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发展前景

食品发展前景
食品发展前景

1.食品工业将成为第一大产业

从我国食品工业有关部门获悉,我国食品工业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保持快速发展势头,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一大增长点,到2020年左右,将成为我国第一大产业。

食品工业已经是我国国民经济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专家预测,如果到2020年,农业产值与食品工业产值之比达到1:1,我国食品工业产值就可能与农业产值一起突破3万亿元,成为全国第一大产业;如果二者之比达到1:2,食品工业产值将达到6万亿元,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超大型产业。专家分析了我国食品工业发展的巨大潜力:

一、居民一日三餐的制成品水平将进一步提高。老百姓的“吃”始终是最具魅力的产业,现在发达国家居民消费的食物中,工业化生产食品一般都已占70%,有的达到90%或95%,而我国居民食物中工业化生产的食品不到30%,并且大都是粮油糖盐、调味品等初加工食品,餐桌食品很少。工业化餐桌食品发展前景极为广阔。

二、农村食品消费水平的提高是食品工业增长的强大推动力。农村货币性消费明显提高,1980-1995年农村居民人均用于购买食品的现金支出占全部食品支出的比重由37.1%提高到46%。目前我国农村温饱型、过渡型、小康型消费水平之间的比例约为3:5:2,随着政府扩大内需的一系列措施开始起作用,小康型消费比例会逐渐增加。21世纪农村人口城市化进程加快,也必将对食品工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三、食品工业和农业将在新的结合点上共同增长。未来的食品工业不仅是农业的延伸和继续,而且对农业有着明显的引导和制约作用。下一个世纪,十多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仍然十分严峻,解决这一问题除了靠农业本身发展科技、增加投入、增产食物外,依靠食品工业可实现对农业的无形增产。这是因为,一方面采用先进的加工技术和设备可大大提高食品的出品率,另一方面食品生产可按人体营养需要,对自然食品进行重新组合搭配,更有效利用可食资源。

2.我国食品工业“十五”发展前景展望

我国食品工业“十五”计划,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和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开始实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也是进入21世纪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它关系到我国食品工业在新世纪实现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关系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关系到全国各族人民小康水平的实现。按照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的部署,编制出具有战略性、预测性和导向性的我国食品工业“十五”计划,对

在新的历史时期指导我国食品工业实现高水平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发挥食品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十五”期间,食品工业发展重点和目标

◆发展重点一是,大力发展短线基础原料和配料工业,适当压缩生产能力超过市场需求的长线产品的生产。粮油制品、奶制品、肉类制品、调味品、食品添加剂等,要抓好产品结构的调整,实现多样化、专用化,适应食品工业加工的需要。食糖、化学合成甜味剂等长线产品要压缩生产。二是,积极发展进入“一日三餐”的主副食品、方便食品、快餐食品和软饮料。三是,研制开发适应不同人群需要的强化食品、保健食品和学生营养餐。四是,稳步发展出口创汇食品,把具有中国特色的东方食品,更多地打入国际市场,力争多创汇。五是,运用生物工程、酶技术开发食品工业的新领域和新门类。要重视绿色食品的生产与加工,切实搞好综合利用和深度加工,实现无公害化的清洁生产。六是,食品机械工业要相应发展,以适应食品工业自动化、高效化、现代化发展的要求。七是,食品包装材料及其包装工业,要向着方便化、多样化、无公害化发展,以满足食品工业发展的需要。

◆发展目标一是,全国食品工业总产值:“十五”期间计划平均每年递增9%~11%,2005年计划在“九五”末的基础上再翻一番。二是,主要产品产量:2005年粮食加工2 4万吨~2 6万吨;食用植物油3000万吨;肉类加工制品7000万吨;水产品5940万吨;原盐3770万吨;食糖1000万吨;罐头380万吨;乳制品90万吨~120万吨;饮料酒3180万吨,其中啤酒2500万吨;软饮料2700万吨;食品添加剂43 5万吨。三是,重点发展领域:(1)大豆制品及深加工。大豆是优质蛋白质的重要来源,要在大力发展大豆生产的同时,继续实施“国家大豆行动计划”,除生产传统的豆浆、豆腐及其豆制品外,要采用新技术生产豆奶及各种大豆蛋白、低聚糖等营养保健食品。(2)玉米淀粉及深加工。要充分利用玉米资源,生产国内外市场需要的味精、柠檬酸、酵母及各种生化制品、食品。(3)学生营养午餐及学生饮用奶。(4)儿童食品。要研制开发生产物美价廉的婴幼儿主副食品、断奶食品及其专用果菜汁饮料。(5)肉类及水产类加工。重点生产可直接摆上餐桌、进入“一日三餐”的制品。(6)果蔬加工。利用丰富的水果、蔬菜资源生产各类罐头食品和饮料。

