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自我理论

积极自我理论
积极自我理论

实践学校积极自我课程(理论)

第一章认识自我

一、我是谁?——自我的定义和分类

二、关于自我发展的理论

三、自我认识的途径

四、关于自我认知的心理学效应

五、与自我认知相关的其它理论

六、客观全面的自我认知

第二章发挥优势

一、认识和发现优势

二、性格优势

三、了解你的性格优势(附VIA优势问卷)

四、如何提升个人优势

第三章管理弱点

一、积极心理学关于弱点的两个观点

二、改变与接纳的界限

三、改进和调整阻碍自身优势发挥的弱点

四、管理弱点的具体方法

第四章建立稳定的自尊自信

一、什么是自尊

二、自尊的三个水平

三、建立高自尊的益处

四、正确应对他人评价

第一章认识自我

一、我是谁?——自我的定义和分类

这是一种目前比较常用的关于了解自己的各个方面的定义和分类。

詹姆斯提出作为经验客体的我包括三种不同形式:

(1)物质的我,指个人的身体及其属性;例如,我身高165公分;我6岁了等。(2)社会的我,是指个体对自己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中的角色、地位、名望等方面的认识。例如:我是个班长,我是数学课代表,我是初一学生等。

(3)精神的我,指个体所觉知的内部心理特征。举例:我很敏感;我很自觉;我有点忧郁等。

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心中占支配性的自我描述有所不同,如下表。

发展阶段占支配地位的

自我描述

例子

与詹姆斯经验

自我的比较

儿童早期

(大致年龄:2~6岁) 可观察到的,可验证的特征

特定的兴趣和行为

我是个男孩。

我有个妹妹。

我喜欢踢球。

物质的我

儿童中期

(大致年龄:7~11岁)一般兴趣

运用社会比较

人际特征

我喜欢运动。

我比林林聪明。

我很好看。

社会的我

青春期

(大致年龄:12~18岁)隐藏的,抽象的“心理”特征

我很忧郁。

我很自觉。

精神的我

二、关于自我发展的理论

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模型

皮亚杰认为人类的认知发展需要经历一系列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独特的理解世界的方式。这种理解在阶段内变化很小,但在阶段间差别很大。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的变化会带来认知和生理上的成熟。

第一阶段为感知运动阶段(从出生到约15个月)。这个阶段的主要特征是极端的自我中心,儿童完全以自己的思想感觉为中心。这一阶段的儿童只能依靠自己的肌肉动作和感觉应付外界事物,探索外界。

第二阶段为前运算阶段(约15个月~6岁)。尽管这一阶段儿童依然比较自我中心,但他们已经开始发展出抽象思维的能力了。这种能力极大地加速了语言的获得。

第三阶段为具体运算阶段(6~11岁)。这个阶段的儿童在时间、空间和数字上的思维变得越来越有逻辑性。

多数处于这个阶段的儿童不再相信圣诞老人的童话,因为一个人不可能在一个晚上造访每个人家。这个阶段的儿童也理解顺序可以颠倒,他们开始明白守恒的含义(如他们开始明白细长杯子里的水倒入短粗杯子后液面下降了,可水的总量没变)。这一阶段儿童发展了“去中心化”,即只站在自己角度看问题的自我中心思想逐渐消失。此时儿童不仅能集中注意情况或问题的一个方面,还能注意几个方面;不仅能注意事物的静止状态,还能看到动态的转变;还能逆转思维的方向。

第四阶段为形式运算阶段(约自11、12岁开始),这个阶段的一个标志是能够思考假设的事件和情境。例如,在解决一个问题时,青春期的孩子会问,“我如果做了X会是什么后果?”这个阶段的个体也能有效运用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这些认知可以让个体摆脱自我中心,因为他们能够想到他人的看法可能与他们不同。

皮亚杰起初认为形式运算的智力发展约在15岁完成。后来,1972年修正了原来的看法,认为正常的人不迟于15~20岁达到形式运算阶段。

2、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性发展模型八阶段

埃里克森(E.H.Erikson,1902)是美国著名精神病医师,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他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是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却是由环境决定的,所以这个理论可称为"心理社会"阶段理论。每一个阶段都是不可忽视的。

埃里克森的人格终生发展论,为不同年龄段的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教育内容,任何年龄段的教育失误,都会给一个人的终生发展造成障碍。它也告诉每个人你为什么会成为现在这个样子,你的心理品质哪些是积极的,哪些是消极的,多在哪个年龄段形成的。

对于中小学教师而言,需要格外关注学生从学龄期到青春期的心理发展需求。

(1)学龄期(6~12岁),勤奋对自卑的冲突

这一阶段的儿童在学校接受教育。学校是训练儿童适应社会、掌握今后生活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的地方。如果他们能顺利地完成学习课程,他们就会获得勤奋感,这使他们在今后的独立生活和承担工作任务中充满信心。反之,就会产生自卑。另外,如果儿童养成了过分看重自己的工作的态度,而对其他方面木然处之,这种人的生活是可悲的。埃里克森说:"如果他把工作当成他惟一的任务,把做什么工作看成是惟一的价值标准,那他就可能成为自己工作技能和老板们最驯服和最无思想的奴隶。"

当儿童的勤奋感大于自卑感时,他们就会获得有"能力"的品质。埃里克森说:"能力是不受儿童自卑感削弱的,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是自由操作的熟练技能和智慧。" (2)青春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

他们内心最具有代表性的疑问是:我是谁?一方面青少年本能冲动的高涨会给他们带来困惑,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青少年面临新的社会要求和社会的冲突而感到困扰和混乱。所以,青少年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一个新的同一感或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以及他在社会集体中所占的情感位置。这一阶段的危机是角色混乱。

"这种统一性的感觉也是一种不断增强的自信心,一种在过去的经历中形成的内在持续性和同一感(一个人心理上的自我)。如果这种自我感觉与一个人在他人心目中的感觉相称,很明显这将为一个人的生涯增添绚丽的色彩"。(埃里克森,1963年)埃里克森把同一性危机理论用于解释青少年对社会不满和犯罪等社会问题上,他说:如果一个儿童感到他所处于的环境剥夺了他在未来发展中获得自我同一性的种种可能性,他就将以令人吃惊的力量抵抗社会环境。在人类社会的丛林中,没有同一性的感觉,就没有自身的存在,所以,他宁做一个坏人,或干脆死人般地活着,也不愿做不伦不类的人,他自由地选择这一切。

随着自我同一性形成了"忠诚"的品质。埃里克森把忠诚定义为:"不顾价值系统的必然矛盾,而坚持自己确认的同一性的能力。"

总结:青少年自我发展心理特点

处于青春前期的个体自我评价下降的事实与这个时期是生命中的一个困难时期这一概念是一致的。这些困难被认为是由青春期所带来的许多变化造成的。它们包括身体变化(如月经来潮)、认知变化(形式运算思维出现)和社会变化(社会期望的转变和友谊模式的变化)。

三、自我认识的途径

1、物理世界——为我们了解自身提供了重要的手段,是自我认识的一个重要来源。例如高矮胖瘦,黑白美丑。

2、社会世界

——我们通过社会比较(向上比较和向下比较)获得自身的社会定位或者坐标。——通过反射性评价(人们获得自我认识的另一种方式是观察其他人对他们的反应。例如,想像一下一个人讲了个笑话,并觉察到别人都笑了。这个人可以有理由推断出她是个有幽默感的人。这种过程形式上被称为反射性评价过程。)

3、心理世界

——内省:指个体向内部寻求答案,直接考虑我们的态度、情感和动机。

——自我知觉过程

——因果归因

四、关于自我认知的心理学效应

学习关于自我的心理学效应,可以更好的了解自我和接纳自我。

1、乌比冈湖效应

2、焦点效应

3、透明效应

4、巴纳姆效应

5、伤痕效应

1、乌比冈湖效应

起源

乌比冈湖效应(Lake Wobegon)的名称,源自盖瑞森·凯勒(Garrison Keillor)虚构的草原小镇。美国有一个公共广播电台的广播小说节目叫做(A prairie home companion),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该节目的主持人叫Garrison Keillor,是一个幽默作家,兼写剧本。这个节目有一个很受欢迎的单元叫做"News from Lake Wobegon",其形式是由主持人报道一周来他的故乡"Lake Wobegon"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Lake Wobegon是一个假想的、在美国中部的小镇,镇上的"女人都很强,男人都长的不错,小孩都在平均水平之上"(all the women are strong, all the men are good-looking, and all the children are above average)。不过听过几次节目就可以知道,小镇上各种可笑的事情层出不穷,即该镇上的居民其实也没有聪明到哪去。这个小镇名字Wobegon取的很有趣,因为在英文里有两个词跟它同音,但意思完全相反:woebegone: 很惨的样子 Woe, begone: 烦恼都烟消云散因为News from Lake Wobegon的开场白,使得英文里面有了这个词:Lake Wobegon Effect,意思是把自己高估了。

类似的例子

耶鲁大学心理课教授问大家,你这学期心理学基础课上的怎么样啊?请给出你在这个班级里的排名或者百分比。

如果大家的估计都很准确或者没有大的偏差,我们应该得到这样一个结论:一半

的人做的比平均水平要好,另一半人做的不如另一半。

实际的调查结果表明,绝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的水平高出了平均水平。

当人们被问及作为学生、老师、爱人,尤其是作为一名司机做的有多好时,人们会系统的大幅度的认为自己比平均值做的要好。每个开车的人都认为自己是一个出色的司机(哪怕这个司机可能仅仅是平行泊车比较拿手、或者比较细心、或者敢冒别人不敢冒的险)

社会心理学借用这一词,指人的一种总觉得什么都高出平均水平的心理倾向,即给自己的许多方面打分高过实际水平. 用另一种通俗的说法,就是自我拉抬偏差(self-enhancing bias ).

