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 章 射线探伤——底片评定

第7 章 射线探伤——底片评定
第7 章 射线探伤——底片评定

第7 章底片评定

7.1.评片基本要求

7.1.1 评片的一般程序步骤

1)评定底片本身质量的合格性:为了得到准确的评定结果,要进行评定的底片

质量必须合格。

黑度:利用黑度计(密度计)测定黑度范围是否处于相应标准规定的范围内,

对比度应适当,没有达到标准要求黑度的底片属于底片品质不合格。

例如JB/T4730.2-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2 部分:射线检测》第4.11.2 规定底片评定范围内的黑度D 应符合下列规定:

A 级:1.5≤D≤4.0;

AB 级:2.0≤D≤4.0;

B 级:2.3≤D≤4.0。

用X 射线透照小径管或其它截面厚度变化大的工件时,AB 级最低黑度允许降

低至1.5;B 级最低黑度可降至2.0。

采用多胶片方法时,单片观察的黑度应符合以上要求。双片迭加观察仅限于 A 级,叠加观察时,单片的黑度应不低于1.3。

对评定范围内的黑度 D>4.0 的底片,如有计量检定报告证明所用观片灯在底

片评定范围内的亮度能够满足4.10.3 的要求,允许进行评定。

注:该标准中4.10.3 要求底片评定范围内的亮度符合下列规定:

a)当底片评定范围内的黑度D≤2.5 时,透过底片评定范围内的亮度应不低于30cd/m2。

b)当底片评定范围内的黑度D>2.5 时,透过底片评定范围内的亮度应不低于10cd/m2。

又例如GB/T3323-2005《金属熔化焊焊接接头射线照相》6.8 项规定射线底

片黑度(测量允许误差为±0.1)应满足:

A 级≥2.0(经合同各方商定,可降为1.5)

B 级≥2.3(经合同各方商定,可降为2.0)

当观片灯亮度按6.10 中所规定的足够大时,可采用较高的黑度。

采用多胶片透照,而用单张底片观察评定时,每张底片的黑度应满足上述要求。采用多胶片透照,且用两张底片重叠观察评定时,单张底片的黑度应不小于1.3。注:该标准 6.10 规定:观片灯的亮度应能保证底片透过光的亮度不低于

30cd/m2,尽量达到100cd.m2。

灵敏度:底片上应有透度计的影像,透度计规格适当,观察底片上可识别的像

质计影像、型号、规格、摆放位置,可观察的像质指数(Z),判定像质计灵敏

度是否达到标准规定要求等,以满足标准规定为合格。

底片标识:观察底片上应有的各标识(例如识别工件的编号、拍片部位编号的

识别标记和与工件相对应的定位标记)影像是否显示完整齐全及摆放位置是否

合乎有关的规定,它是识别底片、建立档案资料、缺陷定位必不可少的标志。

标记的影像应位于底片的非评定区,以免干扰对缺陷的识别。

底片表(外)观质量:底片表(外)观应满足规定的要求,底片评定范围内不

应存在干扰缺陷影像识别,以至可能引起评片结论出现差错的影像,例如机械

损伤、污染、水迹、划痕、斑纹、指印等伪缺陷影像。

2)正确识别底片上的影像:评定缺陷的位置、性质、大小、分布状况。

3)依据从底片上得到的工件缺陷数据等信息,按照验收标准或技术条件对工件

质量作出评定。包括缺陷性质的判断,如裂纹、未熔合、未焊透、条形缺陷(按相应标准定义长宽比大于3 或大于等于3)、圆形缺陷(按相应标准定义长宽比

小于3 或小于等于3),在缺陷最严重区按标准规定的评定区尺寸进行评定,点

数换算与级别评定,长度、间距的分别计算与合并计算,以及综合评级(例如

JB/T4730.2-2005 中规定在圆形缺陷评定区内同时存在圆形缺陷和条形缺陷时,采取圆形缺陷和条形缺陷分别评级,然后将两者级别之和减1 作为综合评

级的质量级别)。

4)完成有关的各种原始记录和资料整理,发出报告。

7.1.2 评片环境、设备的要求

1)环境:要求评片室应独立、通风和卫生,室温不易过高(应备有空调),室

内光线应柔和偏暗,室内亮度应低于30cd/m2为宜。室内噪音应控制在<40dB 为佳。在评片前,从阳光下进入评片室应适应评片室内亮度至少为5~10min;从暗室进入评片室应适应评片室内亮度至少为30s。

2)设备

①观片灯:应有足够的光强度,按照JB/T4730.2-2005 规定,应确保透过黑

度为≤2.5的底片后可见光度应至少为30cd/m2,即透照前照度至少应≥3000 cd/m2;透过黑度为>2.5 的底片后可见光度应为10cd/m2,即透照前照度至少应≥3200 cd/m 2。观片灯亮度应可调,性能稳定,安全可靠,且噪音应

<30dB。观片时用遮光板应能保证底片边缘不产生亮光的眩晕而影响评片。

②黑度计:应具有读数准确,稳定性好,能准确测量4.0 以内的透射样品密度,其稳定性分辨力为+0.02,测量值误差应≤±0.05,光孔径要求<1.0mm 为佳,黑度计至少每6 个月校验一次,标准黑度片至少应三年送法定计量单位检

定一次。

③评片用工具:放大镜应为3 至5 倍,应有0~2cm 长刻度标尺。评片人可借

助放大镜对底片上缺陷进行细节辨认和微观定性分析。评片尺应有读数准确的

刻度,尺中心为“0”刻度,两端刻槽至少应有200 mm,尺上应有10x10、

10x20、10x30 mm 的评定框线。

7.1.3 对评片人员的要求

1)经过系统的专业培训,并通过相关部门考核确认具有承担此项工作的能力与资格,一般要求具有RT-2 级资格证书人员担任。

2)具有一定的评片实际工作和经验,并能经常到现场参加缺陷返修解剖工作,以丰富自己的评片经验和水平,应具有一定的焊接、材料及热处理等相关专业

知识。

3)应熟悉有关规范、标准,能正确理解和严格按标准进行评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高度的工作责任心。评片前应充分了解被评定的工件材质与制造工艺,例如焊接工艺、接头坡口型式,焊接缺陷可能产生的种类及部位及射线透照工

艺情况,铸造工艺、铸造缺陷可能产生的种类及部位及射线透照工艺情况等。4)具有较好的视力,根据GB/T9445-2008/ISO9712:2005《无损检测人

员资格鉴定与认证》的规定:

a)无论是否经过矫正,在不小于 30cm 距离处,一只眼睛或两只眼睛的近视

力应能读出Times New Roman 4.5或等同大小的字母(Times New Roman 4.5 点的垂直高度,每一点为1/72 英寸或0.3528mm);

b)报考人的色觉应能足以辨别雇主规定的NDT 相关方法所涉及的颜色间的对

比。

例:

铅增感屏上的深度划伤在射线底片上呈黑色条痕(扩大了电子发射面积);

夹钨缺陷在X 射线照相底片上的影像呈现为白色块状(高密度对射线衰减大,到达底片的射线少-感光少);在单面焊接的焊件底片上,若焊道中央显现出尖锐的直线状黑影,该影像可能是未焊透;

