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汽车动力锂电池发展综述

全球汽车动力锂电池发展综述
全球汽车动力锂电池发展综述

全球汽车动力锂电池发展综述

中国经济看来已经在硬着陆,这个趋势似乎不可阻挡;美国发布的2012 年06 月的就业报告表现疲弱;欧洲在继续沉沦,领头羊德国的商业景气指数都表现低迷,2012 年德国GDP 或呈负增长;日本经济继续面临“内忧外患”的窘境。总的来看,全球经济在继续探底。但对于锂电池产业链来说,发展机遇似乎从来没有如现在这般好过。在每次全球经济处于谷底的时候,总会有一两个产业站起来,带领着全球经济走出低谷。现在,这个历史重担将落在锂电池产业链身上。

曾经一度,我认为小型锂电池产业没有什么做头,锂电池的未来在动力锂电池身上,现在我要适度纠正这个看法。因为,目前发展的现实是:不仅交通工具电动化的革命如火如荼地在开展着,以手机、笔记本电脑为代表的3C 电子产品领域也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变革,同样将对锂电池产业的发展产生极大地推动作用。台湾广达公司(与富士康齐名的全球最大

的电子产品代工厂商之一)的老板林百里曾说过:现在欧洲很多年轻人失业,没有事做,手机、平板电脑等就成了很好的一种消遣。这说明全球经济越是低迷,我们的生意就越好做。

在中国经济已现崩溃征兆的2012 年,智能手机的销售在中国市场却取得了一个飞跃性的发展。工信部电信研究院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 年01~06 月,全国手机出货近2 亿部,其中智能手机的出货量高达9,485.5 万部(我认为这个数据具有较大的可信度)。也就是说,在中国每卖出一部手机,其中就有一部是智能手机。在2012 年04 月推出的《锂电发展大盘点·2011》中的统计表明,2011 年中国共销售各类手机3.16 亿部,其中智能手机

7,920 万部。两组数据对比,我们就可以发现,尽管出货量与销量不完全等同,但2012 年上半年中国市场的智能手机出货量远超2011 年全年的销量,发展势头非常惊人。而全球范围内情况也大致如此。IDC 的统计表明,2012 年上半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3.062 亿部,全年或将高达6.86 亿部。如果这个预测准确,那么也较2011 年的4.72 亿部有大幅度提升。

智能手机的大发展,对锂电技术特别是锂电材料技术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前不久也置换了一部智能手机,发现它真的非常好用,大大拓展了工作的地点和时间之余,还可将之与电脑连接起来使用。但用了不久我就发现,手机的电池是个大问题。这部手机配备的是1.65Ah/3.7V 的锂离子电池(即简称的锂电池),可储存的电量超过6.1Wh,按理说也不小了,但如果开通3G 移动网络,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4 英寸的显示屏),电池的电量只能维持10 小时多点。拆开手机后盖观看,这只锂电池的体积几乎占据了手机的一半,也就是说,已经不可能通过做大电池的方式来增加电池的电容量了。必须在材料和电池技术方面下功夫。从这点看,锂电池及其材料产业在全球都将面临一个洗牌过程。

德国政府和企业实际上在尽全力开发下一代动力锂电池技术,这从它制定的动力锂电池发展目标上就可见一斑。德国政府制定的目标是:到2015 年,动力电池系统达到的能量密度为200Wh/kg;动力电池组的成本要达到300~500 欧元/kWh 的目标,电池组循环寿命要达到3,000~5,000 次。而德国的多数研发机构把这个目标定得更高,普遍制定的电池系统能量密度目标达到了1,000Wh/kg,这是这一代锂电池技术再怎么进步也不可能实现的目标。现在,德国企业主要是在与韩国锂电池企业合作,取得一定生产经验的同时,建立起相关的市场网络渠道,根本目的也是为其下一代锂电池技术的产业化服务。美国也基本类似,美国

锂电池https://www.360docs.net/doc/a24285908.html,

政府基本放弃了小型锂电池的生产,致力于1.5 代锂电池的研发和制造的同时,全力开发第二代锂电池及其材料技术。

不过,这里我要说的是,德美两国能否顺利实现自己的意图还很难说。锂电技术的产业化是需要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的,没有小电池的技术应用和产业发展做支撑,如何直接跳过去做大的动力电池?拿现在处于开发热潮中的富锂锰基材料来说,虽然这种正极材料的能量密度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技术尚不成熟,目前尚未实现产业化应用,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循环寿命还很低,实验室里做得最好的也不到100 次。由这点看,这种材料即使实现应用,也会率先在3C 电子产品用的小电池领域开始,然后在不断的实践和应用中改进

技术,提高生产工艺水平,提高材料本身的循环寿命,并最终实现在电动汽车上的应用。很难想象,如果没有小电池这个环节,它如何能够直接应用于电动汽车。

目前,小电池的生产和应用基本上垄断在日本、韩国和中国(包括大陆地区和台湾地区)手中,池能电子认为,这是东亚三国能够继续称雄于动力锂电池领域的有利条件。尤其是中国大陆地区,2011 年全球90%以上的3C 电子产品和接近60%的锂电池产品是在中国大陆生产的,虽然其中很多高技术并不为中国企业所拥有,而是掌握在外企手中,但中国毕竟产业基础雄厚,产业链发展相当完善,外企即使有意愿另起炉灶,一时间也难以绕开。因此,中国企业有机会及时跟踪、掌握先进技术,并率先取得相关生产经验,伺机超越。况且,全球锂电相关技术的开发人口中,若以血统统计,华人的比重最高,海外华人有意愿回祖国发展的也不少,这一点不可忽视。从这些方面来看,虽然技术研发实力与欧美日等国相比还有明显差距,但中国还是有条件、有机会,也有希望。

本次系列专辑虽然已演变成了一次对全球锂电产业链的系统梳理,但依然还是以电动汽车及其所用的动力锂电池为主。对于台湾电动车产业发展的总体状况,之前已有详细介绍,这里也不再细说。总的来看,台湾政府已经明确表示要举全岛之力,通过官产学研密切合作的方式发展智慧电动车产业,以电动机车(即电动摩托车)为主的LEV(Light Electric Vehicle,低速小微电动车)产业是其发展的重中之重,以电动商务车、电动休闲旅游车等为代表的EV(Electric Vehicle,电动汽车)为次重点。而电动车产业的发展步骤也很明显分为三个阶段:先在岛内实证路测试验(电动车示范运行)并推出相对成熟的产品;然后主攻大陆市场,继续试验并推出完全成熟的产品;最后的目标自然就是以欧美市场为核心的全球市场。

池能电子认为,台湾代表性的锂电池电芯制造企业,在锰酸锂和三元材料方面有能元科技和有量科技,在磷酸铁锂方面有必翔电能和兰阳能源,本期月度报告,池能电子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后3 家企业的具体情况。下面是部分内容节选。

有量科技致力于动力锂电池的研究开发,采用专业分工及技术合作方式,结合电池材料、电池生产及热管理系统技术,建立层叠型聚合物锂动力电池生产技术。从电池路线来看,有量科技侧重走锰酸锂大电池路线,但近两年在积极开发磷酸铁锂大电池产品并取得进展,目前拥有锰酸锂、镍钴锰酸锂及磷酸铁锂等3 种不同材料特性之产品线。针对不同材料之特性差异,发展不同的应用产品。如,镍钴锰酸锂三元材料具有能量密度高,质料轻的特性,适合应用于移动载具上,目前有量科技发展大型电动车、电动船舶等锂电池芯已逐渐改以镍钴

