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学主观题整理

一、名词解释
1.民间文学:一个民族在生活语境里集体创作、在漫长历史中传承发展的语言艺术。
2.原生态民间文学:现在仍活在民众口头和实际生活中的传统民间文学。
3.再生态民间文学:经过整理和改编,转化为书面或试听文学样式的民间文学。
4.新生态民间文学:从当代社会生活中自然产生,反映人民某些意愿与时代风尚的新的故事、笑话、歌谣、谚语等。
5.民间文艺学:专门研究民间文学的一门科学。
6.民间文学的集体性:民间文学由某个民族、地域或历史时期的广大民众共同创作、共同传承而显现出来的特性。
7.民间文学的口头性:广大民众用口头语言进行文学创作,并在口头传统中将作品延续下来,由此形成民间文学口语化的表达方式和口耳相传的传播手段。
8.口头程式理论:以史诗为对象,细致讨论了口头传唱史诗的规律,认为口头程式 对于史诗创作和传承具有突出价值,在口头史诗中,学习通过口头—听觉来完成,作品在口头现场创编中完成,并通过口头—听觉渠道即时完成传播,这几个方面是彼此交融的,构成了同一过程的不同侧面。
9.民间文学的变异性:民间文学是活的语言艺术,保存在人们的记忆里,流传在人们的口耳间,永远没有定稿。纵然有时被整理出版或发表,也非最终定稿,不过处于暂时的稳定状态,一旦回到民间,又继续处于变化状态。民间文学的这种不断变化的特征叫变异性。
10.民间文学的传承性:又称传统性。在发展过程中,民间文学一方面不断变化,另一方面又存在着一系列相对稳定的因素,这些相对稳定的因素经千百万民众世代传袭下来,逐渐形成了约定俗成的传统,民间文学作品的这种相对稳定特征即为民间文学的传承性。
11.个体传承人:在民间文学的传承活动中作出特殊贡献的职业和半职业民间艺人(如民间歌手、故事讲述家、民间说唱艺人等,也包括一部分在传播民间文学作品中作出贡献的宗教人士)。
12.亲缘传承:传承人的特长和技艺源于有亲缘关系(直系或旁系)的家庭,一代一代继承下来。
13.地缘传承:传承人的特长和技艺源于其所生活的特定地域,从当地传统文化氛围和周围民间艺人的讲唱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自然获得传承。
14.业缘传承:在所从事的某种行业的活动中接受民间文学传承。
15.神话:人类各共同体(氏族、部落、民族或国家)集体创造、代代相承的一种以超自然形象为主人公、以特定宗教信仰为内核并为其服务的神圣叙事。
16.宇宙起源神话:原始人解释宇宙来源和宇宙基本面貌的神话,一般包括天地的形成、日月星辰的出现和运行

,以及其他自然现象奇缘的神话。
17.人类起源神话:所有民族的神话都会讲述人类如何起源及其最初发展的过程。
18.洪水再生神话:讲述人类在遭遇洪水几乎灭绝之后重新繁衍的故事。
19.族群起源神话:各个人类族群讲述自己的部落、民族或国家的始祖诞生的神话。
20.文化发明神话:原始人关于自己生活中使用的重要物品、技术,以及各种文化制度的发明过程的神话。
21.战争神话:原始社会中后期,为争夺财富、权力和领土,经常发生战争。一方面,那些战争英雄成为人们崇拜的对象,战争的记忆经过长期的口述演绎,最终把历史事件神化了。另一方面,由于人间的战争,人们很自然地想象神灵之间也存在战争。这两个方面的原因,共同形成了战争神话。
22.民间传说:围绕客观实在物,运用文学表现手法和历史表达方式构建出来的,具有审美意味的散文体口头叙事文学。
23.人物传说:以人物为中心,记叙他们的事迹,包含着民众对这些历史人物的评价,带有民众的普遍价值判断,也融会讲述人的人情感。
24.史事传说:以叙述重大的历史事件为主,往往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记录历史事件的某一个片段,而不去关心历史事件的全过程,侧重点在记事。
