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

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
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

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

武当山风景区位于湖北省西北部, 在丹江口市境内, 属大巴山东段。武当山,又名太和山、仙室山。位于中国湖北省西北部丹江口市境内,背倚苍茫千里的神农架原始森林,面临碧波万顷的丹江水库(中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取水源头),是联合国公布的世界文化遗产地,是中国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道教名山和武当拳发源地。高峰林立,主峰天柱峰海拔1612米,方圆400公里。是道教名山,又是武当派拳术发源地。是中国国家级风景名胜之一, 方圆30多平方公里之内有72峰, 峰奇谷险, 风景秀丽。主峰天柱峰, 海拔1612米, 全山游程约60公里。

武当山成为著名的仙山福地如同全国其他名山一样,有赖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自然优势。武当山的地理方位,东经110°56′15〃—111°15′23〃,北纬32°22′30〃—32°35′06〃。处于中国腹地。这里方圆八百里,高险幽深,飞云荡雾,磅礴处势若飞龙走天际;灵秀处美似玉女下凡来,被誉为“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

历史介绍

武当山是真武大帝的道场,武当二字源自一句话:“非真武而不足以当此山。”武当山上的武当派也是中国古代有名的教派之一。

武当山被世人尊称为“仙山”、“道山”。《太和山志》记载“武当”的含义源于“非真武不足当之”,意谓武当乃中国道教敬奉的“玄天真武大帝”(亦称真武帝)的发迹圣地。因此,千百年来,武当山作为道教福地、神仙居所而名扬天下。历朝历代慕名朝山进香、隐居修道者不计其数,相传东周尹喜,汉时马明生、阴长生,魏晋南北朝陶弘景、谢允,唐朝姚简、孙思邈、吕洞宾,五代时陈抟,宋时胡道玄,元时叶希真、刘道明、张守清均在此修炼。

武当山古建筑群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据统计,唐至清代共建庙宇500多处,庙房20000余间,明代达到鼎盛,历代皇帝都把武当山道场作为皇室家庙来修建。明永乐年间,大建武当,史有“北建故宫,南建武当”之说,共建成9宫、9观、36庵堂、72岩庙、39桥、12亭等33座道教建筑群,面积达160万平方米。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又进行扩建,形成“五里一庵十里宫,丹墙翠瓦望玲珑。楼台隐映金银气,林岫回环画镜中”的建筑奇观,达到“仙山琼阁”的意境。现存较完好的古建筑有129处,庙房1182间,犹如我国古代建筑成就的展览。金殿、紫霄宫、“治世玄岳”石牌坊、南岩宫、玉虚宫遗址分别于1961年、1982年、1988年、1996年、2001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除古建筑外,武当山尚存珍贵文物7400多件,尤以道教文物著称于世,故被誉为“道教文物宝库”。

武当武术,又称“内家拳”,源远流长,玄妙飘灵,是中国武术的一大流派,素有“北崇少林,南尊武当”之说。它以静制动,以柔克刚,炼气凝神,刚柔相济,内外兼修,是极好的健身养性之术。富有神韵的武当道教音乐,具有中庸、委婉和庄重、典雅的特点,与武当武术同享盛名。武当传说故事、民歌、民俗风情等丰富多彩,异彩纷呈。

武当山神奇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人文景观融为一体,其物华天宝又兼具人杰地灵的特质给世人留下极大的想像空间。作为中华民族大好河山的一块瑰宝,令世人神往,让我们走进钟灵毓秀、自然天成的武当山,去感悟她的玄妙、空灵和神韵……

武当山之盛名,还得益于它远离繁华喧嚣的宁静、清秀和奇异的风光。登上海拔1612米的主峰“天柱峰”,置身云端,所有尘世烦忧尽消于足下。环顾四周,七十二峰凌耸九霄,且都俯身颔首,朝向主峰,宛如众星捧月,严然“万山来朝”。元人有诗曰:“七十二峰接天青,二十四涧水长鸣。”武当山天柱峰一带,山高谷深,溪涧纵横,身入其境,会有俗念顿消的出世之感。

武当山的宫观、道院、亭台、楼阁等宏伟的古建筑群,遍布峰峦幽壑,历经千年,沐风雨而不蚀,迎雷电竟未损,似是岁月无痕,堪称人间奇绝。

武当道乐“戛玉撞金,鸣丝吹竹,飘飘云端”,但凡亲耳聆听者皆肃然起敬,尊之为“仙乐”、“梵音”。

武当山武术以“内家功夫”而著称,是中国武术中与少林齐名的重要流派,誉为“北崇少林、南尊武当。”传说有的道士曾练成在万丈悬崖上步履如飞的功夫,其卓绝处令人景仰。

武当山以天机生化的旨趣和透脱通达的胸怀,将山的雄奇与妩媚,水的流荡与静谧,雾的生腾与凄婉,人生意态的高远与宽阔,在中原腹地凝聚成一种奇特的人文景观,千百年来,令游子心荡神迷,令神仙留连忘返……

风景名胜

武当山旅游风景区主要风景名胜有:

玄岳门:是"治世玄岳"牌坊的俗称,为三间四柱五楼式的石建筑。建于明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高12米,宽12.8米,石凿榫卯而成。正中坊额上刻着嘉靖皇帝亲书“治世玄岳”4个大字,笔势隽永刚健。

玉虚宫:全称“玄天玉虚宫”。建于明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建造宫观庙宇2200间,嘉靖三十一年又经修葺,是武当山古建筑群中最大的单元。后来大部分毁于清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现存部分建筑和遗址,还建有重达百吨的“龟驮碑”亭四座。

磨针井:又名纯阳宫。坐落在老营以南12公里处,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现存磨针井为清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重建,1984年修葺如初,有厢房50余间,面积1700平方米。

太子坡:又名复真观。明永乐十年(公元1412年)修建。清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二十三年、二十九年曾三度重修。现基本保持当年规模,是武当建筑群中的一个较大单元。

南岩:为道教所称真武得道飞升之“圣境”,是武当山36岩中风光最美的一处。明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重建,有宫殿、道房、亭台等大小房间150间,?赐额“大圣南岩宫”,到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扩大到460间。今存石殿,南天门,碑亭,两仪殿等建筑。

