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热资源的开发应用前景

地热资源的开发应用前景
地热资源的开发应用前景

地热资源的开发及应用前景

环境101硕周冰2101212

摘要:地热资源有节能减排、高效利用和价廉量稳的三大优势,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内外都在大规模地利用地热资源来发电、供暖。我国地热资源潜力大,应用前景广阔,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发展较快;但仍存在着勘查评价程度低、回灌量小,勘查严重滞后于开发,尚未进行干热岩利用技术研究,缺乏地热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等问题。应对全国地热田进行勘查,对浅层地热资源进行调查与监测,开展干热岩地热资源发电利用专题研究,开展全国地热资源现状调查评价与区划工作,为将来的大规模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地热资源;开发;现状;对策;前景

地热资源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地热水、地热蒸汽、干热岩、浅层地温能是地热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而科学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地热资源,实现地热资源可持续利用,对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发展低碳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地热资源的优势

地热资源与其他矿产资源以及其他可再生能源相比,在开发利用方面具有明显的节能环保、高效利用和价廉量稳的优势。

1.1低碳节能环保

地热是一种清洁、廉价、可再生和可直接利用的新能源。开发利用地热资源可替代大量的煤炭和天然气等石化能源,有利于改善现有的能源结构,有利于降低能源消耗和成本,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减少废

气、粉尘、噪声污染等。据估算,我国目前探明的可开采利用的地热资源约折合每年3284万吨标准煤的发热量。以平均每消耗一吨标准煤向环境排放22.6kg二氧化碳、17.87kg二氧化硫、15.39kg烟尘、7.50kg工业粉尘、96.06kg工业固体废弃物计算,开采地热资源每年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742180吨,二氧化硫排放量586851吨,烟尘排放量505408吨,工业粉尘排放量246300吨,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3154610吨等,可见开发地热资源对于节能环保具有重要的意义。

1.2 高效利用

地热资源的高效利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利用面广。地热资源可以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的许多领域,如发电、供暖、疗养、种植、养殖、制冷(利用热泵技术)等等,这些优势是其它资源无法比拟的;二是利用率高。地热资源的利用系数(可利用时间与全年总时间的比值)在所有可再生能源中是最大的。据联合国世界能源评价报告的对比数据,全球地热资源的平均利用系数为72%,许多先进地热发电机组高达85%—95%。地热资源的利用系数是风能的3.6倍,是太阳能的5.4倍。

1.3 价廉量稳

从电力建设成本来看,地热发电大致1万元人民币装机1KW,与风力发电成本相当,但与太阳能光伏发电约10万元人民币装机1KW 相比,建设成本要低很多。另外,风力、太阳能、潮汐能的开发利用都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往往造成开发利用量的不稳定性和间断性,地热的开发利用则不存在此类问题。

2 国外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状况

从世界范围来看,利用温泉洗浴已有数千年历史,但只是在20世纪,地热资源才大规模用来发电、供暖和进行工农业利用,地热开发利用的步伐在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加快。据统计,目前全球有27个国家利用地热发电,总装机容量约10700MWe,利用地热发电所生产的电力达67246GW.h/a,平均利用系数为72%(一年中有72%的时间在工作);地热直接利用的国家有78个,总设备容量约为50583 MWt,利用热能121696GW.h/a。美国、意大利、日本、冰岛、新西兰、印度、菲律宾等世界上地热资源丰富且开发利用较好的国家,地热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已起到重要作用。如冰岛全国87%的供暖靠地热,菲律宾电力供应中地热发电已占21%。

另外,由于地源热泵技术的采用,使热源的可利用温度低至5℃左右,过去所谓“地热资源在分布上有局限性”的观念已被改变,这为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打开了一个新窗口,且大大提高了整个地热在能源系统中的地位。如瑞士是一个传统意义上没有地热资源的国家,但采用热泵技术后,1995年就可以利用浅层地温能提供228GW.h/a 的热功率于地热供暖。据2010年世界地热大会(印尼的统计数据,向本次世界地热大会报告地源热泵利用的国家有43个,地源热泵的年利用能量已达到214782TJ(1012焦耳),近五年平均年增长率达到19.7%。世界地源热泵的应用集中在北美、欧洲和中国。按美国和西欧典型家用机组的平均容量12 kW计算,2010年世界累计装机294万套,是2005年的2倍,是2000年的4倍。

3 我国地热资源勘查开发现状

3.1 勘查评价现状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旅游和房地产业的蓬勃发展,强劲的市场需求,推动了地热资源的勘查开发,开发地热的地区越来越多,地热井越打越深(已超过4000m)。但国家用于地热勘查的投资却大幅度下降,地热勘查工作进展缓慢,导致地热资源勘查评价明显滞后于开发利用。30多年来,国土资源部门(包括原地质矿产部)累计用于地热资源勘查的投资达数亿元。通过多年的勘查和评价,为国家探明了一批中高温地热田,并初步掌握了全国2000米以浅的地热资源基本状况和分布规律。目前,全国经正式勘查并经国土资源储量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的地热(水)田为103处,提交的B+C级可采地热资源量每年为33283万立方米;经初步评价的地热(水)田214个,D+C级地热可采资源量每年约5亿立方米。按目前的开发利用水平,估算的全国每年可开发利用的地下热水资源总量约67.17亿立方米,其所含热量为962.28×1015焦耳,折合为3284万吨标准煤的发热量。我国浅层地温能勘查评价于2006年开始试点,2008年国土资源部下发了《关于大力推进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的通知》,2009年国土资源部发布了《浅层地温能勘查技术规范》,目前,浅层地温能勘查评价工作正在各地全面展开。先期开展工作的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河北省已初步完成区域调查评价工作。从评价结果看,潜力很大,应用前景广阔。

