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经典的魅力

文学经典的魅力
文学经典的魅力

文学经典的魅力

谈及此题,首先不得不做的一件事就是澄清一下:何谓“文学经典”。

“经典”一词在词典上的解释是: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在我看来,真正的文学经典是需要历史来沉淀的。只有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岁月的磨砺的文学著作,才堪称经典(当然,这么说并不意味着所有流传千古的书籍文章都可称为经典。欲成经典,不仅要流传千古,更应流芳千古)。不仅如此,真正意义上的文学经典,应该能让静下心来品读它的读者从它那里得到一些心灵慰藉,最好能与之产生共鸣。

何子曾经曰过:“中华文化是一种早熟的文化。五千多年来人类的精神世界其实没有发生多大改变,几千年前的古人对于许多事物的认知水平与我们现在并无多大差异,这也是我们现在读古人的文章,仍能与之产生共鸣的原因之一。”

读《论语》、《左传》、《战国策》,孔孟的智慧、郑伯克、苏秦、触龙的计谋影响着我们的认知,让我们了解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古人遗留下来的智慧我们至今沿用。所以,何须费大功夫跑到书店里去,面对琳琅满目内容却千篇一律的《交际宝典》、《职场赢家》因不知选哪一本犯愁?只要回家翻翻经典名著,便可以从源头学起。这便是文学经典的魅力之一:教你大智慧。

曾经的我们,谈及司马迁,第一个想到的不是他留给后人的中华文化的瑰宝《史记》,竟是他受过宫刑这一屈辱史实。还好

有了马宝的存在,让我们在用心领悟了《报任安书》后,对于司马迁有了一个正确客观的认识,再谈及司马迁,心中油然升起的是无尽的崇敬。“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这句话用在司马迁这里再合适不过了。《报任安书》字里行间都弥散着作者浓浓的愁绪和屈辱。然而司马迁终于能名垂千古,正是因为宫刑令其历史观大变:他意识到了帝王的局限性和残暴,认识到草根英雄的悲剧性,也终于悟出:草根英雄才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因此,他才选择了在屈辱中苟活,他要通过发愤著书,为历史正名——“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司马迁的生死观甚至高过了《史记》中许多人的生死观:因为他超越了生死,在黑暗的深渊仍有向往光明的勇气!这是比死亡更痛苦的伟大!司马迁的悲哀痛苦但苟活实乃中华民族之大幸事,因这成就了中华民族的伟大!从文学经典《报任安书》中,我们认识了司马迁;从司马迁身上,我们真正领略了何为正气,懂得了怎样以一身凛然正气做一个大写的人,立足于乾坤之间!正所谓“天地苍茫一根骨”啊!文学经典的魅力之二就在于:它教会人们从伟人的身上学到,如何在有限的生命中尽可能多的发挥自己的生命意义。

短短一篇《变色龙》,就让奥楚蔑洛夫这个趋炎附势的经典形象深深扎根在我们心里,同时引导我们看清了当时苏联阴暗社会的本质;姊妹作品《项链》和《珠宝》的比较,让我们在坚定地追求人性中的真善美的同时,意识到当时法国上层社会的残酷与黑暗。面对这些真实而又经典的社会环境,我们又怎能不去思考:

身处于这个同样不太纯洁的社会中,我们作为普通人,应以怎样的方式立足呢?当我们思考的结果与作者想要赞扬的思想品质产生了共鸣之时,文学经典的第三大魅力也与就应运而生:它折射了一个时代的黑暗,引发读者对当今的社会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自己参透处世之道。

以上文学经典的三大魅力,对于任何时期的读者,都是意义深远的。

然而,令我扼腕叹息的是,如今,“经典”一词已经被用得泛滥了。它不合时宜地充斥着这个喧嚣浮躁、物欲横流的社会。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经典”沦为了商家用来吸引消费者眼球的噱头。经典的失落,本身也就意味着价值理性和深度模式的渐趋消解。

我不禁想起了前段时间网上炒得很火的《Q版语文》。诚然,无厘头是当今社会的诸多潮流之一,但当恶搞愈演愈烈,蔓延到楷模、经典、英雄的身上,甚至侵袭着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时候,我们绝不能冷漠视之,应该旗帜鲜明地反对网上"恶搞"红色经典,反对"恶搞"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从而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的社会环境。这是其一。更重要的是,真正的文学经典存在的意义绝不是适应潮流这么肤浅。对于我们中华文化的瑰宝如此不负责任的污蔑的《Q版语文》的作者、一些在利益驱动下全然不顾中华经典文化尊严的出版商,和网上那些唯恐天下不乱大肆宣扬《Q》好处并批判传统文化的网民,他们实在愧对“中国人”

这个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名份!许多人浅薄地将快感与幸福感等同,殊不知,快感只是浅层次的心理满足,而幸福感才是真正的灵魂享受。而我们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经典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扬人,所需要的绝不仅仅是心理满足。我们更需要经典文化的魅力带给我们的精神享受!而正如周国平先生所言:“真正的享受必是有心灵参与的,其中必定包含了所谓‘灵魂的愉悦和升华’的因素。”真正去参悟文学经典的魅力亦是要有心灵参与的。

还有一些人认为中国古人思维迟钝,什么精卫填海、夸父逐日、愚公移山,这不是白费劲么?有人说:“愚公怎么就不知道把家搬到山那头去呢?还是智叟聪明。”其实这么说的人正是显示了自己的浅薄,正体现出他们没有真正领会文学经典的魅力。因为他们的看法只是解决问题的策略,而寓言所想要真正赞扬的却是愚公等人的精神追求。

韩寒说过:“现在的诗人就剩下回车了。”这从一定意义上体现出当今文化的形式化。谁说分行写的就是诗?想要真正领会诗的内涵和本质,不如去读读《诗经》。其本质还是要回归到文学经典的魅力上。

不过仔细想想,文学经典真的失落了么?答案是否定的,不然,电视上为什么有那么多名家争相体味《论语》心得、品三国、品红楼?也许有人说,那是商业的宠儿。但我相信,一定有那么一群人,是真的被那些文学经典的魅力所吸引、所震撼,才能沉到浮躁空气的最底下,静静的研究些什么。

而我,真的希望文学经典能够继续流芳千古,不要断送在这个浮躁喧嚣、物欲横流的社会里。我坚信,文学经典的魅力永存,光芒万丈!

