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连除的简便运算练习题

乘法、连除的简便运算练习题
乘法、连除的简便运算练习题

第6课时乘法、连除的简便运算(教材例8P29)

一、想一想,填一填。

125×24=125×8×3

104×25=(100+4)×25

320÷5÷4=320÷(5×4)

720÷(72×5)=720÷72÷5

280×24÷14=280÷14×24

二、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4×7×25

=4×25×7

=100×7

=7008×(125×9)

=8×125×9

=1000×9

=9000

25×48

=25×(4×12)

=25×4×12

=100×12

=1200 16×125

=(2×8)×125

=2×(8×125)

=2×1000

=2000

16800÷8÷25

=16800÷(8×25)

=16800÷200

=84 248000÷8÷125

=248000÷(8×125)

=248000÷1000

=248

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被除数除以两个除数的(积)。

三、选一选。

1.与算式8000÷125÷8结果相等的算式是(B)。

A.8000÷(125÷8) B.8000÷(125×8)

C.8000÷125+8000÷8

2.与算式360÷45结果相等的算式是(C)。

A.360÷9×5 B.360÷9+360÷5

C.360÷9÷5

四、

25×1425×14

=25×(2×7)或=25×(10+4)

=25×2×7 =25×10+25×4

=50×7 =250+100

=350(克) =350(克)

答:买了350克糖果。

五、

420÷5÷12420÷(5×12)

=84÷12或=420÷60

=7(枚) =7(枚)

答:每页可以放7枚。

六、文体用品超市购进8700个乒乓球,每25个装一袋,每4袋装一盒。现已准备了90个盒子,够用吗?

8700÷(25×4)=8700÷100=87(个)

90>87

答:够用。

100×56+24=562410×9+10=10093-78+7=22125×40=5000150÷5=30 算

420÷7÷5=12 821-(333+221)=267 111×6=666 36×3=108 9×9+9=90

《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课时练习含答案

《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课时练习含答案 能力提升 1.大于-3且小于4的所有整数的积为() A.-12 B.12 C.0 D.-144 2.3.125×(-23)-3.125×77=3.125×(-23-77)=3.125×(-100)=-312.5,这个运算运用了() A.加法结合律 B.乘法结合律 C.分配律 D.分配律的逆用 3.下列运算过程有错误的个数是() ①×2=3-4×2 ②-4×(-7)×(-125)=-(4×125×7) ③9×15=×15=150- ④[3×(-25)]×(-2)=3×[(-25)×(-2)]=3×50 A.1 B.2 C.3 D.4 4.绝对值不大于2015的所有整数的积是. 5.在-6,-5,-1,3,4,7中任取三个数相乘,所得的积最小是,最大是. 6.计算(-8)×(-2)+(-1)×(-8)-(-3)×(-8)的结果为. 7.计算(1-2)×(2-3)×(3-4)×…×(2014-2015)×(2015-2016)的结果是. 8.计算: (1)×8; (2)(-11)×+(-11)×+(-11)×.

9.计算:×…×. 10.已知|a+1|+|b+2|+|c+3|=0,求(a-1)×(b-2)×(c-3)的值. 11.已知称为二阶行列式,规定的运算法则为=ad-bc,例如=3×4-5×2=2.根据上述内容计算的值. ★12.观察下列等式(式子中的“!”是一种数学运算符 号):1!=1,2!=2×1,3!=3×2×1,4!=4×3×2×1,…….求的值.

创新应用 ★13.学习了有理数的运算后,王老师给同学们出了这样一道题:计算71×(-8),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下面是两位同学给出的不同解法: 小强:原式=-×8=-=-575; 小莉:原式=×(-8)=71×(-8)+×(-8)=-575. (1)以上两种解法,你认为谁的解法比较简便? (2)你还有其他解法吗?如果有,那么请写出解答过程; (3)你能用简便方法计算-99×198吗?如果能,那么请写出解答过程. 参考答案 能力提升 1.C大于-3且小于4的所有整数中有一个为0,故乘积为0. 2.D 3.A①错误,3也应乘2;②③④正确. 4.0符合条件的整数中有一个为0,所以它们的积为0. 5.-168210

《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评课精编版

……………………………………………………………最新资料推荐………………………………………………… 《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评课 田华 今天,听了田中蓉老师执教的《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使学生知道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计算中同样适用.2,能根据数据特点,应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和灵活、合理计算的能力.总的来说目标就是:引导学生运用迁移的原理,凑整的思想和运算定律掌握知识以及培养学生仔细观察数据特征的能力. 这节课围绕三个问题来展开:1,怎么算?2,你是怎么想到这样算?(运用什么运算定律)3,这样做有什么作用?在课堂中,教师渗透迁移的原理,凑整的思想,让学生运用运算定律掌握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总的来说,可以用几个字来概括本节课教学的重点:一看,二想,三计算.首先让学生学会看这些可以简便的数字,掌握数据的特征.对这一类型的数字有一定的记忆,培养学生对数字的敏感性.接着,就是思考用凑整的思想以及运用乘法运算定律来解决问题.最后就要仔细进行计算,使得简便后的计算结果和原来题目的计算结果一样.总的来说,这一节课还是上得比较顺利,感觉上课学生的配合比较融洽.而且难点学生们都暴露出来了,上课中也及时的得到了解决.首先,在让学生做两组简便和不简便的题目时,发现有一个同学是这样做的:35×1.2=35×1×0.2.分析的时候,把这一题写在了黑板上,让学生来观察他是否做得正确.然后从"几个几"这个方面分析了此题的错误的地方.还有就是说明简便后的答案和原来的题目答案是不同的.让学生充分感知错误的原因和加深了学生的记忆.这节课还把小数乘法和实际生活中的知识结合起来,我认为这样设计非常好,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拓展了学生的信息量,正如有的孩子说,我不仅学会了小数乘法,也知道了一些环保的知识,本节课教学数学知识能把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很好地进行突破,较好地体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并不是把知识教给学生,而是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的迁移作用,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小数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并知道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小数乘法也同样适用。 1

