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回转窑窑头窑尾密封装置

水泥回转窑窑头窑尾密封装置
水泥回转窑窑头窑尾密封装置

1. 密封装置的结构、基本要求和对比

1.1 回转窑密封装置结构和基本要求:用一种特殊的耐高温、抗磨损的半柔性新型复合材料,(碳硅铝复合板)其中包括耐热钢鱼鳞片、碳硅铝复合板、普通钢板鱼鳞片其组合而成的柔性密封结构整体可以随回转窑的运动而变形,从而适应回转窑在高温使用状态下产生的窑体变形、筒体偏摆及偏心。它—端固定在窑头罩或窑尾烟室上,另一端无间隙地保覆在专门设置的磨擦套上,实现无间隙密封,确保了不漏风。灰斗的设置保证了在回转窑生产不正常情况下的倒料、吐料有了走料的通道,灰斗出口管道根据现场情况与塔架下设备连接或集中处理,使预热后的生料不会漏到设备外面而污染环境及烫伤操作工。因柔性密封装置所用的密封材料全部采用进口耐高温材料及特殊热处理工艺制作,所以在窑头温度1000℃~1200℃的情况下仍能保持良好机械性能,从而保证密封效果及使用寿命。彻底解决回转部件与固定部件间的漏风、漏灰问题,提高窑头三次风温保证正常的热工环境。

1.2简单谈下其它几种密封的效果。

鱼鳞片式密封:密封效果不佳,使用寿命短,在窑操过程中容易漏风,增大电耗。

迷宫式密封:分为轴向迷宫式、径向迷宫式、轴向接触式、径向接触式密封,迷宫式密封采用普遍,结构简单,但维修麻烦,它无接触面不存在摩擦,因为迷宫式密封和窑筒体之间的间隙不能太小,所有其密封效果差,漏风、漏料比较严重。

石墨密封:安装时部件繁多比较麻烦、比较重,使用寿命比较短,影响密封效果,维修频繁,所以平均成本比较高

2. 密封改造方案

2.1窑头密封改造

由于窑头烧成系统正负压力波动无规,采用汽缸、迷宫、鱼鳞片石墨等密封结构仍然能导致漏风、漏料现象比较严重,密封效果很不理想。通过对几种密封结构特点的比较,我厂研制出双柔式密封装置它一端固定焊接在窑头罩上(椎体法兰),另一端无间隙地保覆在专门设置的冷风套上,冷风套与支撑法兰链接,支撑法兰与窑筒体焊接。耐热钢鱼鳞片(摩擦板)、碳硅铝复合板(密封体)、钢板鱼鳞片(压板)依次在椎体法兰上用螺栓连接固定,耐热钢鱼鳞片紧贴冷风套上,然后用张紧装置实现无间隙密封,确保了不漏风。漏料问题的解决是在窑头密封装置烟室罩上开孔,其下设置漏斗。

2.2窑尾密封改造

窑尾密封多用鱼鳞片、石墨密封结构但仍然能导致漏风、漏料现象比较严重。双柔式密封装置的改造与窑头密封装置相同外,增加了连接套。连接套下设漏斗,使物料回收方便。

3. 密封装置结构件制作和安装调试

3.1密封装置的结构件准备

水泥厂窑头、窑尾密封改造方案中所含备件要在窑体大修前准备完毕,(我厂可以根据窑直接提供设计相关配件的图纸及尺寸也可由我厂加工制作)其中冷风套、磨擦套、椎体法兰、连接套为钢结构铆焊接。张紧装置部件为配套件,有滑轮、油丝绳、挂钩、螺栓组成。

碳硅铝复合板(密封体)、耐热钢鱼鳞片(摩擦板)、钢板鱼鳞片(压板)为购买件。

3.2密封装置结构件安装

密封装置的结构件安装要严格按照工艺次序进行。窑头密封装置结构件应在窑筒体复位前安装冷风套。窑尾密封装置结构也是在筒体复位前安装磨擦套。而后找正,固定焊接施工应在

窑筒体调整找正后进行。

3.3调整定位

调窑结束后,进行冷风套定位焊接,(冷风套和窑筒体之间距离为15cm左右)并通过转窑来调整冷风套外圆周回转时的径向摆动量(窑筒体在不变形时窑筒体的摆动量可以通过拖轮来调节)这一调整过程是重要环节,要求冷风套外圆周回转径向摆动量〈6mm。冷风套调整结束后,将法兰与冷风套连接螺栓及圆周缝隙进行满焊接,

3.4最后是双柔式密封体安装及张紧装置设置。密封体的安装依次为摩擦板(耐热刚鱼鳞片)、密封体(碳硅铝复合板)压板(普通钢板)完毕后,进行张紧装置的按装,张紧装置通过滑轮、油丝绳、配重等组合用来增加摩擦板(耐热刚鱼鳞片)密封体(碳硅铝复合板)压板(普通钢板)这三层与冷风套的接触面实现无缝密封。

注:配重不是重量越重就可以无缝密封,过重时容易使冷风套或密封装置阻力摩擦使用寿命段,要适当调配配重。

【CN209910373U】回转窑窑头密封装置【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0592733.7 (22)申请日 2019.04.26 (73)专利权人 安徽珍珠水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233100 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刘府镇 茶山凤淮路南侧 (72)发明人 蒋加凯 高中来 杨训法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212 代理人 沈尚林 (51)Int.Cl. F27B 7/24(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回转窑窑头密封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回转窑窑头密封装 置,包括窑本体和封闭筒,所述窑本体后方设有 窑头罩,所述窑头罩和窑本体之间通过鱼鳞片接 口衔接,在窑本体开口处连接一个斡旋罩,所述 斡旋罩位于窑头罩内部,所述斡旋罩的外部设有 封闭筒,所述封闭筒四周设有立筋板。本实用新 型的封闭筒与回转窑窑头铰接,且通过可移动的 密封压板进行固定,提高了密封性能,减少了热 能损失,密封筒上设置清理门,便于连接处进行 清理和观测。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CN 209910373 U 2020.01.07 C N 209910373 U

