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旅游一体化的设想与建议

区域旅游一体化的设想与建议
区域旅游一体化的设想与建议

区域旅游一体化的设想与建议

《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专题及旅游新业态研究(九)□杨振之来也旅游发展(成都)有限公司丁江涛杨振之来也旅游规划咨询(北京)有限公司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下,旅游产业也正经历着一场深刻变革,旅游业的竞争已从最初单个景点、景区的竞争发展到旅游线路竞争,再到旅游目的地城市竞争,直至旅游目的地区域竞争。“区域旅游一体化”理念由此应运而生,成为新时期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导向。

一、区域旅游一体化的基本特征

可将区域旅游一体化描述为“在相关旅游经济主体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打破行政体制和区划的限制,对其旅游资源和旅游产业要素进行系统的整合布置,实现区域内旅游产品和旅游要素的最优配置,从而提高该区域旅游产品的整体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以便获取最大综合效益的旅游经济行为。”其基本特征包括:

1.区域划定“去行政化”

不以行政边界作为旅游区域划定的标准,采用以特色的旅游资源自然边界或者以产业要素辐射边界为依据的区域划定标准,由此划定的旅游区域范围可以是跨省域,也可以是跨市、县的区域。

2.经营主体复杂多元

突破行政边界的旅游区域划定令其内的旅游经营主体构成更为复杂,囊括了多元级别和类型的政府机构、企业、居民等,为妥善高效处理其间关系,搭建区域旅游合作平台就变得不可或缺。

3.资源要素利用优化集约

区域旅游一体化的核心诉求在于使区域内的旅游产业要素合理优化配置和高效集约流动。这既包括对旅游资源、土地、资金等“硬性”要素的统筹开发利用,也包括对旅游品牌、人才等“软性”的联合塑造培养。

二、划定一体化旅游区域的参考标准1.文化圈层的同一性

首先,文化是区域联系的精神纽带。互通的文化基因更易于形成情感认同,减少来自宗教、语言、历史、价值、习俗等方面的隔阂和阻力,为区域旅游的发展协作提供情感基础。

其次,相同的文化圈层有助于构建主题鲜明的文化旅游产品体系。区域旅游能够通过进行更为广泛深入的文脉梳理和整合,更好的阐述呈现该区域的历史文化特征,更加系统完善的构建区域文化旅游产品体系,弥补因行政区划而导致的文化圈层割裂。从游客体验来

讲,关联性强的区域文化产品体系令其更加清晰明确地认识了解区域文化主题脉络,有序体验文化产品,深刻感受文化魅力。

2.区域交通的便捷性

旅游区域内部应不存在无法逾越的地理障碍,地理空间联系相对紧密。

在此基础上,各旅游城市、旅游景区等重要旅游节点之间应该已经拥有或正在构建高效便利、体验舒适、形式多样、四通八达的旅游交通网络,并且具备多个进出性区域交通枢纽,整合配置机场、火车站、高速公路等设施。

3.旅游产品的相容性

区域旅游发展强调内部各片区之间的协作发展和效益平衡,最大限度避免目前困扰很多地区的“极化”发展情况,因此在区域划定过程中需注意区域内各旅游片区的核心资源和产品等级差距不应过大。

如果忽略这一点,该旅游区域的绝对优势资源和产品会抑制区域内其它旅游产品的发展,形成区域“遮蔽效应”,有碍合作的顺利进行,这便与区域旅游协调发展的初衷相背离。

4.游客市场的共享性

市场决定产品,产品决定配套,这是旅游发展的宏观定律,要求根据目标市场的消费行为特征开发旅游产品和构建旅游相关配套设施体系。

因此,旅游区域的划定应尽量考虑目标市场高度共享的若干片区,这样能够有效降低区域内旅游产品和设施的综合开发与配置成本,并且便于形成鲜明的旅游区域品牌形象,针对明确的共享目标市场,统筹开展区域旅游营销,真正实现旅游区域的集约高效开发与推广。

三、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的操作内容

结合上述区域旅游基本特征和参考标准,归纳出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的操作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

1.构建旅游区域品牌

旅游品牌形象是参与旅游市场竞争的关键因素,直接影响游客的选择行为。因此,旅游区域应构建形象鲜明且统一的市场品牌形象,将区域内的重要旅游产品纳入该品牌之下,通过统筹营销推广,实现事半功倍的营销效果。

2.统筹开发产品体系

“全域产品相联系,分区产品不冲突”是区域旅游产品设计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通过对共享核心资源的全面精深挖掘和演绎,实现集约化而非同质化开发运营,提升区域旅游经济整体绩效。

3.优化旅游管理机制

区域旅游的发展范围往往涉及多个行政区划,需要建立跨行政区划旅游管理机构,实现区域间协作。为此,应结合智慧信息技术,构建区域级智慧旅游管理系统,作为共享平台,统筹即时实现区域旅游信息收集处理、旅游服务供给和旅游管理调控。

4.引入二次分配机制

在不同行政区划、部门、企业之间合理构建“区域旅游发展基金”、“旅游专项财政收入转移支付”等经济收益二次分配机制,将旅游“前台”地区、企业、项目的直接收益通过财税和融资手段,用于“前台”的保护和发展。

5.建立环保联防机制

生态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安全对于区域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因此,需要具有前瞻性的推行区域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和建立公共安全预警机制,为游客构筑和谐安全的旅游环境。

总之,区域旅游一体化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旅游产业发展的高级形态。旅游业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应同业界、学界密切合作,探索区域旅游发展改革之路,令“一体化”立足长远,落到实处。

