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企业钢铁分析检测的仪器化

冶金企业钢铁分析检测的仪器化
冶金企业钢铁分析检测的仪器化

冶金企业钢铁分析检测的仪器化

彭一江

(涟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计控厂湖南娄底 417009)

[摘要]本文阐述了分析仪器与仪器分析的发展情况和趋势,以及冶金企业钢铁分析检测从手工化学分析到仪器化改进的主要特点,提出了企业进行仪器化改进过程中必须注重的几个问题及解决方法。

[关键词] 冶金企业;钢铁分析;仪器化

1、概述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分析化学分支为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其中化学分析是以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仪器分析也称之为物理和物理化学分析法。所谓物理分析法,是指根据被测物质的某些物理性质,如吸收光度、波长、折光率和结晶形状等与组分间的关系,不经化学反应直接进行鉴定或测定物质组成的分析方法。所谓物理化学分析法,是指根据被测物质在化学变化过程中某些物理量,如电位、电量、电导和热量等变化与组成间的关系进行鉴定或测定物质组成的分析方法。由于物理和物理化学分析法一般都需要较精密、特殊的仪器设备,因此人们统称它为仪器分析。它包括定性、定量、结构和形貌分析等。

分析仪器至今大约经历九十年的发展史。上世纪60年代,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激光和等离子体等新技术的发展,分析化学在方法和实验技术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大量新的仪器分析方法不断出现,一些老的仪器分析方法不断更新,甚至经典的化学分析方法也正在不断仪器化。仪器分析在与化学有关的领域里的应用日益广泛,从而使它在分析化学中的比重不断增长,并成为现代实验化学的重要支柱。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由于微电子技术和微型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型精密仪器的性价比有了突破性发展,开始在常规生产企业得以普及应用。

传统的钢铁分析检测过程,是以手工化学分析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湿法分析"方法为主的。这种分析方法过程长、强度高、功能单一、稳定性差、人为误差大。显然不能适应当前企业管理现代化、装备大型化、生产高速化、操作自动化的不断发展。近十多年来,国内大多数大型钢铁企业通过引进国外先进仪器迅速提高了分析检测装备水平。在企业钢铁主体生产体系,通常采用光电直读光谱仪

(OES),X荧光光谱仪(XRF)这两类仪器,实施所谓的仪器化分析改进。这类仪器是一种利用物理电能激发,使试样中不同化学元素原子发生能级跃迁而产生不同光谱,并使其转换为电信号进行定量检测的大型精密仪器。

目前,光电直读光谱仪已成为钢样化学成分分析的首选仪器,X荧光光谱分析仪则是生铁和其它矿类样化学成分分析的首选仪器。由于这类仪器集光、机、电、算(计算机)等方面的最新技术于一体,配备相当精密的物理与几何光学系统,精密机械系统,电子传感测量系统,计算机控制与数据处理及人机界面系统。使其具有的选择性好、灵敏度、准确性、稳定性高的性能,又具快速化、自动化、智能化、多功能的特点。它在钢铁分析检测中的应用是很成功的。

2、多通道多元素同时分析检测的快速化特点

仪器分析可同时进行多元素分析。直读光谱法进行炉前分析时,在数分钟内可同时得出钢样中二、三十个元素的分析结果,有利于钢铁生产过程进行中间控制,加速炼钢。

仪器分析法的样品处理一般都比化学分析法简单,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分析速度。仪器化分析方法在钢铁分析检测中的应用,简化了试样备制过程,钢铁试样的备制只需简单的表面抛光加工,取消了手工分析方法过程中的试样粉碎、酸溶加热分解、化学反应、比色分析、人工读数等繁杂流程。

另外由于在仪器分析法中普遍采用了先进的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从而大大地提高了仪器操作的自动化程度(自动进样、自动校准、数据记录、报单打印、故障诊断等)和数据处理的速度。

3、多功能、自动化和智能化特点

分析仪器正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发展趋势主要表现是:基于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实现分析仪器的自动化,通过计算机控制器和数字模型进行数据采集、运算、统计、处理,提高分析仪器数据处理能力,数字图像处理系统实现了分析仪器数字图像处理功能的发展;分析仪器的联用技术向测试速度高速化、分析试样微量化、分析仪器小型化的方向发展以及智能化发展。

传统的光学、热学、电化学、色谱、波谱类分析技术都已从经典的化学精密机械电子学结构、实验室内人工操作应用模式,转化为光、机、电、算 (计算机)

一体化、自动化的结构,并正向更名副其实的智能系统发展(带有自诊断、自控、自调、自行判断决策等高智能功能)。

多用途可扩展的配置方式及多功能计算机软硬件技术通常包括的模块有:数据处理,曲线拟合,综合计算,数据分析,自动控制,自诊断与报警,通信,联网,定性分析、半定量分析等。大大地丰富了分析检测者的应用手段。

4、选择性好、灵敏度高特性

化学分析法通常适于常量分析,而仪器分析法中除X射线荧光分析等主要用于常量分析外,多数仪器分析方法适于微量、痕量分析。例如试样中含有ppm

铁,用0.01NK

2Cr

2

O

7

标准溶液滴定时,所消耗的标准液体积只有0.02ml (半滴),

已知滴定管的滴定误差为0.02mL,这就无法用于容量分析测定此液中微量铁。但是用邻菲罗淋为显色剂很方便地对微量铁进行比色测定。因此最普通的比色法的相对灵敏度可达到ppm级(10-4%),原子吸收法、原子荧光法、气相色谱法、质谱法等分析方法可测ppb(10-7%),甚至可测ppt级(10-9%)的痕量物质。激光光谱汉.菲火焰原子吸收法和电子探针法等绝对灵敏度可达10-12 g以下。

仪器分析法的试样用很少,例如红外光谱法的试样需数毫克,而质谱法的试样只需10-12g,尤其激光光谱法、电子探针法、离子探针法和电子显微镜法等可以进行表面、微区分析。

5、准确性、稳定性特点

光谱分析的相对误差一般为5-20%。当含量大于1%时,光谱法准确度较差;当含量在0.1-1%或更低时,其准确度优于化学分析。这种方法主要实用于微量及痕量分析。因此,光电直读光谱仪一般用于钢样化学成分分析。

X荧光分析在较宽的浓度范围内都有较好的精确度和准确度,往往除较轻的元素外从常量至痕量都可以分析。因此,X荧光光谱分析仪常用于生铁和其它矿类样化学成分的分析。

6、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6.1、仪器设备大型复杂不易普及

目前多数分析仪器及其附属设备都比较精密贵重,大多数分析仪器都带有微处理机或微机系统,尤其一些联用机,例如色质谱仪是由色谱仪和质谱仪两种大型分析仪器连接使用,离子探针分析仪是由等离子体发生器和质谱仪连接使用,

电子探针分析仪是由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光谱仪连接使用等等。这些大型复杂精密仪器,每台需几十万元,不少仪器需用外汇从国外引进。各种分析仪器通常都需配备专业人员进行操作维护和管理等等。因此,有些大型精密分析仪器目前不易普及应用。