25.地方风物传说:在我国流传最为广泛,主要是解释各地山川名胜的由来,是具有较强解释性特点的传说。
26.风俗传说:以某个流行的风俗习惯为中心构建的民间叙事。
27.动植物传说:以动植物的情状和形态为核心构成的民间叙事,排除带有神性色彩的动植物神话,以及带有明显教育意义的动植物故事,包含了活跃于自然界中的动植物性灵情状的解释性民间叙事。
28.箭垛式的人物形象:民众把一些同类情节集中安置在某一个人物身上的现象。
29.民间故事:广大民众创作并传承的反映人类社会生活及民众理想愿望的口头文学作品。
30.幻想故事:又称童话、神奇故事、魔法故事等,幻想色彩十分浓厚,以丰富的想象及虚构为手段表现人类的生活和理想愿望的故事。
31.魔法故事:也叫变形故事,情节奇幻,充满超自然的想象,常把生活中某些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当做可能表现出来。
32.动物故事:以人格化的动物、植物或其他自然物为主人公编织故事、展开情节,间接地表现人类的社会生活与情感。
33.生活故事:又称世俗故事或写实故事,是以民众的日常生活为题材,以现实中的人物为主角而展开的叙事,是对民间观念与意识及社会底层生活的一种形象化叙述,带有一定的想象与虚构。
34.民间笑话:一种将嘲讽与训诫蕴涵于谈笑娱乐中的短小故事,通过辛辣的讽刺和机趣的

调侃揭示生活中的各种矛盾现象,凸显民众的智慧和才干,具有强烈的喜剧、幽默意味。
35.民间寓言:由民众集体创作并流传的,带有明显教训寓意、富有哲理、短小精悍的口头故事,是社会智慧、经验和知识的结晶。
36.史诗:一种古老而源远流长的韵体叙事文学样式。
37.口头文本:又称口传文本,主要来源于民间艺人和歌手,在活形态的口头表演中建构的故事基础。
38.源于口头的文本:又称与口传有关的文本,是某一社区中与口头传统密切关联的书面文本,通过文字被固定下来,文本意外的语境要素无从考察。
39.创世史诗:以创世神话为基本内容,以天地、万物、人类、社会、文化之起源、演变、发展为内容的史诗,又称神话史诗。
40.迁徙史诗:以民族或支系在历史上的迁徙事件为内容,展示迁徙道路上的社会生活和族群命运,塑造迁徙过程中发挥重大作用的民族英雄、部落首领等人物形象及描绘迁徙业绩的壮阔画卷。主要特征是以各民族的世系谱牒为时间线索,以迁徙辗转的路线、沿途的迁居地为空间线索,以迁徙原因、迁徙活动、迁徙结果为叙述内容。
41.英雄史诗:叙述与部落、民族和国家(或地方政权)的形成与发展相关联的历史事件及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传说的诗作。
42.民间叙事长诗:人民群众集体创作、口头流传的以第三人称进行叙事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并注重人物刻画的长篇韵文或韵散相间的诗歌作品,又称故事歌或故事诗。
43.民间抒情长诗:人民群众集体创作、口头流传的以第一人称进行歌唱的以抒情为主、没有完整故事情节、结构灵活的长篇韵文或韵散相间的诗歌作品。
44.生活抒情长诗:主要抒发生活中的悲欢离合之情,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邪恶势力的诅咒与痛恨的抒情长歌。
45.礼仪习俗抒情长诗:民间婚丧嫁娶及生产礼仪习俗中的抒情长歌。
46.歌谣:篇幅短小,以抒情为主的民间诗歌的总称,由民歌和民谣两部分构成。
47.民间歌谣:从远古诗舞乐三位一体的原始文化形态中分化出来的,但仍保留有乐舞特征的一种韵文样式,是一种综合性的整体艺术,兼有文学(词句)、音乐(曲调)和表演(表情动作)三种形态,以劳动人民的集体创作为主,在口头流传,形体短小、字句整齐,与劳动生活结合紧密,反映时代社会风貌和人民的思想愿望、审美情趣。
