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心血管疾病合并心理障碍的护理效果观察

浅析心血管疾病合并心理障碍的护理效果观察
浅析心血管疾病合并心理障碍的护理效果观察

浅析心血管疾病合并心理障碍的护理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16-12-29T13:35:26.423Z 来源:《健康世界》2016年第24期作者:唐静

[导读] 心血管疾病是一类涉及循环系统的全身性疾病,其主要危险因素有糖尿病。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 150036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心血管疾病合并心理障碍患者的临床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收治的心血管疾病合并心理障碍患者11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55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55例患者使用干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8.18%,对照组8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心血管疾病合并心理障碍患者进行干预护理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疾病转归,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心理障碍;干预护理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complicated with mental disorders.The object of this research method is the selection of our hospital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ssociated with mental disorders in 110 patients,the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and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55 cases were treated by routine nursing,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55 patients using nursing intervention.The efficacy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8.18%,80%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1,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Conclusion intervention nursing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patient's disease prognosi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combined with mental disorders.

Key words:cardiovascular disease;mental disorders;intervention nursing

心血管疾病是一类涉及循环系统的全身性疾病,其主要危险因素有糖尿病、高血压、肥胖以及吸烟等,心理障碍能够促进心血管疾病及其危险因素的发生,从而导致患者出现心血管疾病或加重其病情[1,2]。本研究通过对心血管疾病合并心理障碍患者进行干预护理,得到较好成果,现总结经验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1月~2013年11月于我院就诊的心血管疾病合并心理障碍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5例,男性31例,女性24例;年龄27~73岁,平均年龄(43.5±4.7)岁;其中冠心病19例,高血压11例,心律失常8例,心功能不全7例,心绞痛5例,急性心肌梗塞3例,心瓣膜病2例;对照组55例,男性33例,女性22例;年龄27~71岁,平均年龄(43.3±4.8)岁;其中冠心病17例,高血压12例,心律失常8例,心功能不全8例,心绞痛4例,急性心肌梗塞4例,心瓣膜病2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疾病类型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干预护理:医护人员应当主动对患者进行疾病常识教育,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中年患者的家庭负担一般较重,而老年患者则相对较固执,故而在护理中应加强心理疏导,鼓励患者正视自己的病情,并认真对待,鼓励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同时,教育患者家属体贴患者的疾苦,主动担起家庭的重任,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心理指导,耐心解答患者疑问,及时对患者不良情绪进行疏导,多与其进行沟通,给予其生理及心理的双重关心和抚慰,促进其重新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从而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心理因素在心血管疾病护理中有重要作用,焦虑、紧张、自卑等消极情绪不利于患者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影响治疗效果。对此,患者应主动找患者谈心,关心体贴患者,用和蔼的态度解说其病情,以及消极情绪对病情、疗效的影响,还可以根据患者的爱好应用音乐疗法等,每天早晚播放舒缓的音乐,辅助药物治疗,使患者保持积极的情绪。另外,对于有心理障碍但又不愿意说出的患者,护理人员可通过与其谈心交流减轻其压力,积极应用正确的心理疏导方法使患者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使患者情绪得打倾诉和释放,给予其宽慰、开导,帮助患者消除心理上的创伤。护理人员面对患者应采用积极乐观的心态,通过自身微笑带动患者情绪上的变化,让患者感受到来自医院的温暖。在与患者交往过程中,尽可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在其情绪不佳时,护理人员做到心平气和、微笑服务,避免其出现负面情绪。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确保患者及时、准确用药。对患者进行生活指导,鼓励其进行体能锻炼,提高机体免疫力。还应给予放松疗法,指导患者做腹式深呼吸15min,待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平稳后,指导其继续平卧30min。通过这种放松疗法,使患者的身心得到放松,缓解心理压力。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嘱咐其多食用果蔬和粗粮,尽量进食清淡、低脂的食物[3,4]。护理人员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宣教,督促患者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并主动参与体育锻炼,保持开朗的心境,坚持后续治疗,家属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冷静下来妥善处理。

1.3统计学处理本次研究中所涉及的相关数据均需录入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数据处理时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进行χ2检验,当两组数据间P<0.05时认为两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8.18%,对照组8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心血管疾病多发生在老年群体中,但最近几年的研究表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群体逐渐年轻化,这表明心血管疾病开始成为全社会关注的医疗保健问题之一。心血管疾病发生在老年群体是因为老年人的身体机能在逐步下降,故而老年人在住院期间很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以及并发症,不加以干预,就会导致恶性循环,不利于治疗的顺利进行。发生在青壮年群体的心血管疾病可能是因为:当今社会的生活节奏加快,青壮年在巨大的生活压力、工作压力等的影响下容易出现各种心理疾病和不良习惯。而有研究表明:在心血管疾病合并心理障碍患者的治疗中,心理压力对其的影响非常大,不能依靠传统治疗方法和遵医嘱服药来防治心血管疾病,必须在护理人员、家属和患者的相互支持下进行及时的心理护理干预,发现患者的心理问题,并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使患者保持愉悦的心情,以乐观的态度应对

JC04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单元作业题(2019年11月考生适用)

