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测量作业3

摄影测量作业3
摄影测量作业3

(完整版)摄影测量作业部分答案

1. 什么是摄影测量学,摄影测量发展的三个阶段摄影测量学是对研究的物体进行摄影,测量和解译所获得的影像,获取被摄物体的几何信息和物理信息的一门科学。三个阶段:模拟、解析、数字摄影测量。 2. 根据成图的需要,规定了摄影比例尺后,如何选择航空摄影机与航摄高度?答:采用特宽角航摄机,航高值就小,采用常角或窄角航摄机,航高值就大。(航高的大小将决定飞机实际升限和最小安全高度的限制,另外,测图的高程测定精度与航高有关(高程中误差与航高成正比))大比例尺单像测图,应选用常角或窄角航摄机,小比例尺立体测图应选用特宽角航摄机。 3. 什么是航摄像片的内外方位元素,各有何作用? 答:内方位元素包括三个参数,即摄影中心S到像片的垂距(主距)f及像主点o在像框标坐 标系中的坐标0 0,y x ,用其来恢复摄影光束。确定摄影光束在摄影瞬间的空间位置和姿态的参数,称为外方位元素,一张的外方位元素包括六个参数,其中有三个是直线元素,用于描述摄影中心的空问坐标值;另外三个是角元素,用于表达像片面的空间姿态。 4. 摄影测量中常用的坐标系有哪些,各有何作用? 答:摄影测量中常用的坐标系有两大类。一类是用于描述像点的位置,称为像方空间坐标 系;另——类是用于描述地面点的位置.称为物方空间坐标系。 (1)像方空间坐标系①像平面坐标系像平面坐标系用以表示像点在像平面上的位置,通常采用右手坐标系,xy 轴的选择按需要而定.在解析和数字摄影测量中,常根据框标来确定像平面坐标系,称为像框标坐标系。②像空间坐标系为了便于进行空间坐标的变换,需要建 立起描述像点在像空间位置的坐标系,即像空间坐标系。以摄影中心S为坐标原点,xy轴与 像平面坐标系的xy 轴平行,z 轴与主光轴重合,形成像空间右手直角坐标系s-xyz ③像空间辅助坐标系像点的像空间坐标可直接以像平面坐标求得,但这种坐标的待点是每张像片的像空间坐标系不统一,这给计算带来困难。为此,需要建立一种相对统一的坐标系.称为像空间辅助坐标系,用s-XYZ表示。此坐标系的原点仍选在摄影中心S坐标轴系的选择视需要 而定。 ⑵物方空间坐标系①摄影测量坐标系将像空间辅助坐标系XYZS沿着Z轴反方向平移至地面点P,得到的坐标系称为摄影测量坐标系②地面测量坐标系地面测量坐标系通常指地图投影坐标系,也就是国家测图所采用的高斯—克吕格3带或6带投影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和高程系,两者组成的空间直角坐标系是左手系。③地面摄影测量坐标系由于摄影测量坐标系采 用的是右手系,而地面测量坐标系采用的是左手系,这给由摄影测量坐标到地面测量坐标的转换带来了困难。为此,在摄影测量坐标系与地面测量坐标系之间建立一种过渡性的坐标系,称为地面摄影测量坐标系,其坐标原点在测区内的其一地面点上。 5. 摄影测量中,为什么常要把像空间坐标变换为像空间辅助坐标,常用的坐标变换公式是什么?答:由于将像平面坐标求像点的像空间坐标时,每张相片的像空间坐标系不统一,给计算带来困难。因此建立相对统一的像空间辅助坐标系。像空间坐标系和像空间7.什么叫共线方程,它在摄影测量中有何应用 答:共线方程是:共线方程即中心投影的构像方程共线方程式包括十二个数据:以像主点为原点的像点坐标,相应地面点坐标,像片主距及外方位元素。 主要应用如下:(1 )单片后方交会和立体模型的空间前方交会;②求像底点的坐标;③ 光 束法平差中的基本方程④ 解析测图仪中的数字投影器;⑤航空摄影模拟;⑥利用DEM进行单张像片测图。 9. 什么叫像点位移,简述引起像点位移的因素答:当航摄像片有倾角或地面有高差时,所摄 的像片与上述理想情况的差异。这种差异反映为一个地面点在地面水平的水平像片上的构像与地面有起伏时或斜像片上构成的点位不同,这种点位的差异称为像点位移。

无菌检测操作规程

无菌操作规程 1.目的 建立无菌检查标准操作规程,确保检查结果准确、可靠。 2.适用范围 本公司无菌产品的无菌检查 3.职责 质量部QC 4.依据 2015版《中国药典》通则1101 5.内容 5.1无菌检查环境保障 5.1.1无菌检查的所有操作均需在严格控制微生物污染的环境下进行,即无菌检查应在环境洁净度10000级下的局部洁净度100级的单向流空气区域内或隔离系统中进行。 5.1.2操作环境的无菌保障程度将直接影响无菌检查结果,为了保证无菌检查用洁净室(区)环境的稳定性,确保检查结果的可靠性,对洁净室(区)的环境定期检测并采取合理的措施保证洁净环境符合要求。 5.1.3无菌检查全过程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微生物污染。 5.1.4洁净区的温度、湿度等参数必须符合相应洁净级别的要求 5.1.5无菌检查操作还需要对环境进行监控, 5.2培养基、稀硫酸、缓冲液 5.2.1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市售培养基干粉。除另有规定,接种后应置30-35℃培养。 5.2.2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市售培养基干粉。接种后应置20-35℃培养。 5.2.3中和或灭活用培养基,按上述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或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的处方及制法,在培养基灭菌或使用前加入适宜的中和剂、灭活剂或表面活性剂,其用量同方法实用性试验。 5.2.4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市售培养基干粉。 5.2.5沙氏葡萄糖液体培养基,市售培养基干粉。 5.2.6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市售培养基干粉。 5.2.7PH7.0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市售培养基干粉。 5.2.80.9%无菌氯化钠溶液。 5.2.9培养基使用性检查 无菌检查用的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和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等应符合培养基的无菌性检查及灵敏度检查的要求。本检查可在供试品的无菌检查或与供试品的无菌检查同时进行5.2.9.1无菌性检查:每批培养基随机取5支(瓶),按各培养基规定的温度下培养14天,用无菌生长。 5.2.9.2灵敏度检查 5.2.9.2.1菌种:培养基灵敏度检查所用的菌株传代数不得超过5代(从菌钟存中心获得的干菌种第0代),并采用适宜的菌种保藏技术进行保存,以证试验菌株的生物学特性。 金黄色葡萄球菌【CMCC(B)26 003】 铜绿假单胞菌[CMCC(B)10 104] 枯草芽孢杆菌[CMCC(B)63 501] 生孢梭菌[CMCC(F)64 941] 白色念球菌[CMCC(F)98 001] 黑曲霉[CMCC(F)98 003]

