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闸设计作业

船闸设计作业
船闸设计作业

船闸设计

1.基本资料

某渠化枢纽由一座船闸和一座节制闸组成,根据航运规划要求通航1000t船舶,预测2015年、2020年、2025年过闸货运量分别为750万t、1080万t、1170万t,过闸吨位分别为1146万t、1580万t、1690万t。通航期330天/年,船舶装载系数α=0.7,运量不均匀系数β=1.3,船闸日工作时间τ=22h,客轮、工作轮过闸数

n=1。设计船型

及尺寸见表1,特征水位如见表2,水位组合见表3。

表1 设计船型

表2 特征水位

表3 水位组合

气象资料:设计8级风,风速V=20.8m/s,校核10级风,风速V =25.6m/s。

2.设计任务

1)确定船闸级别和闸首、闸室、导航墙、靠船码头及临时建筑物级别;

2)确定闸室有效尺寸:考虑1拖+4×500t船队两列并排一次过闸、1拖+4×300t船队两排并列过闸、1拖+4×500t与1拖+12×100t并排过闸三种组合,计算结构列入下表。

表4 船闸基本尺度计算表

综合以上三种组合情况,取闸室有效长度为230m,考虑10m镇静段长度,则闸室长度为240m,闸室有效宽度为24m;由最大船舶吃水

深计算得槛上水深5.2

H=4.0m,预留一定余富,取槛上水深

6.1?

c

Hc=4.5m。

3)计算各部分高程,

包括:上游引航道底高程、上游建筑物顶高程、上闸首门顶高程、上闸首墙顶高程、上闸首门槛高程、闸室底高程、闸室墙顶高程、下闸首门槛高程、下游引航道底高程、下游引航道建筑物顶高程、下闸首墙顶高程、下闸首门顶高程。

4)引航道型式选择和尺寸确定

根据地形条件,采用不对称型引航道布置。

5)计算船闸的通过能力

⑴进出闸时间:根据运行距离和进出闸速度确定。对单向过闸和双向过闸方式分别计算。

6)输水系统设计 ⑴输水系统选择: 输水系统类型判别系数m =

62

.40

.38==

H

T ,采用集中输水系统。

采用三角门门缝输水,闸门中心角取为80o 。 ⑵水力计算

⑵船舶泊稳条件

闸室泄水时,闸室内船舶所受的动水作用力主要为泄水水面坡降所产生的作用力P i以及纵向水流的流速力P v。

=1.04kN。

②引航道内停泊条件复核

引航道中船舶所受的动力作用为波浪力和流速力之和。波浪力按下式计算

7)闸室结构计算

①闸室结构型式选择及尺寸拟定

选择分离式闸室结构。闸室结构断面图如下

②船闸防渗排水设计

③分离式闸室结构计算

运用情况下荷载组合主要考虑两种最不利组合,即

ⅰ)闸室内为下游最低通航水位,墙后地下水取可能出现的最高地下水位或墙后排水管水位。此时,除水压力、土压力及自重力等荷载外,还应考虑系缆力及闸面活荷载的作用。这种情况的特点是指向闸室方向的水平力最大;

ⅱ)闸室内为上游最高通航水位,墙后地下水取可能出现的最低地下水位或墙后排水管水位。此时,除水压力、土压力及自重力等荷载外,还应考虑船舶撞击力的作用。这种情况的特点是指向回填土方向的水平力最大;

各计算水位组合如下表

运用情况一:

渗流计算采用渗径系数法。渗流稳定验算按教材(6-83)、(6-84)计算。

在闸室墙底打两排防渗板桩,板桩长度1.5m,

因此,L=19.5+4×1.5=25.5m。

抗倾稳定按下式验算:0

M

M k R

抗浮稳定验算

运用情况二:

船闸课程设计

(一)设计资料 1、航运资料 (1)航道等级:Ⅱ级。 (2)建筑物等级:闸室,闸首,闸门按Ⅱ级建筑物设计;导航建筑物,靠船建筑物按Ⅲ-Ⅳ级建筑物设计;临时建筑物Ⅳ级。 (3)设计船型:根据调查,该河段近、远期船型资料见表1-1。 表1-1 船型资料 (4)货运量 近期:1200万吨/年;远期:2200万吨/年。 (5)通航情况 n=6,船只装载量利用系数α=通航期N=352天/年,客轮及工作船每天过闸次数 0.84,货运量不均匀系数β=1.30,船闸昼夜工作时间t=21小时,一般船速V=9.5km/小时,空载干弦高度(最大)取1.5m。 2、地质资料 根据地质钻探资料得知,地基无不良地质构造情况,地层分布近似水平,地基土表层至▽7.0m以上为重壤土,厚约1.5~3m,其下▽7.0~6.0m为轻砂壤土,厚约1.0m,▽6.0m 以下为亚粘土,土壤物理性质见表1-2。 表1-2 各种土壤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质 3、水文气象资料 特征水位: 上游校核洪水位:▽14.0m 上游设计洪水位:▽13.2m 上游最高通航水位:▽13.2m 上游最低通航水位:▽10.5m 下游最高通航水位:▽8.0m 下游最低通航水位:▽5.2m 下游校核低水位:▽4.8m 检修水位:上游▽12m;下游▽6.5m

