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粗细骨料试验方法及指标的变动

(整理)粗细骨料试验方法及指标的变动
(整理)粗细骨料试验方法及指标的变动

粗细骨料试验方法及指标的变动

细骨料:

1、含泥量称取500g,精确到0.1g。(原:称取400g,精确到1g)含泥量结

果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原: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两结果之差大于0.5%时应重新进行实验)

2、泥块含量称取200g,精确到0.1g。(原:称取200g,精确到1g)

3、云母含量将试样缩分至150g,(原:缩分至50g)称取试样15g,精确到

0.01g,(原:根据砂的粗细程度不同称取15~20g,精确到0.1g)并取两次

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原:只做一次)

4、轻物质含量溶液密度为2000kg/m3,(原:1950~2000 kg/m3)称取试样200g,

精确到0.1g,(原:称取200g,精确到1g)称取轻物质和烧杯的总质量,精确到0.1g,(原:精确到1g)

5、按施工单位抽检次数的10%进行平行检验,但不少于1次。(原:10%平检

与见证,均不少于1次)①任何新料源②连续使用同料源、同品种、同规格的细骨料达1年施工单位试验检验,监理单位平行检验。(原:施工单位试验检验,监理单位见证取样检测或平行检验)

6、现用标准为《建筑用砂》GB/T14684-2001。(原:用《普通混凝土用砂、石

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

7、

8、所有检测项目指标均应符合《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10424-2010技术要求(原:应符合《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和《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混凝土原材料标准局部修订条文的通知铁建设【2009】152号技术要求)

9、砂中粒径大于5mm的颗粒含量不宜大于5%,否则在混凝土适配应扣除超

出限量的石子部分,并计入粗骨料。

粗骨料

1、含泥量称量10kg,感量1g的天平。(原:称量20kg,感量20g)结果为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精确到0.1%。(原:结果为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精确到0.1%,两次试验结果之差大于0.2%时,应重新进行试验)

2、

3、泥块含量称量10kg,感量1g的天平。(原:称量20kg,感量20g)

4、

5、压碎指标值沉积岩<C30≤16 ≥C30≤10

(原:沉积岩≤C35≤16 C40~C60≤10

卵石<C30≤16 ≥C30≤12

(原:卵石≤C35≤16 C40~C60≤12

压力机按1KN/s的速率均匀加荷至200KN,并稳定5s,然后卸荷。(原:在160~300s均匀加荷到200KN,稳定5s,卸荷)

试样的质量为试验前称量的试样质量。(原:试样的质量为试验后桶内的质量)

压碎指标值取三次试验的算术平均值,精确到1%。(原:精确到0.1%)

6、表观密度液体比重天平法或广口瓶法(原:液体比重天平法为标准法,广

口瓶法为简易法)

筛除小于4.75mm的颗粒,洗刷干净后缩分至略大于表中质量,称取并将其分

(原:缩分至两倍于上表中质量,分为两份备用)

计算公式略去了水温对表观密度影响的修正系数

7、紧密堆积密度对最大公称粒径为31.5mm、40.0mm的骨料,用20L的容

量筒,对最大公称粒径为63.0、80.0的骨料,用30L的容量筒。

(原:对最大公称粒径为31.5mm、40.0mm的骨料,可用10L的容量筒,对最大公称粒径为63.0、80.0的骨料,用20L的容量筒)

在筒底放一根直径16mm的圆钢。(原:在筒底放一根直径25mm的钢筋)8、孔隙率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精确到1。(原:只做一次)

现要求孔隙率≤40(原:<40)

9、针片状颗粒总含量分级不做,只做混合后的。(原:全做)

10、颗粒级配置于振筛机上筛10min,(原:没有明确要求)

单位试验检验,监理单位平行检验。(原:监理单位见证取样检测或平行检验)按施工单位抽检的10%平行检验,不少于一次。(原:10%平行检验并见证检验,均不少于一次)

特提出混凝土用粗骨料的含泥量、泥块含量应分级检验,不合格的分级骨料不得用于混凝土施工。当由粗骨料的含泥量、泥块含量引发工程争议时,可按分级比例混合后骨料的泥块含量、含泥量是否满足技术要求,对工程质量进行制定。(原:同料源的粗骨料,其含泥量、泥块含量和针片状颗粒含量采用不同粒径分别检验的方法,其余项目采用不同粒径混合后检验的方法)

明确了对无抗拉和抗疲劳要求的C40以下强度等级混凝乳也可用符合要求的卵石。

骨料碱活性检验化学法

040-骨料碱活性检验(化学法) (4)研磨设备:小型破碎机和粉磨机,能把骨料粉碎成粒径0.16~0.315mm; (5)筛:孔径分别为0.16、0.315mm; (6)天平:称量100(或200)g,感量0.1mg; (7)恒温水浴:能在24h内保持80±1℃; (8)高温炉:最高温度1000℃。 2.试剂:均为分析纯。 三、试验步骤 1.配制1.000N氢氧化钠溶液:称取40g分析纯氢氧化钠,溶于1000mL新煮沸并经冷却的蒸馏水中摇匀,贮于装有钠石灰干燥管的聚乙烯瓶中。配制后的氢氧化钠溶液应用邻苯二钾酸氢钾标定,准至0.001N。 2.准备试样:取有代表性的骨料样品约500g,用破碎机及粉磨机破碎后,在0.16和0.315mm的筛子上过筛,弃去通过0.16mm的颗粒。留在0.315mm筛上的颗粒需反复破碎,直到全部通过0.315mm筛为止。然后用磁铁吸除破碎样品时带入的铁屑。为了保证小于0.16mm的颗粒全部弃除,应将样品放在0.16mm的筛上,先用自来水冲洗,再用蒸馏水冲洗。一次冲洗的样品不多于

