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学名词解释34116

肿瘤学名词解释34116
肿瘤学名词解释34116

1.T-regs(Regulatory cells):调节性T细胞是一类控制体内自身免疫反应性的T细胞亚群,早期亦称做

suppressor T cells。可分为天然产生的自然调节性T细胞(n T-regs)和诱导产生的适应性调节性T细胞(a T-regs或i T-regs),如Th3、Tr1,另外尚有CD8 Treg、NKT细胞等,可分泌TGF-B,IL-4等多种细胞因子,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关系密切,其异常表达可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

2.DC(Dendritic cells):树突状细胞是机体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s, APC),它

能高效地摄取、加工处理和递呈抗原,未成熟DC具有较强的迁移能力,成熟DC能有效激活初始型T细胞,处于启动、调控、并维持免疫应答的中心环节。

3.BSC(Best Supportive Care):早期肿瘤患者科研通过手术和术后辅助治疗等综合治疗手段获得治愈疗效,这

一阶段的支持治疗称为最佳支持治疗。其目的是运用多种治疗手段最终治愈癌症。主要内容包括肿瘤相关症状的控制、抗肿瘤治疗合并症的处理、整体治疗结束后的康复治疗。

4.EGFR(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属于酪氨酸激酶型受体,其家族包括

HER1-4)。广泛分布于哺乳动物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胶质细胞、角质细胞等细胞表面,EGFR信号通路对细胞的生长、增殖和分化等生理过程发挥重要的作用。

5.MTD(Maximum tolerated dose):最大耐受剂量,又称最大耐受浓度。指药物在除急性毒性动物实验外的

实验(短期重复实验、亚慢性毒性实验、慢性毒性实验)中不引起实验动物死亡的最大剂量或浓度。

6.DD

7.IGRT(Imaged-guided stereotactic radiotherapy):影响引导放射治疗一种四维的放射治疗技术,它在三

维放疗技术的基础上加入了时间因数的概念,充分考虑了解剖组织在治疗过程中的运动和分次治疗间的位移误差,如呼吸和蠕动运动、日常摆位误差、靶区收缩等引起放疗剂量分布的变化和对治疗计划的影响等方面的情况,在患者进行治疗前、治疗中利用各种影像设备对肿瘤及正常器官进行实时的监控,并能根据器官位置的变化调整治疗条件使照射野紧紧“追随”靶区,使之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精确治疗。

8.IMRT(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调强适形放射治疗是三维适形放疗的一种,要求辐射野内

剂量强度按一定要求进行调节,简称调强放疗。它是在各处辐射野与靶区外形一致的条件下,针对靶区三维形

状和要害器官与靶区的具体解剖关系对束强度进行调节,单个辐射野内剂量分布是不均匀的但是整个靶区体积内剂量分布比三维适形治疗更均匀。

9.GCP(Good clinical practice):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临床试验所做的标准

化、规范化管理的规定。旨在保护受试者的安全、健康和权益,并保证临床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0.VEGF(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是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的肝素结合生长

因子,可在体内诱导血管新生。

11.TBI

12.NCCN(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每年发布的各种恶性肿瘤临床

实践指南,得到了全球临床医师的认可和遵循。NCCN作为美国21家顶尖肿瘤中心组成的非营利性学术组织,其宗旨是为在全球范围内提高肿瘤服务水平,造福肿瘤患者。

13.亚临床灶:一般临床检查方法不能发现的,肉眼也看不到的,而且显微镜下也是阴性的病灶,这种病灶常常位

于肿瘤主体的周围或远隔部位,有时是多发病灶。

14.肿瘤综合治疗:根据患者机体状况、肿瘤病理类型、侵犯范围和发展趋向,有计划地、合理地应用现有的治疗

手段,以期较大幅度地提高治愈率和生存质量。

15.EBM(Evidence based medicine):循证医学是在最佳研究证据基础上,结合临床转移技能和患方价值的一种

医学。

16.OAR

17.KPS评分:卡式评分,根据患者的体力状况进行的功能状态评分

18.LET

19.肿瘤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肿瘤的发生发展和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阐明肿瘤的流行规律,拟定肿瘤的防

治对策,检验肿瘤防治对策效果的一门医学学科。

20.Heterogencity:肿瘤异质性,是恶性肿瘤的特征之一,是指肿瘤在生长过程中,经过多次分裂增殖,其子细

胞呈现出分子生物学或基因方面的改变,从而使肿瘤的生长速度、侵袭能力、对药物的敏感性、预后等各方面

产生差异。

21.接触性抑制:将多细胞生物的细胞进行体外培养时,分散贴壁生长的细胞一旦相互汇合接触,即停止移动和生

长的现象。

22.间接致癌物:也称前致癌物,经过酶的代谢激活后,产生寿命很短的中间代谢产物,称为近似致癌物,最后分

解为带正电的亲电基团-亲电子反应物,即称为终致癌物。

23.直接致癌物:本身直接具有致癌作用,在体内不需要经过代谢活化即可致癌的物质。

24.停泊非依赖性生长:正常细胞必须依附于适宜的表面才能生长,悬浮于液体或半固体状态中培养则难以生长良

好,这种现象称为生长的锚定依赖性

25.Cancer in situ:原位癌,癌变仅限于黏膜上皮层或皮肤表层内尚未浸润到粘膜下层或真皮层。

26.浸润癌:是原位癌经过若干年后,在适当的条件下,癌细胞穿透基底膜,侵入固有层或粘膜下的表层。

27.细胞周期限制点(cell cycle check point):是G0期进入G1早期的一个检查点,也是是哺乳动物细胞周期

G1晚期控制进入S期的调节点,相当于酵母的START点。主要是通过体外细胞培养实验发现的。

28.质粒载体:在由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修饰过的质粒DNA序列中插入外源的目的基因,以质粒为载体,将目的基

因通过转化或转导的方法导进宿主细胞,进行重组、筛选、扩增的过程。

29.肿瘤三级预防:第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是在疾病未发生时针对病因采取的措施,加强对病因的研究,减少

对危险因素的接触,是一级预防的根本。第二级预防又称“三早预防”,包括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三级预防是在疾病的临床期为了减少疾病的危害而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对症治疗和康复治疗,目的是为了防止伤残和促进功能恢复,提高生存质量,延长寿命,降低病死率。

30.细胞凋亡:细胞凋亡是指为维持内环境稳定,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主的有序的死亡。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不同,

细胞凋亡不是一件被动的过程,而是主动过程,它涉及一系列基因的激活、表达以及调控等的作用;它并不是病理条件下,自体损伤的一种现象,而是为更好地适应生存环境而主动争取的一种死亡过程。

31.细胞周期:指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开始到下一次分裂结束所经历的全过程,分为间期与分裂期两个阶段。间期