锰酸锂材料为主。锰酸锂材料功率大,很适合应用在轻型电动车及紧急备用电源UPS 上。至于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由于安全性高、寿命长、但重量较重,比较适合用在固定的电信基地台(移动基站)、再生能源储电系统等领域。

表2:台湾有量科技的相关事业布局

台湾工研院官网2012 年07 月12 日报道,为协助台湾电池厂商拓展海外商机,工研院联合能元科技、有量科技、兴能高科技、精极科技及乔信等台湾电池厂,组成台湾馆STOBA 展区,参加07 月11 日~13 日在日本东京举办的“2012 尖端科技展(Techno-Frontier)”,深受瞩目。据悉,这是首次STOBA 产品在台湾之外的地区的集体展示,共有26 款产品参展。其中,有量科技展出手机、iPAD、游戏机及相关使用的行动能源、电动自行车及电动机车用的电池、尖峰时间放电及在离峰时间充电的3.2kW 电池储能系统、260W 紧急备用电池。从这则报道我们可以看出目前有量科技的市场业务开拓重心。

在电动交通工具领域,有量科技最初的关注重点是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机车市场。有量科技在电动机车领域最主要的合作伙伴是台湾易维特(EVT)和易立欧,这两家企业的情况真锂研究在2012 年04 月和05 月的月度报告中有所介绍。2010 年10 月26 日,台湾经济部通过审议,易维特开发的EVT-4000E-BLM1 锂电池电动机车(见图8)成为台湾第一款获得TES 认证的轻型电动机车。该车使用的就是有量科技专门开发的48V/24Ah 的动力锂电池组,型号AM048024,容量1.15kWh,能量密度接近93Wh/kg。车辆最高车速可达50.8km/h、续航力可达53.4km(TES 变速测试结果,无风匀速状况下最远行驶距离可达70km)、爬坡力在18%(10°)的坡度下时速可达38.7km/h。

在电动汽车方面,有量科技在控股股东台达电的大框架下发展。台达电的目标是向下游客户提供包括电池、电机、电控和充电设备等在内的完整的油电混合动力系统(适用于PHEV)和纯电动系统(适用于EV),初期以PHEV 动力系统为主。2012 年初,有量科技调整电动汽车市场策略,执行长程敬义表示,在PHEV(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应用市场,以

锂电池 https://www.360docs.net/doc/a24285908.html,

高电容量、高安全性、自放电率低、高温特性佳的 10Ah 三元素 STOBA 动力锂电池芯技术 为基础,与台湾、美国业者合作发展 PHEV 电动车。

因台达电是 UPS 不间断电源的全球主导供应商之一,故储能领域是有量科技重点开拓 的一个市场。在储能领域,有量科技走的是磷酸铁锂路线。台湾工商时报 2012 年 04 月 12 日报道,在云端市场上,有量与大股东台达电策略合作,自 2011 年开始供应锂锰电池芯给 云端运算 high power UPS 应用,预计 2012 年出货量可望成长 1 倍,最大的 UPS 规格目前达

1.2kW ,2012 年有量的营运可望大幅成长,云端产品将占其营收 15%。

必翔电能自称于电池安全与制程技术上,拥有多项世界主要国家之专利,是全球第一家 全自动化量产磷酸铁锂电池的生产制造厂商。2005 年,必翔电能通过台湾工研院的牵线搭 桥,开始与加拿大 Phostech 公司合作研发磷酸铁锂电池原料量产技术,取得 Phostech 公司 80kg 以下(生产 18650 型号电池为主)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专利授权,于同年必翔电能 即开始量产磷酸铁锂电池,必翔称其为目前唯一可以对客户直接提供“使用必翔电能所生产 磷酸铁锂电池,无任何专利权侵权风险”保证的专业厂商。

一直到 2011 年底,必翔电能还只有位于新竹工业区内的一个生产基地,电芯月产能 100 万只。2011 年 12 月 09 日,必翔电能在苗栗县的竹科铜锣园区的工厂破土动工,厂区面积 约 5.2 公顷,预计投资 45 亿元,两年内建厂完成,年产 1.5 亿只磷酸铁锂电芯,建成后将是 台湾地区产能规模最大的锂电池电芯厂,公司期盼能创造 160 亿元的年营收。在自己积极扩 大生产规模的同时,必翔电能还在大陆积极寻求合作伙伴,先后与河南金龙铜管集团和中国 普天集团建立起了合作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台资企业对如何开发大陆市场已基本上总结出了一套模式,简而言之就

是要“先技术后合资”。

新普科技董事长宋福祥

曾对就此对媒体表示,

少量多样时,自己设在

大陆的生产工厂支持就

可以了;量产时,需要

配 合 中 国 车 企 就 近 设

厂,提供实时生产技术

服务;最后再谈合资成

立电池模块制造工厂。

基于此,宋福祥呼应必 图 9. 台湾必翔电能 SP1100-08 电芯于实验室中以 2C 充电 10C 放电之电池

特性(蓝色虚线为容量 80%的底线) 翔的大陆发展计划应先 谈技术合作,下一阶段

锂电池https://www.360docs.net/doc/a24285908.html,

扩产才考虑资本问题。而必翔则表示,在资金部分考虑由对岸车企提供资金设厂,暂不考虑自己募资投建。

在电池模组方面,必翔电能引以为傲的技术就是其发明的DOSBAS 系统。根据必翔电能提供的资料,DOSBAS?是依据Donald Safe Battery Systems 缩写命名,公司于2005 年开始研发该系统,并于2007 年研发成功投入试应用。该系统主要是在每一个电池芯上串接一保险丝来保护系统,每一保护电池芯再依串并联结构加上电压平衡电路板来封装在一个方型电池盒内,构成一个电池模块。必翔电能表示,DOSBAS 系统可以隔绝任何发生短路故障的电池芯,确保电池模块的安全操作,防治电池模块因电池短路或外力撞击而产生高温及过热的风险,同时,维修电池时更换和隔离电芯也很方便,从而大幅降低使用成本。

在主推微型电动汽车的同时,必翔也把眼光瞄准了油电混合动力车。台湾工商时报2012 年04 月12 日报道,东元集团(TECO,1504.TW)计划与必翔实业联手抢进电动车节能商机,第一阶段将先开发后装油电混合动力车(注:应是指PHEV),锁定台湾8 万辆出租车(以丰田车为主)市场,商机估计达百亿元;而未来不排除与印度塔塔汽车策略结盟,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东元董事长刘兆凯表示,现在市面上油电混合动力车并不多,且大都以传统的油车为主,但若使用东元的轮毂马达,只要改变两个轮子,让动力在轮轴上,像过去改装瓦斯车一样,在后车箱摆上电池,传统汽油车当场可以变成油电混合车。

兰阳能源被台湾中央社的一篇报道称之为台湾第一家具备高串并锂铁动力电池模块整合开发能力的公司,公司产品定位是高倍率放电且可多串并的车用动力电池模块。目前公司在台湾的业务重点是电动机车、油电混合动力船和电动船用动力锂电池组,下一步致力于开拓大陆的电动汽车市场。2011 年06 月时台湾经济日报报道,预计兰阳能源全年的营业收入在新台币3.5 亿元左右,发展势头好于前面提到的能元科技、有量科技和必翔电能。

