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发展历史

青山美景佛常住,金戈铁马亦为禅

——少林寺的爱国主义传统

杨香豹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感谢委领导给我这次讲课的机会,我汇报的题目是《青山美景佛常住,金戈铁马亦为禅——少林寺的爱国主义传统和佛教的积极意义》。之所以选择这个题目,是因为我和少林住持有过一面之缘,05年,我曾经在河南每日新闻社工作过一段时间,,因为工作关系,采访过少林寺方丈释永信(最近不是有媒体说,释永信在海外有30亿美元存款,还包养一个北大的女大学生。到底是真是假,我觉得用首诗形容最为贴切: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二是因为佛教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三驾马车之一,相对于儒家和道家,佛教是唯一一个国外文明和国内文明想结合的产物,它可以在风雨江山之外,抚慰人的灵魂:“人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研究佛教,可以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构建和谐社会做奉献。下面开始我的汇报:

很多人都会一句河南话:“中不中,”它的来源就和嵩山有关,嵩山号称中岳,意为天地之中,古人又以山为重,所以就用“中”来表示一言九鼎。嵩山东为太室山,西为少室山,各拥三十六峰,峰峰有名,周围山峦环抱、错落有致,少林寺就是在竹林茂密的少室山五乳峰下,故名“少林”(说

到这一点,我简单给大家讲下风水,古人讲,一是命,二是运,三是风水,四是积德,五是读书。少林寺的风水就特别好,基本符合背有靠,前有冒,左右青龙白虎绕,中间一条阳关道。至于为什么说这种风水就是好,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私下交流,限于时间关系,不再累述)。下面进入正题:

一、少林寺简介

(一)少林寺及周边美景

少林寺周边景点的特色:

1、一是美,天地之中有大美,天地始融合,此山已高及。(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2、二是奇,有很多神奇的景点:状元桥、雷劈碑、许愿树、四大铁人。万事无一不成佛,天是佛,山是佛,地是佛,建筑是佛,一草一木皆是佛。

3、合。禅武合一,三教合一,文武合一,一武一道,一文一武。

1、少林寺美景:(几度涅槃重生,深山藏古刹,碧溪锁少林)

主体寺院(包括山门、山门弥勒佛、山门韦陀,碑林,锤谱堂,天王殿,大雄宝殿,练功房,藏经阁,方丈室,立雪亭等);塔林(少林寺西约250米,是少林寺祖茔,由历代高僧的墓塔组成);达摩洞(少林寺西北约2公里五乳峰下的一个山洞,深约5米,宽约3米);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创作

历时一年多,是河南历史上投资最大的文化旅游项目,总投资3.5亿元,值得一看。)(初祖庵、壁画)

2、少林寺周边的美景:

中岳嵩山:嵩山位于河南省西部,地处河南省登封市西北部,总面积450平方公里,与泰山、华山、恒山、衡山共称五岳,是“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五代同堂、太古、远古、古生、中生、新生)

中岳庙:江泽民同志曾为中岳庙题字:千古越秀。中岳庙的前身为太室祠,始建于秦,为祭祀太室山神的场所。历史上的汉武帝,在登上太室山时发生了奇迹:随从的官员在山上听到好像有呼“万岁”的声音,于是下令叫祠官增建太室神祠,禁止砍伐山上的树木,以山下百产封给神祠作为供奉之用,使中岳庙地位更加巩固。

嵩阳书院:中国四大书院之一,宋代理学的“洛学”创世人程颢、程颐兄弟都曾在嵩阳书院讲学,此后,嵩阳书院成为宋代理学的发源地之一。

观星台:观星台位于登封市告成镇,由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创建,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台,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天文科学建筑物之一,在世界天文史、建筑史上都有很高的价值,1961年被国务院评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少林寺不是地方修建的寺院,而是国家修建的寺院,(以高校为比方,至少也是985)所以少林寺从开始就有一个宿

