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寄生虫病PCR诊断技术

动物寄生虫病PCR诊断技术
动物寄生虫病PCR诊断技术

动物寄生虫病PCR诊断技术

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技术是一种既敏感又特异的DNA体外扩增方法,它可将一小段目的DNA扩增上百万倍,其扩增效率使得该方法可检测到单个虫体或仅部分虫体的微量DNA。通过设计种、株特异的引物,此法只扩增出种、株特异的PCR产物,具有很高的特异性。而且PCR 技术的操作过程也相对简便快捷,无需对病原进行分离纯化;同时可以克服抗原和抗体持续存在的干扰,直接检测到病原体的DNA,既可用于虫种、株的鉴别,动物寄生虫病的临床诊断,又可用于动物寄生虫病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随着PCR技术的不断完善与发展,它已广泛应用于分子生物学、生物技术、临床医学等各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实验目的要求

掌握PCR诊断技术所涉及实验的基本原理,全面熟悉PCR诊断技术的操作过程,其中包括寄生虫DNA 的提取、PCR引物的设计、PCR条件的优化、对目的片断的扩增、琼脂糖凝胶电泳及结果分析、PCR产物的纯化等等。

二、实验仪器和材料

(一)寄生虫基因组DNA的提取及纯化

1.虫体材料。单个虫体。

2.器具。超净工作台、恒温培养箱、TGL-16G高速台式离心机、旋涡振荡器、微量取液器及配套吸头、微量离心管、一次性注射器、微型眼科镊、微型眼科剪刀、玻璃平皿、滴管、有机架等。

3.试剂。

(1) 乙二胺四乙酸(Ethylene diaminetetra acetic acid,EDTA)、十二烷基磺酸钠(Sodium dodecyl sulfate,SDS)、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Tri (Hydroxymethyl) Aminomethane-HCl,Tris-HCl)、氯化钠、蛋白酶K(25μg/μl)、异丙醇(80%)、双蒸水、灭菌超纯水等。

(2) DNA裂解液:500 mM NaCl 70 μl 、100 mM Tris-HCl(pH 8.0)30 μl、50 mM EDTA(pH 8.0)150 μl、10%SDS 30 μl。

(3) Wizard TM DNA Clean-Up 试剂盒或类似的DNA提取试剂盒。

(二)PCR扩增及琼脂糖电泳

1.材料。提纯的虫体DNA。

2.器具。超净工作台、微型高速台式离心机、微量取液器(2/20/200/1000 μl)、PCR扩增仪、琼脂糖电泳系统、凝胶成像系统、微波炉、4℃/-20℃冰箱、紫外透射仪、微型离心管(200/500/1500 μl)、有机架、一次性手套、透明胶带、量筒(100 ml)、三角瓶(500 ml)等。

3.试剂。

(1) 10×PCR Buffer(无Mg2+)、dNTP(2.5 mM each)、ddH2O 、MgCl2(25 mM)、Primers、Ex Taq 酶(5 U/ l)、琼脂糖、EB(10mg/ml)、Tris碱、硼酸(Boric acid)、去离子水、EDTA(0.5 mol/L,pH 8.0)、10×载样缓冲液。

(2) 0.5×TBE缓冲液:准确秤取Tris碱5.4g,硼酸2.75g,充分溶解于800 ml去离子水中,加10ml 0.5 mol/L EDTA(pH8.0),用去离子水定容至1000ml。

(三)PCR扩增产物的纯化

1.材料。PCR扩增产物。

2.器具。TGL-16G高速台式离心机;三用电热恒温水箱;微量取液器(2/20/200/1000 μl)、琼脂糖电泳系统、微波炉、电子天平、4℃/-20℃冰箱、紫外透射仪、微型离心管(500/1500 μl)、有机架、透明

胶带、一次性注射器、量筒(100ml)、三角瓶(500ml)、手术刀、保鲜纸等。

3.试剂。琼脂糖;0.5×TBE缓冲液;UNIQ-10柱式DNA胶回收试剂盒;UNIQ-10柱式PCR产物纯化试剂盒;异丙醇(80%)等。

三、实验方法、步骤和操作要领

(一) 寄生虫基因组DNA的提取及纯化

1.实验原理。应根据研究目的来决定是从单个虫体还是多个虫体提取基因组DNA。寄生虫虫体的各个部位都可以作为基因组DNA的抽提材料,如果虫体较大的话可取其中部而保存其头部及尾部,以备形态学鉴定以验证其种类。如果虫体较小(小于1 cm),则应使用整条虫体抽取DNA。若虫体特别细小(例如幼虫),可用多条虫体来提取DNA。为了获得高含量、高纯度的DNA,最好使用新鲜材料。从冻干或50%-70%乙醇保存的寄生虫材料中也可较容易地提取DNA。

寄生虫DNA的抽提方法有多种,不同种类的寄生虫虫体都有其最适合的抽提方法,但各种方法的基本原理都一样,即先用机械的方法将虫体组织破碎,然后加入DNA裂解液和蛋白酶K,充分作用后,虫体组织中的细胞膜破裂,蛋白质变性,将虫体基因组DNA释放到溶液中。在裂解过程中,虫体细胞碎片及大部分蛋白质会相互缠绕成大型复合物,后者被DNA裂解液中的SDS包盖,通过离心沉淀,这些复合物会从溶液中沉淀下来,变性剂也同时被除去,从而就可从上清中回收虫体基因组DNA溶液。回收后的虫体基因组DNA液用Wizard TM DNA纯化试剂盒进行纯化。纯化时,DNA溶液与纯化试剂盒中的清洗树脂混合后,其混合液在通过微型柱时DNA会结合在柱上,而其它杂质会通过微型柱排出;再用80%异丙醇进行冲洗,去除残余杂质。最后,在微型柱中加入预热的TE缓冲液或超纯水,使结合在微型柱上的DNA充分溶解,通过离心,其洗脱液即为纯化的虫体基因组DNA溶液。

2.实验方法、步骤和操作要领。

(1) 虫体材料的处理(若为新鲜或冻干保存的虫体,则不需要此步骤)。

若虫体较大,用镊子将保存在70%的酒精溶液中的虫体材料取出,剪取其中部,保存其头端或尾端部分。用双蒸水反复吹打冲洗2次后,再用超纯水反复冲洗2~3次,置于一新的1.5ml的离心管中。若虫体较小,取一整条虫体经如上洗涤处理。

对于鸡球虫,将保存在2.5%重铬酸钾溶液的卵囊悬液以2000×g离心10min,弃重铬酸钾溶液。以双蒸水重悬,同法离心洗涤三次后,用20%次氯酸钠处理卵囊20min,2000×g离心沉淀卵囊,用适量饱和盐水重悬卵囊沉淀,1500×g离心10min,上清液加入4倍体积的灭菌双蒸水,3000×g离心10min。卵囊沉淀再用上述方法重新漂浮、洗涤一次。用少量灭菌双蒸水重悬卵囊沉淀,然后将其轻轻地加在0.6M无菌蔗糖溶液之上,2000×g离心5min,取上层卵囊加5倍体积的水,3000×g离心10min,沉淀再用无菌蔗糖溶液漂浮一次,即可得纯净的卵囊,可立即用于裂解以提取DNA。

(2) 虫体材料的裂解。

用灭菌且经紫外灯照射过的微型眼科剪刀将虫体组织剪碎,加入280μl的SDS裂解缓冲液,轻轻混匀,再加入20μl(25μg/μl)的蛋白酶K溶液。对于原虫如鸡球虫、隐孢子虫,将纯化好的卵囊3000rpm/min 离心10min,去掉大部分上清后加入与卵囊体积相同的玻璃珠,漩涡震荡直到有95%卵囊破壁后,即可加入SDS裂解缓冲液及蛋白酶K溶液。混匀后,放于恒温培养箱中,37℃作用12~48 h,其间不时摇动离心管,使虫体组织裂解充分。

(3) 虫体DNA的抽提和纯化。

首先进行虫体DNA提取,然后按Promega公司试剂盒Wizard TM DNA Clean-Up System使用说明对DNA 进行纯化。方法如下:

①取出于恒温培养箱中作用了约20小时的离心管,旋涡震荡器震荡混匀,10000rpm离心2min,上

清即为虫体DNA溶液。将上清转移至一新的离心管中,加入1ml清洗树脂(按50~500μl悬液/1 ml清洗树脂的比例),旋涡震荡混匀。

②取一支5ml的一次性注射器,去针头,拔出注射器内芯推液筒,接上Wizard TM微型柱。

③将DNA-树脂混合液全部转移到注射器中,用注射器内芯推液筒,慢慢地将DNA-树脂混合液推过微型柱,排出废液。

④将注射器从微型柱上拔出后,拿去注射器内芯推液筒,再将注射器套在微型柱上,向注射器内加入2 ml 柱洗溶液(80%的异丙醇),用注射器内芯推液筒慢慢将洗柱液通过微型柱,以洗涤DNA-树脂样品。

⑤拔去注射器,将微型柱套在洁净的1.5ml离心管上,10000rpm离心20sec,以除去残留的异丙醇。

⑥将微型柱从注射器上转移到一新的离心管上,在柱中央加入30~50μl预热(60~70℃)的超纯水或1×TE缓冲液,静置1 min,10000rpm离心20sec。离心管内的液体即为DNA溶液。可将DNA溶液转移至0.5 ml离心管中于-20℃冰箱保存备用。

