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组件开路电压测试记录

光伏组件开路电压测试记录

组串开路电压测试记录

AD91.A0检测方法细则-安全鉴定:试验要求

光伏组件安全鉴定:试验要求 检测方法细则 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 电子电器检验所

1.概述 本细则规定了光伏组件的试验要求。以使其在预期的使用期内提供安全的电气和机械运行。测试范围包括外观检查、电击、火灾、机械应力和环境应力。 2.适用范围 本细则说明了光伏组件不同应用等级的基本要求。未涉及还是和交通工具应用时的特殊要求,也不适用于集成了逆变器的组件(交流组件)。 3.依据标准 本检测方法细则依据IEC61730-2:2004《光伏(PV)组件安全鉴定第2部分:试验要求》 4. 应用等级 光伏组件可以有许多不同的应用方式,因此把评估在相应应用条件下的潜在危险与组件结构联系起来考虑是很重要的, 不同的应用等级应该满足与其相应的安全要求和进行必要的试验。 光伏组件的应用等级定义如下: A 级:公众可接近的、危险电压、危险功率条件下应用通过本等级鉴定的组件可用于公众可能接触的、大于直流50V 或240W 以上的系统。通过IEC 61730—1 和本部分的本应用等级鉴定的组件满足安全等级Ⅱ的要求。 B 级:限制接近的、危险电压、危险功率条件下应用通过本等级鉴定的组件可用于以围栏、特定区划或其他措施限制公众接近的系统。通过本应用等级鉴定的组件只提供了基本的绝缘保护,满足安全等级0的要求。 C 级:限定电压、限定功率条件下应用通过本等级鉴定的组件只能用于公众有可能接触的、低于直流50V 和240W的系统。通过IEC 61730—1 和本部分等级鉴定的组件满足安全等级Ⅲ的要求。 5. 合格判据 如果每一个样品达到所有试验标准,则认为该组件设计通过了安全试验。 如果有任何一个样品没通过试验,则认为进行认证的产品不满足安全试验的要求。 6. 样品要求 在同一批或几批产品中,按照IEC 60410规定的方法随机抽取10个组件用于安全鉴定试验。这些组件应由符合相应图纸和工艺要求规定的材料和元器件所制造,并经过制造厂家常规检测、质量控制与产品验收程序。组件应该是完整的,并附有制造厂家的搬运、安装和连接说明书,包括系统最大许可电压。如果被试验的组件是一种新设计的样品而不是来自于生产线上,应在试验报告中加以说明。 7. 试验程序 组件所必需的试验程序(依赖于IEC 61730—1 中描述的应用等级)在表1中描述。将样品分组,按图1所示试验顺序进行试验。 可以结合IEC61215(IEC 61646)进IEC61730-2 试验。这样,在IEC 61215(IEC 61646)中的环境试验可以作为IEC 61730的预处理。

光伏特性曲线实验报告

绪论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课程的目的,旨在通过课内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太阳能发电技术方面的基本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帮助和培养学生建立利用所学理论知识测试、分析和设计一般光伏发电电路的能力,使学生巩固和加深太阳能发电技术理论知识,为后续课程和新能源光伏发电技术相关专业中的应用打好基础。 二实验前预习 每次实验前,学生须仔细阅读本实验指导书的相关内容,明确实验目的、要求;明确实验步骤、测试数据及需观察的现象;复习与实验内容有关的理论知识;预习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做好预习要求中提出的其它事项。三注意事项 1、实验开始前,应先检查本组的仪器设备是否齐全完备,了解设备使用方法及线路板的组成和接线要求。 2、实验时每组同学应分工协作,轮流接线、记录、操作等,使每个同学受到全面训练。 3、接线前应将仪器设备合理布置,然后按电路图接线。实验电路走线、布线应简洁明了、便于测量。 4、完成实验系统接线后,必须进行复查,按电路逐项检查各仪表、设备、元器件的位置、极性等是否正确。确定无误后,方可通电进行实验。 5、实验中严格遵循操作规程,改接线路和拆线一定要在断电的情况下进行。绝对不允许带电操作。如发现异常声、味或其它事故情况,应立即切断电源,报告指导教师检查处理。 6、测量数据或观察现象要认真细致,实事求是。使用仪器仪表要符合操作规程,切勿乱调旋钮、档位。注意仪表的正确读数。. 7、未经许可,不得动用其它组的仪器设备或工具等物。 8、实验结束后,实验记录交指导教师查看并认为无误后,方可拆除线路。最后,应清理实验桌面,清点仪器设备。 9、爱护公物,发生仪器设备等损坏事故时,应及时报告指导教师,按有关实验管理规定处理。 10、自觉遵守学校和实验室管理的其它有关规定。 四实验总结 每次实验后,应对实验进行总结,即实验数据进行整理,绘制波形和图表,分析实验现象,撰写实验报告。实验报告除写明实验名称、日期、实验者姓名、同组实验者姓名外,还包括: 1.实验目的; 2.实验仪器设备(名称、型号); 3.实验原理; 4.实验主要步骤及电路图; 5.实验记录(测试数据、波形、现象); 6.实验数据整理(按每项实验的实验报告要求进行计算、绘图、误差分析等);.回答每项实验的有关问答题。7.