实施的主要政策和应采取的措施

● 以市场为导向,以食品加工为中心,适当调整农业的种植、养殖、饲养业的结构实现食品工业原料基地化、基地良种化、良种区域化。促进农产原料生产的集约化、产业化和现代化。要在不同地区,从当地的优势出发,分别建立起品种面粉生产加工基地、专用油脂生产加工基地、肉类生产加工基地、水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啤酒大麦生产及麦芽加工基地、优质葡萄及葡萄酒生产基地、果蔬生产及加工基地。以食品工业生产加工为中心,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逐步提高。加大行业结构、产品结构调整的力度适当控制烟酒等嗜好品的生产,逐步降低其在

食品工业中的比重。积极发展进入“一日三餐”的方便主副食品、快餐食品、儿童食品、学生营养餐、老年人食品以及适应不同人群需要的特种营养食品,并不断提高其在食品工业中的比重。大力支持发展食品工业出口产品的生产,合理调整出口产品结构,进一步压缩食品原料和初加工食品的出口,不断扩大深加工食品及最终产品的出口。

● 坚持“三改一加强”,合理调整企业结构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是新时期食品工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必要措施。要积极稳妥地推行现代企业制度,拓展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通过兼并、破产、收购、联合、股份制等多种形式,抓大放小,搞活企业。要调动多方面的积极性,筹集资金,加速技术改造。● 强化质量管理,继续实施名牌战略首先要加强标准化管理,凡是投入市场的产品,都必须有产品标准;凡是在全国范围生产、销售或出口的产品,都必须制定和执行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凡是在多地区生产、销售的产品,都必须制定和执行行业标准;没有国家或行业标准的,可暂且制订并执行企业标准。树立名牌意识,企业要争创名牌产品;国家和地方管理部门,要制定并实施扶植名牌产品的倾斜政策,促进优质名牌产品的发展,扩大其市场覆盖面。

● 实施科教兴业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目前,各大专院校从农产品加工和市场的需要出发,兴办食品工程、发酵工程、制糖工程院系的积极性较高,要给予必要的扶持,要利用多种办学渠道。加快食品工业专用人才培养,争取使全行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所占职工总数的比例不断提高。要充分发挥现有各级食品行业科学院所的作用,提高科研成果市场化水平,积极倡导产学研相结合的新体制,使科学实验与生产紧密结合,把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新的生产力,使食品工业的科技进步贡献率逐步得到提高。

● 积极实施西部经济大开发战略,以此为契机,带动全国食品工业的发展一是,明确意义。开发大西北,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阶段作出的新的战略决策,对在21世纪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走向强国富民之路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对食品工业的发展,也是一次难得的机遇。二是,制定规划。要在国家总体规划中,从市场、资源和发展前景出发,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拟定食品工业开发大西北的规划。三是,选准突破点。当地居民的生活需要就是发展的重点,因此,发展进入人们“一日三餐”的主副食品、乳制品、饮料酒、软饮料等应优先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食品加工业,如肉类加工、果蔬加工、名优食品等应重点发展。四是,面向西部邻国的市场,有针对性的发展出口产品,走西口,创外汇。五是,走东西部携手发展之路。利用西部地区的资源、劳力、土地、市场优势与东部地区的资金、技术、人才优势相结合,是发展西部地区食品工业的良策,东部地区企业也求得自身的发展。目前,青岛啤酒有限公司、娃哈哈集团公司等企业已捷足先登。西部经济大开发,将是我国食品工业新的增长点。

● 坚持对外开放,提高利用外资水平一是,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对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要进一步总结对外开放利用外资发展我国食品工业的经验,把利用外资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二是,制定并实施食品工业利用外资的具体政策,明确提出鼓励、支持、限制的产品目录。三是,把利用外资的重点转移发展高新技术、开发新材料、新产品和深度加工、综合利用、治理污染、开发大西北、实现可持续发展上来。四是,把利用外资与发展民族工业紧密结合起来,提高民族食品工业的现代化水平。

● 加快食品行业配套工业的发展食品机械、食品包装、食品配料和食品添加剂工业要加快发展,从数量上、品种上、性能上满足食品工业发展的要求。要研制开发高速、高效、安全、性能好、自动化程度高的食品包装机械和可以降解不造成污染的包装材料。食品配料和食品添加剂要做到安全、营养、高效、复合型、多功能,为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品种服务。

● 调查研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对我国食品工业的影响,提出兴利除弊的对应措施就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而言,总体来说,有利有弊,利大于弊。要对利弊进行全面分析,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在世贸组织基本规则和国际惯例所允许的范围内,趋利避害,不断扩大食品工业对外经济贸易,促进我国食品工业的不断发展。