气象资料:降雨量及气温资料从略。风力:冬天盛行东北风,夏天盛行东南风,最大风力设计8级,校核12级。 (二)计算内容 第一章船闸总体规划及平面布置 1.1船闸型式选择 根据已有设计资料,对船闸的各种型式进行综合比较,依据《船闸设计总体规范》3.2.1和3.3.3,水头小于30米,确定船闸形式为单级船闸、单线船闸。 1.2船闸的平面尺寸及各部高程 1.2.1船闸的有效尺度设计 船闸的基本尺度包括闸室的有效长度、有效宽度及门槛水深。 根据《船闸设计总体规范》3.1.5~3.1.9的规定进行计算。 根据设计船型资料,考虑1顶+2×1000船队两排并列一次过闸、1顶+2×1000与1拖+12×100船队并列过闸、1拖+4×500并列过闸三种组合。计算结果如下: 根据以上三种组合,综合考虑本航线上已建船闸的尺度、内河航运暂定标准、货运密度的变化等方面的情况,取闸室的有效长度为210m,考虑镇静段长度20m,则闸室长度230m,闸室的有效宽度取23m。 由船舶吃水得槛上水深Hc≥1.6×2.46=3.94m,考虑留有一定的富裕取4.5m,闸室的有效尺度230×23×4.5m。 1.2.2船闸的最小断面系数 最小断面系数n应满足大于1.5~2.0。 1.2.3引航道的平面形状与尺寸 一、引航道平面布置 引航道应由导航段、调顺段、停泊段和制动段等组成,其平面布置应保证通航期内过闸船舶、船队畅通无阻,安全行驶。引航道的平面布置应根据船闸的级别、线数、设计船型船队、通过能力等,结合地形、地质水流、泥沙及上、下游航道等条件研究确定。 采用反对称型引航道布置,单向过闸速度较快。 二、引航道尺寸 (一)引航道长度

船闸设计实例

渠化工程课程设计木厂船闸工程设计 姓名: 学号: 年级: 班级: 学院: 完成时间:

第一章工程概况 1 自然条件 1.1地理位置 北运河水系位于海河流域北部,西界为永定河,东界为潮白河,南至海河,流域面积6166km2,其中山区面积为952km2,平原面积5214km2。以北京市通州区北关闸为界,北关闸以上称温榆河,以下始称北运河,河道全长141.9km。本次工程研究范围自北关闸至北辰区的屈家店闸,全长127km。 1.2河流水系 北运河是海河北系的重要行洪排涝通道,是著名的京杭大运河的一部分。北关闸闸上辟运潮减河,分泄部分洪水,在榆林庄闸纳凉水河和凤港减河,至木厂闸闸上又辟有青龙湾减河入潮白新河,土门楼以下纳龙凤新河,在筐儿港与北京排污河相交叉,屈家店闸上纳永定河洪水入永定新河,进入天津市区后纳子牙河,至大红桥入海河。 1.3气象 北运河流域属东亚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 多年平均气温11.3℃~12.7℃,1月份温度最低,月平均气温-5.0℃~-5.3℃,7月份温度最高,月平均气温25.8℃~26.1℃。无霜期206d左右,最大冻土深度62 cm~70cm,多年平均日照时数2651小时~2744小时。多年平均风速为3.0~3.5m/s,历年最大风速24 m/s。多年平均蒸发量1133mm~1200mm。多年平均降雨量561~585mm,汛期降雨量占全年的80%~85%,且多以暴雨形式出现在7、8月份。降雨年际变化也很明显,丰枯比达数倍之多。 1.4水文 根据1956~2005年共50年实测资料统计,通县站多年平均径流量为31940万m3,最大年径流量为145895万m3(1956年),最小年径流量为7576万m3(1981年)。 榆林庄站位于凉水河上,设立于1956年,控制流域面积684 km2,至今有连续的水文观测资料,2001年以前为汛期站。榆林庄站2005年实测径流为21172万m3。

船闸工程施工方案

船闸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综述 1.1项目概况 松花江干流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工程位于哈尔滨市下游46km处,是松花江干流规划7个梯级航运枢纽工程中的第一个梯级,该工程的建设对改善哈市水环境、发挥航运、发电、水产养殖及旅游业的综合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航电枢纽主要由船闸、泄洪闸、电站、土坝、坝顶公路桥、连接段及生产生活辅助设施等建筑物组成,船闸作为航电枢纽工程的一部分,左侧紧邻泄洪闸、右侧与岸相接。 1.2闸位布置 大顶子山船闸闸位位于松花江右岸侧,船闸纵轴线和枢纽大坝中轴线夹角89.5°。 1.3工程组成内容和建设规模、标准 1.3.1工程组成内容 船闸工程由上下闸首、闸室、上下游导航墙、上下游靠船墩、上下游隔流堤、跨闸室公路桥等部分组成。见《cz-01船闸结构图》。 1.3.2建设规模、标准 本船闸为Ⅲ级通航建筑物。 主体结构水工建筑物级别为:上闸首:一级水工建筑物;下闸首、闸室:二级水工建设物;导航墙、靠船墩、隔流堤:三级水工建筑物,临时工程:四级水工建筑物。 船闸基本尺寸为28×180×3.5m(口门窗×闸室长×最小槛上水

深),上、下游主导航墙及调顺段各长390m,上、下游靠船段各长160m(上、下游靠船墩各8个),上游分隔堤长645m(包括导航墙及靠船墩),下游分隔直线长550m(包括导航墙及靠船墩),之后接700m 长的圆弧段(半径1500m),隔流堤下接1476m长的抛石顺坝。 上、下闸首闸门为钢质平板人字门,阀门为钢质平板提升门,闸、阀门启闭机均采用液压直推式启闭机。上、下闸首检修闸门采用钢质叠梁门,检修闸门的吊装设备采用立柱桥式起重机。电气控制系统采用集散控制系统,主要设备采用PLC和工控机,配电采用电网管理系统进行监测。 1.4船闸建筑物各部位高程 船闸建筑物各部位高程

船闸设计开题报告

船闸设计开题报告 导语: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下面是由整理的关于船闸设计开题报告。欢迎阅读! 题目乌江银盘高水头船闸输水系统设计 学院 专业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学生 学号 指导教师 一、选题目的与意义 本次毕业设计是我校港航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在校期间最后一次全面性、总结性的教学实践环节,它既是本专业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解决具体问题的一次尝试,也是本专业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前的一次“实战演习”。 船闸是克服河流上建坝或天然形成的集中水位差的一种水工建筑物,它是由上下闸首、闸门、闸室等组成。闸室灌水和泄水,使水位升降,像一种特殊的水梯,但它不像普通电梯和升船机那样靠电力升降。船闸的闸首、闸室都是固定不动的水工建筑物,由闸首、闸门、闸室围成固定不动的闸箱,起挡水作用。船舶过闸时,由廊道和阀门构成的输水系统向闸室灌水,闸室水位上升;闸室向外泄水,闸室水位降落。停在闸室的船舶靠水的浮力,随闸室水位升降,与上游或下游水面齐平,达到克服水位差的目的,通常称过坝建筑物。因船舶过

