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阳市第十一中学2021届七级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道德与法治试题

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七年级期中

道德与法治试题卷

注意事项:

1.你拿到的道德与法治试卷满分为100分, 闭卷测试。道德与法治与历史考试时间共100 分钟。请你合理安排好时间,仔细审题,认真作答。

2.本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 答案请务必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3.考试结束后, 请将“答题卷”交回。

第Ⅰ部分选择题(共36分)

一、下列各题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的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正确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入答题卷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1.2020年1月,我国爆发新冠肺炎疫情,全国各地中小学延迟开学,但教育部要求各地中小学“停课不停学”。重视中学生活的意义()

①中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②中学阶段是学习最紧张的时期

③中学时代为一生奠定重要基础④中学时代见证了一个人一生的生命进阶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2020年4月23日是第25个世界读书日。新时代,学新知,团中央、学习强国平台、国家图书馆开展

了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这启示青少年()

①重视网上阅读,减少书本学习②参加读书活动,享受学习乐趣

③仅仅在学校学习,学会管理自己④养成阅读习惯,树立终身学习观

A.①② B.①③C.②④D.③④

上午下午晚上

周六锻炼身体做作业上钢琴课看电影

周日练习钢琴复习功课到植物园游玩预习新课

它启示我们中学生要学会()

①劳逸结合、张弛有度②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

③独立思考、不断质疑④放弃锻炼,专注学习

A.①②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如图“学习金字塔”告诉我们

①不同的学习方法会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

②学会学习,提高学习效率非常重要

③要学会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④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5.一位妈妈在写给14岁儿子的信中说:一个人的未来,由知识、能力、态度决定。知识可以通过学习获得,能力也可以在实践中增长,而态度却由习惯养成。你在好习惯培养上,有时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妈妈希望儿子

A.忽略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增长,专心养成好习惯

B.有意识地逐渐培养自己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

C.从容面对未来的不可预知,热爱生活、热爱生命

D.为自己的生命找到一个位置,担当一份使命

6.为了更好地认识自我,七(1)班开展了“我眼中的同桌”主题班会活动,诚恳、真切的交流让大家感悟良多。同学们的以下感悟与这一活动主旨最契合的是()

A.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B.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

C.要想了解自己,最好问问别人D.众人拾柴火焰高,众人划桨开大船

7.数学家华罗庚的读书方法与众不同;每读一本书,不是从头读至尾,而是对着书本闭目沉思,猜想书中写了些什么,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后再打开书,如果书的内容与自己的猜想一致,他就不再读了;如果与自己的猜想不同,他就认真地读,华罗庚的这种“猜读法”,不仅节省了读书时间,而且培养了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这一故事主要说明()

A.学习需要自觉的态度 B.学习没有终点 C.学习需要方法 D.学习需要付出

8.右图《互相嘲笑》启示我们要

①勇于揭露他人缺点②学会欣赏他人优点

③敢于挑战他人权威④全面客观认识自我

A.①②B.②④

C.①③D.③④

9.当我们对自己的看法与他人对我们的看法不相符的时候,合理的想法应该是

A.“看!我多优秀!”B.“唉!我真无用!”

C.“哼!你们根本就不了解我!”D.“嗯!我要好好反思一下!”

10.现代人才学中的“蓄电池理论”认为,现代的人才当中,一辈子只充一次电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必须要做一块高效能蓄电池,不间断地、持续地充电,才能够不间断地、持续地释放能量。这一理论告诉我们

A.只有人才才要不断学习B.学习的作用是万能的

C.要勤于学习,主动学习D.只要学习就能够成才

11.吴克明先生在《快乐在哪里》一文中提到,“你不必和别人比较,比你强或弱是人家的事情。若比,只需和自己比,只要今天的你比昨天的你有进步,你就应该有信心。每天都有所收获,快乐目然就会溢满心中”。对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我们需要和自己的过去比较,看到自己的进步,有利于树立自信