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209910373 U 1.回转窑窑头密封装置,包括窑本体(1)和封闭筒(5),其特征在于,所述窑本体(1)后方设有窑头罩(3),所述窑头罩(3)和窑本体(1)之间通过鱼鳞片接口(2)衔接,在窑本体(1)开口处连接一个斡旋罩(4),所述斡旋罩(4)位于窑头罩(3)内部,所述斡旋罩(4)的外部设有封闭筒(5),所述封闭筒(5)四周设有立筋板(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窑窑头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筒(5)一侧通过手拧螺钉(7)固定一个清理门(9),在手拧螺钉(7)一侧面板上设有密封压板(6)压实门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窑窑头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筋板(8)材质为铸铁。 2

船舶尾轴密封

船舶尾轴密封的发展展望 第一章绪论 在采用螺旋桨推进的船舶中,尾轴和尾轴承之间要按一定的规定留有间隙,尾轴又处于水面以下,工作时需要润滑和冷却,因此为了防止海水沿螺旋桨轴流入船内及润滑油泄漏,在尾轴管中必须设置密封装置。尾轴密封装置的工作环境和条件极其恶劣,其在工作时不仅受到由轴系转动带来的磨损外,轴系自然下沉产生产生的不均匀作用力的影响,主机正倒车时尾轴还会产生一定的横向和轴向震动,这些都会对尾轴密封装置造成不良影响。尾轴密封装置是船舶轴系的重要部件之一,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船舶的正常营运和经济型,同时对防止尾轴滑油污染海洋环境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国内外造船界和航运部门对其可靠性和可维修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对尾轴密封装置的研究是及其必要的。下面笔者就对尾轴密封的发展及其展望做一个粗浅的分析。 第二章船舶尾轴密封的类型、原理及其发展 2.1填料函型首密封装置 “填料函型密封”俗称“盘根密封”,这种装置是最早出现的尾轴密封形式,多用于铁梨木尾轴承。 2.1.1填料函型首密封装置的工作原理 图1为填料函型首密封装置的工作原理简图,此种密封装置主要是靠填料5来阻止舷外水流入机舱,填料5在压盖3的预紧力作用下与螺旋桨轴紧密接触,达到密封的目的。尾轴承下沉时,可径向调节填料函本体4使与尾轴同心,以保持良好的密封效果。该密封装置一般都设有进水管1,引入具有压力的舷外水,冷却和冲走积存在填料内的泥沙。

图1填料函型首密封装置的工作原理简图 2.1.2填料函型首密封装置的特点 填料函型首密封装置具有以下特点: (1)结构简单,易维护管理,当发现密封处漏水过多时,稍加压紧压盖即可;更换填料也很方便。但由于盘根比较容易磨损,定时的对密封进行调整和填料(盘根)的更换,增加了轮机人员的劳动量,同时也增加了调整的随意性和不安全因素。 (2)造价低廉,使用可靠,现在该种密封装置一般都采用橡胶轴承。相对来说橡胶轴承价格低廉,且使用可靠。但橡胶的磨损和老化会直接影响到轴系的情况且适应尾轴径向跳动的能力差。 (3)轴功率损耗大,对尾轴(套)的磨损严重,必须定期抽轴更换防磨衬套或对尾轴的磨痕进行堆焊、光车,维修成本高、周期长。 2.1.3填料型首密封装置的发展

回转窑密封结构的设计

在进行回转窑密封结构的设计和选择过程中,有一些细节问题是我们不得不去关注的,判断水泥回转窑是否环保的因素有很多,重金属元素的含量是其中之一的考虑因素。本文针对水泥设备回转窑的4大类密封结构设计介绍。 (1)当在回转窑内所应用的是迷宫式密封结构时,其安装方式为径向迷宫式和轴向迷宫式。在设计此种迷宫式密封结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相邻间隙应保持大于筒体的轴向窜动量,即大于或等于20毫米-40毫米,迷宫腔最少2个,并且在腔内填入石棉板或是硅酸铝纤维毡。在多次生产实践过程中总结到:迷宫式密封结构比较适用于和大气有较小压差的场合中。 (2)接触式密封结构式,其最常用安装方式为径向接触式和轴向接触式。此种回转窑结构密封有自己独特的设计特色,弹簧式压紧装置要对称布置,数量为4的倍数。目前,接触式密封是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回转窑密封结构。 (3)複合式密封结构,其安装方式及设计特点主要为径向迷宫式加径向接触式和轴向迷宫式加径向接触式,比较适合应用在密封要求比较严格的回转窑运转场合中。 (4)气封式密封结构,安装和设计主要是在回转窑的端部形成气幕的密封,气压较窑外压力要大一些。 除了在回转窑的密封装置中注意设计和安装的细节外,对密封本身还有一定的要求:密封性能要好,对于筒体的形状产生的误差,以及安装的同轴度偏差和运转中的往複窜动有较好的承受力,还要有较小的磨损以及可靠的结构才能够保证回转窑良好的密封性能。水泥回转窑工况要稳定,尤其处置危险废弃物时,工况更应稳定,否则势必造成回转窑排放有害物超标。回转窑系统的情况都不相同,在利用和销毁废弃物时都应根据具体情况做试验,找出合适的处置方式和数量。从回转窑窑型上看悬浮预热器回转窑比半干法窑好,利用废气馀热烘干原料的更好,可提高微量元素的吸收率。 从物质上讲首先是原燃料包括废弃物带入的元素总量,尤其易挥发元素总量应有限定;其次是碱、硫和卤素含量,硫及卤素首先与碱生成化合物,剩馀的才会与挥发的重金属元素形成相应化合物。硫与氯的分子比若大于1则多生成硫酸盐,排放量较低;反之生成氯化物,排放量高。回转窑系统的除尘效率影响很大,因为有些重金属元素是随粉尘尤其是微细粉尘带出回转窑系统,若不收下来回到生产线便会造成污染。从就是限製水泥回转窑重金属元素排放量超标从几方麵著手,希望新手熟手在操作过程中多多注意。

