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实验室系统经常出现的GMP检查缺陷案例分析

2010版GMP检查GMP认证检查综合评定原则与严重缺陷举例

GMP认证检查综合评定原则 综合评定应采用风险评估的原则,综合考虑缺陷的性质、严重程度以及所评估产品的类别对检查结果进行评定。 评定应综合考虑产品类别、缺陷的性质和出现的次数。缺陷分为严重缺陷、主要缺陷和一般缺陷,其风险等级依次降低。 现场检查综合评定时,低一级缺陷累计可以上升一级或二级缺陷。 (一)只有一般缺陷,或者所有主要和一般缺陷的整改情况证明企业能够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正的,评定结果为“符合”; (二)有严重缺陷或有多项主要缺陷,表明企业未能对产品生产全过程进行有效控制的,或者主要和一般缺陷的整改情况或计划不能证明企业能够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正的,评定结果为“不符合”。 缺陷分类的整体思路 严重缺陷指与药品GMP要求有严重偏离,产品可能对使用者造成危害的。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严重缺陷: ◆对使用者造成危害或存在健康风险的; ◆与药品GMP要求有严重偏离,易造成产品不合格的; ◆文件、数据、记录等不真实; ◆存在多项主要缺陷,经综合分析表明质量管理体系中某一系统未能有效 运行 一般缺陷:不属于严重缺陷和主要缺陷,偏离药品GMP要求 产品风险分类 (一)高风险产品:

治疗窗窄的药品:高活性、高毒性、高致敏性产品(包括微量交叉污染即能引发健康风险的产品,如青霉素类、细胞毒性产品、性激素类);无菌药品;生物制品、血液制品;生产工艺复杂的产品(是指参数控制的微小偏差即可造成产品不均或不符合质量标准的工艺,如:小剂量固体制剂中的粉末状物料混合与制粒、长效或缓释产品) 治疗窗窄的药品如:环孢素、地高辛、华法林等。 (二)一般风险产品: 指高风险产品以外的其它产品 严重缺陷举例 一、机构与人员 (一)组织机构不能保证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的要求,如 1、质量管理机构不是独立的部门,不能独立履行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 职责。(第16条) 2、管理职责规定不明确,存在多项质量管理职责遗漏。(第18条) 3、职责委托给不具有相当资质的人并对产品质量造成影响。(第19条) 4、无制度保证受权人独立履行产品放行职责。(第20条) (二)缺乏足够的、符合资质要求的人员保证生产质量管理正常进行,如: 1、企业的质量管理、生产管理负责人、受权人不符合相关资质要求,且对其负责的工作缺乏足够的实践经验。(第22条至25条) 2、从事质量检验的人员缺乏基本理论知识及实际操作技能。(第18条)

GMP认证现场检查缺陷项整改报告

目录 1、现场检查缺陷项描述及原因分析 (2) 1.1 主要陷项(2项)描述及原因分析 (2) 1.2 一般缺陷项(15项)描述及原因分析 (6) 2、风险评估 (7) 3、整改措施 (11) 4、整改情况 (14)

药品GMP认证初检现场检查缺陷项 整改报告 2012年8月我公司迁建拉萨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异地技改工程通过竣工验收,并取得消防、环保相关合格批复。2012年11月完成药品生产地址、注册地址变更,取得地址变更后的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注册证补充申请批件。根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管理办法》(试行)规定,2013年1月28日至31日国家GMP认证中心组织认证专家小组对我公司进行了GMP认证现场检查。检查综合评定结果严重缺陷项为0项,主要缺陷项为2项,一般缺陷项15项。对此我公司及时拟定了缺陷整改方案,并严格按照方案规定进行整改。 1、主要缺陷项(2项)描述及原因分析 1.1 主要缺陷项(2项)描述及原因分析 1.1.1 “振动式药物超微粉机和漩涡振荡筛均未采用针对铁屑的磁选装臵,不能保证药粉加工中的铁屑剔除”:(71条)” 前处理车间用于原生药粉加工粉的粉碎机、振荡筛,分别选用“LWF100-B振动式药物超微粉碎机”和“ZS-515漩涡振荡筛”。设备主体及接触药品部件均为不锈钢材质,但两台设备均未配臵剔除铁屑的磁选装臵,不能保证去除药材粉碎、过筛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铁屑。 分别选用济南龙微制药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和江苏瑰宝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 1.1.2 “未按药典标准对批号为121201批的冰片、107-120201批薄荷脑进行含量测定,甘油、羟苯乙酯无委托检验即放行投入使用。(223条)” 检查检验记录时,批号为107-120201批薄荷脑购进时,因为对照品

药品GMP认证检查评定标准——验证(八)