6.2、仪器分析法与化学分析法互相配合

化学分析法的相对误差一般都可以控制在0.2%以内,有些仪器分析法,如电重量法、库仑滴定法等也可以达到化学分析的准确度,但多数仪器分析的相对误差较大,一般在±1%~5%,有时甚至大于±10%,但对微量、痕量分析来说,还是基本上符合要求的。例如样品中含杂质 Cu20ppm,假设用比色法测定时的相对误差为±10%,则测得Cu的含量为18~22ppm,与实际含量只差±2ppm,即为2%,这样的分析结果一般认为是符合要求的。但是进行常量分析时,多数仪器分析方法由于其相对误差较大而不适于常量分析。

由于仪器分析是一种相对分析方法,多数仪器分析需用化学纯品作标样,而化学纯品的成分多半要用化学分析法来确定。多数仪器分析方法中的样品处理(溶样、干扰分离、试液配制等)需用化学分析法中常用的基本操作技术。在建立新的仪器分析方法时,往往需用化学分析法来验证。尤其对一些复杂物质分析时,常常需用仪器分析法和化学分析法进行综合分析,例如主含量用化学分析法、微量杂质用仪器分析法测定。因此,化学分析法和仪器分析法是相辅相成的,在应用时可根据具体情况,取长补短,互相配合。

6.3、技术支持队伍的建立

企业进行钢铁分析检测的仪器化改进的同时,应该注重保留或建设完善的技术支持队伍。

1)一支精练的由化学分析专业技术人员和技师组成的队伍,作为方法研究和仪器分析在化学分析上的支持;

2)一支由经过专门培训的从事大型精密仪器维修、检验校准和设备管理的维修工程师队伍;

3)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开展技术支持工作所需的专门仪器设备和实验室。如标样、控样制作和特殊试样所需的化验分析设备;仪器检修所需的常规测试仪器

和必要的专门测试仪器;较高一档的分析仪器(ICP光谱仪器等,用于对日常分析仪器的及时校验、比对等)。

4)充分利用技术支持的外部资源(如仪器厂商技术支持网,科研院校情报信息网等)。

7、结束语

现代分析检测大型精密仪器的发展使冶金企业钢铁分析仪器化普及成为现实。实施仪器化改进有利于分析检测的快速化、自动化、智能化,有利于提高现场分析检测的准确性、稳定性、及时性,有利于企业质量控制与管理体系的高效、稳定、可靠运行,是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 南开大学. 仪器分析.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8.

[2] 殷瑞钰等. 钢的质量现代进展.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5.

[3] 朱良漪等. 分析仪器手册.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

[4]王化正,李玉生.现代分析仪器维修手册,航空工业出版社,1988.

光谱分析仪器的组成部件

光谱分析仪器的组成部件 光谱分析仪器 光谱分析仪器是测量发光体的辐射光谱,常见的发射,吸收,荧光货散射的光谱分析,虽然仪器构造不同,但是组成的光谱仪大致相同的。由五个部件组成:辐射源,单色器,试样的容器,检测器和信号处理器(读出装置) 各类仪器的裣测器和信号处理器两个部分基本相同。发射光谱法不需外加辐射源,因样品本身就是发射体,样品的容器就是电弧、火花或火焰。吸收、荧光和散射光谱法都需辐射能源。吸收光谱的光源辐射经波长选择器后通过样品,光源、样品和检测器都处于一条直线上;而对于荧光或敢射辑射,通常检测器的位置与光源具有一定的角度(90°)。 根据波长区域的不同,对各种部件的功能和性能总的要求大体类似,但是具体的要求又有所区别。下面对这些部件分别进行介绍: 一、辐射源 光谱分析中,光源必须具有足够的功率并且要求稳定。一般连续光源主要用于分子吸收法,线光源用于荧光、原子吸收和拉曼散射法。 1.紫外、可见和近红外辐射的连续光源 (1)紫外连续光源。紫外区的连续光源可在低气压下用电能激发氢或氘而获得,例如髙压氢灯,低压氢灯。 (2)可见连续光源。例如钨灯,氙弧灯。 (3)红外连续光源。例如Nemst灯,炽热的碳硅棒光源,白炽金属丝光源等。 2.线光原 例如金属蒸气灯、空心阴极灯,激光器等。 二、单色器 其主要作用是把多色辐射色散成只含限定波长区域的谱带。紫外、可见和红外辐射用的单色器在机械结构方面相类似,都使用狭缝、透镜、反射镜、窗口和棱境(或

光栅)。但视所用波长区域的不同,用以制作这些部件的材料也有所区别。在350nm以下通常采用石英棱镜,在350~2000nm范围内同样大小的玻璃棱镜的分辩本领比石英为优。因为它的折射率随波长的改变值较大。 三、样品容器 与单色器的光学元件一样,样品池必须用能透过所研究的光谱区域辐射的材料制成。在紫外区(低于350nm)应采用石英或熔凝石英,这两种材料在可见区到大约3/xm 的红外区域也都是透明的。硅酸盐玻璃可用在350~2000nm之间的波长区域。在可见区也可采用塑料容器。在红外区常用氣化钠晶体来制作吸收池窗口,也可采用其他的红外透明材料。 四、检测器 光电检测器必须在一个宽的波长范围内对辐射有响应,在低辐射功率时的反应要敏感,对辐射的响应要快,产生的电信号容易放大,噪音要小,更重要的是产生的信号应正比于光束的功率。 辑射检测器可分为两类,一类对光有响应;另一类对热有响应。 1.光子检测器 对光子有响应的检測器,都是以辐射与反应表面的相互作用从而产生电子的光电效应,或使电子跃迁到能导电状态(光导)为基础的。光辐射中只有紫外、可见和近红外才具有足以使这些过程发生的能量。光电检测器响应的是光子数目而不是能量;响应时间快(亚微秒级);可检测的辐射功率低灵敏。例如光生伏打电池、光电管、光电倍增管,半导体检测器,硅二级管检测器等。 2.热检测器 红外区光子能童不足以引起光电子发射,故光子检测器不适用,只能用热检测器,它可检测除近红外以外的所有红外辐射。其原理是辐射由小黑体吸收后,测量其温度的上升,进而转成电参量(电势、电阻、电容等)被检测。它属于非量子化敏感器,仅对光子能量有响应而不是光子数,响应时间慢(毫秒级);检测灵敏度也比光子检测器低。 吸收元件的热容必须小,并应置于真空容器中,以隔离附近的热辐射。常采用斩光技术使与干扰热辐射相区别。由于现有的光源强度和红外光子的能量较低,所以信号的放大倍数要高。 常见的热检测器有热电偶,测辐射热计,热电检测器,Golay检测器等。 五、倍号处理和读出装置

