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三阿司匹林原料药及片剂的检验在研究阿司匹林片的检验方法

案例三阿司匹林原料药及片剂的检验在研究阿司匹林片的检验方法
案例三阿司匹林原料药及片剂的检验在研究阿司匹林片的检验方法

案例三阿司匹林原料药及片剂的检验

在研究阿司匹林片的检验方法前,首先对其结构及理化性质进行分析,以找到检验方法的依据。

一、阿司匹林结构及理化性质

1.结构

OCOCH3

COOH

2.理化性质

阿司匹林为固体,具有一定的熔点。在水中微溶或几乎不溶,而能溶于乙醇、乙醚、三氯甲烷等有机溶剂中,根据溶解行为的差异可作为供试品溶液

的配制或含量测定时滴定介质选择的依据。

(1)酸性:阿司匹林的结构中具有羧基,pKa=3.49水溶液显酸性,并能

与碱发生中和反应。

(2)具有酚羟基:阿司匹林结构中都具有潜在的酚羟基,可与铁盐试液

作用显色。可用于鉴别试验。

(3)具有酯结构:阿司匹林结构中具有酯结构,在碱性条件下可水解产

生酚羟基和羧酸盐。

二、阿司匹林原料药及片剂的检验方法

(一)鉴别

1.与铁盐的反应

此反应为芳环上酚性羟基的反应。水杨酸及其盐在中性或弱酸性条件下(pH=4~6),与三氯化铁试液反应,生成紫堇色配位化合物。但在强酸性

溶液中配位化合物分解。

2.水解反应

阿司匹林与碳酸钠试液加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水杨酸钠及醋酸钠,加入

过量的稀硫酸酸化后,析出白色水杨酸沉淀,并发生醋酸的臭气。水杨酸沉

淀物于100~105℃干燥后测定其熔点为156~161℃。

COOH

OCOCH3

+Na2CO3+CH3COONa+CO2

COONa

OH

+H 2SO 4+Na 2SO 4

22CH 3COONa+H 2SO 42CH 3COOH+Na 2SO 4

COOH

OH 6+4FeCl 3 Fe Fe+12HCl --2

3

)本反应极为灵敏,只需取稀溶液进行试验;若样品量大,产生颜色过深时,可加水稀释后观察。阿司匹林可在加热水解后与三氯化铁试液反应,呈紫堇色。

3.红外吸收光谱法

红外吸收光谱是由分子振动、转动能级的跃迁所产生的,它比紫外吸收光谱的专属性强。《中国药典》对有机药物原料多采用红外吸收光谱鉴别。测得供试品的红外光谱应应与标准对照品的红外光谱一致。

(二)特殊杂质检查

1

.阿司匹林的合成工艺:

ONa

COOH OH

COOH

OH COOH OCOCH 3+(CH 3CO)2O +CH 3

COOH + 2.检查

除了“炽灼残渣”和“重金属”的检查外,有以下特殊杂质的检查

项目。①溶液的澄清度检查碳酸钠试液中不溶物。不溶物杂质有未完全反应的酚类,或水杨酸精制时由于温度过高,产生脱羧副反应的苯酚,以及合成工艺过程中由副反应生成的醋酸苯酯、水杨酸苯酯和乙酰水杨酸苯酚等。这些杂质均不溶于碳酸钠试液,而阿司匹林可溶解。利用溶解行为的差异,由一定量阿司匹林在碳酸钠试液中溶解应澄清来加以控制。

②游离水杨酸生产过程中乙酰化不完全或贮藏过程中水解产生的水杨酸对人体有毒性,而且分子中酚羟基在空气中逐渐被氧化成一系列醌型有色

物质,如淡黄、红棕甚至深棕色,使阿司匹林成品变色。检查的原理是利用阿司匹林结构中无酚羟基,不能与高铁盐作用,而水杨酸则可与高铁盐作用呈紫堇色,与一定量水杨酸对照液生成的色泽比较,从而控制游离水杨酸的限量。该方法灵敏,可检出1μg水杨酸。

检查方法取本品0.10g,加乙醇1mL溶解后,加冷水适量使成50mL,立即加新制的稀硫酸铁铵溶液[取盐酸溶液(9→100)1mL,加硫酸铁铵指示液2mL后,再加水适量使成100mL]1mL,摇匀;30s内如显色,与对照液(精密称取水杨酸0.10g,加水溶解后加冰醋酸lmL,摇匀,再加水使成1000mL,摇匀;精密量取lmL,加乙醇1mL,水48mL,与上述新制的稀硫酸铁铵溶液1mL,摇匀)比较,不得更深。其限量为0.1%。

③易炭化物检查被硫酸炭化呈色的低分子有机杂质。炭化后如显色,与对照液(比色用氯化钴试液0.25mL,比色用重铬酸钾试液0.25mL,比色用硫酸铜试液0.40mL加水使成5mL)比较,不得更深。

(三)含量测定

1.直接滴定法阿司匹林中具羧基,在一定条件下与氢氧化钠反应。测定阿司匹林含量的反应式如下:

COOH COONa

OCOCH3+NaOH OCOCH3+H2O 《中国药典》(2005年版)阿司匹林的含量测定方法为:取本品约0.4g,精密称定,加中性乙醇(对酚酞指示液显中性)20mL溶解后,加酚酞指示液3滴,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0.lmol/L)滴定。每1mL的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0.1moL/L)相当于18.02mg的阿司匹林(C9H8O4)。

含量测定结果计算公式为:

式中V—样品消耗的氢氧化钠滴定溶液的体积,mL;

T—滴定度,mg/mL;

F—氢氧化钠滴定溶液的浓度校正因子;

W—待测药物的称样量,g。

2.返滴定法阿司匹林片和阿司匹林肠溶片中除了加入少量酒石酸或枸

橼酸稳定剂外,制剂工艺过程中也可能有水解产物(如水杨酸、醋酸)产生,

因此不能采用直接滴定法,而采用先中和与供试品共存的酸,再将阿司匹林

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后测定,由于测定分两步进行,故称为两步滴定法。

取本品10片,精密称定,研细,精密称取适量(含阿司匹林约0.3g),

置于锥形瓶中,加入中性乙醇(对酚酞指示液显中性)20mL,振摇,使阿司匹

林溶解,加酚酞指示液3滴,滴加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0.1mol/L)至溶液

显粉红色。于上述溶液中,再精密加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0.1mol/L)40mL,

置于水浴上加热15min并不断振摇,迅速放冷到室温,用硫酸标准滴定溶液(0.05mol/L)滴定,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每1mL的氢氧化钠标

准滴定溶液(0.1mol/L)相当于18.02mg的阿司匹林。反应为:

COONa

OCOCH3+NaOH+CH3COONa

2NaOH+H2SO4Na

SO4+2H2O

2

式中V0—空白试验试验消耗硫酸滴定溶液的体积,mL;

V—回滴消耗硫酸滴定溶液的体积,mL;

