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馆排水系统设计

宾馆排水系统设计
宾馆排水系统设计

宾馆排水系统设计

摘要:本设计是某十层宾馆的建筑排水设计,建筑高度为34.2米,总建筑面积约7823.36平方米。排水系统采用污水废水合流制,排出水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关键词: 宾馆排水管网

引言: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对贫乏、地域分布又极不均匀的国家。但是随着城市建设和旅游事业的发展,近年来我国各大中小城市兴建和拟建许多十层以上的民用公共建筑以及居民住宅。对于高层建筑来说,它对水量、水压和对排水的可靠性等方面的要求都很高。因此,高层建筑室内排水施工及材料设备选择等方面,都比一般室内排水工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层建筑有别于低层建筑,具有层数多、高度大、振动源多、用水要求高、排水量大等特点,因此,对建筑排水工程的设计、施工、材料及管理方面都提出了新的技术要求。必须采取新的技术措施,才能确保排水系统的良好工况,满足各类高层建筑的功能要求。

本次设计的目的是充分利用所学的现有知识,完成高层建筑排水工程的设计。此次设计基本上实现了我们从理论知识向实际工程设计的转变,充分的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的工程当中,并对设计的方案、内容加以有针对性地、有说服力地论证,从而实现设计工程的可行性。设计的依据为相关书籍和设计手册、规范。在设计中,大都按照常规方法,严格依据设计手册中的相关规范来进行,建筑排水系统及卫生设备要相对完善,在技术上要保持先进的水平,在计算的过程中,尽量使用符合经济流速的管径,以便降低成本,同时要考虑水的漏失、压力情况来选择管材和一些连接管件,以便在水从市政管网输送到建筑内的过程中,水的漏失量最少,节约水资源。

1.1确定系统排水体制

1.根据污水的性质,污染程度,结合室外排水的特点,位置距污水处理厂较近的条件,及综合利用情况以及室内排水位置的综合考虑,由于该建筑生活废水量较小,用水器具排列较紧密,故采用生活污水,生活废水合流制排放。

2.经计算每根立管底部的排水量未超过普通立管的最大排水能力,且卫生间面积较大。为保证排水顺畅和减少噪音,本工程采用单壁螺旋管排水,设专用通气立管。

1.2系统组成及管材选用

本建筑排水系统的组成包括卫生器具,排水管道,检查口,清扫口,室外排水管道,检查井,潜水泵,集水井。

排水立管采用单壁UPVC螺旋管材,底部排出管为铸铁管。

1.3存水弯、地漏、清扫口的设置

蹲式大便器的存水弯设为P 型,地漏的存水弯为抗吸式存水弯其余均为S 型。洗手盆附近,小便器附近各设一个地漏,DN=50mm 。依《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知,地面以0.01的坡度坡向地漏,地漏篦子面低于地面标高5mm,清扫口与室内地面相平。

1.4防火套管的布置与敷设

排水管材采用U -PVC 时必须采取防火措施。立管管径≥110mm 时,在楼板贯穿部位应采用阻火圈或张度≥500mm 的防火管套。横支管管径≥110mm 与暗设在楼板贯穿部位应采用阻火圈或张度≥500mm 的防火管套管相连,且防火套管的明露部分张度≥200mm 。防火套管,阻火圈等的耐火极限不宜小于管道贯穿部位的耐火极限。

2排水系统计算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4.4.5规定:住宅,集体宿舍,旅馆,办公楼,商场,会展中心等建筑生活排水管道设计秒流量,应按下式计算:

max

12.0q N q p p +=α

式中q P―计算管段排水设计秒流量(L/s); NP―计算管段的卫生器具排水当量总数;

α―根据建筑物用途而定的系数,宾馆为公共建筑,其厕所取α=1.50; qmax -计算管段上最大一个卫生器具的排水总量(L/s)。

2.1横支管的计算

按下面的公式计算设计秒流量:

max

0.12p q q =

卫生器具当量和排水流量按照《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50010—2003中选取,其中各卫生器具的排水当量Qmax ,器具排水管管径见下表5.1。

表5.1卫生器具排水当量表

P A 横支管计算如下图

立管10横支管计算草图如下:

表5.3 立管10横支管计算表

P D横支管计算图:

表5.4 P D横支管计算表

2.2立管计算

表5.5 立管PL1水力计算表

表5.6 立管PL7水力计算表

3、结论

该排水系统设计采用污、废水合流制,污水直接排向市政污水管网。通过此次设计基本能够充分利用所学知识完成该建筑的排水系统的设计。此次设计基本上实现了我们从理论知识向实际工程设计的转变,充分的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的工程当中,并对设计的方案、内容加以有针对性地、有说服力地论证,从而实

现设计工程的可行性。通过本次设计,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2003年.