文学概论整理

1、现实型文学:主要是历史上那些现实感很强的叙事文学,简而言之,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 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具有再现性和逼真性两大特征。再现性指正视现实,真实地再现现实的矛盾和规律,作家的思想感情包含在真实的描绘之中。逼真性指以写实的方法仿照生活的本来面目进行逼真地描绘。 2、理想型文学:主要是历史上那些抒情诗歌、散文、《西游记》一类魔幻作品。简言之,理想型文学是一 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具有表现性与虚幻性两大特征。表现性指侧重表现作家的情感、理想、幻想等主观世界。虚幻性指运用夸张、变形的方法,虚构出现实世界不存在的虚幻形象。 3、象征型文学:(指历史上的寓言、童话、象征诗歌等)是一种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审美意蕴的文学形 态。具有暗示性与朦胧性两大特征。暗示性指作品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某种意义、思想。朦胧性指作品的寓意较为朦胧宽泛,难以用单一的确定意义去概括。 1、现实型文学、理想型文学、象征型文学的特征? 现实型文学的基本特征是再现性和逼真性。再现指对外在客观现实状况作如实刻画或模拟。它要求文学立足于客观现实,面对现实,正视现实并忠于现实生活。逼真是指以写实的方法,按生活中各种事物的本来面目进行精细逼真的描绘。客观事物感性状貌和细节的真实是它的特色。 理想型文学的基本特征是表现性和虚幻性。表现指把内在主观世界状况(如情感、理想、想象、幻想等)以形象呈现出来。反映人类社会实际存在的现实生活。虚幻性是指充分运用夸张、变形、虚构的方法,不求外表的真实,而遵循情感的逻辑,追求情感的真实。 象征型文学的基本特征是暗示性和朦胧性。暗示指词语寄寓某种超出本义的内涵。朦胧指词语含有多层不确定的意义。 2、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的体裁特征? 诗歌的基本特征:①凝练性。诗的凝练性体现在用高度概括的艺术形象、极其精练的文学语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②跳跃性。诗在结构上具有突出的跳跃性特征,它遵循想象、情感的逻辑,常常由这一端一跃而到另一端,或由过去一跃而到未来,超越了时间的樊篱、空间的鸿沟。诗的跳跃多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作构成,动作之间没有持续性,只被同一个情感线索维系着。③音乐性(节奏韵律性)。在各种文学样式中,诗是最强调韵律性的,诗的节奏主要指诗句中长短、强弱不同的音有规律地变化。 小说的基本特征:①深入细致的人物刻画。描写人物,是小说的显著特点。着重刻画人物形象是小说走向成熟的标志。②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情节是与人物密切相关的,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历史。③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环境描写是衬托人物性格、展示故事情节的重要手段。只有充分地描绘环境,才可能具体、真实地揭示出人物活动和矛盾冲突的现实根据。 散文的基本特征:①题材广泛多样。题材广泛多样是我国散文的历史传统,它可以写人、叙事、写景、咏物、怀友、访旧,也可以描写风土人情,展示国际风云,细摹花鸟鱼虫,对散文的繁荣发展具有重大意义。②结构自由灵活。散文是一种结构自由的文学样式,它的结构没有严格的限制和固定的模式。灵活、随意,是它的长处。 ③抒写真实感受。散文是最接近生活真实的文学样式,抒写作家真实的现实感受和真实的生活境遇是散文的一大特点。 戏剧的基本特征:①浓缩地反映现实生活。受舞台表演时间、空间的限制,剧本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具有高度的浓缩性。②集中地表现矛盾冲突。把矛盾冲突加以高度的集中,使之达到尖锐、剧烈的程度。③以人物台词推进戏剧动作。在剧本中,剧中人物的言语(台词)是用来塑造形象、展示矛盾冲突的基本手段。 4、典型:作为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是文学言语系统中显出特征的富于魅力的性格,他在叙事性作品中 又称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具有特征性和艺术魅力。 5、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也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情景交融是意境的表现特征,虚实相生是意境的结构特征,韵味无穷是意境审美特征。

大自然文学

大自然文学:该类作品最有可能成为全球畅销书 大自然养育了人类,我们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都面临着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刘先平说:“我在大自然中跋涉了30多年,写了几十部作品,其实我只是做了一件事,呼唤生态道德,在面临生态危机的世界,展示大自然和生命的壮美,因为生态道德是维持人与自然血脉相连的纽带。我 坚信,只有以生态道德来修身治国,人与自然和谐之花才会遍地盛开。我们倡导绿色阅读活动,就是让大自然走进校园,让孩子走进大自然,帮助沟通孩子与大自然 的纽带。” 文学研究者——“大自然文学作品最有可能成为全球畅销书” 大自然文学在大体上可以分为几类:一类是用故事和散文笔调写出来的知识性、实用性、科普性的作品;一类是以森林、草原、海洋等为题材的小说作品;还有一 类是幻想类的表达人类理想的作品。 对大自然文学颇有研究的《文艺报》副总编吕先富非常看好大自然文学的发展前景。他认为,大自然文学是能够在全球范围内赢得最多共同语言的文学门类,大自然文学作品最有可能成为全球范围内的文学畅销书。做出这个判断,是因为人类现在普遍陷入一种生态的困境,在这个时候以人性关怀为己任的文学必然做出反应。当前,在全球范围内正在兴起一股生态文学的思潮。在过去的很长时间里,大自然文学在世界文学的框架里面获得了比较大的发展。比如1962年雷切尔的《激进的春天》,这是一本标志性的作品,它讲述的是农药对生态的破坏,作家开始自觉表达生态问题,自觉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是这本书的价值和特点。另外,俄罗斯的大自然文学特别发达,比如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阿克萨科夫的《带枪猎人的笔记》、乌申斯基的《鹰和猫》、列夫·托尔斯泰的《晨露》、马明·西比里亚克的《阿廖奴什卡的故事》、《灰脖鸭》等,均是世界儿童文学宝库中的珍贵遗产。吕先富认为,所有大自然文学作品都表现了作家对大自然的挚爱、对大自然的真知灼见。大自然文学直指当代最高的审美价值领域,大自然文学对人和自然关系的表达,事关审美领域,向一个无限扩大的大自然去延伸,因此大自然文学的价值有 着非常广阔的空间。 书业专家——“把最优秀的图书献给孩子”

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

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 中国古代文学,堪称人类人文学的奇珍。它凝聚民族精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内涵丰富,极具光采,极富滋味,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具有无穷的魅力,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的结晶。 从诗经、楚辞、汉乐府,到唐诗、宋词元曲以及明清小说,已有近几千年的历史,人的情感也借由文学得到了淋漓尽致的抒发。吊古怀今,社会风貌,自然山水,伤情别离,朝堂政治,皆成了文学描摹的对象。 中国古代文学,以其独特的魅力,充溢在人们的生活里。像《诗经》的《关雎》篇中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成为古往今来人们咏叹爱情的诗句。李白的《静夜思》经常在人们思念家乡时引起共鸣。王维的“身在异地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给历来的游子引发了无限深沉的怀念亲人之情。王之涣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和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已经成为人们现实生活中的哲理,指