②自我接纳是一个人健康成长的前提

③任何时候都不要和他人比,和他人比较都不利于我们快乐成长

④正确认识自我,我们常要学会自我比较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2.“智者受到赞美时,字字反思;愚者受到批评时,句句反驳。”这启示我们

①智者和愚者的区别在于他们是否能够接受他人评价

②如果想成为智者就必须根据他人的评价来改变自己

③智者“智”在能够独立思考,正确对待他人的赞美

④愚者“愚”在不能正确对待他人合理、正确的批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第Ⅱ部分非选择题(共64分)

【正确认识自己】

13.(10分)欣赏漫画《鸡贵有自知之明》,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

问题。

(1)请你用两个词语描述漫画中公鸡的言行。(4分)

(2)请你运用所学知识,来谈谈正确认识自己有什么重要性?(4分)

【寻找症结,激发潜能】

14.(10分)材料一:小静刚进入初中,就遇到了一些困惑。她在日记中写道:“进入初中,一下子增加了许多学科,作业也多了,尽管我很努力,花费了很多精力,但成绩还是没有小学好。小学时我各方面表现都不错,可现在感觉自己总是落后,内心好自卑,真不知如何是好。”

(1)你认为小静困惑的原因可能有哪些?(4分)

材料二:在同学们的帮助下,小静开始正确认识自己,但她对未来有点丧失信心,认为自己的潜能已用尽,即使再努力也不会有提高,产生了随遇而安的心理。班主任老师知道后,和小静单独进行了交流,老师的一席话让小静茅塞顿开。小静积极发掘自己的潜能,在本市青少年才艺大赛中获得了一等奖。(2)材料二启示我们应该如何激发自己的潜能?(6分)

【情境探究学以致用】

15.以下是七年级新同学小颍遇到的一些问题,请运用你所学的知识帮帮她吧!

情境一:2020年的金秋九月,小颍跨入了美丽的颍淮一中,在感受新奇的同时却一片茫然,不知如何适应初中生活。

(1)小徽的正确做法是:。(2分)

(2)理由:(2分)

情境二:课间,小颍闷闷不乐,因为她发现自己学习成绩不如学习委员好,跑步不如体育委员好,长相不如文娱委员漂亮,越比越觉得自己不如他人。

(1)小颍的正确做法:(2分)

(2)理由:(2分)

情境三:在道德与法治教材时,小颍对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和如何实现中国梦不清楚,小东告诉她正确的答案。

(1)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2分)

(2)如何实现中国梦是:(2分)

【体味学习.享受学习】

16.迈入新的中学时代,七年级的孩子们都站到了新的起点上,他们有新的收获,新的成长舞台,下面是七年级学生小安进入新校园的一些成长故事,让我们一起聆听吧。

【故事一】小安在网上看到下面一段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青年人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应该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树立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的观念,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

(1)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对“上面一段话”的理解。(4分)

【故事二】班里一些同学抱怨初中学习生活太苦了,毫无快乐可言。而小安同学每天精神抖擞,教室中回响着她朗朗的读书声,课堂上闪烁着她那坚定的眼神,办公室里留下她那匆匆的身影……

(2)在学习经历中,你有过小安同学类似的感受吗?请说出来与同学们分享。(4分)

【故事三】一个月后,第一次月考成绩公布了。小安的一些学科成绩很不理想,她有点难过哭了。不过她没有逃避放弃,主动和同学、老师交流,寻求帮助。之后她整理了几本学科错题集,组建了一个学习合作小组,努力使自己喜欢这些学科。

(3)班里成绩下降,忧心忡忡的个别同学,应该从小安身上获得哪些启示?(6分)

【故事四】:现在的小安学习成绩优异,多才多艺,获得了同学们的认可和信任。为了做更好的自己,她不断地奋斗着……

(4)要想自己能飞得更高、更远,我们需要做哪些方面的努力?(4分)

【怀揣梦想.从这里启航】

17.(16分) 某校七年级(1)班正在开展“少年有梦”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完成下列任务。