(二)寄生虫DNA的PCR扩增及琼脂糖电泳

1.实验原理。

(1) PCR引物设计。 PCR反应成功扩增的一个关键条件在于寡核甘酸引物的正确设计。PCR引物设计的目的是找到一对合适的寡核甘酸片段,使其能有效地与目的片段两端的序列互补。设计引物时要遵循以下原则:

①长度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一般在18~25个碱基左右;

②G+C含量及Tm值:引物的G+C含量以40%~60%为宜。引物的Tm值是指寡核苷酸的解链温度,即在一定盐浓度条件下50%寡核苷酸双链的解链温度。PCR引物应保持合理的G+C含量。含有50%G+C 的20个碱基的引物其Tm值约界于56~62℃,这可为有效退火提供足够的温度。由于G+C间的氢键数较A+T间多,因此,G+C含量高的DNA片段其Tm值也高。对于短于20个碱基的引物,Tm值可按Tm=4(G+C)+2(A+T) 计算。而对于较长的引物,Tm值的计算较为复杂。由于PCR扩增的特异性取决于两条引物与相应模板的结合,因此,反应中退火温度应根据两个Tm值折衷选择。

③碱基的组成尽量随机,尽量不要有聚嘌呤或聚嘧啶的存在;尤其是3’末端不应超过3个连续的G 或C;

④引物内部不应有互补序列,否则引物自身会折叠形成发夹结构或引物本身复性。这样二级结构会因空间位阻而影响引物与模板的复性结合。若引物自身连续互补碱基达3个以上,就容易形成发夹结构。

⑤两个引物之间不能互补,尤其应避免3’末端的互补重叠以防止形成引物二聚体。两个引物不应有4个以上的碱基连续相同或互补;

⑥引物的3’末端应与目的片段完全相配。这对于获得好的扩增结果非常重要。如果能确定一个保守氨基酸,可将其密码子的前2个碱基作为3’末端。

⑦引物的5’末端可不与目的片段互补,可被修饰而不影响扩增的特异性。引物的5’末端修饰包括:加酶切位点,标记生物素、荧光、同位素、地高辛等。还可引入蛋白质结合DNA序列、引入突变位点、引入翻译起始密码子、启动子序列等。所附加的限制性酶切位点应是不会在引物以外的DNA上切割的。为了有效地切割限制性酶切位点,在限制性酶识别序列的5’端常需添加2-3个非特异的额外碱基。

⑧若是设计种或株特异性引物,引物与非特异序列的相似性不能超过70%或有连续8个以上的互补碱基相同。可用DNAstar、MegAlign软件比较相似性,用Oligo50来设计引物。

(2) PCR的基本原理。在存在DNA模板、引物、dNTP、适当缓冲液(Mg2+)的反应混合物中,在热稳定DNA聚合酶的催化下,对一对寡核苷酸引物所界定的DNA片段进行扩增。这种扩增是通过模板DNA、引

物之间的变性,退火(复性),延伸三步反应为一周期(cycle),循环进行,使目的DNA片段得以扩增。由于每一周期所产生的DNA片段均能成为下一次循环的模板,故PCR产物以指数方式增加,经30个周期后,特定DNA片段的数量在理论上可增加109倍。在实际应用中,一般多用30~35个循环。

(3)琼脂糖电泳的基本原理。琼脂糖是一种天然聚合长链状分子,于沸水中溶解,45℃开始形成多孔性滤孔,凝胶孔径的大小决定于琼脂糖的浓度。DNA分子在碱性环境中带负电荷,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向正极泳动。DNA分子在琼脂糖凝胶中泳动时,有电荷效应与分子筛效应。不同的DNA,其分子量大小及构型不同,电泳时的泳动率就不同,从而分出不同的区带。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分离DNA,主要是利用分子筛效应,迁移速度与分子量的对数值成反比关系。溴化乙锭(EB)为扁平状分子,在紫外光照射下发射荧光。EB可与DNA分子形成EB-DNA复合物,其发射的荧光强度较游离状态EB发射的荧光强度大10倍以上,且荧光强度与DNA含量成正比。

2.实验方法、步骤和操作要领。

(1) PCR扩增。先按单倍扩增体系中各试剂的量计算好n倍(除去模板DNA量)扩增体系中各试剂相对应的量,然后在适合体积的离心管中依次加入试剂(如n×2.5 μl 10×PCR Buffer、n×2 μl dNTP,n ×4 μl MgCl2、n×0.5 μl Forward primer、n×0.5 μl Reverse primer、n×14.4 μl ddH2O、n×0.125 μl Ex Taq 酶,最后总体积为n×24 μl),经离心混匀后,分装至n个200μl的离心管中(包括阴阳性对照),在各管中加入模板DNA(如扩增体系为25 μl,则加入1 μl模板DNA),混匀后于PCR扩增仪中按已设好的PCR 扩增条件进行扩增。

如细胞色素c氧化酶第一亚基(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 1, cox1)基因的扩增体系为:

试剂体积(μl)

ddH2O 14.375

10x PCR Buffer 2.5

MgCl2 (25 mM) 4.0

dNTPs (2.5 mM each) 2

Forward primer (100 pmol/μl, JB3) 0.5

Reverse primer (100 pmol/μl, JB4.5) 0.5

Ex Taq (5 U/μl) 0.125

模板(gDNA)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量25

cox I基因的PCR扩增条件:

94℃变性 5 min

94℃变性30 s

55℃复性30 s 30个循环

72℃延伸30 s

72℃延伸 5 min

扩增完毕后,取出PCR扩增产物于4℃/-20℃冰箱保存备用。

(2) 琼脂糖凝胶电泳。

①制备凝胶:胶浓度视具体情况而定。以配制0.8%琼脂糖凝胶为例,准确称取0.8 g琼脂糖加入至100 ml 0.5×TBE电泳缓冲液,于微波炉中或经高压熔化均匀,冷却至50℃左右,加入溴化乙锭(EB)(10 mg/ml, 加入量为8.3 μl EB/100 ml琼脂糖凝胶液),混匀后倒入已封好的凝胶灌制胶模中,插上样品梳。待

胶凝固后,从胶模上除去封带,拔出梳子放入电泳槽中,加入足够量的电泳缓冲液(要求缓冲液液面高出凝胶表面约1 mm)。

②点样:取PCR扩增产物3~5 μl,与适量的加样缓冲液(Loading buffer, LB))混匀(若为6XLB,3-5 μl扩增产物加1 μl 6X LB),然后用取液器将样品加入点样孔中,同时设以适宜的DNA分子量标准物(marker)作为参照。

③电泳:接通电极,使DNA向阳极移动,在1~10 V/cm凝胶的电压下(常用100 V)进行电泳。当加样缓冲液中的溴酚蓝迁移至足够分离DNA片段的距离时,关闭电源。

④结果观察:将电泳好的琼脂糖胶置于紫外透射仪中,打开紫外灯,若看到橙红色的核酸条带,则说明有扩增的PCR产物;根据条带粗细,可粗略估计该条带的DNA量;根据已知分子量的标准DNA对照,通过线性DNA条带的相对位置可初步估计扩增产物的分子量。如果仅出现预期分子量大小的条带而无非特异性条带,则说明扩增的特异性较好。如果扩增结果比较满意,则用凝胶成像系统进行摄影,保存图像。

(三)PCR扩增产物的纯化

1.实验原理。为验证PCR扩增产物的种或株特异性,往往需对PCR扩增产物进行测序验证。为了建立种、株特异的PCR诊断技术,需要确定种、株特异的遗传标记。在这样的情况下,往往需要将PCR产物进行纯化,连接到克隆载体,转化宿主菌,然后经菌落PCR及限制性内切酶酶切鉴定筛选阳性菌落进行测序。获得纯度高的PCR产物是进行连接、转化、测序的前提条件。PCR产物的纯化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切胶回收,另一种是PCR产物直接回收。切胶回收的原理就是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将要回收的目的片段从凝胶上切下来,然后再通过DNA胶回收试剂盒进行纯化,以去除DNA样品中除了目的基因片段外的所有杂质。而PCR产物直接回收法则是将扩增的PCR产物直接用PCR 产物纯化试剂盒进行纯化。两种方法各有利弊,切胶纯化的纯度较高,但回收率低;PCR产物直接纯化,回收率高,但纯度较低。如果PCR扩增产物很特异,且引物长度小于60 bp,则两种方法都可选用,但如果有非特异性条带或引物长度大于60 bp时,就必须用切胶纯化的方法。

2.实验方法、步骤和操作要领。

(1) 切胶纯化法(按生工生物工程(上海)有限公司UNIQ-5柱式DNA胶回收试剂盒说明进行):

①取40~50 μ1 PCR产物于0.8%的琼脂糖凝胶中电泳约40~50 min(可适当缩短电泳时间以提高回收效率)。注意:必须将电泳槽用自来水充分冲洗,电泳缓冲液一定要换新鲜干净的,以保证不会有其它DNA 污染。

②于紫外透射仪中铺上一块新鲜的保鲜纸,将凝胶放在保鲜纸上(以尽量提高DNA回收的纯度),打开长波紫外灯用干净的手术刀快速将目的片段从琼脂糖凝胶上切下来(尽可能去除多余的琼脂糖胶)。切下来的胶块放入一新鲜、灭菌的1.5 ml的离心管中,用电子天平称重并作好记录。

③按每100 mg琼脂糖凝胶或100 μl的DNA溶液加入400 μl Binding buffer的量来计算,加入相应体积的Binding buffer,混匀后置于50~60℃水浴中10分钟,使胶彻底融化(加热融胶时,每2分钟混匀一次)。