最新光伏组件电流-电压特性测量作业指导书-I-V400指导.pdf

光伏组件电流-电压特性(I-V400)测量作业指导书 1.目的 使用I-V400仪器测量光伏组件的电性能参数。 2.适用范围 自然太阳光下晶体硅光伏组件电流-电压特性的测量方法。 3.依据标准 《光伏器件第1部分:光伏电流-电压特性的测量》(GBT 6495.1-1996); 《晶体硅光伏度器件的I-V实测特性的温度和辐照度修正方法》(GB/T 6495.4-1996)。 4.准备工作 4.1 人员 (1)检测人员应熟悉晶体硅光伏电流-电压特性的测量流程,熟练掌握组件功率测试仪的操作方法; (2)本试验应由两名检测人员完成。 4.2 设备 测试采用设备仪器清单如下: 表4-1 测试设备清单 序号设备名称数量型号量程精度 1 便携式光伏组 件功率测试仪 1 HT IV400 电流1~10A,电压 1~1000V,辐照度 700~1000W/m2 电流±2%,电压 ±2%,辐照度±2% 2 钳形电流表 1 FLUKE F317 电流:0~600A/DC 4.3 被测对象状态确认 应确认被测光伏组件表面无污渍、积灰,如有存在此类污渍应及时清除,再进入正式的检测流程。

5.检测要求 5.1 技术要求 所有参与检测人员严格执行《光伏器件第1部分:光伏电流-电压特性的测量》(GBT 6495.1-1996)、《晶体硅光伏度器件的I-V实测特性的温度和辐照度修正方法》(GB/T 6495.4-1996),熟练掌握组件功率测试仪的操作,以及组件电流-电压特性的测量流程。 5.2 安全要求 (1)开展测试时应正确佩戴安全帽,戴绝缘手套,以及做好其它的必要防护。 (2)本测试在室外开展,应避免在酷暑、极寒天气下试验,实验过程中保证至少两人 一组,避免单人独自作业; (3)进行断电操作时,须用钳形电流表或万用表验电,确认安全后方可开展后续操作; (4)主检人、复核人在检测组件过程中,应避免组件金属边框造成碰伤、割伤。 表5-1 危险源辨识 序号危险源应对方式 1 光伏支架、组件边框注意观察周围环境,佩戴安全帽等防护用品 2 地形崎岖复杂,地面上有铁钉 等尖锐物品 注意脚下安全,必要时绕行 3 触电佩戴绝缘手套,操作前验电 4 中暑带好防暑用品,高温下避免长时间作业 5 其他按具体情况,由安全监督员拟定应对措施 5.3 环境设施要求 要求开展测量过程中晴朗少云,光伏组件倾斜面下辐照度不低于800W/m2;辐照度稳定,一次测量期间总辐照度的不稳定度不大于±1%。 6.检测方法 6.1试验前准备 (1)根据电站的电缆敷设图,确定待测组件所属的组串、汇流箱(集中式)或逆变器 (组串式); (2)由现场运维人员断开对应的汇流箱断路器(对组串式逆变器,由运维人员遥控断

光伏规范标准图纸

(一)村级光伏电站组件排布图纸 根据现场图片进行设计 1

2 村集体光伏电站效果图1 村集体光伏电站效果图2

3 村集体光伏电站效果图3 (二)、详细说明 项目概述 本项目叶集区南依大别山,北连淮北平原,西临史河,东部丘陵,境内河流纵横,塘堰星罗棋布,林竹繁茂。全区共有森林面积71800亩,其中,孙岗乡28000亩,三元乡7400亩,平岗办事处30000亩,镇区办事处6400亩,本区树种以意扬、国外松、杉木为主,经济林有板栗、桃、枣、水蜜桃等。属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转换的过渡带,季风显著,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全年日照小时,平均气温,梅雨季节一般在6-7月间。全区年平均日照时数为小时,日照百分率为%左右,属于太阳能利用条件中等的地区。除

梅雨季节外,太阳能资源具备利用的稳定性。本项目参考METEONORM 7 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太阳能资源分析,统计了 1991~2010 年累年各月的水平面总辐射值和15°斜面总辐射值,详见下表。 月份水平面辐射(kWh/m2) 一月63 二月75 三月91 四月120 五月143 六月133 七月154 八月135 九月115 十月95 十一月71 十二月61 合计1253 (行业标准Q XT-89-2008)制定的太阳能资源丰根据《太阳能资源评估方法》 富程度等级划分,本项目站址所在地为资源丰富地区。 光伏电站根据现场安装状况进行组件及逆变器的配置,本村级光伏电站配备4个50KW的组串式逆变器,经逆变后进入一个交流配电箱,最终并入国家电网。 4

分布式光伏电站原理图5

光伏组件转换效率测试和评定方法技术规范

CNCA/CTS0009-2014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认证技术规范 CQC3309—2014 光伏组件转换效率测试和评定方法 Testing and Rating Method for the Conversion Efficiency of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2014-02-21发布2014-02-21实施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发布

目次 目次.................................................................................... I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标准 (1) 3术语和定义 (1) 3.1组件总面积 (1) 3.2组件有效面积 (1) 3.3组件转换效率 (2) 3.4组件实际转换效率 (2) 3.5 标准测试条件 (2) 3.6 组件的电池额定工作温度 (2) 3.7 低辐照度条件 (2) 3.8 高温度条件 (2) 3.9 低温度条件 (2) 4测试要求 (2) 4.1评定要求 (2) 4.2抽样要求 (3) 4.3测试设备要求 (3) 5测试和计算方法 (4) 5.1预处理 (4) 5.2组件功率测试 (4) 5.3组件面积测定 (6) 5.4组件转换效率计算 (6)

