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AS 硬件在环测试系统(LABCAR)

硬件测试及方案定义技术

课程大纲 硬件测试技术硬件测试概述 测试前准备 硬件测试的种类与操作 硬件测试的级别 可靠性测试 测试问题解决 测试效果评估 硬件测试参考的通信技术标准测试规范制定 测试人员的培养 2005年9月2005年9月 硬件测试概述 1、硬件测试的概念 测试是为了发现错误而执行操作的过程 测试是为了证明设计有错,而不是证明设计无错误一个好的测试用例是在于它能发现至今未发现的错误一个成功的测试是发现了“至今未发现的错误”的测试 硬件测试概述 2、硬件测试的目的 测试的目的决定了如何去组织测试。如果测试的目的是为了尽可能多地找出错误,那么测试就应该直接针对设计比较复杂的部分或是以前出错比较多的位置。如果测试目的是为了给最终用户提供具有一定可信度的质量评价,那么测试就应该直接针对在实际应用中会经常用到的商业假设。 综合评估,决定产品的测试方向!

3、硬件测试的目标——产品的零缺陷 关注点:产品规格功能的实现,性能指标,可靠性,可测试性,易用性等。 实现的保障:产品的零缺陷构筑于最底层的设计,源于每一个函数、每一行代码、每一部分单元电路及每一个电信号。测试就是要排除每一处故障和每一处隐患,从而构建一个零缺陷的产品。 MTBF不是计算出来的,而是设计出来的。4、硬件测试的意义 测试并不仅仅是为了要找出错误。通过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和错误的分布特征,可以帮助项目管理者发现当前设计过程的缺陷,以便改进。同时,这种分析也能帮助我们设计出有针对性地检测方法,改善测试的有效性。 没有发现错误的测试也是有价值的,完整的测试是评定测试质量的一种方法。 2005年9月2005年9月 硬件测试概述 5、目前业界硬件测试的开展状况 随着质量的进一步要求,硬件测试工作在产品研发阶段的投入比例已经向测试倾斜,许多知名的国际企业,硬件测试人员的数量要远大于开发人员。而且对于硬件测试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也要大于开发人员。 硬件测试概述 6、硬件测试在企业价值链中的地位 ——采购——研发——测试——生产——销售—— 测试是每项成功产品的必经环节

汽车稳定性控制系统硬件在环仿真试验台毕业设计

摘要 汽车稳定性控制系统通过控制驱动轮滑转状态改善车辆在软弱附着路面的牵引性和操纵稳定性,汽车电控系统开发的实质是进行车辆控制原型及执行器间的性能匹配,但单纯计算机仿真难以完成这一任务。随着相关技术的成熟,硬件在环仿真以其开发周期短、成本低和接近实际情况正成为汽车电控系统开发的主要研究手段。 本文主要研究利用LabVIEW软件模拟捷达车的稳定性控制系统中的控制器,通过用LabVIEW软件的编程和控制算法来实现对车轮的制动压力的分配以及完成对控制器硬件的检测任务。试验台主要是把计算机和硬件,如:传感器,执行器连接到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汽车稳定性控制系统。 基于LabVIEW软件平台建立了车辆驱动稳定性控制硬件在环仿真平台,通过该平台进行了控制器硬件在环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了控制器能够稳定工作,控制算法可以有效控制驱动轮的滑转,显著改善车辆的起步加速性能,为实车试验以及电控单元的进一步开发打下了基础。 关键词:稳定性;策略;仿真;侧偏角;横摆角速度

ABSTRACT Vehicle stability control system to switch the state by controlling the drive roller in the weak attachment to improve vehicle traction and road handling and stability, development of automotive electronic control system is essentially a prototype of the vehicle control and performance matching between the actuator, but the simple computer simulation is difficult to To accomplish this task. With the maturity of relevant technologies, hardware in loop simulation in its development cycle is short, low cost and close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is the development of automotive electronic control system, the main research tool. This paper studies the use LabVIEW software to simulate the Jetta cars stability control system controller, through the use of LabVIEW software, programming and control algorithms to realize the wheel brake pressure distribution and the completion of the controller hardware detection task. Test stand is mainly to computers and hardware, such as: sensors, actuators connected together to form a complete vehicle stability control system. LabVIEW software platform based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a vehicle driving stability control hardware in the loop simulation platform, through the platform of the controller hardware in the loop simulation. The results Biaoming the controller stability, control algorithm Keyiyouxiao driving wheel of the slip control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Ju Liang's start Jiasuxingneng, for the Shi vehicle testing and electrical units and lay the foundation of Jin Yibu development. Keywords:Stability; Strategy; Simulation; Slip Angle; Yaw Rate

通信原理硬件实验报告

通信原理硬件实验 姓名: 班内序号: 学号: 联系方式: 指导老师:刘文京 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北京邮电大学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 and Telecommunications

目录 实验一:双边带抑制载波调幅(DSB-SC AM)---------------4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系统框图 三、实验步骤 四、实验结果 五、思考题 实验二:具有离散大载波的双边带调幅(AM)--------------12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系统框图 三、实验步骤 四、实验结果 五、思考题 实验三:调频(FM)------------------------------------16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系统框图 三、实验步骤 四、实验结果 五、思考题 实验四:线路码的编码与解码----------------------------20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系统框图 三、实验步骤 四、实验结果 实验五:时钟恢复--------------------------------------23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系统框图 三、实验步骤 四、实验结果 实验六:眼图------------------------------------------25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系统框图 三、实验步骤 四、实验结果 实验七:采样判决--------------------------------------27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系统框图 三、实验步骤 四、实验结果 实验八:二进制通断键控(OOK)-------------------------29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系统框图 三、实验步骤