夹渣在射线底片上呈现的影像是形状不规则、黑度也不均匀的较大面积的黑色阴影;

铸件底片上呈圆形、椭圆形、长形或梨形的黑斑,边界清晰,中间较边缘黑些,分布有单个的,也有密集的影像一般是气孔。

底片上伪缺陷的来源。

由于胶片本身质量、胶片保管、剪切、装取、暗室操作处理不当,以及操作者其他操作不慎等原因,在底片上留下可辨别的影像,但并非是被检验工件缺陷在底片上留下的影像,称之为伪缺陷。伪缺陷的来源包括机械损伤或表面附着物形成(如指纹、折痕、划伤、水印等),或者是由化学作用形成(如漏光、感光、药物玷污等),大致上可以分为来源于胶片本身的制造质量与储运、保管,来源于增感屏制造质量及损伤导致的增感不均匀或受过可见光线照射过的荧光增感屏的受激荧光影响等,来源于胶片裁切、包装、照相及冲洗过程中的漏光、手印、静电、划伤或局部折伤等;来源于暗室处理中的玷污、处理不均匀、水迹、指纹、气泡、药水老化失效、操作程序不当等等

照相灰雾(Photo graphic fog):由于乳剂和冲洗条件造成的灰雾,即是胶片固有灰雾与显影时的化学灰雾的总和;

曝光灰雾(exposure fog ):由于胶片受到不需要的电离辐射或可见光波的曝光而造成的灰雾

钢板对接焊缝,V 型坡口,手工电弧焊,密集气孔

钢板对接焊缝,V 型坡口,手工电弧焊,局部夹渣

钢板对接焊缝,V 型坡口,手工电弧焊,未焊透

钢板对接焊缝,V 型坡口,手工电弧焊,线状夹渣

厚度14mm 低合金钢板对接焊缝,X 型坡口,自动焊,纵向裂缝

钢板对接焊缝,V 型坡口,手工电弧焊,树枝状伪缺陷(静电放电影像)

钛合金板对接焊缝,V 型坡口,钨极氩弧焊,夹钨

合金钢板对接焊缝,V 型坡口,气体保护焊-钨极氩弧焊,横裂纹

钢板对接焊缝,V 型坡口,手工电弧焊,蜘蛛状伪缺陷

焊缝中的气孔

焊缝中的裂纹

焊缝中的气孔、夹渣

焊缝中的飞溅、气孔、夹渣焊缝中的未焊透

焊缝中的气孔、夹渣、未焊透

射线底片评定(行业一类)

射线照相底片的评定 《射线检测》补充教材 编写:王学冠 中国锅炉压力容器检验协会教育工作委员会 二○○四年六月 网络借鉴

第六章射线照相底片的评定 6.1评定的基本要求 -底片质量要求 -评定环境、设备的要求 -评定人员条件要求. 6.1.1底片质量要求 ⑴灵敏度:从定量方面而言,是指在射线底片可以观察到的最小缺陷尺寸或最小细节尺寸;从定性方面而言,是指发现和识别细小影像的难易程度。在射线底片上所能发现的沿射线穿透方向上的最小尺寸,称为绝对灵敏度,此最小缺陷尺寸与透照厚度的百分比称为相对灵敏度。用人工孔槽,金属丝尺寸(像质计)作为底片影像质量的监测工具而得到的灵敏度又称为像质计灵敏度。 要求:底片上可识别的像质计影像、型号、规格、摆放位置,可观察的像质指数(Z)是否达到标准规定要求等,满足标准规定为合格。 ⑵黑度:为保证底片具有足够的对比度,黑度不能太小,但因受到观片灯亮度的限制,底片黑度不 能过大。根据JB4730标准规定,国内观片灯亮度必须满足观察底片黑度Dmin≥2.0。底片黑度测定要求:按标准规定,其下限黑度是指底片两端焊缝余高中心位置的黑度,其上限黑度是指底片中部焊缝两侧热影响区(母材)位置的黑度。只有当有效评定区内各点的黑度均在规定的范围内方为合格。底片评定范围内的黑度应符合下列规定:A级:≥1.5;AB级:≥2.0;B级:≥2.3;经合同各方同意,AB级最低黑度可降低至1.7,B级最低黑度可降低至2.0。透照小径管或其它截面厚度变化大的工件时,AB级最低黑度允许降低至1.5。采用多胶片技术时,单片观察时单片的黑度应符合以上要求,多片迭加观察时单片黑度应不低于1.3。 ⑶标记:底片上标记的种类和数量应符合有关标准和工艺规定,标记影像应显示完整、位置正确。 常用标记分为识别标记:如工件编号、焊缝编号、及部位片号、透照日期;定位标记:如中心定位标记、搭接标记和标距带等;返修标记:如R1…N。上述标记应放置距焊趾不少于5mm。 ⑷伪缺陷:因透照操作或暗室操作不当,或由于胶片,增感屏质量不好,在底片上留下的缺陷影像, 如划痕、折痕、水迹、斑纹、静电感光、指纹、霉点、药膜脱落、污染等。上述伪缺陷均会影响评片的正确性,造成漏判和误判,所以底片上有效评定区域内不许有伪缺陷影像。 ⑸散射:照相时,暗袋背面应贴附一个“B”铅字标记,评片时若发现在较黑背景上出现“B”字较 淡影像(浅白色),则说明背散射较严重,应采用防护措施重新拍照,若未见“B”字,或在较淡背景出现较黑的“B”字,则表示合格。 6.1.2评片环境、设备等要求: ⑴环境:要求评片室应独立、通风和卫生,室温不易过高(应备有空调),室内光线应柔和偏暗, 室内亮度应在30cd/m2为宜。室内噪音应控制在<40dB为佳。在评片前,从阳光下进入评片室应适应评片室内亮度至少为5~10min;从暗室进入评片室应适应评片室内亮度至少为30s。 ⑵设备 ①.观片灯:应有足够的光强度,确保透过黑度为≤2.5的底片后可见光度应为30cd/m2,即透照前照度 至少应≥3,000 cd/m2;透过黑度为>2.5的底片后可见光度应为10cd/m2,即透照前照度至少应≥网络借鉴

射线检测底片上各种影像的识别 后附评片口诀

射线检测底片上各种影像的识别 1、照相影像形成的原理 同样强度的射线入射,厚的地方底片黑度小,薄的地方黑度大。 2、焊缝结构的形象分析 (1)单面焊:底片上面只有两条边界。(图1) (2)单面焊双面成型:底片上面有四条边界,中间两条间距较小。(图2) (3)带垫板焊缝:四条边界,且最外面两条边界清晰整齐。(图2) 图1.单面焊图2.带垫板单面焊 (4)双面焊:四个边界,且左右两条边界相隔较近,甚至可能有部分重合。(图3) (图4) 图3.双面焊图4.双面焊 3、焊接方法的影像分析 (1)手工电弧焊:呈现鱼鳞纹,边界变化明显。(图5) (2)自动焊:鱼鳞纹不明显,且边界变化平缓。 (3)氩弧焊:焊缝中间有颜色很淡的亮斑。(图6) 图5.手工电弧横焊图6.自动焊 4、焊接位置影响分析 (1)横焊:多条焊缝组成,容易区别。(图7)

