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变量之间的关系》知识要点分梳理及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第四章《变量之间的关系》知识要点分梳理及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第四章《变量之间的关系》知识要点分梳理及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变量之间的关系”知识要点梳理

自变量

变量的概念

因变量

变量之间的关系表格法

关系式法

变量的表达方法速度时间图象

图象法

路程时间图象

一、变量、自变量、因变量

1、在某一变化过程中,不断变化的量叫做变量。

2、如果一个变量y随另一个变量x的变化而变化,则把x叫做自变量,y叫做因变量。

3、自变量与因变量的确定:

(1)自变量是先发生变化的量;因变量是后发生变化的量。(2)自变量是主动发生变化的量,因变量是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量。

(3)利用具体情境来体会两者的依存关系。

二、表格

1、表格是表达、反映数据的一种重要形式,从中获取信息、研究不

同量之间的关系。

(1)首先要明确表格中所列的是哪两个量;

(2)分清哪一个量为自变量,哪一个量为因变量;

(3)结合实际情境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绘制表格表示两个变量之间关系

(1)列表时首先要确定各行、各列的栏目;

(2)一般有两行,第一行表示自变量,第二行表示因变量;(3)写出栏目名称,有时还根据问题内容写上单位;

(4)在第一行列出自变量的各个变化取值;第二行对应列出因变量的各个变化取值。

(5)一般情况下,自变量的取值从左到右应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这样便于反映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关系。

三、关系式

1、用关系式表示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关系时,通常是用含有自变量(用字母表示)的代数式表示因变量(也用字母表示),这样的数学式子(等式)叫做关系式。

2、关系式的写法不同于方程,必须将因变量单独写在等号的左边。

3、求两个变量之间关系式的途径:

(1)将自变量和因变量看作两个未知数,根据题意列出关于未知数的方程,并最终写成关系式的形式。

(2)根据表格中所列的数据写出变量之间的关系式;

(3)根据实际问题中的基本数量关系写出变量之间的关系式;

(4)根据图象写出与之对应的变量之间的关系式。

4、关系式的应用:

(1)利用关系式能根据任何一个自变量的值求出相应的因变量的值;

(2)同样也可以根据任何一个因变量的值求出相应的自变量的值;(3)根据关系式求值的实质就是解一元一次方程(求自变量的值)或求代数式的值(求因变量的值)。

四、图象

1、图象是刻画变量之间关系的又一重要方法,其特点是非常直观、形象。

2、图象能清楚地反映出因变量随自变量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3、用图象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时,通常用水平方向的数轴(又称横轴)上的点表示自变量,用竖直方向的数轴(又称纵轴)上的点表示因变量。

4、图象上的点:

(1)对于某个具体图象上的点,过该点作横轴的垂线,垂足的数据即为该点自变量的取值;

(2)过该点作纵轴的垂线,垂足的数据即为该点相应因变量的值。(3)由自变量的值求对应的因变量的值时,可在横轴上找到表示自变量的值的点,过这个点作横轴的垂线与图象交于某点,再过交点作纵轴的垂线,纵轴上垂足所表示的数据即为因变量的相应值。

(4)把以上作垂线的过程过来可由因变量的值求得相应的自变量的

值。

5、图象理解

(1)理解图象上某一个点的意义,一要看横轴、纵轴分别表示哪个变量;

(2)看该点所对应的横轴、纵轴的位置(数据);

(3)从图象上还可以得到随着自变量的变化,因变量的变化趋势。

五、速度图象

1、弄清哪一条轴(通常是纵轴)表示速度,哪一条轴(通常是横轴)表示时间;

2、准确读懂不同走向的线所表示的意义:

(1)上升的线:从左向右呈上升状的线,其代表速度增加;

(2)水平的线:与水平轴(横轴)平行的线,其代表匀速行驶或静止;

(3)下降的线:从左向右呈下降状的线,其代表速度减小。

六、路程图象

1、弄清哪一条轴(通常是纵轴)表示路程,哪一条轴(通常是横轴)表示时间;

2、准确读懂不同走向的线所表示的意义:

(1)上升的线:从左向右呈上升状的线,其代表匀速远离起点(或已知定点);

(2)水平的线:与水平轴(横轴)平行的线,其代表静止;