琼台观:位于天柱峰东南麓约10?公里,?垂直距离1350米,分为上观、中观、下观。在元代时,称为“琼台宫”。明清时修葺扩建有24座道院,庙房数百间。至清咸丰六年(1856年),毁于兵火。现已修复部分庙房。该处系武当山客运索道的起始点。已成为重要的游客集散地。

紫霄宫:建于明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原建宫殿、廊庑、斋堂、亭台等860多间,?赐额“太元紫霄宫”。紫霄宫背依展旗峰;面对照壁、三台、五老、蜡烛、落帽、香炉诸峰;右为雷神洞;左为禹迹池、宝珠峰。周围山峦天然形成一把二龙戏珠的宝椅,明永乐皇帝封之为“紫霄福地”。

金殿: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坐落在海拔1612米的武当天柱峰之巅,建于明永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进深为三间,高5.54米,长4.4米,宽3.15米,全为铜铸鎏金。是世界罕见的铜建筑精品。武当山,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十堰市境内,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圣地之一。景区面积古称“方圆八百里”,现有312平方千米。东接历史名城襄樊市,西靠车城十堰市,南依原始森林神农架林区,北临大型人工淡水湖丹江口水库。武当山不仅拥有奇特绚丽的自然景观,而且拥有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可以说,武当山无与伦比的美,是自然美与人文美高度和谐的统一,因此被誉为“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武当山,作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4A级旅游区、全国武术之乡、全国八大避暑胜地之一,其古建筑群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并先后荣获“全国文明风景名胜区”称号和“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称号。

其他相关,更多武当文化,武当旅游攻略详情见https://www.360docs.net/doc/a315599665.html,/武当山,是著名的山岳风景旅游胜地。胜景有箭镞林立的72峰、绝壁深悬的36岩、激湍飞流的24涧、云腾雾蒸的11洞、玄妙奇特的10石9台等。主峰天柱峰,海拔1612米,被誉为“一柱擎天”,四周群峰向主峰倾斜,形成“万山来朝”的奇观。武当山的药用植物丰富,在《本草纲目》记载的1800多种中草药中,武当山就有400多种。据1985年药用植物普查结果,已知全山有药材617种,因此,武当山有“天然药库”之称。

世界遗产的保护与旅游(武当山)

世界遗产与旅游 ——以武当山古建筑群的发展为例《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规定,属于下列各类内容之一者,可列为文化遗产:①文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建筑物、雕刻和绘画,具有考古意义的成分或结构,铭文、洞穴、住区及各类文物的综合体;②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因其建筑的形式、同一性及其在景观中的地位,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单独或相互联系的建筑群;③遗址:从历史、美学、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人造工程或人与自然的共同杰作以及考古遗址地带。 凡提名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项目,必须符合下列一项或几项标准方可获得批准。①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②能在一定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纪念物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产生过大影响;③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见证;④可作为一种建筑或建筑群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示出入类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阶段;⑤可作为传统的人类居住地或使用地的杰出范例,代表一种(或几种)文化,尤其在不可逆转之变化的影响下变得易于损坏,⑥与具特殊普遍意义的事件或现行传统或思想或信仰或文学艺术作品有直接或实质的联系。(只有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或该项标准与其它标准一起作用时,此款才能成为列人《世界遗产名录》的理由。) 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见证,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体现着一个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价值。它既属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这一点已成为社会共识,因此,文化遗产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但是,在改革开放、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不同的人往往看到遗产不同的价值,而其经济价值与经济效益往往成为很多人关注的头等目标,更加倾向于将文化遗产看作一种能够产生经济价值的资源,这就必然带来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矛盾问题。如何做到遗产保护与旅游业发展和谐统一,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以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古建筑群为例,分析资源优势、历史文化价值,探讨其作为优质旅游资源应如何将开发与保护结合,寻求有效的发展方案。 武当山的微观环境 武当山古建筑群于1994年12月根据世界文化遗产评选标准C(I)(II)(VI)入选《世界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的评价如下:武当山古建筑中的宫阙庙宇集中体现了中国元、明、清三代世俗和宗教建筑的建筑学和艺术成就。古建筑群坐落在沟壑纵横、风景如画的湖北省武当山麓,在明代期间逐渐形成规模,其中的道教建筑可以追溯到公元七世纪,这些建筑代表了近千年的中国艺术和建筑的最高水平。 武当山又名“太和山”,位于中国中部湖北省丹江口市的西南部。相传为道教玄武大帝(北方神)修仙得道飞升之胜地, 历代道教名流曾在此修炼。据记载, 唐太宗贞观年间即在灵应峰创建五龙祠。宋、元以来, 代有开拓扩建。明成祖于永乐十年(1412)曾动用军夫30多万人在此大兴土木。现存的36处宫观大多是明代所建, 是中国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道教古建筑群。宫观内保存的各类神像、法器、经籍等都有较高的文物和艺术价值。明代(公元1368~1644年)时,武当山被皇帝敕封为“大岳”、“玄岳”,地位在“五岳”诸山之上。武当主峰天柱峰,海拔1612米,周围又有“七十二峰”、“三十六岩”、“二十四涧”等胜景环绕,风光旖旎,气势宏伟,被世人赞为“万山来朝”。