3.2 开发利用现状

20世纪70年代起,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得到了蓬勃发展。1990年,全国地热供暖面积为190万平方米,2008年为2400万平方米,18年间增长12.63倍;1990年,全国地热供生活热水1万户,2008年为50万户,18年间增长50倍。目前,全国有温泉2700余处,已开发利用的约700处;地热田1048处,已开发利用的259处;地热开采井约1800余眼,年开采量约3.68亿立方米。我国的地热资源主要用于供暖、发电、医疗保健、温泉洗浴、水产养殖、温室种植等方面。其中,洗浴和疗养占47.55%,供暖占30.77%、其他占21.68%。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产生了明显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据统计,我国现有地热开发利用从业人员71000多人,年创经济效益70.92亿元。据初步估算,2008年地热资源的利用,使全国二氧化碳减排596万吨。

我国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1999年,我国在北京、宁波、广州等城市启动了3处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示范工程。随着地源热泵技术的日趋成熟,利用浅层地温能的工程项目大量涌现。截至2009年6月,全国应用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的建筑项目2236个,建筑面积近8000万平方米。项目比较集中的地区有北京、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天津,80%集中在我国华北和东北南部地区。目前,北京有1500万平方米的建筑利用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沈阳已超过2500万平方米。据估算,2008年浅层地温能的开发利用,使我国二氧化碳减排1987万吨。随着我国能源结构战略政策的调整

和地源热泵技术的逐步提高完善,浅层地温能必将成为我国今后开发利用中的新型能源,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

4 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地热资源勘查评价和开发利用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4.1 地热资源勘查评价程度低

目前,全国大部分地区尚未开展全面系统的地热资源勘查评价工作,特别是我国西部及华北平原地区的中低温地热资源,基本未开展正规的地热勘探。全国地热资源总量是个概数,至今尚未取得公认的统一数据。另外,对于2000米以下的深部地热资源未做过勘查评价工作,资源量不清。资源量未查明,影响了地热资源勘查开发规划的制定、资源的利用以及地热产业发展,影响了政府管理部门的科学管理和对合理开发利用地热资源的正确引导。

4.2 回灌量小,引发地质环境问题

地热弃水回灌是实施地热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开发利用的重要手段。地热弃水回灌对维持热储压力、减少污染具有重要作用。但一些地方将地热简单地等同于一般的水资源开发,过量开采,只抽不灌。全国现有地热回灌井261眼,仅占开采井的14.5%,回灌量仅为开采量的5%。地热资源开发由此受到严重影响,不少地方出现水位下降,温度降低,资源枯竭,并引发地面沉降等问题。因此,需要尽快开展地热弃水回灌技术示范与试验工作,为我国地热资源科学有序地开发提供依据。

4.3 浅层地温能的勘查严重滞后

开发存在于地下岩土空间的浅层地温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利用水或其他流体作为载体运输和利用,它不仅可以供热、取暖,还可用来制冷。目前,我国利用浅层地温能供暖制冷建筑面积已达8000多万平方米,但还未全面开展浅层地温能的勘查工作,绝大部分地区浅层地温能赋存的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不清,严重阻碍了浅层地温能的开发利用步伐。

4.4 尚未开展干热岩利用技术的研究

干热岩是埋藏于地球深部、温度大于150℃的、内部不存在流体或仅有少量地下流体的岩体。干热岩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在30多年的研究与开发过程中,干热岩的利用技术已日趋成熟,显现出了巨大的利用价值,开发前景十分看好。目前干热岩的研究、开发工作主要在一些发达国家展开,我国由于资金和技术等原因尚未开展这方面的工作。

4.5 缺乏地热资源信息管理系统

目前,我国还没有全国统一的地热资源信息系统,信息反馈缓慢,管理手段落后,管理自动化和信息化程度较低。需建立全国性的地热资源信息数据库和管理系统,为科学规划与指导我国地热资源勘查开发有序发展提供基础资料。

5 工作对策

为了充分、合理地利用地热这一清洁可再生能源,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暖,顺利实现我国政府向世界承诺的减排目标,建议开展如下工作:

5.1 全国主要地热田勘查

在前期地热资源现状调查评价的基础上,确定地热资源重点勘查开发前景区,对地热资源开发前景好的地区进一步勘查评价,为地热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对沉积盆地型地热资源,在充分利用石油勘探井孔、地震等物探资料的基础上,通过钻探、物探等工作,进行盆地内构造、热储层分布及埋深、地热温度等综合分析,确定热储类型及厚度、埋深及分布范围,计算地热资源量。范围,计算地热资源量。对未进行过地热勘查的新区,部署试验性钻探进行地热验证,验证断裂深循环型隐伏地热资源存在的可能性及开发前景。对资源条件好并有一定开发基础的地区,结合开发的需要进行地热资源勘查, 提出评价区控制的地热资源可开采量,建立地热开发示范区。对已多年开发并有一定管理经验的地热田,建立典型地热田开发利用示范,运用现代技术,对地热资源实施现代化管理,建立管理模型及地理信息系统,有效、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地热资源,提升地热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水平。

