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中国的行政区划教案(湘教版)

1.2中国的行政区划教案(湘教版)
1.2中国的行政区划教案(湘教版)

征及在中国行政区图中的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位置

一、三级行政区

最新中国行政区划教案知识分享

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教案 教学目标: 1、道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能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域的位置,并记住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 2、通过阅读和使用中国行政区划图,填注我国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明确简称和行政中心。 3、通过讲述台湾是我国的一个省和香港、澳门回归祖国,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学重难点: 行政区划的位置和简称 教具使用: 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国家疆域辽阔,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相当于25个多日本,如此广阔的地区,如何进行有效的管理呢?国家为了方便管理、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将国土分为若干个地区,并设立若干个级别,这就是行政区划。 (通过我国与日本面积的比较,形象突出我国的疆域辽阔,明确国家设立行政区划、进行分级管理的必要性)。 二、讲授新课 1、中国的三级行政区划 现实生活中,不少同学的家长都喜欢在网上购物,那么商家如何才能把货物准确送到你的家中呢?这就需要家长按要求准确填写出收件人的具体信息。由此可以看出快递邮寄物品还是大有学问的,它反映了我国采用的是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市、自治县)、乡(镇、民族乡)三级行政区划。 活动:每个同学写出自己的户籍,进行交流 目前,我国有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共计34个省级行政区域。 (从网络购物地址的填写引入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贴近生活实际,学生易于理解)。 2、34个省级行政区域的位置 活动:同学们读图1-7分别找出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省级行政区域是我国行政管理的基本单位,那么我们如何记忆和掌握34个省级行政区域的位置和名称呢?通常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口诀记忆 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疆)二宁青陕甘,云贵西四北上天,内重台海福吉安,还有港澳好河山。 活动:师生互动共同完成 (1)两湖两广两河山: 湖北省(武汉)、湖南省(长沙)、广东省(广州)、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河南省(郑州)、河北省(石家庄)、山东省(济南)、山西省(太原)。(括号内是该行政区域的行政中心) (2)五江(疆)二宁青陕甘:

八年级地理上册中国的地形教案1湘教版

中国的地形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路 这节课可以分2课时讲授,第1课时讲地势西高东低、山脉纵横交错,第2课时讲地形复杂多样。地形时组成地理环境的主要要素,因此,认识我国的地形特征,将为学习以后各章节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教材没有用较多的文字篇幅讲述,而是多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进行重点讲述,因此,整个教学过程要侧重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用图的能力。采用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法,通过学生相互之间的合作与竞争、探索与研究、发现与创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学会读图了解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及各级阶梯的分界线,它们大致的海拔高度和主要地形区。 2.了解山脉纵横交错构成了我国地形的骨架,掌握主要山脉的名称、走向及其在地图上的分布。 3.了解我国地形复杂多样的基本特征,五种基本地形的分布和特点。 4.培养学生读图和分析各类地形图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启发学生回顾已知的地形知识和还想知道哪些有关地形的知识来调动他们的思维、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然后通过分组分享教学法,将学生分成若干组,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并结合多媒体课件、挂图等教学资源,使学生获取有关中国地形的知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我国壮丽山河的学习激发学生的自豪感,进一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通过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与合作精神以及对科学的探究精神,从而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 2.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 3.地形基本类型和特点。 (二)教学难点 1.分析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优越性。 2.识别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法、读图分析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电脑、自制课件、挂图。 ●课时安排

初中地理《中国的行政区划1》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1.2 中国的行政区划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了解我国现行的三级行政区划。 2. 掌握我国34 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并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 个省级行政的位置。 3.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台湾是我国的一个省份,香港和澳门已回归,是我国的两个特别行政区,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 34 个省级行政区域的名称、位置、简称和行政中心。 【教学难点】 识记34 个省级行政区域的名称、位置、简称和行政中心。 【教学方法】 读图、析图、合作探究、多媒体辅助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环节: 利用快递单上收件人的地址,引入我国现行的三级行政区划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自主学习环节【相信自己,付出必定有收获!!】 (一)要求:学生自学课本第7 页到第10 页,认真完成下列练习。 1、三级行政区划:级行政区,级行政区,级行政区。 2、省级行政区分为:个省,个自治区,个直辖市,个特别行政区。共个。 3、在下图中填上各省级行政区名称。

