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政治制度复习重点新

比较政治制度复习重点新
比较政治制度复习重点新

比较政治制度复习重点

一、名词解释

1、政治制度(p1):是指“在特定社会中,统治阶级通过组织政权以实现其政治统治的原则和方式的总和。它包括一个国家的阶级本质、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国家结构形式和公民在国家中的地位。

2、政治文化(p57):是政治群体在历史与当前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进程中,逐步形成的一套特定的政治态度、政治信仰和政治情感。它属于人类政治生活的主观意识范畴,反映的是政治心理层面的内容,并具体表现为人们对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的态度、情感、认识和评价,它既是现实的政治关系在精神领域内的投影,同时,又是人们对政治行为模式以及对政治系统的要求潜在而深远的影响。

3、政治合法性(p60):指某个政权、政权的代表及其‘命令’在某个或某些方面是合法的、、、即该秩序是否和为什么应该获得其成员的忠诚的问题。其核心内容表现在:a 是在某个社区或社会范围内,政府、政权、政治统治如何依靠价值观念或与价值观念相适应的规范有效运行b是这种有效性的范围、基础和;来源。

4、新的政治文化(p65):是指在政治制度的变迁过程中,与后继的相对较为先进的政治制度相适应的一种政治心理取向模式。

5、旧的政治文化(P65):在政治制度变迁过程中与被替代的相对较落后的政治制度相切合的、不能积极反映新的政治关系的政治心理取向模式。

6、分权制衡(p102):

分权:即权力的分力,是指国家权力不集中于国家机构的某个部门或一部分人,而应当合理地分割成若干部分,由宪法授予不同的国家机构和不同的人们所执掌。

制衡:是指分力为不同部门的权力之间形成彼此制约的关系,其中任何一部分权力都不能独占优势。

7、直接民主制(p133):是指任何公民都有权利和义务直接参与国家义务的决策和管理。

8、间接民主制(p133):是指公民通过特定的形式指定特定人员代表自己管理国家事务,公民的代表或其代表的代表是国家事务的直接管理者,而公民则凭借自身对其代表的监督、罢免等权利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决策和管理。

9、代议民主制(p134):是指人民根据主权在民的原则,按照一定的程序选举代表组成代议机关来行使最高权力的政治制度。

10、相对多数代表制(p155);也叫简单多数制、一轮选举制多数的选票,是指在一选区,

候选人或候选人代表的政党只需取得较多数的选票,无需超过半数或达到一定比例,即可当选和取得该选区的全部议席。

11、绝对多数代表制(p155):也叫过半数选举制、两轮选举制,是指候选人胡候选人所代表的政党所获得的选票必须超过本选区全部有效投选票数的半数以上方可当选。12、政党(p162):是指一定阶级、阶层或集团中的活动分子,基于共同的意志,为了共同的利益,采取共同的行动,以期获得或维持政权,或影响政治权力运作而建立起来的政治组织。

13、政党制度(P170);是指国家法律规定或实际生活中形成的有关政党的社会地位和作用,特别是政党执掌、参与或影响国家政权的具体体制和运作机制。

1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P199)是指中国各族人民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定期选举产生自己的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并由人民代表大会组成其他国家机关,以实现人民民主专政历史任务的政权组织形式。

15、倒阁权(p214):在实行议会内阁制的国家中,政府的存在是以议会的信任为条件的,如果议会不同意政府的施政方针,拒绝通过政府的政策、政府的组成、政府的财政议案或其他重要议案,即意味着议会不信任政府,此时政府或集体辞职,或者提请国家元首下令解散议会,重新大选,由新议会决定政府的去留。这就是议会对政府最重要的监督权——倒阁权。

16、弹劾权(p219);是议会控告违法失职的政府首脑、高级行政官员或高级司法官员并追究其法律责任的一种司法程序。

17、政府(P237):政府是国家机构的主要组成部分。广义的政府:国家权力的所有机关;狭义的政府:国家权力机关中的行政机关。

18、国家元首(p237):指主权国家形式上或实际上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是国家机构的组成部分,即首脑部分,国家元首通常是君主或总统。

19、司法独立(p277):司法制度的基本原则。其基本内容:司法机关独立于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的财政、人事、内部管理和业务活动相对独立;法官独立,只服从法律,不受任何势力干涉;法官职业化。

20、司法民主(p279):是为了避免司法专横而对司法权进行的限制。其内容包括: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司法公开以及其他对司法的监督制度。

21、司法审查制度(p305):又称违宪审查制度,是一种宪法保障制度,是通过法定程序审查和裁决立法和行政行为是否违反宪法的制度。

22、内阁制政府(p240):内阁制指由内阁总揽国家行政权力并向议会负责的一种国家政

权组织形式。内阁制政府又称议会制政府或责任内阁制政府。

23、总统制政府(p242):总统制是指由总统担任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并独揽国家最高

行政权力的一种政体形式。

二、解答、论述

1、政权组织形式的分类和特点

政权组织形式是在国家机构体系中横向配置国家权力并规范其运行的制度。将其分为:

议会制、总统制、委员会制和人民代表制。

(1)议会制的特点:议会在国家机关体系中居于实际的或法律上的主导地位,拥有产

生包括政府在内的其他国家机关并监督其权力运行的权力。可分为议会君主立宪制和议

会共和制。

(2)总统制的特点:议会在国家机关体系中与其他国家机关地位平等,不对其他国家

机关构成实际或法律上的派生从属关系。是最具分权制衡色彩的一种政权组织形式。

(3)委员会制的特点:最高国家行政机关采取委员会制,并以合议制的形式行使职权,

是一种国家权力划分最不清晰的政权组织形式。

(4)人民代表制的特点:人民代表机关作为国家的权力机关,在法律上拥有至高无上

的权力,一切其他国家机关均由其产生,对其负责受其监督。

2、政治文化的双重特性使得它与政治制度的关系呈现出两重性的特征?59

治文化的双重特性:一方面,政治文化自成体系,作为一个外在于组织体系的独立变量

与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发生着交互作用;另一方面,政治文化又内化于政治体系之中,

通过影响政治体系中的每一个行为者发挥其微妙的功能。

A.政治文化外化与政治制度之外,形成了政治制度的外在环境. 文化系统对于政治体系的“环境”的作用大于其他系统,所以作为政治制度外在环境的文化,主要是通过提供“合法性”的方式对政治制度发生作用。

B.政治外化内化于政治制度制之中,构成了政治制度的内在精神. 政治制度会由于政治文化的内化作用而显现出特有的制度“基本倾向”即制度文化。政治制度离不开人的修订和实施,不可避免的带上个人的主观意识,另一方面,已经形成的制度文化又会对每一个行为者进行教育和实行约束,使其与政治制度的主流精神保持一致。

3、新的政治文化对新的政治制度的推动作用?(了解)66

A、新的政治文化有利于政治制度顺利实施变革(取向功能、规范功能、调节功能)

B、新的政治文化有利于弥合制度变革造成的社会心理创伤

C、新的政治文化有利于新的政治制度获得稳定的政治认同

4、政治制度过程与政治文化的关系?72

A、政治文化对政治制度目标的功能性作用(政治文化影响政治制度目标的形成、政治

文化影响政治制度目标的转化)

B、政治文化对政治制度运作的功能性作用

C、政治文化对政治制度结果的功能性作用

5、对卢梭的人民主权的理解?84

A、主权是至高无上的(构成主权的公意——人民的整体意志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居于“最

高指导地位。其规定了人民主权的权威地位)

B、主权是不可转让的(主权是人民意志的体现,是公意的运用,集体的生命)