(3)下降的线:从左向右呈下降状的线,其代表反向运动返回起点

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单元知识点归纳复习资料(2014.09.24晚20.57)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1小数乘整数 (1)意义:就是求几个相同小数和的简便运算.如:2.5X3表示3个2 .5的和是多少. (2)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为整数,再按照猫画虎整数乘法算出乘积,最后看小数中有几 位,点上小数点.(注意:小数点末尾有0要把0去掉.) (3)小数倍:一个整数的小数倍,可以化成一个小数的整数倍.如:3X2.5表示3的2 .5倍,可 以化成2.5X3表示2.5的3倍是多少. 2小数乘小数 (1)意义:就是求一个小数的几分之几.如1.5X0.7表示1.5的十分之七是多少. (2)计算方法: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 位,点上小数点.如果积的小数位数不够,在积的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3)规律:一个数(0除外)乘以小于1的数时,积要比原来的数小. 3积的近似数 方法: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数.先明确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再看保留的小数位数下一位数字,如果大于或者等于5,身前进一并舍去后面的小数;如果小于5,就直接舍去后面的小数. 4小数乘法的运算定律 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乘法.如乘法交换律AXB=BXA;乘法结合律(AXB)XC=AX(BXC);乘法分配律AX(B+C)=ZXB+AXC 5常见题型 (1)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按照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小数加法算式可以与小数乘法算 式互换灵活运用.如:1.2+1.2+1.2=1.2X3. (2)数小数位.给一个小数乘法算式,数出积的小数位.如:3.6X2.4的积有几位小数. (3)小数乘法的计算.分为小数乘整数和小数乘小数两类.计算方法一样,先按整数乘法算 出积,再点小数点. (4)保留小数位.用”四舍五入”法保留小数乘法积的几位小数.如:2.35X4.56(保留两位小 数). (5)运算定律的应用.给一个算式计算过程,判断运用了什么定律。如:1.2X3=3X1.2运用 小数什么定律(乘法交换律)或者运用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如 2 .3X1.8+2.3X8.2进行简便计算.__(运用了乘法分配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空题考试要点: 1.小数乘法应先按照( 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点( 小数点),点小数点时,看( 两 个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 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一个数(0除外)乘以大于1的数时,积要比原来的数( 大). 一个数(0除外)乘以小于1的数时, 积要比原来的数( 小). 3小数乘法积的近似数应按( "四舍五入法")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4整数乘法的( 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 50.4+0.4+0.4改用乘法算式表示是(0.4X3) 63.57X3+7X3.57可以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0.25X(8.6X8)可以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算。—————————————————————— 7 2.5X(7X4)=7X(2.5X4),这是根据乘法结合律. 85个2.4的和,乘法算式是(2.4X5 ),36的2.8倍是( 36X2.8) . 90.37X0.05的积有(四)位小数.

语文二年级下 第二单元 知识要点归纳

第二单元知识要点归纳 一、易读错的字 曾(céng)经泥泞(nìng)顺(shùn)着荆(jīng)棘晶莹(yíng)面粉(fěn)甘蔗(zhe)甜菜(cài)就算(suàn)的(dí)确 波纹(wén)葱(cōng)绿不舍(shě)一株(zhū)工程(chéng) 建筑(zhù)营(yíng)业饲(sì)养 二、易写错的字 背:第二笔是横,不是点。 暖:左边是“日”,不是“目”,右边不是“爱”。 味:右边是“未”,不是“末”。 具:注意里面是三横。 匹:最后一笔是竖折,里面是“儿”。 恋:下面的“心”,注意卧钩要卧倒,不能写成斜钩。 三、会写词语 léi fēng shū shū zú jì zuó tiān mào zhe liú xià wān wān liǔ shù bēi zhe sǎ xià liǔ yè mí lù wēn nuǎn ài xīn yí dìng yě xǔ yāo qiú zhuō zi píng shí nán dào wèi dào héàn jiù shì jiā gōng zhǒng zi liǔ tiáo nóng jù tián cài gōng jù láo dòng jīng guò cái néng mǎi mài gān tián yī pǐ mèi mèi

chū sè hé shuǐ bì lǜ bō wén jǐng sè hǎo xiàng liàn liàn bù shě 四、多音字 曾zēng()蒙 měng()的 dí()应 yīng()曾céng()蒙 méng()的 de()应yìng ()散 sàn()还hái() 散sǎn()还huán() 五、形近字 波()纹()具()买()温()披()蚊()真()卖()湿() 锋()洒()弯()匹() 峰()酒()变()区() 六、近义词 长长—狭长寻找—寻觅足迹—脚印好奇—奇怪特别—特殊 难道—莫非傍晚—黄昏波纹—水纹柔软—松软平时—平常 七、反义词 弯弯—笔直温暖—寒冷特别—一般柔软—坚硬美丽—丑陋松开—抓住八、词语搭配 ()的小溪()的孩子()的细雨()的大娘()的露珠()的春风()的糕()地问 九、词语归类 1. “AAB的”式的词语:蒙蒙的细细的大大的红红的 2.“AABB”式的词语:平平常常开开心心整整齐齐大大咧咧 十、句子积累 1. 感叹句:这糕的确应该叫“千人糕”啊! 2. 比喻句:路的一边是田野,葱葱绿绿的,非常可爱,像一片柔软的绿毯。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知识要点归纳新人教版

第五单元知识要点归纳 一、会写字及组词 5 动物儿歌 间(花间)(中间)(人间)(乡间) 迷(入迷)(迷人)(书迷)(迷宫) 造(造句)(再造)(打造)(仿造) 运(运动)(运气)(运用)(走运) 池(小池)(水池)(池子)(电池) 欢(欢乐)(欢快)(欢笑)(人欢马叫) 网(上网)(网吧)(电网)(天罗地网) 6 古对今 古(古今)(千古)(古文)(古国) 凉(秋凉)(清凉)(凉风)(凉水) 细(细雨)(细长)(细叶)(细心) 夕(夕阳)(前夕)(七夕节)(旦夕) 李(李子)(姓李)(李天王)(瓜田李下) 语(语文)(成语)(外语)(鸟语花香) 香(香水)(香气)(清香)(书香少年) 7 操场上 打(打工)(打开)(单打)(双打) 拍(拍手)(拍打)(节拍)(打拍子) 跑(长跑)(飞跑)(快跑)(跑车) 足(双足)(手足)(不足)(立足) 声(声音)(风声)(高声)(低声) 身(身后)(全身)(自身)(身心) 体(身体)(字体)(全体)(体会) 8 人之初 之(之前)(之后)(一走了之)(好自为之) 相(相近)(相对)(相反)(相同)