生活中涉及乌比冈湖效应的方面

1)伦理道德

大多数人认为自己比一般人更道德。一个全国性调查有这样一道题目:“在一个百分制的量表上,你会给自己的道德和价值打多少分?”50%的人给自己打分在90分或90分以上,只有11%的人给自己打分在74或74以下。

2)工作能力

90%的商务经理对自己的成就评价超过对其普通同事的评价。在澳大利亚,86%的人对自己工作业绩的评价高于平均水平,只有1%的人评价自己低于平均水平。大多数外科医生认为自己患者的死亡率要低于平均水平。

3)付出

大部分同宿舍高中生或大学生都认为自己比其他室友为大家做了更多的事情4)驾驶技术

多数司机—甚至大部分曾因车祸而住院的司机—都认为自己比一般司机驾车更安全且更熟练。

5)摆脱偏见

人们往往认为他们比其他人更不容易受偏见的影响。他们甚至认为自己比多数人更不容易产生自我服务偏见。

2、焦点效应(也称聚光灯效应)

在一个心理学实验中,心理学家跑到实验者面前说,希望你们明天都穿T恤来这里,并且所穿的T恤要带图案。第二天参加实验的人都穿了带图案的T恤。有人觉得自己所穿的T恤的图案是令人尴尬的。

心理学家问他们什么样的图案是让自己觉得尴尬的图,排名第一的是Hitler和Barry Maniloy。而被大家公认最好的图案是Martin Luther King Jr和Jerry Seifild。

一天后,问实验者“有多少人注意到了你的T恤了?”

于是实验者走出去问人们,“你们注意到我的T恤了么?”

结果显示,他们高估了人们的关注度,这个差距接近两倍。也就是说他们认为有100个人看到了,但实际上最多只有50个人看到了。

我们通常认为人们在时刻关注我们,但实际上并没有。他们都在忙着关注自己。

焦点效应于1999年由季洛维奇和佐夫斯基提出。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不经意的把自己的问题放到无限大。当我们出丑时,总以为别人会注意到自己,其实并不是这样的。人家或许当时会注意到可是事后马上就忘了,或许根本就无暇注意到你。没有人会像你自己那样关注自己的。

3、其他例子

有一个关于后悔的研究故事。

问临终的人或很老的人“你生命中有什么让你很后悔的?”统一的后悔是想尝试却没有尝试过的事。问他们为什么不尝试时,他们的回答往往是:“那样做会很傻!”

结论:人们对别人的注意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强,所以做你想做的。

3、透明效应

社会心理学中发现,人们往往认为我们自己比实际中更容易被看透。我们的秘密别人很难猜出,但我们通常会觉得我们的秘密要泄露出来。人们常觉得别人都发现了自己的秘密。

实验

“谁会认为自己是一个糟糕的骗子?”征集了一名自认为特别不会骗人的现场志愿者。教授给出了三个问题,参加现场实验的志愿者需要回答这三个问题,但是要求这三个问题的答案中有一个问题的答案是假的。其他在场的学生猜测,那个问题的答案是假的。实验开始前教授预先告诉参与回答问题的志愿者对那个问题的答案撒谎。

第一个问题与回答:“你去过伦敦么?”“不,没去过。”

第二个问题与回答:“你有兄弟姐妹么?”“是的,有一个。”

第三个问题与回答:“你喜欢寿司么?”“不喜欢。”

大家猜测的结果表明,认为第一题和第二题回答问题的志愿者撒谎的人数远远多余认为第三题撒谎的人数。而教授预先告诉志愿者,在第三个问题回答的时候撒谎。

心理学发现,人们往往认为我们自己比实际中更容易被看透。我们的秘密别人很难猜出,但我们通常会觉得我们的秘密要泄露出来。人们常觉得别人都发现了自己的秘密。人们往往担心、害怕自己的秘密被别人发现,实际上自己不希望别人知道的关于自己的秘密别人很难猜出,所以不必过于担心,应该放下思想包袱。

4、巴纳姆效应

巴纳姆效应是1948年由心理学家伯特伦·福勒通过试验证明的一种心理学现象,它主要表现为:每个人都会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他。这个效应是以一位广受欢迎的著名魔术师肖曼·巴纳姆来命名的。这位著名魔术师在评价自己的表演时说,他之所以很受欢迎是因为节目中包含了每个人都喜欢的成分,所以他使得"每一分钟都有人上当受骗"。巴纳姆曾经说过一句名言,“任何一流的马戏团应该有能力让每个人看到自己喜欢的节目。”

法国的研究人员曾做过一项测试,他们将臭名昭著的杀人狂魔马塞尔.贝迪德的出生日期等资料寄给了一家自称能借助高科技软件得出精准星座报告的公司,并支付了一笔不菲的报告费用。

三天后,该公司将一份详细的星座报告发送给了研究人员,大致的分析结果如下:他适应能力很好,可塑性很强,当这些能力得到训练就能发挥出来。他在生活中充满了活力,在社交圈举止得当。他富有智慧,是个具有创造性的人,他非常有道德感,未来生活会富足,是思想健全的中产阶级。

此外,这份星座报告还根据贝迪德的年龄做出了推断,预测他在1970年至1972年间会考虑到感情生活做出承诺。可事实上是,“颇有道德观”的贝迪德犯下了19条命案,于1946年被处以死刑。

“巴纳姆效应”指的就是这样一种心理倾向,即人很容易受到来自外界信息的暗示,从而出现自我知觉的偏差,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现在很多人迷信于算卦,神通,星座等。其中的原理都来自于这神奇的巴纳姆效应。

巴纳姆效应带个我们的启示:不能仅靠外界的一点消息或信息就对事情做出判断。这样会导致片面性和易犯错误。要全面、正确收集信息,才能对人或事做出正确判断。

5、伤痕效应

美国科研人员进行过一项有趣的心理学实验,名曰“伤痕实验”。

他们向参与其中的志愿者宣称,该实验旨在观察人们对身体有缺陷的陌生人作何反应,尤其是面部有伤痕的人。

每位志愿者都被安排在没有镜子的小房间里,由好莱坞的专业化妆师在其左脸做出一道血肉模糊、触目惊心的伤痕。志愿者被允许用一面小镜子照照化妆的效果后,镜子就被拿走了。

关键的是最后一步,化妆师表示需要在伤痕表面再涂一层粉末,以防止它被不小心擦掉。实际上,化妆师用纸巾偷偷抹掉了化妆的痕迹。

对此毫不知情的志愿者,被派往各医院的候诊室,他们的任务就是观察人们对其面部伤痕的反应。规定的时间到了,返回的志愿者竟无一例外地叙述了相同的感受—人们对他们比以往粗鲁无理、不友好,而且总是盯着他们的脸看!可实际上,他们的脸上与往常并无二致,什么也没有不同;他们之所以得出那样的结论,看来是错误的自我认知影响了他们的判断。

这是一个发人深省的实验。

原来,一个人内心怎样看待自己,在外界就能感受到怎样的眼光。同时,这个实验也从一个侧面验证了一句西方格言:“别人是以你看待自己的方式看待你。”不是吗?

一个从容的人,感受到的多是平和的眼光;

一个自卑的人,感受到的多是歧视的眼光;

一个和善的人,感受到的多是友好的眼光;

一个叛逆的人,感受到的多是挑惕的眼光……

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内心世界,就有什么样的外界眼光。如此看来,一个人若是长期抱怨自己的处境冷漠、不公、缺少阳光,那就说明,真正出问题的,正是他自己的内心世界,是他对自我的认知出了偏差。这个时候,需要改变的,正是自己的内心;而内心的世界一旦改善,身外的处境必然随之好转。毕竟,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你自己,才能决定别人看你的眼光。

我们往往花大力气去了解别人,认识别人,却很少花精力去了解自己,认识自己。我们一般是不能直接看到自己模样的,只能通过镜子、照片。同理我们一般也是透过别人的眼光来认识自己,每一个人眼里的你都是不一样的,100个人眼里就有100个你,1000个人眼里就有一千个你,在不同的人眼里你是不同的,善良的、聪明的、可恶的、愚蠢的、忠诚的、虚伪的、背叛的,不胜列举。那么真实的你究竟是什么样的呢,真正的你又在哪里呢,“伤痕实验”明确的告诉我们答案——内心,一个内心烦躁的人纵然身处幽静也是狂躁不安的,一个内心清净的人虽然深处闹市,他的世界还是清净的。无论是追求幸福、宁静、安全……都到你内心去寻找吧,那里有无穷无尽的资源和能量。

五、与自我认知相关的其它理论

1、认知失调理论

2、基本归因偏差

1、认知失调理论

(1)贬损心理

Louisa egan的巧克力实验

事先了解到被试者对同一品牌同一口味不同颜色的巧克力喜欢程度一样。

实验过程:拿出三颗巧克力,让被试者选。被试者选定一颗后第二颗不会选第一次没选上的那颗。

贬损心理——你会贬低第一次没选上上的那颗,你会偏向第3颗。

(2)理由不足效应

Festinger 经典实验

实验过程:让被试做 1小时枯燥无味的绕线工作,在其离开工作室时,实验者请他告诉在外面等候参加实验的“被试”(其实是实验助手)绕线工作很有趣,吸引人;为此,说谎的被试得到一笔酬金。然后实验者再请他填写一张问卷,以了解他对绕线工作的真实态度。结果发现,得报酬多的被试对绕线工作仍持有低的态度评价;得报酬少的被试提高了对绕线工作的评价,变得喜欢这个工作了。

认知失调理论的提出者费斯廷格的解释是:当被试对别人说绕线工作很有趣时,心口不一致。他头脑中有了两个认知因素:“我本不喜欢绕线工作”和“我对别人说这话有趣”,两者是相互失调的。为了消除心理上的失调感,他便要把自己的行为合理化。费斯廷格认为,得钱多的(20美元)被试会用这笔不小的酬金为自己的行为辩