我国旅游产业区域结构的影响因素

我国旅游产业区域结构的影响因素

我国旅游产业区域结构的影响因素 1.基础环境状况 所谓旅游产业发展运行环境,是指影响旅游经济运行的各种因素的总和,由旅游经济运行的间接环境和旅游经济运行的直接环境共同构成。其中,旅游经济运行的间接环境主要指政治经济环境、社会文化人口环境、科技环境、自然环境等。而旅游经济运行的直接环境指与旅游企业市场经营活动直接发生关系的具体环境,是决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环境,主要由旅游企业自身、供应商、中间商、竞争者、顾客(消费者)、公众等要素构成。 在间接环境中,一些基本设施如交通运输设施、区域金融服务设施、邮电通讯设施、排污处理设施、环境卫生设施等,是值得关注的。特别是交通运输设施,直接会影响到旅游产业的布局,影响产业区域结构。 间接环境中,自然环境对区域旅游产业布局的影响也已为人们所认识。这些都属于一些区位条件。从学术角度看,旅游经济学研究中的区位条件主要包括经济区位、地理区位、旅游区位三个方面,区位条件主要通过交通、位置、通讯等综合作用来影响区域旅游竞争力。其中,地理环境具有经度地带性和纬度地带性的特点,处于不同地理位置的区域,其旅游资源禀赋也因其地理环境不同而形成了自身的特征,其旅游吸引力也不同,发展情况也就不同;经济区位优越的区域常常会充分发挥其区位优势,全力发展区域经济,其经济的发展水平获得提高。从基础设施投资角度看,旅游的区位条件往往可以决定一个旅游区域的资源、规模、价格和前景,其空间竞争力为此亦受到影响。这些都将影响旅游产业区域的结构。特别是旅游资源,对其的影响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旅游资源的分布及种类,都将影响着区域结构。旅游资源是旅游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旅游区域结构都将随着旅游资源进行构建和完善。 2.经济发展环境 影响旅游产业发展及其产业布局的间接环境中,经济环境的重要性正变得越来越突出,经济规模、经济开放度和产业关联都是重要因素。在产业关联视角看来,旅游产业的链条长,与各种产业关联度大,这其中就囊括了餐饮、住宿、出行、购物等与其共享相关基础设施和产业链条的产业,不仅如此,甚至文化事业、通讯、工业、金融保险、建筑、教育等都为旅游产业提供原材料或其他支撑。为旅游业提供有力支撑和信息流、技术流、资本流、人力资源流双向融通的产业则可以使旅游业的供给能力得到加强。这些都将影响到旅游产业区域结构。 3.政策制度因素 作为制度重要提供者,政府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干预程度或者说对经济发展市场化制度水平的影响是值得注意的。就旅游产业发展来看,政府作用在于为一定区域内旅游产业发展创造一个具有竞争优势的宏观环境,更具体来说,其作用应体现在政策支撑、资金引导和推动立法等领域。 具体阐述如下:(1)直接相关的产业政策。政府在约束性文件中设定的旅游产业总体发展目标、发展方向、旅游投资政策和旅游产业开放政策等具体规制,是发展旅游业的基本指导,也是实践中最具有明显效果的政府文件。(2)一个规范和健康的旅游市场,离不开旅游立法。这些法律法规是合理开发旅游资

旅游发展城乡一体化探究

旅游发展城乡一体化探究 统筹城乡发展,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旅游业作为新兴产业,能够极大地推动经济的增长。同时,旅游产业也是欠发达地区具有 比较优势、率先实现对外开放和跨越式发展的产业。陕西渭河流域旅 游资源丰富,旅游产品类型多样,但旅游发展总体尚处于初级阶段。在 城乡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为了提升渭河流域区域旅游业的竞争力,确保 旅游业在城市和乡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空间相互作用理论、增 长极理论、区域旅游空间、一体化旅游入手构建了城乡旅游一体化的 发展模式。 一、理论基础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认为,2个地理区域间通过货物、人口、货币和信息 等流动,相互依赖、相互作用1。同一区域的城市和乡村属于不同地域 单元,虽然在空间上紧密联系,但是城市与乡村各种资源的禀赋、经济 发展水平、人口职业结构要求、资金以及信息拥有量等存有差别,并在 某种水准上形成互补,从而诱发城市和乡村之间货物、人口、货币和信 息等要素持续流通和往来,对城市和乡村的持续融合起到重要作用。 1950年,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在《经济空间:理论与使用》一书中首次提出增长极的概念。在区域旅游发展过程中,增长极包含了三 大涵义:第一,作为旅游经济空间上的推动型“制高点”;第二,作为旅 游地理空间上的产业集聚中心;第三,作为旅游流集散单元。因为区域 旅游发展的地区不平衡现象普遍存有,所以区域旅游经济始终表现从不 平衡到相对平衡的发展趋势。旅游发展的早期阶段中,在开发条件的限 制下,各地区总是集中力量优先培育高等级的增长极。在区域旅游空间 的拓展阶段,有必要以重要节点为中心,有意识地选择交通线作为区域 开发纽带和客流运行通道的生长轴,并沿着生长轴的方向实行旅游开发。在旅游增长极的基础上形成旅游发展轴,同时整合周边旅游资源,实现 区域旅游空间重组,最终形成一个代表区域旅游整合体的新型空间战略 格局2。