闸是由水的浮力来升降的,因此,营运的费用比较低,是过船建筑物中的一种主要形式。 本次毕业设计选题是银盘高水头船闸输水系统设计,通过这次船闸输水系统设计可以让我们,巩固、联系、充实、加深、扩大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训练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同时训练其计算能力、绘图能力、论文撰写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敬业和合作精神;初步掌握港航工程设计工作流程和方法;熟练运用计算机等工具提高工作效率;敢于创新,并能正确地将独创精神与科学态度相结合;养成严肃认真、刻苦钻研、事实求实的工作作风。 乌江是长江上游右岸最大支流,源于贵州省乌蒙山东麓,横贯贵州全境和渝东南,流经重庆市的酉阳、彭水、武隆、涪陵,河流全长1070km(干流全长710km),总落差2124m,流域面积87920km2,多年平均流量1690m3/s,多年平均径流量534亿m3。乌江重庆境内河段长约188km,总落差105.49m,平均比降0.56%,属于典型的山区河流。 拟建银盘水利枢纽位于乌江下游,距涪陵乌江河口里程约93km。枢纽工程以发电为主,兼顾航运、防洪等。枢纽主体工程由电站、船闸和泄洪闸等部分组成,大坝正常蓄水位215m,相应库容14.44亿m3。电站装机4台,单机容量150MW,总装机容量600MW,最大水头36.5m,最小水头8.8m,额定水头26.5m,多年平均有效发电量26.54亿度,建成后可向重庆电网提供大量电力。电站建成后,可渠化彭水~

刘老涧二线船闸工程设计任务书(二)详解

刘老涧二线船闸工程设计任务书 河海大学港航学院水港系 二〇一二年三月

1、设计目的 毕业设计是完成高等学校专业教育的最后一个很重要的实践性教育活动,是学生在学完各门课程后,综合运用所学课程的知识,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最后教学环节。 经过此阶段的教学锻炼,学生必须独立的掌握、熟悉一个船闸工程的规划、设计的全过程,拓宽知识面,巩固并提高所学过的理论知识,使之能系统地解决各个设计阶段的技术问题,丰富实际的设计经验,培养独立工作的能力,提高设计、计算、绘图、编写说明书的水平。同时,增强对国家技术、经济、政策的认识,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 2、设计资料 2.1 设计依据和必要性 刘老涧船闸建地宿迁县境内,京杭大运河上,它和原小船闸及二座节制闸组成刘老涧枢纽。 由于小船闸年通过能力仅为300万吨,58年苏北大运河整治之后,运河上先后建成了20×230×5(4)米的大型船闸七座,实际通过能力达800万吨左右。因此刘老涧小船闸10×90.8×2.0米成了卡脖子的关口,大量船只滞留在船闸两侧,等待过闸时间长达5~7天,严重影响交通运输.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徐州煤炭的南运,浦津铁路部分货物转京杭大运河运输,矛盾将要突出,故兴建此闸成为当务之急。 2.2 设计标准、规范 刘老涧二线船闸按Ⅱ级建筑物标准设计,附属建筑物按Ⅲ级标准设计。 设计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运输部《船闸水工建筑物设计规范》(JTJ 307-2001)。 2.3 地形资料 见“刘老涧船闸闸址地形图”。 2.4 地质资料 见表2刘老涧船闸“地基钻探土工试验设计资料采用表”,回填土资料见表3“回填土资料表”。 2.5 公路及桥梁 水运、公路运输方便,可直达工地。船闸上有公路桥。 2.6 地震

银盘高水头船闸输水系统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题目银盘高水头船闸输水系统设计 (任务起止日期2016 年4月2日~2016年6月17日) 河海学院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 3 班 学生姓名管拳学号631203040307 指导教师陈明栋研室主任 院领导

2. 此任务书最迟必须在毕业设计开始前一周下达给学生。

毕业设计任务书 学生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度计划表 注:1. 此表由指导教师填写。 2. 此表每个学生一份,作为毕业设计(论文)检查工作进度之依据; 3. 进度安排请用“—”在相应位置画出。 4

附件:乌江银盘水利枢纽工程基本资料 1地理位置 乌江是长江上游右岸最大支流,源于贵州省乌蒙山东麓,横贯贵州全境和渝东南,流经重庆市的酉阳、彭水、武隆、涪陵,河流全长1070km(干流全长710km),总落差2124m,流域面积87920km2,多年平均流量1690m3/s,多年平均径流量534亿m3。乌江重庆境内河段长约188km,总落差105.49m,平均比降0.56%,属于典型的山区河流。 2工程概况 拟建银盘水利枢纽位于乌江下游,距涪陵乌江河口里程约93km。枢纽工程以发电为主,兼顾航运、防洪等。枢纽主体工程由电站、船闸和泄洪闸等部分组成,大坝正常蓄水位215m,相应库容14.44亿m3。电站装机4台,单机容量150MW,总装机容量600MW,最大水头36.5m,最小水头8.8m,额定水头26.5m,多年平均有效发电量26.54亿度,建成后可向重庆电网提供大量电力。电站建成后,可渠化彭水~银盘境内53km航道,与彭水枢纽联合调度运行,还可增补下游河道枯水流量,改善乌江下游通航条件,促进乌江航运事业的发展。 2.1坝址水文气象特征值 乌江流域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乌江流域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在1160mm左右,其分布是下游大于上游,上游大于中游,右岸大于左岸。年降水量的88%集中在4~10月,5~9月降水量约占全年的70%,其中5~7月占全年50%。坝址水文气象特征值如下: 多年平均雨量1248mm 多年平均年径流量438亿m3 多年平均流量1390m3/s 实测最大流量19500 m3/s 调查历史最大流量26000 m3/s~26500 m3/s 多年平均输沙量1766万t(1980年~2000年) 多年平均含沙量0.403kg/m3(1980年~2000年) 多年平均气温17.4℃ 历年最高月平均气温30.7℃ 历年最低月平均气温 3.7℃ 极端最高气温44.1℃ 极端最低气温-3.8℃ 多年平均水温18℃ 历年最大风速16m/s 多年平均风速8m/s