近(远近)(不近人情)(从近到远)习(学习)(自习)(习字)(秋风习习)远(远方)(远古)(远大)(长远) 玉(玉石)(玉米)(宝玉)(飞金走玉) 义(同义)(近义)(义工)(正义) 二、易写错的字 间:被包围部分是“日”,不要写成“口”。 迷:被包围部分最后一笔是点,不要写成捺。 运:里面是“云”,不要写成“元”。 欢:左边最后一笔是点,不要写成捺。 网:里面是两个“ㄨ”,不要写成两个“人”。 夕:里面是一个点,不要写成两个点。 拍:右部是“白”,不要写成“百”。 跑:左边最后一笔是提,不要写成横。 声:上面是“士”,不要写成“土”。 身:第六笔横右边不出头,第七笔撇出头。 体:右部是“本”,不要写成“木”。 之:共三笔,不要把第二笔横撇与第三笔捺连成一笔。 义:第一笔是“丶”,不要写成“丿”。 三、会认字 蜻蜓迷藏造蚂蚁食粮蜘 蛛网圆严寒酷暑凉晨细 朝霞夕杨操场拔拍跑踢 铃热闹锻炼体之初性善 习教迁贵专幼玉器义饭 能饱茶泡轻鞭炮 四、多音字 间朝凉场教 五、近义词 造——建打——击跑——奔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复习过程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人教版 本单元重点课文《文言文两则》《匆匆》《挑花心木》 读读写写: nuó yí、zhēng róng、yóu sī、chā yāng、kū wěi、jī yè、xìng ér、yì fān、kǎo yàn 挪移蒸融游丝插秧枯萎基业幸而一番考验 duàn liàn、zhuǎn huà、yōu yǎ、chì luǒ luǒ、zhuān xīn zhì zhì、wú yuán wú gù锻炼转化优雅赤.裸裸专心致志无缘无故 yǔ zhòng xīn cháng、kuáng fēng bào yǔ、bó bó shēng jī、hán dān xué bù 语重心长狂风暴雨勃勃生机邯郸学步 读读记记: zhé lǐ、yīng jùn、jīng xiàn、fú dù、huāng luàn、jiān nán、xuān huá、fù hè、mào xiǎn 哲理英俊惊羡幅度慌乱艰难喧哗附和冒险 x iāo shòu、jī mǐn、táng huáng、míng yì、bó ruò、fù yōng、chà nà jiān、zuò wú xū xí 消受机敏堂皇名义薄弱附庸刹那间座无虚席 yì xiǎng bù dào、jīng xīn dòng pò、yǎng zūn chǔ yōu 意想不到惊心动魄养尊处优 【第1课文言文两则】 1.《学弈》选自《孟子·告子》。通过写弈秋教两人下棋的事,说明了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 2.《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故事体现了两小儿善于观察,敢于提问,说话有理有据和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 3.孟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被称为“亚圣”。后世将他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孔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一生的言行被弟子编成《论语》一书。《孟子》是孟子与他的弟子合着的,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等。

新编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二单元知识要点 一、多音字 曾 zēng(曾孙)蒙 měng(内蒙古) céng(曾经) méng(蒙蒙细雨) 的 dí(的确)应yīng(应该) de(好的)yìng(回应) 散sàn(分散)还hái(还有) sǎn(散落) huán(还书) 二、形近字 洒(洒落)锋(刀锋)弯(弯曲)能(能力)买(买书)甘(甘甜) 酒(酒水)峰(山峰)湾(海湾)熊(熊猫)卖(卖菜)干(干净) 波(波纹)像(好像)求(求助)匹(马匹)温(温和) 玻(玻璃)象(大象)球(皮球)区(山区)湿(湿润) 三、近义词 寻觅--寻找足迹--脚印年迈--年老很多--许多急忙--赶忙平平常常--普普通通的确--确实仔细--认真傍晚--黄昏异常--特别 四、反义词 温暖—寒冷弯—直很多--稀少急忙--缓慢美丽--丑陋高兴--痛苦 五、词语积累 1、填写形容词 (长长)的小溪(迷路)的孩子(蒙蒙)的细雨(年迈)的大娘 (弯弯)的小路(晶莹)的露珠(温暖)的春风(柔软)的绿毯 (平平常常)的糕(好奇)地问 2、词语归类 1、“AA 的”式的词语:蒙蒙的细细的大大的红红的 2、AABB 式的词语:平平常常开开心心整整齐齐大大咧咧葱葱绿绿 3、ABAC 式词语:又细又长又粗又壮 4、AABC 式词语:恋恋不舍

3、词语表和读一读,记一记 叔叔足迹昨天迷路温暖爱心一定也许桌子平时难道味道就是加工种子农具甜菜工具劳动经过出色河水碧绿波纹河岸柳叶景色 恋恋不舍柳树枝条 蛋糕雪糕糕点面粉粉丝粉笔甘蔗蔗糖蔗农劳动勤劳疲劳 六、句子积累 1.感叹句:这糕的确应该叫“千人糕”啊! 2.比喻句:路的一边是田野,葱葱绿绿的,非常可爱,像一片柔软的绿毯。 3.照样子,写句子:田野葱葱绿绿的,像一片柔软的地毯。 天上的云,雪白雪白的,好像一群小绵羊。 大树又粗又壮,就像威严的士兵。 4、一词多义 特别:①非常,格外②与众不同;不普通 这糕要很多很多人才能做成,一定特别(①)大。 难道它的味道很特别(②)吗? 经过:①经历;过程②通过某个地方 一块平平常常的糕,经过(①)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能摆在我们面前。 鼹鼠先生经过(②)狐狸太太家,正巧,狐狸太太走出门。 4、日积月累: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平时肯帮人,急时有人帮。 与其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七、考点提示 1.《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常以阅读的形式考查对最后一小节诗的理解。这首诗歌以问答形式,带领我们沿着“长长的小溪”和“弯弯的小路”,“乘着温暖的春风”,去寻找雷锋的足迹,了解雷锋的先进事迹,感受平凡世界的不平凡,学习去关爱他人、乐于奉献的雷锋精神。 2.《千人糕》常以阅读的形式考查对米糕的制作过程的理解。“千人糕”实际上就是外形普通、口感平常的米糕,文中为了强调普普通通的米糕制作材料、生产过程需要经过很多人的劳动才能完成,称之为“千人糕”。告诉我们每件物品的制成都包含很多人的劳动,我们要勤俭节约,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3.《一匹出色的马》常以阅读的形式考查对爸爸的教育方法的理解。告诉我们教育孩子需

