掺杂硅烯的第一性原理计算(DOC)

掺杂硅烯的第一性原理计算(DOC)
掺杂硅烯的第一性原理计算(DOC)

题目掺杂硅烯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学生姓名张正龙学号1210014048 所在学院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物理学1202

指导教师潘峰

完成地点陕西理工学院

2016 年6 月5 日

掺杂硅烯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张正龙

(陕西理工学院 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 物理学专业 2012级(2)班 陕西 汉中 723001)

指导教师:潘峰

[摘 要] 硅烯是一种新型的二维材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研究体系,其结构与石墨烯的结构类似。由于石墨烯固有的“零带隙”,使其通过一些化学方法打开的带隙难以控制。而硅烯本身不仅具有独特的电子性质,而且能通过吸附、掺杂等原子层面的方法对其电子结构进行设计与改性。制备硅烯和研究硅烯的电子结构已经成为了目前研究的一个重点,而且打开并且硅烯的能量带隙也是研究其电子性质的重点。本文主要介绍了完美硅烯的结构和掺杂原子等原子层面的修饰手段对硅烯电子结构进行设计和修改,并分析对其电子结构的影响。本文主要利用基于第一性原理的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方法并借助MS 计算软件的计算和图像显示,研究了掺杂钾原子对打开硅烯能隙的影响以及研究如何打开能隙的新途径。

[关键词]第一性原理;密度泛函理论;硅烯;能隙

引言

硅烯,是一种新型的二维材料,是一种单元子层的二维硅薄膜[1],其结构与石墨烯的结构类似,目前已经能在实验上成功制备。通过理论计算,我们知道了位于同一个平面的硅原子组成的二维材料不是很稳定,硅原子更加倾向于形成原子不共面的上下翘曲结构。所以与石墨烯不同的是,石墨烯的结构是一种平面的二维蜂窝状结构,而硅烯也是六元环结构,只是六元环中有三个硅原子向上翘曲。硅烯的这种弱翘曲结构让其产生了许多异于石墨烯的优良电子性质。硅烯具有更强的自旋-轨道耦合,可以在它的狄拉克点打开能量带隙,并且比石墨烯由于自旋打开的能量带隙大得多,也对电场有更强的反应,能与外来的原子、分子发生相互的作用。

硅烯具有极高的载流子迁移率,极适合制作成为高效率的场效应管,而打开硅烯的能量带隙是它面向电子器件应用的关键,是以硅烯能量带隙的打开成为了实现应用的关键问题。在本文中,我们通过Material Studio 软件用碱金属原子钾原子对硅烯中的硅原子进行替换,通过分析其能带图和态密度图,进而计算硅烯的能量带隙,研究是否打开硅烯中的能量带隙,并且通过和完美硅烯的能量带隙图的对比,研究打开能量带隙的新方法。

1 计算方法及计算软件 1.1 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

量子力学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 [2],仅仅只需要五个物理基本常数来计算:即电子质量、电子电量、普朗克常数、光速、和玻尔兹曼常数,通过对薛定谔方程求解获得材料的电子结构,就预测微观体系的性质和状态而不需要依赖于任何实验经验常数,进而预测材料的组成成分、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

第一性原理算法对于两个电子以上的多电子体系,很难求出解析的解,需要通过计算机的计算能力来计算,但是半经验法就有优势就是复杂体系效果会更加好一些。实践证明:这两种方法是互补的,不排斥的,可以一同使用,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计算机模拟得到的参数带入半经验法去描述物质的性质,进而去发现和解决问题。 我们得到两个电子以上的薛定谔方程为, ?(,)(,)H H r R E r R ψψ= (1.1)

可以计算出的哈密顿量为,

?()()(,)N e ee NN Ne

H T T T r V R V r R =++++ (1.2) 222j N R j j T M ?∑(R )=-

(1.3)

222i e r i i T m ?∑(r )=- (1.4) 2

ee ,1()2i i i i e V r r r ''

=-∑ (1.5) ,1()()2NN N j j j j V R V R R ''=-∑

(1.6) ,(,)()Ne e N j j i j V r R V

r R -=--∑ (1.7)

以上方程表示的是描述固体的非相对量子力学的基础,其中T N 表示原子核的动能,T ee 表示电子的动能,V ee 表示电子与电子之间的库伦相互作用,V NN 表示原子核与原子核之间的相互作用,V Ne 表示原子核与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1.2 密度泛函理论(DFT)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量子力学一种最流行的表达方式就是波动力学薛定谔的形式,这是波函数及其运动方程的核心-薛定谔方程。对于给定的系统中,我们可以得到全部的信息都包含在该系统的波函数。对一个外势场?(r)中的N 电子体系,量子力学的波动力学范式可以表示成

12()(,......)N r r r r υ?ψ?可观测量 (1.8) 即对给定的外势,将其带入薛定谔方程计算可以得到电子波函数,进一步通过波函数来计算力学量算符的期望值就可以得到我们所需要的全部可观测量的期望值。电子密度是这些可观测量中的一个,

333*2322()...(,...)(,...)N N N n r N d r d r d r r r r r r r =ψψ??? (1.9)

目前有很多方法可以用来解薛定谔方程,比如物理中基于费曼图和格林函数的微扰方法。

当用量子力学处理真实的物理化学体系时,传统的波动力学方法便显的有点不能满足条件,不能满足我们所需要处理的问题。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仅仅只需要与实验相关的信息,如能量、密度等简单容易通过测量得到的信息。所以,我们希望可以通过使用一些简单的物理量来构造并且完善我们的理论。单粒子格林函数G (r,t ;r',t')就是这样的一个物理量。我们可以通过Dyson 方程求解单粒子格林函数,从单粒子格林函数中,我们得到单粒子密度矩阵为,

(,)lim (,;,)t t r r i G r r t t γ'→'''=- (1.10)

或者等价的

333*2322(,)...(,...)(,...)N N N r r N d r d r d r r r r r r r γ''=ψψ??? (1.11)

通过密度矩阵,我们可以求得所有单体算符的期望值。因为从格林函数到密度矩阵的计算过程中丢到了一些信息,我们不能简单直接的从密度矩阵求出哈密顿量的期望值,我们需要先获取实验上直接可观测的粒子密度,

n()(,)|r r r r r γ'→'=

(1.12)

然而,从密度矩阵到密度的过程中,我们又进一步的丢掉了密度矩阵中的一些相关信息。

但是,通过密度泛函理论(DFT )我们知道[4],至少在仅仅考虑基态的条件下,从波函数、格林函数、密度矩阵到密度的计算中,我们并没有丢失掉任何相关的信息。在密度泛函理论中,电子密度不仅仅是众多可观测量中的一个,也是可用来计算其他可观测量的一个基本物理量。所以,量子力学的密度泛函理论范式可以表示成,

12()(,......)()N n r r r r r υ?ψ? (1.13) 由于粒子密度仅仅是空间坐标的函数,这意味着密度泛函理论(DFT)已经可以将3N 维波函数问题简化成为3维粒子密度问题,这样相对十分简单直观。

在实际使用时,密度泛函理论经常以推广的自旋极化形式出现,这时的基本变量是每个自旋的电荷密度n ↑和n ↑。由此可以得到总的电荷密度和自旋极化密度。 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DFT ),一种研究多电子结构的量子力学方法,是基于量子力学和波恩-奥本海默绝热近似的从头算法中的一种解法。这一方法构建在一个著名定理的基础上,也就是Hohenberg-Kohn 定理。

Hohenberg-Kohn 定理主要分为两部分:

定理一:不计自旋的全同费米子系统非简并基态的所有性质都是粒子密度函数的唯一泛函。该定理保证了粒子密度作为体系的基本物理量的合法性.