水泥回转窑窑头窑尾密封装置

1. 密封装置的结构、基本要求和对比 1.1 回转窑密封装置结构和基本要求:用一种特殊的耐高温、抗磨损的半柔性新型复合材料,(碳硅铝复合板)其中包括耐热钢鱼鳞片、碳硅铝复合板、普通钢板鱼鳞片其组合而成的柔性密封结构整体可以随回转窑的运动而变形,从而适应回转窑在高温使用状态下产生的窑体变形、筒体偏摆及偏心。它—端固定在窑头罩或窑尾烟室上,另一端无间隙地保覆在专门设置的磨擦套上,实现无间隙密封,确保了不漏风。灰斗的设置保证了在回转窑生产不正常情况下的倒料、吐料有了走料的通道,灰斗出口管道根据现场情况与塔架下设备连接或集中处理,使预热后的生料不会漏到设备外面而污染环境及烫伤操作工。因柔性密封装置所用的密封材料全部采用进口耐高温材料及特殊热处理工艺制作,所以在窑头温度1000℃~1200℃的情况下仍能保持良好机械性能,从而保证密封效果及使用寿命。彻底解决回转部件与固定部件间的漏风、漏灰问题,提高窑头三次风温保证正常的热工环境。 1.2简单谈下其它几种密封的效果。 鱼鳞片式密封:密封效果不佳,使用寿命短,在窑操过程中容易漏风,增大电耗。 迷宫式密封:分为轴向迷宫式、径向迷宫式、轴向接触式、径向接触式密封,迷宫式密封采用普遍,结构简单,但维修麻烦,它无接触面不存在摩擦,因为迷宫式密封和窑筒体之间的间隙不能太小,所有其密封效果差,漏风、漏料比较严重。 石墨密封:安装时部件繁多比较麻烦、比较重,使用寿命比较短,影响密封效果,维修频繁,所以平均成本比较高 2. 密封改造方案 2.1窑头密封改造 由于窑头烧成系统正负压力波动无规,采用汽缸、迷宫、鱼鳞片石墨等密封结构仍然能导致漏风、漏料现象比较严重,密封效果很不理想。通过对几种密封结构特点的比较,我厂研制出双柔式密封装置它一端固定焊接在窑头罩上(椎体法兰),另一端无间隙地保覆在专门设置的冷风套上,冷风套与支撑法兰链接,支撑法兰与窑筒体焊接。耐热钢鱼鳞片(摩擦板)、碳硅铝复合板(密封体)、钢板鱼鳞片(压板)依次在椎体法兰上用螺栓连接固定,耐热钢鱼鳞片紧贴冷风套上,然后用张紧装置实现无间隙密封,确保了不漏风。漏料问题的解决是在窑头密封装置烟室罩上开孔,其下设置漏斗。 2.2窑尾密封改造 窑尾密封多用鱼鳞片、石墨密封结构但仍然能导致漏风、漏料现象比较严重。双柔式密封装置的改造与窑头密封装置相同外,增加了连接套。连接套下设漏斗,使物料回收方便。 3. 密封装置结构件制作和安装调试 3.1密封装置的结构件准备 水泥厂窑头、窑尾密封改造方案中所含备件要在窑体大修前准备完毕,(我厂可以根据窑直接提供设计相关配件的图纸及尺寸也可由我厂加工制作)其中冷风套、磨擦套、椎体法兰、连接套为钢结构铆焊接。张紧装置部件为配套件,有滑轮、油丝绳、挂钩、螺栓组成。 碳硅铝复合板(密封体)、耐热钢鱼鳞片(摩擦板)、钢板鱼鳞片(压板)为购买件。 3.2密封装置结构件安装 密封装置的结构件安装要严格按照工艺次序进行。窑头密封装置结构件应在窑筒体复位前安装冷风套。窑尾密封装置结构也是在筒体复位前安装磨擦套。而后找正,固定焊接施工应在

