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和印度复习笔记

日本和印度复习笔记
日本和印度复习笔记

复习笔记内容

二、日本

一、多火山、地震的岛国

图2-1

1.位置

日本位于_______东部,E_________的西北部。

2.领土组成

领土由A__________岛、B_______岛、C_________岛、D_______岛四个大岛及其附近的一些小岛组成。

3.地形特点

日本地形以________、________为主,_______面积狭小,主要分布在_____地区,最大的平原是_______平原,最高的山是______山。

4.河流短小而湍急,蕴藏着丰富的_______资源。

5.日本是一个岛国,气候以___________气候和_________气候为主,季风气候具有______特征。

6.岛国优势

国土南北狭长,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对外交通便利。主要的港口城市有横滨、名古屋、神户、大阪等。

7.多火山、地震

日本处于_______板块与_________板块交界地带,地壳不稳定,多_________,富士山是一座活火山。

8.火山所产生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1)有利:火山爆发产生的火山灰可以作为肥沃的土壤,其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也可以作为科研基地。火山分布区温泉众多,为人们提供了温泉游憩资源。

(2)不利:火山喷发容易威胁人们的财产安全和生命安全。

图2-2

二、与世界联系密切的工业

1.经济特点

日本地域狭小,资源_______,国内供给严重不足,对外依赖十分严重。日本大量进口原料和燃料,依靠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优势,加工进口原料,大量出口工业制成品。

2.发展条件

(1)不利条件

地域狭小、资源贫乏。

(2)有利条件

海岸线__________,多优良港湾,对外交通______;科技________;劳动力充足。

3.工业分布

(1)主要分布在________沿岸和_______沿岸。

(2)分布原因:海岸线曲折,多________,便于发展海上运输,有利于原料的进口和工业产品的出口。

4.目前发展工业面临的问题:劳动力价格显著提高,人口老龄化致使劳动力短缺现象日益显露,环境污染、土地紧张状况加剧,国内需求减少等,发展速度放缓。

5.解决措施:依靠_____、________等优势,加速扩大海外投资,利用世界各地的资源、劳动力等,建立海外的生产与销售基地。

6.日本投资建厂的主要对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国家和地区。

三、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1.日本民族构成单一,大和民族占绝对优势。日本文化具有______兼容的特点,既有浓厚的大和民族的传统色彩,又有强烈的西方气息。

2.和服是日本人的传统服装。

3.中国与日本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

四、印度

一、人口与自然环境

1.位置:印度位于亚洲的_______部,南临________洋,西临______-海,东临_______。北邻中国、尼泊尔、不丹,东北与孟加拉国、缅甸接壤,西北与________毗邻,东南、西南分别与斯里兰卡、马尔代夫隔海相望,是南亚面积最_____的国家。

图4-1

2.人口:印度是世界第___人口大国。

3.三大地形区:北部以________为主,如喜马拉雅山,中部以______为主,如恒河平原,南部以_____为主,如德干高原。

4.河流:恒河。

二、水旱灾害频繁

1.气候

北回归线穿过印度的______部,印度绝大部分地区处于______带和______带,以_______气候为主,全年______,一年分为________两季。

热带季风气候旱季时间为每年______月至次年________月,吹______风,风由陆地吹向海洋,降水________,干旱缺水,土地龟裂,不利于农业生产;雨季时间为______月至____月,吹______风,风由海洋吹向陆地,降水多,_______不稳定,容易发生水旱灾害,影响农业生产。

图4-2

2.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和小麦,其分布与地形和降水有着密切的关系。水稻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地区,地处平原地区,降水多;小麦主要分布在________西北部和_____上游,地形以_________为主,降水较少。

三、迅速发展的服务外包产业

1.优势:20世纪80年代末,印度利用本国_________丰富、_______成本较低、____普及、_________发展较早等优势,发展了信息技术服务外包产业。

2.业务范围:信息技术服务外包扩展至会计、金融、保险、制药、工业设计等领域。

3.业务量:目前,印度每年承接全球服务外包市场近1/2的业务。其中,承接的软件外包业务约占全球软件外包市场的2/3。

4.特点:服务外包产业具有信息技术含量_____、利润_____、资源消耗_____等特点。

5.作用:服务外包产业为印度创造了________机会,赚取了大量外汇,促进了印度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6.印度的软件外包业务主要来自_______,其次是________国家。_______-是印度软件外包产业的发源地。

2020届中考地理必背知识点世界区域地理(主要国家:日本、印度、俄罗斯)

专题1.5 世界区域地理(主要国家:日本、印度、俄罗斯) 一、日本 (一)地理位置 1、半球位置: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2、经纬度位置:领土狭长,且与经线斜交,跨经纬度广,地理环境复杂多样。 3、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西临日本海,与中国、韩国、朝鲜、俄罗斯、菲律宾隔海相望,是东亚国家之一。 (二)领土组成: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等四个大岛,数千个小岛及周围海域组成。 (三)主要城市:沿海分布,有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北九州、长崎等。 (四)自然环境 1、地形特征: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狭小,分布在沿海地区。最大的平原是关东平原;最高的山是富士山(是一座活火山,被日本人民称为“圣岳”)。 2、多优良港湾: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尤以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为最好。这对日本的渔业、造船业、海上运输和对外经济联系十分有利。神户和横滨市两个最重要的对外贸易港。 3、多火山、地震:地处亚欧版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属太平洋火山、地带,多火山、地震。(每年有感地震达 1500多次),被称为“地震国”、“世界火山博物馆”。4、气候 ①气候类型:属温带季风气候(北海道岛、本州岛北部)和亚热带季风气候(本州岛南部、四国岛、九州岛)首都东京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②气候特征:与亚洲同纬度地区相比,冬季温暖、夏季凉爽,降水丰富,具有海洋性特征。 (五)、资源:森林、水利资源丰富,矿产资源贫乏,但多硫磺矿。 (五)日本的经济 1、地位: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强国。 2、条件:不利——资源贫乏,原料、燃料主要靠进口。 有利——①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②劳动力资源丰富③科技先进 3、经济特征: 4、主要贸易对象:美国、西欧、东亚和东南亚。 进口原料 依靠科技加工产品 出口产品海运便利

