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天都峰第一课时课堂教学实录

爬天都峰第一课时课堂教学实录
爬天都峰第一课时课堂教学实录

《爬天都峰》第一课时课堂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二年级时我们曾学过一篇课文《黄山奇石》,黄山不仅有奇异的巨石,还有险峻的山峰呢,而黄山最险峻的山峰就是天都峰,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习第三课,一起来读课题,《爬天都峰》,老师要先请同学来自学课文,自学课文的时候,要读准字音,词语的读音,标上自然段的序号,还要把课文读正确,

同学们自读课文,

师:好,现在我们来读词语,请大家看大屏幕,这些词语是由要认的词语组成的,

笔陡,铁链,发颤,攀着,鲫,笑呵呵

师:这些词语在读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请谁来提醒大家一下,

生1:颤字是翘舌音,很容易读错,很大家跟我读一读,颤,发颤.

生2:鲫鱼的鲫是第四声,请大家跟我一起读鲫,鲫鱼

师:攀着的着,要读轻声请大家再读一遍

师:课文当中还有一些多音字,请大家看屏幕,这几上特别难读,谁能带大家来读一读呢?

请这位同学来读一读,她读对了,我们跟他一起读,他读错了,我们帮他指正

领读:照相,似乎,假日,白发苍苍

师:读得很好,老师把大家刚才读过的词语连在一起,请大家地认真的读一读

自读词语:笔陡,铁链,发颤,攀着,鲫鱼,照相,假日,似乎,笑.呵呵,白发苍苍

师:词语读得很认真,课文也发读正确,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呢?

师:接下来我们就轮流读课文吧,其他同学认真听他们读得是否正确,生轮流读课文,

师:谁能来评价一下,他们读得怎么样?

师:接下去想请大家再读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师:谁来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生1:课文主要写了爸爸带我去黄山爬天都峰,

师:我爬上天都峰了吗?我又是怎么爬上去的呢?谁能把这件事情说得更清楚些?请你们先练着说一说吧

师:谁能来说给大家听,

生2:课文主要写的是在假日里,我和爸爸一起去爬天都峰,我和一位陌生的老爷爷一起互相鼓励,最后一起爬上了峰顶的事情,

师:说得真清楚,非常好,那么我到底是怎么爬上天都峰的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课文吧这节课我们还要写生字呢请大家看屏幕这些

词语当中带有很多我们今天要写的生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词语:

爬山,天都峰,山顶,似乎,咱们,奋力,辫子,勇气,居然,仰起头,白发苍苍山顶的顶要读后鼻音,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

页,我们一起来看看田字格11师:非常好,请大家再把课文翻到第中的生字,你能说说这些生字在写的时候应注意些什么?

生1:勇气的勇和白发苍苍的苍都是上下结构的字,苍写的时候上扁下宽,而勇气的勇两部分都是差不多的,

师:对比着观察,说得非常好.

生2:辫子的辫和花瓣的瓣很像,只要把中间的瓜改成纟就可以了.写的时候要注意三部分要紧凑一些.

师:能用学过的字来记新字,这是很好的识字方法,

生3:仰起脸的仰,右半部分和我们以前学的柳树的柳右半部分很相似,只是和了一撇,我们写时候可不要画蛇添足.

师:说得可真好,老师还想提醒大家一个了,爬山的爬字不太容易写好,请大家看老师来写一写,

师:先写一个爪子的爪,一捺要长一些,再写一个小小的巴.

师:你们看清楚了吗,接下来就让我们来写字吧. 请大家打开田字格本,每个生字各写一遍.写完以后再把大屏幕上的词语也抄写一遍.开始吧.

师:这节课大家都学习的很投入,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儿吧.

第二课时

师:同学们好,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第三课《爬天都峰》我们先来听写一个句子,我们要听写的句子就在课文里面,翻到第九页,请大家看第一段,这一段只有一句话,我们待会儿来听写,请大家认真看一下,要特别注意标点符号,

生自看第一段.

师:请大家打开本子,我们一起来听写老师把这句话读两遍,第一遍读的时候请大家不要写,认真听一听,记一记,第二遍读的时候,再把它写下来

师读句子“假日里,爸爸带我去黄山,爬天都峰”

生默写

师;这段话很清楚地写了什么时间,谁跟谁到哪儿去干什么,请大家对照着大屏幕上的句子,自己批改一下,批改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标点符号

生自己批改

师:全对的同学请举手,好,让我们一起所自己听写的句子读一读生齐读这个句子

师:还有很多同学没有去过黄山,想看看天都峰是什么样子吗?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多媒体出示天都峰景致

师:谁能来说说,你看到的天都峰是什么样儿的?

生1:天都峰顶特别高,在云雾上面哩

师:这个词语用得好,天都峰的确很高,师板书:高

生2:我觉得天都峰特别险,山路很陡又很窄,要爬上去不容易师:天都峰不仅很高,而且还很陡呢,师板书:陡,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就描写了又高又陡的天都峰,请大家自己读一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找出描写天都峰又高又陡的句子或词语,

生自读第二自然段,

师:那些词语或句子能看出天都峰又高又陡呢?

生1:我找到了这一句,“啊,峰顶这么高……”云彩是在天上的,天都峰顶在云彩上面,那可真是太高了

生2:我也找到了一句“再看看笔……发颤”这一段话中的笔陡和挂用得真好,笔陡就是笔直笔直的,而挂下来简直就是垂直的了,

师:说得可真清楚呀,

生3:刚才他们读的两个句子,都用上了感叹号,这也能说明天都峰真是又高又陡,

师:天都峰又高又陡,令人发颤,怪不得小作者要问自己“我爬得上去吗?”让我闪一起来读好第二自然段,再次来感受天都峰的高和陡吧

生齐读第二自然段,

师:这么高而陡的天都峰,我是怎么爬到天都峰顶的呢?

生1:小作者在山脚下遇见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两人相互鼓励,一起爬上了天都峰

师:白发苍苍的老爷爷也要来爬天都峰,真了不起,他们是怎么爬上天都峰的,请大家再读读六七两个自然段,边读边找一找,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要爬天都峰不容易

生自读六七自然段,

师:谁来跟大家交流一下你找到的词语,

生1:奋力这个词语可以看出作者用尽了力气

生2:这两个一会儿也能看出小作者在爬山的时候用了很多方法,

:这一个省略号也能说明小作者用了好多其他的方法爬,而且爬3生了好长时间呢

生4:爬呀爬也有说明爬了很长时间,

生5:从终于这个词体现出小作者和老爷爷爬天都峰不容易,他们用了很大的力气才爬上峰顶的

师:你能找到带有终于这个词语的句子读给大家听一听吗?