5.2 浅层地热能调查与监测

对省会城市和其他大中城市以及个别经济条件较好的小城镇开展浅层地热能调查与监测工作。调查评价的对象是适宜开发利用浅层地热能的城市(镇),调查评价的范围为城市的城区和远景规划建设区,调查评价的内容主要是查明浅层地热能分布特点、赋存条件和地层热物性参数等,估算可利用资源量。在调查评价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矿产资源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各城市

(镇)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专规划。专项规划应根据地质环境条件,划定适宜开发区、较适宜开发区和不适宜开发区;依据水文地质条件,圈定适宜地源热泵不同开发方式(地下水、地埋管)的地段,估算不同适宜区浅层地热能可利用量,估算可能的供暖服务面积,提出合理的开发利用规模。同时,开展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的地质环境监测工作,对开发利用浅层地温能的城市(镇)建立浅层地温能监测网。对不同深度的地温、采温层的岩土质量、地下水水位和水质、地面标高等项目实施长期监测,及时掌握地温变化动态、水土质量和地面变化情况。

5.3 开展干热岩地热资源发电利用专题研究

选择具备高温干热岩形成条件、地热梯度大、开发条件好的地区,进行干热岩靶区地热地质勘查和综合物探,探索有关干热岩发电的关键技术,建立我国干热岩开发利用科学实验基地。第一阶段,在大陆与大陆板块之间的碰撞地带或大陆内部断陷盆地等干热岩发育良好部位选择靶区,如滇藏地热带和东南沿海地热带,开展干热岩勘查评价工作,查明我国干热岩资源分布状况。第二阶段,实施干热岩系统科学钻探及水流循环试验,分析干热岩热储构造三维分布、水岩相互作用等,探索干热岩发电利用技术;在此基础上,建立干热岩系统开发利用试验研究基地,填补我国干热岩发电的空白。

5.4 开展全国地热资源现状调查评

价与区划工作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区域地热资源调查为基础,在分析研究已有资料的基础上,采用野外实地调查与搜集资料相结合

的方法,对温泉点和开发利用的地热井进行全面的现状调查和采样测试,评价地热资源量及开发潜力,更新全国地热资源和开发利用数据;在此基础上,结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完成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区划,提出地热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和保护区划意见,建立地热资源数据库和信息系统,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管理地热资源提供基础依据。

6 应用前景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包括地热在内的各种新能源的开发利用,还难于大规模的进行,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远远不会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我国地热分布虽然广泛但在不同地区,其丰富程度和开发利用条件差别很大,同时,在不同地区存在着能源供求情况记不平衡的情况,针对这种状况今后的开发利用工作,主要是在常规能源短缺而地热资源又非常丰富且便于开发的地区进行。因此,从能源生产的战略观点来看,地热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性的新能源,在局部地区发挥较大的作用,国内外的利用时间表明,160C 以下的水(气)用来发电,通常是不经济的,但在工农业及其生活等许多领域中,却具有非常广泛的利用前景。我国的地热资源以中、低温热水为主,因此,除局部地区可考虑地热发电外,在广大的地区,主要是根据当地的热水条件(热水水温、水量、水质)和可以利用的途径,广泛地应用到能切实受益中去。基于上述情况,我国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应贯彻“小型分散、因地制宜,综合以用”的原则。

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一项新的事业,随着它的兴起,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亟待解决的新问题,主要包括“地热经济研究,扩大利用

途径,提高经济效益;合理开采,保护地热资源,使其能长期保持温度、水量和压力的稳定;排除和减少各种利用障碍、环境污染、沉积结垢、管道腐蚀”等,解决这些实际问题,可以为地下热水的综合利用开拓更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1]徐伟,张时聪.我国地源热泵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J]. Intelligent Building,2007,8(5):43-46.

[2]崔振彬,李莎.地源热泵空调与传统中央空调的比较[J].

浙江建筑,2009,26(6):66-68.

[3]徐伟,等.中国地源热泵发展研究报告(2008年)[M].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4]郑克,等.中国地热资源开发与保护[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7.

[5]尤孝才,姚书振.我国地热资源勘查开发利用及保护对策[J].

中国矿业, 2007 (6).

[6]李晓华,马驰.地热水资源开发引起的环境问题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37 (18) .

[7]詹麒.国内外地热开发利用现状浅析[J].理论与实践,2009 (7).

[8]关锌.我国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对策与建议.