仪器分析选择比较

气相色谱检测器

气相色谱固定相 红色担体适合涂非极性固定液,分析非极性和弱极性样品 白色担体适合涂渍极性固定液,分析极性样品。适合制备低含量的固定相。聚四氟乙烯担体表面惰性,耐腐蚀,适合于分离强极性化合物、腐蚀性化合物 玻璃微球担体表面积小,适合于低固定液含量,适合分离高沸点、强极性化合物 毛细管色谱柱特点 ?由于渗透性好,可使用长的色谱柱。 ?相比(β)大,有利于实现快速分离。应用范围广。 ?柱容量小,允许进样量小。 ?操作条件严格,要求柱外死体积小。 总柱效高,分离复杂混合物的能力大为提高 液相色谱检测系统 名称响应特性灵敏度梯度洗脱 高适合 紫外选择性检测器,如芳烃类化合物的检测 对温度及流动相的改变不敏感 示差折光通用性检测器低不适合荧光选择性检测器。如PAH,蛋白质高适合 电导对离子型化合物有响应 高不受温度影响

HPLC主要类型及选择 1.化学键合相色谱:正相键合相色谱法:固定相的极性大于 流动相的极性,适用于分离油溶性或水溶性的极性或强极性化合物。反相键合相色谱法:固定相的极性小于流动相的极性,适于分离非极性、极性和离子性化合物。应用最广泛2.液固色谱竞争吸附形成不同溶质在吸附剂表面的吸附、解 吸平衡。平衡常数的不同导致不同溶质得以分离 3.离子对色谱将一种或数种与样品离子电荷(A+)相反的离 子(B-)(称为对离子或反离子)加入到色谱系统流动相中,使其与样品离子结合生成弱极性的离子对(中性缔合物)的分离方法。多为反相离子对色谱 4.离子色谱不同的离子与树脂离子的交换能力(亲和能力) 不同,亲和力越大,离子越难洗脱,从而得以分离 5.凝胶排阻色谱以多孔凝胶为固定相,利用精确控制的凝胶 孔径,使样品中不同分子大小的组分得以分离 选择性电极种类:(1) 玻璃电极(刚性基质电极) (2) 活动载体电极(液膜电极) (3) 晶体膜电极 (4) 敏化电极: a 气敏电极 b 酶电极

钢铁厂安全检查问题及依据汇总

钢铁股份有限公司隐患排查问题清单 一、 201x年x月x日隐患排查未完成整改问题 1.喷煤氧含量分析、温度检测与事故充氮系统无联锁功能;不符 合《炼铁安全规程》AQ2002; 2.高炉出铁口氧气管路无压力表及调节阀;不符合《生产过程安 全卫生要求总则》(GB/T12801-2008)第6部分; 3.炼钢操作室观察窗玻璃缺少防喷溅设施,玻璃为普通玻璃;不 符合《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83-1999); 4.现场提供的设备联锁与现场不符;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消 防法》第17条; 5.连铸区域使用的液化气储存间无照明设施,无捡漏设施,无接 地保护,无减压阀;不符合《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15603-1995); 6.炼钢炉区氧气管路缺少压力表及调节阀。不符合《生产过程安 全卫生要求总则》(GB/T12801-2008)4、5、6; 二、基础管理 1.201x年全年安全教育培训计划缺失;不符合《生产经营单位 安全培训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号)第三章; 2.安全投入管理制度及记录缺失;不符合《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 取和使用管理办法》(国家财政部安监总局财企〔2012〕16号)第八条;

3.各单位针对“一岗双责”落实不到位;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 国安全生产法》第17条; 4.危险识别未落实分级管控;不符合《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 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16号)第二章; 5.煤气泄漏事故未更新编制导则;不符合《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 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88号)第二、五章; 6.各生产厂未对联锁功能说明进行统一管理。不符合《中华人民 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17条; 三、轧钢厂 1.三连铸车间行车拖缆未加钢丝绳;不符合GB6067-2010《起重 机械安全规程》; 2.加热炉煤气区域检修作业票中风险分析漏项,未对氮气作业风 险进行识别;不符合《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16号)第二章; 3.轧钢系统尽快完善火灾报警系统实施方案;不符合《生产安全 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88号)第二、五章; 4.加热炉操作室配电柜前无绝缘胶垫;不符合GB 50054-2011《低 压配电设计规范》加热炉区域警示标识缺失;不符合GB2894-2008《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5.三连铸三操作室操作台无急停按钮;不符合《生产安全事故应

钢铁分析检测与自动化技术之研究

钢铁分析检测与自动化技术之研究 发表时间:2019-08-02T09:02:53.187Z 来源:《建筑模拟》2019年第25期作者:刘锦锦 [导读] 在我国信息技术不断进步与发展的当下,很多钢铁生产企业也朝着自动化、现代化、大型化方向发展。想要保障生产质量,就需要严格开展分析检测,分析检测系统的配备属性,且还是满足钢铁分析检测的实际需求。 刘锦锦 中钢集团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市 100080 摘要:在我国信息技术不断进步与发展的当下,很多钢铁生产企业也朝着自动化、现代化、大型化方向发展。想要保障生产质量,就需要严格开展分析检测,分析检测系统的配备属性,且还是满足钢铁分析检测的实际需求。本文将针对钢铁分析检测与自动化技术进行详细分析研究。 关键词:钢铁;分析检测;自动化技术 随着我国当前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我国钢铁行业也得到了全面的发展。纵观我国当前钢铁企业发展现状,钢筋分析检测能够有效的针对企业生产的钢筋质量进行分析,并且检测出钢筋各项信息,针对不合格钢筋及时发现并及时提出质量控制策略,为企业日后的可持续发展与产品质量提升带来强大发展动力。钢筋分析检测是一个系统、全面的过程,从原材料进场——制造中间过程——产品质量监控,都有钢筋分析检测的影子,钢筋分析检测系统已经成为国内外著名企业极其注重的重点环节。并且很多企业都大批量的采购精密度好、稳定性高等诸多的自动化机械。 钢铁分析检测“样品实物流过程自动化” 在开展钢筋分析检测的过程中,一般都是截取钢筋实物样品开展的检测。在钢筋生产制造的过程中,存在诸多生产设计环节,分析检测样品实物流当中可以运用自动化的手段,截取钢筋实物作为样品,并且利用自动化手段形式将钢筋传输到特定的检验区域当中,实现钢筋实物采样与分析的整个过程【1】。客观来说,利用实物采样手段自身具备一定程度的真实性和代表性,可以结合钢筋生产产品的实际情况,开展客观、高效的检测工作。与此同时,在整个实物样品采样过程,只有切实保障样品实物的真实性,才能够更加直观、真实的开展钢铁分析检测。 客观来说,传统“人工取样、肩挑步送”的手段,在实际开展钢铁分析检测的过程中,存在随意性大、周期性长等特点,这也很难满足当前钢铁分析检测的自动化、现代化发展需求。样品实物流过程自动化手段,能够从最根本层次上满足钢铁分析检测快捷性需求,提升钢铁分析检测的精准度,更是确保钢铁分析检测高效性的关键环节。 当前很多钢铁分析检测自动化体系当中,都包含了试样自动采集、自动制样、自动传送等诸多装置。为了其实保障钢铁分析检测的自动化需求,PLC控制系统、液压气动传动系统、光电或者超声波位置检测系统、等诸多现代化信息系统已经融入到了自动化分析检测系统当中【2】。通过钢铁分析检测系统的自动化采样、送样装置的配备,可以切实增强钢铁分析检测自动化水平,减少人为操作出现的误差,有效缩短检测周期。 钢铁分析检测“过程环节自动化” 分析检测仪器的主要任务是在开展钢铁分析检测当中,针对实物试样开展充分的分析和检测,获取相关采样数据结果。传统的钢铁分析检测过程,也都是利用人工的手段开展化学“湿法分析”。但是此种分析手段,自身存在一定的弊端,其稳定相相对较差,并且功能单一,很容易因为人为的误差造成钢铁分析检测结果差异。需要通过自动化检测的手段来转变传统人工检测当中存在的弊端。 当前国内外诸多具备综合实力的钢筋生产企业,在自动化分析检测工作当中,光电直读光谱仪、X荧光光谱仪这两种仪器实现了钢铁分析检测效率【3】。自动化仪器能够有效的降低传统人工检测当中存在的不确定性。这些仪器能够有效利用物理电能的手段,让试样当中不同化学原子发生能级跃迁并产生不同光谱,将其转换为电能信号,开展精细化的性能检测。光电直读光谱仪、X荧光光谱仪这类仪器具备自动化、高性能、多功能等诸多原则,可以集光、机、电、计算机等多个内容集一身,具备精密性特点。电子传感测量系统计算机控制与数据化分析等诸多检测装置。 钢铁分析检测“信息流过程自动化” 在钢铁分析检测当中的信息流过程,主要是针对钢铁产品的质量信息进行探测与分析, 这样便可以实时的得出钢筋样品的分析数据,在此基础上利用检测仪器将其数据信息传输到其他部门,全面分析出当前钢筋实物当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规避问题。钢筋制造成分的即时性相对较高,这就对钢筋检测分析的速度提出了一定程度的要求【4】。尤其是在炼钢炉前,应该将检测的结果信息传输控制在3分钟之内,传统人工报告单传输方式,已经很难满足当前钢铁分析检测的需求,通过远程数据信息传递等手段,能够有效满足数据客流传输需求。 针对相隔较远的仪器还应该配置相应的专线调制调节,将数据输出口所采集到的数据转换为相应文本、文件格式,并在离线分析模式下,将数据传输到相应的工序点,在信息化技术软件识别的基础上针对数据开展分析,得出相应的钢铁分析检测信息。 数据互联网系统也是钢铁分析检测系统中一个最新内容,在数据集中采集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检测出专用数据库,在互联网技术配置下实现实验局域网,构建出完善的检测管理中心,如图1所示,炼钢厂实验数据分析检测互联网自动化模型。