旅游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统计研究.pdf

摘要:处于新常态经济环境下,旅游业俨然已经成为调整区域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旅游经济理论为依据可以得知,发展旅游业不仅能够增加区域内的国民经济收入、带动区域产业协调发展、扩大就业范围、赚取更多外汇,同时还能够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等。河北省作为京津冀区域的一部分,与京津地区相比,其经济水平、社会发展水平等仍然较低,所以为了进一步促进河北省区域经济发展,可以充分发挥旅游业的优势,促进河北省经济增长。 关键词:旅游业;区域经济;统计研究 这几年,我国旅游业发展脚步匆匆,成为促进区域经济稳步增长的动力源泉。处于区域旅游业持续繁荣发展的社会环境中,我国已经将旅游产业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性关注。河北省本身具备丰富多元的旅游资源,据可靠数据显示,2018年河北省旅游业已经实现7000多亿元的收入,极大地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当前河北省旅游业的收入与资源之间仍然存在着不匹配的矛盾,因此应该对旅游资源加大开发力度,保证河北省旅游产业的经济地位,促进河北省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 一、对河北省旅游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相关性进行探究 通过调查《河北省统计年鉴》可以得知,我国河北省在过去几年的时间中,2013年到2017年旅游总收入(单位:亿元)分别为:2000、2850、3650、4670、5600,在这一时间段中的GDP(单位:亿元)为:28553.65、29530.25、30132.56、32064.68、33251.26。从上述数据中分别选择两个指标,并借助于“旅游总收入”指标来表示旅游产业而实际发展情况,以“地区生产总值”指标来表现经济增长情况。假设河北省旅游总收入为变量Xi,地区生产总值(即GDP)为Yi。最终求出河北省旅游收入与地区生产总值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8.通过科学的统计检验最后的结果为:当显著性水平设定为0.01时,对应的相伴概率值则小于或者等于0.01。换句话说:河北省的旅游总收入与地区生产总值显著相关,并保持正相关。如果河北省旅游业收入增加,则会带动地区生产总值的收入增加。因此,河北省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河北省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 二、河北省旅游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策略建议 (一)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在河北省旅游业的发展中,旅游区的政府应该及时转变自身职能,有效降低政府操控程度,合理挖掘市场资源的内在价值,科学配置相关资源,以市场力量主导旅游经济的发展。现阶段,河北省一些旅游区域中存在开发过度、过于追求经济利益、盲目开发的情况。故此,政府应该完善市场运行制度,及时出台相关政策,调整旅行社的价格,确保正常有序的旅游市场竞争环境,对旅行社不符合规定的操作及时处罚改正。与此同时,政府应该加强对旅游业从业人员的考核,保证导游持证上岗,使旅游相关的从业人员能够为游客提供专业化、优质化的旅游服务,进而促进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只有制度先行,才能够保证旅游产业的有序发展,进而推动当地地区生产总值的不断提升。政府应该创新旅游发展模式,规范市场操作行为,建立健全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旅游经济质量,促进旅游产业的长远发展。(二)开发特色旅游产业,构建多元化旅游模式。河北省应该按照自身的区域旅游特征,构建多元化旅游模式,如休闲旅游、节假日度假旅游、短途观光游等。首先,完善旅游自营地的建设,对于河北省旅游区域进行科学规划,主要分为内地旅游区、坝上草原旅游区、沿渤海地区旅游区。按照沿渤海地区的区域划分特征,可以将唐山湾三岛、南北戴河等海滨海岛型营地进行旅游规划;按照坝上草原的特征可以构建草原旅游区为特色,对沿线景点、著名景观、休闲游区作为基本建设点,加快草原工程的建设与实施。其次,河北省应该牢牢把握京张2022年冬奥会的机会,以承德、张家口等地为建设核心,构建中国冰雪旅游景区。最后,以旅游产业与传统文化进行有效融合,构建典型特色型旅游。在旅游业中,可以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如避暑游乐、休闲娱乐、农产品等。同时,促进民间艺术与民俗风情的有效结合,挖掘观光教育与科普教育,对传统文化、传统艺术、传统村落等加强保护,合理开发利用。(三)积极创新“旅游+”产业,促进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首先,河北省可以将一些旅游区打造成医疗养生基地,以示范基地建设作为基本方向,如建设以岭健康城养生基地。同时,以促进区域旅游养生基地发展为基本目标,对霸州国家温泉、白洋淀温泉、平山温塘等地区加大建设开发力度,构建养生开发旅游区。其次,制定“旅游+中医药”计划,对内丘、巨鹿、安国等重要的中医药旅游地进行建设,重点以“养成+放松+休闲”为理念,推动旅游区域的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 综上所述,河北省的旅游产业发展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与基础,但是在不断发展中仍然面临着新的挑战与难题,其与发达城市之间仍然存在着显著差距。故此,为了进一步促进河北省区域经济的发展,应该充分发挥旅游业的优势,政府积极发挥主导作用,为河北省旅游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与氛围,进而促进旅游业与其他行业的有效结合,采取多种方式培养旅游业专业人才,增强旅游业的竞争力,进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程瑞芳,卢晓宾.河北省旅游业与旅游交通和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关系分析[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5,15(02):83-86. [2]耿峥嵘,王凯勃.我国旅游业与区域发展协同研究———以全域旅游为背景[J].北方经贸,2018,(11):149-151. [3]王志燕.山东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时空耦合分异研究———基于2005-2015年面板数据的分析[A].中国旅游研究

区域旅游规划原理

区域旅游规划原理 【一】考察目标 1.了解区域旅游规划的理论基础; 2.熟悉区域旅游规划的差不多内容与一般范式; 3.能够运用相关理论技术进行旅游专项规划分析 【二】题型结构:各题型分值及总分〔100分〕 1、名词解释与填空题(约占30%,30分,每题5分,共计6题) 2、问答与论述题(约占40%,40分,每题10-15分,共计3-4道题) 3、案例分析题(约占30%,30分,每题30分,共计1道题) 【三】考试方式及时间 考试方式为笔试,时间为2小时。 【四】考试内容 第一章区域旅游规划概述 1.了解区域旅游规划与其相关学科的关系; 2.了解旅游人类学、旅游地理学、区域科学、景观生态学等学科基础理论; 3.熟悉区域旅游规划编制差不多模式和技术程序; 第二章旅游市场分析与预测 1.了解旅游市场分析预测理论与技术; 2.能够分析旅游市场特征及其妨碍因素; 1.了解旅游资源分类方法; 2.能够对旅游资源价值与旅游容量进行评价; 第四章旅游产品开发规划 1.了解旅游产品概念与产品生命周期; 2.了解旅游产品谱系及其产品特征; 3.掌握旅游产品规划开发模式; 4.能够进行旅游产品设计; 第五章旅游目的地营销规划 1.了解目的地营销概念及目标市场的分析界定 2.熟悉旅游目的地形象设计内容与塑造方法; 3.了解目的地促销战略、促销原那么与方促销式; 4.掌握营销活动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第六章旅游空间结构与土地利用规划 1.了解旅游空间结构研究进展及差不多理论; 2.能够进行旅游空间相互作用分析; 3.了解游憩用地的一般原那么; 4.了解游憩用地的空间格局和分类; 5.了解出游旅游空间模型; 6.掌握旅游区内游径设计的原那么和方法; 第七章旅游支持系统规划 1.了解旅游支持系统规划的重要性与意义; 2.了解旅游交通、旅游接待、旅游服务、旅游解说系统规划的要紧内容; 3.了解旅游支持系统规划实施的保障体系; 4.能够因地制宜进行旅游目的地支持系统的规划设计; 第八章可持续旅游进展规划 1.理解旅游可持续进展的涵义和内容; 2.了解旅游进展的自然与人文环境妨碍; 3.了解旅游环境规划设计的要紧内容; 4.了解旅游环境妨碍评价程序与旅游环境操纵与治理; 【五】参考教材