100g,洗涤过的样品,放在105±5℃烘箱中烘20±4h,冷却后,再用0.16mm筛筛去细屑,制成试样。称取备好的试样25±0.05g三份,按下述步骤进行测试。 3.将试样放入反应器中,用移液管加入25mL经标定的氢氧化钠溶液。另取2~3个反应器不放样品,加入同样的氢氧化钠溶液作为空白试验。 4.将反应器的盖子盖上(带橡皮垫圈),轻轻旋转摇动反应器,以排出粘附在试样上的空气,然后加夹具密封反应器。 5.将反应器放在80±1℃的恒温水浴中24h,然后取出,将其放在流动的自来水中冷却15±2min,立即开盖,用瓷质古氏湿润过滤(坩埚内应放一块大小与坩埚相吻合的快速滤纸)。过滤时,将坩埚放在带有橡皮坩埚套的巴氏漏斗上,巴氏漏斗装在抽滤瓶上。抽滤瓶中放一支容量35~50mL的干燥试管,用以收集滤波。 注:为避免氢氧化钠溶液与玻璃器皿发生反应,影响试验的精度,建议采用塑料漏斗和塑料试管,或在玻璃漏斗和试管上涂一层石蜡。 6.开动抽气系统,将少量溶液倾入坩埚中润湿滤纸,使之紧贴在坩蜗底部,然后继续倾入溶液,不要搅动反应器内的残渣。待溶液全部倾出后,停止抽气,用不锈钢或塑料小勺将残渣移入批捐中并压实,然后再抽气。调节气压在380mm水银柱,直至每10秒钟滤出溶液一滴为止。 注:同一组试样及空白试验的过滤条件都应当相同。 7.过滤完毕,立即将滤液摇匀,用移液管吸取10mL滤液移入2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以备测定溶解的二氧化硅含量和碱度降低值用。 注:此稀释液应在4h内进行分析,否则应移入清洁、干燥的聚乙烯容器中密封保存。 8.测定可溶性二氧化硅的含量(S C)。可在重量法、容量法或比色法中任选一种方法来测定。

砂石料生产质量控制

砂石生产质量控制 1天然骨料 砂石骨料是最主要的原材料,其重量占混凝土重量的80%以上,砂石骨料的价格对混凝土的经济指标影响极大,同时砂石骨料质量的好坏,又直接影响混凝土的 性能。因此,在混凝土工程中,在进行砂石骨料生产时,要选用质地均匀、物理和化学性能稳定、结构致密、具有适当的强度、比重、热化学性能和弹性模量符合要求以及非碱活性的岩石作骨料的料源。 天然骨料具有外形圆滑,质地坚硬,开采费用少等优点,是比较理想的料源。但是,由于天然砂石料的原岩种类繁多,成因复杂,级配分布常不均匀。某些料场还含有或粘附一些不稳定的化学物质或有害成分,可能对混凝土的性能造成一定的 影响。同时在开采加工过程中会受到洪水的制约,对环境的破坏与影响也比较大。 1.1适用范围 本节生产质量控制仅适用于水工混凝土天然砂石骨料的加工生产质量控制,主要控制其生产天然粗骨料的超逊径和细骨料(砂)的的石粉含量及细度模数。 1.2天然砂石骨料加工质量要求 在水电工程中砂石骨料一般分为粗骨料和细骨料两种。粒径大于5mm的为粗 骨料,小于5mm的为细骨料,我国现行规范将粗骨料分成150?80、80?40、40?20、20?5四级,分别叫特大石、大石、中石、和小石。细骨料按其粗细程度又可分为粗砂、中砂、细砂三种。混凝土用粗细骨料的加工质量要求见表4-1?4-2及图 4-1 ?4-2。

注本表引自《水利水电基本建设工程单元质量等级评定标准(一)》(SDJ-207-82)带*号引自《中国长江三峡工程标准(质量标准汇编(一))》《试行》 表4-2 粗骨料(碎石)的质量要求 注:①、本表内容引自《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DJ207-82); ②、含有活性骨料、黄锈等,须有专门试验论证; ③、力学性能的要求和检验,可按国家建工总局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 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92)中的有关规定进行。

招标文件中的原材料性能指标

8.7.7 聚苯乙烯保温板 8.7.7.1 主要性能指标 渠道渠坡防冻胀采用聚苯乙烯硬质泡沫保温板,根据《绝热用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XPS)》(GB/T10801.1–2002)及《渠系工程抗冻胀设计规范》(SL23-2006),保温板采用挤塑聚苯乙烯泡沫板,具体技术性能指标应符合下列要求:(1)聚苯乙烯保温板外观表面色泽应均匀、平整,无明显收缩变形和膨胀变形,无明显油渍和杂质。 (2)聚苯乙烯保温板应采用全新原料,不得添加再生料。 (3)保温板应有表面加糙工序,对两侧表面进行加糙处理,加糙采用表面喷砂方式,即将砂与适当的粘结剂混合后,喷涂于保温板表面,厚度应当均匀,凝固后牢固粘结于保温板表面,且保温板弯折时,涂层不得碎裂或脱落。粘结剂应采用耐水性材料,在水中长期浸泡仍能保持粘结强度。加糙后的保温板应达到能在渠道边坡上自稳的要求。 (4)密度≥40kg/m3,吸水率不大于2.0%,压缩强度(压缩10%)≥300kPa,压缩强度(压缩5%)≥150kPa,尺寸稳定性(-40o C~+70o C)≤±0.5%,导热系数≤0.028W/(m?k)。 8.7.8 土工格栅 8.7.8.1供穿总干渠的倒虹、涵洞顶部回填,以及采空区段填方和防渗回填加筋时使用: 参照《土工合成材料塑料土工格栅》(GB/T17689-2008),土工格栅采用聚丙烯双向土工格栅,幅宽≥2.5m,规格为TGSG5050,每延米拉伸屈服力(纵、横)≥50 KN/m,屈服伸长率(纵、横)≤13%。 9.4.3 混凝土材料 9.4.3.1 水泥 (1)水泥品种:承包人应按各建筑物部位施工图纸的要求,配置混凝土所需的水泥品种,各种水泥均应符合本技术条款指定的国家和行业的现行标准。 (2)发货:每批水泥出厂前,承包人均应对制造厂水泥的品质进行检查复验,每批水泥发货时均应附有出厂合格证和复检资料。每批水泥运至工地后,监理人有权对水泥进行查库和抽样检测,当发现库存或到货水泥不符合本合同技术条款的要求时,监理人有权通知承包人停止使用。