生5读带有终于这个词语的句子

师:要爬上天都峰顶,真不是件容易事,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读一读六七两个自然段

自齐读六七自然段,

师:我和老爷爷奋力向上爬,爬呀爬,终于爬上了天都峰顶,爬到峰顶以后,我和老爷爷心情特点高兴,他们又说了些什么呢?请两位同学来读一读

生1生2读小作者与老爷爷的对话

生1:我有一个疑问,课后也有这个问题:小作者为什么要跟老爷爷相互道谢呢?

师:这个问题提得好,我们也来看看这个问题,请大家把课本翻到11页,我们来看看课后的第二道练习题,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问题

师:是啊,小作者和老爷爷爬上天都峰顶后为什么要相互道谢呢?请你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小组里的同学听一听,

同讨论

师:谁能说说你们的想法.

生1:我们小组认为如果小作者和老爷爷不互相鼓励,他们是爬不到天都,峰顶的,所以他们要互相感谢

师:说得有道理

生2:是的,文中的爸爸也说道,我们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善于向对方学习,才能达到目的地,所以我们要互相道谢

师:大家说得都很好,请大家一起再把小作者说的话和老爷爷说的话来读一读吧,请男同学读读老爷爷说的话,女同学读读小作者说的话男女生角色读

师:刚才大家读得很好,现在,老师想请大家把课文连起来自己再去读一读,边读边想,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呢?

自生读课文

师:谁来说说自己的体会呢?

生1:我觉得遇到困难时,我们大家应该互相鼓励,

生2:我体会到只要有信心,就一定能克服困难

师:是啊,只要有坚定的信心,同们之间能相互鼓励,再大的困难我们也能克服今天的课文,大这学得很不错,上次,老师给大家布置了一项综合性学习的任务,让大家记录自己的课余生活,已经有一位同学用表格的形式记录了自己的课余生活,请大家快速地读一读这位同学所做的记录,这位同学是用表格的方式记录了自己的课余生活,那么用又是用什么方式来记录自己的课余生活呢?

生1:我已经用照相机把课余生活拍了下来

爬天都峰教案第二课时

3.爬天都峰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过程。 2.懂得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过程。 2.懂得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3.通过对话体会小姑娘和老爷爷爬山前的心理活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整体回顾。 1.课文讲了什么事?按什么顺序写的? 2.作者写爬天都峰,为什么要用跑“爬”而不用“登”“上”等字? 讨论交流,明确:用“爬”更能准确反映出山势陡峭与登山的艰难。 二、品读“爬山前”部分。 1.提示学生观察课文插图,提问:你想用什么词语或句子来形容天都峰? 2.课文那一段描写了天都峰?是怎样描写的?读第2自然段,圈点勾画,从中理解天都峰又高又陡的特点: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笔陡的石级;从天上挂下来的。 3.望着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心里是怎么想的,从哪里可以看出来?认真从“我爬得上去吗”“真叫人发颤”理解“我”缺乏自信、畏惧退缩的心理。

4.能用朗读表现天都峰的险峻挺拔、高不可攀、令人生畏吗?注意读好语气词“啊”“哩”。 5.结果“我”爬上峰顶了吗?为什么能爬上去呢?组织交流。自由读第3-5自然段。 (1)“我”看到老爷爷时,想了些什么?老爷爷看到我时想了些什么? (2)这里用了两个“也”字,你读懂了它们包含着什么意思吗?讨论,理解“也”字:“我”年龄太小,老爷爷年龄太大,都让人不敢相信能爬上天都峰,“也’字含有对对方勇气的称赞。 (3)老爷爷说”咱们一起爬吧“有什么意思?从“一起”中理解到相互鼓励之意。 6.大家能用朗读把一老一少的心理活动表达出来吗?自由朗读或者分角色朗读。 三、品读“爬山时”部分。 1.爬山的过程非常艰难,你能从什么地方感受出来?自由读6-7自然段,一边想一边想。 (1)引导学生勾画重点词语,理解这些词语是怎样表达爬山的艰难及面对困难时勇往直前的精神的。 勾画重点词语,从“奋力”“一会儿.....一会儿....””攀着铁链”“手脚并用向上爬”等,可以看出爬山的艰难及面对困难时勇往直前的精神。 (2)从“终于”这个词语中你体会到什么?从“终于”二字上体会爬山的辛苦以及爬上山顶后的喜悦。 (3)你能够用朗读表达出来吗?注意读到“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顶“时要露出喜悦的表情。 2.爬山时老爷爷和“我”都会想些什么?谁能想象一下?(明白他俩始终相互鼓励,丰富彼此鼓舞的内涵。)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新部编版(两课时)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两课时) 【备课资料包】 天都峰位于黄山东南,西对莲花峰,东连 钵盂峰,与光明顶、莲花峰并称三大黄山主峰, 为36大峰之一,海拔1810米。古称“群仙所 都”,意为天上都会,故取名“天都峰”。峰 顶平如掌,有“登峰造极”石刻,中有天然石 室,可容百人,室外有石,像醉汉斜卧,名“仙 人把洞门”。天 都峰虽高不及黄 山的主峰莲花 峰,但其险峻程 度则绝非莲花峰 可比,百丈云梯几乎直上直下。天都峰是鸟瞰黄山壮丽全景的理想之处,因此人们说,不登天都峰,等于一场空。古时候,天都峰无路可登,能够登上天都峰者寥寥,唐代释岛云,慕东国僧掷钵神异,来游黄山,成为有记载的登天都峰第一人。他曾在绝壁上留下《登天都峰》一诗:“盘空千万仞,险若上舟梯;迥入天都里,回看鸟道低。他山青点点,远水白凄凄;欲下前峰瞑,岩间宿锦鸡。” 【教学目标】 1.认识“陡、链”等6个生字。会写“爬、峰”等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峰顶、似乎、忽然”等12个词语。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过程。 3.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4.读懂课文最后一段中爸爸的话,懂得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对词句的理解,弄清“我”爬天都峰的过程以及爬上天都峰后的思想变化。 难点:读懂课文最后一段中爸爸的话:“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 2.教学挂图。 3.搜集有关黄山天都峰的VCD、图片、文字介绍等。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揭题导入 1.初步了解天都峰及“鲫鱼背”。 看天都峰的风光片或图片,由学生展示自己找到的天都峰的资料并作介绍。说说“鲫鱼背”名称的来历。 2.导语激情,揭示课题。 天都峰是如此的高,如此的险,登山的小路像天梯似的挂在陡峭的山岩上,使许多游客望而生畏,能够登上山顶的人,真可称得上是“勇士”了!我们认真地阅读课文,勇攀高峰,一定觉得大有收获。让我们一起去“爬天都峰”吧。(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校本教研《爬天都峰》听课评课稿( 2020)