解,认为自己之所以对别人说绕线有趣是因为有明显的外部好处,这样说是值得的。心口不一致所带来的失调感就削弱了。可是对得钱少的(1美元)被试来说,用这种理由为自己的行为开脱就较困难。由于失调感所带来的心理压力,他会再审视两个相互矛盾的认知因素。其中第2个是对自己行为的认知,做出的事不易收回;第1个对自己内部态度的认识相对来说要较为容易改变。所以,被试便不自觉地提高了对绕线工作的态度评价。新的认知因素“我比较喜欢绕线工作”与“我对别人说绕线工作很有趣”就相互协调了。结果,得报酬少的人比得报酬多的人更喜欢绕线工作。这种情况被称为在不充分的合理化条件下因认知失调引起的态度改变。

(3)过度理由效应

二战期间,一位手艺精湛的犹太人裁缝店总被附近顽皮的年轻人打扰。他们大喊:“犹太人、犹太人”!致使这家店几乎开不下去了。

聪明的店主想了一个办法,一个月后,这些年轻人终于再也不喊了。

原来,店主在开始时每天给年轻人们几元钱,说是作为对他们的酬劳。给了两周以后,逐渐减少,最终不再给钱了。年轻人感觉自己继续这么喊不值得了,所以就停下来了。涉及到生活之中,一些家长单用物质奖励刺激孩子的学习欲望,做法欠妥。总结:认知失调理论

认知失调理论是由利昂·费斯廷格提出的。是指个体认识到自己的态度之间、或者态度与行为之间存在着矛盾。这是人们的“确认偏向”即人们不愿意接收与他们信奉的相矛盾的信息,他们想接收到能确认和支持他们所信奉的观点的信息。

举例:支持班长,收集关于班长的正面信息;不支持班长,收集关于班长的负面信息。

每个人的心理空间中包含多种多样的认知因素。这些因素是人对外部世界和对自我的种种认识,包括观念、信仰、价值观、态度等许多方面,同时,也可以是某种行为的表象或再现,甚至是对未来事件的期待。随着人当前社会活动的内容不同,各种有关的认知因素会以各种组合方式并存于人的当前意识中。它们之间的关系有3种可能性,即协调、失调和不相关。协调和失调是针对认知因素之间是否在心理上存在相互矛盾而言。

2、减少认知失调的方法

在态度与行为产生不一致的时候,常常会引起个体的心理紧张。为了克服这种由认知失调引起的紧张,人们需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以减少自己的认知失调。减少认知失调的方法通常有4种:1.改变认知如果两个认知相互矛盾,我们可以改变其中

一个认知,使他与另一个相一致。2.增加新的认知如果两个不一致的认知导致了失调,那么失调程度可由增加更多的协调认知来减少。3.改变认知的相对重要性因为一致和不一致的认知必须根据其重要性来加权,因此可以通过改变认知的重要性来减少失调。4.改变行为认知失调也可通过改变行为来减少,但一般情况下,行为比态度更难改变。

以戒烟为例,你很想戒掉你的烟瘾,但当你的好朋友给你香烟的时候你又抽了一支烟,这时候你戒烟的态度和你抽烟的行为产生了矛盾,引起了认知失调。我们大概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减少由于戒烟而引起的认知失调:

改变自己对戒烟的态度,使其与以前的行为一致(我喜欢吸烟,我不想真正戒掉)。

如果两个认知不一致,可以通过增加更多一致性的认知来减少失调(吸烟让我放松和保持体型,有利于我的健康)。

改变认知的重要性让一致性的认知变得重要,不一致性的认知变得不重要(放松和保持体型比担心30年后患癌更重要)。

让自己相信自己之所以做出与态度相矛盾的行为是因为自己没有选择(生活中有如此多的压力,我只能靠吸烟来缓解,别无他法)。

使自己的行为不再与态度有冲突(我将再次戒烟,即使别人给也不再抽烟)。

3、基本归因错误

1、实验:

找两位同学抛硬币决定,一个提问,一个回答。提问者可以轻而易举打败另一个人。提问者被告知要提对方不知道答案的题,于是:“我的狗叫什么名字?”“不知道”,连问3-5个都不知道,人们往往会判断提问者比答问者聪明。

2、基本归因错误

人们倾向于把原因归咎于人的性格或欲望或本性,而不是实际情况。

3、归因错误实例

演员常常碰到。演员麦克演神医Marcus welby ,结果演技太好,收到观众几千封关于医学咨询的信,他被这几千封信震惊了,转念一想,利用人们的这种心理他开始帮助某咖啡品牌大力推荐无咖啡因咖啡的好处。

六、客观全面的自我认知

第一:建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基于自己心中的标准认识和评价自己。

第二:培养一种收集信息的能力和敏锐的判断力,帮助我们获得成功。很少有人天生就拥有明智和审慎的判断力,实际上,判断力是一种在收集信息的基础上进行决策的能力,信息对于判断的支持作用不容忽视,没有多方的信息收集,很难做出明智的决断。

第三:以人为镜,客观地比较。通过与自己身边的人在各方面的比较来认识自己,在比较的时候,对象的选择至关重要。找不如自己的人作比较,或者拿自己的缺陷与别人的优点比,都会失之偏颇。因此,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条件相当的人作比较,找出自己在群体中的合适位置,这样认识自己,才比较客观。

第四:应坚持辨证的观点,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时,都不忽视长处和优点,也要认清短处与不足。

第二章发挥优势

成就和幸福的核心在于发现和发挥你的优势,而不是纠正你的弱点。第一步是识别你的优势。——马丁·塞利格曼

一、认识和发现优势

优势是一个复合概念,包含两项内容:既包括天赋和能力,也包括性格优势。

1、天赋

关于天赋最早的科学研究,可以追溯到高尔顿(Francis Galton,1869年)在他的著作《遗传的天才》中对杰出人士家庭所进行的回溯式调查。以及特曼(Terman)对

天才儿童展开的长达35年的纵向研究。高尔顿发现,天赋可以在家族中传递,从而得出结论,天才是以遗传占优势的。

古老的观点认为智力是单一的,它是在不同领域所表现出的高度一般化的能力。心理学家斯皮尔曼在1904年得到了重要发现。他通过测验发现人的智力中包含一般智力因素(简称为g),和特殊智力因素(简称为s)。这就是智力的双因素理论。

在这一领域的进一步研究中,主要的理论还有Renzulli(1986)的天赋三环模型理论,以及加德纳Gardner(1983/1993,1998)的多元智力模型。

Renzulli(1986)在他的三环模型种把天赋定义为:1. 智力测验中,在一般能力方面的杰出表现,或者在诸如数学、音乐或建筑等领域所表现出的特别才能。2. 在能力水平要求较高的领域表现出的创造力。3. 个体在能力水平要求较高的领域发展才能使,所表现出的热情和强烈动机。加德纳也提出,智力并不是单一的结构。包括普通智利和多元智力(多元智力包括:言语、罗辑-数学、空间、音乐、运动、社交、自制能力和自然智力8个方面)。杰出的能力并不存在于普通智力中,而是存在于多元智力中。

天赋显著高于常人的人被称为天才。天才儿童的神经心理学和心理生理学研究显示,在生理的某些方面,高天赋儿童不同于其同龄的普通儿童。比如,那些在艺术、音乐、数学和其他非语言基础领域的天才儿童,有着非典型的脑器官,这可能支持者他们的非凡天赋。然而,天才儿童在长大成人后是否会变成有高创造力的成人,这个观点还没有被研究所证实。大部分天才儿童长大之后会成为在其专业领域内适应良好的成功人士。但是,只有少数天才儿童能够继续成为有创造力的成年人,并能够在专业领域做出重大的创新性贡献

2、性格优势

与天赋相比,性格优势更多是后天养成的。这些优势的形成需要努力和意志力。

二、性格优势

与天赋相比,性格优势更多是后天养成的。这些优势的形成需要努力和意志力。

如何才能帮助青年人实现他们的潜力?要回答这个问题,积极心理学看上去是一个理想的角度,因为这个领域的研究者一直关注与如何促进人们身上最好的部分,而非避免那些最有问题的部分。迈尔森基金会成立了“行动的价值”协会(简称VIA),做了相关研究,以提供描述积极青年发展的概念与经验方法。所谓的“优良性格”到底指的是什么?它应该如何被测量?