相同点 1 日本与英国都是岛国

日本与英国 相同点1 日本与英国都是岛国,海岸线曲折,从而优良港湾较多、海运业发达; 2 纬度相近,气候都具有海洋性(日本为亚热带和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英国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湿润,较温和; 3工业化水平高,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 4 都临近世界著名渔场(日本附近有北海道渔场,英国附近有北海渔场),渔业资源丰富; 5 新兴电子工业在布局上都向国土的南北两端扩展。 不同点1 英国是世界上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工业国,本国拥有较丰富的煤炭和铁矿资源,属于“煤铁复合体型”工业布局;日本资源贫乏,靠进口原料和燃料发展工业,属“临海型”工业布局。 2 英国地少人少,农业以畜牧业为主,农业现代化侧重于机械化和生物技术;日本人多地少,农业以种植业为主,农业现代化侧重于生物技术和水利化。 3 英国发展早,但后期资本逐渐向海外扩张,后期发展缓慢。日本发展晚,但由于二战后美国的扶持发展迅速。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实现工业化的国家 1.英国的早期工业及其分布. 纺织:曼切斯特钢铁:奔宁山脉两侧(靠近煤矿区) 造船 2.英国的新兴工业及其分布 汽车飞机:伦敦周围,英格兰北部,苏格兰南部 电子石油加工:北海沿岸地区和苏格兰的南部地 英国的地理气候 地理环境 全境由靠近欧洲大陆西北部海岸的不列颠群岛的大部分岛所组成,隔北海、多佛尔海峡和英吉利海峡同欧洲大陆相望,是一个岛国。 英国位于北纬50度至60度之间,比我国的黑龙江省还要偏北,但气候却温和得多,可以说是冬无严寒,夏无酷署。这温和的气候首先要归功于热带的墨西哥湾暖流。这股暖流,有好几百公里宽。它浩浩荡荡地流向欧洲西北岸,改称大西洋暖流,为英国带来了温和湿润的海洋性气候。以伦敦为例,冬天河湖极少结冰,一月份的平温气温在4度(摄氏)以上;而夏天又相当凉爽,七月份的平温气温只有17度,早晚常要加件线衣才行。年降雨量约600毫米,不算太多,但分布比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不同类型的国家日本、俄罗斯、印度复习教案(新版)商务星球版

不同类型的国家(日本、俄罗斯、印度) 【课型】复习课 【复习理念】 七年级复习课,不仅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夯实,更应侧重地理能力的提升。所以复习时要有取舍,凸显重点,突破难点,注重联系,培养学生具备“跳出课本”看地理的能力。因此本节课我采用导学案的形式引导复习,突出重点和难点,借助地图强化基础知识的落实巩固,同时注重分析地理事物之间地联系性,使学生具备发展的眼光、联系的眼光和差异的眼光,提升地理能力,为终身发展做准备。 【复习目标】 1、结合地图,指出日本、俄罗斯、印度的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2、通过阅读日本、俄罗斯、印度的地形图,分析其地形特征,并记住重要地形区;找到俄罗斯、印 度的主要河流,并利用地势特征分析河流流向。 3、通过阅读气候图明确日本、俄罗斯、印度的气候类型,并能利用气候直方图分析其气候特点。 4、结合地图和资料,了解日本、俄罗斯、印度的主要资源,并分析印度、俄罗斯资源分布对工业布 局的影响。 5、了解日本、俄罗斯、印度在人口、民族、语言、宗教等方面的特色;在地图上找到日本、俄罗 斯、印度的首都及重要城市。 6、知道日本、俄罗斯、印度经济发展特色,分析日本工业布局在沿海和向中小城市迁移的原因。【教学方法】学案导学法 【教具准备】导学案 【教学过程】

整体回顾 建构知识 整体回顾 建构知识问:A、B、C分别是哪个国家 【识位置】教师讲解认识国家地理 位置的方法: 1、半球位置:关键是通过查找 20°W和160°E经线确定所处的东 西半球,通过查找赤道确定南北半 球。 2、纬度位置:关键是查找赤道、 回归线、极圈是否穿过该大洲,从 而确定该大洲位于哪一温度带。 3、海陆位置:关键是查找该大洲 所濒临的海洋和陆地。 教师指导后,安排学生读《世界的 国家和地区》图,完成巩固训练 一。 【识地形】老师指导认识国家地形 特征的方法: 观察分层设色地形图,说出主 要地形类型,并找出主要地形区, 说说其分布状况。 教师指导后,安排学生读《亚洲的 地形和水系》图,完成巩固训练 二。 【识气候】教师讲解认识国家气候 学生读图回答: A:日本。B:俄罗斯 C:印度 学生读《世界的国家和地区》图, 完成“巩固训练一”,对不理解和 不会的作出标记,然后小组内讨论 交流答案,教师巡视指导。 1、从南北半球看三个国家全在北 半球,从东西半球看,日本、印度 全在东半球,俄罗斯大部分在东半 球,小部分在西半球。 2、找到北回归线和北极圈,读出 日本在北温带,南部小部分属亚热 带。俄罗斯在寒带、亚寒带,印度 属热带、亚热带。 3、日本东临太平洋,西隔日本海 与韩国、朝鲜、中国、俄罗斯相 望;俄罗斯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 洋,西到波罗的海,西南到黑海、 里海;印度西临阿拉伯海,东临孟 加拉湾,南到印度洋。 学生读《亚洲的地形和水系》 图,完成巩固训练二。 1、日本是一个火山、地震多发的 国家,原因是位于环太平洋火山、 地震带上,关东平原是境内最大的 平原,最高山峰富士山就是一座著 名的活火山。 2、俄罗斯地形平坦,以叶尼塞河 为界,以西主要是平原,以东主要 是山地和丘陵。自西向东主要地形 区有:东欧平原(欧洲最大的平 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亚洲最大 的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 伯利亚山地。 通过轮廓认 识国家的方 法。 通过学生自 主完成,检 测学习情 况,找到不 会的知识点 进行重点记 忆。 使学生在世 界地图上再 次加深认识 国家的地理 位置。 培养学生能 在大区域地 形背景下学 习国家的地 形特征并对 比记住三个 国家主要地 形区。 通过学生读 亚洲气候类