兰阳能源主打方形金属外壳磷酸铁锂电池产品,2007 年开始试产2Ah、4Ah、5Ah、10Ah 等规格的储能型电芯产品,并先后获得RoHS(欧洲环保要求的电池指令)与UL 认证;同年开发出矿灯、电动工具、割草机、太阳能储能用的锂电池模组产品并开始销售。2008 年东莞石排工厂正式开始量产,最初月产能30 万Ah,2009 年09 月时月产能已增加至60 万Ah。2008 年兰阳能源开发出7Ah、10Ah、15Ah、20Ah 和30Ah 的动力电芯产品,并回到台湾,在台北设立公司,建立完整的销售经营团队。

2010 年10 月,兰阳能源在台湾桃园县杨梅镇建成高效率的半自动化生产线,月产能达到60 万Ah,同时,动力锂电池模块产品开始量产出货。2012 年05 月中旬台湾媒体报道,兰阳能源总经理张伟礼透露,将在兰阳东菀一厂以及杨梅二厂每个月60 万Ah 产能的基础上,再在台湾建立第二个工厂,持续扩大产量,以满足大陆不断增长的电动车动力电池市场需求。据悉,兰阳能源的此次扩产将与台塑长园能源进行策略合作,将锂电池的粉材生产一致性进行强化,在奠定好电池芯品质的基础上,透过粉材制程环控,进一步提升制程水准以

及自动化程度。并通过规模化生产来降低生产成本,给车厂提供更高水平和低价位的磷酸铁锂电池芯及电池模组。

在经营理念和策略上,兰阳能源公开表示,会采取开放与资源共享的模式,与上游关键材料供货商共同开发新材料,进行麻花卷共创市场需求模式,包括促销方式、销售通路与销售点的设置方式、产品订价策略、不同销售量水平下的订价方法,及广告与销售计划的各项成本掌控,都会是沿用B2B 的工业营销模式。

虽然兰阳能源同时拥有电芯和模组方面的技术能力,而且现阶段还主要以模组供应为主,但该公司似乎并不打算两条线齐头并进。台湾经济日报2011 年02 月16 日报道,兰阳能源积极拓展磷酸铁锂动力电池专业生产,以磷酸铁锂电芯开创未来电动车产业的庞大商机。至于其动力电池模块技术,则希望转让给下游模块厂商,协助策略伙伴建立动力电池模块技术,以推动动力电池模块标准化,为日后车电分离、电池交换系统之运行模式铺路。兰阳能源为自己规划的锂电池发展路线图见表10。

表10:台湾兰阳能源的锂电池发展路线规划图

兰阳能源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来自台塑长园,两家公司结成了紧密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市场业务开拓方面共进退。台塑集团在锂电产业链领域很有想法,除了与长园科技合资组建台塑长园生产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之外,还在隔膜、电解液、负极材料等关键材料领域也有布局。在锂电池领域,台塑集团除参股长园科技之外,自身也在积极介入。台塑长园在给兰阳能源提供正极材料的同时,还委托兰阳能源开发动力电池模块产品。这些模块产品不仅在庞大的台塑集团内部率先使用,台塑锂电产业链业务的负责人王瑞瑜还亲自出头到处推销。而在电动汽车领域,台塑集团也有规划。

台湾媒体2012 年06 月中旬报道,兰阳能源开发出台湾首只高容量60Ah 磷酸铁锂电芯产品以及容量较之前增加20%的30Ah 电芯产品。报道称,兰阳能源根据电动巴士市场及备用电源储能系统的市场需求渐增,在2011 年即与台塑长园公司共同合作开发,以其编号3005 的正极材料,经过严谨的试作、环控与功能测试,做成全电池后,完成多项安全测试,最终开发出高能量型的磷酸铁锂电池,可提高容量达20%。

混合动力汽车发展现状及趋势

混合动力汽车发展现状及趋势

混合动力汽车发展现状及趋势 摘要 在能源和环境危机的双重压力之下,汽车行业渐渐从传统地燃油慢慢向新能源汽车转型。其中混合动力汽车在新能源汽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主要对混合动力汽车发展的必然性,及其我国在发展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混合动力汽车的优缺点,并为其在未来的发展中提出了展望。关键词:混合动力汽车,存在问题,研究前景 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 汽车保有量逐年增加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也日益加重, 这对石油资源和生态环境带来极大的挑战。因此汽车行业不得不从传统的耗能模式到节能环保的耗能模式进行转型。近年来,以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但是由于现阶段作为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的关键部件之一的电池存在能量密度低、寿命较短、价格较高和电池本身的污染等问题, 使得电动汽车的发展进度和产业化受到的比较严重的限制。其性价比也无法与传统的内燃机汽车相抗衡。此时混合动力汽车就很好的弥补了电动汽车的缺点。所谓混合动力就是将电动机和辅助动力单元组合作为驱动力,辅助动力单元实际上是一台小型燃料发机或动力发电机组。这样既利用了发动机持续工作时间长, 动力性好的优点, 又可以发挥电动机无污染、低噪声的好处。在现阶段,混合动力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1.国内外发展现状 1.1 国外发展现状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许多著名汽车生产 厂商已将研究的重点转向了可实施性较强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目前世界上生产、研发HEV 的国家主要有日本、美国和欧洲汽车强国。其中日本的实力最雄厚。 丰田公司1997 年8 月推出其第一款混合动力 汽车Toyota Coaster Hybrid EV minibus, 同年12 月,推出Toyota Prius(普锐斯)这是世界第一款 大量生产的混合动力汽车。自第一代Prius 开始销 售以来,截止到中Prius 标准型每升汽油可行驶35.5 公里。到2010 年7 月31 日,累计销量已超过268 万辆。目前市场上正热销的两款车型分别为 丰田Prius 和本田Insight 。在2010年4 月份举 办的北京车展上,共有8 款日系混合动力汽车展出, 其中丰田第三代普锐斯性能最优越,本田Insight 被 认为同级中最省油,本田CR-Z 具有运动风格受到人 们的关注。日本国内对混合动力汽车产业有长期的发展规划,政府大力扶持产业技术发展,出台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及奖励措施,促进混合动力汽车销售,拉动内需;规划长远发展战略。 美国三大汽车公司原来只是小批量生产、销售过电动汽车,而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还未能实现产业化,日本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在美国市场上占据了主导地位。美国能源部与三大汽车公司于1993 年签订了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开发合同,并于1998年在北美国际汽车展上出了样车。2005年9 月通用汽车、戴姆勒·克莱斯勒与宝马集团签署了关于构建全球合作联盟,以共同开发混合动力推进系统的合作。2009 年美国混合动力汽车销量达到 29.032 万辆虽然占美国汽车市场份额只有2.8%,但从2005 年起呈逐年上升趋势预计,美国的混合动力汽车2013 年将达到 87.2 万辆,市场占有率将达到5%。 1.2 国内发展现状目前,我国在新能源汽车的自主创新过