校本教研《爬天都峰》听课评课稿(2020) 很荣幸有这样的机会和大家一起学习、交流,今天有幸聆听了朱婷婷老师执教的《爬天都峰》感受颇深,获益不少。在她的教学中有以下几点让我印象颇深。 下面还有我一点点浅薄的意见: 《爬天都峰》是一篇老课文,但被安排在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二课,被赋予了新的教学任务。本单元是习作单元,单元重点有二:1.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2.写一件事,把事情写清楚。 整堂课看下来,朱老师教态亲切自然,富有亲和力,整堂课的设计总的来说非常大气,细节处理又很细腻,教学节奏如行云流水般流畅,教学环节环环相

扣,紧扣单元目标,并结合文本特点,关注课堂生成,切实有效地落实了教学重难点,学生掌握得很扎实。 接下来,我就从课堂的几个环节来具体谈一谈我的个人看法。 一.导入环节。朱老师开门见山,结合篇章页,简介了本单元的课文特点,明确了学习目标,导向性非常明确。再引出课题,问:“你们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吗?”引导学生质疑,根据学生的回答自然引出记叙文的六要素。 二.初读课文环节,朱老师很聪明地利用课后练习,请学生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并思考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把事情写清楚的。这也恰恰是本课教学的重点。通过组织学生交流,根据六要素的回答,一下子就把握住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并初步了

解课文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再利用布局合理、条理清晰的板书,以图文结合的方式梳理并具体呈现了课文的写作顺序,即按爬山前、爬山时,爬上顶峰的顺序,再结合作业本,落实了课堂教学的重点,为写作环节作了铺垫。为了巩固教学成果,朱老师结合本单元的交流平台,设计了“跑步比赛按怎样的顺序来”这一环节,让学生口头交流,从学生的精彩反馈来看,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落实得很到位的。 三.研读对话,揣摩心理活动环节,朱老师设计了阶梯式的问题,从找出内心感受的句子,到交流“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同时讨论交流并小结:一种景一种感受,让感受由景而生,情景交融。此时,又引出刚刚交流平台出示过的图片,引导孩子从运动员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3《爬天都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3《爬天都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香河县刘宋镇张庄中心小学邳亚静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过程。 3、懂得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教学重点: 理解“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爬上天都峰的过程。 教学难点: 读懂课文最后一段中爸爸的话:“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刚刚由低年级升入中年级。开始学习第一组课文,首先考虑的是衔接问题,除了识字还是教学的重点外,还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要逐步完成由低年级向中年级教学的过渡。学生在第一课时已经会读会认会写生字词,初步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在本节讲读课文的过程中要逐步使学生养成多读多想、边读边想的读书习惯。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整体回顾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按什么顺序写的? 学生回答。 2、作者写爬天都峰,为什么要用“爬”而不用“登”、“上”等字?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用“爬”更能准确反映出山势陡峭与登山的艰难。二、品读感悟“爬山前”部分(1~5自然段)

1、师:你想用什么词语或句子来形容天都峰?(课件展示天都峰的图片) 学生看图画,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天都峰,表现其特点。 2、师:课文哪一段描写了天都峰?课文是怎么写的? 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读一读。边读边想象“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笔陡的石级”、“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等词句所表达的意思。从中体会天都峰又高又陡的特点。(板书:高陡) 3、师:在爬山之前,望着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心里是怎么想的?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小组交流,从“我爬得上去吗?”、“真叫人发颤!”理解“我”缺乏自信、畏惧退缩的心理。 4、师小结: 作者写天都峰的高和陡,目的在于突出爬天都峰的困难,暗示了登上这么高、这么陡的山峰,是需要勇气和力量的。 5、能用朗读表现天都峰的险峻挺拔、难以可攀、令人望而生畏吗? 学生自己读一读,评一评。 6、结果“我”爬上峰顶了吗?为什么能爬上去? 学生自由读3~5自然段。 组织讨论: (1)“我”看到老爷爷时,想了些什么?老爷爷看到“我”时,想了些什么? (2)这里用了两个“也”字,你懂得它们包含着什么意思吗? (3)老爷爷说“咱们一起爬吧”是什么意思? 学生汇报: (1)想象“我”的心理是怎样发生变化的。 (2)交流,理解“也”字: 天都峰这么高、这么陡,小朋友这么小的年纪,老爷爷这么大的年纪怎么也来爬呢?表面上似乎双方都有怀疑,实际上是对对方勇气的称赞,表现出这一老一小都有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的精神。 (3)从“一起”中理解互相鼓舞之意。 7、大家能用朗读把一老一小的心理活动表达出来吗?

《爬天都峰》,第一课时教案 爬天都峰教案

《爬天都峰》,第一课时教案爬天都峰教案 《爬天都峰》第一课时教案教学目标: 1、会认“峰、陡、链、颤、攀、呵”6个生字,会写“峰、陡、链”等12个生字。正确读写“峰顶、似乎、忽然、白发苍苍、咱们、奋力、终于、辫子、勇气、决心、居然、力量”等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读书感悟“我”与老爷爷是如何互相激励着爬上天都峰的,在读中学会多读多想的读书方法。 教学难点:读懂文中爸爸说的话。 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三课《爬天都峰》,请伸出手跟老师一起板书课题。 2、指导书写“爬”“峰”,齐读课题。 二、交流资料,了解天都峰。