JC04 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单元作业题( 2019 年 11 月考生适 用) 一、单选题(第 1-100 小题,每题 0.5 分,共计 50 分。) 1. 变态心理学侧重说明异常心理的: [ 分值: 0.5] 您的回答: D. 特点 (得分: 0.5 ) 2.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本我的活动原则是: [ 分值: 0.5] 您的回答: C. 快乐原则 (得分: 0.5 ) 3. 弗洛伊德认为,神经症和精神病的重要起因是: [ 分值: 0.5] 您的回答: C. 性的冲突 (得分: 0.5 ) 4. 弗洛伊德将人们防止焦虑的能力叫做: [ 分值: 0.5] 您的回答: A. 防御机制 (得分: 0.5 ) 5.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未来心理健康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 分 值: 0.5] 您的回答: C. 顺利地度过 “性心理 ”发展的每个阶段 6. 在人本主义看来, “存在焦虑 ”是: [ 分值: 0.5] 您的回 答: A. 存在与责任的冲突 (得分: 0.5 ) 7. 根据统计学标准,心理异常是: [ 分值: 0.5] 您的回答: A. 由 个体行为偏离平均值的程度决定的 8. 区分心理正常的心理学原则中,人格相对稳定性原则认为: 您的 回答: A. 无明显原因的人格改变提示异常 9. 病理性错觉的特点是: [ 分值: 0.5] 您的回答: C. 不能接受现实检验 (得分: 0.5 ) 10. 感觉减退多见于: [ 分值: 0.5] 您的回答: A. 抑郁状态 (得分: 0.5 ) 11. 无对象性的知觉是: [ 分值: 0.5] 您的回答: A. 幻觉 (得分: 0.5 ) 12. 体内有性质明确、部位具体的异常知觉,属于: [ 分值: 0.5] 您的回答: C. 内脏性幻觉 (得分: 0.5 ) 13. 产生于主观空间内的幻觉是: [ 分值: 0.5] 您的回答: B. 假性幻觉 (得分: 0.5 ) 14. 思维鸣响属于: [ 分值: 0.5] 您的回答: D. 感知障碍 (得分: 0.5 ) 得分: 0.5 ) (得分: 0.5 ) [ 分值: 0.5] 得分: 0.5 )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冠心病合并心理障碍的疗效研究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冠心病合并心理障碍的疗效研究 目的观察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冠心病合并心理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3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中随机抽取68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治疗组33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给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结果治疗4周后患者焦虑及抑郁评分明显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冠心病合并心理障碍安全有效。 标签:冠心病心理障碍;氟哌噻吨美利曲辛 Study on curative effect of Flupentixol and melitracen tablets in the treatment of mental disorders associated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SHAO Peng,HAN Guo-jie,YANG Da-wei,GAO Zhan-yi (Hebei cangzhou combine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hospital,Hebei Cangzhou 061000,China)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使冠心病的发病率正逐年提高。因该病常反复发作,患者需反复住院治疗,临床上常合并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本研究以33例冠心病合并抑郁焦虑心理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常规的内科治疗为基础,再辅以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观察其两组患者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3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中随机抽取6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和抑郁量表(HAMD)对所有入院患者进行评分。焦虑抑郁:①HAMA≥7分,②HAMD≥8分。患者的一般资料见表1。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包括抗凝、抗血小板,消脂,扩张冠动脉等内科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加以辅助治疗:早晨、中午口服氟哌噻吨美利曲辛1片/次。所有患者治疗4周后,以HAMA及HAMD评分为检测标准,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心血管疾病与精神心理障碍的识别与治疗_张玉传

心血管疾病与精神心理障碍的识别与治疗 张玉传李宗清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滨州256603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心理;抑郁障碍;焦虑障碍 【中图分类号】R54【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1-9510(2012)03-0220-04 近年来心血管疾病持续成为我国居民死亡的首要原因,目前约占每年总死亡人数的40.27%。已知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糖、肥胖、血脂异常、吸烟、不健康饮食、缺乏体力活动等,精神心理问题可加重这些危险因素和促进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国内外众多研究发现焦虑抑郁与多种疾病都有密切关系,特别是与心血管疾病关系更为密切[1,2]。 2011年8月24日中国医师协会全科医师分会“双心医学”(心脏与心理)学组成立大会在北京召开。学组组长胡大一指出:“双心医学”作为一个由心血管科和精神科交叉、综合形成的平台,旨在研究和阐释医学实践的目的和价值,寻求对生命的科学理解和对个体的人文理解的综合。 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更多关注躯体症状和躯体疾病,不关注精神心理问题,导致许多有心理疾患的患者常以“心脏病”症状就诊于心内科门诊。许多患者不重视也不接受“精神心理障碍”诊断,拒绝到精神心理科就诊,辗转在心内科重复诊治,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人力和医疗资源。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普及,二级预防的规范化,控制不良生活方式,纠正代谢综合征等措施已使冠心病死亡风险显著降低。但部分患者躯体疾病虽然得到有效缓解,客观检查指标恢复正常,仍认为自己有未治愈疾病或认为有异物在心而反复就诊,对这样的患者,心血管科医生常感束手无策。本文针对心脏与心理共病的发病机制、识别与治疗的研究现状进行阐述。1心脏与心理问题共病多见 大量临床研究证实,心理问题和包括心律失常在内的心血管疾病可以互为因果,互相影响,加剧病情恶化,二者的共病已成为严重的健康问题之一。目前,在心内科门诊和住院病人中,超过半数表现为胸闷、胸痛、心悸、呼吸困难等。除了部分患者是冠心病伴不同程度的心肌缺血外,大多数患者的症状是由精神心理障碍造成的焦虑、抑郁情绪所致。精神心理因素和心血管疾病之间关系复杂,包括精神心理因素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和心血管系统变化对精神心理状态的影响。有多个生物学途径可解释精神心理因素与心血管疾病发病、预后之间的联系[3]。 目前,心血管疾病患者合并心理问题的现象在临床非常常见。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高血压与焦虑抑郁情绪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心血管患者常伴有焦虑抑郁症状,高血压患者更易发生抑郁症,焦虑抑郁是高血压或血压升高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4,5]。1995年Leung对80例冠心病住院患者研究发现,合并焦虑症者94%,抑郁者34%,4%存在重症抑郁。2005年北京10家二、三级医院心血管内科门诊对连续就诊的3260例患者进行调查显示,焦虑发生率为42.5%,抑郁发生率为7.1%。刘梅颜等[6]报道急性冠脉综合症(ACS)患者抑郁和焦虑症状发生率分别为65.6%和78.9%,稳定冠心病患者抑郁和焦虑症状发生率分别为18.5%和26.9%。在心脏起搏器植入的患者中,共病的发生率可达40% 60%。2004年Interheart研究显示,精神应激是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7]。一项经典研究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年发现,即使轻度抑郁(Beck抑郁评分5 9分)也增加患者心肌梗塞死亡率,且随着抑郁程度的加重而增加[8]。李曦铭等[9]对673例接受再血管化治疗的患者随访1年发现,无论接受PCI还是CABG治疗,与无抑郁症状患者比较,有抑郁症状的患者术后1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增加4倍。 在心理异常的患者中,初发和再发心血管疾病并发心理疾患的患者相关症状并不典型,这部分共病患者治疗效果较差,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增高。其机制可能与自主神经活性改变引起血液的高凝状

心血管内科专科护理常规 (1)

