之中。所谓情理之中,是指这种“出其不意”,与小说中人物性格的发展合拍,合乎客观规律,合乎生活逻辑。它不是荒诞的,不是臆造的。既曲折离奇,又理所当然。如美国作家欧·亨利的《麦琪的礼物》,就非常巧妙地作到了这一点。小说是叙述美国圣诞节这一天,一对恩爱夫妇准备互赠礼物,并都想买件使对方意想不到的东西。妻子看到丈夫有个祖传的金表,但没有表链,就剪掉自己最珍爱的金色长女,拿去卖了,并用卖金发的钱去买表链。丈夫呢?看到妻子有一头美丽的金发,但缺少一套适用的名贵梳子,就卖掉自己祖传的、一直伴随在身边的、也是自己格外珍爱的表,用卖表的钱买了一套美丽华贵的梳子。结果两人一碰面,丈夫拿着妻子送的新表链,表没有了;妻子拿着丈夫送的一套新梳子,长长的金发没有了!夫妻俩只好凄然相对而笑。在这里,尽管有对故事主人公与读者的“出其不意”,但统统在情理之中。因为他们夫妻恩爱,超过了对“金发”、“表链”的感情。而“金钱第一”的资本主义世界,对下层的小人物来说,也只能是这样辛辣的结局 (三)“淡化情节,形散神聚”法 这种创作法,从表面看,没有出其不意的情节,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而且平铺直叙,一直是淡淡的气氛。但是,在这平铺直叙中,带有涌袭心灵的感情;在这淡淡的凄凉中,带有一种说不出的人生韵味,常常是“无情”更有情,无声胜有声。如张洁写的《拾麦穗》,是讲农村的一个小姑娘,家里很穷,每年夏天割麦时,她总是挽个篮子,到打过麦的麦地里拾麦穗。这个时候,一个卖麦芽糖的老汉来了。别的孩子用拾的麦穗与老汉换糖吃,而这个小女孩舍不得。老汉便常常免费敲糖给她吃。别人就笑她,说她嫁给这个老汉算了。她对此并不怎么懂,老汉也觉得没什么,大家也只是开开玩笑,以后也再没提起此事。可她——这个小小的姑娘,当老汉没再来卖糖时,却在村头等着,等着……她在等什么呢?仅仅是为了吃老汉的糖吗?不,这里面有说不清的味,有一种淡淡哀恋,一种人与人之间能相互沟通的情绪…这就叫“形散神聚”,是“无结构”的结构,是用一种内在精神编织的“情结”文体 (四)“一箭双雕,一点两面”法 作者在写小说中,似导戏的导演,常常让舞台上的角色拿这样或那样的道具。好导演会利用这个“道具”,不只让一个角色,而使许多角色与这个“道具”有关系;不只让一方,而是让矛盾的双方都与这个“道具”打交道。这样,就可以从这个“道具”身上挖掘人物心灵世界,揭露生活本质,完成作者在这发现上的美学思想。当代英国作家斯丹·巴斯托的短篇《二十先令的银币》就是如此。我们看到,“20先令的银币”本身就是作者的一个道具。作者就利用这个道具,首先让文中的、有钱的马斯顿太太故意把它放进一套衣服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