武当山特色旅游资源解析

摘要以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为对象,对其特色资源的构成及特点进行了,利于今后本地旅游资 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和保护。 关键词武当山世界文化遗产特色旅游资源道教 1 引言 旅游资源是—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业赖以生存和的最基本条件,但旅游业要想获得更大发展,往往还取决于当地旅游资源的特色。特色旅游资源是产生旅游吸引力的核心要素,也是旅游业获得发展的重要保证。 武当山位于湖北省十堰市,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名山,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199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武当山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旅游资源丰富,武当山旅游资源开发是湖北省和十堰地区旅游业发展的重点,备受各界关注。迄今为止,海内外学者已从多角度对武当山进行过研究:如王光德、杨立志(1993)对武当道教渊源及发展的研究;刘守华(1991,2001)、李征康(2001,2003)对武当民俗文化的研究;曹本治(1993)、蒲卓强(1993,2001)对武当道教的研究;及其他一些学者对武当建筑、历史等方面进行的专题性研究。从特色旅游资源角度进行的研究尚不多见,冀群风(2001)、廖兆光(2002)在对武当山旅游发展研究,李程(2002)对武当山人文旅游资源的分析中有所涉及。 特色旅游资源是指在界、人类社会中,凡垄断性、典型性、特异性、区域性等特征突出,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的各种因素和事物。本文依据上述特性,尝试对武当山特色旅游资源进行分析和归纳。 2 独树一帜的道教文化——武当山最重要的特色旅游资源 2.1武当山道教——道教史上浓墨重彩的一页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鲁迅,1918),它在中国文明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武当山道教是中国道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得到历代统治者的捧持和推崇,明朝时达到鼎盛:先后被皇帝封为“大岳”(明成祖),“治世玄岳”(明世宗),使其地位高于五岳,被尊为“四大名山皆拱揖,五方仙岳共朝宗”的“五岳之冠”,“雄镇打岳而祀超百代”。武当山成为专为朝廷祈福禳灾的“皇室家庙”、“天下第一山”(北宋米芾),在道教领域中取得了独尊的地位,成为全国最大的道场和全国的道教活动中心,深远,在中国道教史上写下了辉煌的篇章。 2.2武当山道教建筑——中国古代建筑史的奇迹 武当山道教建筑群,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等级最高、保存最为完好的道教古建筑群,是武当山世界文化遗产的核心,特色突出; 规模宏伟,工程浩大。明朝政府“南修武当,北修故宫”大兴土木,先后动用了30万工匠,历时12年来修建武当宫观,建成9宫,9观,36庵堂、73岩庙的大规模的道教建筑群,成为皇室利用宗教思想统治的 重要场所。经过后来的不断扩展,武当山共达到2万多间庙宇,总占地面积160万平方米,超过故宫一倍以上。形成“五里一庵十里宫,丹墙翠瓦望玲珑”的宏伟场面。 选址独特,布局巧妙。武当山建筑选址融合“阴阳典术”的道家思想、中国古代“风水术”及真武帝修仙的神话,并严格按照政权和神权相结合的意图营建。布局方面,武当山整个建筑群依山就势,处处结 合自然环境,巧妙利用峰峦岩涧和奇峭幽壑,建设时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山体的原始风貌。 武当建筑群的中心位于天柱峰顶的金殿,处于全山各悬崖绝壁的八大宫为主体,众多的庵堂神祠自成体系分布在主体建筑的周围,庞大建筑群与群山和谐地融为一体,完

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 CHINA ■长城The Great Wall 1987 ■明清皇宫(北京故宫、沈阳故宫)Imperial Palace 1987 ■泰山Mount Taishan 1987 ■莫高窟Mogao Caves 1987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Mausoleum of the First Qin Emperor1987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1Peking Man Site at Zhoukoudian 1987 ■黄山Mount Huangshan 1990 ■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庙宇Mountain Resort and its Outlying Temples, Chengde 1994 ■曲阜孔庙孔林孔府Temple and Cemetery of Confucius and the Kong Family Mansion in Qufu 1994 ■武当山古建筑群Ancient Building Complex in the Wudang Mountains 1994 ■拉萨布达拉宫历史建筑群Historic Ensemble of the Potala Palace, Lhasa 1994 ■庐山国家公园Lushan National Park 1996 ■峨嵋山风景名胜区(包括乐山大佛) Mount Emei Scenic Area, including Leshan Giant Buddha Scenic Area 1996 ■平遥古城Ancient City of Ping Yao 1997 ■苏州古典园林Classical Gardens of Suzhou 1997 ■丽江古城Old Town of Lijiang 1997 ■颐和园Summer Palace, an Imperial Garden in Beijing 1998 ■北京天坛Temple of Heaven: an Imperial Sacrificial Altar in Beijing 1998 ■武夷山Mount Wuyi 1999 ■大足石刻Dazu Rock Carvings 1999 ■青城山—都江堰Mount Qingcheng and the Dujiangyan Irrigation System 2000 ■皖南古城:西递和宏村Ancient Villages in Southern Anhui - Xidi and Hongcun 2000 ■龙门石窟Longmen Grottoes 2000 ■明清皇家陵寝Imperial Tombs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2000 ■云冈石窟Yungang Grottoes 2001 ■古代高句丽王国的王城及王陵Capital Cities and Tombs of the Ancient Koguryo Kingdom 2004 ■澳门历史城区The Historic Centre of Macao 2005 ■中国安阳殷墟Yin Xu 2006 ■开平碉楼与村落Kaiping Diaolou and Villages 2007 ■福建土楼Fujian Tulou2008 ■五台山Mount Wutai 2009

武当山旅游形象口号

武当山旅游形象口号 口号,武当山旅游形象口号 1、品太和道风古韵,游武当碧水仙山。 2、极目楚天人合一,道尊武当世无双。 3、五岳之冠,道法自然——武当山! 4、天下武当,世界称道。 5、美美武当,津津乐道。 6、道教圣地,仙山胜境,灵秀武当。 7、道名远扬,天下武当——中国·武当山 8、欲知张三丰,请来武当山! 9、武當妙手,拿捏水冰雲。 10、问道武当,养生仙山。 11、太极养生地,世界武当山。 12、问道武当山,称奇北纬30°。 13、梦栖仙山心归自然——武当山。 14、自古千來何謂道,千古萬言在武當。 15、武当山,世界观。 16、道不尽武当美! 17、道之武当,景秀人间。 18、众寻千百度,武当好去处。 19、景里有道,道外有景! 20、侠骨丹心登仙室,钟灵毓秀生武当。 21、习武问道,醉美武当山。 22、道古道今道天下,亲山亲水亲武当。 23、问仙天下,得道武当。 24、寻仙问道宗源地,千年传奇武当山。 25、养生之道,朝圣武当。 26、活在当下。

27、多情山水美,多彩武当山。 28、一道去武当,心宽天地广! 29、武当山水铸圣地,道韵天下承古今。 30、武当山阴阳之巅。 31、千年道,道千年。 32、游梦中仙境,快乐逍遥一生。 33、道教圣地,旅游胜地。 34、魅力奇险,道貌岸然。 35、当之道。 42、承武当气概,品自然神韵。 43、人有天道,道为阴阳,道在武当。 44、山水名满天下,武当灵秀华夏。 45、山有道,景无边。 46、道古道今道天下,入诗入画入武当。 47、圣地仙境武当,养生养心天堂! 48、无双仙山,问道之旅。 49、寻根华夏武当山,武当,当来! 50、得道多少?仙约武当! 51、道行武当,养生天堂! 52、道教圣地,康养天堂——中国·武当。 53、道不尽的传奇,赏不够的风景。 54、寻梦太极源,问道武当山。 55、迷失方向,问道武当。 56、享“寿”大自然,称“道”武当山。 57、心中大道,脚下武当。 58、道无为,境有致,心逍遥! 59、转身遇道——武当山。 60、天地论道,拜谒武当! 61、山高水长,道韵武当。