摄影测量学及其发展

摄影测量及其发展 一、摄影测量的基本原理 1、概论 摄影测量学的主要任务是从理论上研究摄影像片与所摄物体之间的内在几何和物理关系。利用这种几何关系可以确定被摄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等几何特性;利用它们之间的物理关系可以判定所摄物体的性质,做出正确的解释。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还需要从技术上研究和制造出摄影像片获取和处理的仪器、材料和作业方法。 摄影测量从本质上讲就是由二维影像→三维空间的学科。由测绘学科而言,摄影测量来自于“前方、后方交会”。而普通的测量定义则是在两个已知点1,2上,安置经纬仪,对未知点A测定水平角、垂直角,进行前方交会来测量未知点的坐标。 2、摄影测量的阶段:模拟摄影测量→解析摄影测量→数字摄影测量。 其中模拟摄影测量主要是指模拟测图仪进行的摄影测量,属于手工操作的模拟产品;解析摄影测量则主要是依据像片像点与相应地面点的数字关系,借助计算机用数学解算方法进行的摄影测量,属于机助作业员操作的模拟数字产品;数字摄影测量是从数字影像中获取物体三维空间数字信息的摄影测量,属于自动化操作的数字产品。 3、摄影测量的分类: (1)、航天摄影测量(卫星):利用航天摄影资料所进行的摄影测量。 (2)、航空摄影测量(飞机):利用航空摄影资料所进行的摄影测量。 (3)、地面摄影测量(近景):利用地面摄影的像片对所摄目标物进行的摄影测量。 二、摄影测量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1、摄影测量的两个基本内容。 (1)、建立起影像和物体的基本关系,即在两张影像上测定同一目标点——对应性。(2)、由影像坐标计算空间坐标——建立影像与空间的解析关系。 2、由影像到物体的变换差数。 3、由影像到物体的解析关系。 通过同名特征点的提取,获得一组观测值,应用于电脑处理搞定。 4、怎样确定9个方位元素。 九个方位元素主要包括内方位元素,即其在坐标轴上的横、纵、高坐标和外方位元素,即在空间坐标系中和地面辅助坐标系中坐标。前者一般是已知的,而后者则主要靠航摄像片来确定。 5、计算机怎样确定对应关系。 其基本原理是: (1)、物体表面一般都是光滑的,因此物体表面上各点在图像上的投影是连续的,其视差也是连续的。 (2)、区域匹配。即粗匹配,是指将大的表面分成几个部分,然后通过某种对应关系或者某种方法,将同一场景不同视点的区域进行匹配。 (3)、用两个摄像机同时观察空间点,则该点在摄像机中分别所成的像,成为对应点,且一一对应。 (4)、极线约束。 6、摄影测量的两个基本问题。

摄影测量作业部分答案

1.什么是摄影测量学,摄影测量发展的三个阶段 摄影测量学是对研究的物体进行摄影,测量和解译所获得的影像,获取被摄物体的几何信息和物理信息的一门科学。三个阶段:模拟、解析、数字摄影测量。 2.根据成图的需要,规定了摄影比例尺后,如何选择航空摄影机与航摄高度答:采用特宽角航摄机,航高值就小,采用常角或窄角航摄机,航高值就大。(航高的大小将决定飞机实际升限和最小安全高度的限制,另外,测图的高程测定精度与航高有关(高程中误差与航高成正比))大比例尺单像测图,应选用常角或窄角航摄机,小比例尺立体测图应选用特宽角航摄机。 3.什么是航摄像片的内外方位元素,各有何作用 答:内方位元素包括三个参数,即摄影中心S到像片的垂距(主距)f及像主点o在像框标坐标系中的坐标00,yx,用其来恢复摄影光束。确定摄影光束在摄影瞬间的空间位置和姿态的参数,称为外方位元素,一张的外方位元素包括六个参数,其中有三个是直线元素,用于描述摄影中心的空问坐标值;另外三个是角元素,用于表达像片面的空间姿态。 4.摄影测量中常用的坐标系有哪些,各有何作用 答:摄影测量中常用的坐标系有两大类。一类是用于描述像点的位置,称为像方空间坐标系;另——类是用于描述地面点的位置.称为物方空间坐标系。 (1)像方空间坐标系①像平面坐标系像平面坐标系用以表示像点在像平面上的位置,通常采用右手坐标系,xy轴的选择按需要而定.在解析和数字摄影测量中,常根据框标来确定像平面坐标系,称为像框标坐标系。②像空间坐标系为了便于进行空间坐标的变换,需要建立起描述像点在像空间位置的坐标系,即像空间坐标系。以摄影中心S为坐标原点,xy,轴与像平面坐标系的xy轴平行,z轴与主光轴重合,形成像空间右手直角坐标系s-xyz③像空间辅助坐标系像点的像空间坐标可直接以像平面坐标求得,但这种坐标的待点是每张像片的像空间坐标系不统一,这给计算带来困难。为此,需要建立一种相对统一的坐标系.称为像空间辅助坐标系,用s-XYZ表示。此坐标系的原点仍选在摄影中心S坐标轴系的选择视需要而定。 (2)物方空间坐标系①摄影测量坐标系将像空间辅助坐标系XYZS沿着Z轴反方向平移至地面点P,得到的坐标系称为摄影测量坐标系②地面测量坐标系地面测量坐标系通常指地图投影坐标系,也就是国家测图所采用的高斯—克吕格3带或6带投影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和高程系,两者组成的空间直角坐标系是左手系。③地面摄影测量坐标系由于摄影测量坐标系采用的是右手系,而地面测量坐标系采用的是左手系,这给由摄影测量坐标到地面测量坐标的转换带来了困难。为此,在摄影测量坐标系与地面测量坐标系之间建立一种过渡性的坐标系,称为地面摄影测量坐标系,其坐标原点在测区内的其一地面点上。 5.摄影测量中,为什么常要把像空间坐标变换为像空间辅助坐标,常用的坐标变换公式是什么答:由于将像平面坐标求像点的像空间坐标时,每张相片的像空间坐标系不统一,给计算带来困难。因此建立相对统一的像空间辅助坐标系。像空间坐标系和像空间

