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参考答案汇编

第二章参考答案汇编
第二章参考答案汇编

汇编语言试题及参考答案

汇编语言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ZF标志位是标志结果是否为零的,若结果,ZF为( 1 ),否则ZF为( 0 ).当ZF为1时,SF为( 0 ) 2.标号可以有两种类型属性.它们是( )和( ) 3.8位无符号整数的表示范围为0--255,写成16进制形式为( ),8位有符号整数的表示范围为-128--+127,写成16进制形式为( ) 4.伪指令DB,GROUP 和NAME 三个标号名字域必须有名字的是( ),不得有名字的是( ),可有可无名字的是( ). 5.循环程序通常由( )( )( )和循环结果外理四部分构成 6.在数值不达式中,各种运算符可可混合使用,其优先次序规则*,/( )于+,-;XOR,OR( )于AND,LT( )于GT 7. 宏指令定义必须由伪指令( )开始,伪指令( )结束,两者之间的语句称为( ) 8.调用程序与子程序之间的参数传递方法有四种,即堆栈法( )( )( ) 9.分别用一条语句实现下述指明的功能 (1)栈顶内容弹出送字变量AYW( ) (2)双字变量AYD存放的地址指针送ES和SI( ) (3)变量AY2类型属性送AH( ) (4)不允许中断即关中断( ) (5)将字符串'HOW ARE YOU!'存入变量AYB( ) (6)子程序返回调用程序( ) (7)地址表达式AYY[4]的偏移地址送字变量ADDR( ) (8)AX的内容加1,要求不影响CF( ) (9)BX的内容加1,要求影响所有标志位( ) (10)若操作结果为零转向短号GOON( ) 二,单选题 1.IBM PC微机中,有符号数是用( )表示的 1.原码 2.补码 3.反码 4.BCD码 2.把汇编源程序变成代码程序的过程是( ) 1.编译 2.汇编 3.编辑 4.链接

汇编语言第二章答案

2.1 在80x86微机的输入/输出指令中,I/O端口号通常是由DX寄存器提供的,但有时也可以在指令中直接指定00~FFH的端口号。试问可直接由指令指定的I/O端口数。 答:可直接由指令指定的I/O端口数为256个。 2.2 有两个16位字1EE5H和2A3CH分别存放在80x86微机的存储器的000B0H和000B3H单元中,请用图表示出它们在存储器里的存放情况。 答:存储器里的存放情况如右下图所示: 000B0H E5H 000B1H 1EH 000B2H 000B3H 3CH 000B4H 2AH 2.3在IBM PC机的存储器中存放信息如右下图所示。试读出30022H和30024H字节单元的内容,以及30021H和30022H字单元的内容。 30020H 12H 30021H 34H 30022H ABH 30023H CDH 30024H EFH 答:30022H字节单元的内容为ABH;30024H字节单元的内容为EFH。30021H字单元的内容为AB34H;30022H字单元的内容为CDABH。 2.4 在实模式下,段地址和偏移地址为3017:000A的存储单元的物理地址是什么?如果段地址和偏移地址是3015:002A和3010:007A呢? 答:3017:000A、3015:002A和3010:007A的存储单元的物理地址都是3017AH。 2.5 如果在一个程序开始执行以前(CS)=0A7F0H,(如16进制数的最高位为字母,则应在其前加一个0) (IP)=2B40H,试问该程序的第一个字的物理地址是多少? 答:该程序的第一个字的物理地址是0AAA40H。 2.6在实模式下,存储器中每一段最多可有10000H个字节。如果用调试程序DEBUG的r命令在终端上显示出当前各寄存器的内容如下,请画出此时存储器分段的示意图,以及条件标志OF、SF、ZF、CF的值。 C>debug -r AX=0000 BX=0000 CX=0079 DX=0000 SP=FFEE BP=0000 SI=0000 DI=0000 DS=10E4 ES=10F4 SS=21F0 CS=31FF IP=0100 NV UP DI PL NZ NA PO NC 答:此时存储器分段的示意图如右图所示。OF、SF、ZF、CF的值都为0。 2.7 下列操作可使用那些寄存器?