前言 本技术规范根据国际标准IEC 61853:2011和江苏省地方标准DB32/T 1831-2011《地面用光伏组件光电转换效率检测方法》,结合光伏组件产品测试能力的现状进行了编制,旨在规范光伏组件转换效率的测试与评定方法。 本技术规范由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提出并归口。 起草单位: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国家太阳能光伏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中广核太阳能开发有限公司、中国三峡新能源公司、晶科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上海晶澳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英利绿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邢合萍、张雪、王美娟、朱炬、王宁、曹晓宁、张道权、刘姿、陈康平、柳国伟、麻超。

光伏电站验收标准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验收考核办法 第一章总则 为确保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在现场安装调试完成后,综合检验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安全性、功率特性、电能质量、可利用率和噪声水平,并形成稳定生产能力,制定本验收标准。 第二章验收标准 第一条编制依据 (一)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验收规范CGC/GF003.1-2009 (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 (三)建筑结果荷载规范GB50009-2001 (四)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 (五)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 (六)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1 (七)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4 (八)电器安装工程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7 (九)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 (十)光伏组件(PV)安全鉴定第一部分:结构要求GB/T20047.1-2006

(十一)光伏系统性能监测测量、数据交换和分析导则GB/T20513-2006 (十二)(所有部分)交流1000V和直流1500V以下低压配电系统电气安全-防护措施的试验测量或监控设备GB/T18216 (十三)光伏系统并网技术要求GB/T19939 (十四)光伏(PV)系统电网接口特性GB/20046 (十五)地面用晶体硅光伏组件设计鉴定和定型IEC:61215 2005 (十六)并网光伏发电系统文件、试运行测试和检查的基本要求ICE:62446:2009 (十七)保护装置剩余电流动作的一般要求ICE/TR60755:2008 (十八)400V以下低压并网光伏发电专用逆变器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CNCA/CTS0004-2009 (十九)太阳能光伏发电运行规程 (二十)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程DL/T5007 (二十一)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技术说明书、使用手册和安装手册 (二十二)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订货合同中的有关技术性能指标要求 (二十三)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基础设计图纸与有关标准 第二条验收组织机构 太阳能光伏发电工程调试完成后,建设单位组建验收领导小

IEC617302光伏组件安全认证

光伏组件安全鉴定第二部分:试验要求 IEC61730-2: 2004

目录 1范围和目的 (3) 2引用标准 (3) 3应用等级 (3) 3.1概述 (3) 3.2A级:公众可接近的、危险电压、危险功率应用 (3) 3.3B级:限制接近的、危险电压、危险功率应用 (4) 3.4C级:限定电压、限定功率应用 (4) 4试验分类 (4) 4.1概述 (4) 4.2预试验 (4) 4.3常规检查 (4) 4.4电击危险试验 (4) 4.5火灾危险试验 (5) 4.6机械应力试验 (5) 4.7部件试验 (5) 5应用等级及其所需的试验 (6) 6抽样 (7) 7试验报告 (7) 8试验 (7) 9合格判据 (9) 10试验程序 (9) 10.1外观目测检查MST01 (9) 10.2可接触性试验MST11 (9) 10.3抗划伤试验MST12 (10) 10.4接地连续性试验MST13 (12) 10.5冲击电压试验MST14 (12) 10.6绝缘试验MST16 (14) 10.7温度试验MST21 (14) 10.8防火试验MST23 (15) 10.9反向电流过载试验MST26 (16) 10.10组件破裂试验MST32 (16) 11部件试验 (19) 11.1局部放电试验MST15 (19) 11.2导线管弯曲试验MST33 (20) 11.3接线盒孔口盖击开试验MST44 (21) 附录 A (23) 12参考资料 (27) 13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光伏组件测试

1.1.1组件电性能测试 1 组件测试仪校准:开始测试前使用相应的标准板校准测试仪;之后连续工作四小时(或更换待测产品型号)校准测试仪一次。 2 标准板选用:测试单晶硅组件使用单晶硅标准板;测试多晶硅组件使用多晶硅标准板。 测试120W以上(包括120W)组件:使用160W标准板校准测试; 测试50~120W(包括50W)组件:使用80W标准板校准测试; 测试30~50W(包括30W)组件:使用30W标准板校准测试; 测试30W以下组件:使用15W标准板校准测试。 3 短路电流校准允许误差:±3%。 4 每次校准后填写《组件测试仪校准记录》。 2 组件的测试: 1太阳模拟器光强均匀度测试:①太阳模拟器光强均匀度≤3%;②每周一、四校正测试一次。 2 太阳模拟器光强稳定性测试:①太阳模拟器光强稳定性≤1%;②每天测试前校正测试一次。 3电池组件测试前,需在测试室内静止放置24小时以上,然后进行测试。 .4 测试环境温度湿度:①温度:25±3℃;②湿度:20~80%;③测试室保证门窗关闭,无尘。 3组件重复测试精度:<±1%。 12.4组件电性能参数: 12.4.1国内组件:①三十六片串接:工作电压:≥16.0V;开路电压: ≥19.8V。 ②七十二片串接:工作电压:≥33.5V;开路电压: ≥42.4V。 ③六十片串接:工作电压:≥28.0V;开路电压: ≥34.0V。 ④五十四片串接:工作电压:≥25.0V;开路电压: ≥32.0V。 ⑤功率误差:±3%。 12.4.2国外组件:①三十六片串接:工作电压:≥16.8V;开路电压: ≥20.5V。 ②七十二片串接:工作电压:≥33.5V;开路电压: ≥42.4V。 ③六十片串接:工作电压:≥27.4V;开路电压: ≥34.0V。 ④五十四片串接:工作电压:≥25.0V;开路电压: ≥32.0V。 ⑤功率误差 2.0 仪器/工具/材料 2.1 所需原、辅材料:1.外观检查合格的组件 2.2 设备、工装及工具:1.组件测试仪;2.标准组件; 3.合格印章 3.0 准备工作 3.1 工作时必须穿工作衣,鞋;做好工艺卫生,用抹布清洗工作台 3.2 按《太阳能模拟器操作规范》开启并设置好组件测试仪;每班次开始生产测试前必须用标准

