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镜下治疗半月板损伤的临床分析

关节镜下治疗半月板损伤的临床分析
关节镜下治疗半月板损伤的临床分析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概述】 在胫骨关节面上有内侧和外侧半月形状骨,叫半月板,其边缘部较厚,与关节囊紧密连接,中心部薄,呈游离状态。内侧半月板呈“C”形,前角附着于前十字韧带附着点之前,后角附着于胫骨髁间隆起和后十字韧带附着点之间,其外缘中部与内侧副韧带紧密相连。外侧半月板呈“O”形,其前角附着于前十字韧带附着点之前,后角附着于内侧半月板后角之前,其外缘与外侧副韧带不相连,其活动度较内侧半月板为大。半月板可随着膝关节运动而有一定的移动,伸膝时半月板向前移动,屈膝时向后移动。半月板属纤维软骨,其本身无血液供应,其营养主要来自关节滑液,只有与关节囊相连的边级部分从滑膜得到一些血液供应。因此,除边缘部分损伤后可以自行修复外,半月板破裂后不能自行修复,半月板切除后,可由滑膜再生一个纤维软骨性的又薄又窄的半月板。正常的半月板有增加胫骨髁凹陷及衬垫股骨内外髁的作用,以增加关节的稳定性和起缓冲震荡的作用。 【诊断】 大多数患者有明确膝扭伤史,受伤后,膝关节有剧痛,不能自动伸直,关节肿胀。膝关节间隙处的压痛是半月板损伤的重要依据。 【治疗措施】 1.急性期如关节有明显积液(或积血),应在严格无菌操作下抽出积液;如关节有“交锁”,应用手法解除“交锁”,然后用上自大腿上1/3下至踝上的管型石膏固定膝关节于伸直位4周。石膏要妥为塑型,病人可带石膏下地行走。在固定期间和去除固定后,都要积极锻炼股四头肌,以防肌肉萎缩。 2.慢性期如经非手术治疗无效,症状和体征明显,诊断明确者,应及早手术切除损伤的半月板,以防发生创伤性关节炎。术后伸膝位加压包扎,次日开始作四头肌静止性收缩练习,2~3天后开始作直腿抬高运动,以防股四头肌萎缩,两周后开始下地行走,一般在术后2~3个月可恢复正常功能。 3.关节镜的应用关节镜可用于半月板损伤的治疗,半月板边缘撕裂可行缝合修复,通常行半月板部分切除,保留未损伤的部分。对早期怀疑半月板损伤者可行急诊关节镜检查,早期处理半月板损伤,缩短疗程,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损伤性关节炎的发生。通过关节镜手术创伤小,恢复快。 【病因学】 多由扭转外力引起,当一腿承重,小腿固定在半屈曲,外展位时,身体及股部猛然内旋,内侧半月板在股骨髁与胫骨之间,受到旋转压力,而致半月板撕裂。如扭伤时膝关节屈曲程度愈大,撕裂部位愈靠后,外侧半月板损伤的机制相同,但作用力的方向相反,破裂的半月板如部分滑入关节之间,使关节活动发生机械障碍,妨碍关节伸屈活动,形成“交锁”。 在严重创伤病例,半月板,十字韧带和侧副韧带可同时损伤。 半月板损伤的部位。可发生在半月板的前角、后角、中部或边缘部。损伤的形状可为横裂、纵裂、水平裂或不规则形,甚至破碎成关节内游离体。 【临床表现】 多数有明显外伤史。急性期膝关节有明显疼痛,肿胀和积液,关节屈伸活动障碍,急性期过后,肿胀和积液可自行消退,但活动时关节仍有疼痛,尤以上下楼、上下坡、下蹲起立、跑、跳等动作时疼痛更明显,严重者可跛行或屈伸功能障碍,部分病人有“交锁”现象,或在膝关节屈伸时有弹响。 1.压痛部位压痛的部位一般即为病变的部位,对半月板损伤的诊断及确定其损伤部位均有重要意义。检查时将膝置于半屈曲位,在膝关节内侧和外侧间隙,沿胫骨髁的上缘(即半月板的边缘部),用拇指由前往后逐点按压,在半月板损伤处有固定压痛。如在按压的同时,将膝被动屈伸或内外旋转小腿,疼痛更为显著,有时还可触及到异常活动的半月板。