48.歌圩:青年男女定期聚会的歌唱活动,也称歌节,如广西壮族的三月三歌圩、瑶族的盘王节、仫佬族的走坡、京族的唱哼节、彝族的跳弓节等。
49.民间谚语:人民群众集体创作并广为流传的、简洁凝练的、具有一定认识和教育作用的定

型化语句。
50.民间谜语:带有知识性和趣味性的民间韵文作品,也是一种和游戏娱乐分不开的民间口头语言艺术。
51.事谜:以一定的动作、行为或事件的进展及某些动态中的生活内容或自然现象作谜底的谜语。
52.民间说唱:以说说唱唱的形式来敷演故事或刻画人物形象的口头文学作品,属于曲艺类,可分为唱故事(民歌、长调)、说故事(评书、评话)、说笑话(相声)三个类别,具有叙述性强、演唱简便灵活、语言朴素易懂的特点。
53.相声:是一种以说为主,讲究说、学、逗、唱的具有喜剧性的说唱艺术,以其幽默风趣、喜剧色彩浓而赢得广大群众的喜爱。
54.民间小戏:由劳动民众集体创作并演出的一种有歌有舞、有唱有白、有故事情节和舞台表演的小型综合性艺术,属于代言体。可称“二小”,即小旦、小丑,或“三小”,即小旦、小丑、小生。
55.表演情境:民间文学传承人表演过程中的具体情景。
56.田野作业:又称野外作业或田野调查,作为一种可操作的科学调查研究方法,是与案头作业相对应的,到调查对象所在地搜集实际资料的方法,一种直接进入自然生态环境或社会文化环境进行观察、了解、记录、调查的方法。
57.全面普查:一种以特定区域内的民间文学为对象进行的全面综合调查。
58.专项普查:以民间文学中的某一类体裁的作品为对象进行的特别调查。
59.专题普查:为研究的需要再一定时间内对民间文学中的某个方面的作品进行较全面、深入的调查。
60.专访调查:对民间文学领域中具有一定影响或代表性的人物进行的全面采访调查。
61.随机采录:在事先没有拟订采录计划、没有预约采录时间和地点、没有预约具体的采录对象的情况下,在从事其他活动时,抓住机会,即兴进行的民间文学采录活动。
62.忠实记录:采访者对讲述人或演唱者所讲述或表演的一切,包括情节、人物、语言,特别是习惯用语、方言土语,以至贯穿讲唱中的表达情感的语气词、感叹词、歌中的衬字、拖腔等均准确无误地记录下来,尽量保持原讲唱的原貌。
63.AT分类法:由芬兰学者阿尔奈提出,经美国学者汤普森完善的一种编制故事类型索引的方法,即按相对有限的情节类型,将故事进行分类边牧的一种分类方法。
64.情景语境:言语行为发生时的具体情景。
65.文化语境:说话人生活于其中的社会文化背景。
66.表演理论:以理查德*鲍曼为代表的,受益于口头程式理论,将所有口头叙事活动都视为一种旨在交流的表演,这些口头叙事除了口头语言所讲述的内容外,所发生的整个生活情境都是表演情境,都是口头叙事活动的基

本内容,口头叙事的时间、地点、参与者、讲述过程以及相关的演述方式,都构成了民间文学作品的口头性。
67.语境:有两种含义,其一指话语、语句或语词的上下文,或前后关系、前言后语;其二指话语或语句的意义所反映的外部世界的特征,说明言语和文字符号所表现的说话人与周围世界相互联系的方式,可扩展为事物的前后关系、境况,或者扩展到一个特定“文本”、一种理论范式以及一定的社会、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诸多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
68.表演语境:就具体的表演事件来看,时间、空间、传承人、受众、表演情境、社会结构、文化传统等不同因素共同构成了表演语境。
69.表演情境:民间文学传承人表演过程中的具体情景,理想状态是惯常的表演者,在惯常的时间地点,以惯常的表演方式,为惯常的观众表演,即所谓“自然语境”。
70.写定:在忠实原始记录的基础上,对其内容、情节、结构和语言等进行规整梳理,必须保持作品的原貌。