武当山简介

大岳武当 武当山,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十堰市境内,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圣地之一。 景区面积:古称“方圆八百里”,现有312平方千米。地理位置:鄂西北。东接历史名城襄樊市,西靠车城十堰市,南依原始森林神农架林区,北临大型人工淡水湖丹江口水库。武当山不仅拥有奇特绚丽的自然景观,而且拥有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 可以说,武当山无与伦比的美,是自然美与人文美高度和谐的统一,因此被誉为“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 武当山,早在1994年被列入第一批世界文化遗产作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5A级旅游区、全国武术之乡、全国八大避暑胜地之一,其古建筑群早在1994年和故宫、西藏的布达拉宫,山东曲阜的孔林孔府孔庙被列入第一批《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并先后荣获“全国文明风景名胜区”称号和“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称号。 武当山,是著名的山岳风景旅游胜地。胜景有箭镞林立的72峰、绝壁深悬的36岩、激湍飞流的24涧、云腾雾蒸的11洞、玄妙奇特的10石9台等。主峰天柱峰,海拔1612米,被誉为“一柱擎天”,四周群峰向主峰倾斜,形成“万山来朝”的奇观,此外武当动八景和静八景颇具神秘色彩。 武当动八景有:金猴跳涧、海马吐雾、黑虎巡山、飞蚁来朝、 乌鸦接食、梅鹿衔花、猕猴献桃、雀不漫顶 武当静八景有:天柱晓晴、陆海奔潮、平地惊雷、雷火炼殿、 祖师映光、空中悬松、月敲山门、金殿倒影 武当山的药用植物丰富,在《本草纲目》记载的1800多种中草药中,武当山就有400多种。据1985年药用植物普查结果,已知全山有药材617种,因此,武当山有“天然药库”之称。如曼陀罗花,七月一只花,江边一碗水,头顶一颗珠、龙王一支笔。 武当山古建筑群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据统计,唐至清代共建庙宇500多处,庙房20000余间,明代达到鼎盛,历代皇帝都把武当山道场作为皇室家庙来修建。明永乐年间,大建武当,史有“北建故宫,南建武当”之说,共建成9宫、9观、36庵堂、72岩庙、39桥、12亭等33座道教建筑群,面积达160万平方米。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又进行扩建,形成“五里一庵十里宫,丹墙翠瓦望玲珑。楼台隐映金银气,林岫回环画镜中”的建筑奇观,达到“仙山琼阁”的意境。现存较完好的古建筑有129处,庙房1182间,犹如我国古代建筑成就的展览。金殿、紫霄宫、“治世玄岳”石牌坊、南岩宫、玉虚宫遗址分别于1961年、1982年、1988年、1996年、2001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除古建筑外,武当山尚存珍贵文物7400多件,尤以道教文物著称于世,故被誉为“道教文物宝库”。武当武术、庙会和武当宫观道乐——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九宫:净乐宫、玉虚宫、遇真宫、五龙宫、紫霄宫、南岩宫、朝天宫、清微宫、太和宫、 八观:元和观、仁威观、回龙观、复真观、龙泉观、八仙观、琼台三观、泰常观 武当武术,又称“内家拳”,源远流长,玄妙飘灵,是中国武术的一大流派,素有“北崇少林,南尊武当”之说。它以静制动,以柔克刚,炼气凝神,刚柔相济,内外兼修,是极好的健身养性之术。富有神韵的武当道教音乐,具有中庸、委婉和庄重、典雅的特点,与武当武术同享盛名。武当传说故事、民歌、民俗风情等丰富多彩,异彩纷呈。 武当山神奇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人文景观融为一体,其物华天宝又兼具人杰地灵的特质给世人留下极大的想像空间。作为中华民族大好河山的一块瑰宝,令世人神往,让我们走进钟灵毓秀、自然天成的武当山,去感悟她的玄妙、空灵和神韵……

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有哪些

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有哪些? 截止2011年6月24日,中国已有41处世界遗产,仅次于意大利(45处)和西班牙(43处),居世界第三位。世界文化遗产 其中文化遗产29项(其中文化景观3项),自然遗产8项,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4项。 【中国的世界文化自然双重遗产(4处)】 1、泰山(山东,1987.12) 2、黄山(安徽,1990.12) 3、峨眉山和乐山大佛(四川,1996.12) 4、武夷山(福建,1999.12) 【中国的世界自然遗产(8处)】 1、武陵源风景名胜区 2、九寨沟风景名胜区 3、黄龙风景名胜区 4、三江并流 5、三清山风景名胜区 6、四川卧龙熊猫保护基地 7、中国南方喀斯特 8、中国丹霞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单(26处)】 1. 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北京,1987.12世界文化遗产) 2. 长城(北京,1987.12世界文化遗产)

3?敦煌莫高窟(甘肃,1987.12世界文化遗产) 4. 明清皇宫(北京故宫(北京),1987.12 ;沈阳故宫(辽宁),2004.7 世界文化遗产) 5.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陕西,1987.12世界文化遗产) 6. 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河北,1994.12世界文化遗产) 7. 曲阜孔府、孔庙、孔林(山东,1994.12世界文化遗产) 8. 武当山古建筑群(湖北,1994.12世界文化遗产) 9. 布达拉宫(大昭寺、罗布林卡)(西藏,1994.12世界文化遗产) 10. 福建土楼(福建,2008.7.7 世界文化遗产) 11. 丽江古城(云南,1997.12世界文化遗产) 12. 平遥古城(山西,1997.12世界文化遗产) 13. 苏州古典园林(江苏,1997.12世界文化遗产) 14. 颐和园(北京,1998.11世界文化遗产) 15. 天坛(北京,1998.11世界文化遗产) 16. 大足石刻(重庆,1999.12世界文化遗产) 17. 明清皇家陵寝(明显陵(湖北)、清东陵(河北)、清西陵(河北),2000.11 ;明孝陵(江苏)、十三陵(北京),2003.7 ;盛京三陵(辽宁), 2004.7 世界文化遗产) 18. 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安徽,2000.11世界文化遗产) 19. 龙门石窟(河南,2000.11世界文化遗产) 20. 都江堰一青城山(四川,2000.11世界文化遗产)