文章编号: 1004-4051 (2010) 05-0007-03

地热能发展现状及市场前景分析

中国地热能行业现状分析与发展前景研究 报告(2015年版) 报告编号:15A2A15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一、基本信息 报告名称:中国地热能行业现状分析与发展前景研究报告(2015年版) 报告编号:15A2A15 ←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优惠价:¥6300 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咨询电话:4006-128-668、0、传真:0 Email 网上阅读: 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二、内容介绍 地热能是贮存于地球内部的一种巨大的能源。地球内部热源来自重力分异、潮汐摩擦、化学反应和放射性元素衰变释放的能量等。地热发电是地热利用的主要方式,地热能在采暖、供热、农业、医学等领域应用广泛。随着传统化石能源的日益紧缺,人们对能源安全、气候变化的担忧与日俱增,地热能源也越来越得到关注,在全球范围内激发了新一轮地热能开采热,欧、美、日等国纷纷加速地热能开发。 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中国地热能行业现状分析与发展前景研究报告(2015年版)认为:我国拥有丰富的地热资源。全国地热可采储量是已探明煤炭可采储量的倍,其中距地表2000米内储藏的地热能为2500亿吨标准煤。全国地热可开采资源量为每年6 8亿立方米,所含地热量为973万亿千焦耳。在地热利用规模上,我国近些年来一直位居世界首位,并以每年近10%的速度稳步增长。 在我国的地热资源开发中,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地热发电效益显著提升。除地热发电外,直接利用地热水进行建筑供暖、发展温室农业和温泉旅游等利用途径也得到较快发展。全国已经基本形成以西藏羊八井为代表的地热发电、以天津和西安为代表

地热资源开发中的几个问题

地热资源开发中的几个问题 1.地热回灌技术问题 地热回灌是目前地热资源开发利用中日益突出的问题,它关系到一个地区的地热资源可否持续开发利用,也关系到开发的成本。沉积盆地型地热田从长远利用考虑,都必须进行回灌,实行采、灌结合,尽可能做到少消耗储层中的地热水量,通过回灌技术多采取储层中的热量,保持储层均衡稳定的热水头压力,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回灌中的技术问题主要有二,一是回灌堵塞问题,二是回灌水在储层中的运移与热均衡问题。由于热储层储存的热量,远远大于回灌水比原水减少的热量,只要回灌井与开采井保持适当的间距,采、灌区的热平衡不会有多大的问题。所以,实际上地热回灌的主要技术问题是回灌堵塞问题。从北京、天津、西安、福州等地近年开展回灌的经验来看,岩溶裂隙和裂隙地层,回灌堵塞的问题并不突出,尤其是岩溶裂隙地层,基本上可以实行1:1的回灌;第四系、第三系孔隙热储,回灌的堵塞问题比较突出,一个回灌井的回灌量,仅能回灌开采量的40%左右,开采井与回灌井的比例是1:2~1:2.5。从而加大了采、灌的成本。 华北、松辽盆地第三系热储分布普遍,开发利用中都面临回灌的问题,有必要加强(开展)试点来重点解决这一问题。 2.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成本与价格问题 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初投资是比较高的,以北京为例,目前地热井钻井平均深度已近2500m,钻成一个深度3000m、出水量1000m3/d、出水温度60℃的地热井,包括以下成本: 1、钻井前期地质论证,平均20万元; 2、钻井费按1600元/m计,共需480万元; 3、水处理费及输配水系统建设,约需50万元 4、矿权评估及矿权价款15万元 以上共计:565万元,如利用热泵技术提取10℃温度,增加采暖面积约1.3万m2, 还需增加热泵设备配置费130万元(热泵配置费按100元/m2供暖面积计)。总共需费用695万元。 在采用回灌技术的条件下,还需增加钻井及相关费用,约500万元。 3.地热资源开发投资风险问题 目前所指地热资源开发投资风险,主要还是深部地热资源开发的投资风险。深部地热资源开发风险大小,取决于深部地热地质的研究程度,需要对开采地区较准确的判断有无可供开采利用的热储、热储埋深、热储温度和钻井的可能出水量。由于地热资源开发地点选择主要取决于开发单位,不完全取决地质条件,加之深部地质勘查程度低,现有地球物理勘查技术,还不能准确地解决地热钻井所需的地质问题,大大增加了开发的风险,尤其是新区和深部地热资源的开发。通常会遇到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预计深度内,未钻遇可供开发利用的热储层或构造破碎带,不能成井; (2)上部地层渗透性强,常温地下水循环交替强烈,地热增温率偏低,达不到理想的出水温度;

地热开发与利用

关于中国地热资源及开发利用 一、我国地热资源概述 地热是指地球内部所蕴藏的热能,它来源于地球的熔融岩浆和放射性元素衰变时发出的热量。地热资源是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和地质条件下,能够从地壳内科学、合理地开发出来的岩石热能量、地热流体热能量及其伴生的有用组分,它与太阳能、风能、生物能、海洋能等统称为新能源,将太阳能、风能、潮汐能与地热能加以比较,地热能是新能源中最为现实的能源。地热资源按赋存形式可分4种类型:一是热水型,即地球浅处(地下100~4500m)所见到的热水或水蒸汽;二是地压地热能,即在某些大型沉积盆地深处(3~6 km)存在着高温、高压流体,其中含有大量甲烷气体;三是干热岩地热能,由于特殊地质构造条件造成高温但少水甚至无水的干热岩体;四是岩浆热能,即储存在高温(7001 200℃)熔融岩浆体中的巨大热能;根据地热水的温度地热能可分为高温型(>l50℃)、中温型(90~150℃)和低温型(<90℃)三大类,高温地热资源主要用于地热发电,中、低温地热资源主要用于地热直接利用。 我国是地热资源相对丰富的国家,地热资源总量约占全球的7.9%(表一),可采储量相当于4626.5亿t标准煤。我国的高温地热资源(热储温度≥150℃)主要分布在藏南、滇西、川西以及台湾省,环太平洋地热带通过我国的台湾省,

