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回顾与思考导学案

第一章 回顾与思考导学案
第一章 回顾与思考导学案

第一章回顾与思考

一、选择题

1.一个三棱柱的侧面数,顶点数分别是().

A.3,6 B.4,10 C.5,15 D.6,15

2.几何体的下列性质:①侧面是平行四边形;②底面形状相同;③底面平行;④棱长相等.其中是柱体的性质的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3.如右图所示,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圆柱,则截得的形状应为().

4.如图是由一些相同的小正方体构成的几何体的三种形状图,在这个几何体中,?小正方体的个数是().

A.6个 B.5个 C.7个 D.4个

正面左面上面5.观察左图,左边的图形绕着给定的直线旋转一周后可能形成的几何体是().

6.如图是正方体的一种展开图,则原正方体相对两面上的数字之和的最大值是()

A.6 B.7 C.8 D.9

7.如图所示正方体的展开图是()

二、填空题

8.下图是由几个小立方块所搭成几何体的从上面、从正面看到的

形状图.这样搭建的几何体最少需要_______个小立方块,最多

需要_________个小立方块. 正面上面9.如图所示的正方体表面分别标上字母A~F,? A的对面

是________,C的对面是_______,D的对面是_______

三、解答题

10.将下图中各几何体的截面用阴影表示出来,并指出它们的形状.

11.如图是由几个小立方块所搭成几何体的从上面看到的形状图,?小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在

该位置小立方块的个数,请画出这个几何体的从正面、从左面看到的形状图.

12.你能算出如图所示(单位:m)“粮仓”的容积吗?

13.用若干大小相同的小立方块搭一个几何体,使得从正面和从上面看到的

这个几何体的形状图如图所示,请你画出这个几何体从左面看到的形状图.

第一章回顾与思考教学设计

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 回顾与思考导学案 东宁初级中学张志伟 一、学生状况分析本章内容从学生的生活中熟悉的图形展开认识研究,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通过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柱体、锥体、球体等常见几何体的特征,初步形成了图形的空间观念,在此基础上所掌握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复习、整理和概括,对学生已有几何知识的进一步深化,对学生的要求较高。 二、教学任务分析本章内容从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入手,使学生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在展开与折叠等数学活动过程中,认识常见几何体及点、线、面的一些性质;再通过展开与折叠、切截、从不同方向看等活动,在平面图形与几何体的转换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最后,由立体图形转向平面图形,在丰富的活动中使学生认识一些平面图形的简单性质。整章内容是对学生已有几何知识的进一步深化,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和主动参与,为以后几何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且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会辨认基本几何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等); 2.了解直棱柱、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判断和制作立体模型; 3.能想象基本几何体的截面形状; 4.会画基本几何体的形状图,会判断简单物体的形状图,能根据形状图描述几何体或实物原型; 5.掌握几何体与平面图形的相互转换,能进行几何体与其三种形状图、展开图之间的转化。 过程与方法: 1.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进一步丰富对空间图形的认识和感受;2.获得一些 研究问题的方法和经验,发展思维能力,加深理解相关的数学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初步形成对数学整体性的认识。 2.进一步丰富数学学习的成功体验,激发学生对空间与图形学习的好奇心,增强观察能力,形成积极主动参与活动并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重难点】点、线、面等最基本的图形与基本几何体的相互转换。在面与体的变化中如何抓住特征。

第一章 回顾与思考

第一章 特殊平行四边形 回顾与思考 教学目标: 复习三种特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及判定,及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 (1)经历使用几何符号和图形描述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的过程,建立初步的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 (2)经历课前准备总结,探索三种特殊平行四边形的关系,发展总结归纳水平和初步的演绎推理的水平; (3)在具体问题的证明过程中,有意识地渗透实验论证、逆向思维的思想,提升学生的水平。 教学重点: (1) 三种特殊平行四边形性质和判定的复习. (2) 三种特殊平行四边形的关系. 教学难点:总结关系方法的多样性和系统性。 教学过程: 本节课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交流创意,导入课题;第二环节:动手操作、探求新知;第三环节:先猜想再实践,发展几何直觉;第四环节:巩固基础,检测自我;第五环节: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一:交流创意,导入课题 内容:事先布置好任务,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总结三种特殊平行四边形的关系图,课堂上先交流讨论,引出关系图. 二:交流创意,总结归纳 内容:事先布置好任务,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总结三种特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目的:通过学生自己的作品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出特殊平行四边形的性