药品GMPA证检查评定标准一一验证(八) (检查核心) 验证是证明任何程序、生产过程、设备、物料、活动或系统能达到预期结果的有文件证明的一系列活动。预期结果即是原则上的合格标准。 验证是制药企业定标及达标运行的基础。验证文件则是有效实施GMP的重要证据。已验证过的状 态必须监控。 (检查条款及方法) *5701企业是否有验证总计划,进行药品生产验证,是否根据验证对象建立验证小组,提岀验证项目,制定验证方案,并组织实施。 1. 验证组织机构中,企业主管生产和质量的负责人及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必须对验证负责,但验证小组的形式可以是专职的,也可以是兼职的。供货商及咨询公司参与的验证文件须本公司质量管理部门签名认可。 2. 制订验证总计划:企业应制订验证总计划(ValidationMasterPlan),阐述企业应进行验证的各个系统、验证所遵循的规范、各系统验证应达到的目标即验证合格标准和实施计划。验证总计划应包括生产工艺、清洁程序分析方法、中间控制测试程序以及计算机系统的验证。此外,还应规定起草、审核、批 准和实施验证各阶段工作人员的职责和要求。对质量有重要影响的系统和程序不得遗漏;检查验证总计划中是否有偏差讨论和最终评估的要求。 3 ?是否按验证总计划制订了各系统及工艺验证计划并实施验证。 4 ?验证后应建立日常监控计划,检查是否制订监控计划。 5 .回顾性验证不要求有事先制订的验证方案,但要求有说明产品质量及系统稳定的数据资料,查企业产品及系统(如水系统、空调净化系统即HVAC等)的日常监控数据的年度总结报告,查偏差调查处理报 *5702药品生产验证内容是否包括空调净化系统、212艺用水系统、生产工艺及其变更、设备清 洗、主要原辅材料变更。 I .厂房及空调净化系统(HVAC)。 1.1按HVAC佥证计划检查安装确认(1Q)、运行确认(0Q)记录,查压差表校准记录。 1 . 2查厂房验证方案、验证报告;查生产区温、湿度要求;洁净区主要厂房换气次数的设计与实测结果;查验证后是否建立洁净区厂房环境监控计划:平面布置图是否显示压差表位置、气流方向。 1 . 3抽查高效过滤器检漏试验原始记录,抽查过滤器更换记录,检查日常生产环境监控测试结果, 看结果超标时的处理措施。 1 . 4查空气净化系统的送、回风系统管道图,并抽查验证或测试的结果。 1 . 5检查产尘工序的捕尘设施,是否有捕尘处理设施,以避免交叉污染的发生,操作室是否保持相对负压;其空气净化系统是否利用了回风,在回风处理中,过滤系统是否有效,有无验证数据和材料;不利用回风的直排式,是否有粉埃收集装置并有防止空气倒流的措施。 1 . 6回风不宜直接与新风管相接,以防止室外空气直接进入洁净区,造成污染(如图6所示,系 统临时故障时,室外空气易通过回风管进入室内,造成污染)。 2 .工艺用水系统。 2 . 1饮用水、纯化水、注射用水系统;

药品GMP认证检查评定标准——验证

药品GMP认证检查评定标准一一验证(八) (检查核心) 验证是证明任何程序、生产过程、设备、物料、活动或系统能达到预期结果的有文件证明的一系列活动。预期结果即是原则上的合格标准。 验证是制药企业定标及达标运行的基础。验证文件则是有效实施GMR的重要证据。已验证过的状 态必须监控。 (检查条款及方法) *5701企业是否有验证总计划,进行药品生产验证,是否根据验证对象建立验证小组,提岀验证 项目,制定验证方案,并组织实施。 1 .验证组织机构中,企业主管椭柿康母涸鹑思爸柿抗芾聿棵鸥涸鹑吮匦攵匝橹匕涸穡 橹E's榈男问娇梢允亲日暗模部梢允羌嬷暗摹9匚跎碳白裳静斡氲难橹①募氡竟局柿抗芾聿棵 徘卜峡伞?br> 2.制订验证总计划:企业应制订验证总计划(ValidationMasterPlan),阐述企业 应进行验证的各个系统、验证所遵循的规范、各系统验证应达到的目标即验证合格标准和实施计划。验证总计划应包括生产工艺、清洁程序分析方法、中间控制测试程序以及计算机系统的验证。此外,还应规定起草、审核、批准和实施验证各阶段工作人员的职责和要求。对质量有重要影响的系统和程序不得遗漏;检查验证总计划中是否有偏差讨论和最终评估的要求。 3 ?是否按验证总计划制订了各系统及工艺验证计划并实施验证。 4 ?验证后应建立日常监控计划,检查是否制订监控计划。 5 .回顾性验证不要求有事先制订的验证方案,但要求有说明产品质量及系统稳定的数据资料,查企业产品及系统(如水系统、空调净化系统即HVAC等)的日常监控数据的年度总结报告,查偏差调查处理报告。 *5702药品生产验证内容是否包括空调净化系统、212艺用水系统、生产工艺及其变更、设备清 洗、主要原辅材料变更。 I .厂房及空调净化系统(HVAC)。 1.1按HVAC佥证计划检查安装确认(1Q)、运行确认(0Q)记录,查压差表校准记录。 1 . 2查厂房验证方案、验证报告;查生产区温、湿度要求;洁净区主要厂房换气次数的设计与实 测结果;查验证后是否建立洁净区厂房环境监控计划:平面布置图是否显示压差表位置、气流方向。 1 . 3抽查高效过滤器检漏试验原始记录,抽查过滤器更换记录,检查日常生产环境监控测试结果, 看结果超标时的处理措施。 1 . 4查空气净化系统的送、回风系统管道图,并抽查验证或测试的结果。 1 . 5检查产尘工序的捕尘设施,是否有捕尘处理设施,以避免交叉污染的发生,操作室是否保持 相对负压;其空气净化系统是否利用了回风,在回风处理中,过滤系统是否有效,有无验证数据和材料;不利用回风的直排式,是否有粉埃收集装置并有防止空气倒流的措施。 1 . 6回风不宜直接与新风管相接,以防止室外空气直接进入洁净区,造成污染(如图6所示,系 统临时故障时,室外空气易通过回风管进入室内,造成污染)。 2 .工艺用水系统。 2 . 1饮用水、纯化水、注射用水系统; 2. 2饮用水应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企业自制饮用水系统要查系统验证报告,并看水质定期测试