塞利格曼和彼得森召集了一些社会科学家,发展出了VIA性格优势分类。VIA 分类包括了24种性格优势,归纳在六种核心美德下。这里给出关于美德和优势的简介。

智慧与知识优势(Strengths of wisdom and knowledge),包括与获取和使用信息为美好生活服务的积极特质。在心理学语言中,这些属于认知优势。许多这个分类下的优势包括认知的方面,例如,社会智力、公平、希望和幽默,这也是为什么许多哲学家将于智慧和理性有关的美德视为使其它成为可能的首要美德。但是,在以下五种性格优势中,认知性特别明显:

◆创造力:想出新颖和多产的方式来做事;包括但不限于艺术成就

◆好奇心:对与全部经验保持兴趣;探索和发现

◆热爱学习:掌握新的技术、主题和知识,不管是自学还是正式学习;很明显

与好奇心有关,但除此之外还描述了一种系统扩充自己知识的倾向

◆开放头脑:彻底地考虑事物,从各角度来检验它;不急于下结论;面对证据

能够改变观点;公平地对待全部证据

◆洞察力:能够为他人提供有智慧的忠告;具有对与自己和他人都有意义地看

待世界的方式

勇气优势(Strengths of courage)包括面对内外阻力努力达成目标的意志。一些哲

学家将美德视为矫正性的,因为它们抵消了人类处境中所固有的一些困难,一些需要抵制的诱惑,或者一些需要被检查或者是改变的动机。是否全部的性格优势都是矫正性的可能存在争议,但是下列四种明显属于这个范畴:

◆真实性:说出事实,以诚恳的方式呈现自己;不加矫饰地生存;对自己的感

觉和行为负责

◆勇敢:不在威胁、挑战、困难或痛苦面前退缩;为正确的事物辩护,即使存

在反对意见;依信念行动,即使不被大多数人支持;包括生理上的勇敢但不

限于此

◆毅力:有始有终;不顾险阻坚持行动;在完成任务中获得愉悦

◆热忱:包含激情和能量地面对生活;不三心二意或半途而废;将生活视为一

场冒险;感到有活泼有生气

人道优势(Strength of humanity)包括涉及关心与他人关系的那些积极特质,这些特质被泰勒()等人描述为照料和待人如友的特征。这一类的美德与那些被标称为争议优势的美德有些类似,不过人道优势主要用来处理一对一的关系,而正义优势主要与一对多的关系有关。前一种优势是人际间的,而后一种则具有广泛的社会性。这一分类下的三种优势代表了积极的人际间特质:

◆友善:为别人帮忙、做好事;帮助他人、关心他人

◆爱:珍视与他人的亲密关系,特别是那些分享和关心都是相互的对象;与他

人亲密

◆社会智力:能够意识到自己和他人的动机和感受;直到如何做才能适应不同

的社会环境

正义优势(Strength of justice)具有广泛的社会性,与个人和群体或社区之间的最优互动有关。随着团体的规模逐渐缩小,变得更加个人化,正义优势便汇聚成了人道优势。我们依然保持对与这两者的区分,因为正义优势是那些涉及“在其间”的优势,而人道优势则是那些涉及“之间”的优势;不过这种区别更多时程度上的而非类别上的。不管怎样,以下三种积极特质非常符合正义这一类美德:

◆公平:基于正义和公平的观念,对别人一视同仁;不让个人感受干扰涉及到

他人的决策;给每个人一个公平的机会

◆领导力:鼓励所处的群体,使其达成目标,并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出良好的组

内关系;组织群体活动并保证它们的实现

◆团队合作:作为群体或团队中的一员工作良好;忠于群体;完成自己分内的

工作

节制优势(Strengths of temperance)是那些保护我们免于过度的积极特质。

哪些种类的过度是我们所关注?仇恨——宽容和怜悯可以保护我们;自大——谦卑和自谦可以保护我们;带来长期后果的短期愉悦——审慎可以保护我们;各种使人动摇的极端情绪——自我调试可以保护我们。

值得强调的是,节制优势使得我们的行动减缓,但并不会使它们完全停止。

我们可能是非常宽容的,但是在收到打击的时候仍然会自我防卫。谦虚并不需要说谎——只需要自觉地认可我们是谁以及我们的行为。

◆宽容/怜悯:宽容那些犯错误的人;给他人第二次机会;报复心不重

◆谦虚/谦卑:让成就自己说话;不寻求成为他人关注的焦点;不认为自己比实

际上的更特殊

◆审慎:小心地做出选择;不承担不必要的风险;不做可能后悔的事,不说可

能后悔的话

◆自我调试:调试一个人的感受和行动;有纪律;控制一个人的欲望和情绪

节制优势与勇气优势的区别在于:勇气使我们以积极的方式行动,不管反面的诱惑如何,而节制的关键特点在于直接对抗诱惑。节制优势在一定程度上是通过一个人对与行为的抑制而定义的,对于观察者来说,缺乏节制可能要比存在节制更容易被观察到。

超越优势(Strengths of transcendence)第一眼看上去可能比较庞杂,但共通的主题是允许一个人与更庞大的宇宙形成联系,从而为他们的生活提供意义。这个分类中几乎全部的积极特质都是涉及到个人之外的,涉及更庞大的宇宙的一部分或者整体。

这一优势分类的原型是灵性,尽管定义各不相同,但都指向了对于生命的超越性(非物质性)方面的信仰和承诺,不管它们被成为普适的、理想的、神圣的还是圣洁的。

分类中的其它优势与这种原型有什么关系?对于美的欣赏将一个人与优秀直接相连。感激将一个人与善良直接相连。希望将一个人与梦想中的希望直接相连。幽默将一个人与麻烦和矛盾直接相连,但带来的结果不是恐惧或愤怒,而是愉悦。

◆对于美和优秀的欣赏:注意并欣赏生活中各个领域的美、优秀以及有技巧的

表现,从自然到艺术到数学到科学再到日常经验

◆感激:意识到美好的事物并心怀感谢;花时间表达自己的感谢

◆希望:期望未来最好的结果,并努力去达成;相信美好的未来可以实现

◆幽默:喜欢笑与戏弄;为他人带来微笑;看到光明面;能够开玩笑(不一定

讲出来)

◆宗教性/灵性:对于宇宙的更高目的和意义有着一致的信念;知道一个人在全

景中的位置;具有关于生活意义的信念,这种信念能够塑造一个人的行为,

提供慰藉

三、了解你的性格优势(附VIA优势问卷)

指导语:请你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完成下列选择题。每个选择都没有“对”与“错”,无需反复思考,请根据你的第一反应选择即可。你的答卷不需要提交,仅作为一种帮您更好地了解自己优势的方法。

1A“我对世界总是很好奇”这句话:

5非常符合我4符合我3既没有符合也没有不符合

2不符合我1非常不符合我

1B “我很容易感到厌倦”这句话:

1非常符合我2符合我 3 既没有符合也没有不符合

4不符合我5非常不符合我

2A“每次学新东西我都很兴奋”这句话:

5非常符合我4符合我3既没有符合也没有不符合

2不符合我1非常不符合我

2B “我从来不会特意去参观博物馆或其他教育性场所”这句话

1非常符合我2符合我 3 既没有符合也没有不符合

4不符合我5非常不符合我

3A “不管是什么主题,我都可以很理性地去思考它”这句话:

5非常符合我4符合我3既没有符合也没有不符合

2不符合我1非常不符合我

3B “我常会很快作出决定”这句话:

1非常符合我2符合我 3 既没有符合也没有不符合

4不符合我5非常不符合我

专题三:大学生自我意识与培养

专题三大学生自我意识与培养 本讲知识要点: (1)自我意识的概念和结构 (2)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 (3)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偏差及调试 (4)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完善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凤姐的征婚条件:第一,必须为北京大学或清华大学硕士毕业生。必须本科硕士连读,中途无跳级,不留级,不转校。在外参加工作后再回校读书者免。第二,必须为经济学专业毕业。非经济学专业毕业则必须精通经济学。或对经济学有浓厚的兴趣。第三,必须具备国际视野,但是无长期定居国外甚至移民的打算。第四,身高176--183左右。长得帅的比较好一些。第五,无生育史。过往所有女友均无因自身而致的堕胎史。第六,东部沿海户籍,即江,浙,沪三地户籍或广东,天津,山东。北京,东北三省,内蒙古等地户籍。西南地区即重庆。贵州。云南。西藏,湖南,湖北等地籍贯者不予考虑。第七。年龄25--2 8岁左右。 凤姐对自己的认知存在偏差,没有客观的认识自己。对自己评价过高,是自负,偏差过低是自卑。对自己做一个客观正确的认识是很难的,然而同时又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这节课主题就是自我认知。希望通过这节课,同学们对自己的认识更深刻。 二、课堂活动(提前准备纸) (1)请你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很快的来完成二十个句子。这些句子都是以“我是的人”为结构的,请你填上中间的部分。(5分钟) (2)“我是的XX”,找一适合传递的物品,随机给一个同学,让他随意传给前后左右的同学,第一个同学需说出带一个修饰词语的“我是的XX”,第二个同学说两个修饰词语,依次类推,直至出错,出错的同学接受惩罚。(5分钟) 小组讨论:刚才的活动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总结分析:通过“二十句”可以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自我意识的一些特点。比如我们可以看看在二十个句子中是表面性的句子多还是反映一个人对自己看法的句子多,表面性的句子则反映了一个人自我意识的深度不够,或者不愿意让别人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是正面的评价还是负面的评价多,它反映的是一个人是否自信;是正、负面评价都有,还是只有一方面的评价,它表明一个人的自我意识是全面的还是片面的,是客观的还是过度自负或过度自卑的;二十个句子的内容是有集中的主题还是分散,有集中的主题则能反映出一个人如今最关注的事物。总之,简简单单的二十个句子能帮助学生对自己的自我意识有一个进一步的了解。 二、教师讲授(10分钟) (一)自我意识的概念和结构 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即自己认识自己的一切,自我意识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如身高、体重、体型等)、心理特征(如兴趣爱好、能力、个性等)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如自己自我意识是与周围人相处的关系、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等)。

自我概念论文:浅谈积极自我概念的培养

自我概念论文:浅谈积极自我概念的培养摘要:积极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的积极看法和态度,对于个体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完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论述了自我概念的功能及积极自我概念的培养措施。 关键词:自我概念;培养措施 自我概念不仅影响个体对现实的基本态度和看法,以及对未来的理想和信念,而且还影响个体人格的内在和谐统一,培养积极的自我概念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完善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自我概念的内涵 自我概念是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 来的,关于自我及其与周围环境关系的多方面、多层次的认知和评价。自我概念包括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和理想自我四种成分。生理自我是指对自己身高、体重、外貌特征、健康情况的认识。社会性自我是指对自己所处的时代、国家、民族、阶层的认识和对自己的社会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二、自我概念的功能 (一)自我引导的功能 自我概念实际上起着引导个人行为的作用,因为,个体需要按照保持自我看法一致性的方式行动。积极自我概念的个人,会出现积极的行为;消极自我概念的个人,会出现消