④将融化的胶溶液转移到套放于2 ml收集管的UNIQ-10柱中,室温放置2 min,用台式离心机高速(8000 rpm)离心1 min。适当降低离心转速有助于提高DNA结合率。

⑤取下UNIQ-10柱,倒掉收集管中的废液,将UNIQ-10柱放回收集管中,加入500 μl Wash solution,高速离心(10000 rpm)30 sec。

⑥重复步骤“⑤”一次。

⑦取下UNIQ-10柱,倒掉收集管中的废液,将UNIQ-10柱放回收集管中,高速离心(10000 rpm)1

min。

⑧将UNIQ-10柱放入一新鲜洁净的1.5 ml离心管中,在柱膜中央加30 μl Elution Buffer或双蒸水(pH >7.0)到UNIQ-10柱中,室温或37℃放置2 min。(提高洗脱温度至55-80℃有利于提高DNA的洗脱效率)

⑨10000 rpm高速离心1 min,离心管中的液体即为回收的DNA片段,可立即使用或保存于-20℃备用。

⑩取3~5 μl PCR纯化产物加适量加样缓冲液混合,琼脂糖电泳检查回收率,可根据带的亮度估算DNA 回收纯化后的浓度。

(2) PCR产物直接纯化法(按生工生物工程(上海)有限公司UNIQ-5柱式PCR产物纯化试剂盒说明进行):

①取PCR产物40~50 μl,加入3倍体积的Binding buffer,混匀。

②把混合液转移到套放于2 ml收集管的UNIQ-10柱中,室温放置2 min,用台式离心机高速(8000 rpm)离心1 min。适当降低离心转速有助于提高DNA结合率。

③倒掉收集管中的废液,将UNIQ-10柱放入同一收集管中,加入500 μl Wash solution,高速离心(10000 rpm)30 sec。

④重复“③”步骤一次。

⑤倒掉收集管中的废液,将UNIQ-10柱放回收集管中,高速离心(10000 rpm)1 min。

⑥将UNIQ-10柱放入一根新鲜洁净的1.5 ml离心管中,在柱膜中央加入30 μl Elution Buffer或双蒸水(pH>7.0)到UNIQ-10柱中,室温或37℃放置2 min(提高洗脱温度至55-80℃有利于提高DNA的洗脱效率)。

⑦10000 rpm高速离心1 min,离心管中的液体即为回收的DNA片段,可立即使用或保存于-20℃备用。

⑧取5~10 μl PCR纯化产物加适量加样缓冲液混合,电泳检查回收率,可根据带的亮度估算DNA回收纯化后的浓度。

(六)动物寄生虫病特异PCR诊断技术实例

以检测鸡柔嫩艾美尔球虫感染为例,选用Fernandez等(2003)报道的柔嫩艾美尔球虫种特异的引物(Tn-01-F:5’-CCGCCCAAACCAGGTGTCACG-3’; Tn-01-R:5’-CCGCCCAAACA TGCAAGA TGGC-3’),建立特异、敏感、快速的特异PCR诊断技术,用于鸡柔嫩艾美尔球虫感染的诊断及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1.PCR反应。按常规方法进行,在0.2ml PCR管配制反应液,总体积为25μL,其中:

试剂体积(μl)

10x PCR Buffer 2.5

MgCl2(25 mM) 2.5

dNTPs(2.5 mM each) 2

Forward primer(Tn-01-F, 50 pmol/μl)0.275

Reverse primer(Tn-01-R, 50 pmol/μl)0.275

ddH2O 16.2

r Taq(5 U/μl)0.2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模板(gDNA) 1

同时设阳性对照和空白对照。

2.反应在PCR仪上进行。反应条件为:96℃预变性5 min,然后94℃变性1min、65℃退火2min,共30个循环,最后72℃后延伸7 min。

3. 结果判定。PCR产物在1.0%TBE琼脂糖凝胶电泳,用溴化乙锭染色,紫外投射仪下观察结果。阳性对照可见分子量大小约530bp的条带;临床样品如有同样大小条带判为阳性;阴性对照不见扩增条带。

四、实验注意事项

(一)寄生虫基因组DNA的提取及纯化

1.操作中所使用的镊子和剪刀一定要事先灭菌并于超净工作台中紫外照射1~1.5 h,以保证没有污染其它DNA。

2.吸取上清液时,应注意勿将下层沉淀物吸入以免带入杂质,但也不要余下太多上清液,致使DNA 损失较多。

3.整个操作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不要交叉污染。如同时进行多个虫体DNA的提取时一定要作好标记。操作完毕后,台面要用酒精擦拭数次;镊子和剪刀经清洗后先用酒精消毒,再用紫外灯照射1~2小时以破坏或降解残余的DNA,以免污染其它实验。

(二)寄生虫DNA的PCR扩增及琼脂糖电泳

1.在PCR扩增操作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每加完一种试剂后,要换一次枪头,以免试剂被污染,且加试剂时一定要注意不要加错、重加或漏加,最后加模板DNA时要用记号笔在管上作好标记,以免结果混淆。

2.用微波炉煮胶时,胶液的量不要超过三角瓶容量的1/3,否则易溢出。

3.煮好的胶应冷却至50℃左右时再倒入胶模中,以免胶模变形,并减少漏胶的机会。

4.倒胶注意厚度(4~6 mm),充分凝固后再拔出梳子,以保持齿孔形状完好。也可待胶稍凝固后,放入4℃冰箱10多分钟,以加速胶的凝固。

5.加样前需赶走点样孔中的气泡,点样时吸管头垂直,切勿碰坏凝胶孔壁,以免使带型不整齐。

6.凝胶中含有EB(有潜在的致癌性),不要直接用手接触凝胶,操作时要戴上手套。废弃胶应集中处理,切勿乱丢。

(三)PCR扩增产物的纯化

1.试剂盒首次使用前,必须按说明书在Wash solution瓶中加入4倍体积的无水乙醇,充分混匀后使用。每次使用后一定要将瓶盖拧紧,以保持Wash solution中的乙醇含量。

2.切胶回收时,于紫外透射仪中切胶的时间应尽可能短,以减少凝胶在紫外光照射下的时间。

3. 切胶回收时,对于高浓度的胶(1.5~2%),每100 mg凝胶加入700 μl Binding buffer,融胶时间可以延长到15分钟,以保证凝胶全部融化。

4. 切胶回收时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必须将电泳槽用自来水充分冲洗,其电泳缓冲液一定要换新鲜干净的,以保证不会有其它DNA污染。

5.PCR产物直接纯化时,扩增产物的特异性必须非常高,对于特异性差的反应,应从琼脂糖凝胶中回收目的片段,引物的长度如大于60 bp,同样要求用胶回收法来回收扩增的DNA片段。

6.使用PCR产物纯化试剂盒时,模板DNA的存在不影响下游工作,而对于质粒模板则要特别小心。

五、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1. 实验目的;

2. 引物设计的基本原则;

3. PCR诊断技术的基本原理;

4. PCR诊断技术的操作过程及实验结果;

5. PCR扩增及琼脂糖电泳应注意的事项。

寄生虫病免疫及其免疫诊断复习题

名词解释 1.环境寄生虫学:寄生虫与环境能以不同的方式互相影响,该学科就是利用寄生虫来监测环境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 2.免疫寄生虫学:是研究寄生现象和寄生虫与宿主相互关系免疫学方面的科学。 3.免疫流行病学:是以流行病学的形式与方法研究免疫力的群体效应,即研究宿主个体的免疫差别是如何影响致病因素的群体生物学表现,研究通常还包括运用数学模型及血清流行病学等方法。 4.非消除性免疫:大多数寄生虫感染可引起宿主对再感染产生一定程度的免疫力,但这仅仅是一种不完全的保护性免疫力,宿主体内的寄生虫并不能被彻底清除,而是维持在一个低水平状态,与宿主的特异保护性免疫力同在;一旦用药物清除体内的残余寄生虫后,宿主已获得的这种免疫力即逐渐消失。包括带虫免疫和伴随免疫。 5.消除性免疫:未经治疗,宿主即能消除体内寄生虫,并对再感染产生完全的保护性免疫力。如:硕大利什曼原虫的东方疖。 6.获得性非特异性免疫:宿主受到与抗寄生虫效应的靶抗原无关的病原体的提取物或某些合成产物的刺激所产生的保护力,它并不针对某特定的靶病原体,而是可抵抗多种感染因子(包括单细胞的原虫和细菌,多细胞的蠕虫,甚至肿瘤等)的攻击。 7.带虫免疫:某些血内寄生原虫感染后,产生一定程度的免疫力,可杀伤体内原有的原虫,使其数量明显下降,维持在一个低水平上,临床症状消失,呈带虫状态,但不能完全清除体内的虫体,可抵抗同种寄生虫的再感染,体内无此虫时此免疫力即消失,这种免疫状态就是~。 8.伴随免疫:人感染某些蠕虫(如:血吸虫)后可获得部分免疫力,患者门静脉内仍有成虫寄生和产卵,但宿主对再感染有一定免疫力,而无损于体内的成虫,当体内成虫消失后此免疫力也消失,这种免疫称为~。 9、流行率:指的是在一定时间内受感染的人,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10、感染度:是指一个个体的虫荷或一组个体的平均虫荷,在人群中只能通过定量的虫卵计数表示,但也有少量尸检的研究测定虫荷数。流行率和感染度有着内在的联系,一般,人群流行率越高,感染者的平均感染度就越高。 11、(新)感染的发生率:是指原先未感染的个体在一定时间内受感染,以年百分率表示,通常在儿童中计算。 问答题 1.何谓超敏反应?分别可见于哪些寄生虫病? 超敏反应是处于免疫状态的机体,当再次接触相应抗原或变应原时出现的异常反应,常导致宿主组织损伤和免疫病理变化。 按照Gell和Coombs关于超敏反应的分类,寄生虫感染的超敏反应也可分为Ⅰ、Ⅱ、Ⅲ、Ⅳ4型;它们分别称为速发型、细胞毒型、免疫复合物型、迟发型或细胞免疫型。 在寄生虫感染中,有的寄生虫病可同时存在几型超敏反应,甚为复杂多变。例如,血吸虫病就可有速发型、免疫复合物型及迟发型超敏反应同时或先后存在。 【寄生虫所致的超敏反应见下页】