乘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练习题大全教学文案

乘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练习题大全

(二)乘除法运算定律 1.乘法交换律 定义: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字母表示:a b b a? = ? 例如:85×18=18×85 23×88=88×23 2.乘法结合律 定义: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字母表示: ) ( ) (c b a c b a? ? = ? ? 乘法结合律的应用基于要熟练掌握一些相乘后积为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例如: 25×4=100, 125×8=1000 例5.简便计算: (1)25×9×4 (2)25×12 (3)125×56 举一反三:简便计算 (1)25×16 (2)125×33×8 (3)32×25×125 (4)24×25×125 (5)48×125×63 (6)25×15×16 3.乘法分配律 定义: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 字母表示:c b c a c b a? + ? = ? +) (,或者是c a b a c b a? + ? = + ?) ( 简便计算中乘法分配律及其逆运算是运用最广泛的一个,一个要掌握它和它的逆运算。例6.简便计算: (1)125×(8+16)(2)150×63+36×150+150 (3)12×36+120×42+12×220 (4)33×13+33×79+33×12 简便计算(二)——加减乘除综合简便计算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除了乘法分配律经常单独使用外,大多数的简便计算都同时包括了加减法、乘除法的运算定律率,看下面例题: 例7.利用乘法分配律计算: (1)88×(12+15)(2)46×(35+56) 例8.简便计算: (1)97×15 (2)102×99 (3)35×8+35×6-4×35 例9.简便计算: (1)48×1001 (2)57×99 (3)539×236+405×236+236×56 例10.简便计算:(1)125×25×32 (2)600÷25÷40 (3)25×64×125 例11.简便计算: (1)17×62+17×31+12×17 (2)8.×36+567×36+36×341+36 例12.简便计算: (1)16×56-16×13+16×61-16×5 (2)43×23+18×23-23×9+481×230 随堂练习:简便计算 (1)63+71+37+29 (2)85-17+15-33 (3)34+72-43-57+28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3

分数乘法简便运算专项练习题

分数简便运算常见题型 第一种:连乘——乘法交换律的应用 例题:1)1474135?? 2)56153?? 3)26 6 831413? ? 涉及定律:乘法交换律 b c a c b a ??=?? 基本方法:将分数相乘的因数互相交换,先行运算。 第二种: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例题:1)27)27498(?+ 2)20)4152(?- 3) ()18 19776?+? 涉及定律:乘法分配律 bc ac c b a ±=?±)( 基本方法:将括号中相加减的两项分别与括号外的分数相乘,符号保持不变。 第三种: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提取公因数) 例题:1) 213115121?+? 2)61959565?+? 3)75 1 754?+? 涉及定律:乘法分配律逆向定律 )(c b a c a b a ±=?±? 基本方法:提取两个乘式中共有的因数,将剩余的因数用加减相连,同时添加括号,先行运算。 第四种:添加因数“1” 例题:1) 759575?- 2)9292167+? 3)232331 17 233114-?+? 涉及定律:乘法分配律逆向运算 基本方法:添加因数“1”,将其中一个数n 转化为1×n 的形式,将原式转化为两两之积相加减的形式,再提取公有因数,按乘法分配律逆向定律运算。 第五种:数字化加式或减式 例题:1)201620152017? 2)201720161998? 3)135 34 136? 涉及定律:乘法分配律逆向运算

基本方法:将一个大数转化为两个小数相加或相减的形式,或将一个普通的数字转化为整式整百或1等与另一个较小的数相加减的形式,再按照乘法分配律逆向运算解题。 注意:将一个数转化成两数相加减的形式要求转化后的式子在运算完成后依然等于原数,其值不发生变化。例如:999可化为1000-1。其结果与原数字保持一致。 第六种:带分数化加式 例题:1)513226? 2)815341? 3)13 5 127? 涉及定律:乘法分配律 基本方法:将带分数转化为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相加的形式,还可以转化成整数和带分数相加的形式,目的是便于约分。再按照乘法分配律计算。 第七种:乘法交换律与乘法分配律相结合(转化法) 例题:1) 24 7179249175? +? 2)1981361961311?+? 3)1381 137138137139?+? 涉及定律:乘法交换律、乘法分配律逆向运算 基本方法:将各项的分子与分子(或分母与分母)互换,通过变换得出公有因数,按照乘法分配律逆向运算进行计算。 注意:只有相乘的两组分数才能分子和分子互换,分母和分母互换。不能分子和分母互换,也不能出现一组中的其中一个分子(或分母)和另一组乘式中的分子(或分母)进行互换。 第八种:有规律的分数混合运算——形如 () n a a 1 +?的分数(拆分法) 例题:1)1091541431321?++?+?+? 2)19171 751531311?+ +?+?+? 3) 72 1 561421301201121+++++ 基本方法:形如 ()n a a 1+?的分数可拆分为n 1 n a 1-a 1???? ??+的形式,再进行运算。 第九种:有规律的分数混合运算——形如b a b a ?+(a , b 不为0)的分数(拆分法) 例题:1) 72 17-56154213-3011209-127++