汇编语言 第二版 王爽 完整答案

第1章基础知识 检测点1.1 (1)1个CPU的寻址能力为8KB,那么它的地址总线的宽度为13。 (2)1KB的存储器有1024个存储单元。存储单元的编号从0到1023。 (3)1KB的存储器可以存储1024*8个bit,1024个Byte。 (4)1GB、1MB、1KB分别是2^30、2^20、2^10 Byte。(n^m的意思是n的m次幂) (5)8080、8088、80286、80386的地址总线宽度分别是16根、20根、24根、32根,则它们的寻址能力分别为:64(KB)、1(MB)、16(MB)、4(GB)。 (6)8080、8088、8086、80286、80386的数据总线宽度分别为8根、8根、16根、16根、32根。则它们一次可以传送的数据为:1(B)、1(B)、2(B)、2(B)、4(B)。 (7)从内存中读取1024字节的数据,8086至少要读512次、80386至少要读256次。 (8)在存储器中,数据和程序以二进制形式存放。 第2章寄存器答案 检测点2.1 (1) 写出每条汇编指令执行后相关寄存器中的值。 mov ax,62627 AX=F4A3H mov ah,31H AX=31A3H mov al,23H AX=3123H add ax,ax AX=6246H mov bx,826CH BX=826CH mov cx,ax CX=6246H mov ax,bx AX=826CH add ax,bx AX=04D8H mov al,bh AX=0482H mov ah,bl AX=6C82H add ah,ah AX=D882H add al,6 AX=D888H add al,al AX=D810H mov ax,cx AX=6246H (2) 只能使用目前学过的汇编指令,最多使用4条指令,编程计算2的4次方。 解: mov ax,2 add ax,ax add ax,ax add ax,ax 检测点2.2 (1) 给定段地址为0001H,仅通过变化偏移地址寻址,CPU的寻址范围为00010H到1000FH。 (2) 有一数据存放在内存 20000H 单元中,先给定段地址为SA,若想用偏移地址寻到此单元。

真题汇编(一★)参考答案及解析

真题汇编(一)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A。解析:人类历史上最早、最完整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我国的《学记》。 2.【答案】C。解析:亚里士多德的和谐教育思想以灵魂论为基础、以培养优良的公民为目标、以德智体和谐发展为内容、以音乐陶冶为途径。其最早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提出按年龄划分教育阶段的主张。 3.【答案】A。解析:“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意为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要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4.【答案】C。解析:奥苏贝尔指出,有意义学习过程的实质是将符号所代表的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知识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5.【答案】B。解析:“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出自《礼记?学记》,意思是君子如果要教化人民,形成良好的风俗习惯,一定要从教育入手。表达了这样一种治学精神,即教育担负的最大责任不是传承知识,而是移风易俗。“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意为古代的君王建立国家,治理民众,都把教育当作首要的事情。都体现了社会本位论的教育目的观。 6.【答案】C。解析: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因材施教、教育方法的不断更新和教育机智。 7.【答案】D。解析: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提出了结构教学理论和发现式学习法。他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形成和发展认知结构的过程,是在内在动机的推动下,学习者主动对新知识加以选择、 转换、储存和应用的过程。 8.【答案】D。解析: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称为绝对感觉阈限,与之相应的感觉能力称为绝对感受性,二者在数值上成反比关系。能觉察的刺激物的最小差异量称为差别感觉阈限或最小可觉差,与之相应的感受能力称为差别感受性,它与差别阈限在数值上成反比。 9.【答案】A。解析:“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在心理学中把这种现象称为感觉的适应。适应现象指的是在同一刺激持续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产生的感受性提高或降低的变化。 10.【答案】A。解析:有利于教育的原则是班级组织建构的首要原则。 11.【答案】B。解析:心理咨询的根本目标是使来访学生在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可以自己独立处理,而不是动辄就寻找咨询者的帮助。直接目标是咨询者向咨询对象提供心理上的帮助,以使后者克服当前的心理问题,并提高自身应付挫折的能力。

汇编语言王爽第二版课后答案

第一章基础知识 检测点(第8页) ---------------------- (1) 13 (2) 1024,0,1023 (3) 8192,1024 (4) 2^30,2^20,2^10 (5) 64,1,16,4 (6) 1,1,2,2,4 (7) 512,256 (8) 二进制 注意: 1.第4题中的符号'^'指求幂运算(如: 2^30指2的30次方) 第二章寄存器(CPU工作原理) 检测点(第18页) ---------------------- (1)写出每条汇编指令执行后相关寄存器中的值。第一空:F4A3H 第二空:31A3H 第三空:3123H 第四空:6246H 第五空:826CH 第六空:6246H 第七空:826CH 第八空:04D8H 第九空:0482H 第十空:6C82H 第十一空:D882H 第十二空:D888H 第十三空:D810H 第十四空:6246H (2)只能使用目前学过的汇编指令,最多使用4条指令,编程计算2的4次方。 解答如下: mov ax,2 add ax,ax add ax,ax add ax,ax 检测点(第23页) ---------------------- (1)00010H,1000FH (2)1001H,2000H 第2题说明: 因为段的起始地址要为16的倍数。所以当段地址小于1001H或大于2000H时CPU都无法寻到。 检测点(第33页) ----------------------答:CPU修改了4次IP的值。 情况如下: 第1次:执行完mov ax,bx后 第2次:执行完sub ax,ax后 第3次:读入jmp ax后 第4次:执行完jmp ax后 最后IP的值为0 实验1 查看CPU和内存,用机器指令和汇编指令编程(第33页) ----------------------------------------------------- 1.预备知识:Debug的使用 <此部分略> 2.实验任务(第43页) (1) <此部分略> (2) <此部分略> (3) 通过DEBUG中的D命令查看到主板的生产日期[以月、日、年,分隔符为'/'的格式]存储在内存ffff:0005~ffff:000C(共8个字节单元中)处。此生产日期不能被改变,因为其具有‘只读’属性。 (4) 通过向内存中的显存写入数据,使计算机根据写入的数据进行ASCII转换,并将转换后且可打印的字符输出到屏幕上。<注:关于显存的详细讨论不在此题范围> 第三章寄存器(内存访问) 检测点(第52页) ---------------------- (1)(题目:略) 第一空:2662H 第二空:E626H 第三空:E626H 第四空:2662H 第五空:D6E6H 第六空:FD48H 第七空:2C14H 第八空:0000H 第九空:00E6H 第十空:0000H 第十一空:0026H 第十二空:000CH 提示:此题可在DEBUG中利用E命令在本机上按照题目中所给出的内存单元及其数据进行相应地修改,然后再用A命令进行写入(题目中所给出的)相应的汇编指令,最后再进行T命令进行逐步执行,以查看相应结果。