第13课 欧洲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第13课欧洲、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教学目标 需要掌握的知识:二战后,西欧恢复经济所面临的困难和经济恢复的有利条件;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欧共体的形成;西方经济的“滞胀”阶段。 培养学生阅读、分析、理解、概括能力。 通过西欧、日本经济在此时的高速发展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以及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教学建议 本课地位 二战后,从50年代到70年代,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和亚洲的日本,充分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加强了国家的宏观调控,在较短的时间内经济迅速恢复,并且有了迅速发展。这些对于以后世界格局的变化产生了深远影响。本课在整个教材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课教学基本思路 第二次世界大战带给全世界的是灾难。欧洲国家(主要是西欧)和日本在较短的时间内恢复,而且在很短的时间内进入到高速发展阶段。这其中的原因令人深思。对我国的经济建设也会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在教学中,可以提供大量的图片提供准确的数字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对他们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原因展开较为深入的讨论。并引导学生分析在高速发展的背后,隐藏的危机是什么。从而培养学生全面评价历史任务的能力。 欧洲共同体的建立和发展和现在的欧盟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引导学生练习时势谈对欧共体和欧洲联盟的看法,各抒己见。 教学重点: 二次大战后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重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西欧是主战场,经济破坏相当严重。但是西欧国家的经济在很短的时间内得以恢复并且有了迅速发展。这其中的原因令人回味,也值得我们深思,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会有借鉴作用。通过这样的分析,对学生进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生产的发展离不开科技进步的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全面、客观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战后西欧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高速发展是由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这些国家雄厚的工业基础及技术基础、美国的大力扶植、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宏观指导等多种原因促成的。可引导学生从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两个方面来分析。主观条件是西欧国家经济技术基础好。引导学生回忆英国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历史,从而理解小字部分的人才、管理经验、广泛的对外经济联系等方面内容。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宏观指导。客观条件是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援助。当然,需要指出马歇尔计划的目的是为加强美国对西欧的全面控制,西欧接受援助则是有效地利用了这一外部条件。 教学难点 欧洲共同体成立的背景和作用。欧洲共同体是在二战后美苏两级格局形势下出现的新鲜事物,对于冲破两级格局的束缚有推动作用,对于当今世界的政治和经济也产生了重要影响。重点突破方案 对于二次大战后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主要原因的分析对于初三学生有一定的难度。在解决问题之前,教师应该精心设计问题,帮助学生回忆欧洲国家在两次工业革命后的发展状况,美国的罗斯福新政等内容,为帮助学生分析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做铺垫。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从主客观两个方面,进行讨论。 难点突破方案 教师可使学生回忆西欧在巴黎和会上反苏、二战爆发前推行绥靖政策的实质,战后苏

欧洲和日本的大型零售商

欧洲和日本的大型零售商 1、麦德隆(Metro Holding)是欧洲最大的零售商,拥有3400家商店,包括家居中心、超市、电子商店、现货现付批发以及百货商店。1997年麦德隆的零售额是397亿美元。公司的主要市场在德国,但是在西欧的其他地方、东欧、北美及亚洲均设有商店。现在,公司也正在进入电信和电子商务领域。 2、友谊商店(ALDL Group)是世界上最大的食品连锁店,在欧洲有4000家商店,美国有500家商店。公司的经营方式别具一格:不使用信用卡,不用支票,不发行优惠券,顾客自己给货物打包。公司对500种主要商品都打很大的折扣。为了削减成本,友谊商店购买便宜的地皮,修建廉价的仓库,只顾佣很少的员工,储存无品牌的商品,把商品堆在盒子里而不是陈列在货架上。公司的宣传主要靠在顾客中的口碑而不是通过昂贵的市场营销活动。友谊商店1997年的销售额为330亿美元。 3、家乐福(Carrefour)在法国、西班牙、南美、亚洲和墨西哥等地开办了325家超级购物中心。这些商店出售食品、服装、电器、计算机等,并提供金融和保险方面的服务。家乐福公司还拥有现代商行(Comptoirs Modernes),后者在法国开有800家超市。同时,家乐福还拥有370家Ed l’Epicier 和Ed le Marche折扣店,并拥有Picard Surgeles公司大部分的股份。Piscard Surgeles公司在法国有超过320家出售冷冻食品的连锁店。家乐福是法国的最大购物中心,1998年的销售额为320亿美元。 4、廷格尔曼集团(Tengelmann Group)拥有7700家超市、杂货店和普通商店(主要在欧洲),并且在美国有900家由A&P所有的商店。由于与威尼斯PAM集团的合作关系,廷格尔曼还在意大利拥有多家食品商店和折扣店。另外,公司还生产糖果和巧克力,同时还经营批发业。该公司为家族所有,1998年的销售额为294亿美元。 5、E.Leclerc公司拥有500多家购物中心,主要在法国,也有一部分在葡萄牙、西班牙及波兰等国。在法国,这些商店是独立的,但出于经济和物流方面的考虑,它们被分成16个区。许多商店都位于低收入的社区,店主都雇佣本地人,并把税前利润的1/4返还给员工。 E.Leclerc一个有趣的特点是向顾客播放本地的民族音乐。1997年,E.Leclerc的销售额为270亿美元。并且,它正准备与Systeme U公司结成战略联盟。 6、大荣(Daiei)是日本最大的零售商,拥有170家分公司。大荣拥有6700家劳森便利店(在日本仅次于7-11),同时,大荣公司还拥有超市、折扣店,以及出售上千种自有品牌的专业商店。公司45%的下属机构和合营企业归大荣集团所有,主要是一些参观、旅店以及房地产公司。另外,公司还拥有温迪饭店及一本叫《桔叶》的妇女杂志的部分股份。现在,由于日本的经济衰退,公司不得不采取关闭商店、重组结构以及出售资产等措施。公司1998年的销售额为251亿美元。 7、伊藤洋华堂(Ito-Yokado)是日本最大的零售企业之一,拥有超过7600家7-11点,400多家超级购物中心、超市、折扣店和专业商店。公司拥有7-11公司65%的股份,在全世界有10000多家商店。公司只有1/3的销售收入来自便利店。但是,这些便利店创造了公司2/3的收入。同时,公司还拥有Oshman’s运动品店。罗宾逊百货公司及丹妮氏饭店在日本的特许权。华堂公司1998年的销售额为248亿美元。