有理数的乘除法(简便运算)

有理数的乘除法(简便运算)1.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1) 7 (0.25)4(18) 9 ?? -?-??- ? ?? (2)(0.1)(100)0.01(10) -?-??- (3)( 3.7)(0.125)(8) -?-?-(4) 1 (4)(25)(6) 3 -??-?- (5)4(8)25( 1.25) ?-??-(6)220.125(0.25)32 ??-? (7) 211 (60) 31215 ?? --?- ? ?? (8) 131 1(48) 2448 ?? --?- ? ?? (9) 1311 641224 ???? -+-÷- ? ? ???? (10) 3551 11 461236 ???? --÷- ? ? ????

(11)1111115133555?????? -?-+?--?- ? ? ??????? (12)115(48)0.12548(48)84-?+?+-? (13)666433363777?????--?--? ? ????? (14)1515158124292929?????? -?-+?--?- ? ? ??????? (15)149(15)15?- (16)71 993672 -? (17)24149255-÷ (18)62467? ?-÷ ?? ? (19)13243520122014201320152233442013201320142014?????????? ??????????? ? ? ? ? ???????????

(20)2 3815 20192021 4916 2020???? ? 2.我们知道a a b b ÷= ,b b a a ÷=,显然a b ÷与b a ÷的结果互为倒数关系.小明利用这一思想方法计算121123031065???? -÷-+- ? ????? 的过程如下:因为 211212112(30)20351210310653031065?????? -+-÷-=-+-?-=-+-+=- ? ? ??????? . 故原式1 10 =-. 请你仿照这种方法计算:113224261437???? -÷-+- ? ?????. 3.阅读下列材料: 计算: 1111243412??÷-+ ??? . 解法一:原式11111111111 3412243244241224242424= ÷-÷+÷=?-?+?= . 解法二:原式143112116241212122412244 ??= ÷-+=÷=?= ???. 解法三:原式的倒数111111111124242424434122434123412???? =-+÷ =-+?=?-?+?= ? ????? . 所以,原式1 4=. (1)上述得到的结果不同,你认为解法 是错误的; (2)请你选择合适的解法计算:113224261437???? -÷--+ ? ?????.

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教学反思

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教学反思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是一节典型的利用旧知识迁移新知识的内容,主要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同样适用。学生对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掌握得很好了,但是这些运算定律到底是否适合小数乘法,学生并不知道。因此,这是本节课要探究的主要内容。 首先我引导学生回顾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复习简便计算的方法,然后让学生先观察每组算式有什么特点,实际上这三组算式分别运用的是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但是这三组算式都是小数乘法,也符合吗?因此,我让学生猜测以后,再进行验证。通过验证,学生发现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确实适用。先猜测再验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最基本的方法,也是科学的世间观养成的基础。在这一环节中,教师的作用只是引导点拨,而不是把规律强加给学生,让学生自己猜测、发现、验证。 知道了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乘法这一知识后,就要运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问题。接着我出示:0.25×4.78×4 0.65×201 最后通过课堂练习,“在括号里填上数,使计算简便”这一习题的设计,极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把整节课推向了高潮。让学生在简算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名医诊断”,帮助学生分析了错误的原因,加深了学生的记忆,起到了防患于未然的作用。总的来说,这一节课还是上得比较顺利,感觉上课学生的配合比较融洽,而且难点学生们都暴露出来了,上课中也及时的得到了解决。 其实小数的计算是以整数计算为基础的,而运算的定律也是如此。我想,如果学生能很好地掌握整数的计算,小数的计算也相对容易,因为它们的算理是一样的。只不过数的形式不同而已,应用整数运算定律是凑成整十、整百,而小数中就是凑成整数,但这要求学生要有较强的数感,要有扎实的数学计算基本功。因此,我认为,加强口算训练十分必要,也很关键,学生口算能力强,水平高的话,计算定律的运用也就不在话下,他们可以很自觉地想到口算,即会很自然地应用计算定律来解决问题了。因为简便运算的本质就是口算,只不过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应用一些方法和技巧而已。 总之,要使学生的计算能力提高,得靠平时的训练一点一点的积累.当然,我也会朝着这方面继续努力!