对膝关节镜治疗半月板损伤的治疗效果进行探究和分析

对膝关节镜治疗半月板损伤的治疗效果进行探究和分析 发表时间:2017-12-11T15:51:33.070Z 来源:《心理医生》2017年31期作者:宋彬 [导读] 对于人体膝关节来说,半月板是不可或缺的。 (雁江区人民医院四川资阳 641300) 【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膝关节镜治疗半月板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将随机选取的120例半月损伤患者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膝关节镜下进行手术治疗,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半月板切除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康复时间和发生并发症的概率均要低于对照组,可见其差异具有统计分析的意义(P<0.05)。结论:在膝关节镜下治疗半月板损伤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的康复。 【关键词】半月板损伤;膝关节镜;手术治疗;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68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1-0103-02 对于人体膝关节来说,半月板是不可或缺的。半月板可以保持人体膝关节的稳定,将膝关节的负荷力分散,还可以促进膝关节的营养;正因为有了半月板,在常年运动下,膝关节也不会受到损伤[1]。因此,一旦半月板受到损伤就会导致膝关节的灵活度下降,甚至会出现一系列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在实际临床过程中,一般采取手术的方式治疗半月板损伤[2],本次研究分别对半月板损伤患者采取了半月板切除治疗和膝关节镜下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现将研究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2014年12月到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120例半月板损伤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将其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所有研究对象的病历资料十分完整,且均了解本次研究的目的,是自愿参与本次研究。观察组的60例患者中,男性有39例,女性有21例;年龄最高为75岁,最低为22岁,平均年龄为(44.5±7.3)岁;外侧损伤23例,内侧损伤37例。对照组的60例患者中,男性有38例,女性有22例;年龄最高为74岁,最低为24岁,平均年龄为(44.8±7.4)岁;外侧损伤25例,内侧损伤3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可见其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半月板切除治疗,主要治疗内容是: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之后,使用蓝钳把半月板咬除撕裂,最好能够完整保留半月板的外缘部分,再对半月板的内缘进行修整,最后把滑膜等物质清除,进行伤口缝合[2]。 观察组患者在膝关节镜下进行手术治疗,具体操作步骤是:首先,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在膝关节镜下对患者的实际病情进行检查,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其次,准确判断患者的患病位置和病情,根据每一位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手术方案;然后,根据患病情况,在膝关节镜下对患者的半月板进行局部或整体切除,并对半月板的边缘进行修整;最后,对患者的伤口进行缝合和加压包扎。在进行手术之后,两组患者均要在医护人员的正确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 1.3 统计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对各项研究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其中,用(x-±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用(%)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若得到P<0.05,则表明其差异具有统计分析的意义。 2.结果 2.1 手术治疗后两组患者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康复时间均要低于对照组,可见其差异具有统计分析的意义(P<0.05)。具体情况详见表1。 3.讨论 半月板,又被称之为膝盖软骨,运动量比较大或者是强体力劳动者比较容易引发半月板损伤,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膝关节疾病。在实际临床过程中,半月板损伤患者会出现一系列不良症状,比如,关节肿胀、关节由于太过于疼痛而不能屈伸等,会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造成影响[3]。因此,采取疗效最佳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是目前的当务之急。有研究表明,在膝关节镜下治疗半月板损伤,不仅可以改善临床疗效,还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有利于患者的康复。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康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典型症状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典型症状 作者:黄运绥随着全民运动活动的发展,越来越多人参加到运动的行业,与此同时,膝关节半月板损伤也成为越来越常见的运动损伤疾病。那半月板损伤有哪些症状呢? 半月板损伤最直接的症状就是疼痛,当膝关节活动至某一部位时,会突然出现疼痛症状,改变动作后疼痛就消失,但后期的半月板损伤患者则会承受持续性的疼痛。 半月板损伤患者由于膝关节疼痛的原因,多拒绝过多的活动,这就会导致患者股四头肌为主的肌肉出现萎缩、肌无力的现象,并随病程的延长而越加明显。 半月板损伤患者有症状明显开始的那一刻,就面临着功能受限的局面,甚至平常走路等日常活动都会感觉僵硬、疼痛,不少患者也会出现跛行、交锁、弹响等的症状。 急性期膝关节有明显疼痛,肿胀和积液,关节屈伸活动障碍,急性期过后,肿胀和积液可自行消退,但活动时关节仍有疼痛,尤以上下楼、上下坡、下蹲起立、跑、跳等动作时疼痛更明显,严重者可跛行或屈伸功能障碍,部分病人有“交锁”现象,或在膝关节屈伸时有弹响。

膝关节有弹响声及绞锁症。一般情况下,弹响声会在膝关节伸屈的时候出现。但是患者需要注意的是,在关节出现弹响声并伴有绞锁的症状时,才有可能是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如果只出现痛感,不一定就是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症状。当有绞锁症的时候,患者在行走的时候可能就会突然的出现痛感,这个时候,膝关节不能弯曲,如果晃动稍稍的晃动了膝关节,其症状可能就会有所缓解。 在对膝关节进行特殊检查的时候,例如进行了仰卧的旋转检查,这个时候会呈现阳性的现象;对于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来说,进行造影检查是有一定的价值的,它能够确定损伤的部位。 半月板损伤虽说是常见疾病,但是半月板却很难自愈,如果您被确诊为半月板损伤,请尽快到正规医院进行及时治疗,请勿耽误病情。

半月板损伤(膝关节关节镜手术)护理常规

半月板损伤(膝关节关节镜手术)护理常规 一、专科评估 1、术前评估 ①心理状况:评估病人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有无紧张、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等。 ②一般评估:意识、生命体征、皮肤完整性、肢体活动、饮食、排泄睡眠情况等。 ③专科评估:膝关节疼痛,肿胀,膝关节活动受限,关节交锁,弹响,患肢肢端的血供活动感觉情况。 ③营养状况:有无贫血、低蛋白血症及患者的进食情况。 ④过去史、近期手术史、目前用药情况(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 呼吸系统疾病等。 ⑤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有无焦虑、恐惧。 ⑥用药情况,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 ⑦安全管理:评估跌倒、坠床、压疮、导管等高危因素等。 2、术后评估 ①手术情况:手术方式、术中出血、麻醉等 ②一般评估:意识、生命体征、皮肤完整性、静脉穿刺情况及带入液体(血)、尿量、血糖值、镇痛泵等。 ③专科评估:a、患肢弹力绷带包扎、患膝冰敷情况。 b、患肢肢端的血供活动感觉情况。 c、患者的活动能力。 ④重点评估:切口敷料干燥及切口愈合情况。 ⑤营养状况:患者的进食情况及有无贫血、低蛋白血症。 ⑥患者心理状态:有无焦虑、失眠。 ⑦用药情况,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 ⑧特殊检查结果:如病理及各种特殊检查结果等。 ⑨自理能力评估。 ⑩安全管理:评估跌倒、坠床、压疮、导管等高危因素等。 二、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 ①应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鼓励病人说出对心理感受,给予心理支持。 ②向患者介绍治疗概况和手术成功的病例,帮助患者增强信心和安全 感,保持心情舒畅。 ③告知术前术后注意点,帮助患者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 2、术前健康指导:指导患者戒烟酒、练习深呼吸、有效咳嗽、床上 排便等。 3、体位与活动:急性期,患肢抬高伸膝位放置,患肢禁负重,患膝制动,积极进行静态股四头肌肌肉收缩锻炼。慢性期减少膝关节的屈伸运动。 4、饮食:以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饮食为主,多吃新鲜蔬菜 和水果。糖尿病者控制饮食及水果。 5、心理支持: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正确对待疾病。 6、疼痛护理:评估疼痛,密切观察,针对引起疼痛的原因,协助 调整体位,解除局部皮肤卡压,并给予脱水消肿治疗; 急性损伤48小时内,可冰敷患膝,防冻伤;必要时尽 早给药,观察止痛效果。有效控制疼痛,保证足够的睡 眠 7、并发症:观察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积极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 锻炼。 8、做好术前准备和术前指导,做好术前常规检查。 9、安全管理: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四、术后护理 1、体位:根据麻醉和手术部位安置合适体位。 2、病情观察: ①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记录按麻醉护理及病情变化要求。 ②密切观察切口情况。 ⑤使用镇痛泵者应严密观察其效果,认真听取病人主诉。 3、体位与活动:患肢略屈膝20-30度抬高位放置,尽早进行股四头 肌等长收缩、膝关节屈伸及抬腿练习。可做伸曲膝练 习,术后一般可早期下床行走,但不可过早负重,具

