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电子 (SAMSUNG) LTA320AP02_090515[1] 规格书

三星电子 (SAMSUNG) LTA320AP02_090515[1] 规格书
三星电子 (SAMSUNG) LTA320AP02_090515[1] 规格书

2008-12-09 /

2009-05-11 / ???/

PREPARED BY

MODEL LTA320AP02Doc. No 06-003-G-081209Page

2008-12-09 / 2009-05-11 /

???/ ????2??/ ????:3?Revision History

Pixel arrangement

RGB vertical stripe RGB Horizontal stripe

4

001

May.152009

Date Rev. No Page Summary

Feb. 25,2009000all First issued

90

Fig. Temperature and Relative humidity range

LTA320AP02Doc. No06-003-G-081209Page

塑料的熔融指数测定

塑料的熔融指数测定 熔融指数的定义是热塑性树脂试样在一定温度、恒定压力下,熔体在10min 内流经标准毛细管的质量值,单位是 g /10min,通常用MI来表示熔融指数。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XRZ-400-1型熔融指数测试仪的使用方法。 2) 了解熔融指数的意义及与塑料加工性能之间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 线性高聚物在一定温度与压力的作用下具有流动性,这是高聚物加工成型的依据,如许多塑料可以压模、吹塑、注射等进行加工成型,合成纤维可以进行熔融纺丝,因此高聚物的流动性的好坏是成型加工时必须考虑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流动性好的高聚物在成型加工时温度可以选得低一些,或者是外力可以选得小一点。相反对流动性差得高聚物成型加工的温度应该高一些,或者是外力应该大一点。 衡量高聚物流动性好坏的指标有多种,如熔融指数,表观粘度、流动度,这里只介绍熔融指数。 熔融指数是在标准的熔融指数仪中测定的。先把一定量高聚物放入按规定温度的料筒中,使之全部熔融,然后在按规定的负荷下它从固定直径的小孔中流出来,并规定用10分钟内流出来的高聚物的重量克数作为它的熔融指数。在相同条件下(同一种聚合物、同温度、同负荷),熔融指数越大,说明它的流动性越好,相反熔融指数越小,则流动性越差。 不同用途和不同的加工方法,对高聚物的熔融指数有不同的要求,一般情况下注射成型用的高聚物熔融指数较高。但是通常测定的【MI】不能说明注射或挤出成型的聚合物的实际流动性能,因为在荷重2160克的条件下,熔体的剪切速率约10-2~10秒-1范围,属于低剪切速率下流动远比注射或挤出成型加工中通常的剪切速率(102~104秒-1)范围为低。由于熔融指数测定仪具有简单,方法简便的优点,用【MI】能方便的表示聚合物流动性的高低,所以对于成型加工中材料的选择和使用性有参考的使用价值。 三、实验设备及试样: 设备:XRZ-400-1型熔融指数测试仪(附示意图); 该仪器由试料挤出系统河加热控制系统两个部分组成。试料挤出系统包括砝码、料筒、压料杆、毛细管组成。加热控制系统炉体、控温定值电桥、相敏放大器。可控硅及触发电路组成。 熔融指数测试仪结构图 试样:聚丙烯粒料。 四、实验步骤: 1、合闸、开启电源,指示灯亮,表示仪器通电,电流表给出加热炉的电流, 说明炉子在加热。

手机APP测试报告模板

手机APP测试总结报告

目录 1.测试概述 (1) 1.1. 编写目的 (1) 1.2. 测试范围 (1) 2. 测试计划执行情况 (1) 2.1. 测试类型 (1) 2.2. 测试环境与配置 (3) 2.3. 测试人员 (3) 2.4. 测试问题总结 (3) 3. 测试总结 (4) 3.0.程序流程 图 (3) 3.1.测试用例执行结果 (4) 3.2. 安全测试 (6) 3.2.1. 软件权限 (7) 3.2.2. 安装与卸载安全性 (7) 3.2.2. 数据安全性 (8) 3.2.3. 通讯安全性 (9) 3.2.4. 人机接口安全性 (10) 3.3. 安装、卸载测试 (11) 3.3.1. 安装 (11)

3.3.2. 卸载 (11) 3.4. UI测试 (12) 3.4.1. 导航测试 (12) 3.4.2. 图形测试 (12) 3.4.3. 内容测试 (13) 3.5. 功能测试 (13) 3.5.1. 运行 (13) 3.5.2. 注册 (13) 3.5.3. 登录 (14) 3.5.4. 注销 (14) 3.5.5. 应用的前后台切换 (15) 3.5.6. 免登入 (15) 3.5.7. 数据更新 (16) 3.5.8. 离线浏览 (16) 3.5.9. APP更新 (17) 3.5.10. 时间测试 (17) 3.5.11. 性能测试 (17) 3.5.12. 交叉性事件测试 (17) 3.6. 兼容测试 (18) 3.7. 用户体验测试 (19) 4. 测试结果 (19) 软件缺

陷 (15)