极的行为,从而使自己的行动与自我概念保持一致性。 (二)自我解释的功能 以往的经验对于个人具有怎样的意义,是由个体自我概念性决定的。每一种知觉经验都是客观存在的,不同的人可能会获得完全相同的经验,但他们对于这种经验的解释却可能不同。自我概念就像一个过滤器,进入个人心理的每一种知觉经验都必须通过这一过滤器,在通过过滤器时,它会被赋予一定的意义,所赋予的意义取决于个人的自我概念。 (三)自我期望的功能 在不同的情境中,人们对于事情发生的期待、对于情境中其他人和自己行为的解释,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于个人的自我概念。由于自我概念引发与其性质相一致或自我支持的期望,并使人们倾向于运用可以导致这种期望得以实现的方式行为,因而自我概念具有预言自我实现的作用。 三、积极自我概念的培养措施 (一)重要他人采取的培养措施 1、父母的积极型教养方式。一个人自我概念的形成,既来自于自己过去经验的总结,也来自于他人对自己的反映评价,生活中的重要他人———父母的影响尤为重要。如果父母采取积极型教养方式,给予子女情感温暖与理解,子女较易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而父母的拒绝否认、惩罚严厉、

第二章 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教案

第二章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 教学目的及要求 让学生了解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并对自我意识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使学生能正确、全面的认识自己,接纳自己。 教学内容 1.自我意识含义、发展及特点2.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常见问题 3.大学生健全自我意识的培养途径及方法 教学课时:2学时 教学重点: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缺陷及调适;大学生健全自我意识的培养途径及方法。 教学难点: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及特点;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缺陷及调适。 教学内容及过程 [导学案例] 教材案例2-1 “到底是谁打碎了我的梦想?” 思考:看完这个案例后有什么样的想法、感受和启发?如果你是案中主角的好朋友,你会如何帮助他? 第一节自我意识概述 课堂练习:p34 专栏2-9请你完成以下句子,然后大家分享。你有什么独特的感受? ?假如我是一种花,我希望是。因为 ?假如我是一种动物,我希望是。因为 ?假如我是一种乐器,我希望是。因为 ?假如我是一种食物,我希望是。因为 ?假如我是一种颜色,我希望是。因为 一、自我意识的含义 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环境关系的认识,这种认识是个体通过社会比较、观察、分析外部活动与情景等途径获得的,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系统。 影响个体自我意识的因素除了与人的自我态度、成长经历、生活环境有关以外,他人对我们评价,特别是生命中重要人物,例如父母、家人、老师、朋友、同学等对待我们的态度,会对我们的自我意识起着重要的作用。 自我意识的种类: (一)生理自我 指对自己身高、体重、容貌、身材、性别等的认识以及对生理病痛、温饱饥饿、劳累疲乏等的感受等。这是自我意识的原始形态,主要是个体对自己躯体的认知,包括占有感、支配感和爱护感,它可以使个体认识到自己的存在,大概在3岁时开始成熟。人初生时,物我不分;七八个月时出现自我意识的萌芽,两岁左右的儿童,掌握第一人称“我”的使用,三岁左右的儿童,开始出现羞耻感、占有心。 (二)心理自我 指对自己知识、能力、情绪、兴趣、爱好、性格、气质等的认识和体验。这阶段大约需要十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完成,即从青春期一直到成年。自我意识经过这个阶段的分化、矛盾、统一而趋于成熟,个体开始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内心世界,开始有明确的价值探索和追求,强烈要求独立,产生了自我塑造、自我教育的紧迫感和实现自我目标的驱力。 (三)社会自我 指对自己属于某一时代、国家、民族及在群体中的地位、作用以及自己和他人的相互关系的认识、评价和体验。这阶段大致从3岁到青年期(3~14岁)逐步形成。在此阶段,个体在社会化中学习承担社会

大学生自我概念发展状况问卷

大学生自我概念发展状况问卷 这份问卷的目的在于了解您对自我概念相关事物所持的看法,为教育教学工作提供参考。请先详阅每一份的填答说明后,再根据自己的看法逐题填写,本问卷所得的结果只作团体分析,各项答案无所谓的好坏对错,任何个别呈现对外绝对保密。所以请您依据自己的看法放心填写,非常感谢您的合作与协助。 您的年龄---------,您的年级--------- 您的性别------ 您出生在-----(农村/城市) 1.我相貌平平() A.完全不符 B.比较不符 C.比较符合 D.完全符合 2.总的来说,我对自己的体形是满意的() A.完全不符 B.比较不符 C.比较符合 D.完全符合 3.我身体健康() A.完全不符 B.比较不符 C.比较符合 D.完全符合 4.我认为自己的脑子不如以前好使了() A.完全不符 B.比较不符 C.比较符合 D.完全符合 5.我身材适中() A.完全不符 B.比较不符 C.比较符合 D.完全符合 6.与同龄学生相比,我认为自己偏胖() A.完全不符 B.比较不符 C.比较符合 D.完全符合 7.在生活学习中,我认为自己缺乏恒心() A.完全不符 B.比较不符 C.比较符合 D.完全符合 8.在我作业未完成之前,有多么吸引人的电视节目,我也不去看() A.完全不符 B.比较不符 C.比较符合 D.完全符合 9.我能控制自己的感情,很少发生感情冲动现象() A.完全不符 B.比较不符 C.比较符合 D.完全符合 10…我常常为一点小事发脾气() A.完全不符 B.比较不符 C.比较符合 D.完全符合 11...面对复杂的问题,我能冷静下来思考() A.完全不符 B.比较不符 C.比较符合 D.完全符合 12...在一些事关自己的大事中,我有自己的主见() A.完全不符 B.比较不符 C.比较符合 D.完全符合 13...我在思想上依赖父母,而在实际行动中,又喜欢独立行为() A.完全不符 B.比较不符 C.比较符合 D.完全符合 14..在和众人争辩问题时,我喜欢随群附和,很少有自己的看法或观点() A.完全不符 B.比较不符 C.比较符合 D.完全符合

自我决定理论

自我决定理论 自我决定理论由DECI等提出[1],该理论认为人是具有主动性的有机体,个体具有心理成长和发展的潜能,自我决定能够指引个体从事感兴趣的,并且能够对其发展产生益处的活动。除此之外,个体的活动还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不同的外界因素对个体活动产生推动或者阻碍的作用,而这些影响的来源则是个体固有的三种基本的心理需求。外界环境的如果能够满足这些心理需求,个体执行活动的可能性和成功性就会提高,反之则降低[2]。 自我决定理论的分支 1.基本心理需求:可以从自主需要、归属需要、胜任需要三个层面来分析个体的行为动机。心理需求是个体执行特定行为的源动力,不同类别的心理需求的会产生不同的行为动机,不同程度的心理需求程则会使个体在执行行为时产生不同强度的执行动力,从而行为结果的也是有差异的。自主需求反映了个体能够依据自我意识进行选择和执行特定的活动,这种自主决定的感觉越强,个体的自主需求的满足程度也就越高。有自主需求的个体不希望受到来自外界阻碍或者不利因素的影响,个体希望的是”想做就做”或者“我的行为我做主”的状态。换言之,当外界环境能够促进个体进行自主活动时,个体的自主需求就得到了满足。自主需求表达了个体对自我层面的要求,归属需求则描述了个体对人际关系之间的要求。个体作为社会群体中的一员,不管是在现实生活,还是虚拟社区中,个体都渴望得到来自他人或群体的关注,进而获得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的情感上的亲密感,这

种对亲密感的渴望实际上就是个体的归属需求。个体对亲密感的测量主要是通过主观的感知。当个体感知到的其他人或者团体对个体的关注程度越高、亲密关系的程度越深、获得的支持力度越大时,个体的归属需求的满足程度也会越高,获得的归属感也就越强。 注意:围绕归属需求,除了本意(人与人之间的亲密)以外,可以使用社会规范的相关概念,社会规范描述个体感知到的来自他人或者团体的支持所带来的压力。别人对个体的期待越强,个体执行活动的动机也会越强。 能力需求描述了个体希望自己有能力完成特定的活动。能力需求的满足程度能够用自我效能感来测量。自我效能感指个体感知到的其能够有效完成特定活动的能力,它是社会认知理论中的重要概念。个体感知到的自我能力越强,个体的能力需求的满足程度越高。 2.认识评价理论:外界环境会影响个体内部的行为动机,从而影响行为的执行状况。外界的环境因素包括三种类型:信息性因素、控制性因素、去动机性因素。 3.有机整合理论:把个体的行为动机分为内在、外在、无动机三种类型。 内在动机通常指个体的特征方面:对挑战的偏好、对新奇事物充满好奇心、不断地外界环境进行探索学习、热衷于追求自我的发展进步。外在动机则突出了外界因素对个体行为的影响,个体行为的外在动机通常不是指活动本身具有什么价值和意义,而是个体为了得到某种特殊结果“被迫”采取特定的行为,比如,工人努力的工作,可能