人教版英语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要点总结

人教版英语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要点预览 语言要点(模块) 一、短语归纳 1. 做个好朋友to be a good friend 2. 做下列调查make the following survey 3. 合计总分add up the score 4. 得分get points 5. 心烦意乱地来到学校come to school upset 6. 不理睬铃声ignore the bell 7. 使你那个德国朋友平静下来calm down your German friend 8. 关心你朋友be concerned about your friend(s) 9. 松开了get loose 10. 不得不去户外遛狗have got to walk the dog outdoors 11. 帮他期末考试作弊help him cheat in the end-of-term exam 12. 列出理由make a list of reasons / list the reasons 13. 记下一连串的请求set down a series of requests 14. 根据问卷调查according to the questionnaire 15. 根据编辑的忠告according to the editor’s advice 16. 为了分担你的困难in order to share your difficulties / troubles 17. 与老板相爱fall in love with the boss 18. 与我的同桌相处融洽get along / on well with my deskmate 19. 关心青少年be concerned about teenagers 20. 为了和老板面对面地交流in order to communicate with the boss face to face 21. 信任政府trust / believe in the government 22. 经历了太多的战争go through too many wars 23. 相邻的城镇neighboring towns 24. 相邻的国家neighboring countries 二、.词语辨析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知识重点总结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知识重点总结(附电子版)《猫》知识点 1、本文选自《郑振铎文集》,文体是叙事散文,作者是郑振铎,现代作家、学者、翻译家。 2. 全文用第一人称叙述了“我家”三次养猫的经历,从中表现出作者快乐、辛酸、愤恨、悔恨等不同的感受。 3、简析下列句子 (1)它似乎太活泼了,一点也不怕生人,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在那里晒太阳。我们都很为它提心吊胆,一天都要“小猫呢,小猫呢?”查问个好几次。这是对第二只小猫“更活泼”的特征的动作描写,写出了一个活泼顽皮的小猫的形象,也为后文中这只小猫被人捉去(亡失)做了一个暗示和铺垫(伏笔)。 (2)它躺在露天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 对芙蓉鸟被咬死后,“我”找花白猫“兴师问罪”时它的神态描写,一方面突出了它的懒惰和不活泼,另外“嘴里好像还吃着什么”是作者愤怒心情的主观臆断,也是造成误解的原因。

(3)自此,我家永不养猫。正是第三只猫的不幸结局让“我”的“酸辛”“难过”不断重复,弱小者没有受到应有的保护,作者的感情在这里得到了深化。 4、开头的第一句话“我家养了几次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总领全文 5本文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采用这种叙述方式有什么好处? 作品中的“我”是三只猫的主人,他喜欢前两只猫,厌恶第三只猫;他既是前两只猫悲剧的目击者,又是第三只猫悲剧的制造者。这样,作者可以极自然的利用“我”在文章中的地位,借“我”之口,抒发作者的真情实感,揭示作品的主题思想,引起读者共鸣,受到强烈的艺术效果。 6、为什么“我”对第三只猫得死,比以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第三只猫的死,与“我”武断、粗暴有关,它催“我”良心发现,感到内疚和悔恨。因此,比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7、第二只猫丢失后,作者写道:“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第三只猫死后,作者写道:“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试体验这两句话思想感情有何不同?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

第一单元梳理 一、课文内容梳理 《社戏》描写了“我”和小伙伴们夏夜乘船去看戏的经过,赞扬了农家少年聪明活泼、热情好客、憨厚善良的性格和劳动人民淳朴厚道的品质,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充满趣味的童年和景色秀美的故乡的热爱与怀念之情。 《回延安》是一首采用民歌体形式写成的激情澎湃的诗篇。诗人以赤子之心歌颂了养育一代革命者的延安精神,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跳动着的脉搏——对“母亲”延安的那份永不泯灭的真情。 《安塞腰鼓》描写了作者观看“安塞腰鼓”表演的情景与感受,突出了安塞腰鼓壮阔、豪放、火热的特点,赞扬了安塞人民粗犷、奔放、充满阳刚的个性和摆脱束缚、追求自由的渴望。 《灯笼》是一篇可以引领我们回望传统的散文。当代的莘莘学子能见的灯笼大概也只在古装剧中,至于灯笼所承载的文化意义,更是无从感受到的了。还好吴伯箫的这篇文章可以带我们寻到文化的根,感受到我们血液中流淌着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基因。 二、单元字词汇总 (一)字词解释 1.社戏 消夏:避暑。 陶冶:怡情养性。给人的思想、性格以有益的影响。 偏僻:偏远而僻静。 熬áo:忍受。 诚然:确实这样。 篙gāo:用竹竿制成的撑船工具。 朦胧:动词,弥漫。 蕴yùn藻:水草。