船舶尾轴密封

精心整理船舶尾轴密封的发展展望 第一章绪论 在采用螺旋桨推进的船舶中,尾轴和尾轴承之间要按一定的规定留有间隙,尾轴又处于水面以下,工作时需要润滑和冷却,因此为了防止海水沿螺旋桨轴流入船内及润滑油泄漏,在尾轴管中必须设置密封装置。尾轴密封装置的工作环境和条件极其恶劣,其在工作时不仅受到由轴系转动带来的磨损外,轴系自然下沉产生产生的不均匀作用力的影响,主机正倒车时尾轴还会产生一定的横向和轴向震动,这些都会对尾轴密封装置造成不良影响。尾轴密封装置是船舶轴系的重要部件之一,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船舶的正常营运和经济型,同时对防止尾轴滑油污染海洋环境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国内外造船界和航运部门对其可靠性和可维修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对尾轴密封装置的研究是及其必要的。下面笔者就对尾轴密封的发展及其展望做一个粗浅的分析。 第二章船舶尾轴密封的类型、原理及其发展 2.1填料函型首密封装置 “填料函型密封”俗称“盘根密封”,这种装置是最早出现的尾轴密封形式,多用于铁梨木尾轴承。 图1为填料函型首密封装置的工作原理简图,此种密封装置主要是靠填料5来阻止舷外水流入机舱,填料5在压盖3的预紧力作用下与螺旋桨轴紧密接触,达到密封的目的。尾轴承下沉时,可径向调节填料函本体4使与尾轴同心,以保持良好的密封效果。该密封装置一般都设有进水管1,引入具有压力的舷外水,冷却和冲走积存在填料内的泥沙。 图1填料函型首密封装置的工作原理简图 填料函型首密封装置具有以下特点: (1)结构简单,易维护管理,当发现密封处漏水过多时,稍加压紧压盖即可;更换填料也很方便。但由于盘根比较容易磨损,定时的对密封进行调整和填料(盘根)的更换,增加了轮机人员的劳动量,同时也增加了调整的随意性和不安全因素。 (2)造价低廉,使用可靠,现在该种密封装置一般都采用橡胶轴承。相对来说橡胶轴承价格低廉,且使用可靠。但橡胶的磨损和老化会直接影响到轴系的情况且适应尾轴径向跳动的能力差。 (3)轴功率损耗大,对尾轴(套)的磨损严重,必须定期抽轴更换防磨衬套或对尾轴的磨痕进行堆焊、光车,维修成本高、周期长。 随着船舶技术的发展,油润滑尾轴承及轴封应运而生,它的磨损少、摩擦功率小、使用寿命长,因此在一些大中型船舶上逐渐取代了填料型首密封装置。虽然后期出现了诸如“EVK型水润滑密封装置”和“带补偿装置的水润滑密封装置”等改进型,但主要趋势是用于小型船舶 2.2油润滑密封装置 笔者认为油润滑密封装置的原理可以以典型的辛泼莱克斯(simplex)型为例来说明,如图2,整个装置包括前密封、后密封和润滑油系统,位于船尾靠近螺旋桨的后密封上设了三道密封环,用于阻止海水的侵入和防止尾管轴承润滑油的向船外泄漏,前密封装置上装配有4#、5# 两道密封环,用于防止润滑油漏入机舱。润滑油系统的设置,主要考虑的是万一密封损坏,宁可让油漏至船外而不让海水侵入尾管。另外,即使密封完好无损,为使轴承滑动面形成油膜,也需使润滑油有极少量外泄,故尾管内的油压较海水压力为高。经过反复改进,六十年代以后,这种密封在船舶上迅速得到了推广使用。 图2最初的simplex尾轴密封装置 油润滑密封装置有以下优点:1、尾轴轴承采用油润滑的白合金轴承,由于油膜承载能力大,油的润滑性能好,尤其是其密封装置能有效地密封,海水和泥沙不易进入尾轴管,因而白合金轴承的磨损很小,主机和轴系的工作相对平稳、可靠。2、密封装置有良好的跟踪性,使其在尾轴下沉、或径向跳动及偏心转动、或轴向窜动时具有同样良好的密封性。 3、它的磨损少、摩擦功率小、轴功率损耗小。 4、使用寿命长。但是如何确保润滑油能有效地封闭在轴承区间而不向舷外和机舱泄露,一直是油润滑密封装置的难题。漏油不仅增加油耗,造成润滑不良,更会污染水面。因此就出现了一系列的改进型。 5#密封环之间空腔的润滑油能在一个带有散热片的油箱间进行循环,从而使润滑油温度降低,改进润滑,并避免润滑油中的杂质聚集在密封环和衬套的接触面上,以延长部件的使用寿命。 常规的密封装置尾管内的润滑油压力定得比海水压力高。而新型密封装置中则将尾管内的油压定得比海水压力低,使之无论是在正常状态还是密封损伤情况下都不会产生润滑油外泄。这种密封装置须认真对待的是想方设法来防止海水侵人尾管。图3是在紧凑型辛泼莱克斯前述四型产品基础上发展而成的防漏型产品。该型的前、后密封上都装有循环器,两循环器串联合用一个沉淀油箱。改进后的润滑油系统尾轴管中润滑油压力可减少到低于水压。后密封第2和第3道密封环之间腔室油压可比尾管内的油压和海水压力都低。当轴转动时,由于循环器的作用,润滑油经管系和沉淀油箱自动循环,在沉淀箱中水和杂质被分离。由于润滑油的循环,密封处润滑油温度降低且被清沽,延长了密封使用寿命。 图3防漏型simplex尾轴密封系统 改进密封环的数量和滑油系统,图4是一种改进形式,结构上和常规紧凑型辛泼莱克斯密封相比没有多大改变,仅在1#与2#密封环之间的空腔设有润滑油油管,使过去主要用以阻挡杂物的1#环也作为实际密封使用,并增设一个 页脚内容

窑头密封介绍

新型回转窑、烘干机防漏风、防漏料柔性密封装置 新型回转窑防漏风、防漏料柔性密封装置,经国家建材局建材机械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进行的多家现场跟踪监督及检测,对其技术性能的先进性、质量可靠性、运行的稳定性予以肯定,是国家建材局及国家环保局积极倡导推广的高效节能环保高技术新产品。该技术及产品以成功应用在多家水泥生产企业和氧化铝生产企业,为用户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回转窑密封装置,无论是窑头密封、窑尾密封还是单冷机密封,在烧成系统中都起着连接固定部件和回转部件之间的密封作用。烧成系统是热工环境,以窑尾为例不仅存在高温、高粉尘、负压工艺环境,窑尾筒体端部同时存在回转、摆动、轴向窜动等综合复杂运动,而且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椭圆、弯曲等变形。运转过程中回转部件与固定件间存在不断变化的径向、轴向和环向三维间隙。 当密封装置密封效果不好时,便会有冷风漏入,从而增加了系统废气量,减少了合理条件下的有用烟气通过量,并且增加了系统热耗、煤耗。漏风、漏灰和工艺操作的不稳定导致了产量减少和质量的下降,给企业带来没有必要的损失,增加了成本。要解决漏灰必须解决漏风,必须解决间隙和压差的变化。我公司开发的此种密封装置为柔性结构,能够适应回转窑在高温使用状态下产生的窑体变形、筒体偏摆及偏心,因所用密封材料都为进口耐高温材料及特殊热处理工艺制作,所以在窑头温度1000℃~1200 ℃的情况下仍能保持良好机械性能,从而保证密封效果。彻底解决窑头正压造成的漏灰及漏风问题,提高窑头三次风温保证正常的热工环境。 窑尾密封改造设计时将考虑窑尾生料的入料情况及回料勺的回料问题,因各设计单位未深入研究回料勺在回料过程中复杂的旋转抛料状态,使回料勺在工作中未将物料抛到入料舌头上随物料入窑,而造成物料从窑和入料舌头间隙漏出,从而降低了入料舌头的使用寿命又污染了环境及浪费了生料。要解决漏料必须设计好入料舌头、回料勺及窑尾缩口,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我公司针对上述情况在对用户密封改造时首先较核用户现有的烟室缩口、灰料装置、入料舌头、窑口护铁等设计是否合理,然后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本着为用户省钱节约的前提下进行改造或重新设计,从而保证正常生产情况下不漏风、不漏料,使柔性密封部分在使用中寿命有了保障。灰斗的设置保证了在回转窑生产不正常情况下的倒料、吐料有了走料的通道,灰斗出口管道根据现场情况与塔架下设备连接或塔架下集中处理,使料不会漏到设备外面而污染环境及烫伤操作工。避免了安全隐患、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及节约了经过多道工序加工成的生料。 本新型柔性密封装置密封部分采用四层特殊的耐高温、抗磨损的半柔性材料组合而成,其