无菌检查操作规程2015 (1)

无菌检查操作规程 1.目的 建立无菌检查标准操作规程,确保检查结果准确、可靠。 2.使用范围 本公司无菌产品的无菌检查 3.职责 质量部QC 4.依据 2015版《中国药典》通则1101 GB/T 19973.2-2005(ISO11737-2:1998) 《疗器械的灭菌微生物学方法第2部分:确认灭菌过程的无菌试验》 GB/T 14233.2-2005 《医用输液、输血、注射器具检验方法第2部分:生物学试验方法》 5.内容 5.1.无菌检查环境保障 5.1.1.无菌检査的所有操作均需在严格控制微生物污染的环境下进行,即无菌检 査应在环境洁净度10000级下的局部洁净度100级的单向流空气区域内或隔离系统中进行。 5.1.2.操作环境的无菌保障程度将直接影响无菌检查结果,为了保证无菌检查用 洁净室(区)环境的稳定性,确保检查结果的可靠性,对洁净室(区)的环境定期监测并采取合理的措施保证洁净环境符合要求。 5.1.3.无菌检查全过程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微生物污染。 5.1.4.洁净区的温度、湿度等参数必须符合相应洁净级别的要求。 5.1.5.无菌检查操作还需要对检查环境进行监控, 5.2.培养基、稀释液、缓冲液 5.2.1.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市售培养基干粉。除另有规定,接种后应置 30~35℃培养。 5.2.2.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市售培养基干粉。接种后应置20~35℃培养。 5.2.3.中和或灭活用培养基,按上述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或胰酪大豆胨液体培

养基的处方及制法,在培养基灭菌或使用前加入适宜的中和剂、灭活剂或表面活性剂,其用量同方法适用性试验。 5.2.4.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市售培养基干粉。 5.2.5.沙氏葡萄糖液体培养基,市售培养基干粉。 5.2. 6.沙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市售培养基干粉。 5.2.7.PH7.0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市售培养基干粉。 5.2.8.0.9%无菌氯化钠溶液。 5.2.9.培养基使用性检查 无菌检査用的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和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等应符培养基的无菌性检査及灵敏度检査的要求。本检查可在供试品的无菌检査或与供试品的无菌检査同时进行。 5.2.9.1.无菌性检查:每批培养基随机取5支(瓶),按各培养基规定的温度下 培养14天,应无菌生长。 5.2.9.2.灵敏度检查 5.2.9.2.1.菌种:培养基灵敏度检查所用的菌株传代数不得超过5代(从菌种存中 心获得的干菌种第0代),并采用适宜的菌种保藏技术进行保存,以 证试验菌株的生物学特性。 金黄色葡萄球菌[CMCC(B)26 003] 铜绿假单胞菌[CMCC(B)10 104] 枯草芽孢杆菌[CMCC(B)63 501] 生孢梭菌[CMCC(B)64 941] 白色念珠菌[CMCC(F)98 001] 黑曲霉[CMCC(F)98 003] 5.2.9.2.2.菌液制备:接种金色葡萄球菌、铜绿假胞菌、枯草芽孢杆菌的培养物 至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中或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上,接种生孢梭 菌的培养物至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中,30?35℃培养18?24小时; 接种白色念珠菌的培养物至沙氏葡萄糖液体培养基中或沙氏葡萄糖琼 脂培养基上,20?25℃培养24?48小时,上述培养后的新鲜培养物用 PH7.0无菌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0.9%无菌化钠溶液制成每lml菌数小