光伏组件安全鉴定测试规范

XXXXX有限公司光伏组件安全鉴定测试规范

1.目的 为了合理的验证光伏组件安全性能,以确保必要的测试项目得到统一和规定,进而保证产品质量,满足产品设计需求。 2.适用范围 本规范没有涉及海上和交通工具应用时的特殊要求,也不适用于集成了交/直流逆变器的组件。本规范的试验程序和通过判据为了发现由误用应用等级,不正确的使用方法或组件内部元件破碎而引起的火灾、电击和人身伤害的隐患。 3.术语定义

光伏组件的应用等级定义如下: A级:公众可接近的、危险电压、危险功率应用 通过本等级鉴定的组件可用于高于直流50V或240W以上的系统,同时这些系统是公众有可能接触或接近的。通过本标准和IEC61730-2适用于本应用等级的安全鉴定的组件被认为满足安全等级II的要求。 B级:限制接近的、危险电压、危险功率应用 通过本等级鉴定的组件可用于以围栏或特定区划限制公众接近的系统。通过本应用等级的组件只提供了基本的绝缘保护,这类组件被认为满足安全等级0的要求。 C级:限定电压、限定功率应用 通过本等级鉴定的组件只能用于低于直流50V和240W的系统,这些系统公众是有可能接触和接近的。通过本标准和IEC61730-2适用于本应用等级的安全鉴定的组件被认为满足安全等级III的要求。 注:安全等级在IEC61140中规定。 4.引用标准 IEC 61646,地面用薄膜光伏组件设计鉴定和定型 5.测试内容 组件应进行的试验由IEC61730-1确定的应用等级决定,下表列出各等级所需的试验项目。试验的顺序应根据测试序列进行。 基于应用等级的试验要求

5.1外观检查MST01 5.1.1目的

光伏组件能力检验方式

光伏组件能力检验方式 通过观察实验室参加能力验证的表现,实验室客户、管理机构和评价机构可以了解实验室是否有能力胜任所从事的检测活动,监控实验室能力的持续状况,识别实验室之间的差异,为实验室管理提供信息。不仅如此,实验室通过参加能力验证,可以了解自身能力,将其作为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的外部补充措施,从而满足持续改进的要求。光伏实验室的检测能力与水平尚需进一步提升。为了科学评估国内光伏组件实验室的检测能力,提高检测数据的准确性,需要通过国际通行的能力验证活动来推动和提高实验室的技术和管理水平,确定和核查实验室检测能力。 一、国内外光伏相关能力验证工作 当前,在国际上常见的光伏产品能力验证计划并不多,各主要光伏生产国的国家计量机构不定期进行小型标准光伏器件的比对,其中较有影响力的一次是美国能源部组织的历时四年的PEP93国际标准太阳电池比对,全世界有10个国家的13个太阳能电池测试实验室参加,我国天津电源研究所参加了这次比对活动,并最终具有了光伏计量基准WPVS的标定资格。近几年,澳大利亚的IFMQualityServices 组织了几次光伏组件的能力验证,但因样品传递周期过长而迟迟未有结果。而一些拥有多家光伏检测实验室的国际大型认证机构,会不定

期开展光伏产品检验能力的比对。目前,在国内尚未有正式官方的针对光伏组件产品的能力验证活动,仅在检测机构中有少量的自行组织的实验室间比对活动,但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充分关注光伏检测技术的发展水平。近期,国家科技部在国家级课题“碳排放和碳减排评价机构认可关键技术”中的关于低碳产品检测数据质量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中包含了对光伏组件产品能力验证技术的研究,并将作为今后开展能力验证活动的重要依据。同时,北京鉴衡认证中心(CGC)近期也正在筹备签约检测实验室的组件测试能力比对活动。 二、方案规划与设计 光伏组件产品的能力验证作为一个全新的项目,在方案设计时,需根据样品本身的特性,制定出适于开展能力验证并达到预期目的的计划。但因样品本身的复杂性,检测方法的多样性,在方案设计过程中会遇到不少困难与问题。 1.样品选择 常用光伏组件分为晶硅组件和薄膜组件两大类,聚光组件因市场化程度低暂不考虑。因晶硅组件中多晶硅组件光电性能不如单晶硅组件稳定,相对来说易破损;薄膜组件因其固有的光致衰退特性,性能随时间变化较大而不够稳定。方案采用单晶硅组件,选取由72片125

光伏发电项目采购清单及技术参数要求

光伏发电项目采购清单及技术参数要求一、技术参数 (一)采购清单:1、光伏组件; 2、10千瓦光伏并网逆变器; 3、交流配电箱; 4、其他配件。 (二)技术参数要求 1、光伏组件

