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严重程度CRAMS评分法

创伤严重程度CRAMS评分法

创伤严重程度CRAMS评分法

注:得分<9分,重度创伤,≥9分,轻度创伤。

院前创伤评分的综述

院前创伤评分系统的研究应用概况 刘华 (广西柳州市工人医院,广西柳州 545005) 【关键词】创伤;创伤评分 创伤评分是将患者的生理指标、诊断名称等作为参数并予以量化和权重处理,再经数学计算得出分值以显示患者全面伤情严重程度的多种方案的总称。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创伤急救与多发伤学组认为创伤评分是对创伤严重程度、结局与救治质量进行评估,指导创伤患者分类救治的客观手段之一,创伤患者的损伤严重程度应采用创伤评分进行规范评估[1]。 20世纪50年代由De Haven首先提出损伤评分法[2],70年代开始逐步推广。多年来,学者们根据现场急救、拣送、院内救治工作决策、预测预后和创伤研究等不同需要建立了多种评分方案[3-4]。已经建立的评分方案可概括为3个类别:即用于现场急救和拣送的院前评分,用于急诊科和病房的院内评分以及用于ICU伤员的ICU评分。本文就常用的院前创伤评分系统进行综述。 1 院前创伤评分法的定义 院前创伤评分是指在事故现场或救护车上,急救人员根据所得数据(这类评分所依据的参数必须是不费时间或简略直观的定量指标,包括解剖、生理和病因)对伤情迅速作出判断和评估,并以此进行分类处理、转运并指导复苏,决定该伤员是否送创伤中心、大医院治疗或送一般医疗单位处理。其目的是把生命危险的重伤患者与一般创伤患者分开,从而对重伤患者实施及时有效的救治。同时急救现场常出现急救力量不足与伤员需要抢救的矛盾[5],借助创伤评分标准,形成规范化、标准化的工作流程可减少多余环节,提高工作效率[6]。 2 常用的院前创伤评分系统 2.1 昏迷指数评分法(glasgow coma scale,GCS)

创伤评分表

创伤评分表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创伤严重程度评分(T S评分)填表说明TS采用呼吸频率与幅度、动脉收缩压、毛细血管充盈情况以及GCS指标评估创伤的严重程度。各项指标分别按消失到正常给予评分,相加得TS值,最低为1分,正常为16分。在临床应用中发现TS值与伤员的PS存在一定的相关,TS值为13时死亡率大约为10%。 创伤评分表(TS) 评分值呼吸幅度毛细血管充盈呼吸频率(次/分)动脉收缩压(mmHg)GCS(分值) 0浅,困难无无0 1正常迟缓(<2s)1~9<503~4 2正常(>2s)>3550~695~7 325~3570~898~10 410~24≥9011~13 514~15 颅脑损伤格拉斯哥评分(GCS) 睁眼反应(E评分)言语反应(V评分)运动反应(M评分) 自动睁眼4回答正确5遵嘱运动6 呼唤睁眼3回答错误4刺痛定位5 刺痛睁眼2语无伦次3刺痛躲避4 不能睁眼1只能发声2刺痛屈肢**3 只能发声1刺痛伸肢*2 不能运动1 注:将E、V和M评分三项相加就是总的GCS评分值。**去皮质状态;*去大脑状态

姓名:性别:年龄:时间:年月日时分评分: 诊断: 评分值呼吸幅度毛细血管充盈呼吸频率(次/分)动脉收缩压(mmHg)GCS(分值)0浅,困难无无0 1正常迟缓(<2s)1~9<503~4 2正常(>2s)>3550~695~7 325~3570~898~10 410~24≥9011~13 514~15 颅脑损伤格拉斯哥评分(GCS) 睁眼反应(E评分)言语反应(V评分)运动反应(M评分) 自动睁眼4回答正确5遵嘱运动6 呼唤睁眼3回答错误4刺痛定位5 刺痛睁眼2语无伦次3刺痛躲避4 不能睁眼1只能发声2刺痛屈肢3 只能发声1刺痛伸肢2 不能运动1 评分人: 姓名:性别:年龄:时间:年月日时分评分: 诊断: 评分值呼吸幅度毛细血管充盈呼吸频率(次/分)动脉收缩压(mmHg)GCS(分值)0浅,困难无无0 1正常迟缓(<2s)1~9<503~4

急诊创伤的评估和分拣

急诊创伤的评估和分拣 急诊贵在“急”字上,急诊外伤病人的初步评估与处置程序,主要架构ABC的优先级和为了及早辨认出致命性的问题上,次级评估则是“从头到脚”的彻底检查,然后对病人作出拣伤分类,而外伤病人治疗的优先次序仍然依照ABC的原则。 下列急诊工作的主要内容及程序的正确顺序是? 1明确诊断;2急诊治疗;3迅速识别;4稳定生命指征;5病人处理 A.43215 B.34125 C.54231 处理外伤病人主要有两个阶段,包括院前急救和院内急救两大部分。院前急救包括:维持呼吸道畅通、控制外出血和休克、适当搬运病人和转送至适当的医院。现场紧急救护完毕后,应与后送医院连络并报告伤患的病情,与后送医院通讯连络的事项包括:病人基本资料、事故原因、受伤时间、受伤机制、生命征象、已做处理和预计到达时间。 一、初级评估及处置 1、初级评估(ABCDE) 急诊外伤病人评估与治疗的优先次序是基于伤害程度、生命体征是否稳定和受伤机制来决定。因此,外伤病人的初步处置应包括快速初级评估,稳定生命体征,详细再评估病人及初步确定治疗。此种外伤初步评估与处置程序,主要架构在ABC的优先级和为了及早辨认出致命性的问题,特别在院前急救阶段最为重要。 A: 维持呼吸道通畅及保护颈椎 B: 维持呼吸及换气功能 C: 维持循环及控制出血 D: 评估神智状况 E: 裸露伤患及防止失温 ●评估现场安全及传染病控制(如:戴手套、口罩或护目镜) 呼吸道与颈椎之维持●请伙伴先以双手将病人颈椎固定于中立姿势 ●打开并评估呼吸道 ●视情形放置口咽呼吸道或鼻咽呼吸道 呼吸●评估呼吸情形 ●视情形给予氧气治疗(如:以氧气面罩、鼻导管或苏醒球给氧) ●处理任何会影响呼吸的问题,如气胸 循环●检查脉搏 ●评估周边循环(如肤色、温度、指尖微血管充填时间) ●检查是否有严重出血情形,若有则马上加以止血 ●测量生命体征 残病程度●利用“A VPU”初步检查神经系统功能 ●颈托(上颈托前先检查是否有气管偏离、颈静脉怒张及颈椎异常情形) 暴露病人●视情形将病人衣物移除 ●快速检查是否有严重创伤伤口或骨折情形并处理 状况●如需要,在此阶段下决定立刻送医,若不需要,则继续执行二度评估