导人们在遇到困难时要重拾信心,勇往直前,胜利就在前方。 古代文学以其独特的魅力,向我们展示出一个绚烂多彩的世界,我们不仅从中领会到语言文字的美丽,更体会到为人处世的道理。 屈原《离骚》中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在激励人民,召唤人民勇敢地、顽强地、持续地探索真理,追求真理,并为实现真理,奋斗不止。 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口号式的名言,也已深刻在中国人心中,在现实中已将这“匹夫有责”分解到各个方面,比如“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绿化祖国,人人有责”等。可见其影响力之大。 《周易》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一自强不息的精神已经成为了一种意志和观念,成为了一种奋发精神,而它也正是正是我们今天所倡导的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精神。

魏晋文学自然审美的生命意识(一)

魏晋文学自然审美的生命意识(一) 【内容提要】 魏晋时期自然成为被独立审视的审美对象,具有了自身的审美意义,魏晋士人摆脱了汉儒将自然外化为伦理象征物的束缚,更多地关注自然的感性形式之美、内蕴于其中的生命气息以及人与自然的浑然合一。魏晋文学中的山水之文也由负载伦理道德的政治文本转变为彰明魏晋士人生命意识的审美载体。 【关键词】魏晋文学自然审美生命意识 魏晋是真正发现自然美的时代。魏晋时期自然美进入士人的生活中,他们以审美的人生态度,将一往深情投入大自然,对山水草木进行自由的审美观照,山水草木开始真正作为独立的对象进入人的审美活动领域,成为一种独特的审美形态,具有了自身的审美价值。更为重要的是魏晋文学将对自然的审美观照与魏晋士人追求个性自由的生命意识融为一体,使山水之文由负载伦理道德的政治文本转变为承载士人生命意识的审美载体。 一、美在形式——本真的生命意识 魏晋时期,自然山水作为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对象进入文学作品,突破了儒家把自然山水作为道德精神的象征之物加以审视的局限,更注重对自然生命存在本身风姿的审美体认,更多地观照自然景物的感性形式之美,更尽情地感受自然的野逸与生机。 魏晋士人以新奇敏锐的眼光发现了大自然的声色之魅和形式之美,他们以细腻的笔触和独特的审美经验描绘自然,突出其色彩、形态和声音等外在特征的美。东晋山水诗的开宗巨匠谢灵运恣意游赏,凡泉林幽壑,朝岚夕霏,尽在其笔底。他极其细致地体察和敏锐地体悟大自然的一草一木的生命形式,借山水诗来表现自然清新生动的生命本色。“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清晖能娱人,游子憺忘归。”(《石壁精舍还湖中作》)远山林壑,落霞夕霭,黄昏暮色,清晖无限,使人沉浸其中流连忘返,在幽暗的色彩和混沌的景象中,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理解和体悟获得了彰显。“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自然时令的变化触动着生命的新陈代谢,包孕着生机的明媚春光,鲜活的生命迹象在诗人心里引起无限的喜悦感。“野旷沙岸静,天高秋月明。憩石挹飞泉,攀林搴落英”。(《初去郡》)“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过始宁墅》)明净的山水,生动的色泽,自然灵动的生命形式,显现出自然的感性形式所蕴蓄的无穷魅力。谢脁的山水诗:“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远树暧阡阡,生烟纷漠漠。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游东田》),则更突出了自然浑融圆润,清新萧散之美。从这些诗句中可以看出,谢灵运、谢脁等魏晋士人已经摆脱了汉儒将自然外化为伦理象征物的束缚,在他们那里,自然既没有为主体的情志所吞没,同时也不是主体有意克制自身的产物。因此魏晋士人“不再要从当下感性之物超越出去,不再要由物见道,当下之物就是值得肯定、值得欣赏的。美不来自于道,不来自于任何外在的他者,美就在于感性事物自身”①。魏晋士人以纯净书写的形式和清丽的语言本色地描绘山水草木,其目的不是为了避世,也不是为了寻仙,而是为了更直观更真切地感受和欣赏自然的感性形式之美及其所蕴涵的生命情趣。 自然的生命形式之美的确让人目不暇接流连沉醉,而充溢于其中的汪洋恣肆不可阻遏的内在生命力,则更令人震撼。解脱了经学束缚的士人们以敏锐而又极富情韵的感受力,尽情地体验蕴含于山川草木中的生命气息。“青萝翳岫,修竹冠岑;谷流清响,条鼓鸣音。”(谢万《兰亭诗》)“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朦胧其上,若云兴霞蔚。”(《世说新语.言语》)奔流的万壑、竞秀的千峰、繁茂的草木、可人的鸟鸣、哀婉的猿啸、朦胧的晓岚、明朗清新的日月、灿烂的霞光等鲜亮的生命形态,无不蕴藏着无限的生命气象与自得生机,无不回旋着生命的律动,透露着宇宙的生气和灵气,激发出生命独异的回响。 这种对自然感性形式和其内在生命力的审美体悟,甚至还体现在对人物的品藻上。两汉时期人们以儒家所认可的伦理道德标准品评人物,只要具备儒家所要求的道德品行,即便是面如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魅力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魅力 精神何处安家? 语言、文字、文学。这个专业凝视的,一直是精神世界的风光。 我们都在使用语言和文字,但是不是每个人都了解自己习以为常的语言和文字。大多数也不曾思考过她们。看,多么尴尬,我我们在用语言文字交流和思考,却不曾思考我们正在用语言思考的语言。而问题是,弄懂我们使用的语言和文字绝对不是一个衣食无忧之后可以聊以解闷的闲话题。不懂她们也就难懂我们的思维。不了解语言的人们怎么能保证自己用以思考的语言不曾背叛织自己?一个社会形成了语言,却不了解这种语言,这个社会的一切用语言织就的网怎能保证不是幻景? 就个人来说,也许不必考虑这些问题。我只需用着舒服,管他这种语言究竟是怎么回事呢!那么遗憾的是,你错过了一道醉人的风景。文字绝对不是干巴巴的工具。汉字,诞生在三千年前的龟裂的甲骨上的独特的方块字,字体本身就充满美感。传说古时仓颉造字,天雨粟,鬼夜哭。这个传说表明古人对汉字的出现的惊叹和赞美。汉字是艺术,这无需我多言。 而我们普遍第一印象中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显然是文学园地。这当然是不大不小的偏见,但人们对于文学的热爱确实让这里充满魅力。或者是文学本身的魅力让这个与文学亲近而又不同的地方让人们产生错觉。不再说语言专业,这里的文学专业也不是文学本身。这里散发着已经问世的文学的浓郁的气息,也有含苞待放的文学的焦急吐息,但同样重要的是,这里有着基于文学而又超越文学的东西,那就是对文学作品的深入的研究。 我一件一件的说。在这个专业,我们正经的事就是研读各个时代各类作家的经典。文学的魅力在经典里彰显无遗。这也是我们对文学最深刻的体会的来源。我们把文学当做精神的暖床,因为在这里,通过阅读作家的经典,我们的精神世界得到不断的充实和升华。阅读经典,我们最大的收获大概有这两个方面:精神的升华和智慧的启迪我们在文学里看到的不只是善,也包括恶,但我们不会从这里学会恶;我们在文学里懂得的不仅仅是世界的温馨,也包括无比的冷酷,但我们不会从此对世界冷漠。也就是说,我们从文学里了解了世界,同时升华了自己,而不是在认知世界的同时抹杀掉明亮的心。《人间喜剧》是黑暗和丑陋的舞台,我们却从中学会了光明和博爱;《平凡的世界》展示了苦难和摧残,但我们读着苦难,却更不惧苦难,而对人生有了更积极更光明的向往。读经典对我们智慧的启迪更毋庸赘言。人生来本不愚昧,但对我们自己乃至这个世界的白纸般的认知,让我们以愚昧的状态活着。文学经典是几千年世界历史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我们认识人生和世界的重要指引。从古老的《周易》到《老子》《论语》《庄子》再到《红楼梦》《阿Q正传》,古老的年轻的中国在不停的讲述世界的人生的智慧。这有对宇宙的神思,有对人生的达观,有对自然的敬畏,有对社会的透视。世界文学更是星光璀璨,伟大作品不胜枚举。 这个专业又是新文学诞生的理想沃土。我们大部分人都有过文学梦吧,想把自己喜欢的,梦想的,追求的东西用文学表现出来,这是多么幸福的事。但很少人能如愿,因为文学能力的限制。即使写出来了,由于自己没有足够的文学修养,自己写的东西枯燥乏味,没有深度。这也许不是我们自己本身枯燥没深度,而是无法畅快地表达出来。文学的修养需要充足的学习才能积淀,而这正是文院得天独厚的地方。经典的阅读是必要的条件,渊博的教授的指引也是我们走上正确的文学道路的必要条件。我们没走深入一层,就会对文学有更深入的理解,也就有能力做出更好的文学。这虽是浅显的看法,但或许有些可取性。我们认识许多从社会上起步的作家,韩寒和郭敬明是这些年比较红的作家,年轻派,有个性。但很遗憾的是,他们算不上作家。他们写的文字毫无意义,要么只是戏谑,要么只是华丽的拼凑。也许他们本