1.2组件认证要求 太阳光伏组件作为光伏电站的主要设备,应当提供具有专业测试机构出具的符合国家标准(或IEC标准)的测试报告(有国家标准或IEC标准的应给出标准号)、具有CQC认证证书。如果该产品没有国家标准(或IEC标准),亦应出具专业测试机构出具的可以证明该产品的主要性能参数符合技术规范中提供的技术参数和性能指标的测试报告。如果设备已经取得国际/国内认证机构的认证,则应提供认证证书复印件。 a)按国际电工委员会IEC61215:1993标准进行设计,并经过充分的试验论证,确保组件的质量、电性能和寿命要求; b)采用绒面低铁钢化玻璃 (又称为白玻璃),厚度3.2mm, 透光率达91.5%以上,电池组件整体有足够的机械强度,能经受运输、安装和使用过程中发生的冲击、震动和其他应力,并具有优良的防腐、防风、防水和防雹能力; c)采用加有抗紫外剂、抗氧化剂和固化剂的优质EV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膜层作为太阳电池的密封剂和与玻璃、TPT之间的连接剂。具有高透光率(胶膜固化后透光率≥89.5%)和抗老化能力; d)TPT(聚氟乙烯复合膜):用于太阳电池组件封装的TPT至少应该有三层结构:外层保护层PVF具有良好的抗环境侵蚀能力,中间层为聚脂薄膜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内层PVF 需经表面处理和EVA具有良好的粘接性能。电池组件的绝缘强度大于100MΩ; e)专用太阳能电池组件优质密封硅胶,增加组件的绝缘性能和防止湿气进入组件,保证组件寿命; f)太阳能电池片:多晶硅,质量是A级;组件在-40℃的低温下和85℃的高温下可正常工作; g)密封防水多功能接线盒,防护等级达到IP65,内装旁路二极管,有效防止热斑效应造成的电池烧毁等质量事故;

光伏组件技术协议

太阳能电池组件技术协议书 项目名称:鑫盛太阳能科技 项目地点: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市 需方:电力勘测有限责任公司 供方:太格新能源 签订日期:2015年7月3日

需方:电力勘测有限责任公司 住所地:呼和浩特市锡林南路21号 法定代表人:王治国 供方:太格新能源住,住所地: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新桥靠 法定代表人:高兴 根据《中华人民国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供方和需方(以下简称“双方”)本着诚实信用、平等互利的原则,经友好协商,于二零一五年六月日在呼和浩特市就多晶太阳能组件(以下简称“货物”)的购销事宜,签订本技术协议,容如下: 一.供货围 1.1.包各电站组件配置表(光伏组件要求:255Wp/每片) 1.2.F包光伏组件供货围: 二、基本性能要求

2.1.总则 2.1.1.本技术规书适用光伏电站项目之晶体硅太阳能光伏组件采购供货项目。 2.1.2.本技术规书提出的为最低限度的要求,并未对一切细节做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的条文。供货方应保证提供符合本技术规书和有关最新工业标准的优质产品。 2.1. 3.本技术规书所使用的标准如与供货方所执行的标准发生矛盾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2.1.4.本技术规书经双方签字认可后作为订货合同的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效力。2.1.5.在签定技术协议之后,需方保留对本规书提出补充要求和修改的权利,供方应允诺予以配合。如提出修改,具体项目和条件由供、需双方商定。 2.1.6.产品必须通过金太阳认证。 2.2.标准和规 供货设备应符合本技术条款的要求,本技术规未作规定的要求按照下述标准执行。除本规对标准和规另有规定,供货项下所使用和提供的所有设备、器件、材料和所有设计计算及试验应根据以下最新版本的标准和规程、或经批准的其他标准或同等的适用于制造国的其他相关标准。如提供的设备或材料不符合如下标准,其建议标准和以下标准之间的所有详细区别应予以说明,供方应就其可能影响设备设计或性能容的标准用中文文本提供给供货人,供其批准。 (1)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 IEC 61215-2005 《地面用晶体硅光伏组件设计鉴定和定型》 IEC 61345-1998 《太阳电池组件的紫外试验》 IEEE 1262-1995 《太阳电池组件的测试认证规》 (2)国家标准: GB2297-1989 《太伏能源系统术语》

