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织造学》课后习题答案(复习题)要点

《非织造学》课后习题答案(复习题)要点
《非织造学》课后习题答案(复习题)要点

《非织造学》复习题/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

1、非织造工艺过程由哪些步骤组成?答:非织造工艺过程一般可分为以下四个过程:纤维准备、成网、加固、后整理。

2、试阐述非织造工艺的技术特点,并阐明非织造材料的特点。答:技术特点:1)多学科交叉。突破传统纺织原理,综合了纺织、化工、塑料、造纸以及现代物理学、化学等学科的知识。2)过程简单,劳动生产率高。3)产速度高,产量高。4)应用纤维范围广。5)艺变化多,产品用途广。6)金规模大,技术要求高。

非织造材料的特点:1)传统纺织品、塑料、皮革和纸四大柔性材料之间的材料。2)织造材料的外观、结构多样性

3)非织造材料性能的多样性:感刚柔性;机械性能;材料密度;纤维粗细;过滤性能;吸收性能;透通性等。

3、试按我国国标给非织造材料给予定义。

答:国标定义:定向或随机排列的纤维通过摩擦、抱合或粘合或者这些方法的组合而相互结合制成的片状物、纤网或絮垫(不包括纸、机织物、簇绒织物,带有缝编纱线的缝编织物以及湿法缩绒的毡制品)。所用纤维可以是天然纤维或化学纤维;可以是短纤维、长丝或当场形成的纤维状物。

4、试根据成网或加固方法,将非织造材料进行分类。

答:(1)按成网方法分:1)干法成网(包括机械成网和气流成网)、湿法成网聚合物挤压成网

(2)按纤网加固方法分:机械加固,化学粘合,热粘合

第二章非织造用纤维原料

1、试述纤维在非织造材料中的作用。

答:1)纤维作为非织造材料的主体成分。2)纤维作为非织造材料的缠结成分。3)纤维作为非织造材料的粘合成分。4)纤维既作非织造材料的主体,同时又作非织造材料的热熔粘合成分

2、试述纤维性能对非织造材料性能的影响。

纤维特性对非织造材料性能的影响规律

1)细度和长度:细度↓长度↑→非织造材料强度↑

2)卷曲度: 纤维卷曲度影响抱合力、弹性、压缩回弹性。

3)纤维截面形状:过滤材料采用多叶截面,孔径↓,表面积↑,非织造材料强度↑。

4)表面光滑程度: 影响强度,影响加工工艺性能,如静电、针刺力等。

5)吸湿性:影响加工工艺性能,如静电、粘合剂扩散等。

6)纤维的断裂强度和伸长:影响织物的手感,强度,抗皱性等。

7)考虑纤维的热学性能来进行非织造布的加工。

3、非织造材料选用纤维原料的原则是什么?

(一)非织造材料的性能要求:如强度、工作温度、老化性能、耐化学品性能、颜色等。

(二)工艺与设备的适应性:包括气流成网、梳理机、热粘合工艺等。(三)产品的成本:采用价值工程原理,以最小的成本实现产品的功能

第三章干法成网工艺

1、梳理机的主要种类有那两种?各自特点及其主要差异是什么?

答:罗拉式梳理机和盖板式梳理机。

各自特点:(1)罗拉式梳理机主要包括喂入系统、预梳系统、梳理系统、输出系统和传动系统等。适合于梳理较长的纤维。

(2)盖板式梳理机主要包括喂入系统、预梳系统、梳理系统、输出系统和传动系统等。适合于梳理棉纤维、棉型化纤及中长型纤维。

工作差异:(1)盖板式梳理点多,罗拉式梳理点少(2)盖板式梳理区域是连续的,损伤纤维多,特别是长纤维(3)盖板式梳理不仅除杂,还除去短纤维,罗拉式梳理基本上不会去除短纤维(4)盖板式梳理在盖板和锡林之间反复细微分梳纤维并混和,而罗拉式梳理的工作罗拉仅对纤维分梳、凝聚及剥取返回

2、杂乱梳理有哪几种形式,其原理是什么?

答:一、杂乱梳理有:单锡林双道夫梳理,双锡林双道夫梳理,带凝聚罗拉的杂乱梳理,带杂乱罗拉的杂乱梳理,组合式杂乱梳理。

二、原理:(1)单锡林双道夫梳理是通过提高锡林转速,在锡林表面单位面积纤维负荷量不增加的情况下,增加单位时间的纤维量,即在保证纤维梳理质量的前提下提高产量。(2)双锡林双道夫配置,在原单锡林双道夫基础上再增加一个锡林,使梳理工作区面积扩大了一倍,即在锡林表面单位面积纤维负荷不变,增加面积来提高产量,与单锡林双道夫比较同样取得增产的效果,而梳理质量更容易控制。(3)要

缩小纤网各方向的结构差异,可通过在道夫后面家一对凝聚罗拉,由于V道夫>V1凝聚>V2凝聚,纤维在上述两个转移过程中存在负牵伸,纤维转移过程中受到推挤作用,由于纤维属柔性材料,在推挤作用下,纤维排列改变方向,形成一种纤维呈杂乱排列纤网;(4)在锡林和道夫减设置高速旋转的杂乱罗拉,杂乱机理是靠杂乱罗拉高速旋转产生的气流和针齿是锡林上纤维浮起,由于杂乱罗拉与锡林附面层气流在三角区引起的湍流,是纤维卷曲,变向混合。(5)组合式杂乱罗拉即将凝聚罗拉和杂乱罗拉辊两种配置组合,在锡林和道夫间插入高速旋转的杂乱罗拉,并在道夫后再安装一对凝聚罗拉,将两种杂乱效应组合取来,进一步提高输出纤网中纤维排列的杂乱程度。

3、画出单锡林双道夫和双锡林双道夫梳理机的示意图,分析各自加工非织造布的特点。

4、铺网作用有哪些?铺网的形式有哪些?各自特点如何?

答:铺网的作用:增加纤网单位面积质量,增加纤网宽度,调节纤网纵横向强力比,改善纤网均匀性(值),获得不同规格、不同色彩的纤维分层排列的纤网结构

铺网形式:平行铺网(串联式铺网和并联式铺网)、交叉折叠铺网(立式摆动、四帘式、双帘夹)、组合式铺网(交叉折叠铺网与叠加平行梳理网组合)和垂直铺网

特点:平行铺网的特点平行铺叠成网可获得一定的纤网单位面积质量,并可获得不同规格、不同色彩的纤维分层排列的纤网结构。交叉折叠铺网特点1.铺叠后纤网宽度不受梳理机工作宽度限制;2.可获得很大

单位面积质量的纤网;3.可以调节纤网中纤维的排列方向,甚至使最终非织造材料的横向强力大于纵向强力;4.可获得良好的纤网均匀性,2-4%。组合式铺网特点可改善纤网外观,同时可得到多层颜色的纤网,但使用机台多,占地面积大。垂直铺网特点垂直式折叠铺网后,纤网内大部分纤维趋于垂直排列,加固后具有良好的压缩回弹性。

5、气流成网原理是什么?气流成网有哪几种型式?

原理:纤维经过开松、除杂、混和后喂入主梳理机构,得到进一步的梳理后呈单纤维状态,在锡林高速回转产生的离心力和气流的共同作用下,纤维从针布锯齿上脱落,由气流输送并凝聚在成网帘(或尘笼)上,形成纤维三维杂乱排列的纤网。

型式:自由飘落式、压入式、抽吸式、封闭循环式、压吸结合式

6、气流成网形成的杂乱纤网是如何形成的?请分析其原理。

答:气流成网中为提高纤维在最终纤网中排列的杂乱度,输送管道在结构上往往采用文丘利管。这种管道实际上是一种变截面管道,即管道中任意二个截面的截面积不相等,且管道从入口到出口逐步扩大。由于纤维有一定长度,在文丘利管中,其头、尾端处于两不同截面,因此纤维头、尾端速度是不同的,头端速度低于尾端速度,于是纤维产生变向,形成杂乱排列。气流成网纤网中纤维呈三维杂乱排列。最终产品基本各向同性。

第四章针刺法加固纤网工艺

1、名词解释:植针密度、针刺深度、针刺动程、针刺密度、针刺力。植针密度:指1m长针刺板上的植针数,也叫布针密度。

针刺深度:针刺时刺针穿过纤网后伸出纤网的最大长度。

针刺动程:指偏心轮偏心距的两倍距离。

针刺密度:指纤网单位面积内所受到的针刺数,为针刺工艺的重要参数

针刺力:针刺过程中,刺针的钩刺带着一小束纤维刺入纤网,该作用使刺针受到的阻力称为针刺力

2、简述针刺加固原理和针刺机的基本结构。

答:1)加固原理:利用三角截面(或其它截面)棱边带倒钩的刺针对纤网进行反复穿刺。倒钩穿过纤网时,将纤网表面和局部里层纤维强迫刺入纤网内部。由于纤维之间的摩擦作用,原来蓬松的纤网被压缩。刺针退出纤网时,刺入的纤维束脱离倒钩而留在纤网中,这样,许多纤维束纠缠住纤网使其不能再恢复原来的蓬松状态。经过许多次的针刺,相当多的纤维束被刺入纤网,使纤网中纤维互相缠结,从而形成具有一定强力和厚度的针刺法非织造材料。

2)基本结构:由送网机构、针刺机构、牵拉机构、花纹机构(仅花纹针刺机有)、传动和控制机构、附属机构和机架等组成。

3、预针刺机采用何方法使蓬松纤网顺利喂入针刺区?