09级化学《_仪器分析_》试卷

1 绍兴文理学院 11 学年 01学期 化学 专业 09级《仪器分》试卷(答题卷)(A) (考试形式:闭卷 ) 一、选择题(共30分,每小题1.5分) 1. .指出下列四种化合物中,哪一种化合物的分子离子峰为奇数( ) A.C 6H 6 B C 6H 5NO 2 C .C 4H 2N 6O D .C 9H 10O 2 2. 直流极谱法中将滴汞电极和饱和甘汞电极浸入试液中组成电解电池,两个电极的性质应为 ( ) A.两个电极都是极化电极 B. 滴汞电极是去极化电极,饱和甘汞电极是极化电极 C. 两个电极都是去极化电极 D.滴汞电极是极化电极,饱和甘汞电极是去极化电极 3. 下列化合物中的质子,化学位移最小的是( ) A. CH3Br B. CH4 C. CH3Cl D. CH3F 4. .原子吸收光谱中,吸收峰可用( )参数来表征。 ( ) A. 中心频率和谱线半宽度 B. 峰高和半峰宽 C. 特征频率和峰值吸收系数 D. 特征频率和谱线宽度 5. 在液相色谱中,常用作固定相,又可作为键合相基体的物质是( ) A.分子筛 B.硅胶 C.氧化铝 D.活性炭 6. 下列化合物的1HNMR 谱, 各组峰全是单峰的是 ( ) A. CH3-OOC-CH2CH3 B. (CH3)2CH-O-CH(CH3)2 C. CH3-OOC-CH2-COO-CH3 D. CH3CH2-OOC-CH2CH2-COO-CH2CH3 7. 并不是所有的分子振动形式其相应的红外谱带都能被观察到,这是因为 ( ) A.分子既有振动运动,又有转动运动,太复杂 B. 分子中有些振动能量是简并的 C. 因为分子中有 C 、H 、O 以外的原子存在 D. 分子某些振动能量相互抵消了 8. 用色谱法进行定量分析时,要求混合物中的每一个组分都出峰的是: ( ) A. 外标法 B. 内标法 C. 归一化法 D. 标准加入法 9.某化合物在正己烷中测得λmax =305nm ,在乙醇中测得λmax =307nm ,该吸收是由( )跃迁所引起的。 ( ) A. n →π* B. n →σ* C. π→π* D. σ→σ* 10. 在原子吸收光谱法中,对光源进行调制的目的是 ( ) A.校正背景干扰 B.消除物理干扰 C.消除原子化器的发射干扰 D.消除电离干扰 11. 饱和甘汞电极是常用的参比电极,当有微弱的电流通过饱和和甘汞电极时,其电极电( )。 A.变大 B.变小 C.为零 D.不变 12. 分光光度计检测器直接测定的是: ( ) A. 入射光的强度 B. 吸收光的强度 C. 透过光的强度 D. 散射光的强度 13.根据范第姆方程式H=A +B/u +Cu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H 越大,则柱效越高,色谱峰越窄,对分离有利 B. 固定相颗粒填充越均匀,则柱效越高 C. 载气线速越高,柱效越高 D. 载气线速越低,柱效越高 14.液接电位的产生是由于 ( ) A. 两种溶液接触前带有电荷 B.两种溶液中离子扩散速度不同所产生的 C. 电极电位对溶液作用的结果 D. 溶液表面张力不同所致 15.测定环境水样中的氟首选的仪器分析方法是 ( ) A.GC B.ISE C.AAS D.UV 16.库仑分析的理论基础是 ( ) A.电解方程式 B.法拉第定律 C.能斯特方程式 D.菲克定律 17.发射光谱法基本定量公式I=ac b ,其中b 值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 ( ) A. 试样组成 B. 光源类型 C. 谱线的自吸 D.感光板性质 18.用离子选择性电极进行测量时,需要磁力搅拌的原因是: ( ) A. 减小浓差极化 B. 加快响应速度 C. 使电极表面保持干净 D. 降低电极内阻 19.阳极溶出伏安法可采用的电极是 ( ) A.悬汞电极 B.滴汞电极 C.铂片电极 D.玻璃电极 20.用离子选择电极采用标准加入法进行定量分析时,加入的标准溶液要求: ( ) A. 体积要小,其浓度要高; B. 体积要小,其浓度要低; C. 体积要大,其浓度要高; D. 体积要大,其浓度要低。 二、填空题(共16分,每一空1分) 1. 分光光度计的种类繁多,但都是由下列主要部件组成的:(1) 、(2) 、(3) 、(4) 。