又分为三期、即DNA合成前期(G1期)、DNA合成期(S期)与DNA合成后期(G2期)。

32.生物信息学(bioinformatics):是研究生物信息的采集、处理、存储、传播,分析和解释等各方面的学科,

也是生命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相结合形成的一门新学科。

33.DNA芯片技术:指在固相支持物上原位合成寡核苷酸或者直接将大量的DNA探针以显微打印的方式有序地固

化于支持物表面,然后与标记的样品杂交,通过对杂交信号的检测分析,即可获得样品的遗传信息

34.Cyclins: 细胞周期素,是一组控制细胞周期的蛋白质,在细胞周期调节、细胞增殖和分裂中起重要作用。

35.Cancer chmoprevention:肿瘤的化学预防,利用天然、合成或生物物质来阻止、减缓或者逆转癌症发生发展

过程,从而降低癌症发生率和死亡率的方法策略。

36.新辅助化疗:在实施局部治疗方法(如手术或放疗)前所做的全身化疗,目的是使肿块缩小、及早杀灭看不见

的转移细胞,以利于后续的手术、放疗等治疗。

37.异位内分泌综合征:一些非内分泌腺肿瘤能产生和分泌激素或激素类物质,引起内分泌紊乱的临床症状,这种

肿瘤称为异位内分泌性肿瘤,其所引起的临床症状称为异位内分泌综合征。此类肿瘤多为恶性肿瘤,以癌居多,如胃癌、肝癌、结肠癌,也可见于肉瘤如纤维肉瘤、平滑肌肉瘤等。此外APUD系统的肿瘤,也可产生生物胺或多肽激素,如类癌、嗜铬细胞瘤等。

38.SVCS(Superior vena cava syndrome):上腔静脉综合征, 是一组由于通过上腔静脉回流到右心房的血流部分

或完全受阻相互影响所致的症候群,为肿瘤常见的急症。患者出现急性或亚急性呼吸困难和面颈肿胀。检查可见面颈、上肢和胸部淤血,水肿,进而发展为缺氧和颅内压增高,需要紧急处理。

39.Cytokine: 细胞因子, 指主要由免疫细胞分泌的、能调节细胞功能的小分子多肽。在免疫应答过程中,细胞因

子对于细胞间相互作用、细胞的生长和分化有重要调节作用。

40.共刺激因子:是一类参与免疫反应的辅助性分子,存在于T/B细胞、抗原提呈细胞(APC)和靶细胞表面(表

1)。在细胞对抗原的识别中通过细胞表面共刺激因子的特异结合,可有效增强T细胞与其它细胞的粘附,传导抗原刺激信息,参与细胞的免疫活化过程,在细胞抗原识别及免疫应答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41.AM(Adhesion molecules):粘附分子, 是指由细胞产生、存在于细胞表面、介导细胞与细胞间或细胞与基质

间相互接触和结合的一类分子。粘附分子大多为糖蛋白,少数为糖脂,分布于细胞表面或细胞外基质

42.微转移:在各种机体组织、体液及细胞移植物中检测到的镜下及亚显微水平的肿瘤残留,是用常规病理学方法不

能检出的、隐匿在原发灶以外组织的、非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转移。

43.错配修复基因及微卫星不稳定:遗传性非息肉性大肠癌中分离到的一组遗传易感基因,该系统任一基因突变,

都会导致细胞错配修复功能缺陷,产生遗传不稳定,表现为复制错误或微卫星不稳定,因而容易发生肿瘤。

44.热休克蛋白:是在从细菌到哺乳动物中广泛存在一类热应急蛋白质。当有机体暴露于高温的时候,就会由热激

发合成此种蛋白,来保护有机体自身。共分为五类,分别为HSP110,HSP90,HSP70,HSP60 以及小分子热休克蛋白。

45.Immunologic surveillance: 免疫监视,免疫系统具有识别、杀伤并及时清除体内突变细胞,防止肿瘤发生

的功能,称为免疫监视。它是免疫系统最基本的功能之一。免疫监视功能过低会形成肿瘤。

46.3D-CRT〔Three dimensional conformal RT〕:三维适形放疗,利用CT图像重建三维的肿瘤结构,通过在

不同方向设置一系列不同的照射野,并采用与病灶形状一致的适形挡铅,使得高剂量区的分布形状在三维方向(前后、左右、上下方向)上与靶区形状一致,同时使得病灶周围正常组织的受量降低。是一种高精度的放射治疗

47.解救化疗:

48.小肝癌:又称为亚临床肝癌或早期肝癌,指肝细胞癌中单个癌结节最大直径不超过3厘米或两个癌结节直径之

和不超过3厘米的肝癌,临床上无明显肝癌症状和体征。

49.HHM(Humoral hypercalcemia of malignancy):体液性高钙血症综合征,占恶性肿瘤相关的高钙血症的

80%。指由于未发生广泛骨转移的实体瘤或对肿瘤有反应的其他细胞分泌体液介导因子至血循环,刺激破骨细胞骨吸收及肾小管钙的重吸收,导致高钙血症。其特征是:很少或无肿瘤骨侵犯或转移,肿瘤切除或治愈后高钙血症和其他生化异常可以逆转。最常见于肺、食管、宫颈、阴道及头颈部鳞癌。

50.LOH(Local osteolytic hypercalcemi):局部溶骨性高钙血症,指由原发于血液或非血液系统肿瘤骨转移或直

接骨侵犯所引起的高钙血症。约占恶性肿瘤相关的高钙血症的20%,最常见于多发性骨髓瘤、白血病、淋巴瘤和乳腺癌骨转移。

51.Meta分析:荟萃分析,对具备特定条件的、同课题的诸多研究结果进行综合的一类统计方法。

52.TSC(Tumor stem cell):肿瘤干细胞, 肿瘤中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并能产生异质性肿瘤细胞的细胞。

53.IL-2(Interleukin-2): 是一种白介素,又名T细胞生长因子,能调控免疫系统中白血球的细胞活性

https://www.360docs.net/doc/a27382384.html,K cell(Lymphokine-activated killer):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采用IL-2在体外刺激、活化外周血单

个和细胞,可诱导具有非特异性细胞毒作用的效应细胞,不同于CIL和NK细胞。其杀伤具有MHC非限制性、广谱性、非特异性,对正常细胞无杀伤效应的特点。

55.Pancoast syndrome:肺尖肿瘤综合征,是指因肺尖部的肿瘤浸润、压迫而引起的上肢顽固性疼痛和同侧

Horner综合征的一组病征。以肺癌最多见,尤其是肺尖癌或肺上沟癌,有时为肺尖部转移性癌。

56.multiplicity carcinoma:重复癌,又称为多原发癌(multiple primary cancers ) , 是指同一个体的单个或

多个器官,同时或先后发生2 个或2 个以上相互独立的原发性恶性肿瘤。发生在消化系统者较多。根据癌肿是否同时发生,又可分为同时性多原发癌、异时性多原发癌。

57.炎性假瘤:为一种特发的非特异性慢性增殖性炎症,临床表现类似肿瘤,但实质上是炎症,故名炎性假瘤。本

病较为常见,病因尚不清楚,目前多认为是一种免疫反应性疾病。

58.姑息放疗:是指以解除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痛苦、改善症状及延长其生命为目的的放射治疗。又可细分为高度姑

息和低度姑息两种。高度姑息治疗用于一般状况尚好的患者,所给剂量为根治量或接近根治量。低度姑息治疗用于一般状况较差或病已到晚期,只希望起到减轻痛苦作用的患者,剂量仅为根治量的1/2或1/3。姑息放疗的作用包括缓解疼痛和压迫症状、促进病灶愈合、控制远处转移灶发展、止血。

59.Burkitt 淋巴瘤:是首先从非洲儿童Burkitt淋巴组织中分离出EB病毒,Burkitt淋巴瘤具有明显地方流行性,

患者血清中有高价EB病毒抗体,患者淋巴组织培养,可见EB病毒颗粒,20%患者的RS细胞中可以找到EB 病毒,是一种可能来源于滤泡生发中心细胞的高度恶性的B细胞肿瘤。

60.转移性钙化:由于全身性的钙、磷代谢障碍,引起机体血钙或血磷升高,导致钙盐在未受损伤的组织内沉积,

称为转移性钙化。多见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过多接受维生素D或骨肿瘤造成骨组织严重破坏。