定理二:给出了密度泛函理论的变分法:即对于一个给定的外势,真实电子密度使能量泛函取得最小值为,

[]00000tot tot tot E E n T n V n U n E n ????????==++≤???????? (1.14)

其中,n 0是真是电子密度函数,而T 、V 和U 分别是多电子系统的动能,电子在外势场中的能量以及电子与电子之间相互作用的能量。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很多人都认为基态密度不仅决定了波函数,还唯一地决定了外势()r υ,然而,最近的研究表明,在密度泛函理论中,自旋密度或者是密度其实都是无效的。这时,基态密度仍然决定了波函数,但这并不唯一的解决外势的问题,这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非唯一性问题。另外的一个概念就是所谓的表示问题:(1)对一个任意给定的非负密度是否一定可以写成公式(1.11)所表示的形式?(2)对任意如公式(1.11)所示的密度是否一定是某个外势对应的基态密度?这两个问题中前者被称为N -问题后者被称为V -问题[3]。

Kohn-Sham 方程:

接下来剩下的问题就是能量泛函的具体表述形式问题。在公式(1.14)中的T 和U 的具体形式其实是未知的。Kohn 和他的博士后沈吕九一起解决了能量泛函的具体表述形式问题[4]。他们引进了一个是假设的非相互作用的多电子体系,一个是具有相同的电子密度相互作用的多电子体系。因为电子密度一般都可以表示成轨道形式(即N -表示问题),通过计算这个假想的非相互作用体系的动能算符期望值就可以非常简单的写成各电子动能的和,

[]23*2

s ()()2N i

i i T n d r r r m =-???∑? (1.15)

其中,()i r ?是密度函数对应的Kohn-Sham (KS )轨道。仿照TF 模型的处理方法,可以用哈特里项写出U 的主要部分,

[][]2

33()()2||H q n r n r U n U n d r d r r r ''≈='-?? (1.16)

至此,我们就得到一个很自然的关于能量泛函中未知项(交换相关泛函)的定义,

()()x c t o t s H

s H E E T V U T T U U =---=-+- (1.17)

将能量泛函对KS 轨道进行变分就可以获得著名的KS 方程,

21(()()())2e x t H x c i i i r r r υυυ-?+++?=∈? (1.18) 其中,υext (r )、υH (r )和υxc (r )分别是外势、哈特里势和交换相互势。在求解KS 方程中,我们只需要自洽求解KS 方程。这种自洽求过程通常被称为自洽场(SCF )方法。当我们得到一个自洽收敛的电荷密度n 0后,我们就可以通过计算得到系统的总能,

[]2

3300000()()()()2||N i xc xc i n r n r q E d r d r r n r E n r r υ''=∈--+'-∑?? (1.19)

其中, ?i 就是是KS 方程的本征值。

应该指出的是,从我们得到KS 方程的过程中可以清楚的知道,KS 本征值和KS 轨道在计算中都仅仅只是一个辅助量,本身没有直接的物理意义。唯一的例外是最高占据KS 轨道的本征值。如果我们用?N (M )表示N 电子体系的第M 个KS 本征值,那么我们可以严格的证明?N (N )= -I 和?N +1(N +1)= -A ,其中I 和A 分别是N 电子体系的电离能和电子亲和能。另一方面,从使用的角度来说,KS 本征值和KS 轨道已经是体系中真实单粒子能级和波函数的很好近似。 1.3 Material Studio 软件介绍

Material Studio 是一种具有多种先进算法的模拟工具,是美国Accelrys 公司生产的新一代材料计算软件。可以帮助研究者构建、显示和分析分子、固体及表面的结构模型,并研究、预测材料的相关性质。无论是构型优化、能量计算,还是量子力学计算,都可以通过简单的操作获得切实可靠的数据。提供了搭建分子、晶体及高分子材料结构模型所需要的所有工具Materials Visualizer 。可以操作、观察及分析结构模型、处理图表、表格或文本等形式的数据。

在本文中,我们主要通过MS 软件来构建出硅烯的结构,通过Castep 对其的结构优化,来计算完美硅烯和掺杂钾原子的硅烯的能量带隙、总态密度和分态密度。

2硅烯及其性质简介

2.1 硅烯的结构

T.K 等人在研究第VI 主族其他元素是不是存在类石墨烯的单原子结构时[5][6],证明了这些原子均存在类石墨烯的结构,如硅等也可以形成一个单层的六元环结构,不同的是,它们的原子并不在一个平面内,相邻的两个原子之间有一个高度差,整体是一个存在褶皱或者翘曲单层六元环结构。

而Cahangirow 的研究表明有褶皱的硅烯结构才是最稳定的[7],如图2.1(b )。从结构上看,硅—硅键长约为0.23nm ,与sp 2杂化的碳—碳键相比会长的多,相互作用也会变弱一些,这不同于平面蜂窝状结构的石墨烯,硅烯结构是有褶皱的,即上下两层硅原子之间的高度差约0.44?,这是sp 2和sp 3混合杂化的结果。从电子结构上看,硅烯的π和π*

在费米能处交叉即0eV 处交叉,能带显示出与石墨烯类似的线性色散[8]

。而褶皱的存在,可以使硅烯产生更强的自旋轨道耦合,进而可以打开一个比石墨烯大得多的带隙,大约为1.55meV ,而这个带隙使硅烯的载流子变为有质量的狄拉克费米子,可以在实验中[9]实现量子自旋霍尔效应。通过研究实验发现,通过与基底银的相互作用,硅烯的对称性会被破坏[10],并打开一个小小的带隙,运用角分辨光电子能谱和轨道扫描谱[11],目前已经

b 侧视图

图 2.1(a )硅烯的平面单层六元环结构 (b )硅烯的

a 俯视图

观察到迁移速率约为v F=1.3×106ms-1的费米子[8]。

2.2 硅烯的制备

目前,硅烯必须在真空中制造,以避免与氧气接触,否则将可能完全摧毁这一单一结构的形成,硅烯还必须在一个与其自然结构匹配的表面上。所以如何制备得到硅烯,成为了实验物理学家面临的巨大挑战,物理学家H.Nakano等人[12]首次尝试的是剥离CaSi2,结果制得的薄膜经电子衍射和X 射线光电子谱检测发现是多种重构结构的混合体,并不是理想的硅烯[8]。一直到2010年,Lalmi等人[9]率先在Ag(111)面用隧道显微镜看到了完美的蜂窝状翘曲结构的硅烯,表明生长出了单层的硅烯,其实硅原子在银的表面生长时,由于覆盖度和衬底温度不同,重构度也不同。当Ag(111)在小于500K的温度生长制备硅烯时,基底表面上的硅原子以不同周期的结构相,如4×4,

2.3 硅烯的特性和应用

硅烯的发现,对我们研究新型二维材料有很大意义,尤其是其性质,具有狄拉克特性和高电子迁移率以及超导相变等性质[14]。国外有科学家指出,当我们用一定的门电压对硅烯进行调控时,硅烯自身产生的自旋极化电子的数量将会打到百分之百[14]。也有理论研究表明,当硅烯处于一定强度的交换场与电场中时,硅烯能够实现可调的不同量子效应,包括了反常量子霍尔效应等[15],硅烯的这些奇异的性质将会对未来的二维材料研究产生巨大的影响。而且硅烯在在将来的电学方面它很有应用前景,特别在研究人员想制造更快或更小的计算机片方面,更是这样。与石墨烯对比,硅烯中存在打开带隙的可能,因此在硅烯的制取技术得到完善的时候,硅烯有可能应用于高性能集成逻辑电路。如果以后克服了外露的硅烯退化的技术难题,那么硅烯晶体管有可能全面代替石墨烯晶体管,应用于移动手机,笔记本电脑和微型计算机等,这将会把我们的新型的二维材料的制作推上一个新的高度。

目前硅烯的研究中,如何打开能隙,并能方便、精确的控制是硅烯研究的重中之重,也是目前所有二维新型材料研究都关心的问题。硅烯性质的改变目前集中于两种方法[16],一种是加外电场,二种是表面功能化修饰。而功能化修饰可以分为原子吸附,同类或者异类原子掺杂,原子替换,体系缺陷等。本文着重于是异类原子掺杂来改变硅烯的结构,进而研究打开能隙的方式。

3完美硅烯能隙及掺杂钾原子硅烯能隙的计算

3.1 完美硅烯的能隙

我们使用Materials Studio软件进行硅烯结构构建如图2.1(a)。硅烯的初级晶胞参数是

a=b=3.386?,c=20?,α=β=90o,γ=120o。通过MS软件中的Castep模块计算硅烯的电子结构,分析硅烯的一般性质。计算方法是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和密度泛函理论,绘制除了完美硅烯的能带图,总态密度图和分态密度图,并且分析硅烯的能带结构、总态密度和分态密度。

Energy(eV)

图3.2 (a)硅烯的总态密度图 (b)硅烯的分态密度图

如图3.1,我们可以看出硅烯是能带带隙为0eV的二维半导体材料,具有狄拉克特性。硅烯的费米能级附近的两条能带π带和π*带分别对应的是各自的π的成键轨道和π的反键轨道,并且π带和π*带两能带相交于布里渊区边界的K点,π*带底对应导带底,π带顶对应价带顶。硅烯由于自身的翘曲结构,因而其π键轨道是硅原子中的3p z与部分3s轨道杂化形成类sp3的杂化轨道[17],之后硅烯中类sp3的杂化轨道之间相互重叠劈裂形成π键轨道。通过图3.2中a可以看到,硅烯的两条能带π带和π*带恰好早在能量约为-1eV~1eV之间。由图3.2(b)可以看到,在硅烯的费米能级附近,硅烯中的π键轨道是由硅原子中最外层p z轨道与s轨道的部分杂化形成的sp3杂化轨道之后再相互重叠劈裂而成的。