印度是如何成为软件大国的

印度是如何成为软件大国的 2005-11-21 【个人中心】【进入论坛】 印度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发展中国家,10亿人口中约5亿是文盲,但是软件业的成就却举世瞩目。据印度软件行业协会统计,仅10年时间,印度软件业就将日本和欧洲远远抛在了后面,成为仅次于美国、雄居世界第二的软件大国。近几年,印度软件业的年增长率均在50%以上。在全球被评为软件能力成熟度5级的40家企业中,印度就有29家。同时,印度获得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的软件公司也是全世界最多的,印度人把软件业做成了一个大品牌。 依据国情提出培养软件人才的国策 印度在IT领域创造的辉煌,首先应归功于被誉为“计算机总理”的拉吉夫·甘地。他于1984年高瞻远瞩地提出了“要用电子革命把印度带入21世纪”的治国方略,认为印度发展软件业有三大优势:第一,软件业是人口密集型而非资本密集型的产业,要求有高技能的年轻人。而印度软件业的发达也正是得力于其400万高水平的人力资源。第二,发展软件业需要普及英语。而印度是长期英属殖民地,英语相当普及,储存了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能讲英语的科技人才库。第三,发展软件业必须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印度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数学发达的国家,数学教育课时很多,中学的数学课课时每年约达200小时。印度重视对学生逻辑思维力的培养,从中学开始,试题中就很少出现选择题,而多为综合分析题,促使学生进行完整的思考。正如日本东京理科大学教授旁泽光雄所指出,印度的软件业取得巨大发展的原因是重视数学教育。印度软件工程师也认为他们在软件方面的强大实力主要得益于数学。可以说,印度重视数学教育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软件业的发展。 从1998年起,印度政府制订了一系列促进国家信息化的政策,其中有IT行业政策、软件人才政策,把人力资源开发列为国家的长期政策,大力扶植教育培训,为此还特地重新定义了软件业,把培训也列为软件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就是软件,享受与软件同样的优惠政策。与此同时,各级政府还制订了加速培训和吸引软件人才回国的具体政策。第一,除继续发挥名牌理工学院培养高级软件人才的传统优势外,在400多所大学、1000所工程技术学院开设计算机软件课程,形成多层次的软件人才培训体系。第二,大力吸引外资和私人资本投入计算机软、硬件的专业培训领域,与正规的理工大学形成良性竞争的局面,以利于软件人才梯队的成长。第三,为了满足信息时代对计算机软件人才的需求,各级政府在税收、工资待遇、创业资本等方面制订优惠政策,通过实行雇员持股、提高软件人才的社会声望和社会地位等方式,吸引大批印裔海外科技人才特别是软件人才回国服务。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印度大学毕业生流入美国的累计达54万,5所名牌理工学院毕业生有80%流入美国,美国硅谷的工作人员中有38%是印裔。制定上述政策后,使软件人才在印度本土找到了强烈的归属感,纷纷回国,减少了本国人才缺乏的危机。 普及计算机教育从娃娃抓起 随着软件业逐渐成为印度的明星产业,印度政府把普及计算机启蒙教育看成是迫在眉睫的事情。前不久,印度政府决定将IT教育引入全国教学大纲,要求小学生学会电脑基本操