(二)学生到黑板上填写三级行政区划和23 个省,5 个自治区,4 个直辖市,2 个特别行政区。(老师检查自学结果。) (三)利用多媒体展示4 个直辖市,5 个自治区,2 个特别行政区(老师介绍2 个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国家还根据实际情况需要设立特别行政区。香港已于1997 年7 月1 日回归祖国,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已于1999 年12 月20 日回归祖国,设立澳门特别行政区,我们为伟大祖国而感到骄傲和自豪。),最后一起认识34 个省级行政区。 本环节评价目的:让学生识记我国34 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名称、位置,包括23 个省、5 个自治区、4 个直辖市和2 个特别行政区。(通过北京是我国的首都,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香港和澳门已顺利回归,是我国的两个特别行政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三、合作探究环节(先自己利用中国政区图找出以下问题,然后以小组为单位,互相帮助,合作 完成,看哪个小组完成的又快又好。) 探究一:【读图大练兵】(小组活动、分组进行,由每个小组选出代表来展示其中一个题目,各小组之间可以相互补充): 1. 由北向南,找出临海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 2. 按逆时针方向找出有陆上邻国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 3. 找出黄河干流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 4. 找出长江干流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 探究二:【小试牛刀】(抢答环节:按照优先抢答以及正确率评出优胜者): 1. 位置最东、最西、最南、最北的省区? 2. 四个直辖市分别相邻的省区? 3. 邻省最多的省区?有几个邻省? 4. 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哪些省区? 5. 五个自治区中位于边疆的是? 6. 邻国最多的省区?它和哪些省区相邻? 本环节评价目的:通过以上两个活动使学生初步建立34 个省级行政区的空间观念。

高中地理中国区域地理第一讲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中国的人口和民族教案新人教版 (1)

中国区域地理第一讲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中国的人口和民族课程标准: 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2、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说明我国既是陆地 大国,也是海洋大国。 3、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4、说出我国人口总数,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说出我国的人口国策。 5、运用人口分布图说出我国人口的分布概况。 6、运用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特征。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我国疆域和行政区划。 2、使学生了解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的简称和省会(或首府)。 3、使学生了解我国五大海域。 4、使学生了解我国人口和民族。 5、使学生了解我国人口分布、增长状况。 6、使学生了解我国民族状况。 重点和难点: 1、我国位置、面积、所濒临的海洋、省级行政区及其行政中心的简称。 2、我国人口分布、增长及我国的人口政策、民族状况及民族政策。 课时安排:1课时 学习过程: 一、位置和面积: ㈠、位置: 1.相对位置: A、中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B、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西部深入亚洲大陆内部,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 家。 C、思考:习惯上常说:“中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为什么? 2.绝对位置:

A、纬度位置: a、南(极):位于南海南部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约4°N; b、北(极):位于黑龙江省漠河镇以北的黑龙江(俄称为阿穆尔河)主航道中心线 上,约为53°N; c、纬度位置:我国南北跨越49°左右,相距约5500千米。当2月南国春回大地之 时,北国东北仍然是千里冰封。 d、纬度位置的优点:北回归线从我国南部穿过,我国绝大部分属于温带,南部有 一小部分位于热带,北部没有寒带。南北气候差别很大,这既有利于人民生活, 又有利于发展多种经营。 B、经度位置: a、东(极):位于黑龙江省抚远县以东的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交汇处主航道中心线 (“耶”字碑东角)上,约为135°5ˊE; b、西(极):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恰县以西的帕米尔高原,约为73°40ˊE。 c、经度位置:我国东西跨越经度62°,相距约5200千米,时差达4小时以上,横 跨东5区到东9区。当东部的乌苏里江上旭日东升之时,西部帕米尔高原仍然 是繁星满天。 C、我国位置的优越性: a、东部广大地区深受海洋的影响,降水丰富,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 b、南北温度带多样,有利于发展多种经营。 c、海岸线漫长,有利于从海上同世界各国交往。 d、陆疆漫长,便于从陆上同世界各国交往,古代便是“丝绸之路”,现代有著名的 “欧亚大陆桥”连通欧亚两大洲。 ㈡、面积: 1.领土幅员辽阔,约960万。(最新数据为1045万Km2) 2.位于俄罗斯(1700万Km2)、加拿大(990万Km2)之后,居第三位,美国为930 万Km2,第四位;巴西第五位。 二、疆界与邻国: ㈠、疆界: 1、陆疆:北起鸭绿江口,南至北仑河口,长达2万多Km(22800Km) 2、海疆:北起鸭绿江口,南至北仑河口,大陆海岸线长达1万8千多Km,加上岛屿海

2020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节 中国的行政区划

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 教学目标 1、运用材料,了解历史上的行政区划。 2、结合地图,通过活动和竞赛,让学生了解我国现行的三级行政区划,记住全国34个 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和位置。 3、了解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知识内容。 4、培养阅读并使用中国行政地图的能力和学生的地理记忆能力,能在中国行政地图上填 注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 教学重点 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及分布。 教学难点 识记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及省府所在地在地图上的位置。 教学准备 1、课前学生了解自己户口所在地,有关香港、澳门、台湾的历史,做一幅中国政区拼图版并熟悉中国政区图的形状和方位。 2、多媒体(辅助教学)、投影仪、投影片、用吹塑纸制成的中国政区演示拼图等等。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中国的疆域,请问我国在世界上的位置是什么呢?我国的范围又有多大呢?(学生回答) (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明确了我国的位置和范围,了解到我国是一个疆域十分辽阔的国家。为了便于国家对各地进行行政管理和领导,利于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我们要进行行政区的划分。这就是本节课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中国的行政区划 (板书)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 (讲解)什么是行政区划呢?我们先来举个例子,比如说,我要在学校里找一位同学,你会告诉我他在某年级某班,甚至明确到第几小组第几个,之所以这样分是为了学校方便管理。一个国家也是如此,为了便于管理,也会将国土分为若干个地区,并设立若干个级别,这就是行政区。我们先来了解我国历史上的行政区划: (板书)一、现行行政区划 (板书) 1、三级行政区划:【启发引导】 请同学们看教科书第6页,填写自己的户口所在地。按照以下格式填写。(找几位学生将填写的结果念给全班同学听)