T—硫酸滴定溶液的滴定度,mg/mL;

W—待测药物的称样量,g。

三、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发现,阿司匹林原料药与其片剂的检验方法是不同的,比如,鉴别实验中,需要将制剂时引入的辅料等干扰因素除去,然后再按照原料药的检查方法进行检查。含量测定时,两者采用了不同的方法,原料采用的是直接酸碱滴定法,片剂采用的是二步酸碱滴定法,原因是在片剂制剂中引入的辅料不允许采用直接酸碱滴定法,会干扰实验结果。由此可以看出,在进行原料药及其制剂的分析时,原料测定方法要求选择具有较高的准确度的方法,而制剂的测定方法要求侧重于具有较高的专属性。

小药片阿司匹林的十大妙用

小药片阿司匹林的十大妙用 阿司匹林除了可以治疗头痛以外,在生活中也有让你意想不到的妙用,我们不妨了解一下。 1、去头屑:把两片阿斯匹林捣碎放入洗发水中,使用这种混合洗发水洗头后,头屑会逐渐减少。 2、治疗粉刺:将片剂的阿司匹林捣碎成粉末,之后用清水调匀,敷在粉刺上2分钟左右后清洗,粉刺将从脸上快速消失。 3、保持插花的新鲜:从花店里买来鲜花后,在花瓶的清水中放入两片阿司匹林,便可保持鲜花常开不败。 4、祛除血渍:将阿司匹林捣碎后用清水调成阿司匹林溶液,之后用该溶液洗衣,衣物上的血渍即可轻松祛除。 5、除老茧:手脚等部位的老茧是不是让你觉得难看,可以用6片阿司匹林捣碎,然后与半匙“清水+柠檬汁”混合,将混合物敷在老茧处,用温热布包好,15分钟后摩擦生茧部位即可轻松除茧。

6、消灭真菌:将阿司匹林粉末与爽身粉混合,之后将其敷在真菌滋生处,每天两次可以有效消灭真菌。 7、活化土壤:在植物的土壤上喷洒少量阿司匹林溶液可消灭土壤与植物争抢养分的真菌,但要注意不可过量。 8、遮住吻痕:如果爱人不小心把吻痕留在身上,在吻痕处抹点阿司匹林溶液后,用眼药水清洗剂可清除较浅的痕迹。 9、治疗蚊虫叮咬:被蚊虫叮咬后,用阿司匹林溶液擦在伤处,可以消肿。 10、祛疣:疣(俗称瘊子)是很恼人的皮肤累赘,将阿司匹林捣碎后敷在疣上,然后用胶布贴住,经过一段时间,疣会慢慢消失

阿司匹林防治五种病 (一)失眠:据报道,阿司匹林对偶发性失眠有良佳效果。这是因 为本品具有延迟性镇静和 催眠的作用。因此,每晚睡前口服50毫克肠溶阿司匹林, 对偶发生失眠的老人可获良效。 (二)心肌梗死及脑中风:阿司匹林是一种重要的抗血小板和抗血 栓药。每日定时长期小剂 量(25~50mg)口服本品,可预防心 肌梗死和中风。因本品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减少血栓形成之作用。 (三)糖尿病:本品能增加体内胰岛素的含量,促进内源性胰岛素 释放和肝糖元合成,遏制肠 内吸收葡萄糖,使机体组织对葡萄糖的吸收增加,从而阻止血 小板凝集和ADP(二磷酸腺苷) 的释放,降低空腹血糖水平,改善患者的糖耐量。 (四)白内障:每日口服小剂量50毫克的肠溶阿司匹林,可延缓和预防老年白内障的形成,可使部分病人避免手术。而阿司匹林能延迟和抑制晶状体蛋白变性,预防和延缓白内障的形成。

阿司匹林的多种作用

阿司匹林的多种作用 阿司匹林除了治疗头痛以外, 在生活中也有让你意想不到的妙用, 我们不妨了解一下。 1、去头屑:把两片阿斯匹林捣碎放入洗发水中,使用这种混合洗发水洗头后,头屑会逐渐减少。 2、治疗粉刺:将片剂的阿司匹林捣碎成粉末,之后用清水调匀,敷在粉刺上2分钟左右后清洗,粉刺将从脸上快速消失。 3、保持插花的新鲜:从花店里买来鲜花后,在花瓶的清水中放入两片阿司匹林,便可保持鲜花常开不败。 4、祛除血渍:将阿司匹林捣碎后用清水调成阿司匹林溶液,之后用该溶液洗衣,衣物上的血渍即可轻松祛除。 5、除老茧:手脚等部位的老茧是不是让你觉得难看,可以用6片阿司匹林捣碎,然后与半匙“清水+柠檬汁”混合,将混合物敷在老茧处,用温热布包好,15分钟后摩擦生茧部位即可轻松除茧。 6、消灭真菌:将阿司匹林粉末与爽身粉混合,之后将其敷在真菌

滋生处,每天两次可以有效消灭真菌。 7、活化土壤:在植物的土壤上喷洒少量阿司匹林溶液可消灭土壤与植物争抢养分的真菌,但要注意不可过量。 8、遮住吻痕:如果爱人不小心把吻痕留在身上,在吻痕处抹点阿司匹林溶液后,用眼药水清洗剂可清除较浅的痕迹。 9、治疗蚊虫叮咬:被蚊虫叮咬后,用阿司匹林溶液擦在伤处,可以消肿。 10、祛疣:疣(俗称瘊子)是很恼人的皮肤累赘,将阿司匹林捣碎后敷在疣上,然后用胶布贴住,经过一段时间,疣会慢慢消失. 阿司匹林防治五种病 (一)失眠:据报道,阿司匹林对偶发性失眠有良佳效果。这是因为本品具有延迟性镇静和催眠的作用。因此,每晚睡前口服50毫克肠溶阿司匹林,对偶发生失眠的老人可获良效。 (二)心肌梗死及脑中风:阿司匹林是一种重要的抗血小板和抗血栓药。每日定时长期小剂量(25~50mg)口服本品,可预防