文学典型

文学典型 文学理论 作为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典型是文学话语系统中显出特征的富于魅力的性格。它在叙事性作品中,又称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文学典型是写实性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是人类创造的艺术至境的基本形态之一,也是中西文论共同发现和阐释的符合审美理想的范型模式之一,不过西方文论对它研究得更充分,理论更成熟而已。 目录

编辑本段 西方典型论发展的三阶段 虽然中西都有典型论,但典型(tupos)的概念,却基本上是由西方文论创立的。它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7世纪以前, 西方的典型观基本是类型说。如狄德罗就认为:如果“屠瓦拿财务员是某一守财奴”,“格里则尔神父是某一伪君子”,而文学作品中的“守财奴”和“伪君子”却“是根据世上所有的一切屠瓦拿和格里则尔来形成的。这要显出这类人物的最普遍最突出的特点,这不是恰恰某一个人的画像”。 18世纪后,开始了由重视共性到重视个性的转变,形成了个性典型观占主导的时期。黑格尔便是这种观点的代表,下文还将论及。19世纪80年代末,马克思主义典型观趋于成熟,把人类的典型理论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进入20世纪之后,由于艺术中心的转移,西方关于典型的研究相对显得沉寂,而马克思主义典型观,却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得到应用和发展,并成为中心议题之一。

典型论在现代中国的发展 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西方典型观于“五四”以后传人我国,但真正的讨论和应用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新中国成立初,我们主要从苏联移植了典型理论,当时认为典型性就是阶级性,典型人物便是将某个阶级的共同特征集中于一个典型人物身上。这种“阶级论典型”说明显地带有庸俗社会学和机械唯物论的倾向。 接着出现的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说。这种见解开始重视个性因素,对于纠正上述庸俗社会学的影响和类型化、概念化倾向有一定作用,但仍未能把握典型的特征。因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把事物的最一般属性看作典型的本质,并不能把典型形象与一般形象区别开来,而且把一个活鲜鲜的艺术生命整体——典型,机械地划分这是个性、那是共性,实际上也是行不通的,仍带有机械唯物论的阴影。 出于对“阶级论典型”说和“共性与个性统一”说的怀疑,有人提出了“共名”说。认为典型不仅活在书本上,而且流行在生活中,成了人们用来称呼某些人的“共名”。它是人们自觉不自觉地仿效的榜样,是人物塑造所能达到的最高成就的标志。此说在研究方法上别开生面,不是就典型本身论典型,而是企图从艺术形象的审美效果上去判定是否是典型,提出了一个新的视角。但是,由于

吴功正《自然山水文学审美意境论》高考论述性文本阅读练习及答案

吴功正《自然山水文学审美意境论》高考论述性文本阅读练习及答案 六、现代文阅读(二)(12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5~17题。 自然山水文学审美意境论 吴功正 “意境”存在的哲学基础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天人合一”论所派生出的“情景合一”论。天人合一、情景合一,显示了中国人的和谐体认方式。 不少论者忽视了“意境”组合的美学结构的支点是“意”,而将“意境”肢解为生活形象的客观反映方面和艺术家情感理想的主观创造方面。其实,“情景合一”不是情与景简单的结合,“天人合一”也不是天与人天然性的结合,而是主体的体认。皮亚杰在《发生认识论原理》中说:“客体只有通过主体的活动才能被认识,因此客体本身定是被主体建构成的。”建构是以主体为本位的体认活动,在自然山水审美中“境”是被“意”的主体功能建构起来的。 按照建构论,中国自然山水文学的一种复杂的经验现象就能得到阐释。古代山水诗同一题材重复性十分突出;诗人们结伴登临唱和,限题限韵,如此苛刻的限制并没有造成诗的意境的同一化。这是因为不同的山水诗人的建构方式不同。 中国疆域广大,名山大川遍布,每一山川的千姿百态,都为意境的建构提供了众多的对象;中国古代诗人更早发现了山水美,徜徉于其中,乐此而不疲,这又为意境建构提供了多样性主体。宏观地概括中国古代山水诗文的主体建构方式,不外乎以下几种: 道德伦理的山水建构。在意境形成中,主体道德伦理观念在山水对象上物态化,这有着孔子“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意识传统,伦理化色彩较浓。 情感心态的山水建构。在山水上寻求情感外化方式,这是最具有审美特性的建构方式。北宋郭熙《林泉高致·山川训》曰:“见青烟白道而思行,见平川落照而思望,见幽人山客而思居,见岩扃泉石而思游。”中国山水美学家独特地描述了“格式塔”的异质同构心理现象,含有华夏山水审美意识的特点。 哲学意识的山水建构。以哲学的理性意识作为观照意识,是一种内视域和出发点。如苏轼著名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邵雍的“夫所以谓之观物者,非以目观之也,非观之以目而观之以心也,非观之以心而观之以理也”,就曾揭示了这一点。 历史意识的山水建构。如明代高启《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中:“坐觉苍茫万古意,远自荒烟落日之中来!石头城下涛声怒,武骑千群谁敢渡?”就可以从山水自然景观中感受到历史的苍凉意绪。 中国诗人在山水物象中寻求建构,比起其他物象,不知要高出多少倍!以至有送别、思乡、怀远、吊古等多种多样的形式。繁富的建构现象,反映了中国古代诗人丰富的山水审美意识。中国优秀的山水诗的“意境”不全在情景本身,它还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洞庭之于娥皇、女英,三峡之于宋玉《高唐赋》,就包含着丰富的神话原型说和代代相因的历史传说。 因此,“意境”不是泛泛而谈的艺术原理,它显示了主体建构的美学原则,表达了个体心理,更表达了民族心态、历史魂灵、艺术精神。 (选自《中国文学美学》,有删改) 15.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情景合一”论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天人合一”论派生出来的,它是“意境”存在的哲学基础,显示了中国人的和谐体认方式。

