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概论教案——第四章.

旅游概论教案——第四章.
旅游概论教案——第四章.

教案设计

课题第四章旅游业的构成第一节旅行社

授课班级授课时间使用教材《旅游概论》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掌握旅行社的概念、类型及作用。了解旅行社的职能、业务

及旅行社质量保证金。

能力目标培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旅行社的运营模式。

德育目标培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精神。

教材分析重点掌握旅行社的概念、类型及作用。

难点对旅行社的定义的理解。

关键了解并掌握旅行社的概念、类型及作用。

教学方法

教法分析讲授法、案例分析法

学法分析小组讨论法

课型新授课课时2课时(90分钟)教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教学分析教学内容教师调控

学生活动

时间

分配

导入新课

学生在讨论

中思考相关

的学习内容

通过案例导

入,形象地开

展所学课程晓东有机会参加旅行团的旅游活动,那么现

实的旅游生活和晓东想象中的一样么?让

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晓东的旅游活动。

根据教材的导入案例,让学生对其分析,并

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1、“看景不如听景”这句话真的有道理

吗?

2、据你所知,案例中的情况仅是个别情况

吗?旅游服务做得好的地方是怎样的?

3、出现案例中这样的问题,主要责任在

谁?谁也负有一定的责任?

4、案例中的景区应该做哪些改进工作?

分析教材

中的导入

案例,根

据问题让

学生以小

组的形式

展开讨

论,同时

教师启

发,学生

认真思考

问题,积

极回答

10'

新授

提高学生对

旅行社在旅

游业中作用

的认识

使学生的注

意力跟着老

师共同进入

课堂

在探讨中加

强学生对学

习内容的理

旅游业是为旅游者提供各种旅游设施

和服务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的行业,主要由直

接为旅游者服务的主体部门、间接为旅游者

服务的相关部门以及政府和民间组织等管

理部门构成,其中起骨干作用、且直接为旅

游者服务的主要由旅行社、旅游交通、旅游

饭店、旅游区(点)、旅游购物和旅游娱乐

部门等。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旅

行社的内容。我们知道,旅游产品不是通过

运输到达旅游者手里,而是一种要旅游者自

己克服空间距离才能得到的产品。因此,在

旅游供求活动中,旅行社是组织和接待旅游

者的中介组织。

一、旅行社的概念

2001年12月11日国务院颁布的《旅行

社管理条例》规定:“旅行社(包括旅游公

司、旅游服务公司、旅游咨询公司和其他同

类性质的企业)是指依法设立并有法人资

格,有营利目的的、从事旅游业务、实行独

立核算的企业。”

到2006年,我国旅行社的总数已达

17957家,其中国际旅行社1654家,国内旅

行社16303家。

那么,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是如何划分旅

行社的类型的呢?

二、旅行社的类型

(一)我国的旅行社类型

1、国际旅行社:经营范围包括入境旅游业

务、出境旅游业务和国内旅游业务。

2、国内旅行社:经营范围仅限于国内旅游

业务。

(二)欧美国家旅行社的类型

1、旅游批发商(Tour Wholesaler):组织并

批发包价旅游业务。

2、旅游经营商(Tour Operator):组织和批

发包价旅游,又兼营旅游产品零售业务。

3、旅游零售商(Tour Retailer):也称旅游代

理商,代表旅游者向旅游批发商、旅游经营

商或旅游企业购买其产品等。

课件展示

教师讲解

课件展示

通过课件

分类展示

5'

10'

5'

5'

新授区别不同国

家旅行社类

型的区别

讨论加深学

生的认识,增

强学生合作

学习的能力(三)日本旅行社的类型

第Ⅰ种旅行业:可以实施海外和国内主催旅

行业务。

第Ⅱ种旅行业:只能实施国内主催旅行。

第Ⅲ种旅行业:不实施主催旅行业务。

三、旅行社的作用

(一)旅行社在旅游者和旅游产品之间起着

中介作用。

(二)旅行社为旅游者实现其消费需要提供

各种服务

1、旅行社为旅游者提供信息和咨询服务。

2、旅行社为旅游者提供综合服务。

3、旅行社为旅游者提供其他与旅游相关的

服务。

(三)旅行社为旅游产品供应者提供销售业

(四)旅行社在旅游业各组成部分间起着组

织和协调作用

请同学们分组讨论,根据自己的理解说出旅

行社的职能和业务。

四、旅行社的职能和业务

(一)旅行社的职能

1、生产职能

2、销售职能

3、组织协调职能

4、提供信息职能

5、经济利益的分配职能

(二)旅行社的业务

1、销售业务

2、计调业务

3、导游业务

4、财会业务

五、旅行社质量保证金

(一)旅行社质量保证金的概念

旅行社的质量保证金是指由旅行社缴纳,旅

游行政管理部门管理,用于保障旅游者权益

的专用款项。

(二)旅行社质量保证金的目的

目的:加强对旅行社服务质量的监督和管

理,保护旅游者的合法权益,保证旅行社规

学生各抒

己见,不

固定答案

总结学生

的答案

教师总结

学生分析

教师总结

展示课件

教师讲解

5'

15'

15'

10'

新授

板书设计增加学生的

专业知识

板书设计紧

扣本课教学

重点,突出

课程设计的

内涵与主

旨,帮助学生

掌握知识、理

解知识。

范经营,维护我国旅游业的声誉。

※知识拓展

申请设立旅行社,应当按照下列标准向旅游

行政管理部门交纳质量保证金:国际旅行社

经营入境旅游业务的,交纳60万元人民币;

经营出境旅游业务的,另需交纳100万元人

民币;仅经营国际旅游接待业务的,交纳30

万元人民币。国内旅行社交纳10万元人民

币。

板书设计

第四章旅游业的构成

第一节旅行社

一、旅行社的概念

二、旅行社的类型

三、旅行社的作用

四、旅行社的职能和业务

五、旅行社质量保证金

学生阅

读,教师

做简单介

5'

小结旅行社是指依法设立并有法人资格,有营利目的的、从事旅游业务、实

行独立核算的企业。旅行社在旅游业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3'

作业1、什么是旅行社?

2、旅行社有哪些类型?

2'

教学后记

教案设计

课题第四章旅游业的构成第二节旅游交通

授课班级授课时间使用教材《旅游概论》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旅游交通的概念。掌握旅游交通的作用和类型。能力目标培使学生养成正确分析和利用旅游交通的能力。

德育目标培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精神,促使其树立自信心。

教材分析重点掌握旅游交通的概念和类型。

难点对旅游的交通类型的优缺点的区别。关键了解并掌握旅游交通的概念和类型。

教学方法

教法分析讲授法、情景教学法

学法分析小组学习法

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45分钟)教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教学分析教学内容教师调控

学生活动

时间

分配

课前复习导入新课巩固上节课

所学内容

学生在讨论

中思考相关

的学习内容

教师导入,形

象地开展所

学课程

5、什么是旅行社?

6、旅行社有哪些类型?

学习了旅行社的相关知识,这节课让我们来

学习旅游业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门——旅

游交通。它也常被称为旅游业发展的命脉。

现代旅游之所以发展成为世界性、大众性的

活动,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现代交通的发展。

所以说,交通对旅游业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

影响,而旅游业的广泛开展,又对交通业的

发展起着推动作用。你所接触过的旅游交通

都有哪些呢?

复习所学

知识

教师启

发,学生

认真思考

问题,积

极回答

5'

教学过程教学分析教学内容教师调控

学生活动

时间

分配

新授

使学生的注

意力跟着老

师共同进入

课堂

在探讨中加

强学生对学

习内容的理

讨论加深学

生的认识,增

强学生合作

学习的能力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旅游交通。

一、旅游交通的概述

(一)概念

旅游交通是指旅游者为了实现旅游活动,借

助某种交通工具,实现从一个地点到另一个

地点之间的空间转移过程。它既包括旅游者

的常住地和旅游目的地之间的往返过程,也

包括旅游目的地之间、同一旅游目的地内各

旅游景点之间的移动过程。

(二)特点

1、综合性。

2、区域性。

3、季节性。

4、替代性。

(三)旅游业的发展对交通的基本要求

那么,旅游交通具有什么作用呢?