船闸主体基坑土方开挖专项方案

船闸主体基坑土方开挖专项方案 第一部分工程概述 1.1工程概况 1.1.1工程位置 1.1.2建设标准及规模 2、桥梁工程 1.2场地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 1.2.1 自然条件特点 1.2.2 土体工程地质特征 1.2.3水文地质 1.2.4工程地质总体评价 1.2.5施工期基坑地下水位控制 第二部分方案说明 2.1编制依据 1、《******船闸施工图设计工程地质勘测报告》; 2、施工合同、图纸、招投标文件; 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3、《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TJ120-99); 4、《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S 257-2008); 5、《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02); 6、其他有关技术规范及标准。 2.2施工方案总体说明 2.2.1原设计图纸建议方案 原设计图纸建议方案为自下而上一级平台高程▽1.0、宽5m、一级坡坡比为1:2.5,二级平台高程▽6.0、宽5m、二级坡坡比为1:2.5,三级坡坡比为1:2。对易

坍塌的粉土和风化泥岩坡面采用土工布进行防护,遇到含水量较大的粉土时增加轻型井点降水。 2.2.2方案优化 根据开挖深度、土质情况、施工荷载和施工水位等,船闸主体基坑采用大开挖方案,纵向分两段水平分六层开挖的复式断面槽,分二级向下开挖,平台高程▽1.0宽5m,自上而下坡比分别为:1:2、1:1.5、1:1.5,详见下图。采用明沟排水,明沟深度为0.8m,宽度为0.6m,考虑施工操作空间,基坑尺寸为结构物轮廓外扩2m。 2.2.3边坡稳定性验算 本计算书参照《建筑施工计算手册》、《实用土木工程手册》、《地基与基础》、《土力学》等相关文献进行编制。 计算土坡稳定性采用圆弧条分法进行分析计算,由于该计算过程是大量的重复计算,故本计算书只列出相应的计算公式和计算结果,省略了重复计算过程。 一、参数信息: 条分方法:瑞典条分法; 条分块数:14; 考虑地下水位影响; 基坑外侧水位到坑顶的距离(m):2.000; 基坑内侧水位到坑顶的距离(m):20.030; 放坡参数: 荷载参数:

重力坝坝顶超高计算书实用标准格式

实用标准文档 混凝土重力坝坝顶超高计算书标准格式 工程设计分院坝工室 2006.3.

核定:审查:校核:编写:

——水电站工程(或水库工程、水利枢纽工程) 混凝土重力坝坝顶高程计算书 1计算说明 1.1适用范围(设计阶段) 本计算书仅适用于工程设计阶段的(坝型)坝顶超高/高程计算。 1.2工程概况 工程位于省市(县)的江(河)上。该工程是以为主,兼顾、、等综合利用的水利水电枢纽工程。 本工程规划设计阶段(或预可行性研究阶段,可行性研究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招标设计阶段)设计报告已于年月经审查通过。水库总库容×108m3,有效库容×108m3,死库容×108m3;灌溉面积亩;水电站装机容量MW,多年平均发电量×108 kW·h,保证出力MW。选定坝址为,选定坝型为。 根据《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安全标准》DL5180—2003,工程等别为等型工程,拦河坝为级永久水工建筑物。(因拦河大坝坝高已超过其规定的高度,拦河坝应提高级,按级建筑物设计。) 1.3计算目的和要求 通过混凝土重力坝坝顶上游防浪墙顶与正常蓄水位、设计洪水位或校核洪水位高差的计算,以确定防浪墙顶高程和大坝高度,为坝体断面设计及坝体工程量计算提供可靠的依据。

1.4计算原则和方法 1.4.1计算原则 (1)坝顶上游防浪墙顶与正常蓄水位、设计洪水位或校核洪水位的高差,包括 最大浪高、波浪中心线至水库静水位的高度和安全超高。 (2)确定的坝顶高程不得低于水库正常蓄水位及设计洪水位。 (3)坝顶高程的确定尚需考虑枢纽中其他建筑物(如船闸坝顶桥下通航净空) 对坝顶高程的要求。 1.4.2计算方法 因选定坝型为(混凝土重力坝),防浪墙顶在水库静水位以上的高差按《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DL 5108-1999式(11.1.1)计算,即: h=h1%+h z+h c 式中,h—防浪墙顶至水库静水位的高差,m; —浪高,m; h 1% 波浪中心线至水库静水位的高度,m; h z 安全超高,m。 h c 1.5计算工况 (1)正常蓄水位+相应的墙顶高差; (2)设计洪水位+相应的墙顶高差; (3)校核洪水位+相应的墙顶高差。 2计算依据 2.1规程规范和相关的技术文件 (1)规程规范 《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安全标准》DL5180—2003。

毕业设计论文-纳吉航运枢纽总体布置及船闸设计

0 存档编号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 毕业设计 题目纳吉航运枢纽总体布置及船闸设计D (左岸船闸方案闸室结构设计) 学院水利学院 专业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2014/5/25 教务处制

独立完成与诚信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毕业设计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并撰写完成的,郑重确认没有剽窃、抄袭等违反学术道德、学术规范的侵权行为。文中除已经标注引用的内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毕业设计作者签名:指导导师签名: 签字日期:签字日期:

毕业设计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人完全了解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有关保管、使用毕业设计的规定。特授权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可以将毕业设计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公开和编入有关数据库提供检索,并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复制、保存、汇编以供查阅和借阅。同意学校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毕业设计原件或复印件和电子文档(涉密的成果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毕业设计作者签名:导师签名: 签字日期:签字日期: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 I I 第1章设计资料.. (1) 1.1工程概况 (1) 1.2 水文气象 (1) 1.3工程地质 (7) 1.4天然建筑材料 (7) 1.5 对外交通条件 (9) 第2章船闸的总体设计 (11) 2.1船闸的组成和类型 (11) 2.1.1 船闸的级数 (12) 2.1.2 船闸线数 (12) 2.1.3 船闸类型 (12) 2.2船闸的基本尺度 (13) 2.2.1 设计船队 (13) 2.2.2 船闸基本尺度 (14) 2.3 引航道布置 (16) 2.3.1 引航道的平面布置 (16) 2.3.2 引航道基本尺度 (17) 2.3.3引航道上的建筑物 (23) 2.4 船闸各部分高程 (24) 2.4.1船闸设计水位的确定 (24) 2.4.2 船闸各部分高程 (24) 2.4.3 小结船闸各部分高程 (27) 2.5 闸首尺度 (27) 2.5.1闸首长度 (27) 2.5.2 闸首宽度 (28) 2.5.3 闸首底板厚度 (28)