介绍几种窑头窑尾密封方式

1气缸式 这种密封主要靠两个大直径的摩擦环(一动一静)端面保持接触来实现。为了使静止密封环能作微小的浮动,以适应筒体的轴向位移,还用缠绕一周的石棉绳进行填料函式密封。事实上这种密封就其工作原理而言,早在半个世纪以前就已广泛用于窑尾,只是结构上有所改进,日益完善而已。图9-7是新型结构的局部示意图,主要改进有以下3点: (1)保证两个摩擦环的严密贴合,采用一周均布的若干个气缸加压,以取代过去只在水平两侧靠重锤作用于杠杆机构或小车的方式。 (2)浮动密封环的支撑由过去的承托式改为悬吊式。 (3)将填料函由固定改为浮动,并尽量缩小浮动环的尺寸和重量。 通过上述改进,浮动环变得更加轻巧灵活,气缸压力在一周作用均衡,并便于按需调整,使两个摩擦环的接触面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接触良好,贴合严密,避免过早或不均匀磨损,从而提高密封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图9-7 气缸式密封新型结构的局部示意图 图9-8显示一个窑尾密封的全貌。由图可见,浮动密封板悬吊在小车上,在一周均布的10个气缸的作用下,压紧在随窑转动的密封环上。为了减少防磨衬板上的磨损,用石墨润滑接触表面。石墨塞装在转动环衬板的固定螺栓头上,而在浮动密封板上则装有几个受弹簧压紧的石墨棒,它们穿过静止的衬板压在回转的衬板面上,有效地取代了过去的油脂润滑。每个气缸都装有隔热罩,以防窑温辐射。随窑回转的深勺形舀灰器,及时舀起窑尾漏料,撒入进料溜子重新回窑。一圈具有钢丝芯的石棉绳装在填料压盖内,通过箍绳和重锤的作用缠紧在烟室的颈部上,既允许浮动,又保证密封。值得注意的是下部两个气缸是与其它气缸反向安装的,旨在躲开可能出现的漏料。正因为这两个气缸是固定在烟室而不是浮动密封板上,为了平衡接触环面在一周上的压力,采用两套空气压缩管路分别向上、下两部分气缸供气,由各自的调节器控制气缸压力,使操作者可用稍高的压力作用于下半部气缸。 图9-8 窑尾密封的全貌 由于这种密封是经过多年应用和改进而成,技术成熟,效果良好。缺点是气动装置系统比较复杂,而且往往需要安装专用的小型空压机,单独供气,故造价较高,维护工作量大。 3.2石墨块密封

双柔式回转窑密封装置

双柔式回转窑密封装置 双柔式回转窑密封装置 新型回转窑、双柔式密封装置,经国家建材局建材机械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和国家环保局进行的多家现场跟踪监督及检测,其技术性能的先进性、质量可靠性、运行的定性、环保的功能性予以肯定,是国家建材及国家环保局积极倡导推广的高效节能环保技术新产品。解决漏风的专利技术-双柔式密封装置 (1)原理:此密封装置为柔性结构,采用一种特殊的耐高温、抗磨损的半柔性新型复合材料,(碳硅铝复合板)其中包括耐热钢鱼鳞片、碳硅铝复合板、普通钢板鱼鳞片其组合而成的柔性密封结构整体可以随回转窑的运动而变形,从而适应回转窑在高温使用状态下产生的窑体变形、筒体偏摆及偏心。它一端固定在窑头罩或窑尾烟室上,另一端无间隙地保覆在专门设置的磨擦套上,实现无间隙密封,确保了不漏风。灰斗的设置保证了在回转窑生产不正常情况下的倒料、吐料有了走料的通道,灰斗出口管道根据现场情况与塔架下设备连接或集中处理,使预热后的生料不会漏到设备外面而污染环境及烫伤操作工。因柔性密封装置所用的密封材料全部采用进口耐高温材料及特殊热处理工艺制作,所以在窑头温度1000C ~1200C 的情况下仍能保持良好机械性能,从而保证密封效果及使用寿命。彻底解决回转部件与固定部件间的漏风、漏灰问题,提高窑头三次风温保证正常的热工环境。 (2)实验室性能试验: 耐磨性:将该耐磨材料张紧在直径0.8m、以960r/min旋转的钢轮上连续运转了45天,磨损量最大处为1.6mm按①4m分解窑折算其磨损寿命大于3 年。耐温:经国家建材局建材机械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检验耐温1400C 碳硅铝复合板技术参数 (3)几种常用的密封形式特点(见下表)

密封装置

4.3.4 密封装置设计 4.3.4 密封装置设计 可拆密封装置:螺纹连接;承 插式连接;螺栓法兰连接—— 螺栓—垫片—法兰密封系统。 原理:依靠螺栓预紧力把两部分 设备或管道法兰环连在一起,同Array时压紧垫片,使连接处达到密 封。 性能:较好的强度和密封性,结 构简单,成本低廉,可多次重复 拆卸,应用较广。 失效形式:主要表现为泄漏,泄 漏量控制在工艺和环境允许的 范围内。 本节内容提纲 4.3.4.1 密封机理及分类 4.3.4.2 影响密封性能的主要 因素 4.3.4.3 螺栓法兰连接设计 4.3.4.4 高压密封设计 图4-22 螺栓法兰连接结构 1-螺栓;2-垫片;3-法兰 4.3.4.1 密封机理及分类 一、密封机理 泄漏途径:渗透泄漏、界面泄漏。 渗透泄漏:通过垫片材料本体毛 细管的渗透泄漏,除了受介质压 力、温度、粘度、分子结构等流 体状态性质影响外,主要与垫片 的结构与材料性质有关,可通过 对渗透性垫片材料添加某些填 充剂进行改良,或与不透性材料 组合成型来避免“渗透泄漏”; 界面泄漏:沿着垫片与压紧面之 间的泄漏,泄漏量大小主要与界 面间隙尺寸有关。压紧面就是指