硬件在环仿真策略说明

该模式由五个阶段组成,每个阶段的作用如下: (l)功能设计:根据汽车发动机的原理和实际驾驶要求,设计发动机ECU的控制系统,制定规范。这个阶段需要经验的积累和试验数据等作为参考。 (2)快速控制原型:根据功能设计环节制定的发动机控制系统,用软件设计控制系统模型,实现控制系统的控制算法、控制逻辑,经过模型仿真后,对控制系统的指标和误差进行评估。 (3)目标代码生成:将快速控制原型设计好的控制系统模型生成C语言或者其他语言的代码,下载到实时计算系统以供进行实时仿真。 (4)硬件在环仿真:硬件在环(Hardware in theL。叩)环节是把己经烧录有模型代码的ECU和实际的传感器、执行器等通过FO接口连接,测试该ECU在各种工况下的功能性和稳定性。 (5)标定、测试:通过硬件在环仿真环节修正的发动机控制器连接到真正的发动机台架上的传感器、执行器以及生产完成汽车的发动机上,进行台架试验和道路试验,对数据进行标定,最后完成ECU的设计开发。 第一种:自主研发。工程师根据自身的需求,在软硬件方面自行设计:软件方面运用常见的软件开发工具进行设计;硬件方面一般自行购买己经商品化的处理器和接口模块,比如美国Nl公司的cRI09004嵌入式实时控制器和cRIO FO接口板卡,组装构建自己所需的硬件在环测试系统。清华大学设计了一套多处理器的硬件在环仿真系统,各个处理器共享存储器。采用PC机作为宿主计算机为硬件在环仿真提供了方便易用的开发平台;该系统采用一个32位的浮点DSP处理器来计算发动机动态模型,具有较快的计算速度;用80C552做芯片,设计信号智能接口板,提高了系统的实时性能。各处理器之间采用双口RAM进行高速大数据量的数据交换,实现了真正的并行处理。采用VisualC++编程软件设计开发监控界面。

硬件开发管理办法及流程图

硬件开发管理流程 1目的 1.1使开发人员的开发工作能够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保证开发工作的顺 利进行。 1.2使开发工作的管理流程化,保证开发产品的品质。 1.3确保有较高的开发与管理效率。 2范围 2.1本流程适用于硬件部产品硬件开发过程。 3职责 3.1由硬件部负责产品的硬件开发,修正及发行相关文件。 3.2由品管部负责产品开发过程的审核、监督与产品质量的控制、评定。4定义 4.1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刷电路板 4.2BOM:Bill Of Material 材料表 5程序 5.1新产品硬件开发程序 5.1.1接收新需求 5.1.1.1由市场部提交已通过可行性分析的《客户需求明细》。 5.1.2硬件部针对客户产品需求进行详细硬件参数分析,制定设计方案 与规划,并填写《硬件开发设计规划》 5.1.3原理图设计 5.1.3.1硬件部完成产品原理图设计。 5.1.3.2同部门相关人员负责原理图设计的检查与审核,如不通过 则进行修改,并填写《硬件设计记录表》。 5.1.4PCB设计 5.1.4.1硬件部依据本公司PCB设计规范完成PCB图设计。 5.1.4.2同部门相关人员负责PCB设计的检查与审核,如不通过则 进行修改,并填写《硬件设计记录表》。 5.1.5PCB光绘文件设计 5.1.5.1PCB设计完成并通过审核后,出相应光绘文件。 5.1.5.2同部门相关人员负责光绘文件的检查与审核,如不通过则 进行修改,并填写《硬件设计记录表》。 5.1.6BOM表设计 5.1. 6.1根据原理图出相应产品BOM表。 5.1. 6.2同部门相关人员负责BOM表的检查与审核,如不通过则进 行修改,并填写《硬件设计记录表》。 5.1.7PCB打样,申请器件样片 5.1.7.1硬件部将PCB光绘文件及《PCB制作申请表》交至采购部 门联系安排PCB板打样。 5.1.7.2硬件部到材料库领用配套调试所需的器件,如材料库没有 的,硬件部将欠缺的器件清单交至采购部进行采购。 5.1.8焊接与装配样板 5.1.8.1PCB打样完成后,硬件部负责完成样板的器件焊接与装配。

北邮通原硬件实验报告(DOC)

2013年通信原理硬件实验报告 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班级:2011211104 姓名: 学号: 班内序号: 组号: 同组人:

目录 实验一:双边带抑制载波调幅(DSB-SC AM) (3) 实验二:具有离散大载波的双边带调幅波(AM) (14) 实验三:调频(FM) (21) 实验六:眼图 (28) 实验七:采样,判决 (31) 实验八:二进制通断键控(OOK) (34) 实验十一:信号星座(选作) (41) 实验十二:低通信号的采样与重建 (45)