摄影测量学考试知识点汇总

摄影测量学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摄影测量学:是对研究的对象进行摄影,根据所获得的构像信息,从几何方面和物理方 面加以分析研究,从而对所摄对象的本质提供各种资料的一门学科。 2、光圈号数 :相对孔径的倒数 3、景深 :远景与近景之间的纵深距离称为景深 4、超焦点距离:当物镜向无限远物体对光时,不仅远处的物体构象清晰,而且在离开物镜 不小于某一距离H 的所有物体,其构象都很清晰,这个距离H 就称为超焦点距离或称为无限远起点 5、视场: 将物镜对光于无穷远,在焦面上会看到一个照度不均匀的明亮圆。这个直径为 ab 的明亮圆的范围称为视场 6、视场角 :物镜的像方主点与视场直径所张的角2α。 7、像场 :在视场面积内能获得清晰影像的区域 8、像场角; 物镜的像方主点与像场直径所张的角2β。 像主点:摄影机轴在框标平面上的垂足。 11、航向重叠 :沿飞行方向上相邻像片所摄地面的重叠区。 12、旁向重叠:两相邻航带摄区之间的重叠 主光轴 :通过诸透镜光轴的轴 主点: 主平面与光轴的交点 13、摄影基线 :相邻像片摄影站(投影中心)之间的空间连线。 15、内方位元素 确定物镜后节点和像片面相对位置的数据。 16、外方位元素 确定摄影摄影机或像片的空间位置和姿态的参数 焦点 平行光轴的投射光线经物镜后产生折射,该折射线与光轴的交点。 17、像片倾角 航摄仪光轴与通过物镜中心的铅垂线所夹的角称为像片的倾斜角 19、像片旋角 相邻像片的主点连线与像幅沿航线方向两框标连线之间的夹角称为像片的旋 偏角 20、倾斜误差 因像片倾斜引起的像点位移 节点 投射光线与成像光线与光轴的交角u 和u ′相等时,投射光线与成像光线与光轴的交点。 21、投影差 因地形起伏引起的像点位移 22、摄影比例尺 航摄相片上某一线段构成的长度与地面上相应水平距离之比。 23、像片控制点 为联系地面与相片而测定地面坐标的像点。 相对孔径 物镜焦距与有效孔径之比 25、左右视差 同名像点在各自像平面坐标系中的x 坐标之差 26、上下视差 同名像点在各自像平面坐标系中的Y 坐标之差 27、核点 基线延长线与左、右像片的交点k 1、k 2称为核点 28、核线 核面与像片的交线称为核线 29、核面 通过摄影基线S 1S 2与任一地面点A 所作的平面W A 30、投影基线 两摄站的连线 31、像片基线 指相邻两张像片主点的连线 32、解析空中三角测量 即在一条航带几十条像对覆盖的区域或由几条航带几百哥像对构成 的区域内,仅仅由外业实测几个少量的控制点,按一定的数学模型,平差 解算出摄影测量作业过程中所需的全部控制点及每张像片的外方位元素 33、空间后方交会 就是利用地面控制点的已知坐标值反求像片外方位元素 ()()()()(){} 2332233213322232332 1[]Z X Y X Y Y Y X X X Z Y X X Y Z X Y Y X Z X Y X Y =-+-+-+-+--

摄影测量学期末

名称解释 1摄影测量学 利用光学摄影机摄影的像片,研究和确定被摄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性质和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技术。2数字摄影测量 基于摄影测量的基本原理,通过对所获取的数字(数字化)影像进行处理,自动(半自动)提取被摄对象用数字方式表达的几何与物理信息,从而获得各种形式的数字产品和目视化产品 3中心投影投影射线汇聚同一点的投影 4像主点相机主光轴与像平面的交点(投影中心S在投影面P上的垂足) 5摄影基线相邻两摄站的连线。 6同名像点同一地面点发出的两条光线经左右摄影中心在左右像片上构成的像点称为同名像点。 7核面通过摄影基线且与像平面相交的任一平面。 8核线核面与像平面的交线。 9空间前方交会由立体像对的两张像片的内外方位元素和像点坐标来确定相应地面点的空间坐标的方法 10影像匹配通过一定的匹配算法,在两幅或多幅影像之间识别同名像点的过程 二填空题问答题 1摄影测量的任务和特点 摄影测量目前的主要任务是: 1.测制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和专题图; 2.建立地形数据库; 3.为各种地理信息系统和土地信息系统提供基础数据; 摄影测量有什么优点和特点1.影像记录目标信息客观、逼真、丰富; 2.测绘作业无需接触目标本身,不受现场条件限制; 3.可测绘动态目标和复杂形态目标; 4.影像信息可永久保存、重复量测使用; 2摄影测量分类:按距离、按用途和按技术手段 按距离 1航空摄影测量 2航天摄影测量 3地面摄影测量 4近景摄影测量 5显微摄影测量 按用途1地形摄影测量 2 非地形摄影测量 按处理手段1模拟摄影测量 2解析摄影测量 3数字摄影测量 3摄影测量坐标系:物方坐标和像方坐标系。 一、物方坐标系:用于描述地面点的位置的坐标系 1、地面测量坐标系(T-XtYtZt):大地坐标系,国家高程基准 2、地面摄影测量坐标系(D-XYZ):在像空间辅助坐标系与地面测量坐标系之间建立的一种过渡的坐标系。

无菌检测规程

无菌检测规程 1.目的: 建立无菌检查的标准操作规程,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2.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质检科对本厂生产的的无菌检测。 3.引用相关文件 制定本规范参考了下列文件中的一些信息,但没有直接引用里面的条文。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4233.2-2005 医用输液、输血、注射器具检验方法第2部分:生物学试验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Ⅺ H 无菌检查法 4.设备、用具与试剂 4.1 设备要求 无菌操作室、超净工作台、培养箱、高压消毒锅、高温烘箱。 4.1.1 无菌室应每周用0.1%新洁尔灭或2%甲酚液擦拭操作台及可能污染的死角,每次操作前开动无菌空气过滤器及紫外光灯杀菌1小时。在每次操作完毕,用2%甲酚或0.1%新洁尔灭溶液擦拭工作台面,用紫外光灯杀菌0.5小时。每次使用无菌室都应详细填写无菌室使用记录。 4.1.2 无菌室、超净台在消毒处理完毕后,应检查空气中的菌落数,方法如下:取直径90mm 培养皿,无菌操作注入融化的营养琼脂培养基20ml,在30~35℃培养48h证明无菌后,取3只培养皿在无菌室超净工作台内平均位置打开培养皿上盖,暴露30min后盖好,置30-35℃培养48小时后取出检察, 3只培养皿上生长的菌落数平均不得超过1个。 4.1.3 无菌试验过程中检查空气中的菌落数,方法同上。在试验开始进行时,打开平皿盖在空气中暴露,至试验结束,盖好。照上法培养,应符合上述要求。