文学概论复习题

第九章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 1.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基本特征是再现性和逼真性。 2.理想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它的基本特征是表现性和虚幻性。 3.象征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基本特征是暗示性和朦胧性。 4.诗:是一种语词凝练,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的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分为抒情诗、叙事诗、自由诗等。基本特征是:凝练性,跳跃性,音乐性。 5.小说:是一种侧重刻画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的文学样式。分长、中、短篇小说,文言和白话小说,等等。基本特征:深入细致的人物刻画、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 1.谈谈象征型文学与现实型、理想型文学的区别。 答: 象征型文学与现实型、理想型文学的区别:现实型与理想型文学的意义就在其形象自身,而象征型文学突出文学形象的意义的超越性;现实型文学是通过对生活现象的直接描绘反映现实,理想型文学往往以直抒胸臆的方式表现情感态度。而象征型文学则偏以间接的方式去暗示客观规律和主观感受;象征型文学淡化具体时间与空间,突出了朦胧性。 2.从诗歌基本特征看其抒情表现的艺术特长。 答:诗歌的基本特征是凝练性、跳跃性、节奏韵律性。诗的凝练性体现在高度概括的艺术形象,激起精炼的文学语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诗的跳跃性以断续表现连贯,以局部概括整体,给读者驰骋想象留下了开阔的领域。诗的节奏韵律性可以达到和谐整齐的感官审美效果,也可以促进情感的抒发和意境的创造。 3、比较小说与剧本在反映生活方面的异同。 答:相同点:反映的都是现实的社会生活。不同点:戏剧受舞台时空的限制,不能容纳大量的详细情节和过于复杂的人物关系,所以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具有高度的浓缩性。而小说都有一定的长度,可以容纳一个较完整的情节,可以突破相对固定的时空限制,容纳更复杂丰富的情节,反映更广泛的生活内容。 第十章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 1.典型:作为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是文学言语系统中显出特征的富于魅力的性格,他在叙事性作品中又称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特征性与艺术魅力是其两大特征。特征性与艺术魅力是其两大特征。 2、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也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 3、意象(指审美意象):是指以表达哲理观念为目的,以象征性或荒诞性为其基本特征的,在某些理性观念和抽象思维的指导下创造的具有求解性和多义性的达到人类审美理想境界的表意之象。具有哲理性、象征性、荒诞性、抽象思维参与性、求解性和多义性等特征。 1.文学典型的审美特征是什么?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文学典型的审美特征:文学典型的特征性,文学典型必须具有贯穿其全部活动的,统摄其整个生命的“总特征”。文学典型还必须通过局部“特征”,反映和形成总特征;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应当是来自性格显示的一种生

中国古代文学对人与自然关系地描写

中国古代文学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描写 2012级文学院四班史雪平学号 摘要: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的生存基础,它除了满足人的基本需求外,还满足了人的精神需求。随着人们利用与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加,中华民族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逐渐确立了为我所用的人本主义立场,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观点,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要与自然和谐相处才是人们真正的长久生存的基础。古代中国没有建立系统的生态伦理观,但是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思想却有许多。主要包括:人应该适当地节制自己的欲望,不应该过分的向大自然索取,尽量做到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人应该具有爱人之心,善意的对待自然界的万物,尽自己微小的力量去帮助弱小的群体;在满足自身生存的物质条件后,不应该无休止的向自然界索取,要做到给自然物以生长的时间,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而道家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为构建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而中国古代文人大都在青山绿水中积淀自然的灵性,他们在自然山水中释放自己,展示他们的诗性,这些青山绿水就为他们的创作提供了素材,无论是魏晋还是唐宋又或者是明清,自然界的万物在文人的笔下被描写生动而富有诗意。文人往往寄情于山水,在山水中洗涤内心的污浊。在花草树木中寄托性情,在从鱼鸟兽中体会生命的活力。 关键字:自然界天人合一和谐 人们对于自然地理环境审美功能的认识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

发展阶段,在原始社会和渔猎文明时期,人们的生存更多的依赖外部环境,自身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尚未得到有效的开发,中国古人对自然的认识亦如其他民族一样,曾经历过以神秘感应为核心的巫术阶段与神化自然的自然神阶段。在上古神话中,有大量描写人与自然是如何抗争的,比如:女娲补天、后羿杀群害,大禹治水等传说,这些无疑是在讲诉我们的原始先民在与自然斗争的过程中的先进勇敢的事迹。 当人们进入农业社会时期人们的生产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也不像之前那样仅仅依靠自然界来获取食物,但是他们还是没有从依靠自然界中完全解放出来,生活中还是需要大量的资源。在《诗经》七月中就描写了农奴们狩猎活动和采摘活动,如“一日之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在明清时期我们在文学作品中还是能看到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向自然获取必要的生存物质。 在殷商时代,人们还普遍认为自然是由一个万能的人格神—帝或上帝主宰着。到了西周,人们虽依然保持着对天的虔敬,但已不像商人那样将天看成人格神了。周人提出“敬德保民”、“以德配天”以及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的观点,他们在人事上更看重“德”的作用,天实际上被敬而远之了。春秋战国之时,士人阶层崛起。这是一个极富独立意识与进取精神的知识阶层,他们反思社会、反思自身,并且开始在哲学高度上思考天地万物的存在与意义。然而,由于这是一个在政治上无固定地位士无定主。由于政治手段的匾乏,他们采取的方式是反归自身—首先营构自身精神人格如儒家的存心养性、进德修业;