C、主权是不可分割的(主权本质是由公意构成的,公意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

D、主权是不能代表的(主权本质是由公意构成的,而意志是绝对不可以代表的)

6、代议制的意义和缺陷94

意义:其体现了现代民主的三个原则,因而对现代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来说具有重大意

义:”人民主权原则“、”“少数服从多数”和“保护少数”原则、“在国民监督和批评下”

会议和政务公开原则

弊端:议会中的普遍无知和无能,即议员的智力能力不够;立法受到社会不同利益集团

的影响,即存在着阶级立法的趋向

7、对“公社是由巴黎各区通过普选选出的市政委员组成的的理解?116了解

这些委员是负责任的,随时可以罢免。其中大多数自然都是工人或公认的工人阶级代表。公社是一个实干的而不是议会式的机构,它既是行政机关,同时也是立法机关。警察不再是中央政府的工具,他们立刻被免除了政治职能,而变为公社的负责的、随时可以罢免的工作人员。所有其他各行政部门的官员也是一样。从公社委员起,自上至下一切公职人员,都只能领取相当于工人工资的报酬。从前国家的高官显宦所享有的一切特权以及公务津贴,都随着这些人物本身的消失而消失了。社会公职已不再是中央政府走卒们的私有物。不仅城市的管理,而且连先前由国家行使的全部创议权也都转归公社。

8、对法治的理解?125

A、法治缘起于自然法学说,奠基于自然法的契约论之上,保护“人与生俱来的诸项权利”是法治

的根本使命。

B、正因为法治体现了对公民权利与自由的偏爱,所以法治必须要求限制政府的权利,即法治不仅以法律统治民众,更以法律约束统治者,从而法治与宪政有着天然的联系。

C、法治强调依法治国,依法办事,但更强调所依之法必须合“法”,它包括正义一类的内容在内。

D、法治强调法律是被人们能动发现的自然法则,因此法治重视法律的规范性、稳定性和持久性。实行法治的原则:

(1)法律必须是普遍的和公开的。

(2)法治的最终目的是维护人的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

(3)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4)司法必须独立。

法治的价值取向:第一,维护社会公正。第二,尊重和保障人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第三,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第四,优化权力监督制约机构,促进司法功能发挥最大效益。第五,整合监督资源,形成对行政权监督的合力。

法的实质:第一,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二、法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9、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145

A、权威制原则:选举应对国家政治生活具有实质性的影响其内容如下:代议机构是否

真正通过选举产生;代议机构是否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代议机构是否在国家政治生活

中具有实际影响力

B、普遍性原则:该原则涉及享有选举权的公民的广泛程度,是指是否实现了普选权。

C、平等性原则:是指”一人一票、每票等值“,不允许任何选民享有特权。其涉及一

下问题:差别选举制问题、复数投票权问题、少数派的利益问题。

D、透明性原则:是指选举的充分开放和公开。

E、自由性原则:是指选民投票是出于自愿并且有选择余地,其涉及一下问题:强制投

票问题、秘密投票问题、选举的物质保障问题、选举的自由度问题

10、现代西方选举制度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161

(1)作用:政治录用方式、实现代议制的方式、政府权力合法化的方式

意义:

A、政治意义:稳定政局,为政府权力的和平交接和转移提供了有效的保障,从而为国

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创造了稳定的政治环境。

B、社会意义:调动了公民的参与积极性

C、教育意义:培养了公民的公共意识和参政意识

(2)存在的问题

A、选举中的金钱控制问题

B、选举迎合选民的问题

C、选举地理问题

D、选举的实际影响的减弱趋势的问题

11、政党的分类168

按照政党的阶级基础:资产阶级政党和无产阶级政党

按照政党的意识形态:资本主义政党、民主主义政党、共产主义政党、民族主义政党

按照政党的制度那个地位:执政党和在野党

按照政党活动的范围:地方党、民族党、国家党

按照政党的组织状况:大党、小党、严密型政党、松散型政党

12、议会政治危机的表现?231

A、议会地位的衰落与权力的虚化

B、议会决策模式的固有缺陷和立法效能的萎缩

C、行政权力的膨胀对议会权力的侵蚀(行政权力的集中、政府职能的扩张、政府统揽

立法和行政)

13、政府的政治统治职能和社会职能之间的关系?254

A、政治统治职能有赖于社会职能而实现,社会职能能寓含政治统治职能

B、二者的统一是一种多样性的、包含差别的、变化着的统一。体现出一种辩证的关系(比如在阶级社会中,剥削阶级国家趋向于强化政治统治职能,以维护其既定的社会制度,还从事社会职能,维护其合法地位。随着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不得不进一步加强社会职能,增强合法性,相应的增强政治统治职能的有效性)

14、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论述)342

A、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根本原则: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规定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不同

于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阶级属性,而且表明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合法性,权力是人民

赋予的)

B、人民行使权力的形式:人民代表制(选举产生具有代表性的人群来代表全体人民的意愿,它附着于全体人民之上)

C\政府制度主要原则:“议行合一”(现代社会主义国家的议行合一更多的是规定权力机关与行政机关不得兼职。有利于保证人民权力的统一性,有利于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的统一)

D\政府权力机关的运作机制:“依法治国”依法治国(从法律、制度上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又为政府行为定下了规则,规范着国家机关的权力运行)

E\政治制度的核心:“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领导核心,政治体制的重要

组成部分)

15、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发展和完善?(论述)354

A\积极稳妥的政治体制改革——政治制度完善的途径(本质上说,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中必须以法律制约权力,实行政党分开,实行中央与地方合理分权,加强民主监督、民主选举、科学决策,加强人民代表机关的作用,还要加强党的执政和领导能力。

B\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和法制建设(人民当家作主,实现无产阶级专政。健全的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国家加强民主建设的有力保障)

C\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制的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是不断发展和完善中的政治文化,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民的政治文化,民主制度的真正落实要体现在对民主的制度化、程序化和规范化的认同上)

16、西方现代民主制度的基本原则?(整个第四章)4个

第一,政治权力来源的人民主权原则;(卢梭的人民主权学说)

第二,人民行使权力的代议制原则;(代议制三原则:人民主权原则、少数服从多数原

则、“在国民监督和批评下”会议和政务公开原则)

第三,民主制度权力结构中的分权与分工原则;(孟德斯鸠的分权制衡)

第四,民主制度运作的法治原则。(西方法治思想)

17、社会经济发展与政治制度关系的两种模式及产生原因?

四次革命(工具制造的革命,农业革命,工业革命,知识革命)、、、、、人类社会的四次

大革命不仅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提高了人类自身的物质生活水平,更为重要

的是,它还极大地推动着人类从最初的孤立、分割、封闭的时代向相互联系、彼此交融

的多中心时代,进而向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全球化时代迈进。

社会变化导致制度变迁(原始的渔猎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知识社会);

社会发展导致制度创新(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

18、无产阶级革命与资产阶级革命的区别?