实验一双边带抑制载波调幅(DSB-SC AM) 一.实验目的 (1)了解DSB-SC AM信号的产生及相干解调的原理和实现方法。 (2)了解DSB-SC AM的信号波形及振幅频谱的特点,并掌握其测量方法。 (3)了解在发送DSB-SC AM信号加导频分量的条件下,收端用锁相环提取载波的原理及其实现方法。 (4)掌握锁相环的同步带和捕捉带的测量方法,掌握锁相环提取载波的测试方法。 二.实验器材 PC机一台、TIMS实验平台、示波器、导线等。 三.实验原理 1.双边带抑制载波调幅(DSB-SC AM)信号的产生和表达式 图1.1 2.双边带抑制载波调幅信号的解调 基本思路:利用恢复的载波与信号相乘,将频谱搬移到基带,还原出原基带信号。 图1.2 3.DSB-SC AM信号的产生及相干解调原理框图 ()()()()() cos c c c s t m t c t m t A t ω? ==+

图1.3 四.实验内容及结果 1.DSB-SC AM信号的产生 (1)实验步骤: 图1.4 1.按照上图,将音频振荡器输出的模拟音频信号及主振荡器输出的100KHz模

硬件设计流程

硬件设计流程 一、硬件设计 1.1单板设计需求 单板设计之前需要明确单板的设计需求。单板的功能属性。单板的设计目的,使用场合,具体需求包括: 1.单板外部接口的种类,接口的数量,电气属性即电平标准。 2.单板内部的接口种类,电气属性。 3.单板外部输入电源大小 4.单板的尺寸 5.单板的使用场合,防护标准 若设计中需要用到CPU,需要确定设计中需要用到的FLASH大小和需求的内存的大小和CPU的处理能力。单板设计需求中需要明确单板的名字和版本并且要以文档的形式表现出来,是后续单板设计和追溯的主要依据。 单板设计需求完成之后,需要召开项目评审会,需要对设计需求说明中各类需求逐个确认。当各类需求均满足设计需要时则进入下一步。 1.2 单板设计说明 单板需求明确后,需要开始编写单板设计说明。其中需要包括单板设计所需要的各种信息如: 1.单板设计详细方案,需要具体到用到什么芯片,什么接口。 2.器件选型,器件选型需要满足设计的需求。 3.单板功耗、单板选型之后需要确定单板的功耗,为单板散热和电源设计提供依据 4.电源设计、电源设计需要包含单板中需要用到的各类电源。若相同的电源需要做隔离 的需要做需要详细指出。 5.时钟设计,单板若是用到多种时钟,则需要描述时钟的设计方法,时钟拓扑。 6.单板的实际尺寸 7.详细描述各个功能模块给出详细的设计方法 8.详细描述各接口的设计方法和接口的电气属性。 若设计模块有多种设计方法,选择在本设计中最佳的设计方案。若软件对单板中用到的器件有独特的要求,需要明确指出(如对某些制定管脚的使用情况)。除了各个功能模块之外单板设计说明中需要详细描述接口的防护方法。设计说明需要以文档的形式给出,是单板设计过程中重要的文档,其中需要包括单板的名称和单板的版本。如果有条件单板设计说明完成后项目中进行评审。 1.3原理图设计 设计说明完成之后就要开始单板的原理图设计,单板设计说明是单板原理图设计的重要依据。原理图设计之气需要确定单板设计用用到的各个器件原理图库中是否具有原理图符号,如果没有需要提前绘制。新绘制的原理图符号需要反应器件的电气属性,器件型号,最好包含品号信息,绘制完成之后将其放到相应的库中,原理图设计需要包含: 1.各个器件接口的正确电气连接。 2.原理图中的各个器件需要有单独的位号。 3.原理图中需要包含安装孔和定位孔。 4.原理图中的兼容设计或者在实际应用中不需要焊接的器件需要在原理图中明确标出。 原理图的名字需要和单板的名字一致。考虑到单板上所用器件可能会有较长的采购周

“数字电路仿真实验台”的操作方法

“数字电路仿真实验”的操作方法 数字电路虚拟实验台vlab采用多媒体虚拟实验台和电路仿真相结合,使实验更加真实和有趣! 数字电路的主要器件为集成电路,所测试内容主要为逻辑和时序关系,不同于模拟电路。 a)电路的搭接 数字仿真实验环境为一数字实验台,如图2.16所示。 图2.1数字实验平台 在画面中间为几块面包板,上方为一排指示灯,当指示灯下对应的插孔为高电平时指示灯亮,低电平时指示灯灭。面包板下方自左至右依次为:电源开关、电源指示灯、+5V电源插孔、GND插孔、一排逻辑开关。输入开关往上拨为开,其对应的指示灯量,表示其上方的插孔为高电平。输入开关往下拨为关,其对应的指示灯灭,表示其上方的插孔为低电平。输入开关右侧为连续时钟脉冲,其频率可调。再往右为上升沿脉冲和下降沿脉冲及其按钮,当按某一按钮时产生相应的脉冲。在面包板上方有一排指示灯,用来指示电路输出的状态。 在数字仿真实验环境的左上方为一集成块模型,单击此集成块模型则出现卡片式的数字集成器件库,共有门电路、触发器、译码器和其他等不同类器件库,