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综述

汽车新动力━━━HEV 综述 戴梦萍1 纪永秋2 (1.山东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255000;2.山东水利技术学院,255000) 摘要:介绍了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 )的概念、HEV 动力总成的组成及型式,阐述了其基本工作原理和驱动模式。 关键词: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串联;并联;混联;驱动模式 随着世界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世界人口的增加、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能源消耗将会高速增加,环境污染会变得更加严重。开发新的替代能源、提高热能转换效率和节约能源被认为是解决或缓解环境污染和保障能源供给的有效办法。汽车燃油发动机是消耗矿石能源和制造环境污染的大户,研发替代燃油发动机的新动力势所必然。替代燃油发动机汽车的方案也越来越多,例如氢能源汽车、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但目前最有实用性价值并巳有商业化运转的模式,只有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根据国际机电委员会下属的电力机动车技术委员会的建议,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是指由两种和两种以上的储能器、能源或转换器作驱动能源,其中至少有一种能源提供电能的车辆称为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本文介绍的仅是既有内燃机又有电动机驱动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关键是混合动力系统,它的性能直接关系到混合动力汽车整车性能。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混合动力系统总成已从原来发动机与电机离散结构向发动机、电机和变速器一体化结构发展,即集成化混合动力总成系统。 1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组成及种类成 1.1 混合动力总成按照驱动系统能量流和功率流的配置结构关系,可分为串联式(Series hybrid system )(两种)、并联式(Parallel hybrid system )和混联式()等三种。(如图1 (a( (a ) 减(变)速器 车轮 车轮 发动机 发电机 蓄电池 电动机 车轮 车轮 发动机 发电机 蓄电池 电动机 减(变)速器 (a) (b)

新能源车辆的动力电池组均衡管理系统的发展现状概述(新编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新能源车辆的动力电池组均衡管理系统的发展现状概述(新编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新能源车辆的动力电池组均衡管理系统的发展现状概述(新编版) 新能源车辆的开发和研究已经是时代的主流,其中电动汽车受到了市场越来越多的关注,在电动汽车中,电池系统是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锂电池在交通领域的应用,对于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降低大气污染以及新能源的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电动汽车存在安全性低、寿命段、充电时间长和使用成本高的问题,而电池管理系统作为电池保护和管理的核心部件,作为电池和车辆管理系统以及驾驶者沟通的桥梁,电池管理系统对于电动汽车性能起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本文介绍了电池组均衡管理的技术发展历程、专利申请情况和涉及的主要申请人。 随着能源紧缺、城市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替代石油的新能源在车辆的开发利用被各国政府越来越重视。而动力电池是电动汽车

的核心部件,目前车辆的动力电池存在能量密度低、价格高、寿命短等缺点,而锂电池在使用一段时间以后,电池单体性能差异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客观存在,直接影响到动力电池组的使用寿命,为此,需要给予动力电池能源控制和管理,使得动力电池性能得到一定的提升。 目前,美国电动车公司生产的特斯拉纯高级电动汽车(Tesla)之所以取得成功,其核心技术就是优异的电池管理技术,采用了两千多块锂电池进行串并联设计,可以维持整个电池包的工作状态以及监控每个电池单元的系统来确保电池的高性能,使得车辆具备稳定的动力性能和优良的安全性能,具有快速充电技术,将充电时间缩短到合理的水平,在电动车领域突破了技术上的瓶颈,取得了成功,实现了从实验室转向批量生产,对汽车行业有着重大突破意义。 电池组均衡管理概述 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已于2009年7月1日正式实施,其中电动汽车的开发研究已经被纳入重大项目。 目前,电池组在多次充/放电循环后各单体电池出现电压或者电

新能源汽车综述

《新能源汽车》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新能源汽车 适用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教学模式:项目化教学 总学时:32 实践学时:6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性质 《新能源汽车标准》课程是汽车电子专业一门介绍标准的专业选修课,收录了截止至2014年4月1日我国颁布的新能源汽车专项检验标准。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涉及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电机电控、零部件、安全要求、性能实验、定型实验等领域的国家及行业专项检验标准,为今后的专业生涯打下基础。要求学生在学习中给予足够的重视。 先修课:《汽车电工电子基础》、《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电器设备检测与维修》; 后续课程:《顶岗实训》、《毕业设计》、《汽车维修实训》。 二、课程设计理念 1.课程采取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2.构建以“岗位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为主线的教育; 3.推进基于工作工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推进项目教学法; 4.加强校企合作,坚持产学研相结合。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是采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将理论知识融入学生操作训练过程中,使学生会新能源汽车电池系统的检验、安装;新能源汽车电机系统的检验、安装;新能源汽车控制系统的检验、安装及新能源汽车的故障分析与排除和新能源汽车系统的生产工艺文件制定。充分体现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将对应的技能训练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一)课堂操作示范。课堂上示范讲解。 (二)课堂模仿操作:学生模仿老师的操作方法,进行现场测量。