● 加强行业宏观指导,发挥各级食品工业行业协会的作用各级政府的经济计划部门,要做好食品工业行业的规划、协调、监督、服务,定期发布生产、建设、科技、市场等方面的信息,加强市场管理和预测,为行业和企业提供指导性意见。各级食品工业行业协会,要发挥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当好政府的助手和参谋,为政府、企业实施“双向”服务,在“十五”期间,要协助政府搞好行业发展规划,参与西北大开发,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研究分析加入世贸组织后对我国食品工业的利与弊和对策,搞好行业、企业、产品结构调整。以促进我国食品工业在新世纪开好头,起好步,为实现新世纪我国食品工业的持续、健康、协调、稳步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3.中国绿色食品-绿色食品工程

我国于1990年正式以政府行为推出了绿色食品工程,并列入了《中国21世纪议程》,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相继组建了绿色食品管理机构,农业部在全国分区域委托成立了9个绿色食品质量检测中心,北京、天津、河北、青海等十几个省市均成立了由省长、市长担任组长的绿色食品发展指导小组。绿色食品产业已成为21世纪我国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绿色食品取得巨大成绩,已初步形成了绿色食品组织管理、质量管理和技术监督网络。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有3500多万亩耕地用于绿色食品开发,有6000多家企业从事绿色食品生产经营,共拥有上千个绿色食品产品,年总产量达840多

万吨,产值达402亿元,年销售额达254.6亿元,实现利润16.8亿元,出口额达7.3亿元人民币。

4. 食品工业科技发展动态探讨

我国农业发展已经进入新阶段,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纲要(2001—2015)明确指出,为了集中力量、突出重点,切实推动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十五”期间要重点推动8个科技行动,实现农业科技新的飞跃、大的发展。“把农产品加工作为农村经济的增长点,推动农业增效科技行动”,是“十五”期间要推动的重点科技行动之一。突破一批粮油等大宗农产品加工关键技术与设备;食品加工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是农产品增效行动中的重要内容。

一、食品加工科学研究的主要任务“十五”期间,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伴随着农产品短缺时代的结束和供求关系的根本性变化,市场对食品加工产业发展的恶导向作用和约束将不断增强。食品加工面临着扩大市场、节约资源、环境友好、深度利用、精细分离、增加效益的新形势。科研工作的主要任务包括:

1、丰富花色品种城乡居民消费和工农业生产需求正趋于个性化、多样化、时尚化、优质化、专用化。市场要求产品更加丰富多彩。以方便食品为例,不仅需要有方便面、火腿肠;也需要有方便菜肴、方便汤料、微波食品等。要争取多出优质名牌产品,创出民族工业的知名品牌。

2、提升品质档次品质档次区分包括新颖性、营养性、功能性、安全性、稳定性、观赏性、规范性、国际性等。产品应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覆盖率高、效益高、创汇高、消耗低、污染低。

3、扩增利用方式要特别强调综合利用。例如大豆除生产大豆油脂、大豆蛋白质食品外、还可生产大豆异黄酮、面包酵母、维生素、白地霉粉、凝血素等。

4、拓展应用领域农产品包括农村出产的种植、养殖以及野生的各种动植物产品。这些产品除了食品工业应用之外、也是工业、农业和第三产业众多领域的生产原料,市场前景更为广阔。

5、创造更高效益通过深度加工、精细加工、资源节约不断提高加工效益。例如5%的大豆异黄酮300元/Kg,而提纯到90%则升值为10000元/Kg。

6、更新加工技术我国食品工业企业中“三资”企业的销售收入巳超过22%。三资企业之所以产品质量好、档次高、需求旺,关键是引进了先进技术、先进的管理经验,以及国际营销渠道。因此改造传统产业,调整产业结构离不开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

7、引导消费潮流要通过科技进步推动产品性能创新、品质创新、消费观念创新未开拓、引导、培育市场。

8、扩大产业规模我国现有乡及乡以上食品加工企业17万多家,但平均产值规模仅1000万元左右;而国外食品加工业高度集中,美国生猪屠宰前十家最大的公司占有全国屠宰能力的80%。科技要促进农产品加工业规模扩展、要解决工业化生产的技术问题。

二、“十五”期间食品加工的优先研究领域根据我们的研究,若从市场细分、服务产业、技术特点的区别出发,建议在食品加工的以下领域优先开展工作:

1、面向大宗农产品的食品加工关键技术研究食物供应是人类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世界上90%以上人口的食物依赖于15种主要栽培植物 (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甘薯、马铃薯、高梁、谷子、黑麦、大麦、香蕉、蚕豆、花生、木薯和椰子)和5种主要饲养动物(猪、牛、羊、鸡和鸭)。到2010年,我国粮食将达到5.4—5 .6亿吨、油料3000万吨,糖料1.2亿吨一1.5亿吨,肉类7500万吨,水产品4200万吨。大米、面粉、肉类、味精、方便面产量已居世界第一位;茶叶、啤酒、柠檬酸居第二位;食糖居第三位。发达国家工业生产和加工的食品占食品消费总量的比重大约80%,中国还不到30%,因此,应深入研究,解决大宗农产品加工的恶关键技术问题,这方面的发展空间最大。

2、面向饮食补充剂的食品加工关键技术的研究根据美国食品和药品合理局(FDA)的划分,食品是指:(1)人类或其他动物的食用品或饮用品;(2)口香糖;(3)作为上述两类物品的组成部分的物质。饮食补充剂是指除烟草外的一种补充饮食又含有下列成分一种或多种的产品:(1)维生素;(2)矿物质;(3)草药或其他植物;(4)氨基酸;(5)其他可以增加到膳食中的某种饮食物质;(6)上述成分的任何浓缩物、代谢物、结构成分或其合成品。美国饮食补充剂98年销售额就达到138亿美圆。中国农村蕴藏着丰富的植物资源,它们是饮食补充剂的重要原料。多年来,我们对生物蓄积量最大的天然动植物资源加工利用不足。

3、以农产品为原料生产天然食品添加剂的关键技术的研究天然食品添加剂在日本通常指:以存在于自然界中的物质为原料,用干燥、粉碎、修整、沉淀、萃取、分解、加热、蒸馏、发酵、酶处理、中和等手段所制得的可添加于食品的物质。日本1997年确认的天然食品添加剂已达489种。天然食品添加剂市场巨大,日本近年仅天然色素的贸易额就有200亿日圆。美国天然色素的销售额占全部色素的78%。我国在这一领域要加快发展。

4、面向传统医药的农产品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的研究据统计,我国农村中蕴藏着可利用的药物有12700多种,其中来源于植物的11118种,来源于动物的1574种。通常药品可分为生物工程药物、化学药物和传统药物。我国医药行业最有国际竞争实力的是传统药物。众所周知、药品现在巳成为最易获取超额利润的产业之一。近年药效显著、热销的天然药物多为古老物种植物活性物质(如紫杉醇、银杏)、海洋生物活性物质(如海洋海绵细胞毒素、甲壳素)和动物药活性成分(蛇毒、蝎

毒、水蛭素)。若与医药行业结合、深度开发利用农村的动植物药用资源,将大幅度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有力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5、面向轻工、化工的农产品综合利用技术的研究皮革、纸张、烟草、木材、橡胶等是传统的农产品加工项目。而天然化妆品、天然农药等是新兴的农产品加工产业、利润丰厚、前途光明,应引起足够重视。

6、面向能源、材料的农产品综合利用技术的研究例如开展植物发酵生产酒精、植物纤维农膜、轻质墙体、新型包装材料等。

7、面向其他工业领域的农产品综合利用技术的研究例如:石油工业中使用的植物源钻井冷却液,矿物浮选剂等。

8、食品加工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的研究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必须重视防治环境污染。对于一些农业的废弃物,农产品加工业的下脚料,可以综合利用。如利用油脚生产铸造粘接剂、利用糖厂废弃物生产沼气、利用秸秆、稻草、米糠、蔗渣和猪、牛、羊、鸡和鸭的粪便等发酵生产高附价值的有机肥、微量生化产品的精密回收等。

9、食品加工关键共性技术研究诸如食品加工单元操作技术、大型农产品加工装备研制、食品加工厂多媒体控制技术、工厂设计及管理技术、贮藏保鲜技术、分析检测技术、产品配送技术等。

10、食品加工高新加工技术研究生物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超高压处理技术、膜分离技术、分子蒸馏技术、电磁场能处理技术、离子束改性技术、超细粉碎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等。特别是食品原料的生物改性加工技术应用前景不可估量。