旅游产业聚集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动态影响

旅游产业聚集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动态影响 摘要:选取区位商测度旅游产业聚集水平,使用2000~2014年31个省份旅游产业、旅行社、星级酒店的面 板数据,建立PVAR模型,研究旅游产业聚集对区域经济发 展的动态影响机制。实证结果表明,各省份旅游产业聚集水平逐年提高,区域间差距有缩小趋势。总体来看,旅游产业聚集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发展,其作用具有滞后特征。就不同区域而言,旅游产业聚集能在短期内较大程度地拉动中西部区域经济增长,而对东部地区的影响较微弱。 关键词:旅游产业聚集区域经济面板VAR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6-063-03 一、引言 旅游产业聚集现象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 产物,关于旅游产业聚集及其效益的一系列研究也随之发展。Michael(1998)率先提出旅游业适合集群化发展,其聚集效应显著。Jackson(2006)对澳大利亚的旅游产业聚集进行研究,发现聚集可以实现资源丰富地区的优势转换。国内方面,刘春济和高静(2008)选用EG指数计算了我国1997~2005年间的旅游产业集聚程度。王兆锋(2010)分析了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并以湘鄂渝黔边区为例提出提升区

域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对策。刘佳和于水仙(2013)运用面板数据协整检验与格兰杰因果检验考察旅游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基于对国内外研究成果的梳理,笔者发现目前学界关于旅游产业聚集的测度及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的理论分析较为深入,但基于不同区域的实证研究较少。有文献指出,旅游产业聚集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存在内生性问题,在实证研究方面可以采用工具变量加以解决。同时,聚集经济的效益是不断积累的动态过程,而现有的研究结果很少体现出旅游产业促进经济增长的动态性特征。鉴于此,本文选用2000~2014年全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PVAR模型研究旅游产业聚集对我国东、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的动态影响机制,从而为制定基于产业集聚的区域经济增长战略提供理论支撑,为制定区域公共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二、研究方法 (一)综合区位商指数 区位商LQ(Location Quotient)又称专门化率,由哈盖特(P.Haggett)首先提出并用于区位分析,它反映了整个区域中某一产业部门的聚集程度。传统的区位商以单项指标(如产值)进行测度,不同的指标常会对测度结果产生一定影响。为此,本文以区位商为基础构造综合区位商指数kQ (简称为区位商),结合多项指标刻画一个区域旅游产业的

高中地理—— 现代旅游对区域发展的意义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选修3[人教版] 第一章现代旅游及其作用 第二节现代旅游对区域发展的意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标:辩证地看待旅游业的发展对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的作用和负面影响。 教学重点:旅游业的发展对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的作用。 教具准备:自制图表、图片等 教学方法:导思——点拨、启发式教学 教学过程: 一、拉动经济发展 旅游业被称为“朝阳产业”。从世界范围来看,旅游业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产业之一,并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 通过学习表1.1,了解以下知识: ①国际旅游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最高的国家是泰国,达6.2%; ②国际旅游收入与出口总额之比,最高的国家是埃及,达80%; ③国际旅游业已经成为一些国家重要的经济支柱。 (1)发展国际旅游,能够增加国家外汇收入。 说明: ①国际旅游是指跨越国家或地区的旅游活动。发展国际旅游可利用旅游资源和旅游设施,通过旅游服务而获取外汇。 ②世界上许多国家,如西班牙、瑞士、奥地利、泰国等,都将旅游创汇作为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 ③我国旅游外汇收入呈逐年上升趋势。 改革开放后,我国入境旅游蓬勃发展,旅游的发展给国家带来大量的外汇收入。我国旅游外汇收入呈逐年上升趋势。 (2)发展国内旅游业是回笼货币、稳定市场的一个重要途径 国内旅游作为一项消费活动,可以把居民手中的部分消费资金(货币)回笼到国家手中,既能减轻商品市场的压力,又能刺激旅游者新的需要,促进生产的发展。 该图拍摄的是2004年“十一黄金周”青岛海滨人潮涌动的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旅游已不再是少数人的特权和奢侈品,而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3)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说明:旅游业的发展是建立在物质资料生产和发展的基础之上。同时,旅游业的发展又为相关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需求,能直接或间接带动交通运输、商业服务、建筑、邮电、金融、房地产、外贸、轻纺、旅游纪念品等产业的发展。因此,旅游业是“一业依百业…一业带百业”的行业。

旅游开发对区域经济的不利影响旅游开发弊大于利

旅游开发弊大于利 、旅游开发对经济的不利影响 1. 影响经济收入:旅游地流动人口大,当地收入呈淡季旺季变化,收入不稳定;景区保护与经济收入往往呈反比,也就最终制约经济的发展;靠天吃饭,投机生意较多,一定程度给经济收入带来负面影响。 2. 旅游过度超前发展:由于对旅游产业经济特点的片面理解,有些旅游资源丰富但开发条件尚不具备的地区,过度超前发展,旅游产业配套设施例如交通、通讯投资很大,其结果旅游经济效益不高,对区域经济没有起到应有的推动作用。 3. 过分依赖旅游业: 过重依赖旅游业会影响国民经济的稳定,作为现代旅游活动主要组 成部分的消遣度假旅游有很大的季节性。旅游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取 决于客源地居民的收入水平、闲暇时间和有关旅游度假的流行时尚,而这些都是旅游接待国或地区所不能控制的。从供给一方来看,旅游需求还会受到接待地区各种政治、经济、社会乃至某些自然因素的影响。 4. 影响产业结构发生不利变化: 服务行业的高收入会使传统行业受到影响,越来越多的旅游地居民加入服务行业,出现弃农从商现象等。 5. 通货膨胀和土地价格上升: 旅游者消费能力高于旅游目的地的居民,他们能够出高价购买食、 住、行以及旅游纪念品为代表的各种物质商品。在经常有大量游客 来访的情况下,则难免引起旅游目的地的物价上涨,同时随着旅游 业的发展,土地价格也会迅速上升,影响当地居民的住房建设与发 展。 6. 旅游招商引资中的制度机会主义: 在旅游招商引资过程中,由于东道地区与投资者的权力关系不平