中世纪日本与西欧庄园制的差异

中世纪日本与西欧庄园制的差异 ——论不同的土地所有制及因其造成的庄园管理的差异摘要:庄园在中世纪的日本和西欧曾是长期存在的基本的土地经营单位, 对各自经济、政治及社会的影响深远。日本与西欧的庄园制有着极为相似的地方, 同时又有各自十分明显的特点,本文通过对中世纪时期的日本和西欧庄园内部不同的土地等级制度及因其造成庄园管理的不同的分析探究,对比日本与西欧庄园制的差异,从而更好地把握日本与西欧封建社会的历史演进轨迹,有助于引发对当代日本与西欧一些经济、政治及社会现象或问题的历史思考。 关键字:日本;西欧;庄园制;土地所有制;庄园管理;差异 中世纪时,相距遥远的日本和西欧的庄园制有着许多相似的地方,如对庄园内土地及庄民的一元化支配、苛刻的剥削和超经济强制、自给自足等,但是也在一些方面存在差异,本文将着重从两者各具特色的等级土地所有制及因其造成的庄园管理差异展开分析。 八至十二世纪是日本社会经济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大化改新后建立的国家土地所有制班田制迅速瓦解, 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的庄园是在律令制土地制度趋于崩溃、私有土地发展的过程中得到发展,10世纪后,随着大土地私有潮流的进一步发展,班田制瓦解殆尽,大量农民逃亡,班田大片荒芜,国家税收锐减,政府的经济与政治实力大为削弱,同时一些中央权贵及地方豪强的个人实力、地位却迅速上升。为了使全部庄园土地私有化、独享庄园收人、取得对庄园内庄民的一元支配的司法权,庄园领主们凭借其权势地位,纷纷以种种借口向政府施压,提出免租及禁止各级政府行政人员干预庄园事务的要求。在领主们的纷纷要求与压力下,中央政府颁发“太政官符”及“民部省符”,明令禁止地方检田史、税吏、检非违使(警察)进人各个庄园行使权力,庄园最终获得了“不输不入”特权,许多庄园成为杂役免除型庄园。如石清水八蟠宫的庄园规定,“在居住之辈犯科之场合, 即使为检非违使, 若无八蟠宫之许可, 亦不得逮捕犯人。”1众多的庄园领主得到了庄园土地的完全的独立的、排他的所有权,也拥有了对庄园农民的一元的行政权、司法权, 庄园完全成为个人的私产。 但是,不是所有的庄园都可以取得“不输不入的特权”,一些私领(夺平民之田成私领)具有较强的私有性质,属于国衙领,土地的最终所有权由国衙掌握,领主占有私领必须要取得国司的许可,并要以开垦和交纳官物为前提条件。此时国衙对私领的上级所有权还十分强大,在现实中不乏私领国衙没收否认的实例。2于是10世纪以后,为了使私领免遭国衙收公的威胁,取得“不输不入”特权,中下级贵族官吏和在地领主只能以将私领向上级贵族寄进的形式寻求保护,取得“不输不入”权。肥后国鹿子木庄便是一个典型。应德三年(1086年),鹿子庄的在乡领主沙弥高方“以借助权威,及以实政卿(腾原实政)号领家”,根据寄进契约, 高方及其后代取得“预所职”(上级领主执行庄务的庄官),实政则作为“领家”每年从该庄获贡400石后来“实政之子孙愿西势单力薄, 难御国衙之干预...... 1安田元久:《日本庄园史概说》东京:吉川弘文馆,1981年版,第57页 2赵连泰,邓鹏:《日本庄园制研究》日本研究,1988年第3期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第四单元《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的第二节,在教材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它既承接了前面有关二战后的形势变化,又启示着后来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趋势发展。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值得我们深思,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着一定的借鉴作用。且本课内容与现实联系密切,对于学生认识社会及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发展等有较强的现实教育意义。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基本掌握了初中历史学习的方法及规律,经过上一学期《世界历史》的学习对资本主义性质经济发展也有了初步的认识,因此对历史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培养同等重要,而且本节课的内容理解性记忆效率会更高一些,同时与时政结合也比较紧密,学生会有浓厚的学习兴趣的。 三、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要求学生了解“欧共体”和“欧洲联盟”的建立,掌握战后西欧、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史实,以及西欧、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2、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学生比较分析战后西欧、日本在恢复和发展经济方面所采取的方式的相同与不同,培养学生运用共性和个性的原理分析问题和归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恢复与发展的主要原因,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生产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以此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意识,确立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并激发他们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振兴祖国的热情。对日本崛起后的一系列恶行,激发学生的民族忧患意识和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高尚情感。 四、重难点突破 重点:战后西欧、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难点:“欧洲共同体”与“欧盟”的建立和意义 五、教法设计 自主活动法问题探究法情境体验法多媒体教学辅助法 及时巩固法材料解析法拓展提升法 六、教学材料准备 二战后德日情景欧盟欧元等相关影像资料 七、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讲述)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次空前的灾难。整个世界都卷入了这场战争之中,尤其是西欧各国和各个战败国,在战火的洗礼下,到处都是残砖断瓦,人民流离失所。如果你生活在当时的欧洲,你认为首要任务是什么?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6.1《亚洲及欧洲》练习题及答案

2019-2020学年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六章第一节亚洲及欧洲 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 1.世界陆地表面的最低点是() A. 里海 B. 死海 C. 黑海 D. 贝加尔湖 2.世界上最大的群岛是() A. 印度尼西亚群岛 B. 日本群岛 C. 马来群岛 D. 菲律宾群岛 3.亚洲河网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大河顺地势由中部高原山地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 B. 亚洲部分只有小面积的无流区 C. 亚洲内流区面积广大,主要内流河有注入里海的锡尔河和阿姆河 D. 高原山地区河网密,平原丘陵区河网疏 4.所在的半球看,亚洲主要位于() A. 东半球和南半球 B. 东半球和北半球 C. 西半球和南半球 D. 西半球和北半球 5.亚洲有大小民族1000个左右,不同地区的民族创造了不同的文化。旗袍与和服分别是下列哪两个国家的民族服饰? A. 韩国、日本 B. 中国、印度 C. 日本、印度 D. 中国、日本 6.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下面是对“世界第一大洲”的说明,其中不正确的是() A. 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一个大洲 B. 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一个大洲 C. 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大洲 D.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一个大洲

7.亚洲地形的显著特征是: A. 地势平坦,起伏不大 B. 中高周低,以高原山地为主 C. 以丘陵为主 D. 以平原为主 8.关于亚洲的位置,说法正确的是() A. 全部在北半球 B. 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C. 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D. 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其中大部分位于热带 9.亚洲气候类型范围最广的是 A. 温带季风 B. 温带大陆气候 C. 热带季风 D. 热带、亚热带沙漠气候 10.下列关于亚洲的说法你认为与实际不符合的是() A. 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B. 季风气候显著 C. 多样化的地域文化 D. 经济发展平衡 11.下列有关南亚经济发展概况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南亚八国都是经济发达的国家 B. 印度是南亚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 C. 南亚工业以纺织、食品等传统的轻工业为主 D. 印度的电脑软件产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12.如果从亚洲的南北方向作剖面图,那么下列地形剖面示意图中最合理的一个是() A. B. C. D. 13.下列地理事物与其特征连线不正确的是() A. 贝加尔湖——世界最深的湖 B. 日本群岛——温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显著