61.实体瘤:实体瘤及有形瘤,可通过临床检查如x线摄片、CT扫描,B超、或触诊扪及到的有形肿块称实体瘤,

非实体瘤、X线、CT扫描,B超及触诊无法看到或扪及到的肿瘤如血液病中的白血病就属于非实体瘤。

62.DNA adducts: DNA加合物, 终致癌物共价结合DNA的复合物。是化学毒物经生物系统代谢并活化后的亲电

活性产物与DNA分子特异位点结合形成的共价结合物。

63.剂量强度:剂量强度是指不论给药途径、用药方案如何,化疗中单位时间所给药物的剂量,以每周mg/㎡来表

示。相对剂量强度是指实际给药剂量强度与标准剂量强度之比。

64.MST:

65.多药耐药性:指对一种药物具有耐药性的同时,对其他结构不同,作用靶点不同的抗肿瘤药物也具有耐药性。

多药耐药性是导致抗感染药物治疗和肿瘤化疗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del(20)(q41):20号染色体长臂4区1带缺失

inv(12)(q13 p23):12号染色体倒位由长臂1区3带与短臂2区3带同时断裂倒位连接

HLA: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称为人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 HLA)。

MLTC:淋巴细胞肿瘤细胞混合培养(mixed lymphocyte tumor cell culture)

ADCC:依赖抗体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

TSTA:肿瘤特异性移植抗原(tumor-specific transplantation antigen):在近交系动物,将移植瘤摘除后,可使动物产生特异性地抵抗同一种肿瘤的再次攻击,从而证实存在肿瘤特异性抗原(TSA)。因采用肿瘤移植模型证实,又称为肿瘤特异性移植抗原(TSTA)。

CTL:细胞毒性体细胞(CTL)

判断:

15.高能电子束,高能X射线,快中子以及质子束均可由加速器产生,并为临床放疗应用()

16.DNA不能修复的双链断裂是辐射所致生物效应最基本的损伤()

17.放疗所用X线,能量越高,疗效约好(错)

18.足够大的手术切除范围,边缘镜检阴性,提示无临床病灶存在,术后无需放疗(错)

19.术前、术中、术后放疗为放疗的三种基本形式(对)

20.放疗会导致患者反应性不适,若患者急性反应越明显则提示晚期损伤越重(错)

感谢下载!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专业名词英文及相关名词解释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专业名词英文及相关名词解释 第一章绪论 1、生物药剂学(biopharmaceutics):研究药物及其剂型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过程,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机体的生物因素与药物效应三者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2、吸收(absorption),分布(distribution),代谢(metabolism),排泄(excretion)——ADME 3、转运(transport):吸收+分布+排泄,处置(disposition):分布+代谢+排泄,消除(elimination):代谢+排泄 第二章药物的吸收 1、药物吸收(absorption of drug):指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体循环的过程。 2、膜转运(membrane transport):物质通过生物膜的现象。 3、跨细胞途径(transcellular pathway):指一些脂溶性药物借助细胞膜的脂溶性、或者特殊转运机制的药物借助膜蛋白的作用、或者大分子和颗粒状物质借助特殊细胞的作用等,而穿过细胞膜的转运途径。 4、细胞间途径(paracellular pathway):指一些水溶性小分子物质通过细胞连接处微孔而进行扩散的转运途径。 5、被动转运(passive transport):不需要消耗能量,生物膜两侧的药物由高浓度侧向低浓度侧转运的过程。 6、单纯扩散/被动扩散(simple diffusion),促进扩散/易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 7、膜孔转运(membrane pore transport):物质通过细胞间微孔按单纯扩散机制转运的过程。 8、主动转运(active transport):需要消耗能量,生物膜两侧的药物借助载体蛋白的帮助由低浓度向侧向高浓度侧转运的过程。 9、膜动转运(membrane mobile transport):通过细胞膜的主动变形将物质摄入细胞内或从细胞内释放到细胞外的转运过程。包括入胞作用(endocytosis),出胞作用(exocytosis) 10、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 MDR):外排转运体对抗肿瘤药物的外排作用会导致肿瘤细胞内药量减少,从而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下降。 11、胃排空(gastric emptying):胃内容物从胃幽门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 12、肝首过效应(live first pass effect):经胃肠道给药的药物在尚未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前即在肝脏被代谢,而使进入血液循环的原形药量减少的现象。 13、肝肠循环(enterohepatic cycle):指经胆汁排入肠道内的药物,在肠道中被重新吸收,经门静脉又返回肝脏的现象。 14、pH-分配假说(pH-partition hypothesis):药物的吸收取决于吸收部位pH条件下未解离型药物的比例和油/水分配系数的假说。 15、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biopharmaceutics classification system, BCS):根据药物的体外溶解性和肠道渗透性的高低,对药物进行分类的一种科学方法。 16、吸收数(absorption number, An):反映药物在胃肠道渗透性高低的函数。(无单位!) 17、剂量数(dose number, Do):药物溶解性能的函数。 18、溶出数(dissolution number, Dn):反映药物从制剂中释放速度的函数。

肿瘤学名词解释

一. 名词解释: 1.重点控制9大肿瘤:胃癌、食管癌、肝癌、肺癌、 肠癌、宫颈癌、乳腺癌、鼻咽癌、白血病 2.放射敏感性:肿瘤细胞受到射线照射后的反应程 度:缩小的程度以及速度。 3.分裂细胞增殖率:细胞周期的长段 4.生长比例:GF:肿瘤内进行增殖的细胞数目与总 数之比例。 5.亚致死性放射损伤SLD:细胞接受照射后,在一 定时间内可以完全修复的损伤。SLD在放射后立即开始被修复。低LET射线有SLD,高LET射线无SLD。 6.PLD:潜在致死性放射损伤:细胞接受非致死性剂 量照射后,可以通过自身修复机制来修复放射损伤。PLD介于SLD和致死性损伤之间。PLD后的结局可以不一样,某种情况下死亡、某种情况下可以修复。抑制细胞分裂的环境有利于PLD的修复。 7.胸腺瘤的病理组织学分类 ①上皮细胞型:; ②淋巴细胞型:; ③混合型:, 8.524 神经源性肿瘤临床特点? ●好发于后纵隔。 ●成人多为良性,儿童约1/2为恶性;女 略多于男。 ●无论良、恶性,治疗首选手术 9.溃疡癌变的可能 1.指压痕 2.裂隙征 3.息肉样缺损 4.小段环堤形成 5.粘膜呈杵状增粗。 6.胃壁僵硬 10.恶性肿瘤的外科治疗原则 ●明确诊断、分期:制订合理治疗方案 ●全面考虑,选择合理的术式 ●两个最大”的原则,亦即最大限度切除肿瘤和 最大限度保护正常组织和功能。两者有矛盾 时,应服从前者。 ●根据患者年龄、全身状况和伴随疾病选择术 式: ●防止医源性播散:, ● 11.Karnofsky评分: ●100 正常无症状 ●90 有轻微症状和体征 ●80 可勉强正常活动,有症状和体征 ●70 不能维持正常的活动以及工作,生活可自 理自理 ●60 多数生活自理,有时需要人帮助 ●50 常需要人照顾以及医疗 ●40 生活不能自理,需要特别照顾 ●30 严重不能自理,需要住院 ●20 病重,需要积极住院 ●10 病危 ●0 死亡 12.恶性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的基本原则 ●局部与全身并重的原则 ●分期治疗的原则 ●个体化治疗的原则: ●生存率与生活质量并重。 ●成本与效果并重的原则 ●中西医并重的原则 13.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病因预防:对于一般人群降低或消 除致癌因素,促进健康,防患于未然的预防措 施 ●二级预防:发病学预防:对特定的高风险人群 筛查癌前病变或早期肿瘤病例,早发现、早诊 断、早治疗。具体措施是:筛查和干预试验。 乳腺、宫颈、食管、胃、肝 ●三级预防:对肿瘤患者防止复发、减少并发症、 防止残废、提高生活质量和康复率、减轻疼痛 14.胃粘膜粗大:胃癌、淋巴瘤、胃粘膜巨大肥厚症 15.发病下降的:胃、宫颈癌、食管癌 16.发病上升的:肺、肠、乳腺 17.腹膜后原发肿瘤的分类特点及分布特点如何? ●占全身恶性肿瘤1%以下,多数为恶性; ●间叶来源最多:恶性多于良性:恶性纤维组织 细胞瘤、脂肪肉瘤、平滑肌肉瘤(任何部位) ●神经类第二位:良性多于恶性:神经纤维瘤、 神经鞘瘤、副神经节瘤;多位于脊柱、主动脉 周围及肠系膜根部 ●胚胎残留组织肿瘤第三位:多为良性:畸胎瘤、 皮样囊肿、泌尿生殖源性囊肿。盆腔底部、肾 周及输尿管周围