质,判定表格,梳理本章知识。 三:小试牛刀,基础巩固 内容:一组考察基础的判断题: 1、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 2、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两条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4、一组邻边相等的的矩形是正方形。() 5、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 6、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四:出示例题,总结方法 内容:两个例题,一个正方形,一个折叠问题。 例1:已知:如图(4)在正方形ABCD中,F为CD延长线上的一点,CE⊥AF于E,交AD于M,求证:∠MFD=45° 目的:解决学生本章中两个难点问题的困惑。 例2.如图,矩形纸片ABCD中,AB=3厘米,BC=4厘米,现将A、C重合,使纸片 折叠压平,设折痕为EF。试确定重 F G C E D B A 叠部分△AEF的面积。 五:总结收获,拓展提升 内容:交流收获。 目的:本节课内容较多,协助学生总结知识和方法。教学设计反思:

第一章 整式的运算回顾与思考

[]23522 36365 32633224424 4324321 532323 33)().(102010.9.8)()().(76)2.(6)()().(5)(.4)(.3)(.22.1m m m a a a a y x x y y x x x a a a b b b x x x x x x x a a a m m m m m -=-÷--===÷-=-?--=-====-=-?-=-=-?=?-÷??++学习目标:1.梳理全章内容,建立知识体系;熟练运用幂的运算法则、整式乘除法进行运算. 2.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推理、想象等探索过程,发展学生的符号感和应用意识,提高应用代数意识及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自主预习合作探究: 1、快速判断以下各题是否正确 2、计算 3、如图,一块直径为a+b 的圆形钢板,从中挖去直径分别为a 与b 的两个 圆,求剩下的钢板的面积. 二、课后练习: 一、选择题(共30分,每题3分) 1.多项式322431x x y xy -+-的项数、次数分别是( ).A .3、4 B .4、4 C .3、3 D .4、3 2.若0.5a 2b y 与3 4a x b 的和仍是单项式,则正确的是 ( ) A .x =2,y =0 B .x =-2,y =0 C .x =-2,y =1 D .x =2,y =1 3.减去-2x 后,等于4x 2-3x -5的代数式是 ( ) A .4x 2-5x -5 B .-4x 2+5x +5 C .4x 2-x -5 D .4x 2-5 4.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 ( ) A .a n ·a 2=a 2n B .(a 3)2=a 5 C .x 4·x 3·x =x 7 D .a 2n -3÷a 3-n =a 3n -6 5.x 2m +1可写作( ) A .(x 2)m +1 B .(x m )2+1 C .x ·x 2m D .(x m )m +1 6.如果x 2-kx -ab =(x -a )(x +b ),则k 应为( ) A .a +b B .a -b C .b -a D .-a -b 7.()2a b --等于( ).A .22a b +B .22a b - C .222a ab b ++ D .222a ab b -+ 8.若a ≠b ,下列各式中成立的是( ) A .(a +b )2=(-a +b )2 B .(a +b )(a -b )=(b +a )(b -a ) ))-031)2010(231()2(-+----π)(2()1(22c a ab -?-()??? ??÷+-223431963)4(a a a a )2)(4)(2()5(22a b b a b a ++-()()224232)3(b ab a ab --) 2)((4)2()6(2y x y x y x +---

第一章回顾与思考教案1(北师大版初三上)

第一章回顾与思考教案1(北师大版初三上) 课时安排 2课时 镇定讲课 本回忆与摸索中设立了几个咨询题,目的在于期望同学们通过对这几个咨询题的摸索,梳理本章的知识内容,总结相关的数学思想方法,使学生在反思和交流中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回忆本章的要紧内容,包括有关的定理的探究和证明,证明的思路和方法,利用尺规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和角平分线的方法、步骤和理由,构建一个命题的逆命题、互逆命题的真假关系等,并安排一些相关的题目供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巩固. 因此本节的重点是建立知识框架图,回忆本章的要紧内容和思想方法,专门是一些几何命题的证明思路等,教学时,应鼓舞学生带着咨询题回忆所学内容,在对咨询题进行回答时,教师应关注学生对咨询题的明白得,并展开小组交流和讨论,使学生在反思和交流的基础上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课后,还可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一份小结,用自己的语言梳理本章内容,并回忆学习本章的收成、存在的咨询题和需要改进的地点,教师也能够据此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况,并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 第十课时 课题 回忆与摸索(一)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在回忆与摸索中建立本章的知识框架图. 2.在回忆与摸索中,复习有关定理的探究与证明,证明的思路和方法,尺规作图等. (二)能力训练要求 1.进一步体会证明的必要性,进展学生的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 2.进一步把握综合法的证明方法,结合实例体会反证法的含义. 3.提高学生用规范的数学语言表达论证过程的能力.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1.积极参加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的证明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2.在查找几何命题的证明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锤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3.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摸索的适应. 教学重点 1.在回忆与摸索中建立本章的知识框架图. 2.回忆本章的要紧内容,包括探究与证明、思路与方法等. 教学难点 进一步领会证明的思路和方法 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法 教具预备 多媒体演示 教学过程 Ⅰ.创设咨询题情境,搭建〝回忆与摸索〞的平台 咨询题1 你能讲讲作为证明基础的几条公理吗?