71.民间文艺:各民族人民对人生、社会、宇宙的一种感知、一种体认,一种审美创造外化的产物,其中蕴涵着千姿百态的审美思维模式、审美意识和审美特征,也包含着各民族广大民众的美学观念以及潜在的美学思维。
72.民间文学美学的原生性:民间文学和艺术作品的孕育、萌芽、诞生和流传,始终源于特定的生活情境,具有自我发源和不自觉的艺术加工的特点。
二、简答题
(一)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通俗文学)的异同
1.相同:形式上的通俗易懂
2.区别:
①创作者不同:民间文学是人民大众的集体创作,通俗文学是个人的创作;
②创作流传形式不同:民间文学主要以口语来创作和流传,通俗文学是书面创作和流传;
③内容与思想倾向不同:民间文学是一个民族集体的创作,反映了整个民族或某一群体的思想与情趣,通俗文学是个人创作,反映的内容出自个人的生活感受,创作的动机多与商业因素相关,其思想和艺术水平良萎不齐。
(二)原始形态的民间文学
1.建立在劳动节奏基础之上,渗透于生活各个方面的歌谣活动;
2.宗教活动中与仪式行为相伴随的神圣叙事(即神话);
3.休闲时借以消遣的传说与故事 。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
①口头文学和语言;②表演艺术;③民俗活动;④传统手工艺;⑤包括民间信仰在内的民间知识和文化空间
(四)民间文学的作用/学习民间文学的目的
1.丰富我们的文学知识;
2.增进对中华文化(尤其是下层文化)和中国历史的全面了解;
3.树立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振奋民族精神;
4.在

实际工作中运用民间文艺学知识。
(五)民间文学集体性的三种表现形态
1.集体情境中的集体创作;
2.由个人创作出作品的雏形后,再由许多人添枝加叶,逐渐完善;
3.个人创作,集体流传。
(六)对照作家文学的创作特征来讨论民间文学的集体性
1.创作者上,作家文学由个人创作;民间文学的创造级传承中的再创造是在一些群体中进行的,作品一经创作就进入集体传承的过程,始终处于活态的流传状态之中;
2.创作内容上,作者文学体现的是作家个人的意识;民间文学表达的是历史的集体意识;
3.内容变化上,作家文学一旦定型,即不再受时间的影响而发生变化;民间文学随着流传的时间变化而演变,流传越长,作品受到加工、修改的机会就越多,附着于作品重点集体意识的文化积淀就越厚重。
(七)变异性的形成原因
1.内在因素:源于民间文学的集体性、口头性特征——口传心授。靠记忆保存,又在集体流传中不断受到加工改造,变异在所难免;
2.外在因素:历史的发展、时代的变革、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差异。
(八)变异性对民间文学发展的影响
1.显示民间文学不断变化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与人民生活一道发展,与时代脉搏一起跳动,不断变化,吸收养分,获得充沛生命力;
2.由于遗忘和误传,某些精彩部分失去原有光彩,残缺不全,面目全非。
(九)民间文学传承性的表现
1.内容上,存在经世不衰的主题,如颂扬民族始祖和创世英雄的创业功勋、赞美劳动人民朴实善良的美德、宣扬勤劳致富的幸福观、歌颂忠贞不渝的爱情等;形成一些固定的情节要素,如好心人因祸得福、穷光棍巧遇仙女喜结良缘、动物报恩、勤劳者挖宝致富等;
2.艺术形式上,散文体作品有对称式、三叠式、连锁式的模式化、类型化结构,运问题作品有四季歌、五更调、信天游等固定调式,比兴、夸张、重章叠句等表现手法从古传承至今。
(十)个体传承人的共同特征
1.都是民间文学的传承活动中的佼佼者;