等、信息不对称以及地方官员考核制度不合理等因素的存在,投资 者的投资行为往往会演变为一种制度性机会主义行为 二、旅游开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1.对自然环境:1>. 旅游与植物 人类的旅游活动对地表植被和植物的影响可分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大类。直接影响行为包括移除、踩踏、火灾、作为营火材料采集和对水生植物的危害。间接影响财包括外来物种引入、营养盐污染、车辆废气、土壤流失等问题,这些都会间接地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健康。 1)大面积移除 这是人类旅游活动对植物的最直接伤害。比如,为兴建宾馆、停车场或其他旅游设施,大面积的地表植被剔除,甚至还从外地搬来其他土壤进行客土,以符合工程上的要求,这无疑是对植物族群抄家灭族的行为。 2)游客践踏 旅游活动对植物的影响中,游客践踏是最普遍的形式。只要游客一踏上公园或绿地,他的双脚就可能施压于植物身上。游客观赏自然风景区后,势必产生植物种群的改变,即使是轻度的使用,有时也会造成重大的变化。游客对植物践踏行为会引起一系列的相关反应。如会影响到植物种子发芽,因土壤被踩实而导致幼苗无法顺利成长;对于已成长的植物,则可能因踩踏而导致其生理、形态等发生改变;步行道规划设计不合理,也可能影响到濒危植物物种生长;游客所搭乘的交通工具常会留下车痕,造成植物组成的改变。 3)采集 采集也是对植物的一种伤害行为。游客最常见的采集动机是想摘 某朵漂亮的花,或想尝尝果实的滋味,或是想带一部分植物回家种植。此外,许多游客迷恋植物的神奇疗效,一到野外看见药用植物就摘,使许多药用植物的天然族群愈来愈少。 此外,由于旅游者不慎或管理不善可能导致的森林火灾,致使植被覆盖率下降;任意砍伐树、竹作木屋、竹屋和烧柴等,毁坏了一些幼木,改变了森林树龄结构;大量垃圾堆积,导致土壤营养状态改变,还会造成空气和光线堵塞致使生态系统受到破坏等。 2>.旅游与动物

(发展战略)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欠发达地区一方面拥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以及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另一方面,面临着资金、技术和人力资本的短缺,因此,欠发达地区发展旅游业就面临着合理的技术选择的问题。合理的技术选择决定了欠发达地区旅游业发展所采取的战略,也决定了其在未来的旅游市场上的竞争力。我们认为,一个地区经济结构是由其要素禀赋结构内生决定的,具体到某一产业也是如此。也就是说,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必须充分考虑其要素禀赋结构,考虑该国或地区的旅游资源、资金、技术等要素的构成状况,充分利用其比较优势,而不是忽视自身条件,一味谋求他山之石。不同的地区有其不同的要素禀赋结构,因此旅游业发展所选取的战略也应有所不同。欠发达地区的自身特点决定了其旅游业发展必须选择与之相符的技术路径棗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 一、从要素禀赋结构看比较优势 1.现实中的问题 丰富的旅游资源,是欠发达地区发展旅游业,进而改善其经济结构的基础。发展旅游业具有非常明显的乘数效应,就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而言,通过大力发展旅游业可以带动第三产业及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对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改善投资环境,进行资本积累,摆脱贫困,增加区域经济的综合实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如何将欠发达地区的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效益,关键是欠发达地区如何按旅游业自身的特点并结合本地区旅游资源的状况来作出旅游业发展的战略选择。然而,欠发达地区在选择旅游业发展战略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相互效仿的生产和发展行为。与之相伴的结果:一是欠发达地区旅游

业缺乏自生能力,即自我造血机能;二是产业、产品缺乏竞争力。效仿的生产和发展行为,看似可以规避欠发达地区的资本和技术的不足,以期节约成本,但实际上,这一思路是缺乏效率的。我们认为,只有从当地旅游资源条件出发,综合考虑其要素禀赋结构,欠发达地区才能真正做到规避资本、技术的不足,才能产生成本优势。 2.两种要素禀赋结构条件下的技术选择 几乎所有的欠发达地区都存在着资金、技术和人力资源的短缺,如果采取效仿的生产和发展旅游业的技术选择,则欠发达地区就会面临着资本、技术的挑战和相对较高的成本。假定现有两个旅游企业,一个是发达地区的,另一个是欠发达地区的,发达地区的旅游企业面对着资本、技术的相对丰裕,而旅游资源相对缺乏;欠发达地区的旅游企业面对的是资本、技术相对缺乏,而旅游资源相对丰裕。那么,在图1的模型,发达地区的旅游企业就会选择Q1的等产量线组织生产,而欠发达地区的旅游企业就会选择Q2的等产量线组织生产。只有这样,这两个企业才能够在相互的成本优势中取得成本优势。如果情况相反,则两个旅游企业都将丧失彼此的成本优势。 在竞争性市场中,资本、技术和旅游资源的相对价格取决于该经济的要素禀赋结构,资金、技术和旅游资源的相对丰裕和稀缺程度。当旅游资源相对丰裕,而资本、技术相对稀缺时,等成本线就类似于图1中的C1,反之,当资本、技术相对丰裕而旅游资源相对稀缺时,等成本线就类似于图1中的C2。在一个资本和技术相对昂贵而旅游资源相对便宜的条件下,生产既定数量的旅游产品,A 点代表的技术成本最低;反之,G点所代表的技术成本最低。如果欠发达地区和发达地区的旅游企业都放弃自身的要素禀赋条件,要取得A点上的最优,就必须

旅游开发对区域经济的不利影响旅游开发弊大于利

旅游开发弊大于利 一、旅游开发对经济的不利影响 1.影响经济收入: 旅游地流动人口大,当地收入呈淡季旺季变化,收入不稳定;景区保护与经济收入往往呈反比,也就最终制约经济的发展;靠天吃饭,投机生意较多,一定程度给经济收入带来负面影响。 2.旅游过度超前发展: 由于对旅游产业经济特点的片面理解,有些旅游资源丰富但开发条件尚不具备的地区,过度超前发展,旅游产业配套设施例如交通、通讯投资很大,其结果旅游经济效益不高,对区域经济没有起到应有的推动作用。 3.过分依赖旅游业: 过重依赖旅游业会影响国民经济的稳定,作为现代旅游活动主要组成部分的消遣度假旅游有很大的季节性。旅游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客源地居民的收入水平、闲暇时间和有关旅游度假的流行时尚,而这些都是旅游接待国或地区所不能控制的。从供给一方来看,旅游需求还会受到接待地区各种政治、经济、社会乃至某些自然因素的影响。 4.影响产业结构发生不利变化: 服务行业的高收入会使传统行业受到影响,越来越多的旅游地居民加入服务行业,出现弃农从商现象等。

