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新闻传播发展缓慢的原因

中国古代新闻传播发展缓慢的原因
中国古代新闻传播发展缓慢的原因

中国古代新闻传播发展缓慢的原因

新闻1001班

吴晓彤

31007133

中国古代新闻传播发展缓慢的原因【内容摘要】新闻传播发展总体是呈上升趋势,不断地在发展,这点不可否认,但是与百年来的近现代新闻传播活动相比,在这之前上千年的新闻活动发展确算是缓慢的。传媒社会学认为,作为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经济、政治、文化与传媒即传播活动是互相作用的。我们可以从这三个角度切入宏观的了解,究竟是什么阻碍了新闻传播活动的快速发展,再通过微观的传播学、管理学等学科知识进行的分析适用于所有新闻传播发展缓慢的原因

【关键词】发展;传播和新闻传播;管理学;传媒社会学

【正文】

为何中国古代新闻传播发展缓慢?对于此问题的探究,先从课题开始把握。以中国古代为问题的环境背景,讨论发展的问题。什么的发展?传播的发展。什么传播?新闻传播。发展的如何?缓慢。事实上它几乎涉及了传媒所研究的所有领域,如新闻学、传播学、社会学、传媒管理学……我将分三大点来阐述,我对中国古代新闻传播发展缓慢的看法。

1、发展和发展缓慢。

何为发展,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但同样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因为发展需要面对的是旧事物,旧事物在开始的时候往往比较强大,总是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发展中还有两种不同的状态,即量变和质变。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是一种渐进、不显著的变化。有些事物的量变过程是相当漫长的,而有些则不然。这就导致了质变这种飞跃有一些来得早,有一些来得晚。进而出现了人们口中说的发展迅速、发展缓慢的现象。

现就课题的角度来看看发展缓慢的这个说法。著名的传播学家威尔伯·施拉姆和威

廉·波特模仿卡尔·塞根教授的“宇宙年”的假设,将人类出现在地球上的历史假定为100万年,而后比作一天来计算。那么一小时就相当于41666年,1分钟等于694年,1秒钟等于11.6年。语言产生于10万年前相当于21:36;文字产生于公元前3500年,大约为23:52;印刷术发明与初唐,此时为23:59,;1844年的电子传播离午夜只有13秒,1946年的电脑离午夜只差4秒。因此套用卡尔·塞根教授的话:“人类很古老,传播很年轻”从这个角度看,传播的发展其实并不缓慢。但是,课题中强调的是中国古代。那么我们依旧用上述的“传播时钟”来看。古代说的就是语言发生后至电子传播前,这中间大约是两小时多些,而近现代的电子和电脑传播的发展是短短几秒钟之内的事。由此可见发展缓慢是个动态的、有比较的说法。说中国古代新闻传播发展缓慢也是有其合理性的,因为它正处于发展的上升阶段,萌芽期的量变和事物相对成熟之后的量变相比,其准备过程是更为漫长的,需要更多的曲折。

2、中国古代

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和各朝各代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水平以及生产力的情况是紧密联系着的。

在原始社会,人们之间关系单一,活动范围有限,并且人口较少。在那种蛮荒的时代里,虽然一切都是新鲜的,但也因为人们在思想意识上正处于对万事万物认识的萌芽阶段,所以,就算有需要靠信息、新闻来传播的事件,也只能用一些简单的方法进行。比如:口头传播、“结绳记事”等方式来传播和记录。社会在进步,人类在进步,随着生产力的逐步发展和生产关系的逐步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口头传播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对信息获取的需要,而“结绳”上的“结”也越打越多,很多曾经被人们用来记事的结随着岁月的变迁,也依然无法告诉后人那些所蕴涵的意义和重要事件的发生。就这样,当私有制的产生和三次大分工的出现,使原始社会的人们从蛮荒时代走入了带有一定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辅相成的奴隶社会。

奴隶社会的开始也是新闻传播活动的真正开始。商人的出现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起了中间与连接的作用。是商人的活动显示出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需要的是什么,消耗了些什么。而农业与畜牧业、手工业与农业之间的分离,促进了奴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这种前所未有的发展过程中,私有制也因此产生了。由于产生经济斗争,为了适应竞争,从而出现了日益庞大的国家统治机器。根据国家统治阶级的需要,信息传递活动比原始社会频繁得多,规模也大得多。商人们对信息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大,这促使生产力的发展有了剩余产品,可以有条件养活一批专门收集信息的情报人员,由此也满足了统治者对信息的需求。奴隶社会已经可以看出,只有社会对信息有需求,才会有信息的产生和

传播。

到了封建社会,信息的传播已经渐渐深入人们的生活,在无形中像一只手,推动着社会的生产力发展。社会对新闻的需要量加大,国家统治阶层在全国各地设立驿站、驿道、驿卒,并形成以这三者为联系的庞大而完备的通信网络。这种体系的建成体现了新闻传播活动的范围大大扩展,内容也渐渐丰富和复杂起来。在统治阶层的达官贵族们,为了收集信息,甚至在家中养了一批专门定向从事新闻传播的专职人员,如:门客、邸使等,用来专门为自己获取皇宫中的信息及其他官员府中的消息,外界战事或者社会发展动态,这也是传播手段逐渐丰富多彩的象征。

事物总体是呈上升趋势,不断地在发展,这点不可否认,但是与百年来的近现代新闻传播活动相比,在这之前上千年的新闻活动发展的确算是缓慢的。传媒社会学认为,作为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经济、政治、文化与传媒即传播活动是互相作用的。我们可以从这三个角度切入了解,究竟是什么阻碍了新闻传播活动的快速发展。

(1)经济

新闻传播活动作为传媒的一个类型,与经济是不可分割的,其运作要适应社会的经济水平和经济制度,传播活动本身已成为基本的经济活动之一。经济活动的角度看传播,新闻传播的主要环节可分为:生产、分配、流通、消费、传播。

生产:又分生产工具、劳动者、生产力,三个环节。在新闻传播中,分别对应的事传播媒介,传播者,传播资料和传播技巧。在我国古代,媒介简陋;新闻传播者的数量少且类型单一,多为统治阶级的代表;传播资料虽不稀缺,却也以统治阶级的思想为主,与其口径一致。这些因素综合使得新闻传播活动的内容生产缺乏多元性、生命力,在生产这一环节就出现了大问题。分配:我理解为新闻传播活动在政治、经济、文化三个领域的比重问题。虽然政治文化源于经济基础。但是在中国古代,新闻传播活动为政治服务却似乎变成了第一职能。流通:传播工具,也就是媒介问题。消费:这是所有生产活动的终端,受众是否有能力负荷,例如买书、看报、听戏等,进行新闻传播消费,这直接关系到新闻传播的生产,若无力消费,则将停滞生产,也将停滞发展。

传播同人类的所有活动一样需要成本,人力、物力,传播成本是制约传播的一个因素。而传播的终端在经济学中可视为消费,买需要钱,而消费成本也是制约传播的一个因素。

传播本身也是一项产业,传播活动的社会效益即影响人们的意识,而最终它还将承担起经济效益的任务。正如最好的书和畅销书不一定是同一本书一样,中国古代统治者充分的控制着新闻传播活动来达到其社会效益,经济的问题交给了大多数时候并不充裕

的国库,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往往不能双赢,这也制约了传播的发展。

从经济角度看,传播还涉及职业,及收入这个问题。传播作为一个职业的优劣程度,影响了其发展。例如在古代的时候虽然也有大官员,但多数在市井里的像个跑堂腿,搜集情报的低劣工作,并不为人所看重,地位、报酬远不如现代的记者。没有很好的金钱回报,无法解决生存问题,即使有人愿意放低尊严,参与其中,恐怕也无法长久。

(2)政治

传播从出现的第一天起,就介入到政治和政治活动中,成为政治的一种工具、手段、途径和载体,又是甚至是政治本身,传播在政治中的作用和与政治的关系一直都是被当权者所重视的,因为它仿佛第四种权力,具有社会控制能力。特别是在古代,政治不仅为其提供信息源,还通过硬辖制和软控制规范着它。后来出现了政治传播这种说法,什么是政治传播,就是政治传播者通过多渠道、多媒体、多符号传播政治信息,以推动政治过程,影响受传者的态度与行为的一种对策。政治不能决定传媒的全部,但能决定传媒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和模式,就有什么样地传媒体制。

传播制度看来,我国古代是属于集权主义,必须无条件的服从当权者。区别于自由主义,社会责任理论等。这样的制度下,新闻传播极其缺乏能动性,很难自由的发展开去。如同庄稼的秧苗被按住了尖儿,要结果子就显得困难得多。

(3)文化

文化产生对传媒的技术控制。人类每一次新的传播技术的发明和应用,不仅使人们改变了传播方式和传播渠道,而且也促使人们的传播能力的提高和传播观念的改变,进而带来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的改变。

传播要采用社会常用的语言、文字、图画等来展现社会在长期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文化成果,描绘特定社会的人的文化创造过程和状态。所以说文化为传媒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土壤,新闻传播也是。而语言、文字的发展历程是漫长的,新闻传播的发展在古代也跟随着它的步伐,缓慢进行着。

再者我认为社会价值观对新闻传播发展的影响也是巨大的。社会价值观涵盖了大众对这个行业的看法,这会决定他们对这个行业所采取的行为,是否接受新闻传播带来的信息,是否加入到新闻传播事业中。在古代,读书识字的人尚少,要做书面传播者的难度很大,而口头传播,虽然广泛存在,但是对于大的新闻传播内容,人们是不敢随意说的,古有云“沉默是金”“祸从口出”,除了生活的细枝末节交流之外,对大的事传播是有限的,或者说由统治阶级代劳。