砂石料生产质量控制资料讲解

砂石料生产质量控制

砂石生产质量控制 1天然骨料 砂石骨料是最主要的原材料,其重量占混凝土重量的80%以上,砂石骨料的价格对混凝土的经济指标影响极大,同时砂石骨料质量的好坏,又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性能。因此,在混凝土工程中,在进行砂石骨料生产时,要选用质地均匀、物理和化学性能稳定、结构致密、具有适当的强度、比重、热化学性能和弹性模量符合要求以及非碱活性的岩石作骨料的料源。 天然骨料具有外形圆滑,质地坚硬,开采费用少等优点,是比较理想的料源。但是,由于天然砂石料的原岩种类繁多,成因复杂,级配分布常不均匀。某些料场还含有或粘附一些不稳定的化学物质或有害成分,可能对混凝土的性能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在开采加工过程中会受到洪水的制约,对环境的破坏与影响也比较大。 1.1 适用范围 本节生产质量控制仅适用于水工混凝土天然砂石骨料的加工生产质量控制,主要控制其生产天然粗骨料的超逊径和细骨料(砂)的的石粉含量及细度模数。 1.2 天然砂石骨料加工质量要求 在水电工程中砂石骨料一般分为粗骨料和细骨料两种。粒径大于 5mm的为粗骨料,小于5mm的为细骨料,我国现行规范将粗骨料分成150~80、80~40、40~20、20~5四级,分别叫特大石、大石、中石、和小石。细骨料按其粗细程度又可分为粗砂、中砂、细砂三种。混凝土用粗细骨料的加工质量要求见表4-1~4-2及图4-1~4-2。

注:本表引自《水利水电基本建设工程单元质量等级评定标准(一)》(SDJ-207-82)带*号引自《中国长江三峡工程标准(质量标准汇编(一))》《试行》 注:①、本表内容引自《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DJ207-82); ②、含有活性骨料、黄锈等,须有专门试验论证;

混凝土用砂、石等骨料实验 实验报告

混凝土用砂、石等骨料实验 实验报告 学号: 2010010131 班号:结 02 实验日期: 2011.11.16 实验者:陈伟 同组人:吴一然 建筑材料第三次实验

一、 实验目的 1、 学习砂筛分析和石子捣实密度的试验方法; 2、 通过砂的筛分析实验,判断砂的粗、细和砂的级配是否合格; 3、了解石子的针、片状颗粒含量、压碎指标松堆密度等试验方法; 4、了解轻骨料的筒压强度测试方法。 二、 实验内容 1、砂表观密度测定; 2、砂筛分析试验; 3、石子捣实密度试验; 4、石子针状、片状颗粒含量测定(演示); 5、石子压碎指标测定(演示); 6、轻骨料筒压强度试验(演示)。 三、 实验原理 1、 表观密度的定义: 包含闭孔体积在内的单位体积的质量,称材料的表观密度。(单位:g/cm 3 ),如果两 次实验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测定值,如两次结果之差大于0.02g/cm 3 ,应重新进行实验。 2、 细度模数: 砂的粗细程度用通过累计筛余百分比计算的细度模数(M x )表示,其计算公式为 (1) 式中,A1、A2……A6分别为5.00、2.50……0.160 mm 孔筛上的累计筛余 百分率; (2) 砂按细度模数(Mx)分粗、中、细和特细四种规格,由所测细度模数按规定 评定该砂样的粗细程度; (3)用M x =3.7~3.1为粗砂,3.0~2.3为中砂,2.2~1.6为细砂,1.5~0.7为特细砂来 评定该砂的粗细程度。并根据0.630mm 筛所在的区间判断砂子属于哪个区累计筛余百分比在85%~71%的属于Ⅰ区,在70%~41%的属于Ⅱ区,在40%~16%的属于Ⅲ区。 1165432 1005)(A A A A A A A M x --++++=

沥青沥青混合料技术全参数

注:1坚固性试验可根据需要进行。 2用于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时,多孔玄武岩的视密度可放宽至2.45t/m3,吸水率可放宽至3%,但必须得到建设单位的批准, 且不得用于SMA路面。 3对S14即3~5规格的粗集料,针片状颗粒含量可不予要求,小于0.075mm含量可放宽到3%。 4)粗集料的粒径规格应按表8.1.7-7的规定生产和使用。 表8.1.7-7 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规格

3细集料应符合下列要求: 1)含泥量,对城市快速路、主干路不得大于3%;对次干路及其以下道路不得大于5%。 2)与沥青的粘附性小于4级的砂,不得用于城市快速路和主干路。 3)细集料的质量要求应符合表8.1.7-8的规定。

4)沥青混合料用天然砂规格见表8.1.7-9。 5)沥青混合料用机制砂或石屑规格见表8.1.7-10。 中要求。 4矿粉应用石灰岩等憎水性石料磨制。当用粉煤灰作填料时,其用量不得超过填料总量50%。沥青混合料用矿粉质量要求应符合表8.1.7-11的规定。

5 纤维稳定剂应在250°C条件下不变质。不宜使用石棉纤维。木质纤维素技术要求应符合表8.1.7-12的规定。 8.1.9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的要求,并应遵守下列规定: 1各地区应根据气候条件、道路等级、路面结构等情况,通过试验,确定适宜的沥青混合料技术指标。 2开工前,应对当地同类道路的沥青混合料配合比及其使用情况进行调研,借鉴成功经验。 3各地区应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充分利用当地资源,选择合格的材料。8.1.10基层施工透层油或下封层后,应及时铺筑面层。 8.5.1 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主控项目 1 热拌沥青混合料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1)道路用沥青的品种、标号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本规范第8.1节的有关规定。

天然砂石骨料碾压混凝土质量控制综述

天然砂石骨料碾压混凝土质量控制综述 吴正敏 (嘉陵江亭子口水利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广元苍溪,628400) 摘要:碾压混凝土拌合物质量将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安全,而采用天然砂石骨料拌制碾压混凝土,质量控制难度较大。本文结合亭子口水利枢纽的骨料及工程特点,重点阐述了天然砂石骨料的料场规划、生产、拌制、配合比试验等工艺及质量控制难点。经过骨料试验检验及碾压混凝土取芯检测表明,碾压混凝土满足各项施工技术要求和设计指标,VC值控制稳定,保证了施工安全和质量。 关键词:亭子口;水利枢纽;碾压混凝土;天然砂石骨料 引言 近20 年来,中国在建、已建的碾压混凝土坝(包括围堰等临时工程)已达160座之多,筑坝技术越来越成熟,在采用砂石骨料品种选择上,国内在建和已建的碾压混凝土坝绝大部分是采用灰岩、花岗岩等岩石生产出的人工砂石骨料[1],亭子口水利枢纽大坝工程是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天然砂石骨料储备充足,碾压混凝土由天然砂石骨料拌制,但碾压混凝土质量控制难度较大,需要从天然砂石骨料的料场规划、生产、拌制、配合比试验等环节进行质量控制,以确保碾压混凝土拌合物质量,进而确保大坝的工程质量安全。 1 料场选择与开采 1.1 料源情况 工程约500万m3,经估算需要砂砾石净料约850×104m3,其中粗骨料