(2)立焊:鱼鳞纹较密,且焊缝宽度较大,存在亮斑。(图8) 图7.横焊图8.立焊 (3)仰焊:与立焊影像难区别,鱼鳞纹密度稍大于立焊,也存在亮斑。(图9) 图9.仰焊 5、焊缝中常见缺陷影像分析 (1)分析要点:形状、位置、黑度。 (2)常见缺陷:气孔、夹渣、未焊透、未熔合、裂纹、钨夹渣。其中未焊透、未熔合、裂纹、钨夹渣不参加评定。 a、气孔:(图10) 形状:圆形、椭圆形、斜气孔(弥散形气孔),特点是外部轮廓比较规则。黑度:气孔黑度较大,由中心向四周减淡(大气孔) 位置:一般位于焊道投影中心位置。 b、夹渣:(图11) (图12) 形状:圆形(点状)、长条形,特点是外部不规则。 黑度:黑度分布比较均匀,且黑度较淡。 位置:一般分布在焊道投影中心线到融合线之间。 图10.气孔图11.夹渣图12.线状夹渣

射线照相底片的评定

《射线检测》补充教材页脚

第六章射线照相底片的评定 6.1评定的基本要求 -底片质量要求 -评定环境、设备的要求 -评定人员条件要求. 6.1.1底片质量要求 ⑴灵敏度:从定量方面而言,是指在射线底片可以观察到的最小缺陷 尺寸或最小细节尺寸;从定性方面而言,是指发现和识别细小影像的难易程度。在射线底片上所能发现的沿射线穿透方向上的最小尺寸,称为绝对灵敏度,此最小缺陷尺寸与透照厚度的百分比称为相对灵敏度。用人工孔槽,金属丝尺寸(像质计)作为底片影像质量的监测工具而得到的灵敏度又称为像质计灵敏度。 要求:底片上可识别的像质计影像、型号、规格、摆放位置,可观察的像质指数(Z)是否达到标准规定要求等,满足标准规定为合格。 ⑵黑度:为保证底片具有足够的对比度,黑度不能太小,但因受到观 片灯亮度的限制,底片黑度不能过大。根据JB4730标准规定,国观片灯亮度必须满足观察底片黑度Dmin≥2.0。底片黑度测定要求:按标准规定,其下限黑度是指底片两端焊缝余高中心位置的黑度,其上限黑度是指底片中部焊缝两侧热影响区(母材)位置的黑度。只有当有效评定区各点的黑度均在规定的围方为合格。底片评定围的黑度应符合下列规定:A级:≥1.5;AB级:≥2.0;B级:≥2.3;经合同各方同意,AB级最低黑度可降低至1.7,B级最低黑度可降低至2.0。透照小径管或其它截面厚度变化大的工件时,AB级最低黑度允许降低至1.5。 采用多胶片技术时,单片观察时单片的黑度应符合以上要求,多片迭加观察时单片黑度应不低于1.3。 ⑶标记:底片上标记的种类和数量应符合有关标准和工艺规定,标记 影像应显示完整、位置正确。常用标记分为识别标记:如工件编号、焊缝编号、及部位片号、透照日期;定位标记:如中心定位标记、搭接标记和标距带等;返修标记:如R1…N。上述标记应放置距焊趾不少于5mm。 ⑷伪缺陷:因透照操作或暗室操作不当,或由于胶片,增感屏质量不 好,在底片上留下的缺陷影像,如划痕、折痕、水迹、斑纹、静电感光、指纹、霉点、药膜脱落、污染等。上述伪缺陷均会影响评片的正确性,造成漏判和误判,所以底片上有效评定区域不许有伪缺陷影像。 页脚

射线底片评定操作培训

射线底片评定操作培训 1评定的基本要求 -底片质量要求 -评定环境、设备的要求 -评定人员条件要求. 1.1底片质量要求 ?灵敏度:从定量方面而言,是指在射线底片可以观察到的最小缺陷尺寸或最小细节尺寸;从定性方面而言,是指发现和识别细小影像的难易程度。在射线底片上所能发现的沿射线穿透方向上的最小尺寸,称为绝对灵敏度,此最小缺陷尺寸与透照厚度的百分比称为相对灵敏度。用人工孔槽,金属丝尺寸(像质计)作为底片影像质量的监测工具而得到的灵敏度又称为像质计灵敏度。 要求:底片上可识别的像质计影像、型号、规格、摆放位置,可观察的像质指数(Z)是否达到标准规定要求等,满足标准规定为合格。 ?黑度:为保证底片具有足够的对比度,黑度不能太小,但因受到观片灯亮度的限制,底片黑度不能过大。根据JB/T4730标准规定,国内观片灯亮度必须满足观察底片黑度Dmin≥2.0。底片黑度测定要求:按标准规定,其下限黑度是指底片两端焊缝余高中心位置的黑度,其上限黑度是指底片中部焊缝两侧热影响区(母材)位置的黑度。只有当有效评定区内各点的黑度均在规定的范围内方为合格。底片评定范围内的黑度应符合下列规定:A级:≥1.5;AB级:≥2.0;B级:≥2.3;经合同各方同意,AB级最低黑度可降低至1.7,B级最低黑度可降低至2.0。透照小径管或其它截面厚度变化大的工件时,AB级最低黑度允许降低至1.5。 采用多胶片技术时,单片观察时单片的黑度应符合以上要求,多片迭加观察时单片黑度应不低于1.3。 ?标记:底片上标记的种类和数量应符合有关标准和工艺规定,标记影像应显示完整、位置正确。常用标记分为识别标记:如工件编号、焊缝编号、及部位片号、透照日期; 定位标记:如中心定位标记、搭接标记和标距带等;返修标记:如R1…N。上述标记应放置距焊趾不少于5mm。 ?伪缺陷:因透照操作或暗室操作不当,或由于胶片,增感屏质量不好,在底片上留下的缺陷影像,如划痕、折痕、水迹、斑纹、静电感光、指纹、霉点、药膜脱落、污染等。上述伪缺陷均会影响评片的正确性,造成漏判和误判,所以底片上有效评定区域内不许有伪缺陷影像。 ?散射:照相时,暗袋背面应贴附一个“B”铅字标记,评片时若发现在较黑背景上出现“B”字较淡影像(浅白色),则说明背散射较严重,应采用防护措施重新拍照,若未见“B”字,或在较淡背景出现较黑的“B”字,则表示合格。 1.2评片环境、设备等要求: ?环境:要求评片室应独立、通风和卫生,室温不易过高(应备有空调),室内光线应柔和偏暗,室内亮度应在30cd/m2为宜。室内噪音应控制在<40dB为佳。在评片前,从