汇编语言课后习题解答

第1章基础知识 检测点1.1(第9页) (1)1个CPU的寻址能力为8KB,那么它的地址总线的宽度为13位。 (2)1KB的存储器有1024个存储单元,存储单元的编号从0到1023。 (3)1KB的存储器可以存储8192(2^13)个bit,1024个Byte。 (4)1GB是1073741824(2^30)个Byte、1MB是1048576(2^20)个Byte、1KB是1024(2^10)个Byte。 (5)8080、8088、80296、80386的地址总线宽度分别为16根、20根、24根、32根,则它们的寻址能力分别为: 64(KB)、1(MB)、16(MB)、4(GB)。 (6)8080、8088、8086、80286、80386的数据总线宽度分别为8根、8根、16根、16根、32根。则它们一次可以传送的数据为: 1(B)、1(B)、2(B)、2(B)、4(B)。 (7)从内存中读取1024字节的数据,8086至少要读512次,80386至少要读256次。 (8)在存储器中,数据和程序以二进制形式存放。

(1)1KB=1024B,8KB=1024B*8=2^N,N=13。 (2)存储器的容量是以字节为最小单位来计算的,1KB=1024B。 (3)8Bit=1Byte,1024Byte=1KB(1KB=1024B=1024B*8Bit)。 (4)1GB=1073741824B(即2^30)1MB=1048576B(即2^20)1KB=1024B(即2^10)。(5)一个CPU有N根地址线,则可以说这个CPU的地址总线的宽度为N。这样的CPU 最多可以寻找2的N次方个内存单元。(一个内存单元=1Byte)。 (6)8根数据总线一次可以传送8位二进制数据(即一个字节)。 (7)8086的数据总线宽度为16根(即一次传送的数据为2B)1024B/2B=512,同理1024B/4B=256。 (8)在存储器中指令和数据没有任何区别,都是二进制信息。

2016《汇编语言》练习题库参考答案分析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练习测试题库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答案: 1.B 2.C 3.B 4.C 5.C 6.C 7.A 8.A 9.D 10.C 11.B 12.A 13.C 14.B 15.A 16.D 17.A 18.A 19.D 20.A 21.A 22.D 23.C 24.B 25.C 26.D 27.B 28.D 29.A 30.A 31.D 32.A 33.D 34.D 35.D 36.D 37.B 38.C 39.A

41.A 42.C 43.B 44.B 45.C 46.D 47.D 48.D 49.A 50.A 51.D 52.B 53.C 54.A 55.B 56.C 57.A 58.C 59.D 60.C 61.A 62.D 63.C 64.C 65.D 66.A 67.B 68.C 69.B 70.D 71.D 72.A 73.D 74.C 75.D 76.C 77.C 78.D 79.D 80.B 二、判断题答案: 1.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三、填空题答案:

第二章习题解答汇编

第二章 2-3 设系统传递函数为 3 42 )(2 ++= s s s G 初始条件0/)0(,1)0(=-=dt dc c 。求单位阶跃输入r (t)=1(t)时,系统的输出响应c (t)。 【解】系统传递函数与微分方程是一一对应的,故通过传递函数先求出微分方程,然后通过拉氏变换的方法求解微分方程。 系统对应的微分方程为 4()3()2()c c t c t r t ++= 在给定的非零初始条件下,进行拉氏变换 22(43)()(0)(0)4(0)s s C s sc c c s ++---= 整理后 2221 ()(43)(43) s C s s s s s s += -++++ 部分分式展开后,拉氏反变换 11122 3242/35/25/6()[()][][](43)(43)13 255326 t t s c t L C s L L s s s s s s s s e e -----+==-=-+++++++= -+ 2-4 在图2-48中,已知G (s) 和H (s)两方框对应的微分方程分别为 ()2()5()4()3()6() c t c t e t b t b t c t +=+= 图2-48 习题2-4系统结构框图 且初始条件为零,试求传递函数C (s)/R (s)。 【解】求出每个方框的传递函数,利用反馈等效的方法求C(s)/R(s)。 根据定义可得 5()2G s s = +,6()43 H s s =+ 25 5 ()5()25(43)10075(2) 56()1()()(2)(43)3041136 1(2)(43) C s G s s s s R s G s H s s s s s s s +++====+++++++++ 2-5 图2-49是由电阻、电容和运算法放大器组成的无源网络和有源网络,试列写以V in (t)