欧洲日本印度等国载人航天技术发展及与中国的对比

欧洲日本印度等国载人航天技术发展及与中国的对比 发展载人航天技术是战略利益和实际利益综合考量的结果 众所周知,载人航天技术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最高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是国防实力和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航天优势可以明显提高该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声誉,振民心,壮国威,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同时,作为一门边缘性学科,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能够广泛促进和带动其它科技领域的发展。然而,载人航天投入很大、周期甚长、相关配套技术众多,要求很高,所以风险相当大。这种大利大弊关乎大局的矛盾性注定了各国在发展载人航天上的谨慎态度。除了美苏两国冷战时期为了争夺全球霸权,而不遗余力的发展航天技术之外,一般来说,其它国家都相当慎重。我国从70年代初钱学森同志就提出,中国要搞载人航天,直到1992年1月我国政府批准载人航天工程正式上马,中间也是经过了多年的反复论证。事实上,分析人士指出,中国的太空之旅一部分应该归功于10多年来民用宇航技术的发展,以及不断提高的卫星发射能力。在载人航天技术中,飞船发射和回收是首先要解决的两大难题。而我国在这一领域已经取得了突破。这是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重要标志。同时,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和与美国的长期密切合作,日本国家航天发展局认为,它已经掌握了几年内将宇航员送上太空的技术。而印度目前的火箭技术已经可以对月球轨道进行探索。它计划于2015年前将一名宇航员送上太空。世界不断发展,各国不断进步,也许该是新兴航天大国一展雄风的时候了! 载人航天将对世界战略格局产生改变 冷战已经结束了10几年,但是全球各国竞争的本质没有改变。在美国一超的强权下,世界似乎失衡了。各地区大国,都期待着成为世界强国的那一天。多极化是必然的趋势。可是能否成为其中的一极,就看各国自己的发展了。在这种形势下,像载人航天这种具有指标性意义举足轻重的领域,自然成为一个真正大国必不可少的标志。印度干冒天下之大不韪,开发核武器,是同样的道理。所以对一个雄心勃勃的国家来说,载人航天不是发不发展的问题,而是早晚的问题。 当中国宇航员安全返回地球的那一天,中华复兴的标志将会再增加一个——持续高速发展的经济,2008奥运会,2010世博会等等。全世界都会意识到,中国这条巨龙正在腾飞。 欧洲航天局载人航天计划 1975年5月31日,欧洲航天局(ESA)在原欧洲航天研究组织和欧洲航天发射器发展组织的基础上宣告成立,总部设在法国巴黎。80年代中,欧洲航天局决定参加美国自由号空间站计划,并制订了由阿里安-5大型运载火箭、赫尔梅斯航天飞机和哥伦布空间站三项计划组成的长期载人航天计划。后由于经费以及投资与利益的分配等问题,计划不断调整。冷战结束后,欧洲航天局成员国普遍认为,载人航天计划过于庞大,经济上难以承受。1992年11月召开成员国部长级会议,对计划进行大调整,只保留了阿里安-5计划和哥伦布计划中的哥伦布实验室。1993年10月,美、俄决定联合研制国际空间站后不久,欧洲航天局再次

七年级地理日本印度东南亚试题带答案

七年级地理日本印度东南亚试题带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东南亚位置、范围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A、东南亚位于亚洲南部 B、东南亚位于亚洲与大洋洲、印度洋与大西洋之间的“字路口” C、东南亚范围主要包括印度半岛和马来群岛两部分 D、东南亚地区与我国山水相连,中南半岛就是因位于中国以南而得名考查目的:本题综合考查东南亚的位置、范围。 答案:D 解析:东南亚位于亚洲东南部,处在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字路口”,主要由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部分组成,中南半岛与我国山水相连,因位于中国以南而得名。故答案选D。 2、东南亚“字路口”的咽喉是() A、霍尔木兹海峡 B、马六甲海峡 C、直布罗陀海峡 D、英吉利海峡考查目的:本题考查马六甲海峡的位置。 答案:C 解析:东南亚的陆地组成部分是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5、东南亚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产区,稻米生产精耕细作,每年的出口量很大,东南亚稻米生产特点的形成与下列哪种因素关系分密切()①高温多雨的气候②多山的地形③人口稠密,劳动力众多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考查目的:本题考查东南亚的农业生产与气候的关系。 答案:A 解析:东南亚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产区,稻米生产精耕细作,这种特点的形成与东南亚高温多雨的气候有关,高温多雨的气候适宜水稻的生长;东南亚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人均耕地较少,便于对水稻生产精耕细作。多山的地形不利于水稻生产,东南亚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故答案选A。 6、东南亚主要物产与出口最多的国家相对应正确的是() A、椰子──印度尼西亚 B、棕榈油──菲律宾 C、石油──马来西亚 D、天然橡胶──泰国考查目的:本题考查东南亚的物产与国家的分布。

七年级地理下册 日本、东南亚印度知识要点总结

1.亚洲的位置:①半球:北半球东半球 ②海陆:北:北冰洋东:太平洋南:印度洋 西北:欧洲西南:非洲 ③经纬度位置:81°N~11 °S , 26°E~170°W 2.北美洲的位置:①半球:北半球西半球 ②海陆:北:北冰洋东:大西洋西:太平洋南:南美洲 ③经纬度位置:81°N~7 °N , 170°W ~20 °W 3.亚洲为什么被称为第一大洲:(大小排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①面积最大 ②跨纬度最广 ③东西距离最长区别:跨经度最广的是南极洲 4.亚洲六大分区东亚(5国):中国、朝鲜、韩国、日本(岛国)、蒙古(内陆国) (48国)东南亚(11国):中南半岛(5国)马来群岛(6国) 南亚(7国):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不丹,孟加拉国,斯里兰卡, 马尔代夫另外还有克什米尔地区 中亚(5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 库曼斯坦 北亚:俄罗斯的亚洲部分 西亚:(20国):伊朗,伊拉克,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联酋,阿富汗以色 列等(西亚国家不需要记忆) 5.亚洲地形特点: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 6.亚洲地势特点: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周低地形剖面:低—高—低 7.亚洲河流特点:亚洲大河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 8.亚洲气候特点:①复杂多样②大陆性气候分布广③季风气候显著 9.世界之最集锦: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 最高大的山脉:喜马拉雅山 陆地最高点:珠穆朗玛峰;陆地最低点:死海 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最大岛屿:格陵兰岛 最大的湖泊:里海(咸水湖)最深的湖泊:贝加尔湖(淡水湖) 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亚洲最大的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 10.北美地形特点:西部是科迪勒拉山系,中部是平原,东部是低矮的高原和山地 地形剖面:高—低—高 ☆北美太平洋沿岸气候呈狭长状原因:受高大山脉阻挡,海洋暖湿气流难以深入内陆 11. 注入北冰洋: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 注入太平洋:长江黄河湄公河珠江黑龙江 注入印度洋:恒河印度河雅鲁藏布江怒江 内流河:塔里木河阿姆河锡尔河(最终不注入海洋) 种气候类型,缺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北美洲共9种气候类型,缺温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14.季风气候:亚洲东部和南部是分布面积最广,夏季风不稳定易造成旱涝灾害。 15.季风气候对农业的影响:①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业生产 ②季风导致降水不稳定,容易发生旱涝灾害。