答:针刺机的机型不同,送网机构也不同,一般预针刺机对其送网机构要求较高,预针刺机采用喂入方式:压网罗拉式、压网帘式、双滚

筒式

4、花纹针刺机是如何实现花纹针刺的?

答:(1)所刺的纤网必须经过预针刺,一般预针刺密度在70~150刺2,(2)在针刺板上按花纹图案要求布针,并合理选用针刺机;(3)使刺针有规律地“刺入”或“不刺入”(4)纤网的进给速度有规律地变化,在“刺入”时,纤网以0.1~0.2刺的速度缓慢地进给,在“不刺入”时,纤网以正常速度快速进给,(5)为使纤维成圈,通常采用叉形针,同时,托网板和剥网板须相应地改用由薄钢片组成的纵向肋条式槽形板,(6)通过槽形板台架的上下移动使叉形针有规律地“刺入”或“不刺入”,再加上针板上的刺针按一定图案排列,可在预针纤网表面形成各种花纹图案。

5、选用刺针的原则是什么?

答:1)根据针刺工艺选刺针类型。

2)根据纤维细度选择刺针号数,纤维较细时,选大号刺针,纤维较粗时,选小号刺针

3)对一条针刺生产线,刺针选用按“细→粗→细”原则,即预针刺选略细刺针,主针刺先粗后细选用刺针。

4)仅1台针刺机时,针板前几列可植入较细的刺针。

6、试讨论针刺深度和针刺密度对针刺非织造材料性能的影响。

答:1)针刺深度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随着针刺深度的增加,三角刺针每个棱边上钩刺带动的纤维移动的距离增加,纤维之间缠结更充分,产品的强度有所提高,但刺的过深,部分移动困难的纤维在钩刺

作用下发生断裂,非织造产品强度降低,结构变松。

2)针刺密度的影响:针刺密度增大,纤维缠结程度增大,针刺非织造材料强度增强。针刺密度增大,纤维断裂增大,针刺非织造材料强度增强,但当针刺密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纤维断裂下降,针刺非织造材料强度减弱。

第六章水刺法加固纤网工艺

1、试阐述水刺缠结的基本原理。

原理:水刺法加固纤网原理与针刺工艺相似,但不用刺针,而是采用高压产生的多股微细水射流喷射纤网。水射流穿过纤网后,受托持网帘的反弹,再次穿插纤网,由此,纤网中纤维在不同方向高速水射流穿插的水力作用下,产生位移、穿插、缠结和抱合,从而使纤网得到加固。

2、试讨论预湿工艺对缠结性能的影响。

湿的目的是压实蓬松的纤网,排除纤网中的空气,使纤网进入水刺区后能有效地吸收水射流的能量,以加强纤维缠结效果。预湿使加工纤网的表面张力变大,即保持润湿角较小。

3、试比较平网水刺和转鼓水刺工艺各自的特点。

答:1)平网水刺加固工艺中,水刺头通常位于一个平面上,纤网由托网帘输送作水平运动,并接受水刺头垂直向下喷出的水射流的喷射。设置过桥输送机构可使纤网反面接受水刺。平网水刺加固机械结构简

练,维护保养方便,但占地面积大。

2)转鼓水刺加固工艺中,水刺头沿着转鼓圆周排列,纤网吸附在转鼓上,接受水刺头喷出的水射流的喷射。转鼓为金属圆筒打孔结构,内设脱水装置,与平网水刺加固的托网帘相比,对水射流有很好的反弹作用。转鼓水刺适合加工单一外观效果特别是平纹的水刺非织造材料,不适合加工不同外观效果的水刺非织造材料。

4、名词解释:喷水板、水刺工艺距离、絮凝剂、水刺能量。

喷水板:是一条长方形金属薄片,厚度0.8~1.5,宽度20~30,是水刺头形成高速水射流的核心零件。

水刺工艺距离:喷水板喷水孔出口至托网帘的距离。

絮凝剂:能够使水中的胶体微粒相互粘结的物质。

水刺能量:即喷射能量,是水刺中衡量纤网受水针冲击的力度的可用水。

5、水过滤的主要机理是什么?试述水刺工艺中水处理絮凝气浮技术的过程和特点。

答:1)水过滤的主要机理:经各段水刺后的水被抽吸至真空脱水箱中,然后分送至相连接的水气分离器,气体由真空泵抽入大气层,回用水由循环泵送至气浮器和砂过滤器进行连续自动过滤,杂质自动排除。过滤后的水再由过滤水泵送至袋式过滤器进行精过滤。经过上述多段过滤处理后的水达到了生产工艺用水的要求,被送入储水箱和补充的新鲜水一起进入储水箱,再由给水泵抽送至各高压泵循环使用。

2)气浮过程:水刺后水首先进入相应地反应池与絮凝剂的溶气水反应

而形成较大的纤维絮团,然后进入气浮池。另一方面经压缩空气或经过溶气罐在气浮池中减压解放时,溶解的空气便析出形成气泡,被反应池来的水中的纤维和固体物,浮化油所吸附,形成泡沫、水、颗粒(油)三相混合物,并上浮到表面而被刮沫板刮入排污口,通过刮沫板收集泡沫达到分离杂质净化水质的目的,澄清水通过下方溢流管进入下到过滤系统。

3特点:气浮法的适用性广、效率高、水净化度也高,经处理后水中悬浮物可达30以下。

第七章化学粘合法加固纤网

1、粘合剂有哪些? 简述非织造材料对粘合剂的要求。各种粘合剂有哪些优缺点?

1)按来源分为天然粘合剂和合成粘合剂,

2)按粘合剂固化后的胶体特性分类:热塑性粘合剂和热固性粘合剂3)按粘合剂基料物质分类:树脂型粘合剂、橡胶型粘合剂、无机粘合剂

4)按其外观形态可分为溶液、乳液或乳胶、膏糊、粉末、膜状、泡沫、固体等粘合剂。

5)按特殊功能分压敏、导电、导热、导磁、耐高温、超低温等粘合剂。

2、一般粘合剂中有哪些辅助材料?各有何作用?

答:粘合剂是由多种成份构成的混合物,除主体材料(基材)外,还应

根据不同特性和产品需要,添加若干种辅助材料,包括固化剂、溶剂、增塑剂、乳化剂、增稠剂、偶联剂、分散剂、络合剂、引发剂、发泡剂、填料等。

1)固化剂是一种可使单体或低聚物变为线型高聚物或网状体型高聚物的物质,也可称为交联剂或硫化剂。

2)溶剂有些粘合剂需用溶剂,这些溶剂是能与粘合剂主要成份相溶的低粘度液体物质,包括水、有机或无机溶剂。

3)增塑剂是一种能降低高分子化合物玻璃化温度和熔融温度,改善胶层脆性、增进熔体流动性的物质。

4)乳化剂能使两种或两种以上互不相溶(或部分相溶)的液体形成稳定的分散体系(乳化液)的物质。

5)增稠剂能增加粘合剂表观粘度,减少流动性的物质。

6)偶联剂能同时与极性和非极性物质产生一定结合力的物质。

7)分散剂能使粘合剂组分均匀地分散在介质中的物质,

8络合剂能与被粘材料形成电荷转移配价键,增加粘合剂粘结强度的物质。

9)引发剂是在一定条件下能分解产生自由基的物质。

10)促进剂(催化剂) 能促进化学反应,缩短固化时间,降低固化温度的物质。

11)发泡剂在泡沫粘合法中,使重要成份发泡的物质。

12)填料在粘合剂组分中不与主体材料起化学反应,但可以改变其性能,赋予被粘物质不同功能,能降低成本的非粘合性固体材料。

3、画出单网浸渍机示意图,标出各机件名称,并叙述生产工艺过程。

4、纤维的细度、长度、横截面几何形状,卷曲度以及纤维表面孔洞缝隙与它的粘合性能有什么关系?要提高非织造材料的强度,又要保证它的柔软性应如何控制这些指标?

5、粘合剂的含固量与非织造材料强度的关系?如何控制浸胶、烘干等工艺来提高非织造材料的性能和质量?