阿司匹林说明书

通用名称:阿斯匹林 发音(“?sp?rin): 商品名:Aspent,Aspicot, Aspin, Colsprin-100, Cotasprin, Ecosprin, E-prin, GR.ASA-50, Loprin-75, Loprin-DS,Lowdose Aspirin, Mazoral,Myosprin, Otaspirin 为什么规定: 1.阿司匹林缓解轻度至中度疼痛。 2.降低发热,发红,肿胀。 3.防止血液凝固。 4.它是用来缓解造成许多健康问题包括头痛,感染,和关节炎。 当它被采取: 1.经常采取非处方阿司匹林。 2.照标签和包装上的说明。 3.如果你的医生开阿司匹林给你,你就会收到应该吃多少多少的具体说明。 4.如果你服用阿司匹林治疗关节炎等慢性疾病,你必须仔细按医生规定的时间表。 5.与你的医生保持联系。 如何应该采取: 1.阿司匹林以栓剂,胶囊,常规的涂布,缓释片,咀嚼片,泡腾片的形式出现。 2.如果普通的阿司匹林片造成了很坏的味道在喉咙或烧灼感,试着用衣片,避免这些问题。 3.定期,涂上,并延长阿司匹林缓释片和胶囊应在饭后水或牛奶或一杯吞下,避免肠胃不适。 4.阿司匹林片咀嚼片可以咀嚼,粉碎,溶解在液体中,或整个吞下;服用这些药片后应该立即喝一杯水,牛奶或果汁。 5.阿司匹林口服液的形式可通过根据包装上的说明准备溶解泡腾片。 6.要在直肠内插入一个阿司匹林栓,按照以下步骤:a)取出包装物。b)在水中浸栓剂的尖端。c)躺在左侧,并提高你的右膝盖到你的胸部d)使用你的手指,将栓插入直肠,儿童约1 / 2和成人约1英寸到英寸。把一会儿,约15分钟后你可以站起来。彻底清洗你的双手,恢复你的正常活动。 特殊指令: 1.孩子们不应因为流感或水痘相关发烧阿司匹林,因为这样已经有严重的疾病,被称为瑞氏综合征有关。 2.成人不应该服用阿司匹林疼痛超过十多天(儿童五天)而没有咨询医生。 3.阿司匹林不应该采取对高热的成人或儿童,发热持续时间超过三天,或反复发热而没有医生监督。 4.在24小时内不要给孩子服用超过剂量,除非医生这样做。 5.如果你错过的剂量,记住错过的剂量,并以它重新规定的时间表。 副作用: 1.尽管阿司匹林的副作用不常见,但它们可能发生。 2.恶心、呕吐、胃痛、消化不良、胃酸过多是常见的。饭后服用阿司匹林后,送服一杯水或牛奶。如果这些影响继续下去,请联系你的医生。 3.耳鸣、便血或黑便、喘息、呼吸困难、头晕、精神错乱和嗜睡是罕见的。停止

阿司匹林一级预防讨论

小剂量阿司匹林应常规用于高血压伴较高心血管风险患者的一 级预防 阿司匹林应用于临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至今仍是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解热镇痛、抗炎和抗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药物。尽管阿司匹林在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二级预防方面的作用已经得到充分 肯定,但在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方面的争议一直存在。最近,美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公布的不支持阿司匹林用于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的建议,让这一话题再一次引起了关注。 1945年辛格在做扁桃体切除用阿司匹林止痛时发现出血难止从而证明了阿司匹林可影响凝血过程。1971年英国药理学家约翰.范恩首次揭示阿司匹林抗血栓作用的机制,并因此获得诺贝尔医学奖。1988年的英国男性医师试验就显示阿司匹林组总死亡率下降10%。1989年的内科医师健康研究(PHS)纳入22071名美国健康男性医生,平均随访60.2个月。结果显示,阿司匹林组(325 mg,隔日1次)首次心肌梗死的发生下降44%,致死性心肌梗死的发生下降66%,糖尿病患者首次心肌梗死的发生下降61%,被认为是阿司匹林一级预防的里程碑研究。2005年女性健康研究(WHS)纳入39876名年龄≥45岁的美国健康女性医务工作者,平均随访10.1年。结果显示,小剂量阿司匹林(100 mg,隔日1次)显著降低缺血性卒中发生危险(24%),还可降低65岁以上老年女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糖尿病亚组脑卒中的减少更为明显。同时,阿司匹林组出血性卒中和胃肠道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安慰剂组无显著差异。这一研究充分肯定了阿司匹林

对女性人群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作用。至此,阿司匹林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作用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可,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推广应用。 但是,2009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年会公布的阿司匹林治疗无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试验(Aspirin for Asymptomatic Atherosclerosis trial,AAA)。入选ABI≤0.95且无动脉硬化症状的英国患者3350例,随机分为阿司匹林100mg/d组和安慰剂组,两组基本特征相似,访随8.2年。结果显示主要及次要终点心血管事件无降低,而各类出血事件则有所增加,但无统计学差异。2009年5 月发表在《Lancet》杂志上的ATT研究荟萃分析共纳入BMD(英国男性医师研究)、PHS(内科医师健康研究)、TPT(血栓形成预防研究)等6项一级预防研究,结果显示阿司匹林一级预防减少严重心血管事件12%(HR 0.88;95%CI,0.82-0.94),其中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减少1/5,出血事件增加(HR 1.54;95%CI,1.30-1.82)。2012年欧洲心血管疾病预防临床实践指南指出,现有证据显示对于无明显心血管疾病人群应用阿司匹林进行一级预防弊大于利。 故而近年来,美国糖尿病学会、美国心脏学会和美国心脏病学院均倡议,糖尿病患者中阿司匹林的应用标准应更严格,即仅限于﹥50岁男性和﹥60岁女性且伴≥1个额外主要危险因素时才考虑使用阿 司匹林进行CVD一级预防。2014年5月,FDA称因现有证据审查显示不支持阿司匹林常规用于心肌梗死和卒中的一级预防。2014年美国心脏协会年会上公布的JPPP(Japanese Primary Prevention Project)研究,在日本47个地区的1007个诊所开展,共纳入了14,464

阿司匹林抵抗的产生机制与防治探讨

阿司匹林抵抗的产生机制与防治探讨 阿司匹林是一种非甾体类型的抗炎药,临床上使用的时间已经持续了很多年,但是对于阿司匹林的临床应用以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仍未中断。阿司匹林在最初时被用于抗炎、解热以及镇痛,随着人们对阿司匹林研究的深入,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的二级预防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阿司匹林的运用降低了25%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而在临床治疗上还是有5%~60%的疾病患者在正常服用完阿司匹林之后仍然不能对血小板的抑制有着较好的效果,通常称这种现象为阿司匹林抵抗(AR)。以下本文将对阿司匹林抵抗的产生机制以及防治进行深入探讨。 标签:阿司匹林;抵抗 1阿司匹林抵抗产生的可能机制 1.1AR和环氧化酶二者之间的关系 环氧化酶(COX)含有环氧化酶1(COX-1)和环氧化酶2(COX-2)两种不同的异构体。COX是前列腺素与花生四烯酸生成血栓素A2两者之间在合成过程中的重要限速酶。血小板效应的形成主要是COX-1失活,同时血栓素A2的合成被失活状态的COX-1抑制。许多学者在对阿司匹林抵抗(AR)的研究是很注重COX-2方面的[1]。在人体的血管内皮细胞、血小板以及平滑肌细胞之中有很多COX-2,细胞因子可以激活诱导作为诱导酶的COX-2,同时,在多种病理的状况下作用有所增强,也是PGH2产生的另外一种途径。即便是接受了阿司匹林的治疗,COX-2之中产生的PGH2也可以恢复血小板从而生成TXA2的能力,一定程度上也能提高TXA2合成能力,进而对血小板的聚集进行诱导。基本上不同患者的COX-2的表达情况不太相同,而且在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炎性细胞也存在COX-2,例如巨噬细胞以及单核细胞。当有炎症进行刺激的时,COX-2可以增强10倍甚至20倍的有核细胞表达[2]。一般情况下,阿司匹林对COX-1的抑制作用较强,一般是COX-2的170倍,所以阿司匹林在对TXA2的抑制量需要达到TXA2总量的90%以上才能有利发挥自身抗血栓的作用,这种情况很可能是血液中血小板具有较高的COX-2含量的患者产生AR的一种机制。 1.2几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一般在心血管事件二级预防治疗中,患者不仅仅会使用阿司匹林,同时还会使用降糖药、其他非甾体类型的抗炎药以及降脂药,通常情况下这几种药物往往会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在以前对非甾体类型的布洛芬研究中发现,布洛芬可以很大程度上对COX-1进行阻滞,进而使AR产生,但是最近一项新的研究则否认了以前的观点——布洛芬与安慰剂在同时对血栓素B2抑制方面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因此,必须对以下问题进行研究:(1)在心血管事件二级预防治疗之中,不仅仅要使用阿司匹林,基本上会使用多种药物;(2)相同的研究常常出现不同的研究结果,因此,要对研究的手段方法进行考察,同时也不可忽视群体之间特征和差异。