1.测试概述 1.1.编写目的 本测试报告为招标手机APP的测试报告,目的在于总结测试阶段的测试情况以及分析测试结果,描述系统是否符合用户需求,是否已达到用户预期的功能目标,并对测试质量进行分析。 测试报告参考文档提供给用户、测试人员、开发人员、项目管理者、其他管理人员和需要阅读本报告的高层经理阅读。 1.2.测试范围 测试主要根据用户需求说明书和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以及相应的文档进行系统测试,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性和访问控制测试、用户界面测试以及兼容性测试等,而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由开发人员来执行。 主要功能包括:用户登录、我的项目、推荐项目订阅、软件设置、我的收藏、消息中心,借阅同步等。 2.测试计划执行情况 2.1.测试类型

如何做好三星电子企业战略分析报告

三星电子企业战略分析报告 姓名:陈佳冬 学号:2010115153 班级:工商管理四班 时间:2012.6.29

一、背景分析 1、企业介绍 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作为大韩民国电子产品生产企业,是韩国规模最大的企业,同时也是三星集团子公司中规模最大且在国际市场处于领先地位的企业。该公司在全世界共65个国家拥有生产和销售法人网络,员工数多达157,000人,2009年超越惠普(HP)跃升为世界最大的IT企业,其中LCD TV、LED TV和半导体等产品的销售额均在世界上高居榜首。三星电子目前在国际市场上,三星电子生产的LED TV及各种电视产品、Galaxy S(i9000)手机等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不仅如此,三星电子的存储器半导体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地的各种电子产品。 三星电子在电视领域创造的佳绩可谓是独一无二的,截至2011年,连续6年保持电视销售量第一的地位,不出意料的话,2012年也估计能够蝉联桂冠,而在被称为“下一代电视”的智能电视领域,三星电子也确保了47.3%的份额,同比增长60%,40英寸以上大型LED电视和50英寸以上大型PDP电视市场份额也分别达48.2%和42%。在据业界人士分析,三星电子之所以能够长期捍卫榜首的地位,正是得益于产品的性能、设计以及尺寸等要素,企业不断追求创新,推出引导时代潮流的新产品。 此外,三星电子在智能手机领域的代表性产品Galaxy S(i9000)在国际手机市场始终紧随iPhone之后,成为唯一能够和苹果的iPhone抗衡的一匹黑马,最新推出的GALAXY SⅢ有望在推出三个月内销量超过1000万,在日前美国IT 知名博客Business Insider举行的2012年上半年最佳智能手机评选中,三星GALAXY SⅢ击败了苹果、诺基亚和HTC的多款产品,成功当选2012年上半年全球最佳智能手机,有力地证实了三星GALAXY SⅢ在智能手机市场的极高美誉度。。与此同时,三星电子继智能手机之后即将推出平板计算机(Tablet PC)- Galaxy Tab,而该产品与苹果公司的iPad将展开何种激烈的较量也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历时5年,从负债170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的内存芯片、第三大手机制造商,又历时5年,将平板电视做到全球数一数二、手机做到世界第二,三星电子创造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奇迹。然而三星仍保持着低调的态度,三星集团第二任总裁-会长李健熙始终强调‘危机’二字,他于2010年3月重归企业经营舞台时曾表示,三星电子的未来无法预测,在未来十年内,企业的大部分代表性产品将成为过去,因此需要从零做起。 在电子产品市场上,国内电子产品企业一直扮演着的是跟随者的角色,完全被外资企业所压制,然而,前期和国内一些电子产品企业发展方式非常相像的三星电子却在短短的十年之中赶上并且超越了其他国际一流的大企业,这不禁让我们疑问,是什么因素让三星发展如此迅速?这也就是我们接下来要探究的问题所在。 2、愿景和使命 正如它新的座右铭所展示的那样,三星电子未来10年的目标是"Inspire the World,Create the Future"。这个新的目标反映了三星电子的承诺,利用