光谱分析法和化学分析法优缺点

一、分析的方法不同: 化学分析是指利用化学反应和它的计量关系来确定被测物质的组成和含量的一类分析方法。测定时需使用化学试剂、天平和一些玻璃器皿。 仪器分析(近代分析法或物理分析法):是基于与物质的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而建立起来的分析方法。这类方法通常是测量光、电、磁、声、热等物理量而得到分析结果,而测量这些物理量,一般要使用比较复杂或特殊的仪器设备,故称为“仪器分析”。仪器分析除了可用于定性和定量分析外,还可用于结构、价态、状态分析,微区和薄层分析,微量及超痕量分析等,是分析化学发展的方向。 二、仪器分析(与化学分析比较)的特点: L级,甚至更低。适合于微量、痕量和超痕量成分的测定。μg、μ1. 灵敏度高,检出限量可降低。如样品用量由化学分析的mL、mg级降低到仪器分析的 2. 选择性好。很多的仪器分析方法可以通过选择或调整测定的条件,使共存的组分测 定时,相互间不产生干扰。 3. 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容易实现自动化。 仪器分析的特点(与化学分析比较) 4. 相对误差较大。化学分析一般可用于常量和高含量成分分析,准确度较高,误差小 于千分之几。多数仪器分析相对误差较大,一般为5%,不适用于常量和高含量成分分析。 5. 仪器分析需要价格比较昂贵的专用仪器。 三、仪器分析与分析化学的关系: 二者之间并不是孤立的,区别也不是绝对的严格的。a. 仪器分析方法是在化学分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许多仪器分析方法中的式样处理涉及到化学分析方法(试样的处理、分离及干扰的掩蔽等);同时仪器分析方法大多都是相对的分析方法,要用标准溶液来校对,而标准溶液大多需要用化学分析方法来标定等。b.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化学分析方法也逐步实现仪器化和自动化以及使用复杂的仪器设备。 化学方法和仪器方法是相辅相成的。在使用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取长补短,互相配合。 四、学习掌握的目标不同: 化学分析主要的内容为: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四大滴定分析法、重量分析法。学习化学分析要求掌握其基本的原理和测定方法,建立起严格的“量”的概念。能够运用化学平衡的理论和知识,处理和解决各种滴定分析法的基本问题,包括滴定曲线、滴定误差、滴定突跃和滴定终点的判断,掌握重量分析法分析化学中的数据处理与误差处理。正确掌握有关的科学实验技能,具备必要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仪器分析涉及的分析方法是根据物质的光、电、声、磁、热等物理和化学特性对物质的组成、结构、信息进行表征和测量,学习仪器分析要求掌握的现代分析技术,牢固掌握各类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以及仪器的各重要组成部分,对各仪器分析方法的应用对象及分析过程要有基本的了解。可以根据样品性质、分析对象选择最为合适的分析仪器及分析方法。

仪器分析选择

一.选择题(共10 小题,每题 2 分,共计 20分) 1、在GC和LC中, 影响柱的选择性不同的因素是 ( A ) a.固定相的种类 b.柱温 c.流动相的种类 d.分配比 2、应用GC方法来测定痕量硝基化合物, 宜选用的检测器 为 ( C ) a.热导池检测器; b.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c.电子捕获检测器; d.火焰光度检测器。 3、在液相色谱中, 范氏方程中的哪一项对柱效能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 B) a. 涡流扩散项 b. 分子扩散项 c.固定相传质阻力项 d. 流动相中的传质阻力 4、pH 玻璃电极产生的不对称电位来源 于 ( A ) a. 内外玻璃膜表面特性不同 b. 内外溶液中 H+浓度不同 c.内外溶液的 H+活度系数不同 d. 内外参比电极不一样 5、用电位法测定溶液的pH值时,电极系统由玻璃电极与饱和甘汞电极组成, 其中玻璃电极是作为测量溶液中氢离子活度(浓度)的 (C) a.金属电极 b.参比电极 c.指示电极 d.电解电极 6、在经典极谱法中,所用的工作电极为( B ) a..饱和甘汞电极 b.滴汞电极 c.参比电极 d.铂电极 7、空心阴极灯中对发射线宽度影响最大的因素 是( C) a. 阴极材料 b. 填充材料 c. 灯电流 d. 阳极材料 8、原子吸收的定量方法——标准加入法,消除的干扰是 ( C ) a..分子吸收 b.背景吸收 c.基体效应 d.光散射 9、下列化合物中,同时有n→π*,π→π*,σ→σ*跃迁的化合物 是( B ) a.一氯甲烷 b.丙酮 c. 1,3-丁二醇 d. 甲醇 10、化学键的键合常数越大,原子的折合质量越小,则化学键的振动频率(B) a.越低 b.越高 c.不变 d.无关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题 2 分,共计20 分) 1、热导池检测器的工作原理( D )

钢铁行业分析报告完整版

钢铁行业分析报告2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 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钢铁行业分析报告 钢铁行业特点钢铁工业 钢铁工业指从事铁、镒、锯及其合金的金属矿的采掘、洗选、烧结、冶炼并加工成材的工业。乂称黑色金属工业,是冶金工业的一部分。钢铁工业属于资金、劳动力密集型工业,也属于基础工业,它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原材料的重要工业部门。 随着科技的进步,钢铁材料向高、精、轻、薄耐用方向发展。随着一些非金属材料和新型化学材料的广泛使用,主要产钢国家从70年代后,钢产量有所下降,而发展中国家的产量不断增长。 2000年,中国钢铁行业主要产品,钢、铁、成品钢材产量再创历史新记录,分别达到12723. 61万吨,13103. 42万吨和13146万吨;比上年同期净增388. 90万吨, 1115. 56万吨和1320. 04万吨,同比增长3. 15%, 9. 31%和11. 16%;增长幅度比1993 - 1999年年均增长5. 8%有一定回落。扣除增加出口和以产顶进的产量后,基本实现了把钢产量控制在1. 1亿吨的总量控制U标。其中,13家特大型钢铁企业全部按计划实现了总量控制U标。钢铁联合企业 钢铁工业的基本生产过程是在炼铁炉内把铁矿石炼成生铁,用生铁水炼成钢,再铸成钢锭或连铸坯,经轧钢等方法加工成各种用途的钢材。拥有上述全过程生产设备的企业就是钢铁联合企业。以下简称联合企业。H前,世界上90%以上的生铁和70%以上的钢是联合企业生产的。 钢铁联合企业组成