1)含固量是在规定条件下,测得粘合剂中非挥发性物质的重量百分数。随着含固量的增大,粘度增大,胶液的浸润性、渗透性和流动性降低,纤维上的粘度粘结点变少,粘结点尺寸变大,纤网芯层的胶液量相对减少,粘度相对较大的粘合剂容易在纤网表层形成浓度层,使获得的非织造材料有明显的“皮芯”差异结构。但含固量过低会造成非织造材料的强度降低,含固量增加,直接增加了非织造材料粘合剂的含量,使其断裂强度可达最大值,断裂伸长、初始模量、撕破强力、顶破强力均增加。粘合剂的质量分数必须在一定的质量分数范围内,若超过临界点将导致非织造材料的恶化。

2)浸胶:纤网喂入有粘合剂的浸渍槽中,浸渍后经过一对轧辊或吸液装置除去多余的粘合剂,再通过烘燥装置使纤网得到固化而成为非织造材料。通过控制粘合剂的含固量,浸渍时间,轧液辊压力或真空吸液量等浸胶工艺参数,保证一定量粘合剂在纤维网上的分布均匀性和

充分浸润性,从而提高非织造材料的性能和质量;3)烘干工艺:选择合适的热处理温度和生产速度;防止纤网均匀度在烘燥过程中受到破坏;尽可能减少粘合剂的泳移;根据非织造材料的定量和性能来选择烘燥方式和工艺条件;减少粘合剂对网帘的沾污。

6、什么是粘合剂的泳移?对产品有何影响?

答:1)泳移:染色过程中,在烘干时随着水分蒸发,被染物内部的水分子不断沿毛细管流向蒸发面。当毛细管直径大于染料分子的直径,毛细管又被水充满时,染料分子可随水分子一起,移向蒸发面,即发生所谓的泳移现象。

2)影响:泳移在烘燥过程中聚合物分散液在加热时随水蒸发一起移向纤网的表层,因而烘燥后纤网的表面粘合剂含量多,而纤网内部粘合剂含量少未得到充分加固,导致了纤网分层疵病。

7、泡沫浸渍法有哪些特点?

答:1)泡沫浸渍法主要用于薄型非织造材料;

2)结构蓬松、弹性好;

3)浸渍以后,纤网含水量低,烘燥时能耗小,比全浸渍低33-40%;4)粘合结构在纤维的交叉点上,成为点状粘膜粒子;

5)粘合剂水分少,浓度高,烘燥时避免产生泳移现象。漏水少,污染小;6)生产速度高(薄型产品为80,厚型产品为20)。

8、化学粘合后的烘燥工艺有几种?各有何特点?

答:对流式、接触式、辐射式、高频感应式

1)对流式烘燥是非织造材料生产应用最多的一种热处理方式,烘燥过

程比较缓和,烘后的非织造布感手感柔软,表面无光;

2)接触式烘燥的优点是非织造材料直接与高温烘筒表面接触,烘燥效率高,烘燥速度快,操作方便,机械结构比较简单。缺点是由于烘筒存在着一定弧度,容易破坏纤维网内部的均匀性;生产厚型非织造材料,在产品表面易产生皱纹;烘干后的产品表面比较光硬,手感较差;3)辐射式优点是干燥能力大,效率高;无接触式加热,不破坏纤网结构;材料里外同时干燥,无泳移现象,干燥均匀性好;设备体积小。此烘燥方式可作为预烘装置,放在最前面,也可以与热风穿透式烘燥组合起来,组成红外辐射→热风穿透→红外辐射的组合烘燥工艺,以达到产品性能要求;

4)高频感应式:纤网周围空气介质不产生热,水分子运动产生热量。温度、湿度分布很均匀,效率最高,也最安全(指不会出现纤网烘焦现象),但设备较昂贵。通常配置在烘燥线的最后部分,纤网中含湿量较低时进行干燥,效果很好。

第八章热粘合加固纤网

1、试从工艺原理、产品结构、性能角度,论述热轧与热熔工艺的异同。答:①热轧粘合:热轧粘合是利用一对加热辊对纤网进行加热,同时加以一定的压力使纤网得到热粘合加固。

②热熔粘合:热熔粘合是利用烘房加热纤网使之得到粘合加固。

1)热轧粘合工艺过程及机理:热轧粘合非织造工艺是利用一对或两对钢辊或包有其它材料的钢辊对纤网进行加热加压,导致纤网中部分

纤维熔融而产生粘结,冷却后,纤网得到加固而成为热轧法非织造材料。

2)热熔粘合工艺过程及机理:热熔粘合工艺是指利用烘房对混有热熔介质的纤网进行加热,使纤网中的热熔纤维或热熔粉末受热熔融,熔融的聚合物流动并凝聚在纤维交叉点上,冷却后纤网得到粘合加固而成为非织造材料。和热轧粘合相似,热熔粘合工艺存在热传递过程、流动过程、扩散过程、加压和冷却过程。

3)热轧粘合与热熔粘合的区别

⑴热轧粘合适用于薄型和中厚型产品,产品单位面积质量大多在15-100㎡;

⑵热熔粘合适合于生产薄型、厚型以及蓬松型产品,产品单位面积质量为15-1000㎡;

⑶两者产品的粘合结构和风格存在较大的差异。

2、分析热轧工艺三要素对非织造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答:工艺参数对热轧粘合非织造材料性能的影响:粘合温度、轧辊压力和生产速度对热轧粘合非织造材料的性能具有很大影响。

(1)粘合温度:温度↑→断裂强度↑

温度↑↑→热熔纤维失去纤维结构→断裂强度↓

(2)轧辊压力:线压力↑→断裂强度↑

线压力↑↑→粘合区纤维物理特性破坏→断裂强度↓

(3)生产速度:生产速度↑→粘合温度↑→断裂强度不变

3、什么是纤维?与普通合成纤维相比,低熔点(双组分)纤维用于热粘

合非织造工艺的特点是什么?

答:以芯壳式纤维为例,其芯是聚丙烯,起主体纤维的作用,其壳是聚乙烯,起热熔粘结的作用。

与热轧粘合结构相比,双组份纤维热熔粘合产生的点状粘合结构,使非织造材料更具有强度高、弹性好、蓬松性好以及通透性好等优点。双组份纤维的热收缩较小,热熔粘合后非织造布的尺寸变化小,强度高,并有利于高速生产。

4、试述热轧设备的基本要求,并举例加以说明。

答:一、热轧机的基本要求:1)良好的导热油加热装置与油温控制装置;

2)设计良好、加工精度高、材质好的热轧辊; 3)热轧辊主轴承要耐高温;

4)热轧机墙板要坚固,加压和调整轧辊要方便。

二、轧辊加热方式

目前热轧辊加热方式主要有:电加热、油加热、电感应加热

三、轧辊变形补偿方式

在热轧粘合时,由于压力较高,热轧辊发生弯曲变形是不可避免的。

当轧辊发生弯曲变形时,将导致整个轧辊钳口压力分布不均匀,造成纤网局部受不到热轧粘合加固或粘合效果较差。因此要采取种种措施以减少变形或对变形进行补偿。常用补偿方式有:中凸辊补偿、轴向交叉补偿、外加弯矩补偿、液压支承芯轴补偿

5、试述超声波粘合的工作原理。

答:超声波粘合工艺过程及机理:超声波粘合的能量来自电能转换的机械振动能,换能器将电能转换为20的高频机械振动,经过变幅杆振动传递到传振器,振幅进一步放大,达到100μm左右。在传振器的下方,安装有钢辊筒,其表面按照粘合点的设计花纹图案,植入许多钢销钉,销钉的直径约为2左右,露出辊筒约为2。超声波粘合时,被粘合的纤网或叠层材料喂入传振器和辊筒之间形成的缝隙,纤网或叠层材料在植入销钉的局部区域将受到一定的压力,在该区域内纤网中的纤维材料受到超声波的激励作用,纤维内部微结构之间产生摩擦而产生热量,最终导致纤维熔融。在压力的作用下,超声波粘合将发生和热轧粘合一样的熔融、流动、扩散及冷却等工艺过程。

第九章聚合物挤压法非织造布

1、阐述纺丝成网工艺中熔融纺丝牵伸基本原理。

刚成形的初生纤维强力低,伸长大,结构极不稳定。牵伸的目的是让构成纤维的分子长链以及结晶性高聚物的片晶沿纤维轴向取向,从而提高纤维的拉伸性能、耐磨性,同时得到所需的纤维细度。大多数纺丝成网法非织造布采用气流拉伸,少数采用机械拉伸或机械和气流的组合拉伸,气流拉伸是利用高速高压空气对丝条的粘性摩擦作用和气流对丝条的推动达到拉伸目的,拉伸的同时对纤维进行冷却防止粘连。纺丝液从喷丝孔刚出来时,温度仍很高,流动性很好,在高速空气的拉伸张力作用下,迅速被拉细,随着纤维变细,从喷丝孔刚出来时分

解取向被克服,液晶区再度取向,同时变细的长丝逐渐凝固,从而保持高度结晶高度取向的纤维结构,

2、切片干燥的目的是什么?并说明为何切片纺丝时不须经过干燥?答:切片必须进行干燥,使其含水率从0.4%降到0.01%以下。切片干燥的目的不仅仅是除去水分,还可提高切片的结晶度和软化点。回潮率为0,切片中几乎不含水,所以不用干燥。