武当山旅游宣传口号

武当山旅游宣传口号 口号,武当山旅游宣传口号 1、道韵千年,武当一剑。 2、感悟天人合一,享受心旷神怡。 3、道教世界观,武当天下山! 4、习武养生地,问道武当山。 5、武文三清地,当道此一游。 6、中华圣地武当山,世界道教文化源。 7、大武当,心向往。 8、端庄大气,奇秀美丽,古风犹存。 9、三千年道宗武当,八百里养生天堂。 10、大岳仙山,庙不可言。 11、世界养生道,武当太极妙。 12、问道武当山,拥抱大自然。 13、武林圣地,当道不让,山上有山! 14、问道武当山,自然好风光。 15、道行天地间,大美武当山。 16、心向大道,足往武当。 17、登顶武当问大道。 18、得道高山,天地悠然! 19、看亘古流云,品太岳奇山。 20、论道武当,养生无双。 21、灵秀湖北梦,大道武当山! 22、道通天下,德冠古今! 23、道教策源地,养生武当山。 24、行有道,汇武当,归自然。 25、道教人间美?山水武当奇。 26、纵情山水间,问道武当山。

27、武当云中游,道家八方客。 28、道教圣地,玄妙山水,中华武当。 29、太和盛世,论道武当。 30、休闲旅居,养生康体——武当山。 31、赏武当仙境,品道学精华。 32、山水得道,天地逍遥! 33、道·冠古今,山·藏天下,武·动世界。 34、问道玄岳处,心泊武当山。 35、武当山,道法自然。 36、太极养生地,世界武当山。 37、武当山,养生才是硬“道”理。 38、心灵仙山醉四方,武当正道和天下。 39、习道养生武当山,天地德广精气神。 40、氧森天堂,心林故乡。 41、耀武扬威,当之无愧。 42、灵秀山水,福地武当。 43、“道”理常自在,武当迎客来。 44、仙山秀水,神奇武当。 45、欲寻道地美,上善武当山。 46、武·承古今,道·昭日月,山·秀天下。 47、道可道,武当山。 48、武当天下道,灵韵四海心。 49、大美大道武当山,养生养心天地间。 50、一生該來一次的神仙地,武當山。 51、文若仙风道骨,武当气壮山河。 52、九州乐道,中国武当。 53、太岳如畫雨氤氳,千峰環抱捧太極。 54、道法自然,秀美武当。 55、大道至简,武当山美。

武当文化概论

1、武当文化:是人们在以道教精神为主的中国传统哲学影响下,在以武当山为中心的地域内,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 2、旅游资源评价:按照某些标准来确定某一旅游资源在全部旅游资源或同类旅游资源中的地位,也就是从纵向和横向两方面对旅游资源进行比较,以确定某一旅游资源的重要程度和开发利用价值。 3、宗教旅游资源: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实施旅游行为的宗教事物与因素,主要包括宗教建筑、宗教文物、宗教绘画、宗教武术等。 三、简答题(28’) 1、答案要点:世界文化遗产”的评选标准,规定其至少应具有以下一种特质,并同时符合真实性标准:(1)代表一种创造性天才的杰作;(2)在一定时期内或在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技术、纪念物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3)能为一种现存的或已经消失的文明的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或至少是特殊的见证;(4)可作为一种类型的建筑物、建筑群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示人类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阶段;(5)可作为传统的人类居住地或使用地并代表一种(或几种)文化的杰出范例,尤其是处在不可逆转的变化下,容易损毁的地点;(6)与某些事件或现行传统、思想、信仰或文学艺术作品有直接或明显关联,具有突出的普遍意义。 2、答案要点:明成祖敕建的宫观岩庙大小共33处,其中九宫指的是玉虚宫、紫霄宫、五龙宫、南岩宫、静乐宫、太和宫、遇真宫、清微宫、朝天宫,八观指的是元和观、回龙观、太玄观、复真观、仁威观、龙泉观、威烈观、八仙观。 3、答案要点:一日游(老营——琼台——金顶——琼台——南岩宫——紫霄宫);武当二日游(第一天:老营——乌鸦岭——榔梅祠——黄龙洞——金顶,第二天:南岩宫——紫霄宫——逍遥谷——太子坡) 武当三日游(第一天:老营——中观——金顶——天门——古神道——金顶 第二天:南岩宫——紫霄宫——逍遥谷——太子坡 第三天:老营——玉虚宫——元和观——玄岳门) 4、答案要点:武当山古建筑群可谓独树一帜,规模大、档次高。武当山古建筑群从文化形式看,既有土建、石建、又有木建、铜建,各尽其妙;从文化内涵上看,武当山古建筑始于汉、兴于唐、盛于明,浓缩了道教发展史,而明之大修宫观又折射出了明之政治、经济和文化面貌,史料价值丰厚;从反映的思想内涵来看,武当山古建筑总体的构思体现了神仙思想;从“南修武当、北修故宫”来看,武当山古建筑又是皇家建筑文化的反映;从建筑艺术和技巧来看,武当山古建筑不仅积淀了历代的建筑风格,而且有些技艺堪称独步,“九曲黄河墙,一柱十二梁”即是其一。 武当山古建筑群的整体布局是以天柱峰金殿为中心,以官道和古神道为轴线

武当山道教文化

诚信本是儒家伦理思想的重要概念与核心范畴,是儒家一贯提倡并力求践履的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其思想内涵主要有三层意义: 其一,诚作为哲学范畴,亦即真实无妄的本然之道,系指宇宙万物之实有而言,不诚不能有万物,即所谓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 其二,诚作为道德范畴,是为诚实,这是为人的基本素质。5大学6将诚意、正心列为"八条目"之中,而5中庸6更把诚视为一切德行之本,是承载三达德以实行五达道的坚实基础。 其三,信作为道德范畴和行为规范,是人的内在之诚的外化,体现为社会化的道德践行,亦即取信于人。 因此,诚与信的结合,体现了儒家所强调的为人必须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和知行合一的道德思想。作为一种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与儒家在伦理思想方面历来相反相成、互抗互补。 武当山导游认为道教是中国传统思想儒道两家思想相结合的宗教。道教.之称为-道教.并不仅仅因为它和-道家.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也因为它是一种-道德教化.以-致太平.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宗教。 道教形成之初,就把儒家的诚信思想引入了道教,作为道教徒修炼的教理教义,强调诚信既是学道修道的基础,也是做人做事的根本。