3.2 掺杂钾原子硅烯的能隙

在硅烯结构图3.1中,用钾原子替代硅原子,获得掺杂钾原子的硅烯即钾-硅烯,可以得到结构如图3.3。

也通过MS 软件中的castep 模块,通过计算得到掺杂钾原子的能带图如图3.4和掺杂钾原子的总

态密度图和分态密度图如图3.5。

通过图3.4掺杂钾原子的硅烯能带图和图3.1完美硅烯的本征能带图对比,钾-硅烯的能带结构与本征硅烯的能带结构基本是相同的,不同的地方是钾-硅烯的π*带沿着垂直于费米能级的低能能方向移动了一些距离,而π带向垂直与费米低能方向移动,π*带顶点即最低点和

π带的顶点即最高点两者之间的的能量差值差不多为0.4eV ,即钾-硅烯的带隙约为0.4eV ,因为π带和π*带的顶点都位于布里渊区的K 点,我们可以得到钾-硅烯为直接半导体材料,钾原子的掺杂打开了硅烯的零带隙,但是钾硅烯的π带和π*带都偏离了费米能级,所以钾硅烯的狄拉克特性消失。而且在硅烯中的硅原

-2-1

01

2

*

ππ

E n e r g y (e V )

K M

G G

图3.3(a ) 掺杂钾原子的硅烯图俯视图 (b )掺杂钾原子的硅烯侧视图

a 俯视图

b 侧视图

Density of States(electrons/eV)

图3.5(a )掺杂K 原子的硅烯的总态密度图 (b )掺杂K 原子的硅烯的分态

0246810

12

0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Energy(eV)

子被钾原子替换过后,我们可以看到,在原来的硅硅键中替换成了钾硅键,但是其中多了一些电子空穴,电子结构发生了改变,这是打开能隙的一个原因。通过图3.4的硅烯能带图可以看出,硅烯的能隙向垂直于低能级方向移动0.4eV,在图3.5(a)的硅烯态密度途中费米能级想右移动了大约

0.4eV。从图3.5(b)中可以看出掺杂原子的p态对总态密度的贡献比列比s态大,并且p态的能量范围比s态的能量范围大,说明掺杂的钾原子在与硅原子成键过程中,p轨道的贡献比s轨道的贡献大。

4结论与展望

本文通过利用MS软件计算了完美硅烯和钾-硅烯的能带结构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通过硅烯的结构可以看出,硅烯是能量带隙为零的半金属材料,具有狄拉克特性。

第二,硅烯打开能量带隙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通过计算软件MS的计算和对比发现,在硅烯的结构中用钾原子替换硅原子,可以在硅烯的零带隙处打开带隙但是π带和π*带偏离了费米能级,并且钾硅烯的狄拉克特性消失。

第三,掺杂原子可能打开硅烯的能量带隙。

在本文完成过后,我们有一个猜想钾原子是一类碱金属原子,在碱金属原子的同主族中的其他原子的掺杂是否能打开硅烯的带隙或者其他主族的原子的掺杂替换是否可以打开硅烯的带隙是我们接下来需要验证的东西,这需要我们不断的去尝试去实验,这是我们以后需要努力的方向。至少目前我们知道了可以使用钾原子替换硅烯进而来打开硅烯的带隙,所以掺杂钾原子是我们打开硅烯带隙的一种方法。

通过得到以上的结论我们可以知道,硅烯不仅具有狄拉克特性,而且通过科学家研究,我们也可以通过电场来改变硅烯的一些结构,调节硅烯的能量带隙。所以,硅烯在以后的半导体材料中有很好的前景。

参考文献

[1] Guzmán-Verri G., G, V oon L C L Y. Electronic structure of silicon-based nanostructures[J]. Physical Review B, 2011,

76(7):12825-12834.

[2] 曾谨言,量子力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10-50.

[3]李震宇.新材料物性的第一性原理研究[J].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2009,26(3):426-431.

[4] W. Kohn,Nobel Lecture.Electronic sturcyure of matter-wave functions and density functionals,Reviews of Modren

Physics[J],Rev. Mod. Phys. 1997,71(5)1253-1266.

[5] Takeda K,, Shiraishi K,Theoretical possibility of stage corrugation in Si and Ge analogs of graphite[J],Phys. Rev.

B,1994,50,14916.

[6] Sahin H,Cahangirov S,Topsakal M,et al,Monolayer honeycomb sturctures of group-IV element and III-V binary

compounds :First-principles calculations[J],Phys. Rev. B,2009,80,155453.

[7] Cahangirov S,Topsakal M,Akturk E,et al.Two-and one-dimensional honeycomb sturctures of silicon and

germanium[J],Phys. Rev. Lett.,2009,102,236804.

[8] Nair R.R,Blake P,Grigorenko A.N,et al ,Fine structure constant defines visual transparency of

graphene[J],Science,2008,320.

[9] Liu CC,Feng W ,Yao Y.Quantum spin hall effect in silience and two-dimensional germanium[J].Phys.Rev

Lett,2011,107:076802.

[10] Lalmi B,Qughaddou H,Enriquez H,et al.Epitaxial growth of silience sheet[J].Appl. Phys. Lett.,2010,97(22):223109.

[11] O’Hare A,Kusmartsev F.V,Kugel KI,A stable “flat”form of two-dimensional germanium[J].Phys. Rev.

Lett.,2011,107:076802.

[12] V ogt P,Padova P.D,Quaresima C,et al.Silicene:complling experimental evidence for graphene like two-dimensional

silicon[J]. Phys. Rev. Lett., 2012,108,15501.

[13] Nakano H,Mitsuoka T,Harada M,et al .Soft synthesis of single-crystal silicon monolayer sheets[J].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2006.45(38):6303-6306.

[14] Tsai W F ,Huang C Y,Chang T R,et al.Gated silience as a tunable source of nearly 100% spin-polarized

electorns[J].Nature communications,2013,4:1500.

[15] Ezawa M.Vally-polarized metals and quantum anomalous Hall effect in silience[J]. Phys. Rev. Lett.,2012,109:055502.

[16] 郭茜茜.吸附原子对硅烯性质影响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西北大学,2015:3.

[17] 任武杰.基于硅烯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1-20.

First principles calculation of doped silience

Zhang Zhenglong

(Grade 2012, Class 2, Major Physics, School of phys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Shaan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anzhong 723001, Shaanxi)

Tutor: PanFeng

Abstract:Silience is a single atomic layer of silicon thin film.The structure is similar to the structure of graphene. And is a new kind of two-dimensional material. Because graphene has no energy band gap, and the silience is a kind of two-dimensional material with energy band gap which can open. In recent years, it has become a focus of the research on the electronic structure of the preparation of the silience and the study of the electronic structure of the silience, and opening the energy band gap is also the focus of the study of the electronic properties.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first principle of perfect siliencen and the effect of doping on the first principle of silicon was calculated. Calculation of software and image display, Study on the effect of doping ratio on the energy gap and the way to study the energy gap.

Key words:First principles,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Silience, Energy gap

第一性原理计算原理和方法

第二章 计算方法及其基本原理介绍 化学反应的本质就是旧键的断裂与新建的形成,参与成键原子的电子壳层重新组合就是导致生成稳定多原子化学键的明显特征。因此阐述化学键的理论应当描写电子壳层的相互作用与重排,借助求解满足适当的Schrodinger 方程的波函数描写分子中电子分布的量子力学,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般的方法,然而,对于一些实际的体系,不引入一些近似,就不可能求解其Schrodinger 方程。这些近似使一般量子力学方程简化为现代电子计算机可以求解的方程。这些近似与关于分子波函数的方程形成计算量子化学的数学基础。 2、1 SCF-MO 方法的基本原理 分子轨道的自洽场计算方法 (SCF-MO)就是各种计算方法的理论基础与核心部分,因此在介绍本文计算工作所用方法之前,有必要对其关键的部分作一简要阐述。 2、1、1 Schrodinger 方程及一些基本近似 为了后面介绍各种具体在自洽场分子轨道(SCF MO)方法方便,这里将主要阐明用于本文量子化学计算的一些重要的基本近似,给出SCF MO 方法的一些基本方程,并对这些方程作简略说明,因为在大量的文献与教材中对这些方程已有系统的推导与阐述[1-5]。 确定任何一个分子的可能稳定状态的电子结构与性质,在非相对论近似下,须求解 R AB =R 图2-1分子体系的坐标