依稀:隐约。 屹yì立:矗立。 潺chán潺:水缓缓流动的样子。 家眷:妻子儿女等家庭成员,有时专指妻子。 船篷péng:覆盖在小木船上的拱形物,用来遮蔽日光和风雨。 棹zhào:划(船)。 楫jí:桨。 撮cuō:用手指捏取细碎的东西。 惮dàn:怕,畏惧。 归省xǐng:指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看望父母。 行háng辈:辈分。 犯上:触犯长辈或者地位比自己高的人。 撺cuān掇duo:从旁鼓动人做某事。 凫fú水:游泳。 絮xù叨dao:形容说话啰唆,来回地说。 怠dài慢:招待不周到的意思。 弄潮:在潮水中搏击、嬉戏。 漂piāo渺miǎo:隐隐约约,若有若无。现在写作“缥缈”。 渴睡:瞌睡。 纠葛:名词,纠缠不清的事情。 不识好歹:成语,是好是坏都分不出来。 2.回延安 登dēng时:立即,立刻。 糜méi子:一种形状像小米、没有黏性的黍类谷物。 炕kàng:北方用砖、坯等砌成的睡觉的台,下面有洞,连通烟囱,可以烧火取暖。 脑畔pàn上:方言,这里指窑洞的顶上。 3.安塞腰鼓 惊心动魄pò:神魂震惊。原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一、倍数与因数的关系 【知识点1】倍数与因数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不能单独存在。 例如:6是倍数、3和2是因数。【×】改正:6是3和2的倍数,3和2是6的因数。 练习: 【1】8×5=40,【】和【】是【】的因数,【】是【】和【】的倍数。【2】因为36÷9=4,所以【】是【】和【】的倍数,【】和【】是【】的因数。 【3】在18÷6=3中,18是6的【】,3和6是【】的【】。 【4】在14÷7=2中,【】能被【】整除,【】能整除【】,【】是【】 的倍数,【】是【】的因数。 【5】若A÷B=C【A、B、C都是非零自然数】,则A是B的【】数,B是A的【】数。 【6】如果A、B是两个整数【B≠0】,且A÷B=2,那么A是B的,B是A的。 【7】判断并改正:因为7×6=42,所以42是倍数,7是因数。【】 因为15÷5=3,所以15和5是3的因数,5和3是15的倍数。【】 5是因数,15是倍数。【】 甲数除以乙数,商是15,那么甲数一定是乙数的倍数。【】 【8】甲数×3=乙数,乙数是甲数的【】。 A、倍数 B、因数 C、自然数 【知识点2】倍数因数只考虑正数,小数、分数等不讨论倍数、因数的问题。 例如:0.6×5=3,虽然可以表示0.6的5倍是3但是,0.6是小数是不讨论倍数因数问题。 因此类似的:因为0.6×5=3,所以3是0.6和5的倍数。是错误的说法。 练习: 【1】有5÷2=2.5可知【】 A、5能被2除尽 B、2能被5整除 C、5能被2整除 D、2是5的因数,5是2的倍数 【2】36÷5=7……1可知【】 A、5和7是36的因数 B、5能整除36 C、36能被5除尽 D、36是5的倍数 【3】属于因数和倍数关系的等式是【】 A、2×0.25=0.5 B、2×25=50 C、2×0=0 【知识点3】没有前提条件确定倍数与因数 例如:36的因数有【】。 确定一个数的所有因数,我们应该从1的乘法口诀一次找出。如:1×36=36、2×18=36、3×12=36、4× 9=36、6×6=36因此36的所有因数为:1、2、3、4、6、9、12、18、36重复的和相同的只算一个因数。 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他本身。 例如:7的倍数【】。 确定一个数的倍数,同样依据乘法口诀,如:1×7=7、2×7=14、3×7=21、4×7=28、5×7=35……还有很多。 因此7的倍数有:7、14、21、28、35、42…… 一个数的倍数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他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练习: 【1】20的因数有: 【2】45的因数有: 【3】24的倍数有:

第一单元知识要点(带答案)

1-1、使用工具 一、知识要点 1、做同样的事情,用不同的工具效果不同,恰当地选用工具和机械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2、在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做机械。 3、螺丝刀、钉锤、剪子这些机械构造简单,又叫简单机械,被人们习惯地称为工具。 4、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科学道理。 5、使用工具时要十分小心,不同伤着自己和同学。 二、能力要求 能根据不同的用途,选择合适的工具。 三、练习 1、判断 ⑴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不同的工具也可以有相同的用途。(对) ⑵恰当地使用工具,能给我们带来方便和省力。(对) 2、连线 ⑴图钉十字螺丝刀 十字螺丝钉小刀 圆铁钉羊角锤 ⑵油筒上车杠杆省力 升国旗斜面 移动巨石滑轮方便 1-2、杠杆的科学 一、知识要点 1、撬动重物的棍子叫撬棍,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杠杆。 2、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 支撑着杠杆,使杠杆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 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或者叫动力点)。 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或者叫重点)。 两个重要的距离: 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叫阻力臂;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叫用力臂。 3、研究杠杆的秘密,可以用杠杆尺。杠杆尺左边的钩码可以看作是重物或阻力,右边的钩码可以看作是用的力。 4、杠杆按照省力情况分为三类:省力、费力、不省力也不费力。 阻力臂小于用力臂时,杠杆省力。 阻力臂大于用力臂时,杠杆费力。 阻力臂等于用力臂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还可以表述为: 支点靠近阻力点时,杠杆省力。 支点靠近用力点时,杠杆费力。 支点在阻力点和用力点中间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5、分析杠杆省力、费力情况,关键看阻力臂和用力臂的大小。 6、杠杆平衡的规律:阻力×阻力臂=用力×用力臂。(或者是支点左右力与力臂乘积的和相等。) 二、能力要求 能做杠杆平衡的实验。 三、练习 1、画图:(杠杆上的“三点两臂”) 2、判断下列工具是不是杠杆。(是杠杆类工具的在括号里打√,不是的打X。) 压水井的压杆 ( 是 ) 跷跷板 (是 ) 羊角锤 ( 是 ) 剪刀 (是 ) 钳子 ( 是 ) 天平 (是 ) 筷子 ( 是 ) 锥子 (不是 ) 擀面棍 ( 不是 ) 3、要使杠杆尺平衡,请在指定的位置画上适当的钩码。 ● 标出杠杆尺的格数和个数。 ● 列出算式:阻力x 阻力臂=用力x 用力臂 ● 在合适的位置画出钩码的格数。(大小、形状相同) 4、简答: 研究杠杆,按怎样的方法步骤收集数据?哪种方法合理? 1-3、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一、知识要点 阻力点 支点 用力点 阻力臂 用力臂