5自我意识

Chapter 5 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评价和期望,是对自己的心理体验,即“我属于哪种人”的自我观念。 第一节人类意识的产生 一、意识的概念 意识是指以感觉、知觉、记忆和思维等心理过程为基础的系统整体对自己身心状态与外界环境变化的觉知和认识。 1、意识活动的层次一:有意识的察觉→是观察者与现象之间关系的一种属性。 感觉觉察:“你感觉到了什么?”——体会到刺激并了解刺激 概括性观察:感觉→知觉 元认知觉察 有意识回忆:与父母在一起的场景历历在目 2、意识活动的层次二:较高级的官能→意识的能动作用 注意:通过注意,意识将决定觉察到什么和觉察不到什么,要觉察什么或不要觉察。 (注意属于心理状态,不属于心理过程。) 推理:不要牵涉到具体事物,是我们大脑在进行符号加工。 自我控制:我在生活中做的每一个决定受意识操控 3、意识的层次三:意识状态→有意识/无意识/潜意识状态 Eg:发怒惊醒惊奇愤怒 二.动物有意识吗? 1、镜子实验——纽约州立大学心理学家戈登·盖洛普 【镜像自我识别实验(Mirror self-recognition, MSR)】给动物的额头上画上红点,然后让他们照镜子。如果没有自我的概念,动物会认为镜子里的不是自己,而会用爪子或者嘴去舔镜子里的动物额头上的红点。反之,他们会用手去摸自己的额头,因为他们意识到镜子里的其实是自己。 黑猩猩是最早通过这个实验的动物,而大猩猩和猕猴因为天生恐惧和镜子里的视线对视而无法进行该实验。 人类在一岁半以前也无法通过这个实验证实自己有自我意识。 2、设计巧妙的欺骗行为实验

第二节 自我意识概述 一、 自我意识 生理状态 心理状态 ● 自我意识不仅是人脑对主体自身的意识与反映,也是人与周围现实之间的关系反映。 二、 自我意识的内容 1自我意识中涉及的内容不同 生 社 心 理 会 理 自 自 自 我 我 我 生理(物质)自我:指个体对自我躯体、性别、体型、容貌、年龄、健康状况等生理特质的 意识。 心理(精神)自我:个体对自己智能、兴趣、爱好、气质、性格等方面心理特点的意识。 社会自我:宏观方面是指个体对自我隶属于某一时代、国家、民族、阶级、阶层的意识。 微观方面是指个体对自我在群体中的地位、名望,受人尊敬、接纳的程度,拥有的家庭、亲友,及其经济、政治地位的意识。 2 自我意识的客观现实状态不同 现 理 实 想 自 自 我 我 现实自我:个体对自己受环境熏陶,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表现出的综合的现实状况和实际行 为的意识。 理想自我:指个体经由理想或为满足内心需要而在意念中建立起来的有关自己的理想化形象。 ● 请活在现实中,但又让理想成为不断前行的动力 ● 马斯洛:生活理想符合实际。

大学生的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期末 论文 题目:大学生的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学院:江苏农林学院 系别:人文艺术系 班级:14商务日语二班 姓名:何欣瑞 学号:201406050205 2014年1月12日

大学生的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作者:何欣瑞 班级:14商务日语学号:201406050205 摘要:心理活动的各方面都离不开自我,对自我的深入研究是我们理解人类行为的第一步。一切外部影响因素只有经过自我价值系统审定之后被纳入自我概念结构,成为自我概念有机构成部分才可能真正转化为内在的个性品质。近年来,高等教育更加注重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大学阶段正处于儿童期到成年期的转折时期。大学生的自我概念在这个时期经历着一个特别明显的、典型的分化,是矛盾和统一的过程,同时也是自我概念问题较多的时期。大学生自入学开始,就要面对新的环境,参与新的群体之中,而且随时感受到潜在的学习竞争和就业压力,使得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面临着巨大的威胁。 关键词:自我概念成就目标心理健康 1、什么叫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即一个人对自身存在的体验。它包括一个人通过经验、反省和他人的反馈,逐步加深对自身的了解。自我概念是一个有机的认知机构,由态度、情感、信仰和价值观等组成,贯穿整个经验和行动,并把个体表现出来的各种特定习惯、能力、思想、观点等组织起来。历史上,自我概念具有各种不同的涵义,主要原因在于这个概念源自多种学科。哲学和神学强调自我是道德选择和责任感的场所;临床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自我是个体独特性和神经症的根源;社会学强调语言与社会的相互作用是自我实现并得以保持的基础;实验社会心理学强调自我是认知组织、印象处理和动机激发的源泉。 1.1主要内容 1.1.1反映评价,反映评价就是人们从他人那里得到的有关自己的信息。 如果年轻的时候得到了肯定的评价,你就会有一个良好的自我概念。如果这种评价是否定的,你的自我概念就可能感到很糟糕。例如,在学期开始时,如果老师对一个学生说,你行,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好学生。这位学生听了以后一定会以好好学习作为回应;如果老师说你以后没有什么发展。你可能对此消极起来,反正自己不行,懒惰一点也无所谓。 1.1.2社会比较,在生活和工作中,人们往往与他人比较来确定衡量自己的标准,这就是在作社会比较。 例如在学校时,考试卷子下来,就问一下自己的同桌是多少分数,自己的朋友是多少分数;走到社会上,又和同事比,人家比自己有钱,比自己生活的好;当自己有了孩子,就比自己的孩子好还是别人的孩子好;当担任领导管理一个单位时,就和其他单位比等等。无论什么人从出生到长大,从家庭到社会,从学习到工作,都是在社会比较中发展和充实自我概念。 1.1.3自我感觉,在年少时,对自己的认识大多数来自于人们对你的反应。然而,在生

第八章 自我概念

幻灯片1 第八章自我概念 主讲教师石培龙 幻灯片2 本章要点 * 自我概念的定义 * 关于自我的几种主要理论 * 自我概念的功能 * 自我概念的形成机制 * 自我知觉理论及其验证研究 * 自我差距与自我提高对自尊作用 * 自我效能概念 * 自我效能感对自我发展的影响 幻灯片3 第一节自我与自我概念溯源 一、詹姆斯与米德关于自我的理论 二、精神分析关于自我的概念和理论 三、罗杰斯的自我概念理论 四、自我概念的结构 五、自我概念的功能 · · 幻灯片4 一、詹姆斯与米德关于自我的理论 ●(一)詹姆斯(W. James, 1891)的自我理论 ●自我概念研究最早可追溯到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对自我的讨论。 ●詹姆斯将自我分为“主体我”(I)和“客体我”(Me) ●客体我由三个要素构成:物质我(material self)、社会我(social self)和心理我 (mental self),这三个要素都包括了自我评价、自我体验以及自我追求等侧面。 幻灯片5 ●詹姆斯认为,三种客体我都接受主体我的认识和评价,对自己形成满意或不满意的判 断,并由此产生积极或消极自我体验,进而形成自我追求,即主体我要求客体我努力保持自己的优势,以受到社会与他人的尊重和赞赏。 幻灯片6 ●米德从社会整体及社会和个体的互动的视角来定义自我,按照符号相互作用论 (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的思想解释自我及其形成和发展。他的主要观点有:● 1.自我的主客体分化 ● 2.影响自我的两类他人:

●一类是概化他人(The Generalized Others),即社会文化整体。 ●另一类他人是重要他人(Significant Others),即影响个人生活和人格成长的中心 人物 (二)米德(G. H. Mead, 1934)的自我理论 幻灯片7 ● 3. 自我形成和发展分三个阶段 ●第一,准备阶段(preparatory phase),原始的自我尚不能运用符号,只能无意识 地模仿他人; ●第二,游戏阶段(play stage),儿童用游戏扮演不同的重要他人角色,学习其态度 和观念,并学会从对方角度看待自己。 ●第三,社会角色扮演阶段(game stage),即儿童扮演概化他人的角色,将他人行为 综合为整体印象,从概化他人角度衡量自己的行为,遵守游戏规则,社会的价值观、态度、规范、目标,由此内化于个体,形成自我。 幻灯片8 ●米德的自我理论强调了自我的社会生成性和对情境的能动反应性,对认识自我的产生和 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其概化他人的思想很好解决了库利的“镜像自我”理论的困惑。 幻灯片9 二、精神分析关于自我的概念和理论 ●(一)弗洛伊德(S. Freud)的自我理论 ●在精神分析理论中,精神分析理论创建者弗洛伊德提出了其关于自我的独特的概念。 他将自我分为: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 ego)三个部分。 ●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如果本我与超我的冲突不能再被压抑,就会出现两个方面的结 果:一是出现精神疾病,一是人在痛苦的挣扎中实现人性的升华。 幻灯片10 ●埃里克森(E. H. Erikson, 1968)认为,人的一生要经历一系列自我同一性危机 (identity crisis),对于这些危机,人们会采取积极或消极的方式面对,从而对自我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他提出,通过适当的方式度过危机,会促进自我成熟,建立稳定的自我同一性。 (二)埃里克森自我同一性危机理论 幻灯片11 ●埃里克森的八阶段危机: ● 1. 基本信任对不信任婴儿期(0-18个月) ● 2. 自主对怀疑和羞愧童年期(18个月-4岁) ● 3. 主动感对内疚学前期(4-6岁) ● 4. 勤奋对自卑学龄期(6-12岁) ● 5. 同一性对同一性混乱青春期(12-18岁) ● 6. 亲密对孤离成年早期(18-30岁) ● 7. 产出对停滞中壮年期(30-50岁)