你对天都峰有哪些了解呢?课前大家都搜集了资料。谁来说一说(学生自由发言。)(天都峰:是黄“七十二峰”中的最险峻的三大奇峰之一。海拔1840米,登山石阶约有1.5公里长,坡度在70度之上,最险处近乎于90度。登山的小路像天梯似地挂在陡峭的山岩上,使许多游客望而生畏。1934年才修凿了石凳,增设了铁索。解放后又修凿了1000多级石阶。 天都峰最险处是鲫鱼脊。它是一道长约十几米,宽不过1米的狭长光滑的石脊,石脊两旁是万丈深渊。) 三、对照自主学习单,检查预习情况。 1、课文大家都已经预习了,老师来检查一下文中字词的掌握情况:出示第一组词语:(多音字)似乎白发苍苍似的发明出示第二组词语:发颤汲取奋力攀着峰顶笔陡铁链鲫鱼背(介绍鲫鱼背)出示第三组词语:忽然、咱们、终于、辫子、勇气、决心、居然、力量 2、认写生字,生字指导,把出错的字写在课堂收获上。 我们一起来看看同学们的自主学习卡。重点指导书写“辫”和“勇”字。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第五单元测试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基础积累 一、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10分) 1.在jì yú()背前,爸爸给我和老爷爷照了一张相,留作jì niàn()。老爷爷拉拉我的小biàn zi(),xiào hē hē()地说:“谢谢你啦,小朋友……” 2.我们要敬爱老人,bǎo hù()yòu xiǎo()者。 3.看着眼前的shí jí()和tiě liàn(),我的心里直fā chàn()。我心想:这么高的山,我能pān dēnɡ()得上去吗? 二、选择题。(10分) 1.下列词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嗅觉(chòu jué)嘶哑(sī yá) B.庞大(pánɡ dà)照相(zhào xiànɡ) C.拯救(zhěn jiù)无奈(wú lài) D.猴子(hǒu zi)牙齿(yá cǐ) 2.下列选项中既有一对反义词,又有一对近义词的一项是() A.庞大躯体身躯微小 B.奋力居然打猎拍打 C.绝望猛烈激烈安然 D.分明分开强大抬头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家那小子摔碎了玩具邻居家的。 B.大家特别注意安全,太干净了,这间教室。 C.我把杏分给小伙伴们吃,也送给邻居叔叔婶子们尝鲜。 D.生物老师教给了我们许多科学。 4.天都峰位于() A.山东泰山 B.陕西华山 C.湖南衡山 D.安徽黄山 5.如何把一件事情写清楚?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 A.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交代清楚。 B.可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记录下来。 C.只需把事情发生时的人物交代明白,时间和地点没必要交代。 D.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把事情写清楚。 三、比一比,再组词。(8分) 搏()幼() 博()幻() 躯()愣() 躺()慢() 四、结合语境,在恰当的词语下面打“√”。(8分) 1.要不是你的勇气(鼓动鼓舞)我,我还下不了决心哩!现在(居然依 然)爬上来了! 2.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意义),都会从别人身上(吸取汲取)力量!

《爬天都峰》教学实录与评析

《爬天都峰》教学实录与评析这篇课文通过“我”和一位不相识的老爷爷相互鼓励登上了天都峰的事,告诉我们要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克服生活中的困难。根据教材的特点和课后思考练习的要求,应当把教学重点确立为:弄清“我”登天都峰前后的思想变化,读懂爸爸的话。基于上述认识,我在第一课时主要让学生初步感知全文内容,了解行文顺序和认识天都峰的又高又陡,并启发学生质疑问难,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第二课时转入深究课文内容,以梳理出的学生的疑点为线索,解决教学重点;第三课时安排了各种不同形式的练习,有单项的、综合的,口头的、书面的,必做的、选做的……以达到对所学知识巩固、加深的目的,并让全体学生都有所得。 下面对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做进一步说明。这课时有四个大的教学步骤: 1.复习回忆,再现天都峰的高和陡; 2.深入读议,理解小妹妹受老爷爷鼓舞登山的过程;(这是扶,实际上是学生体会小妹妹会从老爷爷身上汲取力量,解决教学的第一个重点。) 3.启发想象,理解老爷爷受小妹妹鼓舞登山的过程;(这是放,实际上是让学生体会老爷爷会从小妹妹身上汲取力量。) 4.总结全文,体会爸爸说的话。

(在前两步基础上,学生理解爸爸说的“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就不困难了,教学的第二个重点也顺势解决了。)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特别注意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把读的训练放在首位,在读书中教给学习的方法。 在本课设计中,读书贯穿了教学活动的始终,并根据不同的训练目的,设计了包括自读、默读、试读、指名读、齐读、分角色读等不同形式的读,使学生在读中感受,读中理解,最终达到感情朗读,以培养学生的语感。 在弄清“我”是怎样爬上天都峰时,设计了几个相关问题:(1)小妹妹来到天都峰脚下,心里怎么想(2)她看见了老爷爷,心里又怎么想呢(3)后来,她是怎样爬上天都峰的让学生静下心来一边读一边想。 课文第六自然段讲的是“我”受老爷爷精神鼓舞,不怕困难,奋力向峰顶攀登。为使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奋力”一词,首先,指名读本节,其余学生感受“我”是怎样不怕困难爬天都峰的;再让学生自读,找出体现我“奋力”爬的词句,并理解这些词句;最后,让学生结合生活感受,带着自身体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样以指导学生读书为主线组织阅读教学活动。 2.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激发学生主体潜能,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教师不再用自己对课文的分析讲解去取代学生自身的主体

3《爬天都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3 爬天都峰 一、教材说明?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描写了在假日里,“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路遇一位素不相识的老大爷,“我们”互相鼓励,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难,终于一起爬上了天都峰。课文向人们揭示了在困难面前,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要善于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的道理。课文中以吐泡泡的形式对“终于”一词的理解作了提示,目的是让学生读到这里,能联系上文理解“终于”的意思,体会“我”和老爷爷是如何克服了种种困难爬上天都峰的。 二、学习目标 1.在熟读并理解课文词语的前提下,能够自读课文,找出事情发生的六要素。 2.通过六要素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品酌语句,感叹天都峰“高”与“陡”的特点。 三、重点难点 感知课文,并通过六要素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品酌语句,感叹天都峰“高”与“陡”的特点。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想跟大家聊一聊你们的假期生活。我想问一问,你们有没有去爬过山?(学生各抒己见)那位同学能够站起来和我们大家分享一下你们的爬山经历? 2.指名回答,揭示课题。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1.出示资料,了解“天都峰”。 2.认读词语,加强巩固。 3.了解事情发生的六要素,并引导学生将课文当中的六要素找出来。 (1)师:同学们,我们知道啊,每一件事情发生都有六要素,那么你们知不知道,事情的六要素又是什么呢? (2)指名回答,板书概括。 事情的六要素指: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3)自主学文,找出课文当中的六要素。 (4)指名反馈,板书内容。 (5)师:现在,谁能够通过这篇课文的六要素来介绍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呢?(生自由发言) (6)课件出示课文主要内容,全班齐读。 4.小结:同学们,你们看,主要我们抓住事情的六要素,就能把课文的主要内容讲出来了。 三、品酌语句,感叹天都峰的特点。 1.出示天都峰的图片,初步感知天都峰的险要。 学生自由发言,说说你感受到了天都峰怎样的特点? 2.学习课文当中的第二自然段,了解天都峰的特点。