3、试列出纺丝成网工艺主要的牵伸方法,并比较它们的特点。

答:主要方式有罗拉机械牵伸和气流牵伸,纺丝成网工艺多数采用气流牵伸。

1)罗拉机械牵伸是通过一定的机械速度比来实现牵伸的,

2)气流牵伸是利用高速气流对丝条的摩擦进行牵伸,分正压牵伸和负压牵伸。主要取决于气流的速度与压力。

4、名词解释:熔体指数、取向度、结晶度

答:熔融指数():在一定的温度下,熔融状态的高聚物在一定负荷下,10内从规定直径和长度的标准毛细管中流出的重量,单位为10。

取向度:指纤维内大分子链主轴与纤维轴平行的程度。

结晶度:纺织纤维内部结晶部分占整根纤维的百分比。

5、试从聚合物性能和熔喷工艺角度,论述获得超细纤维的途径与规律。答:熔喷工艺中,从模头喷丝孔挤出的熔体细流发生膨化胀大的同时,受到两侧高速热空气流的牵伸,处于粘流态的熔体细流被迅速拉细。同时,两侧的室温空气掺入牵伸热空气流,使熔体细流冷却固化成形,形成超细纤维。

6、分析比较纺丝成网和熔喷工艺与产品的差别。

1)纺丝成网法产品纵向强力低,横向强力高;2)熔喷法产品的纤维细度较小,通常小于10μm,大多数纤维的细度在1~4μm;

3)薄型纺丝成网法非织造材料与熔喷法非织造材料相比,均匀性较差,孔隙尺寸较大,抗渗透性较差

7、简述闪纺法非织造布工艺原理与过程。

答:工艺原理与过程:将(聚乙烯)溶于200℃的二氯甲烷中,浓度为13%,并以2在6.9的压力下饱和制成纺丝溶液,然后从刀口状的喷丝孔中喷出,长丝丝束直径约1120,喷出速度约为10~11。丝束喷出过程中,二氯甲烷瞬间挥发,丝束变细,并形成速度梯度,从而使丝束得到牵伸,形成0.11~0.17的超细单纤维,其取向度极高,强度很大。同时采用静电分丝和凝网技术,使纤维成网,再经热轧加固后成为溶剂纺丝成网法非织造材料。

第十章湿法成网非织造布

1、湿法非织造布定义是什么?其工艺有什么特点?

答:国际非织造布协会的定义是:“湿法成网是由水槽悬浮的纤维沉集而制成的纤维网,再经固网等一系列加工而成的一种纸状非织造布。”即湿法非织造布是水、纤维及化学助剂在专门的成形器中脱水而制成的纤维网,经物理、化学方法固网后所获得的非织造布。

特点:1)生产速度高,可达到400;2)适合长度20以下短纤维成网;

3)不同品质纤维相混几乎无限制;4)纤网中纤维杂乱排列,湿法非织造材料几乎各向同性;5)产品蓬松性、纤网均匀性较好;6)生产成本较低;7)湿法非织造材料品种变换可能性小;8)用水量大。2、简述湿法成网的工艺原理和工艺流程。

答:1)工艺原理:以水为介质,造纸技术为基础,将纤维铺制成纤网。

2)工艺流程:纤维原料→悬浮浆制备→湿法成网→加固→后处理

3、简述制浆的目的。悬浮桨一般有哪几部分组成?

答:目的:1)疏解作用:使纤维分散成单纤维;2)水化作用:使纤维吸水后润胀,使浆粕形成胶体状;3)帚化作用:使纤维表面起毛,增加比表面,有利于纤维间的缠结;4)混合作用:使不同纤维和粘合剂、化学助剂充分混合。

悬浮桨成分:纤维+分散剂+粘合剂(或粘和纤维)+湿增强剂

4、湿法非织造材料与纸张有何异同?

中医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并将英文字母填入括号内,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与血的循行关系最密切的脏腑是() A、肺脾肾 B、肝心肾 C、肺肝脾 D、心肺肝脾 2、诊断肺病最有意义的是( ) A、咳喘 B、少气 C、自汗 D、胸闷 3、实的含义主要是指() A、阳邪中人 B、阴寒内盛 C、体质壮实 D、邪气盛实 4、以下哪一项与心有关() A、开窍于舌 B、开窍于耳 C、开窍于目 D、开窍于唇 5、属于阴虚症状的是 A、自汗 B、气短 C、盗汗 D、水肿 6、五脏生理功能的特点是: A、传化物而不藏,实而不能满 B、藏精气而不泻,实而不能满 C、藏精气而不泻,满而不能实 D、传化物而不藏,满而不能实 7、心血虚证与心阴虚证的共见证是( )。 A、心烦 B.舌淡 C、盗汗 D、失眠 8、下列哪项不属内真寒外假热证( ) A、真寒假热证 B、阴盛格阳证 C.、戴阳证 D、阳盛格阴证 9、藏象学说以何为中心( ) A、五脏 B、六腑 C、脏腑 D、以上都是 10、七情致病,最易损伤的内脏是() A、心肝肾 B、肺脾肾 C、肝脾肾 D、心肝脾 11、燥邪致病最易损伤人体的是() A、津液 B、气血 C、肾精 D、肝血 12、“用热远热”是指( ) A、因时制宜 B、因地制宜 C、因人制宜 D、以上都是

13、具有调节女子月经、男子排精功能的两脏是 A、心与肺 B、心与肾 C、肾与肝 D、肝与脾 14、气血两虚证的舌象是() A、舌体淡瘦 B、舌淡齿痕 C、舌尖芒刺 D、舌暗瘀点 15、不属于津液范畴的是() A、胃液 B、肠液 C、血液 D、泪液 16、下列各项,不属“八法”范畴的是() A、吐法 B、和法 C、攻法 D、温法 17、下列各项中,属于母病及子的是() A、肺病及肾 B、肝病及肾 C、肺病及心 D、心病及肝 18、直接治疗次要症状的药物属于() A、反佐药 B、引经药 C、佐制药 D、佐助药 19、人体之气的运动,称作() A、气机 B、气化 C、升降出入 D、气机调畅 20. 主要与正气的强弱有关的是() A、居住的地域条件 B、工作环境 C、精神状态 D、以上均非 二、多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2个或2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并将英文字母填入括号内,少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面色发黑所主的病证有( )。 A、肾虚 B、血瘀 C、寒证 D、失血 E、水饮 2、下列哪些是肝脾不调证的临床表现( ) A、善太息 B、苔白腻 C、脉象细涩 D、胁肋胀闷疼痛 E、便溏 3、阴阳学说中阴阳相互关系有( ) A、消长平衡 B、相成 C、相互转化 D、绝对平衡 E、对立制约 4患者正气未虚,以单纯祛邪法治疗有( ) A、表邪亢盛 B、食物中毒 C、食积胀满 D、崩漏难止 E、痰涎壅塞 5、属于中药七情配伍有以下哪几种()

旅客心理学考试要点

1 旅客运输心理学的作用? 1)提高客运服务的主动性2)提高客运服务的针对性3)提高客运服务的周到性4)树立客运服务人员正确的服务观5)提高客运管理工作水平 2 旅客运输心理活动研究的具体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换位法);(实验法); 3 一个人个性的形成,取决于俩个因素:一就是先天决定因素,即(遗传因素);二就是后天决定因素,即(环境因素)。 4 根据高级神经活动的强度、平衡性与灵活性等基本特征划分,把高级神经活动划分为四种基本类型:不可抑制型;活泼型;安静型;抑制型 5 按理智、情绪及意志强度,可将气质划分为三种类型:理智型;情绪型;意志型 6 精力充沛、生机勃勃,但又表现为暴躁、任性、感情用事的人属于(胆汁质)气质类型的人。 7 沉着冷静、坚毅,但又表现为缺乏活力、冷淡的人属于(粘液质 )气质类型的人。 8 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基本内容。 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3)社交需要;4)尊重需要;5)自我实现的需要 9 对个人动机模式具有影响作用的因素有:嗜好与兴趣;价值观;抱负水平 10 人的需要就是一个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过程,简述需要的运动过程。 需要—心理紧张的状态—动机—目标导向—目标行动—需要满足紧张消失—产生新的需要 11 (经济心理)表现在旅行需要的满足程度与所付出的费用与时间相比较,希望在一定的需要满足程度之下,所付出的费用与时间最少。 12 如何在软件硬件俩方面提高列车服务质量。 1)加强对列车工作人员的技能培训,提高列车工作人员的素质与服务水平,做到随时根据旅客的需要,提供满意的服务。 2)改进列车的饮食供应,提供物美价廉的食品与饮料。 3)从旅客列车车体的设计与运用方面考虑,提高车体座位的舒适性,加强车厢内的通风、温度调节,增加车厢内娱乐、广播电视设施;提高旅客列车运行速度,缩短旅客旅行时间。 13 如果从价值观的角度思考,人的追求有哪些方面? 1)以信仰为中心的精神价值;2)以权力、地位为中心的政治价值;3)以实利为中心的经济价值;4)以与谐、愉悦为中心的审美价值 14 能力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包括以下几种主要类弄:(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模仿能力与(创造能力);认识能力、产践活动能力与(社会交往能力)。 15 人有素质,企业也有素质。企业的素质主要通过哪几方面来表现? 1)满足社会需要的能力2)有效利用各种资源的能力3)扩大再生产的能力4)技术进步, 5)竟争与协作能力 16 (直接兴趣)就是由于实践本身的需要而引起的兴趣;(间接兴趣)就是对于某种事物本身并没有兴趣,只就是由于某种实践的间接需要而引起的兴趣。 17 思维活动有一定的过程,主要就是由以下几个环节交错而有机地构成:分析与(综合);比较、概括与系统化;抽象与(具体化)。 18 言语活动的特点在于目的性、离散性、开放性与(规则性)。 19 言语活动通常分为两类:内部语言与外部语言,其中外部语言包括口头语言、(书面语言)、(身体动作语言)。 20 简述管理的实质? 就就是用以指导人们如何有效地管理社会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过程中一切活动,对社会生产过程各环节的运动进行决策、计划、指挥、监督、核算与调节的过程。 21 简述解决冲突的的方法?