阿司匹林“抵抗”及处理策略

阿司匹林“抵抗”及处理策略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刘靖 一、阿司匹林是心脑血管疾病预防及治疗的基石 心脑血管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已形成流行趋势,极大程度地威胁公众健康,并带来严重的社会负担。50年代末至今,我国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上升了4倍,占全年死亡人口的1/3。据估计,每年由此造成的医疗费用,心肌梗死和脑卒中分别高达19亿和196亿元。因此,积极控制危险因素,选用安全、有效、经济的药物,是减少死亡、降低医疗费用的关键。WHO指南指出,心脑血管病的预防应以所有人群和高危人群相结合的策略。简单有效的预防方法,包括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就可以控制50%的致死或致残率。 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作用被发现至今已近40年,大量的研究奠定了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中的基石地位。新近的抗栓试验协作组(ATC)汇总分析显示,阿司匹林使心肌梗死、脑卒中等高危患者的血栓性血管事件和非致死性卒中分别减少四分之一,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减少三分之一,血管性死亡减少六分之一。阿司匹林的抗栓效果显而易见。然而仍有部分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会出现血管事件。针对这种现象,一些学者提出了阿司匹林“抵抗” (Aspirin Resistance)的概念。

二、阿司匹林“抵抗”的定义 阿司匹林“抵抗”,又被称为“耐药”或“治疗反应变异”等,目前尚无确切而统一的定义。阿司匹林“抵抗”通常用来描述如下两种现象。一是服用阿司匹林不能预防缺血性血管事件的发生,被称作“临床阿司匹林抵抗”。根据ATC的数据,其发生率估计在 10.9%~17.3%之间。阿司匹林“抵抗”也被描述为针对一种或多种血小板功能试验,阿司匹林无法产生预期效应,如抑制血栓素的生物合成等,被称作“生化阿司匹林抵抗”。根据不同的研究人群和所采用的血小板功能测定方法,其发生率估计在5%~20%之间。 关于阿司匹林“抵抗”的实验室检测,目前尚无公认的方法。主要采用测定皮肤出血时间、光镜下检测或采用血小板功能分析仪PFA-100检测血小板聚集力及通过尿中的血栓素排泄产物反映体内血栓素生成情况等,但由于特异性、敏感性、与临床的相关性不确定,以及可重复性差等原因,未广泛应用于临床。 大家比较关注“临床”与“生化”阿司匹林“抵抗”之间有无关联。实际上,针对这一问题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迄今为止,仅有2002年Eikelboom和2003年Gum等报道的两项研究显示阿司匹林“抵抗”与临床预后有一定的关系。这两项研究中,前者是回顾性研

拜阿司匹林肠溶片说明书

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说明书 【功效主治】 解热镇痛。 【药理作用】 ①镇痛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及其他能使痛觉对机械性或化学性刺激敏感的物质(如缓激肽、组胺)的合成,属于外周性镇痛药。但不能排除中枢镇痛(可能作用于下视丘)的可能性; ②抗炎作用:确切的机制尚不清楚,可能由于本品作用于炎症组织,通过抑制前列腺素或其他能引起炎性反应的物质(如组胺)的合成而起抗炎作用。抑制溶酶体酶的释放及白细胞趋化性等也可能与其有关; ③解热作用;可能通过作用于下视丘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外周血管扩张,皮肤血流增加,出汗,使散热增加而起解热作用。此种中枢性作用可能与前列腺素在下视丘的合成受到抑制有关; ④抗风湿作用:本品抗风湿的机制,除解热、镇痛作用外,主要在于抗炎作用; ⑤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是通过抑制血小板的环氧酶,减少前列腺素的生成而起作用。【药物相互作用】 1.与其他非甾体抗炎镇痛药同用时疗效并不加强,因为本品可以降低其他非甾体抗炎药的 生物利用度。再则胃肠道副作用(包括溃疡和出血)却增加;此外,由于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加强,还可增加其他部位出血的危险。本品与对乙酰氨基酚长期大量同用有引起肾脏病变包括肾乳头坏死、肾癌或膀胱癌的可能。 2.与任何可引起低凝血酶原血症、血小板减少、血小板聚集功能降低或胃肠道溃疡出血的 药物同用时,可有加重凝血障碍及引起出血的危险。 3.与抗凝药(双香豆素、肝素等)、溶栓药(链激酶、尿激酶)同用,可增加出血的危险。 4.尿碱化药(碳酸氢钠等)、抗酸药(长期大量应用)可增加本品自尿中排泄,使血药浓度下 降。但当本品血药浓度已达稳定状态而停用碱性药物,又可使本品血药浓度升高。 5.尿酸化药可减低本品的排泄,使其血药浓度升高。 6.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的降糖效果可因与本品同用而加强和加速。 【不良反应】 一般用于解热镇痛的剂量很少引起不良反应。长期大量用药(如治疗风湿热)、尤其当药物血浓度〉200μg/ml时较易出现不良反应。血药浓度愈高,不良反应愈明显。 (1)常见的有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或疼痛(由于本品对胃粘膜的直接刺激引起)等胃肠道反应(发生率3%~9%),停药后多可消失。长期或大剂量服用可有胃肠道出血或溃疡。