二、旅游交通的作用

1、交通是实现旅游活动的必要手段,是旅

游业发展的命脉。

2、现代交通可以促进旅游区(点)的兴起

和发展。

3、交通是旅游业创收的重要部门。

4、旅游交通设施可增添旅游乐趣。

提问:你所知道的旅游交通类型都有哪

些呢?你认为它们各有什么优缺点?

三、旅游交通的类型

(一)航空运输

优点:速度快、舒适、安全、省时、灵活性

大和适合中远程旅游等。

缺点:投资大、票价高、运载量小、噪音大、

受天气状况影响大、只能完成从点到点的旅

行和不适合短途旅游等。

(二)铁路运输

优点:运输能力强、长途运输成本低、远距

离持续行驶能力较强、受季节和气候的影响

小、环境污染小、费用低、较安全、舒适性

强等。

缺点:速度慢、长时间旅行容易使人疲劳,

以及铺设路轨的限制等。

教师讲解

课件展示

课件展示

课件展示

5'

5'

10'

教学过程教学分析教学内容教师调控

学生活动

时间

分配

新授

通过对优缺

点的比较,加

深学生对所

学知识的认

增加学生的

专业知识(三)公路运输

优点:经营成本较低、费用便宜,富有独立

性、灵活性,短程旅游速度快、方便,旅游

汽车环境舒适、空调及音像等设备完善,利

用汽车组织包价旅游可克服行李和转车问

题等。

缺点:速度不快、活动范围不能太大,不适

合长线旅游;运载人数有限,平均每人能源

消耗量大;安全性能差、事故率较高;容易

产生噪音、废气,污染环境;车内空间有限,

不能活动,容易产生疲劳。

(四)水上运输

优点:舒适、经济、运量大、悠闲、线路投

资少或几乎没有、运输成本低等。

缺点:速度慢、时间长、灵活性差、受河道

和海路吃水深度的限制。

(五)市内交通工具

1、地铁或轻轨:是大城市内的主要交通工

具,具有运量大、速度快、不受地面气候影

响、不受其他车辆和行人的干扰、准时、安

全、舒适、不排放废气等优点。

2、公共汽车:具有价格低廉、运行路线和

班次多、运量大等优点。

3、出租汽车:具有随叫随停、灵活方便等

优点。

(六)辅助性交通工具

1、机械动力交通工具类:缆车、机动船、

摩托车、机动三轮车等。

2、自然力交通工具类:帆船、冰帆等。

3、畜力交通工具类:各类坐骑、畜力车、

爬犁等。

4、人力交通工具类:自行车、人力三轮车、

木筏、猪排、皮划艇、乌篷船、雪橇、轿子、

滑竿、羊皮筏子等。

※知识拓展

海上巡游

20世纪20年代以后,出现了专为旅游

服务的游轮,规模最大的是环绕地球的世界

级游轮,如英国的“伊丽莎白皇后号”、德

国的“欧洲号”、美国的“君王占领号”等,

它们普遍趋向多功能化、超大型化、豪华化、

联营化,把海上生活和陆地旅游结合起来,

学生各抒

己见,不

固定答案

总结学生

的答案,

给出旅游

的定义,

并做以解

教师总结

学生阅

读,教师

做简单介

10'

2'

教学过程教学分析教学内容教师调控

学生活动

时间

分配

新授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紧

扣本课教学

重点,突出

课程设计的

内涵与主

旨,帮助学生

掌握知识、理

解知识。既可登岸观光游览,又可在船上休息。60年

代开始,随着国际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和航空

运输业的兴起,许多航运公司放弃传统的远

洋定班航线,转向经营灵活的游船业务。70

年代初期,海上巡游比较盛行。

四、旅游者对旅游交通的选择

(一)各类旅游交通自身的性能

(二)旅游目的地的可进入情况

(三)旅游者自身的各种因素

(四)旅游距离的远近

板书设计

第四章旅游业的构成

第二节旅游交通

一、旅游交通的概述

二、旅游交通的作用

三、旅游交通的类型

四、旅游者对旅游交通的选择

教师讲解

学生思考

5'

小结旅游交通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旅游业发展的命脉。它具有综合

性、区域性、季节性、替代性的特点。旅游交通的不同类型各有其优缺

点,往往相互配合、交替使用、相互补充,以便使旅游者完善旅游活动。

2'

作业3、旅游交通具有哪些特点?

4、旅游交通的类型有哪些?各有哪些优点和局限性?

1'

教学后记

教案设计

课题第四章旅游业的构成第三节旅游饭店

授课班级授课时间使用教材《旅游概论》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了解旅游者对旅游饭店的要求。掌握旅游饭店的概念、类型

和等级划分。

能力目标培培养学生对旅游饭店熟悉和掌控的能力。

德育目标培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精神,促使其树立自信心。

教材分析重点掌握旅游饭店的概念、类型和等级划分。

难点对旅游饭店类型的划分以及等级的评定。

关键了解并掌握旅游饭店的概念、类型和等级评定。

教学方法

教法分析讲授法、情景教学法

学法分析小组讨论法

课型新授课课时2课时(90分钟)教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教学分析教学内容教师调控

学生活动

时间

分配

课前复习导入新课巩固上节课

学习内容

教师导入

开展所学课

5、旅游交通具有哪些特点?

6、旅游交通的类型有哪些?各有哪些优点

和局限性?

旅游活动的内容中包括行、游、住、食、购、

娱等六大方面。由此可见,住宿在旅游活动

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而旅游饭店是旅游业的

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发展旅游业的最

重要的物质基础,也是获得旅游经济收入的

重要源泉。那么,对于旅游饭店,我们应该

了解些什么呢?

学生思考

复习所学

内容

教师启

发,学生

认真思考

问题,积

极回答

5'

5'

教学过程教学分析教学内容教师调控

学生活动

时间

分配

新授

使学生的注

意力跟着老

师共同进入

课堂

在探讨中加

强学生对学

习内容的理

学生思考

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

增加学生的

专业知识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旅游饭店的概

念。

一、旅游饭店的概念

旅游——Hotel,来源于法语,原指接待贵宾

的乡间别墅,后来被欧美国家沿用,表示提

供食宿的商业性设施。

中文:旅馆、宾馆、饭店、酒店等。

旅游饭店是指以有形的空间、设备、产品和

无形的服务为凭借,在旅游消费服务领域从

事生产和营销活动,具有法定独立性的经济

实体。

思考:你所在的城市都有哪些旅游饭

店?它们可以分为哪些类型呢?

二、旅游饭店的类型

(一)根据旅游饭店的功能分类

1、观光型旅游饭店

2、商务型旅游饭店

3、度假型旅游饭店

4、会议型旅游饭店

5、常住型旅游饭店

6、汽车旅游饭店

(二)根据旅游饭店的规模分类

1、小型旅游饭店:300间以下。

2、中型旅游饭店:300间到600间之间。

3、大型旅游饭店:600间以上。

提问: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我们城市里

的旅游饭店有不同的星级表示?有三颗星

的,也有五颗星的,它们有什么区别呢?

三、旅游饭店的等级

我国旅游饭店的等级按一星、二星、三

星、四星、五星(包括白金五星),星级越

高,等级越高。

※知识拓展

常见的旅游饭店等级划分标准除了星级制

以外还有级差制。级差制有1-5级的,1-4

级的,有A、B、C、D、E级的,有A1、A、

B、C、D级的,还有豪华级、舒适级、经济

级和低廉级的,等等。

教师讲解

课件展示

课件展示

课件展示

学生阅读

教师讲解

10'

15'

15'

15'

5'

教学过程教学分析教学内容教师调控

学生活动

时间

分配

新授

板书设计激发学生的

积极性,更好

的开展教学

工作

板书设计紧

扣本课教学

重点,突出

课程设计的

内涵与主

旨,帮助学生

掌握知识、理

解知识。

提问:如果你是一名游客,你对旅游饭

店有哪些要求呢?

四、旅游者对饭店的要求

1、舒适

2、方便

3、安全

4、经济

板书设计

第四章旅游业的构成

第三节旅游饭店

一、旅游饭店的概念

二、旅游饭店的类型

三、旅游饭店的等级

四、旅游者对饭店的要求

学生认真

思考,回

答教师问

15'

小结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旅游饭店属于第三产业,

是许多地区和国家的经济支柱之一,其类型和等级划分都是本节课需要

掌握的重点内容。

3'

作业1、我国旅游饭店的等级是如何划分的?