心力衰竭护理常规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简称心衰,是由于心脏器质性或功能性疾病损害心室充盈和射血能力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心衰按发展速度分为急性心衰和慢性心衰,以慢性居多;按发生部位分为左心、右心和全心衰竭。 临床表现左心衰竭以肺淤血和心排血量降低表现为主,其症状为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和咯血、疲倦、乏力、头晕、心悸、少尿及肾损害;右心衰竭以体静脉瘀血表现为主,包括由胃肠道及肝瘀血引起腹胀、恶心、呕吐及劳力性呼吸困难等。 一、评估要点 (一)评估可能引起心力衰竭的原因,了解既往病史。 (二)评估患者的血压、心率、脉搏、呼吸频率及深度、有无气促及肺部啰音。 (三)评估患者有无劳力性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痰,评估患者的出入量是否平衡。 (四)评估患者有无体静脉淤血及周围血管灌注的表现,如恶心、呕吐、腹胀、颈静脉怒张、水肿、肝大、出汗、皮肤发凉等。 (五)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和心理状态,有无紧张、恐惧、害怕等情绪。 二、护理问题 1. 气体交换受损 2. 体液过多

3. 活动无耐力 4. 潜在并发症洋地黄中毒 三、护理措施 1. 根据心功能安排休息,限制活动,心功能四级者绝对卧床休息。 2. 急性心衰时协助患者取端坐位,双腿下垂,以利于呼吸和减少静脉回心血量。 3. 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在湿化瓶内加入30%~50%乙醇以消除肺泡内泡沫,保证足够的血氧分压。 4. 持续心电监护,严密观察血压、心率、呼吸、神志、尿量等,准确记录出入量。 5. 遵医嘱给药,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使用血管扩张剂时,应控制滴速,注意监测血压变化;使用吗啡时,观察有无呼吸抑制;使用利尿剂时,给药以清晨或上午为宜,并注意监测电解质,严防低钾、低钠发生;使用洋地黄时,注意脉搏和心电图变化,如出现脉搏<60次/分钟,恶心、呕吐、视力模糊、心律失常等,应立即报告医师并停用。 6. 准确记录出入量,定期测量体重。 7. 做好水肿患者的皮肤护理,预防皮肤并发症。 8. 做好心理护理,减轻焦虑情绪。 四、健康教育 1. 针对患者可能发生心衰的诱因,给予针对性的预防指导。

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测精彩试题(卷)(有问题详解)

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50分) 1、下列哪些行为属于心理健康的围:D A 能极力满足个人的需要 B 对自己有过高的评价 C为维护自己的心理平衡,极力宣泄自己的情绪 D 有充分的自我安全感 2、许又新提出心理健康的标准为:C A 着重对人的心理状况进行时间纵向发展考察分析 B 通过观察,实验和测验等方法考察心理活动的过程和效应,其核心是效率 C 以个人的主观体验和心世界为准,包括良好的心情和恰当的评价 D 以上三种标准联系起来综合地加以考察和衡量 3、心理健康在社会交往中可表现为:C A 经常与素不相识的人十分热情地交谈,表现为十分兴奋的状态 B 对同事好友无缘无故地表现为冷漠,漠不关心 C 有自己喜欢与不喜欢的人 D 接触异性时经常表现为紧的情绪 4、有的人白天工作效率高,有的人夜晚工作效率高,这是指:A A 人的心理活动的周期节律性 B 环境适应力 C 心理自控能力 D 社交能力 5、下列行为哪一项属于心理健康的围:D A 见人都热情接待 B 见什么人说什么话 C 经常努力工作 D 经常保持乐观的心态 6、郭念锋认为:对长期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称为:A A 心理活动的耐受力 B 心理活动的强度 C心理康复能力 D 环境适应能力 7、潜意识与意识或本我,自我,超我之间的冲突是心理健康状态破坏的在机制,这理论来自:A A 精神分析学派 B人本主义学派 C行为主义学派 D认知学派 8、郭念锋认为:当一个人遇到一件愉快的事情时手舞足蹈,欢快的向别人诉说体验,我们称这个人:A A 心理活动在一致性 B 人格相对稳定性 C 心理活动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统一性 D心理活动协调性 9、不合理信念对人的认知产生巨大的影响,用不合理的认知模式来评价环境,便会产生心理障碍,这一理论来自:D A 精神分析学派 B 人本主义学派 C行为主义学派 D认知学派 10、郭念锋认为:心理障碍持续时间较长,反应强度强烈,影响思维逻辑性的心理活动属于:B A 心理问题 B 心理紊乱 C 边缘状态 D 神经症 11、关于错觉的理解,以下那些是正确的:A A 是歪曲的错觉 B 只在病人中存在 C 病理性错觉多持续时间较短 D 错觉存在时间较短 12、以下哪些症状属于思维障碍:D A 错觉 B 虚构 C 注意增强 D 妄想 13、错构是:D A 一种在病理上产生的歪曲信念,其发生在意识清晰的情况下,是病态的。 B 在意识中占主导地位的错误观念,其发生一般均有事实根据,此观念片面而偏激,但逻辑上并不荒谬。 C 对既往获得的知识经验的原因,用以解决问题形成新概念的能力 D 一种病理性的记忆错误 14、超价观念是指:B