文学的魅力

文学的魅力 都说一千个人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对于文学的魅力来说又何尝不是如此?如果说文学像一颗光芒四射的明珠,那么它的魅力就像明珠发出的千万缕光芒,至于你是被哪一缕慑去心魄就因人而异了。 对于我来说,我将文学的魅力分为两部分,首先是从创作者的角度,再来则是从阅读者的角度。 不知其他人是否曾经试着写些东西,我就总试图写些小说一类的东西,在这个过程中我想文学吸引我的地方在于挑战。其实无论写些什么,总离不开故事和人物,想要把文章写下去、写得好,更离不开对故事的结构和人物内心的思考挖掘,这是一个很复杂很有难度的事情。当你面对人物的内心世界时这种复杂性尤为明显,这须要创作者真实的生活体验和大胆的想象设计。在这个过程中,创作者要触及内心美好的经历和感受,同样也无可避免地要挖掘自己内心丑恶阴暗的一面来丰富笔下的人物。从某种角度来说,创作成为了一个深入认识自我的过程,这是在写作中一点一点发现的。所以,我觉得创作就像在写自己的心灵世界,能否正视自己的内心就是文学创作是对你我的最大挑战,就是吸引我总想写点什么的那种神奇力量。 而从另一个角度想,文学为什么又能征服读者使之沉溺其中呢?我想那是因为文学作品承载了作者的内心世界,让读者在品味文字的同时,经历了作者的内心历程,从而体味了不同的人生。当文学作品中描述的经历与阅读者本身经历相似时,那是一种“海内存知己”或“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心的共鸣;当作品中描写的是自己从未经历或永远不可能经历的事情时,一种新奇的快感就会油然而生。尤其当我读到作品中有那些我在现实生活中不敢做的事被主人公不受约束地去完成的情节时,我就会觉得十分痛快,好像心愿得偿一样。我想文学对于读者的魅力就在于此,它把你不能做、不敢做、永远也不可能遇到的经历展现在你面前,植根于你的心灵,让主人公为你一一完成、一一体验,再以优美的语言让你沉醉其中并流连忘返。文学让你不分国界、不分种族、不分贵贱,逾越一切隔阂去经历不同的人生,去做任何你能想到和意想不到的事情;它是穿越时间隧道的旅票,是开启不同时空大门的钥匙,带你结识那无数的川流于历史和未来、现实和虚幻的人物;它就像一粒神奇的糖果,引领你品味悲欢离合,让你如痴如醉,且歌且叹,或凝眉深忧,或开怀高歌…… 如果说文学的魅力是无穷多的,那么对我来说,它的魅力就是分享不同的心灵历程,探索各异的内心世界,尝试无数的迥异人生。每一部文学作品中都有一个不同的我,或者说每部文学作品都是在讲我的一个故事,还有什么比这更吸引我,更能征服读者呢?

第十章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汇总

第十章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 本章教学目的和要点: 1、了解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 2、掌握文学典型、文学意境和文学意象的审美特征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文学典型、意境和意象的特征,难点是文本层次 教学时数:12课时 教材内容提要: 第一节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4学时) (一)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问题 文本指由作者写成而有待于阅读的单个文学作品本身,中外学者探讨了它的多层次审美结构。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言、意、象三层次;西方现代美学:英加登:声音、意义单元的组合、生活世界、观点—世界、形而上五层次。 (二)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 文本可分为三个大的层面:言语层面、形象层面和意蕴层面。 言语层面是指呈现于读者面前供其阅读的具体话语系统。具备形象性、生动性、凝炼性、音乐性、内指性、心理蕴含性、拒阻性等特点。 文学形象层面是文学话语经过读者的想象和联想而构成的艺术世界,具备四个特征: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假定与真实的统一;个别与一般的统一;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 文学的意蕴层面是文本所蕴含的思想、感情等内容,是文本结构的纵深层次,具备三个层面:历史内容层面;哲学意味层面;审美意蕴层面。 第二节文学典型(4课时) (一)典型论的发展 典型是西方文论创立的一个概念。它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17世纪以前的类型说:亚里士多德、贺拉斯、布瓦洛;2、18世纪以后的个性典型说:莱辛、歌德、黑格尔、别林斯基;3、马克思主义典型观成熟:恩格斯致敏·考茨基信:我们从审美的角度对典型进行把握和观照。

(二)文学典型的审美特征 文学典型的特征性。这是指性格描写的“特出的东西”’。包括两层含义:其一,文学典型必须具有贯串其全部活动的、统摄整个生命的“总特征”;其二,文学典型还必须通过局部“特征”反映和形成总特征。 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艺术魅力是文学作品的诸种审美素质衍生出来的综合性审美效应;表现为吸引力、感染力、震撼力。它们源自真实性、新颖性、诚挚性和蕴籍性。 (三)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典型环境就是充分地体现了现实关系真实风貌的人物的生活环境。它包括以具体独特的个别性反映出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现实关系总情势的大环境;又包括由这种历史环境形成的个人生活的具体环境。 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的关系。典型人物是在典型中形成的,典型环境是典型人物性格形成的基础;典型人物在一定的条件下又可以对典型环境发生反作用。 二者互相依存。 第三节文学意境(4课时) (一)意境的界定 意境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是抒情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 1、古代“意境”论的形成:(1)萌发期:先秦至魏晋。《论语》:“诗可以兴”;《文赋》:“情瞳昽而弥鲜,物昭晰而互进”;《物色》:“情以物迁,辞以情发”。(2)奠基期:唐代。王昌龄《诗格》“三境”:物境、情境、意境;刘禹锡:“境生象外”;司空图“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3)发展期:宋代。尚意:尚韵:(4)总结期:明清。王夫之:情景论;王国维:境界论 2、“意境”的现代阐释:(1)王国维:境界论与近代美学;(2)朱光潜:诗的境界与克罗齐直觉说;(3)宗白华:中国艺术意境的诞生;(4)李泽厚:意境是形神情理的有机统一。 (二)意境的特征 1、情景交融:表现特征(景中藏情,情中见景,情景并茂)

自然文学的魅力

自然文学的魅力 ——《寻归荒野》散记 《寻归荒野》是一本评述美国自然文学的书。应该说,美国文化就是在一片荒野中开辟出来的,所以,以荒野为关注焦点的美国自然文学就有了它特殊的地位。 有一段时间,我业余好象只关注两件事,一件事是每天清晨走出家门在附近的科普公园漫步、锻炼,另一件事是阅读程虹教授写的这本《寻归荒野》。渐渐的两件事发生了联系。我受了美国自然文学大师们的影响,看到科普公园里的一草一木似乎都有了感情。当我看到每天都有人喂食公园里可爱的小松鼠,便停下脚步细细地观察,当作一件很开心的事。特别是当我了解到在这个公园里,只有一对松鼠带着六个小松鼠生活时,我不免为它们的生计担起忧来。 与自然合为一体,是文学的固有传统。比如中国画,山水之中总会有人的活动作点缀,而且人总是处于点缀的地位,这就是天人合一的境界。美国自然文学也把人的中心地位让渡给自然和生态。看来,这是人类的共性。自然文学传统应该是人类文化共有的财富。 但是,直到上世纪80年代,自然文学才被作为约定俗成的名称,表示一种关于人与自然的非小说散文体的文学形式。从这个意义上说,自然文学与我们传统意义上讲的带有自然特色或以自然为描写对象的文学作品又有所不同。“在西方文明的传统中,人们总是倾向于把精神与物质、自我与环境、人与自然分隔开来,区别对待。而自然文