高温温泉达90处以上;地中海喜马拉雅地热带通过西藏南部和云南、四川西部。西藏高温热田主要集中在羊八井裂谷带,其中藏南西部、东部及中部约有108个高温热田,构成中国高温热田最富集的地带;云南是全国发现温泉最多的省,高温热田主要分布在怒江以西的腾冲-瑞丽地区,约2O 处;川西分布着8个高温地热区,为藏滇高温地热带的一部分。我国主要以中低温地热资源为主,中低温地热资源分布广泛,几乎遍布全国各地,主要分布于松辽平原、黄淮海平原、江汉平原、山东半岛和东南沿海地区,其主要热储层为厚度数百米至数千米第三系砂岩、砂砾岩,温度在40~80℃左右,目前已发现全国共有地热温泉3000多个,其中高于25℃的约2200个。从温泉出露的情况来看,我国主要有四个水热活动密集带[1]:藏南-川西-滇西水热活动密集带;台湾水热活动密集带;东南沿海地区水热活动密集带;胶东、辽东半岛水热活动密集带。从地质构造上看,我国地热资源主要分布于构造活动带和大型沉积盆地中,主要类型为沉积盆地型和隆起山地型。 二、我国地热资源开发现状 我国地热资源的利用历史悠久,但真正大规模勘查和开发利用始于20世纪70年初期,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市场经济需求的推动下,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得到更加蓬勃的发展。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和人

中国大陆地区地热资源分布及其开发利用

地热能系指储存于地球内部的能量,一方面来源于地球深处的高温熔融体;另一方面源于放射性元素(U、TU、40K)的衰变。按其属性地热能可分为4种类型。 地热能系指储存于地球内部的能量,一方面来源于地球深处的高温熔融体;另一方面源于放射性元素(U、TU、40K)的衰变。按其属性地热能可分为4种类型:①水热型,即地球浅处(地下100~4500m)所见的热水或水热蒸气;②地压地热能,即某些大型沉积盆地(或含油气)盆地深处(3~6km)存在着高温高压流体,其中含有大量甲烷气体;③干热岩地热能,需要人工注水的办法才能将其热能取出;④岩浆热能,即储存在高温(700~1200℃)熔融岩体中的巨大热能,但如何开发利用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在上述4类地热资源中,只有第一类水热资源在中国已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 中国地热资源按其属性可分为三种类型:①高温(>150℃)对流型地热资源,这类资源主要分布在西藏、腾冲现代火山区及台湾,前二者属地中海地热带中的东延部分,而台湾位居环太平洋地热带中。②中温(90~150℃)、低温(<90℃)对流型地热资源,主要分布在沿海一带如广东、福建、海南等省区;③中低温传导型地热资源,这类资源分布在中新生代大中型沉积盆地如华北、松辽、四川、鄂尔多斯等。这类资源又往往跟油气或其他矿产资源如煤炭等处在同一盆地之中。上述三类地热资源分布在我国不同地区,并与该地区的地质-构造背景密切相关。 一、高温地热资源主要用于发电

目前在西藏羊八井热田已建起装机容量为25.18MW的地热电站,由于西藏地区传统能源如油气、煤炭缺乏,而高温地热资源又颇为丰富,因此在解决当地能源供应问题上起很大作用。羊八井地热电站从1977~1991年的14年内共装机25.18MW,最后一台3MW机组于1991年初投入运行。自1993年以来,年发电均保持在1亿度左右,截至2002年5月,羊八井地热发电总量达16亿度,电站年平均运行4300小时(羊八井地热电厂生产科,2002)。羊八井地热电站全年供应拉萨的电力为41%,冬季超过60%。另外两个较小的地热电站也已在朗久和那曲建成,其装机容量分别为2MW和1MW,对当地经济发展也起到相当作用。据估计,滇藏地热带的发电潜力为5817.65MW。表1我国大陆地区地热电站装机容量地点名称机组数装机容量/MW西藏羊八井925.18那曲11郎久22续表地点名称机组数装机容量/MW广东丰顺10.3湖南灰汤10.3总计28.78 二、中低温地热资源主要用于非电直接利用 如供暖、制冷、水产养殖、旅游疗养等。进入90年代,随着全球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我国地热兴起了直接利用的高潮,尤其在高纬度寒冷的三北(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加大了以地热供暖(采暖和生活用水)为主的开发力度。这项工作的开展不仅减少了大量有害物质的排放,而且还能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截至1999年底,用于非电直接利用的热水流量为64416L/s,相当于每年提供162009MJ 的热能。这一数字说明中国的地热直接利用水平已居世界之首。全国