2、旅游饭店的主要类型都有哪些?

3、旅游者对旅游饭店的要求有哪些?

2'

教学后记

教案设计

课题第四章旅游业的构成第四节旅游景区

授课班级授课时间使用教材《旅游概论》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旅游景区的概念、特点及等级。了解旅游景区的类型。能力目标培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培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精神,促使其树立自信心。

教材分析重点掌握旅游景区的概念、特点及等级。

难点对旅游景区的定义的理解及旅游景区类型的划分。关键了解并掌握旅游景区的概念、特点及等级。

教学方法

教法分析讲授法、情景教学法

学法分析小组讨论法

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45分钟)教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教学分析教学内容教师调控

学生活动

时间

分配

课前复习导入新课巩固所学知

使学生的注

意力跟着老

师共同进入

课堂,形象地

开展所学课

7、我国旅游饭店的等级是如何划分的?

8、旅游饭店的主要类型都有哪些?

9、旅游者对旅游饭店的要求有哪些?

旅游景区往往是旅游者来访的对象物,也是

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业的发展必须

有丰富的旅游景区,旅游景区是旅游业的基

础产业部门,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业赖以

存在和发展的最基本条件。旅游景区主要通

过向旅游者提供层次丰富、形式多样的各类

旅游产品和服务,以满足人们多层次的精神

需要。

学生思考

复习上节

内容

教师启

发,学生

认真思考

5'

5'

教学过程教学分析教学内容教师调控

学生活动

时间

分配

新授

吸引学生的

注意力,共同

进入课堂

学生思考分

列举景区类

型,分析不同

类型的特点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旅游景区

的相关知识。

一、旅游景区概述

(一)旅游景区的概念

旅游景区可以定义为县级以上(含县级)行

政管理部门批准成立,有统一管理机构,范

围明确,具有参观、游览、度假、康乐、求

知等功能,并提供相应旅游服务设施的独立

单位。

(二)旅游景区的条件

1、具有旅游、文化和科学价值。

2、环境优美,景物集中。

3、能够供旅游者参观、游览、度假、康乐、

求知和科学文化活动。

(三)旅游景区的特点

1、专用性

2、可控性

3、长久性

(四)旅游景区的等级

1、旅游景区部门的五级管理。

AAAAA级、AAAA级、AAA级、AA级、

A级。

2、建设部门的三级管理

①市、县级风景名胜区

②省级风景名胜区

③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五)旅游景区的类型

1、风景区

2、文博院馆

①博物馆

②美术馆

3、寺庙观堂

4、旅游度假区

5、自然保护区

6、主题公园

7、森林公园

8、地质公园

9、游乐园

10、动物园

11、植物园

12、其它

教师讲解

课件展示

教师讲解

课件展示

课件展示

图片说明

10'

5'

5'

教学过程教学分析教学内容教师调控

学生活动

时间

分配

新授

板书设计讨论加深学

生的认识,增

强学生合作

学习的能力

逐条讲解,加

深学生的认

板书设计紧

扣本课教学

重点,突出

课程设计的

内涵与主

旨,帮助学生

掌握知识、理

解知识

提问:如果你是一名旅游者,那么你对旅游

景区会有哪些要求呢?

二、旅游者对旅游景区的要求

(一)对旅游景区环境服务质量的要求

1、旅游景区保护。

2、旅游景区环境。

3、旅游景区安全。

4、旅游景区卫生。

5、旅游景区标牌。

6、停车场服务。

7、商店(亭)管理。

8、摊点管理。

9、厕所卫生。

(二)对旅游景区游览服务质量的要求

1、售票服务。

2、门岗服务。

3、入门接待(检票)服务。

4、游览服务。

5、问询服务。

6、机台服务。

7、广播服务。

8、行李保管服务。

9、讲解服务。

10、游客管理服务。

11、餐饮服务。

12、旅游购物服务。

13、照相服务。

14、文化娱乐服务。

15、医疗急救服务。

16、告别旅游者服务。

板书设计

第四章旅游业的构成

第四节旅游景区

一、旅游景区概述

二、旅游者对旅游景区的要求

教师总结

课件展示

教师总结

课件展示

6'

6'

小结旅游的产生源于人类意识的发展、精神需求的提高和经济条件的成熟。

正确掌握旅游的定义,并区分旅游与旅行、游览的区别,是本节课的重

点,也是今后学习《旅游概论》的基础。

2'

作业7、旅游景区等级是如何划分的?

8、旅游景区在旅游业中有哪些重要作用?

1'

教学后记

教案设计

课题第四章旅游业的构成第五节旅游商场

授课班级授课时间使用教材《旅游概论》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掌握旅游购物品的概念和特点。了解旅游购物的作用。掌握

旅游商场的类型。

能力目标培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培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精神,促使其树立自信心。

教材分析重点掌握旅游购物品的概念和特点以及旅游商场的类型。

难点对旅游购物品的定义的理解。

关键了解并掌握旅游购物品的概念和特点以及旅游商场的类型。

教学方法

教法分析讲授法、情景教学法

学法分析小组讨论法

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45分钟)教具多媒体

《旅游概论》旅游资源教学设计教案

《旅游概论》旅游资源教学设计教案 ——曾维 一、设计依据: 中职教学要求: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应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手段,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 主体作用,让学生充分感受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从感性认识出发,发挥想象,通过讨论, 获得理性知识。培养学生学习的基本方 法及学会做人的基本态度和基本情感。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旅游概论是中职旅游服务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也是传授旅游基本知识的专 业课程。要了解旅游知识就必须了解旅游构成的三要素,旅游资源就是其中的客 体,是旅游的吸引力因素,也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条件。这就 要求全面的认识旅游资源。 2、对教材的处理: 旅游资源是旅游的吸引力因素,在旅游活动中具有突出的作用和地位。这节就是要通过展示一些学生熟悉的旅游资源,让学生自己分析得出结论,掌握旅游资源的概念、理解旅游资源的分类、把握旅游资源的特点。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旅游资源的概念、类型和特点。 2、学生学会理解和分析各类旅游资源的特点和功能。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分析各种旅游资源价值的能力。 2、初步培养学生在旅游活动中的审美能力。 3、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增进爱护旅游资源的意识。 2、使学生能够认识我国旅游资源的特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四、教 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旅游资源的概念,旅游资源的类型及特点。 2、对旅游资源功能的分析与理解。 教学难点: 对旅游资源概念的理解,旅游资源的分类。 五、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刚步入职高,对新的专业知识,好奇心强,容易被新奇的事物所吸引,想象力丰富,他们的思维积极性容易被激发出来,而且学生在前面教材的学习基础上,已经具备了一 定的基础知识和分析问题、总结归纳的能力,这节课在多媒 1

旅游学第二章

一.填空题 1.旅游活动的主体是旅游者,旅游活动的客体是旅游资源,旅游活动的媒介是旅游业。 2.关于旅游的艾斯特定义所针对的只是消遣性旅游,而没有把商务旅游纳入进去。这是该定义的不足之处。 3.旅游从本质上讲,它是一种通过个人行为表现的社会经济文化活动。 4.旅游作为一种人类在基本生存的物质需要得到满足后产生的一种高层次的精神文化追求的活动,具有消费属性、休闲属性、社交属性、审美属性。 5.从时间维度上说,旅游消费是一种“间歇性消费”;从行为方式上说,旅游消费是一种“井喷式消费”,在短短的旅游期间集中消费额度大,无理性消费成分较多。 6.在对本国居民的出境旅游人(次)数统计方面,国际上的通常做法是由本国在这些出境旅游者回国时,通过抽样调查的方法进行统计。 7.旅游活动的六要素是食、住、行、游、娱、购。 8.按组织形式,旅游活动分为团体旅游、散客旅游。 9.按游客的流向,国际旅游可分为出境游和入境游两类。 10.根据旅程的长短,国际旅游可分为跨国旅游、和三种形式。 二.单项选择题 1.“旅游”一词在我国最早出现于南朝梁诗人沈约的以下哪首诗C。 A.《六艺诗》 B.《鸳鸯赋》 C.《悲哉行》 D.《衍波词》 2.国际上普遍引用和广泛传播的旅游定义是B。 A.世界旅游组织的定义 B.艾斯特定义 C.英国学者对旅游的定义 D.美国学者对的定义 3. C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这些人不会导致在目的地的定居和就业。 A.旅游者B.短程游览者C.旅游D.游客 4.下列活动中哪一项是旅游活动D。