地理优质课《中国地形》教学设计

第二章第一节:中国的地形(教学设计)教材版本湘教版初中地理教材八年级上册 作者及单位陈立康唐山市玉田县亮甲店中学 教材分析 1、课标要求:本节课在课标中的内容要求是运用中国地形图概括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2、教材地位:本节课是湘教版初中地理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我国的地理位置、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等方面的基本国情。在这个基础上学习本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就顺理成章了,同时一个国家的地势和地形对这个国家的气候、河流乃至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本节课既是中国地理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学习其它章节的基础,学好本节,能为今后学习高中自然地理打下了基础。 3、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中国的自然环境这一章的第一节,体现了地形作为自然环境基础的重要地位。中国的地形特征对于中国的气候、河流以及中国的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另一方面,学生在学习世界地理的过程中已经初步掌握了了解一个区域的基本方法。这一节是从地势特点和地形种类两个方面来研究中国地形特征的。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学会读图了解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及各级阶梯的分界线。 2.了解山脉纵横交错构成了我国地形的骨架,掌握主要山脉的名称、走向及其在地图上的分布。 3.培养学生读图和分析各类地形图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启发学生回顾已知的地形知识和还想知道哪些有关地形的知识来调动他们的思维、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然后通过分组分享教学法,将学生分成若干组,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并结合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资源,使学生获取有关中国地形的知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我国壮丽山河的学习激发学生的自豪感,进一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 2.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 (二)教学难点 1.分析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优越性。 2.识别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 教学方法 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结合学校条件和自身特质,本节课采用的教法是“多媒体教学法”和“小组合作积分法”,采用的学法是“读图分析法”。 课前准备 1. 多媒体课件 2. 学生课前准备“三个一”:一本书,一图册、一学案 3. 学生准备中国空白轮廓图 4. 按固定程序小组内复习提问(1分钟时间) 5. 教师随机提问检查上节课知识掌握情况,并给每组加分

八年级地理中国的行政区划教案

中国的行政区划 【教学目标】 1、运用材料,了解历史上的行政区划。 2、结合地图,通过活动和竞赛,让学生了解我国现行的三级行政区划,记住全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和位置。 3、了解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知识内容。 4、培养阅读并使用中国行政地图的能力和学生的地理记忆能力,能在中国行政地图上填注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 教学重点 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及分布。 教学难点 识记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及省府所在地在地图上的位置。 【教学准备】 1、课前学生了解自己户口所在地,有关香港、澳门、台湾的历史,做一幅中国政区拼图版并熟悉中国政区图的形状和方位。 2、多媒体(辅助教学)、投影仪、投影片、用吹塑纸制成的中国政区演示拼图等等。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中国的疆域,请问我国在世界上的位置是什么呢?我国的范围又有多大呢?(学生回答)

(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明确了我国的位置和范围,了解到我国是一个疆域十分辽阔的国家。为了便于国家对各地进行行政管理和领导,利于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我们要进行行政区的划分。这就是本节课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中国的行政区划 (板书)第二节 中国的行政区划 (讲解)什么是行政区划呢?我们先来举个例子,比如说,我要在学校里找一位同学,你会告诉我他在某年级某班,甚至明确到第几小组第几个,之所以这样分是为了学校方便管理。一个国家也是如此,为了便于管理,也会将国土分为若干个地区,并设立若干个级别,这就是行政区。我们先来了解我国历史上的行政区划: (板书) 一、现行行政区划 (板书) 1、三级行政区划:【启发引导】 请同学们看教科书第6页,填写自己的户口所在地。按照以下格式填写。(找几位学生将填写的结果念给全班同学听) (出示投影片】 写出自己的户口所在地 (总结归纳) 我国区域 分为 省(自治区、直辖市) 县(自治县、县级市) 镇(乡) 写出自己户口所在地:

八年级地理上册 中国的行政区划教案1 湘教版

中国的行政区划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路 这节课可分2课时讲授,第1课时讲历史上的行政区划和现行行政区划,第2课时讲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位置、简称。第2课时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本节的识记内容较多,学生记忆有一定难度,所以要通过反复让学生读图、填图和拼图的练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运用材料,了解历史上的行政区划。 2.结合地图,让学生了解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记住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名称、简称、行政中心和位置。 3.了解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知识内容。 4.培养阅读并使用中国行政地图的能力和学生的地理记忆能力,能在中国行政地图上填注全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名称、简称、行政中心。 (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地图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比较、探究、获取新知。同时,培养学生读图、拼图、填图、分析、归纳的综合能力。 2.通过活动和竞赛,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和体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拓学生思维。 3.教学过程贯穿师生互动为主的原则,利于学生认知规律的形成。 4.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贯穿直观性教学原则。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本节有关内容(如台湾是我国的一个省;香港、澳门已回归祖国;北京是我国的首都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及分布。 (二)教学难点 识记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省府所在地及位置。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填图练习法、归纳法。 ●教学媒体 (一)素材准备 课前学生了解自己户口所在地,有关香港、澳门、台湾的历史,做一幅中国政区拼图版并熟悉中国政区图的形状和方位。 (二)教具准备

中国行政区划明细

全国共4个省级直辖市,23个省,5个省级民族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 华北地区:北京市(京)天津市(津)河北省(冀)山西省(晋)内蒙古自治区(蒙) 东北地区:辽宁省(辽)吉林省(吉)黑龙江省(黑) 华东地区:上海市(沪)江苏省(苏)浙江省(浙)安徽省(皖)福建省(闽)江西省(赣)山东省(鲁) 中南地区:河南省(豫)湖北省(鄂)湖南省(湘)广东省(粤)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海南省(琼) 西南地区:重庆市(渝)四川省(川)贵州省(黔)云南省(滇)西藏自治区(藏) 西北地区:陕西省(陕)甘肃省(甘)青海省(青)宁夏回族自治区(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 台湾省(台)香港特别行政区(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澳) 北京市(16市辖区,2县) 东城区西城区崇文区宣武区朝阳区丰台区石景山区海淀区门头沟区房山区通州区顺义区昌平区 大兴区怀柔区平谷区密云县延庆县 天津市(15市辖区,3县) 和平区河东区河西区南开区河北区红桥区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东丽区西青区津南区北辰区武清区 宝坻区宁河县静海县蓟县 河北省(11地级市;36市辖区,107县,6自治县,22县级市) 石家庄市(共6个市辖区,12县,5县级市) 长安区桥东区桥西区新华区井陉矿区裕华区井陉县 正定县栾城县行唐县灵寿县高邑县 深泽县赞皇县无极县平山县元氏县赵县辛集市 藁城市晋州市新乐市鹿泉市 唐山市(共6个市辖区,6个县,2个县级市)

路南区路北区古冶区开平区丰南区丰润区滦县滦南县乐亭县迁西县玉田县唐海县 遵化市迁安市 秦皇岛市(共3个市辖区,3个县,1个民族自治县) 海港区山海关区北戴河区青龙满族自治县昌黎县抚宁县卢龙县 邯郸市(4个市辖区,14个县,1个县级市) 邯山区丛台区复兴区峰峰矿区邯郸县临漳县成安县大名县涉县磁县肥乡县永年县 邱县鸡泽县广平县馆陶县魏县曲周县武安市邢台市(2个市辖区,15个县,2个县级市) 桥东区桥西区邢台县临城县内丘县柏乡县隆尧县任县南和县宁晋县巨鹿县新河县 广宗县平乡县威县清河县临西县南宫市沙河市 保定市(3个市辖区,18个县,4个县级市) 新市区北市区南市区满城县清苑县涞水县阜平县徐水县定兴县唐县高阳县容城县 涞源县望都县安新县易县曲阳县蠡县顺平县博野县雄县涿州市定州市安国市 高碑店市 张家口市(4个市辖区,12个县) 桥东区桥西区宣化区下花园区宣化县张北县康保县沽源县尚义县蔚县阳原县怀安县 万全县怀来县涿鹿县赤城县崇礼县 承德市(3个市辖区,5个县,3个民族自治县) 双桥区双滦区鹰手营子矿区承德县兴隆县平泉县滦平县隆化县丰宁满族自治县 宽城满族自治县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 沧州市(2个市辖区,9个县,1个民族自治县,4个县级市) 新华区运河区沧县青县东光县海兴县盐山县肃宁县南皮县吴桥县献县 孟村回族自治县泊头市任丘市黄骅市河间市 廊坊市(2个市辖区,5个县,1个民族自治县,2个市) 安次区广阳区固安县永清县香河县大城县文安县大厂回族自治县霸州市三河市 衡水市(1个市辖区,8个县,2个县级市) 桃城区枣强县武邑县武强县饶阳县安平县故城县景县阜城县冀州市深州市 山西省(11地级市;23市辖区,85县,11县级市)