第一,资产阶级革命通常是在资本主义结构较为现成的形式已经具备时开始发生的,这种形式在公开革命以前就已经在封建社会内部生长并成熟了;而无产阶级革命却是在社会主义结构现成的形式没有或几乎没有具备时开始发生的。第二,资产阶级革命的基本任务是夺取政权,并使政权适合于已有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而无产阶级革命的基本任务则是在夺取政权以后建立新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第三,资产阶级革命通常以夺取政权来宣告完成;对于无产阶级革命来说,夺取政权却只是革命的开始,并且政权是用作改造旧经济和组织新经济的杠杆。

19、西方法治思想的内涵?(论述)

西方法治概念总结:(1)法治缘起于自然法学说,奠基于自然法的契约论之上,保护“人与生俱来的诸项权利”是法治的根本使命;(2)正因为法治体现了对公民权利与自由的偏爱,所以法治必然要求限制政府权力,即法治不仅以法律统治民众,更以法律约束统治者,从而法治与宪政有着天然的联系;(3)法治当然强调依法治国,依法办事,但更强调所依之法必须合“法”,它包括正义一类的内容在内;(4)法治强调法律是被人们能动发现的自然法则,因此法治重视法律的规范性、稳定性和特久性。

实行法治的原则:第一,法律必须是普遍的和公开的。第二,法治的最终目的是维护人的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第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第四,司法必须独立。

法治的价值取向:第一,维护社会公正。第二,尊重和保障人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第三,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第四,优化权力监督制约机构,促进司法功能发挥最大效益。第五,整合监督资源,形成对行政权监督的合力。

法的实质:第一,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二、法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比较政治制度

一、单选题 1. (2分)立宪君主制下的内阁制政府是()。 ? A. 英国 ? B. 美国 ? C. 日本 ? D. 意大利 得分: 2 知识点:比较政治制度作业题 2. (2分)有选举权的公民可以自行决定是否行使自己的投票权是指()。 ? A. 普遍选举 ? B. 自由投票原则 ? C. 直接选举 ? D. 秘密投票原则 得分: 0 知识点:比较政治制度作业题 3. (2分)统治阶级为行使国家权力而设立的整个国家机关的总称是()。

? A. 国家政权的根本性质 ? B. 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 C. 国家结构形式 ? D. 国家机关体系 得分: 2 知识点:比较政治制度作业题 4. (2分)英国政府体制的主要特征是()。 ? A. 议会主权 ? B. 人民主权 ? C. 国家主权 ? D. 政党主权 得分: 2 知识点:比较政治制度考试题 5. (2分)现代西方民主制的核心是()。 ? A. 元首 ? B. 议会制 ? C. 间接制

? D. 法院 得分: 2 知识点:比较政治制度作业题 6. (2分)英国的权威象征和精神领袖是()。 ? A. 英王 ? B. 议长 ? C. 党魁 ? D. 大法官 得分: 2 知识点:比较政治制度作业题 7. (2分)制度分析方法的逻辑起点是()。 ? A. 制度 ? B. 经济 ? C. 社会 ? D. 自由 得分: 2 知识点:比较政治制度作业题 8.

(2分)提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的是()。 ? A. 霍布斯 ? B. 孟德斯鸠 ? C. 卢梭 ? D. 洛克 得分: 2 知识点:比较政治制度作业题 9. (2分)当代的多元民主理论是在与()的对立中发展起来的。 ? A. 国家主权理论 ? B. 政党 ? C. 多元政治理论 ? D. 多元经济理论 得分: 0 知识点:比较政治制度作业题 10. (2分)在西方,选举制度最根本的原则是()。 ? A. 普遍选举

比较政治制度、地方政府学重点

材料分析题 1.材料一中提到了“选举人团”制度和1787年制宪会议,请回答1787年美国的制宪会议上关于总统选举是怎么规定的?为什么会这样来规定?美国总统的大选一般要经过几个阶段?美国总统届、任、位如何进行区分? 2.材料二显示了2000年由选举人团制度和1787年制宪会议弊端引发的世纪诉讼的相关内容,为什么选举人团制度会备受质疑?最后在法制与民主的较量中是谁胜利了?如何理解这一特殊情况? 3.材料二中联邦最高法院的判决才成为总统选举诉讼的最后判决,显示了联邦最高法院的权威,材料三体现了为后来的联邦最高法院地位提升的那个案件?约翰马歇尔的最后裁决是什么?该案的意义有哪些? 1、(1)1787年美国的制宪会议规定美国总统是由各州选民选举的选举人团对总统进行直接选举,而不是由选民进行直接选举,获得选票人数过半数的总统候选人当选。(2)这样规定有利于简化选举程序,客服直接选举的技术困难。(3)美国总统的大选一般要经过:预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竞选、总统大选四个阶段。(4)总统的每一次选举成为一届,担任总统一届为一任,同一位总统担任两届总统也称为一任。位是指从历史上第一位总统至今的总统个数。 2、(1)因为选举人团制度并不一定代表多数,它采用“胜者通吃”的原则,只要候选人在选区获胜就获得该选举的全部选票(2)法治胜利了(3)说明美国的法制问题,信奉法治至上,认为任何问题都可以通过法律解决,体现了美国的法治思想和完美的法律体系 3、(1)马伯里诉麦迪逊一案(2)约翰·马歇尔的最后裁决:①依据宪法规定,麦迪逊拒绝发出委任状是不对的②依据宪法规定,最高法院没有对此类案件的初审查权,法院只对涉及到一方为国外或州的案件中才有初审查权。马伯里既不是一个外国人,也不是一个州,故最高法院无权作出强制麦迪逊发出委任状的裁决③1779年司法法却赋予了最高法院对此类案件的初审的权力,与宪法相抵触,故是无效的(3)里程碑的意义:①最高法院具有司法审查权,及对法律解释的权利。即包括国会在内的一切政府部门都要受法律裁决的约束,因为宪法在制定时没有规定谁对宪法有解释权,而该案件确定了法院的司法审查权,即最高法院具有宪法解释权。法院的裁决体现了宪法的最高意志,而宪法又是国家的最高大法,所以法院的裁决对一切政府部门都有约束力②该案件确立了法院特别是最高法院的地位和作用,从而使法院与司法部门、政府部门鼎足而立。 简答题 1.现代民主制度的形式有哪些?直接民主制与间接民主制、代议民主制、行政集权民主制、共同参与民主制 2.主张一院制的原因有哪些?(1)两院无异于两个主权,若意见分歧,其中必有一院不能代表公共意志;如果两院意见一致,其中必有一院是多余的,故没有设立的必要(2)两院造成互相推诿,办事拖拉,浪费人力物力;一院则行动敏捷,建华机构等,可以曾强议员的责任感(3)两院制往往会引起议会内部的矛盾,使行政机关有机可乘,容易导致行政机关操纵议会,使代表公众意志的议会丧失能力,这是与人民主权的原则不相符合的。 3.英美两党制有哪些不同特征?(1)政治体制不同,使英美两大党对政府的影响力完全不一样(2)就政党的纲领来看,英国两党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分歧,而美国两党则没有明显的意识形态分歧(3)英美两党制下的政党组织结构不一样,英国两党的组织体系较为严密,而美国两党则组织松散(4)在不同的政治体制下,英美两国政党发挥作用的途径是不一样的。 4.半总统制政府制度发端于法国第五共和国的原因有哪些?(1)首先,国内经济状况的变动是第五共和国半总统制政府制度建立的根本原因(2)其次,国内政治矛盾的激化是第五共和国半总统制政府制度建立的一个重要原因(3)此外,法国政党体制的新变化是主要原因之一(4)再次,戴高乐政治哲学理念及其实践的深远影响(5)最后,法国人民要求建立一个稳定的、强有力的政府的意愿是第五共和国半总统制政府制度建立的又一个重要原因。第五共和国半总统制政府制度的建立有其深远的历史背景,是历史必然的产物。5、中西方代议制度的区