[2]王增长建筑给排水工程

[3]尹士君. 现代建筑给水排水工程. 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 .

[4]中国市政工程华北研究院主编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2册建筑给水排水(第二版).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6月.

[5]李玉华苏德俭主编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计算.中国工业出版社.2006年3月

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方法和步骤

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方法和步骤 1.根据建筑物的性质及给定的设计依据。确定室内与室外的给排水方案。 2.在建筑图上布置给排水立管位置。(原则:沿柱、墙角、墙面布置)布置给水干管位置。 3.在建筑图中从给水立管引水到各用水点。从各用水点将排水引入排水立管。 4.在建筑图上布置消火栓箱、消防立管、水平干管及连接消防栓管道和连接消防水泵接合器;消防水箱;消防水泵出水管。 5.绘制给水、消防管网的总系统图和排水、雨水系统图;绘制给排水详图。 6.确定最不利点的配水点及最不利点消火栓。 7.绘制计算简图——总系统图,删去部分连接管。(使得环状管网变成枝状管网计算) 8.确定计算管路,进行管段编号和确定管段流量。 9.列表进行水力计算: 10.确定系统的总水压:H=△Z+∑h+hч 11.排水(雨水)管径按最小管径法和负荷流量法(负荷面积法)查表确定。最后将计算结果标注于图纸上。並按规定布置灭火器。 12.选择生活及消防水泵,满足:Qp>Qx;Hp>H 并使工作点落在高效区内。 13.确定生活及消防水箱容积Vx=10min的室内消防水量(住宅≥6立方米;一般高层≥12立方米;大于50米的高层≥18立方米)並绘制水箱配管图。 14.确定消防水箱的高度(可提供给土建参考)若水箱出口到最不利点消火栓出口高差(高层<7m;超高层<15m)需要增设加压稳压设备(泵)。 消火栓系统Q≤5L/S,H——满足最不利点消火栓的灭火要求;

自喷系统Q≤1L/S, H——满足最不利点喷头出水要求。 15.确定生活水池容积;消防水池容积V=(Q内+Q外) X T 並绘制水池配管图注:Q内—室内消防水量 Q外—室外消防水量 T—火灾持续时间 16.作水泵房工艺设计:①作平面布置②绘制管路系统图③统计材料表④写设计说明 17.整理设计图纸,统计总材料表,编写给排水工程设计说明及图纸目录。 18.整理设计计算说明书。 相关规范:《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排水系统设计

1. 水泵的选型 ............................................................................................................................- 2 - 1.1水泵必须的排水能力....................................................................................................- 2 - 1.2水泵必须的扬程............................................................................................................- 2 - 1.3 所选水泵级数为...........................................................................................................- 2 - 1.4 校验水泵的稳定性.....................................................................................................- 2 - 1.5水泵台数的确定............................................................................................................- 2 - 1.5.1工作水泵台数....................................................................................................- 2 - 1.5.2备用水泵台数....................................................................................................- 2 - 1.5.3 检修水泵台数...................................................................................................- 2 - 2. 管路的选择计算 ....................................................................................................................- 3 - 2.1、管路趟数的确定.........................................................................................................- 3 - 2.2、管路在泵房中的布置.................................................................................................- 3 - 2.3、管材的选择.................................................................................................................- 3 - 2.4、管径的计算.................................................................................................................- 3 - 2.4.1排水管内径........................................................................................................- 3 - 2.4.2吸水管内径........................................................................................................- 3 - 2.5、排水管壁的验算.........................................................................................................- 3 - 3. 管路特性计算 ........................................................................................................................- 3 - 4. 吸水高度Hx的计算 ..............................................................................................................- 4 - 5. 校核计算 ................................................................................................................................- 5 - 5.1汽蚀性校核....................................................................................................................- 5 - 5.2经济性校核....................................................................................................................- 6 - 5.3排水时间的校核............................................................................................................- 6 - 5.3.1 正常涌水量时,水泵每天工作小时数...........................................................- 6 - 5.3.2 最大涌水量时,水泵每天工作小时数...........................................................- 6 - 6. 电动机容量的验算 ................................................................................................................- 6 - 7. 电耗量计算 ............................................................................................................................- 6 - 7.1年电耗量........................................................................................................................- 6 - 7.2吨水百米电耗................................................................................................................- 7 -参考文献 ......................................................................................................................................- 8 -

软件工程课程设计-酒店预订系统

巢湖学院 软件工程课程设计 题目:酒店预订服务管理系统 年级专业:13级软件工程2班 学生姓名:孙宇学号:13014098 学生姓名:秦宏旺学号:13014093 学生姓名:余静学号:13014115 学生姓名:赵严学号:13014120 学生姓名:华凯涛学号:13014080