5.通货膨胀和土地价格上升: 旅游者消费能力高于旅游目的地的居民,他们能够出高价购买食、住、行以及旅游纪念品为代表的各种物质商品。在经常有大量游客来访的情况下,则难免引起旅游目的地的物价上涨,同时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土地价格也会迅速上升,影响当地居民的住房建设与发展。 6.旅游招商引资中的制度机会主义: 在旅游招商引资过程中,由于东道地区与投资者的权力关系不平等、信息不对称以及地方官员考核制度不合理等因素的存在,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往往会演变为一种制度性机会主义行为 二、旅游开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1.对自然环境: 1>.旅游与植物 人类的旅游活动对地表植被和植物的影响可分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大类。直接影响行为包括移除、踩踏、火灾、作为营火材料采集和对水生植物的危害。间接影响财包括外来物种引入、营养盐污染、车辆废气、土壤流失等问题,这些都会间接地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健康。 (1)大面积移除 这是人类旅游活动对植物的最直接伤害。比如,为兴建宾馆、停车场或其他旅游设施,大面积的地表植被剔除,甚至还从外地搬来其他土壤进行客土,以符合工程上的要求,这无疑是对植物族群抄家灭

旅游开发对区域经济的不利影响旅游开发弊大于利讲课教案

旅游开发对区域经济的不利影响旅游开发 弊大于利

旅游开发弊大于利 一、旅游开发对经济的不利影响 1.影响经济收入: 旅游地流动人口大,当地收入呈淡季旺季变化,收入不稳定;景区保护与经济收入往往呈反比,也就最终制约经济的发展;靠天吃饭,投机生意较多,一定程度给经济收入带来负面影响。 2.旅游过度超前发展: 由于对旅游产业经济特点的片面理解,有些旅游资源丰富但开发条件尚不具备的地区,过度超前发展,旅游产业配套设施例如交通、通讯投资很大,其结果旅游经济效益不高,对区域经济没有起到应有的推动作用。 3.过分依赖旅游业: 过重依赖旅游业会影响国民经济的稳定,作为现代旅游活动主要组成部分的消遣度假旅游有很大的季节性。旅游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客源地居民的收入水平、闲暇时间和有关旅游度假的流行时尚,而这些都是旅游接待国或地区所不能控制的。从供给一方来看,旅游需求还会受到接待地区各种政治、经济、社会乃至某些自然因素的影响。 4.影响产业结构发生不利变化: 服务行业的高收入会使传统行业受到影响,越来越多的旅游地居民加入服务行业,出现弃农从商现象等。

5.通货膨胀和土地价格上升: 旅游者消费能力高于旅游目的地的居民,他们能够出高价购买食、住、行以及旅游纪念品为代表的各种物质商品。在经常有大量游客来访的情况下,则难免引起旅游目的地的物价上涨,同时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土地价格也会迅速上升,影响当地居民的住房建设与发展。 6.旅游招商引资中的制度机会主义: 在旅游招商引资过程中,由于东道地区与投资者的权力关系不平等、信息不对称以及地方官员考核制度不合理等因素的存在,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往往会演变为一种制度性机会主义行为 二、旅游开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1.对自然环境: 1>.旅游与植物 人类的旅游活动对地表植被和植物的影响可分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大类。直接影响行为包括移除、踩踏、火灾、作为营火材料采集和对水生植物的危害。间接影响财包括外来物种引入、营养盐污染、车辆废气、土壤流失等问题,这些都会间接地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健康。 (1)大面积移除 这是人类旅游活动对植物的最直接伤害。比如,为兴建宾馆、停车场或其他旅游设施,大面积的地表植被剔除,甚至还从外地搬

旅游总体规划

旅游总体规划 (overall tour plan 调查评价的基础上,根据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综合分析旅游 区资源特点和社会经济技术条件,提出旅游区发展战略;确定旅游区的性质;划 定旅游区和风景区的范围及外围保护地带; 划分景区和其他功能区;制定保护和 开发利用风景名胜资源的措施;确定旅游区的接待容量和游览活动的组织管理措 施;对风景区的总体布局、绿化、交通、水电、旅游服务设施进行统筹安排、全 面规划;进行总体投资预算和效益分析; 进行环境经济及社会影响评价分析。 它 也常包括某些专题规划(或称部门规划)的内容,如旅游资源调查、评价和开发; 客源市场调查、分析和规划;旅游线路设计和规划;旅游商品设计规划;旅游环 境保护;旅游管理和人才培训计划等。旅游总体规划是与旅游部门规划对应而言, 它具有全局战略性,对景区内各景点及具体建筑项目不作详细规划。 旅游总体规划的四大特点 1. 可操作性 旅游总体规划的可操作性特点,主要是指其实用性强。在这一点上,它与旅 游发展 规划有着明显的不同。旅游发展规划的战略性、指导性、原 贝U 性很强,但 战术性很差,而旅游总体规划则战术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都很强,可以切实指 导旅游区的建设、布局和发展。旅游总体规划是旅游区建设与发展的蓝图,是在 密切联系实际、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产生的,对各种问题的研究都比较深入、 具体。因此,其实用性强是自然而然的。 2. 系统性 旅游总体规划的系统性特点,主要体现在其规划内容上,即通过旅游总体规 划,抓 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核心问题, 按照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用大旅游观 念看待旅游业产业体系,将国际旅游、国内旅游和当地居民的休闲游憩活动视为 完整的市场系统,构筑区域旅游产业板块,将众多旅游相关产业纳入政府 “大旅 游管理”体系,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旅游发展目标, 为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 供决策支持和政策保障。所谓总体规划,就其名称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规划内 容的系统性,否则就名不副实。 3. 具体性 旅游总体规划不仅要求其内容具有系统性、完整性、而且要求其详细、具体, 即旅游总体规划对旅游产品体系、旅游支撑体系和旅游保障体系中的任何一个问 题都要事无巨细地认真对待,要对旅游资源、旅游市场、发展目 标、战略部署、 空间布局和功能组合等进行具体 的分析和研究, 实。总体规划不是大而空的规 划,而是大而实、 4. 层次多样 旅游总体规划的期限可分为:近期规划为 期规划在10年以上,并对20年以后的旅游发展做出 轮廓性的规划安排。 的内容看,是“近详远略”, 如近期规划既要充分考虑旅游区内知名景点的开发 及其道路交通的修建,还要考虑基本生活需求设施、基本娱乐、商业、服务设施 和基础公用设施的建设,包括主要的饭店、宾馆、水电、通讯、出入交通网和商 店等,以满足旅游者基本的食、宿、游、购、娱的)又称旅游综合规划,是在旅游资源 对实施规划的具体措施要逐项落 全而实的规划。 3—5年,中期规划6—10年,远 从规划