深圳优质课教案 小学语文爬天都峰教学设计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 《爬天都峰》预习指引 模块一初读课文 (一)、阅读步骤 步骤一:审题建立阅读理解目标——预测文章内容与文章结构(文章可能会写什么?文章结构是怎样的?) 步骤二:浏览课文——验证预测,边读边思考 步骤三:反复读课文,以思维导图梳理课文 (二)阅读思考 1、文章是在写有一件事吗?是哪些信息告诉你的? 2、在阅读过程中你遇到不懂得词语是怎么想的?将思考的过程记下来,准备与同学分享。模块二我的感悟 1、给文章重新拟一个题目,表达你对课文的深度理解。新题目() 2、以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课文主要记叙了(),表达了()。 3、请找出文章中的心理活动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的片段,读出句子所表达的语气。模块三我的批注与发现 1、课文中有描写人物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句子,选择你认为精彩的做批注。(比如:在你认为精彩的句子下画线,在书的边上写上:动作描写,写出了“我”爬天都峰很不容易。) 2、看一看全文以及你所批注的词语或句子,你发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准备与同学分享。模块四我的练笔 学习课文的表达方式,写你身边发生的一件事。 1、生字我会学。 (1)、为课后生字词注音并组词。 (2)、想想难字的记字方法。 2、(1)搜集天都峰的资料。(2)搜集两句克服困难的名言,抄在笔记本上。 课堂学习的教案 一、谈话导入,分享收集的资料

1、收集克服困难的名言。 2、收集天都峰的资料。 二、初读课文 1、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1)、同伴互相认读,生字词过关。 (2)、找出你们认为最难的字,说说记字方法,准备在全班分享。 2、检测学习生字情况 选几个小组读词语,并说一两个字的记法。 3、分享思维导图 (1)、选择2、3个学生说说自己写的思维导图,并找几个同学评价。(2)、老师分享自己写的思维导图,学生评价。懂得写思维导图的模式。 爬天都峰 时间地点人物事情 爬山前笔陡挂发颤(起因) 爬山中奋力一会儿……一会儿……终于(经过) 爬山后互相道谢汲取力量(结果) 4、分享“我的感悟” (1)、为课文重新拟一个题目,表达你对课文的深度理解。 题目: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课文主要写( ) ,表达了( )。 3、选择课文片段朗读,读出你的感悟。

爬天都峰第一课时课堂实录

《爬天都峰》第一课时课堂实录 师:来,我们先来做个小游戏,说个绕口令。一棵柳树搂一搂,两棵柳树搂两搂,三棵……来,谁先来试试。 (几个学生读。) 师:大家说了这么多,想不想听老师读一读。 (老师一口气说到十二棵柳树。) (全体鼓掌。) 师:我说得不错嘛,对不对,同学们,老师也需要鼓励一下。生:是。 师:好,开始上课。同学们,昨天我们初次见面,希望大家能从不同的途径收集黄山的资料,大家带来了吗? 师:给大家看一看。 生:我搜集的是文字资料。 师:给大家念一念。 (生念。) 师:你带的什么资料? 生:照片。 师:这么美的资料如果不给大家展示真可惜,来,到这来。(投影出示照片。) 师: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

(生介绍。) 师:感谢您搜集的资料,大家想出这么多好办法,老师也搜页 1 第 集了一些资料,大家能不能给教师一个机会,让我也展示一下我收集的资料。 (多媒体展示黄山的资料。) 师: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讲的就是发生在天都峰上的一个故事。 (板书课题:爬天都峰。) 师:好,请大家齐读课题。先请同学们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开始读书。放开声音读书。读吧,自己读。(生自由读。) 师:书读完了,接下来请同学们利用手里的卡片合作学习本课生字。各组小组长负起责任来。我们看看哪个小组最会利用生字卡片,学得最好。 (小组学习生字。) 师:有的同学已经进行了第二遍了,先停下来。我发现咱们八个组的小组长都非常负责任。我们来接读课文。 (生读。) 师:好,请坐,我发现同学们在读的时候有这样一个字非常容易志错,现在谁来当小老师来带大家读。 (出示:攀。)

师:一起读。 (生读攀。) 师:同学们,大家在较短的内容就能把课文读顺了,在读课页 2 第 文当中,哪些事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生:小朋友和老爷爷的对话。 师:这是你的读书感受。 生:第六自然段爬天峰。 师:你们都是这种感受吗? 生:是。 师:那有没有不懂的地方,可以提出来。 生:犹豫? 师:把话说完整。 生:犹豫是什么意思? 师:相信你在读书中能解决。 生:石级是什么意思? 师:谁能帮助他? 生:就是楼梯的样子一层一层的。 师:还有问题吗? 生:汲取什么意思? 师:这个问题有价值(师板书:汲取)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些问题。那首先我们来看看大家都比较熟的天都峰。