完成时间:2016 年6月20日

目录 1. 引言 (4) 1.1 目的 (5) 1.2 背景 (5) 1.3术语 (5) 1.4 参考资料 (5) 1.5 概述 (5) 2. 任务概述 (6) 2.1 产品描述 (6) 2.1.1 系统接口 (7) 2.1.2 用户接口 (7) 2.1.3 硬件接口 (7) 2.1.4 软件接口 (8) 2.1.5 通信接口. (8) 2.1.6 内存约束 (8) 2.1.7 操作 (8) 2.1.8 站点自适应需求 (8) 2.2 产品功能 (8) 2.2.1 预订系统: (8) 2.2.2 会员系统 (10) 2.2.3 员工系统 (10) 2.3 用户特征 (11) 2.4 约束. (11) 2.5 假定和依赖 (12) 2.6 ER图 (12) 3. 需求规定 (13)

3.1 外部接口需求 (13) 3.1.1 用户界面 (13) 3.2 功能需求 (15) 3.2.1 主要模块 (15) 3.2.2 功能详细描述 (16) 3.3 性能要求 (37) 3.3.1 静态要求 (37) 3.3.2 动态要求 (37) 3.4 设计约束条件 (37) 3.5 软件系统属性 (37) 3.5.1 可靠性 (37) 3.5.2 有效性 (38) 3.5.3 安全性 (38) 3.5.4 可维护性 (38) 3.5.5 可携带性 (38) 3.6 逻辑数据库要求 (38) 3.6.1 各种信息用到的信息种类:Character, number, float (38) 3.6.2 应用的频率:数据库可以连续被访问每年365天 (38) 3.6.3 访问容量:由系统定义的不同角色所限制 (38) 3.6.4 数据实体和它们的关系:由数据库对象的PK和FK所限制 (38) 3.6.5 完整性限制:依赖不同的数据库对象 (38) 3.6.6 数据保持要求:24小时支持应该被提供 (39) 3.7 结束语 (39) 引言 这个文档详细说明了酒店预订系统的功能,需求,和规格,并且还详细的说明了酒店网站的其他功能模块的需求的规格。文档还包含了酒店预订系统的结构,用户接口,交互,约束。从理解的角度展示了一个酒店预订系统要完成的功能和一个真正的酒店网站的要完成的功

同层排水系统(伟星)

浙江伟星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同层排水系统安装注意事项 一、隐蔽式水箱的安装注意事项 安装高度为厕具弯头排污口中心到地面完成面24±1cm,建议安装厚度为毛坯墙面到水箱外口的距离为17±1cm,水箱上端二个固定点以及底脚二个固定点必须固定牢固,安装完毕后必须用水平尺测量框架横竖是否水平,进水管高度一般为地面完成面以上105cm。砌假墙时必须紧贴隐蔽式水箱框架,不允许瓷砖与框架之间有孔隙。 一般水箱安装位置常会发生以下二种情况,建议采用如下方式排管: 1、在管路的中段 降板卫生间(降板超过10公分)适宜采用Φ110/110/110斜三通加45°弯头(Φ110)连接 非降板情况(降板未超过10公分)适宜采用Φ110顺水三通连接 2、在管路的末端 水箱位于排管末端的情况适宜采用2个Φ110 45°弯头连接:(如下图所示)

二、地漏的安装注意事项 1. 地漏必须是卫生间内最低点 2. 地漏必须单独与立管连接,以达到水封的隔臭效果 3. 安装时,注意地漏的正反,用贯通的一路连接管道 4. 地漏与立管连接时,应用2个90°弯头来连接(如图所示) 5. 必须使用配套橡皮圈插入排水管,不得焊接或粘接 6. 安装完毕后注意防护,盖上地漏保护套,避免建筑垃圾进入地漏 7. 在内装时,根据完成面厚度切割地漏装饰盖板,可调高度1~5cm,完工后盖上金属装饰盖9 三、脸盆排管注意事项 1、建议面盆排污口一般中心位置到地面完成面的距离为48~52cm,特殊要求除外。 2、水平管到立管的变向必须采用2个45°弯头。 四、浴缸排管注意事项 1、浴缸排水口应安装在偏离图纸中心20~30cm范围处以便与浴缸落水的连接