我国食品工业发展趋势及预测

我国食品工业发展趋势及预测 “民以食为天”,食品和食品工业与人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人类社会已迈入新千年,现代食品工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市场日新月异,产品琳琅满目,工艺技术日趋完善。透过我国食品工业现状,分析、探讨和把握我国食品工业的发展趋势,对于促进我国食品工业更好地与国际接轨,使我国食品工业在国际市场立于不败之地和加快其发展速度等方面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食品安全是我国食品工业发展的紧迫任务 客观地说,食品的卫生安全性差是我国食品最普遍和最严重的问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其自身生命健康的日趋关注和食品销售与消费的国际化、理性化,必将进一步促进我国食品工业企业注重提高食品生产的安全性。 近年来西方国家的疯牛病事件,我国的有毒食用油、致癌大米、有毒奶粉和有毒香肠、金华火腿、乡巴佬违规生产等等事件,均造成恶劣影响,祸害无穷,触目惊心,已敲响了提高食品卫生安全性的警钟。要提高食品的卫生安全性,食品工业企业必须注意:①优质原料的选择。控制有毒有害原料的购入和保持原料的新鲜状态,尽可能选用非疫区、无公害、绿色食物原料;②加强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规范加工工艺流程,制定并执行相关的生产标准,保持环境卫生,杜绝食品交叉污染,严防有毒有害成份的混人,规范食品添加剂的使用;③强化销售过程的管理。注重对食品运输、贮存条件的完善及跟踪配套管理的控制,防止变质、过期食品流入市场。我国质检、卫生执法部门正在加强和完善食品的安全生产监测工作,随着国家对食品市场准入制实施的不断推进,生产条件差的作坊式食品企业将会很快淘汰出局。 重点强调对食品添加剂的认识与使用。说到食品添加剂,人们往往谈虎色变,嗤之以鼻,这其实是种误解。事实上,几乎所有的食品生产都不同程度地使用食品添加剂。

传统发酵食品的现状及前景

传统发酵食品的现状及前景 摘要:传统发酵食品具有悠久的历史,且种类繁多,因其独特的风味和功能而深受大众欢迎。该文就传统发酵食品的过去及传统发酵行业所面临的问题作 一综述,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利用微生物的作用而制得的食品都可称之为发酵食品。我国传统发酵食品历史悠久,曾影响着日本、朝鲜等国家。近年来,我国发酵食品工业化水平逐年提高,白酒、啤酒、葡萄酒、酸奶等产品的工业化生产发展迅速,其它产品如腐乳、豆豉、酱油、发酵肠等,工业化程度相对较低。因此必须提高我国传统发酵食品工业化水平,参与国际竞争。 如今说到传统食物,一般都会联想到“原始”、“落后”、“作坊”、“手工”等,其实这不正确。各地传统食品是当地人类在很长的发展历史中顺应自然、赖以生存和不断创新发展形成的。传统食品的本质特色就是和当地自然条件、生命健康及社会的和谐,其生命力和价值也在于此。当然,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传统食品也要与时俱进,和不同地域的食品交流、融合、不断创新。事实上每个国家的传统食品一直都在不断创新与发展,我国也不例外,只是国情不同,发展速度有相当大的差异。 中国的传统食品不仅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它还是人类伟大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发展史上,由于社会历史、自然环境等原因,形成了不同的饮食文化圈。而其中传统发酵食品更是中华食文化的代表,不仅至今为国人之生活必需,而且无论过去和现在都深刻影响着整个人类饮食文明。中国人历来视“柴、米、油、盐、酱、醋、茶”为生活的基本保障,其中酱、醋、茶都和发酵有关。其实我国传统发酵食品远不止这些。我们的祖先为了生存和发展,很早就发现了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可以提高食物的味道、储存时间等,创造了一系列的发酵工艺和发酵食品。例如,以粮食为原料发酵制成的烧酒、白酒、豆豉、酱、醋等被称为是固体发酵的起源,甚至一些工艺至今还是国外同行希望了解和模仿的热点。中国传统发酵食品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其种类之多,方法之妙在其他国家都是罕见的。除了各种酒类产品之外,在人们的日常饮食中发酵食品几乎无处不在