太阳能光伏组件功率测试作业指导.doc

1.0适用范围 1.1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品体硅太阳能电池组件电性能测试工序 2.0仪器/工具/材料 2.1所需原、辅材料:1.静置超过12h的组件; 2.2设备、工装及工具:1.组件测试仪;2.标准组件 3.0准备工作 3.1工作时必须按车间着装规范穿工作衣鞋,做好工艺卫生,用抹布清洗工作台; 3.2按《太阳能模拟器操作规范》开启并预热十分钟,并按照客户对功率电流分档要求在分档报警设置中设定好对应的参数; 测试环境要求: 3.3.1测试室与组件静置室环境温保持25±2°C之间; 3.3.2测试环境相对密封,不受太阳光等光线的影响,测试区没有较大的气流波动; 4.0作业流程 4.1取一托在静置室静置超过12h的组件,并用红外测温枪测试组件表面温度在25±2°C间; 4.2在标准组件存放箱中取二级标准板,用红外测温枪测试表面温度在25±2°C间,根据《太阳能模拟器操作规范》对测试仪校准,校准功率与标定功率偏差±0.2W以内,并将校准结果填写至《标准组件校准记录表》上,在测试过程中每两小时进行一次校准并记录在表格中; 4.3在生产部盘中新建当日数据保存文件夹,在软件中设置保存路径,在软件中将测试方式改为循环测试; 4.4待测组件置于测试仪台面的指定位置处(用黑色胶带标识),温度传感器必须置于组件上方,将组件引出线与测试仪引出线连接,红色接组件正极黑色接组件负极; 4.5用扫描枪扫组件背面条形码测试,闪光过程中保证无异物遮挡测试仪光线; 4.6按测试仪显示功率和电流分档说明填写流转单,并将组件抬至规定的电流分档区域; 4.7在组件侧面(接地标志旁边)贴对应的电流分档颜色标签; 4.8根据不同的包装方式,测试完的组件每托放置与包装一托组件数量相同的组件,单最高不超过35快,并托至包装区; 5.0检验 5.1品管不定期检查标准板校准精度与频率是否按规定执行; 5.2定期随机抽取一托已测试的组件进行重测,要求前后两次测试功率偏差在±1%以内; 6.0注意事项 6.1测试时人眼避免直视光源,以防伤害眼睛; 6.2标准组件校准以后,必须及时放回标准组件存放箱,避免标准组件正面因曝光而衰减; 6.3测试端了和引线需每测试10000个组件更换1次,避免因测试端子老化所产生的接触屯阻影响组件功率测试的准确性;

光伏电站领跑者计划主要技术指标说明

光伏电站领跑者计划主要技术指标说明 一、光伏组件光电转换效率 (一)光电转换效率定义 光伏组件光电转换效率是指标准测试条件下(AM1.5、组件温度25℃,辐照度1000W/m2)光伏组件最大输出功率与照射在该组件上的太阳光功率的比值。 (二)光电转换效率的确定 光伏组件光电转换效率由通过国家资质认定(CMA)的第三方检测实验室,按照GB/T 6495.1标准规定的方法测试,必要时可根据GB/T 6495.4标准规定作温度和辐照度的修正。 计算公式为: (其中组件面积为光伏组件含边框在内的所有面积) 批量生产的光伏组件必须通过经国家认监委批准的认证机构认证,且每块单体组件产品实际功率与标称功率的偏差不得高于2%。几种常用标准规格晶体硅组件光电转换效率对应峰值功率技术指标如下表:

对于非标准晶体硅光伏组件(如双玻组件),转化效率可不以上述公式计算,但其使用的电池片效率应和工信部《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中对电池片光电转换效率的要求一致,且必须通过经国家认监委批准的认证机构认证。 对于聚光型光伏组件,其标准测试条件为AM1.5、组件温度25℃,辐照度1000W/m2,组件面积为相对应的透镜面积。 二、光伏组件衰减率 (一)光伏组件衰减率定义 光伏组件衰减率是指光伏组件运行一段时间后,在标准测试条件下(AM1.5、组件温度25℃,辐照度1000W/m2)最大输出功率与投产运行初始最大输出功率的比值。 (二)光伏组件衰减率的确定 光伏组件衰减率的确定可采用加速老化测试方法、实地比对验证方法或其它有效方法。加速老化测试方法是利用环境试验箱模拟户外实际运行时的辐照度、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并对相关参数进行加倍或者加严等控制,以实现较短时间内加速组件老化衰减的目的。加速老化测试完成后,要标准测试条件下,对试验组件进行功率测试,依据衰减率公式,判定得出光伏组件发电性能的衰减率。 实地比对方法是自组件投产运行之日起,根据项目装机容量抽取足够数量的组件样品,由国家资质认定(CMA)的第三方检测实验室,按照GB/T 6495.1标准规定的方法,测试其初始最大输出功率后,与同批次生产的其它组件安装在同一环境下正常运行发电,运行之日起一年后再次测量其最大输出功率。将前后两次最大输出功率进行对比,依据衰减率计算公式,判定得出光伏组件发电性能的衰减率。 计算公式为:

光伏组件安全鉴定测试规范

XXXXX 光伏组件安全鉴定测试规

1.目的 为了合理的验证光伏组件安全性能,以确保必要的测试项目得到统一和规定,进而保证产品质量,满足产品设计需求。 2.适用围 本规没有涉及海上和交通工具应用时的特殊要求,也不适用于集成了交/直流逆变器的组件。本规的试验程序和通过判据为了发现由误用应用等级,不正确的使用方法或组件部元件破碎而引起的火灾、电击和人身伤害的隐患。 3.术语定义 光伏组件的应用等级定义如下:

A级:公众可接近的、危险电压、危险功率应用 通过本等级鉴定的组件可用于高于直流50V或240W以上的系统,同时这些系统是公众有可能接触或接近的。通过本标准和IEC61730-2适用于本应用等级的安全鉴定的组件被认为满足安全等级II的要求。 B级:限制接近的、危险电压、危险功率应用 通过本等级鉴定的组件可用于以围栏或特定区划限制公众接近的系统。通过本应用等级的组件只提供了基本的绝缘保护,这类组件被认为满足安全等级0的要求。 C级:限定电压、限定功率应用 通过本等级鉴定的组件只能用于低于直流50V和240W的系统,这些系统公众是有可能接触和接近的。通过本标准和IEC61730-2适用于本应用等级的安全鉴定的组件被认为满足安全等级III的要求。 注:安全等级在IEC61140中规定。 4.引用标准 IEC 61646,地面用薄膜光伏组件设计鉴定和定型 5.测试容 组件应进行的试验由IEC61730-1确定的应用等级决定,下表列出各等级所需的试验项目。试验的顺序应根据测试序列进行。 基于应用等级的试验要求