六年级科学第五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二十课:蚯蚓找家 主要知识点: 在不同的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动物,动物与环境相互依存。北 极熊生活在寒冷的北极,鲸鱼生活在大海中,骆驼生活在沙漠中,大象生活在热带雨林。 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里,防止水分的丧失是蚯蚓生 存的关键。喜欢的食物主要是:腐烂的落叶、枯草、蔬菜碎屑等 生长于沙漠中的仙人掌,叶子是针形,以减少水分蒸发。 蚯蚓的生活习性:六喜:喜阴暗、喜潮湿、喜安静、喜温暖, 喜甜,酸味、喜同代同居;六怕:怕光、怕震动、怕水浸泡、怕闷气、怕农药、怕酸碱。 第二十一课:变色龙 主要知识点: 1、动物的自我保护是根据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 2、动物适应栖息环境而具有的与周围环境色彩相似的体色叫做保 护色。生物的体色与周围的环境越相似,就越容易隐蔽自己。例如:变色龙以改变自己身体的颜色来适应不同的环境。 3、某些有恶臭或毒刺的动物所具有的鲜艳色彩和斑纹叫做警戒色。例如毒箭蛙用鲜艳的颜色来警告捕食者不要吃它。 4、动物依靠体态、颜色模拟不可食的物体或有警戒色的不可食的 动物,借以保护自己,这种现象叫做拟态。例如:枯叶蝶借助与枯叶相似的外表保护自己免遭其他捕食者的侵袭,这是一种生物对另5、一种生物形态的模仿。假死是动物躲避天敌的捕食时,外表看 起来好像已经死亡,实际上还活着的一种状态。 6、动物保护自己、适应环境的方式有哪些?举例说明。 答:保护色:变色龙改变身体的颜色; 警戒色:如毒箭蛙、黄蜂; 拟态:如竹节虫、尺蠖、枯叶蝶; 冬眠:如青蛙,蛇; 断尾:如壁虎断尾逃生; 解放军战士为什么要穿迷彩服?它是根据什么设计的? 答:迷彩服与周围的环境相似,可以伪装自己,不被敌人发现;这是根据动物的保护色的原理设计的。 第二十二课:植物向哪里生长 知识点总结: 各种植物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植物的生活环境包括阳光、 温度、水、空气、土壤等。 2、向日葵的“头”会随着太阳位置的变化而转动,这种受光刺激 而引起的生长弯曲现象叫做向光性。例如:一般说来,北半球树木的南侧比北侧长得好。 植物的根向地下生长的现象称为向地性,也是地心引力作用的 结果。

经济生活第二单元知识要点总结

经济生活第二单元知识要点总结 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 1.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 ①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方式、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②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消费是生产的动力;一个新的消费热点出现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和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2.社会再生产:社会再生产包括生产(决定)、分配和交换(桥梁和纽带)、消费(最终目的和动力)四个环节 3.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 (1)理论: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2)现实:社会主义本质和初级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主要矛盾是落后的社会生产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矛盾)决定要大力发展生产力。(3)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意义:①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雄厚的物质基础;②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③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4.怎样大力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 (1)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 (3)必须坚持改革开放(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部分,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不断完善各项基本制定,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 5. 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6.公有制的地位、范围: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7.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什么? 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在股份制企业中,如果国家或集体控股,则具有明显的公有性质。通过股份制,可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 8.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体现在那些方面? ①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的优势。②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9.为什么以及如何坚持和完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原因:①从根本上说,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②具体的来说,是由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庆决定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但是由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且不均衡,所以要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③这种经济制度符合了“三个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的客观评价标准. 措施: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第五课:企业和劳动者 1.企业的含义: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济组织。 2.企业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 ①首先,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细胞,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②其次,企业是社会生产和流通的直接承担者。 ③再次,企业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④从一定意义上讲,企业素质的高低、企业是否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直接关系着国民经济状况的好坏和社会的长治久安。 3. 公司的含义:公司是依法设立的,全部资本由股东出资,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 4.公司制优点:具有独立法人地位、有限责任制度和科学管理结构, 5、正确认识股份制 ①股份制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产物。资本主义可以利用,社会主义也可以利用,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②认识股份制的性质,关键是看它从属的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的性质,看它的控股权掌握在谁的手里‘③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如果国家和集体控股,它就具有明显的公有性,有利于扩大公与资本的支配范围。 6.公司的组织机构:股东大会及其选出的董事会是公司的决策机构,处理公司重大经营管理事宜。总经理及其助手组

