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课用光的直线传播练习题及答案

讲课用光的直线传播练习题及答案
讲课用光的直线传播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节光的直线传播

一、选择题

1.生活中许多物体可以发光,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

的是C A .水母 B .萤火虫 C .月亮 D .霓虹灯

2.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C

A .水中倒影

B .小孔成像

C .雨后彩虹

D .海市蜃楼

2.如图所示,“手影”的形成是由于

A .光的直线传播

B .光的反射

C .光的折射

D .光的色散

3.如图是2012年5月21日发生的日环食景象,南宁市

当天也能观察到部分奇观。日环食是由于月球处于

太阳和地球之间,不能完全遮住太阳光而形成的。说明日环食的形成是由于D

A .光的反射

B .光的折射

C .光的色散

D .光的直线传播

4. 如图甲所示,枯井中的青蛙位于井底O 点“坐井观天”,如图

乙所示中青蛙通过井口观察范围正确的光路图是A

A. B. C. D. 乙 甲 O O O O

5.如图,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小孔a处,它成像在距小孔b的半透明纸上,且a大于b。则半透明纸上的像是C

A.倒立、放大的虚像 B.正立、缩小的虚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实像

6.已知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m,从地球向月球发出一束激光信号,经过约2.54秒收到了从月球反射回来的信号,则月球到地球的距离约A

A.3.81×108m B.7.62×108m C.2.6×108m D.8×108m

7. 2009年夏季,中国出现了日食奇观.小华

借助小孔成像实验装置对“”形太阳进

行观察,纸盒上扎有圆形小孔,则她在半

透明光屏上看到像的形状是 C

《4.1光的直线传播》作图题专题练习题

《4.1光的直线传播》专题练习题 知识点回顾: 1、光源:的物体叫光源。 分类:①光源,如; ②光源,如。 月亮本身不会发光,它光源。 2、规律:光是沿传播的。 3、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 4、应用及现象: ①激光。 ②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区域即。 ③食食的形成; ④成像:小孔成像实验早在《墨经》中就有记载,小孔成像成的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关。 5、光速: 光在真空中速度C= m/s= km/s;光在空气中速度约为m/s。光在水中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速度为真空中速度的2/3 。 专题训练: 作图题: 1.如下图所示,一发光物体AB放在小孔前,请画出AB经过小孔在光屏MN成像的光路图,并在光屏MN上标出AB所成的像 2.如下图是学校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探究小孔成像的实验情景.蜡烛火焰最上为B,最下为A;K是一块不透明挡板的一个足够小的孔;N是足够宽大的光屏.若在烛焰和小孔之间有一不透明挡板D,画出此时在光屏上所成烛焰的像.与烛焰本身相比较,烛焰的像是完整的吗?

3.如下图所示,为一点光源,作出竖直放置的物体在地面上的影子.并用大括号标 出影长. 4.如下图所示,一束平行太阳光垂直水平地面MN射下,A为小塑料球。若塑料球在竖直平面内沿下图中圆形虚线轨迹运动,请在下图乙框中画出塑料球的影子在地面上运动的轨迹。 5.请你模拟成语“坐井观天”画出井中的青蛙看到天的范围。(A点是青蛙位置) 6.下图示为“坐井观天”的示意图,设点E为青蛙的眼睛,请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知识作出青蛙看到天空范围的光路图. 7如下图所示,太阳光竖直向下照射,一不透明的圆柱体竖直悬于空中,请右侧的在虚线框中画出从竖直方向看到的圆柱体在水平地面上的影子的大致形状。

光现象专题训练

[课时训练(二) 光现象] 一、填空题 1.太阳、月亮、萤火虫,其中月亮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光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________传播。 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__km/s,修建隧道时采用激光准直是利用光的____________的原理。 3.如图K2-1所示为“小孔成像”的示意图,该现象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来解释;当小孔位置固定,将蜡烛和光屏位置对调,光屏上的像比原来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图K2-1 4.如图K2-2所示是林红同学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情景,此时反射角等于________°,实验时将平面镜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白色硬纸板________立于平面镜上,要能在实验中显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实验时应让入射光____________。若入射光线沿BO方向入射到O点,则反射光线是沿________方向射出;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__的。 图K2-2 5.如图K2-3所示,若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30°夹角,则反射角是________,若入射角增大5°,反射角增大________。 图K2-3 6.如图K2-4所示,为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人们应用“荷式开车门”:右手开左门,左手开右门。这样开车门人的上半身会自然而然地转动,车侧后方的光通过后视镜________后进入人的眼睛,然后人转身的时候向后看,由于________(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有光从物体射入人的眼睛,扩大了视野。 图K2-4 7.林红身高1.6 m,站在平面镜前0.5 m处,则她镜中的像离她________m;当她远离镜子时,像的大小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她从平面镜中看到挂钟的指针如图K2-5所示,由此可知,挂钟显示的实际时间是________。