创伤严重程度ISS评分表

创伤严重程度I S S评分 表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患者损伤严重度评分(ISS)表 姓名:_________ 性别:____ 年龄:____岁就诊日期:___________ 简明损伤评分(AIS) —85(Ⅰ)患者总分:___________ 备注:AIS=6为最大损伤,损伤严重度评分自动确定为75分;△粉碎、移位或开放性骨折时加1分;▲有血、气胸或纵膈血肿时加1分。

简明损伤评分(AIS) —85(Ⅱ) 损伤部位 AIS分级(分值) 轻度(1 分) 中度(2分)重度(3分)严重(4分) 危重(5 分) 目前无法救 治 (6分) 腹部①擦伤、挫 伤,浅表裂 伤:阴囊、 阴道、阴 唇、会阴 ②腰扭伤 ③血尿 ①挫伤,浅表裂 伤:胃、肠系膜、 小肠、膀胱、输尿 管、尿道②轻度挫 伤,裂伤:胃、 肝、脾、胰 ③挫伤:十二指 肠、结肠 ④腰椎脱位、横突 或棘突骨折 ⑤腰椎轻度压缩性 (≤20%) ⑥神经根损伤 ①浅表裂伤:十二指 肠、结肠、直肠 ②穿孔:小肠、肠系 膜、膀胱、输尿管、 尿道 ③大血管中度挫伤、 轻度裂伤或血腹> 1000ml的肾、肝、 脾、胰 ④轻度髂动、静脉裂 伤后腹膜血肿 ⑤腰椎脱位或椎板、 椎弓根、关节突骨折 ⑥椎体压缩骨折>1个 椎骨或>20%前缘高度 ①穿孔:胃、十二指 肠、结肠、直肠 ②穿孔伴组织缺失: 胃、膀胱、小肠、输 尿管、尿道 ③肝裂伤(浅表性) ④严重髂动脉或静脉 裂伤 ⑤不全截瘫 ⑥胎盘剥离 ①重度裂伤伴组 织缺失或严重污 染:十二指肠、 结肠、直肠 ②复杂破裂: 肝、脾、肾、胰 ③完全性腰髓损 伤 躯干横断 四肢①挫伤: 肘、肩、 腕、踝 ②骨折、脱 位:指、趾 ③扭伤:肩 锁、肩、 肘、指、 腕、髋、 踝、趾 ①骨折:肱、桡、 尺、腓、胫、锁 骨、肩胛、腕、 掌、跟、跗、跖 骨、耻骨支或骨盆 单纯骨折 ②脱位:肘、手、 肩、肩锁关节 ③严重肌肉、肌腱 裂伤 ④内膜裂伤、轻度 撕裂:腕、肱、腘 动脉,腕、股、腘 静脉 ①骨盆粉碎性骨折 ②股骨骨折 ③脱位:腕、踝、 膝、髋 ④膝下和上肢断裂 ⑤膝韧带断裂 ⑥坐骨神经撕裂 ⑦内膜撕裂、轻度撕 裂伤:股动脉 ⑧重度裂伤伴或不伴 血栓形成:腋、腘动 脉,腘、股静脉 ①骨盆碾压性骨折 ②膝下外伤性离断、 碾压伤 ③重度撕裂伤:股动 脉或肱动脉 骨盆开放粉碎性 骨折 体表 ①檫/挫伤: 面/手≤25cm 身体≤50cm ②浅表裂 伤:面/手≤ 5cm身体≤ 10cm③一度 烧伤≤100% ④二度~三 度烧伤/脱套 伤<10%体表 面积 ①檫/挫伤:面/手 >25cm,身体> 50cm②裂伤:面/手 >5cm,身体>10cm ③二度或三度烧伤/ 脱套伤达10%~19% 体表面积 二度或三度烧伤/脱套 伤达20%~29%体表面 积 二度或三度烧伤/脱套 伤达30%~39%体表面 积 二度或三度烧伤 /脱套伤达 40%~89%体表面 积 二度或三度烧伤 /脱套伤≥90%体 表面积 备注: 计算ISS的一般原则:本法把人体分为6个区域,ISS是身体3个最严重损伤区域的最高AIS值的平方和,即 ISS=AIS12+AIS22+AIS32。ISS分值范围1~75分,当患者存在1处或多处AIS=6分损伤时,直接确定为ISS最高 值75分。 ISS≤16分为轻伤; ISS>16分为重伤; ISS>25分为严重伤。 ISS>20病死率明显增高,ISS>50存活率很低。