教育心理学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中国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文献是() A.《论语》B.《大学》C.《学记》D.《中庸》 2.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 A.教育经济学B.教育学C.心理学D.学校管理学 3.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 A.社会生产力B.政治经济制度C.上层建筑D.科学技术 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A.环境B.遗传C.教育D.社会活动 5.课的类型一般分为两大类;即() A.讲授课和练习课B.讲授课和复习课C.讲授课和实验课D.单一课和综合课6.《学记》上说:“不陵节而施”;这句话体现了() A.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B.启发性教学原则C.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D.巩固性教学原则 7.教师的表率作用主要体现在() A.言行一致B.衣着整洁C.举止端庄D.谈吐文雅 8.德育是指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 A.政治立场和观点的教育B.政治思想品质的教育C.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D.品德的教育 9.教师自觉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的德育方法是()A.指导自我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实际锻炼法D.陶冶教育法 10.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内教育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 A.受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规范的B.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 C.师生共同参与的D.学生自愿选择的 11.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 A.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B.城市与农村相结合 C.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2.学生年龄特征中所指的两个方面是() A.认识和情感的特征B.情感和意志的特征C.气质和性格的特征D.生理和心理的特征 13.中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被称为是()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10个空;每空1分;共1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4.最早建立在心理学和伦理学基础上的教育专着是教育家撰写的《》。

实验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复习资料 1、什么是实验者效应? 主试在实验中可能以某种方式(表情、手势、语气等)有意无意地影响被试,使他们的反应符合主试的期望。 2、什么是要求特征? 被试自发地对主试的实验目的产生一个假设或猜想,然后以一种自以为能满足这一假设的方式进行反应。Hawthorne effct (霍桑效应)Placebo effect(安慰剂效应) 3、被试内设计的含义、优缺点以及克服方法。 也叫单组实验设计(within-subjects design),是每个被试须接受自变量的所有情况的处理。其基本原理是每个被试参与所有的实验处理,然后比较相同被试在不同处理下的行为变化。 优点:在实验研究中,如果实验者主要想研究每一个被试对实验处理所引起的行为上的变化,可考虑采用被试内设计。 缺点:其一,被试接受不同的自变量水平的处理之间总会存在时间间隔,因此实验者需要努力防止在此间隔内偶然发生的事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其二,由于被试先后接受不同处理,一些和时间顺序有关的误差(即顺序误差)就可能混淆近来,如练习效应和疲劳效应。 克服办法:对实验处理顺序的平衡,即让被试在所有顺序下接受处理,各种顺序误差相互抵消。这样各处理下结果的不同就只能归因于自变量而非顺序。 常用的平衡设计技术:(1)ABBA设计(2)拉丁方设计 ABBA设计:适用于自变量的水平只有两个时的情况,被试要按照ABBA的顺序接受4次实验处理,两次A条件,两次B条件。 A在B之前和之后各一次,反之亦然。 假设被试内设计的顺序误差按照时间顺序系统地变化,那么在ABBA设计中,被试接受A、B两种处理的平均顺序是一样的(A处理的总顺序是1+4,而B处理则是2+3)。 ABBA法在理论上能有效平衡成线性系统变化的时间顺序误差。 拉丁方设计:当自变量的水平有两个以上时,平衡的拉丁方设计(balanced Latin square design)是较为常见的设计。一个平衡的拉丁方是一个两维距阵,其中列表示自变量水平,行表示被试。 4、被试间设计的含义、优缺点以及克服方法 被试间设计是要求每个被试(组)只接受自变量一种情况的处理,又称独立组设计。 优点:不同处理方式间互不影响,互不干扰。由于每一个人只接受一种处理方式,因此一种处理方式不可能影响或污染另一种处理方式。 缺点::由于接受自变量不同水平处理的被试各不相同,我们就很难分辨

中医内科护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医内科护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二。填空:(每空1分,共14分) 1.胸痹的主要病机是_______;病位以_______为主,然发病多与____、____、____三脏功能失调有关。(心脉痹阻;心,肝,脾,肾) .中风在临床上分为______与______;两者的区别在于_____________.(中经络,中脏腑;神志清与不清)。 3.呕吐的基本病机为________________.(胃失和降,胃气上逆)。 4.治疗郁证的基本原则是理气开郁,调畅气机与__________.(移情易性)。 5.消渴的病机总属________,其中以______为本,_______为标,两者互为因果。(阴虚燥热;阴虚,燥热)。 6.呕吐的基本病机为________________.(胃失和降,胃气上逆)。 三。问答题:(每题6分) 1.如何护理胃痛伴消化道出血的病人。 (答:胃痛见消化道大出血时,多起病急,变化快,应立即采取抢救措施,让患者去枕平卧,保持安静,少动病人,吐血时将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排出物,必要时用吸痰器吸出,以保持气道通畅,防止排出物阻塞气道引起窒息,吐后予淡盐水漱口。临时可服三七粉1.5克,白芨粉1.5克,温开水送服,每日二次,亦可配合针刺止血,取合谷、内关、足三里、涌泉等穴位。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与医生联系,并做好抢救准备。) 2.虚劳的调摄护理应注意哪些内容? (答:1.慎起居,避外邪,适寒温,尽量减少伤风感冒。 2.调饮食,戒嗜欲,根据体质和脾胃状况,酌配食疗;阴虚、血虚者宜清补,阳虚、气虚者宜温补;少食或忌食辛辣厚味滋腻、生冷不洁之物,并应戒除烟酒。 3.适劳逸,生活有规律,动静结合,劳逸适度,参加体育活动,增强御邪能力。 4.畅情志,少忧烦,保持情绪乐观,稳定。节制房事,以免耗伤真精。 5.彻底治疗各种慢性疾病,防止脏腑气血损伤而病发虚劳。) 3.如何鉴别阳黄与阴黄。 (答:黄疸在临床上有阴黄与阳黄的不同,阳黄由湿热蕴结所致,起病急,病程短,黄色鲜

心理学考试重点

心理学考试重点 1.1、 心理学是研究 _________ 的科学(研究心理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 1.2、 从心理活动的动态变化过程、相对持续状态和比较稳定特征这三个维度来看,又可 以把人的心理活动分为 ___________ 、 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 三个方面。 1.3、 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 对 事物的态度体验过程 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 注意、心境、激情、犹豫、灵感 需要、动机、信念、理想、价值观 性格、气质、能力 心理 学的具体研究方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1.4、 1.5、 1.6、 1.7、 1.8 、 1.91.10、 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 首先, _________ 。其次, ___________ 。最后, ________ 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_________ 是脑的机能,并不等于说脑能自发的产生心理。 _________ 心理活动的源泉。 心理的环境基础 ________ :气候、噪音、污染和灾害等。 :造成从众心理。 (- )是行为主义观点的创始人之一。 ________ ( ______ )提出的精神分析观点(精神分析学派)是唯一在临床上应用的。 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创建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 【单选】 (一) (二) (三) (四) (五) 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1.11 > 【了解】观察法 【了解】调查法 【了解】测验法 【掌握】实验法

原则 (一) (二) (三) (四)

【能够区分】应激状态: ___________ 。 ________ 是人的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选择性和集中性。 【单选】注意具有如下三项功能:① 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 。 【简答】不随意注意产生的条件 (一) 客观方面的因素主要有: 1. ________ 。 2. _________ 。 3. 。 4. 。 (二) 主观状态包括: 1. ________ 。 2. _________ 。 【简答】随意注意产生的条件 (一) _______ 。 (二) _______ 。 (三) ________ 。 (四) _________ 。 随意注意可以发展为随意后注意。 注意的特征 (一) _______ 。 (二) _______ 。 (三) 【区分】 __________ 。 (四) 。 【论述题】如何运用注意的规律组织与调节学习的过程? (一) _______ 。 (二) _______ 。 a ) ______ 。 b ) ______ 。 c ) ______ 。 (三) _______ 。 【区分感觉与知觉】 感觉是 _________ ;知觉是 ____________ 。 【选择】感觉的种类: ___________ 。 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阀限成 关系。 刺激物持续作用于某一感受器,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做 __________________ 。 “人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人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说的就是 _________________ 两种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做 两种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做 _________ (吃完苦药后喝白开水,会觉得水变甜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叫做联觉。(例如在寒冷的冬天一件红色的羽绒服给人 的感觉,要比一件白色或蓝色的羽绒服温暖) 【判断】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空间知觉: 。 时间知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运动知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3.10、 3.11、