《动物寄生虫病学》测试试题(A卷)

《动物寄生虫病学》试题(A卷)

————————————————————————————————作者:————————————————————————————————日期: 2

《动物寄生虫病学》试题(A卷)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中间宿主:寄生虫幼虫期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2、带虫免疫:寄生虫感染常常引起宿主对重复感染产生一定的免疫力,此时宿主体内的寄生虫并未完全被清除,而是维持在低水平。(非消除性免疫) 3、二宿主蜱:蜱的幼虫及若虫在同一个宿主体上吸血,而成蜱则寄生于另一个宿主,饱血后落地产卵。 4、孢子生殖:有性生殖后形成合子,合子再分裂形成许多子孢子的过程。 5、生物性传播:节肢动物传播病原体最重要的途径。在传播者体内要经历发育或/和繁殖的过程。(只有在传播者体内发育或/和繁殖后才具有感染力)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 1、肝片形吸虫寄生于牛、羊的肝胆管,中间宿主是椎实螺科的淡水螺,治疗动物肝片形吸虫病时可选用三特、肝蛭净等药物。 2、日本血吸虫寄生于人、畜的肝门静脉和肠系膜静脉,中间宿主是湖北钉螺,治疗动物日本血吸虫病时可选用三特、肝蛭净等药物。 3、布氏姜片吸虫寄生的终末宿主是猪和人,寄生部位是小肠。 4、猪囊尾蚴寄生的宿主是猪和人,成虫名称是猪带绦虫;成虫寄生的终末宿主是人。 5、细粒棘球蚴主要寄生于牛、羊的肝和肺,治疗动物细粒棘球蚴病时可选用吡喹酮、丙硫咪唑等药物。 6、扩展莫尼茨绦虫寄生于牛、羊的小肠 ,中间宿主是甲螨或地螨类,治疗动物扩展莫尼茨绦虫病时可选用吡喹酮等药物。 7、疥螨寄生于人和动物的皮肤表皮层内;痒螨寄生于动物的皮肤表面;蠕形螨寄生于人和动物的毛囊和皮脂腺;治疗动物螨病时可选用伊维菌素等药物。 8、猪后圆线虫寄生于猪的支气管、细支气管,中间宿主是蚯蚓,

第二章 动物传染病的防疫措施

第二章动物传染病的防疫措施(3学时) 主要内容 1、防疫的基本原则和综合性防疫措施 2、动物传染病的诊断方法 3、动物检测的分类及检疫内容 4、隔离和封锁的方法 5、病畜的治疗方法 6、消毒、杀虫、灭鼠的方法 7、预防接种、紧急接种和药物预防 自学内容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进了境动植物检疫法 2、常用畜禽生物制品简介 基本要求 l、掌握相应的基本概念 2、平时的预防措施 3、发病时的扑灭措施 4、各种措施执行的方法 重点 平时的预防措施、发病时的扑灭措施;疫情报告与疫病的诊断方法;检疫;隔离和封锁:免疫接种和药物预防;消毒、杀虫、灭鼠的方法。 难点 检疫;隔离和封锁;免疫接种的注意事项。 查明和消灭传染源,截断病原体的传播途径,提高家畜对传染病的抵抗力。 根据各种传染病的特点,对各个不同的流行环节,分清轻重缓急,找出重点措施,以达到在较短期间内,用最少的人力、物力控制传染病的流行。 –猪瘟 –牛恶性卡他热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 综合性防制措施:“养”、“防”、“检”、“治” 养:饲养管理,提高动物的非特异性抵抗力 防:预防接种 防止环境污染,成为病原体的传播媒介 检:检疫,畜禽检疫,畜产品检疫 治:治疗,特异性的生物制剂 抗菌素 一、平时的预防措施 疫病的预防(prevention): 采取各种措施将疫病排除于一个未受感染的畜群之外。 疫病的防制(control):采取各种措施,减少或消除疫病的病源,以降低已出现于畜群中疫病的发病数和死亡数,并将疾病限制在局部范围内。 疫病的消灭(eradication): 一定种类病原体的消灭。 ⑴要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 “自繁自养”是防止从异地带进疫病的一项重要措施。

动物寄生虫病的防治及消毒

动物寄生虫病的防治及消毒 授课人孔德利 动物寄生虫病的防治 第一节概述 一、寄生虫的概念 寄生虫是暂时或永久地寄居于另一种生物(宿主)的体表或体内,夺取被寄居者(宿主)的营养物质并给被寄居者(宿主)造成不同程度危害的动物。 二、寄生虫病的危害 寄生虫侵入宿主或在宿主体内移行、寄生时,对宿主是一种“生物性刺激物”,是有害的,其影响也是多方面的,但由于各种寄生虫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寄生部位等不问,因而对宿主的致病作用和危害程度也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机械性损害 吸血昆虫叮咬,或寄生虫侵入宿主机体之后,在移行过程中和在特定寄生部位的机械性刺激,使宿主的器官、组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如创伤、发炎、出血、肿胀、 堵塞、挤压、萎缩、穿孔和破裂等。 (二)夺取宿主营养和血液 寄生虫常以经口吃人或由体表吸收的方式,把宿主的营养物质变为虫体自身的营养,有的则直接吸取宿主的血液或淋巴液作为营养,造成宿主的营养不良、消瘦、贫血、抗病力和生产性能降低等。 (三)毒素的毒害作用 寄生虫在生长、发育和繁殖过程中产生的分泌物、代谢物、脱鞘液和死亡崩解产物等,可对宿主产生轻重程度不同的局部性或全身性毒性作用,尤其对神经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的毒害作用较为严重。 (四)引入其他病原体,传播疾病寄生虫不仅本身对宿主有害,还可在侵害宿主时,将某些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和原虫等直接带入宿主体内,或为其他病原体的侵入创造条件,使宿主遭受感染而发病。 第二节畜禽常见寄生虫病及防治措施 一、猪常见寄生虫病及其防治 (一)猪常见寄生虫病 1、猪疥螨病 病猪患部发痒,经常在猪舍墙壁、围栏等处摩擦,经5~7d皮肤出现针头大小的红色血疹,并形成脓包,时间稍长,脓包破溃、结痂、干枯、龟裂,严重的可致死,但多数表现发育不良,生长受阻。 2、弓形体病 病猪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废绝,尿黄便干,体温呈稽留热(40.5~42℃),呼吸困难,呈腹式呼吸,到后期病猪耳部、腹下、四肢可见发绀。 3、猪蛔虫病 成虫寄生在小肠,幼虫在肠壁、肝、肺脏中发育形成一个移动过程,可引发肺炎和肝脏损伤,有的移行到胃内,造成呕吐,剖检时可见蛔虫堵塞肠道。 4、旋毛虫病 旋毛虫成虫寄生于肠管,幼虫寄生于横纹肌。本虫常呈人猪相互循环,人旋毛虫可致人死亡,感染来源于摄食了生的或未煮熟的含旋毛虫包囊的猪肉。 (二)主要防治措施 1、加强环境卫生。 2、定期进行驱虫一般猪场每年春秋二季对种猪群驱虫,断奶仔猪在转群时驱虫 一次。 (三)常用治疗药物 1、敌百虫先将敌百虫按1%浓度制成药液,清洗患部。每天1次,连续用3~4d。内服可按每公斤体重