净料约596×104m3,细骨料净料约254×104m3;土料约1.34×104m3。经初步设计阶段勘测,坝址下游23km的河段分布的回水坝、花家坝、杜里坝、张家坝、右双漩滩、左双漩滩、葡萄堡等七个料场,查明砂砾石总储量约1686×104m3,其中砾石储量约1311×104m3,砂储量约375×104m3,满足工程所需的砂石骨料。 1.2 砂砾料质量及碱活性 天然砂砾石料场中含有硅质岩、砂岩等碱活性岩石,均为具有潜在危害性的活性骨料,根据前期勘察成果在水泥碱含量不大于0.90%或混凝土总碱量不大于2.5kg/m3时,掺不小于20%的粉煤灰均能有效抑制骨料碱活性。 1.3 料场选择 (1)双漩滩~花家坝河床料场 双漩滩~花家坝河床料场是指嘉陵江大桥下游150m的双漩滩起,止于坝轴线下游10km的花家坝的枯水位以下河道上砂砾石的储量。料场顺江分布,河道长约8.4km,河床宽约100~200m,分布面积约1.176km2,料场高程358.5~368.9m,料场多位于水位以下,以水下开采为主。南充-广元高速公路的公路桥及兰渝(兰州-重庆)铁路的铁路桥分别从该区通过,为保征大桥基础的安全,铁路桥上游150m至公路桥下游150m范围内砂砾石不宜开采。 根据勘探和物探揭示,该料场砂卵砾石堆积厚度为5.90~13.60m,为卵砾石夹砂,无含泥夹层,无剥离量。下游堆积厚度大于上游端,砂卵砾石层结构松散。卵砾石主要由石英岩、砂岩、硅质岩以及少量花岗岩组成,

砂石材料实验报告doc

砂石材料实验报告 篇一:混凝土用砂、石等骨料实验实验报告 混凝土用砂、石等骨料实验 实验报告 学号: XX010131 班号:结 02 实验日期: XX.11.16 实验者:陈伟同组人:吴一然 建筑材料第三次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学习砂筛分析和石子捣实密度的试验方法; 2、通过砂的筛分析实验,判断砂的粗、细和砂的级配是否合格; 3、了解石子的针、片状颗粒含量、压碎指标松堆密度等试验方法; 4、了解轻骨料的筒压强度测试方法。 二、实验内容 1、砂表观密度测定; 2、砂筛分析试验; 3、石子捣实密度试验; 4、石子针状、片状颗粒含量测定(演示); 5、石子压碎指标测定(演示); 6、轻骨料筒压强度试验(演示)。 三、实验原理 1、表观密度的定义: 包含闭孔体积在内的单位体积的质量,称材料的表观密

度。(单位:g/cm),如果两 3 次实验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测定值,如两次结果之差大于0.02g/cm,应重新进行实验。 2、细度模数: 砂的粗细程度用通过累计筛余百分比计算的细度模数(Mx)表示,其计算公式为 (A?A3?A4?A5?A6)?5A1 Mx?2 100?A1 (1)式中,A1、A2……A6分别为5.00、2.50……0.160 mm孔筛上的累计筛余 百分率; (2)砂按细度模数(Mx)分粗、中、细和特细四种规格,由所测细度模数按规定 评定该砂样的粗细程度; (3)用Mx=3.7~3.1为粗砂,3.0~2.3为中砂,2.2~1.6为细砂,1.5~0.7为特细砂来 评定该砂的粗细程度。并根据0.630mm筛所在的区间判断砂子属于哪个区累计筛余百分比在85%~71%的属于Ⅰ区,在70%~41%的属于Ⅱ区,在40%~16%的属于Ⅲ区。 3

砂石料生产质量控制

砂石生产质量控制 天然骨料 砂石骨料是最主要的原材料,其重量占混凝土重量的 ??以上,砂石骨料的价格对混凝土的经济指标影响极大,同时砂石骨料质量的好坏,又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性能。因此,在混凝土工程中,在进行砂石骨料生产时,要选用质地均匀、物理和化学性能稳定、结构致密、具有适当的强度、比重、热化学性能和弹性模量符合要求以及非碱活性的岩石作骨料的料源。 天然骨料具有外形圆滑,质地坚硬,开采费用少等优点,是比较理想的料源。但是,由于天然砂石料的原岩种类繁多,成因复杂,级配分布常不均匀。某些料场还含有或粘附一些不稳定的化学物质或有害成分,可能对混凝土的性能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在开采加工过程中会受到洪水的制约,对环境的破坏与影响也比较大。 ?? 适用范围 本节生产质量控制仅适用于水工混凝土天然砂石骨料的加工生产质量控制,主要控制其生产天然粗骨料的超逊径和细骨料?砂?的的石粉含量及细度模数。 ?? 天然砂石骨料加工质量要求 在水电工程中砂石骨料一般分为粗骨料和细骨料两种。粒径大于 ??的为粗骨料,小于 ??的为细骨料,我国现行规范将粗骨料分成 ??~ ?、 ?~ ?、 ?~ ?、 ?~ 四级 分别叫特大石、大石、中石、和小石。细骨料按其粗细程度又可分为粗砂、中砂、细砂三种。混凝土用粗细骨料的加工质量要求见表 ??~ ??及图 ??~ ??。 表 ?? 细骨料(砂)的质量要求

注:本表引自《水利水电基本建设工程单元质量等级评定标准(一)》( ?????????)带?号引自《中国长江三峡工程标准(质量标准汇编(一))》《试行》 表 ?? 粗骨料(碎石)的质量要求

注:①、本表内容引自《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 ????????); ②、含有活性骨料、黄锈等,须有专门试验论证; ③、力学性能的要求和检验,可按国家建工总局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 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中的有关规定进行。