关节镜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分析

关节镜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分析目的:探讨应用关节镜技术诊治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2 例半月板损伤患者行关节镜下治疗,术后根据Ikeuchi关节评分标准评定疗效。结果:行关节镜下治疗的62例半月板损伤患者中,术后效果优33例,良23例,可5例,差1例,优良率达90%以上。结论:关节镜下治疗半月板损伤具有损伤小、疗效好、符合生物力学要求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标签:半月板损伤;关节镜;治疗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09)08(a)-187-01 关节镜技术具有损伤小、准确率高、感染机会少、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已逐渐应用于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治疗中。我院于2006年12月~2009年1月应用关节镜技术共诊治膝关节半月板损伤6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男28例,女34例。左侧25例,右侧37例;内侧24例,外侧38例。年龄12~56岁,平均29岁。随访3个月~4年,平均20个月。 1.2手术方法 患者仰卧位,大腿中上部上止血带,取髌上内侧入路入水,前内、外侧入路置入关节镜等相关器械,按髌上囊、髌股关节面、股骨内外髁、膝内侧间隙、髁间切迹、膝外侧间隙顺序探查,根据镜下所见决定术式。对不规则的半月板撕裂依情况行半月板次全切除甚至全部切除。对于较大的活动性半月板裂片,尽可能整块切除,或将撕裂部半月板分割成小块咬除;对半月板的瓣状撕裂、斜裂、横裂或桶柄状裂口不超过半月板横径2/3者,采用半月板的部分切除,咬去半月板破裂处,并用刨削器修整残留的正常半月板边缘,避免使半月板咬口处与胫骨平台形成台阶;对于损伤发生在距离滑膜半月板交界3 mm的血供区或3~5 mm的边缘区,裂口小于1 cm者,多采用从内到外半月板缝合术。最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关节腔,将破碎的半月板碎屑冲出。 1.3 术后康复指导 患者术后24 h开始行股四头肌收缩锻炼,主动练习屈伸活动,术后第2天在医师指导下行直腿抬高训练和膝、踝关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机理与中医治疗讲解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概述】 膝关节半月板(图185)是位于股骨、胫骨关节面之间两个呈楔形状的纤维软骨板。其有内外之分,内侧半月板较大呈“C”形;外侧半月板较小,近“O”形。半月板一方面加深了关节窝的深度,增强了关节的稳固性;另一方面半月板可同股骨髁一起对胜骨髁作旋转运动,因而也增加了膝关节的灵活性。同时有防止磨擦、减少震荡,散布滑液,润泽关节,和吸收热量等功能。 当膝关节处于半屈曲体位时,突然地内收、旋转、伸直膝关节或外展、旋转、伸直膝关节时,半月板可被卡在股骨髁和股骨平台之间而损伤。或因长期处于蹲位跪位劳动者、生活者,半月板易遭受挤压而发生损伤。 【临床表现】 1.关节肿胀多见于急性损伤阶段。如损伤时间较长,则关节肿胀多不甚明显。 2.关节疼痛膝关节在某一体位时发生疼痛,当改变体位后,疼痛即可消失。

3.关节交锁、弹响多发生于步履过程中。破裂移位的半月板游离于关节间隙中,妨碍了膝关节的正常活动,如同一把锁突然被锁住一样不能活动,称为关节“交锁”,其发出的声响即为“关节弹响”。 “交锁”发生后在原地稍作膝关节运动,又忽然听到一次弹响,随即关节恢复了正常的活动,这一现象被称为“开锁”。 4.肌肉萎缩和乏力以股四头肌为主。由于半月板的损伤,膝关节活动受限,日久肌肉产生了废用性萎缩;肌肉萎缩越严重,下肢乏力现象亦越明显。 5.关节不稳定感当步履时,常有一种膝关节不稳定的感觉,尤其是走高低不平的道路,或上下楼梯台阶时最为明显。 查体时患侧关节间隙有明显压痛。大部分患者可出现麦氏试验阳性;部分患者可出现研磨试验、过伸试验阳性。 【诊断和鉴别】 1.诊断膝部外伤史加上临床表现方面的五大症状结合查体时关节间 隙压痛、麦氏试验、研磨试验,过伸试验阳性等,基本上可作对本病的诊断。膝关节造影,尤其是膝关节镜检查对本病的损伤定位更有价值。 2.鉴别诊断 (1)与膝部有关骨折相鉴别:骨折后有明显肿、痛、活动障碍,可出现畸形外观,有骨擦音和下肢纵向叩击征阳性。X线摄片则能做出明确诊断。 (2)半月板囊肿:以外侧多见,局部肿胀,有持续疼痛,在膝关节间隙处可触到肿块,屈膝时较突出,伸膝后消失或变小。 【治疗】 1.治疗原则健肌通络,滑利关节。 2.常用穴位及部位伏兔、血海、膝眼、阳陵、委中等穴,股四头肌、小腿近端外侧。