定态Schrodinger 方程 ''12121212122ψψT p B A q p A p pA A pq AB B A p A A A E R Z r R Z Z M =??????? ?-++?-?-∑∑∑∑∑∑≠≠ (2、1) 其中分子波函数依赖于电子与原子核的坐标,Hamilton 算符包含了电子p 的动能与电子p 与q 的静电排斥算符, ∑∑≠+?-=p q p pq p e r H 12121?2 (2、2) 以及原子核的动能 ∑?-=A A A N M H 2121? (2、3) 与电子与核的相互作用及核排斥能 ∑∑≠+-=p A B A AB B A pA A eN R Z Z r Z H ,21? (2、4) 式中Z A 与M A 就是原子核A 的电荷与质量,r pq =|r p -r q |,r pA =|r p -R A |与R AB =|R A -R B |分别就是电子p 与q 、核A 与电子p 及核A 与B 间的距离(均以原子单位表示之)。上述分子坐标系如图2、1所示。可以用V(R,r)代表(2、2)-(2、4)式中所有位能项之与 ∑∑∑-+=≠≠p A pA A B A q p pq AB B A r Z r R Z Z r R V ,1 2121),( (2、5) 原子单位 上述的Schrodinger 方程与Hamilton 算符就是以原子单位表示的,这样表示的优点在于简化书写型式与避免不必要的常数重复计算。在原子单位的表示中,长度的原子单位就是Bohr 半径

Si基体中掺杂B,P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Si基体中掺杂B,P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摘要:B和P是太阳能级多晶硅中的主要非金属杂质。本文利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基于V ASP软件计算Si晶体中依次掺杂B、P原子,不同掺杂原子个数时Si晶体的自由能、结合能以及态密度。通过相同的掺杂原子数时,不同掺杂位置时Si晶体自由能、结合能的具体数值来找到Si晶体掺杂B、P原子的具体过程。计算结果表明,由于无论怎样掺入P,其形成能均为正数,故掺杂P 时无法通过直接替换Si原子的方法进行掺杂。由于向Si中掺入B时其形成能始终为负数,即体系的总能量均升高,故向Si基体中直接替换B原子的掺杂方法是可行的,并找到了具体的掺杂过程。 一、计算方法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已经在各种材料计算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本文基于V ASP软件计算了在赝势条件下Si晶体中依次掺杂B、P原子数,不同掺杂原子个数时Si晶体的自由能、结合能以及态密度。通过相同的掺杂原子数时,不同掺杂位置时Si晶体自由能、结合能的具体数值来找到最稳定的掺杂形态找到Si晶体掺杂B、P原子的具体过程。 二、计算过程 A 1 B1 A首先讨论无掺杂原子的情况 此时V ASP给出free energy TOTEN为-346.99134eV,形成能则为0eV。MS 软件给出的晶格图为A1 B掺杂一个原子 掺杂一个B或P原子时,杂质原子所在位置均等效。在MS上任选一点即可,算出掺杂B时free energy TOTEN为-347.45804eV,形成能为-0.4667eV;掺杂P时free energy TOTEN为-346.78050eV,形成能为0.21084eV。MS软件给出的晶格图为B1。 C掺杂两个原子 当掺杂两个B或P原子时,杂质原子的位置则会出现几种不同的情况,下面进行分情况讨论。 C 1 C 2 C3

第一性原理简介

第一性原理是什么 第一性原理怎么用 1什么是第一性原理 根据原子核和电子互相作用的原理及其基本运动规律,运用,从具体要求出发,经过一些近似处理后直接求解的算法,称为第一性原理。广义 的第一原理包括两大类,以Hartree-Fock自洽场计算为基础的从头算和 (DFT计算。 从定义可以看出第一性原理涉及到量子力学、、Hartree-Fock自洽场、等许多对我来说很陌生的物理化学定义。因此我通过向师兄请教和上网查资料一点点的了解并学习这些知识。 2第一性原理的作用 以密度泛函理论(DFT)为基础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简单而具有一定精度的局域密度近似(LDA)和广义梯度近似(GGA)的第一性原理电子结构计算方法,与传统的解析方法一样,不但能够给出描述体系微观电子特性的物理量如波函数、态密度、费米面、电子间互作用势等,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得到的体现体系宏观物理特性的参量如结合能、电离能、比热、电导、光电子谱、穆斯堡尔谱等等,而且它还可以帮助人们预言许多新的

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密度泛函计算的一些结果能够与实验直接进行比较一些应用程序的发展乃至商业软件的发布,导致了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 一原理计算方法的广泛应用。 密度泛函理论(DFT)为第一性原理中的一类,在物理系、化学、材料科学以及其他工程领域中,密度泛函理论(DFT及其计算已经快速发展成 为材料建模模拟的一种“标准工具”。 密度泛函理论可以计算预测固体的晶体结构、晶格参数、能带结构、态密度(DOS、光学性能、磁性能以及原子集合的总能等等。 3第一性原理怎么用 目前我所学到的利用第一性原理的软件为Material Studio 、VASP软件。其中Materials Studio (简称MS是专门为材料科学领域研究者幵发的一款可运行在PC上的模拟软件。使化学及材料科学的研究者们能更方便地建立三维结构模型,并对各种晶体、无定型以及高分子材料的性质及相关过程进行深入的研究。模拟的内容包括了催化剂、聚合物、固体及表面、晶体与衍射、化学反应等材料和化学研究领域的主要课题。 模块简介 Materials Studio 采用了大家非常熟悉的Microsoft标准用户界面, 允许用户通过各种控制面板直接对计算参数和计算结果进行设置和分析。 目前,Materials Studio 软件包括如下功能模块: Materials Visualizer: 提供了搭建分子、晶体及高分子材料结构模型所需要的所有工具,可以操作、观察及分析结构模型,处理图表、表格或文本等形式的数据,并提供软件的基本环境和分析工具以及支持Materials Studio 的其他产品。是Materials Studio 产品系列的核心模块。 Discover: Materials Studio 的分子力学计算引擎。使用多种分子力学和动力学 方法,以仔细推导的力场作为基础,可准确地计算出最低能量构型、分子体系的结构和动力学轨迹等。

ZnS掺杂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目录 目录 第1章绪论 (1) 1.1 引言 (1) 1.2ZnS的基本性质 (1) 1.3ZnS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意义 (2) 第2章理论计算方法 (3) 2.1 第一性原理(First principles)介绍 (3) 2.2 绝热近似(Born-Oppenheimer) (3) 2.3 密度泛函理论 (4) 2.3.1Hohenberg-Kohn定理 (4) 2.3.2 Kohn-Sham方程 (5) 2.4 交换关联能函数近似 (5) 2.4.1 局域密度近似(LDA) (5) 2.4.2 广义梯度近似(GGA) (6) 2.5CASTEP软件介绍 (6) 第3章ZnS掺杂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7) 3.1纯净ZnS计算 (7) 3.1.1计算模型与方法 (7) 3.1.2 几何结构优化 (8) 3.1.3 能带结构和态密度 (8) 3.1.4 光学性质 (8) 3.2 Ag、N单掺杂ZnS的计算 (9) 3.2.1 计算模型及方法 (9) 3.2.2 几何优化 (9) 3.2.3能带结构 (10) 3.2.4态密度 (10) 3.2.5 光学性质 (11) 万方数据

目录 3.3Cl、Na 共掺杂ZnS (12) 3.3.1计算模型与方法 (12) 3.3.2 几何优化 (12) 3.3.3能带结构 (13) 3.3.4态密度图 (13) 3.3.5 光学性质 (14) 3.4Ga、O共掺杂ZnS (15) 3.4.1计算模型与方法 (15) 3.4.2几何结构优化 (15) 3.4.3 能带结构图 (15) 3.4.4 态密度 (16) 3.4.5 光学性质 (17) 3.5 本章小结 (17) 第4章过渡金属TM(Sc、Mn、Mo)掺杂ZnS第一性原理研究 (18) 4.1 计算模型与方法 (18) 4.2 几何结构优化 (18) 4.3能带结构 (19) 4.4态密度 (20) 4.5 光学性质 (20) 4.6 本章小结 (21) 第5章ZnS纳米管掺杂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22) 5.1 计算模型与方法 (22) 5.2几何结构优化 (23) 5.3 能带结构 (24) 5.4 态密度图 (25) 5.5光学性质 (26) 5.6 本章小结 (26) 第6章ZnS表面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27) 6.1计算模型与方法 (27) VI 万方数据