周三多版管理学必背名词解释考研复习期末复习

周三多《管理学原理》名词解释 1.管理: 管理是管理者为了有效实现组织目标、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运用管理职能进行协调的过程。 管理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管理应当是有效的; 管理的本质是协调; 协调是运用各种管理职能的过程。 2.管理的职能: 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 3.管理的自然属性: 管理的出现是由人类活动的特点决定的;管理是人类社会劳动过程中一种特殊职能;管理也是生产力。 4.管理的社会属性: 管理是为了达到预期目的而进行的具有特殊职能的活动;管理从来就是为了统治阶级、生产资料所有者服务的;管理是一定社会关系的反应; 5.管理者的角色: 人际角色(代表人、领导者、联络人)、信息角色(发言人、监督者、传播者)、决策角色(企业家、风险应对者、资源分配者、谈判人) 6.管理者的技能: 人际技能:成功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 技术技能:运用管理者所监督的专业领域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 概念技能:把观点设想出来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精神能力。 7.中国古代管理思想: 宏观的治国学和微观的治生学。顺道、重人、人和、守信、利器、、对策、节俭、法治。 8.泰罗制的三个观点: ①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达到最高工作效率; ②达到最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代替旧的经验管理; ③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是,要对管理人员和工人在思想上和精神上来一个彻底的变 革。 9.泰罗制的五项制度: ①对工人提出科学的操作方法,以便合理的利用工时,提高工效; ②在工资制度上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 ③对工人进行科学的选拔、培训和提高; ④制定科学的工艺规程,并以文件的形式固定下来,以利推广; ⑤将管理和劳动分离,管理工作称为计划职能,工人的劳动称为执行职能。 10.泰罗制的四点评价: ①将科学引入管理领域,并创立了一套具体的科学管理方法,这是管理理论的创新,为 管理实践开辟了新局面; ②提高了生产效率,推动了生产的发展,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 ③由于管理职能和执行职能的分离,使管理理论的创立和发展有了实践基础; ④把人看做纯粹的“经济人”,而忽视了工人之间的交往以及工人的感情、态度等社会 因素的影响。

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

1病理生理学:研究疾病发生和发展的规律和机制的学科。其任务是研究整个疾病过程中人体功能和代谢的动态变化和变化机制,揭示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规律,阐明疾病的本质,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按照。 2疾病:这是由体内平衡调节失调引起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由致病因子的破坏和机体的抗损伤作用所致。此时,机体发生了一系列的功能、代谢和形态变化。临床上出现许多不同的症状和体征,身体与外界环境的协调性受到损害。 三。脑死亡:指整个大脑在孔上方死亡,大脑、小脑和脑干的功能永久消失。 4高渗性脱水:指体液体积减少,失水大于钠丢失,血清钠浓度>150mmol/L,血浆渗透压>310mmol/L。 5水中毒:指患者肾引流功能减弱,或大量补水,使细胞内外液量增加,血钠浓度<130mmol/L,血浆渗透压<280mmol/L,又称高血容量低钠血症。 6水肿:在组织空间或体腔中积聚过多液体的病理过程,称为水肿。

7酸碱失调:在一定的病理条件下,由于酸碱负荷过多或不足或调节机制紊乱,会破坏体液的酸碱稳定性,形成酸碱平衡紊乱。 8以酸中毒为特征的[O3-H]代谢紊乱,其特征是细胞外酸碱平衡失调。 9呼吸性酸中毒(Respirative Acidiosis):指由于二氧化碳排放紊乱或过量吸入而导致血浆H2CO3(或Paco3)升高的酸碱平衡紊乱。 10代谢性碱中毒:指因细胞外H+丢失或过量碱而引起血浆HCO3浓度升高的酸碱性疾病。 11呼吸性碱中毒是一种酸碱平衡紊乱,其特征是过度的肺通气导致血浆H2CO3浓度(或PaCO2)下降。 12缺氧:由缺氧或组织利用障碍引起的代谢、功能、形态和结构改变的病理过程称为缺氧。 13紫癜:当脱氧血红蛋白超过50g/L时,病人的皮肤和粘膜会出现紫绿色。

药剂学英文术语

生物药剂学英文汉译英要求 Biopharmaceutics生物药剂学 Absorption吸收 Distribution分布 Metabolism代谢 Excretion排泄 Transport转运 Disposition处置 Elimination消除 Transcellular pathway细胞通道转运 Paracellular pathway细胞旁路通道转运 Passive transport被动转运 Pore transport膜孔转运 Carrier-mediated transport载体媒介转运 Facilitated diffusion易化扩散、促进扩散 Active transport主动转运 Membrane mobile transport膜动转运 Pinocytosis胞饮作用 Phagocytosis吞噬作用 First pass effect首过效应 pH-partition hypothesis pH-分配假说 Dissolution溶出 Parenteral drug delivery注射给药 Oral cavity mucosa drug delivery口腔粘膜给药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皮肤给药 Nasal mucosa drug delivery鼻粘膜给药 Pulmonary drug delivery肺部给药 Rectal drug delivery直肠给药 Ophthalmic drug delivery眼部给药 Distribution分布 Accumulation蓄积 Apparent volume of distribution表观分布容积Metabolize, metabolism代谢 Biotransformation生物转化 Inhibition酶抑制作用 Inhibitor酶抑制剂 Induction酶诱导作用 Inducer酶诱导剂