马克思认为,社会的文化主要是统治阶级的文化,统治阶级传播文化自身的主要目

的是为了有利于获取和巩固自己的统治权力。中国古代的封建主义思想把握着社会的文化方向,这有就决定了新闻传播的活动性质是封闭的,保守的。封闭保守的事物追求的是稳定,没有创新和突破精神的事物发展起来是很困难的。

3、传播和新闻传播。

先前通过将中国古代这一问题的基本背景带入,结合社会学的知识从宏观来把握新闻传播发展缓慢的原因。而现在从微观的传播学进行的分析适用于所有新闻传播发展缓慢的原因,

只要人类对世界心存疑问,他们就一定会充满好奇。传播,是人类发展史上一种最神秘、最富有人性的独特现象。它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他与人们朝夕相处,如影随形,居于人类生活的中心。马克思主意认为人的本质,就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有关系,就有交往,有交往就得有各种信息的交流与传播。新闻传播与其他信息传播一样,因之应运而生。

传播在汉语中是一个联合结构的词,其中“播”多半是指“传播”,而“传”是具有“递、送、交、运、给、表达”等多种动态的意义。这就指明了传播是一种动态的行为。传播一词是从英语communication翻译过来的,在英语中这是个名词,原意中包含着“通讯、通知、信息、书信;传达、传授、传播、传染;交通、联络;共同、共享”等意思。《新闻学大字典》中则描述:传播是信息的交流与分享。我认为传播是人类通过符号和媒介交流信息以期发生相应变化的活动。

再来理解新闻传播就比较容易了。新闻传播活动是一种社会传播活动;新闻传播是获取新情况,交流新信息的社会传播活动;新闻传播是人们之间相互进行的获取新情况、交流新信息的社会传播活动

换言之,新闻传播是传播的一种,它应该具有传播的基本特点,而传播的基本要素也能从它身上体现。传播学的理论体系相比较新闻传播学更为健全,知识内容更为丰富,能够解决新闻传播所面临的问题。媒介、传播者、受众、传播效果、传播环境、传播资源、传播方法与技巧……是传播学研究时的几大主题,同时也是新闻传播所注重的方面。

为此,我将从传播学的关键词入手结合新闻传播及其他学科的内容来分析中国古代新闻传播发展缓慢的原因。

(1)媒介

麦克卢汉认为:“媒介即信息。”信息虽然充满活力,但它自身却不具备在传、受双方之间自然流动的能力,非借助某种工具、手段不可。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始终

伴随着劳动工具的进步;同样,在人类传播事业发展过程中,传播媒介也在不断进步。在某种意义上说,媒介这个概念有两个不同的含义:一、直接用于信息处理的载体、工具、渠道、中介物、或技术手段。二、从事信息的采集、加工制作和传播的社会组织,即传播机构。

①传播工具。我国古代的传播手段的发展大致经过了这么几个阶段:口头传播、书写媒介、印刷媒介。各阶段分别有其优劣性,而劣势正是局限了新闻传播发展的因素。口头传播的缺陷显而易见,除了出口易逝,难以保存,受自身条件的限制,传之不远,传之不广,传之不多外,其最致命的弱点就是容易受到歪曲,新闻信息无法固定,总是有意无意被变形。所以早期的新闻传播发展几乎无从谈起。文明正处于萌芽阶段,人类凭借自己的智慧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摸索之后,文字的出现使新闻传播出现了质的飞跃。但是由于人的书写能力有限,书写媒介在传播的速度、传播的空间、以及传播的数量上等也不免的受到了限制。正如诗人们所写:“家书抵万金”,“远信入门先有泪,妻惊女哭问何如”。新闻传播很大程度上还是以口头传播为主,可见还是很慢的。发展的量变终于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人们的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为新闻传播的发展提供了土壤。印刷媒介的复制和传播新闻的能力是不可估量的,但是这样的质变已经是快接近现代的事儿了,我们一般认为印刷术的发明和使用,导致了近代新闻事业的发生。人类传播活动的状态取决于媒介的状态。古代传播媒介的简陋,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新闻传播的发展。

②传播机构。

首先我们先梳理一下中国古代新闻传播机构发展的脉络。

从远古时代的手势、语言、符号……到殷商时期出现了殷墟甲骨卜辞,春秋战国的情报信和“悬书”,至汉时期的颁发诏书,这些其实还算不上传播机构,但是之后的传播机构都是在这基础上发展来的。

唐朝出现了我国最早的报纸——官报。宋代出现了邸报和小报。邸报由上都进奏院发行,宋代最早出现“邸报”一词,并开始使用雕版印刷,由门下省领导,中央政府统一编印和“发行新闻”,完全具备了中央官报的性质。内容包括皇帝诏旨、皇帝起居、官吏任免、奏章、战报、刑罚等。读者对象主要是政府官员和一般士大夫知识分子。“小报”发行人是邸吏、使臣、政府机关中的中下级官员、书店主人。是以刊载新闻和时事性政治材料为主的不定期民办报纸。内容主要是皇帝诏令、奏章、官员任免消息等,但多为尚未公开的“朝廷机事”。

定本制度是宋真宗咸平二年,宋王朝为了加强对封建官报的控制,钳制舆论而制定的对报纸的审查制度。“定本”指的是进奏官将编好的官报样本送请枢密院或当权的宰

相审查通过后产生的“邸报”样本。进奏院必须以“定本”为准向全国传发,不得擅自增减。定本制度一直沿用到宋末。

明代负责官报传发的机构有通政司、六科和提塘。与宋代相比,明朝邸报在内容上并无实质变化,明中叶以前,邸报的传抄基本上还是手书形式,明末出现了邸报的活字印刷,这是我国新闻传播技术的重大发展。

清朝的官报由通政司收受臣僚题奏,将应抄发部分交由六科传抄,然后由各省驻京的提塘官报将允许向下传报的皇帝谕旨、臣僚章奏抄录后传报至各地,抄发内容受王朝的严厉控制。

《京报》发端于明末,盛于清代,最早出现于京都,是经政府允许,由北京的民营报房定期印刷出版、公开销售于民间的、以盈利为目的的报纸。内容包括宫门抄、皇帝谕旨和臣僚章奏,全部来自内阁和科抄。其特点主要有:①公开发行,且发行范围广,遍及全国;②有固定的报名、形式及印刷发行机构;③出现自己采写的内容。京报是一种与近代报刊最为接近的古代新闻传播工具,也是中国古代报纸的最完备形式。

由于我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多为统治者控制作阶级管理的利器,所以传播机构也大都是由统治阶级内部组成,并受其管理和制衡。都进奏院、门下省、邸吏、使臣、政府机关中的中下级官员、枢密院、宰相、进奏院、六科、通政司、六科和提塘,这些上述古代新闻传播活动中所经过的场所,就可以看做是传播机构,如同我们现在的报社。

从管理学理论的角度看新闻传播机构的管理效力如何将会直接影响新闻传播的发展。我们可以通过亨利·法约尔的管理原则,挑几点来分析:

劳动分工:我们现在的新闻传播活动的组织机构劳动分工是相当明确的,精确到很细小的分工。以报社为例,社长、总编辑,编委会下设编辑部、采通部、管理部、新闻部、对外开放部、时事体育部、经济部、政文部、群工部、美术摄影部、副刊部、言论部和总编办公室、新闻研究室等。有市政、经济、读者来信、副刊、地方通讯、时事、电讯、秘书、资料等组。而我国古代何来这么科学细微的劳动分工,一个决策的皇帝,几个给政见的大臣,一个传唤,一个会写字的……没了。劳动分工的重要性在于使劳动更加科学、高效、推进其发展,职能的专业化和权力的分散;没有学者和艺术家的专业化工作,社会进步的可能性也可能想象。

权利与责任:权力,就是指挥和要求别人服从的能力;责任是权力的孪生物,是权力的当然结果和必要补充,凡有权力行使就有责任。权力可分为职能规定的权力和由领导者的智慧、博学、经验、道德品质、指挥才能和以往的功绩而形成的个人权力。古代新闻传播活动权利最高者就是封建帝王,他的权力的受制约程度从某种程度上说很小,如果遇上一个昏庸的君主,那么对他而言只有无尽的权力使用,而不忽视责任的重任。在这个时候就会出现权力的滥用,而新闻传播也将彻底变成“玩具”,无法实现其真正的功能。法约尔认为,制止一个重要领导人滥用权力的最有效的保证是个人的道德,特

别是该领导人的高尚的精神道德。在古代新闻传播活动的发展如何,受帝王的个人因素影响很大。

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在一个企业中,个人或一些人的利益不能置于企业利益之上,一个家庭的利益应先于一个成员的利益,国家利益应高于一个公民或一些公民的利益。这些是放在追求公平、民主的现代来说的,在中国古代新闻传播活动机构维护的是一个占极少部分人口的阶级的利益,甚至是为一个人的利益牺牲全国。

集权与分权:管理学理论中最基础的是决策,古代的决策者就只有帝王,无论他智商、情商如何。管理学理论中的领导,在古代大多为一些不怎么样的大臣,虽然有学术,但是阿谀奉承、官风败坏者居多。

人力资源上的管理:现代对人力资源的管理有七个方面的原则:德才兼备原则;能智能级原则;系统调解原则;互补原则;动态原则;奖惩原则;养用原则……在古时虽然也是很惜才的,但是在新闻传播活动方面,对人才的挖掘、培养是很有缺憾的。并没有特定的组织专门培养新闻传播活动的人才,也没有专门为其设立的奖励制度,也没有像科举制度那样刺激大众参与。即使是用人,也并不十分讲求德才兼备,传播组织内部对人才结构的组织协调能力也是很差的。什么样的农夫种出什么样的粮食,专业的新闻传播者都没能达到专业素质,新闻传播活动事业又怎么能到其健康的发展轨道上。