(三)学生课外作业:由教师提出一个作业要求,要求学生完成,学生分小组讨论,最后得出结果。 (五)作业展示结果:分小组展示作业结果,,学生和教师共同评价结果。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课程目标 对于汽车电子专业的学生,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是汽车电类课程的延伸课程,要求在学习中给予足够的重视。学生通过理论和实践的学习,掌握新能源汽车原理与构造知识;新能源纯电动车电气结构基础知识;新能源混合动力车电气结构基础知识;会新能源汽车电子故障分级与诊断;具有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安装、检测、调试能力。为学生今后顶岗实习,完成各种常见电路的设计和维修打下坚实基础。通过学习和训练,并能达到中级汽车维修电工和汽车装配工水平。 二、职业能力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掌握新能源汽车原理与构造知识;; 2. 熟悉新能源纯电动车电气结构基础知识;; 3. 熟练掌握新能源混合动力车电气结构基础知识;; 4. 新能源汽车电子故障分级与诊断知识;; 5. 熟练掌握新能源汽车电子维修知识。 (二)、能力目标 1. 有较强的自学能力,能及时了解和掌握新能源汽车电子技术的新发展、新成就; 2. 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安装、检测、调试能力; 3. 新能源汽车混合动力和纯电动系统安装、检测、调试能力与管理岗位。 (三)、素质目标 1. 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拥护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基本政策; 2. 具有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公德与职业道德; 3. 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吃苦精神、奉献精神和创新精神;; 4. 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全的体魄和人文素养; 5. 爱岗敬业,严格执行工作程序、工作规范、工艺文件和安全操作规程。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发表时间:2019-03-12T16:17:31.607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27期作者:张玉良 [导读] 摘要:新能源汽车的三大核心技术包括电池、电控、电机,其中电池相关技术是人们最为关注、研究投入最大的问题.从上世纪研发出铅酸电池开始,到如今锂离子电池广泛应用于各方各面,在超过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科研工作者一直在不断地探索试图改进电池的性能.在对传统电池进行改良的同时,科研人员不断尝试新的技术和材料,创造出新型的电池.种种迹象表明,电池技术大改革的时代即将到来,各种新型的、性能优良的电池会渐渐出现在 (北京昌平 102206) 摘要:新能源汽车的三大核心技术包括电池、电控、电机,其中电池相关技术是人们最为关注、研究投入最大的问题.从上世纪研发出铅酸电池开始,到如今锂离子电池广泛应用于各方各面,在超过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科研工作者一直在不断地探索试图改进电池的性能.在对传统电池进行改良的同时,科研人员不断尝试新的技术和材料,创造出新型的电池.种种迹象表明,电池技术大改革的时代即将到来,各种新型的、性能优良的电池会渐渐出现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之中。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电池应用;发展趋势 一、国内动力电池产业发展现状 我国的锂离子电池研究项目一直是“863”的重点项目,经过二十多年的持续支持,大部分材料实现了国产化,由追赶期开始向同步发展期过渡,本土总产能居世界第一,支撑了我国新能源汽车的示范推广。 1、正极采用磷酸铁锂材料,负极采用石墨材料,研发的50Ah能量型电池,能量密度达到136.6Wh/kg,功率密度达到1101W/kg;研发的20Ah能量功率兼顾型电池,能量密度达到106.5h/kg,功率密度达到1119W/kg。 2、正极采用尖晶石锰酸锂、镍钴锰三元混合材料,负极采用人造石墨材料,研发的25Ah软包装能量型电池,能量密度达到 162Wh/kg;研发的35Ah能量功率兼顾型电池,能量密度达到135Wh/kg。 3、正极采用镍钴锰三元材料,负极采用天然石墨/人造石墨/中间相碳微球等材料,开发的10、15、20、28、30、45Ah的动力电池,能量密度达到180Wh/kg;开发的2.6Ah18650圆柱形电池,能量密度达到200Wh/kg。 在系统集成技术及能力方面取得较大进展和突破。采用磷酸铁锂材料的动力电池系统的能量密度达到90Wh/kg,采用三元材料(18650圆柱形动力电池)的动力电池系统的能量密度达到110Wh/kg。 在前瞻性技术研究方面,中科院先导计划支持相关研究所研制出能量密度超过300Wh/kg的锂离子电池样品和能量密度超过500Wh/kg的锂硫电池样品,但循环寿命及安全性等性能指标还需进一步提升。 目前,我国已形成了包括关键原材料(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等)、动力电池、系统集成、示范应用、回收利用、生产装备、基础研发等在内的完善的锂离子动力电池产业链体系,掌握了动力电池的配方设计、结构设计和制造工艺技术,生产线逐步从半自动中试向全自动大规模制造技术过渡。 在产业布局方面,中国形成了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中原地区和京津冀区域为主的四大动力电池产业化聚集区域。据统计,目前有近100家动力电池企业开展动力电池的研发及产业化工作,有近1000亿元产业资金投入,形成近40GWh年产能,技术研发、产业化进展显著,有力地支撑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意义 1、新能源汽车可使中国实现从汽车大国到汽车强国的转变。 虽然当前世界各主要发达国家和有关汽车公司均在加紧研发此种新型汽车技术并取得长足进展,但总体而言,中国仍基本上与之处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差距不过只有3—5 年,并不像传统内燃机技术一样存在20年的巨大差距。在商用化和产业化方面更是如此,某些方面我们还有一定优势。 2、新能源汽车可继续开辟中国的汽车市场。 中国的汽车产业刚刚发展起来,汽车普及率低,因而在汽车动力系统发展战略选择上有更大的自由度,在新能源汽车研发和产业化方面具有比较优势,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的阻力也会小得多。 三、动力电池的应用现状 1、铅酸电池 铅酸电池是一个多世纪前诞生的电池技术,人们普遍认为其技术落后、性能低下,污染环境,在电池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是应当全面淘汰的电池技术。而实际情况却是,在电动车及小型电动汽车领域,铅酸电池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了惊人的90%,虽然不被看好却被普遍使用。其实,近年来铅酸电池的性能已经得到了提升,能量由20Wh/kg以下提升到了目前的40Wh/kg左右,循环次数由原来的350次左右,提高到了最高4000多次。另外,铅酸电池还有一大优势,就是可以回收循环利用,在美国,目前的铅酸电池回收率高达98.5%,我国的铅酸电池回收率也达到了90%。总的来说,铅酸电池虽然是上个世纪产生的技术,但随着科技的发展,铅酸电池不断得到改良,所以才能够在市场上如此活跃。 2、镍氢、镍镉电池 镍镉电池作为动力电池的一种,具有良好的大功率放电性能,大多应用于电动工具领域。镍氢电池与镍镉电池相比较,体积比、能量比更高,记忆效应较小。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应用中,锂离子电池的性能明显优于镍镉电池,发展前景也更为广阔,所以大部分厂家都不再使用镍氢、镍镉电池作为汽车能源。就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镍氢、镍镉电池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已经失去了市场。 3、锂离子电池 目前市面上使用最多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就是锂离子电池。现在,其比能量达到了150Wh/kg,比功率达到了1 600W/kg,并且,随着科研的进行,其各项性能指标参数还会不断地提高。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液可以分为两种,聚合物电解质及液体电解质。目前,聚合物电解质的锂离子电池是研发和市场应用的主流。聚合物成分可以是三元锂、锰酸锂、磷酸铁锂、钴酸锂等,不同聚合物成分的各类电池在性能、安全性、寿命、生产成本方面各有优势,总体性能不相上下。市面上的电动汽车,厂家根据需求不同选择不同的聚合物电池,例如,比亚迪E6主打安全稳定、寿命长,所以选用了磷酸铁锂电池;日产聆风为了在各项性能均衡的前提下降低生产成本,所以选用了锰酸锂电池。

混合动力汽车发展现状及趋势

混合动力汽车发展现状及趋势 摘要 在能源和环境危机的双重压力之下,汽车行业渐渐从传统地燃油慢慢向新能源汽车转型。其中混合动力汽车在新能源汽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主要对混合动力汽车发展的必然性,及其我国在发展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混合动力汽车的优缺点,并为其在未来的发展中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混合动力汽车,存在问题,研究前景 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汽车保有量逐年增加,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也日益加重,这对石油资源和生态环境带来极大的挑战。因此汽车行业不得不从传统的耗能模式到节能环保的耗能模式进行转型。近年来,以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但是由于现阶段作为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的关键部件之一的电池存在能量密度低、寿命较短、价格较高和电池本身的污染等问题,使得电动汽车的发展进度和产业化受到的比较严重的限制。其性价比也无法与传统的内燃机汽车相抗衡。此时混合动力汽车就很好的弥补了电动汽车的缺点。所谓混合动力就是将电动机和辅助动力单元组合作为驱动力,辅助动力单元实际上是一台小型燃料发机或动力发电机组。这样既利用了发动机持续工作时间长,动力性好的优点,又可以发挥电动机无污染、低噪声的好处。在现阶段,混合动力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1.国内外发展现状 1.1国外发展现状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许多著名汽车生产厂商已将研究的重点转向了可实施性较强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目前世界上生产、研发HEV的国家主要有日本、美国和欧洲汽车强国。其中日本的实力最雄厚。 丰田公司1997年8月推出其第一款混合动力汽车Toyota Coaster Hybrid EV minibus,同年12月,推出Toyota Prius(普锐斯)这是世界第一款大量生产的混合动力汽车。自第一代Prius 开始销售以来,截止到中Prius标准型每升汽油可行驶35.5公里。到2010年7月31日,累计销量已超过268万辆。目前市场上正热销的两款车型分别为丰田Prius和本田Insight。在2010年4月份举办的北京车展上,共有8款日系混合动力汽车展出,其中丰田第三代普锐斯性能最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中电力电子技术应用综述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中电力电子技术应用综述 1 引言 电力电子技术是研究应用电力半导体器件实现电能变换和控制的学科,它是一门由电子、电力半导体器件和控制三者相互交叉而出现的新兴边缘学科。它研究的内容非常广泛,主要包括电力半导体器件、磁性材料、电力电子电路、控制集成电路以及由其组成的电力变换装置。目前,电力电子学研究的主要方向是[1>:(1)电力半导体器件的设计、测试、模型分析、工艺及仿真等; (2)电力开关变换器的电路拓扑、建模、仿真、控制和应用; (3)电力逆变技术及其在电气传动、电力系统等工业领域中的应用等。 电动汽车(EV)作为清洁、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交通工具,既对改善空气质量、保护环境具有重大意义,又对日益严重的石油危机提供了解决方法;同时,电动汽车作为电力电子技术的一个新的应用领域,涵盖了DC/DC和DC/AC的全部变换,是实用价值非常高的运用领域[2>。 2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简介 当前世界汽车产业正处于技术革命和产业大调整的发展时期,安全、环保、节能和智能化成为汽车界共同关心的重大课题。为了使人类社会和汽车工业持续发展,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都在研究各种新技术来改善汽车和环境的协调性。 电动汽车作为21世纪汽车工业改造和发展的主要方向,目前已从实验室开发试验阶段过渡到商品性试生产阶段,世界上许多知名汽车厂家都推出了具有高科技水平的安全或环保型概念车,目的是为了引导世界汽车技术的潮流。 2.1 各种类型电动汽车特点及其发展 根据所使用的动力源不同,电动汽车大致可分为三类:蓄电池电动汽车或纯电动汽车(Battery Electric Vehicle)、以氢气为能源的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uel Cell Electric Vehicle)和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ybrid Electric Vehicle)。 纯电动汽车是单独依靠蓄电池供电的,但目前动力电池的性能和价格还没有取得重大突破,因此,纯电动汽车的发展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具有能量转化率高、不污染环境、使用寿命长等不可比拟的优势。但是由于目前燃料电池技术和研究还没有取得重大突破,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发展也受到了限制;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是同时采用了电动机和发动机作为其动力装置,通过先进的控制系统使两种动力装置有机协调配合,实现最佳能量分配,达到低能耗、低污染和高度自动化的新型汽车。自1995年以来,世界各大汽车生产商已将研究的重点转向了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研究和开发,日本、美国和德国的大型汽车公司均开发了包括轿车、面包车、货车在内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以作为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研发前沿的丰田汽车公司为例,所开发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已达到实用化水平,自1997年所推出的世界上第一款批量生产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Prius开始,其后又在2002年推出了混合动力面包车,该车混合动力系统采用了世纪首次批量生产的电动四轮驱动及四轮驱动力/制动力综合控制系统。2003年,丰田又推出了新一代Prius,也被称为“新时代丰田混合动力系统统——THS II”(见图1),节能效果可达到100km油耗不足3L。从2004年开始,丰田公司向欧洲市场推出了一款新的Lexus RX型豪