汇编语言课后习题答案---郑晓薇(整理后的)

习题一 1 无符号数: 11010011=211=D3H,01110111=119=77H, 10000011=131=83H, 00101111=47=2FH, 10101010=170=AAH 带符号数:11010011= -45=D3H,01110111=+119=77H,10000011= -125=83H, 00101111=+47=2FH,10101010= -86=AAH 2 5E8AH,0BE6H,3DEH,4940H 3 00011101+00110101=01010010=5 2H=82 01001001+11101000=00110001=3 1H=49 10111110+01010010=00010000=1 0H=16 10011010+11110001=10001011=8 BH= -117 4 00101001+01010011=01111100+0 0000110=10000010=82H=82 01110011-00100100=01001111-00000110=01001001=49H=49 01100110+00011000=01111110+0 0000110=10000100=84H=84 10010+01110101=00111+0000011 0 =00111=0207H=207 5 000020A3H,FF94H,00003456H,007FH,FFFFEC00H 6 无符号数:0~65535,0000H~FFFFH;带符号数:-32768~+32767,8000H~7FFFH 7 (1) 38H等于十进制数56,是十进制数56的补码,数字8的ASCII码,十进制数38的压缩BCD码 (2) FFH等于十进制数-1,是带符号数-1的补码,无符号数为255 (3) 5AH等于十进制数90,是十进制数90的补码,大写字母Z的ASCII码 (4) 0DH等于十进制数13,是十进制数13的补码,回车符的ASCII码 8 (1) 108=01101100B=6CH,补码01101100B,压缩BCD码01000,ASCII 码313038H (2) 46=00101110B=2EH,补码00101110B,压缩BCD码01000110,ASCII码3436H (3) –15=11110001B=F1H,补码11110001B,ASCII码2D3135H (4) 254=11110B=00FEH,补码11110B,压缩BCD码10100,ASCII 码323534H 9 (1) 56+63=01110111B,CF=0,SF=0,ZF=0,OF=0 (2) 83-45=00100110B,CF=0,SF=0,ZF=0,OF=0 (3) -74+29=11010011B,CF=0, SF=1,ZF=0,OF=0 (4) -92-37=01111111B,CF=1, SF=0,ZF=0,OF=1 10 回车、换行、响铃、ESC键、空格键、、P、p 习题二 9 最少划分为16个逻辑段,最多划分为65536个逻辑段(每段16个字节) 10 CS:IP,DS:BX、SI、DI,ES:BX、SI、DI,SS:SP、BP 11 字节单元保存8位数,字单元保存16位数。根据源操作数的属性确定要访问的是字节单元还是字单元。 12 对于字节单元来说,偶地址和奇地址一样;对于字单元而言,最好用偶地址保存,可减少CPU的访存次数。 13 首单元的物理地址=38AE8H,末单元的物理地址 =38AE8H+7FFFH=40AE7H 16 (1)物理地址=27679H (2) 物理地址=20F92H (3) 物理地址=20F92H (2)和(3)的物理地址是一样的。说明逻辑地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钱晓捷)课后答案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第二版) 钱晓捷习题答案 第二章(01) 2.1 (1)AX=1200h (2)AX=0100h (3)AX=4C2Ah (4)AX=3412h (5)AX=4C2Ah (6)AX=7856h (7)AX=65B7h 2.2(1) 两操作数类型不匹配 (2) IP指令指针禁止用户访问 (3) 立即数不允许传给段寄存器 (4) 段寄存器之间不允许传送 (5) 两操作数类型不匹配 (6) 目的操作数应为[ BP ] (7) 源操作数应为[BX+DI] (8) 立即数不能作目的操作数 2.3 lea bx,table ;获取table的首地址,BX=200H mov al,8 ;传送欲转换的数字,AL=8 xlat ;转换为格雷码,AL=12H 2.4 堆栈是一种按“先进后出”原则存取数据的存储区域。 堆栈的两种基本操作是压栈和出栈,对应的指令是PUSH和POP。 2.5 mov ax,8057h push ax mov ax,0f79h push ax pop bx ;bx=0f79h pop [bx] ;DS:[0f79h]=8057h 2.6 AL=89h CF ZF SF OF PF AL=12h 1 0 0 1 1 AL=0afh 0 0 1 0 1 AL=0afh 1 0 1 0 1 AL=00h 0 1 0 0 1 AL=0ffh 0 0 1 0 1 AL=00h 0 1 0 0 1 2.7 W=X+Y+24-Z