命,就是它和国家的关系很密切,少林寺僧人也有一种共性,爱国主义。

(二)少林寺的发展

1、少林寺的修建,就和国家的支持息息相关,它的来源就是“三教争一山,文帝断公案”的故事:相传在南北朝的时候,有三个人:道士、儒生和一个和尚同游嵩山,都看中了少林寺所在的位置,想据为己有。第二天,和尚睡到半夜就起来了,把鞋子埋进了土里。道士睡到四更,立了个竹竿,没想到正好在和尚的鞋里。而儒生则睡到五更,到少林寺的位置去占地,找来找去没找到地方,就把帽子放到了竹竿上。等到天明,三人都准备动土,就争论起来,正好遇到了游山的孝文帝,他说,“巾在棍头缠,理当棍插早;棍在鞋中竖,还归鞋先埋。”于是判和尚胜,并拨付和尚大笔的资金,使和尚在很短的时间建成了寺院,最终占据了这个风水宝地。

2、少林寺禅宗达摩的传道,也受到了当时皇帝的支持。他先是在南方受到了梁武帝的礼遇,又在北魏受到了官方的支持。和谐的政教关系为达摩创造了良好的传道环境,让他成为古今中外第一宅男,他在少林寺外的达摩洞面壁九年,他在此入定,连飞鸟都不知道达摩是人,竟在达摩的肩膀上筑起巢穴来。他通过九年如一日的参悟,终于修成正果,创立了一代禅宗,并形成“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禅修体系,同时创写了《易筋经》、《洗髓经》

等武学经典,奠定了少林寺成为天下武术源头的地位,从此“天下武功出少林”。

3、少林寺信奉大乘佛教,大成佛教的宗旨,是人人皆可成佛。我曾经和一个居士聊天,居士说:“我看你有慧根,有佛缘。”我说:“实在对不住,我是个无神论者,我信仰共产主义,一直为加入中国共产党努力着。所以不可能有佛缘了。”那个居士说:“人人都能成佛,共产党员乐于奉献,先人后己,本身就是佛。”

大乘佛教的另一个突出贡献是,不强调末世审判,不计前嫌,顿悟就能成佛,“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辽宁有一家享誉全国的寺院,在辽阳大悲寺,他们就信奉小乘佛教,讲究自修。至于孰好孰坏,它的度量就在我们内心的天平了。)

二、少林寺的爱国主义传统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少林寺僧人习武不但出于强身健体和看守寺院需要,更是为了在国家危亡时,能够尽到救国救民的责任。“锄强扶弱真英雄,千年古刹隐山中。少林精神万古颂,浩然正气凌苍穹。”从古到今,少林僧人都书写了勇救苍生的壮歌。

1、十三棍僧救唐王。隋朝末年,天下大乱,诸侯各霸一方,战乱连年不休,当时一个军阀,王世充霸占洛阳后,自立皇位,封侄子王仁则为大元帅。叔侄二人沆瀣一气,先是屠杀已经投降的农民军,后又谋权篡位,害死前朝皇帝,祸

国殃民。他们两个用计谋,设下鸿门宴,将李世民捉住并关进监狱。这时,洛阳城郊有少林寺数亩田地,住着十三个武艺精湛的和尚,他们知道李世民父子爱民如子,听说李世民不幸被俘后,便扮成柴夫,在洛阳监狱把李世民解救了出来。一不做二不休,他们还活捉了王仁则,并顺利护送李世民回到了唐领土。在此后推翻隋朝的过程中,少林僧人也立下了汗马功劳,李世民为嘉奖少林寺,特谴使致书赐少林寺为主教。现少林寺尚存有“唐太宗赐少林寺主教碑”,碑文共240字。碑中“世民”二字就是唐太宗亲笔所签。在唐王朝的允许下,少林寺开始自立营盘、训练僧兵,并在以后的历史中扮演起更重要的角色。

2、福裕雪庭救天下。宋朝是一个重文轻武的朝代,虽然经济文化很发达,军事力量却很弱。不幸的是,这个朝代的周围,却都是虎狼之师,最典型的就是蒙古大军。蒙古人以闪电战和残忍而著称,所到之处,如果没有抵抗,则将该地奴役,如果稍有抵抗,基本就是血洗城池、鸡犬不留。宋朝和蒙古军队战争初期,生活在北方,尤其是河北一带的百姓被杀害者众多。宋代创造的文明,惨遭洗劫,战争前,是:“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战争后,历史记载:“数千里间人民杀戮几尽,其存者,以户口计,千百不一余。”他们攻打到都城开封,开封城涌进大批百姓,守城将士奋勇抵抗,无奈无法抵