论自我意识

第18卷第4期许昌师专学报1999年第4期V o l.18.N o.4JOU RNAL O F XU CHAN G NORM AL COLL EGE N o.4.1999 论自我意识 武彩鸿 [提 要] 自我意识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它的发生、发展以及相对稳定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过 程。自我对于个体的活动具有重要意义。自我意识是可以认识把握的。 [关键词] 自我 自我意识 自我和自我意识是两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自我指的是一个具体人的存在,它是自我意识的载体,而自我意识则是一个人关于自身的认识,是作为主格我的自我对作为客格我的自我的存在活动及其过程的有意识的反映。 自我意识有着广义与狭义之说,广义上是指一切个体能够叫做“我的”总和,它不仅包括个体的躯体、生理活动与心理活动,而且包括所有与个体有关的存在物。诸如个体的亲属、朋友以及个体成就、名誉、财产等,这一切使个体对自身的存在产生满足或不满足体验。狭义的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心理活动觉知与控制的脑的机能活动。自我意识是个体心理的特殊形式,是人脑对个体自身以及对与外部世界关系的能动反应,罗杰斯曾说:自我意识是“对于主格我或客格我的特征的知觉和对主格我或客格我与他人和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关系的知觉”。现代脑科学的研究已部分提示出自我意识的脑机制。 因此,所谓自我意识是个体反映自身及其与外部世界关系的脑的机能活动。 自我意识是一种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系统。从其结构形式上看,自我意识具有认知的、情绪的和意志的形式。属于认知的形式有:自我感受、自爱、自尊、自恃、自卑、责任感、义务感、优越感等,统称为“自我体验”。以体验的形式表现出人对自己的态度,在同别人比较中评价自己,这类情感是复杂的。属于意志形式的有:自立、自主、自制、自强、自卫、自信、自律等,可以统称自我控制。自我控制主要表现为个人对自己的行为活动的调节,自己对待他人和自己态度的调节等。总之,这三种表现形式综合起来、相互联系起来,便成为一个人的个性的中心内容——自我。 从其内容上来看,自我意识又可分为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生理的自我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身体的意识,包括占有感、支配感和爱护感。所谓社会自我,就是个人对自己在社会关系、人际关系中的角色的意识,包括个人对自己在社会关系、人际关系中的作用和地位的意识,对自己所承担的社会义务和权利的意识等。与社会自我出现的同时,心理自我也同时形成和发展。所谓心理自我,就是个人对自己心理的意识,包括个人对自己的性格、智力、态度、信念、理想和行为等的意识。个人对自己生理的、社会的、心理的种种意识,也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因而,每一个人都有对他自己的看法和态度的独特的形式和内容。 就自我认知中的自我观念来看,自我意识又可分为现实的自我、投射的自我、理想的自我。现实的自我也称现实我,是个人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对自己目前的实际状况的看法。投射自我也称镜中自我,是个人想象中他人对自己的看法,想象他人心目中自己的形象,想象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自我感。现实自我即个人对自己现实的观感,不一定与想象中他人对自己的观感完全相同,两者之间可能有距离。当这个距离加大时,便会感到自己不为别人所了解。理想的自我也称理想我,是指个人想要达到的完善的形象,如个人的生活目标和将来的期待、抱负和成就,以及自己想成为怎样的一个人。理想我是个人追求的目标,不一定与现实我是一致的。理想我虽非现实,但它对个人的认识、情绪和行为的影响很大,是个人行为的动力和参照系。 ? ? 1 2 8

自我意识是指一个人对自己、自己与他人以及自己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的

学生自我意识测查分析报告 自我意识是指一个人对自己、自己与他人以及自己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的认识。对于处在青年期的高中学生而言,自我意识的进一步的发展,是其个性趋向成熟稳定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否有着健康的自我形象和渐趋成熟的自我意识,对高中学生人格形成和心理发展至关重要。 为了解学生自我意识发展情况,引导并促进学生自我意识的健全发展,我们对我校高中部分学生进行了一次自我意识的问卷测查。测查采用语义分析的方法,即要求学生在“现实的我”和“我的人生”两个项目中,根据自己的意见,对项目中的各个子项目进行“a—g”7个等级的评定。然后根据每个等级的分值(“a—g”所对应的分值依次为7-1分)对每个学生进行评分,最后算出总的平均分,以此了解并分析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情况。 参加此次测查的学生共200人,收回有效问卷200份。测查统计结果如下: 现实自我 我的人生 经统计我们发现,我校学生具有良好的自我意识。“现实自我”项目中,学生得分平均值为5.034分。由此说明大多数学生对“现实自我”的评价倾向于积极的一端。从“我的人生”项目

来看,学生“我的人生”项目的平均值为5.516,由此说明大多数学生对自己的人生充满着积极向上的热情与追求。但是,具体从子项目来看,我们发现学生在“安定—焦躁”(4.98)“充实—空虚”(4.98)“健壮—衰弱”(4.86)“有力—无力”(4.78)方面上偏向消极的一端。分析其可能原因,我们认为,课业任务重,学习压力大可能是造成学生身心焦躁、衰弱、无力感,以及生活空虚感最主要的原因。此外,从“勤勉—懒惰”(4.42)上看,大多数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显得不够勤勉,还需继续努力。 将“现实自我”与“我的人生”进行对比,我们同时发现,学生对自己的人生也有着积极向上的评价,且评价比“现实自我”更倾向于积极的一端,可见,大多数学生内心中有着一个更为积极向上的理想的自我。青年期自我意识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即出现了“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往往存在一定差距,正是这种差距促使个人不断完善现实自我,使之逐渐接近理想自我。 综观本次测查结果,大多数学生具有良好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积极的、向上的。但由于高中生自我意识尚未成熟稳定,因而学校对于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也还需要进行相关的引导或支持,帮助学生更好地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塑造良好自我。对于如何引导学生培养良好自我意识,我们有以下措施: 1、教给学生有关自我意识的知识。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适当的方式循序渐进地向学生讲授有关心理学知识,使他们对自己的心理活动、个性品质等有比较科学、明确的认识。例如,向学生介绍诸如“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调控”、“自尊与自卑”等概念,促使学生有意识地对自己的自我意识进行比较和反省。 2、帮助学生了解现实自我。 现在是将来的基础,现实自我是个体自我意识的重要方面。积极创设各种情境,通过各种途径,引导学生认识自我。例如,定期让学生进行自评以及同学间的互评,引导学生从他人的评价中认识自我,从与他人的比较中认识自我。再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以及各种校园活动,引导学生从自己的活动成果中认识自我,从自我反省中认识自我等等,最终帮助学生形成比较清晰、系统、确定的自我概念。

第三章 自我意识

第三章自我意识 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自我意识的内涵极其作用;把握并学会在对人关系中如何恰当地表现自我,并正确地评价自己。 主要教学内容: 一、自我意识的概念 二、自我意识的作用 三、自我意识的发生与形成 四、对人关系中的自我表现 五、自我评价 教学重点、难点: 一、自我意识的概念 二、自我意识的作用 三、对人关系中的自我表现 四、自我评价 教学方法:讲授为主,自学、问答、讨论相结合为辅 教学时数:6学时 教学过程: 第三章自我意识 某个人认为自己的知识,能力水平较高,衣着打扮言谈举止方面大方得体,人际关系较好,由此,就会有很强的自信心,从而会勇于面对挑战,喜欢接触工作,新人、新事等;反之,觉得自己这方面不行,那方面也不行,就会产生 自卑感,从而不敢面对挑战机遇。 这种对自己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产生自信力自卑等情绪、态度,就叫自我

意识。 第一节自我意识概述 一、自我意识概念与特点 (一)什么是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也称自我,是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即自己认识自己的一切,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生理状况,如身高,体重,形态等。 心理特征,如兴趣爱好,能力,性格,气质等。 与他人关系,如自己与周围人们相处的关系,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和作用等。 总之,自我意识就是自己对于所有属于自己身心状况的认识,是对自己身心,活动力的觉察。 例如,同学参加学生会竞选时,自我意识到自己正在演讲,感觉自己很满意,判断自己讲话很得体,评价自己态度很真诚,预感自己会入选。 由于个体能洞悉自己的一切,因而能对自己行为加以控制与调节,并且形成了对自己自身的态度如自爱,自尊,自信等。 (一)自我的含义 “我”分为主观的“e”和客观的“me” 我(e)觉得我(me)非常有信心。 (二)自我意识的特性 1、自我意识的社会性 自我意识的发展与发生过程,就是个性社会化的过程。 人只有处于人的社会环境中才会发育成长。在成长过程中逐渐产生对周围世界的认识与此同时也产生了对自己的认识,即形成自我认识。所以说,一个人通过社会化就形成了“自我”,认识到自己是什么人,有什么特点,自己在与他人的关系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和作用等。一个婴儿时是没有“自我”概念的。如照镜子时不知道镜中人就是自己,经常玩弄自己的手脚,以为是玩具不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 例:①“狼孩”终未能形成正常的“人的自我”意识。 ②一个人通过高考被大学录取进入到大学中,会意识到自己是大学生,

大学生自我概念

摘要:自我概念是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关于自我及其与周围环境关系的多方面多层次的认知和评价,是个体对自我所有思想、情感和态度的总和。国内外心理健康研究者们在论及心理健康的标准时不约而同地将自我概念作为重要指标。自我概念不仅影响个体对现实的基本态度和看法,以及对未来的理想和信念,而且还影响个体人格的内在和谐统一,培养积极的自我概念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完善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论述了自我概念形成的因素及自我概念的培养措施。 关键词:自我概念、影响因素、自我塑造、培养措施 心理活动的各方面都离不开自我,对自我的深入研究是我们理解人类行为的第一步。一切外部影响因素只有经过自我价值系统审定之后被纳入自我概念结 构,成为自我概念有机构成部分才可能真正转化为内在的个性品质[1]。 近年来,高等教育更加注重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大学阶段正处于儿童期到成年期的转折时期。大学生的自我概念在这个时期经历着一个特别明显的、典型的 分化,是矛盾和统一的过程,同时也是自我概念问题较多的时期[2]。大学生自入 学开始,就要面对新的环境,参与新的群体之中,而且随时感受到潜在的学习竞 争和就业压力,使得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面临着巨大的威胁[3]。解决大学生的自我 认识问题,增进每一位大学生的生活质量,是社会和高等学校的共同责任与期待,更需要大学生自身主动参与,并付出努力。了解现实大学生学习生活中影响自我概念发展的因素,这对及时改善他们的心理问题,并及时进行辅导帮助,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以下一研究是内蒙古自治区蒙汉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自我概念发展影响因素的探究。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内蒙古体育院校蒙古族体育教育专业本科三个年级864名学生。 1.2、研究方法:《大学生自我概念问卷》是郑涌、黄希庭在大学生自我概念结构内容分析的基础上(郑涌、黄希庭,1997)自行编制的,由23个问题组成,采取5级评分制,1-5分别代表“完全不符”、“比较不符”、“难以确定”、“比较符合”、“完全符合”,分为交际、友善、信义、容貌、学业、志向、家庭、成熟 和自纳9个维度[4]。本次测量的Alphe系数为0.836。 《影响自我概念发展的因素问卷》对影响自我概念发展的因素进行调查,主要目的一方面是想考察蒙古族体育教育专业在大学学习生活中所面临的问题对其自我概念发展的影响,另一方面是想考察影响自我概念发展的因素对我们调查的学校对学生全面素质培养中是否起到影响作用。首先,根据对学生、专家的访谈和资料的收集,确立20个影响因素;其次,用初定的20个影响因素,对60