2.个人身世不凡,社会阅历丰富,有牢固的群众基础;
3.有固定的传承渊源,如亲缘传承、地缘传承、业缘传承;
4.形成独特的传承风格。
(十一)神话的文化史价值
1.人类早期历史的活化石,对认识和研究史前人类的社会形式、生产、生活、艺术、信仰及其他情况具有重大文化史价值;
2.展示远古先民对自然规律的探索成果;
3.是人类最早的关于生命与自然关系等命题的主动叩问和思索;
4.原始的科学、哲学、文学、历史学、民族学等都受益于神话的积累。
(十二)神话的文学审美价值
1.是文学的源头之一,开启了人

类的叙事艺术;
2.成为后世作家的灵感源泉与写作范本;
3.对后世语言艺术的发展具有永久的启示力和规范力;
4.艺术想象奇幻而瑰丽,充满了乐观向上的积极进取精神,也具有很强的悲剧性和崇高感。
(十三)民间传说与神话的异同
1.同:都具有解释的叙事功能,部分作品产生时间十分接近,联系密切;
2.区别:
①形成的思维机制不同:神话是先民不自觉原始思维加工形成的,民间传说是民众自觉艺术思维的产物;
②主人公属性不同:神话的主人公是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种种力量人格化,是以人拟神;民间传说的主人公是历史人物的艺术化和传奇化的结果,是以神拟人。
(十四)民间传说和民间故事的联系与区别
1.联系:彼此渗透,相互影响,有时可以相互转化,即故事的传说化和传说的故事化;
2.区别:
①民间传说与一定的纪念物相关联,围绕客观实在物进行叙述;民间故事无需围绕客观实在物构建故事;
②民间传说的主人公是历史上的,事件发生的具体事件和地点与历史关联密切;民间故事完全不受历史的局限;
③民间传说的幻想和虚构是有限的,受“传说核”制约;民间故事不受具体时间、特定空间的限制,可以任意幻想。
(十五)民间传说的特征
1.可信性的内容:人物是历史上实有的、背景是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提及的事物特性是客观存在的、提及的景观有遗迹可寻、描述的内容有民俗信仰的背景;
2.传奇性的情节:通过夸张、幻想等艺术手法完成,收到仙道思想影响(民间传说是架通历史与文学的桥梁);
3.箭垛式的人物形象:不同情节安置在一起,凸显人物形象的典型性,重在意义的彰显;
4.相对固定的传承范围:相对独立的传说圈,具有地方性。
(十六)民间传说的价值
1.重要的历史价值:可以填补历史记录的空白,纠正历史记录的谬误;
2.较强的使用功能:保存民众的历史,开发旅游事业;
3.帮助理解乡土文化和民族精神: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凝结故国乡土情结。
(十七)民间故事的特征
1.内容特征
①在人类社会早期形成并传承下来的故事,内容多表现人与自然的关系,如蒙古族故事《猎人海力布》;
②进入阶级社会之后,在古老的故事继续流传的同时,产生了大量表现阶级社会矛盾冲突的故事,如狼外婆故事;
③大量故事直接取材于日常生活,以一种立足于现实生活基础上的幻想和虚构,全景式描绘世间生活、人生百态,如灰姑娘故事。
2.艺术特征
①主人公多泛指,故事的时间、地点模糊含混;
②人物设置与情节结构程式化;
③情节构思类同性,形象塑造体现二元对立的

美学原则。
3.传承特征
①故事传承的时间与场所:传承活动是民间自发进行的,没有固定的时间和场所;
②故事传承的线路:主要是家族传承与社会传承;
③故事传承人:能讲述较多数量的故事、讲述活动有较大的影响、具有较高的讲述技巧、有自己的传承线路。
(十八)民间故事的价值
1.文化价值:是民众心理结构的一种物化形态,展示特定历史阶段民众的生活风貌和心路历程;
2.教育价值:传授各种知识,养成社会习俗和培养道德规范;
3.心理补偿价值:获得精神上的救助与满足。
(十九)中国史诗的三大特征