上、下法兰与垫片的接触面。加 工时压紧面上凹凸不平的间隙 及压紧力不足是造成“界面泄 漏”的直接原因。“界面泄漏” 是密封失效的主要途径。 螺栓法兰连接的整个工作过程可用:图4-23尚未预紧工况、预紧工 况、操作工况来说明 (a )尚未预紧的工况 将上、下法兰压紧面和垫片的接触处的微观尺寸放大,表面是凹凸 不平的,这就是流体泄漏的通道。 (b )预紧工况。 (无内压)拧紧螺栓,螺栓力通过法兰压紧面作用到垫片上。垫片 产生弹性或屈服变形,填满凹凸不平处,堵塞泄漏通道,形成初始 密封条件。 引入概念1“预紧比压y”: 预紧(无内压)时,迫使垫片变形与压 紧面密合,以形成初始密封条件,此时垫片单位面积上所需的最小压紧力,称为“垫片比压力”,用y 表示,也称为最小压紧应力, 单位为MPa 。在预紧工况下,如垫片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压紧力小于 比压力y ,介质即发生泄漏。 y 值仅与垫片材料、 结构与厚度有关。 (c )操作工况 通入介质,压力上升导致:一方面,内压引起的轴向力,使上下法兰 压紧面分离,垫片压缩量减少,密封比压(即,压紧面上的压紧应 力)下降。 另一方面,垫片弹性压缩变形部分产生回弹,补偿因螺栓伸长所引起的压紧面分离,使压紧面上的密封比压力仍能维持一定值以保持 密封性能。 引入概念2“操作密封比压”:为保证在操作状态时法兰的密封性 能而必须施加(维持)在垫片上的压应力,称为操作密封比压。操 作密封比压往往用介质计算压力的m 倍表示, 这里m 称为“垫片系 数”,无因次。 防止流体泄漏的基本方法:在密封口增加流体流动的阻力 当介质 通过密封口的阻力大于密封口两侧的介质压力差时,介质就被密封。 而介质通过密封口的阻力是借施加于压紧面上的比压力来实现的,作用在压紧面上的密封比压力越大,则介质通过密封口的阻力越大, 越有利于密封。 由以上分析,在确立法兰设计方法时,把预紧工况与操作工况分开 处理,从而大大简化了法兰设计。为此,对两个不同的工况分别引 (a )尚未预紧工况 (b )预紧工况 (c )操作工况

新型回转窑密封装置

双柔式密封装置 新型回转窑、双柔式密封装置,经国家建材局建材机械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和国家环保局进行的多家现场跟踪监督及检测,其技术性能的先进性、质量可靠性、运行的定性、环保的功能性予以肯定,是国家建材及国家环保局积极倡导推广的高效节能环保技术新产品。解决漏风的专利技术-双柔式密封装置 (1)原理:此密封装置为柔性结构,采用一种特殊的耐高温、抗磨损的半柔性新型复合材料,(碳硅铝复合板)其中包括耐热钢鱼鳞片、碳硅铝复合板、普通钢板鱼鳞片其组合而成的柔性密封结构整体可以随回转窑的运动而变形,从而适应回转窑在高温使用状态下产生的窑体变形、筒体偏摆及偏心。它—端固定在窑头罩或窑尾烟室上,另一端无间隙地保覆在专门设置的磨擦套上,实现无间隙密封,确保了不漏风。灰斗的设置保证了在回转窑生产不正常情况下的倒料、吐料有了走料的通道,灰斗出口管道根据现场情况与塔架下设备连接或集中处理,使预热后的生料不会漏到设备外面而污染环境及烫伤操作工。因柔性密封装置所用的密封材料全部采用进口耐高温材料及特殊热处理工艺制作,所以在窑头温度1000℃~1200℃的情况下仍能保持良好机械性能,从而保证密封效果及使用寿命。彻底解决回转部件与固定部件间的漏风、漏灰问题,提高窑头三次风温保证正常的热工环境。 (2)实验室性能试验: 耐磨性:将该耐磨材料张紧在直径0.8m、以960r/min旋转的钢轮上连续运转了45天,磨损量最大处为1.6mm。按Φ4m分解窑折算其磨损寿命大于3年。耐温:经国家建材局建材机械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检验耐温1400℃ 碳硅铝复合板技术参数 工作温度1400℃ 体积密度kg/m25 -35 永久性收缩-2.5 热面温度下导热系数 W/mk 0.16(1000℃)0.20(1200℃) (3)几种常用的密封形式特点(见下表) 序号特性迷宫弹簧压板气缸式鱼鳞片石墨块双柔式 1 结构复杂程度简单复杂复杂简单复杂简单 2 重量轻重较重轻重轻 3 对耐火砖寿命影响小大较大小大小 4 安装及更换配件 麻烦程度 简单麻烦麻烦较简单最麻烦简单 5 维修频繁少一般频繁一般最频繁正常使用期无须

船舶尾轴密封

船舶尾轴密封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船舶尾轴密封的发展展望 第一章绪论 在采用螺旋桨推进的船舶中,尾轴和尾轴承之间要按一定的规定留有间隙,尾轴又处于水面以下,工作时需要润滑和冷却,因此为了防止海水沿螺旋桨轴流入船内及润滑油泄漏,在尾轴管中必须设置密封装置。尾轴密封装置的工作环境和条件极其恶劣,其在工作时不仅受到由轴系转动带来的磨损外,轴系自然下沉产生产生的不均匀作用力的影响,主机正倒车时尾轴还会产生一定的横向和轴向震动,这些都会对尾轴密封装置造成不良影响。尾轴密封装置是船舶轴系的重要部件之一,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船舶的正常营运和经济型,同时对防止尾轴滑油污染海洋环境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国内外造船界和航运部门对其可靠性和可维修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对尾轴密封装置的研究是及其必要的。下面笔者就对尾轴密封的发展及其展望做一个粗浅的分析。 第二章船舶尾轴密封的类型、原理及其发展 填料函型首密封装置 “填料函型密封”俗称“盘根密封”,这种装置是最早出现的尾轴密封形式,多用于铁梨木尾轴承。 图1为填料函型首密封装置的工作原理简图,此种密封装置主要是靠填料5来阻止舷外水流入机舱,填料5在压盖3的预紧力作用下与螺旋桨轴紧密接触,达到密封的目的。尾轴承下沉时,可径向调节填料函本体4使与尾轴同心,以保持良好的密封效果。该密封装置一般都设有进水管1,引入具有压力的舷外水,冷却和冲走积存在填料内的泥沙。 图1填料函型首密封装置的工作原理简图 填料函型首密封装置具有以下特点: (1)结构简单,易维护管理,当发现密封处漏水过多时,稍加压紧压盖即可;更换填料也很方便。但由于盘根比较容易磨损,定时的对密封进行调整和填料(盘根)的更换,增加了轮机人员的劳动量,同时也增加了调整的随意性和不安全因素。 (2)造价低廉,使用可靠,现在该种密封装置一般都采用橡胶轴承。相对来说橡胶轴承价格低廉,且使用可靠。但橡胶的磨损和老化会直接影响到轴系的情况且适应尾轴径向跳动的能力差。 (3)轴功率损耗大,对尾轴(套)的磨损严重,必须定期抽轴更换防磨衬套或对尾轴的磨痕进行堆焊、光车,维修成本高、周期长。 随着船舶技术的发展,油润滑尾轴承及轴封应运而生,它的磨损少、摩擦功率小、使用寿命长,因此在一些大中型船舶上逐渐取代了填料型首密封装置。虽然后期出现了诸如“EVK型水润滑密封装置”和“带补偿装置的水润滑密封装置”等改进型,但主要趋势是用于小型船舶 油润滑密封装置 笔者认为油润滑密封装置的原理可以以典型的辛泼莱克斯(simplex)型为例来说明,如图2,整个装置包括前密封、后密封和润滑油系统,位于船尾靠近螺旋桨