摄影测量复习题及答案

摄影测量复习题及答案 1、试述摄影测量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各阶段的特点是什么? 答:①模拟摄影测量:用像片做为原始资料,用物理投影的方式,采用模拟测图仪,作业员手工的操作方式来生成的模拟产品。 ②:解析摄影测量:用像片做为原始资料,用数字投影的方式,采用解析测图仪,机助作业员操作方式,制成模拟产品和数字产品。 ③:数字摄影测量:是用像片(数字),数字化影像,数字影像做为原始资料,用数字投影的方式,采用计算机,自动化操作加作业员的干预,制成数字产品,模拟产品。 2、什么叫数字摄影测量?(两种描述) 答:①认为数字摄影测量是基于数字影像与摄影测量基本原理,应用计算机技术,数字影像处理,影像匹配,模式识别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提取所摄对象用数字方式表达的几何与物理信息的摄影测量学的分支学科。②其是基于摄影测量的基本原理,应用计算机技术,从影像(包括硬拷贝与数字影像或数字化影像)提取所摄对象用数字方式表达的几何与物理信息的摄影测量分支学科。 3 数字摄影测量包括哪些部分?各部分的特点是什么? 答:包括:计算机辅助测图,影像数字化测图(混合数字摄影测量,全数字摄影测量) ①计算机辅助测图:是利用解析测图仪或模拟光电机型测图仪与计算机相联的机助系统,进行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形成DEM与数字地图,最后输入相应的数据库。其是摄影测量从解析化向数字化的过渡阶段。其所处理的依然是传统的像片,且对影像的处理仍然需要人眼的立体量测,计算机则起进行数据的记录与辅助处理的作用,是一种半自动化方式。 ②影像数字化测图:是利用计算机对数字影像或数字化影像进行处理,由计算机视觉(其核心是影像匹配和影像识别)代替人眼的立体量测与识别,完成影像几何与物理信息的自动提取。这时不需用传统光电仪器与传统人工操作方式,而是自动化的方式。若处理的原始资料是光学影像(像片),则需要利用影像数字化器对其数字化。 4、机助测图数据采集有哪些主要过程? 答:数据采集①像片的定向②输入基本参数③给不同的目标(地物)以不同的属性代码(特征码)④逐点量测地物的每一个应记录的点,或对地物或地貌(等高线等)进行跟

摄影测量学部分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1.摄影测量学:摄影测量是从非接触成像系统,通过记录、量测、分析与表达等处理,获取地球及其环境和其他物体的几何、属性等可靠信息的工艺、科学与技术。 1.2摄影测量学的任务:地形测量领域 :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专题图、特种地图 、正射影像地图、景观图 ;建立各种数据库 ;提供地理信息系统和土地信息系统所需要的基础数据 。非地形测量领域:生物医学、公安侦破、古文物、古建筑、建筑物变形监测 2.摄影测量的三个发展阶段及其特点: 模拟摄影测量阶段:(1)使用的影像资料为硬拷贝像片。(2)利用光学机械模拟装置,实现了复杂的摄影测量解算。(3)得到的是(或说主要是)模拟产品。(4)摄影测量科技的发展可以说基本上是围绕着十分昂贵的立体测图仪进行的。(5)利用几何反转原理,建立缩小模型。(6)最直观,好理解。解析摄影测量阶段:(1)使用的影像资料为硬拷贝像片。(2)使用的是数字投影方式,用精确的数字解算代替了精度较低的模拟解算。(3)得到的是模拟产品和数字产品。(4)引入了半自动化的机助作业, 因此,免除了定向的繁琐过程及测图过程中的许多手工作业方式。 但需要人用手去操纵(或指挥)仪器,同时用眼进行观测。数字摄影测量阶段 :(1)使用的资料是数字化影像、(2)使用的是数字投影方式 。(3)得到的是数字产品、模拟产品。(4)它是自动化操作,加人员做辅助。 3.数字摄影测量与模拟、解析摄影摄影测量的根本区别在于: 1.两者采用的原始原始资料不同,前者是是数字影像,后者是硬拷贝影像。 2.两者的投影方式不同,前者是数字投影,后者是物理投影。 3.两者的操作方式不同,前者是自动化,人员做辅助,后者是其本人人工进行。 第二章 3.摄影测量学的航摄资料有哪些基本要求? 答:1.航影仪应安装在飞机的一定角度,飞行航线一般为东西方向。 2.相邻两像片要有60%左右的重叠度,相邻两航线间要有30%左右的重叠度。 3.航摄机在摄影曝光的瞬间物镜主光轴保持垂直地面。4.像片倾角,倾角不大于2°,最大不超过3°。 5.航线弯曲,一般要求航摄最大偏距△L 于全航线长L 之比不大于3%。 6.像片旋角 ,相邻像片主点连线与像幅沿航线方向两框标连线间的夹角称为像片旋角,以K 表示。一般要求K 角不超过6°,最大不超过8°。 4.计算题对于18cm*18cm ,航向:18*60%= 旁向:18*30%= 对于23cm*23cm, 航向:23*60%= 旁向:23*30%= 8.如何对空中摄影的质量进行评定? 1.检查其航向、旁向重叠度是否达到要求。 2.检查其航向弯曲是否超过3%。 3.检查其像片旋角是否小于等于6°,个别不大于8°。 9.造成像片上影像产生误差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对其影响进行改正? 因素:1.地面地形起伏 2.像片倾斜,产生像片位移。3.航线偏离各像片的主点连线。 改正: 13. 摄影测量中常用的坐标系有哪些?各有何用?(各坐标系的坐标原点和坐标轴是如何选择的?) 答:摄影测量中常用的坐标系有两大类。一类是用于描述像点的位置,称为像方空间坐标系;另—类是用于描述地面点的位置.称为物方空间坐标系。 (1).像方空间坐标系①像平面坐标系像平面坐标系用以表示像点在像平面上的位置,通常采用右手坐标系,y x ,轴的选择按需要而定.在解析和数字摄影测量中,常根据框标来确定像平面坐标系,称为像框标坐标系。②像空间坐标系,为了便于进行空间坐标的变换,需要建立起描述像点在像空间位置的坐标系,即像空间坐标系。以摄影中心S 为坐标原点,y x ,轴与像平面坐标系的y x ,轴平行,z 轴与主光轴重合,形成像空间右手直角坐标系xyz S -③像空间辅助坐标系,像点的像空间坐标可直接以像平面坐标求得,但这种坐标的待点是每像片的像空间坐标系不统一,这给计算带来困难。为此,需要建立一种相对统一的坐标系.称为像空间辅助坐标系,用XYZ S -表示。此坐标系的原点仍选在摄影中心S 坐标轴系的选择视需要而定。 (2)物方空间坐标系①摄影测量坐标系 ,将像空间辅助坐标系XYZ S -沿着Z 轴反方向平移至地面点P ,得到的坐标系p p p Z Y X P -称为摄影测量坐标系②地面测量坐标系, 地面测量坐标系通常指地图投影坐标系,也就是国家测图所采用的高斯—克吕格?3带或?6带投影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和高程系,两者组成的空间直角坐标系是左手系,用t t t Z Y X T -表示。③地面摄影测量坐标系,由于摄影测量坐