有人说:梦想是水,浇出生命的苗;梦想是苗,长出生命的树;梦想是树,开出生命的花;梦想是花,结出生命的果!还有人说:梦想就像春天,孕育着希望的生命;梦想就像夏天,开出了希望的花朵;梦想就像秋天,收获了希望的果实;梦想就像冬天,埋下了希望的种子。

(1)人们为什么要如此赞美梦想?(4分)

(2)假如你被分配到活动策划组,全体策划人员正在积极商讨这次活动的准备事项,轮到你发言,你认为要做好这次现场会,需要做好那些工作?(4分)

美国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指出:“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一万个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他将此称为“一万小时定律”。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一万个小时,按比例计算就是:如果每天工作八个小时一周工作五天,那么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五年。这就是“一万小时定律”。

(3)格拉德威尔的“一万小时定律”,对于我们实现梦想有何启示?(4分)

(4)你作为新入学的七年级学生,参加了这次学校举办的主题探究活动之后,觉得受益很多,决定把收获写在日记本上。你会写上哪些内容呢?(4分)

七年级期中参考答案

分条件的,可以给分。考生答题应使用学科术语。

13.(8分)(1)骄傲,自大,自负,狂妄等(2个词即可)(4分)

(2)①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自我发展。②有助于我们增强对自己的信心,更好地发展自己的能力。

③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与他人的交往。④正确认识自己,有助于我们认识自己离不开他人和社会,从而更好地理解、宽容和善待他人,与他人积极互动。(2点即可)

14.(10分) (1)①中学课程增多,难度增大;②小静没有适应新的环境,没有调整好心态;③小静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④小静缺乏坚强的意志和克服困难的勇气等。

(2)①通过珍视自己的兴趣爱好,专注自己喜爱的领域;②通过广泛参与多方面活动,发现他人和社会对自己的需要;③通过积极合作,与他人共同完成任务;④从身边小事做起,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在实践中不断激发自身潜能等。(6分。至少3点)

15、(12分)情境一:

(1)做法是:调整心态,主动适应新生活。(2分)

(2)理由:中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这段时间可以为我们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或中学时代见证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能够为我们人生长卷搭上更加丰富而厚实的底色。)(2分)

情境二:

(1)做法:接纳自己的相貌,找到自身的优点(2分)

(2)理由:正确认识自己,要学会接纳与欣赏自己。(2分)

情境三:

(1)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2分)

(2)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2分)

16.(18分)(1)①学习需要自觉、主动的态度,学习伴随着我们的成长。②学习,不仅让我们能够生存,而且让我们能够拥有更充实的生活。③学习点亮我们心中的明灯,激发前进的动力。④学习为幸福生活奠基等。(4分)

(2)有过类似的感受。示例:当我对某方面的知识有强烈兴趣时,自己解决某个问题时,学习中找到志趣相投的同伴时,发现自己的潜能时……学习的快乐就会洋溢在我的心中。(4分,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 (3)①学会学习,需要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②学会学习,需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③学会学习,还意味着要善于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④我们可以与同伴相互帮助、分工合作,在交流切磋中共同完成任务。(6分,答出3点即可)

(4)做更好的自己,需要学会接纳自己;学会欣赏自己;要扬长避短;要主动改正缺点;要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要为他人、为社会带来福祉,服务社会。(4分,至少4点)

17.(16分)(1)因为梦想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它能不断激发我们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有梦想,就有希望。有了梦想,人类才能不断地进步和发展。(4分)

(2)确定活动主题、时间、地点、活动步骤、参加人等;做好成员分工;会场准备布置等。(4分)

(3)①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要付诸行动。②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③努力,需要坚持。只要坚持努力,即使过程再艰难,也有机会离梦想更近一步。④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不服输的坚忍和失败后从头再来的勇气。⑤努力,需要立志。(4分)

(4)通过学校举办的实践活动,让我明白了学习不仅仅局限于学校,活动提高了我的社会实践能力和

人际交往能力,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等。(4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