研究生考试比较政治制度简答论述

比较政治制度 目录 简答题 (2) 1、西方国家代议制度的基本特征 (2) 2、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的特点 (2) 3、行政制度的基本特征 (2) 4、西方国家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3) 5、主要的司法原则有哪些 (3) 6、现代民主制度的形式有哪些 (3) 7、主张一院制的原因有哪些 (3) 8、英美两党制的不同点有哪些 (4) 9、现代选举制度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 (4) 10、半总统制政府制度发端于法国第五共和国的原因有哪些 (5) 11、中西方代议制度的区别有哪些 (5) 12、选举的过程与程序、当选制度 (5) 13、总统制政府的几种不同类型 (6) 14、文官制度建立的原因及其意义 (7) 15、立宪政府应该具备哪些条件和要素 (7) 16、美国总统职权不断扩展的主要原因 (8) 17、宪法在调整社会关系、确认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维护公民权利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8) 18、代议机关的议事规则 (9) 19、比较内阁在美国、法国、英国三国中的作用 (9) 20、如何理解司法独立原则 (9) 21、比较君主立宪制国家元首与议会共和制国家元首的区别与联系 (10) 22、简述美国联邦政府决策过程的三种类型 (10) 23、论述如何完善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 (10) 论述题 (11) 1、总统制政府制度的特征 (11) 2、代议制度在当代的作用是什么 (11) 3、中国与西方国家政府制度的区别 (12) 4、论述西方国家议会的主要权利有哪些 (12) 5、以工党为例,论述执政党与国家政权的关系 (13) 6、论述内阁制和总统制政府的特征,并以英美两国为例进行比较分析 (13)

比较政治制度期末复习思考题

比较政治制度期末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政治制度:政治制度是指在特定的社会中,统治阶级在政治活动中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1、关于国家本质的规定。2、关于国家政权组织形式的规定。3、关于国家结构制度的规定。4、关于具体的政治制度。5、关于基层民主政治制度。 人权: 主要是指人们的基本权利,它是人们必要的、起码的、最低的生存和发展权利,是满足人们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最基本需要的权利。与此相反,非人权权利,亦即非基本权利,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比较高级的权利,是满足人们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的比较高级需要的权利。 公民权:宪法学意义上的公民权一般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公民权,是指由国家宪法和法律确认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权利内容。狭义的公民权,指宪法赋予公民等社会个体的可作为或不作某种行为,以实现自己的利益、主张、自由的资格和权能。 4、代议民主制: 代议民主制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它通过选举产生议会,由议会行使权力,实行间接的民主。其最大特点是三权分立,立法权优先,由选举产生的议会至上。 代议民主制又称间接民主制,是由公民以选举形式选出立法机关的成员,并代表其在议会中行使权力(称为代议)。 5、直接民主:主要是指不借助中介或代表,自己对自己的事务进行的直接管理,即人民不间断地直接参与行使权力,所遵循的原则是少数

服从多数。直接参与、直接选举是直接制民主的主要构成要素。6、协商民主: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西方政治学界兴起的一种新的民主理论。它是在对自由主义民主和共和主义民主的批判吸收发展起来的。协商民主作为一种更为直接的民主形式,唤起了理性立法、参与政治和公民自治理想。 7、选举,实质上是实现民主的一种过程,人们通过选举活动,表达自己参政的一种愿望和行动。 选举是由主体、客体、目的、程序等一系列要素组成。所谓主体,就是从事选举活动的人;客体即是被推荐者或被选择者;目的是选举活动期望达到的目标;而程序是选举活动中所必须经历的一系列方法、步骤。简言之,选举是以一定的方式选择自己的代表或负责人的一种行为过程。 8、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之一,主要是指公民依照法律规定享有选举国家代表机关的代表或其他国家机关领导人的权利。选举权作为一种政治权利,经历了从有限的集团逐渐向全体成年公民拓展的过程。 9、被选举权;被选举权是指公民依照法律规定,被选任为国家机关代表或其他国家机关领导人的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通常由一国宪法、法律规定并受到保护。 10、制度:所谓制度,主要是指社会生活的一种行为规范、一种行为规则。从制度的基本结构看,制度可以分为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思

《比较政治制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比较政治制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一、单选(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1. 下列国家中,属于二元制君主制政体的是( )。 A.丹麦 B.荷兰 C.约旦 D.比利时 2. 下列国家中,采取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是( )。 A.法国 B.瑞士 C.加拿大 D.美国 3. 总统制是最早由( )创立的政体。 A.法国 B.德国 C.英国 D.美国 4. 下面国家中采用柔性宪法的是( )。 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巴西 5. 下列国家中,采取联邦制国家结构形式的是( )。 A.法国 B.日本 C.加拿大 D.意大利 6. 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出现于( )。 A.美国 B.日本 C.瑞士 D.法国 7. 根据英国1911年英国议会法规定,英国下议院每( )年举行一次大选。 A.2 B.3 C.4 D.5 8. 下列国家的国家元首,由直接选举产生的是( )。 A.德国 B.法国 C.美国 D.日本 9. 下列国家中,采用混合代表制选举产生议会下院议员的是( )。 A.美国 B.法国 C.英国 D.德国 10. 法国总统选举采用( )。 A.一轮多数投票制 B.二轮多数投票制 C.三轮多数投票制 D.四轮多数投票制 11. 自1955年以来,长期执掌日本政权的政党是( )。 A.民主党 B.社会党 C.自由民主党 D.公明党 12. 选民登记制度于19世纪末在( )建立。 A.美国 B.德国 C.法国 D.英国 13. 下列国家中采取两党制政党体制的有( ) A.印度 B.德国 C.美国 D.法国 14. 根据美国宪法规定,总统有权(经参议院提出咨询意见和同意)缔结条约,但须得到参议员( )的赞同。 A.3/5 B.3/4 C.1/2 D.2/3 15. 以建设性不信任案方式推翻政府是( )特有的政治现象。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16. 下列国家中,在政府的组织原则上采取不相容原则的有( )。 A.英国 B.美国 C.加拿大 D.澳大利亚 17. 下列国家元首中,属于虚位元首的是( )。

比较政治制度讲稿--导论

《比较政治制度》讲稿 导论 使用班级:政治学与行政学2009(1-2) 高岗仓 2011.01

【课程总序】: 授课教师介绍:张洁、高岗仓 课程学习的基本要求: 多读书: 1.读一些政治学经典著作 2.本课程的参考书目 多思考:学有所思,培养专业思维能力 多动手:写一些小的政论评价文章,锻炼专业协作能力 考核方法与成绩评定: 1.平时:40%,主要是两次作业及课堂情况,作业侧重对专业思维能力和专业写作能力的考核。作业必须是个人的真实认识和自主撰写。 2.结课考试:60%,闭卷考试,大概题型包括选择、简答、论述、案例等。闭卷考试侧重对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和专业思维和专业分析能力的考核。 课程基本内容:(对比教材目录) 比较政治制度是一门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政府运作机制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的课程。 研究领域涉及西方国家的政治体制和国家机构体系的众多领域。 探讨现代政治思维下社会经济与政治制度、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的关系。 对比分析现代民主制度的基本原则与形式,分析选举制度、政府行政制度、代议制度、司法制度等制度运行规律。 从马克思主义国家体系分类出发,研究资本主义的国家政治制度、社会主义的国家政治制度、第三世界国家的政治制度等问题。 教材的使用:本教材是目前这一课程教学中使用的通用教材,或者是最权威的教材。但是本教材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教材在内容处理上,由于比较政治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和比较方法的多样性,特别是在综合比较、国别比较等方面处理上的难度使内容体系处理较为混乱。 二是课本摇摆于政治思想比较与政治现象比较之间。课堂处理上侧重于制度比较,对于政治思想发展的梳理则一般采取回避的态度。 三是教材在写作上偏重于学术著作,较为晦涩,通读性不足。 四是教材力图用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解释一切政治制度现象,但是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来看,这些解释都不是十分充分的,甚至于有些不是必要的。