创伤评分法在不同年龄严重创伤患者急诊救治中的应用

创伤评分法在不同年龄严重创伤患者急诊救治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创伤评分法在不同年龄严重创伤患者急诊救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7年2月-2011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381例严重创伤患者,按照患者年龄将其分为老年组106例,非老年组275例,采用创伤重度程度评分(TRISS)应用于严重创伤患者,比较两组患者不同Ps值救治患者的死亡率。结果:非老年组患者Ps值在0.00~0.29的死亡率为65.4%,Ps值在0.30~0.49的死亡率47.9%,Ps值在0.50~0.79的死亡率为14.7%,Ps值在0.80~0.99的死亡率为3.6%,可见Ps值0.00~0.29的患者死亡率最高,且与其他Ps值患者死亡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患者Ps值在0.00~0.29的死亡率为71.4%,Ps值在0.30~0.49的死亡率55.2%,Ps值在0.50~0.79的死亡率为16.7%,Ps值在0.80~0.99的死亡率为5.0%,可见Ps值0.00~0.29的患者死亡率最高,且与其他Ps值患者死亡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Ps值两组间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伤评分法能够有效地指导不同年龄创伤患者急诊救治,帮助医护人员快速判定严重创伤患者的伤情,从而有效提高急诊救治的速度以及水平,值得在临床工作中进行推广。 标签:创伤评分法;不同年龄;严重 在我国人群的致死原因当中,致伤以及自然因素(如恶性交通事故、地震等)严重创伤患者的比例大,且救治的难度较大,因伤而导致残疾已经成为了残疾的一个主要原因之一[1]。在国外,医院运用创伤重度程度评分的方法以对创伤救治的质量进行评估已经有了十多年的运用经验,而此方式在我国却仍然处于起步阶段[2]。为探讨创伤评分法在不同年龄严重创伤患者急诊救治中的应用价值,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2月-2011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381例严重创伤患者,其中男283例,女98例,年龄20~87岁。致伤原因:交通伤171例,坠落伤59例,跌伤43例,锐器(包括火器)伤36例,意外伤32例,其他原因致伤40例。按照年龄阶段将381例患者分为老年组和非老年组,其中老年组106例,年龄55~87岁,非老年组275例,年龄20~54岁。 1.2 方法 记录每例患者在就诊时候的生理参数以及变量,以便计算出其TRISS评分值,然后通过文献[3-5]中所报道的数学模型以此计算出每例患者其预计生存概率,用Ps表示。其预计生活概率Ps的计算公式为:Ps=1/(1+e-b),公式中的b 计算公式为:b=b0+b1(RTS)+b2(ISS)+b3(Age)。其中e为自然对数之底,其值为2.718 282;而b0~b3分别为解剖、生理以及年龄的权重系数。其中RTS

创伤严重程度评分表

仅供个人参考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患者损伤严重度评分(ISS)表 姓名: _________ 性别:____ 年龄:_________ 岁就诊日期:_________________ 简明损伤评分(AIS) —85(1) 患者总分:_____________

备注:AIS=6为最大损伤,损伤严重度评分自动确定为75分;△粉碎、移位或开放性骨折时加1分;▲有血、气胸或纵膈血肿时加1分。

简明损伤评分(AIS)—85 (H) 计算ISS的一般原则:本法把人体分为6个区域,ISS是身体3个最严重损伤区域的最高AIS值的平方和,即ISS=AIS1 2+AIS22+AIS32。ISS分值范围1?75分,当患者存在1处或多处AIS=6分损伤时,直接确定为ISS最高值75分 ISS<16分为轻伤;ISS >16分为重伤;ISS >25分为严重伤。

ISS >20病死率明显增高,ISS> 50存活率很低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Nur f u r den pers?nlichen f u 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 Pour l ' e 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a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a des fins commerciales. TO员BKO g^A.nrogeHKO TOpMeno^b3ymoiflCH6yHeH u ac^ egoB u HHuefigo^^HM ucno 员B30BaTbCE B KOMMepqeckux qe 员EX. ____________ 以下无正文 __________

急诊创伤患者“严重程度评估”

急诊创伤的评估和分拣原则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急诊医学科 急诊贵在“急”字上,急诊外伤病人的初步评估与处置程序,主要架构ABC的优先级和为了及早辨认出致命性的问题上,次级评估则是“从头到脚”的彻底检查,然后对病人作出拣伤分类,而外伤病人治疗的优先次序仍然依照ABC的原则。 下列急诊工作的主要内容及程序的正确顺序是? 1明确诊断;2急诊治疗;3迅速识别;4稳定生命指征;5病人处理 A.43215 B.34125 C.54231 处理外伤病人主要有两个阶段,包括院前急救和院内急救两大部分。院前急救包括:维持呼吸道畅通、控制外出血和休克、适当搬运病人和转送至适当的医院。现场紧急救护完毕后,应与后送医院连络并报告伤患的病情,与后送医院通讯连络的事项包括:病人基本资料、事故原因、受伤时间、受伤机制、生命征象、已做处理和预计到达时间。 一、初级评估及处置 1、初级评估(ABCDE) 急诊外伤病人评估与治疗的优先次序是基于伤害程度、生命体征是否稳定和受伤机制来决定。因此,外伤病人的初步处置应包括快速初级评估,稳定生命体征,详细再评估病人及初步确定治疗。此种外伤初步评估与处置程序,主要架构在ABC的优先级和为了及早辨认出致命性的问题,特别在院前急救阶段最为重要。 A: 维持呼吸道通畅及保护颈椎 B: 维持呼吸及换气功能 C: 维持循环及控制出血 D: 评估神智状况 E: 裸露伤患及防止失温 ●评估现场安全及传染病控制 (如:戴手套、口罩或护目镜) 呼吸道与颈椎之维持 ●请伙伴先以双手将病人颈椎固定于中立姿势 ●打开并评估呼吸道 ●视情形放置口咽呼吸道或鼻咽呼吸道 呼吸 ●评估呼吸情形 ●视情形给予氧气治疗(如:以氧气面罩、鼻导管或苏醒球给氧) ●处理任何会影响呼吸的问题,如气胸 循环 ●检查脉搏 ●评估周边循环(如肤色、温度、指尖微血管充填时间) ●检查是否有严重出血情形,若有则马上加以止血 ●测量生命体征 残病程度 ●利用“AVPU”初步检查神经系统功能 ●颈托(上颈托前先检查是否有气管偏离、颈静脉怒张及颈椎异常情形) 暴露病人

创伤评分

1、创伤评分(TS) 得分 A.呼吸频率10~24 4 25~35 3 ≥36 2 1~9 1 0 0 B.呼吸方式正常 1 费力0 C.收缩压≥90mmHg 4 70~89 3 50~69 2 0~49 1 无颈动脉搏动0 D.毛细血管充盈 前额或嘴唇粘膜充盈时间短于2秒正常 2 充盈时间大于2秒延迟 1 无毛细血管充盈无0 E.Glasgow评分14~15 5 11~13 4 8~10 3 5~7 2 3~4 1 创伤总评分1~16 注:TS分数为A、B、C、D、E各项分数之和,分值愈低,伤情愈重。1~3分:生理 紊乱大,死亡率高达96%;4~13分:生理紊显著,抢救价值大;14~16分:生理紊乱小, 存活率高达96%。 创伤评分16 15 14 13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存活率(%)99 98 96 93 87 76 60 42 26 15 8 4 2 1 0 0 2、创伤指数(TI) 创伤指数 1 3 4 6 部位四肢躯干胸腹头、颈 损伤方式切割或挫伤刺伤顿挫伤弹贯穿伤 循环正常 B.P<13.6kPa P>100次/分 B.P<10.6kPa P>140次/分无脉搏 神志倦睡嗜睡伴昏迷昏迷 呼吸胸痛呼吸困难发绀呼吸暂停注:根据创伤的部位、损伤方式、循环、神志及呼吸各项得分相加,总分≤9分为轻度或 中度损伤; 10 分~16 分为重度损伤; ≥17 分为危重伤; ≥21分病死率剧增; ≥29分80% 患者于1周内死亡。