如图2.6所示。 (1) 单击需要类型的标签,选择相应的器件,当鼠标移至器件处时,鼠标指针变成小手状,表示可以选取该器件。 (2) 按住鼠标左键,并移至合适位置,释放左键,将选取的器件放置在该处, (3) 在器件上方按住左键移动可以调整器件的位置,单击器件库画面左上方的返回箭头可以关闭器件库画面。例如要验证一个二输入与非门的功能,可点击门电路标签,选取74LS00集成块并拖到实验板上对应插好,如图2.17所示。 图2.2集成块的接入 用右键点击集成块,可以显示其逻辑功能,如图2.18所示。 图2.3集成块逻辑功能显示 面包板的右上方为几根不同颜色的导线,将鼠标指针移至导线上并点击,则鼠标变成小手状,表示已选中该颜色的导线。 将小手移至面包板上的某孔处单击鼠标左键则将导线一端插入面包板,再移

DSP硬件实验报告

北京邮电大学DSP硬件课程实验报告 姓名: 学号: 班级: 院系: 报告提交日期:

目录 一、实验环境——————————————————————3 二、实验一:常用指令实验 (1)简单指令程序运行实验———————————————3 (2)资料存储实验———————————————————5 (3)I/O实验—————————————————————7 (4)定时器实验————————————————————9 (5)I NT2中断实验——————————————————11 三、实验二:A/D采样实验———————————————13 四、实验三:D/A转换实验———————————————14 五、实验四:有限冲击响应滤波器(FIR)算法实验————15 六、实验总结—————————————————————17 七、参考文献—————————————————————17

一、实验环境 实验采用的是理工达盛开发的EL-DSP-II实验教学系统。在实验室电脑上首先进行DSP实验环境的设置。 环境设置的步骤: 1、在计算机BIOS中将驱动方式设为EPP模式; 2、安装开发器epp驱动; 3、安装CCS软件; 具体的环境设置步骤参照实验教材。 二、实验一:常用指令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熟悉DSP开发系统的连接; 2、了解DSP开发系统的组成和结构和应用系统构成; 3、熟悉常用C54X系列指令的用法(程序寻址,寄存器,I/O口,定时器,中断控制)。 (二)实验设备 计算机,CCS 2.0版软件,DSP仿真器,实验箱。 (三)实验操作方法 1、系统连接; 进行DSP实验之前,先必须连接好仿真器、实验箱及计算机,连接方法如下所示: 在硬件安装完成后,接通仿真器电源或启动计算机,此时,仿真盒上的“红色小灯”应点亮,否则DSP开发系统与计算机连接有问题。 2、运行CCS程序; 先实验箱上电,然后启动CCS,此时仿真器上的“绿色小灯”应点亮,并且CCS正常启动,表明系统连接正常;否则仿真器的连接、JTAG接口或CCS相关设置存在问题,掉电,检查仿真器的连接、JTAG接口连接,或检查CCS相关设置是否正确。成功运行程序后,首先应熟悉CCS的用户接口。学会CCS环境下程序编写、调试、编译、装载,学习如何使用观察窗口等。 3、修改样例程序,尝试DSP其他的指令; 4、填写实验报告; 5、样例程序实验操作说明。 (四)实验步骤与内容 1、简单指令程序运行实验 (1)实验使用资源 实验通过实验箱上的XF指示灯观察程序运行结果。 (2)实验过程

收音机调试步骤及调试方法.

收音机调试步骤及调试方法 一.AM、IF中频调试 1、仪器接线图 扫频仪频标点频率为:450KHZ、455KHZ 、460KHZ或460KHZ、465KHZ 、 470KHZ。 扫频仪 1、检波输出 2、3正负电源4、RF信号输入5、检波输入(INPUT)6频标点 信号输入(PUISE INPUT)7、水平信号输入(HOR、INPUT) 2:测试点及信号的连接: A:正负电源测试点(如电路板中的CD4两端或AC输入端) 正负电源测试点从线路中的正负供电端的测试点输入。 B:RF射频信号输入(如CD2003的○4脚输入)。 RF射频信号由扫频仪输出后接到衰减器输入端,经衰减器衰减后输出端接到测试架上的RF输入端,在测试架上再串联一个10PF 的瓷片电容后,从电路中的变频输出端加入RF信号 将AM的振荡信号短路(即PVC的振荡联短路),或将AM天线RF输入端与高频地短路,(如CD2003○16与PVC地脚短路。) C:检波输出端(如CD2003○11脚为检波输出端) 从IC检波输出端串一个103或104的瓷片电容接到测试架上的OUT输出端。再连接到显示器前面的INPUT端口上以观察波形。

3.调试方法及调试标准 将收音机的电源开关打开并将波段开关切换到AM波段状态,调整中频中周磁帽使波形幅度达到最大(一般为原色或黄色的中周), 并且以水平线Y轴为基准点,看波形的左右两半边的弧度应基本对 称,以确保基增益达到最大、选择性达到最佳。如图 标准:波形左右两边的弧度基本等等幅相对称, 455KHZ频率在 波形顶端为最理想,偏差不超过±5KHZ。。如果中频无须调试的,则 经标准样机的波形幅度为参考,观察每台机的波形幅度不应小于标准 样机的幅度的3-5DB,一般在显示器上相差为一个方格。 二、FM IF中频调试 1、器接线图 ①扫频仪频率分别为10.6MHZ,10.7MHZ,10.8MHZ至少三个频率点。 1、检波输出 2、3正负电源4、RF信号输入5、检波输入(INPUT)6频标 点信号输入(PUISE INPUT)7、水平信号输入(HOR、INPUT) ②测试点及信号连接;