(2)传播者与受众

①传播者即传播活动中运用特定手段向传播对象发出信息的行为主体。职业传播者的个人素质、社会地位等往往会影响传媒活动的风格和特色。就现代新闻传播者拥有“无冕之王”“瞭望哨”等美丽的称呼,但是在古时候并非如此,除了封建社会的统治者外,参与这项职业的人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的酋长巫师……跑江湖的艺人、戏班子、私塾教师,等等,而他们只是一些兼职的传播者,他们并不像现在的职业传播者那样,对信息的质量有所求。虽然封建帝王也设有相关的新闻传播组织,但是这项职业的社会地位比较低,工作报酬也不高,很少有人愿意以此谋生,愿意为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而奉献一生的人更是少之又少。这样一来,新闻传播发展怎么可能快的起来,自然就比较懈滞。

②关于受众,我曾看到过两种观点。观点一:受众是消极被动的“靶子”,认为媒介操控着一切,受众只是某种意义上的被媒介所监控的“囚徒”。观点二:受众是能决定媒介命运的上帝,他们支配信息产品的创造,而媒介只是某种意义上的提供给受众挑选的“菜单”。这两者观点都是相当片面的,但是在中国古代,观点一的情况是明显的存在与现实中的。现在的新闻传播学研究者认为:受众是信息产品的消费者;传播符号的“译码者”;传播活动的参与者;传播效果的反馈者。具有四个特点:自在性;自主

性;自述性;归属性。事实上这是正确的,并在任何时期都普遍适用的,但是古代的新闻传播者忽略了这点,或者说并不以为然。封建统治阶级作为传播者,强行规定并严格规范了社会上流通的新闻传播内容和方式,忽视了受众的多样性和受众需求的多样性。受众基本上就沦为了“靶子”,成为了封建媒介的“囚徒”。现在的受众主要拥有的六种权利:选择权,知情权,表达权,反论权,监督权,隐私权。在古代也许连知情权这一项都未能达到。试问新闻传播活动中,受众这一重要环节如此被动,整个活动要如何快速发展。至于观点二,与现代相接近,就不谈了。

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受众的成分是极其混杂和多样的;他们可能彼此分散居住,有的相距千里;行踪不明,互不相识,素无关系,互相匿名;可能之间无接受协议,无接收准则,无共同意识;他们对别人无控制能力,别人对他们也无可奈何。在交通落后,媒介发展不健全的古代,信息的传输困难重重,要突破地理的局限就需要花很大的资金和时间,新闻传播的效果大打折扣。

受众的研究理论在西方有很多,传播学家梅尔文·徳弗勒曾归纳为四种:个人差异论,社会类型论,社会关系论,文化规范论。社会类型论为例,它认为受众是可以分类的,由性别、年龄、地区、名族、职业、工资收入、宗教信仰、文化程度等形成不同类型,大众媒介据此有正对性的传播信息,就能增强传播媒介的吸引力,提高大众传播的效果。很显然在中国古代,这样将受众分类传播的观念是很薄弱的,所传播的信息很多时候是单一的代表占少数人群的统治阶级的利益和思想。而社会关系论比较注重受众参加的组织或团体的压力,合力对其本人接受讯息的影响。受众都有自己的特定的生活圈,不管是什么圈,你都将在信息接受中受到他们直接或者间接地约束和影响,遭遇审查,过滤,抵制,很难通行无阻,全部过关。中国古代是一个封建圈,高度的中央集权是我国古代最明显的特征,信息接受直接约束,审查,过滤,抵制等等是必然发生的。单以这两个理论切入观察我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不难发现受众的积极性在这种情况下是很低的,因为接受传播得来的信息,对更好的生活并无多大益处。作为传播活动的终端,正如消费,消费不佳不但不能刺激生产,还会使生产力停止不前,新闻传播活动的发展速度也是如此慢了下来。

受众需求,受众心理,还需要说么?我国古代的大部分的受众的社会地位实在太低,他们的需求和心理基本不在传播活动的中心。

③传播者与受众间的关系如何,大大影响了传播效果,进而影响着其发展。现在的传播学家概括出了四种关系:支配关系、疏离关系、圈层关系、服务关系。

支配关系:传播者根据自己的目标或者意图将思想、观念或者信息强行灌输给特定受众的传播情境。疏离传播:传播者将其与受众的关系看得很淡,往往缺乏为受众而采集信息、传播信息的意识。圈层关系:传播者有意愿的将自己的目的与部分受众的需求、

兴趣相结合并将人际传播和群体传播中那种关系引进大众传播的态势。没有操纵公众的意图,也没有特殊使命感。服务关系:受众满意度至关重要,受众作为顾客有如上帝,但是所提供的服务是有选择性的,积极健康的引导作用,是对支配关系的一种超越,但是若变成服从关系,则是一种倒退。

在中国古代,传播者与受众间,支配关系是绝对主导的。比较明显的是在政治传播中:以权威传播作为召唤,以组织渠道作为保证,以人际交往作为辅助,以利害关系作为后盾。疏离关系和圈层关系部分存在,但是最有科学的、最有利于传播发展的关系:服务关系,少得可怜,让帝王家来服务平民百姓,想来都是天方夜谭。正是因为这样,新闻传播活动在我国古代并不和谐,关系僵硬,统治阶级一直将其主动权捏在手中,不大不小的够用就好,那又谈何发展。

(3)传播环境

世界上不存在绝对孤立、封闭的传播活动。传播活动必然要以某种形式处于一定的环境中,而一定的环境因素也必然要以某种方式影响,规定,制约人类的传播活动。是环境为人类提供了传播的需要,传播的手段,传播的内容,也是环境为人类提供了传播活动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地理既是历史的母亲,又是历史的女儿”莫里斯·迪韦尔热。良好的环境的创造与营建有利于提高传播效果。

我们所说的环境一般指的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大类。

①自然环境: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包括地理位置、气候、地貌、植被、自然资源等。首先,特定的地域生态产生特定的媒介形态。生活在森林中的原始人能够就地取材,在树叶、树皮上写字,后来则在木片或竹简上刻字,河网湖区的祖先则用苇叶,沙漠上则用泥版书;还有我国商代的甲骨文,周代的青铜器铭文,春秋战国时期的玺印,货布,陶瓷等文字。这些都是特定的地理环境中产生的特定的符号和媒介形态。其次,地理制约着媒介人才的集聚,媒介场所的建设,人烟稀少的山区和大都市就形成了鲜明的媒介分布状体。第三,地理环境制约着信息的质量、数量、特色。第四、制约着媒介的经济效益。我们回顾我国古代的自然环境,其一、媒介,之前已有阐述。其二、地理,山高水长、千里迢迢等成语都是古人生活真实的体验,没有先进的交通工具,也没有四通八达的道路设施,古时地理对人才、信息的制约是明显的,而如若想要突破时空的阻隔,经济开支又是十分庞大的,况且其产生的经济效益也并不高,为此,自然环境在科技落后的古代,也使得新闻传播活动的发展变得缓慢。

②社会环境,我们可以这么来理解: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国家制度、意识形态给人们的生存和生产活动划定的空间。它对人们的各种活动都有极为明显的、严格的保证

和限制作用。

在任何一个国家中、占统治地位的集团的利益是决定本国传播事业基本状况的主要因素。在保守封闭的社会制度下,广大民众与统治阶级之间存在利益和感情的冲突,这时候信息的有效交流将会对统治阶级的地位造成动摇,因此我国古代在封闭式,开放式,复合式,三种基本的媒介环境中往往是处于封闭式。其主要特点是从严管理,即通过建立一套严格的规章制度,迫使媒介运作和信息传播规范化、程序化。对信息传播活动内容甚至形式进行全面的管制,新闻传播活动的发展自然会放慢进步的速度,甚至完全处于停滞状态。

(4)传播技巧与方法

中国古人讲“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毛泽东同志说“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和船就不能过。”这说的都是从事社会活动时的工具和方法问题。在传播活动中,实现预定的传播目标就是要“过河”,而传播方法和技巧就是“桥”和“船”。正如过河可以有许多桥和船一样,实现传播也可以有许多的方法和技巧。成功的传播方法和技巧的运用,有利于提高传播活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从而推进传播活动的发展。

现代的传播学家认为,成功的传播都具有相同的特点,其中最重要的有两点:首先以“诚”取胜,诚信、诚实,既是传播活动中应持有的基本态度,也是传播活动取得良好效果的主要方法。再者“明暗结合”,该露则露,该藏则藏。露是指将传播意图明白无误的反映在传播内容和传播过程中,并以坦诚直言的方式告诉受众。而露并不是对受众有意的隐瞒事实真相,也不是故意绕弯子、兜圈子,而是采用科学、艺术的方法引导受众在心悦诚服的宽松环境和气氛中接受传播者和传播媒介的立场和观点。反观中国古代,帝王家作为权利的中心,在传播活动的过程中往往违背了这两点技巧与方法。他们并不以追求诚为基本态度,他们将传播作为政治的利器,的确“明暗结合”,往往遮掩了有利于大众而有害于统治阶级的事实真相,而暴露一些夸大现实的政绩,和政策的优点。新闻传播活动违背了真实的基本准则,受众日夜中也会慢慢对其失去了信心,不讲究章法、技巧的事物,不倒退就已是万幸,又怎么要它快速发展呢?