动物寄生虫病PCR诊断技术

动物寄生虫病PCR诊断技术 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技术是一种既敏感又特异的DNA体外扩增方法,它可将一小段目的DNA扩增上百万倍,其扩增效率使得该方法可检测到单个虫体或仅部分虫体的微量DNA。通过设计种、株特异的引物,此法只扩增出种、株特异的PCR产物,具有很高的特异性。而且PCR 技术的操作过程也相对简便快捷,无需对病原进行分离纯化;同时可以克服抗原和抗体持续存在的干扰,直接检测到病原体的DNA,既可用于虫种、株的鉴别,动物寄生虫病的临床诊断,又可用于动物寄生虫病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随着PCR技术的不断完善与发展,它已广泛应用于分子生物学、生物技术、临床医学等各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实验目的要求 掌握PCR诊断技术所涉及实验的基本原理,全面熟悉PCR诊断技术的操作过程,其中包括寄生虫DNA 的提取、PCR引物的设计、PCR条件的优化、对目的片断的扩增、琼脂糖凝胶电泳及结果分析、PCR产物的纯化等等。 二、实验仪器和材料 (一)寄生虫基因组DNA的提取及纯化 1.虫体材料。单个虫体。 2.器具。超净工作台、恒温培养箱、TGL-16G高速台式离心机、旋涡振荡器、微量取液器及配套吸头、微量离心管、一次性注射器、微型眼科镊、微型眼科剪刀、玻璃平皿、滴管、有机架等。 3.试剂。 (1) 乙二胺四乙酸(Ethylene diaminetetra acetic acid,EDTA)、十二烷基磺酸钠(Sodium dodecyl sulfate,SDS)、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Tri (Hydroxymethyl) Aminomethane-HCl,Tris-HCl)、氯化钠、蛋白酶K(25μg/μl)、异丙醇(80%)、双蒸水、灭菌超纯水等。 (2) DNA裂解液:500 mM NaCl 70 μl 、100 mM Tris-HCl(pH 8.0)30 μl、50 mM EDTA(pH 8.0)150 μl、10%SDS 30 μl。 (3) Wizard TM DNA Clean-Up 试剂盒或类似的DNA提取试剂盒。 (二)PCR扩增及琼脂糖电泳 1.材料。提纯的虫体DNA。 2.器具。超净工作台、微型高速台式离心机、微量取液器(2/20/200/1000 μl)、PCR扩增仪、琼脂糖电泳系统、凝胶成像系统、微波炉、4℃/-20℃冰箱、紫外透射仪、微型离心管(200/500/1500 μl)、有机架、一次性手套、透明胶带、量筒(100 ml)、三角瓶(500 ml)等。 3.试剂。 (1) 10×PCR Buffer(无Mg2+)、dNTP(2.5 mM each)、ddH2O 、MgCl2(25 mM)、Primers、Ex Taq 酶(5 U/l)、琼脂糖、EB(10mg/ml)、Tris碱、硼酸(Boric acid)、去离子水、EDTA(0.5 mol/L,pH 8.0)、10×载样缓冲液。 (2) 0.5×TBE缓冲液:准确秤取Tris碱5.4g,硼酸2.75g,充分溶解于800 ml去离子水中,加10ml 0.5 mol/L EDTA(pH8.0),用去离子水定容至1000ml。 (三)PCR扩增产物的纯化 1.材料。PCR扩增产物。 2.器具。TGL-16G高速台式离心机;三用电热恒温水箱;微量取液器(2/20/200/1000 μl)、琼脂糖

动物传染病A卷(7)

(2005-2006学年第1学期) ____________学院____________班(年)级课程动物传染病学 (A)卷 题目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分得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计20分) 1、蓝舌病 2、疫苗紧急接种 3、内源性感染 4、垂直传播 5、疯牛病 6、鸭瘟 7、内基氏小体(Negri’s bodies) 8、恶性卡他热 9、潜伏期 10、炭疽 二、填空题(每空格1分,计20分) 1、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血凝素(HA)亚型主要为____和____。 2、小鹅瘟主要侵害________日龄的雏鹅,特征性病理变化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仔猪大肠杆菌病的临诊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主要发病年龄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4、羊梭菌病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5、在奶牛场进行结核病和布鲁氏菌病检疫的常用方法分别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6、猪丹毒急性病例表现为败血症变化,亚急性病例的特征是 ________________,慢性病例表现为关节炎和心内膜炎。 7、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病原体是________和________,该病特征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选择题(每题1分,计10分) 1、传染性法氏囊病对养鸡业的危害可表现在________: A.该病可以侵害各种年龄的鸡,发病率和死亡率高。 B.该病可感染人,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 C.该病可降低疫苗免疫接种的效果。 D.该病可引起鸡长期生长不良,饲料利用率降低。 2、下列关于EDS76 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

寄生虫病常免疫学诊断

寄生虫病常用的免疫学诊断方法 刘凡 @ 2006-04-26 12:53 寄生虫病目前还是危害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疾病。根据近年的全国调查报告,共发现我国有人体寄生虫56种,主要为肠道寄生虫。其中半数以上为不常见虫种,尚不包括疟疾、黑热病、血吸虫、丝虫以及弓形虫、卡氏肺孢子虫、巴贝西虫和锥虫等重要寄生虫。人均寄生虫感染率高达62.6%。估计全国有7亿多人感染寄生虫,最多的1人同时感染9种寄生虫,特别在农村人口中。因此对寄生虫的检验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和基本的技术。对寄生虫的检验不仅要能熟悉各种寄生虫的生活史及它们各个时期的形态特征,而且要求掌握对各种标本的处理技术(如取材、制片、染色、镜检)及必要的免疫学等检验方法。 目前,寄生虫诊断技术主要包括病原检查、免疫学检查和分子生物学检查三个方面。实际应用中免疫学检查比较高效和准确,几乎所有的免疫学方法均可用于寄生虫病的诊断,但是各有各的优缺点,各有各的应有条件,主要而且常用的免疫检验方法有: 1.环卵沉淀试验(COPT):这是国内外公认的用以诊断血吸虫病的有效血清学方法之一。现在该法已趋向完善,不但提高了它的诊断效果,而且使该法更适合于现场推广应用。虫卵的处理有甲醛处理冰冻干卵抗原;热处理超声干卵抗原等。方法有双面胶纸条法、蜡封片法、塑料管、薄膜抗原片COPT,聚乙烯醇缩甲醛氯仿COPT(PVF-COPT)等,均有实用价值,已经作为基本消灭和消灭血吸虫病地区首先考虑应用的血清免疫学诊断方法。 2.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已用于多种寄生虫病的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可分为间接血凝(IHA),反向间接血凝(RIHA),间接血凝抑制试验(IHAI),反向间接血凝抑制试验(RIHAI),可以检测抗原或抗体,有较高的敏感性和一定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应用使敏感性和特异性有所提高。 3.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目前国外ELISA已广泛应用于寄生虫病免疫学诊断中。许多商品试剂盒已被引入国内,但是价格较高。国内也研制了多种试剂盒,推广应用于各种寄生虫病诊断中。例如:血吸虫病、肺吸虫病、黑热病、包虫病、弓形虫病、隐孢子虫病、卡氏肺孢子虫病、囊虫病、阿米巴病等。除传统的ELISA 外,又发展了K-ELISA、ABC-ELISA、DOT-ELISA、薄膜ELISA等,应用于血吸虫病、肺吸虫病、肝吸虫病等。可测抗体,也可测循环抗原及粪便样品、脓液及其它体液中的抗原。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抗原制备和试验方法尚需进一步标准化和规范化。 4.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T):在国外已广泛应用IFAT作为寄生虫病的免疫学诊断方法。国内主要应用该法诊断疟疾、丝虫病、弓形虫病。在血吸虫病、肺吸虫病、华支睾吸虫病、包虫病、阿米巴病等也有应用。IFAT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重现性。但试验结果需要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反应,限制了该法的广泛应用。结果判定需要有经验的人员,有一定的主观性。该法可检测血清中的抗体,也可检测组织内的寄生虫,如利什曼原虫、阿米巴、疟原虫、弓形虫等。

(完整版)动物寄生虫课程标准

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动物寄生虫病》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03011) 一、适用对象 适用于高职高专动物医学、畜牧兽医、兽医医药、动物防疫与检疫、兽医卫生检验、兽药生产与营销、特种经济养殖等专业及相关专业的三年制大专、五年制高职高专生。 二、课程性质 《动物寄生虫病》是包含一般生物学和兽医学内容的综合学科,是动物医学等专业的必修课,依据我院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模式和生源等特点,本课程为动物医学等专业的专业课程之一,是预防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门重要的临床课程,在动物医学等专业目标培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随着我国城郊型农业集约化畜禽养殖业蓬勃发展以及爱玩动物的不断增加,动物寄生虫的病防治显得尤为重要。 三、参考学时 施教总学时:54学时,其中理论讲授38学时,课堂实训16学时。 四、学分 3学分 五、课程目标 (一)情感与态度目标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有关畜禽寄生虫病以及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的病原特征、疾病流行规律、致病机理、诊断方法以及防治措施,为从事相关的管理与技术监督工作、畜牧业养殖生产及专门的兽医师工作奠定基础。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和追踪本学科科技发展的能力。既重视基础理论的教学,又要重视基本技能的训练,正确处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素质教育三者的关系,使培养能力和业务素质贯彻教学的始终。充分利用标本、模型、多媒体等教学手段进行直观教学和电化教学,并充分利用实验室、校内外实训基地进行技能训练,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动物寄生虫病诊断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满足岗位需要,为从事兽医、畜牧兽医工作奠定基础。。 (三)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熟悉掌握常见寄生虫病的病原体形态特征、病原生活史、疾病流行规律、致病机理、特征性临床症状、诊断技术、治疗和综合防制等方面的知识;同时,使学生了解动物寄生虫病的免疫机理、免疫诊断和免疫预防等的研究进展,了解寄生虫的分类、科学命名、地理分布等,了解我国动物寄生虫病的研究现状和取得的成就等。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就某一局部地区进行一般的寄生虫病流行病学调查,能对其中主要寄生虫病的流行状况作出比较正确的分析,制订出在原则上比较正确、一般可行的防止措施,并能提出进一步解决问题的途径。 六、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按照以职业岗位为课程目标、以职业标准为课程指导,以职业技能为课程内容,以最新技术为课程视野,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为课程核心,以“双师型”教师为课程主导设计教学内容体系。在课程的建设和教学过程中,采用过程评价和效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对动物寄生虫病的防制能力和考察学生对动物寄生虫病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七、内容纲要 (一)理论教学标准 动物寄生虫病学包括总论和各论两个部分,总论部分阐述动物寄生虫学的基本知识、动物寄生虫病的流行病学和免疫、动物寄生虫病的诊断及防治的基本原则。各论按寄生虫的分类系统编排,包括动物蠕虫病学、动物蜘蛛昆虫病学、动物原虫病学等三个方面。在每个疾病中又分为通性、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和其它寄生虫病三个方面。大纲中所列疾病均为常发多见的动物寄生虫病。 第一章总论(8学时) 学习目的与要求 1、掌握寄生生活的概念、寄生虫及宿主的类型、相互关系以及寄生虫的分类原则。 2、掌握寄生虫病发生的条件和流行特点,基本掌握寄生虫病免疫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 3、掌握寄生虫病诊断方法,对动物及其产品进行疫病检查,防止寄生虫病的发生和传播;掌握寄生虫病防制的基本原则,对动物寄生虫病进行预防、控制。 课程教学内容要点 第一节寄生虫与宿主 1、主要内容 ⑴寄生现象 ⑵寄生虫与宿主的类型