药品GMP认证检查评定标准

国家药品监督治理局司文件 药管安[1999]93号 关于印发《药品GMP认证检查 评定标准(试行)》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治理局或卫生厅(局)、医药治理部门: 实施药品GMP认证是药品监督治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对药品生产全过程实施监督治理的法定制度,是保障药品质量和人民用药的可靠措施。为贯彻实施《药品生产质量治理规范(1998年修订)》及其附录,规范 认证检查,保证认证工作质量,我局制定了“药品GMP认证检查评定标准(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 执行。 特此通知。 附件:药品GMP认证检查评定标准(试行) 一九九九年十一月九日 主题词:药品生产监督 GMP 认证标准通知 抄报:本局局领导。 抄送:国家药品监督治理局药品认证治理中心,本局有关司室。存档(2)。

附件: 药品GMP认证检查评定标准 ( 试行 ) 一、检查评定方法 1、依照《药品生产质量治理规范(1998年修订)》及其附录,为统一标准,规范认证检查,保证认证工作质量,制定药品GMP认证检查评定标准。 2、药品GMP认证检查项目共225项,其中关键项目(条款号前加“*”)56项,一般项目169项. 3、药品GMP认证检查,须以申请认证范围,按照药品GMP认证检查项目,确定相应的检查范围和内容。 4、现场检查时,应对所列项目及其涵盖内容进行全面检查;应逐项作出确信,或者否定的评定。凡属不完整、不齐全的项目,称为缺陷项目;关键项目如不合格则称为严峻缺陷;一般项目如不合格则称为一般缺陷。 一般缺陷项目或检查中发觉的其它问题严峻阻碍药品质量则视同为严峻缺陷。检查员对此应调查取证,详细记录。 5、结果评定: 二、药品GMP认证检查项目

新版GMP认证检查缺陷

新版 GMP 认证检查缺陷 主要缺陷:1条 现场检查时企业仅对 201101002批次 20%的人血白蛋白进行了持续稳定考察留样, 其他制品没有持续稳定考察留样。企业稍后重新制定了稳定性考察方案, 其他批次人血白蛋白及其他制品拟开展持续稳定性考察。公司对原料、中间品和成品稳定性考察欠规范, 如冻干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原液、半成品的储存期确定,企业以三批成品合格为标准,以此来判断所确认原液、半成品在储存期内是否合格; 新生产区试生产成品的稳定性留样方案不合理, 仅选择性留样部分产品。 依据:第二百三十六条某些情况下,持续稳定性考察中应当额外增加批次数,如重大变 更或生产和包装有重大偏差的药品应当列入稳定性考察。此外, 重新加工、返工或回收的批次,也应当考虑列入考察,除非已经过验证和稳定性考察。 一般缺陷; 21条 1、物料取样间和无菌、微生物限度检查所使用的消毒剂未除菌过滤处理,无菌检查空调系统每次使用后停机,不易保持空气清洁度。 依据:第十二条质量控制的基本要求: (一应当配备适当的设施、设备、仪器和经过培训的人员,有效、可靠地完成所有质量控制的相关活动; (二应当有批准的操作规程,用于原辅料、包装材料、中间产品、待包装产品和成品的取样、检查、检验以及产品的稳定性考察, 必要时进行环境监测, 以确保符合本规范的要求; (三由经授权的人员按照规定的方法对原辅料、包装材料、中间产品、待包装产品和成品取样;

(四检验方法应当经过验证或确认; (五取样、检查、检验应当有记录,偏差应当经过调查并记录; (六物料、中间产品、待包装产品和成品必须按照质量标准进行检查和检验,并有记录; (七物料和最终包装的成品应当有足够的留样, 以备必要的检查或检验; 除最终包装容器过大的成品外,成品的留样包装应当与最终包装相同。 2、轧盖、洗瓶等岗位人员对本岗位的关键控制参数不清楚。 依据:第二十七条与药品生产、质量有关的所有人员都应当经过培训,培训的内容应当与岗位的要求相适应。除进行本规范理论和实践的培训外, 还应当有相关法规、相应岗位的职责、技能的培训,并定期评估培训的实际效果。 3、进入洁净区三更使用的乳胶手套经高压灭菌后发生粘连,公司在更衣程序中要求戴两次手套,非常困难,不能达到洁净目的。 依据:第三十四条任何进入生产区的人员均应当按照规定更衣。工作服的选材、式样及穿戴方式应当与所从事的工作和空气洁净度级别要求相适应。 4、部分物料的管理欠规范,如原老厂区使用的标签、说明书和包材等剩余包装材料未及时处理, 仍以合格物料标识; 熔浆生产区检测间内冰箱内有 14瓶液体(0.9%灭菌氯化钠无标识。 依据:第一百零三条应当建立物料和产品的操作规程,确保物料和产品的正确接收、贮 存、发放、使用和发运,防止污染、交叉污染、混淆和差错。 物料和产品的处理应当按照操作规程或工艺规程执行,并有记录。

gmp检查缺陷项目整改报告

gmp检查缺陷项目整改报告 篇一:GMP认证现场检查缺陷项整改报告 目录 1、现场检查缺陷项描述及原因分析 ................................................ (2) 1.1 主要陷项(2项)描述及原因分析 ................................................ . (2) 1.2 一般缺陷项(15项)描述及原因分析 ................................................ .. (6) 2、风险评估 ................................................ ................................................... .. (7) 3、整改措施 ................................................ ................................................... (11) 4、整改情