比较政治制度

比较政治制度 名词解释篇示例 1、国家元首:是在形式上是最高国家权力的执掌者和国家在对外关系中的最高代表。是主权国家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是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P71 2、政治文化:是指个体对国家政治生活的政治心理倾向和政治价值取向。它包括政治认识、政治情感、政治态度、政治动机、政治意向、政治信念、政治思想及政治理想等等。P14 3、一党制:是指一个国家长期由一个政党掌握政权的政党制度,包括三种形式:一是法西斯统治下的一党制;二是民主制下的一党制,三是发展中国家的一党制。P127B卷 4、“分权与制衡”原则:是指把国家权力主要分为行政权、立法权和司法权三部分,由不同的国家机关分别行使,这三种权力之间又必须相互制约以保持平衡的一种政制原则。P60 5、地缘政治学(政治地理观):一国的地理和生态状况与该国的政治生活有着密切的关联性。它是政治地理学中的一种理论,根据各种地理要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式,分析和预测世界或地区范围的战略形势和有关国家的政治行为。地缘政治学把地理因素视为影响甚至决定国家政治行为的一个基本因素。 P13 6、政治制度:通常是指与一国社会性质相适应的国家权力机构和基本政治制度,是规范人类政治生活的规则体系,主要涉及政治权力如何分配以及社会秩序如何维护等问题。一般由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构成。P5 7、两党制:是指一个国家虽然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政党,但只有两个势均力敌的主要政党,能够通过控制议会多数席位或赢得总统选举的胜利而单独地轮流执政的制度。P128 8、委员会制政府:又称委员制或合议制,指国家最高行政权不是集中在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一人手中,而是由议会产生的委员会集体行使。P186 9、比例代表制:即各参加竞选的政党根据其得票多少,按比例分配议席,各政党所得议席与其所得选票的总数成正比。这种方式20世纪以后的欧洲大陆国家广泛实行,计票方法适合大选区使用。P98

比较政治制度复习提纲

比较政治制度复习提纲 第一章比较政治制度概述(1)一、比较政治制度的学科属性:政治学是法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 政治学包括政治学理论、本国政治、比较政治、行政管理与公共政策、国际政治5个二级学科。 二、什么是比较:①一般的理解;不同于西方比较政治学中的“比较”。 ②阿尔蒙德在《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 中指出:“比较分析是防止我们对人类社会各种可 能性视而不见所能获得的最佳办法”。 三、为什么要比较政治制度:①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它山之石,可 以攻玉。 ②西方政治制度腐而不朽,确有可取之 处。 了解 第二章西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西方政治制度的发展过程 ㈠奴隶社会【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公元前11世纪—5世纪)】(重点) ⒈古希腊—城邦民主制(直接民主)★★★ ①Ⅰ城邦民主制的内涵:指城邦中全体公民享有平等的权利,行使 决定国家大政和参与国家管理的权力的政治制度。 Ⅱ城邦民主制的特点:主权在民、直接民主(抽签、任期短暂、不能连任)、权力制约、法治。 ②三大改革: Ⅰ梭伦改革:?背景:公元前594年,出身平民的工商业奴隶主崛起。 ?内容:颁布“解除债务令”;以财产多寡而非血缘作 为划分政治地位的依据;划分为四个等级,权利与财 产对应;四百人会议、陪审法庭。 ?意义:平民获得了参与政治的权利,扩大了民主的范 围;为奴隶制城邦民主制奠定了基础。 Ⅱ克里斯蒂尼改革:?背景:公元前508年,梭伦改革扩大了民主的 范围,但财产资格的限制较高;平民要求更多 的政治权利。 ?内容:重新划分选区,进一步打破氏族贵族的

势力范围;公民身份的资格逐渐降低,失去氏族族籍的自由民和(2)外来居民取得公民身份;民主机构更加健全,五百人会议,十将军委员会,陪审法庭;首创“陶片放逐法”。 ?意义:确立了城邦民主制,完成了雅典由氏族社会向国家的历史过渡。 Ⅲ伯里克利改革:?背景:公元前5世纪,伯利克里主政,为了使民 主制度更加完善,进行了改革,使雅典民主政治 最终确立并达到顶峰,被称为雅典民主政治的 “黄金时代”。 ?内容: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执政官以及 所有官职向每个等级的公民开放。 ?意义:民主氛围创造的空间,使雅典在精神文化 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但是,雅典民主仅限于占 城邦人口小部分的男性公民。对妇女、外邦人、 广大奴隶而言,民主却是遥不可及。雅典民主只 是“成年男性公民当家做主”的政治制度。 ③三次改革的规律:这三次改革都是在随着古希腊经济社会的发展, 工商业奴隶主财富的日益膨胀以及城市平民阶层的不断扩大,他们逐渐对他们在政治上的弱势地位产生不满,为了获取政治权利而与氏族社会中的贵族不断夺权的过程,并通过执政者顺应民意的改革而逐步实现古希腊由氏族贵族社会国家向奴隶制民主城邦制国家的转型。 ④为什么在生产力水平整体低下的情况下,古希腊能够实行城邦民 主制:民主作为政治上层建筑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历史实践证明,民主政治与商品经济是不可分的。雅典城邦能形成不同于斯巴达的民主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就得益于它较为发达的商品经济。雅典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农业不发达,迫使它不得不向海外发展,这不仅表现为它对异族的殖民扩张,更主要地还表现为它的海外贸易。雅典民主发展的进程与其商品经济的发展进程是相应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对雅典城邦民主制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一,商品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人员的流动和不同氏族成员的杂居,根据血缘关系对成员进行的管理不能不让位于按地域对成员的管理,从而加速了国家产生的进程;其二,商品经济的发展造就了城邦的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工商业阶层,包括工商奴隶主和平民,它们是民主发展的主要动力。历史实践证明,雅典民主政治发展过程中的每一次政治改革,都有着平民力量的支撑,不是受到平民的推动,就是依靠平民作坚强后盾;而在雅典政治发展过程中对建立民主政治具有重要贡献的政治家,如梭

比较政治制度笔记

比较政治制度笔记 导论 一、比较政治制度的课题与方法 1、比较对象 威洛比认为,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关于政府的问题,另一方面是探讨如何解决有关政府的问题。前者是静态的,相对简单;后者是动态的,比较复杂。 制度是有生命的,指制度是变化的,灵活的,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以政治机构为比较的重点,最核心的是政治制度。 2、比较方法 历史考察法、比较宪法史法、国别比较研究法、比较制度史(专题或专项比较研究)、综合分析比较研究。 二、政治机构的历史考察 1、分类标准 A构成基础:寡头政治民主政治 B经济基础:非社会主义政府社会主义政府 C社会基础:氏族政府都市警察政府民族政府世界政府 D主权构造:单一政府复合政府 2、政治权力的变革导致政治机构的更替 政治权力的变革的外部形态有三种: (1)统治机构内部的变革 (2)最高统治者的变革 (3)统治关系的变革 三、政治制度建立的思想文化背景 1、西方政治制度的文化基础 (1)人性:看作自然属性,把人归属为动物。 伊壁鸠鲁,功利主义的创始人,从功利主义的视角探讨人性,“趋乐怕苦”; 马基雅维利,从经验主义的视角探讨人性,“自私,贪得无厌”; 霍布斯,从机械主义的视角探讨人性,“自我保护”,欲望与理性(欲望的派生)。 (2)作为目的和手段的民主 阿尔色修斯,人类天生要结成“社会联合体”,才能过上幸福舒适的生活。社会联合体包括家庭、自由联合体、村镇、城市、国家。国家具有至高无上性,主权属于人民。 密尔顿,从自然权利的基础上论述人民主权。公共权利来自人类自我保护、追求的自然权利。官员为人民服务,是人民的代表。 卢梭,人民主权。 (3)法治 亚里士多德,寻求统治必须寻求正义,正义需要权威,权威来源于法治; 西塞罗,官员是法律的创造物,权威是法律给予的,必须依据法律来统治,否则是合理、不道德的; 哈林顿,共和国应该是一个法治的共和国,法治才能保证权利; 洛克,人的财产、公共利益通过法律来保护; 孟德斯鸠,法律是事物本质的必然联系。