A. 三峡大移民 B. 海外华侨、港澳台同胞回大陆定居 C. 学生异地读书 D. 外国高层政府代表团来华访问 5.国内与国际旅游的根本区别在于D。 A.消费程度 B.逗留时间 C.经济作用 D.是否跨越国界 6.中国大陆公民前往港、澳、台地区旅行属于B。 A.国内旅游业务 B.出境旅游业务 C.入境旅游业务 D.边境旅游业务 7.C我国国内旅游的人数为11.02亿人次,首次突破10亿人次大关。 A.2002年 B.2003年 C.2004年 D.2005年 8.观光旅游是自古以来国内外最常见、最普遍的一种旅游形式是A。 A.观光旅游 B.度假旅游 C.修学旅游 D.探亲旅游 9.近期来日益受旅游者青睐的一种旅游形式是B。 A.观光旅游 B.度假旅游 C.修学旅游 D.探亲旅游 10.我国在B,组织了第一次荒漠探险旅游,百人组成的旅游团徒步穿越号称“死亡之海”的罗布泊。 A.1996年10月 B.1997年10月 C.1998年10月 D.1999年10月 11.工业旅游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A。 A.法国 B.英国 C.德国 D.美国 12.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国内旅游迅速发展的政策支持是A。 A.1999年国务院颁布实施的“五一”、国庆、春节三个七天长假制度 B.带薪休假 C.奖励旅游 D.人均GDP提高 13.以货币为单位,衡量旅游目的地发展状况常用标准是A。 A.旅游收入B.接待人次C. 过夜数D.游客平均停留天数 14.在旅游统计中,旅游接待地计算来访活动人天数的方法是:来访旅游人次A。 A.乘以人均逗留天数 B.乘以总逗留天数 C.除以人均逗留天数

旅游学第三章

1. 1963年,联合国在罗马召开国际旅游会议,提出采用“游客”(visitor)这一总体概念,然后把游客划分为旅游者和短程游览者。 2.根据我国旅游统计中的解释,海外游客包括外国人、华侨和港澳台同胞。 3.根据我国旅游统计中的解释,国内游客是指任何因休闲、娱乐、观光、度假、探亲访友、就医疗养、购物、参加会议或从事经济、文化、体育、宗教活动而离开长住地到我国境内其他地方访问,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6个月,并且访问的主要目的不是通过所从事的活动获取报酬的人。 4.在我国的国内旅游统计中,对国内游客也分为两类,即国内旅游者和国内一日游游客。 5. 收入水平和余暇时间是影响一个人能否成为旅游者的最重要的客观因素,也是实现旅游活动的两个最主要的条件。 6.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其收入并非全部都可用于旅游。所以决定一个人能否实现旅游的家庭收入水平实际上指的是其家庭可支配收入,或者更确切一点说是其家庭的可随意支配收入的水平。 7.马斯洛把人的需要由低到高划分为5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需要、受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8.美国著名的旅游学教授罗伯特·W·麦金托什提出人们的具体需要所导致产生的旅游动机可划分为四种类型:身体方面的动机,文化方面的动机,人际方面的动机,地位和声望方面的动机。 9.影响旅游动机的个人方面因素中,一个人的个性心理因素起着首要的作用。美国学者斯坦利·C·帕洛格将不同的个性心理特点划分为五种不同的心理类型,即:自我中心型、近自我中心型、中间型、近多中心型和多中心型。 10.旅游者划分为三种类型,即:消遣型旅游者、差遣型旅游者、家庭及个人事务型旅游者。 二.单项选择题 1.全面认识影响旅游的主客观因素,对于发展旅游业特别是旅游业的 C 工作有一定实际意义。 A.产品定位 B.价格制定 C.市场营销 D.销售渠道 2.到一个国家做短期访问至少逗留24个小时的游客是 A 。

旅游概论第二章教案 Word 文档

第二章旅游简史 第一节世界旅游简史 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世界旅游、旅游业不同历史阶段的特征。掌握现代旅游和旅游业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 2、能力目标,使学生养成正确分析问题、看待历史的能力。 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精神,促使其树立自信心。教材分析: 1、重点,掌握现代旅游和旅游业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 2、难点,对旅游业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的理解。 3、关键,了解并掌握世界旅游的发展历史。 教学方法: 1、教法分析,讲授法、案例分析法 2、讨论学习法, 课时计划:2个学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我们学习了《旅游概论》第一章以后,对旅游专业产生了一定的学习兴趣,同时又存在了一些疑问,让我们试着一起来解决这些疑问吧。 让学生对其分析,并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1、为什么旅行社(导游)是“不可替代”的? 2、你认为是什么力量推动,使古代奥运会流传至今,发扬光大? 3、你能回答这两个疑问吗? 旅游从旅行中孕育,又从旅行中分离是经过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的。由于在上一章我们已经对旅游的产生作了分析,这里仅就旅游的发展过程作一概括论述,借以了解旅游的历史传统,揭示旅游、旅游业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特征,以扩大对旅游的历史视野,加深对现代旅游的认识。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世界旅游历史的发展。 一、古代旅行和旅游的发展及其特征 (一)发展: 1、公元前3000年腓尼基人 2、公元前八世纪希腊、罗马 3、公元前六世纪中叶波斯帝国 4、公元7-8世纪阿拉伯帝国 5、公元10-11世纪西欧城市 (二)特征: 1、古代的旅行、旅游动机更多地与物质功利、宗教以及政治目的 相联系,因而,古代旅行、旅游往往与通商贸易、宗教旅行以及奴隶主、封建帝王的巡游活动相结合。 2、以欧洲人为代表的探险、考察旅行相对发达,但具有物质占有 和殖民文化倾向。

《中职旅游概论》说课稿

说课目录 1.说教材:脉络体系、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2.说学情:学生所学专业、学生特点 3.说教法学法:教学方法、学法、教学手段 4.说教学过程:教学环节、突破重难点、教学活动设计、创新点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邵世刚老师主编的《旅游概论》第一章旅游概述里面的第一节内容旅游的产生、定义及内容。我的说课内容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即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 一、说教材 教材所处的地位(教材内容的脉络体系) 1、基础 《旅游概论》课程是旅游专业的基础必修课,也是学生了解旅游的入门课程。它以旅游活动的内容和构成要素为主线,研究旅游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其影响。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广,应用性强,强调基础概念,对于旅游专业学生掌握本学科的结构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前位性 一般情况下,旅游学概论总是作为其它专业课的前位课程,也是中职学生课程中一定会接触到的课程,这对于学生有效把握与后续课程的关联与衔接,将起到重要作用。本次说课选取第一章第一节知识,旨在让学生了解旅游的发展产生历程,为后面学习旅游的相关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把课程目标具体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旅游从迁徙、旅行到旅游的产生过程 理解商人与旅游产生的关系

掌握旅游的定义和内容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旅游的产生过程,掌握旅游的含义,为后面的知识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协调、配合能力;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旅游学科的热爱。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旅游的定义。 旅游源自旅行(旅行观念产生的基础和条件)。 2、难点: 旅行、游览、旅游的联系与区别。 二、说学情 学生所学专业: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中的航空和铁乘方向,将来她们所从事的行业要求学生们掌握一定的旅游相关知识和基本素养,这也决定了旅游相关知识对同学们的重要性。 学生特点:全班学生女生居多,且学习基础都相对较差,学习积极性不高,这就要求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尽量使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注重课堂的生动性。 三、说教法学法 教学方法: (1)讲授法 教师讲授相关知识点,让学生在短时间内了解相应的知识,学生容易接受和掌握。 (2)课堂讨论法 课堂讨论主要是给出一个主题,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然后每组学生派代表

旅游学概论课后答案以及名称解释(李天元版)