2.8 (1)ADD DX,BX (2)ADD AL,[BX+SI] (3)ADD [BX+0B2H],CX (4)ADD WORD PTR [0520H],3412H (5)ADD AL,0A0H 2.9;为了避免与操作数地址混淆,将题中X,Y,Z,V 字操作数改为A,B,C,D mov ax,X ;ax=A imul Y ;dx,ax = A*B (将操作数看作符号数,以下同) mov cx,ax mov bx,dx ;bx,ax <-- dx,ax =A*B mov ax,Z ;ax = C cwd ;dx,ax =C (扩展符号后为双字) add cx,ax adc bx,dx ;bx,cx <-- bx,cx+dx,ax=A*B+C sub cx,540 sbb bx,0 ;bx,cx<-- A*B+C-540 mov ax, V ;ax= D cwd ;dx,ax= D (扩展符号后为双字) sub ax, cx sbb dx, bx ;dx,ax = dx,ax - bx,cx = D-(A*B+C-540) idiv X ;运算结果:[D-(A*B+C-540h)]/A ;ax存商,dx存余数 2.10;(1)xchg的操作数不能是立即数 (2不能对CS直接赋值 (3)两个操作数不能都是存储单元 (4)堆栈的操作数不能是字节量 (5)adc的操作数不能是段寄存器 (6)没有确定是字节还是字操作 (7)in不支持超过FFH的直接寻址 (8)out只能以AL/AX为源操作数 第二章(02) 2.11; 指令AX的值CF OF SF ZF PF Mov ax,1407h1470h----- And ax,ax1470h00000 Or ax,ax1470h00000 Xor ax,ax000011 Not ax0ffffh----- Test ax,0f0f0h0ffffh00101 注意: 1. mov, not指令不影响标志位 2. 其他逻辑指令使CF=OF=0, 根据结果影响其他标志位。

王爽《汇编语言》第1章DOC版

第1章基础知识 汇编语言是直接在硬件之上工作的编程语言,首先要了解硬件系统的结构,才能有效地应用汇编语言对其编程。在本章中,对硬件系统结构的问题进行一部分的探讨,以使后续的课程可在一个好的基础上进行。当课程进行到需要补充新的基础知识(关于编程结构或其他的)时候,再对相关的基础知识进行介绍和探讨。本书的原则是,以后用到的知识,以后再说。 在汇编课程中不对硬件系统进行全面和深入的研究,因为这不在本课程的范围之内。关于PC机及CPU物理结构和编程结构的全面研究,在《微机原理与接口》中进行;对于计算机一般的结构、功能、性能的研究在一门称为《组成原理》的理论层次更高的课程中进行。汇编课程的研究重点放在如何利用硬件系统的编程结构和指令集有效灵活地控制系统进行工作。 1.1 机器语言 说到汇编语言的产生,首先要讲一下机器语言。机器语言是机器指令的集合。机器指令展开来讲就是一台机器可以正确执行的命令。电子计算机的机器指令是一列二进制数字。计算机将之转变为一列高低电平,以使计算机的电子器件受到驱动,进行运算。 上面所说的计算机指的是可以执行机器指令,进行运算的机器。这是早期计算机的概念。现在,在常用的PC机中,有一个芯片来完成上面所说的计算机的功能。这个芯片就是我们常说的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CPU是一种微处理器。以后我们提到的计算机是指由CPU和其他受CPU直接或间接控制的芯片、器件、设备组成的计算机系统,比如我们最常见的PC机。 每一种微处理器,由于硬件设计和内部结构的不同,就需要用不同的电平脉冲来控制,使它工作。所以每一种微处理器都有自已的机器指令集,也就是机器语言。 早期的程序设计均使用机器语言。程序员们将用0、1数字编成的程序代码打在纸带或卡片上,1打孔,0不打孔,再将程序通过纸带机或卡片机输入计算机,进行运算。 应用8086CPU完成运算s=768+12288-1280,机器码如下: 101100000000000000000011 000001010000000000110000 001011010000000000000101 假如将程序错写成以下这样,请读者找出错误。 101100000000000000000011 000001010000000000110000 000101101000000000000101