我国食品工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我国食品工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食品工业主要包括食品制造业、餐饮业、酿酒业、乳品业以及食品机械制造、包装业等相关配套行业。食品工业作为我国产业中的一个传统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食品工业的现状 民以食为天,这句流传甚广的话,揭示了食品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也因为此,食品工业成为经济活动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成为一个欣欣向荣的朝阳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中重要的支柱产业。按照国家统计局起草,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今年11月 1 日实施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食品工业被分为 4 个大类、22 个中类、56 小类。 4 个大类名称分别为: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烟草制品业。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在巨大的市场需求拉动下,食品工业成为工业发展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截至“十一五”期末的2010 年底,全国食品工业规模以上企业有41867 家,从业人员654万人,现价工业总产值达到 6.31 万亿元;按工业增加值计算,食品工业占全国工业的10.4%。 “十一五”期间,经过食品工业全行业的努力,《食品工业“十一五”发展纲要》提出的各项主要指标已经全面或超额完成。这五年中,食品工业企业布局趋向合理,加快向主要原料产区、重点销区和物流节点集中,集约化程度提高,规模企业数目有较大增长;食品工业产品结构不断优化,精深加工产品比例上升,品种档次更加丰富,市场供应保障能力大大增强;食品工业整体科技水平有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除美国、德国之外少数几个可以制造食品冷加工、高效能太阳能干燥、大型连续成套高技术设备的国家之一;食品工业节能减排成效明显,食品工业“三废”排放基本达到国家规定的指标范围。平均单位产值能耗降低20%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以上,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以上;食品工业对外贸易总额比“十五”期间增长125.9%,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7.7%,五年累计实现进出口贸易额3810.7 亿美元,其中出口1750.4 亿美元,进口2060.3 亿美元。 2011 年1-9 月份(即今年前三季度)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中,食品工业占全国工业的比重分别为:企业数占10.1%,从业人员占7.4%,现价工业总产值占9.0%,利润占10.0%,税金占19.3%。这些数据表明,食品工业是国民经济中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的作用与发展前景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a15943063.html,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的作用与发展前景 作者:田泽永 来源:《粮食科技与经济》2019年第04期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也获得了快速提升,对食品安全与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愈发重视食品科学与工程这一领域。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历史悠久,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其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本文结合工作经验阐述了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的重要作用以及发展前景,以期为其他工作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食品科学与工程;教育;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65/https://www.360docs.net/doc/a15943063.html,431252ts.20190439 “民以食为天”,食品是民众生存的基础,与国民身体健康密切相关。食品学科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以及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人们对食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也获得了广泛关注,未来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发展将面临更大挑战。在未来发展过程中需要加大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研究力度,通过不断的研究,提高农产品质量,为食品工业发展与创新提供必要的理论与技术支持"。 1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的作用 1.1保障基本民生问题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在我国农业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如我国袁隆平教授研究的新型杂 交水稻品种及种植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农业生产水平,使我国乃至世界人民远离饥饿,杂交水稻就属于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中的一个分支。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备受人民的关注。(1)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发,食品出现安全问题后将直接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降低消费者对企业的信任,造成相关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受损,更为严重的是还很有可能引发国际食品贸易争端,影响我国在国际上的良好形象,造成难以估计的损失。(2)食品缺乏营养或质量不达标带来的健康问题将直接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加重家庭的经济与精神负担。当前运用科学技术可以精确计算食品中的营养价值,利用工程技术有效减少食品营养流失,提高食品质量,在国民身体素质提高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不断推进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可以充分保障国民的基本生活,让人们共享食品科学技术成果带来的好处。 1.2促进“三农”问题有效解决

(发展战略)我国食品工业发展方向及预测最全版

(发展战略)我国食品工业发展方向及预测

我国食品工业发展趋势及预测 “民以食为天”,食品和食品工业和人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人类社会已迈入新千年,现代食品工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市场日新月异,产品琳琅满目,工艺技术日趋完善。透过我国食品工业现状,分析、探讨和把握我国食品工业的发展趋势,对于促进我国食品工业更好地和国际接轨,使我国食品工业在国际市场立于不败之地和加快其发展速度等方面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食品安全是我国食品工业发展的紧迫任务 客观地说,食品的卫生安全性差是我国食品最普遍和最严重的问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其自身生命健康的日趋关注和食品销售和消费的国际化、理性化,必将进壹步促进我国食品工业企业注重提高食品生产的安全性。 近年来西方国家的疯牛病事件,我国的有毒食用油、致癌大米、有毒奶粉和有毒香肠、金华火腿、乡巴佬违规生产等等事件,均造成恶劣影响,祸害无穷,触目惊心,已敲响了提高食品卫生安全性的警钟。要提高食品的卫生安全性,食品工业企业必须注意:①优质原料的选择。控制有毒有害原料的购入和保持原料的新鲜状态,尽可能选用非疫区、无公害、绿色食物原料;②加强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规范加工工艺流程,制定且执行相关的生产标准,保持环境卫生,杜绝食品交叉污染,严防有毒有害成份的混人,规范食品添加剂的使用;③强化销售过程的管理。注重对食品运输、贮存条件的完善及跟踪配套管理的控制,防止变质、过期食品流入市场。我国质检、卫生执法部门正在加强和完善食品的安全生产监