比较政治制度重点总结 曹沛霖等主编

1.政治制度是规范是规范人类政治生活的政治体系。政治制度有正式规则和非正式规则构 成(11) 2.政权组织形式是国家机构体系中横向配置国家权力并规范其运行的制度模式。根据国家 权力的横向配置状况可将政权组织形式分为:议会制、总统制、委员会制和人民代表制。 根据权力的纵向配置状况可将国家结构形式分为单一制和联邦制(19) 3.代议制的基本内容:人民通过选举产生自己的代表,由代表组成议会,议会作为民意机 关拥有国家主权,可根据自身意愿将国家权力委托给其他国家机关行使(29) 4.马克思指出人类的最根本特性是人的社会性(35) 5.政治文化是政治群体在历史与当前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进程中,逐步形成的一套特 定的政治态度、政治信仰和政治情感;它属于人类政治生活的主观意识范畴,反映的是政治心理层面的内容(57) 6.政治文化分为村民型政治文化、臣民型政治文化和参与型政治文化(61) 7.最早提出近代主权学说的代表人物是法国的早期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家让布丹。布丹最 大的贡献是第一次确立国家和主权两个概念之间的联系,把主权视为国家最本质的特征8.霍布斯是17、18世纪流行的自然法和契约论的创始人之一,也是把主权理论用于论证 君主主权的重要代表人物(82) 9.洛克倡导议会主权论,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执行权和对外权(83) 10.卢梭对人民主权论述有以下几个原则:1、主权是至高无上的2、主权是不可转让的3、 主权是不可分割的4、主权是不能代表的(85) 11.天赋人权论揭示的人民权利主要包括生命权、自由权、财产权和反抗权,其中财产权是 最一般的权利(89) 12.密尔在《代议制政府》这部著作中,全面论证了有关代议制政府的一般原则及其职能、 组织、活动等问题(91) 13.洛克的分权学说经过孟德斯鸠的改造,发展成为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衡 的理论(102) 14.分权制衡模式------英国模式(110) 15.三权分立与议行合一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家机构组织原则(115) 16.法治成为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一个核心特征(119) 17.法治原则最直接的价值取向就在于争取民主、巩固民主(130) 18.代议制民主是一种间接民主制,它是指人民根据主权在民的原则,按照一定的程序选举 代表组成的代议机关来行使国家最高权力的政治制度(134) 19.现代选举制度以民主为核心,同时又成为实现民主的手段。光荣革命后英国“议会主权” 原则得以确立(141) 20.选民资格问题是美国自1787年以来选举制度发展最核心的问题。首先,选民的财产资 格限制问题。其次是黑人选举问题。再次是妇女选举问题(142) 21.在普选制形成过程中,英国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封建特权问题,美国主要问题是种族歧视 问题(143) 22.选举原则主要有权威性原则、普遍性原则、平等性原则(一人一票,每票等值,不允许 任何选民享有特权)、透明性原则(选举充分的开放和公平)和自由性原则(选民投票时出于自愿并且有选择的余地)(145) 23.权威性原则主要指选举应对国家政治生活具有实质性影响力,主要包括第一、代议机构 是否真正通过选举产生;第二、代议机构是否是国家最高立法权力机关,第三、代议机构是否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实际影响力(145) 24.选举程序有选区划分、选民登记与候选人提名、竞选、投票制度(间接投票和秘密投票)

比较政治制度复习提纲 (2)

政治文化:公众对政治的态度和他们在政治体系中的角色。 体系层面:公民和领导人对构成政治体系的价值观和组织的看法。体系体现了对政体和国家的基本忠诚。民族自豪感是政治文化的突出例子。 政治合法性为成功的政治过程奠定了基础。合法性高的政治体系和政府,在制定和执行政策方面将 更为有效,更有可能克服困难和噩运。 过程层面:对政治应当如何运转的期望及个人与政治过程的关系。 公民在政治过程中所扮演角色有三种模式: 参与者 政治消息灵通并提出政治要求,基于绩效而给予政治领袖支持。 顺从者:消极地服从政府官员和法律,但是他们不投票也不积极参加政治。 政治盲:几乎不知道政治是什么(文盲,偏远山区的农民,忽视政治的人) 现代工业民主国家:大规模的参与者:提供了足够的政治积极分子,以确保政党竞争和投票率。也为各政党、候选人和压力集团关于公共问题的辩论提供了有鉴别力的听众。 权威工业国:(东欧的前共产主义)大部分是顺从者,被政党,官僚部门和政府控制下的大众媒体等政治机构动员起来。人们被鼓励甚至被强迫象征性投票… 权威转型国:反体制和体制内的政治参与,大部分是顺从者… 前工业民主国:最大的群体是政治盲,培养公民意识是巨大的挑战。 政策层面:公民和领导人对政府的政策期望。 在民主国家里,正在进行的关于“大政府”和“小政府”、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的争论,反映了对政府规模的不同设想。 2. 1家庭 家庭是第一个社会化的来源。参与家庭决策制定能够增强儿童的政治能力感,锻炼政治互动的技巧,并鼓励他像成人一样积极参与政治体系。同样的原因,对父母决策毫无疑问的服从可能使儿童倾向于接受政治顺从者的角色。家庭还确立了种族,语言,阶级,宗教关系,通过承认文化价值观,通过指导职业和经济目标来影响未来的政治态度。 2 学校 学校向儿童和青少年传授关于政治世界及他们在这个世界中的角色的知识,提供关于政治制度和政治关系的更为具体的信息。学校还传播社会的价值观和态度。在形成对政治游戏的各种不成文规则的态度、灌输公共责任的观念、发展非正式的政治关系等方面,学校都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学校能加强学生对政治体系的感情,并提供诸如旗帜和效忠宣誓之类的共同象征,这些都会加强学生与政治体系的感情,并提供诸如旗帜和效忠宣誓之类的共同象征,这些都会加强学生和政治体系之间的情感联系。 3 宗教机构 教会可能系统的传授同主导政治体系不一致的价值观,宗教亚文化可能反对国家政策,甚至国家本身.当然,许多类型的宗教机构也提供了有价值的道德和伦理指导,而个人往往必须在复杂的社会中对它们作出选择。宗教联系往往还是政党偏好的来源,而且也能够引导人们做出其他的政治选择。 4 朋辈群体: 朋辈群体是影响政治态度的重要社会单位。在这些群体里,成员身份地位相对平等,关系密切。通过激励或迫使其成员遵守该群体所公认的态度和行为,朋辈群体使其成员得以社会化。 5. 社会阶级和性别 绝大多数社会都存在着基于阶级和职业的重大社会分化。个体生活在由其阶级地位所决定的不同的社会圈子当中。性别是社会和政治认知的另一种重要的模式。在许多工业国家里,性别角色正在发生变化。女性运动和自助团体的兴起促使女性变得更为积极,并为女性提供了应当如何参与政治的社会知识。 6.大众媒体 大众媒体提供关于政治事件的具体而直接的消息,在使人们的态度和价值观的国际化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此外,大众媒体还直接或间接地传播一个社会所接受的主要价值观。