高层建筑给水排水设计分析与优化

高层建筑给水排水设计分析与优化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高层建筑的数量越来越多,而高层建筑的给排水设计难 度也随之增加,为此本文结合高层建筑的特点,对给排水设计的几个重要内容进 行分析。? 关键词:给排水设计;高层建筑? 相对于低层建筑来说,高层建筑的高度大、层数多、振动源多,用水量和排水量都比较大,给建筑的给排水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结合高层建筑的特点进行相应的给排水设计,从而提高给排水系统的设计质量,同时也为给排水系统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础。? 1 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的特点? 鉴于建筑高度和层数的增加,高层建筑的给排水设计有着以下几个重要特点:(1)静水 压力大,导致管道和配件的压力更大,影响系统的安全性,同时也增加了系统设计的难度;(2)引发火灾因素更复杂,高层建筑的结构和功能更加复杂导致更容易着火,对消防给水 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有了更高的要求;(3)由于用水人数增加,导致排水量增大,且瞬 时给排水量大大增加,一旦发生给排水系统故障将严重影响居民生活质量,因此必须提高给 排水系统的可靠性,通过合理设计减少堵塞、泄露等问题的发生;(4)对防震和防噪声要 求更高,给排水系统的管线和设备会造成一定的噪声,必须注重防噪声设计。? 2 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重点分析? 2.1 生活给水系统? 由于供水高度增加,只依靠室外管网压力无法满足高层用户的水压要求,因此设计中一 般要使用增压设备增压,从而满足用户的水压要求。如果给水系统不采用竖向分区设计,会 增加底层管道和设备的压力,因此给水系统的整体设计思路为分区域供水。? 2.2 生活热水系统? 热水供应本来是较为薄弱的环节,但随着热供应工程的发展热水供应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按照热水系统的压力不同,分为开式和闭式两种系统,按照热水加热方式不同,分为直接加 热和间接加热两种供水方式,按照热水的供应方式不同,分为集中供应和局部供应两种供水 方式,要结合建筑的实际应用选择合适的生活热水系统。同时在热水供应中还需要注意以下 几个方面的问题:(1)水垢问题,常见的应对方法是软化,降低水的硬度。但是软化的成 本较高,且管理和运行较为复杂。另外还能通过温度控制来降低水垢,一般水温控制在40℃~60℃最佳。也可应用磁水器来降低水垢硬度,松软并打散后排出;(2)热水循环中 热水泵的承压问题,底层热水泵的压力较大,对强度和密封性要求更高,需要提高强度和密 封性;(3)排气问题,由于加热装置处于设备的底部,供水中随着水中压力的减少,气体 的溶解度也会减少,导致气体逐渐地排出,所以热水系统也需要注意排气。特别是上行下给 式的系统中,气体在顶部的聚集还会影响水循环,所以必须在顶部设置排气装置,且热水管 道严禁设置成凹凸形,且横管有不低于0.003的坡度;(4)体积膨胀问题,由于水温的影响 会导致管道和设备出现热胀冷缩现象,所以在开式系统中必须设置膨胀管,在闭式系统中必 须设置释压安全阀或膨胀罐来减少热胀冷缩带来的问题,保持压力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2.3 消防给水系统? 消防问题对给排水设计提出了更多要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消火栓给水系统, 建筑的消防系统设计是给排水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消火栓给水系统对于扑灭初期火灾有 重要的价值,且为了提高系统的应用性常需要用稳压泵来保持较高的水压。小口径的自救水 枪方便非消防专业人士使用,提高了建筑的安全设计。为了有效的提升消火栓的出水量和水压,可在分区内设置多出口水泵、减压阀、稳压阀等装置,保障灭火系统的可靠性,并通过 加强工作泵和备用泵自动切换系统的性能,保障发生火灾时灭火装置能正常投入使用;(2)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近几年我国建筑的消防给水系统也逐渐地向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转换,通 过设置传感器和报警装置提高对火灾的预防能力。 2.4生活排水系统? 由建筑高度引起的势能如何消除?水流从高处下落,对排水管道是否造成破坏?水流的

酒店预定系统毕业设计(论文)

摘要 随着酒店业的发展,传统的手工记账已不适应现代酒店管理的需要,及时、准确、全方位的网络化信息管理已成为必需。并且,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酒店客房预定系统也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和发展。 酒店客房预定系统以标准的酒店管理模式为蓝本,借助先进的设计思想,高效的设计方法完成。基于WEB的即浏览器/服务器(Browser/Server)体系结构,采用稳定可靠的WINDOWS XP作为服务器应用平台,并利用MS SQL SERVER数据库与WINDOWS XP系统集成好的特点,采用MS SQL SERVER数据库作为后台数据的管理支持,选用Microsoft公司的Visual studio .net 2003作为开发工具,利用其提供的集成开发环境及各种控件,尤其是对https://www.360docs.net/doc/a210039848.html,的支持完成对数据库的各种操作,达到酒店客房预定的目的。设计时首先建立系统应用原型,然后对原形系统进行不断修正和改进,直到形成用户满意的实际可行系统。 关键词:网上酒店客房预定、B/S、数据库、https://www.360docs.net/doc/a210039848.html,、https://www.360docs.net/doc/a210039848.html,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hotel industry, the traditional one keep accounts by hand can not meet the needs of modern hotel management. The instantly, accurate, omni-directional networke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lready become indispensable. And, with the change of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Hotel Guest Room Reservation System has got constant perfection and development. The Hotel Guest Room Reservation System regard the standard hotel management mode as blueprint, and fulfill itself by means of advanced design ideas, and more efficient method. On the basis of Web(Browser/server) structure, it adopts the stable and dependable Windows XP operation system as the server application base, takes advantage of the good integ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S SQL Server database and the Windows XP system, makes use of the MS SQL Server database as management supporting of the background data ,picks up the Visual studio .net 2003 of Microsoft as the developed tool, which providing integrated developing circumstance and sorts of controls, especially supporting for the https://www.360docs.net/doc/a210039848.html, to complete all kinds of operations on the database, so as to manage the hotel. We must establish the system application prototype at first, then, proceed to improve and revise the original shape system continuously, till form the real and feasible system which is satisfied with users. Key Words:Web Hotel Guest Room Reservation、B/ S、Database、https://www.360docs.net/doc/a210039848.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a210039848.html,