射线检测底片评定表

焊接接头射线检测底片评定记录 NO.05-06 报告编号:12212BGRT01 共11页第1页 产品名称2#粗甲醇水冷器产品编号12212 检测标准JB/T4730.2-2005 序号焊接 接头 编号 底 片 编 号 底片 黑度 透照 厚度 mm 象 质 计 灵 敏 度 缺陷性质、数 量及位置 评 定 级 别 评 定 结 果 一次 透照 长度 mm 备 注 1 A1 1- 2 2.3-3.0 70 7 / I 合格280 2 2- 3 2.4-3.0 70 7 / I 合格280 3 3- 4 2.6-3.1 70 7 / I 合格280 4 4- 5 3.0-3.2 70 7 / I 合格280 5 5- 6 3.0-3.3 70 7 / I 合格280 6 6- 7 2.9-3.1 70 7 / I 合格280 7 7-8 2.8-3.2 70 7 / I 合格280 8 8-9 2.8-2.9 70 7 / I 合格280 9 9-10 3.1-3.3 70 7 / I 合格280 10 10-11 2.9-3.4 70 7 / I 合格280T 11 11-12 2.9-3.3 70 7 / I 合格280 12 12-13 2.8-3.0 70 7 / I 合格280 13 13-14 2.8-3.0 70 7 / I 合格280 14 14-15 2.7-3.0 70 7 / I 合格280 15 15-16 2.8-3.1 70 7 / I 合格280 16 16-17 2.7-3.0 70 7 / I 合格280 17 17-18 2.5-2.8 70 7 / I 合格280 18 18-19 2.8-3.0 70 7 / I 合格280T 19 19-20 2.8-3.0 70 7 / I 合格280 20 20-21 2.8-3.0 70 7 / I 合格280 初评人(资格): 2013年6月16日复评人(资格): 2013年6月16日

射线照相底片评定

第六章射线照相底片的评定 大连开发区质量技术监督稽查队陈伟 6.1 评片工作的基本要求通过射线照相,使缺陷在底片留下足以识别的影像。评片时,要考虑三要素: 第一要考虑的是底片质量必须符合标准要求; 第二应考虑与观片有关的设备和环境条件; 第三为评片人员对观察到的影像应能作出正确的分析与判断,这些都取决于评片人员的知识、经验、技术水平以及责任心。 6.1.1 底片质量要求 大家都知道,不同的检测标准对底片质量的要求有所不同,本部分按特种设备使用的《承压设备无损检测》JB∕T 4730·2—2005射线检测来评述底片质量。 1. 底片灵敏度 底片灵敏度又称像质计灵敏度,它是底片质量的最重要的指标,也是影像射线照相质量诸多因素的综合结果。底片灵敏度通常是用丝型像质计测定的,评片底片灵敏度的指标是像质计上应识别丝号,它等于底片上能识别的最细金属丝的编号。显然,给定透照厚度的底片上显示的金属丝直径越小,识别丝号越大,底片灵敏度就越高。对底片的灵敏度检

查内容包括:底片上是否有像质计影像,像质计型号、像质计规格、摆放位臵是否正确,能够观察到的金属丝识别丝号是否到达到相应技术等级规定等要求。 *有关像质计灵敏度的识别,请见JB∕T 4730·2—2005标准中的有关章节和附录A中的表A.1、表A.2和表A.3的要求和规定。 但应注意以下三点: ⑴、标准是用透照厚度W来确定应识别丝号的,即单壁透照W=T,双壁透照W=2T。 ⑵、既不是焊缝或热影响区上的丝号,也不是加垫板单面焊焊缝相邻的母材和垫板上金属区的丝号,而应识别的是焊缝相邻的母材金属区的丝号,且能够清晰地看到长度不少于10mm的连续金属丝,专用像质计至少应能识别两根金属丝。 ⑶、单壁透照,像质计若放于胶片侧时,应做对比试验,使灵敏度满足标准要求,并在像质计适当位臵加F标记。 ⑷、像质计的摆放应符合要求。 2、底片的黑度 底片的黑度是射线照相底片质量的又一重要指标,为保证底片具有足够的对比度,黑度不能太小。受观片灯亮度的限制,底片黑度又不能过大。标准规定,不同检测技术等级的底片评定范围内黑度D应符合下列规定:

工业X射线底片评定方法

《射线检测》补充教材 编写:王学冠

第六章射线照相底片的评定 6.1评定的基本要求 -底片质量要求 -评定环境、设备的要求 -评定人员条件要求. 6.1.1底片质量要求 ?灵敏度:从定量方面而言,是指在射线底片可以观察到的最小缺陷尺寸或最小细节尺寸;从定性方面而言,是指发现和识别细小影像的难易程度。在射线底片上所能发现的沿射线穿透方向上的最小尺寸,称为绝对灵敏度,此最小缺陷尺寸与透照厚度的百分比称为相对灵敏度。用人工孔槽,金属丝尺寸(像质计)作为底片影像质量的监测工具而得到的灵敏度又称为像质计灵敏度。 要求:底片上可识别的像质计影像、型号、规格、摆放位置,可观察的像质指数(Z)是否达到标准规定要求等,满足标准规定为合格。 ?黑度:为保证底片具有足够的对比度,黑度不能太小,但因受到观片灯亮度的限制,底片黑度不能过大。根据JB4730标准规定,国内观片灯亮度必须满足观察底片黑度Dmin≥2.0。底片黑度测定要求:按标准规定,其下限黑度是指底片两端焊缝余高中心位置的黑度,其上限黑度是指底片中部焊缝两侧热影响区(母材)位置的黑度。只有当有效评定区内各点的黑度均在规定的范围内方为合格。底片评定范围内的黑度应符合下列规定:A级:≥1.5;AB级:≥2.0;B级:≥2.3;经合同各方同意,AB级最低黑度可降低至1.7,B级最低黑度可降低至2.0。透照小径管或其它截面厚度变化大的工件时,AB级最低黑度允许降低至1.5。 采用多胶片技术时,单片观察时单片的黑度应符合以上要求,多片迭加观察时单片黑度应不低于1.3。 ?标记:底片上标记的种类和数量应符合有关标准和工艺规定,标记影像应显示完整、位置正确。常用标记分为识别标记:如工件编号、焊缝编号、及部位片号、透照日期;定位标记:如中心定位标记、搭接标记和标距带等;返修标记:如R1…N。上述标记应放置距焊趾不少于5mm。 ?伪缺陷:因透照操作或暗室操作不当,或由于胶片,增感屏质量不好,在底片上留下的缺陷影像,如划痕、折痕、水迹、斑纹、静电感光、指纹、霉点、药膜脱落、污染等。上述伪缺陷均会影响评片的正确性,造成漏判和误判,所以底片上有效评定区域内不许有伪缺陷影像。 1

射线无损检测底片评定制度

射线无损检测底片评定制度 1.射线无损检测评片按JB4730-94《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标准,焊缝射线透照检测中相关要求执行。 2.射线无损检测底片评定、审核工作必须由射线Ⅱ级资格人员担任。3.评片人员必须了解被检工件的焊接种类、焊接方法、坡口型式以及材料种类等,以提供评片时参考。 4.评片应在专用评片室内进行。评片室内的光线应暗淡,但不全暗,室内照明用光不得在底片表面产生反射。 5.评片时,底片应在干燥后观察,观察应在光线暗淡的评片室内进行,观片灯应有观察片最大黑度为3.5的最大亮度。 6.评片的底片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6.1底片上必须显示出与透明厚度相对应的要求达到的最小像质指数; 6.2底片有效评定区域内的黑度应满足1.2~3.5的要求。 6.3底片上象质计影象位置应正确,定位标记和识别标记齐全,且不掩盖被检焊缝影象。在焊缝影象上,能清晰地看到长度小于10mm的象质计金属丝影象; 6.4在底片评定区域内不应有以下妨碍底片评定的假缺陷;6.4.1灰雾 6.4.2处理时产生的条纹、水迹或化学污斑等缺陷; 6.4.3划痕、指纹、脏物、静电痕迹、黑点或撕裂等; 6.4.4由于增感屏不好造成的缺陷。