1.口头流传的活形态;
2.表现多元化、多层次的文化内容;
3.各民族史诗的类型多种多样:北方以长篇英雄史诗见长,南方多为中小型创世古歌和迁徙史诗。
(二十)民间叙事长诗的艺术特征
1.歌颂反抗斗争,描写爱情悲剧:蒙古族《嘎达梅林》、汉族《钟九闹漕》、傣族《娥并与桑洛》、彝族支系撒尼人《阿诗玛》、回族《尕豆妹与马五哥》、裕固族《黄黛琛》、汉族《崇阳双合莲》;
2.叙述曲折故事,抒发浓烈情感:抒情叙事相融合;
3.塑造人物形象,所用诗歌表现手法。
(二十一)民间抒情长诗的艺术特征
1.以抒情为主,没有故事情节,只有中心事件,片段叙述描写是为了抒情;
2.一般采用第一人称抒情;
3.结构较松散。
(二十二)民间歌谣的特征
1.情真意切,袒露心声;清代黄遵宪将民歌比作天籁;
2.格调优美,形式多样:四句头、五句子、十字调、信天游与爬山调、花儿、藏族的鲁与谐、壮族的欢;
3.运用多种方法抒情叙事,意境优美生动。
(二十三)民间谚语的特色
1.语言形式上,简洁性、口语性、定型化;
2.思想内容上,经验性、哲理性;
3.文学角度上,诗意与哲理的巧妙融合;
4.社会功能上,传播经验和知识,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
(二十四)民间谜语的特色
1.结构形式上,由谜面和谜底两部分组成;
2.语言特色上,词句质朴清浅,比喻贴切形象,最突出的特色是对谜底作比喻描写。常见表现手法有拟人法、蝉联法和谐音法。
(二十五)评书、评话的文化内涵
1.展示社会现象
2.体现传统美德
3.蕴涵着丰富的人生哲理
(二十六)评书、评话的艺术特色
1.构思巧妙,情节曲折:结构手段主要靠梁子、柁子、扣子;
2.形象生动,形神兼备
3.叙议结合,揆情说理
(二十七)民间说唱的源流
1.先秦时期提倡的倡优(又称俳优)表演可以说是民间说唱最早的萌芽,《礼记》、《国语》、《左传》均有记载;
2.汉代在保留滑稽表演的同时,已逐步向说书艺术迈进,说书俑;
3.

唐代说唱艺术正是形成,寺庙里和尚用来宣讲佛法经文的变文,是民间说唱的直系祖先;唐至宋出“俗讲”话本代表有《伍子胥变文》、《李陵变文》、《王昭君变文》、《孟姜女变文》;
4.宋代,说唱艺术进入繁荣期,出现专业艺人和作艺场所“勾栏”和“瓦舍”;
5.元明词话、弹词、鼓词等说唱形式兴起;
6.清中叶,鼓词讲说部分压缩,成为纯粹的唱类曲种;
7.新中国成立后,民间说唱迎来发展的春天。
(二十八)民间说唱的特点
1.为叙述体的口头文学,叙述性强:属第三人称叙述体,民间艺人以第三者的身份给观众说故事、唱故事、说笑话,辅佐以适度的摹拟性表演;
2.演唱简便灵活,具有轻便性,素有“文艺轻骑兵”之称;
3.语言朴素易懂,具有通俗性。
(二十九)民间小戏的特征
1.在创作演出上,是草台班底、地摊演出,具有简便性;
2.在内容上,关注底层民众,切入日常生活,具有广泛的群众性;
3.在艺术形式上,多用乡音土语,亲切活泼,具有灵活性。
(三十)民间小戏的系统
1.花灯戏系统:流传于西南地区,代表剧目有《拜年》、《三访亲》、《刘三姐挑水》;
2.花鼓戏系统:流传于南方,代表剧目有湖南《刘海砍樵》、湖北《卖棉纱》、皖南《凤阳花鼓》;
3.采茶戏系统:流传于江西和两广,代表剧目有《瞧妹子》、《采茶歌》、《挖笋》;
4.秧歌戏系统:流传于北方,南方也有,代表剧目有《安儿送米》、《王妈妈说媒》、《送樱桃》;
5.道情戏系统:流传于山西、江西、甘肃、湖北等,比较重要的有江西道情、山西道情、陕西道情、河南道情;
6.道具戏系统:主要有木偶戏、皮影戏、傩戏。
(三十一)民间小戏的剧目/题材
1.反映平凡又去的日常劳动和家庭生活:代表剧目有黄梅戏《打猪草》、祁太秧歌《打酸枣》;
2.反映爱情婚姻生活,歌颂纯真自由的爱情,反对封建礼教的束缚:数量最多、流行最广,代表剧目有晋西北二人台《走西口》、湖南花鼓戏《刘海砍樵》、河北梆子《小放牛》;