3、修正创伤评分(RTS) 呼吸频率(/分)收缩压(mmHg)GCS分值分值 10~29>90 13~15 4 >29 76~899~12 3 6~950~756~8 2 1~5<50 4~5 1 0 0 3 0 注:RTS评分=呼吸频率评分+收缩压评分+GCS评分;分值范围0~12分,RTS>11分:轻伤;RTS<11分:重伤;RTS<12分:送到创伤中心。 4、修正后的CRAMS 评分 项目记分 2 1 0 循环毛细血管充盈正常和收缩压 ≥100mmHg 毛细血管充盈迟缓或收缩压≤ 100mmHg 无毛细血管充盈或收缩压 ≤85mmHg 呼吸正常费力、浅或呼吸频率>35/分无自主呼吸 胸腹均无腹痛胸或腹有压痛连枷、板状腹或深的胸腹 穿透伤 运动正常(能按吩咐动作)只对疼痛刺激有反应无反应 言语正常(对打切题)言语错乱、语无伦次发音听不懂或不能发音注:按照表中循环、呼吸、胸腹压痛、运动、语言5个参数,各参数表现将共评为0~2 分共3 级,相加之积分为CRAMS值。其总分:CRAMS分值9~10分为轻伤;8~7分为 重伤,CRAMS≤6分为严重伤;CRAMS>7分:死亡率0.15%;CRAMS<7分:死亡率62%。

创伤评分表

创伤严重程度评分(TS评分)填表说明 TS采用呼吸频率与幅度、动脉收缩压、毛细血管充盈情况以及GCS指标评估创伤的严重程度。各项指标分别按消失到正常给予评分,相加得TS值,最低为1分,正常为16分。在临床应用中发现TS值与伤员的PS存在一定的相关,TS值为13时死亡率大约为10%。 创伤评分表(TS) 评分值呼吸幅度毛细血管充盈呼吸频率(次/分)动脉收缩压(mmHg)GCS(分值) 0 浅,困难无无0 1 正常迟缓(<2s)1~9 <50 3~4 2 正常(>2s)>35 50~69 5~7 3 25~35 70~89 8~10 4 10~24 ≥90 11~13 5 14~15 颅脑损伤格拉斯哥评分(GCS) 睁眼反应(E评分)言语反应(V评分)运动反应(M评分) 自动睁眼 4 回答正确 5 遵嘱运动6 呼唤睁眼 3 回答错误 4 刺痛定位5 刺痛睁眼 2 语无伦次 3 刺痛躲避4 不能睁眼 1 只能发声 2 刺痛屈肢** 3 只能发声 1 刺痛伸肢* 2 不能运动1注:将E、V和M评分三项相加就是总的GCS评分值。**去皮质状态;*去大脑状态

姓名:性别:年龄:时间:年月日时分评分: 诊断: 评分值呼吸幅度毛细血管充盈呼吸频率(次/分)动脉收缩压(mmHg)GCS(分值) 0 浅,困难无无0 1 正常迟缓(<2s)1~9 <50 3~4 2 正常(>2s)>35 50~69 5~7 3 25~35 70~89 8~10 4 10~24 ≥90 11~13 5 14~15 颅脑损伤格拉斯哥评分(GCS) 睁眼反应(E评分)言语反应(V评分)运动反应(M评分) 自动睁眼 4 回答正确 5 遵嘱运动6 呼唤睁眼 3 回答错误 4 刺痛定位5 刺痛睁眼 2 语无伦次 3 刺痛躲避4 不能睁眼 1 只能发声 2 刺痛屈肢3 只能发声 1 刺痛伸肢2 不能运动1 评分人: 姓名:性别:年龄:时间:年月日时分评分: 诊断: 评分值呼吸幅度毛细血管充盈呼吸频率(次/分)动脉收缩压(mmHg)GCS(分值) 0 浅,困难无无0 1 正常迟缓(<2s)1~9 <50 3~4 2 正常(>2s)>35 50~69 5~7 3 25~35 70~89 8~10 4 10~24 ≥90 11~13 5 14~15 颅脑损伤格拉斯哥评分(GCS) 睁眼反应(E评分)言语反应(V评分)运动反应(M评分) 自动睁眼 4 回答正确 5 遵嘱运动6 呼唤睁眼 3 回答错误 4 刺痛定位5

急诊创伤程度评估及分析

急诊创伤程度评估及分析 姓名:性别:年龄:地址:创伤原因: 就诊情况: RAPS和REMS评分表 分值 变量 0 1 2 3 4 5 6 脉搏 70-109 55-69 40-54 <40 110-139 140-179 >179 收缩压 90-129 70-89 (mmHg) 130-149 150-179 >179 呼吸 12-24 10-11 6-9 频率 25-34 35-49 >49 GCS >13 11-13 8-10 5-7 <5 年龄<45 45-54 55-64 65-74 >74 SpO2>89 86-89 75-85 <75 RAPS和REMS 评分注意事项: 参数取同一时间点 动态评分24小时最差值是指总分的最差值 血压最好由同一人反复测量,测量部位固定 测量外周血氧饱和的部位应固定 RAPS和REMS评分与病死危险性对应表 RAPS分值 REMS分值病死危险率 ≤7 ≤11 10% 8 16-17 50%