《动物疫病防控技术》课程标准

《动物疫病防控技术》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动物疫病防控技术》课程的基本信息如表1所示。 表1 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目标设计 1.总体目标 本课程是动物检疫检验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限选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临床常见动物疫病发生原因、流行特点、临床表现、预防和治疗措施的基本理论知识。培养学生掌握常见动物疫病的诊断、预防、治疗与扑灭的专业技能。加强学生对常见动物疫病防治措施临床应用技能的培养与练习,使学生能够独立诊断动物疫病,并能提供合理的预防与治疗措施。

2.能力目标 (1)能根据养殖场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消毒程序,会正确选择和使用消毒剂,对养殖场的环境、畜禽舍、工具、门口等进行消毒,并能利用实验室检测手段,对消毒效果进行评价。 (2)能根据养殖场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会正确保存、稀释和使用疫苗;会根据不同的疫苗种类选择不同免疫途径,正确操作对动物进行免疫接种。 (3)能熟练掌握动物剖检技术,能正确解剖动物、正确识别动物内脏的形态和位置,会识别内脏器官的异常变化。 (4)能依据国家相关的法律规定做好禽流感、新城疫、口蹄疫、猪瘟、蓝耳病的上报、扑杀等工作。 (5)能根据动物常见传染病的流行特点、症状和病变做出初步诊断。 (6)能利用实验室对动物常见传染病进行检测与分析。 (7)会制定动物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8)会对禽流感、新城疫、鸡产蛋下降综合征等抗体进行监测,并能根据监测结果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应用。 (9)会正确制定治疗方案,选择敏感药物,对动物常见传染病进行治疗。 (10)能正确识别寄生虫病的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并能做出初步诊断;能利用实验室对寄生虫病做出明确诊断;会使用药物治疗和预防寄生虫病。 3.知识目标 (1)掌握动物传染病的特征、发展阶段、流行过程;了解动物传染病的发生条件。 (2)掌握动物传染病的诊断方法。 (3)掌握动物传染病平时的预防措施和发生后的扑灭措施。 (4)掌握动物常见传染病的病原结构和血清(亚)型的种类;掌握动物常见传染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了解动物常见传染病的实验室诊断程序和方法;掌握动物常见传染病的防控措施及发生后的扑灭措施;了解国家有关动物常见传染病的相关法律法规。

兽医传染病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1、感染: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机体,并在一定的部位定居,生长繁殖, 从而引起机体一系列病理反应,这个过程称为感染。 2、隐性感染:在感染后无任何临诊症状而呈隐蔽经过的感染称为隐性感染。隐性感染动物在抵抗力降低时也能转化为显性感染。 3、显性感染:将出现该病所特有的明显的临诊症状的感染。 4、继发感染:动物感染了一种病原微生物之后,在机体抵抗力减弱的情况下,又由新侵入的或原来存在于体内的另一种病原微生物引起感染称为继发感染。 5、混合感染:由两种以上的病原微生物同时参与的感染,称为混合感染。 6、持续性感染:是指动物长期持续的感染状态。 7、长程感染:又称慢性病毒感染,是指潜伏期长,发病呈进行性且最后常以死亡为转归的病毒感染。 8、顿挫型感染:开始时症状表现较重,与急性病例相似,但特征症状尚未出现即迅速消退、回复健康者,称为顿挫型感染。 9、潜伏期:从病原体侵入机体并进行繁殖时起,直到疾病的最初临诊症状开始出现为止,这段时间成为潜伏期。 10、传染源:传染源:亦称传染来源,是指某种病原体在其中寄居、生长、繁殖,并能排出体外的活的动物机体,也即传染源就是受感染的动物,包括患病动物和病原携带者 11、传播途径:病原体由传染源排除后,经一定的方式再侵入其他易感动物所经历的路径。 12、易感动物:易感性:动物对某种病原体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的特性叫做易感性,有易感性的动物叫做易感动物。 (畜群的易感性:指家畜对于某种传染病病抵抗力的大小,是抵抗力大、易感性小。) 13、垂直传播:即从亲代到子代的纵向传播方式。水平传播:是指传染病在群体之间或个体之间以水平形式横向平行传播。包括:经胎盘传、播经卵传播、经产道传播。 14、生物性传播:病原体在节肢动物体内经历发育或繁殖地阶段,是完成其生活史或传播中不可缺少的过程。 15、直接接触传播:病原体通过被感染的动物(传染源)与易感动物直接接触(交配、舐咬等),不需要任何外界条件因素的参与而引起的传播方式。16、间接传播:(有外界环境因素参与)病原体通过传播媒介使易感动物发生传染的方式,称为间接接触传播。两种方式都能传播的传染病也可称为接触性传染病,多数传染病均属于接触性传染病。 17、传播媒介:从传染源将病原体传播给易感动物的各种外界环境因素称为传播媒介。 18、传染病:凡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和临诊表现,并具有传染性的疾病,称为传染病。 19、自然疫源地:存在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地方称为自然疫源地,即某些可引起人和动物传染病的病原体在自然界的野生动物中长期存在和循环的地区。 20、自然疫源性疾病:具有自然疫源性(人和动物疫病的感染和流行对其在自然界的保存来说不是必要的)的疾病称为自然疫源性疾病。一些疫病的病原体在自然条件下,即使没有人类或家畜的参与,也可以通过传播媒价(主要是节肢动物)感染宿主(野生动物)造成流行,并且借此在自然界长期存在。这些疫病称为自然疫源性疾病。它具有明显的地区性和季节性。注意:自然疫源性人畜共患病有:流行性出血热、森林脑炎、狂犬病、伪狂犬、流行性乙脑炎、黄热病、口蹄疫、鹦鹉热、Q热、鼠型斑疹伤寒、蜱传斑疹伤寒、鼠疫、土拉杆菌病、布鲁菌病、李氏杆菌病、蜱传回归热、钩端螺旋体病等 21、疫源地:传染源及其排出的病原体存在的地区,包括传染源及其排出的病原微生物所污染的物体、房舍、牧地、活动场所,以及怀疑有被传染的可疑动物群和储存宿主所在的地区。

动物寄生虫病学

《动物寄生虫病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中间宿主: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2、二宿主蜱:蜱的幼虫及若虫在一个宿主体上吸血,而成蜱在另一个宿主体上吸血,饱血后落地产卵。 3、多宿主寄生虫:有些寄生虫能寄生于许多种宿主,我们称这些寄生虫为多宿主寄生虫,称这些宿主为非专性宿主。 4、免疫逃避:寄生虫能在具有免疫力的宿主体内生存,甚至可以繁殖,不为宿主所消灭的现象。 5、机械性传播:昆虫本身是病原发育、传播所不必需的,仅在其体表暂时存活。如虻传播伊氏锥虫。 (二)填空题 1、片形吸虫病的病原包括肝片吸虫、大片吸虫,动物生前的病原学诊断方法为循序沉淀法。 2、日本血吸虫的感染性阶段为尾蚴,该虫体寄生于人畜的肝门静脉和肠系膜静脉,其中间宿主为钉螺。 3、脑多头蚴寄生于牛、羊的脑和脊髓,其成虫名称是多头多头绦虫,该绦虫寄生的终末宿主是犬等肉食动物。 4、扩展莫尼茨绦虫寄生于羊的肠道;中间宿主是地螨;治疗动物扩展莫尼茨绦虫病时可选用丙硫咪唑(吡喹酮或甲苯咪唑)等药物。 5、疥螨寄生于人和多种动物的皮肤表皮层,痒螨寄生于动物的皮肤表面,蠕形螨寄生于动物的毛囊和皮脂腺。 6、棘钩瑞利绦虫的中间宿主是,终末宿主是,治疗棘钩瑞利绦虫病可选用等药物。 7、双芽巴贝斯虫寄生于牛的红细胞,传播媒介是微小牛蜱,治疗牛双芽巴贝斯虫病时可选用三氮脒等药物。 (三)单项选择题 1、前殖吸虫的第二中间宿主是(B ) A.蚂蚁 B.蜻蜓 C.草螽 D.淡水鱼