企业管理案例揭秘三星的成功之道

三星之所以可以取代诺基亚成为第一手机公司,而且日益威胁到苹果的地位,关键就在于他们将硬件和软件有机整合,从而创造出优质产品。 据国外媒体报道,作为韩国企业在全球市场上的一面旗帜,三星近年来取得飞速发展,年营收超过微软或苹果。三星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原因是其产品线覆盖了消费者家中从厨房到起居室的每一个角落,形成了强大的品牌影响力。 企业走上成功道路的原因各不相同。例如,苹果之所以能铸就今日之辉煌,是因为它将硬件和软件有机整合,创造出优质产品;微软则是致力于不断发展企业业务,最终确立了行业主导地位;谷歌之所以能在搜索市场傲视群雄,是因为它让数据来引导自己的产品开发。三星却走向了另一条发展道路:产品线无所不包。 报道称,三星的产品几乎覆盖了消费者家中从厨房到起居室的每一个角落。在2012年消费电子产品展上,三星因为展示了门类繁多的产品而捧回了30项创新大奖。在2012年的iF设计大奖上,该公司又收获了44项大奖。在《财富》杂志最受尊敬企业榜单中,三星的排名高于英特尔、通用磨坊食品公司(General Mills)和联合利华。 三星年营收超过微软或苹果并不令人感到吃惊。截至2011年底,三星是全球第一大电视机制造商,市场份额达到22.5%;在显示器市场,三星以15.1%的份额引领群雄。此外,三星还拥有全球电冰箱市场13.5%的份额,而在全球洗衣机市场,它的份额也从2009年的7%增至去年的9.2%。即便在惠普和戴尔主导的笔记本电脑市场,三星也在短短几年内将市场份额扩大近一倍,达到6.3%。 三星销售额增长同样并不令人意外。2012年第二季度,三星营收达到422亿美元(47.6万亿韩元),同比增长21%;当季利润为46亿美元,同比增长48%。三星几乎所有业务部门的业绩都出现了增长,例如IT和移动通信业务增长60%,数字媒体和通信业务的运营利润增长124%。 三星在移动市场的地位尤其独特,远远领先于竞争对手。根据市场研究机构Canaccord Genuity分析师迈克尔?沃克利(Michael Walkley)发布的最新数据,今年第二季度,苹果和三星在移动领域的运营利润合计超过108%。两家公司的占比之所以能超过100%,是因为竞争对手损失惨重。 三星移动产品的火爆程度在上个月进一步得到印证:该公司宣布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其旗舰智能手机GalaxySIII的销量已经突破1000万部。尽管与苹果iPhone的销量相比,这一数字相形见绌,但却领先于其他竞争对手。 当然,三星在高速发展道路上还面临着诸多挑战。毋庸置疑,诺基亚和RIM的快速陨落让三星获益匪浅。首先,谷歌即将推出的一款“绝对惊艳的产品”恐怕会颠覆Android设备市场,进而给三星带来威胁。此外,三星与苹果在全球多个国家爆发了专利纷争,令其未

实验四 熔融指数的测定

实验四热塑性塑料熔融指数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测定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等热塑性聚合物的熔融指数。 2、了解热塑性塑料熔体流动速率与加工性能之间的关系。 3、掌握热塑性塑料熔体流动速率的测定方法,学习使用MFI-1221熔体流动速 率仪。 4、掌握熔体质量流动速率计算方法。 二、实验原理 大多数热塑性塑料都可以用它的熔体流动速率来表示它的流动性。熔体流动速率(MFR)是指热塑性高聚物在规定的温度、压力条件下,熔体在10min内通过标准毛细管的质量值,其单位是g/10min,习惯用熔融指数(MI)表示,又称为熔融流动指数(MFI)。 对于同一种聚合物,在相同的条件下,流出的量越大,MI越大,说明其流动性越好。对于不同的聚合物来说,由于测试时所规定的条件不同,因此,不能用熔融指数的大小来比较它们的流动性。同时,对于同一种高聚物来说还可用MI来比较其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MI越小,其相对分子质量越高;反之MI越大,其相对分子质量越小,说明它的流动性越好。因此,一般来说,分子量越大,分子链越长,支链越多,熔融指数越小,加工性越差,但生产出来的聚合物产品应用性能如断裂强度、硬度、韧性、缺口冲击、耐老化稳定性等就越好。反之,分子量小、分子链越短,支链越小,熔融指数越大,加工性越好,但是生产出来的产品应用性能就相应较差。在塑料加工成型中,对塑料的流动性常有一定的要求。如压制大型或形状复杂的制品时,需要塑料有较大的流动性。如果塑料的流动性太小,常会使塑料在模腔内填塞不紧,从而使制品质量下降,甚至成为废品。而流动性太大时,会使塑料溢出模外,造成上下模面发生不必要的黏合或使导合部件发生阻塞,给脱模和整理工作造成困难,同时还会影响制品尺寸的精度。所以聚合物生产要在加工性能和应用性能间找到平衡,根据产品的特点,发现最佳参数。用MI表征高聚物熔体的黏度,作为流动物性指标已在国内外广泛采用。由此可见,高聚物流动性的好坏,与加工性能关系非常密切,是成型加工时必须考虑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不同用途、不同加工方法对高聚物MI值有不同的要

手机APP测试报告模板【完整版】

招标手机APP测试总结报告

目录 1.测试概述 (1) 1.1.编写目的 (1) 1.2.测试范围 (1) 2.测试计划执行情况 (1) 2.1.测试类型 (1) 2.2.测试环境与配置 (2) 2.3.测试人员 (3) 2.4.测试问题总结 (3) 3.测试总结 (3) 3.1.测试用例执行结果 (3) 3.2. 安全测试 (6) 3.2.1. 软件权限 (6) 3.2.2. 安装与卸载安全性 (7) 3.2.2. 数据安全性 (7) 3.2.3. 通讯安全性 (9) 3.2.4. 人机接口安全性 (9) 3.3. 安装、卸载测试 (10) 3.3.1. 安装 (10) 3.3.2. 卸载 (10) 3.4. UI测试 (11) 3.4.1. 导航测试 (11) 3.4.2. 图形测试 (11) 3.4.3. 内容测试 (12)