4、小结

人是会传播的动物,人类社会一诞生就组成了一定的社会关系。新闻传播与其他信息传播一样应运而生。正如威尔伯·施拉姆所说:“社会是一个主要有传播所维持的这类关系组成的网。”新闻传播活动的事犹如人类的历史一样,长且像个谜。但这并不阻碍我们对它的探索。从历史的长河中吸取经验的教训,使得现在更好的发展,我想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才使得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看上去发展缓慢。客观公正面对从前的缺

失,并反省现在新闻传播发展存在的不足,使传播这张关系网更加健全,帮助人类社会的发展,才是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

【参考文献】

①传播学基础理论段京肃著

②新闻传播学黄旦著

③中外新闻传播史刘笑盈著

④社会学、媒介经营与管理的教材

⑤……

中国古代新闻传播的特点

中国古代新闻传播的特点 摘要:中国古代新闻传播,经历了从原始到逐渐成熟的过程。再唐以前,主要的传播方式分两种,即文字载体和非文字载体。在唐以后,新闻活动逐渐形成体系,在以后的历朝历代里,封建极权统治下的新闻传播活动呈现出多样化,快速及时的特点们这些朝代无不加大对新闻传播的管理制度,使之成为辅助统治的工具。在各自的特点之下,又形成完整的体系,在一定的程度上,加强了中央集权。这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总的来说,有以下几个特点: 〔1〕形成年代久远,文字载体与非文字载体并行并长期存在。〔2〕生产力与推动新闻传播的发展传播手段不断提高。 〔3〕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掌握在封建政府手中,民办“小报”长期依附于官报,虽有民办之名,但无民办之实,既无评论,也很 少有来自民间的信息。 关键词:新闻传播口头传播实物传播新闻传播的制度特点. 特点一:形成年代久远,文字载体与非文字载体并行,长期存在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在时间上,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以唐朝为分界线划分。在唐朝之前,新闻传播的方式主要是非文字载体,文字载体是次重点传播方式。在非文字载体中,拟态与手势在古代的社会里被广泛使用,大量存在着。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新闻的传播范围不断扩大,古老的传播方式不能满足日益扩大的社会信息需求,所以就出现了实物传播,特定借代物的广泛使用,说明新闻传播的方法途径有了很大的变化,随着传播活动的频繁和传播技术的进

步,逐渐就形成了更有针对性,更有效的传播。媒介形态的丰富,使人们的新闻传播活动在更宽泛的地域内进行,传播更为丰富的思想文化。 两汉时期已经进入了以文字传播为主的时代,邮驿制度有了一定的发展,封建政府内部的信息传播体系更加完善。在汉朝时候出现了“邸”这一机构,但还不具备发布官报的职能。在此后的三国魏晋时代,由于战乱频繁,政府对邮驿制度十分重视,广设驿站就是其表现之一。在这期间,主要的传播媒介是布告和露布,但为了及时获取军事信息,及早作出战略准备,烽燧这种传统的报警手段,被继续沿用,并且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进入唐朝以后,开始在封建官僚机构内部出现政府官报—进奏院状。此后,有出现了开元杂报和敦煌进奏院状,报纸作为一种辅助统治的工具开始被使用在政治军事方面。除此之外,还有烽燧,露布,檄文,榜文和告示,刊登的内容,都是人们政治社会生活中关注的焦点。时间推进到宋代,就开始出现了在政府中枢部门统一管理下统一发布的正式官报—邸报,随之还出现了新闻检查的制度。与唐的进奏院状相比,它的制度更成熟,具有更多报纸的特征和封建政府官报的色彩。在宋代逐渐形成的城市经济中,商品活动活跃,由于对商品信息的需求,在民间出现了小报,这在当时被认为是不合法的信息传播。但它在很大的程度上打破了官方邸报一统天下的局面,满足了士大夫知识分子对朝廷政治信息的需要,也得到了一部分的支持,是有一定的生命力的。但实传播也没有退出历史的舞台,随着印刷术的改进,书记被大量的印制,这就是的新闻传播的规

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历程

论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历程 引言:作为四大文学体裁的小说,在今天已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网络小说,奇幻小说等等的兴起,给小说带来了一片崭新的天地,然而随着新派小说的兴起,古典小说却逐渐被人们遗忘,而中国小说之发展历程,需要更多人们去关注。对古代小说发展历程的研究,已经有很多大家下了苦功夫,其中鲁迅先生的《中国小说史略》无疑具有很大的影响力,鲁迅先生以严谨的笔墨写出了中国古代小说曲折的发展趋势,本文也参考引用了鲁迅先生的很多观点,再加入自己一些独到的见解,希望以此来展现另一个方面的古代小说的发展历程。 小说,作为四大文学体裁之一,它没有诗歌的高雅,没有散文的韵味,没有戏剧的复杂,然而它却以通俗易懂的故事情节赢得了广大读者的热爱。究其原因,实在是与小说的本质大有关系。 “小说”一词来源于《庄子》,这种带有故事性的说理被庄子认为不可取,小说即小道理之意,事实上,这是小说的本意和本源。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小说有三个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环境则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小说中的人物,我们称为典型人物。这个人物往往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创作出来的,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多数情况是作者心目中几个人的集合体,通过这样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生活,更集中、更有普遍的代表性。 小说的主体是故事,虚构性是它的本质,新奇是它的防腐剂,通过故事反应组综合创作思想是它继续发展下去的动力。中国古代小说经过几千年曲折漫长的发展,才逐渐有了后来辉煌的成就,它比诗歌散文晚熟,略早于戏曲。古代小说坎坷的发展,它强大的生命力终于使得它有了成就辉煌的那一天。古代小说的发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分别叙述。

中国古代城市发展

浅谈交通发展对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影响 作者:某 单位:某 完成日期:2010-10-30

浅谈交通发展对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影响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交通,让城市更兴旺! 商业风起云涌,全球化不可抗拒之浪潮。身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该如何把握住中国国情,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 ——引言 摘要: 中国的城市发展所经历的是一条与欧洲封建时代城市发展不同的道路。在近代,更偏重于政治军事的中国城市落后于了欧洲工商业充分发展的城市。商业之兴,首要任务是交通。本文浅谈中国古代交通发展对城市化发展的影响,并与欧洲城市化进行对比,强调交通在当今中国城镇化发展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交通、商业、城市 正文: 众所周知,商业的发展使完整意义上的城市得以产生。马克思曾指出:“首先引起工商劳动和农业劳动的分离从而也引起城乡的分离和城乡利益的对立。”从马克思的话中,不难理解出:真正的城市不是建立在农业劳动的基础上的,而是建立在工商业发展的基础上的。 中国古代城市逐渐从军事堡垒发展到政治、军事中心再到具有经济调节功能的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商品经济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我们不可否认其他的因素,如人口繁衍、政治、军事等等。商品经济与城市发展是互为因果的关系,一方面,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城市的存在为前提;另一方面,城市的发展扩大,依赖商品经济的发展。因此我们肯定商业发展在城市发展的重大意义。那么,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研究:在影响商业发展和城市发展的众多因素中,人类可以大有作为

的“交通”对商业发展扩大的意义,并通过探讨,以启发当今中国城镇化发展。 在影响商业发展的众多因素中,交通是最重要的一方面,也是最受人影响的一方面。交通的发展与商业的发展也是互为因果的关系。一方面商业的发展增加了对交通的要求,因而促进了交通的发展;另一方面,交通的兴建又促进了商业发展。纵观中国古代商业大城市,大都是交通发达之地。有的城市更是直接因交通而兴起。早在商朝时期,就有了“车马”、“步辇”、“舟船”等交通工具。战国时期,因为战争需要,有兴修了许多通行战车的道路。中原各国道路交通纵横交错,还在沿途设驿站。水路上不仅利用长江黄河等天然水道,而且相继开凿了灵渠、鸿沟等人工运河。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颁布“车同轨”法令,大修驿道,对过去杂乱的交通路线加以整合,大大促进了沿途的贸易往来,推动了商业发展。汉朝之后,在秦朝原有道路基础上,继续扩展延伸发展交通网,并开辟丝绸之路。秦汉时期水运事业有了很大发展,海上则开辟了沟通世界两大帝国——东方的汉帝国和西方的罗马帝国的海上航线。这又带动的东南沿海的贸易发展,从而促进了城市的发展,但由于这个阶段交通规模有限,交通对商业进而对城市的发展的贡献也有限。 隋唐时期,我国的水陆交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隋朝时完成了贯穿南北的京杭大运河,这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里程最长的运河,修建了纵横交错的两条驰道。唐时开辟了新的海上航线,加强了东西方交流和联系,广设馆驿,形成以京都长安为中心的驿路系统。这使得唐朝京都长安发展为国内外交通的重要枢纽和中心,进而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都市之一。还有因运河而大兴的扬州等城市,到唐后期,成为水路枢纽,因方便南北运输,大量商人集聚,大大促进人口繁衍,使得商业兴茂,城市迅速发展起来。从此上更加可以看出交通通过影响一系列因素进而影响商业发展、城市规模扩大发展的重要意义。 宋元时期,古代交通进入鼎盛时期。宋朝将指南针应用到海船上,使航海技术大大提高。宋朝已把帆船作为海上交通的重要工具,从广州、泉州等地出航东南亚、印度洋以至波斯湾。元朝沿海航运事业最发达。元朝除继续开挖运河,使京杭大运河全线通航外,又开辟了以海运为主的漕运路线,从海上最多时年运粮达360 万石。元朝的幅员之大,盛于前代;驿路分布之广,也为前代所不及。在全国水陆通道上,遍设站赤(驿站),构成了以大都(今北京)为中心、通向全国及至境外的稠密的驿路交通网。 明清时期,我国古代交通日趋衰落。明代造船业的规模最大,出现了造船高峰。这一时期在交通史上最重要的事件,就是明朝大航海家郑和,从公元1405 年到1433 年先后七次渡洋远航,把我国古代航海活动推向了顶峰。由此也带来了我国的大规模人口迁徙——下南洋,从而带动了两地的贸易,进而促进了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的城市发展,中国的许多南方大城市就是在这个时期开始发展起来的。但是好景不长,不久以后明清两朝相继实行了海禁,航海事业从此就一蹶不振了。东南沿海一带的海上贸易由此终止,只剩下一小部分的走私贸易。城市的发展也慢慢衰落下去。1840 年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纷纷侵入,近代交通工具火车、轮船和汽车相继兴起,铁路、航线和公路不断开辟,遂使我国以帆船为主要工具的古代水上运输业,以畜力车、人力车为主要工具的古代陆路运输业和以邮驿为主要方式的古代邮政通信业,日趋衰落并逐步废弃。相比发明火车、轮船的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仍然笼罩在封建主义重农抑商政策下的中国的城市化几乎停滞。 从中国古代的城市发展中,我们不难看出交通对商品经济乃至对城市化发展