欧洲企业与日本企业

【楼主】职场感受:欧洲企业VS日资企业 本人有幸在一家著名的欧洲企业和一家同样著名的日资企业工作过。两家均是世界500强,且正好都处于同一产品领域。现将我在工作中的实际感受写下来,供大家参考。 以下简称欧洲企业为E,日资企业为J。 1、办公室: E企业的办公室宽敞、安静。每个部门经理都有独立的办公室,玻璃门。员工与经理沟通时多在经理办公室进行。 J企业的办公室拥挤、嘈杂。整个公司均是全透明的办公,没有任何隔断。前后左右全是人。部门经理也不例外。 2、着装: E企业的员工着装随意,基本上想穿什么就穿什么,只要不是特别过份的装束就可以。长得漂亮的女性总能吸引很多人的眼球。每年给员工发服装费2000多到3000多。但对女性来讲花的钱永远比发的钱多。 J企业全部穿制服,制服比较便宜,两年给发一身,每身约100元。长得好看的女性永远没有机会展示个人风采。很省制装费,可以一年都不用去商场买衣服。适合我这样的又懒又不漂亮的人呆 着。 3、加班: a相同之处:都有加班费,且加班费都有适当控制。一定级别以上就没有加班费了,因为你职位高,工资高,你为公司加班,不顾死活,就是你的工作职责。 b不同之处:E企业的员工加班多因为工作量很大或有deadline的限制,出于自觉地要把工作任务保证质量地完成。J企业的员工加班是因为老板做决策拖拖拉拉,大家加班在座位上等老板做决策,然后再做一点简单的工作。 4、关于工间休息: E企业的员工如果心情不好,免不了给朋友打打电话诉诉苦,或与周围的同事聊上几句,或做一些其他事,然后再转向工作(我曾因身体不好,在地上练几下瑜珈姿势然后回座位继续工作)。 J企业的员工如果心情不好,会去卫生间呆着,在那里透透气;或者给朋友发MAIL。或者盯着电脑屏幕很傻地坐着,象工作一样地在休息。E企业没有工间操时间,J企业每天有两个工间操时间,上下午各15分钟。新加入的员工不习惯也不敢一般不会去休息。等到习惯了又胆也大了时,发现休息时间太短了,很想辞职来个大休息。 5、打电话: E企业的员工上班时间打公务电话与私人电话时的声音是一样高(因为工作忙,所以不大可能有时间与闲心去打私人电话)。 J企业员工基本不打私人电话(想打但不敢打)。如个人有紧急事务处理,会压低声音速战速决。但打公务电话时声音会提高8度,吵得周围的人无法工作。 6、职业病:因为工作节奏快,量大, E企业的员工容易患脊柱类疾病这样的办公室身体病变, J企业员工容易得抑郁症,每年都有不少人因为抑郁而离职。 7、团队氛围: E企业每年会有团队建设费这样的预算,部门经理有建设团队的权利与义务。 J企业没有此项预算,部门经理不知道建设团队气氛是要花钱花时间的。从来没有部门的聚会之类的活

第九课 西欧和日本的崛起

第九课西欧和日本的崛起(一课一研通案) 一、学习目标: 1、基础知识:要求学生了解“欧共体”和“欧洲联盟”的建立,掌握战后西欧、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史实,以及西欧、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2、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学生比较分析战后西欧、日本在恢复和发展经济方面所采取的不同方式,培养学生运用共性和个性的原理分析问题和归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恢复与发展的主要原因,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生产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以此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意识,确立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并激发他们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振兴祖国的热情。对日本崛起后的一系列恶行,激发学生的民族忧患意识和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高尚情感。 4、重点:战后西欧、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5、难点:“欧洲共同体”与“欧盟”的建立和意义 二、教学过程: 1、探究之一──战后西欧经济复兴之谜 ●主观条件:西欧国家积极引进先进科技并制定了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工业革命以及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得西欧在人才、技术、管理经验甚至对外经济联系方面都具有很大的优势,为西欧经济恢复与发展奠定了较好基础。伴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进行,现代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技术后,极大的促进了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 ●客观条件则是美国对西欧的援助。(战后美国加大对西欧的经济援助,客观上为西欧国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再加上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采取了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尤其是西欧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宏观指导,积极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利用国家力量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和调节,促进了对基础工业和新兴产业的投资,在一定时期、一定程度上极大地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这一切都为50~70年代经济的高速增长奠定了基础。) 2、探究之二──战后日本经济腾飞之谜 ●战后美国在日本进行社会改革,并推行非军事化政策。通过改革,进一步废除了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日本政府利用国民经济非军事化、国防开支小的有利条件,制定了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为战后日本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战后美国对日本经济的扶植。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爆发后,日本接受了美国几十亿美元的“特殊订货”,这使日本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 ●大力发展教育,引进先进科技,其中大力吸收国外最新科学技术,为己所用,推陈出新,成为促使日本经济腾飞的翅膀。 (创设积极的问题情景,让“历史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创设问题科学化,解决问题民主化,形成知识网络化。) 3、西欧国家和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相比有哪些共同点? 共同点:都得到了美国在经济上的援助或扶植;都大力引进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教育,培养人才;都制定了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4、你觉得其中哪些经验值得中国借鉴? 借鉴:①要善于抓住机遇,注意加强国际间经济联系;②要大力发展教育,培养人才,积极引进先进科技,大胆创新;③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5、进一步思考:二战后美国为什么要大力援助西欧和日本呢? (1)控制西欧各国,称霸世界;