2、泡状带绦虫的中间宿主是(A ) A.猪 B.剑水蚤 C.甲螨 D.兔 3、羊仰口线虫寄生于羊的(C ) A.真胃 B.瘤胃 C.小肠 D.盲肠 4、毛首线虫的感染途径是(B ) A.经皮肤感染 B.经口感染 C.胎盘传播 D.接触传播 5. 环形泰勒虫寄生于牛的(B ) A.肝脏B.有核细胞和红细胞C.心脏D.肺脏 6、牛皮蝇蛆的宿主是(B ) A.猪 B.牛 C.羊 D.鸡 7. 细颈囊尾蚴寄生于猪的(B ) A. 小肠 B. 腹腔 C. 脑 D. 肌肉 8 引起鸡盲肠肝炎的病原体是( C ) A.住白细胞虫B.鸡盲肠球虫C.组织滴虫D.异刺线虫 9. 下列不属于内寄生虫的是(A ) A.微小牛蜱B.猪带绦虫C.姜片吸虫D.钩虫 10. 疥螨的主要传播途径是(D ) A.经皮肤感染B.经口感染C.自体感染D.接触感染 四、多项选择题 1. 下列寄生虫病中,可选用丙硫咪唑治疗的有(AC ) A.鸡蛔虫病B.弓形虫病C.肝片吸虫病D.鸡球虫病 2. 姜片吸虫在中间宿主体内要经过以下几个发育阶段( ABCD) A.胞蚴 B . 尾蚴 C.囊蚴 D.雷蚴 3. 寄生在犬小肠内的寄生虫有( AC ) A.犬蛔虫 B.犊新蛔虫 C.犬钩虫 D.犬恶丝虫 4. 寄生在牛、羊肝脏胆管的吸虫有( AC ) A.肝片吸虫 B.前后盘吸虫 C.双腔吸虫 D.阔盘吸虫 5. 属于鸡球虫病病原的有(ACD ) A.堆形艾美耳球虫 B.斯氏艾美耳球虫 C. 柔嫩艾美耳球虫 D. 毒害艾美耳球虫(五)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动物寄生虫病试题

家畜寄生虫学试题 模拟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 1.寄生虫的学名为()。 ①英文命名②瑞典文命名③由属名加种名④由种名加属名 2.患蠕虫病时,动物体内白细胞增数的是() ①嗜中性白细胞②淋巴细胞③嗜碱性白细胞④嗜酸性白细胞 3.猪鞭虫寄生于() ①胃②小肠③盲肠④结肠 4.马、羊脑脊髓丝虫病的传播媒介是() ①蚊②蚤③蠓④吸血蝇 5.鸡吞入蚯蚓感染异刺线虫病,蚯蚓是异刺线虫的() ①中间宿主②终宿主③贮藏宿主④补充宿主 6.前殖吸虫的第一中间宿主是() ①扁卷螺②钉螺③锥实螺④淡水螺 7.肝片吸虫的感染性阶段为() ①胞蚴②囊蚴③尾蚴④毛蚴 8.曼氏迭宫绦虫的第一中间宿主是( ) ①淡水螺②陆地螺③剑水蚕④蜻蜓幼虫 9.下列绦虫中那种绦虫有子宫孔() ①细粒棘球绦虫②曼氏迭宫绦虫③泡状带绦虫④豆状带绦虫 10.微小牛蜱是() ①一宿主蜱②二宿主蜱③三宿主蜱④多宿主蜱 11.蚋是() ①♀吸血②♂吸虫③♀♂都吸血④♀♂都不吸血 12.卡氏住白细胞虫的传播媒介是() ①库蠓②蚋③蚊④白蛉 13.包虫病的病原是() ①棘球蚴②多头蚴③细颈囊尾蚴④牛囊尾蚴 14.兔艾美尔球虫寄生于() ①小肠上皮②盲肠上皮③结肠上皮④胆管上皮 15.弓形虫特有的诊断方法是() ①饱和盐水浮集法②水洗沉淀法③毛蚴孵化法④色素试验 16.日本血吸虫寄生于() ①胆管②胰管③肠系膜静脉④前胃 17.克氏假裸头绦虫的中绦期幼虫是() ①似囊尾蚴②实尾蚴③钩毛蚴④囊尾蚴 18.下列属于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的是() ①猪蛔虫病②弓形虫病③猪肾虫病④猪肺虫病 19.可经皮肤感染的寄生虫是() ①莫尼茨绦虫②捻转血矛线虫③猪蛔虫④反刍兽钩虫 20.我国牛双芽巴贝斯虫斯虫病的传播媒介是()

动物传染病试题集与答案

动物传染病试题集与答案 一.选择题 1、近20 多年来,我国动物传染病的防制取得了显著进展,1996 年1月16 日,我国正式宣布消灭了下面哪个疫病(),这是继牛瘟之后我国第二个消灭的动物传染病。 A .猪瘟B.鸡新城疫C.禽流感D.牛肺疫 2、1956 年,在我国宣布消灭了第一个动物传染病是(),为我国近代兽医史谱写了光辉的一页。 A.猪瘟 B.鸡城疫 C.牛瘟 D.牛肺疫 3. 在猪病防制中,我国研制的()疫苗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比较想的猪病疫苗。 A猪蓝耳病B.猪瘟C. 猪流感D、猪伪狂犬病 4. 我国第一个获批准的兽用基因工程菌苗是防制下面哪个疾病的?() A .猪大肠杆菌B.猪沙门氏菌C.猪副伤寒D. 猪痢疾 5.基因工程缺失疫苗在防制()中应用非常广泛,并且效果不错。 A. 猪瘟 B.猪伪狂犬病 C.猪流感 D.猪蓝耳病 6.()是由我国科学家在国际上首次发现的家禽传染病。 A 小鹅瘟B.鸭瘟C.禽流感D. 新城疫 7. )是1984 年由我国首先发现的一种病毒性急性传染病,该病严重危害养兔业。 8. 1997 年经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已于1998 年1 月起正式实施,该法规是我国动物传染病防制工作的法律依据。c A 《家畜家禽防疫条例》 B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物检疫法》C.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9.生物安全包养殖生产中的疫病防控体系、实验室安全体系和()领域3 个方面。 A. 生物技术B 、基因芯片C、基因工程D.预防接种 一、单项选择题 1.发生可疑性炭疽后,应取()进行送检。D A.肝脏、 B.心脏、 C.肺脏、 D.耳朵或天然孔渗出血 2.急性猪肺疫的特征性病变是()A A.纤维素性肺炎、 B.坏死性肠炎、 C.脾肿大,边缘梗死、 D.坏死性肝炎 3.生产上一般采用()进行布病的检疫B A.琼扩试验、 B.试管或平板血清凝集试验、 C.中和试验、 D.ELISA 4.猪丹毒主要发生于()B A.仔猪、 B.架子猪、 C.怀孕后期母猪、 D.香猪 5 猪喘气病是由()引起D A.猪喘气病病毒、 B.猪丹毒杆菌、 C.衣原体、 D.猪肺炎支原体 6.牛流行热又称()A A.三日热或辐射热、 B.五日热、 C.七日热、 D.无高热 7.破伤风是由()引起C A.魏氏梭菌、 B.溶血梭菌、 C.强直梭菌、 D. 巴氏杆菌 8.大肠杆菌有()血清型D A.1 个、 B.2 个、 C.3 个、 D.多个 9.猪伪狂犬病侵一个猪场后,往往难以彻底根除,其根本原因是()B A.病毒毒力太强、 B.动物健康带毒、 C.病毒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太强、 D.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 10.仔猪水肿病的特征病变为()D

《动物寄生虫病学》教学大纲

《动物寄生虫病学》课程(含实验内容)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码:09281093 课程名称:动物寄生虫病学 英文名称:Veterinary Parasitology 开课学期:8 学时/学分:80/4 (其中实验学时:20) 课程类型:专业教育必修课 开课专业:动物医学专业 选用教材:张西臣李建华主编,动物寄生虫病学,科学出版社(第三版),2010.01。 主要参考书: 1. 汪明主编,兽医寄生虫学(第三版,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03 2. 孔繁瑶主编,家畜寄生虫学(第二版),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7.09。 3. 杨光友主编,动物寄生虫病学,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01 4. 李国清主编,兽医寄生虫学(双语版),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6.02 5. Edited by Richard J. Martin, Henk D. F. H. Schallig, Veterinary Parasitology , General editor L. H. Chappell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执笔人:张西臣 二、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课程性质:动物寄生虫病学是动物医学专业的专业课,其与家畜传染病学、内科学、外科学、产科学等课程共同组成动物医学专业的专业课程。 课程目的: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和了解动物寄生虫病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同时结合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的能力和严谨的科学作风。 课程任务: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有关畜、禽的寄生虫病及重要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的病原特征、流行规律、致病机理、临床症状、剖检变化、诊断方法及防制措施等,为从事兽医临床工作、畜牧养殖业生产与管理及肉品卫生检验与技术监督等工作奠定基础。 三、教学基本要求 1. 掌握寄生虫与宿主及其类型、寄生虫对宿主的致病特点、寄生虫病的流行规律、免疫特点以及寄生虫病的诊断技术和综合防制措施。 2. 掌握重要寄生虫病的病原特征、传播规律、致病机理、临床症状、剖检变化、诊断方法和治疗、预防措施。