测工作,随着国家对食品市场准入制实施的不断推进,生产条件差的作坊式食品企业将会很快淘汰出局。 重点强调对食品添加剂的认识和使用。说到食品添加剂,人们往往谈虎色变,嗤之以鼻,这其实是种误解。事实上,几乎所有的食品生产都不同程度地使用食品添加剂。所谓食品添加剂是指能促进食品加工过程缩短和产品保存,能改善食品品质和营养价值的化学或天然添加物。能够说,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代食品工业。只要按规定的种类、剂量和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是国家食品卫生要求所允许的。但置食品卫生法于不顾,超剂量、超范围和超种类地滥用食品添加剂,特别是见利忘义地盲目投放工业用的化学品,这样生产出来的食品无异于毒品,既害了消费者,又害了自己。 食品营养化是我国食品工业发展的根本趋势 长期以来,我国国民过分注重食品的“色香味形”,讲究“吃饱喝足”。从营养学的观点见,这是壹种不良的饮食文化,事实上色香味形只是表象、形式和外因,营养价值是实质、内容和内因,是食品的根本所在。生产营养成份丰富和各营养成份比例合理的营养平衡食品是食品工业企业的根本目的,只有这样,才能使消费者“吃好”,才能增强国民体质,保持健康状态。要实现此目标,首先要求食品加工企业采用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合理的工艺流程,最大程度地保持食物原料应有的营养成份不被流失、破坏和分解;其次,要求食品加工企业的工艺技术人员

食品发展前景

1.食品工业将成为第一大产业 从我国食品工业有关部门获悉,我国食品工业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保持快速发展势头,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一大增长点,到2020年左右,将成为我国第一大产业。 食品工业已经是我国国民经济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专家预测,如果到2020年,农业产值与食品工业产值之比达到1:1,我国食品工业产值就可能与农业产值一起突破3万亿元,成为全国第一大产业;如果二者之比达到1:2,食品工业产值将达到6万亿元,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超大型产业。专家分析了我国食品工业发展的巨大潜力: 一、居民一日三餐的制成品水平将进一步提高。老百姓的“吃”始终是最具魅力的产业,现在发达国家居民消费的食物中,工业化生产食品一般都已占70%,有的达到90%或95%,而我国居民食物中工业化生产的食品不到30%,并且大都是粮油糖盐、调味品等初加工食品,餐桌食品很少。工业化餐桌食品发展前景极为广阔。 二、农村食品消费水平的提高是食品工业增长的强大推动力。农村货币性消费明显提高,1980-1995年农村居民人均用于购买食品的现金支出占全部食品支出的比重由37.1%提高到46%。目前我国农村温饱型、过渡型、小康型消费水平之间的比例约为3:5:2,随着政府扩大内需的一系列措施开始起作用,小康型消费比例会逐渐增加。21世纪农村人口城市化进程加快,也必将对食品工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三、食品工业和农业将在新的结合点上共同增长。未来的食品工业不仅是农业的延伸和继续,而且对农业有着明显的引导和制约作用。下一个世纪,十多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仍然十分严峻,解决这一问题除了靠农业本身发展科技、增加投入、增产食物外,依靠食品工业可实现对农业的无形增产。这是因为,一方面采用先进的加工技术和设备可大大提高食品的出品率,另一方面食品生产可按人体营养需要,对自然食品进行重新组合搭配,更有效利用可食资源。 2.我国食品工业“十五”发展前景展望 我国食品工业“十五”计划,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和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开始实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也是进入21世纪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它关系到我国食品工业在新世纪实现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关系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关系到全国各族人民小康水平的实现。按照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的部署,编制出具有战略性、预测性和导向性的我国食品工业“十五”计划,对

食品工业的发展前景

食品工业的发展前景 食品是个朝阳产业,民以食为天,吃永远是个不变的话题,但怎么吃,吃的怎么样是当今正在探寻的话题,他正在随着二十一世纪的速度发展着,虽然经历过低谷,但它毕竟联系着多种行业以及关系到人类的生活质量,所以它的前景是一片光明的. 未来的食品行业在以下几方面会有突破与发展. ●安全问题 如今,食品安全问题是确保食品工业快速发展的当务之急. 近年来,在我国食品安全领域出现了令人忧虑的问题。肯德鸡的“苏丹红”、豆腐中的“吊白块”、水饺中的“毒青菜”……更危险的是“三聚氰胺”,它不仅在牛奶中大量出现,还在鸡蛋中存在。这些形形色色的食品安全问题,就像目前全球暴发的金融危机一样,席卷整个大地,给人们的生命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更牵动着大家的心。企业固然有他们应该负担的责任,但是国家有关部门的官员也不能从旁而立。以人民利益为重,依靠国家法律法规来维护民众健康是他们的责任,有句俗话“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在者,建立食品安全体系是重中之重,如今《食品安全法》已让部分民众吃了颗“定心丸”。食品安全已有标准,但每个企业有自己的“标准”,有时是标准不能落实,因为个别地方官员、领导和生产制造商“勾结”,有所谓的免检产品,不用检查就发放卫生许可证,直接出售。这样可以说不为党负责,不为人民负责。 ●口感问题 人的幸福感之一便是吃,吃的安全是最基本的要求,其次便是美味程度。随着餐饮走向品牌化,人们对口味的追求更为独到,所谓众口难调,每个人对食品的要求是不同的,所以真正做出符合大众的食品并不容易,这也是食品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这是就要用到食品添加剂来做调整。我国食品添加剂行业,除了学习新的国际规则,发挥优势,提高国际竞争力,提高全行业的经济效益外,还必须做好以下工作。调整结构包括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要搞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才能有实力进行竞争。如维生素C行业,近年来,经过多次竞争,优胜劣汰,从20多家企业,最终只有四个万吨级的企业有能力进一步扩大出口。