语文二年级下 第一单元 知识要点归纳

第一单元知识要点归纳 一、易读错的字 古诗(shī)村(cūn)居化妆(zhuāng)喝醉(zuì)丝(sī)绦裁(cái)剪遮(zhē)掩兴致(zhì)茁(zhuó)壮花籽(zǐ)绚(xuàn)丽植(zhí)树二、易写错的字 绿:右边的“录”,下面不是“水”。 柳:右边是“卯”,不要丢掉第七笔“丿”。 格:右边是“各”,不是“名”。 局:下面不是“可”。 三、会写词语 gǔ shī cūn jūér tóng bì lǜ huà zhuāng sī dài jiǎn dāo chōng chū xún zhǎo gū niáng tǔ sī liǔ zhī dàng qiū qiān xiān huā táo huā xìng huā yóu dì yuán xiān sheng yuán lái dà shū yóu jú dōng xī tài tài zuò kè jīng qí qù nián měi hǎo yī duī lǐ wù dèng xiǎo píng gé wài yǐn rén zhù mù mǎn yì xiū xī zhí shù 四、多音字

长chá ng()似sì()冲chōng()藏cáng() 长zhǎng()似shì()冲chòng()藏zàng()奇qí()种zhǒng() 奇jī()种zhòng() 五、形近字 村()妆()冲()桃()姑() 树()壮()种()跳()咕() 车()住()礼()植() 东()注()扎()值() 六、近义词 丝绦—丝带裁—剪奔—跑仔细—细心寻找—寻觅懊丧—沮丧惊奇—诧异格外—特别碧空如洗—万里无云兴致勃勃—兴味盎然 七、反义词 赶紧—迟缓懊丧—兴奋惊奇—平静 仔细—马虎害羞—大方探出—缩进 茁壮—瘦弱笔直—弯曲满意—不满 八、词语搭配 1. 动词搭配: ()棉袄()家门()田野()春天2. 形容词搭配: ()的小姑娘()的小溪()的日子 ()地挑选()地挖着()的小柏树 九、词语归类 1. AABB 式的词语: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叮叮咚咚高高兴兴快快乐乐 2. ABCC 式的词语:兴致勃勃人才济济仪表堂堂得意洋洋彬彬有礼 十、句子积累 1. 设问句、比喻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 疑问句、感叹句:这是谁在我家门前种的花?真美啊! 3. 比喻句:一棵绿油油的小柏树栽好了,就像战士一样笔直地站在那里。 十一、考点提示 1.背诵:《村居》《咏柳》《赋得古原草送别(节选)》。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知识要点总结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知识要点总结 一、课文内容主题 5.《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篇生动、有趣、颇具散文色彩的说明文,同时也是一篇极具条理的说明文。无论是生动形象、用语典雅地介绍物候现象,还是语言平实、通俗易懂地介绍与物候有关的知识,我们都能从中体会到说明文有条理地说明事物的特点。 6.《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的作者是美国著名科普作家和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作者用科学研究中的两则实例,有力地证明了“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这两篇短文较为充分地体现了作者深广的科学视野和敏锐的科学眼光。学习这篇课文不仅能学到科学知识,而且能从中学到作者多角度探索问题的思维方法。 7.《大雁归来》抒发对大雁的喜爱之情。大雁是春的使者,给人间带来春色、生机。雁群与人类有不少相似之处,它们的群体结构也以家庭为单位,富有亲情。它们的鸣叫,似乎表明它们也具有社会性。面对大雁的联合观念,人类应该自愧不如。遗憾的是,人类的猎杀行径,给大雁制造着灾难。本文简直是一篇爱鸟的抒情诗,作者笔下,大雁是如此可爱,人与大雁和谐相处,情趣盎然。 8.《时间的脚印》是一篇科普读物,同时又是一篇很好的文艺性事理说明文。它所追踪的“时间的脚印”不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而在岩石上,这些岩石是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形成和变化的,是一种大自然的语言,留下了时间的印记。 二、文体常识 (一)说明文 1.概念: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体裁。它通过对实体事物科学地解说,对客观事物做出说明或对抽象事理的阐释,使人们对事物的形态、构造、性质、种类、成因、功能、关系或对事理的概念、特点、来源、演变、异同等能有科学的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知识点总结 一、三角形 1、三角形的定义: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或重合),叫三角形。 三角形有三个顶点、三个角、三条边。(为了表达方便,用字母A、B、C分别表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三角形可表示成三角形ABC或△ABC) 2、三角形的高 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三角形只有3条高。重点:三角形高的画法。 3、三角形的特性: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4、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判断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只看最小两条线段之和是否大于第三条线段。 5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6、三角形分类: (1)按角分类: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角形三角形; (2)按边分类:不等边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7、三角形的拼组: 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平行四边形; 两个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 两个完全相同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正方形或菱形; 三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梯形。 8、多边形内角和的计算公式:﹙n-2﹚×180°。其中n为边数 如:三角形内角和为:﹙3-2﹚×180°=180°四边形内角和为:﹙4-2﹚×180°=360° 五边形内角和为:﹙5-2﹚×180°=540°六边形内角和为:﹙6-2﹚×180°=720° 二、巩固练习、 1、判断题。 (1)一个三角形的两个内角都是锐角,这个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2)等边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3)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4)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