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新传史第一章(一) 一、选择题 1、中国古代传播活动中其他国家没有的特殊媒介是 C A旗鼓B烽烟C木铎D结绳 2、商周时的金器多用于 D A、纪事 B、占卜和祭祀 C、歌功和颂德 D记录帝王诏书和国家常法 3、汉代邮驿制度中中央政府部门所设主官是 A A大鸿胪B郡邸长丞C、御史D、公车司马令 4、对中国古代新闻传播活动影响较小的是 C A造纸术B、印刷术C、重农抑商政策 D、封建专制制度的确立和发展 5、《中国报学史》的作者是 A A戈公振B孙樵C焦中栋D周麟之 6、下列哪一个不是唐代官报发行机构的曾用名 D A上都留后院B上都邸务留后院C上都知进奏院D京塘 7、唐代的士人传播活动有 D A书信、邮驿B著述和烽烟C赋诗和说唱D 题壁和著述 8、宋太宗太平兴国六年以后负责“邸报”的发报工作的是

A A进奏院和进奏管B中枢部门C枢密院D中书 门下 9、宋代“邸报”的读者不包括 D A少数藩镇长官B京朝官C广大士大夫知识分子 D普通民众 10、宋代“邸报”内容与明代不同的是 D A皇帝起居和诏旨B官吏任免C军事情报D社会新闻和刑罚 二、填空题 1、中国开始有“逐日调报朝廷事”的官报时间(早于唐玄宗开元年间) 2、现存唐官报是(1900)在(敦煌莫高窟)出土的(唐僖宗)年间( 进奏院状)被定名为(敦煌进奏院状) 3、宋“邸报”发行机构(都进奏院)由(门下省给事中)领导,职责是(收受和传递官文书) 4、宋代的驿递分(步递、马递、急脚递、水运递)等 5、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非官方报纸是(“小报”)始见于(宋代) 6、明“邸报"的别称有(邸钞、朝报、京报、除目) 7、明《天变邸钞》里有关(一次特大灾异事件)的报道 8、清民间报名的大量出现和盛行,很可能是(乾隆中叶)以后的事 9、清民间报房最早的是(公慎堂)

中国小说发展史课件资料

中国小说发展史 一、中国小说发展史线索 二、小说的起源神话诸子史传:(1)源头(2)影响:①题材、幻想的方式、情节结构 ②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叙事对小说叙事方式的影响十分深刻。 三、古代小说发展史概述 (一)先秦——古代小说的萌芽期 这一时期的神话、寓言、史传、“野史”传说、宗教故事等都孕育着小说的艺术因素,为小说的形成准备了条件,同时也露出小说雏形时期形成志人志怪两大类的端倪。 神话:神话是原始先民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它的内容涉及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既包括世界的起源,又包括人类的命运,努力向人们展示“自然与人类命运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意象”。

如《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等。神话有简单的故事情节和有一定个性的人物形象,这正是萌芽时期的小说艺术要素。 其特点寓言故事是一种短小精悍而又富于讽刺力量的文学样式, 是通过假托的故事,说明一个抽象的道理。先秦寓言,它敢于干预生活,有助于中国古代小说现实主义传统的形成,它的讽刺艺术,直接为后世小说继承和借鉴。后世的讽刺小说的小说中的讽刺艺术,无不受到寓言的积极影响;它是最早的叙事文学之一,又开创了自觉地虚构故事的先河,在叙事、写人、拟人、状物、夸张等多方面的艺术经验,为小说家所汲取。 中国古代小说与宗教迷信传说的关系十分密切,可以说它们结下了不解之缘,以致形成了古小说中语怪与纪异两大类别。先秦时代的宗教形式主要表现为巫教。 先秦诸子重道而菲薄小说,对后世小说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二)汉代——地位略有提升 (1)桓谭《新论》:小说家合丛残小语,近取譬论,以作短书,治身理家,有可观之辞。 (2)班固《汉书?艺文志》列九流十家,小说家附列于诸子之末。“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之所造也。”“闾里小知者之所及,亦使缀而不忘。如或一言可采,此亦刍荛狂夫之议也。”“诸子之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 (3)汉代小说有: ①无名氏《燕丹子》,叙荆轲刺秦王之事;

2020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第18讲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作业】

第18讲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一、选择题 1.(2018·“千校联盟”预测,25)西汉王朝建立不久,朝廷将田赋从秦时“太半之赋”减至十五税一,之后又减至三十税一,甚至一度“除田之租税”。汉初实行轻徭薄赋政策的主要原因是() A.农民生活极贫困 B.汉初财政较宽裕 C.统治者开明政策 D.鉴于秦灭亡教训 答案 D 解析汉初农民生活贫困可能是其推行轻徭薄赋的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汉初社会经济极端贫困,皇帝出驾配不齐四匹纯色马,将相只能乘牛车上朝,故B项错误;轻徭薄赋是汉初统治者开明政策的表现之一,非主要原因,故C项错误;题干中“西汉王朝建立不久”,统治者一再减轻农民田租意在维护统治,故D项正确。 2.(2018·天津和平区一模,2)《耒耜经》记载:“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江东之田器尽于是。”这一农具() A.由西域传入 B.属水力灌溉工具 C.在东汉时普遍使用 D.在当时的江南地区广泛使用 答案 D 解析据材料“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入土也浅……江东之田器”可知说的是曲辕犁,该犁能够调整耕地深浅,又名江东犁,依所学,唐朝时出现曲辕犁,在江东地区出现而非西域传入,故A项错误;曲辕犁是耕作工具而不是灌溉工具,故B项错误;唐朝出现曲辕犁,故C项错误;据材料“江东之田器尽于是”,可知曲辕犁在江南地区广泛使用,故D项正确。 3.(2019·潍坊模拟)南宋刘一止《苕溪集》载:“老龙下饮骨节瘦,引水上诉声呷呀。初疑蹙踏动地轴,风轮共转相钩加。……残年我亦冀一饱,谓此鼓吹胜闻蛙。”这可以佐证() A.冶金工具革新 B.农业技术进步 C.风能普遍利用 D.小农生活富足 答案 B

丁淦林《中国新闻事业史》修订版课后习题(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圣才出品】

丁淦林《中国新闻事业史》修订版课后习题 第一章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 一、简答题 1.什么是中国古代报纸?它有何特征? 答:(1)中国古代报纸 中国古代报纸是指到唐代才确证出现的专门用以传播新闻的媒介,刊载的材料主要来自官方,有官文书色彩,通称为“邸报”。它有多种名称,如“状”、“报”、“邸吏状”、“朝报”、“邸抄”等等,这些名称都不是专指某一家报纸,在中国历史上,找不出一家冠以“邸报”或“朝报”之类名称的报纸,其早期形态是唐人孙樵《经纬集》中记叙的“开元杂报”一类的传抄材料。中国古代报纸同现代报纸的基本功能相似。 (2)中国古代报纸的特征 ①内容不同于现代报纸。它刊登的是皇帝的谕旨、臣僚的奏折以及官员的任免升降奖惩、宫廷动态等公告性材料。不仅没有专文、专讯,甚至连专门采写的新闻也没有。 ②形式不同于现代报纸。它只是一个材料又一个材料的堆砌,没有分栏,也没有标题,更没有消息、通讯、评论等文字体裁的分野。它也没有四开或对开的版面,而是或抄在帛上,或写在纸上,或印成单张,并无定型。当然,也没有广告。 ③发行与传递不同于现代报纸。它是由朝廷或官方其他机构发布、由水陆驿站传递的,而不是由报馆出版、发行的。那时还没有作为独立行业的报业。 总的看来,它刊载的材料来自官方,有官文书色彩,但毕竟不是作为具有行政效力的文件下达,而是作为满足人们(主要是官员)了解朝廷动向的需求而抄传(或印刷传播)的。因此,它是一种新闻传播媒介,这种性质在它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日趋明显。