半月板损伤中医疗法

---------------------------------------------------------------最新资料推荐------------------------------------------------------ 半月板损伤中医疗法 半月板损伤中医疗法半月板损伤初期中医治疗方法: 治宜活血祛瘀、解除交锁、消肿止痛,宜先作一次理筋手法。 嘱患者仰卧,放松患肢,术者一手捏住膝部,拇指轻轻揉按痛点,另一手握住踝部,徐徐屈伸膝关节,并轻轻内外旋转小腿,直至交锁症状消失。 以后每日在患膝上下以揉、搓手法按摩 1-2 次,每次 15 分钟,以局部温热舒适为宜。 半月板损伤初期中医治疗方药: 1、主方活血止痛汤处方: 当归 12 克,川芎 6 克,乳香 6 克,苏木 6 克,红花 5克,没药 6 克,土鳖虫 9 克,三七 3 克,赤芍 9 克,陈皮 3 克,落得打 6 克,紫荆藤 9 克。 水煎服,每日 1 剂。 2、外用方消瘀膏处方: 大黄 1 份,栀子 2 份,木瓜 4 份,蒲公英 4 份,姜黄 4份,黄柏 6 份。 共研细末,用水、蜜糖各半,调敷患处。 3、单方验方半月板伤一号外敷药处方: 黄柏 15 克,合欢皮 15 克,白及 15 克,续断 15 克,千年健 15 克,萆薢 15 克,甜瓜子 9 克。 1 / 3

土鳖虫 9 克,牛膝 9 克,檀香 9 克,赤芍 6 克,红花 6 克。 共研细末,用开水和蜜糖少许调敷患处,隔日换药 1 次。 半月板损伤中期中医治疗方法: 养血活血,舒筋活络。 可每日作1 次局部按摩。 术者先用拇指按压关节间隙的痛点,使有疫痛感,并配合点穴法,点穴可选取风市、血海、梁丘、膝眼、阳陵泉、阴陵泉等穴,每穴 23 分钟,每次取穴 3~5 个,然后在患膝上下作推揉拿捏手法。 半月板损伤中期治疗方药: 1、主方壮筋养血汤处方: 当归 9 克,川芎 6 克,白芷 9 克,续断 12 克,红花5 克,生地黄 12 克,牛膝 9 克,牡丹皮 9 克,杜仲 9 克。 水煎服,每日 1 剂。 2、外用方骨科外洗二方处方: 桂枝 15 克,威灵仙 15 克,防风 15 克,五加皮 15 克,细辛 10 克,荆芥 10 克,没药 10 克。 煎水外洗患膝。 3.单方验方半月板伤二号外敷药处方: 白及 15 克,合欢皮 15 克,骨碎补 15 克,黄芪 15 克,续断 9 克,紫河车 9 克,千年健 9 克,茯苓 9 克,白芍 9 克,苏木 9 克。