绪论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旅游学--就是研究旅游者及其旅游活动、旅游业及其开发和经营活动、以及旅游供求双方活动的开展对旅游接待地区的社会、经济和环境之影响的科学。 第一章答案 一、名词解释 1、驿站--是历代政府沿陆路和水路所设立的馆舍机构,其目的在于传送官方文书和国家物资,以及招待公务往来人员,供给宿舍、车马、船桥、人夫、米粮及饲料等等。 2、士人漫游--是指以当时一些名士骚客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出于逃避和排忧的目的而外出四处游历的旅行活动。 3、现代旅游--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迅速普及世界各地的社会化旅游活动。 四、简答题 1、为什么说人类的迁移活动不属于旅游活动 (1)在原始社会的前期,人类主要使用天然或打制的石块等简陋的生产工具,生产工具的落后和生产力的低下,人类的生存无时不处在饥饿和自然灾难侵袭的威胁之中。 (2)到了新石器时代,随着生产工具的改进,生产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也未能有效的改变当时人类社会生产的落后面貌。几乎没有什么多余的剩余物。 (3)人类也曾有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的迁移活动,但这些活动都是由于某些自然因素或特定人为因素的威胁而被迫进行的,并且都是出于求生存的需要。 2、人类最初的旅行活动是如何产生的 (1)新石器时代,金属工具开始问世。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进步,使生产效率得以提高,劳动剩余物也因此而增多。 (2)到了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二次社会大分工,随着分工的扩大,产品交换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交换的范围和数量都得以扩大,特别是手工业产品的生产目的就是为了交换。 (3)随着产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奴隶社会形成时期,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开始出现了专门从事易货贸易的商人阶级。需要到其他地区去交换自己的产品或货品。便产生了旅行经商或外出交换产品的需要。 3、近代以前的旅行发展有哪些特点

第四章旅游资源调查

焦作师专教案纸

焦作师专教案纸

( 一) 旅游资源环境调查 1、自然环境调查 (1)调查区概况:包括调查区名称、所在行政归属与区划、范围和面积、中心位置与依托城市等。 (2)地质地貌要素:岩石、地层、地质构造地形、地貌是形成自然景观的物质基础。调查记载调查区岩石、地层、地质构造、地形地貌的分布特征、发育规律和活动强度,对调查范围的总体地质地貌特征有一全面概括了解。 (3)水体要素:调查区冰川、河流、湖泊、瀑布、涌泉、海洋等在地质地貌、气候、植被等因素配合下,可以形成不同类型的水体景观,构成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调查包括:地表水与地下水的类型和分布,季节性水量变化规律和特征,可供开采的水资源,已发生和可能发生的水灾害及其对旅游资源的不利影响等。 (4)气象气候要素:气象气候条件对自然景观的形成和破坏都不能不产生影响。作为气象和气候本身与其它自然地理要素配合可形成具有特色的吸引物,也能产生具有观赏价值的旅游景观,但恶劣的气象气候环境可能导致对景观的破坏,成为旅游的阻障。调查包括:调查区的年降雨量及其分布,气温、光照、湿度及其变化,大气成分及其污染情况,气候类型、特色及其变化规律等。 (5)动植物要素:调查区内的植物群落和动物种群,与自然或人文旅游资源组合,可以形成独具吸引力的重要旅游资源。调查内容包括:调查区总体的动物和植物原特征与分布,具有观赏价值的动物和植物的类型和数量,特定生存环境下存在的珍稀动物和稀罕植物,调查其分布数量、生长特性和活动规律,并兼顾了解可供游人观赏的客观条件和防护措施等等。 2、人文环境调查 (1)历史沿革:主要了解调查区的发展历史。包括建制的形成,行政

旅游概论教案(第一章第二章)

旅游概论 教 案 系别:商旅系年别: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班级: 2015级旅游管理高职班 2015级酒店管理高职班姓名:

课程表 一二三四五1-2 3-4 o 5-6 7-8 9-10 教材:《旅游学概论》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洪帅主编 2010年6月第1版 2014年6月第3次印刷 ISBN:978-7-313-06178-2/F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校历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备 注 一 8月24 25 26 27 28 29 30 1.2015年8月27日教 职工上班。 2.2015年8月29日、8月30日新、老生报到, 8月31日老生正式上课,新生军训。 3.第二十周为考试周。 4.节假日安排按照学院通知执行。 二 31 9月1 2 3 4 5 6 三 7 8 9 10 11 12 13 四 14 15 16 17 18 19 20 五 21 22 23 24 25 26 27 六 28 29 30 10月1 2 3 4 七 5 6 7 8 9 10 11 八 12 13 14 15 16 17 18 九 19 20 21 22 23 24 25 十 26 27 28 29 30 31 11月1 十一 2 3 4 5 6 7 8 十二 9 10 11 12 13 14 15 十三 16 17 18 19 20 21 22 十四 23 24 25 26 27 28 29 十五 30 12月1 2 3 4 5 6 十六 7 8 9 10 11 12 13 十七 14 15 16 17 18 19 20 十八 21 22 23 24 25 26 27 十九 28 29 30 31 1月1 2 3 二十 4 5 6 7 8 9 10 星 期 日 周

《中国旅游地理》【1191】20秋西南大学第四章 中国人文旅游资源

一、 单项选择题 1. 阿房宫、唐长安、宋汴梁、清圆明园等都是因为()因素而遭受的破坏。 现实需求与保护的矛盾 旅游发展所造成的破坏 自然因素影响 战争和政策失误的影响 2. 颐和园是以下哪种园林的典型代表呢?() 私家园林 皇家园林 宗教园林 民族园林 3. 安徽黟县西递、宏村,江苏周庄属于以下()旅游资源。 民族建筑 特色村镇 城市旅游

人造景观 4. 皇家园林、私家园林皆盛发展的时期是园林发展的哪个时期()。 发轫期 奠基期 转变期 鼎盛期 二、 判断题 5. 江西龙虎山湖北武当山都是重要的道教圣地。 对 错 6. 风景名胜、文物古迹、主题公园是旅游资源。 对 错 7. 长城作为全世界闻名的旅游资源,最初是始于军事作用的。 对 错 8. 敦煌莫高窟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对 错 9. 藏族有“望果节”也是重要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

对 错 10. 四川成都的杜甫草堂、乐山的“三苏祠”,浙江绍兴的鲁迅故居都是今天重要的旅游资源。 对 错 11. 工业旅游需特别注重旅游者的安全与生产的安全,对旅游者的参与活动必须做出必要的限制 对 错 12. 通常认为人造旅游景观最早起源于现代西方。 对 错 13. 宫廷礼制建筑如皇城、宫城、庙坛,在改朝换代后,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 对 错 14. 水也称为人文资源的重要组成要素,在某些人文资源中要常常利用水来装饰,如园林。 对 错 15. 民族园林是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与宗教气氛的园林。 对 错

16. 洛阳龙门石窟是我国佛教的典型建筑。 对 错 17. 城市是旅游客源地,但不是旅游接待地。 对 错 18. 祈年殿、圜丘处处体现“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对 错 19.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 对 错 20. 天坛是重要的礼制建筑典范。 对 错

旅游概论第二章教案

教案首页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复习导入】 针对前节课的学习中暴露出的问题,设置案例,请学生讨论分析,进而巩固学习知识,由此导入新课 【告知目的】 能力目标: 1.熟悉散客导游在导游服务中的八个程序 2.掌握散客导游在导游服务中应做的工作 3.掌握散客导游在导游服务中的服务质量标准 知识目标:理解散客导游相关知识 【课程新授】 7.2 导游服务规范(二)——散客导游服务规范(二) 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讨论,归纳出散客导游人员八大服务程序及其具体工作 一、接站服务 (一)服务准备 1.认真阅读接待计划(即《旅游委托书》) 2.做好出发前的准备 3.联系交通工具 (二)接站服务 1.提前到港等候 2.迎接游客 (1)导游人员和司机应站在不同的出口迎接游客。 (2)如果没有接到应接的游客,导游人员应该: ①询问机场或车站工作人员。 ②在尽可能的范围内寻找至少20分钟。 ③与散客下榻饭店联系。 ④若确实找不到应接的散客,与计调人员联系并告知情况。 ⑤当确定迎接无望时,须经计调部或散客部同意后方可离开。 ⑥回到市区后,应前往散客下榻的饭店。如果敞客已入住饭店,应主动与其联系,