宿:sù宿舍 xiǔ一宿 xiù星宿 剥:bō剥削 bāo 剥皮 二、古诗内容 宿新市徐公店 [宋] 杨万里 篱落 / 疏疏 / 一径深, 树头 / 新绿 / 未成阴。 儿童 / 急走 / 追黄蝶, 飞入 / 菜花 / 无处寻。 作者介绍: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 注释: ①新市:地名,在今湖南攸县北。 ②疏疏(shū):稀疏。 ③阴:树荫。 ④走:这里是跑的意思。 译文: 在稀稀落落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小路旁边的树上新叶刚刚长出,还未形成树荫。儿童们飞快地奔跑着追逐黄色的蝴蝶,追寻翩翩飞舞的黄色蝴蝶。可是黄色蝴蝶飞入一片金灿灿的黄色菜花中,再也找不到了。 主题: 《宿新市徐公店》描写了清新美丽田园春光和儿童在菜花地边追逐黄蝶的生动画面。诗篇洋溢着浓烈的乡村生活情趣,表达了诗人对美丽田园春色的赞美和对乡村儿童的喜爱以脏话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之情。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宋] 范成大 梅子 / 金黄 / 杏子肥, 麦花 / 雪白 / 菜花稀。 日长 / 篱落 / 无人过, 惟有 / 蜻蜓 / 蛱蝶飞。 作者介绍: 范成大,字至能,号称石湖居士。南宋诗人。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注释: ①杂(zá)兴:随兴而写的诗,“兴”这里读 xìng。 ②肥:诗中指杏花落后,杏儿越来越大,越来越肥。 ③蛱(jiá)蝶:蝴蝶的一种。 译文: 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 白天长了,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没有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主题: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这首诗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等描写初夏农村的自然景色及农人紧张的劳动气氛,表现了诗人对田园风光的热爱之情。 清平乐 ·村居 [宋] 辛弃疾 茅檐 / 低小,溪上 / 青青 / 草。醉里 / 吴音 / 相 / 媚好,白发 / 谁家 / 翁媪?

部编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一、易读错的字 曾(céng)经泥泞(nìng)顺(shùn)着 荆(jīng)棘晶莹(yíng)面粉(fěn) 甘蔗(zhe)甜菜(cài)就算(suàn) 的(dí)确波纹(wén)葱(cōng)绿 不舍(shě)一株(zhū)工程(chéng) 建筑(zhù)营(yíng)业饲(sì)养 二、易写错的字 背:第二笔是横,不是点。 暖:左边是“日”,不是“目”,右边不是“爱”。味:右边是“未”,不是“末”。 具:注意里面是三横。 匹:最后一笔是竖折,里面是“儿”。 恋:下面的“心”,注意卧钩要卧倒,不能写 成斜钩。 三、会写词语 雷锋叔叔足迹昨天冒着留下弯弯 背着洒下迷路温暖爱心一定也许 桌子平时难道味道就是加工种子 农具甜菜工具劳动经过才能买卖

甘甜一匹妹妹出色河水碧绿波纹 好像河岸柳叶景色恋恋不舍要求 柳树柳条 四、多音字 曾zēng(曾孙)céng(曾经) 蒙měng(内蒙古)méng(蒙蒙细雨)的dí(的确)de(好的) 应yīng(应该)yìng(回应) 散sàn(分散)sǎn(散落) 还hái(还有)huán(还书)五、形近字 波(波纹)纹(波纹)具(具体) 披(披着)蚊(蚊子)真(真的) 买(买卖)温(温和)锋(锋利)卖(卖出)湿(湿润)峰(山峰) 洒(洒水)弯(弯曲)匹(一匹) 酒(喝酒)变(变化)区(山区) 六、近义词 长长—狭长寻找—寻觅足迹—脚印 好奇—奇怪特别—特殊平时—平常 难道—莫非傍晚—黄昏波纹—水纹 柔软—松软

七、反义词 弯弯—笔直温暖—寒冷特别—一般 柔软—坚硬美丽—丑陋松开—抓住 八、词语搭配 (长长)的小溪(迷路)的孩子 (蒙蒙)的细雨(年迈)的大娘 (晶莹)的露珠(温暖)的春风 (平平常常)的糕(好奇)地问 九、词语归类 1. “AA的”式的词语:蒙蒙的细细的大大的红红的 2.“AABB”式的词语:平平常常开开心心整整齐齐大大咧咧 十、句子积累 1. 感叹句:这糕的确应该叫“千人糕”啊! 2. 比喻句:路的一边是田野,葱葱绿绿的,非常可爱,像一片柔软的绿毯。 十一、考点提示 1.《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常以阅读的形式考查对最后一小节诗的理解。 2.《千人糕》常以阅读的形式考查对米糕的制作过程的理解。 3.《一匹出色的马》常以阅读的形式考查对爸爸的教育方法 的理解。

六下科学第一单元知识要点

六下科学第一单元知识要点 1.放大镜能放大物体,能看到平时用眼睛看不到的细节. 2.放大镜是凸透镜.放大镜放大倍数与镜面的凸度有关.镜面凸度大.放大倍数 大,镜面凸度小,放大倍数小. 3.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获得的信息越多,视野变小. 4.球形透明的物体放大的倍数最大. 5.昆虫是自然界中人类肉眼看得见的最小动物之一. 6.昆虫有许多特殊的构造和本领。 7.不同昆虫的口器、触角、翅膀是不同的。 8.蚜虫的天敌是草蛉。 9.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 10.蝴蝶的翅膀上布满扁平的细毛。 11.自然界中许多固体物质都是晶体。 12.晶体的形状很有规则。 13.有的晶体较大,肉眼可以看见,有的晶体较小,要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看见。 14.列文虎克是荷兰人,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三百倍的显微镜。 15.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崭新的微小世 界,打开了微小世界的大门。 16.今天的电子显微镜可以把物体放大到了200万倍。 17.在显微镜下观察物体,必须制成玻片标本。 18.制玻片标本的切片必须是薄而透明的。 19.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20.英国物理学家罗伯特﹒胡克是第一个发现和提出细胞这个名称的人。 21.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22.池水发绿是绿藻的作用。 23.利用有益的微生物可以制作酒、醋、泡菜、腐乳、酸奶等食品。 24.伤寒、鼠疫、霍乱、肺结核等传染病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25.法国科学家巴斯德第一个指出微生物和人类的健康有关。 26.酵母菌发面的历史已有5000多年。 27.土壤中的微生物可以分解死去的动植物尸体和殘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