八年级《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作图专题训练

45o 45o A B A B A B C S M N M A N B A C S P a b a b 《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作图专题训练 1.(1)“井底之蛙”常用来形容“目光短浅”。如图所示,画出井底之蛙的视野的大致..范围。 (2)如图所示,作出人在什么范围内能看到窗外一棵树的全部。(用阴影线表示人所在的范围) 2.(1)画出如图所示的小孔成像的光行进的径迹.. 。 (2)如图所示,小孔前有一物体AB ,请画出AB 在光屏MN 上所成的像A ′B ′的光路图。 3. 完成下列反射光路图。 4.(1)画出图中平面镜的位置。(标明镜面与水平方向夹角的度数) (2)要想使与水平方向成30o角的太阳光,被平面镜反射后竖直照射到井底,确定图中平面镜的 位置。(标明镜面与水平方向夹角的度数) (3)小明的乒乓球掉到沙发下,小明同学借助平面镜反射灯光找到了乒乓球。图中已标示了入射 光线与反射光线等,请在图中适当位置画出平面镜,并标出镜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大小。 5. 完成下列反射光路图。 6.(1)如图所示,两块平面镜平行相对放置,完成光路图。 (2)如图所示,两块平面镜垂直放置,完成光路图。 7.(1)如图所示,两块平面镜成45o夹角放置,完成光路图。 (2)自行车尾灯的结构如图所示。夜晚,当汽车头灯的光照射到汽车前方自行车的尾灯时可以对 司机起到明显的警示作用。试完成图中一条光线.... 的光路图。 8.(1)请在图中虚线方框内画出适当个数.... 的平面镜,并将光路补充完整。 9.(2)利用潜望镜可以在水下观察到水面上的物体,在图中的直角管中的两个平面镜构成一个简易潜望镜。一束光水平射入潜望镜进口,画出它经过潜望镜的光路。 《平面镜成像》作图专题训练 1.(1)作出图中点光源S 发出的光被平面镜MN 反射后能照亮镜前多大范围。 (2)作图说明图中人眼在平面镜前A 点通过平面镜MN 能看到外界多大范围。 2. 如图所示,平面镜前有一物体AB ,作出AB 在镜中成的像A ′B ′。 3. 如图所示,作出物体ABC 在平面镜中成的像A ′B ′C ′。 4.(1)如图所示,S ′是发光点S 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请在图中再画出任意一条入射光线 和对应的反射光线。 (2)如图所示,由点光源S 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其中一条反射光线经过P 点。请完成光路 图。 (3)如图所示,画出发光点S 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过P 点的光路图。 30o

光的直线传播 物理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创新 本节内容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的第一节《光的直线传播》, 通过研读教材以及新课程标准对本节课内容的要求,我们不难发现,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这个结论的得出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以及难点,如何突破难点,突出重点,我们要要做的第一个件事。就是分析教材教材首先通过图片展示情景,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然后,通过演示(动手)实验:光在水中沿直线传播,光在玻璃中沿直线传播,之后直接给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结论,我们深入分析可以发现:通过实验现象,学生可以轻松得出结论:光在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然而我们课本的结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教材的基础上,我们很多同行都有创新,比如:制造烟雾演示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形象直观 采用果冻替代玻璃学生动手操作实验,贴近生活 利用光的折射现象演示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等,然而这里只解决了光在不同种介质中的传播,仍然未解决光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问题,这引发我们思考:如何构建同种不均匀介质,向学生展示光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现象?进而让学生能够水到渠成的得到结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在一次听课过程中受到启发,配置不同浓度的糖水构建同种不均匀介质进行演示实验,然而这种实验,,存在这样一些缺点,糖水分层明显,学生会误解为两种介质,熬制糖水对学生来说操作困难,学生操作性不高,学生没有经历完整的实验过程,缺乏成功体验,针对以上分析,我对此实验进行了以下创新,实验器材如下: 实验步骤,第一步,水槽中配置稀糖水,滴几滴牛奶,观察光路——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第二步,配制浓糖水,在水槽远离光源一侧,用长颈漏斗向水槽底部注入浓糖水,观察现象——光路变弯曲了,第三步:用玻璃棒搅拌均匀,观察现象——光路又变直了。学生很容易根据以上光路的变化,水到渠成

《光的直线传播》课堂教学实录

《光的直线传播》课堂教学实录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光的传播”。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联系实际提出问题,激发兴趣,引起注意。) (播放动画:一人走进一间漆黑的屋子,接着把灯打开,紧接着又进来一人将他的眼睛蒙上。) 师:如果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我们能看见物体吗?为什么? 生:不能看见物体,因为夜晚没有光,我们什么也看不见。 师:站在明亮的屋子里,将眼睛蒙上,你能看见物体吗?为什么?

生:仍然什么也看不见,因为将眼睛蒙上就是看不见物体。 (其他同学在思考,教师用鼓励的眼神望着同学。) 师:想一想,谁能进一步解释一下? 生:是不是没有光线进入我们的眼睛里? (同学们露出茅塞顿开的神色,教师露出满意的微笑,点点头。) 师:他说的对不对? 生齐答:对。 师:实际上我们的周围就是一个充满五颜六色的光的世界,阳光使我们的世界绚丽多彩,光使我们的生活五彩缤纷。同学们一定都想知道光的奥秘吧!从本章开始,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走进光的世界。 二、教学目标(投影显示) 1.知道什么是光源。

2.知道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并能用来解释简单的现象。 3.知道光线是表示光的传播方向的直线。 4.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三、预习指导(投影显示预习内容) 1.________________叫光源。光源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2.光在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_传播的。 3.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光线。 4.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________。 5.解释影子、日食、月食的形成原因。 (通过图片的直观展示,说明光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重要性,对学生