粗、细集料技指标

细集料宜采用级配良好、质地坚硬、颗粒洁净且粒径小于5mm的河砂;当河砂不易得到时,可采用符合规定的其他天然砂或人工砂;细集料不宜采用海砂,不得不采用时,应经冲洗处理。细集料的技术指标应符合6.3.1的规定。 表6.3.1细集料的技术指标 类类宜用于强度等级C30~C60及有抗冻渗或其他要求的混凝土;Ⅲ类宜用于强度等级小于C30的混凝土和砌筑砂浆。 2、天然砂包括河砂、湖砂、山砂、淡化海砂,人工砂包括机制砂的混合砂。 3、石粉含量系指粒径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 4、砂中不应混有草根、树叶、树枝、塑料、煤块、炉渣等杂物。 5、当对砂的坚固性有怀疑时,应做坚固性试验。 6、当碱集料反应不符合表中要求时,应采取抑制碱集料反应的技术措施。 6.3.2细集料宜按同产地、同规格、连续进场数量不超过400m3或600t为一验收批,小批量进场的宜以不超过200m3或300t为一验收批进行检验;当质量稳定且进料量较大时,可以1000t为一验收批。检验内容应包括外观、筛分、细度模数、有机物含量、含泥量、泥块含量及人工砂的石粉含量等;必要时尚应对坚固性、有害物质含量、氯离子含量及碱活性等指标进行检验。检验试验方法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的

规定。 6.3.3砂的分类应符合表6.3.3的规定。 表6.3.3砂的分类 注:细度模数主要反映全部颗粒的粗细程度,不完全反映颗粒的级配情况,混凝土配制时应同时考虑砂的细度模数和级配情况。 6.3.4细集料的颗粒级配应处于6.3.4中的任一级配区以内。 表6.3.4中的任一级配区以内 表6.3.4细集料的分区及级配范围 出量不得大于5%。 2、人工砂中150um筛孔的累计筛余:Ⅰ区可放宽到100%~85%,Ⅱ区可放宽到100%~80%,Ⅲ区可放宽到100%~75%。 3、Ⅰ区砂宜提高砂率配低流动性混凝土;Ⅱ区砂宜优先选用配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Ⅲ区砂宜适当降低砂率保证混凝土的强度。 4、对高性能、高强度、泵送混凝土宜选用细度模数为2.9~2.6的中砂。2.36mm筛孔的累计筛余量不得在于15%,300um 筛孔的累计筛余量宜在85%~92%范围内。 6.4粗集料 6.4.1粗集料宜采用质地坚硬、洁净、级配合理、粒形良好、吸水率水的碎石或卵石,其技术指标应符合表6.4.1的规定。 表6.4.1粗集料技术指标

无机轻集料保温砂浆性能检测实验

无机轻集料保温砂浆性 能检测实验

暑期社会实践:无机轻集料保温砂浆性能检测实验报告 研究内容及意义 玻化微珠保温砂浆是指以玻化微珠,胶凝材料为主要成分,掺加其他功能组分制成的用于建筑物墙体保温的砂浆。而泡沫混凝土(Foamed Concrete, FC)是一种含有大量封闭气孔的新型轻质保温材料。但泡沫混凝土在工程切割中会产生很多无用边角料,称为FC板渣。现在很多厂家在生产泡沫混凝土的过程中会产生边角料,若把这些边角料作为无机填料掺到保温砂浆中,不仅可以解决掉厂家的废料处理问题,更能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现计划研究将FC板渣代替粉煤灰掺到保温砂浆当中,配置成新的配合比,探索一种具有更好性能的保温砂浆。应用于实际生产中,在充分利用废料的同时也有望提高保温砂浆的保温和轻质的性能,为国家的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这次的暑假社会实践我们就运河杯的研究项目“玻化微珠保温砂浆的性能优化”做了一个附属实验,即对玻化微珠保温砂浆进行了性能检测。 我们选用的配合比如表1-1中的B型所示,根据规定无机轻集料保温砂浆的性能应符合表4.3.1的要求。所以需要检测各项数据是否符合要求。

1、导热系数单位测定 首先我们进行试块的制作。每个水平制作试块2个,尺寸为300mm×300mm×300mm,制作好的试块用聚乙烯薄膜覆盖成型后放在养护室里面放两天,然后再放到标准养护箱里养护至28天。 实验步骤大致为称量试块尺寸,计算砂浆的干表观密度,然后安置试块,在试块的初始温度不再变化后开始测定,我们先接通加热器电源,并且同时启动秒表,测量加热回路电流。我们加热的时间控制在5分钟左右,接着测量热源面上的热电势以及相对应的时间,最后关闭加热器,经过5分钟后再测一次热源面上的热电势和相对应的时间。

细集料的取样数量、技术要求

T0327—2005 细集料筛分试验 筛出大于9.5mm,称取烘干试样500g,准确至0.5 g 。 (A0.15 + A0..3+ A0.6+ A1.18+ A2.36)-5 A4.75 细度模数公式:M= ———————————————— 100 - A4.75 试验仪器:标准筛、天平、摇筛机、烘箱、浅盘、毛刷。 各筛筛余试验的质量,精确至0.5g。试验前后.质量损失不超1%。细度模数精确至0.01。两次细度模数相差不大于0.20。 砂的分区及继配范围 说明:1、砂中的实际颗粒级配与表中所列数字相比,除4.75mm和0.6mm筛档外,可以略有超出,但超出总量应小于5%。 2、1区人工砂中0.15mm筛孔的累计筛余可以放宽到100~85,2区人工砂中0.15mm 筛孔的累计筛余可以放宽到100~80,3区人工砂中0.15mm筛孔的累计筛余可以放宽到100~75. T0328—2005 细集料表观密度试验(容量瓶法) 保留3位小数,两次结果之差大于0.01%,应重做 T0330—2005 细集料密度及吸水率试验 将来样用2.36mm标准筛过筛,除去大于2.36mm的部分,静置24h.。试样300g。 密度:m0 表观相对密度公式:——————(保留3位小数) m0 + m1 - m2 m3 表干相对密度公式:—————(毛体积、饱和面干密度两次结果与 m3 + m1 - m2平均值之差大于0.01g/cm时,应重做。) m0 毛体积相对密度公式:—————— m3 + m1 - m2 式中:m0_________试样烘干质量 m1 _________水、瓶总质量 m2 _________饱和面干试样、水、瓶总质量 m3__________饱和面干试样总质量

粗细集料技指标

粗细集料技指标

————————————————————————————————作者:————————————————————————————————日期:

水泥混凝土用粗细集料技术指标 一、细集料 细集料宜采用级配良好、质地坚硬、颗粒洁净且粒径小于5mm 的河砂;当河砂不易得到时,可采用符合规定的其他天然砂或人工砂;细集料不宜采用海砂,不得不采用时,应经冲洗处理。细集料的技术指标应符合6.3.1的规定。 表6.3.1细集料的技术指标 注:1、砂按技术要求分为Ⅰ类、Ⅱ类、Ⅲ类。Ⅰ类宜用于强度等级大于C60的混凝土;Ⅱ类类宜用于强度等级C30~C60及有抗冻渗或其他要求的混凝土;Ⅲ类宜用于强度等级小于 C30的混凝土和砌筑砂浆。 2、天然砂包括河砂、湖砂、山砂、淡化海砂,人工砂包括机制砂的混合砂。 3、石粉含量系指粒径小于0.075mm 的颗粒含量。 4、砂中不应混有草根、树叶、树枝、塑料、煤块、炉渣等杂物。 5、当对砂的坚固性有怀疑时,应做坚固性试验。 6、当碱集料反应不符合表中要求时,应采取抑制碱集料反应的技术措施。 6.3.2细集料宜按同产地、同规格、连续进场数量不超过400m 3或600t 为一验收批,小批量进场的宜以不超过200m 3或300t 为一验收批进行检验;当质量稳定且进料量较大时,可以1000t 为一验收批。检验内容应包括外观、筛分、细度模数、有机物含量、含泥量、泥块含量及人工砂的石粉含量等;必要时尚应对坚固性、有害物质含量、氯离子含量及碱活性等指标进行检验。检验试验方法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的规定。 项 目 技术要求 Ⅰ类 Ⅱ类 Ⅲ类 有害物质含量 云母(按质量计,%) ≤1.0 ≤2.0 ≤2.0 轻物质(按质量计,%) ≤1.0 ≤1.0 ≤1.0 有机物(比色法) 合格 合格 合格 硫化物及硫酸盐(按SO 3质量计,%) ≤1.0 ≤1.0 ≤1.0 氯化物(以氯离子质量计,%) <0.01 <0.02 <0.06 天然砂含泥量(按质量计,%) ≤2.0 ≤3.0 ≤5.0 泥块含量(按质量计,%) ≤0.5 ≤1.0 ≤2.0 人工砂的石粉含量 (按质量计,%) 亚甲蓝试验 MB 值<1.4或合格 ≤5.0 ≤7.0 ≤10.0 MB 值≥1.4或不合格 ≤2.0 ≤3.0 ≤5.0 坚固性 天然砂(硫酸钠溶液法经5次循环合的质量损失,%) ≤8 ≤8 ≤10 人工砂单级最大压碎指标(%) <20 <25 <30 表观密度(kg/m 3) >2 500 松散堆积密度我(kg/m 3) >1 350 空隙率(%) <47 碱集料反应 经碱集料反应试验后,由砂配制的试件无裂缝、酥裂、胶体外溢现象,在规定试验龄期的膨胀率应小于0.10%

最新040-骨料碱活性检验化学法

040-骨料碱活性检验 化学法

040-骨料碱活性检验(化学法) (4)研磨设备:小型破碎机和粉磨机,能把骨料粉碎成粒径0.16~0.315mm; (5)筛:孔径分别为0.16、0.315mm; (6)天平:称量100(或200)g,感量0.1mg; (7)恒温水浴:能在24h内保持80±1℃; (8)高温炉:最高温度1000℃。 2.试剂:均为分析纯。 三、试验步骤 1.配制1.000N氢氧化钠溶液:称取40g分析纯氢氧化钠,溶于1000mL新煮沸并经冷却的蒸馏水中摇匀,贮于装有钠石灰干燥管的聚乙烯瓶中。配制后的氢氧化钠溶液应用邻苯二钾酸氢钾标定,准至0.001N。 2.准备试样:取有代表性的骨料样品约500g,用破碎机及粉磨机破碎后,在0.16和0.315mm的筛子上过筛,弃去通过0.16mm的颗粒。留在0.315mm筛上的颗粒需反复破碎,直到全部通过0.315mm筛为止。然后用磁铁吸除破碎样品时带入的铁屑。为了保证小于0.16mm的颗粒全部弃除,应将样品放在0.16mm

的筛上,先用自来水冲洗,再用蒸馏水冲洗。一次冲洗的样品不多于100g,洗涤过的样品,放在105±5℃烘箱中烘20±4h,冷却后,再用0.16mm筛筛去细屑,制成试样。称取备好的试样25±0.05g三份,按下述步骤进行测试。 3.将试样放入反应器中,用移液管加入25mL经标定的氢氧化钠溶液。另取2~3个反应器不放样品,加入同样的氢氧化钠溶液作为空白试验。 4.将反应器的盖子盖上(带橡皮垫圈),轻轻旋转摇动反应器,以排出粘附在试样上的空气,然后加夹具密封反应器。 5.将反应器放在80±1℃的恒温水浴中24h,然后取出,将其放在流动的自来水中冷却15±2min,立即开盖,用瓷质古氏湿润过滤(坩埚内应放一块大小与坩埚相吻合的快速滤纸)。过滤时,将坩埚放在带有橡皮坩埚套的巴氏漏斗上,巴氏漏斗装在抽滤瓶上。抽滤瓶中放一支容量35~50mL的干燥试管,用以收集滤波。 注:为避免氢氧化钠溶液与玻璃器皿发生反应,影响试验的精度,建议采用塑料漏斗和塑料试管,或在玻璃漏斗和试管上涂一层石蜡。 6.开动抽气系统,将少量溶液倾入坩埚中润湿滤纸,使之紧贴在坩蜗底部,然后继续倾入溶液,不要搅动反应器内的残渣。待溶液全部倾出后,停止抽气,用不锈钢或塑料小勺将残渣移入批捐中并压实,然后再抽气。调节气压在380mm水银柱,直至每10秒钟滤出溶液一滴为止。 注:同一组试样及空白试验的过滤条件都应当相同。 7.过滤完毕,立即将滤液摇匀,用移液管吸取10mL滤液移入2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以备测定溶解的二氧化硅含量和碱度降低值用。 注:此稀释液应在4h内进行分析,否则应移入清洁、干燥的聚乙烯容器中密封保存。 8.测定可溶性二氧化硅的含量(S C)。可在重量法、容量法或比色法中任选一种方法来测定。