冠心病合并抑郁症的研究进展

冠心病合并抑郁症的研究进展 在当今社会,抑郁、焦虑等心理障碍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当合并其他慢性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时,将严重影响疾病的治疗与预后。目前冠心病合并抑郁症的发病率远高于普通人群,现己有研究证实,抑郁症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使冠心病患者预后恶化。本文就抑郁症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流行病学特点及目前诊疗情况进行综述。 1冠心病与抑郁症流行病学特点 冠心病是当前世界上致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抑郁症作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在冠心病病人中发生率明显升高。在美国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中,每年有超过1 700万的人口存活下来,这个数字平均以每年120万的比例逐年增加。这些病人中,2/5的病人合并有抑郁症状,并且出院后抑郁症状持续存在Schemer等对4037例有心梗病史的严重抑郁障碍患者随访个月后发现,未经充 分治疗与难治险抑郁症患者的死亡率分别是治愈者的3. 04和1. 71倍。但是一些心脏病中心的研究发现,一线医生不能有效地识别心梗后病人是否合并有抑郁,心梗后抑郁的治疗比例不足巧。《中国城市非精神科病人抑郁、焦虑及抑郁合并焦虑症状患病率研究》表明,心血管病人伴发抑郁率为 %,且女性发病率高于男险。心血管医生对抑郁症患者诊断率为3. 7%,对抑郁障碍患者治疗率更低,平均为2. 4 %。 2抑郁症与冠心病的发生机制 抑郁对冠心病产生影响的病理生理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目前大量的临床研究发现抑郁主要通过生物学机制及行为学机制对冠心病产生影响。 2. 1生物学机制。 血小板活性增强5-轻色胺是一种单胺型神经递质,抑郁症患者血液中 5-HT浓度明显升高,5-HT与血小板表面受体结合,可以激活血小板。与非抑郁状态相比,抑郁状态下,血小板活性增强,激活的血小板糖蛋白受体和选择素明显增加,血浆中月球蛋白及血小板因子水平明显增加。这可能是抑郁患者心血管事件增加的原因之一。SADHART试验表明,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抑郁的患者使用舍曲林(5-HT再摄取抑制剂)治疗24周后,血浆中月球蛋白和选择素含量下降,血小板活性被抑制。 炎症反应与氧化应激冠脉粥样硬化是一种非特异性炎症反应,目前研究证实多项炎症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反应蛋白、可溶性细胞间豁附

护理专业毕业论文-心血管疾病的护理

大学 毕业论文论文题目:心血管疾病的护理 2014年9 月10日

心血管疾病的护理 摘要:由于现代生活的提高、工作压力增加、饮食习惯改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几率呈增长趋势。此文是为了让大家了解心脏的主要功能、作用,知道心脏病的发病原因,更好的了解心脏病,了解心血管疾病有哪些病种、有哪些症状,如何预防心血管疾病、如何保持合理膳食,学会心血管疾病病种与症状的护理,在病人发生疾病时可以很好的护理病人,让病人的心脏处于一个良好的环境,不为心脏病的发作而感到害怕,让心脏保持一个健康状态。 Abstract Because of the life, work pressure increases, changes in eating habits and other factors, cardiovascular disease morbidity probability shows growth trend, with sudden death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cidence increases year by year, in patients with ischemic heart disease, 55 ~ 64 years old male death rate was 2.7 per year per thousand, female is 0.4 per year per thousand. Understanding cardiovascular disease symptoms better preventio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lso understanding cardiovascular disease care, understanding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should which thing to pay attention

心血管疾病观察护理试卷及答案

心血管疾病观察与护理试卷 科室: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每空2.5分,共60分 1、心绞痛特点为()()疼痛,可伴有其他症状,疼痛主要位于(),可放射至心前区与左上肢。 2、心绞痛可以在()或()后消失 3、心血管内科常见的症状()()()()() 4、每隔()分钟重复含服等量的药剂,直至疼痛缓解,如果连续含()药仍不能缓解胸痛,可能是()发作,应立即来医院就诊。 5、呼吸困难患者给予吸氧根据病人缺氧程度予以氧气吸人,一般缺氧氧流量为(),中度缺氧( ),严重缺氧及肺水肿( )。 6、水肿特点是首先出现于(),常伴有右心衰的其他表现 7、急性肺水肿时咯()痰。 8、水肿患者限制()摄入告诉病人及家属()饮食的重要性 9、心悸明显的病人应避免()卧位,可使症状加重,器质性心脏病伴心功能不全时,为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悸,应取()卧位。 10、呼吸困难,气促的特点是()出现或加重,休息时

减轻或缓解,仰卧加重,坐位减轻。右心衰竭引起气促/呼吸困难的原因主要是()所致 二、问答题40分 心绞痛的护理措施

答案 1、阵发性压榨性胸骨后部 2、休息或用硝酸酯制剂 3、心绞痛心悸气促、呼吸困难水肿咳嗽、咳痰/咯血 4、5、3次急性心肌梗死 5、1-2L/min 3-4L/min 4-6L/min 6、身体下垂部分 7、粉红色泡沫 8、钠盐低盐 9、左侧卧位半 10、活动时体循环淤血 二、 1、休息心绞痛发作时,立即协助病人卧床休息,保持安静直至胸痛消除为止,同时要解开衣领及束缚的衣服。 2、给予病人吸氧并通知医生,遵医嘱予舌下含服硝酸甘油0.5mg。服药3-5分钟后疼痛仍不缓解,可遵医再含服硝酸甘油0.5mg。对于心绞痛发作频繁或服用硝酸甘油效果差的病人,可遵医嘱静脉滴注硝酸甘油组液,但应注意滴速宜慢,以免造成低血压,并嘱病人及家属不可擅自调节滴速。有些病人用药后出现颜面潮红、头痛等症状,应告诉病人这是由于药物导致头面部血管扩张造成的,以解除其顾虑。 3、告知病人使用硝酸甘油含片的注意事项

中科院官方题库-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

【4】中科院官方题库-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 【单项选择题】 1. 变态心理学侧重说明异常心理的: A. 诊断 B. 咨询 C. 治疗 D. 特点【答案】D 2.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本我的活动原则是: A. 现实原则 B. 道德原则 C. 快乐原则 D. 社会原则【答案】C 3. 弗洛伊德认为,神经症和精神病的重要起因是: A. 防御机制 B. 动机冲突 C. 性的冲突 D. 克制能力【答案】C 4. 弗洛伊德将人们防止焦虑的能力叫做: A. 防御机制 B. 本能动力 C. 心理异常 D. 快乐原则【答案】A 5.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未来心理健康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A. 合理使用不同形式的“心理防御机制” B. 力比多的驱动 C. 顺利地度过“性心理”发展的每个阶段 D. 潜意识的结构【答案】C 6. 在人本主义看来,“存在焦虑”是: A. 存在与责任的冲突 B. 存在与潜能的冲突 C. 潜能与本能的矛盾 D. 本能与社会的矛盾【答案】A 7. 根据统计学标准,心理异常是: A. 由个体行为偏离平均值的程度决定的 B. 事件不确定性的函数 C. 由个体主观上的不适体验程度决定的 D. 心理不稳定性的函数【答案】A 8. 区分心理正常的心理学原则中,人格相对稳定性原则认为: A. 无明显原因的人格改变提示异常 B. 心理过程通过人格表现出来 C. 人格在各种条件下都应是稳定的 D. 人格是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答案】A 9. 病理性错觉的特点是: A. 能够进行自我校正 B. 属于感知综合障碍 C. 不能接受现实检验 D. 属于思维形式障碍【答案】C 10. 感觉减退多见于: A. 抑郁状态 B. 感染后虚弱状态 C. 睡眠障碍 D. 精神运动性抑制【答案】A