≥14 ≥24 100% 创伤指数(TI) 项目 记分 1 3 5 6 部位皮肤腰背部肢体胸部、骨盆头、颈、腹部 伤型裂伤挫伤刺伤、撕脱伤弹片伤、爆炸伤、骨折 脱位、瘫痪、血腹 血压外出血 70-100mmHg 50-70 mmHg <50 mmHg 脉搏正常 100-140次/分>140次/分无脉或<55次/分 呼吸胸痛呼吸困难、费力、浅快发绀、血气胸或反窒息或呼吸停止 或>36次/分常呼吸 神志嗜睡木僵或淡漠、答不切题浅昏迷、逆行健忘深昏迷、再昏迷 TI总分越高,伤情越重总分≤9 轻损伤,可门诊治疗;总分10~16 中度伤;总分≥17分重度伤,应住院治疗;总分≥21分死亡率剧增;总分≥29分 80%一周内死亡 分析: (注: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创伤严重程度评分表

创伤严重程度评分表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患者损伤严重度评分(I S S)表姓名:_________性别:____年龄:____岁就诊日期:___________ 简明损伤评分(AIS)—85(Ⅰ)患者总分:___________ (未完,转背面) 备注:AIS=6为最大损伤,损伤严重度评分自动确定为75分;△粉碎、移位或开放性骨折时加1分;▲有血、气胸或纵膈血肿时加1分。

简明损伤评分(AIS)—85(Ⅱ) 损伤部位 AIS分级(分值) 轻度(1 分) 中度(2分)重度(3分)严重(4分) 危重(5 分) 目前无法救 治 (6分) 腹部①擦伤、挫 伤,浅表裂 伤:阴囊、 阴道、阴 唇、会阴 ②腰扭伤 ③血尿 ①挫伤,浅表裂 伤:胃、肠系膜、 小肠、膀胱、输尿 管、尿道②轻度挫 伤,裂伤:胃、 肝、脾、胰 ③挫伤:十二指 肠、结肠 ④腰椎脱位、横突 或棘突骨折 ⑤腰椎轻度压缩性 (≤20%) ⑥神经根损伤 ①浅表裂伤:十二指 肠、结肠、直肠 ②穿孔:小肠、肠系 膜、膀胱、输尿管、 尿道 ③大血管中度挫伤、 轻度裂伤或血腹> 1000ml的肾、肝、 脾、胰 ④轻度髂动、静脉裂 伤后腹膜血肿 ⑤腰椎脱位或椎板、 椎弓根、关节突骨折 ⑥椎体压缩骨折>1个 椎骨或>20%前缘高度 ①穿孔:胃、十二指 肠、结肠、直肠 ②穿孔伴组织缺失: 胃、膀胱、小肠、输 尿管、尿道 ③肝裂伤(浅表性) ④严重髂动脉或静脉 裂伤 ⑤不全截瘫 ⑥胎盘剥离 ①重度裂伤伴组 织缺失或严重污 染:十二指肠、 结肠、直肠 ②复杂破裂: 肝、脾、肾、胰 ③完全性腰髓损 伤 躯干横断 四肢①挫伤: 肘、肩、 腕、踝 ②骨折、脱 位:指、趾 ③扭伤:肩 锁、肩、 肘、指、 腕、髋、 踝、趾 ①骨折:肱、桡、 尺、腓、胫、锁 骨、肩胛、腕、 掌、跟、跗、跖 骨、耻骨支或骨盆 单纯骨折 ②脱位:肘、手、 肩、肩锁关节 ③严重肌肉、肌腱 裂伤 ④内膜裂伤、轻度 撕裂:腕、肱、腘 动脉,腕、股、腘 静脉 ①骨盆粉碎性骨折 ②股骨骨折 ③脱位:腕、踝、 膝、髋 ④膝下和上肢断裂 ⑤膝韧带断裂 ⑥坐骨神经撕裂 ⑦内膜撕裂、轻度撕 裂伤:股动脉 ⑧重度裂伤伴或不伴 血栓形成:腋、腘动 脉,腘、股静脉 ①骨盆碾压性骨折 ②膝下外伤性离断、 碾压伤 ③重度撕裂伤:股动 脉或肱动脉 骨盆开放粉碎性 骨折 体表①檫/挫伤: 面/手≤25cm 身体≤50cm ②浅表裂 伤:面/手≤ 5cm身体≤ 10cm③一度 烧伤≤100% ④二度~三 度烧伤/脱套 伤<10%体表 面积 ①檫/挫伤:面/手 >25cm,身体> 50cm②裂伤:面/手 >5cm,身体>10cm ③二度或三度烧伤/ 脱套伤达10%~19% 体表面积 二度或三度烧伤/脱套 伤达20%~29%体表面 积 二度或三度烧伤/脱套 伤达30%~39%体表面 积 二度或三度烧伤 /脱套伤达 40%~89%体表面 积 二度或三度烧伤 /脱套伤≥90%体 表面积 备注: 计算ISS的一般原则:本法把人体分为6个区域,ISS是身体3个最严重损伤区域的最高AIS值的平方和,即 ISS=AIS12+AIS22+AIS32。ISS分值范围1~75分,当患者存在1处或多处AIS=6分损伤时,直接确定为ISS最高值75分。 ISS≤16分为轻伤;ISS>16分为重伤;ISS>25分为严重伤。 ISS>20病死率明显增高,ISS>50存活率很低。

急诊创伤的评估和分拣原则

急诊创伤的评估和分拣原则 急诊贵在“急”字上,急诊外伤病人的初步评估与处置程序,主要架构ABC的优先级和为了及早辨认出致命性的问题上,次级评估则是“从头到脚”的彻底检查,然后对病人作出拣伤分类,而外伤病人治疗的优先次序仍然依照ABC的原则。 下列急诊工作的主要内容及程序的正确顺序是? 1明确诊断;2急诊治疗;3迅速识别;4稳定生命指征;5病人处理 A.43215 B.34125 C.54231 处理外伤病人主要有两个阶段,包括院前急救和院内急救两大部分。院前急救包括:维持呼吸道畅通、控制外出血和休克、适当搬运病人和转送至适当的医院。现场紧急救护完毕后,应与后送医院连络并报告伤患的病情,与后送医院通讯连络的事项包括:病人基本资料、事故原因、受伤时间、受伤机制、生命征象、已做处理和预计到达时间。 一、初级评估及处置 1、初级评估(ABCDE) 急诊外伤病人评估与治疗的优先次序是基于伤害程度、生命体征是否稳定和受伤机制来决定。因此,外伤病人的初步处置应包括快速初级评估,稳定生命体征,详细再评