建筑工程同层排水系统的优缺点分析

建筑工程同层排水系统的优缺点分析 地区同层排水不同案例: 南方地区大多是同层排水,北方少数城市或少数开发商布局了同层排水。 北方基本还是降层排水。顶得吊,立管得包,防水格外小心,空间占 用严重,格局全靠给排水设计师吃没吃错药,钱真没少花。开发商、 业主钱都没少花,倒是带动了相关产业。 山东是奇葩中的战斗机,厨卫交房必须贴瓷砖,安装洁具,用的东西 又烂又丑。客户换吧太费钱,砸砖、做防水、找平、做完防水再找平 保护、买砖、铺贴。不换砖太丑,还没法改水电,加固防水。不算瓷砖,光一拆一折腾,一个卫生间就得 2000 左右。 科普下同层排水的知识: 同层排水,即所有排污口/排污横管位于该楼层内,仅主排污竖管贯穿 楼上楼下串联。区别于传统降层排水,排污管打穿楼板引到楼下,后 由排污横管导向竖管。 同层排水目前分两类,最初的是开发商预留排水位,可自行再做更改,如下图。图片来自深圳客户卫生间原始管线。 另外一种为只预留横管接口,用户自行布管后连接主排污管,如下图。图片来自北京客户卫生间原始管线。 传统排水方式,是让洗手盆、便器、地漏等的排水管穿越楼板,在下 层房间内汇集到排水立管的做法。同层排水是把排水管埋设在本层卫 生间楼面垫层里,在本层汇入立管的做法。 降层排水,卫生间上方满是横管,各种存水弯。图片来自济南客户卫 生间原始管线,奇葩的是开发商将两个卫生间合并为一个排水立管, 但立管不堪重负那么多接头,出现了一个树枝状。占用空间,把卫生 间弄得哭笑不得。天花上的水渍均为楼上渗水……

相对于传统的隔层排水处理方式,同层排水方案最根本的理念改变是 通过本层内的管道合理布局,彻底摆脱了相邻楼层间的束缚,避免了 由于排水横管侵占下层空间而造成的一系列麻烦和隐患,包括产权不 明晰、噪音干扰、渗漏隐患、空间局限等,同时采用壁挂式卫生器具,地面上不再有任何卫生死角,清洁打扫变得格外方便。同层排水是卫 生间排水系统中的一个新颖技术,排水管道在本层内敷设,采用了一 个共用的水封管配件代替诸多的P弯、S弯,整体结构合理,所以不易发生堵塞,而且容易清理、疏通,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意愿, 个性化的布置卫生间洁具的位置。 同层排水有以下特点: 1、房屋产权明晰:卫生间排水管路系统布置在本层(套)业主家中, 管道检修可在本(家中)内进行,不干扰下层住户。 2、卫生器具的布置不受限制:因为楼板上没有卫生器具的排水管道预 留孔,用户可自由布置卫生器具的位置,满足卫生洁具个性化的要求,开发商可提供卫生间多样化的布置格局,提高了房屋的品位。 3、排水噪音小:排水管布置在楼板上,被回填垫层覆盖后有较好的隔 音效果,从而排水噪音大大减小。 4、渗漏水机率小:卫生间楼板不被卫生器具管道穿越,减小了渗漏水 的机率,也能有效地防止疾病的传播。 5、不需要旧式P弯或S弯:由“座便接入器”“多功能地漏”和“多 功能顺水三通”接入,取代了传统下排水方式中各个卫生器具设置的P 弯或S弯。由旧式P弯和S弯产生而其自身无法克服的弊端,我们的 同层安装排水方式可以全部解决。 综述: 同层排水的优点是:下层房间天花板下面平整,没有排水管带来的视 觉不适、噪音、异味,上层卫生间检修时不需要到下层房间里面来。 比较适合上下层是不同业主的情况。