冠心病病人心理护理论文

冠心病病人心理护理论文 【关键词】冠心病 [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冠心病已成为波及全球的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冠心病患者有着不同的心理反应,对冠心病患者的护理除常用的药物控制病情外,使他们处于一个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也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冠心病;心理护理;心理反应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简称。是一种由于冠状动脉固定型(粥样硬化)或动力型(血管痉挛)狭窄或阻塞,发生冠状循环障碍,引起心肌氧供需之间不平衡而导致心肌缺血或坏死的一种心脏病[1]。国内外医学研究发现,冠心病的发病与长期或强烈的应激有关。从心理学角度看,应激是个人在特定的情景中被引发出来的具有较高激动水平或持续紧张的情绪状态。在应激状态下,机体产生一系列植物神经内分泌反应,归纳为:交感神经活动加强,肾上腺髓质分泌的儿茶酚胺大量增加,导致血管收缩,血压上升,呼吸频率增快,心跳加速,新陈代谢增高。这是机体的保护反应。但持久或过度的应激反应,不但可使机体内部的能量耗竭,而且可产生持久而严重的植物神经功能改变,从而产生相应的内脏器质性病变,如冠状动脉痉挛、血压持续升高、心跳过速、心脏负荷过重等,均为冠心病的发生提供了诱因[3]。 1心理反应 冠心病患者在知道自己得了冠心病之后,心理反应是复杂多样的。大部分患者考虑到患病后给工作、经济、家庭、社会活动带来影响,因此表现出情绪低落、灰心丧气、孤独、焦虑、失望等心理反应。特别是脑力劳动者和文化素质较高的人,由于掌握冠心病有关知识较多,往往表现出更多的焦虑和不安。还有就是一直在工作岗位上努力工作或是在单位较受领导器重的人,患病后由于活动范围、社交圈子缩小,丧失了一定的工作和生活能力,并需要耗费一定的医疗费用,给事业、前途等方面均带来损失,再加上病痛的折磨,他们会经常表现出唉声叹气的样子,或过多的自责,或怨天尤人[2]。也有的人满不在乎,认为医护人员危言耸听夸大其词。心理学研究证实,心理因素与冠心病的发生有很大关系。其心理个性特征表现为两种,其一是外向不稳定型,他们表现为有雄心壮志,抱负很

浅谈心血管疾病的护理 闫海红

浅谈心血管疾病的护理闫海红 发表时间:2015-08-21T17:01:33.350Z 来源:《医师在线》2015年6月第11期供稿作者:闫海红 [导读] 甘肃省渭源县人民医院心血管疾病是当前威胁人们身体健康的主要原因,并成为导致死亡的主要疾病。 闫海红 (甘肃省渭源县人民医院 748200) 【摘要】心血管疾病是当前威胁人们身体健康的主要原因,并成为导致死亡的主要疾病。对于医学工作者来说,全面的了解和掌握相关的技术理论至关重要,针对不同患者的特点和护理的要求,做出不同的处理方式,从而充分保证每位病患者健康,尽到护士的天职。护理专业人员只有具备了护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才能更好地为临床一线服务[1]。下面我们以病案为例,从护理专业角度对心血管疾病的护理进行评估和分析。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护理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1-0265-01 1 护理中的一些基本问题 1.1 护理目标 心血管疾病的护理的目标基于以下几点:心肌病是指一组以心肌损害为特征,伴有心功能障碍的心脏疾病,共分两大类:病因未十分明确的,称特发性或原发性心肌病;病因已明确的或是全身疾病的一部分,称特异性或继发性心肌病[2]。 1.2 常见护理手段 1.2.1 病情观察: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尿量、意识、皮肤粘膜颜色,注意有无呼吸困难、咳嗽、颈静脉怒张、水肿、奔马律、肺部湿啰音等心力衰竭的表现。严重者应持续心电监护,备好抢救仪器及药物,必要时配合临时起搏、电复律或抗心律失常药物,给予吸氧。严格控制输液的量和速度,防止发生急性肺水肿。 1.2.2 症状护理:发热者降温、监测、保证舒适。心悸者督促病人严格卧床休息,为病人提供安静、舒适环境,限制探视,减少不必要的干扰和不良刺激对病人情绪的影响。头晕、乏力、晕厥,存在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的病人应交待病人严格卧床休息,严密观察病情,发生病情变化及时处理,防止意外发生。 1.2.3 饮食护理: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富含维C)少食多餐,避免过饱及刺激性食物,伴有心衰的病人给予低盐低脂饮食,禁食含钠高的食物和饮料。 1.2.4 用药护理:伴心力衰竭使用洋地黄时,剂量宜偏小,并须严密观察其毒性反应。心肌炎合并休克或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时常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应严密观察其副作用,积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1.2.5 出院指导,饮食;戒烟酒休息3-6 个月,避免劳累。适当锻炼,增强抵抗力。 2 案例分析 患者张×,69 岁,男。于2014 年3 月出现心慌、劳力性呼吸困难。经确诊为"扩张型心肌病"。病人就诊时,以心慌、呼吸困难不能平卧为主症。当时心脏彩超表现为普大心,左室舒张期末径达82mm,室壁搏动微弱,EF:29%,二尖瓣、三尖瓣相对关闭不全。 2.1 发病情况和病史重点评估:加重心肌损害的因素。扩张型心肌病诱发因素有劳累、感染、毒素作用及酒精中毒等。情绪激动、高强度运动、高血压可促使肥厚型心肌病发病的促进因子[3]。 2.2 护理手段: 2.2.1 一般护理:限制活动,减少心肌耗氧量,有利于心肌病变恢复;肥厚性心肌病病人在运动后有发生晕厥和猝死的危险,告诉病人避免剧烈的运动,如跑步、参加球赛等。 2.2.2 疼痛的护理:评估疼痛的情况疼痛发作时:立即停止活动,卧床休息,安慰病人,解除紧张情绪;遵医嘱使用B 受体阻滞剂和钙通道阻滞剂,不宜使用硝酸酯类药物,持续吸氧,氧流量3-4L/min。 2.2.3 消除诱因:避免剧烈运动、突然屏气或站立、持重、情绪激动、饱餐、寒冷刺激等;戒烟酒。遵医嘱给予抗凝血剂,以防血栓形成。随时观察有无血尿、胸痛、咯血、失语、偏瘫等症状出现,以便及时处理。 2.2.4 用药护理:扩张型心肌病:心肌病病人对洋地黄敏感性增强,使用洋地黄时应密切观察,采用缓给法,剂量宜小,以免中毒;心力衰竭者应慎用β-受体阻滞剂,以防血压和心动过缓。肥厚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时应慎用洋地黄及利尿剂,因其可使心室收缩力加强及减少心室充盈量,反而加重流出道梗阻,使病情加重。心绞痛发作时,不宜用硝酸酯类药物,以免加重左心室流出道梗阻[4]。 2.2.5 饮食护理:加强营养,限制盐的摄入,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减少油腻食品,适当补充维生素C 和维生素B,促进心肌代谢,增强机体提抗力。 2.2.6 心理护理:不良情绪使交感神经兴奋,心肌耗氧增加[5],护士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积极地影响病人的心理状态,帮助病人在其自身条件下获得最适宜身心状态。 3 出院前护理措施 经治疗1 个月,心功能由Ⅳ级恢复到Ⅱ级,此时医生准许患者带药回家继续治疗,此时身为责任护士,出院前应该对该患者做以下健康指导: 3.1 避免诱因:强调病人避免劳累,同时应避免病毒感染、酒精中毒及其他毒素对心肌的损害。 3.2 坚持药物治疗,注意洋地黄类药物的毒性反应,并定期复查,症状加重时立即就医。 3.3 注意防寒保暖,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3.4 鼓励病人与家人一起居住,不宜独居。连续服药1 年后,病人已无自主症状,连续步行7 里地无心慌气短。心功能已经基本恢复正常,经心脏彩超、X 线检查,心脏明显缩小,左室舒末径为64mm,EF:48%,三尖瓣返流明显减少。 4 小结 现今社会,护士如何达到病人满意程度是护理工作探讨的首要问题。护士要按病情要求做好生活护理、基础护理及各类专科护理,了