国内外混合动力汽车发展概况

一、混合动力汽车概述 1.1混合动力汽车 通常所说的混合动力一般指油电混合动力,即燃料(汽油,柴油)和电能的混合。混合动力汽车(Hybrid Electrical Vehicle, 简称HEV) 是指同时装备两种动力来源——热动力源(由传统的汽油机或者柴油机产生)与电动力源(电池与电动机)的汽车。 1.2混合动力汽车分类 1.2.1 只用电动马达驱动行驶的电动汽车“串联方式”。燃料发动机只作为动力源,汽车只靠电动马达驱动行驶,驱动系统只是电动马达。以发动机为主动力,电动马达 作为辅助动力的“并联方式”。 这种方式主要以发动机驱动行 驶,利用电动马达所具有的再 启动时产生强大动力的特征, 混联式(PSHEV) 在低速时只靠电动马达驱动 行驶,速度提高时发动机和电 动马达相配合驱动的“串联、 并联方式”。启动和低速时是 只靠电动马达驱动行驶,当速

1.2.2按照车辆对电能的依赖程度分类 二、国外混合动力汽车发展现状 2.1日本混合动力汽车市场发展现状

2.1.1日本混合动力汽车市场销量 丰田汽车在1997年推出了混合动力车型,到2012年4月份在日本累计销售170万辆,其中丰田普锐斯系列混动车型销量达137万辆。本田从1999年开始销售混动车型,到2009年1月累计销售25239辆,而本田Insight车型在2010年3月推出之后的一年内销量就突破10万辆 2.1.2日本混合动力政策

2.1.3日本混合动力代表车型介绍 丰田公司第一代普锐斯上市 1997 2001 2009 2012 2020

Toyota Prius α-2012 Toyota Prius c-2011 Honda Insight-2012 Honda Civic-2011 尺寸(长×宽×高)4615×1775×1574mm 4000×1690×1450mm 4376×1695×1425mm 4504×1754×1430mm 混合动力模式全混+行星齿轮全混中混中混-第四代IMA混合动力系统发动机 1.8 L 2ZR-FXE I4 Dual VVT-i 73Kw/5200rpm 1.5L 1NZ-FXE VVT-i I4 54KW 1.3 L LDA series I4 i-VTEC 73kw/5800rpm 1.5-liter i-VTEC 发动机 69kw/6000rpm 电动机60kw 45kw 直流无刷电机,10kw - 电池类型201V镍氢电池- 镍氢蓄电池锂离子电池百公里油耗 5.6L 2.86L 5.6L 5.3L 2.2美国混合动力汽车市场发展现状 2.2.1美国市场混合动力车型销量 美国作为全世界最大的混合动力市场,到2011年5月累计市场销量已突破200万辆。从1999年至2012年5月混合动力轿车及SUV车型总销量达到2,303,825辆,其中丰田普锐斯系列车型销量为1,175,034辆,占51%的市场份额。

油电混合动力车电池介绍(一)参数与特性

油电混合动力车电池介绍(一):参数与特性 油电混合动力车电池介绍(一)-参数与特性 以后可能需要研究与电池有关的成组,电池管理,电池充电和电池保护等高压系统的东东,了解一下电池的一些特性还是有必要的,在此把我收集到的一些东西整理一下。 容量:电池容量是衡量电池可以存储能量的指标。电池可以输出的能量数量取决于温度,放电速率,电池老化和电池类型。很难用一个指标来描述电池的容量,主要有三个指标用来确定电池的额定容量: 安时(Ampere-hour): 表示电池能够以恒定速率输出的电流,在超过规定的时间条件下。通常用于汽车的12V电池,标准是20安时,20小时放电。一般规定是在25℃,以恒定电流放电20小时至终止电压(1.75V/单格),用Cn表示。n指几小时放电率,这里为20。有些电池是以10小时放电率计算的,用C10表示。例:100Ah/12V的电池指该电池以5A(0.05C)的电流恒定放电直至终止电压10.5V,可连续放电20小时。 储存能(Reserve Capacity): 时间长度(分钟为单位)表征电池的容量,用来定义电池在无发电机充电的情况下维持汽车运转的时间。 瓦特小时(kWh Capacity): 千瓦时的指标是考虑电池耗尽的能量的指标,是以能量为指标的(伏特*安培*时间)。电池耗尽通常并不是完全放电的电池,一个12伏汽车电池耗尽时,被认为是其电压下降到10. 5V的时候,一个6V的电池耗尽时,通常考虑的电压下降到5.25V。 以上三个指标都不能完整地描述了电池的容量。每一种是在特定条件下的衡量的方法。电池在实际应用的性能可能有很大的差别,这些条件包括不同的放电/充电率,电池老化,循环