四年级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

四年级数学(第八册)导学案(编号4S-005) 导学内容:教材第17页例1、例2 导学目标: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并理解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并学 会用字母表示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导学重点:理解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导学难点:会用字母表示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导学过程: 一、复习与铺垫: 1、想一想,填一填: a+b=b+a 这是运用了加法()律。 (a+b)+c=a+(b+c) 这是运用了加法()律。 2、小组内说说什么叫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二、自主学习: 1、独立看教材17页例1里面的情境图 (1)要求有多少个鸡蛋?可以写算式:()还可以写算()。(2)对比这两种算法,你发现了什么没有?那么9×4=()×(),你还可以写出这种规律的算式吗?请试一试:() (3)两个数相乘,()因数的位置,他们的积(),这叫做乘法(),如果用字母a、b表示两个数,那么乘法交换律可以表示为:a×b=( )×( ) (4)小组交流:什么是乘法交换律? 2、独立看书18页例2情境图(1)要求花园小区共有多少户?可以怎样列示计算? 列式为:()还可以列式为(),对这 两种算法,你发现了什么没有?因此(8×24)×6=﹍﹍﹍﹍﹍﹍﹍。你还可以 写出这种规律的算式吗?请试一试:()和()。

(2)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两个数,乘积(),这叫做乘法()。如果用字母a,b,c表示3个数,那么乘法结合律可以表示为:(a×b)×c=﹍﹍﹍﹍﹍ (3)小组交流什么是乘法结合律 三、问题交流 1、交换导学案进行批改,议一议,帮一帮 2、找一找本组存在的问题和发现派代表写在黑板上 3、全班围绕存在的问题再次讨论 4、老师引导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四、展示提升: 1、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2、提出自己的疑问 五、巩固练习: 1、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37×32=□×37 这题运用了乘法()律 96×□=28×□这题运用了乘法()律 25×13×4=25×□×13 这题运用了乘法()律 24×125×8=24×(□×□)这题运用了乘法()律 2、把左右两边结果相等的算式用线连起来 (44+56)+28 125+88 30×16 27×(4×25) 4×27×25 16×30 88+125 44+28+56 今日表现:☆☆☆☆☆组长评价:☆☆☆☆☆ 教师寄语: 家长留言:

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计算题(50道)

有理数的加减乘除 计算题(50道) 1. (+13)+(+17) 2. (—14)+(—18) 3. (+)+(—412 ) 4. (—34 )+(+56 ) 5. (+78 )+(—78 ) 6. (—3913 )+0 7. 1—(—5) 8. —5+5 9. 1—(—4) 10. —214 —134 11. (—323 )—(—123 ) 12. 5516 —(—1456 ) 13.(+1)+(—2)+(+3)+···+(+99)+(—100) 14. 2—7+5—3 15.(+317 )+(—)+【(+)+1417 】 16. —12 — 13 +14 — 16 17. (—30)—(—19)+27—48—(+16) 18. —314 —(—814 )—(—212 ) 19. (—10)—(+13)+(—4)—(—8)+5 20. 6—(—5)+(—11)

21. (—)+(—)+ 22. (—3)X (—9) 23. — 12 X 23 24. (—4)X6 25. (—6)X0 26. 23 X (— 94 ) 27. (—6)X (—1) 28. (— 13 )X 14 29. 8 X (— 34 )X4 X(—2) 30. (—36)÷(—9) 31. (—114 )÷ 32. 256 ÷(—256 ) 33.(—36)÷(— 49 ) 34. (—)÷(—118 ) 35. (—56)÷14÷2 36. — 12 ÷78 X (— 34 ) 37. (— 23 )X (+34 )÷56 38. (—3)X 0 X 23 39. 8X (— 34 )X (—4)X (—2) 40. (—5)(—2)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五年级上学期小数乘法知识点整理以及简便运算》(实用)

五年级上学期小数乘法知识点整理 1、积的扩大缩小规律: 1)在乘法里,一个因数不变,另外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a倍,积也扩大(或缩小)a倍。 ★例:如: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也扩大10倍。 一个因数缩小100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也缩小100倍。 ★例:6.25 × 37 = 231.25 扩大100倍不变扩大100倍 625 × 37 = 23125 2)在乘法里,一个因数扩大a 倍,另外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b倍,积就扩大(或缩小)a×b倍。 ★例:6.25 × 0.3 = 18.75 扩大100倍扩大10倍扩大1000倍 625 × 3 = 18750 3)在乘法里,一个因数缩小a 倍,另外一个因数缩小b倍,积就缩小a×b倍。 ★例:625 × 3 = 1875 缩小100倍缩小10倍缩小1000倍 6.25 × 0.3 = 1.875 4)在乘法里,如果一个因数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另外一个因数缩小10倍、100倍、1000倍…,那么积的扩大或缩小就看a和b的大小,哪个大就顺从哪个。 ★例:625 × 3 = 1875 缩小100倍扩大10倍∵100>10∴是缩小。100÷10=10。所以缩小10倍 6.25 × 30 = 18 7.5 2、积不变规律: 在乘法里,一个因数扩大a 倍,另外一个因数缩小a倍,积不变。 ★例:扩大100倍 6.25×37=625×0.37 625×0.37=0.0625×3700 缩小100倍 3、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 1)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 2)按整数乘法乘法法则计算出积 3)看被乘数有几位小数点,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若积的末尾有0可以去掉 4、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1)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 2)按整数乘法乘法法则计算出积 3)看积中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如果乘得的积的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 ★例:1.8×0.92按整数乘法计算时,1.8是一位小数,把它扩大10倍,看作18;