关节镜治疗半月板损伤术后护理

关节镜治疗半月板损伤术后护理 发表时间:2016-06-28T10:22:27.883Z 来源:《医药界》2015年10月第10期作者:陈丽娟[导读] 半月板损伤是膝关节的常见病症,膝关节镜手术是目前治疗膝关节疾病的常用方法。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宝山分院陈丽娟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5)10【摘要】半月板损伤是膝关节的常见病症,膝关节镜手术是目前治疗膝关节疾病的常用方法。近年来,随着关节微创外科技术的进步,膝关节镜技术在关节损伤中的应用,对关节损伤的诊断的治疗产生了突破性的进展[1],它具有关节腔损伤小,术后反应轻,诊断明确,操作精细合理,术后恢复快,功能好等优点,已被大多数患者所认可。现对我科79 例膝关节镜下半月板损伤术后患者的术后护理进行了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2010年-2015年我院进行膝关节镜下半月板修复手术共79例,男39人,女40人,年龄24-71岁,平均48岁,其中外侧半月板损伤42例,内侧半月板损伤26例。膝关节镜手术术后反应轻,术后恢复快,功能好等优点,通过对于膝关节半月板术后护理的探索和研究,在护理方面更加深刻了解膝关节的解剖结构、生理功能、疾病发生机理,以及更深层地实施程序化护理,提高了该手术的治疗效果。 2.术后护理 2.1体位 关节镜治疗术全部采用硬膜外麻醉,术后6h内取平卧位。患肢功能位,用软枕抬高15°~30°, 随时询问患者肢体是否舒适,注意检查弹力绷带的松紧度;适时更换体位。 2.2饮食护理 伤口愈合、骨折修复需要营养的支持。指导患者进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如牛奶、瘦肉及新鲜蔬菜等食物,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2.3疼痛护理 对疼痛患者采用冰敷的方法和止痛药来缓解疼痛。冰敷可减轻液体外渗,使血管挛缩,血液黏滞度增高,血流缓慢,有助于血液凝固,可有效控制局部出血,减轻组织的肿胀和疼痛[2],把冰袋置于膝关节周围冰敷持续2-3天。如果患者痛阈较低时应联合用药,肌内注射止痛药。 2.4功能锻炼 2.4.1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麻醉清醒后即可开始练习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运动。练习前,要向患者讲清楚锻炼的目的及重要性。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能刺激肌肉微循环,使血管扩张,有利于软组织水肿及膝关节积液的消退,增加肌力,稳定膝关节。具体方法 1)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练习:从术后次日即可开始,方法时患者平卧,足尖朝上,用力绷紧大腿前侧肌肉,持续5-10秒放松,考核标准时能看见髌骨向上运动的动作,每天200次以上。腘绳肌等长练习[3]:方法是患者平卧,足尖朝上,患肢用力下压所垫枕头,使大腿后侧肌肉绷紧,持续5-10秒放松,每天200次以上。 2.4.2直腿抬高练习:术后第2天开始,一种方法患者平卧,足尖朝上,伸膝后腿至足跟离床15CM处,坚持5-10秒慢慢放下为一组,每组10次,每天2-3次。另一种方法患者取侧卧位,伸膝后侧抬腿练习,每组10次,每天2-3次。早期练习时护士站在床旁,托起患者小腿,然后慢慢放松,或指导患者行健侧直腿抬高,领悟其中技巧,掌握正确的锻炼方法。 2.4.3预防膝关节粘连训练:术后第2天开始,患肢伸直放松,过伸、屈曲均影响活动度,推动髌骨上下左右移动,每天2次,避开伤口。同时行压膝运动:患肢踝后垫圆枕,直径约5cm。膝关节向上顶约3cm,随后向下压,足跟不滑动,牵拉后关节囊,防止粘连,每天3次,每次30min。 2.4.4 膝关节屈曲度的训练:1)滑板。平卧,术肢伸直抬起,与床成45°角,足底与滑板平行。进行膝关节屈曲度的训练,角度小不易滑,角度大滑不下来。膝关节慢慢弯曲,使足底顺滑板下滑,从30°到45°、60°逐渐调整屈曲度数。2周后关节屈曲度达75°~90°。滑板时以不痛、有酸胀感为准[4]。向下滑靠重力作用,滑下后停留2~3s,练习屈曲度,然后再向上滑。如出现疼痛,可用健侧肢体的足尖顶住术肢的足跟辅助向上滑。2)下肢功能锻炼仪的使用。术后第3天开始使用下肢功能锻炼仪(CPM),屈膝50°至少2 h,观察患者疼痛情况,如患者可以耐受即逐渐加大CPM至70°。每天活动3次,每次1 h,每天增加活动范围10°~20°,以患者的耐受力为标准,直至达到并维持在90°位置。 2.4.4 负重训练:术后2周内术肢不负重[4]。术后第3周术肢开始负重25%(足尖点地)。第4周负重50%(前足踏地),不行走时,两腿可以各负重50%。第5周负重75%,第6周负重100%,此时术肢仍需要用单拐。第7周可弃单拐行走,第8周弃去支具正常行走。 3 小结 应用关节镜诊治半月板损伤已逐渐成为最有效的方法通过对患者的体位、饮食、疼痛、功能锻炼进行早期护理干预,促进患肢静脉回流,减少肿胀和疼痛,加速组织修复及伤口愈合,可以有效地防止关节粘连,肌肉萎缩,恢复关节功能,促使早日康复。参考文献 [1] Lu Y;Li Q;Hao J. Torn discoid lateral meniscus treated with arthroscopic meniscectomy: observations in 62 knees[J]. Chin Med J (Engl). 2007,120:211-215 [2]王俊荣,牛清.半月板损伤关节镜术后两种冷敷方法的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05,11(12):1751-1752. [3]龚金萍,熊邦琴.循证护理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康复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5,20(4):66. [4]刘芳萍.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术后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J].护理学杂志,2007,22(6):69-70.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关节镜手术后的护理及功能训练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术前护理 1 术前教会患者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的锻炼方法。 2 男病人戒烟戒酒。 3 术前一日备皮,膝关节上下各20CM,用肥皂水清洗干净,剪手,脚指甲,通知禁饮食,去掉义齿,首饰,更换病员衣服。 术后护理 (一)术后护理和康复与手术本身同样重要。术后护理的目的有四个: 1 避免肿胀 2 尽早恢复关节功能 3 使肌张力恢复正常 4 让病人进行正常活动和功能锻炼 (二)术后应用力加压包扎,目的是因为手术是在空气止血带下进行,所以术后膝关节应用力加压包扎压迫止血以减少关节腔内渗血,减轻膝关节肿胀. (三)体位 1 膝关节镜下部分半月板切除术:卧床24小时,根据医嘱,术日或三天内下地不负重活动,四至五天可部分负重,14天后可负重行走. 2 半月板切除术:术后卧床2周,患肢加压包扎,减少关节积液,防止早期下地活动导致创伤性关节炎. (四)功能锻炼 1 麻醉消失后,鼓励病人主动进行股四头肌的疏缩活动,24小时内不活动膝关节,术后24至48小时开始股四头肌的舒缩,锻炼伸屈关节以恢复肌力,稳定关节,促进积液吸收,注意:有软骨损伤或韧带损伤,应遵医嘱推迟下地活动、负重及关节伸直训练。2功能锻炼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1)在整个治疗期间,必须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锻炼股四头肌,防止发生潜在性膝关节不稳,这是获得最佳疗效的关键。 2)股四头肌的舒缩活动: A患肢固定,肌肉绷紧、放松。 B压膝活动,把手放在膝后,教病人将膝压向手,反复压紧放松,每小时一次,每次5分钟,注意股四头肌舒缩到位,防止用臀大肌代替股四头肌收缩。 C拆除缝线后的行走锻炼要求:跟--趾式走路,不能跛行,每一步必须伸直膝关节。下肢器械练习:蹬车、抗阻伸膝法、上下台阶法。 D术前肌肉萎缩者,只要膝关节没有不适,术后应强化锻炼。

半月板损伤临床诊疗规范样本

半月板损伤临床诊疗规范样本 [定义] 半月板损伤:(meniscal injury)即半月板组织的连续性、完整性的破坏和中断。它包括半月板撕裂(meniscal tear)、半月板囊肿(meniscal cyst)、半月板过度活动(meniscal hyper mobile)、半月板周围炎(meniscal perimeniscitis)、盘状半月板撕裂(discoid cartilage tear)。其中半月板撕裂最为常见。半月板撕裂根据其撕裂的形态及部位可以分为: 纵型撕裂、水平撕裂、斜型撕裂、放射状撕裂(L型或T型)、瓣状撕裂、复杂撕裂、退行性撕裂及裂隙撕裂。 [诊断依据] 一、病史 急性损伤:有膝关节遭受间接暴力,致使半月板产生矛盾运动,或过屈、过伸运动的病史。 慢性损伤:有长期半蹲位或蹲位劳作的慢性劳损史。 二、症状体征 疼痛,肿胀,打软腿(give away)或关节交锁(buckling)及弹响。 股四头肌萎缩,以股内侧肌明显;关节间隙压痛。