如何分析能带图及第一性原理的计算

分析能带图 能带结构是目前采用第一性原理(从头abinitio)计算所得到的常用信息,可用来结合解释金属、半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能带可分为价带、禁带和导带三部分,倒带和价带之间的空隙称为能隙,基本概念如图所示: 如何能隙很小或为0 ,则固体为金属材料,在室温下电子很容易获得能量而跳跃至传倒带而导电;而绝缘材料则因为能隙很大(通常大于9电子伏特),电子很难跳跃至传导带,所以无法导电。一般半导体材料的能隙约为1至3电子伏特,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因此只要给予适当条件的能量激发,或是改变其能隙之间距,此材料距能导电。 能带用来定性地阐明了晶体中电子运动的普遍特点。价带(valence band),或称价电带,通常指绝对零度时,固体材料里电子的最高能量。在导带(conduction band)中,电子的能量范围高于价带,而所有在传导带中的电子均可经由外在的电

场加速而形成电流。对与半导体以及绝缘体而言,价带的上方有一个能隙(band gap),能隙上方的能带则是传导带,电子进入传导带后才能在固体材料内自由移动,形成电流。对金属而言,则没有能隙介于价带与传导带之间,因此价带是特指半导体与绝缘体的状况。 费米能级(fermi level)是绝对零度下的最高能级。根据泡利不相容原理,一个量 子态不能容纳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费米子(电子),所以在绝度零度下,电子将从低到高依次填充各能级,除最高能级外均被填满,形成电子态的“费米海”。“费米海” 中每个电子的平均能量为(绝对零度下)为费米能级的3/5。海平面即是费米能级。一般来说,费米能级对应态密度为0的地方,但对于绝缘体而言,费米能级就位于价带顶。成为优良电子导体的先决条件是费米能级与一个或更多的能带相交。 能量色散(dispersion of energy)。同一个能带内之所以会有不同能量的量子态, 原因是能带的电子具有不同波向量(wave vector),或是k-向量。在量子力学中, k-向量即为粒子的动量,不同的材料会有不同的能量-动量关系(E-K relationship)。能量色散决定了半导体材料的能隙是直接能隙还是间接能隙。如导带最低点与价带最高点的K值相同,则为直接能隙,否则为间接能隙。 能带的宽度。能带的宽度或三度,即能带最高和最低能级之间的能量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它是由相互作用的轨道之间的重叠来决定的,因而反应出轨道之间的重叠情况,相邻的轨道之间重叠越大,带宽就越大。

第一性原理

第二章 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与软件介绍 19世纪末,科学家们发现经典力学和经典电动力学在描述物质的微观系统时存在明显不足,对实验中的许多现象不能做出真正合理的解释。鉴于此,20世纪初物理学家们在旧量子论的基础上建立了量子力学,主要研究原子、分子、凝聚态物质等内部微观粒子的结构、运动规律等性质,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物理、化学、材料等学科领域。随着量子力学理论的不断完善,并结合日趋成熟的计算机技术,量子计算模拟成为了现代科学中必不可少的研究手段之一。第一性原理计算(First-principles calculation),亦称为从头算(Ab-initio calculation)。该计算方法可根据量子力学基本原理,基于密度泛函理论对材料微观体系的状态和性质进行理论上的预测,且计算过程中不需要使用任何经验参数,只需要一些基本物理量(电子电荷质量e 、电子静止质量m 0、光速c 、普朗克常数h 、波尔兹曼常数k B )。本工作所选用的计算程序为Materials Studio 软件中的CASTEP 量子力学模块,该模块是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从头算量子力学程序。本章节将简要的介绍密度泛函理论和CASTEP 计算模块。 2.1密度泛函理论概述 第一性原理主要的研究对象是多原子体系。它依据量子力学原理,且在无任何实验参数引入的情况下,将多原子体系当作由自由电子和原子核组成的多粒子体系进行处理。然而,关于量子力学中多粒子体系处理的出发点则为著名的薛定谔方程(Schr?dinger Equation)。Schr?dinger 方程是量子力学的一个基本方程,也是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的核心,它是由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Schr?dinger)于1926年提出的。该方程可用于描述微观粒子的运动规律,故亦被称为薛定谔波动方程(Schr?dinger Wave Equation),其定态方程描述如下: 2 2[()]()(,)2V r r,t i r t t ψψμ?-?+=? (2-1) 式中?为约化普朗克(Plank)常数;μ和V(r)分别表示粒子质量和势场;r 和t 则为体系中所有电子与原子核的位置坐标;Ψ(r,t)是系统波函数,即运动的微观粒子

氮化铟p型掺杂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氮化铟p 型掺杂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3 丁少锋 1)  范广涵 1)  李述体1) 肖 冰 2) 1)(华南师范大学光电子材料与技术研究所,广州 510631) 2)(西安交通大学材料学院,西安 710049)(2006年11月8日收到;2006年12月7日收到修改稿)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 )的总体能量平面波超软赝势法,对Mg ,Zn ,Cd 掺杂InN 的32原子超原胞体系进行了几何结构优化,从理论上给出了掺杂和非掺杂体系的晶体结构参数,其中非掺杂体系的理论值与实验值符合很好.计算了掺杂InN 晶体的结合能,总体态密度、集居数,差分电荷密度,并对此做了细致的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相对于Zn 和Cd ,Mg In 在InN 中的溶解度会更大,并能提供更多的空穴态,非常有利于InN 的p 型掺杂. 关键词:氮化铟,p 型掺杂,电子结构,第一性原理 PACC :7000,7115A ,7125,7155F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50602018),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06025083),广东省科技攻关计划(批准号:2006A10802001),广州市科技攻关重大项目(批准号:2005Z 12D0071)资助的课题. E 2mail :ds f006@1261com E 2mail :g fan @https://www.360docs.net/doc/a218192566.html, 11引言 氮化铟(InN )是Ⅲ2Ⅴ族氮化物半导体材料的一种.常温常压下的稳定相是六方纤锌矿结构,是一种直接带隙半导体材料.最近很多文献研究表明其禁带宽度是017eV 左右[1,2] ,而不是之前报道的119eV [3] .因此,通过调节In x G a 1-x N 合金组分可以获得 从017eV (InN )到314eV (G aN )的连续可调直接带隙,这使得InN 材料在制备长波长半导体光电器件、全彩显示、高效率太阳能电池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理论研究表明,InN 材料在Ⅲ族氮化物半导体材料中具有最高的迁移率[4] 、峰值速率、电子漂移速率 和尖峰数率 [5,6] 以及具有最小的电子有效质量 [7] ,这 使得InN 在高频率,高速率晶体管的应用开发方面有着非常独特的优势.然而由于InN 材料制备比较困难,到现在为止,人们对InN 的电学、光学特性的了解还远不如G aN 材料那样透彻.要实现InN 基光电子器件,如高效率太阳能电池,发光二级管,高速高频晶体管,必须先获得良好的p 型掺杂.通常情况下制备出的本征InN 材料都显示出很强的n 型电导特性,这给p 型掺杂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最近 Jones 等人[8] 利用M BE 技术在G aN 缓冲层上生长了 Mg 掺杂InN 薄膜,成功研制了p 型InN 薄膜.然而 结果并不理想,在InN 的表面还呈现出很强的n 型 反型层.这需要理论和实验的进一步研究. 第一性原理赝势计算法已经广泛应用于材料模拟 [9—12] .文献[13]对InN 的本征缺陷和杂质做了第 一性原理研究,但针对InN p 型掺杂的第一性原理研究还未见报道.本文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平 面波赝势法(PWP )对Mg ,Zn ,Cd 掺杂InN 的32原子超原胞体系进行了几何结构优化,从理论上给出了掺杂和非掺杂体系的晶格参数.计算了掺杂InN 晶体的结合能,总体态密度,集居数,差分电荷密度,并对此做了细致的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相对于Zn 和Cd ,Mg 在InN 中的溶解度会更大,并能提供更多的 空穴态. 21理论模型和计算方法 2111理论模型 InN 是六方纤锌矿结构,属于P 63mc 空间群,对 称性为C 6v 24,晶格常数a =b =31544!,c =51718!, 第56卷第7期2007年7月100023290Π2007Π56(07)Π4062206 物 理 学 报 ACT A PHY SIC A SI NIC A V ol.56,N o.7,July ,2007 ν2007Chin.Phys.S oc.