计算机组成原理 实验一 熟悉实验环境(Quartus Ⅱ) 实验报告

大学实验报告成绩 课程名称计算机组成原理指导教师实验日期 2020 院(系) 计算机学院专业班级实验地点 学生姓名学号同组人 实验项目名称实验一熟悉实验环境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实验目的: 1. 熟悉 QuartusII 环境; 2. 学习在 QuartusII 中新建项目、文件、编译、仿真。 3. 学习使用组成原理实验箱运行 QuartusII 的项目。 实验要求: 1.学习 Quartus II 软件的使用方法。 2. 熟悉实验箱,掌握EDA设计的原理。 二、实验原理 根据指导书第一章熟悉实验软硬件环境,完成反相器或异或门设计。 三、主要仪器设备 1. 操作系统为WINDOWS的计算机一台; 2. 数字逻辑与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箱一台;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首先进入 QuartusII软件 1.1.1 建立新项目 QuartusⅡ软件的工作对象是项目,一个项目(Project)是一个系统设计的 总和,包含了所有的子设计文件和设计项目中的所有辅助文件,所以在进行一个 逻辑设计时,首先要指定该设计的项目名称,对于每个新的项目应该建立一个单 独的子目录,以后所有与该项目有关的文件都将存在这个子目录下。

大学实验报告(附页) 1.1.2 建立原理图文件 1. 打开原理图编辑器。在图中,单击“File”菜单→单击 New 选项(快捷键:Ctrl+N),弹出如图所示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双击“Block Diagram/Schematic File”选项,打开原理图编辑器。 大学实验报告(附页)

2. 添加元件。 (1)在上图中,双击图形编辑窗的空白处,弹出如下图所示窗口。

发动机ECU 硬件在环(HIL)测试方案

发动机ECU硬件在环(HIL)测试解决方案

一、 方案概述 1.1 HIL测试系统概述 随着汽车电子技术的不断革新和迅速发展,汽车电控单元数量的不断增加,汽车电子产品和技术在各种车型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其中,汽车电子系统成本约占到整车的30%,而汽车故障的产生多发生在汽车电子系统,因此,从安全性、可行性和成本上考虑,硬件在回路(HIL)测试已经成为电控系统开发和应用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减少实车路试,缩短开发时间并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电控系统的软件质量,降低电控系统开发和应用的风险。 HIL(Hardware‐in‐the‐Loop)硬件在回路测试系统是以实时处理器中运行的实体仿真模型来模拟受控对象的运行状态,通过I/O接口与被测电控系统连接,对被测ECU进行全方面的、系统的测试。系统原理如图1.1中所示。 图1.1 HIL测试系统原理 HIL测试系统的特点: ●模拟被控对象的各种工况,包括极限工况; ●模拟复杂的故障模式,快速复现故障模式; ●将部分测试过程从传统试验台架中分离; ●自动化测试并生成测试报告,缩短测试周期; ●易于维护和扩展测试能力。

1.2SimCar硬件在环测试系统简介 SimCar硬件在环(HIL)测试系统是用于测试电控单元功能、系统集成和通信的一套完整的硬件在环仿真测试设备,可用于汽车、航空、兵器、工程机械等领域。基于SimCar硬件在环测试系统针对用户的被控对象进行建模仿真,并将其运行于跟控制器闭环工作的实时系统中,实现对汽车电控单元的复杂测试。 SimCar硬件在环仿真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仿真硬件平台、试验管理软件及车辆实时仿真模型。系统组成示意图如图1.2中所示: 图1.2 SimCar测试系统组成 SimCar支持的电控单元硬件在环测试: 发动机ECU; 自动变速器TCU; 混合动力整车控制器HCU; 纯电动汽车VCU;

硬件工程的调试一般步骤

如果是自己焊板子自己调,适合小规模系统 1.拿到PCB裸板时,检查加工的怎么样,测量一下电源地有没有短路的。 2. 焊接上电源芯片,通上电源,把电源调通,看看电压是不是都正常,纹波系数是否超标。 3. 焊上主控制器芯片(微处理器),及其相关最小外围电路,jtag调试,串口,ram,rom,就是先让最小系统跑起来。 如果jtag都是好的,写个hello,world看看cpu内核能部不能工作,调试外部的ram,rom。 写外设测试驱动,测试驱动很考量人的,一般是要由硬件工程师来干,但是就看水平怎么样了,总会出现硬件的人厌软件错误,软件的人厌硬件错误。 找外面焊接回来的板子也一样这个步骤。 板子突然不work了怎么办? 1.测量电压 2.测量晶振(体)是否起振,注意晶体的输出幅值比较小,晶振则和其电压相差不大 3. 用无水酒精把板子擦洗一遍,应为在调试的过程中某些管脚总会搞进点污秽,引起短路,这个方法解决了我碰到过的大约40%左右的板子突然罢工。 4.尝试降低频率。 搞这个的人就是知识面越广越好,干过的系统越多越好,像v哥那样最nb "测量电压“这一个放第1充分说明了这位贤弟确实是实战中成长的。非常正确。加一条: 一定要把LED电路调通。从而,软件工程师可以通过LED发光颜色来调试板子