专题01 光的直线传播规律

专题01 光的直线传播规律 一、光的直线传播 1.光源:自身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光源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 2.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同种透明介质、介质分布均匀。生活中的现象有影子、日食、月食和小孔成像。3.光速:真空中的光速约为 3×108 m/s。 ①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即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②光的传播速度跟介质的种类有关,光在真空中速度最大,在气体、液体、固体中都可以传播。 ③天文学中,光在一年内传播的距离叫光年,所以光年是长度的单位。 二、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考法 经常以选择题、以填空题题、以作图题、以探究题、以简答题形式出现。分值在1——2分左右。三、光的直线传播规律例题及其解析 【例题1】如图,我看不见“美景”的原因是() 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D.光的色散 【答案】A 【解析】认真观察,确定是那个人看不见美景。太阳光照射到海面上方的大雁,由于反射光沿直线传播,被大山遮挡,反射光照不到下面人的眼睛里,所以下方的人看不见美丽翱翔的大雁。 【例题2】晚唐诗人高骈在《山亭夏日》中的诗句“绿树浓萌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描写了酷夏特有的情趣,并表达了诗人愉悦的心情.从物理学的角度,诗句中“浓萌”的形成说明了;而“楼台倒影”则是现象,所成的像是立的像. 【答案】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光的反射;正;虚. 【解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在遇到不透明的物体时,会形成影子;水中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其实质是光的反射. (1)“浓阴”是树的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

(2)“楼台倒影”是楼台通过水面所成的虚像,属平面镜成像,所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 四、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训练题及其解析 1.阳光灿烂的日子,行走在绿树成荫的街道上,常常见到地上有一些圆形的光斑,这些光斑是()A.树叶的影子 B.树叶的实像 C.太阳的虚像 D.太阳的实像 答案:D 解析:光斑是实际光线会聚的,是小孔成像现象,是太阳通过小孔所形成的实像,不是虚像。影子是光达不到的区域,树叶的实像不是圆形的。故D选项符合题意。 2.2017年2月24日,毕节市”五城同创“启动大会召开.全市上下积极参与到创建工作中,在医院、学校附近常常有禁止鸣笛的标志,这是为了预防对环境的影响.在天更蓝、水更清的碧阳湖畔,平静的湖面倒映着蓝天、白云,这是光的现象,和煦的阳光洒向湖边茂密的树林,走在树荫下,看到地面上圆形的光斑,这是形成的太阳的像. 【答案】噪声;反射;太阳经过树叶缝隙. 【解析】(1)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高音喇叭和医用听诊器,将它们制成这种形状,都是为了减小声音的散失从而增大响度,在医院、学校附近禁止鸣笛标志,是通过在声源处减弱噪声;(2)湖边人树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与平面镜成像的原理一样,成的是虚像; (3)茂密树荫下的圆形光斑是太阳经过树叶缝隙形成的像,树叶缝隙就是小孔,所成的是太阳的实像.3.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A.太阳光经过凸透镜形成光斑 B.手影的形成 C.水中铅笔看起来变弯折 D.塔在水中形成倒影 【答案】B. 【解析】光的直线传播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有很多.多了解一些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如影子、日月食、小孔成像等对快速解答本题起到大作用。但解决这类问题要抓住本质,就是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A.太阳光经过凸透镜形成光斑是光的折射形成的.不符合题意;

光的直线传播(市公开课)教学案

气体 <讲述> 现在我们知道了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下面来看一下,由于光的直线传播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现象之一。 <演示> 光照在不透明的排球上,影子出现在白板上。问学生:这个黑暗区域是什么?(学生:影子) <板书> 影子 <讲述> 请你们用画图的方法准确地画出排球影子的范围。(一个学生上台,其他同学在学案上画,台上同学如画不出箭头,则提示,光的传播是有方向,如何在图上体现出来) <讲述> 大家看,我们借助数学上带有箭头的直线,更加形象直观地表示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这就是光线,通过建立“光线”这种模型,来表示出我们看不见的光的传播路径,这种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我们称之为建立模型法,这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还会经常用到。 <板书> 光线 <讲述> 现在,谁能告诉我,什么是影子?(当光线照射到不透明的物体上,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在物体的后方光线照不到的地方,出现的黑暗区域。)影子的形成说明了什么?(光沿直线传播)。请完成学案的第4、5小题。 <讲述> 光线照不到的地方会形成影子,光线照得到的地方会形成光斑 <板书> 光斑 <讲述> 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既有影子又有光斑的现象,先请观察下,灯丝的形状是怎样的?(圆弧形,缺口朝下)纸板中间有方形的洞,光线照射在上面,白板方形的光斑,周围是纸板的影子。请大家仔细观察,在我的操作下能出现什么神奇的现象? <讲述> 我们看到白板上出现了一个缺口朝上的圆弧形,这是什么呢?(是倒过来的灯丝的样子)是影子还是光斑?(学生说) <讲述> 让我们一起研究下(出动画)(让学生指出动画中,哪里会出现影子,哪里会出现光斑,随着方形洞口的变小,光斑的大小也在变小,最后,当变成小孔时,由于灯丝上面的光线穿过小孔向下照射,下面的光线穿过小孔向上照射,所以在白板上出现了一个倒过来的灯丝的样子。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小孔成像。 <板书> 像 <讲述> 我们发现白板上出现的灯丝的形状缺口方向是相反的,说明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的,下面就请同学们利用手中的器材,自己看一看,小孔成的像是不是倒立的。