旅游发展对区域产生的社会影响

旅游发展对区域产生的 社会影响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旅游发展对区域产生的社会影响 旅游的发展对区域的经济增长拥有巨大的贡献,也有助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当然,旅游的发展也同样影响着区域社会的发展。但是,事物的发展都带有两面性,旅游的发展不仅给区域的社会发展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 旅游的发展有利于对区域的开发,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对环境造成了破坏。就以哈尔滨为例,为了吸引游客,引进资金,当地政府会加大投入和力度,来建设和修善一些景区和美化环境,还会在道路、城市规划等方面进行改善,哈尔滨这些年的建设很不错,地铁马上就要投入运行了。这当然是好事了。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旅客的素质参差不齐,有的旅客不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因而经常能看到旅客破坏环境的现象,每年冰雪节开幕后,总有人在观看的同时损坏冰雕、冰灯,还有些人不注重环保,乱扔垃圾等现象随处可见。近年来,因旅游带来的环境问题也颇多的,举办露营的地方土壤招破坏,农家乐等地方植物招踩踏,植物园等观赏到地方植物招采摘,举办水上运动的地方水体招污染等等现在,可见旅客的素质亟需提升。 旅游的发展有助于当地人民思想的开拓和提升,但同时可能使一些不好的思想观念传入,影响当地人原本的淳朴。以肇庆曾村为例,暑假的时候我们在那里支教,能深深的感受到由于旅客人数的增加,通过与旅客的交流学习,曾村当地人的思想观念更加开阔,他们变得更加与时俱进,懂得利用互联网直接与超市等合作,及时批量销售自己的商品,懂得利用淘宝等手段进行零售,以及适合城市旅客愉快休闲需要,开通直通车让他们进来举办农家乐等等。要知道在此之前,他们完全是依靠自己到市场去卖,等外面商铺进行收购,有时候就不得不亏本,所以旅游的发展确实开阔了他们的思想观念,融入互联网时代。但与此同时,曾有一部分曾村的村民也变得更加追逐金钱,由于游客增加,人手不够,他们选择让他们的孩子帮助其举办农家乐、引导旅客,让孩子放弃学业。此外,还有些孩子因为文化程度不够,跟旅客学起了脏话,出口成“脏”,甚至还引以为荣,从这个角度上看,旅游的发展也确实对使有些当地人失去了他们原有的淳朴,变得更加物质化了。

旅游规划收费标准 (2)

旅游景观规划收费标准 一.区域旅游规划 (一)总体规划 最低收费40万; 1)规划范围:乡镇级行政区界,40万; 2)规划范围:县级或跨乡镇级行政区界,60万; 3)规划范围:地市级或跨县级行政区界:80万; 4)规划范围:副省级、省级或跨地市级行政区界:120万; 5)规划范围:跨省级行政区界:150万; (二)提升规划、总规修编最低收费30万; 1)规划范围:乡镇级行政区界,30万; 2)规划范围:县级或跨乡镇级行政区界,50万; 3)规划范围:地市级或跨县级行政区界:70万; 4)规划范围:副省级、省级或跨地市级行政区界:100万; 5)规划范围:跨省级行政区界:120万; (三)难度系数 根据规划地区偏远程度、面积与人口状况、资源禀赋、时间要求、附加要求等,上述费用需乘以1.2~2.0。 (四)工作进度及付款方式 1)首次现场考察(未签协议之前):甲方支付全部差旅、食宿费用,并支付壹万元作为咨询费。(如达成合作协议,这一费用可在未来规划设计费中扣除); 2)签订合作协议后,5个工作日内支付项目首付款50%; 3)初稿汇报:收到项目首付款45~60天提交并汇报规划初稿,项目汇报后个工作日内支付第二笔款30%; 4)规划评审:收到第二笔款后30~45天提交规划评审稿,评审通过后5个工作日内支付第三笔款20%,付款总比例达100%; 5)提交规划成果:规划评审通过后15~30日内,提交最终规划成果。 注:根据项目难度系数及甲方对项目的推进情况,每一阶段工作时间可相应增减。 二.场地旅游规划(公园度假区、风景区、休闲娱乐区、商务游憩区、产业园区等)