浅谈地热资源的类型与开发利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a415439482.html, 浅谈地热资源的类型与开发利用 作者:李心玉张文国 来源:《西部资源》2016年第02期 摘要:地热资源是可为人们开发利用的地球热能,是一项清洁可再生能源。本文分别从温度、埋藏深度和赋存状态划分了地热类型,并介绍了地热资源在发电、直接利用和浅层地温能方面的开发利用。合理、可持续开发利用地热资源不仅节约能源,对保护环境有着重要意义。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能源需求不断增长,供需矛盾日益凸显,人类开始寻求新型能源、发展清洁可再生能源,以改变严重依赖煤炭、石油等能源结构。地热资源是与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并列的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地热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循环利用,不仅可以改善能源结构,而且对保护全球环境有着至关重要作用。 1.地热资源概述 地球内部蕴藏着巨大的热能,如果这些热能在岩浆、火山、构造等地质因素控制下向地壳一定范围内富集,并达到可开发利用的条件,便可成为地热资源。即地热资源是指在当前技术条件下能够为人类开发利用的地球内部热能,包括地热流体及其伴生的有用部分。 目前地热资源主要来源有三方面:一是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量;二是地球熔融岩浆加热作用;三是太阳的热辐射。 2.地热资源的类型 地热资源有多种分类方法,一般按温度、埋藏深度、赋存状态等可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2.1按温度分 根据温度,地热资源可分为高温、中温和低温三类:其中高温地热资源温度大于等于150℃,中温地热资源温度小于150℃且大于等于90℃,以及低温地热资源温度小于90℃。 高温地热资源主要出现在地质活动性强的各大板块边,即如板开裂部分、板块的碰撞带等。著名的冰岛地热田,日本和新西兰的地热田,我国西藏羊八井地热田,都属于高温地热资源。中、低温地热资源则分布在板块内部,如活动断裂带、断陷谷和坳陷盆地地区。 2.2按埋藏深度分 根据地下埋藏深度可分为埋藏深度为200m以上的深层地热资源和埋藏深度200m以下的浅层地热资源。如云南的腾冲、西藏的那曲等地热田,都属于浅层地热资源。

国内外地热能开发及利用现状介绍

国内外地热能开发及利用现状介绍 中国能源网研究中心王鸿雁张葵叶 地热资源是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和地质条件下,能够从地壳内科学、合理地开发出来的岩石热能量、地热流体热能量及其伴生的有用组分。地热资源既属于矿产资源,也是可再生能源。目前可利用的地热资源主要包括:天然出露的温泉、通过热泵技术开采利用的浅层地温能、通过人工钻井直接开采利用的地热流体以及干热岩体中的地热资源。在全球各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努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背景下,近年来,全球地热能开发及利用取得较快发展,也越来越引起我国政府及企业的重视。 一、全球地热资源分布及利用 (一)全球地热资源分布 全球地热储量十分巨大,理论上可供全人类使用上百亿年。据估计,即便只计算地球表层10km厚这样薄薄的一层,全球地热储量也有约1.45×1026J,相当于4.948×1015吨标准煤,是地球全部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量的几百倍。[1]世界上已知的地热资源比较集中地分布在三个主要地带:一是环太平洋沿岸的地热带;二是从大西洋中脊向东横跨地中海、中东到我国滇、藏地热带;三是非洲大裂谷和红海大裂谷的地热带。这些地带都是地壳活动的异常区,多火山、地震,为高温地热资源比较集中的地区。[2]图1所示为全球地热资源集中分布带:

图1 全球地热资源集中分布带 来源:鹿清华, 张晓熙, 何祚云. 国内外地热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J]. 石油石化节能与减 排, 2012, 2(1): 39-42 (二)全球地热资源利用 地热资源按赋存形式可分热水型、地压地热能、干热岩地热能和岩浆热能四种类型;根据地热水的温度,又可分为高温型(>l50℃)、中温型(90~150℃)和低温型(<90℃)三大类。地热能的开发利用可分为发电和非发电两个方面,高温地热资源主要用于地热发电,中、低温地热资源主要是直接利用,多用于采暖、干燥、工业、农林牧副渔业、医疗、旅游及人民的日常生活等方面。此外,对于25℃以下的浅层地温,可利用地源热泵进行供暖、制冷。 根据2010世界地热大会的最新数据,2010年,全球有24个国家开发了地热发电项目,总装机容量10715MWe,年发电利用总量为67246GWh,平均利用系数为0.72;有78个国家开展了地热直接利用活动,总设备容量为50583MWt,年利用热能121696GWh,平均利用系数0.27。 表1 地热发电排名前10的国家 国家装机容量 (MWe)运行能量 (MWe) 总生产能量 (GWh/y) 运行率 (%) 运行机组 (套) 美国3093 2024 16603 0.94 209 菲律宾1904 1774 10311 0.66 56 印尼1197 1197 9600 0.92 22 墨西哥958 958 7047 0.84 37 意大利843 843 5520 0.75 33 新西兰628 628 4055 0.74 43 冰岛575 575 4597 0.91 25 日本536 422 3064 0.83 20 萨尔瓦多204 192 1422 0.85 7 肯尼亚167 167 1131 0.78 6 表2 地热直接利用排名前10的国家国家总生产能量GWh/y 主要利用方式 中国20932 直接供热、地源热泵、洗浴 美国15710 地源热泵 瑞典12585 地源热泵 土耳其10247 直接供热 日本7139 洗浴 挪威7001 地源热泵