纯电动汽车及动力电池技术发展现状

纯电动汽车及动力电池发展现状调研 一、纯电动汽车发展现状 所谓纯电动汽车,是指完全由可充电电池作为动力源、以驱动电机及其控制系统驱动行驶的汽车。纯电动汽车(BatteryElectric Vehicle,BEV)与混合动力汽车(HybridElectric Vehicle,HEV)和燃料电池汽车(Fuel CellElectric Vehicle,FEV)是目前主要的新能源汽车类型。 1.1 发展纯电动汽车的必要性 (1)促进节能减排。与传统汽车相比,纯电动汽车具有更高的能源利用效率,同时也具有二氧化碳减排的潜力。机动车污染排放是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2013年春季北京出现多次大面积雾霾天气,机动车尾气是主要原因之一。在上海,中心城区的主要大气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分别有66%、90%和26%来自机动车尾气。大力推广纯电动汽车是交通领域实现低碳的最佳方案,纯电动汽车行驶过程中不产生二氧化碳,即使考虑到中国目前电力生产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纯电动汽车仍然具有13%~68%的减排能力。随着我国能源结构和电力生产方式的转变,纯电动汽车必将在未来发挥更大的减排作用。 图1.1传统汽车与纯电动汽车综合能量效率比较(单位:%) (2)降低石油对外依存度。汽车保有量的迅速增加为我国能源安全带来严峻挑战。我国汽车保有量与原油对外依存度变化趋势见图1.2。最新数据显示,截止到2012年底,中国汽车保有量已达2.4亿辆,与此相对应的是2012年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达到56.4%,创下历史新高。如果不采取措施,“十二五”中将原油依存度控制在61%的计划将很难实现。在此背景下,如何满足未来汽车的能源需求,是关系到我国能源安全的关键问题。电动汽车由于其电力来源多样化,不仅更加适合中国以煤炭为主的资源禀赋,而且能够与中国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

混合动力汽车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混合动力汽车发展现状及 趋势分析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摘要 在能源和环境危机的双重压力之下,汽车行业渐渐从传统地燃油慢慢向新能源汽车转型。其中混合动力汽车在新能源汽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主要对混合动力汽车发展的必然性,及其我国在发展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混合动力汽车的优缺点,并为其在未来的发展中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混合动力汽车,存在问题,研究前景 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汽车保有量逐年增加,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也日益加重,这对石油资源和生态环境带来极大的挑战。因此汽车行业不得不从传统的耗能模式到节能环保的耗能模式进行转型。近年来,以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但是由于现阶段作为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的关键部件之一的电池存在能量密度低、寿命较短、价格较高和电池本身的污染等问题,使得电动汽车的发展进度和产业化受到的比较严重的限制。其性价比也无法与传统的内燃机汽车相抗衡。此时混合动力汽车就很好的弥补了电动汽车的缺点。所谓混合动力就是将电动机和辅助动力单元组合作为驱动力,辅助动力单元实际上是一台小型燃料发机或动力发电

机组。这样既利用了发动机持续工作时间长,动力性好的优点,又可以发挥电动机无污染、低噪声的好处。在现阶段,混合动力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1.国内外发展现状 1.1国外发展现状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许多著名汽车生产厂商已将研究的重点转向了可实施性较强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目前世界上生产、研发HEV的国家主要有日本、美国和欧洲汽车强国。其中日本的实力最雄厚。 丰田公司1997年8月推出其第一款混合动力汽车Toyota Coaster Hybrid EV minibus,同年12月,推出Toyota Prius(普锐斯)这是世界第一款大量生产的混合动力汽车。自第一代Prius开始销售以来,截止到中Prius标准型每升汽油可行驶35.5公里。到2010年7月31日,累计销量已超过268万辆。目前市场上正热销的两款车型分别为丰田Prius 和本田Insight。在2010年4月份举办的北京车展上,共有8款日系混合动力汽车展出,其中丰田第三代普锐斯性能最优越,本田Insight被认为同级中最省油,本田CR-Z具有运动风格受到人们的关注。日本国内对混合动力汽车产业有长期的发展规划,政府大力扶持产业技术发展,出台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及奖励措施,促进混合动力汽车销售,拉动内需;规划长远发展战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中电力电子技术应用综述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中电力电子技术应用综述 作者:张立伟胡广艳游小杰郑琼林时间:2008-01-14 来源:电子元器件网浏览评论推荐 给好友我有问题 关键词:电动汽车混合动力功率电子交流驱动逆变器汽车电子 摘要:文章综述了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发展和基本结构,在此基础上,结合丰田汽车公司的最新一代混合动力电动汽车Prius THS Ⅱ,介绍了电力电子技术在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上的具体应用情况。最后,结合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电动汽车混合动力功率电子交流驱动逆变器 1、引言 电力电子技术是研究电力半导体器件实现电能变换和控制的学科,它是一门电子、电力半导体器件和控制三者相互交叉而出现的新兴缘学科。它研究的内容非常广泛,主要包括电力半导体器件、磁性材料、电力电子电路、控制集成电路以及由其组成的电力变换装置。目前,电力电子学研究的主要方向是: (1)电力半导体器件的设计、测试、模型分析、工艺及仿真等; (2)电力开关变换器的电路拓扑、建模、仿真、控制和应用; (3)电力逆变技术及其在电气传动、电力系统等工业领域中的应用等。 电动汽车(EV)作为清洁、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交通工具,既对改善空气质量、保护环境具有重大意义,又对日益严重的石油包机提供了解决方法;同时,电动汽车作为电力电子技术的一个新的应用领域,涵盖了DC/DC和DC/AC的全部变换,是实用价值非常高的运用领域。 2、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简介

当前世界汽车产业正处于技术革命和产业大调整的发展时期,安全、环保、节能和智能化成为汽车界共同关心的重大课题。为了使人类社会和汽车工业持续发展,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都在研究各种新技术来改善汽车和环境的协调性。 电动汽车作为21世纪汽车工业改造和发展的主要方向,目前已从实验开发试验阶段过渡到商品性试生产阶段,世界上许多知名汽车厂家都推出了具有高科技水平的安全或环保型号概念车,目的是为了引导世界汽车技术的潮流。 2.1各种类型电动汽车特点及其发展 根据所使用的动力源不同,电动汽车大致可分为三类:蓄电波电动汽车或纯电动汽车(Battery Electric Vehicle)、以氢气为能源的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uel Cell Electric Vehicle)和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ybrid Electric Vehicle)。 纯电动汽车是单独依靠蓄电池供电的,但目前动力电池的性能和价格还没有取得重大突破,因此,纯电动汽车的发展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具有能量转化率高、不污染环境、使用寿命等不可比拟的优势。但是由于目前燃料电池技术和研究还没有取得重大突破,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发展也受到了限制。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是同时采用了电动机和发动机作为其动力装置,通过先进的控制系统使两种动力装置有机协调配合,实现最佳能量分配,达到低能耗、低污染和高度自动化的新型汽车。自1995年以来,世界各大汽车生产商已将研究的重点转向了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研究和开发,日本、美国和德国的大型汽车公司均开发了包括轿车、面包车、货车在内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分页}} 以作为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研发前沿的丰田汽车公司为例,所开发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已达到实用化水平,自1997年所推出的世界上第一款批量生产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Prius开始,其后又在2002年推出了混合动力面包车,该车混合动力系统采用了世纪首次批量生产的电动四轮驱动及四轮驱动力/制动力综合控制系统。2003年,丰田又推出了新一代