船闸 课程设计

第一章工程概况 北运河水系位于海河流域北部,东经115°30′~118°30′、北纬39°05′~41°30′之间,西界为永定河,东界为潮白河,南至海河。北运河纵贯京津冀都市圈,沿程流经北京市的通州区、河北省的香河县、天津市的武清区、天津市的北辰区以及天津市部分市区。北运河发源于燕山北部军都山南麓昌平、延庆一带,流域面积6166 km2,其中山区面积为952 km2,占流域总面积的16%,平原面积5214 km2,占流域总面积的84%。以北京市通州区北关闸为界,北关闸以上称温榆河,以下始称北运河。2007年北关拦河闸下移800m重建,称新北关闸。北运河干流即从新北关闸(以下均指新北关闸)至天津市区子北汇流口,河道全长141.9km。本次工程研究范围自北关闸至北辰区的屈家店闸,全长127km。 图1-1 北运河水系分布图 考虑到北运河未来与京杭大运河南段沟通的可能性,北运河船型采用京杭大运河标准船型。考虑到北运河综合整治对环保要求的特点,主要考虑通航集装箱船,不考虑其它具有污染性的干散货船,但可以通航液体散货船。V级航道集装箱船装载16标箱,相当于载重量为300t的货船,VI级航道集装箱船型标准船型中未列出,故按100t油船和客船考虑。 采用4座保水型船闸,包括榆林庄闸、杨洼闸、木厂闸和新三孔闸。本课程设计只对榆林庄闸进行计算。

第二章设计依据 第一节自然条件 一、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 北运河干流流域位于湖积平原,地势平缓、广阔,由西北向东南微倾斜,河道两岸仅分布一级阶地,除通州城区段以外,河道滩地多为农田,堤防外侧为农田、村庄;下游两侧多洼地。北运河河道蜿蜒曲折,堤外地面高程上游北关闸附近在20.0m左右,下游屈家店附近在3.0m左右,地面坡度为1/5000~1/10000,滩地高程与堤外地面基本一致。 杨洼闸和榆林庄闸坝址处地质条件较好,主要由粉沙和粘土组成,承载力一般在200kPa。 木厂闸场区主要由粉土、粘性土和砂土组成,场地土除第①-1层为软弱土外,其它各层均属中软土,建筑场地类别为Ⅲ类。河道沿程各层土质主要由粉土、粉砂、粘性土和砂土组成,各层均属中软土,承载力标准值80~100kPa。建筑场地类别为Ⅲ类。 新三孔闸和八孔闸坝址区持力地层主要为粉砂层和粘土层,承载力标准值均为80kPa。地下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弱腐蚀性。 船闸位置土类型 φ /? c /kPa 饱和容重 /KN/m3 浮容重 /KN/m3水上 水下 榆林庄闸粉砂23 18 0 18 10 杨洼闸粉土18 16 12 18 10 木厂闸粘土28 24 15 18 10 三孔闸砂土26 20 0 19 10 表2-1 各类土的物理力学指标 二、水位及水头 方案地点上游通航水位(m)下游通航水位(m)水头(m) 四船闸榆林庄闸17.15 12.93 4.22 杨洼闸12.93 10.86 2.07 木厂闸10.86 8.00 2.86 新三孔闸8.00 4.80 3.20表2-2 船闸水位及水头

船闸毕业设计文献综述模板概要

文献综述模板 一、引言 通过再次阅读《航道工程学》,我对水运规划及其在国民经济的用了更为深刻 的认识,水运(包括内河运输和海洋运输是交通运输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 现 代工农业的发展,改善人民生活和促进国际经济贸易与文化的交流都起着重要的作 用。现代交通运输业由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和管道等运输方式组成。 目前,世界上凡是工农业生产较为发达的国家,其水运也都比较发达。例如美国、德国、荷兰和俄罗斯等国,基本上都已建成一个四通八达的内河航道网。绝大多数天然河流对水运的发展不利,因此河流渠化是促进水运事业发展的必要手段之。 目前世界船闸是使船舶通过航道中有集中水位落差河段的一种通航建筑物。主要由闸室、闸首、输水系统和引航道等组成。采用集中输水系统的船闸,其输水系统设在闸首;采用分散输水系统的船闸,在闸室内设有输水廊道系统。在引航道内设有导航建筑物和靠船建筑物。其工作原理是船闸通过输水系统调整闸室内的水位,使其与上游水位或下游水位齐平,船舶便能从上(下游驶往下(上游。 二、船闸的输水系统 为了充分了解船闸的输水系统以及各项水力计算,查阅了《渠化工程学》、 《航道工程学》、《船闸设计》、《岳池县富流滩电航工程船闸可行性研究报告》、《水力学》等专著的相关部分内容。 船闸输水系统(filling and emptying system of navigation lock是为船闸闸室灌水和泄水的设施;由进水口、输水廊道、阀门段、出水口及消能工等构成。输水系统按灌泄水方式可分为集中输水系统和分散输水系统两大基本类型。输水系统类型的选择主要根据作用在船闸上的水头的大小、要求的输水时间的长短以及其他技术经济指标等因素确定。一般来说,当作用在船闸上的水头较大、要求的输水时间较短时,宜采用分散