估病人及初步确定治疗。此种外伤初步评估与处置程序,主要架构在ABC的优先级和为了及早辨认出致命性的问题,特别在院前急救阶段最为重要。 A: 维持呼吸道通畅及保护颈椎 B: 维持呼吸及换气功能 C: 维持循环及控制出血 D: 评估神智状况 E: 裸露伤患及防止失温 ●评估现场安全及传染病控制(如:戴手套、口罩或护目镜) 呼吸道与颈椎之维持 ●请伙伴先以双手将病人颈椎固定于中立姿势 ●打开并评估呼吸道 ●视情形放置口咽呼吸道或鼻咽呼吸道 呼吸 ●评估呼吸情形 ●视情形给予氧气治疗(如:以氧气面罩、鼻导管或苏醒球给氧) ●处理任何会影响呼吸的问题,如气胸 循环 ●检查脉搏 ●评估周边循环(如肤色、温度、指尖微血管充填时间)

创伤严重程度ISS评分表.docx

患者损伤严重度评分 (ISS) 表 姓名: _________性别:____年龄:____岁就诊日期:___________ 简明损伤评分(AIS)—85(Ⅰ)患者总分:___________ AIS 分级(分值) 损伤部位 目前无法轻度( 1危重( 5 救治中度(2 分)重度( 3 分)严重( 4 分) 分)分) (6 分)

① 头部①意外事故①昏迷 1~6h①昏迷 1 ~①昏迷伴①碾压骨外伤致记忆丧失 ②昏迷< 1h 6h,伴神经障有不适当折 后,头 ②嗜睡、木伴神经障碍碍的动作 ②脑干碾 痛头晕 僵、迟钝,②昏迷 6 ~②昏迷>压撕裂③ ③颅底骨折 ② 颈椎能被语言刺24h24h断头 损伤,激唤醒③昏④粉碎、开放 ③ 仅对疼痛③脑干损④颈 3 以 迷< 1h或凹陷性颅 无骨折 刺激有恰当伤上颈髓下 顶骨折、脑挫 ④单纯颅顶 裂伤、蛛网膜反应 ④颅内血 轧、裂伤 骨折 下腔出血⑤ ④ 颅骨骨折肿> 或完全断⑤甲状腺挫颈动脉内膜性凹陷> 2cm100ml 裂,有或 伤撕裂、血栓形无骨折 头 ⑤脑膜破裂⑤颈 4或颈 成 部 ⑥臂丛神经或组织缺失以下颈髓 损伤⑥喉、咽挫伤 ⑥ 颅内血肿 完全损伤 ⑦颈椎棘突⑦颈髓挫伤≤ 100ml⑦颈 或横突骨折 ⑧ 颈椎或椎 髓不完全损 或移位 板、椎弓跟或 伤⑧ 喉压轧 ⑧颈椎轻度关节突脱位 伤 压缩骨折或骨折⑨ 颈动脉内 (≤ 20%) ⑨> 1 个椎体 膜撕裂、血栓 形成伴神经 的压缩骨折 障碍 或前缘压缩 >20%

① 角膜①颧骨、眶① 视神经挫LeFort Ⅲ型 擦伤②骨、下颌体伤骨折 舌浅表或下颌关节 ② LeFort Ⅱ 裂伤突骨折 型骨折 ③鼻骨②LeFort Ⅰ 面 或颌骨型骨折③巩 部 骨折△膜、角膜裂 伤 ④ 牙齿 折断、 撕裂或 脱位

损伤严重程度简化评估表﹙AIS ISS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急诊中心多发伤 损伤严重程度简化评估表﹙AIS-ISS98﹚ 注:本评分表是浙二医院急诊中心根据科室收治的常见多发伤而制作的简化表,并没有覆盖所有的创伤,评分时最好参照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编译的“简明损伤定级标准”重庆:重庆出版社,如果出现没有覆盖的病种,请根据实际严重度评分。 一、头颈AIS值 1 A 头痛或眩晕,体检和X线检查无异常发现 B 头皮裂创,面部裂创 C. 头皮下血肿,帽状腱膜下血肿 2 A意识丧失<1小时B颅骨骨折无移位 C骨膜下血肿 3 A 意识丧失<1小时,伴神经功能异常 B. 闭合性颅骨骨折有移位,凹陷骨折,粉碎骨折 C. 颈椎骨折无颈髓损伤 D. 颈部皮下气肿,吞咽困难 4 A意识丧失1~6小时,伴 a. 单瘫、偏瘫、截瘫、四肢瘫 b. 脑膜刺激症 c. 共济失调 d. 病理反射阳性 B. 复杂性颅骨骨折 C 颅底骨折伴鼻漏、耳漏、Battle征 D. 颅神经损伤(Ⅰ、Ⅱ、Ⅲ、Ⅳ、Ⅴ、Ⅵ、Ⅶ、Ⅷ、Ⅸ、Ⅹ、Ⅺ、Ⅻ) E 呕血、咯血、呼吸困难 F 颈部血肿 5 A 意识丧失>24小时B意识丧失,呈现异常活动 C 颅内高压: a. 进行性血压升高 b. 瞳孔不等大,光反射迟钝消失 c. 脑疝:小脑幕切迹疝扣带回疝枕骨大孔疝 D颈髓C4或C4以下损伤:四肢瘫痪 E 气道阻塞 6 A(挤压伤)颅骨和脑的广泛破坏B脑干撕裂伤C脑干大片毁损伤(挤压伤) D 脑干穿通伤E头部离断F颈髓挫伤C3或C3以上,有/无骨折或/和脱位 G颈髓撕裂伤C3或C3以上, 有/无骨折或/和脱位 二、面部 AIS值 1 A 眼部(眼睑、结合膜、角膜、色素层)擦伤或挫伤(左、右) B. 牙齿咬合错位,牙齿松动C鼻变形 2 A 上颌骨骨折无移位 B 下颌骨骨折无移位 C 颧骨骨折无移位 D 眼及附件裂创,视网膜剥离(左、右) E 牙齿脱落 F 鼻衄,鼻肿胀 G 面神经损伤(左、右) 3 A 眼球丧失(左、右),视神经撕脱,眼眶骨折(左、右) B 上颌骨骨折有移位 C 下颌骨骨折有移位 D 颧骨变形 4 A上颌骨骨折,失血量>20℅ 三、胸部AIS值 1 A轻度胸壁挫伤或擦伤 2 A. 单发肋骨骨折 B. 锁骨骨折 C 严重胸壁挫伤,开放性胸壁软组织伤,无血气胸,无呼吸窘迫 3 A 多发肋骨骨折,无呼吸窘迫 B. 一侧闭合性气胸(左、右) C一侧血胸<1500ml(左,右) D. 膈肌破裂 E. 皮下气肿 F. 胸椎骨折无脊髓损伤 G 轻度肺挫伤PaO2>60mmHg和(或)PaCO2<50mmHg,单侧肺挫伤 4 A 开放性胸壁损伤 B. 反常呼吸,连枷胸 C 开放性气胸或两侧闭合性气胸 D. 两侧血胸或进行性血胸>1500ml E 纵隔气肿 F. 心包损伤无心包填塞征