(完整word版)初中物理光学专题训练

金星轨道 甲 乙 丙 丁 地球 太阳 初中物理光学部分专题训练 一.作图题 1.作出下列各图的入射光线(或反射光线、镜面),并标出第1、2图的入射角、 反射角。 2.作出下列各图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并标出第1、2图的入射角、折射角。 3.如图1所示S 为发光点,MN 为平面镜,请画出由S 点发出并经平面镜反射后 通过A点的光线。 4.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2中作出物体AB 在平面镜MN 中的像(要求保留 作图痕迹)。 5.在图3、图4中完成光路。 二.选择题 1.下面说出是一些光学知识的应用实例,其中应用光的直线传播的实例是 ( ) A .渔民用渔叉叉前方水中的鱼时,将渔叉对着稍低于所看到的鱼的位置叉去 B .在潜水艇中,用潜望镜观察水面上的景物 C .木工为了检查一块木板的楞是否直,可以闭住一只眼睛,用另一只眼睛沿楞 的长度方向看过去 D .照相机的制作原理 2.2004年6月8日下午在我国发生了“金星凌日”的天文奇观。“金星 凌日”是在地球上看到金星从太阳面上移过的现象,它的产生和日食的道理 相同。图5为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时的示意图,图金星的位置在(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3.下列事例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 .阳光照射浓密树叶,在地面出现光斑 B .潜水员在水面下看岸上的景 物“升高了” C .人们在湖边看到“白云”在水中飘动 D .人能从各个方向看见本身不 发光桌椅 4.秋高气爽的夜里,当我仰望天空时会觉得星光闪烁不定,这主要是因为:( ) A .星星在运动 B .地球在绕太阳公转 C .地球在自转 图1 (图1) F F (图4) (图2) 空气 水 空气 水 F F (图3) 空气 玻璃 (图5)

专题02 光现象(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色散等)

专题02 光现象 复习目标备考策略 1.掌握以下考点:(1)了解光的传播规律和光速;(2)区分常见的光的直线传播、反射和折射现象,如小孔成像、手影、日食、月食、激光准直等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漫反射、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杯中“折”笔、海市蜃楼等属于光的折射现象;(3)知道小孔成像规律及其作图;(4)了解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并能够运用其作图;(5)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并会作图;(6)了解漫反射,知道漫反射和平面镜成像都遵循光的反射;(7)了解光的色散及光谱;(8)知道色光的三原色,会分析判断我们看到的物体的颜色;(9)了解红外线和紫外线及其运用。 2.复习重点:(1)区分光的三种现象;(2)会根据光的直线传播、折射和反射规律作图;(3)平面镜成像模型和水中物体模型;(4)根据实际问题做出光路图。 3.复习难点:(1)光的折射作图;(2)水中物体模型及其相关作图。 1.考情分析:纵观2011年中考命题,考点主要集中在一下几个方面:(1)光学现象的识别或者利用光学原理解释生活现象,这类试题大都源于教材,比较简单;(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如判断像的大小和像距的变化,此外,还有部分试题给出原物体,要求找出在平面镜中看到的像,只要正确理解成像规律,这类试题难度不大;(3)光学作图,主要考查光的反射和折射作图,难度不大;(4)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实际应用,如夜视仪和遥控器利用红外线,灭菌、防伪标识利用紫外线等。可见,总体而言,本专题无难题,只要抓住重点,掌握方法,就能轻松备考,轻松得分。 2.备考策略:熟悉教材,特别留意教材上出现的光学现象,最好都能够作出其光路图,做题时多留意其他光学模型。 典型例题3 (2011年中考·江苏盐城卷)一只小鸟在平面玻璃幕墙前飞来飞去,欣赏它自己在幕墙中轻盈的“身影”.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身影”始终和小鸟一样大 B.小鸟靠近幕墙过程中,“身影”远离幕墙 C.小鸟远离幕墙过程中,“身影”逐渐变小 D.“身影”到幕墙的距离大于小鸟到幕墙的距离 点评:掌握平面镜成像特点,生活中很多都可以看成平面镜,如水面、玻璃幕墙等等,都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去分析成像情况. 典型例题5 (2011年中考·广西河池卷)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应用非常广泛。下列仪器中,属于利用紫外线工作的是()A.电视遥控器B.医用“B超”机C.验钞机D.夜视仪 点评:本题考查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实际应用,题中四个仪器都源于教材。 典例6 (2011年中考·四川广安卷)华蓥市举办了几届颇具影响的梨花节。其中有一次,台湾歌手周杰伦也来到了梨花节晚会的舞台上,现场观众能从不同的位置看见他,这是一种光的现象;当时他身穿紫色T恤,蓝色牛仔裤,如果舞台只用红色灯光照向他时,观众看到他的裤子的颜色是_____ 色。 点评:人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反射,人们能从不同的位置看到物体,是漫反射;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通过的色光决定,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 一、单项选择题 1.(2011年中考·新疆卷)生活中许多物体可以发光,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 .....的是() A.水母B.萤火虫C.月亮D.霓虹灯 8.(2011年中考·广州卷)通过小孔所成的像一定是()