钢铁联合企业的组成,因具体条件而异。靠近矿山的企业可与矿山合成一个单位;炼焦设施一般设在联合企业内,但也可单独经营;热电、耐火材料、备件制造,可设在联合企业内部,也可单独设置,向联合企业提供产品和服务。联合企业一般由以下儿个部分组成:原料处理选矿厂一般与矿山构成一个采选联合企业。粉矿经球团或烧结造块。球团厂可在矿山, 也可在钢铁厂内。烧结厂一般均设在钢铁厂内。钢铁厂内都设原料场,贮存铁矿、钢铁冶炼辅料和焦煤、燃料,并将原料分级、混匀。近年,普遍重视精料问题,原料处理已是钢铁联合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炼铁LI前世界上93以上的生铁是用高炉冶炼的。。 2. 1. 1炼钢 60年代以前,在联合企业中一直是以平炉炼钢为主,50年代氧气顶吹转炉炼钢兴起,逐渐取代了平炉。最大的氧气顶吹转炉容量达400吨。新建的大型转炉车间年产能力达500?700万吨钢。这两种车间均以高炉铁水为主要原料,废钢供应较多以及有直接还原铁作原料的联合企业也采用电弧炉炼钢。 2. 1. 2轧钢 过去,钢锭首先经初轧机轧成钢坯,再经大、中、小型轧钢机组轧制成各种钢材。初轧机的能力决定了联合企业的规模。大型板坯初轧机的年产能力达500万吨钢。自70年代起,连续铸钢工艺大规模发展后,新建的初轧机减少了。现代大型联合企业的主要加工设备为宽带钢轧机。这种轧机发展很快,产品应用范围广。世界热轧宽带钢轧机约有230台,新建的这种轧机每座的年产能力可达400?500万吨钢材。为进一步进行宽带钢的加工,多数配有冷轧宽带钢轧机。联合企业根据产品结构配备其他轧机,这些轧机的共同特点是生产能力大,适于大批量生产。1. 1. 3能源

冶金企业钢铁分析检测的仪器化1

冶金企业钢铁分析检测的仪器化 彭一江 (长沙天海分析检测自动化有限公司湖南长沙 410205) [摘要]本文阐述了分析仪器与仪器分析的发展情况和趋势,以及冶金企业钢铁分析检测从手工化学分析到仪器化改进的主要特点,提出了企业进行仪器化改进过程中必须注重的几个问题及解决方法。 [关键词] 冶金企业;钢铁分析;仪器化 1、概述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分析化学分支为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其中化学分析是以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仪器分析也称之为物理和物理化学分析法。所谓物理分析法,是指根据被测物质的某些物理性质,如吸收光度、波长、折光率和结晶形状等与组分间的关系,不经化学反应直接进行鉴定或测定物质组成的分析方法。所谓物理化学分析法,是指根据被测物质在化学变化过程中某些物理量,如电位、电量、电导和热量等变化与组成间的关系进行鉴定或测定物质组成的分析方法。由于物理和物理化学分析法一般都需要较精密、特殊的仪器设备,因此人们统称它为仪器分析。它包括定性、定量、结构和形貌分析等。 分析仪器至今大约经历九十年的发展史。上世纪60年代,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激光和等离子体等新技术的发展,分析化学在方法和实验技术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大量新的仪器分析方法不断出现,一些老的仪器分析方法不断更新,甚至经典的化学分析方法也正在不断仪器化。仪器分析在与化学有关的领域里的应用日益广泛,从而使它在分析化学中的比重不断增长,并成为现代实验化学的重要支柱。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由于微电子技术和微型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型精密仪器的性价比有了突破性发展,开始在常规生产企业得以普及应用。 传统的钢铁分析检测过程,是以手工化学分析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湿法分析"方法为主的。这种分析方法过程长、强度高、功能单一、稳定性差、人为误差大。显然不能适应当前企业管理现代化、装备大型化、生产高速化、操作自动化的不断发展。近十多年来,国内大多数大型钢铁企业通过引进国外先进仪器迅速提高了分析检测装备水平。在企业钢铁主体生产体系,通常采用光电直读光谱仪

仪器分析选择比较

色谱定量方法 气相色谱检测器

场作用下定向运动形成离子流,然后进行放大和记录机物无响应,对含硫、卤素、氧、氮、磷的有机物响应很小质量型检测器 电子俘获检测器对含电负性原子或基团的化 合物有高的响应。如卤素化 合物、含氧、磷、硫的有机化 合物和甾族化合物、金属有机 化合物及螯合物 适合于痕量分析 火焰光度检测器选择性好,对含磷或含硫的化 合物有很高的灵敏度,对烃类 及其它化合物的响应值很小气相色谱固定相 担体 红色担体适合涂非极性固定液,分析非极性和弱极性样品 白色担体适合涂渍极性固定液,分析极性样品。适合制备低含量的固定相。 聚四氟乙烯担体表面惰性,耐腐蚀,适合于分离强极性化合物、腐蚀性化合物 玻璃微球担体表面积小,适合于低固定液含量,适合分离高沸点、强极性化合物

毛细管色谱柱特点 ?由于渗透性好,可使用长的色谱柱。 ?相比(β)大,有利于实现快速分离。应用范围广。 ?柱容量小,允许进样量小。 ?操作条件严格,要求柱外死体积小。 总柱效高,分离复杂混合物的能力大为提高 液相色谱检测系统 名称响应特性灵敏度梯度洗脱紫外选择性检测器,如芳烃类化合物的检测 对温度及流动相的改变不敏感 高适合 示差折光通用性检测器低不适合荧光选择性检测器。如PAH,蛋白质高适合 电导对离子型化合物有响应 受温度影响 高不 HPLC主要类型及选择

1.化学键合相色谱:正相键合相色谱法:固定相的极性大于 流动相的极性,适用于分离油溶性或水溶性的极性或强极性化合物。反相键合相色谱法:固定相的极性小于流动相的极性,适于分离非极性、极性和离子性化合物。应用最广泛2.液固色谱竞争吸附形成不同溶质在吸附剂表面的吸附、解 吸平衡。平衡常数的不同导致不同溶质得以分离 3.离子对色谱将一种或数种与样品离子电荷(A+)相反的离子 (B-)(称为对离子或反离子)加入到色谱系统流动相中,使其与样品离子结合生成弱极性的离子对(中性缔合物)的分离方法。多为反相离子对色谱 4.离子色谱不同的离子与树脂离子的交换能力(亲和能力) 不同,亲和力越大,离子越难洗脱,从而得以分离 5.凝胶排阻色谱以多孔凝胶为固定相,利用精确控制的凝胶 孔径,使样品中不同分子大小的组分得以分离 选择性电极种类:(1) 玻璃电极(刚性基质电极) (2) 活动载体电极(液膜电极) (3) 晶体膜电极 (4) 敏化电极: a 气敏电极 b 酶电极