比较政治制度考试重点(名词解释,论述,简答)

一、名词解释 1、政治制度:在特定社会中,统治阶级通过组织政权以实现其政治统治的原则和方式的总和 2、国家:政治联合的方式,是政治共同体,阶级统治的工具。 3、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形成的一种政治态度、信仰和情感,是政治关系在人们 精神领域内的投射形式。 4、政治变迁:指政治体系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可能是向着某种被认为是“进步”的价值目标的, 那么,政治变迁就是政治发展。 5、集权制:指行政组织的一切事务的决定权力集中于上级,下级处于被动受控地位,凡事都依据上级 命令或秉承上级指示办理的组织体制。 6、代议制:由选举产生的代议机关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 7、分权制衡:被西方国家普遍运用在政治体制和其他国家管理活动中的重要法理。 8、选举制度:规定公民与国家政权之间关系的、由公民通过选择国家公职人员的方式,而赋予国 家政权合法性的一系列制度和规范。 9、选举:指公民按照特定的方式选择国家公职人员的行为。 10、政党制度:指国家通过政党行使国家权力、干预政治、进行政治活动的方式、方法和程序的总和。 11、主权:即国家主权,是国家的最重要属性,是国家在国际法上所固有的独立处理对内对外事务的权 力。 12、民主政治制度包括选举制度、政党制度、议会制度、行政制度、司法制度 二、 1、国家的观念:国家是阶级社会的政治组织形式;国家是实现阶级统治的重要力量;国家是实现阶级专政和维持社会运转的机器。国家是阶级社会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为了维护和实现自己的阶级利益,按照区域划分原则而组织起来的,以暴力为后盾的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组织。 2、国家的形式:所谓国家形式是指统治阶级为实现本阶级的统治而组织国家的形式,是组织、管理和控制国家机器的制度和体制的总和。纵向结构: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即政体。横向机构:.国家政权整合形式,即国家结构。 3、政治文化与政治关系的两重性 三、简答、 1、国家与社会的6种模式:a古代城邦,国家与社会是一体化。B西欧中世纪,国家与社会若即若 离,国家对社会的控制软弱无力。c封建专制主义,国家控制社会(尤指18、19世纪的西欧民族独立国家)。d近代,自由主义模式,小政府大社会。国家主义模式,国家控制社会。E现代,国家与社会界限模糊。F新型工业化国家,国家高度深入社会。(日本、韩国等) 2、恩格斯关于国家起源的论证:阶级斗争、冲突是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的结果。他认为社会是国 家形成的结果。(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从阶级的冲突和控制阶级对立的需要中产生的) 3、民主制度的基本原则:政治权力来源的人民主权原则;人民实现行使权力的代议制原则;民 主制度权力机构中的分权制衡原则;民主制度运作的法治原则。 4、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权威性原则、普遍性原则、平等性原则、透明性原则、自由性原则。 5、政党制度的类型:按其性质:资本主义政党制度和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以执政党的数量为标准: 一党制、两党制和多党制。以有无竞争性为标准:有竞争性政党制度和无竞争性政党制度。以执政方式和政党的内在特性为标准:按执政方式分:霸主式和轮流式政党制度;按政党的内在特性:意识形态型和实用型政党制度。政党的类型:A、按阶级基础分:资产阶级政党和无产阶级政党。 B历史形态分:资本主义社会、民主主义社会、共产主义、民族主义政党。C、政治地位:执政党、在野党(反对党)。D、活动范围分:地方党、民族党、国家党。 6、选举制度的作用:政治录用的方式、实现代议制的方式、政府权力的交替方式、政府权力合法 化的方式。(为和平稳定的宪政提供保障;有利于产生符合民意的最佳政权;能有效地防止权力集中和腐败;有利于公民参与影响公共政策;教育功能)。选举制定的存在有助于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有助于提高公民的政治素质;有助于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7、执政党与国家军队关系的两项原则 8、现代民主制的形式:传统代议民主制行政集权民主制参与式民主制网络民主制

读书笔记

《制度的形式与国家的兴衰》读书笔记 本书是作者关于制度变迁系列研究中的论文成果,在内容上,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制度理论、比较政治制度与政治发展、近代以来中国的政治发展。 就本书第一部制度理论而言。作者开篇名义的表示其以制度为中心的历史发展观,对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以研究微观个体为对象的行为主义政治学和理性选择学派进行了批判。随着80年代以后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兴起,也标志着政治学研究制度的回归。在实现现代化大行其道的今天,纵然有兰德斯的文化决定论,有保罗·肯尼迪的经济与军事力量决定论,还是普遍认为的技术决定论,作者认为真正起作用的是所依赖的制度结构与制度结构的制度绩效。在此背景下,作者提出了SSP制度范式。SSP范式即由政治制度与经济制度组成的制度结构(Structure)决定了制度安排(System),在制度结构基本成熟或不变的条件下,制度安排又决定了制度绩效(Performance)。制度结构由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促成,政治制度的核心是国家理论,经济制度的核心是产权理论。而国家理论是根本性,因为国家界定了社会的基本规则。制度安排是组织结构、经济组织之间的交易方式、政府与经济组织的关系以及作为非正规制度的意识形态。简单的说,就是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制度绩效,即制度安排产生的实际效果,这不仅包括快速的经济增长,同时还应包括政治的合法性问题。因此,制度绩效与制度结构对应,包括经济绩效与政治绩效。 在第二章,作者主要检讨与批判奥尔森的国家兴衰理论。奥尔森在著作《国家兴衰探源:经济增长、滞涨和社会僵化》中,指出:利益集团的分利行为是国家兴衰的根本原因。奥尔森通过无限放大“集体行动的逻辑“(基于经济人的个人在公共选择中都要搭便车,必然导致大型集团行动的困境),否定利益集团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期望一个没有利益集团的政治社会,同时他相信社会周期性震荡会消弱利益集团进而有利于经济发展。作者反驳道:集体行动的逻辑既不能解释英国何以在二战后的三十年里经济效率低于德国与法国,也不能解释80年代以后英国经济竞争力却又高于德国与法国,也不能解释利益集团最为活跃的美国一直保持世界经济领头羊的地位。在本章结尾,作者也给利益集团进行了正名:利益集团是政治体系中的次体系。纵然利益集团的自利性会导致社会不平等的产生,但是利益集团无力影响国家根本性的转折,自能影响自身相关的社会经济政策。另外,利益集团的存在是国家得以政策运转的前提。社会主体是多元的,利益也就会多元化。基于多元利益基础的利益集团才能充分表达政治经济需求,促成政府合理决策。 在制度理论这一部分,作者后续讨论了新制度主义政治学在中国的发展,包括其梳理发展、运用性研究以及我国对新制度主义的理论贡献。我国对于新制度主义流派的关注主