挡蒙古的铁骑。眼看城门就要被攻破,城里的近300万的百姓就要惨遭杀害,少林寺又一次担当起救难的角色。少林高僧福裕雪庭找到了信奉佛教的蒙古大臣耶律楚才,他是成吉思汗的近臣,成吉思汗很多事情都向他商量,他也是一位禅宗的信仰者,虽不是和尚,却是个居士,他的号叫湛然,全称湛然居士。他的导师,就是福裕雪庭的老师。他俩是师兄弟。于是福裕雪庭就找到恩师,并通过恩师和耶律楚才向成吉思汗传达了不要一味杀生的双重含义:不但可以积德,而且可以接受民众的供养。在他的积极奔波下,开封城里的数百万百姓才得以保全性命。此后,福裕雪庭通过种种途径,在蒙古大军中宣扬“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的理念,逐渐影响了一批又一批的蒙古军队将士。后来,忽必烈和雪庭福裕成为至交,并拜富裕雪庭为国师。在蒙古军队消灭南宋的过程中,就很少有屠城、滥杀无辜的事情了。

3、明清时期的少林寺也担负起抵御外辱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任,最典型的就是抗击倭寇。明朝时候,倭寇泛滥,少林寺在对付倭寇骚扰中立下了不朽的功绩。在抗击倭寇初期,明朝军队对倭寇的高机动性和顽强的单人战斗能力束手无策,以致于发生了倭寇“六十七人经行数千里,杀伤千人”的荒唐事。明朝守边大将就想到了以武制武的策略。1553年春天,南京中军都督万表派人给嵩山少林寺下了一道表檄,

让少林寺选派武僧前去抗倭。少林寺通过“铜人阵、木人巷”等考验,选了月空等31个武艺精湛的武僧。他们组成了特种部队,奋不顾身地直捣敌营,毁倭寇停泊在岸边的舰船3艘,斩敌百余人,敌营大乱,重创了倭寇。史书记载,“一贼舞刀而来,月空不动,将至,身忽跃起,从贼顶过,以铁棍击碎贼首,于是诸贼气沮”,从此,少林僧人就充当起教官和特种兵的角色,重创了倭寇。

清朝时期,政府继续延续官办寺院的传统,僧人称僧官。乾隆皇帝对少林寺尤其重视,并题写山门横匾“少林寺”,一直沿用到现在。

5、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许多少林弟子在民族危难的关头,看到生灵涂炭、民不聊生,也纷纷以自己在少林寺学得的武艺,报效祖国。在这期间,少林寺不但出了两位共和国将军,而且还成立了抗日联队,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1)少林寺里走出来的将军

敢死大将许世友:许世友法号永祥,离开少林寺的时候,师父问他:“你真的要还俗吗?”许世友回答说:“是少林寺给了弟子一条命,弟子会终生铭记的。今后,我虽然不做佛门弟子,也要当个释家的好友。”从此,他的名字就由“永祥”改为“释友”……许世友以刀功闻名,曾7次参加敢死队,5次担任大刀敢死队长。1938年,骄横不可一世的日军大佐小

野茨郎在战场不敌陈赓和许世友的386旅,兵败被俘虏,但仍不可一世,说:“你们中国人都是东亚病夫,只能靠人海战术,你们胜之不武。有本事单挑。”许世友听后勃然大怒,说:“来,小日本,老子和你单挑。”于是,许世友拿起“亮剑”精神,几个回合就把小野茨郎击杀。历次战斗中,许世友曾7次负伤,每次都是自己硬用指头把伤口里的子弹抠出来,糊点南瓜瓤了事,体现了中国铁军精神。