学的发展动力则是要将精神与物质、自我与环境、人与自然融为一体。它由最初纯粹的自然史,到将文学的气息揉进自然史;由早期的以探索自然与个人的思想行为关系为主的自然散记,到当代主张人类与自然共生存的自然文学。” 美国自然文学源于17世纪,奠基于19世纪,形成于当代,是一种具有美国特色的文学流派。阅读《寻归荒野》,可以遴选出13位较有影响的代表人物: 1.浪漫主义风景画家科尔。科尔1825年创建了美国哈德逊河画派。他认为,如果自然没有被人类之手所触摸,那么人们就会更易于与上帝之手接触。他们视荒野为精神升华的媒介,视艺术为自然与人类合二为一的载体。这个画派坚信:如果美国的风景是一个新的伊甸园,那么作为艺术家的他们,则持有进入伊甸园的钥匙。他们一反传统画家只限于在画室中作画的做法,提出了“以大自然为画布”的宣言。他的代表作是组画《人生旅程》,分别以春夏秋冬代表人生的童年、青年、成年、老年,寓意深刻。 2.超验主义作家爱默生。爱默生呼唤人们用一种新目光看自然,要人们从自然中寻求精神和自我。他笔下的自然,是一种理性的自然,抽象的自然。他的同代人钱宁谈到有四类作家:第一类是黄昏追日,他们执意朝着地球相反的方向走去,满怀敬慕之情去追随那正在退去的昔日之辉煌;第二类是子夜沉思,其思想抽象而落落寡合,其目光关注的是远方夜空中那微笑着的永恒真理;第三类是拂晓初醒,他们凝神着火红的东方,以一种宗教似的崇拜迎接初生的太阳,心中充满

古典文学的魅力

古典文学之美 华夏五千年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瑰丽无比,先人的古典文化,为我们打造了一个无与伦比的精神静地。品读先人的古典文化,演绎现在的经典人生。—题记古典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智慧,是看待问题的态度,就拿孔子推崇的中庸来说吧!孔子极其重视中庸,于是他说;中庸为之德也,其至矣乎! 民鲜久矣;也就是说中庸作为一种道德难道不是最高的原则吗?可惜已经很久不见了,那又怎么办?当然是应该坚持这种原则。回到这种原则,由此可见,孔子对中庸思想的热爱与重视,而中庸总结为两句话。中就是不走极端,庸就是不唱高调,我们先说中吧!其实中的不走极端包括两个方面。既不超过也不落后,保持一种恰当的节奏,这一点孔子是非常认可的,据《论语?先进》记载,有一次子贡问孔子,说;师与商也孰贤。师与商都是孔子的学生,师,字子张,商,字子夏,子贡的意思是问,子张与子夏这两个学生,老师觉得谁更优秀一点,孔子答曰,师也过,商也不及也。就是说,子张这个人超过,而子夏这个人呢,落后了。子贡也就问,这样是不是子张比子夏优秀呢?而孔子却说;过犹不及。意思是超过了就等于跟不上,因为没有保持恰当的节奏,没有 ‘中’。庸,就是常,所以庸就是庸常,也叫平庸,平庸就是普普通

通。庸还有一个意思就是用,一个庸常,一个使用,就是常用也就是说经常用得到的普普通通的道,就是中庸之道,既是常用之道那就不能唱高调据《论语?宪问》记载,有人问孔子﹕“以德报怨,何如?”也就是说,别人对我很坏,我却用好心和恩德去回报,您觉得怎样,若是放在现在很多人都会说以德报怨,是一种多么高尚的品德啊!孔子却反问︰“何以报德”就是你拿恩德去回报了仇怨,请问又拿什么去回报恩德呢? 所以以德报怨是值的讨论的,道德不能唱高调,但以德报怨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而孔子就说“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意思是说,当别人对你报之以怨的时候,你既不报之以德,也不报之以怨,而是报之以直,“以直报怨”就是看着办。孟子说﹕“可以速而速,可以久而久,可以处而处,可以仕而仕”就是说,可以马上走就马上走,可以继续干就继续干,可以隐居就隐居,可以做官就做官,没有一定之规,一切都看可不可以。这就是孟子所认为的看着办,一切都着眼于“可以”二字。何谓可以,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应该,二是能够,就是说,如果我们觉得这是我应该做的,同时也是我能够做的,我就去做,这就叫“直”具体到“以直报怨”也就是说我觉得该怎么回报就,我就这么回报。显然看着办也并非全无原则,它是该怎么办怎么办,而并非想怎么办就怎么

全国统考文学概论e试卷(推荐)

文学概论(一) 总分:100 一、单选题(共20题,共20分) 1、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思潮中出现的第一个文学流派是()(1分) A:象征主义 B:写实主义 C:自然主义 D:抽象主义 2、文学从不自觉走向自觉,从无意创作过渡到有意创作的标志是()(1分) A:文学观念的出现 B:文学形式的成熟 C:文学概念的提出 D:文学著作的出版 3、马克思说:“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无动于衷。”这句话指()(1分) A:接受者的思想水平影响审美效果 B:接受者的道德素质影响审美效果 C:接受者的文化基础影响审美效果 D:接受者的接受心境影响审美效果 4、在审美意象的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1分) A:社会情感 B:艺术情感 C:道德情感 D:自然情感 5、认为诗人在创作时会因神灵凭附而陷入“迷狂”状态的理论家是()(1分) A:柏拉图 B:贺拉斯 C:叔本华 D:狄德罗 6、刘勰所说的诗人“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指的是()(1分) A:思想在艺术直觉过程的重要作用 B:情感在艺术直觉过程的重要作用 C:知识在艺术直觉过程的重要作用 D:意志在艺术直觉过程的重要作用 7、提出“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的理论家是()(1分) A:钟嵘 B:曹丕 C:刘勰 D:陆机

8、文学风格最突出的特征是()(1分) A:抒情性 B:艺术性 C:普遍性 D:独创性 9、文采指作品中的()(1分) A:表现手法 B:主题特征 C:结构特色 D:言语色彩 10、“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里使用的主要修辞策略是()(1分) A:意象 B:隐喻 C:典故 D:悖论 11、在西方,提出“交感说”并确立了象征主义抒情原则基调的是()(1分) A:波德莱尔 B:魏尔伦 C:马拉美 D:瓦莱里 12、文学艺术活动的主体调动过去积累的记忆表象,经过艺术加工创造出艺术形象的心理过程,叫做()(1分) A:艺术灵感 B:艺术想象 C:艺术感觉 D:艺术情感 13、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罪与罚》第三章开头说:“他一夜没睡好,次日醒得很早。”从叙述时间角度看,这种叙述属于()(1分) A:省略 B:概述 C:减缓 D:停顿 14、从表意方式的角度,文学象征意象可分为()(1分) A:寓言式象征意象与符号式象征意象 B:寓言式象征意象与抽象式象征意象 C:抽象式象征意象与具象式象征意象 D:抽象式象征意象与符号式象征意象 15、文学语言组织的三个基本层面指()(1分)