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练习题

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 一、乘法交换律与结合律的运用。 4.56×0.4×2.5 12.5×2.7×0.8 12.5×32×0.25 2.5×32 12.5×56 25×0.36 二、乘法分配律的运用。 0.25×10.4 12.5×8.8 99×0.35 3.7×1.8-2.7×1.8 95.7×0.28+6.3×0.28-0.28×2 1.08×9+1.08 三、比较乘法结合律与分配律在简便运算时的区别(下面各题用不同的方法简算)。 12.5×88 12.5×88 0.25×48 0.25×48 四、 48×0.56+44× 9.16×1.53-0.053×91.6 314×0.043+3.14×7.2-31.4×0.15

五、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 53×10.1 4.2×6.51+3.49×4.2 25×7.3×0.4 0.125×96 12.5×10.8 (20-4)×0.25 45×21-50×2.1 45×1.58+5.5×15.8 9.99×2.22+3.33×3.34 3.7×1.4×0.05 72×0.81+10.4 1.4×25+3.45 1.5×102 1.25×0.7×0.8 2.7× 3.7+0.37×73 8.7×99 0.8×(12.5 – 1.25) 1.25×0.4×80×2.5 5×1.03×0.2 32×1.25 0.45×99 ①甲有存款4000元,乙有存款2400元,乙从存款中取出一些后,甲的存款正好是乙现在的 5倍。乙取出多少元钱? ②有一堆煤,如果用甲种车一次运完,需要36辆; 如果用乙种车一次运完,需要45辆。已知甲种车比乙种车每辆多运1.5吨。问这批煤共有多少吨?

分数乘法简便运算专项练习题

乘法分配律练习(一) 7 1 12 - 5)x6°(-+ 18 8 9)x18 5 5 18 9)X 2 1 8 4 + 一)x 5 (- + ))x27 20 5)9 27 ‘ 6 X(18 +30) (24 6 x — 15 6 2 6 -+ ) 9 3 3 (5 +i)X 25 1 x — 24 20 x20 9)x18 7 5 3 12x(2;+6+4)4 3 x2 + 1 3 (7 + 7)x35

分数乘法分配律(二) 4 6 3 6 5 5 5 1 3 3 3 2 — X + 一 X -X + — X - 一 X^+ - X - 7 13 7 13 6 9 9 6 4 5 4 5 22 3 5 3 6 7 6 2 7 5 X + X - X - X - X6 + X 6 27 4 27 4 13 5 13 5 12 12 4 6 3 6 33 X? + — X 33 X + _ X 0.92 X 1.41 + 0.92 X8.59 7 13 7 13 811 11 8 世x 7-3 X-7 5 13 5 13 1.3 X 11.6 — 1.6 X 1.3 9 9 9 X 11.6 + 18.4 x^ 5 5

34 3 3 36 X — 21 X 37 X 35 20 35 6 34 6 X 24 34 X — X 12 25 35 13 5 29 27 X 26 X 30 X 27 31 28 5 x 3+ 5 X 5 -X 7+ - X5 21 X 3 + 4 7 8 8 7 3 3 7 7 X 2 1 63 100 X 101 6 5 X 78 X 2 77 27 乘法分配律练习(三)

四年级上册小数乘法简便运算练习题

小数乘法简便运算练习题 姓名:班级: 一、简便运算 0.25×8.5×4 12.5×0.96×0.8 0.25×0.73×4 4.36×12.5×8 0.25×16.2×4 1.25× 2.5×32 3.2×0.25×12.5 二、简便运算 (1.25-0.125)×8 4.8×10.1 3.6×102 0.39×99 0.32×401

3.65×10.1 0.85×9.9 三、简便运算 3.72×3.5+6.28×3.5 15.6×2.1-15.6×1.1 3.83× 4.56+3.83× 5.44 5 6.5×99+56.5 7.09×10.8-0.8×7.09 9.7×99+9.7 4.2×99+4.2 四、简便运算 2.3×16+2.3×23+2.3 5.4×11-5.4 10.7×16.1-15.1×10.7

7.74×(2.8-1.3)+1.5×2.26 10.6×0.35-9.6×0.35 7.6×0.8+0.2×7.6 3.65×4.7-36.5×0.37 五、简便运算 1.28×8.6+0.72×8.6 0.65×101 8.9×1.01 27.5×3.7-7.5×3.7 3.9×2.7+3.9×7.3 6.66×3.3+6.66×6.7 0.25×36

六、简便运算 4.8×7.8+78×0.52 1.87×9.9+0.187 3.14×0.68+31.4×0.032 12.7×9.9+1.27 46×57+23×86 3.65× 4.7 -36.5×0.37 101×0.87-0.91×87 七、简便计算 7.6×0.8+0.2×7.6 0.25×36 0.85×199 4.02-3.5+0.98 7.08-0.74-1.26 3.7×4.5-4.4×3.7 28.92-(13.2+8.92) 32.4×0.9+1×3.24