特殊检查:膝关节过屈试验(hyperflexion knee test)、膝关节过伸试验(hyperextension knee test)、旋转挤压试验(rotation-squeeze test,改良式Mcmurray试验)、半月板前角挤压试验(kelllogg-speed’test)、阿普莱试验(Apley’s test)、斯坦曼试验(Steinmann’s test)、半月板重力试验(gravitational test of meniscus)、摇摆试验(vacillating test)、鸭步试验(drake-step test)、盘状半月板弹拨试验、特纳(Turner)氏征等。 三、辅助检查: MRI:当半月板内出现线样高信号到达其游离缘或关节面时,可诊断为半月板撕裂。根据半月板内信号异常改变的程度与病理改变的关系将MRI图像伤的半月板退变和撕裂的不同程度和形态的异常分为五极信号(0-4级)。通常三级改变在病理伤可见纤维软骨断裂,因此在半月板的一个片断上看到三级信号,并伴有形态的不规则,即可诊断为半月板撕裂。 CT检查:在半月板撕裂的诊断中的作用较局限,且准确率较低,已为MRI检查取代。半月板撕裂在CT上表现为形态和密度的改变。撕裂部位出现一处或多处不规则的线状低密度区。 X线:膝关节正侧位片对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可排

膝关节常见损伤

第三节膝关节常见损伤 一、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在胫骨关节面上有内侧和外侧半月形状骨,叫半月板,其边缘部较厚,与关节囊紧密连接,中心部薄,呈游离状态(图3-131)。内侧半月板呈“C”形,前角附着于前十字韧带附着点之前,后角附着于胫骨髁间隆起和后十字韧带附着点之间,其外缘中部与内侧副韧带紧密相连。外侧半月板呈“O”形,其前角附着于前十字韧带附着点之前,后角附着于内侧半月板后角之前,其外缘与外侧副韧带不相连,其活动度较内侧半月板为大。半月板可随着膝关节运动而有一定的移动,伸膝时半月板向前移动,屈膝时向后移动。半月板属纤维软骨,其本身无血液供应,其营养主要来自关节滑液,只有与关节囊相连的边级部分从滑膜得到一些血液供应。因此,除边缘部分损伤后可以自行修复外,半月板破裂后不能自行修复,半月板切除后,可由滑膜再生一个纤维软骨性的又薄又窄的半月板。正常的半月板有增加胫骨髁凹陷及衬垫股骨内外髁的作用,以增加关节的稳定性和起缓冲震荡的作用。 图3-131膝关节韧带及半月板结构 (一)致伤机理及分型 多由扭转外力引起,当一腿承重,小腿固定在半屈曲,外展位时,身体及股部猛然内旋,内侧半月板在股骨髁与胫骨之间,受到旋转压力,而致半月板

撕裂。如扭伤时膝关节屈曲程度愈大,撕裂部位愈靠后,外侧半月板损伤的机制相同,但作用力的方向相反,破裂的半月板如部分滑入关节之间,使关节活动发生机械障碍,妨碍关节伸屈活动,形成“交锁”。 在严重创伤病例,半月板,十字韧带和侧副韧带可同时损伤。 半月板损伤的部位。可发生在半月板的前角、后角、中部或边缘部。损伤的形状可为横裂、纵裂、水平裂或不规则形(图3-132),甚至破碎成关节内游离体。 图3-132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各种类型 (二)临床表现及诊断 多数有明显外伤史。急性期膝关节有明显疼痛,肿胀和积液,关节屈伸活动障碍,急性期过后,肿胀和积液可自行消退,但活动时关节仍有疼痛,尤以上下楼、上下坡、下蹲起立、跑、跳等动作时疼痛更明显,严重者可跛行或屈伸功能障碍,部分病人有“交锁”现象,或在膝关节屈伸时有弹响。 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 1.压痛部位压痛的部位一般即为病变的部位,对半月板损伤的诊断及确定其损伤部位均有重要意义。检查时将膝置于半屈曲位,在膝关节内侧和外侧间隙,沿胫骨髁的上缘(即半月板的边缘部),用拇指由前往后逐点按压,在半月板损伤处有固定压痛。如在按压的同时,将膝被动屈伸或内外旋转小腿,疼痛更为显著,有时还可触及到异常活动的半月板(图3-133)。

中医诊断: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概述】 膝关节半月板是位于股骨、胫骨关节面之间两个呈楔形状的纤维软骨板。其有内外之分,内侧半月板较大呈“C”形;外侧半月板较小,近“O”形。半月板一方面加深了关节窝的深度,增强了关节的稳固性;另一方面半月板可同股骨髁一起对胜骨髁作旋转运动,因而也增加了膝关节的灵活性。同时有防止磨擦、减少震荡,散布滑液,润泽关节,和吸收热量等功能。当膝关节处于半屈曲体位时,突然地内收、旋转、伸直膝关节或外展、旋转、伸直膝关节时,半月板可被卡在股骨髁和股骨平台之间而损伤。或因长期处于蹲位跪位劳动者、生活者,半月板易遭受挤压而发生损伤。 【临床表现】 1.关节肿胀多见于急性损伤阶段。如损伤时间较长,则关节肿胀多不甚明显。 2.关节疼痛膝关节在某一体位时发生疼痛,当改变体位后,疼痛即可消失。 3.关节交锁、弹响多发生于步履过程中。破裂移位的半月板游离于关节间隙中,妨碍了膝关节的正常活动,如同一把锁突然被锁住一样不能活动,称为关节“交锁”,其发出的声响即为“关节弹响”。 “交锁”发生后在原地稍作膝关节运动,又忽然听到一次弹响,随即关节恢复了正常的活动,这一现象被称为“开锁”。 4.肌肉萎缩和乏力以股四头肌为主。由于半月板的损伤,膝关节活动受限,日久肌肉产生了废用性萎缩;肌肉萎缩越严重,下肢乏力现象亦越明显。 5.关节不稳定感当步履时,常有一种膝关节不稳定的感觉,尤其是走高低不平的道路,或上下楼梯台阶时最为明显。 查体时患侧关节间隙有明显压痛。大部分患者可出现麦氏试验阳性;部分患者可出现研磨试验、过伸试验阳性。 【诊断和鉴别】 1.诊断膝部外伤史加上临床表现方面的五大症状结合查体时关节间隙压痛、麦氏试验、研磨试验,过伸试验阳性等,基本上可作对本病的诊断。膝关节造影,尤其是膝关节镜检查对本病的损伤定位更有价值。 2.鉴别诊断 (1)与膝部有关骨折相鉴别:骨折后有明显肿、痛、活动障碍,可出现畸形外观,有骨擦音和下肢纵向叩击征阳性。X线摄片则能做出明确诊断。 (2)半月板囊肿:以外侧多见,局部肿胀,有持续疼痛,在膝关节间隙处可触到肿块,屈膝时较突出,伸膝后消失或变小。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中西医治疗及护理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中西医治疗及护理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护理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疗效。方法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辅以中药内治及术后护理。结果参照Lkeuch;评比方法优、良为39膝,可6膝,优率为87%。结论通过中西医治疗、护理及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增加了患者对医生的依赖性与信任,提高了治疗效果。 【关键词】膝关节; 半月板损伤; 中西医治疗; 护理 半月板类似于中医所称的“吞口筋”。它是一种纤维软骨组织,分内、外侧两个半月板,半月板本身血供较差,周边血供良好,中间无血循环,故损伤不易恢复[1]。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膝关节疾患。男性多与女性。其临床诊断比较明确,治疗效果以手术治疗为主,辅以中药内治及理疗等协同作用,术后护理尤为关键。我院于2005-02~2008-06收治45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45例,男27例,女18例,其中双膝2例;年龄12~73岁,平均36.5岁,除2例(单膝)为内侧盘状软骨外其余均为外侧盘状软骨。病程2个月~10年。患者均有急性、慢性膝关