4-船闸总体设计

第四章 船闸总体设计 第一节 船闸规模 一、船闸基本尺度 船闸基本尺度是指船闸正常通航过程中,闸室可供船舶安全停泊和通过的尺度,包括闸室有效长度、有效宽度和门槛水深。 闸室有效长度、有效宽度和门槛水深必须满足船舶安全进出闸和停泊的条件,并应满足下列要求: (1) 船闸设计水平年内各阶段的通过能力满足过闸船舶总吨位数量和客货运量要求; (2) 满足设计船队,能一次过闸; (3) 满足现有运输船舶和其他船舶过闸的要求。 1.闸室有效长度 闸室有效长度,是指船舶过闸时,闸室内可供船舶安全停泊的长度。闸室有效长度起止边界按下列规则确定: 它的上游边界应取下列最下游界面(图4-1):帷墙的下游面;上闸首门龛的下游边缘;采用头部输水时镇静段的末端;其他伸向下游构件占用闸室长度的下游边缘。 它的下游边界应取下列最上游界面(图4-1):下闸首门龛的上游边缘;防撞设备的上游边缘;双向水头采用头部输水时镇静段长的一端;其他伸向上游构件占用闸室长度的上游边缘。 图4-1 船闸有效长度示意图 闸室有效长度x L 等于设计最大船队长度加富裕长度,即 f c x l l L += (4-1) 式中 x L —— 闸室有效长度(m ), c l —— 设计船队、船舶计算长度(m );当一闸次只有一个船队或一艘船单列过闸 时,为设计最大船队、船舶长度;当一闸次有两个或多个船队船舶纵向排

列过闸时, 则等于各设计最大船队、船舶长度之和加上各船队、船舶间 的停泊间隔长度; f l —— 闸室的富裕长度(m ),与船队的尺度、队型和吨位有关,是确定闸室有效 长度的一项重要参数,根据船闸实践和船舶操纵性能,可取: 对于顶推船队:c f l l 06.02+≥; 对于拖带船队:c f l l 03.02+≥; 对于机动驳和其他船舶:c f l l 05.04+≥。 2.闸室有效宽度 闸室有效宽度,是指闸室内两侧墙面最突出部分之间的最小距离,为闸室两侧闸墙面间的最小净宽度。对于斜坡式闸室,其有效宽度为两侧垂直靠船设施之间的最小距离。 闸室有效宽度可按下式计算: f c x b b B +=∑ (4-2) c f b n b b )1(025.0-+?= (4-3) 式中:x B —— 船闸闸首口门和闸室有效宽度(m ); ∑c b ——同一闸次过闸船舶并列停泊于闸室的最大总宽度(m )。当只有一个船队或一艘船舶单列过闸时,则为设计最大船队或船舶的宽度c b ; f b ——富裕宽度(m ); b ?——富裕宽度附加值(m ) ,当c b ≤7m 时,b ?≥1m ;当c b >7m 时,b ?≥1.2m ; n ——过闸停泊在闸室的船舶的列数。 值得注意的是:闸室的有效宽度应不得小于按公式计算的值,并宜根据计算结果套用现行国家标准《内河通航标准》中规定的8m 、12m 、16m 、23m 、34m 宽度。 3.门槛最小水深 门槛最小水深指在设计最低通航水位时门槛上的最小深度,与船舶(队)最大吃水和进闸速度有关,对船舶(队)操纵性和工程造价有较大影响,船闸运用和模型试验表明,增加富裕深度比增加富裕宽度有利。船舶(队)进、出闸时水被挤出或补充主要从船底下流入,如富裕深度小了,则影响水量的补充,增加船舶下沉量。我国船闸设计规范采用门槛水深大于等于设计最大船舶(队)满载吃水的1.6倍,即: T H ≥1.6 (4-4) 式中 H ——门槛最小水深(m ) T ——设计船舶、船队满载时的最大吃水(m )。

重力坝坝顶超高计算书标准格式

混凝土重力坝坝顶超高计算书标准格式 工程设计分院坝工室 2006.3. 核定: 审查: 校核: 编写: ——水电站工程(或水库工程、水利枢纽工程) 混凝土重力坝坝顶高程计算书 1 计算说明 1.1 适用范围(设计阶段) 本计算书仅适用于工程设计阶段的(坝型)坝顶超高/高程计算。 1.2 工程概况 工程位于省市(县)的江(河)上。该工程是以为

主,兼顾、、等综合利用的水利水电枢纽工程。 本工程规划设计阶段(或预可行性研究阶段,可行性研究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招标设计阶段)设计报告已于年月经审查通过。水库总库容×108m3,有效库容×108m3,死库容×108m3;灌溉面积亩;水电站装机容量MW,多年平均发电量×108 kW·h,保证出力MW。选定坝址为,选定坝型为。 根据《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安全标准》DL5180—2003,工程等别为等型工程,拦河坝为级永久水工建筑物。(因拦河大坝坝高已超过其规定的高度,拦河坝应提高级,按级建筑物设计。) 1.3 计算目的和要求 通过混凝土重力坝坝顶上游防浪墙顶与正常蓄水位、设计洪水位或校核洪水位高差的计算,以确定防浪墙顶高程和大坝高度,为坝体断面设计及坝体工程量计算提供可靠的依据。 1.4 计算原则和方法 1.4.1 计算原则 (1)坝顶上游防浪墙顶与正常蓄水位、设计洪水位或校核洪水位的高差,包括 最大浪高、波浪中心线至水库静水位的高度和安全超高。 (2)确定的坝顶高程不得低于水库正常蓄水位及设计洪水位。 (3)坝顶高程的确定尚需考虑枢纽中其他建筑物(如船闸坝顶桥下通航净空) 对 坝顶高程的要求。 1.4.2 计算方法 因选定坝型为(混凝土重力坝),防浪墙顶在水库静水位以上的高差按《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DL 5108-1999式(11.1.1)计算,即: ?h=h1%+h z+h c 式中,?h—防浪墙顶至水库静水位的高差,m;

施工方案(船闸)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及工程特点 (2) 工程概况 (2) a)消防给水部分 (3) b)脚手架部分 (3) 第二章施工具体策划 (6) 施工过程中与各单位协调 (6) 项目组织机构图 (6) 项目管理机构配备情况表 (6) 第三章施工工期计划 (7) 施工进度计划 (7) 工程施工进度的控制措施 (8) 各阶段进度计划的保证措施 (8) 第四章施工劳动力、施工机械设备投入计划 (9) 投入施工机械设备计划表 (9) 劳动力组织方案 (9) 第五章主要材料、设备采购、供应计划 (10) 材料设备供应保障措施 (10) 主要施工材料的组织方案 (10) 第六章施工管理实施方案 (11) 项目进度计划管理 (11) 项目进度计划组织原则 (11)