大学生心理适应与发展

《大学生心理适应与发展》必修课程 课程简介 《大学生心理适应与发展》课程系统讲授大学生心理适应与发展的有关心理学知识,帮助学生了解大学生适应与发展的特点和任务,了解大学生适应与发展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学会和掌握心理调解的方法,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环境适应、学习方法、人际交往、情绪管理等方面的问题,以有效预防大学生心理疾病和心理危机的发生,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本课程包括六个专题,18课时,1学分。 本课程以心理学及相关理论为依据,针对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努力做到科学性与应用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在教学方法上强调互动性、体验性、感染性,倡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提高教学的吸引力和实效性,以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教学大纲 第一讲发展---从健康心理开始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意义 (一)心理健康的涵义 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认为,心理健康是指“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1.正确认识自我和悦纳自我 2.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 3.拥有良好的适应能力 4. 拥有顽强的意志品质 5. 拥有顽强的意志品质 6. 具有完整和谐的健康人格 (三)心理健康对大学生成功发展的重要意义 1.心理健康是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 2.心理健康是智力、能力正常发挥的需要 3.心理健康是大学生适应社会的需要

4.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成功发展的需要 二、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一)心理问题概述 心理问题是指所有各种心理及行为异常的情形。心理的“正常”和“异常”之间没有明确的严格的界限。人的心理及行为是一个由“正常”逐渐向“异常”、由量变到质变,相互依存、转化的连续谱。心理问题普遍存在,只是每个人程度不同。 1、心理困扰 (1)生活适应问题:生活适应、学习适应、环境适应等 (2)学习适应问题:考试焦虑、不喜欢专业、学习动力不足、注意力难以集中等 (3)人际适应问题:人际冲突、社交技能缺乏、人际关系敏感、异性交往恐怖症、由自慰行为带来的心理困扰等 (4)恋爱与性心理困扰:恋爱中的过度情绪反映、失恋、单相思、网恋、性心理发育异常等心理困扰 (5)性格与情绪问题:自卑、怯懦、依赖、猜疑、自我冲突、抑郁、焦虑、冷漠、暴躁等。 (6)就业心理困扰:择业取向、职业迷惘、就业恐惧等 2、心理障碍 (1)神经症 睡眠障碍 焦虑症 抑郁症 强迫症 疑病症 恐怖症 (2)人格异常 反社会型人格 偏执型人格 分裂型人格 强迫型人格 自恋型人格 癔病型人格 依赖型人格 (3)性心理障碍

大学生成长与发展小组计划书

大学生成长与发展小组计划书 一、小组背景: 从高中到大学,是人生角色扮演的一个重要转变时期。由于中国教育阶段连接性脱节,使得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在人际交往、自我认知等方面产生许多问题。当大学生产生这样得困惑或问题时,一般表现为人际交往范围缩小、程度浅。对自我的认识产生疑惑。对新环境产生失望、迷惑等。如果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和支持,必然影响大学生的发展和成长。 本次小组的设计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增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让大学生能够尽快的适应大学的生活,熟悉周围的同学,并且产生信任。让其感觉同学的信任和支持,帮助其顺利成长和发展。小组的对象不一定是大一新生,只要是在人际交往、适应上有疑惑惑问题的同学,或者有意愿提高和发展自己的学生,都可以加入这次小组活动。 二、小组活动理论依据: 1.a.从心理学上讲,每个人都对自己有一个“自我概念”,这个概念会影响到生活的每个部分。自我认识,是留意及认识自己各方面的一个过程。这包括个人对自己行为上、心理上及身体外貌上的认识和了解,以期建立一个正面的个人形象,从而肯定自己的价值。b.人作为社会性的动物,不可能隔绝的生活。除了认识自己,更重要的还要认识别人,并让别人认识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在人生旅途上正常的成长与发展。 2.在组织行为学者观点中,人群互动关系包括组织对象选择:在自愿报名后,经由小组工作员面谈,吸纳10名适合者参加。 六、小组目标: (一) 协助小组成员学习社交技巧,交流的方式,增强其对他人和社会的了解和信任;

(二) 协助小组成员适应大学生活,学会为自己做安排和设计。 (三) 本次小组每一个阶段分目标稍有差异,是一个发展过程。 七、小组结构: (一) 志愿小组,小组组员依自己的意愿参加。 (二) 小组组员由小组开始到结束均是固定的。 八、小组人员安排 (一) 工作员:刘展术,吴世友男,21;杨莹琦,女,21 (二) 记录员:刘莹莹郑婵女 20 (三) 观察员:汪乐乐女 20 (四) 均为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与管理系大学本科三年级学习。 (五) 有帮助中小学生解决一些心理障碍或问题的经历,参加过社区活动。有小组经验。 九、活动时间及安排: 1.成员招募:11月12……11月18 2.小组活动自2004年11月19日至12月12日,每五、周末下午14:00到16:00,共六次,共十二个小时。 第一次:相互认识和了解 第二次:小组开始学会合作 第三次:增加小组活动评估:(附后) (一) 小组设观察员一员,协助工作员带领小组;记录员一员,负责小组活动的纪录。 (二) 设计评估表,在小组结束后由小组工作员及小组祖元填答评估表。由小组工作员进行分析 :小组活动认识自我、认识他人附1

社会心理学(北师大)08-自我概念

第三节自尊二、自我差距与自我提高(一)自我差距希金斯 Higgins, 1987 提出了一种自我导向理论,这种自我导向代表个体要达到的标准。他认为,个体有两种内在的标准――理想自我the ideal self 与应该自我 the ought self 。实际自我 actual-self 与理想自我出现差距,会使个体产生抑郁的负性情绪,实际自我与应该自我出现差距,会使个体产生焦虑的负性情绪,两种情况都会导致自尊降低。第三节自尊(二)自我提高自我提高(self-promotion)指个体用一种有利于对自己做出正面评价的方式,收集和解释有关自我的信息。它通常与自我确认 self-verification 共同产生提高自尊的作用。自我提高可以使人对自己产生一个较高的评价,有助于自尊的提高。使用自我提高的人希望被尊敬而不仅仅是被喜欢。与承认缺陷来强化能力可信性的类似做法是美化策略Schlenker, 1980 。第三节自尊三、自尊的测量由于自尊对人的行为导向和适应的重要价值,激发了研究者对其进行测量的愿望。心理学界编制出许多测量自尊的量表,其中使用较为广泛的有两种。一为罗森伯格自尊量表 The Self-Esteem Scale, SES, M. Rosenberg, 1965 ,一为得克萨斯社会行为调查量表 Texas Social Behavior Inventory, TSBI, Helmreich,Stapp, & Ervin, 1974 。这两个量表简便易用,前者测量总体自尊,后者测量社交自尊。第三节自尊四、自我效能(一)控制点理论控制点 locus of control 概念是心理学家罗特 Rotter, 197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自我意识教案

《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意识》教案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1、了解自我意识的相关理论; 2、能对个人的自我意识进行简单分析。教学内容:1、自我意识的含义; 2、自我意识的结构; 3、怎样简单分析个人的自我意识。 教学重点:1、自我意识的结构; 2、个人自我意识的简单分析。 教学难点:从结构上分析自我意识 教学方法:讲授、启发、心理测验 教学时数:20分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VS“早起的虫儿被鸟吃” 二、自我意识的含义

(1)个体对自己的身心状态的认识和体验; (2)个体对自己与外部世界关系的认识和体验。 三、“20个我是谁”心理测试 (1)请同学们用5分钟时间写20个关于“我···”的句子。尽量选择一些能反映个人风格、特征的语句。 (2)评估陈述 ①评估自我接纳程度 在你列出的每句话的后面加上正号(+)或负号(-)。正号表示“这句话表达了你对自己肯定满意的态度”,负号的意义则相反,表示“这句话表达了你对自己不满意、否定的态度”。 ②评估自我意识的时间特征 看看这些陈述中哪一些是指向过去的,哪些是指向现在的,哪些是指向将来的。 ③评估自我意识的结构 四、举例讲解从内容上划分自我意识的结构 1、生理自我 个体对自己生理属性的认识。 包括:性别、身高、年龄、仪表、体重、健康状况等方面。

2、社会自我 个体对自己社会属性的认识。 包括:所在群体、角色、名望、地位、人际关系等方面。 3、心理自我: 个体对自己的心理活动的意识。 包括:①情绪状况;②才智状况;③人格特征。 五、举例讲解从形式上划分自我意识的结构 1、自我认知(知):认知的一种形式,主要包括个体的自我感觉、自我观察、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等方面内容。 2、自我体验(情):属于情绪、情感的范畴,主要包括自尊、自信、自卑、自负、自责、自豪感等方面内容。 3、自我调控(意):个体对自己的心理、行为和态度等方面的调节,主要包括自主、自立、自律、自我教育、自我控制、自我监督等方面。 三者之间的和谐程度以及与客观现实的吻合程度,形成了完整的自我意识,决定了个体自我意识的健康状况。 六、回到“20个我是谁”的陈述,从内容和形式分析自我意识的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