细集料压碎指标试验Word 文档

T 0350—2005 细集料压碎指标试验 1目的与适用范围 细集料压碎指标用于衡量细集料在逐渐增加的荷载下抵抗压碎的能力,以评定其在公路工程中的适用性。 2仪具与材料 (1)压力机:量程,示值相当误差2%,应能保持的加荷速率。 (2)天平:感量不大于1g。 (3)标准筛。 (4)细集料压碎指标试模:由两端开口的钢制圆形试筒、加压块和底板组成,其形状和尺寸见图T0350-1,压头直径75mm,金属筒试模内径77mm,试模深70mm。试筒内壁、加压头的底面及底板的上表面等与石料接触的表面都应进行热处理硬化,并保持光滑状态。 (5)金属捣棒:直径10mm,长500mm,一端加工成半球形。 3试验准备 3.1采用风干的细集料样品,置烘箱中于105条件下烘干至恒重,通常不超过4h,取出冷却至室温。后用 4.75mm、2.36mm至0.3mm各档标准筛过筛,去除大于4.75mm 部分,分成0.3mm~0.6mm、0.6mm~1.18mm、1.18mm~2.36mm和2.36mm~4.75mm 4组试样,各组取1000g备用。 3.2称取单粒级试样330g,准确至1g。将试样倒入已组装成的试样钢模中,使试样距底盘面的高度约为50mm。整平钢模内试样表面,将加压头放入钢模内,转动1周,使其与试样均匀接触。 4试验步骤 4.1将装有试样的试模放到压力机上,注意使压头摆平,对中压板中心。

4.2开动压力机,均匀地施加荷载以500N/s的速率,加压至25kN,稳压5s,以同样的速率卸荷。 4.3将试模从压力机上取下,取出试样,以该粒组的下限筛孔过筛(如对2.36mm~4.75mm 以2.36mm标准筛过筛)。称取试样的筛余量()和通过量(),准确至1g。 5计算 按式(T0350-1)计算各组粒级细集料的压碎指标,精确至1%。 式中:——第i粒级细集料的压碎指标值(); ——试样的筛余量(g); ——试样的通过量(g)。 6报告 6.1每组粒级的压碎指标值以3次试验结果的平均值表示,精确至1%。 6.2取最大单粒级压碎指标值作为该细集料的压碎指标值。 条文说明 在我国《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中,对细集料有机制砂单粒级最大压碎指标的要求,是我国的独特指标,其方法来源于国家标准GB/T14684—2001《建筑用砂》,国标方法中试验得到的是砂的压碎指标。

轻骨料混凝土的组成材料

以天然多孔轻骨料或人造陶粒作粗骨料,天然砂或轻砂作细骨料,用硅酸盐水泥、水和外加剂(或不掺外加剂)按配合比要求配制而成的干表观密度不大于1950kg/m的混凝土。轻骨料混凝土具有密度小、保温性好、抗震性好,适用于高层及大跨度建筑。轻骨料混凝土按细骨料不同,又分为全轻混凝土和砂轻混凝土。[1]采用轻砂做细骨料的,称为全轻混凝土;由普通砂,或部分轻砂做细骨料的,称为砂轻混凝土。 中文名称:轻骨料混凝土 英文名称:light aggregate concrete 定义:由天然轻骨料(如浮石)或人造轻骨料(如陶粒)或工业废料轻骨料(如矿渣珠)加水泥和水拌制成的重度小于18—19.5kN/m3的混凝土。 应用学科:水利科技(一级学科);工程力学、工程结构、建筑材料(二级学科);建筑材料(水利)(三级学科) 轻骨料混凝土的组成材料 (1)水泥一般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水泥、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及粉煤灰水泥。 (2)轻骨料 轻粗骨料——粒径在5mm以上,堆积密度小于1000k8/m^3; 轻细骨料——粒径不大于5mm,堆积密度小于1200k8/m^3。 轻骨料按原料来源分有三类: ①工业废料轻骨料——如粉煤灰陶粒、膨胀矿渣珠、自燃煤矸石、煤渣及其轻砂。 ②天然轻骨料——如浮石、火山渣及其轻砂。 ③人造轻骨料——如页岩陶粒、黏土陶粒、膨胀珍珠岩骨料及其轻砂。 轻骨料的堆放和运输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轻骨料应按不问品种分批运输和堆放,避免混杂。 ②轻粗骨料运输和堆放应保持颗粒混合均匀,减少离析。采用自然级配时,其堆放高度不宜超过2m,并应引方止树叶、泥土和具他有害物质混入。 ③轻砂在堆放和运输时,宜采取防雨措施, 在气温5℃以上的季节施工时,可根据工程需要,对轻粗竹料进行预湿处理。预湿时间可根据外界气温和来料的自然含水状态确定,一般应提前半天或一天对骨料进行淋水、预湿,然后滤干水分进行投料。在气温5℃以下时,不宜进行预湿处理, (3)水要求同普通混凝土。

砌体结构实验报告

砌体结构实验报告 经过一学期的砌体结构学习,我们了解了什么是砌体结构,砌体结构的发展及应用。下面我将结合本学期所学内容对我校的个别砌体结构建筑进行分析。 一.砌体结构简介 砌体结构是用砖砌体、石砌体或砌块砌体建造的结构,又称砖石结构。由于砌体的抗压强度较高而抗拉强度很低,因此,砌体结构构件主要承受轴心或小偏心压力,而很少受拉或受弯,一般民用和工业建筑的墙、柱和基础都可采用砌体结构。我国的砌体结构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纪录。在历史上有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它是两千多年前用“秦砖汉瓦”建造的世界上最伟大的砌体工程之一;建于北魏时期的河南登封嵩岳寺塔为高40米的砖砌密檐式塔;建于隋大业年问的河北赵县安济桥,净跨37.37米,全长50.82米,宽约9米,拱高7.2米,为世界上最早的空腹式石拱桥,该桥已被美国土木工程学会选为世界第12个土木工程里程碑;还有如今仍然起灌溉作用的秦代李冰父子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等等。用砌体结构建造的房屋是我国最广泛的一种结构形式,在民用住宅建筑中约占90%以上,在整个建筑业中也占80%左右。我国砌体结构建筑一般大多采用粘土实心砖和混合砂浆砌筑、楼板及过梁等多采用预制钢筋砼构件。因此我国传统的砌体结构由于其组成的基本材料和连接方式,决定了它的脆性性质。 二.砌体结构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 砌体结构就是用砖砌体,石砌体和砌块砌体建造的结构,在我国已有相当长的应用历史,特别是建国以来,砌体结构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我国已从过去用砖石建造低矮的民房,发展到现在建造大量的多层住宅,办公楼等民用建筑和许多领域的工业建筑。60年代以来,我国的空心砖和砌块的生产和应用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近20年来,采用混凝土、轻骨料混凝土和加气混凝土,以及利用各种工业废渣、粉煤灰、煤矸石等制成的无熟料水泥煤渣混凝土砌块和粉煤灰硅酸盐砌块等在我国也有了较大发展,此外,我国在砌体结构理论方面也有了长足的进步。砌体是包括多种材料的块体砌筑而成的,其中砖石是最古老的建筑材料,几千年来由于其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能、易于取材、生产和施工,造价低廉,致今仍成为我国主导的建筑材料。但是我国的砌体材料普遍存在着自重大、强度低、生产能耗高、毁田严重、施工机械化水平较低,和耐久性、抗震性能较差等弊病。 三.实例说明