阿司匹林肠溶片说明书

阿司匹林肠溶片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阿司匹林肠溶片?英文名称:AspirinEnteric-coated Tablets?商品名称:阿司匹林肠溶片 成份: 主要成份:阿司匹林 适应症: 阿司匹林对血小板聚集得抑制作用,因此阿司匹林肠溶片适应症如下: 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疑似患者得发病风险 预防心肌梗死复发 中风得二级预防 降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及其继发脑卒中得风险 降低稳定性与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得发病风险 动脉外科手术或介入手术后,如经皮冠脉腔内成形术(PTCA),冠状动脉旁路术(CABG),颈动脉内膜剥离术,动静脉分流术 预防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与肺栓塞 降低心血管危险因素者(冠心病家族史、糖尿病、血脂异常、高血压、肥胖、抽烟史、年龄大于50岁者)心肌梗死发作得风险。 规格: 100mg

用法用量: 用法:口服、肠溶片应饭前用适量水送服。 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疑似患者得发病风险:建议首次剂量300mg,嚼碎后服用以快速吸收。以后每天100-200mg。 预防心肌梗死复发:每天100—300mg。 中风得二级预防:每天100-300mg。 降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及其继发脑卒中得风险:每天100—300mg。 降低稳定性与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得发病风险:每天100-300mg。 动脉外科手术或介入手术后,如经皮冠脉腔内成形术(PTCA),冠状动脉旁路术(CABG),颈动脉内膜剥离术,动静脉分流术:每天100-300mg。 预防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与肺栓塞:每天100-200mg。 降低心血管危险因素者(冠心病家族史、糖尿病、血脂异常、高血压、肥胖、抽烟史、年龄大于50岁者)心肌梗死发作得风险:每天100mg。 不良反应: 所列出得药物不良反应(ADRs)就是基于所有阿司匹林制剂(包括短期与长期口服治疗)得上市后自发报告,因此无需按照CIOMSⅢ频率类别进行组织。 上、下胃肠道不适,如消化不良、胃肠道与腹部疼痛。罕见得胃肠道炎症、胃十二指肠溃疡。非常罕见得可能出现胃肠道出血与穿孔,伴有实验室异常与临床症状。 由于阿司匹林对血小板得抑制作用,阿司匹林可能增加出血得风险、 已观察到得出血包括手术期间出血,血肿,鼻衄,泌尿生殖器出血,牙龈出血。也有罕见至极罕见出血得报道,如胃肠道出血、脑出血(血压控制不良得高血压患者与,或与抗凝血药台用),可能威胁生命。急性或慢性出血后可能导致贫血,缺铁性贫血(如隐性得微出血),伴有实验室异常与临床症状,例如虚弱,苍白,低血压。

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预防与治疗作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a29327617.html, 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预防与治疗作用 作者:王克志 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3年第28期 【摘要】阿司匹林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解热镇痛药,口服后易吸收,在临床上被广泛用于发热、头痛、神经痛、肌肉痛、风湿热、急性风湿性关节炎等的治疗。随着阿司匹林的广泛应用,人们发现它还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用于预防和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肺梗塞、脑血栓形成,被临床大量应用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改善疾病发生后的预后和复 发,本文就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预防与治疗作用作简要的综述。 【关键词】阿司匹林;心脑血管疾病;预防治疗 阿司匹林是应用最早、最广和最普通的解热镇痛药抗风湿药,是《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列入的品种也是其他药物的中间体。随着阿司匹林的广泛运用,人们还发现它在体内具有抗 血栓的作用,能抑制血小板的释放反应,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临床上用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陈韵岱教授表示“阿司匹林对于高危人群的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如脑卒中、心梗等都有很好的作用。抗血小板治疗对于心血管事件的一级预防是必 要的。”临床试验表明,应用阿司匹林可使心肌梗死、脑卒中等高危患者的血栓性血管事件和非致死性卒中分别减少1/4、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减少1/3、血管性死亡减少1/6[1]。下面对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预防与治疗中的作用作简要的概述。 1 作用机制 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心脑血管疾病呈现快速增长趋势,每13 s就有一名心脑血管病患者逝去,每22 s就有一名病患丧失工作能力。心脑血管病位列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首位,严重威胁大众健康。血栓形成 是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病基础,可引起心肌梗死、脑卒中、心绞痛等,血小板聚集是血栓形成的核心步骤。花生四烯酸代谢过程生成的PG类产物中, TXA可诱导血小板的聚集,而PGI 可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二者是一对天然的拮抗剂。阿司匹林可抑制环氧酶,减少PG类的生 物合成,使得PGI和TXA的生成都减少,而在小剂量时,可以显著减少TXA而对PGI水平无明显影响,阿司匹林阻止血小板聚集,而血小板聚集是血栓形成的第一步,第一步无法发生,也就不会发生第二步。此外,阿司匹林还通过包括影响纤维蛋白形成、促纤溶活性等途径抑制血栓形成,产生抗血栓形成作用。因而,小剂量阿司匹林能够降低心肌梗死、卒中发病以及死亡的风险,因此,往往用于预防和治疗血栓形成性疾病。在医学界,基于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预防中的一级和二级作用,一致公认为它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基石。 2 阿司匹林与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

阿司匹林说明书

阿司匹林肠溶片说明书
2007年06月12日
请 仔 细 阅 读说 明 书并 在 医 师指 导 下 使用 【药 品 名称 】 通用 名 :阿 司 匹林 肠 溶片 英 文 名 : As pir in Ent eri c -c oat ed Tab let s 汉 语 拼 音 : Asi pil in Cha ngr ong Pi an 【 成 份 】 本 品 主 要 成 份 及 其 化 学 名 称 为 : 2 -( 乙 酰 氧 基 ) 苯 甲 酸 。 其结 构 式为 :
分 子 式 为 : C 9H8 O4
分 子 量 为 : 180 .16
【 性状 】 本品 为 肠溶 衣 片,除去 包 衣后 显 白色 . 【 适 应 症 】 本 品 为 非 甾 体 抗 炎 药 。 临 床 可 用 于 下 列 情 况 。 1、 镇痛 、 解热 : 可缓 解 轻度 或 中度 的 疼痛 , 如头 痛 、牙 痛 、神 经 痛 、肌 肉 痛及 月 经 痛, 也 用于 感 冒和 流 感等 退 热。 本 品仅 能 缓解 症 状, 不 能 治疗 引 起疼 痛 和 发 热 的 病 因 , 故 需 同 时 应 用 其 他 药 物 对 病 因 进 行 治 疗 。2 、 抗 炎 、抗 风 湿 : 为 治 疗 风 湿 热 的 常 用 药 物 ,用 药 后 可 解 热 、 使 关 节 症 状 好 转 并 使 血 沉 下 降 , 但不 能 去除 风 湿热 的 基本 病 理改 变 ,也 不 能治 疗 和预 防 心 脏损 害 及其 他 合 并症 。3、 关 节 炎: 除 风湿 性 关节 炎 外, 本 品也 用 于 治疗 类 风湿 关 节炎 , 可改 善 症状 , 但须 同 时进 行 病因 治 疗。 此 外, 本 品也 用 于 骨关 节 炎、 强 直 性脊 柱 炎、 幼 年型 关 节炎 以 及其 他 非风 湿 性炎 症 的骨 骼 肌 肉疼 痛 ,也 能 缓 解 症 状 。 但 近 年 在 这 些 疾 病 已 很 少 应 用 本 品 。 4、 抗 血栓 : 本品 对 血小 板
聚集 有 抑制 作 用, 可 防止 血 栓形 成 ,临 床 用于 预 防一 过 性 脑缺 血 发作 、 心 肌梗 死 、心 房 颤动 、 人工 心 脏瓣 膜 、动 静 脉瘘 或 其他 手 术 后的 血 栓形 成 。 也 可 用 于 治 疗 不 稳 定 型 心 绞 痛 。 5、 儿 科 用 于 皮 肤 粘 膜 淋 巴 结 综 合 症 ( 川 崎 病) 的 治疗 。 【 规 格 】 25 mg 【 用 法用 量 】1.成 人 常用 量 口 服 。 ① 解 热 、 镇 痛 , 一 次 0.3 -0. 6g , 一 日 3次 , 必 要 时 每 4 小 时 1次 。 ② 抗 风 湿 , 一 日 3-6 g , 分 4次 口 服 ; ③ 抑 制 血 小 板 聚 集 则 应 用 小 剂 量 , 如 每 日 8 0mg -30 0mg( 4~ 12 片 ) 一 日 1次 。 ④ , 治 疗 胆 道 蛔 虫 病 , 一 次 1g , 一 日 2-3 次 , 连 用 2 -3 日 ; 阵 发 性 绞 疼 停 止 24 小 时 后 停 用 , 然 后 进 行 驱 虫 治 疗 。 2. 小 儿 常 用 量 口 服① 解热 、 镇痛 , 每