动物疾病常用诊断方法

动物疾病常用诊断方法 疾病是致病因素与动物机体相互斗争的过程。临床上主要诊断方法整体检查、器械检查、实验室检查、解剖等,从而查明疾病的发生过程,并得以确诊,并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 一、整体检查: 整体检查主要是对动物的整体精神及健康情况进行检查,主要是用问诊、视诊、触诊、叩诊、听诊等方式对动物的精神状况、躯体生长情况进行整体的检查。 1、问诊:问诊主要是兽医与畜主进行交流,对患病动物进行调查的一种方法,并从中了解到患畜有哪些临床症状,饮食方面有何异常,当地有没有有流行病的发生,以前患畜有没有类似的临床症状,饲养管理方面有没有问题,通常饲养管理的好坏对于动物的健康影响甚大,易引起疾病的发生,比如饲料发霉变质,动物食用后易引起中毒,饲料中蛋白质缺乏,易导致动物毛色灰暗、粗糙、无光泽,动物抵抗力降低引起各类疾病的发生,公畜表现在精液品质差,受精率低等。通过以上交流使兽医从中拣出疾病发生的原因并措施。 2、视诊:主要是对动物的精神状态、躯体各部分及粪尿的变化情况观察,从而对动物的状况给予一定的评定,为疾病的诊断奠定基础。通常是绕动物躯体转一圈,看动物的精神状态如何,躯体各部分有无异常情况,阴道有无排泄异常的物质,粪便是否正常。 一般情况健康的动物精神状态表现在目光有神,两耳灵敏,人一接近就有反应,而有病的动物则表现在精神不正,倦怠乏力,反应迟钝,目光暗淡,头低耳耷。 健康动物肌肉丰满,皮毛色有光泽,肥瘦适当,骨骼结实,而饲养管理差,营养水平低的动物皮毛色泽淡,肥瘦不适当不均匀,蛋白质过低的动物皮毛色泽淡。有时动物寄生虫也可引起毛色暗淡。 往往有病的羊,鼻镜干燥,提示有肠道疾病,表现在廇胃积食、瘤胃迟缓等。 眼结膜正常粉红色,眼结膜苍白,提示有贫血、寄生虫病;潮红提示有酸中毒、炎症发生;眼胞浮肿,多见于水肿病;下陷多见于脱水表现下泻、大出血、大吐等; 一侧突起,可能是肿瘤;瞳孔缩小多见于胆碱类中毒,如有机磷中毒;瞳孔散大常见于垂危病者,是濒死前的一个征象,通常尿素中毒也能引

动物寄生虫病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30分,每个1分) 1.对宿主来说寄生虫及其产物都是() ①异物②废物③营养物④处理后可利用之物 2.牛羊感染结节虫病是由于() ①吞食了感染性虫卵②吞食了感染性幼虫 ③吞食了中间宿主④感染性幼虫经皮肤钻入体内 3.在马胰腺内寄生的圆虫幼虫是() ①普通圆虫②无齿圆虫③马圆虫④小型圆虫 4.猪结节虫病的病原是( ) ①有齿冠尾线虫②后圆线虫③毛首线虫④食道口线虫 5.东毕血吸虫的中间宿主是() ①扁卷螺②钉螺③锥实螺④豆螺 6.日本血吸虫寄生于() ①胆管②胰管③肠系膜静脉④前胃 7.牛粪内发现一种大型、灰白色、椭圆形、含有卵黄细胞的虫卵,它是() ①肝片吸虫卵②前后盘吸虫卵③阔盘吸虫卵④双腔吸虫卵 8.节片戴文绦虫的中间宿主是() ①蚂蚁②家蝇③金龟子④蛞蝓 9.裂头蚴的成虫是() ①贝氏莫尼茨绦虫②无卵黄腺绦虫③曼氏叠宫绦虫④阔节裂头绦虫10.马胃蝇是() ①♀吸血②♂吸虫③♀♂都吸血④♀♂都不吸血 11.驽巴贝斯虫的典型形状是() ①虫体长度大于红细胞半径,成对梨籽形锐角相联,每个虫体2团染色质②虫体长度小于红细胞半径,成对梨籽形钝角相联,每个虫体1团染色质③虫体长度小于红细胞半径,4个虫体尖端相联构成十字形④虫体很小,圆环形、椭圆形、圆点形,杆形、逗点形 12.马媾疫锥虫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①吸血昆虫机械性传播②吸血昆虫生物性传播③健畜病畜接触感染④经口感染13.需水生植物作为传播媒介的寄生虫是() ①肝片吸虫②姜片吸虫③日本血吸虫④前后盘吸虫 14.马蛲虫病的病原是() ①尖尾线虫②类圆线虫③异刺线虫④异尖线虫 15.阔盘吸虫的第一中间宿主是( ) ①扁卷螺②钉螺③锥实螺④陆地螺 16.双腔吸虫寄生于() ①胆管②胰管③肠系膜静脉④前胃

动物传染病的防控技术

动物传染病的防控技术 1.动物传染病的概念动物传染病是由活的微生物引起的具有传染性与流行性,引起动物组织器官结构与功能异常的疾病。 2.动物传染病发生与流行的三个基本条件:⑴传染来源,⑵传播途径,⑶易感动物。这三个基本环节,一环扣一环,每一环都是疫病发生与流行的必要条件,缺少任何一个环节疫病都无法发生与流行。因此我们只要能够控制传染来源或切断传播途径或保护易感动物就能达到控制和消灭疫病的目的。 3.动物传染病的基本特征⑴由活得病原微生物引起的一类疾病⑵具有传染性与流行性,这给传染病的防控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困难⑶病原微生物进入机体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浆细胞根据进入机体的特异性抗原产生抗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或侵害机体的免疫器官产生免疫抑制降低机体的抵抗力由非易感动物变为易感动物,为病原微生物的变异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这对动物疫病的预防极为不利。⑷耐过动物或治愈动物能够抵抗某一种特定的疫病这使控制与消灭动物疫病成为可能。⑸具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经验丰富的兽医可根据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迅速作出判断果断采取措施,为传染病的扑灭与降低经济损失打下坚实的基础。⑹动物传染病具有一定流行规律,某些传染病的流行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比如禽流感一般在冬季多发而在夏季发病较少。 根据动物疫病发生与流行的规律与特点动物疫病的防空措施主

要有一下几个方面: (一)查明、控制和消除传染来源 1、查明传染来源 动物传染病发生或流行时,通过诊断查明传染来源是防疫工作的关键和首要环节,它关系到能否制定并采取行之有效的防疫措施。诊断(diagnosis)是通过一定的方法或手段对就诊动物或动物群进行检查,对疾病表象进行分析,从而对疾病性质、发展和预后作出判断。诊断动物传染病的方法很多,一般分为临床诊断、流行病学诊断、病理学诊断、病原学诊断(病原分离鉴定、病原基因检测)和免疫学诊断(血清学试验、动物变态反应)等方法。准确的诊断来自正确的思维、合理的方案、可靠的方法和先进的技术。特别是对重大疫情,应全面了解、系统掌握各方面的信息、材料、数据及检测结果,综合分析,作出判断。动物传染病的发生流行各有特点,疫病诊断方法多种多样,许多诊断技术在敏感性、特异性等方面并未达到尽善尽美。因此,实际工作中特别强调诊断方法的联合应用,诊断结果的综合分析,确保诊断结论准确无误。大型养殖场疫病的确定,应注重诊断的群体性。所谓诊断的群体性,是指在一个相对隔离的养殖场,在检出一例或少数几例某些疫病患病动物或 阳性动物时,要考虑全群染疫的可能性,如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主支原体性肺炎等疫病。从事动物疫情监测、检疫检验、疾病研究、动物诊疗及饲养、屠宰、经营、运输等活动

我国五大寄生虫病诊断进展

人体寄生虫病诊断研究进展 当前寄生虫学正处于一个从传统寄生虫学向现代寄生虫学过渡的知识更新时期,寄生虫的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抗寄生虫新药,疫苗和诊断技术及新的有发展前景的媒介防治技术是寄生虫学的主要研究内容。这里,我想就我国流行最为严重的五大寄生虫病的诊断现状进行讨论,归纳总结了目前研究人员对这五种寄生虫病诊断所取得的进展,以及一些临床检测技术,由于一些诊断方法正处于研究中,因此尚未广泛应用于临床检查中,但相信随着技术的进步,这些方法终将成熟适用。 我国寄生虫病的现状及诊断 寄生虫种类繁多,据记载,可以感染人体的寄生虫在我国有229种,其中线虫35种,吸虫47种,绦虫16种,原虫41种。血吸虫病、疟疾、幼虫病、黑热病和钩虫病列为重点防治的“五大寄生虫病”。根据2001年6月~2004年底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开展了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的调查,结果显示,钩虫、蛔虫、鞭虫等土源性线虫感染率明显降低,感染人数显著减少;食源性寄生虫的感染率在部分省(区、市)明显上升;包虫病和黑热病在西部地区流行仍较严重。全国31个省(区、市)共检查356629人,查出感染于人体的蠕虫26种。蠕虫总感染率为21.74%,其中土源性线虫感染率为19.56%(钩虫6.12%;蛔虫12.72%;鞭虫4.63%),带绦虫感染率为0.28%,流行区华支睾吸虫感染率为2.40%。2005年公布的全国第二次寄生虫病调查结果与1990年第一次调查结果相比,蛔虫、钩虫、鞭虫等土源性线虫感染率下降了63.65%,推算感染人数比1990年减少了4.07亿人。 寄生虫病的诊断主要依赖以下几种方式,病原学诊断技术,免疫学诊断技术,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临床表现,及其他检测。 一、病原学诊断技术:1)粪便检查:a:直接涂片法 b:厚涂片透明法 c:浓聚法 d:毛蚴孵化法 e:肛门拭子法 f:钩蚴培养法 g:定量透明法 h:淘虫检测法 i:带绦虫孕节检查法 2) 血液检查:a:检查疟原虫 b:检查微丝蚴 3)排泄物与分泌物的检查: a:痰液 b:十二指肠液和胆汁 c:尿液 d:鞘膜积液 e:阴道分泌物 4)其他器官组织检查:a:骨髓穿刺 b:淋巴结穿刺 c:肌组织活检 d:皮肤及皮下组织活检 e:直肠粘膜活检 二、免疫学诊断技术:1)一般免疫学诊断技术:a:皮内试验e:对流免疫电泳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