食品工业发展现状及前景

食品工业发展现状及前景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品和食品工业与人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中国食品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对推动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村面貌,推动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按2011年修订的GB4754《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中国食品工业包含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酒和饮料、精制茶制造业、烟草制造业等四大类、22个中类、57个小类,共计2万多种食品。 2011年,全国食品工业增长较快,规模继续扩大,效益有所提高,市场供应丰富。据今年1月至9月统计,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31461家,从业人员644.91万人,完成工业总产值55541亿元,同比增长31%。按此增长比例预测,2011年全国食品工业总产值预计将达到7万多亿元。 然而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不断曝光的食品安全问题不得不使人忧心,从央视曝光的双汇瘦肉精事件到上海染色馒头事件,从地沟油黑幕到问题血燕的惊天骗局,从进口奶粉频现虫子到美汁源投毒案.....,2012开年,费列罗巧克力、雪碧纷纷现虫,注胶虾、水泥核桃粉墨登场。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提高我国的食品的质量成为当前食品界面临的主要问题。那么什么样的食品才能为大众所欢迎呢? 食品营养化是我国食品工业发展的根本趋势 长期以来,我国国民过分注重食品的“色香味形”,讲究“吃饱喝足”。从营养学的观点看,这是一种不良的饮食文化,事实上色香味形只是表象、形式和外因,营养价值是实质、内容和内因,是食品的根本所在。生产营养成份丰富和各营养成份比例合理的营养平衡食品是食品工业企业的根本目的,只有这样,才能使消费者“吃好”,才能增强国民体质,保持健康状态。要实现此目标,首先要求食品加工企业采用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合理的工艺流程,最大程度地保持食物原料应有的营养成份不被流失、破坏和分解;其次,要求食品加工企业的工艺技术人员掌握现代营养学知识,根据不同食物的营养特点,通过不同食物原料的有机组合,研制出营养基本平衡的组合食品。 食品方便化是现代食品消费的发展趋势

中国营养保健食品产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中国营养保健食品产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摘要:中国健康食品产业进展既有庞大成就,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中国健康食品产业尽管10年前规模专门小,通过多年快速进展,2005年全国销售额差不多达到1200亿元。那个产业进展面临的要紧挑战是规模小、质量差、寿命短,多头治理、监管滞后、执行不力,虚假宣传、炒作概念、市场信任度差。然而,中国健康食品产业的进展前景是光明的。按照专家推测,在市场需求、技术进步和治理更新的推动下,“十一五”期间中国健康食品产业的年均增长率将达到10%,到2010年全国销售额将达到2380亿~2780亿元。 关键词:中国;健康食品;产业进展;展望 一、现状喜中有忧 目前,世界各国关于营养健康产业的含义不完全一致,有两种产业分类法比较有代表性。一种是以各国立法为依据的分类标准,把膳食补充剂和功能食品作为营养健康产业的组成部分。另一种分类是《营养商务杂志》(NBJ)提出的,即把营养健康产业看成是膳食补充剂、功能食品、天然/有机农产品和个人护理品四个行业的综合。我国的营养健康产业与第一种分类法比较接近,但有自己的特点,它包括营养补充剂产业、健康功能食品产业、强化食品产业、富营养食品产业。在营养健康产业中认同度最高的是膳食补充剂和健康功能食品。从产业规模看,健康功能食品和膳食补充剂的总量最大,全世界年销售额都超过600亿美元。2005年,中国营养健康食品产业估量销售额为1200多亿人民币,其中:营养素及营养素补充剂约为150亿元,健康功能食品约为350多亿元,强化食品约为220亿元,奶类及新型豆制品等富营养食品约为550亿元。 中国营养健康食品产业起步晚、基数小、成长快,已形成一批有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市场品牌的认同度有所提升。①健康功能食品产业通过几番周折逐步走上健康进展的道路。我国健康食品的进展历史,由20世纪80年代的“无知时期”(以三株、中华鳌精等产品为代表),到90年代的“过热时期”(以脑黄金、脑白金等产品为代表),随着对脑黄金等违法违禁产品的查处和打击,健康食品一度处于“低谷时期”。现在触底反弹,开始回升,正向着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