侠骨柔肠的中将钱钧:钱钧在少林寺内生活5年,练就了一身武艺,特别以“铁掌”著称。他的“朱砂掌”发起功来,像是一把钢铸的利斧。大块岩石,一掌下去,立刻碎裂。至于劈青砖,那简直像切豆腐一样,不在话下了。1927年钱钧由董必武同志亲自介绍,宣誓入党。大革命失败后,他参加了党领导的革命军队。从此,在鄂、豫、皖的崇山峻岭中,在雪山草地上,在烽火连天的艰苦岁月中,他那一身武艺,和他那在少林寺练就的铁塔一样坚强的身骨,使他在战争中如虎添翼。即使遇到常人难以克服的困境时,他也能化险为夷,获得胜利,有军中“常胜将军”之称。钱钧曾数十次负伤,仅胸腹部的枪眼就有11处,是我军高级将领中为数不多的一等甲级残废。但难能可贵的是,钱钧在少林寺练就了一身武功,却不论在军内军外,都很少显露。除了少数高级将领外,知道他会武术的人并不多。他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怕太显露了,引起大家的好奇,都来要求比试,担心误伤了同

志。

(2)少林寺的抗日联队

至今流传这样一首民谣。“少林寺,小和尚,跟着皮司令打豺狼;日本鬼子投了降,汉奸伪军一扫光,中原人民得解放……”在日本对我国侵略时期,在少林寺周围,有许多老百姓被日军杀害,日寇暴行激起了少林寺僧人的一片爱国之心,国难当头,许多少林和尚走上了抗日救国之路。1944年10月,当时的豫西抗日独立支队第一次经过少林寺时,寺里的僧人在司令员皮定均的领导下,开始了卓有成效的救国救民之路,许多少林寺僧人,也纷纷加入八路军。少林寺僧人抗战初期,主要以掩护同志和后勤服务为主。后来,日军的活动变得更加疯狂,为了有力打击日本鬼子,少林寺建立了少林抗日队,他们个个身手敏捷,技艺超群,擒拿格斗,样样精通。1945年1月,日寇组织了强干兵力,对登封大“扫荡”,少林抗日队勇攻日寇,歼灭主力部队50多人。

对于少林寺僧人历代“破戒杀生”的经历,少林寺方丈释永信说,少林寺信奉大乘佛教,历来以拯救众生为已任。国难当头时“抵抗强权,勇于杀贼”实际上是爱国、救国的必然之路,不但没有罪,反而能成为有功高僧。

6、新中国后,佛教弟子也在一直发扬着爱国主义传统。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震惊全国。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大师立即决定派出一个先遣医疗分队,在救治灾区群众的

同时,探明情况,为下一步的赈灾行动做参考。少林寺药局经过严格筛选,选出了10名医术高超的药僧。13日下午,少林寺药局医疗队就组建成功,开始筹备药品去灾区救人。难能可贵的是,少林寺药局虽有791年的历史,但很多药品密不对外,这次为了救治灾区群众,破了例。此外,少林寺还以佛教特有的方式为灾区举行回向法会,诵经祈福。同时,他们还向灾区运送了价值40余万元的素饼。

当然,东北地区作为抗日战争的第一线和中国经济发展的长子,也涌现了不少舍身取义,勇敢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维护地区和平和促进本地经济文化发展的高僧。限于时间要求,这里不再一一列举。

三、佛教发展历史与积极意义

佛教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内蕴深厚,门派繁多,其思想体系浩瀚复杂,我认知有限,挑一些我理解的东西和大家交流下。

(一)佛教在中国的发展

佛教的发展,一直受到中国历代统治者的支持。

汉朝传入:历来均以永平年间(公元58~75)遣使西域取回《四十二章经》为佛法传入中国之始。桓帝将黄帝、老子和佛陀同祀,“诵黄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祠”,把沙门视同方士。

三国时期:承汉之后,大量沙门来到魏都洛阳,从事译

经、弘法工作,为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的发展打下了初步的思想基础,这个时期的寺塔建筑、佛像雕塑也各具规模。

南北朝:南朝宋、齐、梁、陈各代帝王大都崇信佛教。梁朝有寺2846座,僧尼82700余人,在建康(今江苏南京)就有大寺700余所,僧尼信众常有万人。北朝虽然在北魏世祖太武帝和北周武帝时发生过禁佛事件,但总的说来,历代帝王都扶植佛教。

隋唐:佛教经魏晋南北朝的发展,无论在思想上和经济上都为隋唐时期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创造了条件。隋文帝统一南北朝后,即下诏在五岳胜地修建寺院各一座,并恢复了在北周禁佛时期所破坏的寺佛像。唐代是中国佛教臻于鼎盛时期。