无机轻集料保温砂浆性能检测实验

暑期社会实践:无机轻集料保温砂浆性能检测实验报告 研究内容及意义 玻化微珠保温砂浆是指以玻化微珠,胶凝材料为主要成分,掺加其他功能组分制成的用于建筑物墙体保温的砂浆。而泡沫混凝土(Foamed Concrete, FC)是一种含有大量封闭气孔的新型轻质保温材料。但泡沫混凝土在工程切割中会产生很多无用边角料,称为FC板渣。现在很多厂家在生产泡沫混凝土的过程中会产生边角料,若把这些边角料作为无机填料掺到保温砂浆中,不仅可以解决掉厂家的废料处理问题,更能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现计划研究将FC板渣代替粉煤灰掺到保温砂浆当中,配置成新的配合比,探索一种具有更好性能的保温砂浆。应用于实际生产中,在充分利用废料的同时也有望提高保温砂浆的保温和轻质的性能,为国家的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这次的暑假社会实践我们就运河杯的研究项目“玻化微珠保温砂浆的性能优化”做了一个附属实验,即对玻化微珠保温砂浆进行了性能检测。 我们选用的配合比如表1-1中的B型所示,根据规定无机轻集料保温砂浆的性能应符合表4.3.1的要求。所以需要检测各项数据是否符合要求。 表4.3.1 无机轻集料保温砂浆的性能指标

1、导热系数单位测定 首先我们进行试块的制作。每个水平制作试块2个,尺寸为300mm×300mm×300mm,制作好的试块用聚乙烯薄膜覆盖成型后放在养护室里面放两天,然后再放到标准养护箱里养护至28天。 实验步骤大致为称量试块尺寸,计算砂浆的干表观密度,然后安置试块,在试块的初始温度不再变化后开始测定,我们先接通加热器电源,并且同时启动秒表,测量加热回路电流。我们加热的时间控制在5分钟左右,接着测量热源面上的热电势以及相对应的时间,最后关闭加热器,经过5分钟后再测一次热源面上的热电势和相对应的时间。

沥青路面面层用集料技术要求

道路工程材料作业 李诗琪1253432 1.沥青路面面层用集料技术要求(参考“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 一.粗集料 1.沥青层用粗集料包括碎石、破碎砾石、筛选砾石、钢渣、矿渣等,但高速公路和 一级公路不得使用筛选砾石和矿渣。粗集料必须由具有生产许可证的采石场生产或施工单位自行加工。 2.粗集料应该洁净、干燥、表面粗糙,质量应符合表4.8.2的规定。当单一规格集 料的质量指标达不到表中要求,而按照集料配比计算的质量指标符合要求时,工程上允许使用。对受热易变质的集料,宜采用经拌和机烘干后的集料进行检验。 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

根据百度百科,查阅以上各个指标的定义: 石料压碎值:压碎值是集料抵抗压碎的性能指标,它是按规定试验方法测得的被压碎碎屑的重量与试样总重量之比,以百分数表示。 洛杉矶磨耗损失:是以洛杉矶磨耗机的磨耗指标表示碎石道碴抵抗冲击、磨耗和边缘剪切等联合作用能力的参数。吸水率 吸水率:是表示物体在正常大气压下吸水程度的物理量。 坚固性:砂、卵石与碎石在自然风化和其他外界物理化学因素作用下抵抗破裂的能力。 用硫酸钠溶液法检验,试样经5次循环后其重量损失值应小于有关规定。 针片状颗粒含量:粗集料颗粒的最小厚度(或直径)方向与最大长度(或宽度)方向的尺寸之比小于0.4的颗粒 水洗法:将两类不同溶解性物质,同时通过水,其中一类能够溶解在水中,另外一类不能溶解,然后利用分液的方法将水层除去。 二.细集料 1.沥青路面的细集料包括天然砂、机制砂、石屑。细集料必须由具有生产许可证的采石场、采砂场生产。 2.细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的颗粒级配,其质量应符合表4.9.2的规定。细集料的洁净程度,天然砂以小于0.075mm含量的百分数表示,石屑和机制砂以砂当量(适用于0~4.75mm)或亚甲蓝值(适用于0~2.36mm或0~0.15mm)表示。 沥青混合料用细集料质量要求表4.9.2

露骨料透水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

露骨料透水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 摘要:露骨料透水混凝土路面是一项绿色环保技术,它不仅具有透水透气的特点,而且有美化环境的效果。本文介绍了通过对露骨料透水混凝土路面的原材料、整个施工过程及养护阶段的质量控制,提高施工的质量。 关键词:露骨料;透水混凝土;质量控制 abstract: the exposed aggregate pervious concrete pavement is a gree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it not only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ater and air, but also beautify the environment effe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quality control of exposed aggregate pervious concrete pavement materials, the whole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and maintenance, improve construction quality. keywords: exposed aggregate pervious concrete; quality control; 中图分类号:o21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前言 露骨料透水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相比,具有容重小、水的毛细现象不显著、透水性能大、水泥用量少以及施工简单等特性。当集中降雨时能减轻城市排水设施的负担,防止河流泛滥和水体污染,能使雨水迅速渗入地下,形成地下水,保持土壤湿度,调节城市空间的温度和湿度,改善城市热循环,反向蒸腾,缓解热岛效应。这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