小学科学《光的直线传播》课堂教学实录

光的直线传播课堂教学实录 关键词:光;均匀;直线;传播;光线;光速;影子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什么是光源; (2)知道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3)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与实验,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设计实验的能力; (2)经历“光是怎样传播的”探究过程,培养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领略色彩斑斓的光之美,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 (2)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二、重点和难点 设计与组织关于“光总是沿直线传播吗”这一问题的探究活动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联系实际提出问题,激发兴趣,引起注意。) (播放动画:一人走进一间漆黑的屋子,接着把灯打开,紧接着又进来一人将他的眼睛蒙上。) 师:如果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我们能看见物体吗?为什么? 生2:不能看见物体,因为夜晚没有光,我们什么也看不见。 师:站在明亮的屋子里,将眼睛蒙上,你能看见物体吗?为什么? 生31:仍然什么也看不见,因为将眼睛蒙上就是看不见物体。 (其他同学在思考,教师用鼓励的眼神望着同学。) 师:想一想,谁能进一步解释一下? 生6:是不是没有光线进入我们的眼睛里? (同学们露出茅塞顿开的神色,教师露出满意的微笑,点点头。)

师:他说的对不对? 生齐答:对。 师:实际上我们的周围就是一个充满五颜六色的光的世界,阳光使我们的世界绚丽多彩,光使我们的生活五彩缤纷。同学们一定都想知道光的奥秘吧!从本章开始,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走进光的世界。 (二)、预习指导(投影显示预习内容) 1.________________叫光源。光源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2.光在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_传播的。 3.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光线。 4.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________。 5.解释影子、日食、月食的形成原因。 (通过图片的直观展示,说明光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重要性,对学生进行劳动创造人类文明的思想教育。) 师:同学们阅读课文并完成预习题,有问题请在书中作出标记。遇到问题同学们可以一起讨论。 (此时教师全场巡视,检查同学们的完成情况,将具体的问题记录下来。)师:通过预习,同学们知道了哪些有关光的知识? 生18:我们把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生16:太阳、闪电、电灯、蜡烛、萤火虫……可以叫光源。 生1:霓虹灯、篝火、手电筒、火把……也可以叫光源。 生7:光源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自然光源,一种是人造光源。 师:很好,可是,光是如何传播的呢? 生25:小学自然常识中曾经学过──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师:在生活中,你们见过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吗?能否举例说明? 生23:见过,比如电影放映机射向银幕的光是直的…… 生:在有雾的天气里,可以看到从汽车头射出的光束是直的…… 生:现在有的建筑物上打的光束也可以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师:既然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我们怎样才能形象地表示光的传播呢? 生24:用光线──表示光的传播方向的带箭头的直线。

中考物理复习《光学》专题训练及解析卷

中考物理复习 “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及复色光”专题练习卷 1.在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跟其他三个原理不一样的是( )。 A 、钢笔错位 【答案】C 。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日食和月食是由光的折射引起的; B.电视遥控器发出的是紫外线; C.在河边看到清澈的河底变浅了,是光的反射现象; D.如果地球表面不存在大气层,那么人们观察到日出的时刻与现在相比将延后 【答案】D。 3.目前,光污染越来越严重,其中白色污染是最普遍的一类光污染。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的大理石等都能造成白色污染。形成白色污染的主要原因是( )。 A .光的折射; B .光的直线传播; C .光的镜面反射; D .光的漫反射 【答案】C 。 4.潜水员在水中看岸上的小鸟,图中能正确表示其光线的传播大致路径的是( )。 A B C D 【答案】C 。 5.下列光现象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 A.海市蜃楼—光的色散; B.雨后彩虹—光的直线传播; B.透过放大镜形成的像 C.光亮勺子中形成的 D.看起来水没那么

C.水中“倒影”—光的反射; D.形影不离—光的折射 【答案】C 。 6.一束光由水中斜射向空气,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下列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 【答案】A 。 7.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 .盛有水的碗,看上去碗底变浅了; B .晴天看见“白云在水中飘动”; C .一端放入水中的铅笔看起来在水面被折断了; D .透过一张透明塑料纸上的水珠看到的字放大了 【答案】B 。 8.下列各图中,正确的是( )。 A.光的反射 B.光的折射 C.平面镜成像 D.近视眼矫正 【答案】D 。 9.下列对光现象描述的正确的是( )。 A .“手影”形成的原因是光的直线传播; B .日食形成是光的色散现象; C .人离平面镜越近,镜中所成的像越大; D .在医院的手术室,病房里常用红外线来杀菌 【答案】A 。 10.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

专题07 光的直线传播(第01期)-2016年中考物理考点总动员系列(解析版)

专题07 光的直线传播(第01期) 1.光源:能直接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分类:自然光源,如太阳、萤火虫;人造光源,如篝火、蜡烛、油灯、电灯。但像月亮表面、桌面等依靠它们反射外来光才能使人们看到它们,这样的反射物体不能称为光源。典型例题 生活中许多物体可以发光,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 A.水母B.萤火虫 C.月亮D.发光的霓虹灯 答案:C 解析:能直接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像月亮表面依靠反射太阳光才能使人们看到它们,这样的反射物体不能称为光源。 易错点拨:选项C中,夜晚月光明亮,考生容易认为月亮本身能过发光是光源而错选其它答案,其实月亮表面依靠反射太阳光才能使人们看到它们,这样的反射物体不能称为光源。 针对练习1能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 A.太阳B.地球C.月亮D.房屋 1.A 解析:能直接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像地球、月亮、房屋依靠反射太阳光才能使人们看到它们,这样的反射物体不能称为光源。所以选项A正确。 针对练习2下列四个词语所描述的光现象中,表示能自行发光的是() A.金光闪闪B.红光满面C.火光冲天D.波光粼粼 2.C 解析:能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像金光闪闪红光满面波光粼粼依靠反射外来光才能使人们看到它们,这样的反射物体不能自行发光。所以选项C正确。 针对练习3本身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下图中哪个物体不属于光源()