小学四年级数学《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教案模板

小学四年级数学《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教案模板 四年级数学教案>小学四年级数学《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教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教案 2020-04-11 四年级数学教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教案模板 小学四年级数学《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教案模板1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南师大版)四年级(下)第23页例5,练习五第2~8题和思考题。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并能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2?运用乘法运算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灵活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上节课学习了乘法分配律,谁能分别用自己的话和字母表述乘法分配律? 2.填空。25×6+75×6= 我们这节课一起来学习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二、学习新知 1.出示例5 用简便方法计算102×45,32×27+32×73。教师:观察每个算式中的因数有什么特点?可以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吗?(学生观察思考,独立尝试计算) 学生计算后汇报,教师板书如下:(1)①102×4 ②102×45 ③……=(100+2)×45 =102×(40+5) =100×45+2×45 =102×40+102×5 =4500+90 =4080+510 =4590 =4590 (2)①32×27+32×73 ②32×27+32×73 ③……=32×(27+73) =864+2336 =32×100=3200 =3200 小组讨论(小组讨论后,在全班交流) (1)你认为每个题的哪种算法最简便?为什么?这种简便算法的依据是什么? (2)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教师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小结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方法。三、课堂练习 1.基本练习 (1)练习五第5题:学生独立

有理数乘法练习题纯计算

一、计算题 1.)2()2 1(-?- 2.)511(321-? 3.(-1.5)×(-5) 4.41)54(6)5(?-??- 5.)41()59(65)3(-?-??- 6.)8()20 14()25.1(-?-?+ 7.)12()43(-?- 8.431)72(?- 9.(-3.6)×(-1)×0 10.25×(-11)×(-4) 11.(-9)×32 12.(-74)×56 13.(-132)×(-0.26) 14.(-2)×31×(-0.5) 15. (-4)×(-10)×0.5×(-3)

16.(-83)×34×(-1.8) 17.(-0.25)×(-74 )×4×(-7) 18. (-73)×(-54)×(-127) 19.(-8)×4×(-21)×(-0.75) 20. 4×(-96)×(-0.25)×481 21. 6.868×(-5)+6.868×(-12)+6.868 ×18 22.31×(-5)+31×(-13) 23.)56()14 381174(-?+- 24.)36()65(-?- 25.412)92(?-

26.(-78.6)×(-111)×0 27. 125×(-36)×(-8) 28.(-9)×32 29.(-132 )×(-0.26) 30.(-2)×31×(-0.5) 31.(-4)×(-10)×0.5×(-3) 32.(-83 )×34×(-1.8) 33.(-0.25)×(-74 )×4×(-7) 34.(-73)×(-54)×(-127 ) 35.(-8)×4×(-21 )×(-0.75)

《分数乘法简便运算》习题精选33586

六年级数学练习题 1、在□或〇里填上合适的数字或符号,并说明使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1)25×167 ×7 8 = □×(□×□) (2)58 ×23 ×815 = (□×□)×□ (3)229 ×(15×29 31 )= □×(□×□) (4)253 4 ×4= □×□+□×□ (5)7×7 8 = □×□〇□×□ (6)14 5 ×25= □×□〇□×□ (7)54×(89 - 5 6 )= □×□〇□×□ 2、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712 - 15 )×60 47 ×613 + 37 ×613 2538 ×8 227 ×(15×2728 )×215 81×72×32 10063×101 31 333×3 833×117+114×8 3 3 710 ×101- 710 89 ×89 ÷89 ×89 35 × 99 + 35 ( 47 + 89 )×225 1521 ×34 + 1021 ×34 - 34 345 ×25 36×3435

( 56 - 59 )×185 36×34 35 ( 56 - 59 )×185 分数乘法的简便运算练习 1、 口算: 24×56 29 + 13 319 ×57 12 + 1 3 45 × 58 2 - 13 8 14 + 56 34 - 35 1- 23 - 13 25 + 35 - 25 + 3 5 110 × 9 + 110 2、在□或〇里填上合适的数字或符号。 (1) 25×167 ×7 8 =□×(□×□) (2) 58 ×23 ×8 15 =(□×□)×□ (3) 229 ×(15×29 31 )=□×(□×□) (4) 253 4 ×4=□×□+□×□ (5) 7×7 8 =□×□〇□×□ (6) 14 5 ×25=□×□〇□×□ (7) 54×(89 - 5 6 )=□×□〇□×□ 3、“我能行”,用简便方法计算: (712 - 15 )×60 47 ×613 +37 ×6 13 2538 ×8 227 ×(15×2728 )×215