实验心理学重点(来自2008级辅修班)

注:最近找到一个中文的‘实验心理学重点.doc'文档,这个文档来自2008级辅修实验心理学课堂,可能是某个同学或任课老师自己总结出来的提纲,我把它上传到2009辅修班的共享文件夹,供大家参考。其中的大部分内容我的ppt文件中都有(会随着课程的深入逐步讲到),没有的东西不要求掌握,期末考试也不会考(期末考试的范围不出我的ppt文件)。 另,除了主要教科书外,本课程中文参考书可以选择: 舒华、张学民、韩在柱《实验心理学的理论、方法与技术》(首选) 张学民、舒华《实验心理学纲要》 朱莹《实验心理学》2000版本 范老师 实验心理学重点 实验设计是重点 1.实验的含义 从观察发展的历史看来,实验实质上就是一种观察。只不过和自然观察不同,它是一种人为操纵和控制现象发生条件下的观察,能说明因果性关系。所以一般将广义的观察包括自然观察和实验观察,而狭义的观察特指自然观察。 实验研究(操纵和控制) 非实验研究(自变量,因变量,额外变量的定义) 2.自变量的操纵 (1)如何操纵自变量的变化? 在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内依次取一些不同的点,然后观察在这些不同值的条件下,相应的因变量的值有没有差异。如果有差异就说明因变量是随自变量变化而变化的,即它们之间有因果关系。如果没有差异就说明自变量的变化对因变量没有影响。当然前提是对其它有关变量进行控制。 上述在自变量取值范围内的一些不同的点就是自变量的不同水平。实验研究中在确定自变量之后,就应该进一步确定自变量的水平了。 (2)自变量水平的确定问题 自变量的水平可以是性质上的差别,也可以是数量程度上的差别。自变量至少有两个水平,以便研究者操纵自变量的变化。 如果实验者因特定的目的而选取自变量的几个特定的水平,这时候称之为固定水平。如果实验者因一般的目的而随机抽取自变量的一些水平,这时候称之为随机水平。心理学研究中大部分是前者。即使探讨自变量和因变量一般关系的时候,心理学家也通常采用固定水平的方法。所以实际上心理学研究中,水平的选取基本上都是由实验者特定选取。 自变量的水平选取一般都是参考前人已有的研究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研究目的来确定。如果没有资料,还应该通过预实验来确定。 (3)自变量的操作性定义 有些研究中自变量的定义是比较具体的,可以直接观察和测量,比如一些刺激变量。但有些研究中自变量的定义却是比较抽象的,不能直接观察和测量。对于前者,我们可以方便的确定自变量的不同水平,对于后者则比较困难。所以有必要对后者进行操作性定义。 操作性定义就是将抽象的定义转化为可直接观察、测量的特征的过程。 3. 因变量的观测

《中医学》试题及答案(五)

《中医学》试题及答案 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并将英文字母填入括号内,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将温病分为新感与伏气两大类进行辨证施治的医著是:( C ) A.《温热论》B.《温病条辨》C.《温热经纬》D.《温疫论》E.《湿热病篇》 2、五行相生的顺序是 ( B ) A. 火、木、土、金、水 B.木、火、土、金、水 C. 金、火、木、土、水 D. 火、木、金、水、土 3、“实”的含义主要是指( D ) A、阳邪中人 B、阴寒内盛 C、体质壮实 D、邪气盛实 4、以下哪一项与心有关( A ) A、开窍于舌 B、开窍于耳 C、开窍于目 D、开窍于唇 5、属于阴虚症状的是( C ) A、自汗 B、气短 C、盗汗 D、水肿 6、五脏生理功能的特点是( C ) A、传化物而不藏,实而不能满 B、藏精气而不泻,实而不能满 C、藏精气而不泻,满而不能实 D、传化物而不藏,满而不能实 7、心血虚证与心阴虚证的共见证是( D )。 A、心烦 B.舌淡 C、盗汗 D、失眠 8、下列哪项不属内真寒外假热证( D ) A、真寒假热证 B、阴盛格阳证 C.、戴阳证 D、阳盛格阴证 9、藏象学说以 ( A ) 为中心 A、五脏 B、六腑 C、脏腑 D、以上都是 10、七情致病,最易损伤的内脏是( D ) A、心肝肾 B、肺脾肾 C、肝脾肾 D、心肝脾 11、燥邪致病最易损伤人体的是( A ) A、津液 B、气血 C、肾精 D、肝血 12、“用热远热”是指( A ) A、因时制宜 B、因地制宜 C、因人制宜 D、以上都是 13、具有调节女子月经、男子排精功能的两脏是( C ) A、心与肺 B、心与肾 C、肾与肝 D、肝与脾 14、气血两虚证的舌象是( A ) A、舌体淡瘦 B、舌淡齿痕 C、舌尖芒刺 D、舌暗瘀点 15、不属于津液范畴的是( C ) A、胃液 B、肠液 C、血液 D、泪液 16、下列各项,不属“八法”范畴的是( C ) A、吐法 B、和法 C、攻法 D、温法 17、下列各项中,属于母病及子的是( A ) A、肺病及肾 B、肝病及肾 C、肺病及心 D、心病及肝 18、直接治疗次要症状的药物属于( D ) A、反佐药 B、引经药 C、佐制药 D、佐助药 19、人体之气的运动,称作( A )

最新心理学考试知识点整理

1、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况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 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其目的是为新的学习任务提供观念上的固着点,增加新旧知识之间的可辨别性 以促进学习的迁移。 定势,也叫心向,指的是先于一定活动而指向 这种活动的心理准备状态。它对于学习迁移既 有可能产生积极影响,也可能起阻碍作用。 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个人缺乏 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 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它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 和怎么做的问题,因此也称步骤性知识或过程性知识。 2、社会自我,是指个人对自己的社会属 性的意识,包括对自己在各种社会关系 中角色、地位、权利、人际距离等方面的意识。 3、形式训练说,心理学基础是官能心理学, 人的心灵由意志、记忆、思维、推理等官 能组成。心灵的各种官能是各自分开的实体, 分别从事不同的活动,各种官能可以像肌肉 一样通过练习来增强力量。 4、皮格马利翁效应,教师对学生期望、期待、 热情关注是影响学生学业成绩和人格品质的 一个重要因素。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发生变化, 产生了偏爱的心理和情感,从而使学生心理与 行为产生直接的影响,并促进了预期期望效果的达成。 5、自我效能感,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 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6、遗忘的干扰说,遗忘是由于在学习 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干扰的结果。 一旦排除了干扰,记忆就可以恢复。 教学效能感,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 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 7、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 个人具备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因而能直 接陈述的知识。这类知识主要用来回答 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 可用来区别和辨别事物。 8、消极强化,是通过厌恶刺激的排除 来增加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9、理想自我,是个体从自己的立场出 发对将来的我的希望,也即对想象中的 我的认识。理想自我是个体想要达到的 完善的形象,是个人追求的目标。 10、社会助长,也称社会助长作用,指个 人对别人的意识,包括别人在场或与别人 一起活动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

心理学试题答案

浙江省2002年4月中学教师资格认定培训 考试 心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32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 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 ) A.华生 B.马斯洛 C.霍尔 D.杜威 2.心理学属于( ) A.自然科学 B.社会科学 C.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性质的科学 D.哲学 3.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 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随意后注意 D.无意注意 4.觉察刺激之间微弱差别的能力称为( ) A.绝对感觉阈限 B.绝对感受性 C.差别感觉阈限 D.差别感受性 5.“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 ) A.适应现象 B.听觉适应 C.嗅觉刺激 D.味觉刺激 6.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一般只保持( )秒钟。 A. 1~2 B. 20~40 C. 60~70 D. 70~80 7.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叫( ) A.前摄干扰 B.倒摄干扰 C.消退抑制 D.超限抑制 8.短时记忆容量有限,为了使其包含更多的信息,可采用的方式是( ) A.感觉登记 B.注意 C.组块 D.复述 9.概念的内涵指的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外延指的是概念的范围。概念的内涵增加的同时,也就是使本质的条款更多,它的外延就( )了。 A.大 B.多 C.小 D.增加 10.先有一个目标(目的),它与当前的状态之间存在着差异,人们认识到这个差异, 就要想出某种办法采取活动(手段)来减小这个差异。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策略是( ) A.爬山法 B.逆向工作法 C.手段—目的分析法 D.尝试错误法 11.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说是由美国心理学家( )提出来的。