我国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发展趋势问题与建议

我国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发展趋势、问题与建议 作者:宾德智2010年05月28日 我国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地热资源作为绿色的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已普遍受到关注。为促进我国全面而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地热资源,笔者借此短文,就我国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发展趋势及有关问题谈点个人的看法和建议,供讨论。 一、地热和地热资源的概念 地热是指地球内部所储存、产生的热量。能够经济的为人类所利用的地球内部热量,称地热资源,人们习惯简称为“地热”。地热资源的现代涵义包括:地热过程的全部产物,指天然蒸汽、热水和热卤水等;由人工引入(回灌)热储的水、气或其他流体所产生的二次蒸汽、热水和热卤水等;由上述产物带出的矿物质副产品。目前,可利用的地热资源有:天然出露的温泉地热资源;通过热泵技术可开采利用的浅层地热资源;通过人工钻井直接开采利用地热水(气)资源和干热岩体中的地热资源。 当前,我们所讨论的地热开发利用问题,实际上还限于天然温泉、通过热泵技术利用的浅层地热和通过人工钻井技术直接开采利用地热水(气)资源,尚未涉及干热岩中的地热资源利用问题。

上述四类可用地热资源,从总量及开采难易程度的角度分析,天然温泉资源量小、地域局限性较大,但开采容易,且无风险,是当前温泉旅游业开发利用的重点资源;浅层地热(指地表恒温带以下一定深度内地层中储存的热量)资源量丰富、分布普遍,易开采,风险低,主要利用热泵技术进行利用,但开采对环境有一定影响,是当前空调采暖开发利用的热点,发展较快;通过人工钻井直接开采利用的地热水(汽)资源,主要开采3000m深度以上地层热储中储存的地热水(汽)资源,资源量大,但开采的可行性主要取决于热储的分布与渗透条件,有较大风险,当前主要是直接开采热储中的地热水(汽),因地热水的补给有限而限制了其开发利用的规模,今后将逐渐转向仅利用热储中的“热量”的方向转化;干热岩中蕴含的地热资源量最大,主要通过地下换热技术开采,由于受当前开采技术条件的限制,国内尚没有投入实际利用,从发展的观点和未来能源需求考虑,这种地热资源将成为开发利用的重点。 二、我国地热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状况 (一)地热资源勘查 我国地热资源勘查活动始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50年代中期,当时地热资源的勘查与开发的范围仅限于天然出露的温泉等。在此期间,在全国主要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开展了地热资源普查。为配合国家医

我国地热资源开发现况及问题分析

我国地热资源开发现况及问题分析 北京、河北、山西等地采访发现,面对丰富的地热资源,众多开发商一拥而上,由于缺乏科学规划、盲目开采、粗放利用,对资源和环境造成诸多破坏。不少专家和业内人士指出,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保护措施若不及时落实跟进,地热过度开发趋势将会加剧。有关部门应坚决制止乱采滥用、粗放利用地热资源,把地热资源利用纳入法制化、制度化轨道。 地热违规开发破坏地质环境 “个别县开发地热资源毫无科学规划可言,本来只适合打三五眼热水井,却一下子就打了二三十口,开发现状令人瞠目结舌。”一位专家告诉记者。据调查,这些地热开发许多属于“未批先建、先建后批”,甚至偷偷开发的现象也不稀罕。 河北深州、安平、深泽、故城等地热供暖比较集中的县了解到,很多地热井都是近两年补办的手续。由于回灌井技术工艺复杂、投资成本高,大部分地热井出于经济利益考虑都不建回灌井。“先打井后上报”、“只开采不回灌”在一些地方成为普遍现象,地热管理部门对地热水资源的情况掌握不够,对取水量难以监测。 目前,国内地热资源主要用于洗浴、医疗保健、温泉度假、供暖以及养殖等低附加值的产业,开发形式粗放,缺乏

梯级开发的先进工艺,资源浪费现象严重。一些地方的地热水温每年都在不同程度地下降,有的地热游泳馆开始用烧锅炉的办法给水升温,有的打着地热的牌子却用自来水。由于各地各自为政,有的存在盲目打井,井位密度过大,超采地热导致一些地热田出现热田面积缩小,甚至出凉水的情形;有的由于超量开采,造成地下水位超常下降。 如果开发地热不采取回灌措施,不仅会造成地热资源枯竭,还会带来环境危害。有专家说,如果没有回灌,地热水被大量开采后,会引起含水层压力、温度下降。地热水直接在地表排放,还会对生态造成热污染、化学污染等危害。 法律法规落实难制约资源管理 “管理体制不顺,法律法规落实难,是当前地热资源保护中的普遍现象。”据了解,将地热资源按矿产资源管理是国际通行的做法。按照法律规定,抽取深层地热水至少需要两证:一是县级以上水务部门颁发的取水许可证,二是向省级国土部门申请采矿权。多年来,我国不少省份已经出台了“地热管理条例”,对地热的勘探、开发、利用、回灌、环保等环节都有明确规定,但实际上这些“条例”落实并不如人意。 “多龙管水”局面在地热资源开发上同样存在。山西省一位专家告诉记者,水利部门一直与地矿部门争地热管理权,致使地热开发企业无所适从。有的地热开采办理了取水