管理原则 (11) 施工现场临时设施搭建和管理 (11) 施工总平面布置说明 (11) 临时供电 (11) 施工围挡、防洪 (12) 施工安全及文明措施管理 (12) 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目标 (12) 保证安全生产目标的措施 (12) 保证文明施工目标的措施 (13) 保证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目标的合同措施 (14) 成品、半成品保护措施 (14) 成品、半成品保护的组织措施 (14) 成品、半成品保护的技术措施 (14) 第七章施工方案 (14) 各分部分项工程的主要施工工艺、技术措施 (14) 一、脚手架工程施工方案 (18) 二、消防水系统分部工程施工方案 (18) 质量保证措施 (20) 访及保修服务 (27) 工程回访及保修承诺 (27) 工程回访及保修措施 (28)

第一章过船闸消防管专项工程概况及工程特点专项工程概况: 编制依据 专项编制说明

优化船闸设计提高通航能力

摘要:三堡船闸年设计通航能力为850万吨,目前实际过闸量近4000万吨。钱塘江的大潮水使得三堡船闸运行安全及通 航能力受到很大的影响。通过建挡潮闸改善候闸条件,可保障运行安全,提高船闸通过能力。 关键词:三堡船闸挡潮闸安全效率 京杭大运河,是我国内河水运唯一的南北向骨干航道,杭州三堡船闸位于京杭运河的最南端,是京杭运河沟通钱塘江的唯一枢纽工程,由一线船闸和二线船闸组成。一线船闸于1989年2月建成通航,年设计通过能力为300万吨,它的建成结束了江河相望、咫尺不通的历史,拓展航程400千米。随着过闸量的不断增加,一线船闸超负荷运行,二线船闸于1993年开工兴建,1996年12月投入运行,设计年通过能力为550万吨。两闸室轴线水平距离为100米,年设计总通过能力850万吨。三堡船闸当年建造时地处杭州城的东南郊,现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船闸所处区域逐渐成了市中心,成了“城闸”。三堡船闸的过闸量也快速增长,现在已达十几年前的3--4倍,并且呈现出有增无减的增长趋势。1999年平均过闸船舶吨位只有93.5吨,至2010年已提高到450吨,一、二线的总通过能力调整为1500万吨,2012年过闸量近4000万吨,也还远远超过了调整后的设计通过能力。 根据运量发展及杭州市总体规划发展的要求,目前京杭运河沟通钱塘江第二通道工程的前期可行性研究工作已开展,但因该工程项目规模大、技术复杂要穿3条高速路和1条沪杭铁路,国省道、城市快速路若干条,前期研究工作时间和项目建设期都将较长;从目前至京杭运河沟通钱塘江第二通道工程建成投入运行的相当一段时间中,三堡船闸仍为沟通两大水系的唯一通道。通过对现有船闸的改扩建,提高通过能力,适应日益增长的过闸量要求,已进入前期实质性的研究阶段。 挡潮闸方案选择 2011年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就三堡船闸改建扩能工程进行了方案设计。方案有①扩大闸室尺度;②保留上闸首,新建闸室、下闸首;③将上、下闸首及闸室全部拆除后重建; ④接长现有闸室,保留部分尺度,接长部分增加尺度;⑤设置挡潮闸,船闸尺度不变等五大方案。经过从:改造后船闸年通过能力提高幅度,工程建设总投资,施工期停航时间的长短,工程实施难度大小,及改造后船舶过闸的便利程度进行了详细的方案比选。不同方案的:投资资金从0.5亿---2.9亿;对现有船闸运行的影响从不0停航到需停航28个月;通过能力提高幅度从5.5%----156.8%。经过多方案比较,方案⑤设置挡潮闸保障运行安全提高通航能力,在5个改造方案中脱颖而出,该方案在国内还属首创。 在一线上游引航道设置挡潮闸船闸尺度不变通过计算:船闸年通过能力提高幅度在大潮较少年为5.5%,大潮较多年为24.5%,投资概算为7500万元,施工期为10个月,无需停航,对通航有一定影响。2012年,浙江水利河口研究院对该项目进行了数模实验,并通过了专家组的评审。 具体方案 三堡船闸的过闸能力受潮水的影响非常大,在大潮汛期间,船舶只能在离船闸上游27公里的之江锚地避潮,一般情况是潮前3小时就不放船舶进入引航道,而潮水过后船舶从避潮锚地行驶至上游引航道应是潮水过后4小时以上了,如果不是这样船舶受潮水的作用将会出现险情,在船闸刚开始运行期间,由于对潮水的认识不足,常有船舶出现海损事故。这样的情况在潮水大的月份每月有10—15天,每天2次将影响船闸通行时间达6—10小时。因此,潮水在提高钱塘江水位的同时,也使船闸的运行时间大打折扣。如果能在水工设施上加以改进,建造挡潮闸,最大限度地减小潮水对船闸运行时间带来的影响,在潮水来前可以把在27公里外的避潮船舶安排到上游引航道避潮。只要调度科学合理,在潮水到达前1—2小时关上

船闸设计计算书(完美版)

第一章} 第二章船闸总体设计 第一章设计资料 一经济资料 1、建筑物的设计等级: 2、高良涧二线船闸按III级船闸、II级建筑物标准设计。 3、货运量: 4、淮河1995年的过闸货运量为1750万吨,年设计通过能力为1750万吨。 5、通航情况: 6、通航期N=360天/年,客轮及工作船过闸次数e n=1,船舶载重量不均匀系数α=,月不 均匀系数β=,船闸昼夜工作时间小时τ=22小时 7、设计船型: 8、 9、 10、 11、见表1-1 二水文与气象资料 \ 1、特征水位及水位组合:见表1-2,1-3 高良涧船闸上游为洪泽湖,下游为灌溉总渠,根据江苏省水利厅规划的洪泽湖调蓄及灌溉总渠控制的情况及可行性研究报告提供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后拟定。