3.真实而深刻地揭露封建社会的阶级矛盾,鞭挞剥削者、压迫者,反映广大民众朴素的阶级意识和斗争智慧:代表剧目有楚剧《葛麻》、山东柳子戏《寻工夫》、锡剧《打面缸》。
(三十二)民间小戏的表演惯例
1.戏曲结构简练单一,善于截取生活横剖面来组织戏剧冲突;
2.唱腔有歌舞音乐的成分,有民间说唱音乐的成分,但基本的曲调来自民歌;
3.受演出时间、场地的限制,唱腔可长可短,灵活多变。
(三十三)民间文学对作家文学的影响
1.作家文学对民间文学的艺术形式借鉴
2.作家文学对

民间文学作品的融入
①直接嵌入,作为作品内容的一部分直接纳入作家的叙事之中:民间文学作品保持了整个作品或某一作品片段的相对完整性;
②题材利用:解构与结构——故事新编;
③原型的借用与再造:小说的人物与叙事模式
3.民间文学对作家文学理论建设作用
(三十四)作家文学对民间文学的影响
1.不利影响
①把民间文学由口语化转化为书面化,改变了民间文学的语体特征;
②对民间文学的哲学化和历史化:一种曲解和误读;
③对民间艺术形式的损害和对民间文学作品思想的扭曲:断送民间艺术形式
2.积极影响
①对民间文学的保存和理性改编;
②参与民间文学的创作与传播
(三十五)田野作业的必要性
1.田野作业是最佳调查研究方法;
2.田野作业是民间文学的基础,民间文学的口头性和展演性决定民间文学必须使用田野作业的方法。
(三十六)田野作业的意义
1.获得真实可靠的第一手民间文学资料;
2.感受鲜活的民间文学形态,激发兴趣,提高审美鉴赏力;
3.采录到优秀的民间文学作品,抢救宝贵的民间文学遗产,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事业;
4.深化和拓展民间文学知识,增强实际感受力。
(三十七)田野作业的形式
1.按调查内容分为全面普查、专项调查、专题调查、专访调查;
2.按采录方式分为随机采录、定居采录和采风队采录等。
(三十八)田野作业的规则
1.明确任务,有的放矢
2.抓住机会,创造环境
3.尊重讲唱者,融洽感情
4.运用现代设备,确保科学记录
(三十九)田野作业的全面搜集
1.各种体裁的作品俱收
2.各种内容的作品俱收
3.不同时代的作品俱收
4.多种异文的作品俱收
5.口头和书面作品俱收
6.讲唱、表演的情境俱收
7.与作品相关的材料俱收
(四十)田野作业的忠实纪录
1.忠实纪录全部活动
2.准确记录方言土语:用地道的放眼记录民间文学讲述
3.完整记录语气语调
4.精确记录语法特点:注意保持口语语法,记录零句忌补充
5.同步记录演唱过程
6.详细记录相关资料
(四十一)民间文学的审美特征
1.缘事而发的原生性:源于特定的生活情境,依赖特定的社会群体,源于特定群体约定俗成的审美需要;
2.天籁之音的率真性:感情真实流露,不加掩饰;
3.多元交融的复合性:表现为创作主体、审美载体、文本形态、表演场域和审美效应的多元性。
(四十二)民间文艺的美学蕴涵
1.民间文学美学的悠久历史积淀
2.民间文学美学的广阔衍生空间
3.审美范畴与艺术风格的多样性
(四十三)民间文艺的审美功能
1.净化与情感宣泄功能
2.教育与人格提升功能
3.娱乐与愉悦身心的功


(四十四)民间文学研究评论的写作要求
1.材料的搜集和参考书的利用: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国歌谣集成》和《中国谚语集成》;
2.观点和材料的统一:首先对材料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加以鉴别取舍;然后进行分析与综合比较,引申结论;要创新,多角度、多侧面研究;
3.培养优良学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