煤矿排水系统设计说明书

主排水泵选型计算设计 一、概述 本矿井采用主斜井、副立井、回风立井综合开拓方式,主斜井井口标高为+922m,副立井、回风立井井口标高均为+1195m,副立井、回风立井落底标高均为+220m,主斜井与暗主斜井斜交,暗主斜井落底标高为+206m,初期大巷最低点标高为+205m。 根据地质报告,本矿井正常涌水量807m3/h,最大涌水量为1234m3/h,正常涌水量大于120m3/h,最大涌水量大于600m3/h,对照现行《煤矿防治水规定》,属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矿井。按照现行《煤矿防治水规定》及《煤矿安全规程》要求,本矿井应当在井底车场周围设置防水闸门,或者在正常排水系统基础上安装配备排水能力不小于最大涌水量的潜水电泵排水系统。根据本矿井开拓方式,结合现有成熟的防水闸门产品参数,设置防水闸门抗灾暂无合适的设备,因此设计在正常排水系统基础上配备潜水电泵抗灾排水系统。 二、矿井主排水 (一)设计依据 地质报告提供矿井正常涌水量807m3/h,最大涌水量为1234m3/h,考虑矿井井下洒水和黄泥灌浆析出水增加50m3/h的排水量,因此在设备选型时按正常涌水量857m3/h,最大涌水量为1284m3/h计算;矿井水处理所需要增加15m扬程。 (二)排水系统方案 根据本矿井的开拓布置,矿井涌水量和排水高度等资料,设计对本矿井的排水系统方案进行了比较: 方案一:主排水泵房设置在初期大巷最低点,排水管路沿副立井井筒敷设,将矿井涌水排至地面副立井工业场地,在副立井工业场地设置水处理站。该方案虽然排水管路相对较短,降低了管路投资,但是由于副立井较主井井口标高高出约273m,年排水电费约增加560余万元,且送往井下的洒水管路水压大,需增加管路壁厚,管路投资增加约100万元,综合运营费用较高。 方案二:主排水泵房设置在初期大巷最低点,排水管路沿西大巷→主斜井井筒敷设,将矿井涌水排至主井场地。该方案虽然排水管路较长,管路损失较大,但主井较副立井井口低273m,排水设备工况扬程低,水泵级数少,设备投资省,电耗低。

宾馆酒店预定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宾馆酒店预定系统的设计与 实现

四川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宾馆酒店预定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学生姓名 学号 所在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专业名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 指导教师 四川师范大学

二○一二年五月

宾馆酒店预定系统设计 学生:指导老师:群 内容摘要:宾馆酒店预定系统是典型的信息管理系统的一部分,主要包括后台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以及前端应用程序的开发两个方面。本系统采用SQL Server 2008作为后台数据库,Visual Studio 2008作为前台系统开发平台。利用VS提供的各种面向对象的开发工具,开发一个基于B/S体系结构的中小型宾馆酒店预定系统。后台实现了对酒店客房信息、用户账号、个人信息的管理以及实时查询酒店收入情况等功能,前台实现了为客户办理房间入住、退房手续并可添加VIP用户等功能。本系统基本满足了酒店对客户管理的需求。 关键词:宾馆酒店预定系统SQL Server 2008 Visual Studio 2008 B/S

Design for Hotel Management System Abstract:The hotel management system is a part of the typical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which mainly includes the setting and maintenance of database and the developing of the frontend application. This system uses SQLServer 2008 as the background database, Visual Studio 2008 as a development platform of foreground system. It uses all sorts of object-oriented development tools which VS provides and develops a small and medium-sized hotel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B/S architecture. The background of the hotel mainly realized the functions of the management of the hotel rooms information, user accounts and personal information and realtime inquiry of the income while front desk deal with room occupancy and checkout for clients and can add VIP users.The system satisfy the inquiry of the customer management basically. Keywords:Hotel Management System SQL server 2008 VS 2008 B/S

模块化同层排水与其它同层排水比较

模块化同层排水系统 与其它同层排水系统的比较 一、非模块化同层排水系统的常见种类及优缺点 1、吉博力同层排水系统 吉博力同层排水系统依托于隐蔽式卫浴安装理念,在选定卫生器具安装位置后,通过另砌一道假墙,将所有排水横管、座便器水箱、卫生器具安装支架等一并纳入其中,管道沿墙而走,在楼层内的同一位置集中接入本层的排水立管。 优势:隐蔽式安装系统,视觉整洁美观、无卫生死角等。 缺陷:一是施工难度大、二是卫浴选择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三是砌一道假墙无疑要占用室内相应的空间。