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法简便运算练习题

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法简便运算练习题 篇一:人教版上册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练习题 用简便方法计算 0.32×403 0.25×36 7.6×0.8+0.2×7.6 0.85×199 0.25×8.5×4 12.5×0.96×0.8 0.8×(4.3×1.25) 28.6×101-28.6 0.86×15.7-0.86×14.7 1 1.28×8.6+0.72×8.6 10.4-9.6×0.35 3.12+3.12×99 4.23+6.17)×0.8 2.4×102( 2.31×1.2×0.5(2.5-0.25)×0.4 9.16×1.5-0.5×9.163.6-3.6×0.5 4.5÷1.8 930÷0.6÷5 4.9÷1.4 (7.7+1.54)÷0.7 2.7÷45 24.2÷3.5 63.4÷2.5÷0.4 3.9÷(1.3×5) 2.5×2.4 0.35×1.25×2×0.8 32.4×0.9+0.1×32.415÷0.25 70÷2815÷(0.15×0.4) 4.25÷2.5×9.9+0.17 3 篇二:小数乘法简便运算练习题

小数乘法简便运算练习题 一、简便运算 0.25×8.5×4 12.5×0.96×0.80.25×0.73×4 4.36×12.5×8 0.25×16.2×4 1.25×2.5×32 3.2×0.25×12.5 0.25×36 二、简便运算 (1.25-0.125)×8 4.8 0.32×403 三、简便运算 3.72×3.5+6.28×3.515.6 56.5×99+56.5 7.09 4.2×99+4.227.5 ×10.1 3.6×102 0.39×199 3.65×10.10.85×9.9 ×2.1-15.6×1.13.83×4.56+ 3.83×5.44 ×10.8-0.8×7.09 9.7×99+9.7 ×3.7-7.5×3.7 3.9×2.7+3.9×7.3 四、简便运算 2.3×16+2.3×23+2.3 5.4×11-5.410.7×16.1-15.1×10.7 7.74×(2.8-1.3)+1.5×2.2610.6×0.35-9.6×0.35 7.6×0.8+0.2×7.6 五、简便运算 1.28×8.6+0.72×8.60.65×101 8.9 六、简便运算 4.8×7.8+78×0.521.87×9.9+0.187 3.14 12.7×9.9+1.27 3.65×4.7 -36.5×0.37 101 七、用简便方法计算 6.66×3.3+6.66×6.7 7.2×0.2+2.4×1.4 46 ×1.01 ×0.68+31.4×0.032 ×0.87-0.91×87×57+23×86 篇三:人教版上册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练习题 用简便方法计算 4.8+8.63+ 5.2+0.375.93+0.19+2.81 1.76+0.195+3.24

小学人教六年级分数乘法简便运算专项练习题集

2 乘法分配律练习( 71 38 17 2 - 15 )×60 ( 3 + ) ×18 ( 9 小学人教六年级分数乘法简便运算专项练习题 18× ) 5 - 5 2 20 98 +24 7 )× 27 6 27 ×( 18 +30 ) 15 - 3 24 - 8 6 × 15 9 6 +2 3 ) 93 5 3 + 225 )× 25 29 4 × 24 20 ×20 55 6 - 9 ) ×18 7 5 3 12×(274 + 65 + 43 ) 4 17 17 13 5 + 7 )×35

分数乘法分配律(二) 63 13 7 13 1 × 5 + 5 × 5 25 × 3 4 + 3 ×2 22 7 ×3 4 5 +27 6 7 6 2 × - × 13 × 5 - 13 × 5 7 12 ×6 +152 4 6 3 6 3 7 4 3 × + × 3× + ×3 7 13 7 13 8 11 11 8 0.92×1.41+ 0.92×8.59 16× 7 - 3 × 7 5 13 5 13 1.3×11.6- 1.6×1.3 9 × 11.6+ 18.4× 9 55 5×3 + 5×5 22 2 ×7+2 ×5 21× 3 + 4 × 21 7 8 8 7 3 3 7 7

乘法分配律练习 (三) 63 × 101 100 77 × 78 257 × 28 36 34 × 35 21×2037× 35 25 × 24 34 34 ×35 13 ×12 27 ×26 29 2391 × 30 27 28 × 27 0 1×445 2 × 4

实用文档之有理数乘法运算练习题

实用文档之" 七年级上数学专题训练 有理数乘法运算 姓名:" 1、(+14)×(—6); 2、(—12)×(—43 1 ); 3、 )3 1 3(212-?; 4、(—2)×(—7)×(+5)× ) 71 (-; 5、)21 4()1512()92(315-?-?-? 6、(—12)×(—15)×0×(—245123 ) 7、(—125)×28.8×(—252)×(—725 ) 8、5 .12)]31 ()40(8)3[()25.0(?-?-??-?- 9、(—6)×(+8)—(—5)×(—9); 10、 ) 71 )(5)(7)(2(-+--

11、) 01.051 21103)(10(-+-- 12、)43(-×(8—131—0.4+331 ); 13、) 53 1(135)135()53()135(54-?--?---? 14、(-13)×(-6) 15、-31×0.1 16、(+132 ) ×(-15 1 ) 17、3×(-1)×(-3 1 18、-2×4 ×(-1)×(-3) 19、(-2)×5(-5)×(-2)×(-7)