中国的地形教案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一节《中国的地形》教案 第一课时地势特点和主要山脉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能运用地形图,总结出我国地势特征以及各级阶梯的主要特征,并能识记各级阶梯分界线的名称。(2)理解山脉走向的概念,能确认几条重要的山脉走向和位置。(3)了解中国的名山。(4)学会分析我国地势的优越性。 2、能力目标 进一步培养、训练学生查阅分层设色地形图的技能及运用中国地形图的能力, 还要培养学生画图的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山脉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教育,同时激发学生为国家做贡献的奉献精神。 【教学重点】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以及地势对中国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分析地势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多媒体教室、板图、自制图片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法、读图指导法、个别指导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诗词导入,激发兴趣。同学们,古代诗人有很多脍炙人口的诗歌,你们知道这样一句话吗?“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大家思考一下这些河流的流向,(向东),这种流向说明我国的地势有什么特点?所谓地势,是指地面高低起伏的总趋势;(西高东低) 二、讲授新课 (过渡)这是我们从经验上得出的结论,实际是如此吗? 1、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这幅地图上有很多种颜色,大家知道这种按不同的海拔着上不同颜色的地图叫什么地图?(分层设色地形图) 根据颜色我们很容易看出,西面的海拔比东面的要高。(西高东低) 2、〔转折过渡〕如何用图更好的表现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特点呢?下面我 要给同学们介绍一种特殊的地图――地形剖面图。 〔分析讲解〕什么是剖面图呢?我们来举一个例子:假设在我的讲台上放 着一个哈密瓜,竖着,沿哈密瓜中部切开,同学们将看到的形状,就是两个一 半的哈密瓜,切口呈圆形,而不是我们平常所看到的椭圆形,这就是一个哈密 瓜的剖面图。地形剖面图的原理也是如此。只不过这一刀不是切在哈密瓜上,而是切在地形上。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沿北纬32度所做的剖面图,根据剖面图同学们能不能在纸上画一幅你看到的地势变化图? 3、通过看图请同学们总结我国地势还有何特点?(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板书)第一节中国的地形(第一课时地势特点和主要山脉) 一、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提问)根据地势的剖面图,请同学们思考我国地势分为几级阶梯,每一级阶梯的平均海拔高度大约是多少米? (板书)1、三级阶梯的分布概况 4、(分组讨论)这样的地势对我国气候、河流等有何影响? (板书) 2、地势分布特点对气候、河流的影响

《中国的地形》教学设计

《中国的地形》教学设计(附:学生学案) 【课题】 湘教版义务教育地理实验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中国的地形第一课时 【所需课时】 1课时 【课标要求】 运用中国地形图概括出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教材及学情分析】 ⒈本节教材包括三部分内容:①地势西高东低;②山脉纵横交错; ③地形复杂多样。根据课标要求,运用中国地形图概括出我国地形、 地势的主要特征是本节内容的重点及难点。 ⒉对于地形、地势特征的学习,八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基础。 在七年级上册的学习中,学生初步认识了等高线地形图和分层设色地 形图;在七年级下册区域地理的学习中,学生不止一次学习了运用地 形图、地形剖面图认知地形地势特征的方法。如何调动学生已有知识,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进一步进行方法上的指导,使学生自己利用地 图概括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是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 【学习目标】

⒈知识目标 ⑴知道我国的地势特征: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⑵知道我国的地形特征:地形复杂多样,山地面积广。 ⒉能力目标 ⑴能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等,概括出我国地形、地势特征。 ⑵学会运用地形图总结地形、地势特征的方法。 ⑶能运用“中国地形图”,认知我国主要山脉、高原、平原、丘陵、盆地的分布和相对位置。 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中国的地形、地势特征的学习,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教学重、难点】 运用中国地形图概括出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教具及媒体】 多媒体教学设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学案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附:学生学案(见后)

班级:姓名: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中国的地形(1) (可以记录教师板书和你认为重要的内容) 运用中国地形图概括出我国地势、地形的主要特征。 米为主 米 为主 米 为主

中国行政区划教案教学文稿

中国行政区划教案

中国的行政区划教案 龟山镇熊家铺中学罗士才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我国三级行政区的划分,记住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轮廓及其位置,从而培养学生图与名统一的地理记忆能力。2.使学生了解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台湾省是我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培养学生关心祖国,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知识目标: 1.了解我国现行的三级行政区划,以及划分的标准。 2.记住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轮廓及其位置。 能力目标: 1.在“中国行政区划”图上,熟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的名称、位置,并且正确填注在“中国行政区划”空白图上。 2.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 情感目标: 通过讲述我国的行政区划,对学生进行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教育,特别是通过了解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台湾省是我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培养学生关心祖国,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进而激励他们为保卫祖国,建设祖国而努力学习的雄心壮志。 教学重点: 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轮廓及其位置。 教学难点: 使学生形成行政区分布的空间观念,弄清行政区地理分布。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祖国的疆域,明确了我国疆域辽阔,陆地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地区差异明显,为了便于行政管理和经济建设,我国设立了各级行政区划单位。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我国的行政区划。