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

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 1、什么是心理健康? 答:所谓心理健康,最概括、最一般地说,是指人的心理,即知、情、意活动的内在关系协调,心理的内容与客观世界保持统一,并据此能促使人体内、外环境平衡和促使个体与社会环境相适应的状态,并由此不断地发展健全的人格,提高生活质量,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愉快的情绪。 2、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是什么? 答:⑴周期节律性。人的心理活动在形式和效率上都有着自己内在的节律性。比如,人的注意力水平就有一种自然的起伏。不只是注意状态,人的所有心理过程都有节律性。一般可以用心理活动的效率做指标去探查这种客观节律的变化。转自环球网校https://www.360docs.net/doc/a110143220.html, ⑵意识水平。意识水平的高低,往往以注意力水平为客观指标。如果一个人不能专注于某种工作,不能专注于思考问题,思想经常开小差或者因注意力分散而出现工作上的差错,我们就要警惕他的心理健康问题了。 ⑶暗示性。易受暗示性的人,往往容易被周围环境的无关因素引起情绪的波动和思维的动摇,有时表现为意志力薄弱。他们的情绪和思维很容易随环境变化,给精神活动带来不太稳定的特点。 ⑷心理活动强度。这是指对于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一种强烈的精神打击出现在面前,不同的人对于同一类精神刺激的反应是各不相同的,这就能看出不同人对于精神刺激的抵抗力。抵抗力低的人往往容易遗留下后患,可能因为一次精神刺激而导致反应性精神病或癔症,而抵抗力强的人虽有反应但不致病。这种抵抗力主要是和人的认识水平有关,一个人对外部事件有充分理智的认识时,就可以相对地减弱刺激的强度。另外,人的生活经验以及固有的性格特征和先天神经系统的素质也都会影响到这种抵抗能力。 ⑸心理活动耐受力。前面说的是对突然的强大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但现实生活中还有另外一类精神刺激,它长期反复地在生活中出现,久久不消失,几乎每日每时都要缠绕着人的心灵。这种慢性的长期的精神刺激可以折磨一个人整整一生,也可以使一个人痛苦很久。有人把不断克服这种精神刺激当作生活斗争的乐趣,当作一种标志自己是一个强者的象征。他们可以在别人无法忍受的逆境中做出光辉成绩。我们把对长期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看做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的指标,称它为耐受力。 ⑹心理康复能力。在人的一生中,谁也不可避免遭受精神创伤,在精神创伤之后,情绪的极大波动。行为的暂时改变,甚至其些躯体症状都是可能出现的。但是,由于人们各自的认识能力不同,人们各自的经验不同,从一次打击中恢复过来所需要的时间也会有所不同,恢复的程度也有差别。这种从创伤刺激中恢复到往常水平的能力,称为心理康复能力。转自环球网校https://www.360docs.net/doc/a110143220.html, ⑺心理自控力。情绪的强度、情感和表达、思维的方向和过程都是在人的自觉控制下实现的。所谓不随意的情绪、情感和思维,只是相对而言的,它们都有随意性,只是水平不高以致难以察觉罢了。精神活动和过程的随意性程度以及自觉控制的水平高低,是与自控能力有关的。为此,精神活动的自控能力不失为一个健康指标。 ⑻自信心。当一个面对某种生活事件或工作任务时,必然会首先估计一下自己的应付能力。这种自我评估有两种倾向,一种是估计过高,一种是估计过低。前者是盲目的自信,后者是盲目的不自信。这种自信心的偏差所导致的后果都是不好的。前者很可能由于自信心过高导致失败,从而产生失落感或抑郁情绪;后者可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与精神心理障碍分析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与精神心理障碍分析 发表时间:2016-08-29T15:06:54.657Z 来源:《健康世界》2016年第14期作者:尹素萍 [导读] 文章针对ASCVD、精神心理方面的障碍展开了分析。 昌邑市人民医院 261300 摘要:ASCVD(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在世界疾病之中具有较高死亡率,其中IHD(缺血性心脏病)、卒中为主要原因,在2013年的临床数据中平均每10万人中就有247.9人病死,据WHO的预测直至2030年其抑郁症将是心血管疾病患者致残的又一原因。基于此现状,文章针对ASCVD、精神心理方面的障碍展开了分析。