2、管件式同层排水系统 管件式同层排水系统,采用管材与管件连接,组成户内排水系统,用一个共用的水封管配件代替原系统的P弯、S弯,使排水管道在本层内完成敷设。 优势:一是施工便利,二是造价低廉,三是容易清通。 缺陷:(1)管件式同层排水系统因为在一定的降板空间层内无法完成P弯与S弯水封的安装,在带来易清通的优点的同时,也带来了返臭的巨大卫生防疫公共安全隐患!2003年,香港淘大花园集体感染“非典”,导致35人死亡,325人感染,原因就是一名患有“非典”症状的男子到其弟弟家住了两日。传播途径是腹泻排便,病毒进入下水道,在地漏返臭过程中,病毒随水气进入室内,造成疾病传播! (2)管件式同层排水并未改变排水系统拼装粘接的模式,系统本身固有的渗漏隐患无法消除。且施工过程中管道不易保护,增加了管道破损

的可能性。 (3)维修难度大。一旦管道渗漏需要维修,对住户无疑是很闹心的事情。尽管和传统的管道维修相比有进步,可以在自己家户内解决,不用再去麻烦和打扰邻居,但要破坏卫生间的装饰层,挖掉回填层,维修起来确实很麻烦,并且直接经济损失也是很惨重的。同时也极易给开发商、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带来诉讼风险。 二、模块化同层排水系统 模块化同层排水系统是指:在建筑排水系统中,与用水器同层敷设,将排水横支管集成为一个箱型整体的集成式排水装置。 直观的看一下样品: 模块化同层排水系统引用了计算机模块化设计思路,将排水横支管集成为一个箱型整体的集成式排水装置。 模块化同层排水系统的特点

高层住宅给排水设计论文

高层住宅给排水设计探析 摘要:结合本人在住宅设计过程中的一些经验与看法,谈谈高层住宅给排水设计中的一些特点。本文就高层住宅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给水表设置、水源管道的设置、给排水设计等多方面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abstract: based on his own in residential design process of some experience and opinions, talk about some of the high-rise residential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design features. this paper in the design of high-rise residential building water supply to the water meter, water pipe set set,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design and so on has carried on the analysis. keywords: high building;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design 引言 目前高层住宅的小区规划趋向于更具人性化的多层次住宅组合,不再仅仅追求立面和平面的美观和合理,而是追求空间上布局的流畅和设计中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特别足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更是要在有限面积的地块里,在空间上力求土地使用效率的最大化。于是选择一种符合各方面规范、卫生安全而又经济合理的供水方式,对我们给排水设计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矿井主排水系统设计

矿井主排水系统设计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第一章矿井概况 一、矿井简介 该矿井属于某煤田——河流区域,最高海拔+170米左右,平原最低标高+110左右,井田内多为缓岗丘陵,堆积平原和玄武岩地相间,该河蜿蜒蛇曲,横贯井田南部为老年期河流,沿河两侧有大片沼泽湿地,河宽10~15米,坡度%河深1~2米,平均流量米3/秒,最小流量米3/秒,最大流量(暴雨后)米3/秒。除此主干流外,还有季节冲沟,本区最高洪水位标高为+125米。 矿井东南为背斜构造,地层倾角最大60度左右,中西部有不明显褶皱,倾角一般10~18度,区内断层共11层,其中除F11逆断层外,F1~F10均为正断层,断层落差最大120~150米,最小为0~17米。 二、水文地质 1、第四系孔隙含水层 该河在本区段上游以粗砂含水层为主,分选性和渗透性较好,含水丰富,其厚30米以上,最宽分布2100米,分选性和渗透性由上游逐渐减弱,该河下游以灰色砾砂为主,分选性与渗透性均好,含水丰富,含水层厚度平均为15米最厚25米,分布宽1100米,水力性质为潜水,埋在地表米以下,水位米左右,砾砂层含水层与煤系地层直接接触,二者的联系是密切的。 2、侏罗系含水带

从水文地质条件和地貌来看,西部为补给区,东部为排泄区,当地下水流到大中沟时,在低洼处,形成上升泉排泄于地表,东区侏罗系含水带划分为: 1)裂隙含水带,分布在120米以上,主要由中粗沙层组成,强化风隙含水带裂隙发育,含水丰富。 2)孔隙含水带,含水带在120米以下,即位于强风化裂隙含水带以下,但二带无明显界限,孔隙含水带单位涌水量在~0.064升/秒.米,地下水受到到控制,总的规律是由西向东流。 3)自垩系隔水带 岩性为灰绿色岩,全区分布厚度不一,在背斜轴部岩基附近厚305米,两冀其它部分,平均厚160米,最低处为米,单位涌水量为升/秒.米,所以视为隔水层。 3、矿床充水 1)地表水对矿床充水,该河由西向东横贯全区,它的注入是矿井充水的主要补给合源。 2)地质构造对矿床充水的影响,主干断层F10伴生几条高度正断层,是沟通第四系含水层的煤系地层,含水层的良好通道,容易对矿井造成突然涌水和增大涌水量。 3)大气降水,大气降水是地下水主要来源,砾砂含水层和玄武岩覆盖层裂隙发育是大气降水渗入补给的良好通道。 4)煤系地层顶部80米以上岩石含水性强,区内百分之百的涌水部位多数岩性是中性粗砂岩,开采时要防止突然涌水。 第二章矿井主排水设备选择计算