5.1外观检查MST01 5.1.1目的 检查出组件的任何外观缺陷。 5.1.2程序 本试验等同IEC61215/IEC61646的10.1,并有以下的附加检查判据: ?可能影响安全的其它任何条件; ?与IEC61730-1第11章规定的标识不一致。 用笔录、照片标识任何裂纹、气泡或脱层等的位置和性状,这些缺陷可能在后续试验中恶化并对组件的安全性能产生不利影响。除了下节所列的严重外观缺陷,其它目测到的外观缺陷对安全试验鉴定是可接受的。

光伏组件质量问题分析及风控方案

光伏组件质量问题分析及风控方案 光伏组件作为光伏电站的核心设备,具有安装数量大,采购成本高等特点。其电性能和热性能的稳定性决定了光伏电站的发电量多少和电站运行成本投入。伴随着国内光伏市场的快速发展,部分组件厂家超速扩产或建厂投产,造成整个生产链条出现不同层次的质量问题,导致现今低质量光伏组件大比例出现。 同时,光伏电站的规模化扩张带来的直接后果是人员流动的频繁以及施工环节管理的粗狂,光伏组件安装过程管控不到位造成光伏组件热斑、隐裂、人为破损等质量问题的大面积出现,影响了光伏电站整体高效稳定运行。本文结合国家相关规范要求及光伏组件安装实际情况,对光伏组件常见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对光伏组件安装质量控制进行总结,旨在从管理层面系统梳理光伏电站组件安装质量控制有效措施,保证光伏电站高效稳定运行。 光伏组件常见质量问题 光伏组件常见的质量问题有热斑、隐裂和功率衰减。由于这些质量问题隐藏在电池板内部,或光伏电站运营一段时间后才发生,在电池板进场验收时难以识别,需借助专业设备进行检测。 热斑形成原因及检测方法 光伏组件热斑是指组件在阳光照射下,由于部分电池片受到遮挡无法工作,使得被遮盖的部分升温远远大于未被遮盖部分,致使温度过高出现烧坏的暗斑。光伏组件热斑的形成主要由两个内在因素构成,即内阻和电池片自身暗电流。 热斑耐久试验是为确定太阳电池组件承受热斑加热效应能力的检测试验。通过合理的时间和过程对太阳电池组件进行检测,用以表明太阳电池能够在规定的条件下长期使用。热斑检测可采用红外线热像仪进行检测,红外线热像仪可利用热成像技术,以可见热图显示被测目标温度及其分布。 隐裂形成原因及检测方法 隐裂是指电池片中出现细小裂纹,电池片的隐裂会加速电池片功率衰减,影响组件的正常使用寿命,同时电池片的隐裂会在机械载荷下扩大,有可能导致开路性破坏,隐裂还可能会导致热斑效应。 隐裂的产生是由于多方面原因共同作用造成的,组件受力不均匀,或在运输、倒运过程中剧烈的抖动都有可能造成电池片的隐裂。光伏组件在出厂前会进行EL成像检测,所使用的仪器为EL检测仪。该仪器利用晶体硅的电致发光原理,利用高分辨率的CCD相机拍摄组件的近红外图像,获取并判定组件的缺陷。EL检测仪能够检测太阳能电池组件有无隐裂、碎片、虚焊、断栅及不同转换效率单片电池异常现象。

光伏组件参数计算

等效电路 当受到光照的太阳电池接上负载时,光生电流流经负载,并在负载两端产生端压,这时可以使用一个等效电路来描述太阳电池的工作情况。图中把太阳电池看成稳定产生光电流L I 的电流源(假设光源稳定) ,与之并联的有一个处于正偏压下的二极管及一个并联电阻sh R ,显然,二极管的正向电流? ?? ? ??-=10AkT qV D e I I 和旁路电流sh I 都是靠L I 提供的,剩余的光电流经过一个串联电阻s R 流入负载L R 。 由等效电路可得,当流入负载L R 的电流为I ,负载端压为V 时, sh L s AkT IR V q L sh D L R R R I e I I I I I I s ) (1) (0+-??? ? ??--=--=+ (2-17) L IR V = (2-18) 当负载L R 从0变化到无穷的时候,就可以根据上式画出太阳电池的负载特性曲线(伏安特性曲线)。曲线上的每一点称为工作点,工作点和原点的连线称为负载线,斜率为 L R 1 ,工作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即为相应的工作电压和工作电流。若改变负载电阻L R 到达某一个特定值m R ,此时,在曲线上得到一个点M ,对应的工作电流与工作电压之积最大(m m m V I P =),我们就称这点M 为该太阳电池的最大功率点,其中,m I 为最佳工作电流, I L R s 图2-2 p-n 结太阳电池等效电路

m V 为最佳工作电压,m R 为最佳负载电阻,m P 为最大输出功率。 负载特性曲线如下图所示: 参数的测量及计算 当负载L R 连续变化时,经过测量得到一系列I —V 数据,由此可以作出如图2-3所示的太阳电池的伏安特性曲线,同时计算出一些重要的参数。这些参数主要包括:开路电压oc V ,短路电流sc I ,最佳工作电压m V ,最佳工作电流m I ,最大功率m P ,填充因子FF ,串联电阻s R ,并联电阻sh R 和电池效率η。 1. 开路电压oc V ,短路电流sc I 的计算 从图2-3上可知,测量得到的曲线与V 、I 两轴的交点即开路电压oc V ,短路电流sc I 。 2. 最佳工作电压m V ,最佳工作电流m I ,最大功率m P 的计算 一般情况下,直接求m P 会有一些麻烦。所以,可以在计算机上按照步长,求得每一点的IV P =,然后直接取其中的最大值就是m P 了。这时,该点所对应的电压和电流也就是最佳工作电压m V ,最佳工作电流m I 。 O V m V oc I m I sc V I 图2-3 太阳电池负载特性曲线