6.5对上述不符和底片质量要求的底片应拒绝评定,并要求重拍。6.6评片人员根据底片上全影象,按JB4730-94《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标准中,焊缝射线透照缺陷等级评定的规定进行评定,缺陷评定应坚持:定性(定缺陷特性);定量(定缺陷的大小尺寸和数量);定位(定缺陷所处位置);定级(按JB4730标准评定质量等级)的四定原则。 6.7焊缝无损检测底片评定合格,开出无损检测合格通知单,出具射线无损检测报告,不合格焊缝开出焊缝返修通知单,按相关规定要求返修后复拍再重新评定。 6.8报告及验收标记 6.8.1报告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6.8.1.1委托部门、被检工件名称、编号、被检工件材质、母材厚度; 6.8.1.2检测装置的名称、型号、透照方法及透照规范,透照部位及无损检测。 6.8.1.3检测结果、缺陷等级评定及检测标准名称;6.8.1.4返修情况; 6.8.1.5检验人员和责任人员签字及其技术资格、检测日期。6.8.2验收标记 6.8.2.1如果检测内容作为压力容器产品验收的项目,则检测合格的所有工件上都应作永久性或半永久性的标记,标记应醒目。产品上不适合打印标记时,应采取详细的检测示意图或其它有效方式标

第六章射线照相底片的评定

第六章射线照相底片的评定 6.1 评片工作的基本要求 缺陷是否能够通过射线照相而被检出,取决于若干环节。首先,必须使缺陷在底片上留下足以识别的影象,这涉及到照相质量方面的问题。其次,底片上的影象应在适当条件下得以充分显示,以利于评片人员观察和识别,这与观片设备和环境条件有关。第三,评片人员对观察到的影象应能作出正确的分析与判断,这取决于评片人员的知识、经验、技术水平和责任心, 按以上所述,对评片工作的基本要求可归纳为三个方面,即底片质量要求,设备环境条件要求和人员条件要求。 6.1.1 底片质量要求 通常对底片的质量检查包括以下项目 1.灵敏度检查 灵敏度是射线照相质量诸多影响因素的综合结果。底片灵敏度用象质计测定,即根据底片上象质计的影象的可识别程度来定量评价灵敏度高低。目前国内广泛使用的是丝型象质计,评价底片灵敏度的指标是象质指数Z,它等于底片上能识别出的最细金属丝的编号。显然,透照给定厚度的工件时,底片上显示的金属丝直径越小,其象质指数z越大,底片的灵敏度也就越高。 灵敏度是射线照相底片质量的最重要指标之一,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要求。我国国家标准GB3323—87根据不同透照厚度和不同照相质量等级,规定了必须达到的象质指数Z(表6.1)。 对底片的灵敏度检查内容包括:底片上是否有象质计影象,象质计型号、规格、摆放位置是否正确,能够观察到的金属丝象质指数是多少,是否达到了标准规定的要求等。 2.黑度检查 黑度是射线照相底片质量的又一重要指标,各个射线探伤标准对底片的黑度范围都有规定。GB3323—87标准规定的底片黑度范围如表6.2。 由胶片特性曲线可知,胶片梯度随黑度的增加而增大,为保证底片具有足够的对比度,黑度不能太小,所以标准规定了黑度的下限值,另一方面,受观片灯亮度的限制,底片黑度又不能过大,黑度过大将造成透过光强不足,导致人眼观察识别能力下降,所以标准又规定了底片黑度的上限值。 底片黑度用光学密度计测定。测定时应注意,最大黑度一般在底片中部焊接接头热影响区位置,最小黑度一般在底片两端焊缝余高中心位置,只有当有效评定区内各点的黑度均在规定的范围内,才能认为该底片黑度符合要求。

射线底片评定技术(评片基本要求部分)

主讲人:夏福勇 主讲人简介 夏福勇,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原杭州市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现任杭州市锅炉压力容器技术协会秘书长,全国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核委员会考评人员,中国无损检测学会教育培训和科普工作委员会委员。持具有特种设备行业RTIII、UTIII、MTIII、PTIII级资质以及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检验师(原高级检验师)资质;完成省部级涉及无损检测、特种设备检验科研项目七项,参加起草国家总局安全技术规范四部,出版著作三部,获得实用新型专利四项,在国内外发表专业论文二十余篇。获得过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兴检奖等。 主要内容 一、底片评定的基本要求 1.底片质量要求 2.评片环境、设备等要求: 3.评片人员要求 4.相关知识要求 一、底片评定的基本要求 评片工作一般包括下面的内容: 1)评定底片本身质量的合格性; 2)正确识别底片上的影像; 3)依据从已知的被检工件信息和底片上得到的影像信息,按照验收标准或技术条件对工件质量作出评定; 4)记录和资料。 1.底片质量要求 (1)灵敏度:从定量方面而言,是指在射线底片可以观察到的最小缺陷尺寸或最小细节尺寸;从定性方面而言,是指发现和识别细小影像的难易程度。在射线底片上所能发现的沿射线穿透方向上的最小尺寸,称为绝对灵敏度,此最小缺陷尺寸与透照厚度的百分比称为相对灵敏度。用人工孔槽,金属丝尺寸(像质计)作为底片影像质量的监测工具而得到的灵敏度又称为像质计灵敏度。 要求:底片上可识别的像质计影像、型号、规格、摆放位置,可观察的像质丝号是否达到标准规定要求等,满足标准规定为合格。 (2)黑度: 为保证底片具有足够的对比度,黑度不能太小,但因受到观片灯亮度的限制,底片黑度不能过大。 底片黑度测定要求:按标准规定,其下限黑度是指底片两端搭接标记处的焊缝余高中心位置的黑度,其上限黑度是指底片中部焊缝两侧热影响区(母材)位

射线照相底片的评定

射线照相底片的评定 1评定的基本要求 -底片质量要求 -评定环境、设备的要求 -评定人员条件要求. 1.1底片质量要求 ?灵敏度:从定量方面而言,是指在射线底片可以观察到的最小缺陷尺寸或最小细节尺寸;从定性方面而言,是指发现和识别细小影像的难易程度。在射线底片上所能发现的沿射线穿透方向上的最小尺寸,称为绝对灵敏度,此最小缺陷尺寸与透照厚度的百分比称为相对灵敏度。用人工孔槽,金属丝尺寸(像质计)作为底片影像质量的监测工具而得到的灵敏度又称为像质计灵敏度。 要求:底片上可识别的像质计影像、型号、规格、摆放位置,可观察的像质指数(Z)是否达到标准规定要求等,满足标准规定为合格。 ?黑度:为保证底片具有足够的对比度,黑度不能太小,但因受到观片灯亮度的限制,底片黑度不能过大。根据JB4730标准规定,国内观片灯亮度必须满足观察底片黑度Dmin≥2.0。底片黑度测定要求:按标准规定,其下限黑度是指底片两端焊缝余高中心位置的黑度,其上限黑度是指底片中部焊缝两侧热影响区(母材)位置的黑度。只有当有效评定区内各点的黑度均在规定的范围内方为合格。底片评定范围内的黑度应符合下列规定:A级:≥1.5;AB级:≥2.0;B级:≥2.3;经合同各方同意,AB级最低黑度可降低至1.7,B级最低黑度可降低至2.0。透照小径管或其它截面厚度变化大的工件时,AB级最低黑度允许降低至1.5。