2、地质资料及回填土资料 高良涧二线船闸位于洪泽湖大堤,土质较为复杂,上部为人工夯实的湖堤,多为黄色粘土,持力层为粘土、亚粘土、粉砂夹层,但层次划分不明,软硬变化较大,下卧层基本上为承载力较高的砂性土,土层概况见表1-4 # 表1-4 闸址处土层概况表 & 3、地震资料 查江苏省地震烈度区划分图得,该地区属七度区,根据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SDJ—78“对于级挡水建筑物,应根据其重要性和遭震害的危害性可在基本烈度的基础上提高一度”的规定,考虑到本船闸属洪泽湖防洪线上的挡水建筑物,故按地震烈度八度设防。 4、地形资料 地形资料详见“高良涧二线船闸闸址地形图” 5、交通及建筑材料供应情况 水运可直达工地,公路运输亦方便,除木材外,其他材料供应充足,钢材由南京发货、水泥、石料、沙由安徽提供,木材由江西福建运来。 第二节船闸的基本尺度 . 船闸的基本尺度包括闸室的有效长度、有效宽度及门槛水深。 根据设计船型资料,考虑1顶+2×1000T船队两排并列一次过闸、1顶+2×1000与1拖+12×100船队并列过闸、1拖+4×500并列过闸三种组合。计算结果如下:

【开题报告】水利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水利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题目:江西省峡江水利枢纽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工程选址、工程总布置及主要建筑物部分) 一、选题的依据及课题的意义 1、依据选题依据南昌工程学院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课程及培养方向要求,为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等方面知识,获得工程师初步训练、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课题结合目前江西正在建设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峡江水利枢纽工程的实际情况,要求同学认真全面的阅览和学习专业法律法规及行业规范,并利用所学专业相关知识来熟悉水利枢纽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制定过程,最后对于该工程选址、工程总布置及主要建筑物进行计算设计。 2、意义: (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已学过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本专业范围内的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掌握现代设计方法。 (3)、通过调查研究,查阅文献资料,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 (4)、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和开拓进取的精神。 (5)、通过本次毕业设计,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设计课题所规定的全部内容。全面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使之在我国以后的水利工程事业中发挥更大作用。

二、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综述 峡江水利枢纽工程位于赣江中游峡江县老县城(巴邱镇)上游峡谷河段,距峡江老县城巴邱镇约6N,控制流域面积约62900km2 ,是一座以防洪、发电、航运,兼有灌溉、供水等综合利用功能的水利枢纽工程。 峡江水利枢纽工程项目建议书已经国家有关部门审查批准,该阶段主要成果及结论:初拟水库正常蓄水位46m,死水位44m,汛限水位45m,防洪高水位49.1m,总库容16.65亿m3,为大(1)型工程。初拟电站装机360mw,单线1000t级船闸。 工程建成后,可将南昌市防洪标准从1XX年一遇提高到2XX年一遇,使赣东大堤的防洪标准从20xx年一遇提高到1XX年一遇。工程位置优越,效益大,工程量相对较小,但淹没损失大。该工程是赣江干流中游河段综合效益较为显著的骨干工程,是江西省“十五”水利建设首要工程。 三、研究内容及实验方案 工程选址、工程总布置及主要建筑物 1、工程等别和标准 1.1确定工程等别和标准:根据工程规模和gb50201-94、sl252-XX,初步确定工程等别、主要建筑物级别及相应的洪水标准。 1.2初步确定抗震设计参数 2、工程选址 2.1根据枢纽工程区的地形地质、工程布置、工程量、施工、投入资金和运行要求,初选代表性坝址。

航道课程设计

航道工程课程设计 题目:高良涧二线船闸总体设计学院:海洋环境与工程学院 专业: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学号: 200910413016 姓名:周恩先

设计书目录 第一部分:设计基本资料 1.1设计依据 1.2设计标准、规范 1.3地形资料 1.4地质资料 1.5水文资料 1.6经济资料 1.7 交通及建筑材料供应情况 1.8公路及桥梁 第二部分:船闸总体设计 2.1船闸基本尺度的确定 2.2船闸各部分高程的确定 2.3引航道平面布置及尺度确定 2.4船闸通过能力计算 2.5船闸总体布置原则 第三部分:船闸布置图 (附图) 3.1船闸总平面布置图 3.2船闸纵断面布置图 第一部分:设计基本资料 1.1设计依据 本工程以国家计委关于《开发淮河运输两淮煤矿水运建设任务书》的批复(计

交[1982]979文号)主要依据,并按照1978年9月交通部会同煤炭部和安徽省、江苏省共同编制上报的《两淮煤炭淮申线水运建设计划任务书》及1981年9月18日交通部《关于报送对两淮煤炭淮申线水运建设计划任务书的调整意见的报告》以及安徽省交通厅、交通部水运规划设计院编制的《两淮煤炭淮申线水运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等文件的有关规定进行设计。 1.2设计标准 高良涧二线船闸按III 级船闸、II 级建筑物(闸首、闸室)、III 级附属建筑物标准设计。 设计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船闸总体设计规范JTJ305-2001》 1.3地形资料 本船闸位于洪泽湖南面,其南面是苏北灌溉总渠,夹于两水系之间,同时两水系之间还隔有一道防洪大堤。 在大堤的北面与洪泽湖水边线之间有一片洼地,标高在之间。另外,在大堤上有一条淮阴通往南京方向的公路。 1.4地质资料 高良涧二线船闸位于洪泽湖大堤,土质较为复杂。上部为人工夯实的湖堤,多为黄色粘土,持力层为粘土、亚粘土、粉砂夹层,但层次划分不明,软硬变化较大,下卧层基本上为承载力较高的砂性土。通过对有代表性的02 号钻孔(下闸首部位)土层分布及试验成果的分析,范围为 的地基土的平均允许承载力为0.27MPa ,平均变形模量 为5054KPa ,泊松比为0.32。 回填土的力学性能指标 表1-1 1.5水文资料 1.5.1 特征水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