北师大八年级下册第一章回顾与思考教学设计

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 回顾与思考 一、学生知识状况分析 学生已经了解等腰三角形性质探索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深入学习证明的方法和格式的;多数学生已经了解证明的必要性,具备了证明命题是否成立的探索经验的基础.同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合作学习的经验,具备了一定的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任务分析 教科书要求教学活动中应注重让学生体会到证明是原有探索活动的自然延续和必要发展,引导学生从问题出发,根据观察、试验的结果,发现证明的思路.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目标:在回顾与思考中建立本章的知识框架图,复习有关定理的探索与证明,证明的思路和方法,尺规作图等. 2.能力目标:进一步体会证明的必要性,发展学生的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进一步掌握综合法的证明方法,结合实例体会反证法的含义;提高学生用规范的数学语言表达论证过程的能力. 3.情感价值观要求 通过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的证明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独立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4.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例题的讲解和课堂练习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巩固是重点, 难点:是本章知识的综合性应用对学生来讲是难点。 三、教学过程分析 本节课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创设问题情境,搭建“回顾与思考”的平台;第二环节:建立本章的知识框架图;第三环节:例题讲解;第四环节:课时小结;第五环节:布置作业。 学生课前准备:一副三角尺;

教师课前准备:制作好课件. 第一环节:创设问题情境,搭建“回顾与思考”的平台 活动内容:通过提问方式复习本章所学习的相关基本知识,如定理、逆定理等。 活动目的:使学生通过这种方式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及时的巩固,最终达到掌握并灵活应用的目的。 活动过程: 问题1:你能说说作为证明基础的几条公理吗? 教师通过学生回答并整理出六条公理如下: 1.两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3.两边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SAS ) 4.两角及其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ASA ) 5.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SSS ) 6.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问题2:向你的同伴讲述一两个命题的证明思路和证明方法. ①综合法:从已知出发利用学过的公理和已证明的定理进行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 ②反证法. (教师可关注基础较差的学生,给于关注和指导) 问题3:你能说出一对互逆命题吗?它们的真假性如何? 问题4:任意画一个角,利用尺规将其二等分、四等分. 已知:如图,∠AOB 求作:(1)射线OC ,使∠AOC=∠BOC ; (2)射线OD 、OE ,使∠AOD=∠DOC=∠COE=∠EOB 作法: (1) 1、在OA 和OB 上分别分别截取OM 、ON ,使OM=ON . 2.分别以M 、N 为圆心,以大于2 1 MN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AOB 内交于点C . 3.作射线OC ∴OC 就是∠AOB 的平分线.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整式的乘除回顾与思考第1课时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第一章整式的乘除 回顾与思考(第1课时) 课时安排说明: 《回顾与思考》共分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复习整式的乘除法法则,幂的运算、简单的整式乘除法练习;第二课时,主要内容是灵活运用乘法公式,稍复杂的整式乘除法及综合应用. 一、学生起点分析: 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学生在这一章中了解了整数指数幂的意义和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经历了探索整式乘除法法则的过程,理解了整式乘除的算理,运用这些知识解决了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但这一章的运算法则较多,公式也容易混淆,而且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缺乏整体认知,还没形成体系. 学生活动经验基础:在学习整式乘除法的过程中,学生经历了许多数学活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学生有条理的思考和表达能力还比较薄弱,缺乏综合运用知识解决较复杂问题的经验,需要进一步发展观察、归纳、类比、概括等能力,发展有条理的思考及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任务分析 代数是一门具有丰富内容并且与现实世界、学生生活、其他学科联系十分密切的学科,同时代数也是一门基础的数学学科,它为数学本身和其他学科的研究提供了语言、方法和手段,它的符号表示手段,深刻的揭示了存在于一类实际问题中的共性,有助于人们对现实世界的认识;它的运用代数式、表格、图像等多种表示的方法,为数学交流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它的模型化方法、表示的思想、方程的思想、函数的思想以及推理的方法也为数学本身和其他学科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教科书根据整式乘除的知识体系特征和学生的认知基础,提出了复习课的具体学习任务:梳理全章内容,建立知识体系;熟练运用幂的运算法则、整式乘除法进行运算;综合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稍复杂的问题,这是近期目标。整式的乘除内容从属于“数与式”这一数学学习领域,远期目标是“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推理、想象等探索过程,发展学生的符号感和应用意识,提高应用代数意识及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知识与技能:梳理全章内容,建立知识体系;熟练运用幂的运算法则、整式乘除法进行运算.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推理、想象等探索过程,发展学生的符号感和应用意识,提高应用代数意识及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回顾与思考教案1北师大版