节损伤病史。临床表现为膝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弹响及交锁等症状。

1.2 诊断依据本组患者体格检查McMurray征阳性、研磨试验阳性、MRI诊断为盘状半月板并撕裂伤、X线片显示间接征象均有一项阳性。 1.3 中医辨证气滞血瘀型,损伤初期关节疼痛、肿胀、关节腔积血、交锁现象出现急性期,膝关节功能活动受限,舌质淡红或有瘀斑,舌苔薄白,脉弦。脾失健运型,多见于损伤中、后期,以关节肿胀、关节积液为主,疼痛较轻或无明显疼痛,无明显交锁征,舌淡,舌体略胖大,边有齿痕,苔白或白腻,脉滑濡。肾气不足型,膝关节酸痛,打软腿,上下台阶时膝关节疼痛加重,X线片可见膝关节骨质增生明显,舌淡红,苔薄白,脉沉。 2 治疗方法 2.1 西医治疗 2.1.1 急性期不易明确诊断,主要用非手术方法治疗,一般为抗风湿治疗,辅以理疗,少负重,半个月后症状可缓解,但关节内病变未除去,易反复加重,若关节内有积血较多应在严格无菌条件下穿刺抽血,加压包扎,并用长腿石膏托制动。

关节镜应用于半月板损伤治疗的效果研究

关节镜应用于半月板损伤治疗的效果研究 目的分析关节镜应用于半月板损伤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2年2月~2015年3月收治于我院的半月板损伤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44例。其中观察组患者均采用关节镜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超短波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18%(41/44);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2.73%(32/44),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于半月板损伤的患者来讲,在治疗过程中选择采用关节镜治疗具有较为明显的治疗效果,同时对患者的损伤较小,满足生物力学要求,患者耐受性高。 标签:半月板损伤;关节镜治疗;超短波治疗;治疗效果 骨科中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患者膝关节将出现局限性疼痛,同时也有部分患者将发生膝关节交锁以及打软腿情况,是以膝关节间隙固定局限性压痛和四头肌萎缩为典型症状的疾病[1]。大部分损伤均是由外力所引起的,当内侧半月板在股骨踝和胫骨间受压后,使得半月板发生撕裂[2]。本研究分析了关节镜应用于半月板损伤治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2012年2月~2015年3月收治于我院的半月板损伤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采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44例。其中观察组患者均采用关节镜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超短波治疗。其中对照组男26例,女18例,年龄18~46岁,平均年龄(28.3±3.5)岁,包括左侧27例、右侧17例,内侧29例,外侧15例;观察组男29例,女15例,年龄21~53岁,平均年龄(30.3±4.1)岁,包括左侧24例、右侧20例,内侧28例,外侧16例。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观察组首先取患者平卧位,在患肢大腿上端绑止血带,对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使用前方外侧入路,将手术器械和关节镜插入,可进行交换入路操作。半月板损伤侧置入关节镜,在患者对侧将手术器械置入。通常需要在手术器械入路处加一入路,采用钳子将半月板破裂部分夹住进行牵引,易于进行切割。对保留下的半月板边缘采用刨刀以及等离子刀将其进行修理,将切除的半月板全部冲洗干净。术后第2d便可进行简单的四头肌运动,行膝关节屈伸运动,或进行扶拐行走。术后3d可适当采取膝关节屈伸锻炼。 1.2.2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超短波治疗,在患者的膝关节两侧置2个中号电极,衬垫5 cm,首先对患者进行微热10min,随后改为中热2 min,时间为1次/d,共治疗1疗程(1疗程为1 w)。