采用多胶片技术时,单片观察时单片的黑度应符合以上要求,多片迭加观察时单片黑度应不低于1.3。 ?标记:底片上标记的种类和数量应符合有关标准和工艺规定,标记影像应显示完整、位置正确。常用标记分为识别标记:如工件编号、焊缝编号、及部位片号、透照日期;定位标记:如中心定位标记、搭接标记和标距带等;返修标记:如R1…N。上述标记应放置距焊趾不少于5mm。 ?伪缺陷:因透照操作或暗室操作不当,或由于胶片,增感屏质量不好,在底片上留下的缺陷影像,如划痕、折痕、水迹、斑纹、静电感光、指纹、霉点、药膜脱落、污染等。上述伪缺陷均会影响评片的正确性,造成漏判和误判,所以底片上有效评定区域内不许有伪缺陷影像。 ?散射:照相时,暗袋背面应贴附一个“B”铅字标记,评片时若发现在较黑背景上出现“B”字较淡影像(浅白色),则说明背散射较严重,应采用防护措施重新拍照,若未见“B”字,或在较淡背景出现较黑的“B” 字,则表示合格。 1.2评片环境、设备等要求: ?环境:要求评片室应独立、通风和卫生,室温不易过高(应备有空调),室内光线应柔和偏暗,室内亮度应在30cd/m2为宜。室内噪音应控制在<40dB为佳。在评片前,从阳光下进入评片室应适应评片室内亮度至少为5~10min;从暗室进入评片室应适应评片室内亮度至少为30s。 ?设备

RT焊缝射线照相底片的评判规律

一、探伤人员要评片,四项指标放在先*,底片标记齐又正,铅字压缝为废片。 二、评片开始第一件,先找四条熔合线,小口径管照椭圆,根部都在圈里面。 三、气孔形象最明显,中心浓黑边缘浅,夹渣属于非金属,杂乱无章有棱边。 四、咬边成线亦成点,似断似续常相见,这个缺陷最好定,位置就在熔合线。 五、未焊透是大缺陷,典型图象成直线,间隙太小钝边厚,投影部位靠中间。 六、内凹只在仰焊面,间隙太大是关键,内凹未透要分清,内凹透度成弧线。 七、未熔合它斜又扁,常规透照难发现,它的位置有规律,都在坡口与层间。 八、横裂纵裂都危险,横裂多数在表面,纵裂分布范围广,中间稍宽两端尖。 九、还有一种冷裂纹,热影响区常发现,冷裂具有延迟性,焊完两天再拍片。 十、有了裂纹很危险,斩草除根保安全,裂纹不论长和短,全部都是Ⅳ级片。十一、未熔合也很危险,黑度有深亦有浅,一旦判定就是它,亦是全部Ⅳ级片。十二、危害缺陷未焊透,Ⅱ级焊缝不能有,管线根据深和长,容器跟着条渣走* 十三、夹渣评定莫着忙,分清圆形和条状,长宽相比3为界,大于3倍是条状。十四、气孔危害并不大,标准对它很宽大,长径折点套厚度,中间厚度插入法。十五、多种缺陷大会合,分门别类先评级,2类相加减去Ⅰ,3类相加减Ⅱ级。十六、评片要想快又准,下拜焊工当先生,要问诀窍有哪些,焊接工艺和投影。注:*四项指标系底片的黑度、灵敏度、清晰度、灰雾度必须符合标准的要求。**指单面焊的管线焊缝和双面焊的容器焊缝内未焊透的判定标准。 ★射线照相底片的评定★ 射线照相底片的评定 6.1评定的基本要求 -底片质量要求 -评定环境、设备的要求 -评定人员条件要求. 6.1.1底片质量要求 ?灵敏度:从定量方面而言,是指在射线底片可以观察到的最小缺陷尺寸或最小细节尺寸;从定性方面而言,是指发现和识别细小影像的难易程度。在射线底片上所能发现的沿射线穿透方向上的最小尺寸,称为绝对灵敏度,此最小缺陷尺寸与透照厚度的百分比称为相对灵敏度。用人工孔槽,金属丝尺寸(像质计)作

最新焊缝射线检测底片评定表

产品质量证明书 CERTIFICATE OF THE PRODUCT QUALITY 产品编号 Product No.: 设备位号 Item No. : 产品名称 Product Name: 制造日期 年月 Date of Manufacture: 厂名 英文厂名

产品质量证明书目录 Contents 1.产品合格证 Certificate of Compliance 2.产品技术特性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 of Product 3.产品主要受压元件使用材料一览表 Material of Main Pressure Parts of the Product 4.产品焊接试板力学和弯曲性能检验报告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Bend Test Report for the Welding Test Plate of Product 5.压力容器外观及几何尺寸检验报告 Visual and Geometric Dimensions Examination Report of the Pressure Vessel 6.焊缝射线检测报告 Radiographic Examination Report for Welds 7.焊缝射线检测底片评定表 Radiographic Examination Film Interpretation Sheet of Welds 8.焊缝超声检测报告 Ultrasonic Examination Report for Welds 9.渗透检测报告 Liquid Penetrate Examination Report 10.磁粉检测报告 Magnetic Particle Examination Report 11.热处理检验报告 Heat Treatment Examination Report 12.压力试验检验报告 Pressure Test Report 13.钢板锻件超声波检测报告 Ultrasonic Examination Report for Steel Plate and Forging 焊缝射线检测底片评定表

射线检测底片质量选择

射线检测底片质量选择 1.16.1 黑度 底片黑度应采用黑度计(光学密度计)进行测量,不同胶片透照技术和底片观察技术对应的黑度范围如下: 1.16.1.1单胶片透照技术,单底片观察评定,底片评定范围内的黑度D应符合下列规定: A级:1.5≤D≤4.5; AB级:2.0≤D≤4.5; B级:2.3≤D≤4.5。 1.16.1.2双胶片透照技术,双底片叠加观察评定,评定范围内的黑度D应符合 2.7≤D≤4.5 的规定。 注1:双底片叠加评定时,黑度范围超过4.5的局部区域,如果单底片黑度范围符合1.16.1.1的规定时,可以对该区域进行单底片评定。 注2:采用同类胶片时,在有效评定区内每张底片上相同点测量的黑度的差应不超过0.5。 注3:用于双底片叠加评定的任何单底片的黑度应不低于1.3。 注4:应同时观察、分析和保存每张底片。 1.16.1.3用X射线透照小径管或其他截面厚度变化大的工件,单底片观察评定时,AB级最低黑度允许降至1.5;B级最低黑度允许降至 2.0。