第一性原理计算原理和方法精编

第一性原理计算原理和 方法精编 Document number:WTT-LKK-GBB-08921-EIGG-22986

第二章 计算方法及其基本原理介绍 化学反应的本质是旧键的断裂和新建的形成,参与成键原子的电子壳层重新组合是导致生成稳定多原子化学键的明显特征。因此阐述化学键的理论应当描写电子壳层的相互作用与重排,借助求解满足适当的Schrodinger 方程的波函数描写分子中电子分布的量子力学,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般的方法,然而,对于一些实际的体系,不引入一些近似,就不可能求解其Schrodinger 方程。这些近似使一般量子力学方程简化为现代电子计算机可以求解的方程。这些近似和关于分子波函数的方程形成计算量子化学的数学基础。 SCF-MO 方法的基本原理 分子轨道的自洽场计算方 法(SCF-MO)是各种计算方法的理论基础和核心部分,因此在介绍本文计算工作所用方法之 前,有必要对其关键的部分作 一简要阐述。 Schrodinger 方程及一些基本近似 为了后面介绍各种具体在自洽场分子轨道(SCF MO)方法方便,这里将主要阐明用于本文量子化学计算的一些重要的基本 R AB =R 图2-1分子体系的坐标

近似,给出SCF MO 方法的一些基本方程,并对这些方程作简略说明,因为在大量的文献和教材中对这些方程已有系统的推导和阐述[1-5]。 确定任何一个分子的可能稳定状态的电子结构和性质,在非相对论近似下,须求解定态Schrodinger 方程 ''12121212122ψψT p B A q p A p pA A pq AB B A p A A A E R Z r R Z Z M =??????? ?-++?-?-∑∑∑∑∑∑≠≠ () 其中分子波函数依赖于电子和原子核的坐标,Hamilton 算符包含了电子p 的动能和电子p 与q 的静电排斥算符, ∑∑≠+?-=p q p pq p e r H 12121?2 以及原子核的动能 ∑?-=A A A N M H 2121? 和电子与核的相互作用及核排斥能 ∑∑≠+-=p A B A AB B A pA A eN R Z Z r Z H ,21? 式中Z A 和M A 是原子核A 的电荷和质量,r pq =|r p -r q |,r pA =|r p -R A |和R AB =|R A -R B |分别是电子p 和q 、核A 和电子p 及核A 和B 间的距离(均以原子单位表示之)。上述分子坐标系如图所示。可以用V(R,r)代表-式中所有位能项之和 ∑∑∑-+=≠≠p A pA A B A q p pq AB B A r Z r R Z Z r R V ,12121),( 原子单位

第一性原理简介

第一性原理是什么? 第一性原理有什么用? 第一性原理怎么用? 怎样将第一性原理与实 践结合起来? 什么是第一性原理?1原理,量子力学根据原子核和电子互相作用的原理及 其基本运动规律,运用第一性称为经过一些近似处理后直接求解薛定谔方程的算法,从具体要求出发,计算为基础的从头算。广义的第一原理包括两大类,以

Hartree-Fock自洽场原理DFT)计算。密度泛函理论和(自从定义可以看出第一性原理涉及到量子力学、薛定谔方程、Hartree-Fock因此我通过向师兄密度泛函理论等许多对我来说很陌生的物理化学定义。洽场、请教和上网查资料一点点 的了解并学习这些知识。 2第一性原理的作用为基础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 来的简单而具有一定精(DFT)以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电子结构计算方法 和广义梯度近似(GGA)度的局域密度近似(LDA)不但能够给出描述体系微观电子特性的物理量如波函与传统的解析方法一样,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得到的体现体系宏,数、态密度、费米面、电子间互作用势等,穆斯堡尔谱等等比热、电导、观物理特性的参量如结合能、电离能、光电子谱、密度泛函计算的一些而且它还可以帮助人们预言许多新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 导致了,结果能够与实验直接进行比较,一些应用程序的发展乃至商业软件的发布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原理计算方法的广泛应用。为第一性原理中的一类,在物理系、化学、材料科学以(DFT)密度泛函理论)及其计算已经快速发展成为材料建模DFT及其他工程领域中,密度泛函理论(模拟的一种“标准工具”。密度泛函理论可以计算预测固体的晶体结构、晶格参数、能带结构、态密度(DOS)、 光学性能、磁性能以及原子集合的总能等等。 3第一性原理怎么用?其中ASP、软件。V目前我所学到的利用第一性原理的软件为Material Studio)是专门为材料科学领域研究者开发的一款可运行在MSMaterials Studio(简称使化学及材料科学的研究者们能更方便地建立三维结构模型,上的模拟软件。PC模拟无定型以及高分子材料的性质及相关过程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对各种晶体、的内容包括了催化剂、聚合物、固体及表面、晶体与衍射、化学反应等材料和化学研究领域的主要课题。模块简介Materials Studio采用了大家非常熟悉的Microsoft标准用户界面,允许用户通过各种控制面板直接对计算参数和计算结果进行设置和分析。目前,Materials Studio软件包括如下功能模块: Materials Visualizer: 提供了搭建分子、晶体及高分子材料结构模型所需要的所有工具,可以操作、观察及分析结构模型,处理图表、表格或文本等形式的数据,并提供软件的基本环境和分析工具以及支持Materials Studio的其他产品。是Materials Studio产品系列的核心模块。 Discover: Materials Studio的分子力学计算引擎。使用多种分子力学和动力学方法,以仔细推导的力场作为基础,可准确地计算出最低能量构型、分子体系的结构和动力学轨迹等。. COMPASS: 支持对凝聚态材料进行原子水平模拟的功能强大的力场。是第一个由凝聚态性质以及孤立分子的各种从头算和经验数据等参数化并经验证的从头算力场。可以在很大的温度、压力范围内精确地预测孤立体系或凝聚态体系中各种分子的结构、构象、振动以及热物理性质。 Amorphous Cell: 允许对复杂的无定型系统建立有代表性的模型,并对主要性质进行预测。通过观察系统结构和性质之间的关系,可以对分子的一些重要性质有更深入的了解,从

单层MoS_2分子掺杂的第一性原理研究_刘俊

单层MoS2分子掺杂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刘俊梁培?舒海波沈涛邢凇吴琼 (中国计量学院光学与电子科技学院,杭州310018) (2014年1月25日收到;2014年2月27日收到修改稿)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赝势方法的计算,研究了通过吸附不同有机分子对单层MoS2进行化学掺杂.计算结果表明有机分子与MoS2单层衬底间的相互作用主要是范德瓦尔斯作用力.吸附不同有机分子的单层MoS2结构均表现出间接带隙的特征,还表明吸附TTF分子的单层MoS2结构表现出n型半导体的特质,而吸附TCNQ,TCNE两种分子的单层MoS2结构均表现出p型半导体的性质,这些结果表明可以通过改变吸附的分子来实现对单层MoS2的掺杂类型的调控.本文的研究结果将对单层MoS2在晶体管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导. 关键词:MoS2,密度泛函理论,有机分子吸附,分子掺杂 PACS:71.15.Mb,68.47.Pe,61.72.U–DOI:10.7498/aps.63.117101 1引言 近年来随着石墨烯[1?3]等二维层状纳米材料研究热潮的兴起,一类新型的二维层状化合物——类石墨烯二硫化钼引起了物理、化学、材料、电子等众多领域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4?7].类石墨烯蜂窝状二硫化钼单层结构是由六方晶系的单层二硫化钼组成的具有三明治夹心层状结构的准二维晶体结构:单层二硫化钼由三层原子层构成,中间一层为钼原子层,上下两层均为硫原子层,钼原子层被两层硫原子层所夹形成类三明治结构,钼原子与硫原子以共价键结合形成二维原子晶体;多层二硫化钼由若干单层二硫化钼组成,一般不超过五层,层间存在弱的范德华力,层间距约为0.65nm[8].单层二硫化钼(MoS2)[9]可以通过机械剥离的方法直接从它们母体材料中得到,由于量子尺寸效应的影响这些准二维纳米材料表现出许多优于块体材料的力学、电子、光学和化学性质[10]. 另外一方面,由于摩尔定律的限制,科学家在寻找下一代半导体材料时尤为关注低维纳米材料.作为一种电子性质优异的半导体材料,单层MoS2在电子器件领域的研究一直受到了广泛的关注[11]. Cao等研究了过渡金属V,Cr,Mn掺杂单层MoS2的电子结构、磁性和稳定性[12].在常规的半导体工艺中,一般采用掺杂的方式实现对半导体材料的p 型和n型掺杂以最终实现p-n结的制备,构建最好的电路逻辑单元.但是在低维材料中,尤其是二维材料中,常规的掺杂工艺会影响到载流子的输运效率,还会在在一定程度上破坏半导体材料结构,在掺杂缺陷位会产生载流子的散射.因此,寻求一种新的有效的掺杂方式,对于二维半导体纳米材料尤为重要.分子掺杂是一种利用表面吸附物中电子转移,实现对半导体进行掺杂的一种方式,在半导体纳米线[13],石墨烯材料[14?16]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最近Mouri等[17]通过有机分子吸附成功的在实验上实现了对层状MoS2的p型和n型掺杂.尽管如此,化学掺杂由于其复杂的吸附过程和材料之间的弱相互作用使得这种掺杂比起传统的掺杂而言更复杂,因此弄清楚化学掺杂的过程和相关的作用机理,对实现低维材料,尤其是二维材料的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61006051,61177050),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批准号:2013R409016)和浙江省科技厅公益技术应用研究(批准号:2013C31068)资助的课题. ?通讯作者.E-mail:plianghust@https://www.360docs.net/doc/a218192566.html, ?2014中国物理学会Chinese Physical Society https://www.360docs.net/doc/a218192566.html,