光伏组件与零部件防火性能试验方法

光伏组件与零部件防火性能试验方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光伏组件与零部件防火性能试验的术语和定义、试验装置、试样、试验程序、试验后的检查、试验结果判定和试验报告等。 本标准适用于光伏组件及零部件(玻璃或其它材质的前板、封装材料、背板绝缘材料、接线盒、硅胶、边框及支架用型材等),对于外源性火源的防火性能试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297-1989 太阳光伏能源系统术语(Terminology for solar photovoltaic energy system) GB/T 18513-2001 中国主要进口木材名称(Names of Chinese main imported woods) ISO/IEC 17025: 2017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一般f(General requirements for the competence of testing and calibration laboratories) IEC 61730-2 光伏组件安全认证-第二部分:试验要求(Photovoltaic(PV) modules safety qualification –Part 2: Requirements for testing) UL 790屋顶材料火灾试验标准试验方法(Standard Test Methods for Fire Tests of Roof Coverings) UL 1703平面光伏电池板(Flat-Plate Photovoltaic Modules and Panels) 3 术语 GB/T2297-1989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体。 3.1 试验台架deck 用于安装试样,并可通过自身受损情况衡量试样防火阻燃性能的的平板架,分为“可燃台架(combustible deck)”与“不可燃台架(noncombustible deck)”两种。“可燃台架”的材料是木质(木板或复合板)。“不可燃台架”的材料可以是金属、水泥或浇铸石膏。 4 试验装置 4.1 主体结构 用于试验的装置的主体结构如图1所示。

光伏电池片技术参数

太阳能光伏组件典型技术参数 型号。一般由生产厂家自行制定。 光伏组件光电转换效率为10%、11%、12%、13%、14%、15%、16%等。 尺寸结构。光伏组件大小与结构各有不同。 使用黏合胶体类型:标称胶体类型。 电气参数。光伏组件电气参数有标称输出功率、峰值电压、峰值电流、短路电流、开路电压、系统电压。串联电阻r s和并联电阻r sh 温度范围:标称温度使用范围。 功率误差范围(±%):标称级别。 承受冰雹能力:标称级别。 接线盒。接线盒的参数有电气参数、防护等级、连接线长度等参数。 典型产品技术参数。 20W(M-多晶硅)参数表 组件系列20W(M-多晶硅) 规格4W 5W 10W 20W 开路电压( OC V/V)21.3 21.3 21.3 21.3 短路电流( OC I/A)0.26 0.31 0.65 1.3 最大功率电压( mp V/V)17.2 17.2 17.2 17.2 最大功率电流( mp I/A)0.24 0.30 0.59 1.17 峰值功率( P P/W) 4 5 10 20 填充因子(FF)>72% 实际光转换效率(η)11% 12.8% 14% 14.3% 外形尺寸(mm)336×156×26 536×246×26 615×280×26 安装孔尺寸(mm)208× 112 208×112 330×202 379×232 安装孔径(mm)Φ6 Φ6 Φ6 Φ6

重量(kg)0.5 1.6 2.23 除以上参数外,常用的参数还有细胞类型、细胞数目、电池工作温度范围、通过认证、质量等级标准等参数。 常见的组件系列还有50W(M-多晶硅/S-单晶硅)、80W(M-多晶硅/S-单晶硅)、120W(M-多晶硅/S-单晶硅)、160W(M-多晶硅/S-单晶硅)、140W(M-多晶硅/S-单晶硅)、150W(M-多晶硅/S-单晶硅)等系列。 组件参数的测试环境和条件如下表所示: 标准测试条件:AM1.5,辐照度1000W/㎡,环境温度25℃电池温度25℃边框接地电阻≤10Ω 绝缘测试电压3000V 迎风压强2400 P a 即以上组件参数均要在此条件下测试所得。 质量等级标准 根据国内电子行业标准SJ/T9550.30-1993规定,结合GB 6495、GB 6497、GB/T14007、SJ/T9550.30-1993中的相关规定,地面用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组件质量等级标准如下: 优等品标准:外观尺寸符合详细规范规定,美观、无缺陷;AM1.5转换效率不低于9.0%。 一等品标准:外观尺寸符合详细规范规定;AM1.5转换效率不低于8.0%。 合格品标准:外观尺寸符合现行标准。 伏电池、组件输出功率和转换效率的换算方法 PV001光伏网资讯频道2010-04-13 14:49:48阅读:939我要投稿手机看新闻 光伏电池片和组件的转换效率是由其输出功率和面积大小决定的。同输出功率的,面积越大,转换效率越低;同样面积的,输出功率越高,转换效率越高。这三者之间满足简单的换算关系。现介绍如下: 提供两种换算光伏组件转换效率的方法如下: 1、光伏电池、组件光电转换效率=(带负载测得的电压*电流)/当时测量的条件下的辐照强度值。 (非晶一般为6%,单晶一般为14%,多晶一般为13%) 2、光伏电池、组件光电转换效率=输出功率/(组件长*宽*1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