况 ................................................ ................................................... (14) 药品GMP认证初检现场检查缺陷项 整改报告 XX年8月我公司迁建拉萨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异地技改工程通过竣工验收,并取得消防、环保相关合格批复。XX年11月完成药品生产地址、注册地址变更,取得地址变更后的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注册证补充申请批件。根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管理办法》(试行)规定,XX年1月28日至31日国家GMP认证中心组织认证专家小组对我公司进行了GMP认证现场检查。检查综合评定结果严重缺陷项为0项,主要缺陷项为2项,一般缺陷项15项。对此我公司及时拟定了缺陷整改方案,并严格按照方案规定进行整改。 1、主要缺陷项(2项)描述及原因分析 1.1 主要缺陷项(2项)描述及原因分析 1.1.1 “振动式药物超微粉机和漩涡振荡筛均未采用针对铁屑的磁选装臵,不能保证药粉加工中的铁屑剔除”:(71条)” 前处理车间用于原生药粉加工粉的粉碎机、振荡筛,分别选用“LWF100-B振动式药物超微粉碎机”和“ZS-515漩

药品GMP认证检查报告

药品GMP认证检查报告企业名称 认证范围建议证书有效期 检查时间申请书编号 检查依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 陪同部门**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陪同人员职务 一、检查情况的专述: 受河南省药品审评认证中心的委派,由***、***、***及**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安监科***同志(观察员)组成的检查组,于----年--月-日--日对------药业有限公司的-----车间的生产和质量管理等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总体情况如下: 该公司生产地址为--市--路--号,系异地搬迁后新建厂区,建有---车间、---车间、---车间等。批准生产范围为----等-个剂型,现有批准文号--个。本次申请认证的是--车间,涉及-个剂型--个品规-。该公司申请本次认证前对---、---、---、----个品种进行了工艺验证。 检查组首先通过查看企业认证申报资料熟悉该公司申请认证情况,并依据重点关注较高风险环节的原则制订了《检查清单》,明确了检查计划和检查重点,确定重点检查品种为:--、----、----、----。然后按照《检查清单》检查了该公司---、---、----条生产线(--个剂型)及仓库、化验室、制水系统、空调系统、压缩空气系统。检查组现场检查时与有关人员进行了交流,查看了相关管理制度、文件、原始记录及有关电子档案,重点检查了该公司药品GMP的执行情况、生产工艺的稳定性、公用工程系统的日常监测情况、偏差处理及纠偏、不合格品处理以及标准操作规程的制定、执行情况、在线生产品种的生产工艺与注册申报工艺的一致性及变更等内容,最后结合企业总体管理水平,对发现的缺陷项目进行了风险评估并确定缺陷等级。 检查组现场检查时企业动态生产品种、批号和工序为:----品种的—工序(批号:----),---工序(批号:----)。

国家局药品认证中心2010版药品GMP认证检查结果判定程序

1. 目的 本程序规定了对企业药品GMP检查中发现的缺陷根据其风险进行分类的原则,列举了各类风险的缺陷情况,旨在保证检查员采用统一的检查标准,并依据风险评定对检查结果进行判定。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药品认证管理中心组织的药品GMP认证检查、跟踪检查、飞行检查的结果判定。 3. 职责 3.1 检查组对企业进行现场检查,根据药品GMP要求,发现企业存在的缺陷,并将这些缺陷进行分类,并根据这些缺陷对检查结果做出判断,形成检查报告。 3.2 经办人审核检查报告和企业的整改报告,做出初审意见。 3.3 处长审核初审意见,报中心分管主任审批后,报送国家局。 4. 检查结果判定 4.1 缺陷的分类 缺陷是指药品GMP检查过程中,检查员记录的所有偏差或不足,这些偏差或不足经确认后写入检查报告中。缺陷分为“严重”、“主要”和“一般”,其风险等级依次降低。

4.1.1 严重缺陷 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严重缺陷: 1)对使用者造成危害或存在健康风险; 2)与药品GMP要求有严重偏离,易造成产品不合格; 3)文件、数据、记录等不真实; 4)存在多项主要缺陷,经综合分析表明质量管理体系中某一系统未能有效运行。 4.1.2 主要缺陷 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主要缺陷: 1)与药品GMP要求有较大偏离; 2)不能按要求放行产品,或质量受权人不能履行其放行职责; 3)存在多项一般缺陷,经综合分析表明质量管理体系中某一系统不完善。 4.1.3 一般缺陷 不属于严重缺陷和主要缺陷,但偏离药品GMP要求的为一般缺陷。 4.2 产品分类 企业所生产的产品,依据风险分为高风险产品和一般风险产品。 4.2.1 高风险产品 以下产品属高风险产品: 1)治疗窗窄的药品 2)高活性、高毒性、高致敏性产品(包括微量交叉污染即能引发健康风险的产品,如青霉素类、细胞毒性产品、性激素类) 3)无菌药品

GMP现场检查指导原则

药品生产现场检查风险评定指导原则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在企业现场检查中发现的缺陷应根据本指导原则进行分类,附件列举了部分缺陷事例及其分类情况,旨在规范药品检查行为,指导药品检查机构(人员)对发现的缺陷进行科学评定。 本指导原则适用于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组织的药品GMP认证检查、跟踪检查等检查工作;在药品飞行检查中,涉及药品GMP执行情况的,也可参照本指导原则进行检查和判定。 一、缺陷的分类 缺陷分为“严重缺陷”、“主要缺陷”和“一般缺陷”,其风险等级依次降低。(具体举例见附件1~3) (一)严重缺陷 严重缺陷是指与药品GMP要求有严重偏离,产品可能对使用者造成危害的缺陷。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严重缺陷: 1.对使用者造成危害或存在健康风险; 2.与药品GMP要求有严重偏离,给产品质量带来严重风险; 3.有文件、数据、记录等不真实的欺骗行为; 4.存在多项关联主要缺陷,经综合分析表明质量管理体系中某一系统不能有效运行。 (二)主要缺陷 主要缺陷是指与药品GMP要求有较大偏离的缺陷。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主要缺陷:1.与药品GMP要求有较大偏离,给产品质量带来较大风险; 2.不能按要求放行产品,或质量受权人不能有效履行其放行职责;