掺杂硅烯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题目掺杂硅烯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学生姓名张正龙学号1210014048 所在学院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物理学1202 指导教师潘峰 完成地点陕西理工学院 2016 年6 月5 日

掺杂硅烯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张正龙 (陕西理工学院 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 物理学专业 2012级(2)班 陕西 汉中 723001) 指导教师:潘峰 [摘 要] 硅烯是一种新型的二维材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研究体系,其结构与石墨烯的结构类似。由于石墨烯固有的“零带隙”,使其通过一些化学方法打开的带隙难以控制。而硅烯本身不仅具有独特的电子性质,而且能通过吸附、掺杂等原子层面的方法对其电子结构进行设计与改性。制备硅烯和研究硅烯的电子结构已经成为了目前研究的一个重点,而且打开并且硅烯的能量带隙也是研究其电子性质的重点。本文主要介绍了完美硅烯的结构和掺杂原子等原子层面的修饰手段对硅烯电子结构进行设计和修改,并分析对其电子结构的影响。本文主要利用基于第一性原理的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方法并借助MS 计算软件的计算和图像显示,研究了掺杂钾原子对打开硅烯能隙的影响以及研究如何打开能隙的新途径。 [关键词]第一性原理;密度泛函理论;硅烯;能隙 引言 硅烯,是一种新型的二维材料,是一种单元子层的二维硅薄膜[1],其结构与石墨烯的结构类似,目前已经能在实验上成功制备。通过理论计算,我们知道了位于同一个平面的硅原子组成的二维材料不是很稳定,硅原子更加倾向于形成原子不共面的上下翘曲结构。所以与石墨烯不同的是,石墨烯的结构是一种平面的二维蜂窝状结构,而硅烯也是六元环结构,只是六元环中有三个硅原子向上翘曲。硅烯的这种弱翘曲结构让其产生了许多异于石墨烯的优良电子性质。硅烯具有更强的自旋-轨道耦合,可以在它的狄拉克点打开能量带隙,并且比石墨烯由于自旋打开的能量带隙大得多,也对电场有更强的反应,能与外来的原子、分子发生相互的作用。 硅烯具有极高的载流子迁移率,极适合制作成为高效率的场效应管,而打开硅烯的能量带隙是它面向电子器件应用的关键,是以硅烯能量带隙的打开成为了实现应用的关键问题。在本文中,我们通过Material Studio 软件用碱金属原子钾原子对硅烯中的硅原子进行替换,通过分析其能带图和态密度图,进而计算硅烯的能量带隙,研究是否打开硅烯中的能量带隙,并且通过和完美硅烯的能量带隙图的对比,研究打开能量带隙的新方法。 1 计算方法及计算软件 1.1 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 量子力学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 [2],仅仅只需要五个物理基本常数来计算:即电子质量、电子电量、普朗克常数、光速、和玻尔兹曼常数,通过对薛定谔方程求解获得材料的电子结构,就预测微观体系的性质和状态而不需要依赖于任何实验经验常数,进而预测材料的组成成分、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 第一性原理算法对于两个电子以上的多电子体系,很难求出解析的解,需要通过计算机的计算能力来计算,但是半经验法就有优势就是复杂体系效果会更加好一些。实践证明:这两种方法是互补的,不排斥的,可以一同使用,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计算机模拟得到的参数带入半经验法去描述物质的性质,进而去发现和解决问题。 我们得到两个电子以上的薛定谔方程为, ?(,)(,)H H r R E r R ψψ= (1.1)

第一性原理计算原理和方法

第二章 计算方法及其基本原理介绍 化学反应的本质是旧键的断裂和新建的形成,参与成键原子的电子壳层重新组合是导致生成稳定多原子化学键的明显特征。因此阐述化学键的理论应当描写电子壳层的相互作用与重排,借助求解满足适当的Schrodinger 方程的波函数描写分子中电子分布的量子力学,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般的方法,然而,对于一些实际的体系,不引入一些近似, 确定任何一个分子的可能稳定状态的电子结构和性质,在非相对论近似下,须求解定态Schrodinger 方程 ''12121212122 ψψT p B A q p A p pA A pq AB B A p A A A E R Z r R Z Z M =??? ?????-++?-?-∑∑∑∑∑∑≠≠ (2.1) 其中分子波函数依赖于电子和原子核的坐标,Hamilton 算符包含了电子p 的动能和电子p

与q 的静电排斥算符, ∑∑≠+?-=p q p pq p e r H 12121?2 (2.2) 以及原子核的动能 ∑?-=A A A M H 2? (2.3) 和电子与核的相互作用及核排斥能 ∑∑≠+-=p A B A AB B A pA A eN R Z Z r Z H ,21? (2.4) 式中Z A 和M A 是原子核A 的电荷和质量,r pq =|r p -r q |,r pA =|r p -R A |和R AB =|R A -R B |分别是电子p 和q 、核A 和电子p 及核A 和B 间的距离(均以原子单位表示之)。上述分子坐标系如图2.1所示。可以用V(R,r)代表(2.2)-(2.4)式中所有位能项之和 ∑∑∑-+= ≠≠p A pA A B A q p pq AB B A r Z r R Z Z r R V ,1 2121),( (2.5) 原子单位 上述的Schrodinger 方程和Hamilton 算符是以原子单位表示的,这样表示的优点在于简化书写型式和避免不必要的常数重复计算。在原子单位的表示中,长度的原子单位是Bohr 半径 能量是以Hartree 为单位,它定义为相距1Bohr 的两个电子间的库仑排斥作用能 质量则以电子制单位表示之,即定义m e =1 。

第一性原理计算

实验一、第一性原理计算 1. 实验目的 (1) 掌握第一性原理和密度泛涵的计算方法; (2) 学会使用Visualizer 的各种建模和可视化工具; (3) 熟悉CASTEP 模块的功能。 2. 实验原理 CASTEP 是基于密度泛涵理论平面波赝势基础上的量子力学计算。 密度泛涵理论的基本思想是原子、分子和固体的基本物理性质可以用粒子密度函数进行描述。可以归纳为两个基本定理: 定理1:粒子数密度函数是一个决定系统基态物理性质的基本参量。 定理2:在粒子数不变的条件下能量对密度函数变分得到系统基态的能量。不计自旋的全同费米子的哈密顿量为:H T U V =++ 其中动能项为:()()T dr r r ψψ+=??? 库仑作用项为:11'()(')()(')2 ' U drdr r r r r r r ψψψψ++=-? V 为对所有粒子均相同的局域势u(r)表示的外场影响:()()()V dru r r r ψψ+=?粒子数密度函数为: ()()()r r r ρψψ+=ΦΦ 对于给定的()r υ,能量泛函[]E ρ定义为: []()()E dr r r T U ρυρ=+Φ+Φ ?;[]F T U ρ=Φ+Φ系统基态的能量: ' ''''[]''''[][]()()[][]()()[] E T U V G E F dr r r E G G F dr r r E G ρρυρφρυρρΦ=Φ+Φ+ΦΦ==+>?=+=? 3. 实验内容 材料的电子结构计算; 4. 实验设备和仪器 (1) 硬件:多台PC 机和一台高性能计算服务器。 软件:主要利用Materials studio 软件包里的Materials Visualizer 和CASTEP 模块 5. 实验步骤