和硬件。。。 呵呵呵也算是比较务实的解决办法 想当年我也是这样调硬件的,就是没写帖子,哈哈, 我觉得不管是做硬件,还是软件,最重要的是思想,是分析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一定要清晰, 没测一项就要能排除一些问题,不要做一些重复的测试,记不住就用本子写下来。 高手的经验几乎有些神似 虽说自己在硬件调试上远没有达到牛人级的水平,手上过的板子也没多少,但是硬件调试中遇到的记忆深刻或者让自己痛不欲生(呵呵,有点夸张,但有时就是如此)问题还是很有一些,自己也总结过一些东西,特别是每次看到学生在硬件调试时遇到问题难以克服而无助无辜无厘头的样子时,总是想写下点什么: 首先拿到打样的PCB板时,不急着焊元件,检查下PCB,有时候PCB本身就短路或开路,特别是电源部分,要是全部焊好后再找问题,会找死人的! 其次调试时最好是一步步来(不要一次把所有元件全焊上),焊一部份调一部份。这样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工作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先调电源,电源没有问题了,再往下调。 然后再调CUP的硬件部份,复位电压,晶振,CUP电压,地,及周围IC的电源,地。确认没有问题后,基本可以确认硬件没有什么大问题,接着通电进行整机调式,看看工作的状态是否与你理解的一样。如果出现问题,那对照原理,按

物理仿真实验

物理仿真实验报告 ——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实验简介: 液体表层指液体与气体、液体与固体以及不相混合的液体之间的界面。液体表层分子有从液面挤入液体内部的倾向,这使得液体的表面自然收缩,就整个液面来说,如同拉紧的弹性薄膜,这种沿着表面,使液面收缩的力称为表面张力。表面张力在船舶制造、水利学、化学化工、凝聚态物理中都能找到它的应用。 测量液体(例如水)的表面张力系数有多种方法,如最大泡压法、平板法(亦称拉普拉斯法)、毛细管法、焦利氏秤法、扭力天平法等。这里只介绍焦利氏秤法。本实验首先利用逐差法测量焦利氏秤弹簧的倔强系数,然后利用拉脱法测量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 实验原理 1、液体分子受力情况 液体表面层中分子的受力情况与液体内部不同。在液体内部,分子在各个方向上受力均匀,合力为零。而在表面层中,由于液面上方气体分子数较少,使得表面层中的分子受到向上的引力小于向下的引力,合力不为零,这个合力垂直于液体表面并指向液体内部,如图1所示。所以,表面层的分子有从液面挤入液体内部的倾向,从而使得液体的表面自然收缩,直到达到动态平衡(即表面层中分 图1 液体分子受力示意图 子挤入液体内部的速率与液体内部分子热运动而达到液面的速率相等)。这时,就整个液面来说,如同拉紧的弹性薄膜。这种沿着表面,使液面收缩的力称为表面张力。 想象在液面上划一条线,表面张力就表现为直线两侧的液体以一定的拉力相

互作用。这种张力垂直于该直线且与线的长度成正比,比例系数称为表面张力系数。 2、 矩形金属框架测量原理 将一表面清洁的矩形金属薄片竖直浸入水中,使其底面水平并轻轻提起。当金属片底面与水面相平,或略高于水面时,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金属片的四周将带起一部分水,使水面弯曲,呈图2所示的形状。这时,金属片在竖直方向上受到(1)金属片的重力mg ;(2)向上的拉力F ;(3)水表面对金属片的作用力——表面张力?cos f 。 图2 金属框受力示意图 其中?为水面与金属片侧面的夹角,称为接触角。如果金属片静止,则竖直方向上合力为零,有 ?cos f mg F += (1) 在金属片临脱离液体时,0≈?,即1cos =?,则F 应当是金属丝重力mg 与薄膜拉引金属丝的表面张力之和,则平衡条件变为: f m g F += (2) 显然表面张力f 是存在于液体表面上任何一条分界线两侧间的液体的相互作用拉力,其方向沿着液体表面,且垂直于该分界线。表面张力f 的大小与分界线的长度成正比。由于表面张力f 与接触面的周长)(2d l +成正比,即 ,所以由(2)式得: )(2)(2σd l mg F d l f +-=+= (3) 因此,只要通过实验测出拉力P 、mg 及l 和d ,代入(3)式,即可求出水的表面张力系数α。 实验时,可用—“ ”型金属框架来代替金属薄片。这时,l 为金属框架横梁的长度,d 为金属丝的直径。 (3)式中,若l 、d 的单位为m ,f 、P 的单位为N ,g 的单位为2-?s m ,m 的单位为kg , 称为表面张力系数,单位是N/m 。表面张力系数与液体的性质有关,