2.唐代“开元杂报”、“归义军进奏院状”辨识。 答:(1)“开元杂报” 《开元杂报》:中国古代报纸。发行于唐玄宗开元年间(公元713-742年)。唐人孙樵在其所写的《读开元杂报》一文中,说它的外观是零散的“数十幅书”,内容“系日条事,不立首末”,所记载的大都是开元所间的朝廷政事,包括“某日皇帝亲耕籍田,行九推礼”,“某日百僚行大射礼惊天动地安福楼南”,“某日诸蕃君长请扈从封禅”等等。我国新闻史学家确认开元杂报是一种由驻在首都的官员们向地方传发的封建官报。它没有固定的刊期和报头,“开元杂报”只是后人对它的一种称呼。它不是印刷制品。孙樵所看到的,也只是流传于当时社会的它的零散抄件。有关“开元杂报”的记载,说明中国封建官报起始的时间,不会晚于唐朝。鉴于前此的古代文献中还没有发现有关报纸的记载,“开元杂报”被认为是中国最古老的报纸,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报纸。 (2)“归义军进奏院状” 20世纪80年代,先后发现在英国伦敦大不列颠图书馆和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各藏又一份唐代归义军的进奏院状(因当时归义军的节度使驻所在敦煌,因此也称“敦煌进奏院状”)。 英国伦敦大不列颠图书馆所藏的进奏院状是唐僖宗光启三年前后,驻京城的归义军进奏院发回给归义军节度使的,其主要内容为报告归义军派往京城的专使晋见皇帝及与大臣们交涉的情况。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所藏的进奏院状是唐僖宗乾符五年左右,驻京城的归义军进奏院发回给归义军节度使的,其内容为报告归义军专使在京的活动情况。两者都是用毛笔写在纸上的。 从进奏院的角度看,这两份“状”都是发给其主官的文书。但两者的内容并不是朝廷公

中国古代城市居住形式的演变

浅谈中国古代城市居住形式的演变 城市规划1001班王萱 201017020111 摘要中国古代城市居住形式的演变其影响因素来自于古代城市的规划发展,古代城市的规划发展又受诸多因素的制约与推动。从一些特定的历史时期和朝代都城规划管理思想切入,从而了 解中国古代居住形式的演变。 关键词古代城市居住形式规划演变 城市是依一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组合起来的居民点。所谓的居住形式, 主要是指居住生活的实体形式、空间环境以及人们的居住行为和构筑行为, 还有其中表露出的礼法、习俗、信仰、审美等观念层次的东西。中国古代居住文化给人们留下一个自然的生活住房的概念。自然园林、青砖汉瓦、土石为材,依势而建。在特定时空下的住居形式有一定的偶然性, 但这种偶然蕴藏着必然。经济基础、社会结构和文化范式, 深刻影响和限定着居住形式的特征及其发展方向。拿古代都城举例,纵观其发展史,我们不难看出都城规制随着时代的变迁在不断演变,而在都城这一庞大的居民点中,民房规划与居住习俗亦在相应地变化,大致有一条自成系统的发展线索。这正是近现代中国城镇民居规划与居住习俗的重要源头,而探索这一演变脉络的积极意义也就在于此。 一、夏商周——规划的起源 夏、商至西周时代的都城,可以看作是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上的最初阶段。这个时期的城市无城墙,规划性不强,西周都城丰京和镐京遗址中的宫殿基址、宗庙建筑、居住遗址和手工业作坊遗址均较为分散,彼此不相连属,以郑州商城为例,其居住遗址则遍布城四周。与后世城市的民居习俗相比较,这一时期的民居情况有两点值得注意。首先,这种分散的居住方式,应与自原始社会流传下来的聚族而居的习俗有密切关系。其次,在这些都城的居住区内所发现的生产工具电农具仍然占有较大的比例,这显然说明不少居民还从事农业生产,而这正是城乡,分化不久所特有的状况。 二、春秋战国——礼法体系的建立

中国古典小说发展史概述

中国古典小说发展史概述作为传统文化得源泉之一,中国古典小说具有其独特得文化内涵与历史意义。从远古神话得诞生,到明清章回小说得高潮,古典小说有如其她文体般曲折而漫长得发展历程。然而,一直生存于正统文人鄙夷眼光下得小说,由点点萌芽到后期得繁盛,它艰难得发展史更值得我们去了解与研究。 “小说者,街谈巷语之说也”,在先秦时期得《庄子》中,就有了对小说得定义。古典小说起源于上古得神话传说,如女涡补天、夸父逐日等,在先秦古籍《山海经》中已有记载。这些神话传说,就是先人渴望得到神灵庇护,并用来解释现实生活无法理解得现象,而生发想象出来得,同时也就是小说发展得最早源头。 到了魏晋六朝时期,便出现了志怪志人小说。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一书中指出:“中国本信巫,秦汉以来,神仙之说盛行,汉末又大畅巫风,而鬼道愈炽。会小乘佛教亦入中土,渐见流传。凡此,皆张皇鬼神,称道灵异,故自晋迄隋,特多见鬼神志怪之书。其书有出于文人者,有出于教徒者。文人之作,虽非如释道二家,意在自神其教,然亦非有意为小说,盖当时以为幽明虽殊途,而人鬼乃皆实有,故其叙述异事,与记载人间常事,自视固无诚妄之别矣。”在当时得文化氛围与社会因素得影响下,小说雏形以志人志怪得形式诞生了。 而“称道灵异,张皇神鬼”,并非像后来那样为了影射社会现实,而就是当时得人们确实相信阴阳神鬼得存在,并且作者自认为就是实况记录,而非虚构捏造,也就就是无意创作了小说,这些与当时得社会文化

有着密切得关联。其中,志怪以干宝得《搜神记》为代表,内容多为神灵感应,妖祥卜梦,怪物作祟,以写神灵鬼怪及妖异怪诞之事为主。志人得代表作为刘义庆得《世说新语》,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以记录士人得言谈轶事为主。小说得共同特点为作者自认实录,且篇幅短小、叙述简略,一般被学界称为“古小说”,就是小说得史前形态。这为之后小说得发展与分流奠定了基础,影响着之后小说得创造。 小说亦如诗,至唐代而一变,虽尚不离于搜奇记录,然叙述宛转,文辞华艳,与六朝之粗陈梗概者较,演进之迹甚明,而尤现者,乃在就是时始有意为小说。发展到唐代,小说发生了巨大得变异,由六朝时无意创作转变为“有意为”之,由鬼神灵异、奇闻逸事转向了现实生活,由简略“实录”转化为辞藻丰富,在文化艺术上有了很大提高,可以说就是一次质得飞跃。其间作品多为传奇故事,代表作有李朝威得《柳毅传》,元稹得《莺莺传》,白行简得《李娃传》,杜光庭得《虬髯客传》,李公佐得《南柯太守一梦》等。 至于宋代,一方面,文言小说得发展几乎停滞不前,只就是对志人志怪、唐代传奇得继承,并无过多得发展。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宋一代文人之为志怪,既平实而乏文彩;其传奇,又多托往事而避近闻,拟古且远不逮,更无独创之可言矣。”不过,宋代时期对文言小说得发展还就是起了一定得铺垫与推动作用。北宋初年,朝廷组织文人编纂了一部 500卷得《太平广记》,收集前代野史、小说、传记之大成者,使得许多六朝志怪、唐代传奇都借此得以流传,为明清小说得创作提

第一章中国古代的新闻事

第一章中国古代的新闻事 1新闻事业:一种有规模的、有系统的社会活动。由专业人士通过新闻机构与媒介,运用新闻手段(如报刊、图片、广播、电影、电视、网络等)及时、真实、公开地反映自然和社会的变动。 2新闻事业史,就是新闻事业基于社会需要,历史演变的事实。 3中国古代的新闻事业是指从中国古代报刊出现到近代报刊产生之前的新闻事业。 4中国古代报纸通称邸报,也有“邸钞”、“朝报”、“阁钞”、“杂报”、“条报”、“除目”、“状”、“报状”、“京报”等别称。 第一节古代报纸产生前的新闻传播活动 一、古代早期传播方式 口头传播;符号传播;烽烟和旗鼓;木铎;现在我们所能见到的最早的以文字记载的历史文献,是殷墟甲骨卜辞;情报信和“悬书” 二、古代早期传播载体 竹子劈成片称为简,简以绳相穿,称为策;帛即绢绸;露布 1、先秦时依赖口头形式 2、汉代开始以书面形式传播新闻(汉武帝晋封萧庆是中国历史上以诏书形式向 民众发布官方新闻的最早记录。) 3、汉代没有专用于新闻传播的媒介 第二节我国最早的报纸——唐朝的官报 1、新闻一词最早出现于初唐“恨天下无书以广新闻”(新闻多说战争功) 2、唐人的著作中,至今还没有发现“邸报”字样。“邸报”是宋人对当时的“进 奏院状报”等古代报纸的称呼。 3、唐代报纸的特点: 不具备中央统一官报的性质;唐代报纸一开始就作为封建统治阶级的传播工具;唐代报纸均为手抄形式 4、我国早期报纸的形态 内容:皇帝的活动、皇帝的诏旨、官吏的任免、臣僚的奏章等等朝廷的政事活动。发行:这些报状是不定期地由首都向地方传发的,它的主要读者是各地的藩镇长官。 版式:这些报状无报头、无固定名称,有的称为“进奏院状”,有的称为“邸吏状”,有的称为“报状”或“状报”等等。不分栏,只是按照时间顺序依次纪录。新闻来源:它所提供的信息,有不少是进奏官们自行采集的,有的则是他们所获得的朝廷动态消息中筛选出来的。 第三节宋代的邸报和小报 一、宋代邸报的改革 (一)加强中央集权 1、加强对官报的控制 2、取消各路、州、郡在京设的进奏院,设立钤辖诸道都进奏院。(由中书、门下、尚书中的门下省领导) 3、加强编审,凡朝廷需要向全国发布的消息和文件,均由门下省给事中负责编审。 4、中央政府中枢部门统一发报。