3.5. 功能测试 (12) 3.5.1. 运行 (12) 3.5.2. 注册 (12) 3.5.3. 登录 (13) 3.5.4. 注销 (13) 3.5.5. 应用的前后台切换 (14) 3.5.6. 免登入 (14) 3.5.7. 数据更新 (15) 3.5.8. 离线浏览 (15) 3.5.9. APP更新 (16) 3.5.10. 时间测试 (16) 3.5.11. 性能测试 (16) 3.5.12. 交叉性事件测试 (16) 3.6. 兼容测试 (17) 3.7. 用户体验测试 (18) 4.测试结果 (18)

1.测试概述 1.1.编写目的 本测试报告为招标手机APP的测试报告,目的在于总结测试阶段的测试情况以及分析测试结果,描述系统是否符合用户需求,是否已达到用户预期的功能目标,并对测试质量进行分析。 测试报告参考文档提供给用户、测试人员、开发人员、项目管理者、其他管理人员和需要阅读本报告的高层经理阅读。 1.2.测试范围 测试主要根据用户需求说明书和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以及相应的文档进行系统测试,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性和访问控制测试、用户界面测试以及兼容性测试等,而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由开发人员来执行。 主要功能包括:用户登录、我的项目、推荐项目订阅、行业资讯、我的收藏、意见反馈、我的CA锁。 2.测试计划执行情况 2.1.测试类型

三星企业案例分析

三星企业案例分析 班级:x 姓名:x 联系方式:x 学号:x 指导老师:刘雯雯

目录 一、公司概况 (1) 1.1三星的初始 (1) 1.2三星的发展 (1) 1.3三星的现状 (1) 1.3.1产业结构 (1) 1.3.2取得成就 (2) 二、企业的管理 (2) 2.1.计划——战略 (2) 2.1.1人才战略 (2) 2.1.2拷版战略 (2) 2.1.3模仿战略 (2) 2.1.4紧跟技术领先者战略 (2) 2.1.5技术领先战略 (2) 2..2组织——结构 (3) 2.3领导 (3) 2.3.1三星的人事管理原则 (3) 2.3.2三星的领导人 (3) 2.4控制——质量 (3) 三、案例分析 (4) 3.1成功案例 (4) 3.1.1星营销策略——高层次的营销手段 (4) 3.1.2成功的原因 (5) 3.2失败案例 (5) 3.2.1三星垂直整合的失败 (5) 3.2.2失败原因 (6) 四、优势与劣势 (6) 4.1企业优势 (6) 4.2企业劣势 (6) 五、建议 (7) 5.1可能存在的危机 (7) 5.2解决建议 (7)

摘要:企业管理制度(Management Systems)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是对企业管理活动的制度安排,包括公司经营目的和观念,公司目标与战略,公司的管理组织以及各业务职能领域活动的规定。三星这几年后来者居上,于数十年间将电子行业领军者逐一击倒,并成为电子业巨人。韩国三星迅速崛起的因素有很多,既有商业环境中的战略性应用、超前的技术优势等。为研究三星管理制度,就此案例展开分析。 关键词:三星,管理,战略,优势,劣势。 正文: 一、公司概况 1.1三星的初始 三星集团(全球知名综合性企业)成立于1938年,创办人为李秉喆,公司最初主要出口朝鲜南半岛的鱼干、蔬菜和水果,1950年代逐步扩展为制糖、制药、纺织等制造业,并确立为家族制企业。1969年成立三星电子。 1.2三星的发展 50年代——进入制造业,金融业 60年代——进入电子工业以及实现多种经营 70年代——进入重化学工业并实现电子业的垂直系列化 80年代——进入高附加价值以及资本节约型产业 90年代——发表新经营宣言,向一流企业跃进 2000年代——确保世界竞争力,成长为世界超一流企业 1.3三星的现状 1.3.1产业结构 电子,机械,化工,金融保险,其他(贸易,服务等)

三星公司市场营销案例分析

三星公司市场营销案例分析 摘要:运用市场分析工具对三星公司研究,识别其成功关键因素,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具体分析。 关键词:三星、创新、市场、苹果 报告目的:根据所学专业知识,结合个人经验,对三星公司的市场营销状况进行详尽分析,以分别检 审出企业优势和问题所在,以实际案例巩固课堂知识。 目录: 一、三星公司概况 .............................................................................................................................- 1 - 二、三星公司的创新及其成果 .........................................................................................................- 1 - 1、产品创新定位(Product)..................................................................................................- 1 - 2、价格及品牌创新定位(Price)..........................................................................................- 2 - 3、营销渠道的创新(Place)..................................................................................................- 2 - 4、营销模式创新(Promotion)..............................................................................................- 2 - 三、三星公司的SWOT分析 ...............................................................................................................- 3 - 1、优势........................................................................................................................................- 3 - (1)扎实的技术基础........................................................................................................- 3 - (2)内部创新体系............................................................................................................- 3 - (3)学习型组织建设........................................................................................................- 3 - (4)优秀人才管理............................................................................................................- 3 - (5)完整的供应链............................................................................................................- 4 - 2、劣势........................................................................................................................................- 4 - (1)、缺乏核心技术........................................................................................................- 4 - (2)、产品性价比偏低....................................................................................................- 4 - (3)、家族产业弊端........................................................................................................- 4 - 3、机遇........................................................................................................................................- 4 - (1)、数字化产业的发展空间........................................................................................- 4 - (2)、第三世界国家市场................................................................................................- 5 - (3)、消费观念转变........................................................................................................- 5 - 4、威胁........................................................................................................................................- 5 - (1)、行业竞争激烈........................................................................................................- 5 - (2)、知识产权保护困难................................................................................................- 5 - 四、三星公司与苹果公司的竞争 .....................................................................................................- 6 - 1、对企业本身及其竞争者的影