现代汉语参考答案汇编

学习-----好资料 现代汉语分析题参考答案 辨析下列和组同义词 纠正——改正 “纠正”和“改正”都含有“改正错误和缺点”的意思,但二者的侧重点不同,纠正侧重在“纠”,一般是督促别人改正,而改正侧重在“改”,意在自我改正。 鼓励——怂恿 “鼓励”和“怂恿”都含有鼓动别人做什么事的意思,二者的区别主要在感情色彩上,鼓励是一个褒义词,而怂恿则是一个贬义词。 商量——商榷 二词都含有商议的意思,二者的区别在于色彩不同,“商榷”的书面色彩较浓,一般用于比较正式的场合,而“商量”口语色彩浓一些,用得比较随意。 摧毁——摧残 二者都有摧毁的意思,但侧生点不同,摧毁侧重于摧而致其毁灭,摧毁则重于于摧而使其致残。摧毁的程度要比摧残大。 夸大——夸张 二者都有夸大其词的意思,但二者的色彩不同,夸大含有贬义;而夸张较为中性,尤其“夸张”是一种修辞格式,是一种合理的夸大。 接收——接受 二者都有收受的意思,二者的区别在于搭配的对象不完全相同。“接收”的对象一般比较具体,是具体的事物,而“接受”的对象比较抽象,往往是指观念,任务等。 请求——恳求 二者都有请求的意思,但二者的程度不同,“恳求”的程度比“请求”的程度要深一些。 保护——庇护 二者都有保护的意思,但二者在感情色彩上存在差别,“保护”是褒义词,而“庇护”是一个贬义词。 战争——战役 二者都停职有战争的意义,二者范围大小不同,“战争”所指的范围要比“战役”大。 溜达——散步 二者都有闲庭漫步的意思,二者的区别也在语体色彩,溜达是一个口语词,一般不会用在较为正规的场合。 更多精品文档. 学习-----好资料 半夜——子夜 二者所指时间差不多,都是在深夜。二者的区别在于语体色彩不同,半夜的口语色彩深一些,用得比较随意,而子夜多半出现在书面语中,用得比较正规,时间也更精确。 担任——担负 二者都有担当的意思。二者的区别在于搭配对象不完全相同,“担任”的对象比较具体,“担负”的对象比较抽象。 辨析下列各组词的词性 仔细——研究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第四版)第2章【课后答案】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第四版 【课后习题答案】--囮裑為檤 第2章8086的指令系统 〔习题2.1〕已知DS=2000H、BX=0100H、SI=0002H,存储单元[20100H]~[20103H]依次存放12 34 56 78H,[21200H]~[21203H]依次存放2A 4C B7 65H,说明下列每条指令执行完后AX寄存器的内容。 (1)mov ax,1200h (2)mov ax,bx (3)mov ax,[1200h] (4)mov ax,[bx] (5)mov ax,[bx+1100h] (6)mov ax,[bx+si] (7)mov ax,[bx][si+1100h] 〔解答〕 (1)AX=1200H (2)AX=0100H (3)AX=4C2AH ;偏移地址=bx=0100h (4)AX=3412H ;偏移地址=bx=0100h (5)AX=4C2AH ;偏移地址=bx+1100h=1200h (6)AX=7856H ;偏移地址=bx+si=0100h+0002h=0102h (7)AX=65B7H ;偏移地址=bx+si+1100h=0100h+0002h+1100h=1202h 〔习题2.2〕指出下列指令的错误 (1)mov cx,dl (2)mov ip,ax (3)mov es,1234h (4)mov es,ds (5)mov al,300 (6)mov [sp],ax (7)mov ax,bx+di

(8)mov 20h,ah 〔解答〕 (1)两操作数类型不匹配 (2)IP指令指针禁止用户访问 (3)立即数不允许传给段寄存器 (4)段寄存器之间不允许传送 (5)两操作数类型不匹配 (6)目的操作数应为[ SI ] (7)源操作数应为[BX+DI] (8)立即数不能作目的操作数 〔习题2.3〕已知数字0 ~ 9对应的格雷码依次为:18H、34H、05H、06H、09H、0AH、0CH、11H、12H、14H,它存在于以table为首地址(设为200H)的连续区域中。请为如下程序段的每条指令加上注释,说明每条指令的功能和执行结果。 lea bx,table mov al,8 xlat 〔解答〕 lea bx,table ;获取table的首地址,BX=200H mov al,8 ;传送欲转换的数字,AL=8 xlat ;转换为格雷码,AL=12H P35 〔习题2.4〕什么是堆栈,它的工作原则是什么,它的基本操作有哪两个,对应哪两种指令? 〔解答〕 堆栈是一种按“先进后出”原则存取数据的存储区域,位于堆栈段中,使用SS段寄存器记录其段地址;它的工作原则是先进后出;堆栈的两种基本操作是压栈和出栈,对应的指令是PUSH和POP。 〔习题2.5〕已知SS = 2200H、SP = 00B0H,画图说明执行下面指令序列时,堆栈区和SP的内容如何变化? mov ax,8057h push ax mov ax,0f79h push ax