中国古代小说史

绪论 一.中国古代小说史可分为准备期(远古先秦两汉)、成熟期(魏唐)、繁荣期(明)、高峰期(清初至清中叶中叶)、演进期(清末)。 二.中国古代小说有文言小说、白话小说两大系统。 三.中国古代小说题材可分为历史演义、英雄传奇、公案侠义、人情世态、讽刺谴责、灵怪神魔这六大类,又可归为讲史、世情、神魔三大类。 第一章志怪传奇小说 第一节概述 一、什么是志怪传奇小说:古小说的一种,以记载神鬼怪异故事以及人的异行幻梦为主要内容的小说。 二、志怪传奇小说发展的几个阶段:萌芽和形成(先秦两汉)鼎盛时期(魏晋南北朝)演变期(唐)萧条期(宋元)复兴兴盛和终结(明清) 第二节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 一、魏晋时期志怪小说繁荣的原因:A社会动乱人民幻想的寄托。B宗教迷信盛行C谈风盛行。 二、《搜神记》干宝(神仙鬼怪法术)、《博物志》张华(山川地理异物神话)、《拾遗记》王嘉(历史遗闻佚事仙山灵物,想象丰富语言雅畅)--作者、作品内容。 三、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的思想内容:A反映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苦难,统治阶级的凶残荒淫,表现人民的反抗精神。《干将莫邪》《韩凭夫妇》代表.B歌颂纯真美好爱情,对婚姻自由的追求《紫玉韩重》.C对和平幸福的渴求.《桃花源》 四、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在小说史上的意义:艺术成就(A加强了故事的完整性和丰富性,情节曲折多变,表现手法富于现实性B赋予描述对象人性和音容笑貌C初步注意了场面人物动作语言进行细节性的描写渲染,以衬托人物性格.)意义(具有更多的小说因素,在它的基础上发展起唐传奇,为白话小说,戏剧提供丰富的神怪故事素材.为后代小说积累了一定的艺术经验.) 第三节唐代传奇

中国城市建设发展史

中国城市建设发展史复习资料 古代: 1.我国古代城市是如何产生?产生的时期、基础、条件是什么? 产生:城市是由于手工业及商业的发展而从一般的居民点分化出来的。 产生时期:原始社会末期奴隶社会早期 产生条件:(1).首先是生产力的发展(基础)(2).私有制的出现和社会成员的阶级分化(直接原因)(3).精神文化的繁荣发展.(4).频繁的战争 2.对中国古代城市形成的时期及形成的评判标准是什么 城市需具一定的规模。(2).需具一定的永久性大型建筑(3).需具有一定的手工场所和交换场所(4).需具有的城市基础设施(5).有比较密集的居民居址 3.促进西周时期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 .分封诸侯。(2)周王朝自身追求适中位置加强都城建设 4.我国最早的城市规划建设制度出现于何时,哪本书并阐述书中规定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周朝的《周礼.考工记》主要内容:与井田制有关的经纬道路左祖右社旁三门宫城居中封建等级都城有大小 影响:关于城市规划的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5.秦汉时期我国城市发展建设及分布的主要特点,并阐述分布特点的原因 特点:(1).郡县制的推广、行政中心城市特别是县城镇得到大量发展;(2).城市分布地域大为扩展;(3).众多商业中心兴起:(4).国际贸易城市有了发展;(5).城市居民住宅开始按闾里制修建,都城实行的是多宫制 分布特点的原因:经济重心集中在北方的黄河流域,南方还未发展 6.我国在西汉时期形成了哪些城市经济区、并阐明各经济区包括的地理范围及中心城市 (1)关中区:陕西全境四川巴蜀甘肃东部长安; (2).三河区:河东(山西西南部)、河内、河南(河南北部); (3).燕赵区域:燕在河北北部,赵在河北南部; (4).齐鲁区域:山东、泰山之阳为鲁临淄为中心; (5).梁宋区域:豫之东北、鲁之西南、苏皖(安徽)西北以定陶和商丘为中心; (6).颍川、南阳:河南中部、西南部; (7).三楚区域:西、东、南楚含长江怀阳衡城江陵长沙苏州淮北湖南长沙江南一带淮河长江流域; .南越区域:珠江流域 7.西汉时期长安城的规划建设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城市居民住宅开始按闾里制修建,都城实行多宫制 8.我国魏晋至隋唐时期城市发展有什么特点、并阐明特点形成的原因? 发展特点 (1).城市发展和分布上重心由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2).沿大运河、长江城市发展轴线初步形成 (3).东南沿海港口城市兴起 (4).城市规模的等级结构有了调整,其规模差距拉大,中间府、州级城市数量显著增多 (5).出现了最早的“镇” 形成原因:(1).北方长期战乱;(2).经济重心南移;(3).大运河沟通,沟通南北,经济恢复

中国古代小说发展概述

《中国古代小说欣赏》讲义 古代,神话故事,历史传说,寓言故事,已经具有了志怪小说的苗头;《左传》、《国语》、《战国策》等记述人物言行的史书,又给小说创作以启发;经过相当长时期的发展,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才产生了志怪小说。 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志怪小说”与“志人小说”——以谈神说鬼或记录名人轶事为主的小说。 志怪小说,干宝的《搜神记》是这类小说的代表。志怪小说中,一方面多有宣扬宗教迷信思想的作品,一方面也有反映广大人民思想愿望的作品。前者如:《阮瞻》叙述素不信鬼的阮瞻被鬼吓坏的故事;《蒋济亡儿》叙述蒋济的儿子在阴司官府当差的故事。后者如:《干将莫邪》记写巧匠莫邪为楚王铸成雄雌二剑后被楚王杀死,其子赤为父报仇的故事;《紫玉韩重》记写吴王的小女紫玉和童子韩重相爱,吴王不许,紫玉愤恨而死,韩重痛哭墓前,紫玉灵魂出现,两人墓中结为夫妇的故事;《宋定伯捉鬼》记写宋定伯不但不怕鬼,而且捉住鬼,卖了鬼的故事。后者是志怪小说中的精华。志怪小说对后世的小说创作有很大的影响。 志人小说的代表是《世说新语》 刘义庆《世说新语》:刘义庆,刘宋宗室,封临川王,他喜招聚文学之士,此书可能是他与其他手下文人杂采众书加进所闻而编的,此书成后不久,到梁朝,有刘孝标为其作注,此注引书达四百多种,且多散失,故此注保存了许多古代资料,很有价值。《世说新语》原只名《世说》,因西汉刘向也有《世说》(已佚),故唐人为区分,称为《世说新说》,到宋朝,又改为《世说新语》,一直沿用到今天。此书记载的是从汉代到东晋的逸闻轶事、言行风貌,其中尤详于东晋,全书按内容分三十六门,如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 1、《世说新语》的内容:(1)作者以欣赏赞扬的态度,描写了大量“魏晋风度”“名士风流”的故事,比较清楚地反映士族阶级的精神面貌与生活方式,具有一定的认识意义。如作品选《任诞篇》“王子猷居山阴”表现了士族崇尚“自然”,主张适意而行,不受任何拘束的名士风度。如《雅量篇》载谢安----------,表现喜、怒、忧、惧不形于色的名士风度。(2)暴露晋司马氏统治的黑暗恐怖,以及高门士族穷奢极欲、凶残贪婪的丑恶本性。如《汰侈篇》,“石崇要客燕集”载石崇每燕客-------。《侈汰篇》“石崇王恺斗富”。石崇的残暴,王敦的冷酷简直是灭绝人性,令人发指。(3)歌颂了一些正直、爱国、有事业心、有斗争精神的优秀人物。(P355)《言语篇》“过江诸人——”。当时士族多崇尚脱离实际的清谈,但王丞相(王导)能够对北方沦陷发出感慨,表示要恢复失土,这在当时很可贵。《世说新语》的艺术性:①善于通过富有特征性的细节,勾勒人物的性格和精神面貌,使之栩栩如生。如《愤捐篇》描写王蓝田性急。②善于用对比的手法突出人物的性格。如《德行篇》记管宁割席的故事。③语言凝练,记言记事巧妙结合,能用人物的片言只语表现其性格。《任诞篇》“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烦尔?王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把子猷自命风雅的情态和盘托出。《世说新语》对后代的小说戏剧都有深远的影响。 2、唐代时期的“传奇小说”——这是一种有文人意识的文学创作,它“叙述婉转,文辞华艳”。唐传奇的题材大致分为爱情婚姻、文人仕途、豪侠行义、历史故事、神仙怪异等,而神仙怪异又往往穿插各类题材中,这是六朝小说的胎记唐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手工业、商业的发达和都市经济的繁荣,市民阶层兴起了。这给小说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韩柳倡导的朴实的新体散文,比较适合于小说的创作;白居易倡导的新乐府运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作家面向现实。唐代传奇就在六朝志怪小说和当时社会现实基础上繁荣了起来。它虽源于志怪小说却又有很大的发展,由志怪转向了反映复杂的社会现实。中唐时期是传奇创作的黄金时代。作品很多,主要反映现实。即使是谈神说怪的作品,也往往具有现实社会意义。《南柯太守传》,叙述淳于棼与二友酒醉、入梦,在大槐安国招驸马,任太守,煊赫一时,后因战败,公主又死,国王怀疑,有人构陷,被送回乡,梦醒时二友正在床边洗脚,即以虚幻曲折的故事情节,讽刺沉迷仕禄的士人,揭露了封建官场互相倾轧的情况。唐传奇中成就最高的是爱情小说。如《任氏传》中的狐女任氏爱恋家境贫寒的郑六,严斥企图恃富施暴的韦崟道:“郑生,穷贱耳。所称惬者,唯某而已。忍以有余之心,而夺人之不足乎?哀其穷馁,不能自立,衣公之衣,食公之食,故为公系耳。若糠糗可给,不当至是”。体现了妇女要求主宰自身命运的愿望和敢于反抗强暴的斗争精神。《柳毅传》,具有神话色彩,叙述龙女被丈夫虐待,柳毅仗义传书,几经曲折,二人终结良缘的故事;表现出柳毅性格善良、品德高尚,龙女反抗压迫、执着爱情,具有揭露封建婚姻制度罪恶的社会意义。《霍小玉传》,叙述名妓霍小玉倾心相爱李益,李益考中得官负心,小玉相思成疾,侠士挟持李益重入小玉家,小玉痛责李益,长号而绝的故事;塑造出一个执着爱情、具有反抗精神的悲剧妇女性格,鞭笞了负心的男子,揭露了门第婚姻的罪恶。《李娃传》,叙述妓女李娃与荥阳公之子某生相爱,某生沦为乞丐,荥阳公不以为子,鞭之几死,弃之郊野,李娃挽救某生,助他攻读,终于高中得官,荥阳公又认子认媳的故事;对比地刻画出两人的性格特征,热情歌颂卑贱妓女李娃的善良品质,无情揭露高贵荥阳公的虚伪狠毒,具有深刻的反门阀制度的意义。唐代传奇标志着我国小说趋于成熟,揭开了我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序幕。唐传奇构思精巧,情节曲折,结构完整。如《柳毅传》写柳毅为龙女完成传书使命,钱塘君杀了泾河小龙,救回龙女后,又陡生波折,平添钱塘君逼婚,柳毅严词拒绝