《回顾与思考》 教学目标 1、在回顾与思考中建立本章的知识框架图,复习有关定理的探索与证明,证明的思路和方法,尺规作图等。 2、发展学生的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进一步掌握综合法的证明方法,提高学生用规范的数学语言表达论证过程的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例题的讲解和课堂练习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巩固 教学难点 本章知识的综合性应用。 教学过程 知识回顾 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边);(角);“三线合一”的内容。 2、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边);(角)。 3、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方法有:(边);(角)。 4、判定等边三角形的方法有:(边);(角)。 5、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 逆定理:。 三角形的垂直平分线性质:。 6、角的性质定理:。 逆定理:。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性质:。 7、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有:。 8、30°锐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9、方法总结: (1)证明线段相等的方法:1)可证明它们所在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3)等角对等边;4)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5)中垂线的性质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 (2)证明两角相等的方法:1)同角的余角相等;2)平行线性质;3)对顶角相等;4)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5)等边对等角;6)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和逆定理。

(3)证明垂直的方法:1)证邻补角相等;2)证和已知直角三角形全等;3)利用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性质;4)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4)等腰三角形的证明:主要用等腰三角形的两腰相等,两底角相等和三线合一性质解题。 1、填空:(1)△ABC 中,∠A ∶∠B ∶∠C =1∶2∶3,最小边BC =4 cm ,最长边AB=。 (2)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分别是5 cm 、12 cm ,其斜边上的高是。 (3)若一个三角形的三条高线交点恰好是此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则此三角形是三角形。 (4)三角形三边分别为a 、b 、c ,且a 2 -bc =a (b -c ),则这个三角形(按边分类)一定是________ 2、已知:如图,D 是△ABC 的BC 边上的中点,DE ⊥AC ,DF ⊥AB ,垂足分别是E 、F ,且DE=DF 。 求证:△ABC 是等腰三角形。 3、如图,在△ABC 中,AB=AC ,AB 的垂直平分线交AC 于点E ,已知△BCE 的周长为8,AC -BC=2. 求AB 与BC 的长. 4、已知,在△ABC 中,AD 垂直平分BC ,且CA = CE ,点B 、D 、C 、E 在同一条直线上。 求证: AB + DB = DE E D A B A

第一章分式 回顾与思考(1)

第8章 回顾与思考(1) 【复习目标】 进一步掌握分式的有关概念及其基本性质,能够熟练、正确地进行分式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 【重点难点】 1.分式的概念及其基本性质. 2.分式的运算法则 【学习过程】 知识回顾 1. 分式的定义 含有字母的代数式成为分式 2. 分式有无意义的判断 分母________,分式无意义;分子________,分母_________时,分式的值为零. 3.分式的基本性质 分式的分子、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 同一个______________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 注意:(1)分子和分母必须是同乘或者同除 (2)这个整式不能为零。 4.化简 约去分式分子和分母的__________称为约分,当分子、分母没有_________时,称这个分式为最简分式,化简时,一定要把分式化简为最简分式或者________. 5.分式的乘除法法则 两个分式相乘,把分子相乘的_______作为积的分子,把分母相乘的________作为分式的分母,即________b d a c ?= 两个分式相除,把除式的分子和分母颠倒位置后再与被除式相乘,即 ________b d a c ÷= 分式的乘方,是把分子、分母分别乘方,即n n n a a b b ??= ??? 注意:(1)在一个算式中,如果既有乘方,也有乘除,要先算乘方,再算乘除。 (2)分式乘方法则中“把分子、分母各自乘方”是指分子、分母的整体,而不是部分,也就是说()2 22222a b a b a b a a a +++??=≠ ??? (3)注意处理乘方中的符号,偶次方为正,奇次方为负, 6.分式加减法法则 同分母分式相加减,_______不变,把_______ 相加减,即a b a b c c c ±±= 异分母分式相加减,先通分,化为同分母的分式,然后按同分母分式的加减法法则进行计算,既a c ad bc ad bc b d bd bd bd ±±=±= 注意:(1)通分的依据是分式的基本性质,通分的关键是确定最简公分母