塑料熔融指数测试仪操作说明书

塑料熔融指数测试仪操作说明书 熔体流动速率仪 目录 1概述. 4 2主要技术参数及工作条件. 4 主要技术参数. 4 挤压出料部分. 4 试验负荷. 4 温度控制. 4 外形尺寸. 5 工作条件. 5 3原理与结构. 5 主要原理. 5 仪器结构. 5 测试系统. 5 控制系统. 6 自动切割装置. 6 负荷装置. 6 4前期准备与参数选择. 6 仪器放置. 6 试样准备. 7 试验条件选择. 7

切割时间选择. 8 5按键功能. 8 【升温】键. 8 【试验】键. 8 【切割】键. 9 【设定】键. 9 【计算】键. 9 【查阅】键. 9 【删除】键. 9 【打印】键. 9 【增加/上移】键. 9 【减小/下移】键. 9 【停止/返回】键. 9 【确认】键. 10 6仪器使用方法. 10 试验准备. 10 开机. 10 设定试验参数. 10 测试方法. 11 升温. 11 试验. 11 称重计算. 11 试验结果查询和打印. 12 7仪器校正. 12 8注意事项. 13

1 概述 QL-400B型熔体流动速率仪是按照《GB/T 3682-2000 热塑性塑料熔体质量流动速率和熔体体积流动速率的测定》、《ISO1133-2005 Plastics-Determination of the melt mass-flow rate(MFR) and the meltvolume-flow rate(MVR)》等标准设计制造的用于测定热塑性塑料熔体流动速率的仪器。具有测量熔体质量流动速率功能;具有自动切料装置;带有微型打印机打印输出熔体质量流动速率测试结果;带有FLASH存储器,可存储20份质量法测试结果并可随时查阅和打印。 该仪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测量准确、性能稳定可靠。此仪器不仅适用于熔融温度较高的聚碳酸脂、氟塑料、尼龙等工程塑料的测试,也适用于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ABS树脂等熔融温度较低的塑料测试,因此被广泛用于塑料生产、塑料制品、石油化工等行业以及有关的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商检部门。 2 主要技术参数及工作条件 主要技术参数:KW-400B 挤压出料部分 ?出料口直径:Φ±毫米 ?出料口长度:±毫米

手机整机测试标准

目录 1 简介 (2) 1.1目的 (2) 1.2适用范围 (2) 1.3责任 (2) 2手册内容 (2) 2.1测试项目 (2) 2.1.1电性能测试 (2) 2.1.2ESD测试 (2) 2.1.3软件功能测试 (2) 2.1.4用户试用 (2) 2.1.5场地测试 (2) 2.1.6环境测试 (3) 2.1.7寿命测试 (3) 2.1.8机械强度测试 (3) 2.1.9包装成品测验 (3) 2.1.10其它测试 (3) 2.1.11附件(旅充、座充、电池、耳机)测试 (3) 3测试标准 (4) 3.1电性能测试标准 (4) 3.2功能/软件测试 (4) 3.3用户试用 (4) 3.4场地测试 (4) 3.5ESD静电测试 (4) 3.6环境测试 (5) 3.7寿命测试 (6) 3.8机械强度测试 (7) 3.9其它测试 (7) 3.10包装成品测试 (8)

1 简介 1.1 目的 制定整机中试过程中的测试标准。 1.2 适用范围 本手册适用于中试过程中的整机。 1.3 责任 中试工程师、品质工程师。 2 手册内容 2.1测试项目 2.1.1电性能测试 按照GSM规范和移动电话相关标准,测试手机的各项重要电性能指标; 2.1.2ESD测试 测试手机在静电环境中的性能; 2.1.3软件功能测试 测试用户手册规定的各项功能,以及模拟软件的极端使用条件,测试软件的性能; 2.1.4 用户试用 验证移动电话在移动网络上能否正常使用,互联互通,功能设计、人机界面等是否达到设计和用户使用的要求,分为普通用户试用和专业用户试用; 2.1.5 场地测试 在各地网络环境,实地测试手机的功能及网络兼容性;

三星企业战略分析综述

三星samsung企业战略 分析 课程:企业战略管理专业:项目管理 学生姓名:陈艳琴PRM11040 梁燕云PRM11062 吕静华PRM11035 刘琳琦PRM11060 张晓红TRM11045 张茜茜TRM11044 王若琦LSA10007 杨晓萍PRM11017