七年级地理亚洲日本东南亚印度复习资料

七年级地理复习课教案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一节自然环境 1.为什么亚洲是第一大洲?1)面积最大2)跨纬度最广3)东西距离最长 2. 亚洲在世界中的位置: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分界线:(1)亚洲和欧洲: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为界(2)亚洲和非洲:苏伊土运河为界。(3)亚洲和北美洲:白令海峡为界。 3. 亚洲的地理理分区:东亚西亚南亚北亚中亚东南亚 4. 东亚的国家中国蒙古朝鲜韩国日本 、亚洲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特点为中部高,四周低;受地形的影响,亚洲的河流流向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7. 亚洲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亚洲地跨热带,北温带和北寒带,东,北,南三面濒临大洋,西面深入到亚欧大陆内部. 8. 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影响,亚洲气候具有三大特点:1)气候复杂多样2)季风气候显著3)大陆性气候分布广(记住P7图6.9各种气候类型的分布)9.在世界各种气候类型中,亚洲缺少的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10. 亚洲东部和南部夏季的降水与夏季风的强弱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二节人文环境 1.人口最多的大洲是亚洲,亚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排世界第三。人口增长率最高 的大洲是非洲。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是亚洲人口稠密的地区.。亚洲众多的人口,对资源和环境产生了沉重的压力. 2、亚洲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6个: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孟加拉国、巴基斯坦 3、亚洲民族构成复杂,大小民族有1000个左右。亚洲的三个人类文明发祥地是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印度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4、记住P13页图6.17亚洲不同地区的住房,服饰的差异。 印度尼西亚的达雅克人住高脚屋————炎热潮湿的雨林气候

七年级地理日本印度东南亚试题带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东南亚位置、围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A.东南亚位于亚洲南部 B.东南亚位于亚洲与大洋洲、印度洋与大西洋之间的“十字路口” C.东南亚围主要包括印度半岛和马来群岛两部分 D.东南亚地区与我国山水相连,中南半岛就是因位于中国以南而得名 考查目的:本题综合考查东南亚的位置、围。答案:D 解析:东南亚位于亚洲东南部,处在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主要由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部分组成,中南半岛与我国山水相连,因位于中国以南而得名。故答案选D。 2.东南亚“十字路口”的咽喉是() A.霍尔木兹海峡B.马六甲海峡C.直布罗陀海峡D.英吉利海峡 考查目的:本题考查马六甲海峡的位置。 答案:C 解析:东南亚的陆地组成部分是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5.东南亚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产区,稻米生产精耕细作,每年的出口量很大,东南亚稻米生产特点的形成与下列哪种因素关系十分密切()①高温多雨的气候②多山的地形③人口稠密,劳动力众多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 考查目的:本题考查东南亚的农业生产与气候的关系。答案:A 解析:东南亚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产区,稻米生产精耕细作,这种特点的形成与东南亚高温多雨的气候有关,高温多雨的气候适宜水稻的生长;东南亚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人均耕地较少,便于对水稻生产精耕细作。多山的地形不利于水稻生产,东南亚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故答案选A。 6.东南亚主要物产与出口最多的国家相对应正确的是() A.椰子──印度尼西亚B.棕榈油──菲律宾C.石油──马来西亚 D.天然橡胶──泰国 考查目的:本题考查东南亚的物产与国家的分布。答案:D 解析:菲律宾是椰子的最大生产国;泰国是棕榈油和天然橡胶的最大生产国;印度尼西亚是重要的石油输出国。故答案选D。14.世界上华人、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是()A.东南亚B.拉丁美洲C.北非D.西亚 考查目的:本题考查东南亚的华人文化。答案:A 解析:世界上华人、华侨最集中的地区是东南亚。故答案选A。 七年级地理印度测试卷及答案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 课型:新授课总课时:1课时第几课时: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欧共体”和“欧洲联盟”的建立,掌握战后西欧、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史实,以及西欧、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2、过程与方法:用图片或数轴图形式列出西欧和日本经济发展变化情况,让学生逐步掌握运用图、表、数据等说明相关历史现象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恢复与发展的主要原因,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以此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意识,确立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战后西欧、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三、教学难点:“欧洲共同体”与“欧盟”的建立和意义。 四、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展示二战后西欧各国和日本城市废墟的图片)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次空前的灾难。整个世界都卷入了这场战争之中,尤其是西 欧各国和各个战败国,因为战争,到处都是残砖断瓦,人民流离失所。可是,西欧和日本不仅很快清除了战争的废墟,还实现经济的腾飞,这其中的原因,令人回味,值得我们体验、感悟、反思、借鉴和探究。 自学指导: 1.二战后西欧国家经济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2.二战后西欧国家是如何走向联合的? 3.欧共体建立的目的(作用)? 4.欧盟建立的作用、地位? 5.二战后日本崛起的原因、表现? 评讲与拓展: (一)欧洲的联合 1.问题探究一:二战后西欧经济发展的原因①西欧国家发挥高素质的劳动力优势;②美国的援助(外因);③采用最先进的科技成果(第三次科技革命); ④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2. 展现漫画材料,并展现问题: “画中的法国人和德国人正在讨论,最后达成的共识是( C ) A.我们太小,实在无奈 B.他们相争,我们得利 C.赶快联合,求得生存 D.各奔东西,争取自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