唐朝:帝王虽然自称是道教教祖老子的后裔,尊崇道教,但实际上是采取道佛并行的政策。唐太宗在清除割据、平息骚乱时,曾得僧兵之助;在即位后,下诏在全国“交兵之处”建立寺刹,并在大慈恩寺设译经院,延请国内外名僧进行译经、宣化事业,培养出了大批高僧、学者。唐时中国名僧辈出,在建筑、雕刻、绘画、音乐等方面,建树很大,丰富了中国民族文化艺术的宝库。在唐时有大批外国僧侣、学者来我国从事传教和译经事业,中国也有不少僧人(如玄奘、义净)不辞艰辛支印度游学。中国佛教宗派开始传入朝鲜、日本、越南和诃陵(今印度尼西亚),加强了中国与亚洲其他国

家的宗教、文化和商业的关系。

北宋:朝廷对佛教采取保护政策。天禧五年(1021),天下僧尼近46万人,寺院近4万所,为北宋佛教发展的高峰。

元代:统治者对汉地佛教也采取保护政策。佛教中的禅、律宗等继续流传、发展,寺院林立,僧尼21.3万人,中央和地方设有严密的僧官制度,加以监督。

清:初皇室崇奉藏传佛教,对汉地佛教采取限制政策。雍正主张儒佛道异用而同体,并行不悖,提供佛教各派融合。

近代:中国近代思想家如康有为、谭嗣同、章太炎、梁启超等都受过佛学的影响。佛学思想曾是谭嗣同所建立的《仁学》体系的思想渊源之一。此外,一批名僧如月霞、谛闲、圆瑛、太虚、弘一等也都奋起从事振兴、弘扬佛教的工作,使佛教产生了新的气象。

(二)现代名人与佛教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如果说有那个宗教可以应对于现代科学要求的话,那一定是佛教了。空间、时间和物质,是人类认识的错觉。未来的宗教将是宇宙的宗教。它应当超越个人化的神,避免教条和神学,涵盖自然和精神两方面。把所有自然的和精神的事物作为一个有意义的整体来经历时得到的体验。佛教正是以上所描述的那种宗教。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沈家祯:我本人是科学家,对科学很感兴趣,我对佛

法同样感兴趣。我个人认为佛法和科学是一而二,二而一的。科学只能帮助我们多明了一些开悟,如佛陀的人所说的话,但不能引导我们到悟的境地。如果我们要悟得正觉,我们须以佛陀所教示的方法去切实修行。

朱光潜:佛教以出世的精神,干入世的事业。

杨振宁:专门写了一篇文章《物理学与佛教》,说佛教是科学的、理性的,是符合科学精神的,佛教与科学是彻底相容的。

卡尔·马克思:辩证法在佛教徒那里已达到比较精致的程度。

恩格斯(德国):辩证的思想只有对于人才是可能的,并且只对于相对高级发展阶段的人(佛教徒和希腊人)才是可能的。

章太炎:佛法本来不是宗教……一切大乘的目的,无非是断所知障,成就一切智者,分明是求智者的意思,断不是建立一个宗教,劝人信仰。

鲁迅:释迦牟尼真是大哲,我平常对人生有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而他居然大部分早已明白启示了,真是大哲。

孙中山:佛教乃救世之仁,佛教是哲学之母,研究佛学可佐科学之偏。国民不可无宗教思想,盖教有辅政之功,政有护教之力,政以治身,教以治心,相得益彰,并行不悖。

毛泽东: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主张普渡众生,是代表

当时在印度受压迫的人讲话。为了免除众生的痛苦,他不当王子,出家创立佛教。因此,信佛教的人和我们人合作,在为众生即人民群众解除压迫和痛苦这一点上是共同的。

毛主席与五台山的故事:毛泽东边说边走上钟楼,细细品读着巨钟上铸刻的经文,时而抬头对周恩来说:“佛教文化传入中国近两千年,它和儒、道学说相融,成为了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遗产,我们要加以保护和研究。”