创伤指数(TI)评分在急诊创伤诊疗中的应用

创伤指数(TI)评分在急诊创伤诊疗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6-04-26T11:20:27.877Z 来源:《心理医生》2015年9期供稿作者:赵兴志[导读] 江苏省昆山市康复医院急诊科江苏昆山 215314)创伤呈不断增多之势。青壮年为多发人群,其潜在寿命丧失年数(years of potential life lost,YPLL)远大于其他疾病[1]。 赵兴志 (江苏省昆山市康复医院急诊科江苏昆山 215314) 【摘要】目的:总结创伤指数(TI)在急诊创伤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16例急诊创伤病人应用创伤指数(TI)评分进行严重程度评估,追踪其伤情、去向和1月内预后,统计分析创伤指数(TI)评分与患者伤情、去向、预后的相关性及临床价值。结果:按TI评分划分轻度伤组65例,重伤组53例,严重伤组12例,极严重组6例;普通病房住院人数57例,转上级医院ICU住院人数19例;一个月预后:1月后存活人数108例,病死人数8例。结论:创伤指数(TI)评分分值与急诊创伤患者伤情、收住院、转上级医院、病死呈正相关,有区分急诊创伤患者可能存活和可能死亡的能力,适用于对急诊创伤患者快速临床严重程度评估,尤其是对合理分流创伤患者有较高的临床价值,适宜基层医院推广。 【关键词】创伤指数(TI);急诊创伤;严重程度评估 【中图分类号】R6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09-0046-02 随着城市建设和交通的高速发展,创伤呈不断增多之势。青壮年为多发人群,其潜在寿命丧失年数(years of potential life lost,YPLL)远大于其他疾病[1]。在急诊抢救工作中强调第一时间对患者病情判断的准确率和抢救成功率[2],要求急诊医生要在最短时间内对患者进行紧急病情评估并得出结论、正确处置。创伤指数由Kirkpatriek等提出,是依据伤员在创伤后的循环功能,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呼吸功能及创伤部位、类型而量化、确定的,是评价创伤程度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可以给抢救创伤、诊断方向、思路和分诊起到指引作用。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5年6月~10月经本院急诊科诊治及院前急救的急诊创伤患者116例,男67例,女49例;年龄18~66岁,平均年龄(33.2±7.2)岁,创伤至医生接诊时间20min~7.5h,平均为(1.1 ±0.8)h。 1.2 方法 所有入选病例入急诊科时按创伤指数(TI)评分的要求(如下图)即刻评分。 1.3 依据创伤指数(TI) 评分将伤情严重程度分层为: TI≤9分为轻伤组;TI=10~16分为重伤组;TI=17~20分为严重伤组;TI≥21分为极严重伤组。 1.4 患者分流去向 用急诊救治后TI分值指导伤员的处置及分流去向。2~9分在急诊治疗观察;10~16分需住院治疗;17~20分常需住院抢救,≥21分则病情危重,就地抢救或直接到手术室、ICU急救[3]。 2.结果 按TI评分划分轻伤组65例,重伤组53例,严重伤组12例,极严重组6例。普通病房住院人数57例,转上级医院ICU住院人数19例。一个月预后:1 月后存活人数108例,病死人数8例。 3.结论 国外学者报道,创伤后死亡的伤员常发生于创伤现场,约占50%,30%死于创伤早期,20%死于创伤后期并发症。因此强调“黄金一小时”之学说[4]。创伤指数的方法很多,各有长处,在急诊条件下,TI记分法简便、快捷,用于院前和急诊室快速评估伤情、指导救治和转运的一种简单有效方法,在创伤急救的首要环节中起着积极的作用。[3]TI评分的应用能使我们及时发现并紧急处理危及生命的创伤;使开放性创面免受再污染,减少感染,防止损伤进一步加重;对重度和特重度颅脑伤的严重程度表达比较充分。但也有不足之处,如未能反应伤员伤后的生理变化;未能反应年龄、性别和伤前健康状况对伤情的影响;一个区域只能取一个损伤最严重的部位等等。复杂病例需要结合其他评分方法。 总之,创伤指数(TI)评分分值与急诊创伤患者伤情、收住院、转上级医院、病死呈正相关,有区分急诊创伤患者可能存活和可能死亡的能力,适用于对急诊创伤患者快速临床严重程度评估,尤其是对合理分流创伤患者有较高的临床价值,适宜基层医院推广。【参考文献】 [1]王正国.创伤救治研究新进展[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9,18(4):341—343.