《比较政治制度》复习题

《比较政治制度》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通过制定新宪法,1789年美国的国家结构正式[联邦制]; 2. 资产阶级宪法的各项原则中,最具实质性的原则是[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3. 俄罗斯联邦宪法规定,总统候选人必须得到各项党、工会和群众政治运动[100万]签字方有资格; 4. 世界各国选举,最早采用选票的国家是[英国]; 5. 西方内阁制国家中,执政党体制内结构中最为重要的部分是[内阁]; 二、多项选择题 1. 迄今为止,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已经经历了那三个阶段?[代一民主制、行政集权民主制、共同参与民主制]; 2. 英国议会的组成部分:[上院、下院]; 3. 目前英国国王还是那些国家的国家元首?[澳大利亚、新西兰]; 4. 目前法国社会党的主要社会支柱是?[城乡小资产阶级、新中产阶级、知识分子]; 5. 西方内阁制政府的存在,通常是那两种情况?[一党内阁、联合内阁制]; 三、简答题

1.二战后西方“议会主权”衰弱的原因是什么? 英国:a.由于政党的兴起,使多数党控制的政府日益稳定。从而政府渐渐控制议会;b.人民主权思想兴起,使议会主权始终只在法律上存在,仅有形式无实际意义;c.由于国际法与欧共体法的兴起,国内法律必须符合国际法与共同体法,为英议会立法范围造成一定限制; 法国:议会权力衰弱与总统权力增强相适应,议会不断时总统退让,失去实权。 美国:二战后总统为首的行政部门权力急剧膨胀,使国会权力相对衰弱,但“水门事件”通过国会自身努力,传统权力有所恢复。 德国:两院相互牵制,参议院并不像英国上院般无权。中央与地方权力在两院关系上有集中表现,中央立法权、地方行政权,德两院设置为了协调立法与行政关系。 2.美国独立后之所以建立共和制而非君主制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原因:a.早年封建王权传统在北美大陆这块土地上一直比较淡薄;b.早年欧洲移民来到北美大陆后,大多反对在新的土地上建立君主制; c.早年美国开国元勋们对民主思想十分推崇。 3.日本政府体制? 二战后,由美国操纵制定的新宪法宣布主权属于国民,天皇为“虚伪民主”仅仅是国家与民族统一的象征,不具国家统治实权。国会是国家唯一立法机关,由参议院众议院组成,众议院权利大于参议院。内阁为国家最高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政府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大臣由国会多数党领袖担任,最高法院及下级法院统一行使司法权,

中国石油大学2017秋-比较政治制度-在线考试(客观题)

在线考试(客观题) 单选题(共30道题) 1.( 2.0分)《比较政治制度》课程的本质特点是() A、知识性 B、广泛性 C、系统性 D、政治性 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0分 2.(2.0分)“共和国”的概念是在()时期第一次提出的。 A、古希腊 B、古罗马 C、尼德兰革命 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0分 3.(2.0分)最早建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是()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荷兰 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0分 4.(2.0分)在西方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中,著名的《人权宣言》颁布于()年。 A、1689 B、1776 C、1789 D、1889 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0分 5.(2.0分)资产阶级国家最早建立文官制度的是()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加拿大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0分 6.(2.0分)国家主权论的最早提出者是法国早期思想家() A、卢梭 B、霍布斯 C、布丹 D、洛克 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0分 7.(2.0分)议会主权论是由英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在()一书中提出的。 A、《政府论》 B、《社会契约论》 C、《利维坦》 D、《论法的精神》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0分 8.(2.0分)十九世纪英国政治思想家()在《代议民主制》一书中,系统地论述了资本主义代议民主制原则。 A、密尔 B、洛克 C、卢梭 D、霍布斯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0分 9.(2.0分)“凡权利无保障和分权未确立的社会,就没有宪法”这句名言出自() A、《独立宣言》 B、《盛世危言》 C、《自由大宪章》 D、《人权宣言》

北大政治学概论考研参考书目孙关宏政治学概论复习笔记,比较政治制度复习重点

政治学概论 孙关宏主编 第五章政府 第三节司法机构 一、司法机构的结构 广义的司法机构包括法院、检察院、司法行政机关;狭义的司法机构则主要指法院。这里我们基本上取后一种界定,主要讨论法院的组织体系。 受政治体制、国家结构、法律文化渊源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司法机构是各类政府机构中最为参差不齐、纷繁复杂的系统。 根据其主要职责不同,我们大只可以将各国的各种法院分为宪法法院、普通法院以及行政法院(专门法院)等。 (一)宪法法院 宪法法院主要承担有关宪法争议的裁决与审判职能。从理论上讲,有宪法必然会有宪法审判。这是因为有了宪法,就会产生关于宪法的争议,而解决宪法争议,不论通过何种形式,都具有宪法审判或者宪法司法的性质。 由于各国法律传统和具体条件的影响,具体行使宪法审判职能的机构以及有关宪法审判的职能都有所不同:(1)普通法系国家一般由其最高法院承担宪法审判的职责;(2)大陆法系国家则常常设立专门的宪法法院;(3)还有一些国家设立了专门行使宪法司法职能的国家机构;(4)此外,一些联邦制国家,除了有国家层面的联邦宪法法院以外,还有州宪法法院,行使各州的州宪法争议裁决和审判权。德国各州的宪法审判权和联邦的宪法审判权是两种各自独立并存的审判权,两者互不干涉。 (二)普通法院

普通法院即那些行使民事和刑事审判权的法院。根据国家(联邦或中央)与地方法院之间的关系,可以大致将各国的普通法院体系划分为“单轨制”和“双轨制”两类。双轨制普通法院体系,它多见于联邦国家。但是,并非所有联邦制国家的法院都是双轨制的,譬如加拿大就是一个实行“单轨制”的联邦国家。 单一制国家普遍采用单轨制法院体系。其国家最高法院是其最终的终审法院,地方法院根据国家宪法和法律建立,并根据国家法律和地方法律规章进行审判,当地方法规与中央法规冲突时,遵照中央法规进行审判。 (三)行政法院 行政法院是行政诉讼审判机关。但是,行政诉讼应属于普通法院管辖,还是属于普通法院以外的其他审判机关管辖,长期以来颇有争论。大体而言,普通法系国家将行政诉讼和普通诉讼都归普通法院管辖。英美国家的行政活动原则上使用和私人活动相同的法律。他们所谓的公法和私法的区别,主要是法律规定的对象不同,不是法律原则的不同。 大陆法系国家采用行政法院独立审判制度,但其受理诉讼的范围各国并不完全一致。 (四)检察院和司法行政机构 各国是否以及如何设立检察院和司法行政机构方面也各不相同。 西方国家大多设立了检察机构和司法行政机构——司法部。但英国没有司法部。 大多数国家法院体系独立于行政系统,典型的如美国、法国、英国等。但是,也有些国家的法院体系部分地隶属于政府。 二、司法机构的功能 司法机构的基本职权是行使司法权。 一般而言,司法机构的基本功能在于根据法律接受诉讼,审理案件,解决法律冲突。其目的大致由两个方面:(1)通过审判各类诉讼案件,惩办犯罪,解决民事、经济、行政纠纷,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2)主要通过对刑事案件的审理,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包括对现行政治统治的维护。一般认为,远东法系传统上强调对争端和法律冲突的裁决,较为注重社会影响,注重维持社会的稳定与和谐。而在西方法系中,个人和团体在对抗性的司法过程中胜诉,一般认为是可以得到社会认可的。在许多国家,司法权还包括对宪法和法律的解释权,这样司法权也就具有了立法的性质。 司法权一般由各级法院履行。法院的主要职权一般包括:(1)解释宪法或法律;(2)受理诉讼案件,进行司法审判;(3)处理非诉讼事务。 有的国家还设立了检察机关行使法律监督等司法权力。 如同前述行政机构和立法机构的情形一样,现实政治生活中司法机构的世纪功能往往与法理上的形式职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