摄影测量学考试知识点汇总

摄影测量学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摄影测量学:是对研究的对象进行摄影,根据所获得的构像信息,从几何方面和物理方 面加以分析研究,从而对所摄对象的本质提供各种资料的一门学科。 2、光圈号数?:相对孔径的倒数 3、景深 :远景与近景之间的纵深距离称为景深 ? 4、超焦点距离:当物镜向无限远物体对光时,不仅远处的物体构象清晰,而且在离开物镜不 小于某一距离H 的所有物体,其构象都很清晰,这个距离H就称为超焦点距离或称为无限远起点 5、视场:?将物镜对光于无穷远,在焦面上会看到一个照度不均匀的明亮圆。这个直径为ab 的明亮圆的范围称为视场 6、视场角 :物镜的像方主点与视场直径所张的角2α。 ? 7、像场?:在视场面积内能获得清晰影像的区域 ? 8、像场角; 物镜的像方主点与像场直径所张的角2β。 像主点:摄影机轴在框标平面上的垂足。 11、航向重叠?:沿飞行方向上相邻像片所摄地面的重叠区。 ? 12、旁向重叠:两相邻航带摄区之间的重叠? 主光轴?:通过诸透镜光轴的轴? 主点: 主平面与光轴的交点 13、摄影基线?:相邻像片摄影站(投影中心)之间的空间连线。 15、内方位元素 确定物镜后节点和像片面相对位置的数据。? 16、外方位元素 确定摄影摄影机或像片的空间位置和姿态的参数 焦点 平行光轴的投射光线经物镜后产生折射,该折射线与光轴的交点。 17、像片倾角 航摄仪光轴与通过物镜中心的铅垂线所夹的角称为像片的倾斜角 19、像片旋角 相邻像片的主点连线与像幅沿航线方向两框标连线之间的夹角称为像片的旋 偏角? 20、倾斜误差 因像片倾斜引起的像点位移 节点 投射光线与成像光线与光轴的交角u 和u ′相等时,投射光线与成像光线与光轴的交点。 21、投影差 ?因地形起伏引起的像点位移 22、摄影比例尺?航摄相片上某一线段构成的长度与地面上相应水平距离之比。 23、像片控制点? 为联系地面与相片而测定地面坐标的像点。 相对孔径 ?物镜焦距与有效孔径之比 25、左右视差 同名像点在各自像平面坐标系中的x 坐标之差 26、上下视差?同名像点在各自像平面坐标系中的Y 坐标之差 27、核点 基线延长线与左、右像片的交点k1、k 2称为核点 ? 28、核线 核面与像片的交线称为核线 29、核面?通过摄影基线S 1S 2与任一地面点A所作的平面W A?? 30、投影基线?两摄站的连线? 31、像片基线?指相邻两张像片主点的连线 32、解析空中三角测量 即在一条航带几十条像对覆盖的区域或由几条航带几百哥像对构 成的区域内,仅仅由外业实测几个少量的控制点,按一定的数学模型,平 差解算出摄影测量作业过程中所需的全部控制点及每张像片的外方位元 素 ()()()()(){}2332233213322232332 1[]Z X Y X Y Y Y X X X Z Y X X Y Z X Y Y X Z X Y X Y =-+-+-+-+--

摄影测量课后作业

第一章绪论 1、什么是摄影测量? 2、摄影测量是如何分类的? 3、简述摄影测量的发展阶段? 第二章影像获取及其基本知识 1、正片与负片、主光轴、物方主点与像方主点、视场与像场、视场角与像场角、像幅、像片倾斜角、摄影航高、摄影比例尺、像片重叠度、摄影基线、航高差、航带弯曲度、像片旋转角 2、简述量测性相机的特征。 3、简述航摄仪(机)的具体分类? 4、简述空中摄影质量的评定指标? 第三章单张航摄像片解析 1、正射投影与中心投影的区别是什么? 2、内、外方位元素的含义是什么? 3、摄影测量中有那些常用的坐标系,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一张像片是如何完成从空中位置向地面位置转换? 4、共线方程的含义是什么? 5、引起像点位移的因素有哪些? 6、引起航摄像片比例尺的因素有哪些?生产实践中怎样获得局部的比例尺? 第四章立体观察与立体量测 1、简述单眼观测与双眼观测的区别? 2、简述立体观测的方法 4、正立体、反立体、零立体 第五章双像摄影测量基础 1、简述立体像对中的点、线、面。 2、简述立体像对的相对定位与相对定位元素的概念。 3、简述立体像对的绝对定位与绝对定位元素的概念。 4、简述立体像对的前方交会的概念。 5、简述双像空间后方—前方交会的概念。