ESC硬件在环仿真试验平台设计与建设

ESC硬件在环仿真试验平台设计与建设 发表时间:2013-07-29T14:15:50.810Z 来源:《轨道交通纵横》2013年4月供稿作者:王云能邬肖鹏 [导读] 硬件在环技术(HIL-Hardware in the loop)可以用于开发和测试复杂的实时嵌入式系统。 同济大学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王云能邬肖鹏 摘要:本文依托同济大学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依据科研计划设立的研究项目,对基于NI硬件板卡和Carsim-RT软件所设计并搭建的ESC硬件在环仿真试验平台进行了尝试,并获得了成功。构建了一个包括实时仿真平台、液压控制单元、各种传感器、操纵机构、传统的制动系统、信号处理系统、供电电源以及实验台台架辅助设施等在内的试验平台。 关键词:硬件在环; 汽车电子稳定性控制系统; NI/Labview; Carsim-RT 前言 硬件在环技术(HIL-Hardware in the loop)可以用于开发和测试复杂的实时嵌入式系统。硬件在环仿真属于实时条件的混合仿真,把部分实际产品利用计算机接口嵌入到软件环境中去,并要求系统的软件和硬件得以实时运行,从而模拟整个系统的运行状态。拥有设计和自动测试电力电子系统的硬件在环仿真试验平台可以缩短新技术产品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投入,提高研发效率,优化提高产品可靠性与安全性。 同济大学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设计搭建的汽车电子稳定性控制单元(ESC-Electric stability control)在环仿真试验平台,对研究开发ESC单元有诸多好处,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 (1)硬件在环仿真试验平台可以方便地修改控制逻辑,验证控制逻辑的功能效果。 (2)可以对实车制动中ESC的液压作动进行模拟,针对ESC液压系统的动态特性进行细致研究,进行诸如在线检测、功能评估、参数标定等一系列工作。 (3)通过驾驶模拟软件系统设置实车所无法模拟的极限工况,对所匹配目标车型的车辆参数进行设定,对ABS、ESC产品的性能进行分析和评价,缩短研究周期。 平台目标需求 主要搭建能够支持设计、研究并验证电动汽车稳定性控制算法的ESC硬件在环仿真试验平台。设计与搭建的需求准则为尽量多地将ESC相关硬件串入试验台环(Loop)内,而在台架上无法或难以用实物来实现应有功能的部件,则用软件模拟仿真的形式进行替代,主要包括整车动力学行为、轮胎和路面接触特性、路面工况,以及电机及其控制器等。 平台功能设计 除软件仿真模型外,ESC硬件在环仿真试验平台还包括3个组成部分,即实时控制平台、硬件实物平台和信号处理系统[1]。 实时控制平台是支持整个试验运行的载体与基础,一般由2-3台上位计算机和目标计算机组成。上位机主要用于搭建汽车动力学模型以及编写相应的控制算法,并可以进行离线仿真;目标机主要负责汽车动力学实时仿真模型以及相应的控制算法,同时也作为数据板卡的载体来支持完成信号采集与输出[2]。 硬件实物平台是硬件在环仿真系统不同于纯软件仿真的所在。对于不同硬件在环系统的强弱程度有所不同,如图1所示。本研究项目选取硬件在环程度次强的方案,即含操纵机构、ESC单元及其驱动装置、制动液压系统及对应传感器的硬件在环系统。 图1 不同形式硬件在环平台及其程度图2 硬件在环平台的主要构成模块 信号处理系统是硬件在环仿真平台的电子控制部分,对平台仿真过程中数字和模拟信号进行采集并根据需要对其进行相互转换,达到设备间的顺畅通讯,将各个零散的部分串联成一个紧密的整体。 根据如上所述的系统功能目标和基本结构,大致可列出硬件在环平台的主要构成模块,如图2所示。 平台构建 1. 平台选型与搭建 实时控制平台比较常用的仿真系统主要有基于Simulink的xPC Target、dSPACE公司的Simulator和使用NI板卡和控制器的Labview,它们的应用特点如表1所示。 表1 常见实时平台仿真系统及其特点 由于硬件在环仿真试验平台对AD/IO资源需求较多,考虑到系统功能拓展性强的特点,选用NI的数据采集设备、Labview软件,以实时采集数据和运行计算模型。实时目标机共选配5块NI板卡,包括实时平台处理器板卡NI PXIe-8108、多功能数据采集板卡NI PXI-6255、

北邮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硬件实验报告

微原硬件实验报告 班级:07118 班 学号:070547 班内序号:26 姓名:杨帆

实验一熟悉实验环境及IO的使用 一,实验目的 1. 通过实验了解和熟悉实验台的结构,功能及使用方法。 2. 通过实验掌握直接使用Debug 的I、O 命令来读写IO 端口。 3. 学会Debug 的使用及编写汇编程序 二,实验内容 1. 学习使用Debug 命令,并用I、O 命令直接对端口进行读写操作, 2.用汇编语言编写跑马灯程序。(使用EDIT 编辑工具)实现功能 A.通过读入端口状态(ON 为低电平),选择工作模式(灯的闪烁方式、速度 等)。 B.通过输出端口控制灯的工作状态(低电平灯亮) 三,实验步骤 1.实验板的IO 端口地址为EEE0H 在Debug 下, I 是读命令。(即读输入端口的状态---拨码开关的状态) O 是写命令。(即向端口输出数据---通过发光管来查看) 进入Debug 后, 读端口拨动实验台上八位拨码开关 输入I 端口地址回车 屏幕显示xx 表示从端口读出的内容,即八位开关的状态ON 是0,OFF 是 1 写端口 输入O 端口地址xx (xx 表示要向端口输出的内容)回车 查看实验台上的发光二极管状态,0 是灯亮,1 是灯灭。 2. 在Debug 环境下,用a 命令录入程序,用g 命令运行 C>Debug -a mov dx, 端口地址 mov al,输出内容 out dx, al