第一性原理

第一章引言 在21世纪的今天,全球都面对着资源的短缺和环境的污染这两大问题。氢能源的出现,不仅仅解决了能源短缺的问题(氢能源是二次能源),同时氢能源的使用对环境几乎是没有任何的污染(氢气和氧气的反应产物只有水)。因此,从上个世纪70年代就开始关注氢能源的研发。到21世纪的今天氢能源也逐渐开始走上舞台,但是对于氢能源在应用过程中会出现的问题也亟待解决。 本章内容之一将主要介绍氢能源应用中面临的一个严峻的问题——氢气的 。其二,存储,我们将会详细的论述最新出现的一种储氢材料:储氢合金——AlH 3 简述历年来在实验和理论上对于该材料在常压下的研究成果。同时,提出对于在高压条件下进行研究的必要性以及在现阶段的成果,指出我们理论研究的AlH 3 必要性。最后,将简单的介绍高压物理学在当今学科发展中的重要性以及高压物理的发展历史,当然我们将会简述由于现实实验条件上的限制,高压物理的理论研究对于材料性能的分析和高压物理未来发展方向上的重要性和必然性。 §1.1储氢材料简介 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却让全世界都开始担忧。环境的破坏的危机以及能源的短缺的意识,迫使人们一方面去寻求新的能源,另一方面又要考虑新能源对环境所造成的破坏问题。于是氢能源作为存储量丰富,无公害,无污染的新型能源而得到了全球的关注。在以氢作为能源媒介的氢能体系中,氢的存储和氢的运输成为氢能源的实际应用中的关键环节。近年来,人们注意到储氢合金由于其材料结构上的优势而成为一种新型的储氢功能材料。由于某些合金具备特殊的晶体结构,能够使氢原子很容易的进入晶格间隙中并且形成金属氢化物,由于这种氢与金属的结合力很弱,在加热的时候,氢就能从金属中释放出来。但是这些储氢合金的储氢量很大,可以存储比其自身体积要大上1000-1300倍的氢。目前,对于储氢合金的研究也进行的如火如荼。 1.1.1氢能 随着全球人口急增,人类的能源消耗大幅度的增长;而作为主要能源的煤炭和石油,它们又都是不可再生的能源,其储量极为有限。另外,大量矿物能源的燃烧,造成大气污染、"酸雨"和"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因此,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类为了解决未来能源的供应和生存环境问题,高呼"能源革命"。"

第一性原理计算

钙钛矿型PbZrO3电子能带结构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班级:s1467 姓名:学号:201421801014 锆酸铅(PbZrO3)是最早发现的反铁电体之一,在工业上的一个重要应用是其固溶物Pb(Zr,Ti)O3。由于反铁电材料在相开关、电荷存储、电流源、电容、微电子及微型机电设备等方面有重要应用,其电子结构和物理特性一直为人们所关注。PbZrO3的有三个不同的相,在233℃以上为立方顺电相,具有钙钛矿结构,所属的空间群为Pm3m;当晶体处于233℃以下,将发生氧八面体的扭曲畸变和阳离子相对于O的移动,形成结构相变;230~233℃为正交铁电相,而230℃以下的基态为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bam。基态正交相中离子移动主要由Pb、O之间的相对位移提供,由于相邻晶格之间Pb-O的位移相反,因此其为反铁电体。 1、原理及计算 采用第一性原理局域密度近似下的投影缀加平面波方法精确计算并比较了钙钛矿材料PbZrO3低温正交相(反铁电相)、高温立方相(顺电相)的电子能带结构,计算了PbZrO3材料正交相、立方相的电子结构。PbZrO3立方相的空间群为Pm3m,计算采用实验得到的晶格常量为a=4.11nm,Wyckoff坐标为Pb:(0,0,0),Zr:(0.5,0.5,0.5),O:(0.5,0.5,0)。正交相的空间群为Pmam,采用的晶格常数a=5.9411nm,b=11.8024nm,c=8.2564nm,各原子坐标见表1。正交相和立方相的多面体结构模型如图1所示。平面波截断能取为500eV,布里渊区积分分别采用5×5×5及7×3×5的K点网格,高斯展宽因子为0.1eV。 表1 正交相PbZrO3原胞内的原子位置

第一性原理简介

1什么是第一性原理? 根据原子核和电子互相作用的原理及其基本运动规律,运用量子力学原理,从具体要求出发,经过一些近似处理后直接求解薛定谔方程的算法,称为第一性原理。广义的第一原理包括两大类,以Hartree-Fock自洽场计算为基础的从头算和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 从定义可以看出第一性原理涉及到量子力学、薛定谔方程、Hartree-Fock自洽场、密度泛函理论等许多对我来说很陌生的物理化学定义。因此我通过向师兄请教和上网查资料一点点的了解并学习这些知识。 2第一性原理的作用 以密度泛函理论(DFT)为基础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简单而具有一定精度的局域密度近似(LDA)和广义梯度近似(GGA)的第一性原理电子结构计算方法,与传统的解析方法一样,不但能够给出描述体系微观电子特性的物理量如波函数、态密度、费米面、电子间互作用势等,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得到的体现体系宏观物理特性的参量如结合能、电离能、比热、电导、光电子谱、穆斯堡尔谱等等,而且它还可以帮助人们预言许多新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密度泛函计算的一些

结果能够与实验直接进行比较,一些应用程序的发展乃至商业软件的发布,导致了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原理计算方法的广泛应用。 密度泛函理论(DFT)为第一性原理中的一类,在物理系、化学、材料科学以及其他工程领域中,密度泛函理论(DFT)及其计算已经快速发展成为材料建模模拟的一种“标准工具”。 密度泛函理论可以计算预测固体的晶体结构、晶格参数、能带结构、态密度(DOS)、光学性能、磁性能以及原子集合的总能等等。 3第一性原理怎么用? 目前我所学到的利用第一性原理的软件为Material Studio、V ASP软件。其中Materials Studio(简称MS)是专门为材料科学领域研究者开发的一款可运行在PC上的模拟软件。使化学及材料科学的研究者们能更方便地建立三维结构模型,并对各种晶体、无定型以及高分子材料的性质及相关过程进行深入的研究。模拟的内容包括了催化剂、聚合物、固体及表面、晶体与衍射、化学反应等材料和化学研究领域的主要课题。 模块简介 Materials Studio采用了大家非常熟悉的Microsoft标准用户界面,允许用户通过各种控制面板直接对计算参数和计算结果进行设置和分析。目前,Materials Studio软件包括如下功能模块: Materials Visualizer: 提供了搭建分子、晶体及高分子材料结构模型所需要的所有工具,可以操作、观察及分析结构模型,处理图表、表格或文本等形式的数据,并提供软件的基本环境和分析工具以及支持Materials Studio的其他产品。是Materials Studio产品系列的核心模块。 Discover: Materials Studio的分子力学计算引擎。使用多种分子力学和动力学方法,以仔细推导的力场作为基础,可准确地计算出最低能量构型、分子体系的结构和动力学轨迹等。

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讲义

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 引言 前面讲述的有限元和有限差分等数值计算方法中,求解的过程中需要知道一些物理参量,如温度场方程中的热传导系数和浓度场方程中的扩散系数等,这些参量随着材料的不同而改变,需要通过实验或经验来确定,所以这些方法也叫做经验或者半经验方法。而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只需要知道几个基本的物理参量如电子质量、电子的电量、原子的质量、原子的核电荷数、布朗克常数、波尔半径等,而不需要知道那些经验或半经验的参数。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的理论基础是量子力学,即对体系薛定额方程的求解。 量子力学是反映微观粒子运动规律的理论。量子力学的出现,使得人们对于物质微观结构的认识日益深入。原则上,量子力学完全可以解释原子之间是如何相互作用从而构成固体的。量子力学在物理、化学、材料、生物以及许多现代技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以量子力学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固体物理学,使人们搞清了“为什么物质有半导体、导体、绝缘体的区别”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引发了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重大变革。目前,结合高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建立起来的计算材料科学已经在材料设计、物性研究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但是固体是具有?1023数量级粒子的多粒子系统,具体应用量子理论时会导致物理方程过于复杂以至于无法求解,所以将量子理论应用于固体系统必须采用一些近似和简化。绝热近似(Born-Oppenheimei 近似)将电子的运动和原子核的运动分开,从而将多粒子系统简化为多电子系统。Hartree-Fock 近似将多电子问题简化为仅与以单电子波函数(分子轨道)为基本变量的单粒子问题。但是其中波函数的行列式表示使得求解需要非常大的计算量;对于研究分子体系,他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出发点,但是不适于研究固态体系。1964年,Hohenberg和Kohn提出了严格的 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DFT )。它建立在非均匀电子气理论基础之上,以粒子数密度(『)作为基本变量。1965年,Kohn和Sham提出Kohn-Sham方程将复杂的多电子问题及其对应的薛定谔方程转化为相对简单的单电子问题及单电子Kohn-Sham方程。将精确的密度泛函理 论应用到实际,需要对电子间的交换关联作用进行近似。局域密度近似(LDA、广义梯度近似(GGA 等的提出,以及以密度泛函理论为基础的计算方法(赝势方法、全电子线形缀加平面波方法(FLAPW)等、的提出,使得密度泛函理论在化学和固体物理中的电子结构计算取得了广泛的应用,从而使得固体材料的研究取得长足的进步。 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的应用 1、体系的能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