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精神心理障碍;分析 Abstract:ASCVD 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the world of disease with high mortality,which IHD(ischemic heart disease),stroke is the main reason,in 2013 the clinical data average per 100000 people have 247.9 people died,according to the who predicted until 2030 the depression will be another cause of disability in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Based on this situation,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obstacles of ASCVD,mental and psychological aspects. Key words: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mental disorder;analysis 在2015年对其精神障碍的病群死亡实施“Meta”分析,相关结果显示为:他们比非精神类障碍病群死亡率高出2倍多,占是全球患者死亡的14%以上,平均每年因精神障碍死亡的患者约达80万。基于心血管疾病、抑郁症在临床上有着较高的患病机率,它们是可以进行预测的,然而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产生抑郁症远远比预期中要常见得多。在研究中发现二者在相关性方面为双向,心血管疾病产生的原因、结果都是抑郁。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务必要分析患者精神心理上的障碍。 一、双心医学在临床中的发展 国内双心医学是在1995年由其胡大一所提出,而后一直将其致力在精神心理的卫生中作为心脏疾病予以整体性防治的体系的重要部分之一,在不断发展中加快了双心医学应用的步伐。尤其是在2015年的ESC上,更有力说明了双心医学在国内发展的实况。在近20余年中伴随研究的深入,其双心医学获取了较大发展,不单单是临床医生就双心问题的认知得到提升、患者接受心理问题的程度有所增加,还体现在它的构建及其在其中获取的医学利益。 二、分析精神心理障碍为ASCVD的重要影响因素 (一)危险因素 动脉粥样硬化它和血脂、其它异常代谢存在相关性,尤其是在血管炎症类疾病中,是产生心血管疾病一个重要原因。其病理十分复杂,经常和低密度的脂蛋白胆固醇增高、细胞的渗透性改变、血管壁的损伤存在相关关系。经过数据的分析结果,证实了焦虑或是抑郁症在普通的精神障碍中比正常群体要高很多,对心血管存在的危险因素调整依旧存在,提示了焦虑或是抑郁症和亚临床的动脉粥样硬化实际加速有关。其精神障碍和继发性卒中产生存在直接关系,尤其是在吸烟之后患者的抑郁症、卒中产生明显的变化。此外,另一批学者针对台湾人群实施了对照性分析及研究,其结果也显示心理障碍带来的疾病风险比较高。 独立因素 双心医学证明了患者精神心理的障碍为ASCVD产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与此同时对其ASCVD的预后有不利的影响。在2004年进行了“Meta”分析,其结果为抑郁症是冠心病的患者出现死亡最危险的因素。针对于中年男性存在很多危险因素进行干预试验,显示抑郁症和全因的死亡率间存在相关关系,其心血管疾病存在较高的死亡风险,特别是卒中比较明显。此外,在“Meta”分析中发现了焦虑患者中冠心病不仅增高了风险,还令心源性的死亡增加了危险。在2011年国内调查数据的评估显示,重度的抑郁症和躁狂症以及焦虑症类患者较早产生心血管类疾病死亡主要风险。在后期上的随访中,抑郁患者IHD的死亡率风险矫正值是3.7,明显比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高。基于重度的抑郁症、企图自杀、自杀致使IHD死亡率存在的风险其男性约占13%,而女性约占65%,故其在危险因素中表现最强。在2014年发表的建议类文章,也就是ACC提出要将抑郁视为ACS在预后不良后果的关键危险因素之一。同时,它也是此次正式提出的危险重要因素,在之前一直觉得抑郁是一种“可能”,而现在作为里程碑进行认知。 三、心血管疾病合并精神心理障碍在临床上的表现及其识别 精神心理障碍在临床上经常表现为:和心血管疾病存在共同症状,它包括心脏疾病的临床症状,例如:胸痛和心动过速及其心悸;在呼吸系统方面的症状有呼吸困难和窒息感等;在神经系统方面的症状有:头痛和头晕以及出汗甚至发抖等。这些症状在临床上会难以分辨,在耐心倾听基础上,要借用量表实施评估。此外,依照精神疾病相关诊断及其统计标准的手册对患者精神心理上的障碍进行诊断,包含抑郁和焦虑及其双相的障碍,这足以彰显出多学科下协作进行诊治的临床优势。 总结: 心血管医师在双心医学治疗中属于最佳的启动者、推广者,需要增强心理卫生的培养,并在实践的工作之中,努力诊断患者的精神心理障碍,且实施综合的临床诊治。此外,医院相关体制还需进行深化性改革,增强社区医疗的一体化临床服务,其三甲医院可以在条件允许状况下增设一些心理咨询的机构,进而完善科室间诊治协作,更好的从患者利益去出发,诊治并互治双心。各级医院、社区医院都需完全认知到双心医学在临床领域中具有的意义,令双心理念走向临床实践。 参考文献: [1]魏万林,张磊.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与精神心理障碍[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5,10(5):579—581. [2]夏春晨,段书.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焦虑抑郁的治疗[J].医学综述,2014,20(22):4101—4103.