阿司匹林精准治疗指南

阿司匹林的精准治疗20150425 阿司匹林单药,用于心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联用,用于预防心脑血管支架血栓的发生等。

一、阿司匹林基因位点: 1、GPIIIaPlA1/A2 2、PEAR1 3、PTGS1 4、GP1BA 5、GSTP1 6、LTC4S 二、警告: 1、LTC4S:AC、CC基因型,使用阿司匹林发生荨麻疹的风险较高。建议不用阿司匹林。 2、GSTP1:GG和AG型,使用阿司匹林,消化道出血风险较高,建议不用阿司匹林。 3、易出血人群,消化系统溃疡史,活动性消化性溃疡,肝肾功能衰竭,痛风患者禁用阿司匹林 4、妊娠期后三个月禁用。 5、同时使用其他非甾体抗炎药物,激素类药物,大剂量维生素C会加重粘膜刺激造成出血等不良反 应。 6、服药期间禁止饮酒或摄入酒精。 三、出具个体化治疗报告时,还应注意: 阿司匹林个体化治疗,在临床常面临以下情况: 报告结尾,还应写明以下两点: 1、应关注药物相互作用等因素的影响。 2、本结论仅根据基因检测结果和循证医学证据得出,具体用药方案,尚需结合患者血小板反应等 具体情况综合判断。

四、阿司匹林单药个体化治疗建议(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 1、在无阿司匹林抵抗的前提下,可使用常规剂量阿司匹林治疗,但需高度关注出血风险。尤其是 消化系统出血(应根据既往史、GSTP1基因及临床反应判断)。 2、如存在出血高危因素(如既往出血史、GSTP1基因的GG和AG型、严重贫血、血小板数量和功能降 低、低白蛋白血症或低凝血因子血症者),则: (1)换用其他抗血小板药物,如氯吡格雷(但需关注不同基因型对氯吡格雷药效的影响),或换用双嘧达莫; (2)联合使用增强胃黏膜屏障功能的药物,如米索前列醇等或使用H2受体阻断剂如法莫替丁或PPI类药物(如患者使用氯吡格雷应建议使用雷贝拉唑)。 3、上述结论仅根据基因检测结果和循证医学证据得出,具体用药方案,尚需结合患者血小板反应等具体情况综合判断。 五、阿司匹林联合用药个体化治疗建议 (一)如基因未发生突变,可按正常剂量使用。 (二)如发生突变尤其为突变纯合型 1、GP IIIa Pl A2(T > C)CC基因型,行支架术后,其亚急性血栓事件发生率是TT型的5倍,需要增加阿司匹林剂量才能达到抗凝效果。但由于高剂量阿司匹林会增加出血风险,一旦出血,可能会被认为是用药不当,故首选建议换用标准剂量的双嘧达莫。若抗血小板强度不足,可加用西洛他唑,行双抗治疗。应联合使用增强胃黏膜屏障功能的药物,如米索前列醇等或使用H2受体阻断剂如法莫替丁或PPI类药物。建议同时关注血小板凝集等数据。(首选PPI类药物) 2、PEAR1 (G>A):GG等位基因对阿司匹林抗血小板应答好; GA型可使用单应密切关注血小板等检测,如抵抗,及时调整方案AA基因型,用阿司匹林心梗和死亡率高可换用双嘧达莫。如仍不能达到抗凝效果可加用西洛他唑进行双联治疗。 3、PTGS1(-842A>G):PTGS1:GG基因型,阿司匹林抵抗风险高(HR:10),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HR:2.55)。AG基因型风险中等应密切关注阿司匹林治疗效果;AA基因型阿司匹林较敏感,心血光事件发生率较低。如发生突变建议同上。 4、GP1BA:CC基因型,阿司匹林抵抗风增加;CT和TT型,抵抗风险降低。发生突变用药建议同上 5、GSTP1:GG和AG型,使用阿司匹林,消化道出血风险,是AA型的2.08倍如发生基因突变应在长期使用阿司匹林时应同时服用PPI类药物,以预防消化系统出血。 6、LTC4S:AA基因型,使用阿司匹林发生荨麻疹的风险较AC,CC型低。突变患者应注意药源性皮疹的发生。 六、个体化建议格式及顺序 1. 首先确定患者基因类型,个体情况如年龄,病史,出血风险等等。综合评判患者阿司匹林应答水平如何,如上述“五(二)之1、2、3、4”项中有突变型,则首选建议更换双嘧达莫进行抗凝治疗,如使用阿司匹林建议上调100-200mg但应注意出血风险,可配伍PPI等药物进行消化系统粘膜保护。 2.确定患者5 6项中的出血风险及皮疹风险。如出血高风险即使正常剂量长期使用仍应建议配伍PPI 类等药物或提示患者高度关注出血风险。 3.确认患者服药期间不服用其他造成不良反应的药物或服用其他易造成出血的抗血凝类药物。 4.在治疗期间检测血小板聚集率或血栓弹力图来进一步评价抗血小板疗效。高危患者应较普通患者缩短血液检测间隔,以确定治疗效果。 5、上述结论仅根据基因检测结果和循证医学证据得出,具体用药方案,尚需结合患者血小板反应等具体情况综合判断。