1 3.C 解析:能直接发光的物体叫光源,璀璨的宝石依靠反射外来光才能使人们看到它们,这样的反射物体不能称为光源。所以选项C正确。 2.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 应用:小孔成像、激光准直、手影、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无影灯 (1)小孔成像: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像是倒立的实像(树荫下的光斑是太阳的像) (2)激光准直(挖隧道定向);整队集合;射击瞄准; (3)坐井观天(要求会作有水、无水时青蛙视野的光路图);一叶障目; (4)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 影子;日食、月食(要求知道日食时月球在中间;月食时地球在中间) 典型例题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 易错点拨: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小孔成像、激光准直、手影、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无影灯 选项A中,树荫下的圆形光斑是太阳通过树叶间的小缝隙成的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考生容易认为其它原因形成的,对于影子和物体在水中的倒影学生也容易混淆。 针对练习1 下列现象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解释的是() A.雨后彩虹B.水中“月亮”C.墙上手影D.海市蜃楼

八年级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作图专题训练

45o45o A B A B A B C S M N M A N B A C S P a b a b 《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作图专题训练 1.(1)“井底之蛙”常用来形容“目光短浅”。如图所示,画出井底之蛙的视野的大致 ..围。 (2)如图所示,作出人在什么围能看到窗外一棵树的全部。(用阴影线表示人所在的围) 2.(1)画出如图所示的小孔成像的光行进的径迹 ..。 (2)如图所示,小孔前有一物体AB,请画出AB在光屏MN上所成的像A′B′的光路图。 3. 完成下列反射光路图。 4.(1)画出图中平面镜的位置。(标明镜面与水平方向夹角的度数) (2)要想使与水平方向成30o角的太,被平面镜反射后竖直照射到井底,确定图中平面镜的位置。 (标明镜面与水平方向夹角的度数) (3)小明的乒乓球掉到沙发下,小明同学借助平面镜反射灯光找到了乒乓球。图中已标示了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等,请在图中适当位置画出平面镜,并标出镜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大小。 5. 完成下列反射光路图。 6.(1)如图所示,两块平面镜平行相对放置,完成光路图。 (2)如图所示,两块平面镜垂直放置,完成光路图。7.(1)如图所示,两块平面镜成45o夹角放置,完成光路图。 (2)自行车尾灯的结构如图所示。夜晚,当汽车头灯的光照射到汽车前方自行车的尾灯时可以对司机起到明显的警示作用。试完成图中一条光线 ....的光路图。 8.(1)请在图中虚线方框画出适当个数 ....的平面镜,并将光路补充完整。 9.(2)利用潜望镜可以在水下观察到水面上的物体,在图中的直角管中的两个平面镜构成一个简易潜望镜。一束光水平射入潜望镜进口,画出它经过潜望镜的光路。 《平面镜成像》作图专题训练 1.(1)作出图中点光源S发出的光被平面镜MN反射后能照亮镜前多大围。 (2)作图说明图中人眼在平面镜前A点通过平面镜MN能看到外界多大围。 2. 如图所示,平面镜前有一物体AB,作出AB在镜中成的像A′B′。 3. 如图所示,作出物体ABC在平面镜中成的像A′B′C′。 4.(1)如图所示,S′是发光点S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请在图中再画出任意一条入射光线 和对应的反射光线。 (2)如图所示,由点光源S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其中一条反射光线经过P点。请完成光路图。 (3)如图所示,画出发光点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过P点的光路图。 30o

光路图专题训练

光的作图专题训练 一、作图类型 1、光的直线传播:同种均匀介质(小孔成像;视野;影子)。 2、光的反射:另一种介质表面(反射图;平面镜成像)。 3、光的折射:进入另一种介质(折射图;折射成像;玻璃砖;三棱镜)。 二、作图注意 1、要用铅笔借助直尺、量角器、圆规等工具作图。 2、光线要带箭头,光线与光线之间要连接好,不要断开。 3、是实际光线画实线,不是实际光线画虚线。别漏了垂直符号。 三、分类解析 1、反射折射问题 作光的反射或折射光路图时,应先在入射点作出法线(虚线),然后根据反射角与入射角或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作出光线。 反射利用法线的两个性质: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夹角的角平分线;垂直于反射面。 折射把握两角的一个要诀:空气中的角总是大于水或玻璃中的角。 (1)已知反射面(分界面)、入射光线求作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一线一面求一线);已知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求作反射面(已知两线求一面)(2)已知入射光线上一点和反射光线上一点求作入射点或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已知两点求两线)——参见平面镜成像(3)潜望镜

与自行车尾灯(4)玻璃砖与三棱镜 2、成像问题◎平面镜成像 物、像关于平面镜对称; 平面镜是物点和像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法线是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夹角的角平分线,且法线与镜面垂直,平面镜成像时,所有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一定经过镜后的像。 (1)求作平面镜所成的像(注意:虚线,对称,垂直符号,字母)(2)找像的位置 练习题: 1、光与平面镜成30°角射在平面镜上,如图所示,请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它的反射光线,并标明反射角的大小。 2、画出图中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 第1题第2题 3、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到水面发生反射和折射,请在图中作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并标明反射角的大小。 4、根据反射定律完成下列光路图并标出入射角 5、如图所示,一束光射到两个相互垂直的平面镜上,请画出经两