关节镜治疗简介

关节镜技术简介 关节镜技术与骨折内固定、人工关节置换并称为20世纪骨科领域的三大重要进展。关节镜技术已被广为接受,现在已经成为标准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技术。关节镜技术是关节外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体现了现代外科微创化的发展趋势。 关节镜的基本构造是一个光学系统,中央是采集图象的棒镜系统,周围是导入光纤的光导纤维,外面是金属保护鞘。通过在皮肤上建立约0.8mm~1.0cm微小切口,将关节镜放入关节内,并在其后方接驳摄像和显示设备,可直接观察关节内形态和病变,并通过使用特殊器械,对关节内疾病进行治疗,从而避免许多关节切开手术。 关节镜可以看到关节内几乎所有的部位,比切开关节看的更全面,由于图像经过放大,因而看的更准确,而且切口很小,创伤小,疤痕少,康复快,并发症少,有些情况下麻醉过后,即可下地活动,对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大有好处。对关节疑难病症的确诊,对困扰患者多年的关节伤痛的治疗,关节镜手术往往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 关节镜在关节炎治疗中的作用 诊断作用 首先,关节镜可用于检查关节腔内各种病变,对关节内各种组织结构的状况进行详细评估及记录,某些关节病变,如色素绒毛结节性滑膜炎具有特征性关节镜表现,几乎可以得出诊断。同时,还可获取关节液或病变组织,在关节镜监视下进行活检取病理组织,进一步行实验室检查和病理检查。 治疗作用 除了对多种运动损伤具有治疗作用之外,关节镜技术在关节炎外科治疗中也可大显身手,发挥重要的作用。据文献报道关节镜技术可运用于骨性关节炎、炎症性关节、色素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晶体性关节病、感染性关节炎和创伤性关节炎等多种关节炎的诊断和治疗。例如对于多种类型的滑膜炎可在关节镜下施行滑膜切除术,在膝关节可以通过后方入路,切除后方关节囊内的滑膜组织,达到全关节囊滑膜切除的目的。对于骨性关节可行关节清理术,去除游离体,切除撕裂的半月板,修整软骨面等。 关节镜手术的优点 1、切口小,美观,可避免晚期因关节表面和运动部位的瘢痕而引起的刺激症状; 2、属于微创手术,痛苦小,术后反应较小,患者易于接受; 3、术后早期即可活动和使用肢体,避免长期卧床并发症,减少护理人员和费用; 4、并发症相对较少; 5、基本不影响关节周围肌肉结构,术后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防止关节长期固定引起的废用和并发症;

90-康复科--膝关节半月板损伤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中医诊疗方案 (2017年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考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①有外伤史,伤后关节疼痛,肿胀,有弹响和交锁现象。 ②膝关节内外关节间隙恒定压痛及突出。 ③慢性期股四头肌萎缩,以股四头肌内侧头尤为明显。 ④麦氏征和膝关节研磨试验阳性。 ⑤X线片检查:行膝关节标准前后位、侧位及轴位投照,确定Kellgren-Lawrence分级,排除骨折、关节内游离体。MRI检查:主要通过冠状、矢状位MRI扫描,撕裂或退变表现为半月板内信号增强,还可见半月板形态异常,如碎裂、正常结构部分或全部消失,半月板尖部变钝或后角缩小。并可排除结核和肿瘤等疾病。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出版)中有关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诊断标准。 ①青少年和成年人多见,常有膝关节扭伤史;中老年人多无明显的暴力致伤史,以半月板组织退变为主。 ②症状:膝关节有不同程度肿胀,内或外侧关节隙有固定痛点。伤膝功能受限,部分患者有关节弹响、打软腿和绞锁症状;中老年患者常诉及膝关节屈曲位负重关节痛,或下蹲关节痛,或无明显诱因出现关节屈伸不适感,膝关节内或外侧局部酸痛感。 ③体征:膝关节肿胀,膝内或外侧关节间隙压痛及突出;积液诱发试验或/和浮髌试验阳性;麦氏征、摇摆试验阳性,鸭步试验阳性,股四头肌萎缩。 ④影像学所见与临床表现基本相符合。 (二)分期诊断 ①急性期:损伤7天以内。膝关节肿胀疼痛剧烈,膝关节活动受限,稍有活动即可使膝关节疼痛肿胀加重,疼痛肿胀剧烈时难以行动,经常有弹响及交锁。 ②缓解期:损伤7天~14天。膝关节肿胀疼痛缓解,膝关节活动稍受限,偶有弹响及交锁。 ③康复期:损伤3周~5周。膝关节症状消失,但膝关节乏力,受凉或劳累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护理常规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护理常规 【概述】 是一种膝关节局限性疼痛,部分患者有打软腿或膝关节交锁现象,股四头肌萎缩,膝关节间隙固定的局限性压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半月板损伤多见于青壮年,多由扭转外力引起,当一腿承重,小腿固定在半屈曲、外展位时,身体及股部猛然内旋,内侧半月板在股骨髁与胫骨之间受到旋转压力,而至半月板撕裂 【术前护理】 1、术前一日按骨科常规准备皮肤护理。 2、一般护理:评估患者全身状况,检查皮肤完整情况,完成术前各项检查,术前禁食水,确保术中安全。 3、心理护理:安慰患者,给予心理护理,消除患者恐惧不安情绪,增强患者信心。 4、肢体护理:术前加强肌力练习,防止肌肉萎缩,如:直腿抬高,股四头肌练习。 【术后护理】 1、患者平卧位,观察生命体征,术后6小时,床头抬高30度。 2、伤口妥善包扎,观察外固定物的松紧度,观察患者的足趾血运活动。患肢抬高,抬高超过心脏水平15-20厘米,促进静脉回流,膝关节保持在伸直位。 3、功能锻炼 (1)膝关节主动锻炼 ①手术当天:麻醉消失后,全方位活动脚趾,伸屈踝关节。 ②术后一天:股四头肌训练加直腿抬高运动加踝泵运动练习,持续进行康复。 ③术后第二天:膝关节屈曲运动。坐床边,双腿自然下垂,健侧腿置于患侧腿前方向下压,屈曲>100度 ④术后第三天:行走练习。 ⑤术后一周内,每日总行走时间≤20分钟。

(2)膝关节被动锻炼 通过CPM机-----增加关节软骨的营养和代谢活动,消除关节粘连,改善关节活动角度,促进软骨损伤的自身修复。2次/天,每日增加10度。 4、术后嘱患者多饮水,术后6小时后开始进易消化食物,增加优质蛋白的摄 入。【常见并发症】 1、关节积液:止血不彻底或术后下地负重活动太早引起。 2、关节感染。 3、关节不稳和疼痛:因股四头肌萎缩引起。 4、止血带麻痹。 【出院健康指导】 1、指导患者继续肢体功能锻炼。 1、活动与休息:合理安排休息时间,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引起关节腔内积液。 2、多食高蛋白、高钙、高维生素等,以增强机体抵抗力。 3、出院2周后医院复查,定期复查至术后2个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