实验心理学重点

实验心理学重点 实验设计是重点 1.实验的含义 从观察发展的历史看来,实验实质上就是一种观察。只不过和自然观察不同,它是一种人为操纵和控制现象发生条件下的观察,能说明因果性关系。所以一般将广义的观察包括自然观察和实验观察,而狭义的观察特指自然观察。 实验研究(操纵和控制) 非实验研究(自变量,因变量,额外变量的定义) 2.自变量的操纵 (1)如何操纵自变量的变化? 在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内依次取一些不同的点,然后观察在这些不同值的条件下,相应的因变量的值有没有差异。如果有差异就说明因变量是随自变量变化而变化的,即它们之间有因果关系。如果没有差异就说明自变量的变化对因变量没有影响。当然前提是对其它有关变量进行控制。 上述在自变量取值范围内的一些不同的点就是自变量的不同水平。实验研究中在确定自变量之后,就应该进一步确定自变量的水平了。 (2)自变量水平的确定问题 自变量的水平可以是性质上的差别,也可以是数量程度上的差别。自变量至少有两个水平,以便研究者操纵自变量的变化。 如果实验者因特定的目的而选取自变量的几个特定的水平,这时候称之为固定水平。如果实验者因一般的目的而随机抽取自变量的一些水平,这时候称之为随机水平。心理学研究中大部分是前者。即使探讨自变量和因变量一般关系的时候,心理学家也通常采用固定水平的方法。所以实际上心理学研究中,水平的选取基本上都是由实验者特定选取。 自变量的水平选取一般都是参考前人已有的研究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研究目的来确定。如果没有资料,还应该通过预实验来确定。 (3)自变量的操作性定义 有些研究中自变量的定义是比较具体的,可以直接观察和测量,比如一些刺激变量。但有些研究中自变量的定义却是比较抽象的,不能直接观察和测量。对于前者,我们可以方便的确定自变量的不同水平,对于后者则比较困难。所以有必要对后者进行操作性定义。 操作性定义就是将抽象的定义转化为可直接观察、测量的特征的过程。 因变量的观测 (1)因变量指标的确定 实验研究探讨自变量不同水平下,因变量观测值之间是否有差异。因此,和自变量一样,对于某些比较抽象的因变量,也需要进行操作性定义,即用可观察和测量的行为特征来界定因变量。而因变量的这种操作性的定义也就是因变量的指标。 a指标的可靠性 因变量的指标应该是可靠的,即在不同场合和时间重复测试的条件下,观测值能够比较稳定和一致。如果同一被试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有时在因变量指标上得分高,有时得分低,那么这个指标就是不可靠的。 b指标的有效性 如果所选取的指标能够较好的反映该因变量的理论内涵或构想,那么就称该指标是有效的。这一点是与操作性定义的过程密切相关。 c指标的敏感性 因变量的指标不能太难或太容易,否则就会对自变量的变化不敏感。 天花板效应(ceiling effect)

《中医学》试题及答案(一)

《中医学基础》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根据十二经脉流注次序,手少阳经应流注至() A.手厥阴经 B.足少阳经 C.足厥阴经 D.手少阴经 2.下列不宜用阴阳的基本概念来概括的是() A.寒与热 B.上与下 C.动与静 D.邪与正 3.按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以下哪一条是错误的? () A.木为水之子 B.水为火之所不胜 C.火为土之母 D.金为木之所胜 4.《素问·五脏别论》称为“满而不能实”者是指() A.五脏 B.六腑 C.奇恒之腑 D.脏腑 5.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 A.肺主气,司呼吸 B.肺主升清 C.肺主通调水道 D.肺主治节 6.脾统血的含义是() A.脾有推动血液在经脉中流行的作用 B.脾有调节经脉中血流量的作用 C.脾有统摄血液在经脉中运行的作用 D.脾有贮藏血液的作用 7.对机体各脏腑组织起着推动温煦作用的主要是() A.心阳 B.肺气 C.脾气 D.肾阳 8.下列不属于奇恒之腑的是() A.脉 B.筋 C.髓 D.骨 9.干咳少痰,或痰液胶粘难咯,多因感受哪种病邪? () A.风邪 B.寒邪 C.暑邪 D.燥邪 10.下列属于“用寒远寒”治法的是() A.阴盛慎用寒药 B.阳虚慎用寒药 C.冬季慎用寒药 D.假寒慎用寒药 11.能产生天癸的物质是() A.水谷精微 B.肾精 C.冲任气血 D.命门之火 12.五行中土的特性是() A.生发、柔和 B.阳热、上炎 C.长养、化育 D.清静、收杀 13.膀胱贮存和排泄小便,主要依赖于() A.肝的疏泄作用 B.肺的宣发肃降作用 C.膀胱的气化作用 D.肾的气化作用 14.气的上升运动太过,称为()

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要点第一章 心理学概论重点试题解析

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要点第一章心理学概论重点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动机、需要、兴趣和世界观等心理成分属于( )。 A.心理动力B.心理过程C.心理状态D.心理特征 2.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来,人们平时表现出来的满意、喜爱、厌恶等主观体验属于( )。 A.态度B.情感C.情绪D.认知 3.( )是一种对事物进行深入认知的需要,是需要的具体体现。 A.动机B.兴趣C.意志D.认知 4.人在认识客观世界时,能在活动中有目的、有计划地改造世界。这种自觉的能动性,是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心理学把这种自觉地确定目的,并为实现目的而有意识地支配和调节行为的心理过程,叫做( )。 A.意志过程B.行动过程C.认知过程D.情绪过程 6.唯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 A.笛卡尔B.冯特C.洛克D.华生 7.( )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意识经验,并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象和激情三种元素。 A.经验论B.构造主义C.行为主义D.机能主义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唯理论认为只有理性才是真理的唯一来源 B.经验论认为一切知识和观念都是后天从经验中获得的 C.经验论否认客观的物质世界是外部感觉的源泉 D.构造主义强调内省的方法 9.人不仅能直接感知个别、具体的事物,认识事物的表面联系和关系,还能运用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去间接地、概括地认识事物,揭示事物的本质联系和内在规律,这是由于人有( )。 A.意识B.理智C.感觉D.思维 10.在个体心理系统中,最具有稳定性的是( )。 A.心理动力B.心理过程C.心理状态D.心理特征 二、填空题 1.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奈塞尔发表了( )一书,标志着现代认知心理学的正式诞生。 2.德国著名心理学家( )l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这是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3.西方心理学的理论流派主要有( )、( )、( )、( )、( )。 4.( )的代表人物是弗洛伊德,重视对异常心理和异常行为进行分析,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

心理学基础知识试题(附答案)

心理学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一) 一、单项选择题(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20分) 1.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 B) A.华生 B.马斯洛 C.霍尔 D.杜威 2.心理学属于( C) A.自然科学 B.社会科学 C.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性质的科学 D.哲学 3.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A ) 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随意后注意 D.无意注意 4.觉察刺激之间微弱差别的能力称为( D) A.绝对感觉阈限 B.绝对感受性 C.差别感觉阈限 D.差别感受性 5.“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A ) A.适应现象 B.听觉适应 C.嗅觉刺激 D.味觉刺激 6.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一般只保持( B)秒钟。 A. 1~2 B. 20~40 C. 60~70 D. 70~80 7.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叫(B ) A.前摄干扰 B.倒摄干扰 C.消退抑制 D.超限抑制 8.短时记忆容量有限,为了使其包含更多的信息,可采用的方式是(C ) A.感觉登记 B.注意 C.组块 D.复述 9.概念的内涵指的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外延指的是概念的范围。概念的内涵增加的同时,也就是使本质的条款更多,它的外延就(C )了。 A.大 B.多 C.小 D.增加 10.先有一个目标(目的),它与当前的状态之间存在着差异,人们认识到这个差异,就要想出某种办法采取活动(手段)来减小这个差异。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策略是( C) A.爬山法 B.逆向工作法 C.手段—目的分析法 D.尝试错误法 11.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说是由美国心理学家(B )提出来的。 A.斯皮尔曼 B.卡特尔 C.瑟斯顿 D.吉尔福特 12.我国古代思想家王充所说的“施用累能”是指(B ) A.学校教育对智力的影响 B.社会实践对智力的影响 C.遗传对智力的影响 D.家庭环境对智力的影响