4.1光的直线传播 复习讲义

4.1光的直线传播 专题一光从哪儿来——区分光源和非光源 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光源的分类:(1):自然光源:如(2):人造光源:如 专题二光的传播方向 1、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 2、光线: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传播的径迹和方向。 3、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 (1)影子的形成: 仔细观察电灯光下的影子,会发现影子中部特别黑暗,四周稍浅。 影子中部特别黑暗的部分叫本影,四周灰暗的部分叫半影。这些现 象的产生都和光的直线传播有密切关系。假如把一个柱形茶叶筒放 在桌上,旁边点燃一支蜡烛,茶叶筒就会投下清晰的影子。如果在 茶叶筒旁点燃两支蜡烛,就会形成两个相叠而不重合的影子。两影 相叠部分完全没有光线射到,是全黑的,这就是本影;本影旁边只 有一支蜡烛可照到的地方,就是半明半暗的半影。如果点燃三支甚至四支蜡烛,本影部分就会逐渐缩小,半影部分会出现很多层次。物体在电灯光下能生成由本影和半影组成的影子,也是这个道理。很显然,发光物体的面积越大,本影就越小。如果我们在上述茶叶筒周围点上一圈蜡烛,这时本影完全消失,半影也淡得看不见了。科学家根据上述原理制成了手术用的无影灯。它将发光强度很大的灯在灯盘上排列成圆形,合成一个大面积的光源。这样,就能从不同角度把光线照射到手术台上,既保证手术视野有足够的亮度,同时又不产生明显的本影,所以取名无影灯。(2)日食月食的成因 (3)小孔成像(上下颠倒,左右颠倒) 当孔比较小的时候,物的不同部分发出的光线会到达屏幕的不同的部分, 而不会在屏幕上相互重叠,所以屏幕上的像就会比较清晰。当孔比较大的时候, 物的不同部分发出的光线会在屏幕上重叠,屏幕上的像自然也就不清晰了。我 们在面对物的一张白纸上之所以看不到像,不是因为白纸上没有来自于物的光 线,而是因为来自于物的不同部分的光线在白纸上重叠了。 大约两千四五百年以前,我国的学者—-墨翟(墨子)和他的学生,做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倒像的实验。十四世纪中叶,元代天文数学家赵友钦在他所着的《革象新书》中进一步详细地考察了日光通过墙上孔隙所形成的像和孔隙之间的关系。 专题三光的传播速度 1、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c=3×108m/s,是宇宙中的最快速度。 2、光在不同的透明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光在空气中的速度接近于c,光在水中的速度约为 4 3 c,在玻璃中的速度 约为 3 2 c 。 3、光年:,是一个距离单位。 从哪儿来是否需要介质传播的快慢传播的路线在空气中速度 表现光传播的抽象化模型

第4章第1节光的直线传播选择题同步专题训练初二物理考试卷与考试题

第4章第1节光的直线传播选择题同步专题训练初二物理考试卷与考试题 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题型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判断题计算题附加题总分得分 【题目】一.选择题(共25小题) 评卷人得分 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A:反射 B:折射 C:色散 D:直线传播 参考答案: 8(本题4分) 【题目】 在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太阳光经过凸透镜形成光斑 B:手影的形成 C:水中铅笔看起来变弯折 D:塔在水中形成倒影 参考答案: 2(本题4分) 【题目】 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 8(本题4分) 【题目】 下列诗句所描述的现象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A:太阳的实像 B:树叶的虚像 C:树叶的实像 D:太阳的虚像 参考答案: 1(本题4分) 【题目】 在一个空罐的底部中央打一个小孔,再利用一片半透膜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将小孔如图所示对着烛焰,我们可以看到烛焰在薄膜上呈现的像是() A:蜡烛在墙上形成的像是虚像 B:木板上的小孔一定要圆形的 C:小孔成的像一定是放大的 D:小孔成像现象能说明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参考答案: 8(本题4分) 【题目】 阳光灿烂的日子,在茂密的树林下,常能在地上见到许多圆形的光斑,这些光斑是()A: B: C: D:

1(本题4分) 【题目】 下列物体中不属于光源的是()A: B: C: D: 参考答案: 4(本题4分) 【题目】 在探究树荫下光斑的综合实践活动中,为了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小华设计了四种开有不同形状孔的卡片甲,并用另一张卡片乙覆盖在甲上,如图所示.接着,从图示位置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乙,观察光斑形状的变化情况.下列合乎要求的是()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 参考答案: 2(本题4分) 【题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听见发令枪声时 B:看到发令枪冒烟时 C:看到运动员起跑时 D:上述时刻都可以 参考答案: 2(本题4分) 【题目】 “嫦娥一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人的“奔月”开始实现.试分析在月球上下列哪种活动是不可能实现的()A:人眼反应快,人耳反应慢 B:电光速度快,雷声速度慢 C:打雷时先发出闪电,后发出雷声 D:自然存在的现象,无法解释 参考答案: 2(本题4分)

2019年中考物理 光的直线传播专题练习(含解析)

光的直线传播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光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光源能射出无数条光线 B. 光线就是很细的光束 C. 光线是看不见的,人们用一条看得见的实线来表示光线,用到理想模型法 D. 光线是用来表示光传播方向的直线,常用虚线表示 2.如图所示,小明将两端开口的圆筒A端用半透明薄纸制成光屏,并把圆筒插入剪去顶部的易拉罐中,制成了一个光屏可移动的小孔成像观察仪,用观察仪进行小孔成像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此观察仪成像是光的折射现象 B. 实验时,应将小孔对着物体,眼睛在B端观察光屏上物体的像 C. 实验时,应将B端对着物体,眼睛在小孔处观察光屏上物体的像 D. 如果增大光屏与小孔之间距离,则光屏上物体的像变小 3.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A. 透过树林的阳 光 B. 镜中的人像 C. 倒映在湖中的 桥 D. 看见海面下的冰山 4.夜晚某人在一盏路灯下,先走近路灯后走远,此人影子的长短变化情况是() A. 逐渐变长 B. 逐渐变 短 C. 先变长,后变