如汉代受到太平道尊奉的5太平经6就认为:天下之事,孝忠诚信为大。夫至诚者,名为至诚,乃言其上视天而行,象天道可为;俯视地而行,象地德而移。,,还考之于心乃行。心者,最藏之神尊者也。故人为至诚,心中正疾痛应。 心神至圣,乃上白于日,日乃上白于天。故至诚于五内者,动神灵也。诚信也以天地之德性为转移,关键在人心,心诚才能感天动地,招来神灵护佑。人如果不诚信而/共欺,就会引起/天地甚疾之恶之,使其短命而早死也。要想避免短命的一条途径就是/诚信不欺诈。 以武当山为本山,以信仰真武-玄帝、重视内丹修炼、擅长雷法及符箓、强调三教融通为主要特征的武当道教于宋代形成后,继承发展了早期道教和儒家的诚信伦理思想;不但在道经中大力宣扬诚信受赏、欺诈遭罚的教义,而且在宫观建筑、匾额楹联等武当文化中对之也多有体现,武当清微道派更是把/正心诚意作为行雷法的根本;武当道教诚信伦理思想,还体现在历代信徒香客将武当山称为灵山这一点上。 武当道教有关真武神的经典,都非常注重对诚信的宣扬,强调正心诚意、虔诚修炼才能得道成仙。如5玄天上帝启圣录6卷一/辞亲幕道条讲:玄帝长而勇猛,不统王位,惟务修行辅助玉帝,誓断天下妖魔,救护群品,日夜於王宫发此誓愿,父王不能抑志,年十五,辞父而寻幽谷内炼元真。悟杵成针条讲:玄帝修炼未契,玄元一日欲出山。

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的分类和分布特点

一、前言 中国是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创造的灿烂文化,对世界文明进程曾经产生过重要而深刻的影响。中国拥有众多光辉的文化遗产,在中国辽阔的土地上,拥有典型性的地质地貌形态、多样生态环境类型、丰富的生物物种资源、瑰丽神奇的自然景观以及重要的濒危物种栖息地,这些自然遗产具有全球性的重要意义。作为《公约》的缔约国,我国对本国世界遗产的认定、发掘、保护、科研、教育、宣传和传承负有神圣的责任;在推动保护世界遗产的事业中,中国也将向全世界展示中华文明的伟大和持久生命力,促进遗产地的经济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进步。 二、我国世界遗产的分类 2.1我国世界遗产的分类 世界遗产概念的提出,标志着人们对人类自然和文化财富的新认识。它使我们的视野超越了“文物”、“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等传统概念,更深刻地认识到这些不可复制的文化和自然资产是人类文明历史的见证和大自然赋予的瑰丽神奇的景观,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资源,是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1972年通过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所指的遗产,包括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世界遗产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具有普遍突出价值、人类罕见、无法替代的文化和自然财富。 1、文化遗产 文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建筑物、雕刻和绘画,具有考古意义的成分或结构,铭文、洞穴、住区及各类文物的综合体; 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因其建筑的形式、同一性及其在景观中的地位,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单独或相互联系的建筑群; 遗址: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人造工程或人与自然的共同杰作以及考古遗址地帶。 2、自然遗产 从美学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由地质和生物结构或这类结构群组成的自然面貌;美学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地质和自然地理结构以及明确划定的濒危动植物物种生态区;从科学、保护或自然美角度看,只

世界文化遗产作业

世界文化遗产开发及保护 以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为研究对象,对其特色旅游资源的构成及特点进行了分析,利于今后本地旅游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和保护。 关键词武当山世界文化遗产特色旅游资源道教 一、引言 旅游资源是—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条件,但旅游业要想获得更大发展,往往还取决于当地旅游资源的特色。特色旅游资源是产生旅游吸引力的核心要素,也是旅游业获得发展的重要保证。 武当山位于湖北省十堰市,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名山,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199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武当山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旅游资源丰富,武当山旅游资源开发是湖北省和十堰地区旅游业发展的重点,备受社会各界关注。 特色旅游资源是指在自然界、人类社会中,凡垄断性、典型性、特异性、区域性等特征突出,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的各种因素和事物。本文依据上述特性,尝试对武当山特色旅游资源进行分析和归纳。 二、独树一帜的道教文化——武当山最重要的特色旅游资源 1、武当山道教——中国道教史上浓墨重彩的一页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鲁迅,1918),它在中国文明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武当山道教是中国道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得到历代统治者的捧持和推崇,明朝时达到鼎盛:先后被皇帝封为“大岳”(明成祖),“治世玄岳”(明世宗),使其地位高于五岳,被尊为“四大名山皆拱揖,五方仙岳共朝宗”的“五岳之冠”,“雄镇打岳而祀超百代”。武当山成为专为朝廷祈福禳灾的“皇室家庙”、“天下第一山”(北宋米芾),在道教领域中取得了独尊的地位,成为全国最大的道场和全国的道教活动中心,影响深远,在中国道教史上写下了辉煌的篇章。 2、武当山道教建筑——中国古代建筑史的奇迹 武当山道教建筑群,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等级最高、保存最为完好的道教古建筑群,是武当山世界文化遗产的核心,特色突出; 规模宏伟,工程浩大。明朝政府“南修武当,北修故宫”大兴土木,先后动用了30万工匠,历时12年来修建武当宫观,建成9宫,9观,36庵堂、73岩庙的大规模的道教建筑群,成为皇室利用宗教思想统治的重要场所。经过后来的不断扩展,武当山共达到2万多间庙宇,总占地面积160万平方米,超过故宫一倍以上。形成“五里一庵十里宫,丹墙翠瓦望玲珑”的宏伟场面。 选址独特,布局巧妙。武当山建筑选址融合“阴阳典术”的道家思想、中国古代“风水术”及真武帝修仙的神话,并严格按照政权和神权相结合的意图营建。布局方面,武当山整个建筑群依山就势,处处结合自然环境,巧妙利用峰峦岩涧和奇峭幽壑,建设时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山体的原始风貌。 武当建筑群的中心位于天柱峰顶的金殿,处于全山各悬崖绝壁的八大宫为主体,众多的庵堂神祠自成体系分布在主体建筑的周围,庞大建筑群与群山和谐地融为一体,完美地体现了“天人合一”的道教理念。 总体规划严密,建筑技艺高超,工艺精湛。规模宏大的武当建筑群采取了皇家建筑法式,统一设计布局,其总体规划十分严密,在建筑技艺和建筑美学上均达到了很高的成就,体现出我国古代科技的伟大成就。这里有中国现存最大的铜铸鎏金大殿——“金殿”,被喻为“中国古代建筑和铸造工艺中的一颗明珠”,其焊接和铸造技术已达相当高的水平,此外如“九曲黄河墙”,“一柱十二梁”,“转身殿”等也都 体现出古代建筑技艺的高超,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武当道教建筑被喻为“补秦皇汉武之遗,历朝罕见,张金阙琳宫之胜,亦环宇所无”(见明代张开东《大岳赋并序》)。1982年国务院公布武当山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称武当山古建筑”工程浩大,工艺精湛,成功地体现了“仙山琼阁"的意境,犹如我国古建筑成就的展览”。 3、、名扬四海、自成一派的武当武术