一、企业简介 (4) 二、企业文化 (4) 三、行业生命周期分析 (6) 1、创业期阶段 (6) 2、成长期阶段 (6) 3、成熟期阶段 (7) 4、衰退期阶段 (7) 四、企业环境 (7) 1、宏观环境 (7) (1)政治法律环境 (7) (2)经济环境分析 (8) (3)社会文化环境 (9) (4)信息技术环境 (9) 2、微观环境 (11) (1)企业资源分析 (11) (2)SWOT分析 (11) (3)运用SWOT分析制定策略 (12) 五、波特五力分析 (13) 1、现有企业间的竞争强度 (13) (1).现有竞争企业的数量和力量对比 (13)

(2).成本结构分析 (13) (3)产品差异分析 (13) (4).退出障碍和转移成本分析 (14) (5).生产能力扩大方式的分析 (14) (6).竞争者类型分析 (14) 2、新进入企业的潜在进入威胁分析 (14) 3、供应商能力分析 (15) 4、买方分析 (15) 5、替代产品分析 (15) 六、战略指导文件 (16) 1、三星公司的远景: (16) 2、可持续发展报告: (16) 3、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式 (17) 七、公司战略 (17) 1、总成本领先战略 (17) 2、自主创新 (18) 3、创新与差异化战略 (19) 4、多元化战略 (20) 5、品牌战略 (21) 6、本地化战略 (22) 7、科研战略 (22)

案例海尔与三星战略发展道路及战略选择比较

1.案例海尔与三星战略发展道路及战略 选择比较 案例使用说明: 本案例用于第七章战略评价和选择。本案例主要用来说明如何评价和选择企业发展战略。案例在本章第五节分析之后使用。 一海尔的国际化之路 第一阶段,名牌战略阶段(1984--1991年),用七年的时间,通过专心致志干冰箱的过程实施了名牌战略,建立了全面质量管理体系。 第二阶段,多元化战略发展阶段(1992--1998年),用七年的时间,通过企业文化的延伸及“东方亮了再亮西方”的理念,成功的实施了多元化的扩张。 第三阶段,国际化战略阶段(1998--),以创国际名牌为导向的国际化战略,通过以国际市场作为发展空间的三个三分之一的策略正在加快实施与进展。 (一)名牌战略实施阶段 (1)通过“砸冰箱”事件,砸醒职工的质量意识,树立名牌观念 (2)1988年12月,获得中国电冰箱史上的第一枚金牌。 (3)1990年,获得“金马奖”、“国家质量管理奖”。通过了美国UL 认证,以“差别化”优势和高质量成功登陆德国 (4)到1991年,海尔冰箱产量突破30万台,产值突破5个亿;全国100多家冰箱企业,海尔唯一产品无积压,销售无降价,企业无三 角债;海尔商标在1991年成为全国家电行业唯一入选"中国十大 驰名商标"的企业。 (二)多元化战略发展阶段 (1)用七年的时间,通过企业文化的延伸及“东方亮了再亮西方”的理念,成功的实施了多元化的扩张。 (2)1991年兼并青岛空调厂和青岛冰柜厂,开始推行多元化,通过投入资金、狠抓管理和文化,依托品牌和销售网络,到了96年,冰 柜和空调分别提高了4倍和14倍,后者迅速取代春兰成为该领域 的龙头 (3)海尔集团接管红星电器公司后,将它改组为海尔洗衣机总公司,输入成套管理模式,注重对人的管理,使海尔洗衣机则迅速取代

索尼与三星案例分析(上)- 名师谈

郎咸平:三星电子迟来者之道 来源:郎咸平中文网时间:2005-2-21 『繁體中文』2005年02月21日 近年,三星电子在科技市场的地位越来越高,当全球科技公司于2001年陷入低潮时,三星却仍有不俗的盈利,这颗新星在市场渐露曙光。事实上,三星最初进入科技市场时,已经有众多拥有成熟技术的公司。作为 市场的迟来者,三星的应对是于技术、市场及业务发展采取不同策略,以 赶上领先者的步伐,在市场中突围而出。 ●三星电子简介 三星电子成立于1969年,初期业务主要以生产廉价产品为主,1980年代开始发展半导体业务,其后逐渐向高端产品业务发展。至21世纪,其主要业务范围包括半导体、数字媒体、通讯网络及数字应用业务。 以Intel为主要竞争对手的半导体是三星的核心业务,三星主要集中在内存市场发展。 1980年代,三星以发展动态随机存取内存(DRAM)为主要业务,现已扩展到静态随机存取内存(SRAM)、闪存、个人计算机、服务器、工作站及移动数码产品。三星于DRAM业务中的市场占有率过去10年有不俗成绩,稳占第一,而闪存的市场占有率亦达到全球首位。