回转窑窑尾漏料的主要原因及解决方法

回转窑窑尾漏料的主要原因及解决方法 关键词:回转窑窑尾漏料填充率 摘要:从几个方面分析了回转窑漏料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窑尾漏料时可采取的解决方法,有效的指导生产实际,改善了回转窑的热工环境。 前言:活性石灰生产中的回转窑是石灰烧成阶段的主要设备之一,回转窑窑尾漏料是影响窑正常生产运行比较常见的原因。窑尾漏料造成窑尾漏风,冷空气吸入窑内,增大了热损失,不但影响回转窑的产量和质量,而且严重影响环境卫生,使工作环境条件恶劣,制约了正常的生产。如何解决和避免窑尾漏料,清洁工作环境,通过生产中仔细观察、认真分析,找出影响窑尾漏料的真正原因,以便根据实际情况对症下药,进行处理,从而达到优质高产和创造一个清洁和谐的工作环境。 新兴河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通过长期的生产线的设计、现场跟踪观察、分析认为,可能导致窑尾漏料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窑内物料填充率过高 1、回转窑窑尾设计物料最大填充率计算 在回转窑进行设计时,对应于相应的产量,回转窑有一个最大填充率,用以确定回转窑的相关尺寸。 回转窑最大填充率计算时取物料的存在为理想状态,以4×60m回转窑为例进行计算窑的最大填充率计算: 图1:回转窑物料的填充状态

若窑的缩口尺寸为2650mm,窑内耐火砖厚度为230mm,故 R=1770mm,H=445mm,R-H=1325mm, θ=arcos(1325/1770)=41.53o 式中:Φ ——窑尾缩口允许的填充率(%) 2 θ——物料填充区最高点与圆心的夹角(o); R ——窑尾部砌砖后的有效半径(m); H ——窑尾填充区弓形截面的高度(m)。 当料面的高度低于缩口时,理论上窑尾不漏料,当料面高度大于等于缩口高度时,就会出现漏料现象。 2、窑实际运转时窑尾物料的填充率 首先用下式计算窑实际运转时窑尾物料的填充率: ——物料在窑尾的填充率(%) 式中:Φ 1 M ——每小时原料石灰石,即成品乘以料耗(t/h); W ——石灰石在窑尾部的运动速度(m/s); Di ——窑尾部砌砖后的有效直径(m); r ——石灰石的比重(t/m3),一般取1.4(t/m3)。 m 物料在窑尾部的运动速度可以用下式计算: 式中:i ——回转窑的斜度(°); Di ——窑尾部砌砖后的有效直径(m); n ——回转窑的转速(r/min); β——石灰石的自然休止角,一般取35o。 以年产20万吨石灰生产线为例,年产20万吨生产线小时产量为25吨,假设产量不变的情况下,回转窑的转速发生变化时,窑的填充率的变化情况见下表:

船舶尾轴密封的研究

大连海事大学 毕业论文 二0一一年六月

关于当前尾轴密封技术的研究与介绍 专业班级:轮机管理07级13班 姓名:林守东 指导教师:张鹏 轮机工程学院

内容摘要 本文着重介绍了当前主流的尾轴密封装置的原理,结构,优缺点和应用范 围,如水润滑密封的EVK型尾轴密封,油润滑的填料函式和simplex式尾轴密 封技术,空气式3AS尾轴密封技术等,并对各个密封技术的发展前景分析展望。关键词:尾轴;密封;唇形密封;端面密封 Abstract Several current main stern-shaft sealing technology'working principle,structures,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scope of applicaticn have been introduced in t his paper,such as Water lubrication sealed EVK stern-shaft seal type,oil lubrication of the stuffing box type and simplex type stern-shaft sealing technology,Air guard 3AS seal and so on,And of all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 of the sealing technology are analysed. Key words:Stern-shaft ; Seal; Simplex seal; Face seal