板书:第二课中国的行政区划(第一课时) 二新课导入 【出示PPT课件】1.提问:信封上出现的湖北省、麻城市、龟山镇三个地名,它们的行政级别相同吗?从中可以看出我国的行政区划基本上分为几级? 2.课件上显现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 三传授新知 板书:一行政区域的划分 【出示PPT课件】1.了解我国行政区域基本上划分为省、县、乡三级。 2.我国省级行政区划单位的数量和构成情况。 3.介绍一些特殊的行政区划单位,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指出它们都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板书:二省级行政区域 1.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省级行政区划单位的名称。利用地图,可以帮助我们记住这些名称,并熟悉各级行政区域的位置。 2.【出示PPT课件】学生花5分钟时间大致了解我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轮廓及其位置。 3.为了便于熟记我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轮廓及其位置,教师特别整理出几种方法。【出示PPT课件】 (1)歌诀记忆省区名称 要求学生读”中国行政区划”图,找出每句歌诀中代表的省级行政区划单位的名称。 (2)轮廓特殊的省区 对一些形状特殊的省级行政区,教师特别指出,既可帮助学生记忆,又可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按地理方位记忆省区 把我国分为东北、北部边疆、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南部沿海、西南、西北七大区域,化整为零,分区记忆。 (4)沿大陆海岸线,陆上疆界线记忆。 (5)沿长江、黄河记忆。 (6)山川与行政区划。 4.通过以上的几种方法,学生对我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轮廓及其位置,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继续复习巩固一下。【出示PPT课件】

2.1 中国的地形教案(湘教版八年级上)

第二章第一节中国的地形教案 【教学目标】 1、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2、举例说明我国多种多样的地形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3、掌握阅读并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等各类地形图的技能。 4、通过地形对人类的影响,使学生初步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环境观,并让学生感受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 1、运用地形图分析总结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2、使自己认识到不同的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不同影响,以及人类如何利用和改造地理环境。 【教学难点】地势对其它地理因素的影响。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交流合作、讨论探究法 【教学手段】活动、多媒体辅助 【教学过程】 一、引入:(1)放映一段反映祖国秀丽山河的录像,引导学生观察片中展示的各类地形。(2)认一认,下面分别是哪种地形的景观(请把各自的地形类型名称写在图下 面的横线上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 (3)请说出你家乡所在的地形区,并描述其地形特征。 二、新授 (一)地势呈阶梯状分布 1、课件演示:出现一张分层设色地形图,沿北纬320 画出一条地形剖面。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小组讨论,共同分析下列问题,并进一步观察分析我国地势特点。 (1)图中深浅不同的绿色和浅黄色各代表哪种地形?它们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什么部位?颜色加深的黄色主要出现在我国的什么部位?代表的是哪几种地形? (2)总结我国地势特点 图表解析:图中深浅不同的绿色和浅黄色各代表的是平原和丘陵,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部;颜色加深的黄色主要指的是山地、高原及盆地等地形,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部地区。由此可见我国的地势具有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 板书: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2、引导学生读2.2 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并根据示意图画一张简略示意图,完成以 下活动。填写表格(明确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由哪些山脉构成,三级阶梯的海拔高低分别是多少,每级阶梯分别以什么地形类型为主。) 海拔地形类型主要地形区 第一级阶梯 分界线: 第二级阶梯 分界线: 第三级阶梯 3、转折过渡:第三级阶梯继续向海洋延伸,其水深一般不足200米,总体来看,我国近海大陆架非常宽广,并且我国近海中还散布着众多岛屿,因此,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

中国的行政区划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弄清我国现行的三级行政区划; 在中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记住其名称、简称及行政中心。 能力目标: 通过指读和填准34个省级行政区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培养学生阅读和使用中国政区图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祖国以及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教学重点:我国现行的三级行政单位及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 教学难点:识记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及行政中心,及其在地图上的位置。 教学步骤: 一、激情导入,课前引领 说说你的位置。 二、课堂导学,学法探究 (一)中国的三级行政区 自学课本39页: 1、了解我国现行行政区划是哪三级? 2、省级行政区包括哪些单位,分别有多少个?

3、对照《中国政区图》说说你所知道的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 小组合作: 4、讨论交流识记省级行政区名称方法。 5、老师出示省级行政单位七字歌,学生快速记忆,并讨论各句的含义。 (二)省级行政区的简称 1、出示车牌号码图片,让学生了解省级行政区的简称的好处。 2、对照课本41页,熟悉各省区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3、老师介绍简称的来历,并出示简称“三字经”。 4、结合政区图,学生相互指认、识记。 (三)识记省级行政区地图 1、小组讨论交流识记办法。 2、教师小结:(1)联想记忆 (2)分类记忆 (3)位置记忆 三、创新升华 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了解地理知识:诗词、成语、历史名词说简称。 四、巩固练习。(见大屏幕) 五、课堂小结。 六、板书设计:

中国的行政区划 三级行政区划:省县乡 34个省级行政单位:23个省 5个自治区 4个直辖市 2个特别行政区

八年级地理上册《中国的行政区划》教案 湘教版

初二地理《中国的行政区划》 一、备课 (一)理解课程要求 1、教学重点 掌握好中国的行政区划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大作用,因此,熟悉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是本节课的重点。 2、教学难点 本节涉及到的地名众多,而各省级行政区的边界形态又各不相同,它们之间的位置也错综复杂,使学生形成我国政区分布的空间观念,弄清省级行政区的地理分布则成为了本节的难点。 (二)分析学生知识背景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各种媒体对对我的个别行政单位有了一定的了解。 (三)准备资源 1、查找互联网资源中提供的本节课的教学示范教案,加以分析、借鉴。 2、在互联网中查找适合教师讲授的演示课件和一些扩展资料。 (四)确定教学活动 1、选择教学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更好的展示媒体,方便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 2、设计学生活动 本节课知识容量大,学生记忆有一定的难度。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反复做读图、填图和拼图练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选择评价方式 三、过程分析:本节课知识容量大,学生记忆有一定的难度。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反复做读图、填图和拼图练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设计了以下四个环节:激情导入互动启思合

四、教法学法分析:(一)、教法分析: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成功的教师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课精心设计了多媒体课件,形象、生动、直观,创设出乐学的氛围,尽可能地尊重学生,鼓励学生,相信学生,采用猜谜、寻找点子王、找朋友、重温红色之旅等手段,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对要学的新知识有了期待感,化被动为主动,让学生们在快乐的氛围中主动探讨、合作交流,获取信息加工信 息贮存信息应用信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让他们真正“动”起来,引导学生积极动手,主动探索,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个性品质,让学生学会自觅知识,自得方法,使他们乐学,也会学。(二)、学法分析: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在课堂中,学生们主动参与到课堂中,人人动手动脑,在快乐的学习环境中发挥每个同学的自主性,使得学习的过程很愉快,同时又轻松地掌握了学习的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有张有弛、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学生将不再觉得学习是一种沉重的负担,理解知识、消化知识的速度和程度也会大大提高,从而达到“授人以渔”的目的。五、评价分析:留给学生一个舞台,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共同收获成功果实。本节课目的性强,层次感强,实践性强,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注重获得知识的同时注重让学生的情感也获得熏陶。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用竞赛的形式让学生们私毫觉察不到学习的枯燥、勉强,学得开心;用合作交流学习经验的形式让学生们学得自在,真正的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多次用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巩固知识,做到了留给学生施展才华的舞台,教给学生攻破难关的方法,让每一位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师生一起收获成功的果实。附表:

2020年八年级地理上册《中国的行政区划》教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中国的行政区划》教案本节教材由“历史上的行政区划”和“现行行政区划”两部分内容组成。其中,省级行政区是我国行政管理的基本单位,对社会、经济活动、交往有重要影响,是中学生未来工作和生活所必须具备的知识,也是今后学习地理知识的基础。因此,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和位置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本节教材内容虽然比较单一,但涉及的地名众多,而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边界形态又各不相同,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也错综复杂。这是本节课的难点。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须反复运用地图,读图、拼图、填图,使学生形成我国政区分布的空间观念,“孩子们的工作就是游戏。孩子们从他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中获得学习”(《学习的革命》),让学生在游戏中获得新知,通过做游戏使学生熟记各省的名称及其位置。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明白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位置、简称及省府所在地。通过讲述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大快人心等事实,向学生表明:维护祖国统一,领土完整,维护民族利益,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培养学生关心祖国,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本节识记的知识有: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和位置。 理解的知识有:三级行政区的划分,特别行政区的设立。 能力培养有:教会学生掌握和运用中国政区图是本节能力培养 的主线。 (一)知识与技能: 1、运用材料,了解历史上的行政区划。 2、结合地图,通过活动和竞赛,让学生了解我国现行的三级行政区划,记住全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和位置。 3、了解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知识内容。 4、培养阅读并使用中国行政地图的能力和学生的地理记忆能力,能在中国行政地图上填注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行政 中心。

湘教版八年级上中国的行政区划教案

中国的行政区划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说出中国现行的三级行政区划。 2.在“中国行政区划”图上,准确指出34个省级行政区的位边教育出置,并说出它们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中国行政区划”图,指出中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并说出它们的位置和轮廓特征,培养读图识图的能力。 2.通过利用歌诀法和图文结合法识记“中国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初步总结一些灵活学习、掌握地理知识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中国的行政区划,知道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香港和澳门是中国的两个特别行政区。对同学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重点难点 重点 熟悉中国各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和空间分布。 难点 本节没有难以理解的知识,但地名很多,掌握其在地图上的空间位置是难点。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教师导入)秋游的时候,老师是不是对同学们进行分组了呀?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活动)思考后,举手回答:是否分组?这样分组有什么好处?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中国疆域十分辽阔,为了便于国家对各地进行行政管理和领导,利于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中国政府将全国划分成各级区域和地方,即行政区划。 (板书)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 (设计意图:通过设问,引发学生思考,激发求知欲;激发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胆量。)