短 D. 先变短,后变长 5.如图所示,对下列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错误的是() A. 图(a)中漫反射的光线尽管杂乱无章,但每条光线仍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 图(b)中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平整,是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特点 C. 图(c)所示炎热夏天公路上的海市蜃楼景象,是由光的反射现象造成的 D. 图(d)所示是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色散后的色光排列情况 6.“影”是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做光学游戏的“手影”、留下美好记忆照片的“摄影”、幻灯机射到屏幕上的“投影”、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等,如图,它们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手影﹣平面镜成像 B. 摄影﹣光的反射 C. 投影﹣凸透镜成像 D. 倒影﹣光的折射 7.对于光速的大小, 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A. V水>V 空气>V玻璃 B. V空气>V水>V玻璃 C. V玻璃>V水>V空 气 D. V空气>V水<V玻璃 8.下列物体中不属于光源的是() A. 月亮 B. 烛 焰 C. 打开的电 灯 D. 太阳 二、多选题 9.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日食和月食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引起的 B. 电视机的遥控器发出的是人眼看不见的红外线 C. 很厚的玻璃板看起来变薄了是由于光的折射引起的 D. 红色的牡丹花看上去为红色是由于它吸收红光,反射其他色光引起的 10.水是人类生存最重要的资源之一,下列与水有关的数据中正确的是()

人教版初中物理《光的直线传播》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利用“神奇的魔盒”现象引入新课。邀请学生进行表演。 教师:白雪公主故事中,王后有一面神奇的镜子,“魔镜魔镜告诉我,谁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现在老师这里也有一个神奇的魔盒,我们可以通过它,看到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哪位同学上来体验一下?学生看了以后讲述看到了什么(什么都看不到,漆黑一片)从而揭开谜底:没有光。从盒子里拿出照片,告诉学生自己的女儿在自己的眼里是最美的,教育学生爱自己的爸爸妈妈。同时讲述看不到黑盒子里照片的原因。 2.实验探究光的直线传播。 (1)光在液体中的传播【学生实验】 学生将一束激光在水槽中的水中通过,观察水中光线的传播情况。 解决实验中的问题:水中的光线看不清楚怎么办?(滴几滴牛奶) 光在水中传播的现象描述:光在水中沿直线传播。 (2)光在气体(空气)中的传播【学生实验】 学生将一束激光在水槽中水上方的空气中通过,观察空气中光线的传播

情况。 解决实验中的问题:空气中的光线看不清怎么办?(喷一些烟雾) 光在气体(空气)中传播的现象描述:光在气体(空气)中沿直线传播。(3)光在透明固体(果冻)中的传播【演示实验】 教师将一束激光在果冻中通过,观察光在果冻中的传播情况。 光在透明固体(果冻)中的传播现象描述:光在透明固体(果冻)中沿直线传播。 引导学生得出总结:光沿直线传播。 引导学生分析:光总是沿直线传播吗?有没有不沿直线传播的情况? 思考——讨论——列举——求证 设计实验证明: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有时会不沿直线传播!演示实验: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砖发生折射 修正后得到结论:光在同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再次引导学生提出质疑:光在同种介质中就一定沿直线传播吗?有没有不沿直线传播的情况? 思考——讨论——列举——求证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光学部分专题训练

金星轨道 甲 乙 丙 丁 地球 太阳 初中物理光学部分专题训练 一.作图题 1.作出下列各图的入射光线(或反射光线、镜面),并标出第1、2图的入射角、反射角。 2.作出下列各图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并标出第1、2图的入射角、折射角。 3.如图1所示S 为发光点,MN 为平面镜,请画出由S 点发出并经平面镜反射后通过A点的光线。 4.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2中作出物体AB 在平面镜MN 中的像(要求保留作图痕迹)。 5.在图3、图4中完成光路。 *6. 给出焦点和任意折射光线,找物点和像点的位置。如图3: 7.给出入射光线和经过凸透镜的折射光线作出平行于入 射光线的折射光线。如图5:发光点R 发出的一条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折射光线与主光轴交于R′,请你画出另一条与入射光线平行的光线入射后的折射光线。 二.选择题 1.下面说出是一些光学知识的应用实例,其中应用光的直线传播的实例是 ( ) A .渔民用渔叉叉前方水中的鱼时,将渔叉对着稍低于所看到的鱼的位置叉去 B .在潜水艇中,用潜望镜观察水面上的景物 C .木工为了检查一块木板的楞是否直,可以闭住一只眼睛,用另一 只眼睛沿楞的长度方向看过去 D .照相机的制作原理 2.2004年6月8日下午在我国发生了“金星凌日”的天文奇观。“金星凌日”是在地球上看到金星从太阳面上移过的现象,它的产生和日食的道理相同。图5为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时的示意图,图金星的位置在(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3.下列事例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图1 (图1) F F (图4) (图2) 空气 水 空气 水 玻璃砖 F F (图3) 空气 玻璃 (图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