Bayer Aspirin Regimen 阿司匹林 使用说明书

Bayer Aspirin Regimen 低剂量阿司匹林81毫克 Bayer Aspirin Regimen 低剂量阿司匹林主要用于暂时缓解头痛或全身酸痛,或为医生建议用药。该药为医生建议的常用类药。 Bayer Aspirin Regimen 81毫克低剂量阿司匹林只含有正常剂量阿司匹林的1/4量,低剂量更便于您根据医生建议调节用量。安全的药片胞衣更有利于保护肠胃。内含阿司匹林,无咖啡因,微量钠含量。 成分: 有效成分:81毫克阿司匹林/每片。 其它成分:Croscarmellose Sodium- D&C Yellow #10- FD&C Yellow #6- Hydroxypropyl Methylcellulose- Iron Oxides- Lactose- Methacrylic Acid- Microcrystalline Cellulose- Polysorbate 80- Sodium Lauryl Sulfate- Starch- Titanium Dioxide- Triacetin 服用方法: 成年人和12周岁以上的青少年,每四个小时服用4 ~ 8片,如果需要,每24小时服用最大剂量为48片,或遵医嘱。 警告: 如非医师建议,请勿将此药用于治疗儿童及青少年的水痘或流感症状,依据Reye Syndrome,极少数服用后会出现不良反应。如非医师建议,疼痛请服药勿超过10天,发烧服药勿超过3天。如服药后,病情恶化,或出现新的病症如红肿等,请立即咨询医师。 对阿司匹林过敏者请勿服用。如患有哮喘、肠胃疾病(心绞痛、恶心、胃疼),服用会引起胃部不适,请咨询医师。如出现耳鸣或失聪现象,请立即咨询医师。 放置于儿童不可触及处。如误食,请立即就医。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服用前请咨询医师。处于孕期最后三个月的孕妇,如非医师指导,请勿服用。服用会导致新生儿疾病或分娩并发症。 如正在服用血液稀释、治疗糖尿病、痛风和关节炎类处方类药物,请勿服用本药。 酒精警告: 如果每天饮酒,请咨询医师是否可以服用阿司匹林或其它止疼药物,盲目服用会导致胃出血。

阿司匹林肠溶片的说明书

阿司匹林肠溶片的说明书 阿司匹林肠溶片的说明书 1、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2、通用名称:阿司匹林肠溶片 3、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080078 4、汉语拼音:ASiPiLinChangRongPian 5、英文名称:AspirinEnteric-coatedTablets 6、成份:阿司匹林。 7、剂型:片剂 8、形状:本品为白色肠溶包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白色。 9、功能主治:抑制血小板聚成,防止血栓形成,治疗和预防短暂脑缺血发作、脑血栓、冠心病、心肌梗塞、偏头疼、人工心脏瓣膜,动静脉漏和其他手术后的血栓形成,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 10、规格/中西药品:100mg

11、用法用量:口服。4~8岁儿童,一次0.5片;8~14岁儿童,一次1片;14岁以上儿童及成人,一次1~2片;若持续发热或疼痛,可间隔4~6小时重复用药1次,24小时不超过4次。 12、不良反应:较常见的有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或疼痛等胃肠道反应。较少见或罕见的有胃肠道出血或溃疡,表现为血性或柏油样便,胃部剧痛或呕吐血性或咖啡样物,多见于大剂量服药患者。支气管痉挛性过敏反应,表现为呼吸困难或哮喘。皮肤过敏反应,表现为皮疹、荨麻疹、皮肤瘙痒等。血尿、眩晕和肝脏损害。 13、禁忌:下列情况禁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对阿司匹林或其它水杨酸盐,或药品的任何其它成份过敏;水杨酸盐或含水杨酸物质、非甾体抗炎药导致哮喘的历史;急性胃肠道溃疡;出血体质;严重的肾功能衰竭;严重的肝功能衰竭;严重的.心功能衰竭;与氨甲蝶呤(剂量为15mg/周或更多)合用(见药物相互作用);妊娠的最后三个月。 14、老年患者用药:老年患者若肾功能下降服用拜阿司匹灵易出现不良反应,因此肾功能下降的老年患者应慎用拜阿司匹灵 15、贮藏:密封,25℃以下保存 16、包装:铝塑包装,30片/盒。 17、有效期:60个月 阿司匹林肠溶片的注意事项 下列情况应咨询医师,慎用本品:对其它镇痛剂、抗炎药或抗风湿药过敏,或存在其它过敏反应;同时使用抗凝药物(如香豆素衍生物、肝素,低剂量肝素治疗例外);

阿司匹林泡腾片说明书

阿司匹林泡腾片说明书 【中文名称】阿司匹林泡腾片 【产品英文名称】Aspirin Effervescent Tablets 【生产企业】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 【成份】 本品每片含主要成份阿司匹林0.5g。辅料为:玉米淀粉、碳酸钙(低铁)、无水枸橼酸、胶体二氧化硅、糖精钠、聚维酮、桔子香精。 【性状】 本品为白色片。 【作用类别】 本品为解热镇痛类非处方药药品。 【适应症】 用于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也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如头痛、关节痛、偏头痛、牙痛、肌肉痛、神经痛、痛经。 【规格】0.5g 【用法用量】 放入温开水中溶解后服用。16岁以上(含16岁)青少年及成人,一次一片;若持续发热或疼痛,可间隔4~6小时重复用药一次,24小时不超过4片。 【不良反应】

1 较常见的有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或疼痛等胃肠道反应。 2 较少见或罕见的有: (1)胃肠道出血或溃疡,表现为血性或柏油样便,胃部剧痛或呕吐血性或咖啡样物,多见于大剂量服药患者。 (2)支气管痉挛性过敏反应,表现为呼吸困难或哮喘。 (3)皮肤过敏反应,表现为皮疹、荨麻疹、皮肤瘙痒等。 (4)血尿、眩晕和肝脏损害。 【禁忌症】 1 孕妇、哺乳期妇女禁用。 2 哮喘、鼻息肉综合征、对阿司匹林和其他解热镇痛药过敏者禁用。 3 血友病或血小板减少症、溃疡病活动期患者禁用。 4 3个月以下婴儿禁用。 【注意事项】 1 本品为对症治疗药,用于解热连续使用不超过3天,用于止痛不超过5天,症状未缓解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2 不能同时服用其他含有解热镇痛药的药品(如某些复方抗感冒药)。 3 年老体弱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4 服用本品期间不得饮酒或含有酒精的饮料。 5 痛风、肝肾功能减退、心功能不全、鼻出血、月经过多以及有溶血性贫血史的患者慎用。

阿司匹林肠溶片优势对比(治疗预防)