心血管疾病的饮食注意事项

心血管疾病的饮食注意事项 一、心血管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1.饮食护理: 按照医嘱要求(如:低盐、低脂等),避免刺激性食物,不宣过饱,少食多餐。 2.活动与休息: 注意休息,限制会客,防止过累及精神刺激。心力衰竭患者按心力衰竭护理常规执行。 3. 药物治疗的护理: 1)强心药物或抗心律失常药物:注意观察ⅡⅡ压、心率、心律变化和洋地黄制剂的副作用。严格遵守给药时间,并督促患者按时服药。 2)利尿剂:注意观察利尿效果及电解质,准确记录出入量。 3)扩血管药物:可选用硝酸"1油、硝普钠。根据医嘱严格调节用量,监测血压变化,防治低血压的发生。硝普钠应现用现配,避光泵入。静脉输 液时应注意给药浓度、速度、持续时间及药物配伍禁忌t应用血管扩张剂时应掌握用药方法,遵守用药注意事项。 4)抗凝药:应注意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观察皮肤粘膜有无出血点,大便的颜色,警惕消化道出血症状,如有呕血、便血及时处理。 二、心血管疾病的饮食原则 控制胆固醇:不吃或尽量少吃蛋黄、动物脑髓和内脏以及甲壳类动物,如蚌、螺、蟹等;控制脂肪:不吃或少吃动物油,多吃菜油、花生油、芝麻油、玉米油(油食品)等植物性油脂;控制糖的摄取:不吃或少吃糖果,以及其他含糖较多的食物。 玉米 玉米富含脂肪,其脂肪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亚油酸的含量高达60%以上。有助于人体脂肪及胆固醇的正常代谢,可以减少胆固醇在血管中的沉积,从而软化动脉血管。 西红柿 不仅各种维生素含量比苹果、梨高24倍,而且还含维生素芦丁,它可提高机体氧化能力,消除自由基等体内垃圾,保护血管弹性,有预防血栓形成的作用。

苹果 苹果富含多糖果酸及类黄酮、钾及维生素E和C等营养成分,可使积蓄体内的脂肪分解,对推迟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发作有明显作用。 海带 海带中含有丰富的岩藻多糖、昆布素,这类物质均有类似肝素的活性,既能防止血栓又能降胆固醇、脂蛋白,抑制动脉粥样硬化。 茶叶 含有茶多酚,能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降低血脂,缓解血液高凝状态,增强红细胞弹性,缓解或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经常饮茶可以软化动脉血管。 大蒜 含挥发性辣素,可消除积存在血管中的脂肪,有明显降脂作用,是主治高血脂症和动脉硬化的良药。 洋葱 含有一种能使血管扩张的前列腺素A,它能舒张血管,降低血液黏度,减少血管的压力,同时洋葱还含有二烯丙基二硫化物和含硫氨基酸,可增强纤维蛋白溶解的活性,具有降血脂,抗动脉硬化的功能。 原文地址:https://www.360docs.net/doc/a110143220.html,/zwxgb/2014/0802/187014.html

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单元作业题

JC04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单元作业题(2019年11月考生适 用) 一、单选题(第1-100小题,每题0.5分,共计50分。) 1. 变态心理学侧重说明异常心理的:[分值:0.5] 您的回答:D. 特点(得分:0.5) 2.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本我的活动原则是:[分值:0.5] 您的回答:C. 快乐原则(得分:0.5) 3. 弗洛伊德认为,神经症和精神病的重要起因是:[分值:0.5] 您的回答:C. 性的冲突(得分:0.5) 4. 弗洛伊德将人们防止焦虑的能力叫做:[分值:0.5] 您的回答:A. 防御机制(得分:0.5) 5.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未来心理健康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分值:0.5] 您的回答:C. 顺利地度过“性心理”发展的每个阶段(得分:0.5) 6. 在人本主义看来,“存在焦虑”是:[分值:0.5] 您的回答:A. 存在与责任的冲突(得分:0.5) 7. 根据统计学标准,心理异常是:[分值:0.5] 您的回答:A. 由个体行为偏离平均值的程度决定的(得分:0.5) 8. 区分心理正常的心理学原则中,人格相对稳定性原则认为:[分值:0.5] 您的回答:A. 无明显原因的人格改变提示异常(得分:0.5) 9. 病理性错觉的特点是:[分值:0.5] 您的回答:C. 不能接受现实检验(得分:0.5) 10. 感觉减退多见于:[分值:0.5] 您的回答:A. 抑郁状态(得分:0.5) 11. 无对象性的知觉是:[分值:0.5] 您的回答:A. 幻觉(得分:0.5) 12. 体内有性质明确、部位具体的异常知觉,属于:[分值:0.5] 您的回答:C. 内脏性幻觉(得分:0.5) 13. 产生于主观空间内的幻觉是:[分值:0.5] 您的回答:B. 假性幻觉(得分:0.5) 14. 思维鸣响属于:[分值:0.5] 您的回答:D. 感知障碍(得分:0.5)

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冠心病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冠心病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8-08-15T15:44:44.633Z 来源:《心理医生》2018年8月22期作者:张春兰 [导读] 探讨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冠心病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张春兰 (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人民医院陕西汉中 723100) 【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冠心病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76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单双号将入选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8例,两组患者分别实施传统的病情护理及个性化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及干预后的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个性化心理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在冠心病患者的护理中具有重要应用意义。 【关键词】个性化心理护理;冠心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2-0282-02 冠心病是临床上心血管疾病中的常见类型,近年来其发生率随着老年人口数量的增长而常明显增长,除了伴随各种躯体症状外,还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有研究表明,约有55%以上的冠心病患者伴有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且会与患者的病情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1]。心理护理作为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2]。本研究选取我院76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冠心病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76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WHO中冠心病相关的诊断标准,患者自愿参与本次研究,且排除精神病史、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恶性肿瘤、视听障碍、意识障碍及伴有心理障碍性疾病者。其中男41例,女35例,年龄56~81岁,平均(70.24±3.53)岁,病程4~18年,平均(9.21±2.35)年。根据入院单双号将入选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8例,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可进行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传统的病情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个性化心理护理,具体为:(1)认知行为的心理护理:根据患者的受教育程度、理解能力、家庭背景、个人经历、对事物的认知程度等采用合适的沟通方式与患者进行交流,帮助患者纠正的不良认知,以松弛训练、行为阻断、示范训练等方式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多给予患者鼓励和精神支持。(2)疏导性心理护理:大多冠心病患者因长期保守病痛折磨,其精神受到严重打击,常伴有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正视疾病,尽可能保持平和心态,并帮助其坚定治疗疾病的信心,鼓励多与家人进行沟通,改善负面情绪。(3)支持性心理护理:护理人员详细向患者介绍疾病相关知识,指导其科学合理饮食,规律运动,同时指导家属给予患者更多的陪伴、关爱及心理支持,从主观上帮助患者释放压力。 1.3 评价标准 采用焦虑评分量表、抑郁评分量表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价,以50分为分界点,轻度:50~59分,中度:60~69分,重度:70分以上[3]。采用简化的SF-36生活质量量表从生理职能(RP)、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MH)、社会功能(PSP)、躯体功能(BP)5个维度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每项满分100分[4]。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 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