并表示歉意。 (三)沿途导游服务 与团队导游服务不同的是,对散客,沿途导游服务应采取对话的形式进行。 (四)入住饭店服务 1.帮助办理入住手续 注意:要记住散客的房号,并督促行李进户。 2.确认日程安排 注意:散客确认日程后,应让其签字书面确认。 3.确认机票 注意:导游人员帮助确认机票后,应向散客部或计调部报告确认后的航班号和离港时间。 4.推销旅游服务项目 (五)后续工作 应及时将同接待计划有出入的信息及散客的特殊要求反馈给散客部或计调部。 二、导游服务 (一)出发前的准备 1.做好物质准备。如携带游览券、导游小旗、宣传材料、游览图册、导游证、胸卡、名片等。 2.与司机联系集合的时间、地点,督促司机做好有关的准备工作。 3.应提前15分钟抵达集合地点,引导游客上车。 (二)沿途导游服务 散客的沿途导游服务与旅游团队大同小异。 (三)现场导游讲解 1.如果是单个游客,导游人员可采用对话或问答形式进行讲解。 2.如果是散客小包价旅游团,导游人员应陪同旅游团,边游览边讲解 时回答旅游者的提问。 案例5:地陪王小姐在陪同一对老年夫妇游览故宫时工作认真负责,在两个半小时内向游客详细讲解了午门,三大殿、乾清宫和珍宝馆。老人提出了一些有关故宫的问题,王小姐说:“时间很紧,现在先游览,回饭店后我一定详细回答

第四章旅游资源 复习题及答案

第四章旅游资源 章首案例答案要点 所谓“黑色旅游”现象,也称得是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世界发生了重大的自然灾害和恶性社会事件,无疑是人类社会的不幸,这种不幸既然已经发生,是不可逆转的。我们应当将坏事变成好事。从人性道德原则出发,安慰同情、处理事件。抚慰生者。将其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保护起来,适当的利用,来作为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从而吸引人们注意、警示、反省、借鉴、预防、传承……提升人类的价值道德观,人生社会观、国家民族观,是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旅游资源?它具有哪些特征? (1)旅游资源是资源的一种.所谓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①旅游资源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拥有的具有特殊意义的事物和因素。 ②旅游资源要对旅游者形成一定的特殊的吸引力。 ③旅游资源既要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还要有一定的可开发性。 ④经济效益是旅游业发展的主要目标。 (2)旅游资源的主要特征表现出为: ①旅游资源具有广阔性和地域性, ②旅游资源具有审美性与文化性, ③旅游资源具有变化性与时令性,永续性、 ④旅游资源具有独特性与不可再生性, ⑤旅游资源具有综合性与创新性。

2.如何对旅游资源进行分类? (1)旅游资源的分类原则及依据: ①旅游资源的分类原则:排他性原则、系统性原则、操作性原则; ②分类依据:一是旅游资源的景观属性、二是旅游资源的特性、三是旅游资源的差异性和相似性; (1)旅游资源的分类方法: ①按性质、状态、功能分类;分为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与气象景观、遗址与遗迹、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动。 ②按旅游资源的景观组合分类:分为自然景观旅游资源、历史遗产景观旅游资源、现代人文景观旅游资源、社会风情景观旅游资源。 3.如何进行旅游资源调查? (1)调查要求:要按照标准规定的内容与方法进行调查;保证成果质量,做到内容简洁和量化;充分利用旅游资源的各种资料和成果完成统计、填表和编写调查文件.编写调查报告等工作;调查分为区域旅游资源综合调查和专门目的的旅游资源调查。 (2)旅游资源的调查分类: ①旅游资源的专门调查:调查研究的性质、目的及其适用范围;调查准备;调查方法;综合分析;对旅游资源专门调查报告进行论证; ②区域旅游资源综合调查:调查研究的性质、目的及其适用范围;调查准备;实地调查;填写旅游资源单位调查表;填绘旅游资源调查实际资料图。 4.旅游资源的开发应遵循哪些原则?如何做到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的辨证统一? 旅游资源的开发应遵循保护型原则,特色性原则,经济性原则,有效性原则。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是相辅相成的,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矛盾体,不能完全将二者割裂开。旅游资源自由保护好了才具有开发利用的价值,而开发利用又能推动和

旅游学概论课后思考题答案

旅游学概论第三版课后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旅游活动的历史发展 1、人类早期的迁移活动是否属于现今意义上的旅游活动范畴?为什么? 答:有关史料显示,原始社会早期,人类却是有从一个地方迁移到另一个地方生活的迁移活动,但我们必须看到,首先,所有这些迁移活动都是迫于自然因素或某些人为因素的威胁而发生,因而具有被迫性的特点;其次,所有这些迁移活动的发生都是出于谋求生存需要,因而具有求生性的特点。对此我们不难理解,这类迫于生存需要而远走他乡的迁移活动,充其量属于逃荒、避难或移民活动,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自愿旅行。 2、人类最初的旅游活动需要是如何产生的? 人类最初的旅行外出远远不是消遣或度假活动,而是人们出于现实主义的商贸目的,出于扩大对其他地区的了解与接触的需要,而自发产生的一种经济活动。正如世界旅游组织在其有关研究报告中曾经指出的那样,“在最初的年代中,主要是商人开创了旅行的通路。 3近代以前的旅行发展有哪些基本特点? ⑴旅行活动的发展与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有着直接的关系。 ⑵商贸旅行在旅游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 ⑶参加者多为统治阶级极其附庸阶层。 4、试分析产业革命对近代旅游发展的影响。 ⑴生活环境的变化 产业革命的成功加速了城市化进程,从而使很多人的生活地点转移到工业城市。城市生活和城市环境带来的身心压力,促使人们产生了适时回归自然地追求。生活地点的变化对产业革命之后的旅游活动的规模扩大是一重要的刺激因素。 ⑵工作性质的变化 农业劳动开始为枯燥、重复的单一性机器大工业劳动所取代。工作性质的这一变化势必会促使劳动者强烈要求休假,以获得喘息和休整的机会。 ⑶阶级关系的变化 使得经济上有条件外出旅游消遣的人数有了明显的增加。 ⑷蒸汽技术在交通领域中的应用使得大规模的人员流动成为可能。 5、铁路运输的出现为何会刺激人们的旅游需求? 答:(1)费用低(2)速度快(3)运力大(4)通达范围广 6、为什么人们普遍将托马斯库克视为旅游业的先驱? 答:⑴公众性:这次活动具有广泛的公众性,参加者来自各行各业,这些人为参加这次活动而聚合在一起,活动结束后便四散而去,彼此不再有任何的联系。这与现代旅行社组织的旅行团的情况基本相同。 ⑵规模大:这次团体旅游活动的参加者人数多达570人,其规模之众不仅在当时是绝对空前而且在此后的世界上也不多见。 ⑶全程陪同:托马斯库克本人不仅发起、筹备和组织这一活动,而且从始至终随团照顾。这一点是现代旅行社托马斯库克的最早体现。 7、分析二战后来也活动迅速发展的原因。认识这些原因的意义何在? ⑴世界人口的增加意义:成为战后旅游需求规模迅速增长的客观基础。 ⑵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人均收入的增加意义:对旅游活动的迅速恢复和普及起到了极其重要的刺激作用。

旅游学概论 讲稿 第三章旅游者 第三

第三节旅游者类型及需求特点 一、旅游者类型划分 按照不同的标准,旅游者有不同的分类 一常见的分类方法有以下几种: 1.按年龄划分:少年(6~16岁)、青年旅游者(16~40)、中年旅游者(40~60)、老年旅游者(60岁以上)。据调查,中青年旅游者在旅游者总数的50%以上。 2.按性别划分:男性旅游者、女性旅游者 根据调查,男性旅游者出行的概率要大于女性。中国男性旅游者可占整个国内旅游者总数的70%。 3.按收入划分:豪华型、大众型、经济型 4.按职业划分:商人、学生、公司员工。 5.按照旅游目的划分:可分为观光型旅游者、娱乐消遣型旅游者、公务型(差旅型)旅游者、家庭及个人事务型旅游者、宗教朝圣型旅游者、购物型旅游者。 6.按照地理范围划分:可分为国际旅游者、国内旅游者、洲际旅游者、环球旅游者; 7.按照组织形式划分:可分为团体旅游者、散客旅游者; 8.按照计价方式划分:可分为全包价旅游者、半包价旅游者、非包价旅游者; 9.按照费用来源划分:可分为自费旅游者、公费旅游者、社会旅游者、奖励旅游者; 10.按照旅游交通方式划分:可分为航空旅游者、铁路旅游者、公路旅游者、水上旅游者、徒步旅游者;