临床肿瘤学名词解释复习资料

《临床肿瘤学》名词解释题库 1 肿瘤(tumor):是机体细胞在不同致癌因素长期作用下,在基因水平上失去了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而致的克隆性异常,所形成的新生物叫肿瘤。 2肿瘤的异质性:肿瘤组织无论在细胞形态还是在组织结构上,都与其起源的正常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这种差异称为异型性。 3癌:来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统称为癌。 4肉瘤:来源于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统称为肉瘤。 5癌肉瘤:同一肿瘤中既有癌的成分,又有肉瘤成分时称为癌肉瘤。 6肉瘤样癌:肿瘤的细胞呈肉瘤样的梭形变异,称为肉瘤样癌,细胞本质还是癌细胞,是癌细胞向肉瘤样方向分化。 7错构瘤:错构瘤是一种非肿瘤性发育异常的病变,是以该组织或器官固有组织的异常混合与增生。其本质是出生后局部组织过度生长而形成的一种畸形,它并非真性肿瘤,肿物一般不会持续生长下去。 8 畸胎瘤:它是一种生长发育异常的病变,具有不停的生长及增殖的特性,肿瘤细胞来源于胚胎时的多潜能细胞,它具有分化成多种组织的潜能。 9间叶瘤:含有两种以上间胚叶肿瘤组织成分的肿瘤。 10微小癌:是指体积很小的癌,各种器官的微小癌的标准不一。 11增生:指细胞数量的增多,通过细胞的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来完成。 12非典型增生:上皮细胞异乎常态的增生,细胞大小不一,但核分裂增多但呈正常核分裂像。可分为轻、中、重三度。轻中度在病因去处后可恢复正常,而重度常转变为癌。 13分化:是原始干细胞的发育中渐趋成熟的过程,是细胞通过转录调控使基因型转为表型的过程。通过分化,细胞在形态、功能、代谢、行为等方面各具功能,从而形成不同的组织和器官。 14化生:一种细胞或组织,在某些因素的作用下,由一种组织变为另一种组织。如宫颈糜烂时,宫颈管被覆的柱状上皮或腺上皮可转变为鳞状上皮,称鳞状上皮化生。 15恶变:也称癌变。是正常细胞或良性肿瘤细胞转变为恶性肿瘤细胞的过程。16腺鳞癌:同一肿瘤中具有腺癌和鳞癌的病变。 17交界性肿瘤:肿瘤的组织形态介乎良、恶性之间,称为交界性肿瘤。 18瘤样病变:是貌似肿瘤的增生性病变。本身是一种组织的畸形,组织的生长外表类似肿瘤,但并不具备真性肿瘤的基本特征。 19间变:是指肿瘤细胞与对应的分化成熟的细胞在功能和形态上都具有明显的差异,并具有恶性的生物学行为。 20 癌前病变:癌前病变是指某些具有癌变的潜在可能性的病变,如长期存在有可能转变为癌 21粘膜白斑:发生在食管、口腔、子宫颈及外阴等处粘膜。主要病理改变是粘膜的鳞状上皮过度增生和过度角化,并出现一定的异型性。肉眼上呈白色斑块,故称白斑。如长期不愈就有可能转变为鳞状细胞癌,被认为是一种癌前病变。22原位癌(carcinoma in situ):原位癌一般指鳞状上皮层内或皮肤表皮层内的重度非典型增生,可累及上皮的全层,但尚未侵破基底膜。原位癌是一种早期癌。23早期癌:原位癌伴有早期浸润。所谓早期浸润是指仅有微灶浸润。 24微小癌:是指体积很小的癌,各种器官的微小癌的标准不一。

管理学原理试卷及答案

管理学原理试卷及答案 篇一:管理学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管理 目标管理 预测 决策 人员配备 激励 控制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管理的性质不包括() A.二重性 B.科学性 c.理论性D.艺术性 2.人们常说,身体是“三分治七分养”,对于这件事() A.反馈控制比前馈控制更重要B.现场控制比反馈控制更重要c.反馈控制比现场控制更重要D.前馈控制比反馈控制更重要3.打电话请供应商来换一台同目前用坏的机器一样的设备,这是设备的简单替换问题,需要的管理技能主要是()

A.概念技能和技术技能 B.人际技能和技术技能 c.技术技能D.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 4.差别计件工资制是()的内容之一。 A.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B.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c.韦伯的行政管理理论D.现代管理理论 5.没有一个固定的信息中心,成员之间总是互相传递信息的是() A.园型沟通B.y型沟通 c.全通道型沟通D.轮型沟通 6.根据计划的明确性,可以将计划分为() A.长期计划、中期计划和短期计划B.战略性计划和战术性计划 c.具体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D.程序性计划和非程序性计划 7.()是指企业在计划期内反映有预计现金收支、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预算。 A.经营预算B.投资预算 c.财务预算D.成本预算 8.目标的制定要有一定的高度和难度,这体现了目标的() A.差异性B.层次性 c.时间性D.先进性 9.某企业制造并销售单一成品,固定成本总额为60万元,产品售价为每件3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0元,该企业的盈亏平衡时的产

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

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 1.休克(shock):机体在各种强烈致病因素作用下时发生的一种 以全身有效循环血量下降,组织血液灌流量减少为特征,进而 有细胞代谢和功能紊乱及器官功能障碍的病理过程。 2.心源性休克(cardiogenic shock):是指由于心脏泵血功能障碍, 心排出量急剧减少,有效循环血量下降而引起的休克,如得不 到有效的治疗,死亡率极高。见于大面积心肌梗死,心肌病, 严重的心律失常及其他严重心脏病的晚期。 3.血管源性休克;分布异常性休克(maldistrubutive shock):由于 广泛的小血管扩张,血管床容积增大,大量血液淤滞在舒张的 小血管内,使有效血量减少而引起的休克,见于感染性,过敏 性,神经源性休克等。 4.MOD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是指在严重的创伤,感染和休 克时,原无器官功能障碍的患者同时或在短时间内相继出现两 个以上器官系统的功能障碍以致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必需靠临 床干预才能维持的综合征。 6.ARDS(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急性呼吸窘迫综 合征;休克肺:休克时所出现的急性呼吸功能衰竭,是指肺 内、外严重疾病导致以肺毛细血管弥漫性损伤、通透性增强 为基础,以肺水肿、透明膜形成和肺不张为主要病理变化, 以进行性呼吸窘迫和难治性低氧血症为临床特征的急性呼 吸衰竭综合征。ARDS是急性肺损伤发展到后期的典型表现。

该病起病急骤,发展迅猛,预后极差,死亡率高达50%以上。 7.SIRS,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机体通过持续放大的级联反应,产生大量的促炎介质并进入循环,并在远隔部位引起全身性炎症,称为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8.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由于某些致病因子的作用,以血液凝固性障碍为特征的病理过程。微循环中形成大量微血栓,同时大量消耗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同时引起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增强,导致患者出现明显的出血,休克,器官功能障碍,溶血性贫血等临床表现。 9.MHA,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DIC患者可伴有一种特殊类型的贫血,其特征是外周血涂片中可见一些特殊的形态各异的变形红细胞,称为裂体细胞,外形呈盔形,星形,新月形等,统称为红细胞碎片,该碎片脆性高,易发生溶血。 10.FDP:纤溶酶水解纤维蛋白原及交联纤维蛋白产生的各种片段,统称为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这些片段具有明显的抗凝作用,各种FDP片段的检查在DIC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11,3P试验:即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其原理是将鱼精蛋白加入患者血浆后,可与FDP结合,使血浆原与FDP结合的纤维蛋白单体分离并彼此聚合并凝固,这种不需要酶的作用而形成纤维蛋白的现象称为副凝试验。DIC患者往往呈阳性反应,但晚期有时也可为阴性。 12,IRI缺血-再灌注损伤:指在一定条件下缺血后再灌注,不仅