文学中的自然

院系:xxxx 学号:xxxx 姓名:xxxx 课堂名称:人与自然 分数:______________

王维诗中的人文生态观 摘要:王维为唐玄宗时期著名的诗人,被后人称为“诗佛”,本文尝试从生态美学的角度来重新考察、审视王维山水田园诗歌、散文。论证了王维诗文并不像长期以来学术界颇有影响的诸多研究者所论定的那样表现出对世俗妥协、对社会逃避的消极情绪,而是体现了盛唐时期一种良知、宁静、清新、美好、和谐、健康向上的人文生态观。本文认为:王维山水田园诗文中,体现了人善待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互养互惠的人文生态观与审美传统。 关键词:王维诗歌积极人文生态观和谐 生态美学的核心是生态美——生态系统自身所具有的审美属性,决不等同于传统美学中的自然美,因为它不仅包括自然生态美,也包括社会生态美、精神生态美。它是生命与自然的和弦,是自然内在价值与工具价值的体现,是生命运动的节奏旋律,是宇宙神秘的诗意境界。对中西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思想的挖掘和整理,可以使我们认识到,人类审美意识中包含有强烈的生态观念。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人的审美活动的前提,它既表现在人的受动性与能动性的统一上,也表现在人主体内在和谐与外在和谐的统一上。所以,美不仅是人的生命精神在对象之中的物化和显现,而且也是人的自身生存状态的表征。 王维是最当之无愧的重视自然、热爱自然生态的伟大诗人,王维诗歌具有多样的风格,但以山水田园诗最为出色。关于王维的山水诗画,前人论析甚多。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已成为有口皆碑的定评。殷瑶在《河岳英灵集》中评王维诗:“诗词秀调雅,意新理惬,在泉为珠,着壁成绘”。苏轼《书摩诘蓝田烟雨图》更明确地指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然而以前的很多人研究王维都专注于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上,现在我想从王维具体的诗中来谈谈他的人文自然观。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诗中明明写有浣女渔舟,诗人怎下笔说是“空山”呢?原来山中树木繁茂,掩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正所谓“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鹿柴》)啊!又由于这里人迹罕到,“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

《昆昌昆平》文学艺术魅力浅析

《昆昌昆平》文学作品浅析 一、作品简介 《昆昌昆平》是曼谷王朝二世王时期由二世王及宫廷诗人集体撰写的文学作品,是泰国古典文学发展到鼎盛时期的代表作品之一,堪称泰国古典文学的瑰宝,被誉为“平律格伦诗之冠”。本文通过《昆昌昆平》故事情节的叙述,分析其中典型文学形象昆昌、昆平和宛通的典型人物性格,总结出《昆昌昆平》的文学艺术魅力及文学价值。 《昆昌昆平》是泰国优秀的长篇叙事诗。共43100多行。原为口头流传的民间说唱故事,发源于素攀地区。阿瑜陀耶王朝二世王时期搜集整理,写成长诗。1767年,在缅军攻陷阿瑜陀耶时散失。到曼谷王朝拉玛二世时期由宫廷诗人据残存材料和艺人口述,陆续补充,编写成书。1917年由丹隆拉差努帕等人校订出版。长诗表现古代泰国青年恋爱故事及城市社会生活,其情节一波三折,跌宕起伏,自古至今深为泰国人所熟悉和喜爱。尤其是其中的三个男女主角:昆平、宛通和昆昌及其三角婚姻悲剧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二、《昆昌昆平》故事情节介绍 这个故事是泰国民间很有名的一个故事,发生在泰国的素攀武离府。昆昌和昆平的父亲都在朝廷担任官职,昆平长得很帅气,而昆昌父亲是素攀武里府的大财主,昆昌天生秃顶。昆平的父亲由于触犯天颜,被砍头,昆平的母亲带着昆平逃到了北碧府,昆昌家后来也遇到抢劫,父亲被强盗杀死,宛通是个很漂亮的年轻女子,其父亲经商,奔波于外府,后病死。 昆昌、昆平,宛通自小就认识,在昆平15岁出家之际就认识宛通,那时昆昌就以喜欢宛通,但宛通对昆昌印象不好,等到昆平还俗后就叫母亲向宛通家提前,之后二人结婚。 在湾通嫁给昆平以后,本来二人的日子过得和和美美。但是后来发生了战争,昆昌为了使昆平离开宛通,向国王美言昆昌的智勇双全,国王很高兴,于是昆平被征入伍,一去无期,战争打得很艰苦,昆平也一直没有消息传回来,于是就有一种说法说昆平已经战死在战场上了,宛通听了很伤心。而此时,昆昌就趁机向湾通表示了爱意,湾通坚持要等昆平回来,然而湾通的妈妈却是个见钱眼开的女人,为了得到昆昌的钱,逼迫湾通嫁给昆昌。湾通没有办法,只能嫁给了昆昌。而昆平在带兵作战期间,令手下士兵严守纪律,对当地百姓秋毫无犯,当地村长见此状便将女儿许配给昆平。之后战争胜利,昆平带着新妻子凯旋归来,宛通看到昆平的妻子变很生气,勉强跟昆昌过日子。 之后昆昌和昆平又在一起效忠国王,一次,轮到昆平值岗,却接到家信,得知妻子病了,便请昆昌代替其值岗,早朝时国王问及昆平,昆昌就陷害昆平,说昆平爬墙逃跑了,国王大怒,昆平遭贬,令其无诏不得返京,于是昆昌和昆平就结下怨恨。 事后昆平非常生气,想报仇,但由于势单力薄,于是离家出走去寻觅武器。途中为得到一户人家的女儿,变表现得很谦恭,辛勤劳作,但与这户人家的女儿结婚后就不愿劳作,是的妻子父亲很生气,妻子父亲就想毒死昆平,他曾经和一个老巫师一样的人物,学过养鬼的法术,终应得到水鬼的提醒而幸免于难,昆平向妻子要肚子里的孩子,妻子不明白怎么回事变答应了,当晚,昆昌变剖腹将孩子从妻子肚子里取出,然后逃走继续寻找武器,武器齐备之际变找昆昌报仇,强抢了昆昌家的丫鬟占为己妻,然后又带这宛通逃走,昆昌一路追赶但没追上,于是启奏国王,国王派兵追赶昆平,昆平一路反抗,直到宛通临盆,担心宛通性命安危于是放弃反抗,最终身陷囹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