[讲授新课] (板书)1.三级行政区划 (讲解)中国的行政区划基本分为三级: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县级市)、镇(乡)。这里的自治区、自治县是民族自治地区。除此以外,国家根据特殊需要,还可以设立特别行政区(如香港和澳门)。 (学生活动)做笔记。 你知道你的户口所在地吗? 教师出示小黑板,学生填写或回答: (学生活动)回答自己户口所在地。填写户口登记表,然后互相对照,形成三级行政区划的意识。 (教师总结说明)中国行政区的划分,有些地方比较复杂,在填写自己的户口所在地时,要从当地的实际出发,例如家住大城市的就没有县、镇两级,而是区、街道;在有自治州的地方,行政区划是四级,即省(自治区)、自治州、县(自治县、县级市)、镇(乡、民族乡);在市管理县的地方,行政区划也是四级,即省(自治区)、市、县、镇(乡) (设计意图:填写户口表,让学生在现实的操作中把课堂知识与实践应用自然相结合。)(板书)2.省级行政单位名称及其位置、轮廓 (拼图讲解)教师在黑板上按照课本第10页活动3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做中国行政区划拼图游戏。比一比,看谁拼得又快又准。 (学生活动)按照课本第10页活动3要求,积极配合老师拼图。在活动过程中加强记忆。在教师拼出某个省的同时,在课本的“中国行政区划”图上找出这个省的名称,熟悉省会和轮廓。(教师总结)中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设计意图:自然地过渡,把知识点细化,便于学生掌握。通过教师拼图,学生自己找图加深印象并快速记忆。) (想一想)有什么办法尽快记住这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建议活动) 1.利用中国政区拼图版(学生自己制作)进行演示教学 (1)教师出示中国政区拼图版(分散的),学生将事先准备好的分散的中国行政区拼合图放在桌子上。从辽宁开始向南沿中么国大陆海岸线找到河北、山东、江苏…台湾、海南共14个临海的省级行政区。然后教师和学生一起将这些省级单位的纸板拼家到地图原来的位置上。教师边拼边讲,要求学生记住这些省级、 致行政区的名称、位置、轮廓特点及面积大小等(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随广东省拼上,北京、天津随河北省拼上,上海市随江苏省拼上)。 (2)用同样的方法让学生从吉林省开始按逆时针方向,沿中国大陆国界线拼上黑龙江、内

中国行政区划英文表达

中国行政区划(administrative division)分为几个级别(government level/level);宪法(Constitution)规定了三个级别(de jure level),但实际上有五个级别(de facto level/practical level)——33个省级(province/province-level region/province-level division)、333个地区级(prefecture/prefecture-level region/prefecture-level division/second-level division)【非宪法区划】、2862个县级(county/county-level region/county-level division)、41636个乡级(township/township-level region/township-level division)及无数村级(village/village-level region/village-level division)【非宪法区划】行政区。各个级别又有不同名称,下面加以详细讨论【具体数字以2005年统计数据为准】。 省级行政区具体包括22个省(province)【台湾省也可以叫‘据称’的省份,claimed province】、五个自治区(autonomous region)、四个直辖市(municipality/centrally-administered municipality)及两个特别行政区(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SAR)【香港(Hong Kong)与澳门(Macau/Macao)】。直属(subservient to)中央政府(central government)。省长叫governor。 地区级行政区具体包括17个地区(prefecture)、30个自治州(autonomous prefecture)【少数民族叫ethnic minority)】、283个地级市(prefecture-level city)及三个盟(league)。 县级行政区具体包括1464个县(county)、117个自治县(autonomous county)、374个县级市(county-level city)、852个市辖区(district)、49个旗(banner)、三个自治旗(autonomous banner)、一个林区(forestry area)和两个特区(special district)。 乡级行政区具体包括14677个乡(township)、1092个民族乡(ethnic township)、19522个镇(town)、6152个街道办事处(subdistrict)、11个区公所(district public office)、181个苏木(sumu)及一个民族苏木(ethnic sumu)。 村级行政区具体包括80717个社区居民委员会(neighborhood committee)【社区叫neighborhood或community)】及623669个村民委员会(village committee)或村民小组(village group)【包括行政村(administrative village)和自然村(natural village)】。 此外还有些特殊情况,包括副省级城市(sub-provincial city)、副地级市(sub-prefecture-level city)及副省级城市辖区(sub-provincial district)【如上海的浦东和天津的滨海】。 中国又可以分为几个大区,但不是严格的行政区划: 华东(East China) 东北(Northeast China) 华北(North China) 中南(South Central China) 华中(Central China) 华南(Southern China/South China) 西部(Western China) 西北(Northwest China) 西南(Southwest Chin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