经典心理学实验范式整理

实验心理学经典范式整理 潜变量分析(latent variable analysis) 近年来提出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即潜变量分析。传统研究方法认为一个执行测验的成绩就能够代表一种执行功能,而潜变量分析采用多个执行测验对同一执行功能进行测量,并从中提取它们的共性,形成该执行功能的潜变量。对测量同一执行功能的多个任务应涉及不同的实验刺激和实验程序,以避免在潜变量提取后的执行结构中仍含有非执行的成分。潜变量提取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诸如纯度,结构有效性等问题,有助于进一步探讨各执行功能间,以及执行功能与其他一些认知结构间的关系。Miyake等报告的一项研究表明,虽然三项执行功能(对优势反应的抑制,注意转换和记忆刷新)间存在一定的相关,但也清晰地表现出相互可分离性;并且,这三种执行功能在一系列复杂执行任务(包括神经心理学测验)中的贡献是不一样的。然而,由于潜变量提取需要进行多项测验,结构方程建模还需要较大的样本量,使得这种研究方法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困难。 n-back范式 n-back范式要求被试者将刚刚出现过的刺激与前面第n个刺激相比较,通过控制当前刺激与目标刺激间隔的刺激个数来操纵负荷。当n=1时,要求被试者比较当前刺激和与它相邻的前一个刺激;当n=2时,则比较当前刺激和与它前面隔一个位置上的刺激;当n=3时,要求比较的是当前刺激和它前面隔两个位置上的刺激,依此类推获得不同程度的任务难度。任务类型包括字母匹配任务,位置匹配任务和图形匹配任务三类。在位置匹配任务中,要求被试者判断两个刺激呈现的位置是否相同,而不管两者是否为同一个字母或图形;在字母或图形匹配任务中,则要求被试者判断两个刺激是否为同一字母或图形,而不管他们的呈现位置如何。该范式的优点在于将任务设计成在工作记忆上施加一连续的,参数可变的负荷,而其他任务需要保持恒定。P.O.Harvey等(2004)用n-back范式评估年轻抑郁症住院病人的刷新加工,抑郁病人在n-back任务中显示了较差的操作。 他们的结果说明:排除包括2-back和3-back条件的复杂信息管理,1-back条件是一个更纯的刷新加工测量方法。n-back任务也被广泛用于工作记忆的神经成像研究中。神经成像研究应用n-back任务有如下几个理由(Braveretal,1997;Cohenetal,1997;Jonidesetal,1997):首先,比较神经成像研究早期应用的任务,n-back任务是一

大学心理学期末考试要点归纳

心理学要点 一、名词解释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2、注意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3、无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做意志的努力的注意。无意注意不是 由意识控制的注意,也叫不随意注意。 4、有意注意又称随意注意,它是有预定目的,在必要时还需做一定的意志努力的注意。 5、兴趣是指个体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并在其中产生积极情绪体验的心 理倾向。人类的兴趣表现在力求认识世界,因此又叫认识兴趣。 6、意识:心理反应具有不同的形式,意识是心理反应的最高形式,是人类特有的心理 现象。广义的意识是作为直接经验的个人的主观印象,表现为知、情、意的统一。 】 7、无意识是相对于意识而言,是指个体不曾察觉到的心理活动的过程。 8、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9、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10、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人们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感 和从事过的活动,都会在人们头脑中留下不同程度的印象,这就是记的过程;在一定的条件下,根据需要这些储存在头脑中的印象又会被唤起,参与当前的活动,得到再次应用,这就是忆的过程。 11、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是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反映。 12、创造思维是指运用新颖、独特的方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产生新思想、新假设、新 原理的思维。 13、想象是对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事物新形象的过程。 14、无意想象是指没有预定目的的、不自觉的想象,又称不随意想象。 \ 有意想象是指有预定目的的、自觉进行的想象,又称随意想象。 15、情绪和情感是个体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其需要所产生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16、意志是人自觉的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调节支配自己的行为,克服各种困难,以实现 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17、能力是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是活动得以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它是人们顺利 完成某种活动的必要的心理条件。 18、人格是指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模 式包括了个体独有的、稳定而统一的各种特质或特点的总和。 19、性格是指人对现实具有评价意义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性格是个性 中比较稳定的、独特的、起核心作用的心理特征。 20、气质是指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和灵活性方面的典型的、稳定的动力方面的心 理特征。 '

《心理学》试题库答案

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教育招生入学考试 (专科起点升本科) 《心理学》备考试题库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份,共60小题)。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小题)。 1.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一门科学,主要研究个体心理,包括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等,也研究团体和社会心理。 2.双盲控制:在有些心理学研究中,主试者和被试者都不知道自变量是怎样被控制的,这就是双盲控制,它有利于排除实验者的期望或偏好作用。 3.定势:定势是指重复先前的心理操作所引起的对活动的准备状态(2分),它是影响问题解决的一种重要因素,可以促进或阻碍问题解决(2分)。 4.创造性:创造性也称创造力,是指运用个人的才智产生出新颖、独特而有价值的产品的能力(3分),其核心成分是创造性思维(1分)。

5.知觉:当前的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并在人脑中产生的对这个事物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 6.感觉:当前的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并在人脑中产生的对这个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7.道德感:道德感是一种人类所独有的情感,是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在评价人的思想、意图和行为时所产生的主观体验。 8.恐惧:恐惧是一种基本情绪,是在准备不足、而又不能处理和应付危险可怕事件时产生的情绪体验。 9.流体智力:是受先天遗传因素影响较大的智力(2分),它主要表现在人不依赖于文化和知识背景而对新事物学习的能力(2分)。 10.关键期:指最易学会和掌握某种知识,技能及行为动作的特定年龄时期。关键期是儿童发展可塑性最大的时期,这一时期开展适当的教育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11.技能:由一系列动作所组成。它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经过练习获得的。 12.自陈量表法:自陈量表法又称自陈问卷,是测量人格最常用的方法(2分)。自陈量表法是对拟测量的人格特征编制许多测验试题,让被试回答,从其答案来衡鉴这项特征(2分)。 13.功能固着: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种物体的倾向称为功能固着。在功能固着的影响下,人们不易摆脱事物用途的固有观念,因而直接影响到人们灵活地解决问题。 14.思维: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和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15.智商:智商又称IQ,即智力商数,是衡量一个人智力水平高低的指标。 16.发散思维:又叫求异思维,是指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途径去思考,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它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三个特征。 17.性格:是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对现实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性格有好坏之分,是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 18.气质:气质是表现在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力方面的、稳定的个人特点,气质无好坏之分,具有较多的先天性。 19.系列位置效应:系列位置效应是指在回忆系列材料时,回忆的效果与材料在原呈现系列中所处的位置有关的一种现象(2分),在系列的开始部分和末尾部分的材料比中间的材料更容易回忆(2分)。 20.反射:反射是指有机体的中枢神经对外界刺激所做出的有规律的应答。无论是简单还是

实验心理学题目整理

一.名词解释:: 1. 双耳分听技术:让被试双耳同时听见两个分离的相互独立的声音信息。 本质:让被试双耳同时听见不同声音。 2. 追随耳实验:要求被试在双耳分听实验过程中始终复述某一个耳朵听到的信息,并且忽略所有来自另一只耳朵的信息。分别为“追随耳”和“非追随耳”。 3. 材料限制:指作业收到任务的低劣质量或不适宜的记忆信息的限制,因而即使分配到较多的资源也不能改善其作业水平。 4. 资源限制:指其作业收到所分配资源的限制,一旦得到较多的资源,这种过程便能顺利进行。因此,两个同事进行的作业若对资源的总需求量超过中枢能量,就会干扰。此时两个作业水平受互补原则决定,即一个作业应用的资源增加多少就会使另一个作业可得的资源减少多少。 5. 客体和特征特征是某个维量的一个特定值。客体是一些特征的结合。 6. 错觉性结合实验。指在不注意的条件下,向被试呈现的不同客体的特征发生彼此交换的现象。 7. 任务定义注意:在实验控制条件下,对某些刺激值或刺激维度而非其他刺激值或刺激维度的反应。 8. 加工定向注意:将注意看做一个把心理集中于多个感觉输入的一个的主动加工过程,注意提高了某些“被注意到”的任务或信息的加工质量。即为了改进加工的速度或准确性而把认知加工过程限制并集中在所有当前信息的某个子集上的过程。 9.(1)外围提示和符号提示。外围提示指提示直接出现在将被注意的位置,此类提示能自动引起注意,也被称为外源提示。 符号提示指提示只是指出注意应指向某个位置的一个符号。这种提示不会自动使注意指向被提示的位置,因此也被称为中间提示或内源提示。 (2)预言性提示和非预言性提示 预言性提示指对整个实验中有效试验次数多于无效试验次数的提示。(即目标更频繁地出现在被提示的位置上) 非预言性提示指在整个实验中有效试验次数与无效实验次数接近的提示。(即目标出现在被提示位置的次数并不比不被提示的位置多) 10.双任务范式:是在多个并行任务间注意的指向和调节作用。 11.警戒:持续性注意的一种形式,指个体在一定环境中为觉察特定的,难以预测而又较少出现的信号所保持的准备状态。(注意章节) 14.自下而上加工指由外部刺激开始的加工,而从上而下加工则指有关知觉对象的一般知识开始的加工。 15.不可能图形:是一种无法获得整体知觉经验的图形,也可说是一种特殊的错觉。 16.主观轮廓:错觉现象,指人们在一片完全同质区域中知觉到的轮廓。 17.知觉恒常性:人在一定范围内不随知觉条件的改变而保持客观事物相对稳定特性的组织加工过程。 18.暗适应:指在低亮度环境下感觉缓慢提高的过程。 19.视敏度:指分辨物体细节和轮廓的能力。 20.闪光融合:P369 21.视错觉:指单凭眼睛所见而形成的失真或扭曲的知觉经验。 22.接近法则:P372 23.听觉掩蔽:指两个声音同时呈现时,一个声音因受到另一个声音影响而减弱的现象。 24.促声融合:来自双耳的声觉信息融合成了来自一个“中央耳”的信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