恩来点头:“是啊,历史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今人成就是在历史的基础上取得的。我们信仰马列主义,也是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毛泽东又说:“几千年来,佛教在哲学、建筑、美术、音乐上取得的成就是不可忽视的,这是全人类也是中华民族文明和灿烂文化的重要部分。”

毛泽东以手虚引任弼时,请发表高见。任弼时笑道:“佛学的教义从根本上讲,也是一种献身于拯救民众的精神。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就是看到人世间百姓遭受生离死别、病患贫困、自然灾害的痛苦,才下决心抛弃荣华富贵、儿女情长献身于佛教事业,舍生取义嘛。”任弼时的话引得毛泽东一阵情绪激昂,随口而出:“对呀?共产党就是信仰马列主义这个‘佛’,高举无产阶级革命的旗帜,拯救天下穷人脱离苦海,团结起来闹革命,求解放,当家作主人。”

毛泽东谈兴很浓,转身对方丈说道:“长老意下如何?请

赐教。”

方丈正和小沙弥听几位讲佛论禅,深感精深博大,一时难以找到适当的词句对答,慌忙说道:“岂敢,岂敢,施主真人,大义参天,老衲受教匪浅。”

毛泽东回视周、任二人,目光转向方丈自谦道:“长老谬赞了。我们共产党从献身精神上来讲,与佛教有相同之处,但本质不同,最大的分别便是共产主义讲现实,向一切不合理的封建剥削制度发动革命,推翻蒋家王朝,让天下穷人都过上实实在在的美满幸福生活。来世如何空怀一种美好的信念,不去斗争,一切子虚乌有。”

这时,任弼时又插话:“还有佛门戒条颇多,第一戒‘杀’,共产党可不守佛戒,当然这不是我们好战,而是为了长久的和平,为了人民的幸福,不得不打败日寇,打败国民党军队,取得民族彻底解放的胜利。”

主席问方丈:“你看,我们能胜利吗?”方丈回答:“能,一定能,天遂人愿嘛。”毛泽东一乐:“好,好一个天遂人愿。”

时值中午,周恩来抬头看了看清朗朗的天空和暖洋洋的太阳,与任弼时嘀咕了几句,忙去催促毛泽东赶快下山,准备午饭后动身,前往平山县西柏坡。

此时,江青游兴正浓,拽扯着毛泽东向大殿走去。周恩来和任弼时对视一下,也只好随他俩入殿。其他人员等在殿外。殿中一老僧正为香客解签,香客颔首聆听。毛泽东至前,

微微躬身道:“打搅长老了……”老僧举目一瞧,见说话的中年男子身材魁梧,慈祥大度,聪睿沉着,忙言道:“何来打搅,施主求签还是拆字?”毛泽东对周恩来和任弼时笑谑着说:“求签打卦纯属游戏,共产党人从不相信天命。”

说话间,江青早已从香案上拿起签筒,摇了几摇,随手抽一签,看完一笑,然后递给毛泽东。

毛泽东略为扫视,只见竹签上歪歪斜斜写着:“上上大吉”四个字,也开颜大笑。又将竹签递给周恩来和任弼时,最后传至老僧。

老僧一见竹签,眉头高耸,两眼凝视着毛泽东,言道:“施主此行平安无事,一生上上大吉。”

毛泽东略摇了摇头:“说什么此行平安无事,昨天过五台山巅,汽车失控向悬崖滑去,若不是司机周西林技术好,险些丢了性命。”

周恩来笑而回答:“主席命大福大,化险为夷。”

毛泽东感慨地说:“我走过的这五十几年,道路是曲折艰辛的,曾被敌人辱骂,在党内受孤立、误解,甚至遭到打击,开除党籍。一生上上大吉,那是骗人的,也是不可能的。”

任弼时用手指点着毛泽东:“主席,当真了不是。我们共产党革命几十年,遭受屠杀、危难、挫折、失败,不都是一次又一次吸取经验教训,取了伟大的胜利吗?”毛泽东连忙解释:“莫当真,莫当真,这只不过是逗着玩玩罢了。”