(一)总体规划阶段 一般收费:最低收费30万; 1)1~5平方公里:每平方公里2.0 万,总费用=30万元+(X—1)*2.0万元; 2)5~10平方公里:每平方公里1.0万,总费用=38万元+(X—5)*1.0万元; 3)10~50平方公里:每平方公里0.5万,总费用=43万元+(X—10)*0.5万元;4)〉50平方公里:每平方公里0.2万,总费用=63万元+(X—50)*0.2万元。 (二)概念性规划阶段 一般收费:最低收费30万; 1)1~5平方公里:每平方公里1.0万,总费用=30万元+(X—1)*1.0万元; 2)5~10平方公里:每平方公里0.5万,总费用=34万元+(X—5)*0.5万元; 3)10~50平方公里:每平方公里0.2万,总费用=36.5万元+(X—10)*0.2万元;4)〉50平方公里:每平方公里0.1万,总费用=44.5万元+(X—50)*0.1万元。(三)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 一般收费:最低收费30万; 1)10~50公顷:每公顷0.4万,总费用=30万元+(X—10)*0.4万元; 2)50~100公顷:每公顷0.3万,总费用46万元+(X—50)*0.3万元; 3)100~200公顷:每公顷0.2万,总费用=61万元+(X—100)*0.2万元; 4)〉200公顷:每公顷0.1万,总费用=81万元+(X—200)*0.1万元。 (四)修建性详细规划阶段 一般收费:最低收费50万; 1)10~50公顷:每公顷1万,总费用=50万元+(X—10)*1万元; 2)50~100公顷:每公顷0.8万,总费用=90万元+(X—50)*0.8万元; 3)100~200公顷:每公顷0.6万,总费用=130万元+(X—100)*0.6万元; 4)〉200公顷:每公顷0.4万,总费用=190万元+(X—200)*0.4万元。 (五)难度系数 根据规划区偏远程度、资源秉赋、场地条件、时间要求等,上述费用需乘以1.1~1.5。(六)详细规划面积: 详细规划中涉及的咨费面积为有效规划面积,而非项目涉及面积。 (七)工作进度及付款方式

基于“互联网+旅游”的区域旅游合作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a15605594.html, 基于“互联网+旅游”的区域旅游合作研究 作者:王学典朱斌 来源:《市场周刊》2016年第03期 摘要:“互联网+”的新思维为区域旅游合作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为区域旅游合作的发展注入了新理念,还为区域旅游合作的信息整合提供了新支持,更促进区域旅游合作产业的创新与转型升级。文章依托“互联网+旅游”模式,为深化区域旅游合作的发展提出了区域旅游信息一体化、区域旅游营销一体化、区域旅游产品一体化、区域旅游交通一体化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互联网+”;区域旅游合作;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F590.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4428(2016)03-38 -02 一、引言 当前,全球正进入一个科技高速发展、信息快速汇聚、人与人之间交流越来越密切、生活也越来越方便的大数据时代,“互联网+”的新思维推动了各个产业的升级与创新。“互联网+旅游”则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将对旅游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的深入与发展,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不断由最初的景点之间竞争、线路之间竞争、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竞争发展到如今的区域合作的竞争,如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泛珠三角区域旅游合作、京津冀区域旅游合作、环渤海区域旅游合作等。“互联网+旅游”将为区域旅游合作的发展提出新思路,为区域旅游合作的信息整合提供新支持,为区域旅游合作的一体化发展提供新动力、新途径。 二、“互联网+旅游”与区域旅游合作 (一)“互联网+旅游” 在阐释“互联网+旅游”之前,首先介绍下“互联网+”和“旅游+”。 “互联网+”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将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的融合发展,从而创造出新的发展形态,它具有跨界融合、创新驱动、重塑结构、尊重人性等特点。 “旅游+”的概念是由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同志在其文章《开明开放开拓,迎接中国“旅游+”新时代》最早提出和阐发的。它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商业模式创新,是基于产业发展理念的重塑和创新,将旅游产业与其他业有机地结合,不仅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内容和文化元素,同时也促进了各行各业的发展。“旅游+”是新的生产力,能够更好地发挥旅游业的拉动力、整合力和提升力,为相关行业和领域发展提供旅游平台、插上旅游翅膀,催生新业态,提升相关行业和领域的发展水平与综合价值。

现代旅游对区域发展的意义-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辩证地看待旅游业的发展对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的作用和负面影响。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旅游业促进经济发展的表现有哪些?经济过分依赖旅游业会产生哪些弊病?记忆并理解旅游业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同时要一分为二地看待旅游业对经济的影响。 2.旅游业促进社会文化繁荣的具体表现有哪些?旅游业的发展对接待地的社会文化环境又会产生哪些不利影响?理解旅游业的发展与社会文化繁荣的关系。 3.旅游业对区域环境产生了哪些有利、不利的影响?理解旅游对区域环境保护和破坏的关系。 3. 教学用具 自制图表、图片、地图册等 4. 标签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一、拉动经济发展 旅游业被称为“朝阳产业”。从世界范围来看,旅游业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产业之一,并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 表1.1 部分国家国际旅游收入及其与国内生产总值、出口总额之比(2002年) 通过学习表1.1,了解以下知识: ①国际旅游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最高的国家是泰国,达6.2%; ②国际旅游收入与出口总额之比,最高的国家是埃及,达80%;

③国际旅游业已经成为一些国家重要的经济支柱。 (1)发展国际旅游,能够增加国家外汇收入。 说明: ①际旅游是指跨越国家或地区的旅游活动。发展国际旅游可利用旅游资源和旅游设施,通过旅游服务而获取外汇。 ②世界上许多国家,如西班牙、瑞士、奥地利、泰国等,都将旅游创汇作为外 汇收入的主要来源。 ③我国旅游外汇收入呈逐年上升趋势。 图1.6我国旅游外汇收入(1978——2004年) 通过读图,了解以下知识: (1)改革开放后,我国入境旅游蓬勃发展,旅游的发展给国家带来大量的外汇收入。我国旅游外汇收入呈逐年上升趋势。 (2)发展国内旅游业是回笼货币、稳定市场的一个重要途径 国内旅游作为一项消费活动,可以把居民手中的部分消费资金(货币)回笼到 国家手中,既能减轻商品市场的压力,又能刺激旅游者新的需要,促进生产的 发展。 图1.7假日期间游人如潮 该图拍摄的是2004年“十一黄金周”青岛海滨人潮涌动的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旅游已不再是少数人的特权和奢侈品,而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3)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说明:旅游业的发展是建立在物质资料生产和发展的基础之上。同时,旅游业 的发展又为相关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需求,能直接或间接带动交通运输、商 业服务、建筑、邮电、金融、房地产、外贸、轻纺、旅游纪念品等产业的发展。因此,旅游业是“一业依百业…一业带百业”的行业。 思考:举例说明旅游业与其他行业之间“一业依百业…一业带百业”的关系。 点拨:旅游业是综合性和关联性很强的产业。首先,旅游业的发展需要依靠其 他行业的发展,例如没有完善的交通运输网就不能有蓬勃发展的旅游业;其次,旅游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其他行业的发展,例如旅游业带动了交通运输业、餐饮 等服务业、商业的发展,宾馆饭店的修建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