数字媒体业务方面,三星以发展电视、DVD 播放器为主,产品包括等离子及液晶显示屏,薄膜晶体管液晶(TFT-LCD)显示器等,主要竞争对手有夏普、索尼和LG。 三星亦发展通讯网络业务及数字应用业务,三星是手机第三大厂商,仅次于诺基亚和摩托罗拉,亦是CDMA手机全球第一大厂商。数字应用业务则以发展高端家庭电器为主,产品有冰箱、冷气机、洗衣机、微波炉。 形容三星为市场的迟来者绝不为过。三星电子进入每一项业务都比其主要竞争者迟,家电业务比松下迟了51年,半导体业务比Intel 迟了10年,而在以手机为主的通讯业务上,三星比诺基亚迟了足足122年。 三星的“第一主义” 三星集团董事长李健熙主张“重质的新经营”,从重视外在的“重量思考”转为重视品质和机能的“重质思考”,并实行“第一主义”,以成为数字融合革命的主导者,并跻身全球三强之列为目标。他认为21世纪是超竞争(mega competition)的时代,成败将取决于保有多少个全球第一的事业。 三星近年发展迅速。三星在《财富》世界 500 强排名大幅跃升,逐渐拉近与主要对手索尼及松下的距离。在2003年《商业周刊》IT100强中亦攀升至第三位,并获选《财富》杂志最受推崇的电子企业第四位。从上文提及其在各业务上的地位,以至其资产回报率,都显示出三星已追贴索尼、松下等竞争对手,其品牌价值亦不断上升。

塑料的熔融指数测定

塑料的熔融指数测定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塑料的熔融指数测定熔融指数的定义是热塑性树脂试样在一定温度、恒定压力下,熔体在10min内流经标准毛细管的质量值,单位是g /10min,通常用MI来表示熔融指数。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XRZ-400-1型熔融指数测试仪的使用方法。 2) 了解熔融指数的意义及与塑料加工性能之间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 线性高聚物在一定温度与压力的作用下具有流动性,这是高聚物加工成型的依据,如许多塑料可以压模、吹塑、注射等进行加工成型,合成纤维可以进行熔融纺丝,因此高聚物的流动性的好坏是成型加工时必须考虑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流动性好的高聚物在成型加工时温度可以选得低一些,或者是外力可以选得小一点。相反对流动性差得高聚物成型加工的温度应该高一些,或者是外力应该大一点。 衡量高聚物流动性好坏的指标有多种,如熔融指数,表观粘度、流动度,这里只介绍熔融指数。 熔融指数是在标准的熔融指数仪中测定的。先把一定量高聚物放入按规定温度的料筒中,使之全部熔融,然后在按规定的负荷下它从固定直径的小孔中流出来,并规定用10分钟内流出来的高聚物的重量克数作为它的熔融指数。在相同条件下(同一种聚合物、同温度、同负荷),熔融指数越大,说明它的流动性越好,相反熔融指数越小,则流动性越差。 不同用途和不同的加工方法,对高聚物的熔融指数有不同的要求,一般情况下注射成型用的高聚物熔融指数较高。但是通常测定的【MI】不能说明注射或挤出成型的聚合物的实际流动性能,因为在荷重2160克的条件下,熔体的剪切速率约10-2~10秒-1范

测试手机APP流程规范标准[详]

关于手机APP 测试流程规范 1、流程图 不符

仍然为测试环境进入正式环境

测试周期 测试周期一般为两周(10个工作日),根据项目情况以及版本质量可适当缩短或延长测试时间。正式测试前先向主管确认项目排期。 1.1测试资源 测试任务开始前,检查各项测试资源。 1.产品功能需求文档 2.产品原型图 3.产品效果图 4.行为统计分析定义文档 5.测试设备(ios3.1.3-ios5.0.1;Android1.6-Android4.0;Winphone7.1 及以上;Symbian v3/v5/Nokia Belle等) 6.其他(例如有秒杀专题的项目,需要规划秒杀时间表;有优惠券使用的 项目,需要申请添加优惠券数据;支付宝/银联支付功能的项目,需要提前申请支付宝/银联账户等等) 1.2测试要点 1.接收版本 A)接收测试版本的同时,需要查看程序填写的《App测试版本提交质量规范》,若符合则开始测试任务,若不符合规范,可拒绝测试。 B)日常接收版本时需要注意测试版本规范,如不符合,请开发人员重新修

改合适的版本号后再次提交测试。 2.UI测试 A)确保手头的原型图与效果图为当前最新版本。 B)确保产品UI符合产品经理制定的原型图与效果图。 C)一切界面问题以效果图为准,若有用户体验方面的建议,必须先以邮件或口头的形式询问产品经理。 D)由于测试环境中的数据为模拟数据,测试时必须预先考虑到正式环境中可能出现的数据类型 3.功能测试 A)确保手头的功能需求文档为当前最新版本。 B)确保所有的软件功能都已实现且逻辑正常。 C)一切功能问题以需求文档为准,若有用户体验方面的建议,必须先以邮件或口头的形式询问产品经理。 D)若有些功能在技术上难以实现或者由于排期的原因无法在短时间内实现,必须得到产品经理的确认,而不是单单只听开发人员的 技术解释。 E)PMS上所有的“外部原因”问题,都需要尽早地督促开发人员与客户服务端人员联系协调解决。 F)PMS上所有的“设计如此”、“延期处理”问题,都需要和产品经理确认后再进行验证。 G)测试下单时,所有测试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测试单下单规范》标准。 注册的测试账号必须符合公司规范;收货地址必须包含“测试”关键