浅析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a24285908.html, 浅析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作者:龙曦朱禹 来源:《山东工业技术》2017年第20期 摘要:新能源汽车的三大核心技术包括电池、电控、电机,其中电池相关技术是人们最 为关注、研究投入最大的问题。从上世纪研发出铅酸电池开始,到如今锂离子电池广泛应用于各方各面,在超过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科研工作者一直在不断地探索试图改进电池的性能。在对传统电池进行改良的同时,科研人员不断尝试新的技术和材料,创造出新型的电池。种种迹象表明,电池技术大改革的时代即将到来,各种新型的、性能优良的电池会渐渐出现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之中。 关键词:电池技术;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 DOI:10.16640/https://www.360docs.net/doc/a24285908.html,ki.37-1222/t.2017.20.002 国家发改委对新能源汽车做出的定义为:“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h-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由此可知,“新能源汽车”使用的能源包括太阳能、核能、风能、电能等,即除去常规燃油之外的全部新型汽车能源。在全部新型汽车能源中,电能是目前最为合适的汽车能源,以电力作为动力驱动的汽车成为了新能源汽车研发的主流方向。其中,电力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研究重点课题,即动力电池技术。 1 动力电池的应用现状 目前,在新能源汽车上实验的动力电池有以下几种: 1.1 铅酸电池 铅酸电池是一个多世纪前诞生的电池技术,人们普遍认为其技术落后、性能低下,污染环境,在电池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是应当全面淘汰的电池技术。而实际情况却是,在电动车及小型电动汽车领域,铅酸电池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了惊人的90%,虽然不被看好却被普遍使用。其实,近年来铅酸电池的性能已经得到了提升,能量由20Wh/kg以下提升到了目前的 40Wh/kg左右,循环次数由原来的350次左右,提高到了最高4000多次。另外,铅酸电池还有一大优势,就是可以回收循环利用,在美国,目前的铅酸电池回收率高达98.5%,我国的铅酸电池回收率也达到了90%。总的来说,铅酸电池虽然是上个世纪产生的技术,但随着科技的发展,铅酸电池不断得到改良,所以才能够在市场上如此活跃。

论文新能源汽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解析

新能源汽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摘要:在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压力下,寻找替代石油的新能源车成了必然的选择。本文对新能源汽车包括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定义、分类及特点进行了总结,综述了各类新能源汽车最新技术进展及其性能,通过分析新能源汽车应用现状,指出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应用需解决的问题,对各类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技术,现状,应用前景。 1 前言 1.1寻求新动力源的背景 随着世界能源危机和环保问题日益突出,汽车工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方面,石油资源短缺,汽车是油耗大户,且目前内燃机的热效率较低,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大约只有35%—40%用于实际汽车行驶,节节攀升的汽车保有量加剧了这一矛盾;另一方面,汽车的大量使用加剧了环境污染,城市大气中CO的82%、NOx的48%、HC 加剧了温室效应,汽车的58%和微粒的8%来自汽车尾气,此外,汽车排放的大量CO 2 噪声是环境噪声污染的主要内容之一。我国作为石油进口国和第二大石油消费大国,污染严重,世行认定的20个污染最严重的城市有16个在中国。国内汽车产品水平与国外差距很大,平均油耗高出10%—30%,排放约为15—20倍,汽车工业面临的压力更大。 《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已于2009年7月1日正式实施,《规则》强调说明: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BEV,包括太阳能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氢发动机汽车、其他新能源(如高效储能器、二甲醚)汽车等各类别产品。 1.2 我国发展新能源汽车的重要意义 (1)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我国用于汽车能源的石油资源是有限的,在几十年后必然会出现枯竭,要大量依赖从

动力电池的主要问题与发展方向

首先看我们国家的发展现状。我们的判断第一个是基本掌握了车用动力电池的关键技术,我们国家动力电池的开发,和整车基本同步,十五期间开展了镍氢电池,、锰酸锂氧化物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的研发,"十一五"期间加大了磷酸铁锂电池研发与产业化,"十二五"期间推进三元材料电池的研发与产业化。目前是处于这样一个阶段。 从技术上来讲,我们国家开发了镍氢电池,锂离子燃料电池,关键技术指标达到了国外同类产品的一个先进水平,目前我们锂电池可以做到系统的比能量800-1000瓦时,比功率可以做到500-100瓦时,循环寿命也能做到突破一千次,使用寿命大概是可以达到五年,成本大概是说可以低于每瓦时三块钱。 第二个从产品层面来看,磷酸铁锂电池已经趋于成熟了,过往来看,我们国家供应电池支撑了产业的发展,目前在大规模示范这一块用的电池基本上都是国产。根据目前工信部发布的新能源汽车推广目录,我们国家车用电池,绝大多数是磷酸铁锂电池,也就是说近两年来,三元材料的动力电池开始在电动汽车上进行示范应用。大家比较清楚的比亚迪的汽车用的是盐酸铁力电池,像上汽,北汽这些电池系统都是磷酸铁锂。一汽奔腾目前是示范车,他用的电池是168,采用了三元材料。 第三个来说是我们国家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产业体系,昨天我们听到了2014年我们国家电动汽车的销量大概是8.4万辆左右,如果按照每辆车在20-30,大概应该说我们电池达到了20亿千瓦时以上,销售收入应该超过了50亿元,2015年会超过100亿瓦时。我们国家现在推进动力电池产能建设,估计2015年会超过一百亿千瓦时。第二个我们国家建立了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关键材料、单体电池、电池系统和电池装备、检测仪器等都有一定的生产能力,像北大先行、天津巴莫、北京当省,这是正极材料,负极材料像贝特瑞,杉杉等在国际上还是有一定的竞争力。 从发展趋势上来看,我们全世界的情况来看,第一个是锂离子电池已经成为动力电池的主要方向。目前大家都很清楚,目前日本,美国、欧洲、韩国商业化的电池主要是采用燃料电池。目前混动这一块也是在推动力锂电池的应用。韩国、日本、中国在全球锂电池占主导地位,排序是韩国第一、日本第二,中国第三。 最近三星、LG和SK先后宣布在中国设立合资公司,我们国家主流的车厂也准备在他的自主品牌汽车中采用韩国生产的电池。 第二个特点是我国政府大力支持新一代动力电池的研发,2012年日本实施蓄电战略,提出2020年蓄电池市场要占到世界份额的50%,就是重新夺回世界第一的位置。根据2013年NEDO发布的技术路线图,他的技术路线在2020之前大概还是以先进的锂离子电池为主,达到实用化,系统的比能量达到250瓦每公斤成本达到1.5元以下,2030年叫做革新电池,能量达到500瓦每公斤,成本达到八毛钱以下。 美国在2013年提出来EV蓝图,提出目标是2022年生产的插电式混合动力的电动汽车使用的电力成本与传统汽车相当,根据2013年发布的技术路线图是2022年下一代电池实现实用化,系统的比能量达到250瓦每公斤,成本降到八毛以下,2013年以后锂离子电池实现实用化。 从新一代锂离子电池来讲主要是在我们国家大概一般的叫做新一代动力电池的研发主要围绕新一代锂离子动力电池和新体系电池。新一代锂离子电池和目前现有的体系不一样,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极都要发生发生变化,电池比能量可以达到三百瓦每公斤,成本可以达到一块钱以下。这个表里面列了两件事,一个是最近日立公司宣布采用镍系的正极和负极单电池的比能量作330每公斤,寿命有50次,另外是福利蒙基,作为正极,归制作为负极,寿命可以达到100。但是目前这一电池体系的成本和安全有待进一步的验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