药剂学常见名词解释

1、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科学。 2、剂型(药物剂型):为适应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药物应用形式即称为药物剂型。 3、药物制剂:在各种剂型中都包含有许多不同的具体品种,将其称为药物制剂。亦根据药典或药政管理部门批准的标准、为适应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药物应用形式的具体品种,称为药物制剂。 4、生物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的机制及过程,阐明药物因素、剂型因素和生理因素与药效之间关系的边缘科学。 5、药物动力学:是采用数学的方法,研究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的经时过程及其与药效之间关系的科学,对指导制剂设计、剂型改革、安全合理用药等提供了量化的控制指标。 6、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标准、规格的法典。它由权威医药专家组成的国家药典委员会编辑、出版,由国家政府颁布、执行,具有法律约束力。 7、《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现行《中国药典》2010版——ChP.2010) 8、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简称GMP 。 9、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职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的药品。 10、非处方药:是由专家遴选的、不需执业医师或职业助理医师处方并经过长期临床实践被认为患者可以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并能保证安全的药品。 11、溶解度:指在规定温度和压力下溶质在一定体积溶剂中溶解的量。 12、分配系数(P ):指药物在两个不相混溶的溶剂中溶解并达到平衡时浓度的比值。 水 油;度在水相中药物的质量浓度在油相中药物的质量浓C C P P == 13、晶型:指晶态物质晶格内分子的排列形式。 14、多晶型(同质多晶现象):药物常存在有一种以上的晶型。 15、吸湿性:指固体表面能从周围环境空气中吸附水分的现象。 16、临界相对湿度:粉末吸湿达到平衡时的相对湿度称为临界相对湿度。 17、被动扩散:药物分子通过被动扩散方式透过生物膜,即由高浓度区向低浓度区移动。 18、主动扩散:一些生命必需物质和有机酸、碱等弱电解质的离子型等,通常不能透过微孔,且脂溶性小,必须借助载体或酶促系统透过生物膜转运,这种过程成为主动转运。 19、促进扩散:指一些非脂溶性物质或亲水性物质,借助细胞膜上转运蛋白的帮助,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顺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差扩散或转运的过程。 20、吸收:指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体循环的过程。 21、溶出速度:指在一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药物溶解进入溶液主体的药量。 22、药物的分布:指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后,由循环系统运送体内各脏器组织(包括靶细胞)的过程。 23、表观分布溶剂:指药物在体内的分布达到平衡状态时,体内总药量与血药浓度的比值。是按照血药浓度推算体内药物总量在理论上占有的体液容积。 24、血脑屏障:脑组织对外来物质有选择地摄取的能力称为血脑屏障。 25、胎盘屏障:由胎盘将母亲与胎儿血液隔开的屏障。 26、药物的代谢:指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的同时,在机体各种酶以及体液环境作用下,可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导致药物化学结构的改变。 27、药物的排泄:指药物及其代谢物经不同途径排出体外的过程。 28、隔室模型:最常用的药物动力学模型。 29、消除:指体内药物不可逆失去的过程,主要包括代谢和排泄。 30、消除速度常数(k ):大多数药物从体内的消除符合表观一级速度过程,其速度与药量之间的比例常数k 称为表观一级消除速度常数,简称消除速度常数,其单位为时间的倒数。 31、生物半衰期:血浆药物浓度消除一半所需的时间。 32、清除率(Cl ):指机体或机体的某些消除器官、组织在单位时间内清除掉相当于多少体积的流经血液中的药物。清除率是表示机体或组织器官中清除药物的速率或效率的药动学参数。 33、生物利用度:衡量血管外给药用药剂量中进入体循环的相对数量与在大循环中出现的相对速率。 34、粉体:指细小固体粒子的集合体。 35、粒子:粉体运动的最小单元,包括粉末(粒径小于100μm )和颗粒(粒径大于100μm )。

《管理学原理》总复习

A, 题型: 一、 单项或多项选择题 二、 判断题 三、 名词解释 四、 简答题 五、 论述 / 案例分析 B,复习内容 一、选择 1. 中层管理人员的主要工作是( )。 A 、战略管理; B 、现场管理; C 、组织协调; D 、开拓创新; E 、组织实施 2. 之于管理,最形象的描述是( )。 A 、艺术; B 、科学; C 、知识; D 、能力; E 、以上都不是 3. 下面几项,能够被列入技术技能范畴的是( )。 A.生产技能 B.财务技能 C.营销技能 D.协调技能 E.激励技能 4. 下列属于在整个组织的管理活动中,领导者发挥的主要作用的有( )。 A.协调作用 B.指挥作用 C.打击作用 D.激励作用 E.宽容作用 5. 根据“双因素理论”,激励因素的缺失将导致员工( )。 A.满意 B.没有满意 C.不满 D.很不满 6. 决策过程中,不能只是着眼于需要,而不考虑可能性,这一观点体现 装 订 线

了决策的()。 A. 可行性的原则 B. 系统性的原则 C.对比择优原则 D. 风险性 D、下属部门工作非管理特征明显; E、以上皆是 7.行为科学最基本的理论核心是()。 A.动机激励理论 B.组织与冲突理论 C.企业管理中的“人性”理论 D.领导方式的理论 8.培训和发展项目是否有效的检验标准是( )。 A、培训是否影响生产工期; B、培训者是否实现了教学目标; C、被培训者的工作绩效在培训后是否得到了提高; D、被培训者实际工作能力提升; E、被培训者是否乐于参加培训 9.中层管理者比基层管理者更多地依靠() A.正式权力与沟通技巧 B.个人权力与技术技能 C.人际关系技能与技 术技能D.沟通技能与人际关系技能E.规划能力 10.20世纪80年代以来产生了许多组织变革举措。下列属于这些举措的 有()。 A.组织文化多样化 B.组织结构扁平化 C.组织运行柔性化 D.组织协作团队化 E.大企业内部的“小企业化经营” 11.为了强调决策是管理的核心和决策贯穿于管理活动的全过程,由此而 提出的 论断是____ 。

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85083

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 1.病理生理学(pathophysiology):一门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转归的规律和机制的科学,重点研究疾病中功能和代谢的变化。 2.病理过程pathologic process[?p?θ??l?d?ik ?pr?uses]:指多种疾病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结构的异常变化。 3.循证医学(EBM):指一切医学研究与决策均应以可靠的科学成果为依据,循证医学是以证据为基础,实践为核心的医学。 4.健康(health):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衰弱现象,而且是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一种完全良好状态。 5.疾病(disease):在一定病因作用下,机体内稳态调节紊乱而导致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6.病因:引起疾病必不可少的、赋予疾病特征或决定疾病特异性的因素。 7.遗传易感性(genetic susceptibility)遗传因素所决定的个体患病风险. 8.过敏反应免疫系统对抗原发生异常强烈的反应,致使组织细胞损伤和生理功能障碍。 9.完全康复(complete recovery):指疾病时所发生的损伤性变化完全消失,机体的自稳调节恢复正常。 10.不完全康复(Incomplete recovery):指疾病时的损伤性变化得到控制,但基本病理变化尚未完全消失,经机体代偿后功能代谢恢复,主要症状消失,有时可留后遗症。

11.死亡(death):指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停止。 12.脑死亡(brain death):全脑功能(包括大脑、间脑、脑干)不可逆的永久性丧失以及作为一个整体功能的永久性停止。 13.低渗性脱水(hypotonic dehydration):失钠多于失水,血清Na+浓度<130mmol/L,血浆渗透压<280mmol/L,伴有细胞外液量的减少,又称低容量性低钠血症(hypovolemic hyponatremia)。 14.高渗性脱水(hypertonic dehydration):失水多于失钠,血清Na+浓度>150mmol/L,血浆渗透压>310mmol/L,细胞外液量和细胞内液量均减少,又称低容量性高钠血症(hypovolemic hypernatremia)。 15.脱水热:严重高渗性脱水时,尤其是小儿,从皮肤蒸发的水分减少,使散热受到影响,从而导致体温升高,称之为脱水热。 16.等渗性脱水(isotonic dehydration):钠水呈比例丢失,血容量减少,但血清Na+浓度和血浆渗透压仍在正常范围。 17.高容量性低钠血症(hypervolemic hyponatremia):血钠下降,血清Na+浓度<130mmol/L,血浆渗透压<280mmol/L,但体钠总量正常或增多,患者有水潴留使体液量明显增多,又称为水中毒(water intoxication)。 18.水肿(edema):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内积聚称为水肿。 19.低钾血症(hypokalemia):血清钾浓度低于3.5mmol/L称为低钾血症。