1.16.1.4对检测区进行评定时,对应着不同的胶片透照技术或不同的底片观察技术区域的黑度范围应分别在检测报告中进行标识。 1.16.1.5评定区的最大黑度限值允许提高,但观片灯应经过校验,观片灯亮度应保证在底片最高黑度评定范围内的亮度能够满足1.11.3的要求。 1.16.2底片的像质计灵敏度 单壁透照、像质计置于源侧时应符合表5和表6的规定;双壁双影透照、像质计置于源侧时应符合表7和表8的规定的规定;双壁单影或双壁双影透照、像质计置于胶片侧时应符合表9和表10的规定。 1.16.3其他要求 底片上,定位和识别标记影像应显示完整、位置正确。 底片评定范围内不应存在影像观察的灰雾,干扰缺陷影像识别的水迹、划痕、显影条纹、静电斑纹、陷压痕等伪缺陷影像,以及增感屏缺陷带来的各种伪缺陷带来的各种伪影像。 在采用双胶片叠加观察评定时,如果其中一张底片存在轻微伪缺陷或划伤,在能够识别和不妨碍底片评定的情况下,可以接受该底片。 表5 线型像质计灵敏度值——单壁透照、像质计置于射线源 侧

射线照相底片评定

射线照相底片评定 一标准的分类1、检测方法标准:GB 3323-87 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JB 4730-94 压力容器无损检测 BS 2600 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检验BS 2900DIN 54111 金属焊缝的X射线和g射线照相技术ASME V 压力容器无损检验ASTM E94JIS Z3104 钢焊缝射线透照方法和透照底片的等级分类方法JIS Z3105JIS Z3108标准的分类 2、像质计标准GB5618-85 ASTM E142 BS 3971 DIN 54109 NF A04-304 ISO 2504 3、特殊结构和产品标准 GB 12605-904、底片参考标准 IIW ASTM E186,242 (中国无底片参考标准)二国内主要标准 1、GB3323--87 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 与82标准相比将检测质量分为三级:A、AB、B。在标准的七处有体现:透照厚度;K 值;L2;L1;像质计;D;能量。 2、GB12605--90 钢管环缝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透照工艺和质量分级该标准的特点是 (1)分89、76mm二个台阶89≥ t ≥76用Ⅰ型专用像质计。t ≤76用Ⅱ型专用像质计。(2)对未焊透和内凹的分级更为详细:提出一套专用对比块。3、JB4730-94 压力容器无损检测(第二篇焊缝射线透照技术)保留了GB3323 和GB12605钢焊缝的相关部分,增加了铝、钛焊缝的透照工艺和质量分级。 国内主要标准 4、GB/T 5677-85 铸钢件射线照相及底片等级分类方法 适用于5-300mm厚的铸钢件; 铸造缺陷分五类:气孔、夹砂和夹渣、缩孔和缩松、内冷铁未熔合和泥芯撑未熔合。 评定方法:换算成点数 该标准目前正在修订 5、SD143-85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 6、CB/T 3358-93 船舶钢焊缝射线照相工艺和质量分级 7、ZB J04 004-87 射线照相探伤方法(一般指导原则) 8、HB 5358.2-86 航空制件X射线照相检验质量控制标准 9、GB/T 5618-85 线型像质计 10、GB4792-84 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 三底片评定 1、焊缝评定方法: (1)GB3323-87 16 焊缝质量分级

射线评片技巧概论

射线评片技巧目录 (一):气孔、夹渣、夹钨射线底片影像特点 (二):条形缺陷评片步骤与技巧、条形缺陷综合评级 (三):焊缝未熔合射线底片影像特点 (四):焊缝未焊透射线底片影像特点 (五):裂纹射线底片影像特点

(一):气孔、夹渣、夹钨射线底片影像特点 按照JB/T4730-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2部分射线检测篇介绍,焊接接头中的缺陷按性质区分为裂纹、未熔合、未焊透、条形缺陷和圆形缺陷五类。在《射线检测评片》栏目中将介绍该五类性质的缺陷成因、缺陷评片技巧、评级方法,分享在工作中遇见的射线检测案例。本文介绍圆形缺陷(气孔、密集气孔、夹渣、夹钨)评片技巧和缺陷定量评级。 一、圆形缺陷的评片 缺陷长宽之比小于等于3(L/N<=3),且非裂纹、未焊透和未熔合危害性缺陷。对接接头焊缝常见的圆形缺陷包括圆形气孔、非金属夹渣、夹钨等性质缺陷。 圆形缺陷示意图 1、气孔 (1)气孔成因 在《焊缝气孔形成机理及超声检测波形特性》文中详细介绍了焊缝气孔形成的原因。气孔分为单个气孔和密集性气孔。气孔降低了焊缝的金属致密性,降低焊接接头的强度、韧性等力学性能。 (2)气孔射线成像特点 气孔内部充满气体,射线穿过气孔几乎不会形成材质衰减。在射线底片上气孔呈暗色斑点,中心黑度较大。单个气孔边缘较浅平滑过渡,轮廓规则较清晰,密集气孔成团状。气孔大多是球形的,也可以有其它形状,气体的形状与焊接条件密切有关。

单个气孔缺陷 密集性气孔 2、非金属夹渣 (1)夹渣成因 焊缝夹渣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在焊接每层焊道层间清渣不干净; ?焊接电流过小、焊接速度过快; ?焊接操作过程不当; ?母材坡口设计加工不当; ?液态金属冷却速度过快等; 第一条是焊缝产生夹渣的直接原因,第二到第五条原因是由于焊渣在液态金属中浮渣不及时而残留在焊缝中。焊缝中存在非金属夹渣,当焊缝承受应力过程中在夹渣周围会形成裂纹扩展,裂纹发展到一定程度焊缝开裂。夹渣严重降低了焊接件强度、韧性等力学性能。 (2)夹渣射线成像特点 焊缝金属包裹着非金属夹杂物形成夹渣、射线穿过夹渣有一定的衰减,但远远小于焊缝金属对射线的衰减。射线底片上夹渣呈暗色斑点,黑度分布无规律,轮廓不圆滑不规则,小点状夹渣轮廓较不清晰。