钢铁工业自动化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钢铁工业自动化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由于最近几年中,信息科技以及智能科技等高速前进,一场自动化的革新活动正在悄然的进行之中,针对钢铁单位来说,其面对的要素非常多,比如变换经济增长措施,调节构造模式,减少能源使用等等的一些要素,尤其是最近几年,由于经济形势的变化,该项内容的实现就变得更加的迫切。由于这种背景的出现,自动化体系在整个行业中的推广就变得更为迫切。简要的讲述了自动化工艺在领域中的多项步骤的状态以及前进方向等,为后续的建设活动提供一些个人的意见思想。 标签:自动化技术;发展现状;问题分析;发展趋势 1 目前钢铁自动化工艺的状态和面对的不利现象 所谓的自动化工艺,通常来说,是说那些使用了机械工艺以及自控工艺和电脑技术等等的多项要素的,全面的工艺,它被大面积的用到大规模的,繁琐的,活动费用较高的行业中,因为以往的活动工艺速率不快,而且不精准。很显然已经无法适合当今的时代特征,通过比对我们发现,该项工艺有许多的优点,比如速度快,而且持续,同时精准等等。 针对像是钢铁类的流程领域来说,其步骤非常的繁琐,涵盖的区域也很大,面积宽,尤其规定自动化工艺要始终的融合到它的生产的整个步骤中,进而获取综合步骤的优质效率。样品的实物流转分析检测是保证钢铁质量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原材料进厂的样品采集、制样,中间产品的样本采集、制样,成品的样品采集、制样主要是指成本钢材的抽样检测,确保钢材质量。 针对检测步骤开展的探索活动是对具体的物体试样,并且探索信息的一个步骤。在过去的时候,该项活动通常是将手工方式当成是关键内容,它不具备优秀的稳定性,而且有很多的失误现象存在,无法确保检测信息和具体情况保持一致,现在,光电直读光谱仪已成为样本化学成分分析的首选仪器,X荧光光谱分析仪则是生铁和其它矿类化学成分分析的首选仪器,它和过去的措施比对来看,优点更多,比如非常多灵敏,而且更加的精准,降低了失误现象。除此之外,该种设备的活动本身就有许多的优点,像是精准性好,稳定性强,而且速率高等等一些优点,有非常细致的物理体系,精密机械系统,电子传感测量系统,计算机控制与数据处理及人机界面系统,它接近完美,能够确保稳定性极高,而且由于体系工艺等要素的存在,导致其活动非常便捷。 信息流过程的自动化,指分析检测得到的结果数据到达生产现场需求者处或其它部门的过程,即这样的过程是信息的反馈过程,通过检测数据反映产品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改进生产工艺流程。过去的措施是经由电话或者是人工的报告的模式来传递信息的,很显然易于发生问题,无法符合及时性的规定。所以,远程自动报告的方式提高检测数据报出的速度和准确性成为大型钢铁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实际生产过程中,不同企业应用不同远程报告装置,相当于实现

仪器分析报告(完整版)

绪论 一、什么是仪器分析?仪器分析有哪些特点?(简答,必考题) 仪器分析是分析化学的一个重要部分,是以物质的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作为基础的一类分析方法,它的显著特征是以仪器作为分析测量的主要手段。 1、灵敏度高,检出限量可降低。 如样品用量由化学分析的mL、mg级降低到仪器分析的、级,甚至更低。适合于微量、痕量和超痕量成分的测定。 2、选择性好。 很多的仪器分析方法可以通过选择或调整测定的条件,使共存的组分测定时,相互间不产生干扰。 3、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容易实现自动化。 4、相对误差较大。 化学分析一般可用于常量和高含量成分分析,准确度较高,误差小于千分之几。多数仪器分析相对误差较大,一般为5%,不适用于常量和高含量成分分析。 5、需要价格比较昂贵的专用仪器。 二、仪器分析的分类 光化学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色谱分析法和其他仪器分析方法。 三、仪器分析法的概念 仪器分析法是以物质的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探求这些性质在分析过程中所产生的分析信号与物质的内在关系,进而对待测物进行定性、定量及结构分析及动态分析的一类测定方法。 四、仪器分析法的主要性能指标 精密度,准确度,灵敏度,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检出限(浓度—相对检出限;质量—绝对检出限) 五、选择分析方法的几种考虑 仪器分析方法众多,对一个所要进行分析的对象,选择何种分析方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您所分析的物质是元素?化合物?有机物?化合物结构剖析? 2.您对分析结果的准确度要求如何?

3.您的样品量是多少? 4.您样品中待测物浓度大小范围是多少? 5.可能对待测物产生干扰的组份是什么? 6.样品基体的物理或化学性质如何? 7.您有多少样品,要测定多少目标物? 光谱分析法导论 一、什么是光谱分析法 以测量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引起原子、分子内部量子化能级之间的跃迁产生的发射、吸收、散射等波长与强度的变化关系为基础的光学分析法,称为光谱分析法——通过各种光谱分析仪器来完成分析测定——光谱分析仪器基本组成部分:信号发生系统,色散系统,检测系统,信号处理系统等。 二、光谱的分类 1、按产生光谱的物质类型:原子光谱(线状光谱)、分子光谱(带状光谱)、固体光谱 2、按产生光谱方式:发射光谱、吸收光谱、散射光谱 3、按光谱性质和形状:线状光谱、带状光谱、连续光谱 三、光谱仪器的组成 1、光源:要求:强度大(分析灵敏度高)、稳定(分析重现性好) 按光源性质:连续光源:在较大范围提供连续波长的光源,氢灯、氘灯、钨灯等 线光源:提供特定波长的光源,金属蒸气灯(汞灯、钠蒸气灯)、空心 阴极灯、激光等。 2、单色器:是一种把来自光源的复合光分解为单色光,并分离出所需要波段光束的装置(从连续光源的辐射中选择合适的波长频带)。 单色光具有一定的宽度(有效带宽)。有效带宽越小,分析的灵敏度越高、选择性越好、分析物浓度与光学响应信号的线性相关性也越好。 3、样品室:光源与试样相互作用的场所; 吸收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石英比色皿 红外分光光度法:将试样与溴化钾压制成透明片 4、检测器 5、显示与数据处理 二、光的能量E 、频率υ、波长λ、波数σ的关系 E=h υ=hc/λ=hc σ 不同波长的光(辐射)具有不同的能量,波长越长,频率、波数越低,能量越低 KcL A