医学药理学英文名词解释

医学药理学英文名词解释 absorption吸收:是指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adrenalinereversal肾上腺素升压;Adrenoceptorag.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adversereaction不良反应:是指上市;Afterdepol.后除极:一个动作电位中0相;aftereffect后效应:指细菌接触抗生素后;agonist激动药:是指既有亲和力又有内在活性;aller absorption吸收:是指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adrenaline reversal肾上腺素升压作用的翻转:a受体阻断药酚妥拉明等可取消去氧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可以部分阻断去氧肾上腺素所致升高血压作用,使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翻转为降压作用,称为肾上腺素升压作用的翻转。 Adrenoceptor ag.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一类化学结构与药理作用和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相似的药物,与肾上腺受体结合后激动受体,产生肾上腺素样作用,又称拟肾上腺素药。adverse reaction不良反应:是指上市的合格药品在常规用法、用量情况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并给患者带来痛苦或危害的反应。 Afterdepol.后除极:一个动作电位中0相除极后发生的除极,其频率较快、振幅较小,频荡性波动,膜电位不稳定,易引起异常冲动。根据时间分为早后除极和晚后除极。 after effect后效应:指细菌接触抗生素后,当药物消除或浓度降到最低抑菌浓度以下时,细菌的生长在一段时间内仍受持续抑制的效应。 agonist激动药:是指既有亲和力又有内在活性的药物,它能与受体结合并激动受体而产生效应。分为完全激动药和部分激动药。 allergic reaction变态反应:是药物引起的免疫反应,反应性质与药物原有效应无关,其临床表现包括免疫反应的各种类型。致敏原可以是药物本身或药物代谢产物,亦可能是制剂中的杂质或辅剂。 antagonist拮抗药:是指具有较强的亲和力,而无内在活性,拮抗药与受体结合但不能激动受体。antibacterual spectrum抗菌谱:指抗菌药物的抗菌作用范围。 antibacterual activity抗菌活性:是指抗菌药物抑制或杀灭病原菌的能力,这是由于各种病原菌或者同一菌种的不同菌株对同一种抗菌药的敏感性不同的关系。 aspirin asthma阿司匹林哮喘:有些哮喘患者服用阿司匹林或某些解热镇痛药后可诱发支气管哮喘,称为“阿司匹林哮喘”。 bacteriostatic drugs抗菌药:是指某种或某一类抗菌药物仅具有抑制病原菌生长繁殖的能力而无杀灭作用。 bactericidal drugs杀菌药:该类抗菌药物不但具有抑制病原菌生长繁殖的能力,而且具有杀灭的作用。 bacterial resistance细菌耐药性:是指病原菌对抗菌药物敏感性下降甚至消失的现象,这种病原菌称为耐药菌,造成抗菌药物对耐药菌感染的临床疗效降低或者无效。 blood-brain barrier,BBB血脑屏障:指由脑毛细血管形成的血浆与脑细胞外液间的屏障以及由脉络膜形成的血浆与脑脊液间的屏障。 bioavailability 生物利用度:是指药物从某制剂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相对数量和速度。是评价药物制剂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分为绝对生物利用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chemotherapeutic index, CI化疗指数:是评价包括化学治疗药物在内的所有化学治疗药物有效性与安全性的重要指标,常以LD50/ED50或LD5/ED95,这一比列关系来衡量,这一比例关系称为化疗指数。化疗指数愈大,表明该化疗药物的治疗效果越好;而对机体的毒性越小,则临床应用价值越高。

肿瘤学名词解释上课讲义

1.T-regs(Regulatory cells):调节性T细胞是一类控制体内自身免疫反应性的T细胞亚群,早期亦称做 suppressor T cells。可分为天然产生的自然调节性T细胞(n T-regs)和诱导产生的适应性调节性T细胞(a T-regs或i T-regs),如Th3、Tr1,另外尚有CD8 Treg、NKT细胞等,可分泌TGF-B,IL-4等多种细胞因子,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关系密切,其异常表达可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 2.DC(Dendritic cells):树突状细胞是机体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s, APC),它能高 效地摄取、加工处理和递呈抗原,未成熟DC具有较强的迁移能力,成熟DC能有效激活初始型T细胞,处于启动、调控、并维持免疫应答的中心环节。 3.BSC(Best Supportive Care):早期肿瘤患者科研通过手术和术后辅助治疗等综合治疗手段获得治愈疗效,这 一阶段的支持治疗称为最佳支持治疗。其目的是运用多种治疗手段最终治愈癌症。主要内容包括肿瘤相关症状的控制、抗肿瘤治疗合并症的处理、整体治疗结束后的康复治疗。 4.EGFR(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属于酪氨酸激酶型受体,其家族包括 HER1-4)。广泛分布于哺乳动物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胶质细胞、角质细胞等细胞表面,EGFR信号通路对细胞的生长、增殖和分化等生理过程发挥重要的作用。 5.MTD(Maximum tolerated dose):最大耐受剂量,又称最大耐受浓度。指药物在除急性毒性动物实验外的实验 (短期重复实验、亚慢性毒性实验、慢性毒性实验)中不引起实验动物死亡的最大剂量或浓度。 6.DD 7.IGRT(Imaged-guided stereotactic radiotherapy):影响引导放射治疗一种四维的放射治疗技术,它在三维放 疗技术的基础上加入了时间因数的概念,充分考虑了解剖组织在治疗过程中的运动和分次治疗间的位移误差,如呼吸和蠕动运动、日常摆位误差、靶区收缩等引起放疗剂量分布的变化和对治疗计划的影响等方面的情况,在患者进行治疗前、治疗中利用各种影像设备对肿瘤及正常器官进行实时的监控,并能根据器官位置的变化调整治疗条件使照射野紧紧“追随”靶区,使之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精确治疗。 8.IMRT(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调强适形放射治疗是三维适形放疗的一种,要求辐射野内剂 量强度按一定要求进行调节,简称调强放疗。它是在各处辐射野与靶区外形一致的条件下,针对靶区三维形状和要害器官与靶区的具体解剖关系对束强度进行调节,单个辐射野内剂量分布是不均匀的但是整个靶区体积内剂量分布比三维适形治疗更均匀。 9.GCP(Good clinical practice):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临床试验所做的标准 化、规范化管理的规定。旨在保护受试者的安全、健康和权益,并保证临床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10.VEGF(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是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的肝素结合生长因 子,可在体内诱导血管新生。 11.TBI 12.NCCN(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每年发布的各种恶性肿瘤临床实 践指南,得到了全球临床医师的认可和遵循。NCCN作为美国21家顶尖肿瘤中心组成的非营利性学术组织,其宗旨是为在全球范围内提高肿瘤服务水平,造福肿瘤患者。