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历程最全版

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历程 ★教学目标: 1、了解古代农耕经济发展的基本概况。 2、掌握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表现及结果。 3、掌握历代土地政策、赋税制度以及发展农业的基本措施。 4、概括归纳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 5、概括归纳古代商业的发展。 6、了解古代资本主义萌芽的原因、标志、特点及意义。 ★学法指导: 1、注意进行比较。通过比较,找出共同点和不同点,培养分析、比较能力。 2、采用因果分析的方法,正确分析和认识古代一些经济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3、学会处理宏观和微观的关系。 4、通过理解或记忆,掌握基本史实。 ★高考展望: 1、注意古代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2、联系现代农村土地制度的变革和税费制度的改革,注重古代土地制度、赋税制度的发展演变所反映的历史趋势和特点。 3、注意梳理古代各时期封建城市和商品经济发展的特点,并注意内在的继承和发展关系。★知识整合: 一、古代农业的发展 1、基础知识 (1)生产工具的进步和生产技术的发展 ①夏商周:农具大多是木、石、骨、蚌所制,仅有少量的青铜农具。 ②春秋:铁农具开始出现。 ③战国: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铁器时代的到来,标志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 ④两汉:犁壁的出现,赵过发明耧车;牛耕法有二牛抬杠式、一牛挽犁法。 ⑤魏晋南北朝:马钧发明翻车;水碓、水磨等广泛用于谷物加工。 ⑥唐朝:创制了曲辕犁、筒车。 (2)农作物的推广 ①夏商周:五谷 ②魏晋南北朝:南方农作物品种增多 ③隋唐:江淮地区大面积种植水稻;经济作物茶叶生产规模大。 ④明清:棉花种植由江南推向江北;外来农作物玉米、甘薯的推官种植;清朝前期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 (3)土地开发 ①魏晋南北朝:江南农业的开发由江东扩展至整个长江流域,波及到岭南和闽江地区;边疆的河西走廊和辽东地区得以开发。 ②隋唐:江南土地得到进一步开发,围湖造田和向山要田。 ③明清:外来农作物玉米和甘薯的种植,使贫瘠土地得到利用。 (4)农产品商品化 ①隋唐: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特别是茶叶的市场广泛,唐中期以后征收茶税。 ②明清:棉花种植由江南扩展至江北。经济农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形成了专业生产区域。(5)古代重大的水利工程

中国古代人居城市环境的发展思路和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人居城市环境的发展思路和发展历程 摘要:人居环境是一个复杂的庞大的系统,是人类聚居生活的地方,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建设居住家园的场所。在人居环境建设过程中,中国古人侧重于融人居、山水和人类心灵为一体,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本文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为引导,分析探讨中国古代各个时期城市人居环境的发展思路和发展历程,对比分析古代与近现代城市人居环境的不同,概述近代城市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方向。 1.引言:“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中所包含人居环境的意义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出自东晋陶渊明的《饮酒》,其意义是自己的住所虽然建造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我们可以从这句诗里面看出所包含的城市建设是让城市生活的优点与乡村环境的美丽和悠闲结合起来,使城市居民更容易接近自然、融入自然,体现出“在人境”和“无车马喧”。其次,从诗中可以看出陶渊明的哲学思想,它一方面强调自耕自食、俭朴寡欲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重视人和自然的统一与和谐。在陶渊明看来,人不仅是在社会、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存在,而且,甚至更重要的是,每一个个体生命作为独立的精神主体,都是面对着整个自然和宇宙而存在的。这是一种境界,一种不为世俗打扰的境界。在人居城市环境建设中,体现在中国古人人居环境寄情于郡邑和山水,建设在山川形胜与艺文荟萃之中。 2.古代时期人居城市环境的发展过程 2.1先秦时期

先秦时期的人居环境结构较为简单,但已经有了初步的分区。首先在居民点中有了居住地与墓葬地的区分;其次,人们又逐渐倾向于将生活和劳作场所区分开来。这些原始居民点的初夏,为城市的产生提供了可能,奠定了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基础。夏朝的城市发展所具有的基本要素缺少,但是,作为区别于普通乡村型的人居环境,城市型人居环境已经初具特征。到了商朝,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进一步的推动了城市的建设,以商朝都城之一的郑州商城为例,可以看出社会发展的阶级分化特征在城市人居环境的空间分布上有了充分体现。春秋战国时期,城市开始注意城址的选择,城市的布局要求因地制宜,强调了城市的供水、排水、防洪,体现当时人们对于城市人居环境的追求。 2.2秦汉时期 这一时期的城市人居环境,是作为皇帝及其王朝所服务的环境和工具。秦汉时期国家大一统,社会经济的持续繁荣,使得突出政治功能的大一统郡县城市体系得以建成。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秦汉时期城市人居环境的建设水平已经有了较大的提高,例如,有考古工作者在秦汉宫殿遗址下发现了陶制的下水管道,而且断面很大,并推测当时城市排水系统已经比较完善。其次,秦始皇大造宫苑,造六国宫殿,是为了满足其“朕即国家”的政治追求。如秦即开始建设、汉代建成的皇家园林上苑,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型皇家庄园,兴盛时“宦官奴婢三万人,养马三十万匹”。 2.3三国志隋唐时期

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

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 吴组缃 中国的小说,也和世界各国一样,是从神话传说开始的。有人说我国小说有很多起源,如寓言、史传、诸子散文等等,其实源头只有一个,那就是神话传说。神话是把神人化,传说是把人神化,这两者之间的界限很难确切划分。 到魏晋南北朝,出现了志怪、志人小说。这是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起的名字,我觉得概括得很恰切。神话传说也好,志怪、志人也好,都是作为一种史实记载下来的,是靠实地访问,从民间搜集而记录下来的,因此叫作“志”。“志”是记录的意思,而不是创作。所以最初的小说,同历史归于一类。比如《穆天子传》是个神话传说,可史书上却把它归于帝王“起居注”一类;《山海经》也是神话传说,《汉书》中却把它归于“地理志”中。 直到梁代萧统编《文选》,才第一个要把文学和历史区分开来。他在序中提出他的文学定义,即“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但这时他所指的文学只包括诗、文、赋,并不包括小说。我国的小说脱离历史领域而成为文学创作,还是进入唐代之后的事。唐代的文化出现了很多新的东西,文人的思想也有所发展、开阔;这时传奇小说应运而生,如陈鸿写的《长恨歌传》、白行简写的《李娃传》,都是依照传说创作而成,不再是历史性质的东西了。唐代

小说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富于想象虚构与讲求文采,这就同过去的作品有所区分。参照萧统的文学定义看,虚构、想象正是“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则正是讲求文采。从此,小说便发展成为文学创作了,但作为史的志怪志人传统也并没有中止。 传奇小说发展到宋代就衰落了。宋代的小说大致是根据史事记载完成的,没有什么虚构和富有文采的创作加工,同唐代小说大不相同。后来人们写了各个朝代的历史小说,大多走了宋代传奇的路子,即按照史书的记载编写,作为文学作品是失败的。 这时随之兴起的是话本。话本经过文人加工,就变成许多话本小说和演义小说。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等,大都是文人采用民间创作而进行再创作的。话本是民间“说话”艺术的底本,它是经过说书艺术的千锤百炼才产生、流传的。它以描绘精彩动人的情节场面和塑造生动活泼的人物性格见长;这就与专供人阅读的小说有了明显的不同风格,因为它们是植根于讲给人听的说书艺术的。 由这里再发展,便成为文人的独立的创作。这时不再拿民间的东西来加工了,而主要是自己创作。这一类代表作是《金瓶梅》,它在小说发展史上开辟了一条新路。无论《三国演义》《水浒传》还是《西游记》,写的都是非凡的人物或者不寻常的英雄;而《金瓶梅》开辟了一条写平凡人和日常生活的道路,通过写平凡人的日常生活,显示了现实主义文学的长足发展。沿着《金瓶梅》所开创出来的道路,《红楼梦》问世了,中国古代现实主义小说达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