第一章 回顾与思考导学案

第一章回顾与思考 一、选择题 1.一个三棱柱的侧面数,顶点数分别是(). A.3,6 B.4,10 C.5,15 D.6,15 2.几何体的下列性质:①侧面是平行四边形;②底面形状相同;③底面平行;④棱长相等.其中是柱体的性质的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3.如右图所示,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圆柱,则截得的形状应为(). 4.如图是由一些相同的小正方体构成的几何体的三种形状图,在这个几何体中,?小正方体的个数是(). A.6个 B.5个 C.7个 D.4个 正面左面上面5.观察左图,左边的图形绕着给定的直线旋转一周后可能形成的几何体是(). 6.如图是正方体的一种展开图,则原正方体相对两面上的数字之和的最大值是() A.6 B.7 C.8 D.9 7.如图所示正方体的展开图是() 二、填空题

8.下图是由几个小立方块所搭成几何体的从上面、从正面看到的 形状图.这样搭建的几何体最少需要_______个小立方块,最多 需要_________个小立方块. 正面上面9.如图所示的正方体表面分别标上字母A~F,? A的对面 是________,C的对面是_______,D的对面是_______ 三、解答题 10.将下图中各几何体的截面用阴影表示出来,并指出它们的形状. 11.如图是由几个小立方块所搭成几何体的从上面看到的形状图,?小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在 该位置小立方块的个数,请画出这个几何体的从正面、从左面看到的形状图. 12.你能算出如图所示(单位:m)“粮仓”的容积吗? 13.用若干大小相同的小立方块搭一个几何体,使得从正面和从上面看到的 这个几何体的形状图如图所示,请你画出这个几何体从左面看到的形状图.

第一章回顾与思考(二)教学设计

第一章整式的乘除 回顾与思考(第2课时) 学生起点分析: 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学生在这一章中学习了幕的运算、整式的乘除法等知识,还运用这些知识解决了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在第一课时的复习中,学生已经完成了对本章知识体系的整体认知,进行了幕的运算和简单的整式乘除运算的练习,但容易混淆的乘法公式、稍复杂的综合题目还未进行复习与练习。 学生活动经验基础:在学习整式乘除法的过程中,学生经历了许多数学活动, 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学生有条理的思考和表达能力还比较薄弱,缺乏综合运用知识解决较复杂问题的经验,需要进一步发展观察、归纳、类比、概括等能力, 发展有条理的思考及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任务分析 代数是一门具有丰富内容并且与现实世界、学生生活、其他学科联系十分密 切的学科,同时代数也是一门基础的数学学科, 它为数学本身和其他学科的研究 提供了语言、方法和手段,它的符号表示手段, 深刻的揭示了存在于一类实际 问题中的共性,有助于人们对现实世界的认识;它的运用代数式、表格、图像等多种表示的方法,为数学交流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它的模型化方法、表示的思想、方程的思想、函数的思想以及推理的方法也为数学本身和其他学科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教科书-根据整式乘除的知识体系特征和学生的认知基础,提出了复习课的具体学习任务:梳理全章内容,建立知识体系;熟练运用幕的运算法则、整式乘除法进行运算;综合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稍复杂的问题.上一课时学生已经完成了 对本章知识体系的整体认知,进行了幕的运算和简单的整式乘除运算的练习,因 此本节课主要任务是复习容易混淆的乘法公式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为此,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与技能:灵活运用整式乘法公式进行运算,综合运用整式运算的知 识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在解决综合题目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推理、