三上第一单元思维导图式备课1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第一部分:大单元14课时教学设计流程表 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七彩生活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七彩生活 第二部分:14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七彩生活(单元导读) 读背:读背《主题读写》中的单元导语,感受生活的快乐。 (1)学生个别读,读准字音。(2)师生承接读,引导背诵。(3)自由背诵后汇报。 读悟:个别诵读课本的单元导语(从中感受生活的快乐。) 读划:读《1.我们的民族小学》一遍,划出描写校园美丽的句子。 读背:诵读关于七彩生活的5条名言,《主题读写》1—10页。 读思:浏览《金色的草地》《爬天都峰》和《槐乡的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美读一遍。 读·分享:把自己认为美得一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跟大家分享。 读悟:集体读课文中的精彩片段,感受生活带给我们的快乐。 读悟:个别读课本中的单元导语,延伸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设计意图: 1. 浏览读“一主”中的四篇文章,了解课文大概容,并试着抓住重点语句去感悟校园的美丽。 2. 读背本单元5条名言,初步积累,为本单元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二部分:14课时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1.我们的民族小学》(以文带文) 读认:观察各民族服饰图片,并根据图片识字。 读认:认读19个词语,写好难写的生字。(绚丽多彩好奇热闹) 读思:这是一所怎样的民族小学?(美丽、团结) 读批:自读第一自然段,用“——”划出学校美丽的学校,用“~~~~”划出学生团结的句子。 读说:默读课文并找排比句,并仿写——向——,向——,向——。 拓展延伸:《主题读写》中的《孔雀舞》,标注新词并联系上下文理解,用“~~~~”画出喜欢的句子, 谈谈喊凤的生活带给你的感受,批注在文章中。 设计意图: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拓展阅读《主题读写》中的《孔雀舞》,拓展感悟喊凤带给我们的生活。

爬天都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爬天都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谈话引入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天都峰给你留下什么印象?画出有关语句,轻声读一读。 2.说说课文中是怎么写天都峰的“高”和“陡”的? (1)高:“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 (2)陡:“笔陡”“石阶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 (3)什么叫“发颤”?真的害怕吗? 3.指导读出天都峰“高”和“陡”的特点。 4.多媒体出示天都峰画面给学生欣赏。 5.小结。 二、请你们自由读课文的第3至9自然段,听一听小妹妹是怎么说的。 1.小妹妹说了什么? 2.小妹妹说她为什么能爬上天都峰的呢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 3.那当她看到老爷爷时,心里又怎么想呢请你来说。 4.你们是从哪儿看出这是一位年纪很大的老爷爷呢你读。 5.你们从哪儿看出这位年纪这么大的老爷爷,也要爬天都峰呢? 6.引导学生品读感悟她怎样奋力爬天都峰的。

(1)抓“奋力”、“攀着”、“手脚并用向上爬”体会 (2)指导朗读,有个别读,分男女读,集体读,读中领悟奋力及登山的不易。 7小结 三、学习第7自然段 1.比较句子体会爬上天都峰顶的不易及喜悦之情。 (1)“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都爬上了天都峰顶。”你发现老师念的和书上有什么不同? (2)指导朗读。 2.小结(通过前面对三个小问题逐步深入、具体的理解,对“小妹妹为什么能爬上天都峰”这个问题也就水到渠成,自然地迎刃而解了。 四、(多媒体出示思考题:)品读老爷爷为什么能爬上天都峰顶。 1、老爷爷来到天都峰脚下,心里怎么想? 2、他看见了小妹妹,心里又怎么想呢? 3、后来,他是怎样爬上天都峰的? 4、(生分组讨论,师巡视倾听。) 5、那我们再来读一读老爷爷说的话。请男生读。 五、学习课文第十自然段。 1.爸爸为什么说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 (因为这一老一小,虽然互不相识,但是都从别人身上汲取

《爬天都峰》第一课时课堂实录

《爬天都峰》第一课时课堂实录师:来,我们先来做个小游戏,说个绕口令。一棵柳树搂一搂,两棵柳树搂两搂,三棵……来,谁先来试试。(几个学生读。) 师:大家说了这么多,想不想听老师读一读。 (老师一口气说到十二棵柳树。) (全体鼓掌。) 师:我说得不错嘛,对不对,同学们,老师也需要鼓励一下。生:是。 师:好,开始上课。同学们,昨天我们初次见面,希望大家能从不同的途径收集黄山的资料,大家带来了吗? 师:给大家看一看。 生:我搜集的是文字资料。 师:给大家念一念。 (生念。) 师:你带的什么资料? 生:照片。 师:这么美的资料如果不给大家展示真可惜,来,到这来。(投影出示照片。) 师: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 (生介绍。) 师:感谢您搜集的资料,大家想出这么多好办法,老师也搜

集了一些资料,大家能不能给教师一个机会,让我也展示一下我收集的资料。 (多媒体展示黄山的资料。) 师: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讲的就是发生在天都峰上的一个故事。 (板书课题:爬天都峰。) 师:好,请大家齐读课题。先请同学们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开始读书。放开声音读书。读吧,自己读。(生自由读。) 师:书读完了,接下来请同学们利用手里的卡片合作学习本课生字。各组小组长负起责任来。我们看看哪个小组最会利用生字卡片,学得最好。 (小组学习生字。) 师:有的同学已经进行了第二遍了,先停下来。我发现咱们八个组的小组长都非常负责任。我们来接读课文。 (生读。) 师:好,请坐,我发现同学们在读的时候有这样一个字非常容易志错,现在谁来当小老师来带大家读。 (出示:攀。) 师:一起读。 (生读攀。) 师:同学们,大家在较短的内容就能把课文读顺了,在读课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爬天都峰》原文及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爬天都峰》原文及教案 【原文】 假日里,爸爸带我去黄山,爬山都峰。 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 忽然听到背后有人叫我:“小朋友,你也来爬天都峰?” 我回头一看,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年纪比我爷爷还大哩!我不再犹豫,点点头,仰起脸,问:“老爷爷,您也来爬天都峰?” 老爷爷也点点头:“对,咱们一起爬吧!” 我奋力向峰顶爬去,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样…… 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顶。 在鲫鱼背前,爸爸给我和老爷爷照了一张相,留作纪念。老爷爷拉拉我的小辫子,笑呵呵地说:“谢谢你啦,小朋友。要不是你的勇气鼓舞我,我还下不了决心哩!现在居然爬上来了!” “不,老爷爷,我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峰,才有勇气向上爬的!我应该谢谢您!” 爸爸听了,笑着说:“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教案】 第一课时 1、认识“陡、链”等6个生字。会写“爬、峰”等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峰顶、似乎、忽然”等12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过程。 教学重难点: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教学过程:

以旧引新,扣题导入 1、记得二年级时我们学过一篇课文《黄山奇石》,了解了黄山的雄奇秀美,谁愿意挑一段自己最喜欢的课文来背给大家听? 2、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黄山三大奇峰之一的天都峰,谁愿意来介绍一下你收集的天都峰图片资料?板书:天都峰 3、这篇课文写谁爬上了这陡峭的天都峰了?他们又是怎样爬上去的呢?板书:爬 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带着问题听教师范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如:自由朗读、圈点生字,同桌互听互读等。要求把字音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 3、自学生字,读准字音,想办法记住字形。 4、检查生字词自学情况。 a、小组内拿出生字、词语卡片,互相认读、正音。 b、全班开火车赛读,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既响亮又准确。 c、小组交流各自学习生字、巧记字形的方法。 通读课文,感知大意: 1、指名逐段通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疏理字词含义。 石级:石头台阶。 仰望:抬头望。 攀着:(抓着铁链)向上爬。 心颤:心在颤抖,说明心里很害怕。 鲫鱼背:结合看图理解,天都峰最险处。它是一道长十几米,宽不过1米的狭长光滑的石脊,石脊两旁是万丈深渊。 2、按“爬山前-爬山时-爬山后”的顺序把文章分为三部分,再用自己的话说说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疏通课文大意。 指导写字,掌握笔顺: 1、教师范写“辫”字,提示书写时左中右三部分要写得紧凑,学生描一遍、临一遍。

【观课评课】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爬天都峰》观课报告

《爬天都峰》观课报告 在教学《爬天都峰》这课时,从下面两大方面着手: 一、抓住关键词句突破教学重难点 这课的重点是“我”爬天都峰的过程,难点是读懂最后一段中爸爸的话:“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在教学过程中,抓住天都峰的“高”和“陡”这两个特点,通过对“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及“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等句子的朗读,让学生理解天都峰的“高”和“陡”,学生理解爬天都峰的艰难和不易会更加容易。接着以爬山的前后为线索,找出爬山前“我”的所思所想、爬山中“我”和老爷爷艰难攀登、爬山后“我们”的喜悦的心情的有关词语、句子,引导学生进行理解体会。在理解中,紧紧抓住小女孩和老爷爷爬山时的动作词。如:“奋力“、“一会儿……一会儿”、“爬呀爬”、“终于”等词语,从中体会到爬山的艰难。又从小女孩和老爷爷的两次对话中,抓住“居然”“也要……才……”这些词语来理解体会小女孩和老爷爷能从对方身上“汲取”力量的精神,突破了教学难点。 二、以读感悟,体验情感对话。 本篇语文具有丰富的情感性,情可以感人,情可以育人,同时能给人以很多的启迪。在教学中,把重点放在朗读感悟上,以读促思,以思促说,以说促情。在体会天都峰的“高”和“陡”这两个特点时,让学生对第二段进行多次形式多样地朗读,在读中让学生体会天都峰的“高”和“陡”。如:“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体会天都峰

的高;通过“挂”等词体会天都峰的陡。并且引导学生充分地朗读“我”和老爷爷的两次对话,揣摩“我”和老爷爷各自的内心的复杂心情,想像他们的思想起伏和斗争,体会他们是怎样从对方身上汲取力量的。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再抓住“奋力“、“一会儿……一会儿”、“爬呀爬”、“终于”等这些重点词句进行反复朗读体会,让学生联想“我”和老爷爷登山的艰难,他们是怎样互相鼓励和从对方身上汲取力量,奋力攀登、勇往直前的精神。学生了解了这一点,就会明白,两个人爬上天都峰之后,为什么会互相道谢,学生就更易理解爸爸说的话了。同时在读后进行讨论交流:文中课题为什么用“爬山”,不用“登山”呢?由于学生在上文已经了解了天都峰又高又陡,直身走很危险,大部分上山的路只能像猴子一样爬着前行,所以用“爬山”。反过来,用“爬山”作题,也告诉了我们,天都峰是一座又高又陡的山峰。 三、多媒体的恬当使用,使无形变为有形。 在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充分感知之后,在学生的头脑里可能对天都峰有了一个模糊的印象,因此在课堂中适时地播放多媒体,使学生对天都峰的印象清晰起来,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使学生读起课文来更加地有味,真正做到了读出画面。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 在教学活动准备过程中,应更深入地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教学要领,拓宽知识面。在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以读促想,以想促说,再向以说促写过渡,加强学生读写能力的提高。

爬天都峰评课稿

爬天都峰评课稿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爬天都峰》评课稿 本课从内容重点看,写如何“爬”的文字并不多,而用了大量笔墨去写天都峰的特点,写小妹妹与老爷爷的两次对话;再从中心思想看,并非只在表现不怕困难、奋力攀登的精神,而是要说明应该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相互鼓励,共同进步。 据此,编者在“思考·练习”中设计了两个重要的问题:(l)课文是怎样讲天都峰的“高”和“陡”的(2)“我”和老爷爷爬上天都峰以后,为什么要互相道谢这实际上提示了学习本篇课文的重点和思路。 刘老师准确地把握住了教材的上述特点,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采用变序式学习方法,紧紧抓住小妹妹与老爷爷“互相道谢”的话切入,再反顾前文,去体会他们对话所包含的丰富内容;最后归结到对爸爸的话的理解,从而感知全文的中心思想。这使整个教学目标明确而又恰当,教学重点集中而有深度。在教学过程中能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着眼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针对该课的教学对象仅为三年级小学生,阅读能力和生活经验都有限的实际,教师指导学生理解小妹妹的话时,重在“扶”;理解老爷爷的话时,着力“放”,“扶”“放”结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2.着眼于读书的训练。 教师始终把指导读书作为教学的一条主线。采取了试读、引读、自由读、小组读、集体读、分角色读、指名读等多种形式,并有机地结合教师的指导与演示、学生的观察与讨论,训练学生正确阅读,深入理解,形成阅读能力与习惯。

3.着眼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之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教师根据教学进程各个阶段的训练目的与需要,适时地交换着教学组织形式,或个体静心读书,或小组合作学习,或全班讨论、交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学习活动,发挥主体作用,自主学习。 4.着眼于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师在启发学生理解老爷爷感谢小妹妹的话时,安排了较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大胆想象老爷爷受小妹妹鼓舞下决心爬天都峰的情景和过程,然后进行说话表达。这既落实了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又锻炼了语言表达。