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

以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为研究对象,对其特色旅游资源的构成及特点进行了分析,利于今后本地旅游资 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和保护。 关键词武当山世界文化遗产特色旅游资源道教 1 引言 旅游资源是—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条件,但旅游业要想获得更大发展,往往还取决于当地旅游资源的特色。特色旅游资源是产生旅游吸引力的核心要素,也是旅游业获得发展的重要保证。 武当山位于湖北省十堰市,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名山,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199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武当山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旅游资源丰富,武当山旅游资源开发是湖北省和十堰地区旅游业发展的重点,备受社会各界关注。迄今为止,海内外学者已从多角度对武当山进行过研究:如王光德、杨立志(1993)对武当道教渊源及发展的研究;刘守华(1991,2001)、李征康(2001,2003)对武当民俗文化的研究;曹本治(1993)、蒲卓强(1993,2001)对武当道教音乐的研究;及其他一些学者对武当建筑、历史等方面进行的专题性研究。从特色旅游资源角度进行的研究尚不多见,冀群风(2001)、廖兆光(2002)在对武当山旅游发展研究,李程(2002)对武当山人文旅游资源的分析中有所涉及。 特色旅游资源是指在自然界、人类社会中,凡垄断性、典型性、特异性、区域性等特征突出,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的各种因素和事物。本文依据上述特性,尝试对武当山特色旅游资源进行分析和归纳。 2 独树一帜的道教文化——武当山最重要的特色旅游资源 2.1武当山道教——中国道教史上浓墨重彩的一页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鲁迅,1918),它在中国文明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武当山道教是中国道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得到历代统治者的捧持和推崇,明朝时达到鼎盛:先后被皇帝封为“大岳”(明成祖),“治世玄岳”(明世宗),使其地位高于五岳,被尊为“四大名山皆拱揖,五方仙岳共朝宗”的“五岳之冠”,“雄镇打岳而祀超百代”。武当山成为专为朝廷祈福禳灾的“皇室家庙”、“天下第一山”(北宋米芾),在道教领域中取得了独尊的地位,成为全国最大的道场和全国的道教活动中心,影响深远,在中国道教史上写

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古建筑群的资料

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古建筑群的资料 武当山古建筑中的宫阙庙宇集中体现了中国元、明、清三代世俗和宗教建筑的建筑学和艺术成就。古建筑群座落在沟壑纵横、风景 如画的湖北省武当山麓,在明代期间逐渐形成规模,其中的道教建 武当山古建筑群筑可以追溯到公元7世纪,这些建筑代表了近千年 的中国艺术和建筑的最高水平。湖北的武当山古建筑群1994年12 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武当山,坐落于湖北省丹江口市境内的西南部,又名太和山,古时称“玄岳”、“太岳”。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曾经赞叹此山“玄岳 出于五岳之上”。面积312平方公里,主峰天柱峰,海拔1612米, 四周有72峰耸立,24水环流,危岩奇洞深藏,白云绿树交映,蔚 蔚壮观。 折叠规划 使武当独领风骚的,当论它的建筑。武当有着中国规模最大的道教宫观建筑群。据记载,当年朱棣修武当前后共动用了三十万工匠,历时十二年,修成宫观大约有八千余间,武当山各宫观中神像、供器、法器及宝幡、神帐等设施多为皇室钦降,富丽无比。当时盛传 武当山道场是“富甲天下”的“黄金白银”世界。后来,由于不断 的扩建,武当的道教建筑达到了2万间之多。 武当山建筑是根据真武帝修仙神话来安排布点的,并且按照政权和神权相结合的意图营建,体现皇权和道教所需要的“庄严”、 “威武”、“玄妙”、“神奇”的氛围。从山脚下到山巅天柱峰金殿,用一色青石铺盛成一条70公里长的“神道”,沿神道两旁修建 了八宫、二观、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岩庙、三十九桥梁、十二亭台 等庞大的建筑群。在十二年里,朱棣始终关切殷殷,前后共发60多 道上谕,其内容大到调谴人力,小至设计图纸审批,建筑余料处理,事无巨细。朱棣再三叮咛顺从自然,对山体不要有分毫修动,这也 是武当道教建筑群的又一个特点,体现了道教“崇尚自然”的思想。

武当山各个景点介绍

武当山各个景点介绍 太和宫:位于天柱峰南侧,占地面积8万平方米,现有古建筑20余栋,建筑面积1600 多平方米。 古铜殿:位于天柱峰前小莲峰上。元代大地十一年(公元1307年)铸,高3米,阔2.8米,深2.4米,悬山式屋顶,全部构件为分件铸造,卯榫拼装,各铸件均有文字标明安装部位,格扇裙板上铸有“此殿于元大德十一年铸于武昌梅亭万氏作坊”,是中国现存最早的铜铸木结构建筑。紫金城:建于永乐十七年(公元1419年),延天柱峰环绕,周长345米,墙基厚2.4米,墙厚1.8米,城墙最高处达10米,用条石依岩砌筑,每块条石重达500多千克,按中国天堂的模式建有东、南、西、北四座石雕仿木结构的城楼象征天门。该石雕建筑在悬崖徒壁之上,设计巧妙,施工难度大,是明代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 到武当山旅游请查阅https://www.360docs.net/doc/a315599665.html,/更多信息 净乐宫:武当山八宫之首,始建于明代永乐11年的武当山净乐宫,因1958年兴修丹江口水库时淹没在水库之中,宫中的牌楼、龟驮碑等一批文物搬迁至丹江口。2002年,丹江口市引资7000万元,全面实施净乐宫复原工作,经过2年多的施工,一期工程广场、山门、御碑亭、三大殿及配殿等已初现雏形,再现了当年净乐宫的宏伟气势,成为丹江口南水北调工程地上文物搬迁复原的范例。