11.按照旅行距离划分:可分为短程旅游者、远程旅游者; 12.按照旅游活动内容划分:可分为文化旅游者、人文旅游者、观光旅游者、访古旅游者、会议旅游者、疗养旅游者以及形形色色的专项旅游者等。 13.按受教育程度划分,可将旅游者划分为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硕士、博士学历的旅游者。 一般来说,学历越高,旅游者出行的概率越大。二、旅游者消费的特点 (一)观光型旅游者 其消费特点主要有: 1.历史最悠久,最普遍的类型 该类型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常见、最为普及、最基本的旅游者类型,无论是什么样的文化程度、生活阅历和价值取向,几乎所有的旅游者都不会排斥这种旅游活动。 2.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上自由度较大 旅游者在选择目的地时,既要看旅游景点的知名度和吸引力的大小,又要看旅游产品的质量,同时还要考虑旅游活动中的安全因素。 3.对产品价格较为敏感,在旅游活动过程中的花费不大。 这是由于观光旅游者大多数是自费旅游,一般来说,对价格比较敏感,如果旅游目的地或旅游交通提高价格,旅游者会选择其他的旅游目的地或者改乘其他交通工具。 4.旅游范围则以热点城市为主 旅游者喜欢知名度较高的旅游热点城市和地区。 5.以观赏、游览为主,缺乏参与性

旅游概论教案——第六章

教案设计 课题第六章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第一节生态旅游 授课班级授课时间使用教材《旅游概论》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生态旅游资源。掌握生态旅游的概念和特点。能力目标培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培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教材分析重点掌握生态旅游的概念和特点。 难点对生态旅游的理解。 关键了解并掌握生态旅游的概念和特点。 教学方法 教法分析讲授法、案例分析法 学法分析小组讨论法 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45分钟)教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教学分析教学内容教师调控 学生活动 时间 分配 导入新课 学生在讨论 中思考相关 的学习内容 通过案例导 入,形象地开 展所学课程同学们,你们在过去的旅游过程中有没有发 现景区的问题呢?晓东是个细心的同学,他 把自己在旅游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写信给当 地政府,你如何评价晓东的做法呢? 根据教材的导入案例,让学生对其分析,并 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1、晓东有必要写这封电子邮件吗?为什 么? 2、怎么样写,阅信人会更容易接受? 3、晓东说的这个地方的旅游业滑坡的症结 在哪里? 4、“发展”和“环保”,哪方面须优先? 分析教材 中的导入 案例,根 据问题让 学生以小 组的形式 展开讨 论,同时 教师启 发,学生 认真思考 问题,积 极回答 5'

教学过程教学分析教学内容教师调控 学生活动 时间 分配 新授对学生思考 能力的考核 同时看看学 生对生态旅 游的认识 使学生的注 意力跟着老 师共同进入 课堂 狭义和广义 两个方面解 释生态旅游 的概念 在探讨中加 强学生对学 习内容的理 解 生态旅游以期对旅游资源破坏程度轻、 对环境影响小而为广大旅游界人士所著中, 为广大旅游者所追求,目前已成为世界旅游 发展的潮流。无论是从旅游资源保护角度出 发,还是从顺应世界旅游业发展趋势来看, 发展生态旅游都将成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 保证。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生态旅游的概 念和特点。 一、生态旅游的概念和特点 (一)生态旅游的概念 狭义:是指具有较高文化素养、对生态学知 识有强烈兴趣或较多的了解的人们,到偏 僻、人迹罕至的生态环境中进行探险或考察 的专项旅游。 广义:是指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游览、观赏、 休闲、度假,在此过程中愉悦身心、增加生 态及相关知识。 (二)生态旅游的特点 1、天然性。 2、保护性。 3、知识性。 4、高层次性。 5、参与性。 那么,学习了生态旅游的概念和特点, 我们还需要对生态旅游了解些什么呢? 二、对生态旅游的认识 (一)生态旅游发展的原因 1、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引起人类社会对环 境质量的普遍关注。 2、旅游需求的变化和旅游动机的转变。 3、传统旅游呈现的弊端促使人们寻求新的 旅游方式。 (二)生态旅游的原则 1、少而精原则。 2、保护原则。 3、严格管理原则。 4、“双赢”原则。 教师讲解 课件展示 学生区分 教师讲解 课件展示 10' 5' 10' 教学过程教学分析教学内容教师调控时间

旅游规划与开发马勇习题与答案单元测试第四章旅游资源的分类体系与评价

第四章旅游资源的分类体系与评价 一、名词解释20′ 1、旅游资源 2、“三三六”评价法 3、价值工程法 4、一般体验性评价 二、判断题15′ 1、旅游资源具有可变性,原来不是旅游资源的可以慢慢变成旅游资源。 2、旅游资源评价的结果只有专家才能做出,一般旅游者无法对其进行评价。 3、旅游资源分布密度越高越好。 4、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好坏对于旅游资源的评价结果具有重要的影响意义。 5、某些旅游资源的季节性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来加以弥补。 三、简答题20′ 1、旅游资源的分类方法 2、旅游资源评价的内容 3、旅游资源调查的方法 4、旅游资源调查的程序 四、资料分析题15′ 资源定量评价 O总目标层. C评价综合层 F评价工程层 S评价因子层

结合上图说明该类旅游资源的评价方法。 五、论述题30′ 1、评述旅游资源的美感质量评价方法 2、如何评价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经过开发可对旅游者产生旅游吸引力,并能为旅游业所利用以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有形及无形要素。 2、该方法是由北京师范大学的卢云亭提出。所谓“三三六”即“三大价值”、“三大效益”、“六大条件”。三大价值指旅游资源的历史文化价值、艺术欣赏价值(美学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 3、价值工程法是指将价值工程原理运用到旅游资源评价之中的一种方法,所谓的价值工程是20世纪40年代兴起的一种现代管理方法,该方法的核心在于分析系统的功能,着眼点侧重于旅游资源的功能属性。 4、一般体验性评价是通过统计大量的旅游者或旅游专家有关旅游资源优劣排序的问卷调查,或统计旅游地或旅游资源在报刊、旅游指南、旅游书籍上出现的频率,从而确定一个国家或地区最佳旅游资源的排序加以综合而成,其结果能够表明旅游资源的整体质量和大众知晓度。 二、判断题 √ × × √ √ 三、简答题 1、 (1)按基本属性分类 自然旅游资源 人文旅游资源 (2)按利用角度分类 可再生性旅游资源 不可再生性旅游资源 (3)按经营角度分类 有限的旅游资源 无限的旅游资源 (4)按吸引力级别分类

第二章--旅游的产生与发展--旅游学概论教案

第二章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讲授内容: 第一节世界旅游历史发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能了解人类旅游活动的发展过程,认识人类旅游活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这一最基本的旅游活动发展规律,掌握旅游发展的各种形式、现代旅游发展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入式教学,采用多媒体技术,以启发和互动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并跟着教师的思路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主动参与学习思考,通过鼓励式教学使学生喜欢上所教的内容。 教学重点: 1、旅游发展的各种形式 2、产业革命对近代旅游的影响 3、托马斯·库克被尊为旅游业先驱的原因 4、现代旅游的特点 教学难点: 1、旅游活动的产生 2、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课堂启发、互动教学法、多媒体教学 学时分配:2学时 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1、建议教材 郭胜,旅游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7 2、教学参考书 田言付朱沁夫,旅游学概论,南开大学出版社; 《旅游学刊》; 国家旅游局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a35340899.html, 教学过程: 第一节世界旅游历史发展