第六章模拟法立体测图 1、简述模拟法立体测图的原理与方法 2、简述模拟法立体测图的原理与方法 第七章像片纠正与正射影像图 1、简述像片纠正的概念 2、简述像片纠正的分类。 第八章数字摄影基础 1、数字影像匹配 2、简述影像匹配的基本原理。 3、数字影像内定向 4、“4D” 第九章解析空中三角摄影测量基础 1、解析空中三角测量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进行解析空中三角测量需要利用哪些信息? 2、独立模型法平差与航带法平差有什么区别?试比较其优缺点。 3、试说明光束法解析空中三角测量的基本思想。为什么说它是最严密的解析空中三角测量。 第十章摄影测量外业工作 1、影像判读的标志有哪些? 2、像片判读的方法有哪些? 3、像片调绘综合取舍的原则有哪些? 4、像片调绘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无菌检测标准操作规程(培养法)

起草人:起草日期: 审核人:审核日期: 批准人:批准日期: 武汉仝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Wuhan Togo Biotechnology Co.,Ltd

1、目的 建立无菌检测的基本操作,为无菌检测人员提供正确的操作规程。通过无菌检验后,确保产品能够达到无菌的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我公司进行细胞质量检验的技术人员。 3、内容 3.1 简述:无菌检测系用于检查细胞是否无菌的一种方法。检查项目包括需氧菌、厌氧菌及真菌检查。若供试品符合该项检查方法的有关规定,仅表明在该检验条件下未发现微生物污染。 3.2 环境要求:该项检查应在环境洁净度万级背景下的局部百级的单向流区域内或隔离系统中进行。其过程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日常检验需对试验环境进行监控。 3.3人员要求:无菌检测人员应具备微生物及检验专业知识,并经过无菌检验培训。 4、无菌检验前的准备 4.1器具灭菌、消毒 试验过程中与供试品接触的所有器具必须采用可靠方法灭菌,可置高压灭菌锅内121℃蒸汽灭菌30分钟后使用(根据灭菌效果验证决定灭菌参数)。所有的灭菌物品不应超过2周即用毕,否则应重新灭菌。凡检验中使用的器材无法灭菌处理的,使用前必须经消毒处理,如无菌检验室的电子天平,工作台面等,可采用消毒剂浸泡或擦拭。 器具的灭菌、消毒后必须做好标识,标明灭菌、消毒时间和使用有效期。 4.2人员、物料进入无菌检验室

开启紫外灯或臭氧发生器进行空间灭菌处理,消毒时间不得少于30分钟。人员进入无菌检验室需在一更区脱去一般区工作鞋,换无菌检验室工作鞋,并在二更区穿戴无菌服、口罩和手套,口罩掩住口鼻,帽子包裹所有头发。 进入无菌检验室的所有培养基、供试品等需将外包装在传递窗拆除后,查看所有进入无菌检验室的器具上的灭菌、消毒标识,是否在有效期内,符合要求的于传递窗进行表面紫外消毒,传入无菌检验室。 5、无菌检验室操作要求 1)人员进入后,首先进一步消毒擦拭工作台面。 2)全过程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微生物污染。 3)使用玻璃器皿应轻取轻放,避免破损,以防培养物扩散。 4)所有操作均应在近火焰区进行,且不得有大幅度或快速动作,以免搅动空气中的尘埃微粒。 5)使用金属接种器具时,用前、用后均需灼烧灭菌。 6)在接种培养物时,动作应轻、准,防止培养物溅出,产生汽溶胶,造成污染。 7)操作过程中所有的带菌物品,用后均应作消毒、灭菌处理。可在检验过程中随用随时放入消毒液缸内浸泡或消毒桶内,或在检验完成后经传递窗传至一般区,立即用压力蒸汽灭菌锅121℃灭菌30分钟。 6、培养基制备 6.1需氧菌、厌氧菌培养基(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的制备 所用试剂: 酪胨(胰酶水解) 15.0g 葡萄糖 5.0g L-胱氨酸 0.5g 硫乙醇酸钠 0.5g (或硫乙醇酸)(0.3ml) 酵母浸出粉 5.0g 氯化钠 2.5g 新配制的0.1%刃天青溶液 1.0ml 琼脂 0.75g 水 1000ml

摄影测量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外方位元素绝对定向元素光束法区域网平差数字高程模型内插 自由航线网绝对定向元素相对航高空中三角测量航向重叠单像空间后方交会核面主核面摄影基线同名核线外方位元素 DEM 双像空间前方交会影像匹配核线匹配双像空间前方交会数字正射影像数字线划图像片比例尺内方位元素相对定向内定向像片旋角航空摄影仪 二、填空题: 1、摄影测量中,为了恢复立体像对两张像片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可以根据左右像片上的点位于的几何条件,采用方法来实现,最少需要量测对同名像点。 2、地形图是所覆盖地物的投影,航空影像是所覆盖地物的投影 3、摄影测量加密按数学模型可分为、和 三种方法。 4、像对的相对定向是以为几何条件,该条件表示的方程反映了、和三条线位于同一个平面,从而满足一个立体像对中同名光线对对相交。 5、中心投影的共线条件方程表达了、和三点位于的几何关系,利用其解求单张像片6个外方位元素的方法称为,最少需要个点。 6、VIRTUOZO摄影测量系统的定向模块包括了、和 三个功能。