炼钢实验室自动化检测系统及光谱分析研究

炼钢实验室自动化检测系统及光谱分析研究 发表时间:2018-05-31T10:11:07.06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10期作者:杨菲 [导读] 摘要:随着我们国家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国家的综合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人们的生活或质量和生活的水平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是人们对于物质文化的需求程度也越来越高,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保障我们国家在激烈竞争当中的发展速度,我们必须要大力的进行一些建设的发展,提高建设的技术水平,不断的提高对当前高科技手段的应用效率,实现最快最稳的发展,实现我们国家的发展目标。 河钢承钢自动化中心河北承德 067000 摘要:随着我们国家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国家的综合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人们的生活或质量和生活的水平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是人们对于物质文化的需求程度也越来越高,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保障我们国家在激烈竞争当中的发展速度,我们必须要大力的进行一些建设的发展,提高建设的技术水平,不断的提高对当前高科技手段的应用效率,实现最快最稳的发展,实现我们国家的发展目标。 关键词:炼钢;实验室;自动化;检测;系统;光谱;分析研究 1.引言 本文主要研究分析的就是炼钢实验室自动化检测系统及光谱,随着国家的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国家对于一些炼钢自动化关注的程度非常高,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冶金行业对炼钢炉前实验室的认识也由浅到深,炼钢实验室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环节,在初级阶段,我们国家的实验室主要进行的就是手工的操作,这种操作非常的复杂,工作的数量非常的庞大,手工进行单元素的分析,随着不断的发展,变成了仪器进行的分析,仪器的出现代替了手工操作,减少了人们的大量工作,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实验室的自动化发展的重要意义 实验室的自动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能够极大的提高国家的发展速度,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在提高了工作内容的时候,不仅能够提高我们国家实验室的发展,还能够提高实验室对一些物质的分析速度,促进国家加强对这些元素的应用,帮助国家进一步的发展,当前国家已经进入了信息的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提高,现在的实验室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现在的大规模的整体的实验室实现了无人操作,整体都是机械进行的,充分的满足了当前的生产需求,最大限度的提高了生产效率。 当前我们国家的炼钢实验室自动化检测系统及光谱分析研究还是缺乏较多的经验,我们国家的发展起步本来就是非常的晚,尤其是现在的一些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了,国家之间的竞争也是越来越激烈,直接的造成了国家发展的压力,我们国家想要提高发展的速度,缩短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必须要努力的实现当前的最高的科学技术,实现炼钢实验室自动化检测系统及光谱分析研究,能够是的我们国家得到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的效益,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我们国家给与的重视也是足够的,如果能够实现炼钢实验室的自动化,提高检验和分析系统的能力,就能够保障日益增长的炼钢需求,就能够提高我们国家钢材的产量,钢材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我们国家许多的行业都需要使用到钢材,但是刚才的数量不够,就会直接的影响到工业的进步与发展,阻碍我们国家的进步,就是非常不利于经济建设发展的,不利于实现我们国家的发展目标,所以说炼钢实验室自动化检测系统及光谱分析研究对促进我们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 炼钢实验室自动化检测系统还会分成较多的分块,每个分块的内容都是非常的重要,必须要保障每个工作的质量,首先就是炉前快速检验分析的实验室,这个系统的实验室,主要的工作内容就是一种临线分析实验室,就是进行自动光谱的分析和收集,这种实验室可以看成是一个收集光谱的箱子,它可以进行光谱收集的操作,因此,可以放置在转炉和精炼的一些场地,还能够放置在一些重要的场地,在进行放置的时候需要工作人员的手工操作,将其放置在系统的入口处,然后系统就会对样品进行自动的一些分析,自动的进行图纸的绘制,还会进行光谱仪的自动分析,将最终的结果传送到制定的位置,这种实验室的操作优势就是结构非常的紧凑,并且分析的速度非常快,能够节约大量的时间,能够提高工作的效率。 还有就是半自动检验分析中心,这个类型的实验室,主要的工作是一种离线分析的方式,当样品在送入到实验室之后,需要进行人工的操作,将样品放入到制样机当中,进行光谱仪的组合分析,这个实验室分析出来的结果,需要送至生产的场所,输送的数据通过传输系统,这种实验室的优势主要就是设备运行的环境都是非常的好,工作的环境也非常的好,分析的过程非常的稳定,节约了大量的成本,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全自动检验分析中心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实验室,这种分析的自动化是基于半自动上实现的全自动,样品在炉前自动的进行输送,自动的传送至实验室,自动的进行样品的分配,还能自动的进行分析,自动的将分析的结果输送到制定的订房,这种实验室又分成两种,一种是中心机械手传输方式,还有一种就是线性传输带方式。 我们国家的实验室发展越来越快,逐渐的实现了全自动的分析,随着国家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多,在炼钢实验室自动化检测系统及光谱分析研究上得到的成果越来越多了,但是分析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一些城市正在不断的引进实验室自动分析的系统,希望能够实现全自动的样品分析,将系统成功的应用到各种行业,提高工业发展的速度,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3.光谱分析的研究价值 在进行光谱分析的进程当中,光电谱的分析仪器是实验室一个非常重要的设备,并且还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分析技术,分析的优势主要就是准确,具有非常快的分析速度,还有多元素同时进行测量的方式,将其应用于实验室的自动监测系统当中,具有非常好的应用效果,能够实现全自动的分析效果。 自动化的分析效果非常高,具有许多方面的分析,首先就是对状态的分析,状态的分析对于炼钢的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但是这种状态的分析主要是针对铝进行的,铝当中含有的一些物质直接影响了炼钢的效果,所以对状态进行有效地分析,能够提高炼钢的工艺手段,还能准确的提高炼钢的质量,这种光谱分析能够测量一些物质当中的元素状态,找到合适炼钢的材料,对于不适合炼钢的材料应用到其他的方面,能够减少浪费的现象出现,保护我们国家的重要资源,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虽然这种使用非常的方便,但是使用的结果不是非常的理想,在进行分析的时候不能准确的得出物质当中的元素,因此这种光谱分析的系统需要加强改进,提高分析的准确度。在进行锻炼的时候,不同的工艺手段需要进行不同含量的控制,因此在实际分析的时候,需要充分的考虑分析的影响,充分的考虑当前的状态,保障炼钢的顺利进行。 还有就是痕量元素分析、气体元素分析、高合金元素分析、标准样品分析等等,这些物质都会对炼钢产生影响,需要进行详细的分

仪器分析在高分子化学中的应用

仪器分析在高分子化学中的应用 仪器分析(近代分析法或物理分析法):是基于与物质的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而建立起来的分析方法。这类方法通常是测量光、电、磁、声、热等物理量而得到分析结果,而测量这些物理量,一般要使用比较复杂或特殊的仪器设备,故称为“仪器分析”。仪器分析除了可用于定性和定量分析外,还可用于结构、价态、状态分析,微区和薄层分析,微量及超痕量分析等,是分析化学发展的方向。 二、仪器分析(与化学分析比较)的特点: 1. 灵敏度高,检出限量可降低。如样品用量由化学分析的mL、mg级降低到仪器分析的μg、μL级,甚至更低。适合于微量、痕量和超痕量成分的测定。 2. 选择性好。很多的仪器分析方法可以通过选择或调整测定的条件,使共存的组分测定时,相互间不产生干扰。 3. 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容易实现自动化。仪器分析的特点(与化学分析比较) 4. 相对误差较大。化学分析一般可用于常量和高含量成分分析,准确度较高,误差小于千分之几。多数仪器分析相对误差较大,一般为5%,不适用于常量和高含量成分分析。 5. 仪器分析需要价格比较昂贵的专用仪器。三、仪器分析与分析化学的关系:二者之间并不是孤立的,区别也不是绝对的严格的。a. 仪器分析方法是在化学分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许多仪器分析方法中的式样处理涉及到化学分析方法(试样的处理、分离及干扰的掩蔽等);同时仪器分析方法大多都是相对的分析方法,要用标准溶液来校对,而标准溶液大多需要用化学分析方法来标定等。 b.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化学分析方法也逐步实现仪器化和自动化以及使用复杂的仪器设备。化学方法和仪器方法是相辅相成的。在使用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取长补短,互相配合。 四、学习掌握的目标不同:化学分析主要的内容为: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四大滴定分析法、重量分析法。学习化学分析要求掌握其基本的原理和测定方法,建立起严格的“量”的概念。能够运用化学平衡的理论和知识,处理和解决各种滴定分析法的基本问题,包括滴定曲线、滴定误差、滴定突跃和滴定终点的判断,掌握重量分析法分析化学中的数据处理与误差处理。正确掌握有关的科学实验技能,具备必要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