高层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要点

高层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要点 摘要:高层建筑是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比较显著的一个建筑类型,对缓解城市用地紧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对当前建筑物给排水施工特点进行阐述,结合近年来高层建筑的施工特点,对如何提升高层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质量提出意见。 关键词:高层建筑;建筑给水;排水;设计 水资源是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十分关键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也是如此。建筑物如果缺少科学化的给排水工程,会影响到建筑物的正常使用,所以相关施工单位必须要高度关注相关问题。给排水系统对建筑物的重要性比较明显,并且可以从根本上提升建筑物的功能性,满足建筑物中人生产必须用水、排水系统需求。下文将从当前高层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工作特点出发,结合当前设计理念发展形式,提出详细化的问题解决方案,全面提升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质量。 1高层建筑给水排水特点 高层建筑的潜在火点数量比较多,所以如果管理和使用上出现任何问题,都可能导致建筑物出现火灾。高层建筑火势蔓延速度比较快,火场消防扑救的难度比较大,这些问题都严重威胁了高层建筑中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建筑工程设计工作人员必须要全面提升建筑物的安全性能,在防火材料选择以及应急逃生密道方面,多加重视,保

证建筑物整体安全性。高层建筑用户量多,排水量大,所以对应的给水管道不仅多,而且还比较长,管道的压力波动性很强。通过各种新型材料单立管系统或者设置一些通气管系统,从根本上提升当前高层建筑给水排水工作能力,进而稳定管道压力。在选择材料方面,尽量选择机械强度比较高以及柔韧性比较强的材料进行施工。因为高层建筑排水系统静压力比较大,所以如果继续沿用传统供水设计以及供水施工方式是比较容易破坏管道的。通过竖向分区等形式来减少不必要的静水压力,提升系统运行效率。高层建筑设备数量比较图1底板下沉排水工作设计原理多,而且还容易出现振动污染或者是噪声污染,所以必须不断的完善管道防震动以及管道噪声处理技术,减少施工中产生的各种形式污染。 2后排水式 后排水工作模式是比较经典的一种可以在高层建筑上半部分设 置的排水模式,因为建筑物内部是有楼梯存在的,所以不可以在上层建筑施工中使用下排水模式来排水。排水管道可以顺着地面敷设,和室外的立管相互连接,之后通过布置洁具以及装修等形式对排水管进行处理,这样不仅可以满足排水方面的需求,还可以降低室内装修费用,提升装修外观美观性。该工作模式对预埋孔洞精确程度的要求比较高,并且施工环节也比较繁琐,工序较多,所以如果出现施工技术不到位等情况,可能会导致卫生间地坪面高度超标,进而产生冲洗不净或者地漏漏水速度比较缓慢等情况。 3底板下沉排水工作模式

酒店管理系统概要设计文档

酒店管理系统概要设计文档

概要设计文档——酒店管理系统 学院:信电工程学院 班级: 12软嵌2班 小组成员:施爽杨冉冉夏善勇吴玉林指导老师:王小磊

目录 概要设计文档 (2) 一.引言 (4) 1.1 目的 (5) 1.2 范围 (5) 1.2.1 系统目标 (5) 1.2.2 主要软件需求 (5) 1.2.3 软件设计约束、限制 (5) 1.3 缩写 (5) 1.4 术语定义 (5) 1.5 参考资料 (5) 1.6 版本信息 (6) 二.数据设计 (6) 2.1 数据对象和形成的数据结构 (6) 2.2 文件和数据库结构 (6) 2.2.1 外部文件结构 (6) 2.2.2 全局数据 (6) 2.2.3 文件和数据交叉索引 (6) 三.体系结构设计 (6) 3.1 数据和控制流复审 (6) 3.2 得出的程序结构 (6) 四.界面设计 (7)

4.1 人机界面规约 (7) 4.2 人机界面设计规约 (8) 五.接口设计 (8) 5.1 外部接口设计 (8) 5.1.1 外部数据接口 (8) 5.1.2 外部系统或设备接口 (8) 5.2 内部接口设计规约 (8) 5.2.1 内部模块接口调用关系 (8) 5.2.2 接口数据结构 (8) 六.模块过程设计 (8) 七.需求交叉索引 (11) 八.测试部分 (11) 九.附录 (11) 一.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应用和提高,计算机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而现在的酒店餐饮管理已经步入高速时代,相对于以前,不仅效率低、易出错、繁琐,而且耗费大量的人力。为了满足其管理人员对酒店的管理,以及酒店餐饮理念进行高效的管理,在工作人员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的前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