三、简答题: 1.请说出摄影测量中常用的坐标系,并用图示说明各坐标系之间的关系(用公 式加文字进行说明) 2.像点坐标系统误差改正有哪些项? 3.解析法相对定向后,为何要进行比例尺归化?如何进行? 4.建立DEM时所用的原始数据点的来源有哪几种? 5.简述立体坐标量测仪进行像点坐标量测的过程。 6.连续法解析相对定向的作业流程是什么? 7.解析空中三角测量的目的与意义是什么? 8.为什么航带模型进行概略绝对定向后,还必须进行非线性改正? 9.区域网平差中,改化法方程的目的是什么,改化法方程系数阵的特点是什 么? 10.如何处理摄影测量区域网平差后控制点上的残差? 11.分别解释内、外方位元素在摄影测量定位中所起的作用,并图示说明以Y轴 为主轴的 转角系统中外方位元素是如何定义的? 12.图示说明共线条件方程的表达式及其意义?它在解析摄影测量中有哪些应 用? 13.画出“相对定向+绝对定向”方法确定地面点坐标的流程图? 14.简述光束法区域网平差中改化法方程目的以及改化法方程系数阵的特点(5 分) 15.单航带法空中三角测量的作业步骤 16.什么是移动曲面法数字高程模型内插?

无菌检查操作规程

无菌检验操作规程 文件编号:BR3-SR0 版本:01 制定: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批准: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 广州保瑞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修订记录 序 修订内容摘要版本变更日期 号 《无菌检验操作规程》2016-02-22 1

生效时间2016.02.22 页次4-1 1.目的 建立无菌检查的标准操作规程,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2.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一次性使用体腔热灌注治疗管道组件的无菌检测 3.职责 负责对一次性使用体腔热灌注治疗管道组件的无菌检测 4.内容 4.1检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1101 无菌检查法 4.2仪器、设备 超净工作台、电热干燥箱、恒温培养箱、压力蒸汽灭菌器、集菌仪、电子天平、PH计、冰箱、恒温水浴锅、酒精灯、三角烧瓶,接种环、镊子,试管架,大试管若干等。 4.3.培养基 4.3.1需气菌、厌气菌培养基(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 4.3.2 霉菌培养基(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 4.3.3 培养基的无菌性检查 每批配制的培养基均应进行无菌性检查(可与产品无菌检验同步进行)。检查时,每批培养基随机取不少于5支(瓶)培养14天,应无菌生长。 4.4.无菌检验室的环境要求 4.4.1无菌检验应在环境洁净度10000级下的局部百级的单向流空气区域内进行。 4.4.2 缓冲区与外界环境、无菌检验室与缓冲区之间空气应保持正压,阳性对照室与缓冲区之间空气应保持负压。无菌检验室与室外大气之间静压差应大于10Pa。无菌检验室的室温应保持18~26℃,相对湿度:45~65%。 4.4.3 无菌检验室的单向流空气区、工作台面及环境应定期按《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悬浮粒子》和《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沉降菌的测试方法》的现行国家标准进行悬浮粒子每月检测一次,沉降菌的监测每周检测一次。 6.4 无菌检验过程中应同时检查超净工作台单向流空气中的菌落数:每次操作时在层流空气所及台面的左中右置3个营养琼脂平板,暴露30min,于30~35℃培养48小时,菌落数平均应不超过1CFU/平板。

摄影测量学复习题及答案(全)

摄影测量学复习题及答案(全) 一、名词解释 1、解析相对定向:根据同名光线对对相交这一立体相对内在的几何关系,通过量测的像点坐标,用解析计算方法解求相对定向元素,建立与地面相似的立体模型,确定模型点的三维坐标。 2、GPS辅助空中三角测量:将基于载波相位观测量的动态GPS 定位技术获取的摄影中心曝光时刻的三维坐标作为带权观测值,引入光束法区域网平差中,整体求解影像外方位元素和加密点的地面坐标,并对其质量进行评定的理论和方法。 3、主合点:地面上一组平行于摄影方向线的光束在像片上的构像 4、核线:立体像对中,同名光线与摄影基线所组成核面与左右像片的交线。 5、航向重叠:同一条航线上相邻两张像片的重叠度。 6、旁向重叠:两相邻航带摄区之间的重叠。 7、影像匹配:利用互相关函数,评价两块影像的相似性以确定同名点 8、影像的内方元素:是描述摄影中心与像片之间相关位置的参数。 9、影像的外方元素:描述像片在物方坐标的位置和姿态的参数。 10、景深:远景与近景之间的纵深距离称为景深 11、空间前方交会:由立体像对中两张像片的内、外方位元素和

像点坐标来确定相应地面点的地面坐标的方法,称为空间前方交会。 12、空间后方交会:利用一定数量的地面控制点,根据共线条件方程或反求像片的外方位元素这种方法称为单张像片的空间后方交会。 13、摄影基线:相邻两摄站点之间的连线。 14、像主点:像片主光轴与像平面的交点。 15、立体像对:相邻摄站获取的具有一定重叠度的两张影像。 16、数字影像重采样:当欲知不位于采样点上的像素值时,需进行灰度重采样。 17、核面:过摄影基线与物方任意一点组成的平面。 18、中心投影:所有投影光线均经过同一个投影中心。 19、单模型绝对定向:相对定向所构建的立体模型经平移、缩放、旋转后纳入到地面坐标系中的过程相对定向:根据立体像对内在的几何关系恢复两张像片之间的相对位置和姿态,使同名光线对对相交,建立与地面相似的立体模型。即确定一个立体像对两像片的相对位置。 20、数字影像内定向:同一像点的像平面坐标与其扫描坐标不相等,需要加以换算,这种换算称为数字影像内定向。 21、像主点:摄影机主光轴在框标平面上的垂足 22、内部可靠性:一定假设条件下,平差系统所能发现的模型误差的下界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