汇编语言习题-测验题答案

汇编语言各章习题、测试题答案 习题一 分别将下列二进制数作为无符号数和带符号数转换为十进制和十六进制数 01110111 00101111 十六进制运算 1A52H+4438H 3967H-2D81H 37H×12H 1250H×4H 将十进制数变为8位补码并做运算(结果用二进制、十六进制、十进制表示) 29+53 73-24 -66+82 -102-15 用压缩BCD码计算(结果用二进制、BCD码、十进制表示) 29+53 73-24 66+18 132+75 符号位扩展(字节扩展为字,字扩展为双字) 20A3H 94H 3456H 7FH EC00H 若机器字长为16位,其无符号数表示范围是多少带符号数表示范围是多少分别用十进制和十六进制表示。 写出下列十六进制数所能代表的数值或编码: (1)38H (2)FFH (3)5AH (4)0DH 将下列十进制数分别转换为二进制、十六进制、二进制补码、压缩BCD码和ASCII码: (1)108 (2)46 (3)-15 (4)254 写出下列算式的8位二进制运算结果,标志位CF、SF、ZF、OF分别是什么值 (1)56+63 (2)83-45 (3)-74+29 (4)-12-37 查表,指出ASCII码0DH、0AH、07H、1BH、20H、60H、50H、70H对应的控制字符。 测验一 单选题: 1.已知X=76,则[X]补= 。 A. 76H B. 4CH 2.已知[X]补=80H,则X= 。 A. 80H B. 0 C. 0FFH D. -80H 3.已知[X]补=98H,则[X]补/2= 。 A. 0CCH C. 49H D. 31H 4.已知X=78,Y=-83,则[X+Y]补= 。 A. 0F5H B. 0A1H C. 0FBH D. 65H 5.将124转换成十六进制数的结果是 A. 7CH B. 7DH C. 7EH D. 7BH 6.将93H看成一个压缩BCD码,其结果是 A. B. C. D. 7. 45转换成二进制数是 A. C. 00101101 D. 8.6CH转换成十进制数是 A. 118 B. 108 C. 48 D. 68 9.将93H扩展为字的结果是 A. FF93H B. 0093H C. 1193H D. 1093H

汇编语言(王爽)_第二版_课后题全_答案6

解题过程: 物理地址=SA*16+EA 20000h=SA*16+EA SA=(20000h-EA)/16=2000h-EA/16 EA取最大值时,SA=2000h-ffffh/16=1001h,SA为最小值 EA取最小值时,SA=2000h-0h/16=2000h,SA为最大值 这里的ffffH/16=fffh是通过WIN自带计算器算的 按位移来算确实应该为fff.fh,这里小数点后的f应该是省略了 单就除法来说,应有商和余数,但此题要求的是地址最大和最小,所以余数忽略了 如果根据位移的算法(段地址*16=16进制左移一位),小数点后应该是不能省略的 我们可以反过来再思考下,如果SA为1000h的话,小数点后省略 SA=1000h,EA取最大ffffh,物理地址为1ffffh,将无法寻到20000H单元 这道题不应看成是单纯的计算题 检测点2.3 下面的3条指令执行后,cpu几次修改IP?都是在什么时候?最后IP中的值是多少? mov ax,bx sub ax,ax jmp ax 答:一共修改四次 第一次:读取mov ax,bx之后 第二次:读取sub ax,ax之后 第三次:读取jmp ax之后 第四次:执行jmp ax修改IP 最后IP的值为0000H,因为最后ax中的值为0000H,所以IP中的值也为0000H 实验一查看CPU和内存,用机器指令和汇编指令编程 2实验任务 (1)使用Debug,将下面的程序段写入内存,逐条执行,观察每条指令执行后,CPU中相关寄存器中内容的变化。 机器码汇编指令寄存器 b8 20 4e mov ax,4E20H ax=4E20H 05 16 14 add ax,1416H ax=6236H bb 00 20 mov BX,2000H bx=2000H