关于沈阳奥吉娜药业有限公司100mg阿司匹林肠溶片 产品优势说明 产品名称:阿司匹林肠溶片 产品规格:100mg*48片/盒 一、治疗作用: 抑制下述情况时血小板粘附和聚集: (1)不稳定性心绞痛(冠状动脉血流障碍所致的心脏疼痛); (2)急性心肌梗塞; (3)动脉血管的术后(动脉外科手术介入后,如主动脉冠状动脉静脉搭桥术,PTCA); 二、预防作用: (1)预防大脑一过性的血流减少(TIA;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出现早期症状(如面部或手臂肌肉一过性瘫痪或一过性失明)后预防脑梗塞. (2)预防性心肌梗塞复发; 三、法规上的优势 2009年5月18日100毫克阿司匹林肠溶片获SFDA(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心肌梗死的一级预防。心肌梗死一级预防是针对所有尚未发生心肌梗死,但存在年龄大于50岁、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冠心病家族史等高危因素的人群所采取的预防措施,预防首次心肌梗死的发生,属于病因预防或者源头预防措施,因此具有很高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目前为止,只有进口品--德国拜耳公司的拜阿司匹林和奥吉娜100mg肠溶片满足要求,其他厂家生产的各种规格的阿司匹林肠溶片均未获得此项批准。四、与其它规格比较在服用上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优势 100mg阿司匹林作为最佳剂量用于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早已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可。在100mg规格问世前,医生只能根据市场上已有规格进行剂量折算后给患者开具处方,造成我国有些患者认为其他厂家生产的不同规格阿司匹林肠溶片,一次服用多片或半片(如,一次服用2片50mg阿司匹林肠溶片或2/3片150mg)

也同样能达到效果的现象。 从表观服用剂量数据看持这样的观点没有错误,但仔细分析就不难发现这样服用存在的安全隐患,剖析如下: 首先看“2片50mg=1片100mg”。顾名思义肠溶片需要在肠道内吸收,首先它要穿越胃并有一定的停留时间,一旦出现二片的停留时间不一致,则在肠道内崩解和吸收时间必产生差距,此时50mg+50mg=100mg的理想模式并不存在,已发生偏离最佳剂量状态,防治效果自然下降; 再看“2/3片150mg=1片100mg”。这种方式是绝不可取的。因为阿司匹林肠溶片掰开后服用时,肠溶衣被破坏,使阿司匹林肠溶片在胃中溶解,刺激了患者的肠胃,长期服用则会导致胃出血。 五、独创的先进生产工艺: 我公司生产的阿司匹林肠溶片在生产工艺方面采用了独特的先进生产工艺,避免了在以往生产和贮存过程中,由于较大量水分的吸入导致阿司匹林分解,产生无药效且对人体危害较大的游离水杨酸,以及阿司匹林胃溶后,对胃产生强刺激并且可导致胃出血的严重后果。经过长期的稳定性对比考察发现:我公司独特的生产工艺,使阿司匹林水解倾向降到最低,对人体的危害也降到最低。虽然这种独特的新工艺增加了本公司的生产制造成本,但能使产品的品质和质量得到充分的提高。 沈阳奥吉娜药业有限公司 2009年11月25日

三金片说明书

三金片的功效和作用,价格,说明书,副作用? 【主要成分】金樱根、金刚刺(菝葜)、羊开口、金沙藤、积雪草精金矿 【主要功效】抗菌,抗炎,消肿,清热,利尿,镇痛,抗氧自由基,提高机体免疫力等。 三金片可以抗菌,消炎,利尿,对泌尿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很多人疑问前列腺炎吃消炎药可以治好吗?为什么成堆的消炎药却始终根治不了前列腺炎,是药的问题,还是其它?其实主要是没有认清楚前列腺炎的本质。 前列腺炎就像感冒一样,得的人多,后果并不严重。对于男人来说,慢性前列腺炎是多发病。“多发”并不代表“难治”,它实际上是一种很容易控制的疾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研究数据表明:在前列腺炎的各种治疗方法中,有效率由高到低依次是传统中药、抗生素、a-受体阻滞剂、消炎药、止痛药、生物反馈、微波和射频、理疗、手术。通过这个排序很容易看出,治疗前列腺炎,普通药物是最有效的,那些“高技术”的治疗手段反而效果不怎么样。只要我们保持生活规律、不酗酒抽烟、忌酒和辛辣刺激性食物,不要久立、久坐,注意增强抵抗力,不要过于注重症状的轻微变化,这样就能很好地预防和抵抗这种病。慢性前列腺炎虽然很容易缓解症状,但不易根治,需要中药从身体内部慢慢调理,千万不能信有些医院打出的“根治”招牌。其实患者生病后首选的不是中医,而是医院的西医,但是医院解决不 了什么问题,都是用了很多高效的抗生素,或者很多物理疗法会有效果但是无异于饮鸩止渴,治疗费用也很贵这个病其实是内在的,不可能通过外在的手段解决,你想呀古代宫廷和民间,甚至旧社会,没有抗生素和激素或者物理治疗之前,我们祖先几千年来不都是用中草药治疗这些男女泌尿系统疾病的吗? 前列腺炎是慢性病,引起的原因有很多,其实前列腺炎根本不是炎症的问题.中医腾讯求362313833治疗前列腺炎的原理也不是简单的消炎,其实前列腺炎根本就是受西方医学的歪曲了,不应该定义为炎症,所以有了现在的状况,随便找个土代夫也敢给你开点消炎药说能治好前列腺炎。前列腺炎是因为内脏功能紊乱导致内分泌失调导致体内湿热过盛,前列腺内液体环境失常导致前列腺溃疡,用消炎药根本是驴唇不对马嘴,有什么用。只有将体内液体环境调整好前炎才能不治自愈。但是只有中药有这个能力,所以治前炎只能通过草药调理才行。前列腺炎预防措施: 措施1、适当饮水。 多饮水就会多排尿,浓度高的尿液会对前列腺产生一些刺激,长期不良的刺激对前列腺有害。多饮水不仅可以稀释血液,还可有效稀释尿液的浓度。 措施2、不憋尿。 一旦膀胱充盈有尿意,就应小便,憋尿对膀胱和前列腺不利。在乘长途汽车之前,应先排空小便再乘车,途中若小便急则应向司机打招呼,下车排尿,千万不要硬憋。 措施3、规律的性生活。 预防前列腺肥大,需要从青壮年起开始注意,关键是性生活要适度,不纵欲也不要禁欲。性生活频繁会使前列腺长期处于充血状态,以至引起前列腺增大。因此尤其是要在性欲比较旺盛的青年时期,注意节制性生活,避免前列腺反复充血,给予前列腺充分恢复和修整的时间。当然,过分禁欲会引起胀满不适感,同样对前列腺也不利。措施4、精神放松。 生活压力可能会增加前列腺肿大的机会。临床显示,当生活压力减缓时,前列腺症状会得到舒缓,因而平时应尽量保持放松的状态。篇二:说明书 1. 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注射用头孢呋辛钠、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注射用头孢哌硐钠舒巴 担钠、注射用头孢唑啉钠、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果糖二磷酸钠 2. 阿奇霉素注射液、注射用青霉素钠、清开灵注射液注射用阿昔洛韦、注射用脑蛋白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