3.存在多项关联一般缺陷,经综合分析表明质量管理体系中某一系统不完善。 (三)一般缺陷 一般缺陷是指偏离药品GMP要求,但尚未达到严重缺陷和主要缺陷程度的缺陷。 二、产品风险分类 企业所生产的药品,依据风险高低分为高风险产品和一般风险产品。 (一)高风险产品 以下产品属高风险产品: 1.治疗窗窄的药品; 2.高活性、高毒性、高致敏性药品(包括微量交叉污染即能引发健康风险的药品,如青霉素类、细胞毒性、性激素类药品); 3.无菌药品; 4.生物制品(含血液制品); 5.生产工艺较难控制的产品(是指参数控制的微小偏差即可造成产品不均一或不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如:脂质体、微球、某些长效或缓释、控释产品等)。 (二)一般风险产品 指高风险产品以外的其他产品。 三、风险评定原则 对现场检查所发现的缺陷,应根据其缺陷严重程度以及产品风险分类,综合判定其风险高低。 风险评定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所评定的风险与缺陷的性质和出现次数有关。

药品GMP认证检查结果评定程序(征求意见稿)

药品GMP认证检查结果评定程序 (征求意见稿) 1.目的 本程序规定了对企业药品GMP检查中发现的缺陷根据其风险进行分类的原则,列举了各类风险的缺陷情况,旨在保证检查员采用统一的检查标准,并依据风险评定对检查结果进行判定。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药品认证管理中心组织的药品GMP认证检查、跟踪检查、飞行检查的结果判定。 3.职责 3.1 检查组对企业进行现场检查,根据药品GMP 要求,发现企业存在的缺陷,并将这些缺陷进行分类,并根据这些缺陷对检查结果做出判断,形成检查报告。 3.2 经办人审核检查报告和企业的整改报告,做出初审意见。 3.3 处长审核初审意见,报中心分管主任审批后,报送国家局。 4.检查结果判定 4.1 缺陷的分类 缺陷是指药品GMP检查过程中,检查员记录的所有偏差或不足,这些偏差或不足经确认后写入检查报告中。缺陷分为“严重”、“主要”和“一般”,其风险等级依次降低。 4.1.1严重缺陷 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严重缺陷: 1)对使用者造成危害或存在健康风险; 2)与药品GMP要求有严重偏离,易造成产品不合格; 3)文件、数据、记录等不真实; 4)存在多项主要缺陷,经综合分析表明质量管理体系中某一系统未能有效运行。 4.1.2主要缺陷 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主要缺陷: 1)与药品GMP要求有较大偏离; 2)不能按要求放行产品,或质量受权人不能履行其放行职责;

3)存在多项一般缺陷,经综合分析表明质量管理体系中某一系统不完善。 4.1.3一般缺陷 不属于严重缺陷和主要缺陷,但偏离药品GMP要求的为一般缺陷。 4.2 产品分类 企业所生产的产品,依据风险分为高风险产品和一般风险产品。 4.2.1高风险产品 以下药品属高风险产品 1)治疗窗窄的药品 2)高活性、高毒性、高致敏性产品(包括微量交叉污染即能引发健康风险的产品,如青霉素类、细胞毒性产品、性激素类) 3)无菌药品 4)生物制品 5)血液制品 6)生产工艺复杂的产品(是指参数控制的微小偏差即可造成产品不均匀或不符合质量标准的工艺,如:小剂量固体制剂中的粉末状物料混合与制粒、长效或缓释产品) 4.2.2 一般风险产品 指高风险产品以外的其它产品。 5.评定原则 5.1缺陷的风险评定 检查缺陷的风险评定应遵循以下原则: 1)所评定的风险与缺陷的性质和出现次数有关。 2)所评定的风险与产品的类别有关。当产品为一般风险产品时,附件1中所述的缺陷一般不会被评定为严重缺陷,除非发现极端情况,如:假药或大范围的交叉污染、虫害成群或不卫生的情形。 5.2 检查结果的判定 GMP检查结果分为“符合”和“不符合”。检查结果判定与相关风险有关,风险评估综合考虑缺陷的性质、严重程度以及所评估产品的类别。 5.2.1 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可判定检查结果为“符合”:

GMP缺陷分析集锦

【GMP缺陷分析集锦】安徽省46家药品生产企业GMP 跟踪及飞行检查缺陷分析(下) 2015-03-08 摘要: 目的该文通过对安徽省2012 年46家药品生产企业GMP 跟踪及飞行检查中存在的缺陷项目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汇总分析,找出企业在实施2010 版GMP 中易出现的缺陷项目,并分析成因,探讨对策。 3 讨论 3.1 存在问题及原因由表2、表3、表4 可知,缺陷项目相对集中在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文件管理、厂房与设施、机构与人员、设备这五部分,占总缺陷项目的75.23%; 中药饮片生产企业主要存在检验记录不全、留样不足、部分药品无质量标准及工艺规程等; 大多数企业普遍存在的缺陷项目为人员培训、温湿度与压差、批记录、样品管理、供应商评估以及货位卡管理等。由此可以看出企业在实施2010 版GMP 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 3.1.1 实验室管理不足 检验实验室通过规范的取样、严格执行国家标准、获取公正可靠的数据,为质量控制的决策提供了有力、直观地支撑,是质量控制活动的核心。如表3 所示,严重缺陷中出现频次最高的两项缺陷均为实验室管理中的检验记录和留样问题,分析其产生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检验所需的对照品、对照药材往往价格昂贵、数量大,企业在实际购买中有困难; 二是企业质量管理及检验人员实际操作能力欠缺,不能保证检验的准确性; 三是每批原料、每批成品都要全检,检验量大、检验周期长,费用昂贵。正是以上原因,有些认证通过的企业因为检验成本过高,人员操作不够熟练而降低检验标准的现象才会普遍存在。 3.1.2 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中的概念未能有效的应用到生产中 2010 版GMP 细化了有关变更控制、偏差处理、纠正预防措施、风险管理、供应商审计等质量管理方面的内容,这些方面也是企业实施2010 版GMP 的难点,占缺陷的比例最高。质量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工作,需要企业管理层以及QA、QC、生产、验证、工程等多个部门的参与和分工协作,需要企业制订一系列完整、详细、可操作性强的计划、方案、程序和操作规程,并且质量管理内部各个部分以及与生产、验证等其他部分内容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然而,部分企业存在质量管理比较粗放、质量体系系统性联系不足、质量体系覆盖的广度与实施的深度欠缺等问题,具体表现为年度质量回顾、供应商审计、风险管理等流于形式,偏差调查不够深入,纠正预防措施滞后等。 3.1.3 不注重人员培训

药品GMP认证检查员个人工作总结

药品GMP认证检查员个人工作总结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作为药品GMP认证检查员,根据《xxxx省药品和医疗器械认证检查员管理细则》要求,特将xxxx年个人认证检查工作总结如下: 1、xxxx年被抽调参加检查情况 xxxx年,2次被省药审中心抽调参加了药品GMP认证现场检查,分别是蚌埠市xxxx环球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亳州市xxxx同泰药业有限公司2家企业,xxxx市xxxx仁和药业有限公司、xxxx 仁济制药有限公司2家企业,并对xxxx 市xxxx华源制药有限公司进行了GMP 飞行检查。2次检查都主要分工负责文件、卫生、质量管理、自检等内容。 2、根据上述检查分工内容,发现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有 (1)企业内部的“法律”:文件的可

操作性不强时,修订工作不及时;特别是复认证企业,经过5年药品GMP的执行,若大部分文件未进行修订,说明文件对实际操作的指导性不强,企业可能未养成按章办事的习惯,否则不可能5年前首次认证制定的文件一直沿用至今无须修改。 (2)个别以规模竞争的企业生产现场卫生有待加强。 (3)检验原始记录和报告不规范也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记录简单,无过程描述,比如薄层色谱无图谱,含量测定项下色谱图中缺少原始信息,含量测定未做平行样等等。记录简单、原始数据不详,会造成复核人员难以判断检验的正确与否和错失发现问题的机会,致使复核的屏障作用丧失。 (4)大部分企业的自检工作尚未寻找到既有实效、又能提高管理人员GMP 执行水平的最佳方法,自检开展不全面、记录不规范、效果不佳的情况普遍存在。药品生产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严格的管

新版GMP检查常见缺陷(部分)

检查常见缺陷: 未对辅料残留物环氧乙烷进行检测。(第12条) 质量受权人的相关培训不到位。(第25条) 未建立人员因身体不适而不适应生产的报告制度。(第29条) 对参观和未经培训人员进入生产区和质量控制区未进行更衣指导。(第23条) 未严格执行一般生产区厂房的清洁或消毒的书面操作规程。(第41条) 未规范保存厂房、公用设施、固定管道建造或改造后的竣工图纸。(第45条) 对多产品共用厂房、设施、设备的可能性缺少相应的评估报告。(第46条1款) 设备的排水设施的防倒灌的装置非空气阻隔式。(第51条) 仓储区满足物料和产品的贮存条件的检查或监控记录不全。冷库自动监控温度装置失灵。(第58条) 原辅料不合格区、成品退货和召回区未进行有效隔离。(第61条). 设备预防性计划和操作规程不完善,维护和维修记录不全。(第80条) 用于药品生产或检验设备和仪器的使用日志中缺少清洁、维护、维修等内容;第86条) 应对制药用水及原水进行定期监测。未对纯化水总回水和总送水的电导率进行日常监测。(第100条) 空气净化设备安装清单未存档;用于洁净室灭菌的浓度确认无相应文件说明;洁净室消毒周

期确认资料内容不完整(第139条)。 物料接收记录未注明包装容器的数量;未注明生产厂家。(第106条) 缺少确认每一包装内原辅料的记录。(第110条) 工艺验证中未对混合均一性进行统计分析。(第138条) 验证方案及报告中缺融浆罐、反应罐搅拌速度,搅拌桨的最低高度、反应温度等运行参数,并未对参数评价。(第139条5款) 对新建车间设备运行与制品生产过程验证,质量控制缺少与原车间进行比较评价。(第142条) 验证总计划未对空调净化系统、制药用水系统年度质量回顾等相关内容提出要求。(第145条) 生产工艺规程和部分操作规程及记录内容不全。一些操作参数和控制参数不明确。(第150条) 批生产记录的修订未按操作规程管理。(第153条) 文件的起草、修订、审核、批准签名和日期不规范。(第154条) 偏差和变更管理文件中没有明确规定偏差和变更的类别方式。(第155条) 部分记录填写数据的空格不够。记录未及时填写。(第159条) 过滤器完整性试验仪器打印的记录、高效液相色谱、红外光谱等图谱未标明样品或产品的批号和记录设备的信息、操作人员的签名和日期。(第160条)

药品GMP认证检查缺陷举例(严重主要一般缺陷)