三星国市场的销售策略PEST分析

三星在中国市场的销售策略PEST分析 一、三星在中国市场的销售背景 三星作为国际品牌厂商,进入中国是在2011年,相对于国际知名厂商摩托罗拉,爱立信和诺基亚较晚,在面对当时已经被三大品牌占据了95%的份额的中国手机市场上,三星几级探索自己的发展道路,在中国市场逐渐占据有利的地位。近年来,三星手机的业务在中国不断壮大,中国成为三星公司全球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部分。面对中国手机市场激烈的竞争环境,三星需要怎样应对才能使自己持续强大,成为行业的领导者,立于不败之地,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二、中国市场的手机使用情况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庞大的人口规模和持续增长的经济,使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手机市场,截止到2011年,全国移动电话用户数量累积达到98625万户,是世界上手机用户最多的国家,其中3G用户数量飞速增长,达到了1.28亿户,渗透率达到13%,较2010年的4705.1万户增长172%。2011年10月,3G手机的销售量占比达到51.1%,首次超过2.5G手机,这标志着3G时代的全面到来。3G的发展,使运营商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他们不断加大对手机终端的补贴力度,从而占据了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在三大运营商的推动下,运营商捆绑市场的销售量份额不断上升,手机厂商和运营商的合作也越来越密切。同样,智能手机的发展也非常迅速。2011年,智能手机销量达到了8355万部,占2011年中国手机市场消费总量的33.4%,而从销售额占比来看,智能手机占比已经超过了50%,取代非智能手机成为市场主力。相关研究机构预计,2012年智能手机销售量约为1.64亿部,而中国市场整体手机销售量约为3亿部,智能手机占比将提升到55%。2012年,中国市场智能手机出货量将超过任何一个其他国家,成为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重心。智能手机的发展,也带动了手机操作系统的发展,由于IOS 及Android的市场份额急速扩张,昔日的市场王者塞班操作系统的销售额和销售量占比大幅下跌。安卓操作系统以其良好的开放性受到了众多品牌厂商的热捧,成为市场的绝对领导者。3G手机和智能手机的蓬勃发展成为手机行业新的增长动力。 三、三星产品的定位 “三星电子”曾经是价格低廉、低端产品的代名词之所以能在短期内成长为全 球知名的电子品牌得益于三星电子清晰的品牌定位。品牌定位是20世纪50 年代美国著名广告专家大卫.奥格威(David Ogilvy)提出来的指的是把企业所期望的形象建立在消费者心目中即企业通过一定的沟通方式把品牌确定在消费者的某一个特定的心智位置上形成与竞争品牌相区别的差异性特点及鲜明的品牌特征从而影响消费者对品牌的态度增加品牌的价值。品牌定位的基本依据来自三个方面即企业优势、目标市场竞争者定位及目标市场消费者需求。在此基础上企业对外部信息进行加工确定其品牌定位理念然后从产品、价格、渠道和促销四个营销组合因素入手围绕品牌定位理念进行具体的分定位。 四、在中国市场的PEST分析 和对手们相比三星电子起步的确很晚而三星电子却频频在各种国际研发以及设计大赛上摘得桂冠。在过去的10年间三星共获得了18个IDEA奖项(由美国工业设计协会和美国《商业周刊》颁发)、26个IF奖(德国汉诺威工业设计论坛颁发)、27个G-Mark奖(日本工业设计促进组织颁发)。自从2000年以来三星公

三星公司案例分析报告

三星(Anycall)公司 商务案例分析 从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在引进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的过程中,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模式也被引入中国的企业中。中国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才能创造出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本文选择在华投资颇为成功的韩国三星公司作为范例,以期通过对其独特的企业文化建设成功经验的探讨,对中国企业的提供有益的启示。韩国与中国同属于东亚、两国的企业文化有许多相似性。例如,以儒家说为核心的传统文化融化在两国企业经营者和中工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之中,所以两国企业都具有集权、仁爱提倡吃苦耐劳、服从家长专制的特点。在两个国家的文化相似性的基础上,分析韩国与中国之间的文化差异和文化差异对管理方式的影响。本文通过对三星企业文化的分析,了解韩国的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融化在一起的三星文化,且研究三星如何建设而发展独特的优秀企业文化及如何克服和弥合韩国与中国之间的文化差异。本论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阐述了文化与管理之间的关系,主要涉及文化的特征、韩国与中国文化的差异以及管理与文化之间的关系。第二章探讨了子公司的企业文化差异,主要回顾了韩国母公司与在华子公司的文化差别、文化差异的原因、文化差异对企业经营管理方式的影响以及文化差异的冲突。第三章深入分析了三星公司案例,探讨了三星在中国市场的竞争战略和经营状况、企业文化等。在第四章,笔者重点讨论了三星企业文化建设的经验对韩国在华企业的启示,在分析文化差异对子公司管理的影响、其克服方法和对策的基础上,论述了文化差异对子公司品牌建设的影响,提出了三星企业文化建设做法对中国企业的借鉴建议。在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的过程中,三星企业文化建设经验值得中国企业学习与借鉴。 第一章三星公司基本概况 三星公司2001年起成为全球最大的内存芯片、纯平显示器以及彩色电视制造商以及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