射线评片技巧三:焊缝未熔合射线底片影像特点完整版

射线评片技巧三:焊缝未熔合射线底片影像特 点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2015-04-19?分类:?阅读(1933)?评论(0)? 根据GB6417-1986《金属熔化焊焊缝缺陷分类及说明》定义未熔合,在焊接过程中由于焊缝金属与母材金属未完全熔化结合,或者焊道金属与焊道金属之间未完全熔化结合产生的缺陷称为未熔合。本文讲述未熔合缺陷的分类、焊缝未熔合危害、焊缝未熔合的产生原因、焊缝未熔合在射线底片影像上的特征缺陷,以及讲解工作中射线检测的焊缝未熔合缺陷底片。 一、未熔合分类 焊缝未熔合可分为层间未熔合、坡口未熔合(侧壁未熔合)、根部未熔合,如下图所示为三类焊缝未熔合的示意图。未熔合常出现在焊缝根部形成根部未熔合、在焊道间层形成层间未熔合、在焊道和母材坡口之间形成坡口未熔合,以及在焊缝和母材溢流或焊瘤之间等位置。 坡口未融合示意图 层间未融合示意图 根部未融合示意图 二、未熔合危害 未熔合是一种面积型缺陷,坡口侧未熔合和根部未熔合明显减小了承载截面积,应力集中比较严重,其危害性仅次于裂纹。 三、未熔合的产生原因 (1)焊道清理不干净,存在油污或铁锈; (2)坡口设计加工不合理,液态金属流动有死角; (3)焊接电流过小,焊丝未完全熔化; (4)焊枪没有充分摆动,焊接位置存在死角; (5)焊工为了加快焊接速度,擅自提高电流等。 四、未熔合射线底片影像特征 (1)根部未熔合:典型影像是连续或断续的黑线,靠近母材侧影像轮廓整齐呈直线状且黑度较大,为坡口或钝边的机械加工痕迹。靠近焊缝中心测未熔合影像的轮廓可能较规则,也可能不规则,呈曲齿状的块状缺陷。 根部未熔合在底片上的位置就是焊缝根部的投影位置,若射线垂直焊缝透照,则缺陷一般在焊缝影像的中间。若斜角度透照或者母材坡口形状不对称(开单边坡口)可能偏向一边。 (2)坡口未熔合:典型影像是连续或断续的黑线,宽度不一,黑度不均匀,一侧轮廓较齐,黑度较大,另一侧轮廓不规则,黑度较小,在底片上的位置一般在中心至边缘的1/2处,沿焊缝纵向延伸。 坡口未熔合示意图和底片影像

第7 章 射线探伤——底片评定

第7 章底片评定 7.1.评片基本要求 7.1.1 评片的一般程序步骤 1)评定底片本身质量的合格性:为了得到准确的评定结果,要进行评定的底片 质量必须合格。 黑度:利用黑度计(密度计)测定黑度范围是否处于相应标准规定的范围内, 对比度应适当,没有达到标准要求黑度的底片属于底片品质不合格。 例如JB/T4730.2-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2 部分:射线检测》第4.11.2 规定底片评定范围内的黑度D 应符合下列规定: A 级:1.5≤D≤4.0; AB 级:2.0≤D≤4.0; B 级:2.3≤D≤4.0。 用X 射线透照小径管或其它截面厚度变化大的工件时,AB 级最低黑度允许降 低至1.5;B 级最低黑度可降至2.0。 采用多胶片方法时,单片观察的黑度应符合以上要求。双片迭加观察仅限于 A 级,叠加观察时,单片的黑度应不低于1.3。 对评定范围内的黑度 D>4.0 的底片,如有计量检定报告证明所用观片灯在底 片评定范围内的亮度能够满足4.10.3 的要求,允许进行评定。 注:该标准中4.10.3 要求底片评定范围内的亮度符合下列规定: a)当底片评定范围内的黑度D≤2.5 时,透过底片评定范围内的亮度应不低于30cd/m2。 b)当底片评定范围内的黑度D>2.5 时,透过底片评定范围内的亮度应不低于10cd/m2。 又例如GB/T3323-2005《金属熔化焊焊接接头射线照相》6.8 项规定射线底 片黑度(测量允许误差为±0.1)应满足: A 级≥2.0(经合同各方商定,可降为1.5) B 级≥2.3(经合同各方商定,可降为2.0) 当观片灯亮度按6.10 中所规定的足够大时,可采用较高的黑度。 采用多胶片透照,而用单张底片观察评定时,每张底片的黑度应满足上述要求。采用多胶片透照,且用两张底片重叠观察评定时,单张底片的黑度应不小于1.3。注:该标准 6.10 规定:观片灯的亮度应能保证底片透过光的亮度不低于 30cd/m2,尽量达到100cd.m2。 灵敏度:底片上应有透度计的影像,透度计规格适当,观察底片上可识别的像 质计影像、型号、规格、摆放位置,可观察的像质指数(Z),判定像质计灵敏 度是否达到标准规定要求等,以满足标准规定为合格。 底片标识:观察底片上应有的各标识(例如识别工件的编号、拍片部位编号的 识别标记和与工件相对应的定位标记)影像是否显示完整齐全及摆放位置是否 合乎有关的规定,它是识别底片、建立档案资料、缺陷定位必不可少的标志。 标记的影像应位于底片的非评定区,以免干扰对缺陷的识别。 底片表(外)观质量:底片表(外)观应满足规定的要求,底片评定范围内不 应存在干扰缺陷影像识别,以至可能引起评片结论出现差错的影像,例如机械 损伤、污染、水迹、划痕、斑纹、指印等伪缺陷影像。 2)正确识别底片上的影像:评定缺陷的位置、性质、大小、分布状况。 3)依据从底片上得到的工件缺陷数据等信息,按照验收标准或技术条件对工件

射线检测底片评定管理规定

射线检测底片评定管理规定 13.1评片要求 13.1.1底片的评定应由Ⅱ级或Ⅱ级以上人员进行。 13.1.2底片的评定应在评片室进行。评片室和观片灯应符 合8.6的规定。 13.1.3黑度计和比较黑度片应符合8.7的规定。 此条来源于JB4730标准。主要规定了对评片人员、评 片室、观片灯、黑度计和比较黑度片的要求。具体见本标准 4.4、8.6和8.7的有关规定。 13.2 底片的质量 13.2.1 底片黑度(包括胶片本身的灰雾度D0≤0.3)。 底片有效评定区域内的黑度应符合表6的规定。 表6 底片的黑度范围 射线种类底片黑度D X射线 1.5~4.0 γ射线 1.8~4.0 注:底片有效评定区域内的黑度,用搭接标记处焊缝的黑度和中心处热影响区的黑度表示。 (1)黑度是底片质量的重要指标,工业射线照相用的 胶片一般为非增感型胶片;这种胶片随底片黑度的提高,对

比度ΔD也提高,而识别界限对比度Δdmin也随之提高,但ΔD提高的速度高于ΔDmin的提高,故随着黑度的提高,底片的灵敏度也提高了。观片灯亮度是制约底片黑度提高的关键点。近年来,随着观片灯亮度的提高,国内对接接头射线检测标准的底片黑度均有所提高。参照ASME第Ⅴ卷的有关规定,并结合管道对接焊缝检测的特点,故将X射线的黑度规定为1.5~4.0,γ射线的黑度规定为1.8~4.0。 (2)黑度的下限值是指有效评定区内焊缝上的最低黑度值,一般为底片上任一搭接标记对应的焊缝中心无缺欠部位的最小黑度值。黑度的上限值是指底片中心标记处热影响区母材的黑度。 13.2.2 底片上的像质计和识别系统齐全,位置准确,且不得掩盖受检焊缝的影像。 底片上的像质计、识别标记和位置标记是否按工艺规程的要求放置,例如放置位置是否正确,有无压焊缝,这是衡量底片质量又一指标。 13.2.3底片上至少应识别出表3规定的像质指数,且像质指数的识别应符合8.3.4的规定。 表3是像质计置于射线源侧要求达到的像质指数。对于管径大于89㎜的环缝采用中心透照法或双壁单影透照法,采用R10系列像质计,若像质计无法放在射线源侧,只能放在胶片侧,像质计指数应提高一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