20、(-6)×(+25)×(-0.04) 21、14 3 ×(-72)×(-54 ) 22、(-2)×(-7)×(+5)×(- 71) 23、(-6 5)×(-2.4)×(+5 3) 24、191413 ×(-11) 25、 (-21+32-41 )×12- 26、45×0.2; 27、(-114)×(-45) 28、(-7.23) ×(+113);(4)(-11 3 )×0; 29、1.2×(-245)×(-2.5)×(-3 7 ) 30、

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

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四年级(下)第17~18页例1~2,练习四第1题。 【教学目标】 1.经历在计算和解决问题的具体情景中探索发现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过程。 2.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初步能用这两个运算律解释计算的理由。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培养学生自主探索数学知识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在具体情景中探索发现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出示例1图,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在小组中互相交流。

板书:9×4=36(个),4×9=36(个)。 学生观察板书,思考: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 板书:9×4=4×9。 教师:你还能写出几个有这样规律的算式吗? 板书学生举出的算式。 如:15×2=2×15 8×5=5×8 …… 教师:观察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1: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学生2:这就叫乘法交换律。 教师: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乘法交换律吗?(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 教师:如果用a、b表示两个数,这个规律可怎样表示呢?(a ×b=b×a) 2.教学例2 出示例2情景图,口述数学信息和解决的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列式解答。 然后在小组中交流解题思路和方法。

全班汇报,教师板书。 (8×24)×68×(24×6)=192×6=8×144=1152 (户)=1152 (户) 学生对这两种算法进行观察、比较,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板书:(8×24)×6=8×(24×6)。 出示下面的算式,算一算,比一比。 1. 6×5×2=16×(5×2)=35×25×4= 35×(25×4)=12×125×8=12×(125×8)= 观察算式,有同样的特点吗?每排的两个算式的结果相等吗?学生独立计算,验证自己的猜想,全班交流。 板书:16×5×2=16×(5×2)35×25×4=35×(25×4)43×125×8=43×(125×8)谁能说出这几组算式的规律? 学生1:每个算式只是改变了运算顺序。 学生2:每排左、右两个算式计算结果相等。 学生3:三个数相乘,先算前两个数的积或者先算后两个数的积,值不变。 教师:谁知道这个规律叫什么?

分数乘法简便运算专项练习题

分数简便运算常见题型 第一种:连乘——乘法交换律的应用 例题:1)1474135?? 2)56 153?? 3)266831413?? 涉及定律:乘法交换律 b c a c b a ??=?? 基本方法:将分数相乘的因数互相交换,先行运算。 第二种: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例题:1)27)27498 (?+ 2)20)4 152(?- 3) ()1819776?+? 涉及定律:乘法分配律 bc ac c b a ±=?±)( 基本方法:将括号中相加减的两项分别与括号外的分数相乘,符号保持不变。 第三种: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提取公因数) 例题:1) 213115121?+? 2)61959565?+? 3)75 1754?+? 涉及定律:乘法分配律逆向定律 )(c b a c a b a ±=?±? 基本方法:提取两个乘式中共有的因数,将剩余的因数用加减相连,同时添加括号,先行运算。 第四种:添加因数“1” 例题:1) 759575?- 2)9292167+? 3)232331 17 233114-?+? 涉及定律:乘法分配律逆向运算 基本方法:添加因数“1”,将其中一个数n 转化为1×n 的形式,将原式转化为两两之积相加减的形式,再提取公有因数,按乘法分配律逆向定律运算。 第五种:数字化加式或减式 例题:1)201620152017? 2)201720161998? 3)135 34 136? 涉及定律:乘法分配律逆向运算

基本方法:将一个大数转化为两个小数相加或相减的形式,或将一个普通的数字转化为整式整百或1等与另一个较小的数相加减的形式,再按照乘法分配律逆向运算解题。 注意:将一个数转化成两数相加减的形式要求转化后的式子在运算完成后依然等于原数,其值不发生变化。例如:999可化为1000-1。其结果与原数字保持一致。 第六种:带分数化加式 例题:1)513226? 2)815341? 3)13 5 127? 涉及定律:乘法分配律 基本方法:将带分数转化为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相加的形式,还可以转化成整数和带分数相加的形式,目的是便于约分。再按照乘法分配律计算。 第七种:乘法交换律与乘法分配律相结合(转化法) 例题:1) 24 7179249175? +? 2)1981361961311?+? 3)1381 137138137139?+? 涉及定律:乘法交换律、乘法分配律逆向运算 基本方法:将各项的分子与分子(或分母与分母)互换,通过变换得出公有因数,按照乘法分配律逆向运算进行计算。 注意:只有相乘的两组分数才能分子和分子互换,分母和分母互换。不能分子和分母互换,也不能出现一组中的其中一个分子(或分母)和另一组乘式中的分子(或分母)进行互换。 第八种:有规律的分数混合运算——形如 () n a a 1 +?的分数(拆分法) 例题:1)1091541431321?++?+?+? 2)19171 751531311?+ +?+?+? 3) 72 1 561421301201121+++++ 基本方法:形如 ()n a a 1+?的分数可拆分为n 1 n a 1-a 1???? ??+的形式,再进行运算。 第九种:有规律的分数混合运算——形如b a b a ?+(a , b 不为0)的分数(拆分法) 例题:1) 72 17-56154213-3011209-12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