药品GMP认证检查缺陷举例 附件1 严重缺陷举例 本附件列举了部分严重缺陷情况,但并未包含该类缺陷的全部,可根据需要增加其它的缺陷。 人员 -高风险产品生产企业的质量管理或生产管理负责人无药学或相关专业本科学历(或中级专业技术职称或执业药师资格),且对其负责的工作缺乏足够的实践经验。 厂房 -无空气过滤系统以消除生产或包装时容易产生的空气污染。 -有大范围交叉污染,表明通风系统普遍存在故障。 -生产区或检验区未与其它用于高风险产品的生产区有效分隔。 -厂区卫生状况差,到处有生产残留物积聚/有清洁不充分导致的异物。 -虫害严重。 设备 -用于高风险产品的复杂生产操作用设备未经确认符合要求,且有证据表明存在故障。 生产管理 -无书面的生产处方。 -生产处方或生产批记录显示有明显的偏差或重大的计算错误。 -伪造或篡改生产和包装指令。 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部门不是明确的独立机构,缺乏真正的决定权,有证据表明质量管理部门的决定常被生产部门或管理层否决。 原辅料检验 -伪造或篡改分析结果。 成品检验 -批准放行销售前,未按照所适用的质量标准完成对成品的检验。 -伪造或篡改检验结果/伪造检验报告。 记录 -伪造或篡改记录。 稳定性 -无确定产品效期的数据。 -伪造或篡改稳定性考察数据/伪造检验报告。 无菌产品 -关键灭菌程序未经验证。 -注射用水(WFI)系统未经验证,有证据表明存在微生物/内毒素超标的情况。 -未做培养基灌装验证以证明无菌灌装操作的有效性。 -无菌灌装产品在灌装期间无环境控制/未监控微生物。 -培养基灌装验证失败后仍继续进行无菌灌装生产。

-未对首次无菌检查不合格进行彻底调查,就根据复试结果批准放行产品。

GMP检查容易出现的缺陷

新版GMP认证检查要点及常见缺陷 培训 哈尔滨***药业有限公司

目录 1、物料管理检查常见问题 2、厂房与设施管理常见问题 2.1厂区环境问题 2.2、垃圾处理 2.3、公共设施 2.4厂区硬件设施问题 2.5洁净厂房容易出现的问题 2.6空调系统检查容易出现的问题2.7水系统容易出现的问题 2.8压缩空气问题 3、设备系统常见问题 4、生产管理常见问题 5、清洁验证常见问题 6、工艺验证常见问题:

现场检查要点及常见问题 1、物料管理检查常见问题 1.1物料缺少合格证; 1.2原材料没有制造商或供应商的任何标签; 1.3入库的原材料没有供应商的批号来说明原材料是从单个批还是多个批提供给药厂的; 1.4入库的原材料是在仓库的开放区里进行取样的,取样不应用取样车,应有取样间,原料等要有独立的取样间,可以不用空气净化,应有彩钢板,墙面光滑,头孢类应有独立的取样间,不应该到车间取样,车间取样有风险,不接受(如果取样在车间,那么生产时不取样,取样时不生产)。物料入库,待验时,可用绳拦上并标识,合格后再标合格,但文件要体现。 1.5物料不合格品问题:不合格品应有独立隔断,面积应与生产相适应,不合格品库至少应有一批的物料托盘,考虑不合格的品的储存面积,不合格品也应有阴凉、温湿度要求,和正常合格品条件一致。QA向仓库发放待检验、合格及不合格的标签。对发放的标签的数量没有进行控制。 1.6现场物料合格证与数量不符合。 1.7缺少虫害控制措施,虫害控制措施无编号,无控制和检查,仓库使用物理杀虫剂,不许使用化学杀虫剂。捕蝇灯应有清洁检查记录应有编号。粘鼠板应有检查,有设施,有控制,有设计图,脏了要更换,

gmp缺陷整改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gmp缺陷整改报告 篇一:新版gmp整改报告doc 制药有限公司 药品gmp认证现场检查不合格项目整改报告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认证管理中心: 针对20XX年4月20日至24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gmp认证检查组对我公司大容量注射剂、小容量注射剂、冻干粉针剂进行现场检查提出的14项一般缺陷项目,我公司在第一时间召开了整改会议,对存在缺陷的原因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对可能造成的风险进行了评估,会议中对拟采取的整改方案进行了审核批准,并按方案要求将各项整改项目落实到位,现将缺陷项目的整改情况予以报告(整改方案附后)。 ()制药有限公司 20XX年5月10日 药品gmp认证现场检查缺陷的整改方案 1、部分生产人员现场考核记录未按规定进行保存。(第

二十六条) 1.1.缺陷的描述:我公司针对生产操作规程(特别是关键岗位的sop)培训考核,主要以现场考核为主,由被培训员工在现场进行模拟操作,培训教师在现场观察其整个模拟操作过程。被培训人现场操作无差错,则在《培训记录》成绩栏中记为合格,被培训人现场操作有明显差错,则在《培训记录》成绩栏中记为不合格,并填写《培训效果评价表》。现场考核没有以文字的形式记录考核过程,所以在生产人员培训档案中没有现场考核记录。 1.2.产生缺陷的原因分析:在我公司的《人员培训管理制度》中,对于sop培训现场考核内容,没有明确的规定,没有以文件形式制订现场考核记录。 1.3.相关的风险分析评估:现场考核没有记录,存在现场考核的针对性和考核过程没有可追溯性。该缺陷也存在于其他部门sop现场考核中,发生的频率较高。该缺陷不对产品质量产生直接影响。该缺陷为一般缺陷,风险等级为低风险。 1.4.(拟)采取的整改与预防措施: 1.4.1.修订《人员培训管理制度》文件,在文件“5.11.培训效果评估”中增加现场考核的具体办法,即将现场考核内容按程序和重要性,分解为若干关键操作步骤,按顺序进行考核和记录,对“5.11.培训效果评估”中条款顺序进行