创伤评分

创伤评分 创伤评分是以量化标准来判定伤员损伤的严重程度,及时进行分类救治,指导创伤救治,预测创伤结局以及评估救治质量。目前已建立的创伤评分系统,按病情评估作用,可分为量化系统和预后/比较系统,按数据依据来源,分为生理评分、解剖评分和综合评分;按使用场合,可分为院前评分、院内评分和ICU评分。常用的有: 1、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 GCS是根据睁眼、语言和运动3项检测指标应用评分的方法来估计伤员的意识障碍程度。GCS 评分为3项记分相加,即E+V+M记分的之和,分值范围为3~15分。 GCS昏迷评分 睁眼(E)语言(V)运动(M) 4自动睁眼 5回答切题 6能按吩咐动作 3呼唤睁眼 4言语不妥 5对刺痛能定位 2刺痛睁眼 3答非所问 4对刺痛能躲避 1不睁眼 2只能发音 3刺痛肢体屈曲 1不能言语 2刺痛肢体过伸 1不能运动(无反应) 意识状态正常者为满分即15分,分值愈低、意识障碍愈严重,积分<8者多显示脑损害严重,常定为昏迷,其预后不良。按意识障碍的差异将其分值分为三种程度即轻度:13~15分;中度:9~12分;重度:3~8分。 2、创伤记分(trauma scote,TS) 依据呼吸、循环、中枢神经以及毛细血管充盈状况、意识状态等5项生理检测指标,应用数字分级方法来评价伤员的生理状态,创伤评分为5项积分相加,即A+B+C+D+E积分的总和,分值范围为1~16分。生理状态正常者为16分,分值愈少,伤情愈严重。1—3分:生理紊乱大,死亡率高达96%。4—13分:生理紊乱显著,失治易于死亡,而治疗可能存活,抢救价值很大。14—16分:生理紊乱小,存活率高达96%。 创伤评分(TS) 呼吸(A) 呼吸幅度(B) 收缩压(C) 毛细血管充盈(D) GCS总分(E) 等级积分等级积分等级积分等级积分等级积分10~24 4 正常 1 >90 4 正常 2 14~15 5

演示文档创伤评分表.doc

.精品. 创伤严重程度评分(TS评分)填表说明 TS采用呼吸频率与幅度、动脉收缩压、毛细血管充盈情况以及GCS指标评估创伤的严重程度。各项指标分别按消失到正常给予评分,相加得TS值,最低为1分,正常为16分。在临床应用中发现TS值与伤员的PS存在一定的相关,TS值为13时死亡率大约为10%。 创伤评分表(TS) 评分值呼吸幅度毛细血管充盈呼吸频率(次/分)动脉收缩压(mmHg)GCS(分值) 0 浅,困难无无0 1 正常迟缓(<2s)1~9 <50 3~4 2 正常(>2s)>35 50~69 5~7 3 25~35 70~89 8~10 4 10~24 ≥90 11~13 5 14~15 颅脑损伤格拉斯哥评分(GCS) 睁眼反应(E评分)言语反应(V评分)运动反应(M评分) 自动睁眼 4 回答正确 5 遵嘱运动 6 呼唤睁眼 3 回答错误 4 刺痛定位 5 刺痛睁眼 2 语无伦次 3 刺痛躲避 4 不能睁眼 1 只能发声 2 刺痛屈肢** 3 只能发声 1 刺痛伸肢* 2 不能运动 1 注:将E、V和M评分三项相加就是总的GCS评分值。**去皮质状态;*去大脑状态

姓名:性别:年龄:时间:年月日时分评分: 诊断: 评分值呼吸幅度毛细血管充盈呼吸频率(次/分)动脉收缩压(mmHg)GCS(分值) 0 浅,困难无无0 1 正常迟缓(<2s)1~9 <50 3~4 2 正常(>2s)>35 50~69 5~7 3 25~35 70~89 8~10 4 10~24 ≥90 11~13 5 14~15 颅脑损伤格拉斯哥评分(GCS) 睁眼反应(E评分)言语反应(V评分)运动反应(M评分) 自动睁眼 4 回答正确 5 遵嘱运动 6 呼唤睁眼 3 回答错误 4 刺痛定位 5 刺痛睁眼 2 语无伦次 3 刺痛躲避 4 不能睁眼 1 只能发声 2 刺痛屈肢 3 只能发声 1 刺痛伸肢 2 不能运动 1 评分人: 姓名:性别:年龄:时间:年月日时分评分: 诊断: 评分值呼吸幅度毛细血管充盈呼吸频率(次/分)动脉收缩压(mmHg)GCS(分值) 0 浅,困难无无0 1 正常迟缓(<2s)1~9 <50 3~4 2 正常(>2s)>35 50~69 5~7 3 25~35 70~89 8~10 4 10~24 ≥90 11~13 5 14~15 颅脑损伤格拉斯哥评分(GCS) 睁眼反应(E评分)言语反应(V评分)运动反应(M评分) 自动睁眼 4 回答正确 5 遵嘱运动 6 呼唤睁眼 3 回答错误 4 刺痛定位 5 刺痛睁眼 2 语无伦次 3 刺痛躲避 4 不能睁眼 1 只能发声 2 刺痛屈肢 3

创伤评分.

创伤评分系统 (ISS-RTS-TRISS) 一、损伤严重度评分(ISS) (一)、ISS定义:身体3个最严重损伤区域的最高AIS分值的平方和。 (二)、简明损伤定级法AIS: 1、何谓AIS:AIS是对器官、组织的损伤进行量化的手段。按损伤程度、对生命威胁性的大小将每个器官的每一处损伤评为1—6分。标记为AISX,(X为1~6或9)。目前执行的是AIS-90版的评分原则。 2、AIS-90的评分原则: AIS-90的评分原则 分数(分级)意义举例标记 1 轻度伤一般区域皮肤伤(10cm或100c㎡) AIS1 2 中度伤脾浅表的挫伤AIS2 3 较重伤包膜下脾破裂AIS3 4 严重伤,但无生命危险脾段破裂,组织丢失AIS4 5 危重伤,具有死亡可能脾门破裂,大块毁损AIS5 6 极重伤,基本无法抢救脑干伤、头颈离断、躯干横断、肝撕脱AIS6 9 有伤不详(NFS)资料不详,无法评分者AIS9 NFS:指伤势缺乏进一步描述,评分从低。 (三)、ISS评分原则 1、ISS的有效范围为1—75。 2、ISS=75只见于两种情况:(1)有三个体区都含有AIS5的损害。根据ISS 的定义,52+52+52=75计算结果是75。(2)规定全身任何一个损伤达到AIS6,则ISS自动升值为75。 3、当AIS评分为9即“xx损伤NFS”时,9不能用来计算ISS值。 (四)、ISS法的人体分区(六区): 1、头颈:包括颅、脑、颈部、颈椎和颈脊髓。 2、面部:包括五官和颌面部软组织与骨骼。 3、胸部:胸壁软组织和骨性胸廓、胸内脏器、膈肌、胸椎和胸段脊髓。 4、腹部和盆内脏器:腹壁、腹腔和盆腔脏器、腰椎和腰部脊髓与马尾。 5、四肢、骨盆和肩胛带损伤:扭伤、骨折、脱位和断肢;但不包括颅骨、脊柱、肋骨架损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