玄岳门:是“治世玄岳”牌坊的俗称,为三间四柱五楼式的石建筑。“治世玄岳”牌坊建于明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位于武当山镇东4000米处,为进入武当山的第一道门户,又名玄岳门。系石凿仿大木建筑结构,三间四柱五楼牌坊,高12米,阔14米。明间与次间之比为5:3。坊柱高6米,柱周设夹杆石以铁箍加固。柱顶架龙门枋,枋下明间为浮雕大小额枋上部出卷草花牙子雀替,承托浮雕上访和下枋,枋间嵌夹堂花板,构成明间高敞、两侧稍低的三个门道。正楼架于龙门枋上,明间左右立枋柱,中嵌矩形横式牌匾。次间各分两层架设边楼、云板与次楼,构成宽阔高耸的正楼、边楼,由上而下,逐层外展的三滴水歇山式 的坊楼,中嵌横式牌匠刻嘉靖皇帝赐额“治世玄岳”。此坊结构简练,构件富于变化,全用卯榫拼合,装配均衡严谨,坊身装饰华丽,雕刻精工,运用线刻、圆雕、浮雕等方法,雕刻了人物、动物和花齐图案等,是南方石作牌楼之佳作,也是明代石雕艺术珍品。 玉虚宫:全称“玄天玉虚宫”。建于明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建造宫观庙宇2200间,嘉靖三十一年又经修葺,是武当山古建筑群中最大的单元。后来大部分毁于清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现存部分建筑和遗址,还建有重达百吨的“龟驮碑”亭四座。 磨针井:又名纯阳宫。坐落在老营以南12公里处,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现存磨针井为清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重建,1984年修葺如初,有厢房50余间,面积1700平方米。

武当山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圣地

武当山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圣地。据文献记载,汉魏六朝时,修仙学道之士荟萃是山。宋代道经尊此山为真武修炼之地,武当山道教正式形成。元代,武当山宫观教团日益发展。明代,自永乐皇帝大建武当山宫观祠庙始,明皇室长期奉行扶植武当山道教的政策,使其呈现出200余年的鼎盛局面。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进程中,武当山道教创造、包融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至今仍在中国社会中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Wudang Mountains is our country famous Taoist shrines.According to historical records, the Han-Wei and Six Dynasties, cultivation way, meta is a mountain.The Song Dynasty: respect the mountain - the practice of Taoism officially formed, Wudang Mountains.The Yuan Dynasty, the Wudang Mountains Temple community development.Since the Ming Dynasty, Emperor Yongle Temple Temple was constructed in Wudang Mountains, Ming room pursue long-term construction Wudang Mountains Taoist policy, so that it shows the situation of its 200 years.In the long history of the evolution process, Wudang Mountains, embracing Taoism to create rich and colorful cultural content, is still in Chinese society has a broad and profound impact.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鲁迅,1918),它在中国文明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武当山道教是中国道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得到历代统治者的捧持和推崇,明朝时达到鼎盛:先后被皇帝封为“大岳”(明成祖),“治世玄岳”(明世宗),使其地位高于五岳,被尊为“四大名山皆拱揖,五方仙岳共朝宗”的“五岳之冠”,“雄镇打岳而祀超百代”。武当山成为专为朝廷祈福禳灾的“皇室家庙”、“天下第一山”(北宋米芾),在道教领域中取得了独尊的地位,成为全国最大的道场和全国的道教活动中心,影响深远,在中国道教史上写下了辉煌的篇章。 Taoism is China's native religion, "China is totally rooted in Taoist" (Lu Xun, 1918), it is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Wudang Mountains Chinese Taoism Taoism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its development, rulers of holding and respected, Ming Dynasty reached its peak: has been the emperor as "big mountain" (emperor), "Zhi Shi Xuan Yue" (Shizong), make its position above the mountains, was honored as the "four great mountains are arch then, five common ancestor" "Xianyue" crown "," town play Yue and worship of emi".Wudang Mountains is designed for the blessing of the "Royal Jiamiao s disaster", "the best in all the land" (song Mi Fu), in Taoist field was obtained in first position, becoming the country's largest temple and the Taoist activities, far-reaching, in the history of the China Taoism wrote down brilliant canto. 真武,古称玄武,民间俗称真武大帝。玄武本是中国古代宗教中的北方之神,其形象为龟蛇。道教兴起后,玄武被纳入道教神系,并与北极大帝信仰相结合,逐渐演变为道教大神。唐代宫廷中已供奉玄武神像,北宋真宗时因避圣祖赵玄朗名讳,乃改称玄武为真武。宋初已经在民间流行的道经如《元始天尊说北方真武经》等,称真武是净乐国太子,在黄帝时入武当山修道,历时42年,功成飞升。南宋流行的道经《玄帝实录》等,称真武因降魔有功,被玉帝封为“玉虚师相、玄天上帝”。由于宋朝北方边境一直遭受游牧民族的军事威胁,为了乞助于道教神灵以解除心理上的不安全感,安定民心,宋朝君臣对道教皆相当崇拜,对真武神顶礼膜拜。宋真宗、仁宗、徽宗、钦宗、孝宗、宁宗、理宗诸帝虔祀真武,屡封尊号。上行下效,民间早有的真武崇拜也日益炽盛。元代武当山道士编刊了《武当福地总真集》、《玄天上帝启圣录》等经书,使真武神在武当山修仙得道的故事更丰满完善,进而使武当山成了世人崇奉的真武道场。 六朝时,武当山便被《荆州图记》称为“嵩高之参佐,五岳之流辈”。唐末著名道士杜光庭编写的《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将武当山列为道教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中的第九福地。元成宗大德七年(公元1303年)加封真武神为“元圣仁威玄天上帝”的圣旨云:“武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