关于GMP检查组检查中提出一般缺陷的整改报告

关于GMP检查组检查中提出一般缺陷的整改报告 XXX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贵局于2014年4月14日-----4月15日派检查组对照《GMP认证现场检查项目》对我公司中药饮片加工厂进行现场GMP跟踪检查,经检查组检查评定结果为严重缺陷0项,一般缺陷14项,分别为0604,0701,1001,1204,3601,4002,4101,4303,4904,6402,6801,7402,7502,8301项。并对检查中的问题提出了指导整改意见,我公司根据以上检查中提出的不合格项目组织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安排落实相关人员立即开展整改,现将整改情况汇报如下: 1、0604项存在的问题是从事质量检验的人员实际检验操作技能和经验鉴别能力欠佳。 整改措施:要求检验人员加强专业知识和日常检验操作技能的学习,进一步提高经验鉴别的能力。 2、0701项存在的问题是从事中药饮片生产的部分人员GMP知识培训效果欠佳。 整改措施:立即制定培训计划,就GMP 知识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和日常操作规范,对饮片厂人员定期培训以牢固树立规范操作的意识。 3、1001项存在的问题是防止昆虫进入的措施不到位。 整改措施:更换防虫设施。 4、1204项存在的问题是中间储物区较小,与生产规模不相适应。 整改措施:因我厂生产规模较小每天生产品种少,很少占用中间储存区,对提出的缺陷我们尽快整改。 5、3601项存在的问题是部分生产设备无明显状态标示。

整改措施:责令操作人员对生产设备必须标明状态标示。 6、4002项存在的问题是购入的部分中药材没有详细记录、包装上无明显的标签或标签内容不完整。 整改措施:是要求保管员认真补漏记录,规范填写标签。 7、4101项存在的问题是麸皮等物料购进单位的资质证明不全。整改措施:已向购进单位索要了相关资质并存档保存。 8、4304项存在的问题是中药材、中药饮片未分库存放。 整改措施:对已切制的中药饮片分库存放。 9、4904项存在的问题是溶器具清洗池偏小。 整改措施:已更换溶器具清洗池。 10、6402项存在的问题是已过时的文件在炮制现场出现。 整改措施:等新的炮制标准下发后,立即按新标准执行。 11、6801项存在的问题是部分批生产记录填写不及时,数据不完整。 整改措施:以对缺损资料补充完整,并要求人员认真填写记录。 12、7402项存在的问题是质量管理和检验人员较少,与中药饮片的生产规模不相适应。 整改措施:挑选合适人员补充到该岗位,加强质量管理和饮片检验。 13、7502项存在的问题是质量管理部门未严格履行留样和取样制度。 整改措施:立即整改做到严格按GMP留取样规定进行留样和取样。 14、7502项存在的问题是自检不彻底,对缺陷的整改效果不佳。 整改措施:组织质量管理人员,再次开展自检,对提出缺陷项目逐一整改,确保GMP在中药饮片厂规范有序运行。 我公司对检查组提出的以上不合格项目进行了整改和责任落实,

药品GMP现场检查缺陷项目整改要求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现场检查 缺陷项目整改要求 为实践科学监管理念,规企业缺陷整改报告撰写,引导企业采取有效措施对现场检查发现的缺陷进行整改,提升药品生产企业生产质量管理水平,根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2010年修订)(卫生部令第79号)》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认证管理办法》(国食药监安[2011]365号),制订本指导原则。 一、总则 1、本指导原则适用于药品GMP认证、跟踪检查等缺陷项目的整改; 2、企业整改时应按照药品GMP理念,深入分析缺陷产生原因,对现场检查所发现的缺陷进行风险评估,区分缺陷是否属于系统性缺陷,举一反三,措施得当,确保整改到位; 3、企业自检发现缺陷项目的整改也可参照此原则实施。 二、缺陷整改程序

现场检查结束后,原则上企业应在20个工作日向省级药品检查机构报送缺陷整改报告,如无法在规定时限完成整改,企业可报送相应的整改计划。 三、整改报告要求 1、整改报告的基本要求 (1)整改报告由正文和附件两部分组成。 正文部分至少应包括:缺陷的描述、缺陷原因的分析、缺陷的风险评估、纠正及预防措施、采取措施后的有效性评价、整改完成情况。正文部分表述可以是文字,也可以采用以下表格形式(表1)。 表1 整改正文表 附件部分应是与正文中每个缺陷相对应的证明性材料。 (2)整改报告应针对缺陷项目,容真实完整,数据清晰,

表达清楚,文字通顺,用语准确,如实反映企业的整改落实情况,并加盖企业公章(每页或骑缝章)。 2、整改报告的具体要求 (1)整改报告正文的具体要求 缺陷描述。企业可提供不合格项目情况表复印件,并针对相应的缺陷进行详细的描述,如发生的时间、地点、数据、具体情节及相关人员等,文字表达应准确无误。 缺陷原因分析。企业应对缺陷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分析要深入查找缺陷发生的根本原因: 1)如涉及软件的,企业应分析是否制订了相应的文件;相应的文件容是否完善、合理;相关文件是否进行了培训;员工是否按照文件要求操作;质量管理部门是否进行了有效的监督控制。 2)涉及硬件的,主要从设计选型、施工安装、日常维护、验证等进行原因分析,并审阅支持该硬件的文件系统。整改资料中应附改造后的设施设备图片、影音资料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