回转窑密封装置作用与特点

回转窑密封装置作用与特点 (一)作用 在窑头,回转的筒体与固定的活动窑头接合处,在窑尾,回转的筒体与固定的烟室接合处,都必然存在有缝隙。回转窑是在负压下进行操作的,为防止外界空气被吸入,以稳定窑内的热工制度,同时在不正常操作时,防止窑的粉尘外泄,必须在上述两处分别设置密封装置。在水泥回转窑的工艺操作中,要求空气量、燃料量和物料量三者之间,保持有一定的比例关系,从面保证窑的产、质量。因此,在筒体和窑头及筒体和窑尾处,良好的密封是十分重要的。如果窑头漏入过量的冷空气,则会减少由熟料冷却设备人窑的二次空气量,并降低二次空气的温度。这样不但熟料冷却不好,而且窑内火焰温度也会降低,从而影响燃料燃烧速度,增大热损失。如果窑尾漏气,因该处是全窑负压最大的地方,易吸入大量的冷空气,而使窑内大量气体不易排出,致使燃料不能完全燃烧,从面导致热工制度被破坏,并增加了燃料的消耗,还会降低窑的产、质量。此时回转窑,如果仍要使风量、嫩料和物料三者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则需增大排风机的负荷,使电耗增加。同时,因该处气体含有细粉物料,偶尔倒风会溢出大量粉尘,影响环境卫生。因此,回转窑尾密封装置的设计比窑头密封装置的设计要求更高。 (二)特点 对回转窑密封装置的基本要求是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使诵入的空气量能降到最少程度。回转转窑上的密封有如下特点,应在结构设计中加以研究和考虑主 1.适应筒体各方面的运动。在保证密封可靠的前提下,在结构上,应很好地适应简体各方面的运动。如回转窑在转动,斜置安装的筒体要上下窜动和热胀冷缩,筒体在制造、安装、运转过程中,筒体形状的误差(椭圆度、偏心)和几何中心线的弯曲,再加上筒体两端又是悬臂的,则会在空间产生一些晃动,有时甚至可达10 mm-20 mm. 2.零件磨损应小,使用周期要长。因为在窑上这两个密封处,气流温度高,粉尘多,并且润滑比较困难,所以磨擦面容易磨损。为了提高密封装置的使用周期,减少磨损量,这就要求做到:在形状设计时,要避免有积灰的地方;在材质上要求能耐高温,耐磨在润滑上,方便可行,防止润滑油漏失;在结构上要简单,易于制造和便于维修等。 河南中州重工科技有限公司是专业回转窑厂家,在石灰回转窑,金红石回转窑,铝钒土回转窑,水泥回转窑等多种设备领域都广泛的应用。欢迎广大客户的莅临考察。 原文来自:https://www.360docs.net/doc/a22876380.html,/news/news859.html

船舶尾轴密封的研究

尾轴密封装置的结构和漏油处理 徐毅山 目前,越来越多的船舶尾轴管轴承采用白合金轴承替代传统的铁梨木轴承。这一方面是由于铁梨木本身的奇缺、价格上涨使得造船成本的提高,另一方面随着船舶吨位的不断增大,尾轴轴承的负荷也不断增加,铁梨木轴承的承载能力受到了一定的限制,铁梨木轴承主要是采用的水润滑,因水的粘度较低、水膜较薄因而其承载能力低,另外铁梨木轴承是海水直接进行润滑、冷却,因此其密封性能差、泥沙容易随海水的进入加速铁梨木轴承的磨损,。 采用油润滑的白合金轴承,由于油膜承载能力大,油的润滑性能好,尤其是其密封装置能有效地密封,海水和泥沙不易进入尾轴管,因而白合金轴承的磨损很小,主机和轴系的工作相对平稳、可靠。 油润滑的白合金轴承的特点: 1.工作可靠、结构合理,便于安装和维修; 2.耐磨性好、磨损小,使用寿命长; 3.尾轴和尾轴管轴承的摩擦温升低、热性好,不易损害尾轴; 4.密封装置有良好的跟踪性,使其在尾轴有下沉、或径向跳动及偏心转动、或轴向窜动时具有同样良好的密封性; 5.允许较高的线速度。 一、尾轴密封装置的结构 尾轴密封装置分前、后密封装置。前密封装置的作用是防止尾轴管内的润滑油泄漏到机舱,后密封装置的作用是既防止尾轴管内滑油泄漏到舷外污染海面又防止海水进入尾轴管内乳化润滑油。 后密封装置主要是由铬钢衬套(或称白钢套)、密封环和密封环壳体(法兰环、中间环、罩环)组成。铬钢衬套直接套在尾轴上,铬钢衬套法兰由安装螺栓固定在螺旋桨上随螺旋桨的转动而转动。为了防止海水从铬钢衬套和尾轴之间渗入到尾轴管内,铬钢衬套法兰和螺旋桨之间设有密封床垫或0-令。后密封装置一般有三道密封环(#1,#2和#3),后面二道密封环(#1,#2)的作用是防止海水进入尾轴管内、第三道密封环(#3)的作用是防止尾轴管内滑油泄漏。 密封环是由丁晴橡胶(NBR)或氟橡胶(VITON)制成,可根据不同的使用条件选择使用。每个密封环的唇部内侧装有一根固紧的弹簧环,这个弹簧环的作用是以一定的预紧力作用在密封环上,使密封环以适当的紧度贴合在铬钢衬套上,保证密封环和铬钢衬套之间的密封性,另一方面当密封环由于长时间工作而有磨损时能得到一定的补偿。

10000TEU船舶空气式尾轴密封装置工作原理和管理要点

KEMEL AX型尾轴空气密封装置工作原理和管理要点 上远四部张俊江国强 随着港口国对防污染要求越来越严,各大设备生产厂商纷纷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对新型设备的研发。尾轴密封生产商之一的KEMEL(KOBELCO EAGLE MARINE ENGINEERING CO., LTD)公司也研发制造了更加可靠的AX型空气式艉轴密封装置。由于该装置可靠性高,维修管理方便,许多船东在新造船时都选用了该设备。本文以某公司新造10000TEU系列船舶的空气式尾轴封为例,对该装置的工作原理和管理要点进行探讨。 一、空气密封的优点 该装置的首部密封结构与以往的CX、DX型密封的结构基本相同,尾部空气式密封装置如下图: 尾部密封有4道密封圈,船内的空气源通过管路通到#2/3环之间的腔室,然后以气泡形式从尾部释放到海水中。根据物理学经典原理可知,液面下任一点的压强与该点至液面的高度成正比,因此该装置利用从尾部以气泡形式释放的空气压力来检测船舶吃水的变化。任何船舶吃水的变化能够自动地被空气控制单元跟踪并自动调整输出压力和尾轴管内油压,从而防止海水侵入船内和润滑油流出船外。该装置的优点为: A、可靠性高 1)各道密封环所承受的负荷明显减小,延长了密封环及镀铬衬套的使用寿命; 2) 各有两道水封环和油封环,提高了装置的可靠性。一旦密封环损坏,艉轴管内的润 滑油或海水会通过#2/3环腔室被回收到船内泄放收集柜内,防止油流出船外或海水进入艉轴管内。 3) 在尾轴管端部平面与密封装置法兰环之间加装了一个厚30mm调整环,当密封环 与镀铬衬套接触处磨损时,取下该调整环以错开密封环与衬套之间的相对位置,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