第一部分:导入新课 1、回顾旅游的含义 2、测试:判断下列活动哪些是旅游? 学生异地读书;农民异地打工;学者外地参加学术会议; 三峡大移民;海外华侨、港澳台同胞回大陆定居; 外籍教师来教育学院任教;留学生到外国留学 ………… 判断的标准:旅游的本质特征(主要目的是追求愉悦和美)和外部基本特征(异地性、暂时性)和国家相关的规定。 第二部分:讲授新课 从历史的眼光看,人类的旅游活动大致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阶段:古代旅游;近代旅游;现代旅游。古代旅游:限定在有闲阶层中,其特征是以游乐为主,规模较小。近代旅游:开始普及到中产阶层,它源自于人本主义意识和科学技术进步,并直接促成了现代旅游业的出现。现代旅游:社会大众共同参与。 一、古代旅行——国际旅游的萌芽 (一)原始社会末期——人类旅行的起源时期 旅游现象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对于旅游现象具体起源时间,有人认为起源于原始社会晚期,有些人则认为是在人类社会跨入文明阶段之后才产生的。 1、原始社会的迁徙活动 迁徙行为,是人们出于谋生的目的,或者出于自然原因(如气候、天灾等对生存环境的破坏),或者出于人为原因(如战争)的威胁而被迫离开定居地,在新的定居点定居下来,不再回到原来的定居点。如非洲原始人类向亚洲、欧洲的迁徙;亚洲东北部的爱斯基摩人、印第安人通过白令海峡向美洲大陆迁移,成为那里的原始居民。[提问]:古代人类不断地为生存而奔波的迁徙能不能算旅游活动?为什么? 迁徙与旅游不同,迁徙的目的是为求生存而不是消遣游玩,是离开原来居住地而不是暂时的。 2、人类旅行的产生 旅行,是人们出于迁徙以外的任何目的,可以是经商、学习,也可以是旅游,离开自己的常住地到异地作短暂停留并按原计划返回的行为。 旅行与迁徙的区别:(1)目的不同;(2)离开后一般还要返回原来住地。 旅行与旅游的区别:(1)目的不同。(2)离开时间不同。(3)内容不同。

旅游学概论知识点总结

旅游学知识点识记 第一章?旅游发展的历史沿革 一、产业革命对旅游的影响 1、加速了城市化的发展 2改变了很多人的工作性质 3阶级关系的新变化 4技术的进步 二、托马斯?库克与旅游的发展 (一)1841年的活动 1. 参加者的公众性 2. 组织工作的严密性 3. 团队规模前所未有 4. 这次活动为托马斯?库克旅行社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和提供了经验(二)1845年的活动 1. 目的:纯商业盈利行为 2. 出行时间:改变了之前的当日往返一日游,进行了历时一周的过夜旅游 3. 旅游前做了大量的筹备安排工作 4. 组织编写《利物浦之行手册》,据信是世界上第一本这类体裁的旅游指南 5. 托马斯?库克不仅亲自担任该旅行团的陪同和导游,还聘雇地方导游,这是旅行社聘用地导的最早先例

第二章?关于旅游活动的基本认识 一、名词解释 1、旅游:是人们出于移民和就业任职以外的其他原因离开自己的常住地,前往异国他乡的旅行和逗留活动所引起的各种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2、旅游活动:一个人到其(生活和工作的)惯常环境以外的某地去旅行、在该地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活动,其出行的主要目的不是去该地从事就业性活动。 3、国旅游:指一个国家的居民离开自己的常住地或惯常环境,到本国境的其他地方开展的旅游活动 4、境旅游:发生在本国境的旅游活动,其涵包括本国居民的国旅游活动和海外来访入境旅游活动。 5、国民旅游:指参加者为本国居民的旅游活动,其涵包括本国居民的国旅游和出境旅游活动 6、国际旅游:指一个国家的居民跨越国界,到其他国家和地区开展的旅游活动。 7、出境旅游:本国居民跨越国境到其他国家或地区去旅游。 8、入境旅游:其他国家的居民前来某国或地区旅游。 9、大众旅游: (1)旅游活动的大众化,即旅游活动参加者人员围已经扩展到普通的劳动大众,旅游和度假已经发展成为普通大众享有的权利。 旅游活动开展形式中的大众型模式

旅游概论第一章教案

第一章旅游概论 第一节旅游的产生第二节旅游的概念 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旅游产生的过程。掌握旅游的定义。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精神,促使其树立自信心。教材分析:重点:掌握旅游的定义。 难点:对旅游的定义的理解。 关键:了解并掌握旅游的概念。 教学方法:教法分析:讲授法、情景教学法 学法分析:讨论学习法 课时计划:二个课时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同学们告别了中学学习,选择了热爱的旅游专业,那么,同学们对专业知识有多少了解呢? 1、学生在讨论中思考相关的学习内容 一、旅行导源于迁徙活动 “迁徙”就是人类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的迁移活动;受自然因素和战争的威胁而被迫进行的。 旅行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具有明确目的的一种自由活动 二者的关系: 相同点:“迁徙”和“旅行”具有共同的外部特征——空间移动。 不同点:迁徙:自然行为 旅行:自由行为 二、旅游在旅行的发展中孕育和分离 提问:具有现代意义的旅行和旅游活动产生的条件是什么呢? 1、旅行观念产生的基础和条件 人类的剩余劳动产品已逐渐转化成商品,标志着商业到了应运而生的历史阶段,这就是人类旅行观念产生的社会基础和条件,并促使有自觉目的的意识的旅行活动的萌芽。 2、商人开创了旅行的先河

3、经商旅行孕育着旅游的因子 4、“享乐旅行”的出现标志着旅游的诞生 享乐旅行:是指出自消遣娱乐和享受人生价值的需要而进行的非功利性的旅行活动。 三、旅游产生的条件 1、人类意识的发展 2、精神需求的提高 3、经济条件的成熟 四、旅游的定义 1、概念的各种提法: (1)外国旅游界的定义,见教材p5-6页 (2)中国旅游界的定义,见教材p6-7页 (3)旅游定义包含的内容 ①旅游的异地性 ②旅游的时间性 ③旅游活动是经济、文化现象和社会因素相结合的产物 ④旅游的综合性 2、旅游的定义 提问: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认识,给旅游下个定义。 旅游是在社会条件许可的前提下,人们为寻求精神上的愉快感受而进行的以游览娱乐为主要目的,在异地的非定居性旅行和暂时停留所进行的物质和精神活动的总和。 3、旅游活动的三大因素 (1)旅游主体:指具有各种欲望和动机的旅游者。 (2)旅游客体:即旅游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等。 (3)旅游媒体:包括旅行社、旅游交通、饭店、景区、商店等 五、旅游与旅行、游览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1、游览:是一种“边走边看”,即具有“步移景异”功能和动与静相结合的活动形式。 2、旅行:是指人们在空间上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行进过程,它的目的广泛。 3、旅游:是一种排除功利目的的旅行和游览相结合,以获得精神愉快感受的消遣性、娱乐性的社会活动。 六、旅游的内容 请同学们根据晓东和妈妈的这次长白山之旅,总结出旅游的内容。 旅游活动的六大内容: 食、住、行、游、娱、购

《旅游概论》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旅游概论》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篇一:旅游概论教学计划1 新学期开始了,根据学校的要求,以便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特别制定本学期的《旅游概论》教学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旅游概论教学大纲》为依据,认真组织教学,努力体现课程标准的精神。 二、基本情况 本期任教的班是新生班,共有学生34人,有一定的学习积极性,能按时完成作业,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学生缺乏旅游专业意识,并对本专业缺乏了解,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差。 三、教材分析 《旅游概论》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是国家教育部指定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之一。它主要研究旅游学理论的结构框架,以及旅游管理各专业课在学科中地位。着重介绍我国发展旅游的方针和政策,从而使学生对旅游现象和旅游学科有一个概括而全面的认识。 四、教学措施

首先,我会注意教学内容的开放性。使本课程由单一转向综合,由封闭转向开放,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加深了对本课程的理解,从而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 其次,我会注意教学方法和方式的互动性。要把过去教师主动,并填鸭式的师生模式转变成为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学习的共同体。 第三,我会增加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在课堂上,会多多利用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使学生从单一枯燥的学习中解放出来,以增强了本课程的吸引力。同时我会设计出多种学生活动,让学生在读、写、说、画、做等过程中掌握课堂知识,是课堂教学变得有声有色。 最后,我会注重对学生的综合评价,改变以往单一的以学习成绩作为学生评价的标准,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与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篇二:20XX年旅游概论教学计划根据学校的要求,便于正常的组织教学,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制定《旅游概论》教学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旅游概论教学大纲》为依据,认真组织教学,努力体现课程标准的精神。 二、基本情况 本期任教的班共有学生29人,学生有一定的学习积极性,能按时完成作业,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