人教版《爬天都峰》第二课时教学教案

人教版《爬天都峰》第二课时教学教案 教学目的: 1.认识“陡、链”等6 个生字。会写“爬、峰”等11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峰顶、似乎、忽然”等12 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3.懂得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教学过程: 紧扣课题,承前启后 1.作者写爬天都峰,为什么要用“爬”而不用“登” 字? 讨论后使学生明白:因为天都峰高而陡,用“爬”更能准确反映出登山的费力、艰难。 2.(出示天都峰的多媒体画面)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把文中的话变成自己脑中的“画”。 学生练读后指名交流、教师评议,引导学生感受天都峰的险峻挺拔、高不可攀、令人生畏。 深入读议,体会“我”受鼓舞爬上峰顶 1.在爬山之前,望着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心里是怎么想的?默读课文,圈点勾画,想想从哪些词语、句子中看出“我”有害怕畏惧的心理。

指名交流,出示并指导读好问句“我爬得上去吗?”、感叹句“真叫人发颤!”以及语气词“啊”“哩”等,读中体会“我”缺乏自信、畏惧退缩的心理。 2.结果“我”爬上峰顶了吗?自由读课文的第8 至10自然段,出示“我”说的话,指名朗读。 3.“我”看到了什么从而下定决心爬上峰顶呢?自由 读课文第3 到7 自然段,想想我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我”是怎么爬的?自由读6、7 自然段,画出描写爬山动作的词语。 a. 学生读书圈划。 b. 学生交流。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奋力”是拼尽全身力气的意思。 从“攀着铁链”、“手脚并用向上爬”可以看出爬山的艰难。 c. 引读第7 段,从“终于”二字上体会爬得辛苦、上山后的喜悦。 d. 体会爬山的艰难、上山后的喜悦,指导朗读6、7 两段。 启发想象,明白“老爷爷”也是受鼓励爬上峰顶的

小学语文人教版优质课《爬天都峰》教学实录与评析

着力读书训练着眼思维发展——《爬天都峰》教学实录与评析 一、教学设计说明 这篇课文通过“我”和一位不相识的老爷爷相互鼓励登上了天都峰的事,告诉我们要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克服生活中的困难。根据教材的特点和课后思考练习的要求,应当把教学重点确立为:弄清“我”登天都峰前后的思想变化,读懂爸爸的话。基于上述认识,我在第一课时主要让学生初步感知全文内容,了解行文顺序和认识天都峰的又高又陡,并启发学生质疑问难,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第二课时转入深究课文内容,以梳理出的学生的疑点为线索,解决教学重点;第三课时安排了各种不同形式的练习,有单项的、综合的,口头的、书面的,必做的、选做的……以达到对所学知识巩固、加深的目的,并让全体学生都有所得。 下面对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做进一步说明。这课时有四个大的教学步骤: 1.复习回忆,再现天都峰的高和陡; 2.深入读议,理解小妹妹受老爷爷鼓舞登山的过程; (这是扶,实际上是学生体会小妹妹会从老爷爷身上汲取力量,解决教学的第一个重点。) 3.启发想象,理解老爷爷受小妹妹鼓舞登山的过程; (这是放,实际上是让学生体会老爷爷会从小妹妹身上汲取力量。) 4.总结全文,体会爸爸说的话。 (在前两步基础上,学生理解爸爸说的“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就不困难了,教学的第二个重点也顺势解决了。)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特别注意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把读的训练放在首位,在读书中教给学习的方法。 在本课设计中,读书贯穿了教学活动的始终,并根据不同的训练目的,设计了包括自读、默读、试读、指名读、齐读、分角色读等不同形式的读,使学生在读中感受,读中理解,最终达到感情朗读,以培养学生的语感。 在弄清“我”是怎样爬上天都峰时,设计了几个相关问题:(1)小妹妹来到天都峰脚下,心里怎么想(2)她看见了老爷爷,心里又怎么想呢(3)后来,她是怎样爬上天都峰的让学生静下心来一边读一边想。 课文第六自然段讲的是“我”受老爷爷精神鼓舞,不怕困难,奋力向峰顶攀登。为使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奋力”一词,首先,指名读本节,其余学生感受“我”是怎样不怕困难爬天都峰的;再让学生自读,找出体现我“奋力”爬的词句,并理解这些词句;最后,让学生结合生活感受,带着自身体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样以指导学生读书为主线组织阅读教学活动。 2.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激发学生主体潜能,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教师不再用自己对课文的分析讲解去取代学生自身的主体感受,而是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都尽可能地让学生自我活动,去读书、去思考,参与议论,参与交流,使他们能更充分、更直接、更自如地接触课文,从而更好地去感知课文、理解课文。在学生活动方式上,不再局限于单一的全班学习这一形式,而是以个

三年级语文:爬天都峰第二课时教案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 语文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语文教案 / 小学语文 /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爬天都峰第二课时教案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语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交流能力,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工作,为了满足人类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三年级语文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学内容:感知天都峰的高与陡,读懂“我们”爬天都峰的过程。 教学目标: 1、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 2、在理解词句的基础上,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我”爬天都有峰的过程。 教学难点:读懂课文最后一段中爸爸的话。 教学策略: 1、通过学生与文本的直接接触,来达到感知文本,理解文意,感受内涵。 2、本文最后爸爸的话,让学生在充分感知“我”与老爷爷如何互相鼓舞的基础上,再理解,那样就是水到渠成了。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听写词语:自由准备听写;听默;交流互批 2、上一课时,同学们除了学生字新词,好多同学还把这篇课文读得正确流利而有感情,你愿意读给同学们听一听吗?学生准备——指名学生读读课文。 二、解读天都峰的“惊险”。 1、(大屏幕显示天都峰的照片)看到了吗?这就是天都峰!请你仔细观察一下它。结合你所知道的知识,能否说一下你的感受?全班交流(可以就天都峰的高、险和给人的印象这两方面说一说)。 2、课文是怎样写的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从字里行间体会体会作者笔下的天都峰,然后在小小组内交流共享一下你的感受。(出示第二自然段: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 3、全班交流,重点从天都峰的高和陡两方面来引导体会。 1) 高:“在云彩上面哩”、“!”; 2) 陡:“从天上挂下来的”、“挂”、“发颤”。(随机板书:高、陡) 4、朗读的指导:让学生把感受通过读来表现(自由——指名——男女生读) 5、抓住两下感叹号,进一步读出感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