据说,毛泽东去佛教拜访方丈,请教命运,方丈在一张小小的纸片上写下四个字:八三四一。毛泽东准备问什么,还没有口,方丈便说:“这四个字关系到你的生命,守住着四个字,您的一生就没有忧虑了。”毛泽东没有再问,进城之后,中央警卫团的代号命名为“8341”。解放后部队的代号改过9次之多(从四位数改到6位数)唯有8341没有改动。毛泽东去世后,有人认为是隐含两个毛泽东身上最大的密码:一,活了83岁,二,掌握大权41年(1935遵义会议-1976辞世)。

(三)佛教的积极意义

1、知恩图报,佛教讲究“上报四重恩”:一报“父母恩”,身体发福,受之父母,父母对我们有十恩:“怀胎守护恩、临产受苦恩、生子忘忧恩、咽苦吐甘恩、回干就湿恩、哺乳养育恩、洗濯不净恩、远行忆念恩、深加体恤恩、究竟怜愍恩”。如何报答呢,佛家谚语说:“一子成佛,九祖生天。”就是我们不但要在物质上、精神上照顾老人,养育好自己的子女,更要取得一定的成绩,光宗耀祖才是最大的孝道。二报“导师恩”,父母养育了我们,而老师却教导了我们,当我们有所成就时,切不可忘记了教导过我们的恩师,他们是我们智慧的来源。我们的启蒙老师、中学老师、大学老师、单位的老同志、老领导,甚至我们的党组织,无论他们是对我们“当头棒喝”、还是“循循善诱”,其出发点都是为了我们健康成长,都应该感恩。三报“国家恩”,“食毛践土”,国为立身

之本,没有国家,就没有立足的地方,身体得不到供养,内心得不到安稳,国的每一片土地都对我们有恩。出家的僧人且能做到爱国,我们更应该做到跟党走、报国恩,处处服从党的领导,维护国家统一和稳定,忠于党的事业,忠于我们的工作和单位,做好本职工作,“不作国贼,拥护国体,不漏国税(现在很多商家都推出了不要发票可以打折的活动,对于我们机关干部,比如在就餐时,应该索要发票,不要贪图些小便宜,而让国家受到更大的损失),不犯国制,维护统一,反对分裂”。四报“众生恩”。佛教说,我们吃的东西是农民种的,穿的衣服是工人织的,一切众生对我有恩,所有社会一切大众与我的生活息息相关,都有恩德。怎样做呢。我认为一是关心身边人:“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二是尽力去回馈弱者,做到“与肩挑贸易,勿占便宜,见贫困亲邻,需加体恤”。

只有做到感众生恩,才不会出现扶救人反被讹诈,儿童被撞后躺在马路中间无人救助。

2、五戒十善:佛教讲究“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五戒,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滥饮(这里的不饮酒,是指不要过量饮酒,如果在自己控制的范围内,则无妨),前三戒防身恶,第四戒防口恶,第五戒通防身口之恶。“不杀则长寿,不盗则常泰,不淫则清净,不欺则人常敬信,不醉则神理明治。”“十善”是五戒的延伸,

体现在身、口、意三方面:身业有三,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口业有四,即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意业有三,即不贪欲、不嗔恚、不邪见。

学习五戒十善,尤其要节欲,什么样的人生才是圆满,就是“花未全开月未圆”和“人生之如初见,相见不如怀念”。随着经济发展,社会为人的各种欲望提供实现的可能,人的各种欲望得以无限制的膨胀。学习佛教的节欲,破除我执,抑制自己的欲望,不攀比、不从众,对万物不起贪著之心,才能使我们的内心和行为得以平静,达到心理和身体的健康,自觉抑制享乐主义、贪污腐败。

关于节欲,有两件事情给我触动非常大,一个是我曾在河南一家非常有名的教育连锁机构打工,我在集团总部,经常能见到老板。他年纪不大,年轻有为,不到四十岁,就拥有数亿元的资产,国内主要的大城市都有他们的分设机构。后来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河南大学有个老师,课讲得特别好,也自己办了个培训班。老板觉得他是个威胁,就找了几个黑社会,想吓唬下这个河大的老师,不想到几个打手出手太重,把老师给打死了。因为这个事,老板被判了死刑,多可惜啊。

还有一个故事是我在连山区钼业公司整顿期间经历的。一个锦州的老板,也是年纪不大,大概40多岁,在钢屯有不少坑口,资产也有好几亿。我有次去过他们那里,一个人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