计算机组成原理参考答案汇总

红色标记为找到了的参考答案,问答题比较全,绿色标记为个人做的,仅供参考!第一章计算机系统概述 1. 目前的计算机中,代码形式是______。 A.指令以二进制形式存放,数据以十进制形式存放 B.指令以十进制形式存放,数据以二进制形式存放 C.指令和数据都以二进制形式存放 D.指令和数据都以十进制形式存放 2. 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应包括______。 A. 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 B. 外部设备和主机 C. 主机和实用程序 D. 配套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 3. 目前我们所说的个人台式商用机属于______。 A.巨型机 B.中型机 C.小型机 D.微型机 4. Intel80486是32位微处理器,Pentium是______位微处理器。 A.16B.32C.48D.64 5. 下列______属于应用软件。 A. 操作系统 B. 编译系统 C. 连接程序 D.文本处理 6. 目前的计算机,从原理上讲______。 A.指令以二进制形式存放,数据以十进制形式存放 B.指令以十进制形式存放,数据以二进制形式存放 C.指令和数据都以二进制形式存放 D.指令和数据都以十进制形式存放 7. 计算机问世至今,新型机器不断推陈出新,不管怎样更新,依然保有“存储程序”的概念,最早提出这种概念的是______。 A.巴贝奇 B.冯. 诺依曼 C.帕斯卡 D.贝尔 8.通常划分计算机发展时代是以()为标准 A.所用的电子器件 B.运算速度 C.计算机结构 D.所有语言 9.到目前为止,计算机中所有的信息任以二进制方式表示的理由是() A.节约原件 B.运算速度快 C.由物理器件的性能决定 D.信息处理方便 10.冯.诺依曼计算机中指令和数据均以二进制形式存放在存储器中,CPU区分它们的依据是() A.指令操作码的译码结果 B.指令和数据的寻址方式 C.指令周期的不同阶段 D.指令和数据所在的存储单元 11.计算机系统层次结构通常分为微程序机器层、机器语言层、操作系统层、汇编语言机器层和高级语言机器层。层次之间的依存关系为() A.上下层都无关 B.上一层实现对下一层的功能扩展,而下一层与上一层无关 C.上一层实现对下一层的功能扩展,而下一层是实现上一层的基础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第二版) 钱晓捷 课后答案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第二版)钱晓捷习题答案 第二章(01) 2.1 (1)AX=1200h (2)AX=0100h (3)AX=4C2Ah (4)AX=3412h (5)AX=4C2Ah (6)AX=7856h (7)AX=65B7h 2.2 (1) 两操作数类型不匹配 (2) IP指令指针禁止用户访问 (3) 立即数不允许传给段寄存器 (4) 段寄存器之间不允许传送 (5) 两操作数类型不匹配 (6) 目的操作数应为[ BP ] (7) 源操作数应为[BX+DI] (8) 立即数不能作目的操作数 2.3 lea bx,table ;获取table的首地址,BX=200H mov al,8 ;传送欲转换的数字,AL=8 xlat ;转换为格雷码,AL=12H 2.4 mov ax,8057h push ax mov ax,0f79h push ax pop bx ;bx=0f79h pop [bx] ;DS:[0f79h]=8057h 2.6 AL=89h CF ZF SF OF PF AL=12h 1 0 0 1 1 AL=0afh 0 0 1 0 1 AL=0afh 1 0 1 0 1 AL=00h 0 1 0 0 1 AL=0ffh 0 0 1 0 1 AL=00h 0 1 0 0 1 2.5 堆栈是一种按“先进后出”原则存取数据的存储区域。 堆栈的两种基本操作是压栈和出栈,对应的指令是PUSH和POP。 2.7 W=X+Y+24-Z 2.8 (1)ADD DX,BX (2)ADD AL,[BX+SI] (3)ADD [BX+0B2H],CX (4)ADD WORD PTR [0520H],3412H (5)ADD AL,0A0H 2.9;为了避免与操作数地址混淆,将题中X,Y,Z,V 字操作数改为A,B,C,D mov ax,X ;ax=A imul Y ;dx,ax = A*B (将操作数看作符号数,以下同) mov cx,ax mov bx,dx ;bx,ax <-- dx,ax =A*B mov ax,Z ;ax = C cwd ;dx,ax =C (扩展符号后为双字) add cx,ax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

第1章计算机系统概论 1. 什么是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硬件和软件哪个更重要? 解: 计算机系统:由计算机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的综合体。 计算机硬件:指计算机中的电子线路和物理装置。 计算机软件:计算机运行所需的程序及相关资料。 硬件和软件在计算机系统中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因此同样重要。 2. 如何理解计算机的层次结构? 答:计算机硬件、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构成了计算机系统的三个层次结构。 (1)硬件系统是最层的,它是整个计算机系统的基础和核心。 (2)系统软件在硬件之外,为用户提供一个基本操作界面。 (3)应用软件在最外层,为用户提供解决具体问题的应用系统界面。 通常将硬件系统之外的其余层称为虚拟机。各层次之间关系密切,上层是下层的扩展,下层是上层的基础,各层次的划分不是绝对的。 3. 说明高级语言、汇编语言和机器语言的差别及其联系。 答:机器语言是计算机硬件能够直接识别的语言,汇编语言是机器语

言的符号表示,高级语言是面向算法的语言。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源程序)处于最高层,必须翻译成汇编语言,再由汇编程序汇编成机器语言(目标程序)之后才能被执行。 4. 如何理解计算机组成和计算机体系结构? 答:计算机体系结构是指那些能够被程序员所见到的计算机系统的属性,如指令系统、数据类型、寻址技术组成及I/O机理等。计算机组成是指如何实现计算机体系结构所体现的属性,包含对程序员透明的硬件细节,如组成计算机系统的各个功能部件的结构和功能,及相互连接方法等。 5. ?诺依曼计算机的特点是什么? 解:?诺依曼计算机的特点是:P8 ●计算机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五大 部件组成; ●指令和数据以同同等地位存放于存储器,并可以按地址访问; ●指令和数据均用二进制表示; ●指令由操作码、地址码两大部分组成,操作码用来表示操作的 性质,地址码用来表示操作数在存储器中的位置; ●指令在存储器中顺序存放,通常自动顺序取出执行; ●机器以运算器为中心(原始?诺依曼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