人教版部编初中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回顾与思考WORD

第一章特殊平行四边形 回顾与思考 一、学生知识状况分析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是学生继学习了平行四边形之后的一个学习内容,学生已经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有关知识,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已有一定的认识,学生在小学也接触过矩形,菱形,正方形的一些简单应用。本节主要复习三 种特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以及对他们的比较。研究过程中以类比,归类为主要方法,同时,九年级学生已经具备比较强的归纳、总结能力,利用学生间 相互评价、相互提问,使之参与课堂的热情提高。 二、教学任务分析 本节是从三种特殊平行四边形的关系入手,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矩形、菱形、 正方形的内在关系:不仅要让学生了解三种特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归类找出他们内在的转化方法。通过自己动经历和体验图形的变化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后续章节的学习打下基础。本节共一个课时,已总结和简单练习为主。 1.知识目标: 复习三种特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及判定,及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 2.能力目标: (1)经历运用几何符号和图形描述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的过程,建立初步的 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 (2)经历课前准备总结,探索三种特殊平行四边形的关系,发展总结归纳 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的能力; (3)在具体问题的证明过程中,有意识地渗透实验论证、逆向思维的思想, 提高学生的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1)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2)通过“猜想—总结—证明—应用“的数学活动提升科学素养 . 4. 教学重点 (1)三种特殊平行四边形性质和判定的复习 . (2)三种特殊平行四边形的关系. 4.教学难点 总结关系方法的多样性和系统性。三、教学过程分析 本节课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交流创意,导入课题;第二环节:动手操作、探求新知;第三环节:先猜想再实践,发展几何直觉;第四环节:巩固基础,检测自我;第五环节: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第一环节:交流创意,导入课题 内容:事先布置好任务,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总结三种特殊平行四边形的关系图,课堂上先交流讨论。 目的:通过学生自己的创意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出关系图 注意事项: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激起了学生探究活动的兴趣。 第二环节:交流创意,总结归纳 内容:事先布置好任务,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总结三种特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目的:通过学生自己的作品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出特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判定表格,梳理本章知识。 注意事项:提高了课堂效率,激发学生自我总结的兴趣,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有一个角邻边相等邻边相等 有一个角 有一个角是直角且邻边相等

第一章整式的乘除回顾与思考

导学案 第一章整式的乘除回顾与思考 一、知识点的归纳与整理: 运算法则: 1、同底数幂相乘,底数,指数。 a m ?a n= (m、n都是 ) 2、幂的乘方,底数,指数。 (a m)n= (m、n都是 ) 3、积的乘方等于。 (ab)= (n是 ) 4、同底数幂相除,底数,指数。 a m ÷a n= (a ,m、n都是,m>n) 5、规定:a0 = ,(a ), a-p= ( a ,且 p为) 乘法法则: 6、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 。7、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8、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乘法公式: 9、平方差公式: 10、完全平方公式: 除法法则: 11、单项式除以单项式, 。 12、多项式除以单项式, 。二、达标测评: 基础练习: 1、判断以下各题是否正确。 [] 2 3 5 2 2 3 6 3 6 5 3 2 6 3 3 2 2 4 4 24 4 3 2 4 3 2 1 5 3 2 3 2 3 3 3 ) ( ) .( 10 20 10 .9 .8 ) ( ) ( ) .( 7 6 ) 2 .( 6 ) ( ) ( ) .( 5 ) (.4 ) ( .3 ) ( .2 2 .1 m m m a a a a y x x y y x x x a a a b b b x x x x x x x a a a m m m m m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计算。 能力提升: 3、用小数或分数表示: 2.47×10-5= , 2-5= 。 6、如图,一块直径为a+b 的圆形钢板,从中挖去直径分别为a 与b 的两个圆,求剩下的钢板的面积. 拓展延伸: 7、在一次数学兴趣活动中,同学们做了一个找朋友的游戏,游戏规定:所持算式相等的两个人是朋友,有五个同学A ,B ,C ,D ,E 所持纸牌前面分别写有五个算式:5a ×7b , 5c ×7d ,5×7,(a -1)(d -1),(b -1)(c -1).主持 人宣布A ,B ,C 两两是朋友,请大家猜一猜D ,E 是否是朋友。 ) ()2()1(2 2c a ab -?-0 3 1)2010(2)3 1()2(-+----π()() 2 2 4232)3(b ab a ab ---( ) ? ? ? ??÷+-22 3431963)4(a a a a ) 2)(4)(2()5(22a b b a b a ++-) 2)((4)2()6(2y x y x y x +---5、若 . ===+n m n m a a a 2,5,3则4、探索规律: 下列单项式 则第n 项是 。 4324,3,2,x x x x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