管理学原理论述题参考答案

管理学原理论述题参考答案 这是整理的管理学原理论述题参考答案,判断和名词解释可以按照提纲复习。?论述题?1。请谈谈你对企业管理的理解和体会。 答:企业管理就是为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而对企业的资源进行有效合理配置的手段。只要能保证经营目标的实现,就是最好的管理,企业管理是个很概括的概念!简单的说就是能让企业,以正常的模式运行!实现企业利润,?如何运用人才和宏观调控市场经济发展战略,让公司所有员工团结一致,互助友爱,积极向上,把公司的事当自己的事来做。爱岗敬业,尽职尽责。采纳一切对公司有利益的建议和批评,让公司在短期内成为规模。并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其实企业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作为企业管理者,如何用好自己手中的权利,对公司的发展至关重要.在现代社会,企业管理是一门学科.说穿了,企业管理就是用一种合理的方法,使员工即听从你的,而又对你没有反感,这其中的方法就是艺术.企业管理是一个很笼统的概念,它的领域很广泛,包括几个分支。如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质量管理等等。企业管理是先有了理,再有管。理即制度,管即措施.要想管理好企业,应先制定出合理的制度,然后再制定出措施,如员工违反的哪一条制度该怎么办,如何处置;企业管理目的就是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利润的同时使的顾客达到最高的满意度,就是通过合理组织协调机制,科学的管理机构和严密的规章制度,对于一个企业的人。财.物进行合理,科学,严密的生产经营活动,从而实现企业的经济利益,以及企业所需要达到的目的, 2。企业的目的是什么?谈谈你对企业宗旨的理解。P81-82?答,企业的目的是创造利润,并且寻求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企业的宗旨是关于企业存在的目的或对社会发展的某一方面应做出的贡献的陈述,有时也称为企业使命,企业宗旨不仅陈述了企业未来的任务,而且要阐明为什么要完成这个任务以及完成任务的行为规范是什么。一个良好的宗旨陈述应包括五方面的内容:1。应该明确企业是什么和希望成为什么;2。在战略上允许企业创造性地发展,而在战术上限制企业进行一些冒险行为;3.使本企业或机构有别于其他同类型的企业或机构;4。应指出作为评价企业现在和未来活动的框架;5.陈述应该准确明白,易于被整个企业或机构所理解。概括起来说,宗旨陈述应包括以下九个方面的内容:顾客,产品/服务,市场,技术,关注生存、增长和盈利,哲学,自我意识,对公共事业的关注和对企业内部职工的考虑。 3.管理者的工作与角色有哪些?P5,11?答:管理者工作在不同的岗位上(如监工、领班、部门负责人、行政官员、副总裁等),他们动用人员和资源来完成组织及其下属部门的工作任务。无论是在领班一级还是在高层经理一级,当我们讨论管理者时,总是集中于探讨共同的管理职责——确保通过许多人的努力,以实现较高的工作绩效。工作绩效的实现正是通过管理——计划、组织、领导以及控制资源的使用,以实现工作目标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正如管理学家亨利.明茨伯格所说的,当一位管理者是最重要的工作:“没有什么工作会比管理者的工作对我们的社会更为重要的了.正是管理者决定我们的社会机构能否为我们提供有效的服务,或者他们是否浪费我们的才能和资源." 管理者必须准备承担的角色包括3个类型。管理者的人际关系方面的角色包括与工作单位内部和外部人员的交往。信息方面的角色包括传播、接收和分析信息.决策方面的角色包括利用信息来进行决策、解决问题,或者把握机遇。?4。企业为什么要研究非正式组织?(你怎么看待组织中的小团体,小宗派)P112-113?每一种正式结构的背后都存在一种非正式结构。这是一种“影子"组织,由组织成员之间非正式的但往往是很重要的相互关系组成。 由于组织的复杂本质和对绩效要求的持续变化,非正式组织在完成必要工作方面很有帮助。通过非正式结构自然而然地自发联系,人们得以进入情感支持和产生友谊的人际关系网,以满足重要的社会需要。他们也从与其他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工作和任务的人的接触中获益。通过人们在工作日和各种非结构环境中的非正式接触,就可以进行有价值的学习和知识共享。?当然,非正式结构也有潜在的弱点。它们可能容易受到谣言的影响,传递不确切的信息,产生对变革的抵制,甚至转移重要目标的工作努力.那些感觉被排除在非正式群体之外的人会滋生不满情绪。?5.简述扁平化组织结构的特征。P120-123?答:现代的企业大都倾向于采用扁平组织结构?1。扁平结构的主要优点.?(1)节省管理费用开支.(2)高层领导可以较容易了解基层情况.(3)有利于促进基层管理人员的成长。(4)有利于提高决策的民主化程度。(5)纵向沟通联系渠道缩短,可以加快信息传递速度和减少信息失真.

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各章节)

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 1.基本病理过程:多种疾病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结构的变化。如水肿,缺氧,休克 2.疾病概论(总论):疾病的概念、概括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普遍规律和机制。 3.健康:是指没有疾病和病痛,而且在躯体、精神和社会上都处于完好状态。 4.疾病:是指在病因的作用下,机体自稳态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过程,并出现一系 列功能、代谢、形态结构以及社会行为的异常。 5.病因:病因学中的原因是直接引起疾病并赋予该疾病以特征的因素,常被称为病因。 6.条件:是指在原因的基础上影响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通常包括机体的内在因素 和影响疾病发生、发展的外部因素。 7.死亡:是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性停止。临床死亡的标志: 心跳停止、呼吸 停止、各种反射消失 8.脑死亡:枕骨大孔以上全脑功能的永久性停止。脑死亡的判定标准:颅神经反射消 失、不可逆性昏迷、大脑无反应性、自主呼吸停止、无自主运动、脑电波消失、脑 血液循环完全停止。脑死亡的意义有利于判定死亡时间、确定终止复苏抢救的界线、为器官移植创造条件。 ~ 1.脱水:体液容量明显减少。 2.高渗性脱水:细胞外液量减少,失水多于失钠,血清[Na+] >150mmol/L,血浆渗透压> 310mOsm/L为低容量性高钠血症。 3.低渗性脱水:细胞外液量减少,失钠多于失水,血清[Na+] < 130mmol/L,血浆渗透 压< 280mmol/L为低容量低钠血症 4.等渗性脱水:水钠等比例丢失,细胞外液量减少,细胞内液量减少不明显,血清[N a+] 仍维持在130- 150mmol/L,血浆渗透压280-310mmol/L,为正常血钠性容量不足。 5.水中毒:过多的液体在体内潴留,细胞内液量增加,体液增多伴低钠血症,血清[Na +] < 130mmol/L,血浆渗透压< 280mmol/L。为高容量性低钠血症,多因水潴留所 致,通常无钠的过度丢失。 6.低钾血症:血清钾浓度低于L的状态,体钾总量减少被称为缺钾或钾丢失。 7.高钾血症:血清钾浓度高于L的状态,一般将血清钾浓度高于l者成为轻度高钾血 症,高于7mmol/l者为重度高钾血症。 8.低镁血症:血清镁低于l。高酶血症:血清镁高于l 9.水肿:过多的体液在组织间隙或体腔中积聚的病理过程。体腔中体液积聚被称为积 水。心性水肿是指心力衰竭诱发的水肿。肾性水肿是因肾原发性疾病引起的全身性 水肿。原发于肝病的体液异常积聚被称为肝性水肿。肺间质中有过量体液积聚和/ 或溢入肺泡腔的病理现象被称为肺水肿。脑组织的液体含量增多引起的脑容量和容 量增加为脑水肿。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