mov ah, 0bh int 21h or al, al jz 0100 int 20h -g 运行查看结果,修改输出内容 再运行查看结果 分析 mov ah, 0bh int 21h or al, al jz 0100 int 20h 该段程序的作用 3.利用EDIT 工具编写汇编写跑马灯程序程序 实现功能 A.通过读入端口状态(ON 为低电平),选择工作模式(灯的闪烁方式、速度等)。 B.通过输出端口控制灯的工作状态(低电平灯亮) C>EDIT 文件名.asm 录入程序 按Alt 键打开菜单进行存盘或退出 编译文件 C>MASM 文件名.asm 连接文件 C>LINK 文件名.obj 运行文件或用Debug 进行调试。 四,程序流程图

南理工微机实验报告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 实验报告 班级:9131042101

实验一:系统认识与显示 一、实验目的 (1)掌握TD系列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教学实验系统的操作,熟悉Wmd86联机集成开发调试软件的操作环境。 (2)掌握汇编语言中与数据有关的不同的寻址方式。 (3)掌握在PC机上以十六进制形式显示数据的方法。 二、实验设备 PC机一台、微机原理实验仪一套 三、实验内容 编写程序,将31H~3FH共16个数写入内存3000H开始的16个存储单元中,将数据传送到4000H开始的16个存储单元中,并显示出来。 四、实验过程 1.运行Wmd软件,进入Wmd集成开发环境。 2.编写实验程序,并进行编译、链接和加载,观察运行结果。 五、实验程序 STACKK SEGMENT STACK DW 256 DUP(?) STACKK ENDS DATA SEGMENT DATA ENDS CODE SEGMENT ASSUME CS:CODE,SS:STACKK START: PUSH DS XOR AX,AX MOV DS,AX MOV SI,3000H MOV CX,10H MOV AL,30H L1: MOV [SI],AL INC SI INC AL LOOP L1 MOV SI,3000H MOV DI,4000H MOV CX,10H REP MOVSB MOV BX,4010H MOV [BX],'$'

MOV DX,4000H MOV AH,9H INT 21H MOV AX,4C00H INT 21H CODE ENDS END START 六、实验结果 实验二:数码转换程序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不同进制数及编码互相转换的程序设计方法,加深对数制转换的理解。(2)熟悉程序调试的方法。 二、实验设备 PC机一台、TD-PITE实验装置一套 三、实验内容 编写程序,将输入的数据0FFH,2AH,0C5H转换为十进制,并显示出来。 四、实验过程 1.运行Wmd软件,进入Wmd集成开发环境。 2.编写实验程序,并进行编译、链接和加载,观察运行结果。 五、实验程序 DATA SEGMENT ARRAY1 DB 0FFH,2AH,0C5H ARRAY2 DB 20 DUP (?)

硬件在环

首先要明确几个概念:对于一个控制系统,一定要有的基础元素是控制器和被控对象。举个例子,一个简单的灯泡,控制灯泡亮灭的开关就是控制器,灯泡本身就是控制对象。当然这个控制系统是单向的,这样的控制系统就叫“开环的”,现在的先进控制系统多是“闭环的”:被控对象通过传感器把自己的状态传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这些状态信息,通过执行器控制被控对象改变状态,循环往复。HIL就是解决闭环系统的控制器测试问题的。 1、HIL的作用 HIL的作用是用数学模型来模拟被控对象,跟控制器链接成闭环,“欺骗”控制器,让控制器以为它控制的是一个真实的被控对象,从而达到测试控制器的目的。有点拗口,举个例子: 假想“你的头和你的手”构成一个控制系统,大脑就是控制器,手就是被控对象,眼睛就是传感器。大脑控制手向左移动一米,眼睛要时刻盯着手,看到底有没有移动一米。这时为了测试大脑这个控制器的功能是否正常,HIL就可以发挥作用了,HIL就是一个高性能的电脑,它上面运行了复杂的算法(数学模型),现在可以把你的手和眼睛拆掉了,只把大脑连接到HIL上,HIL这台电脑会模仿眼睛输出一堆视频信号传输给大脑,让大脑以为它自己还能看得见;HIL又跟大脑控制手动作的接口连接,让大脑以为自己还有手,这样大脑控制手左移1米,这个控制命令就传输到HIL里,HIL就通过内部算法解析,然后输出一个手在左移的动画给大脑,这样大脑就被欺骗了,以为自己还在控制一个真实的手。 这有什么用处?主要可以完成对大脑功能的测试,比如大脑想控制手一万次向左移一米,看其中有多少次能移动到位,用真手测试就把手累抽筋了,用HIL模拟手,只要有电,一直测下去也没问题(自动测试、重复测试);比如要测大脑控制手去拍钉子,用真手就变一次性的了,用HIL假手测就没问题(极限工况测试),等等。 以汽车行业为例,测试车上的控制器系统,要是做辆真车来测试,不止成本高,而且测试还需要有场地,有人来开车。如果要看车侧滑时ESP有没有起作用,那就要有车侧滑的场景,这样测试是很危险的,所以用HIL仿真就省事多了。 2、为什么叫硬件在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