地热开发与利用

地热开发与利用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关于中国地热资源及开发利用 一、我国地热资源概述 地热是指地球内部所蕴藏的热能,它来源于地球的熔融岩浆和放射性元素衰变时发出的热量。地热资源是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和地质条件下,能够从地壳内、合理地开发出来的岩石热能量、地热流体热能量及其伴生的有用组分,它与太阳能、风能、生物能、海洋能等统称为新能源,将太阳能、风能、潮汐能与地热能加以比较,地热能是新能源中最为现实的能源。地热资源按赋存形式可分4种类型:一是热水型,即地球浅处(地下100~4500m)所见到的热水或水蒸汽;二是地压地热能,即在某些大型沉积盆地深处(3~6km)存在着高温、高压流体,其中含有大量甲烷气体;三是干热岩地热能,由于特殊地质构造条件造成高温但少水甚至无水的干热岩体;四是岩浆热能,即储存在高温(7001200℃)熔融岩浆体中的巨大热能;根据地热水的温度地热能可分为高温型(>l50℃)、中温型(90~150℃)和低温型(<90℃)三大类,高温地热资源主要用于地热发电,中、低温地热资源主要用于地热直接利用。 我国是地热资源相对丰富的国家,地热资源总量约占全球的%(表一),可采储量相当于4626.5亿t标准煤。我国的高温地热资源(热储温度≥150℃)主要分布在藏南、滇西、川西以及省,环太平洋地热带通过我国的台湾省,高温温泉达90处以上;地中海喜马拉雅地热带通过西藏南部和云南、四川西部。西藏高温热田主要集中在羊八井裂谷带,其中藏南西部、东部及中部约有108个高温热田,构成高温热田最富集的地带;云南是全国发现温泉最多的省,高温热田主要分布在怒江以西的腾冲-瑞丽地区,约2O处;川西分布着8个高温地热区,为藏

地热资源的综合利用开发研究

地热资源的综合利用开发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的现象日益严重,因此必须对可再生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和利用。基于此,本文就地热资源的综合利用开发进行研究,首先就地热资源的分类、地位和开发利用的现状进行分析,然后结合当前地热资源综合利用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回注问题、腐蚀问题等角度,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策略,从而提升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水平。 关键词地热资源;综合利用;开发策略 前言 地热资源是一种先进的可再生资源,自开发以来就在社会各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不仅有效节约自然资源,还提高环境保护的能力,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就当前地热资源综合利用开发的现状来看,很多社会领域虽然能够明确地热资源的重要性,但是并没有使能源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导致应用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因此探究这一课题是非常必要的。 1 地热资源综合利用开发的现状分析 1.1 地热资源的分类 地热资源是当前广泛应用的可再生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改善生态环境,还能够有效节约自然资源。地球内部具有很多丰富的矿产资源,有些是可再生资源,有些是不可再生资源,为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对地球内部的可再生资源进行有效挖掘和利用。地热资源是地球产生于地球内部,由于内部的温度很高,因此具有很强的地热能量,而这些能量远远高于石油、化石等燃料消耗产生的能量。地球内部实质上是一个高温的熔体,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会进行地质演变,然后形成一种复合型的可再生资源。 就具体分类来看,地热资源主要有以下几种,分别是低压地热能、热水型地热能、岩浆热能和干热岩地热能,而当前被社会广泛开发利用的为热水型地热能。由于热水型地热能的温度不同,因此还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其中150℃以上为高温地热能,主要用于发电;90℃和150℃之间的为中温地热能,主要用于供暖、干燥、制冷等项目;90℃以下的为低温地热能,也应用于供暖、干燥、制冷等项目。 1.2 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的现状 现阶段我国地热资源的储备情况远远超过煤炭的储备量,而每年对地热水的开采量能够达到每立方米389.5×106吨,而地热资源的开发量每年以10%左右的速度向上递增,这充分显示出我國地热资源雄厚的储备实力和开发潜力。当前对

上海市地热资源地质条件及开发利用潜力分析

上海市地热资源地质条件及开发利用潜力分析 谢建磊 方正 李金柱 徐明德 (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上海,200072) 摘 要 受多种因素制约,上海市近年来陆续实施的地热资源勘查效果都不理想。本文在汇总整理本市有关地热资料的基础上,对区内热源、热储、热盖和通道等地质条件进行了分析,并划分了12个地热资源远景区。热盖为上侏罗统、松散层区域性热盖和上白垩统-古近系、下古生界陆源碎屑岩局部性热盖。热储具有下古生界和白龙港玄武岩层状热储和断裂破碎带带状热储。热源主要为正常的地温增温,断陷盆地盆缘断裂和主要断裂具有深部导热作用。 关键词 地热地质条件 控热构造 远景区 利用潜力 1 引言 地热资源作为一种清洁能源,逐渐成为许多城市能源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恒温层以深地热资源(包含浅层地温能)的勘查和利用成为地质部门的一个重要任务。尤其是近年来,在国际能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国内出台产业节能减排政策的背景下,开发地热资源已成为提升城市形象、带动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上海市自身能源缺乏,加强地热能勘查和开发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国际性大都市具有重要意义。浅层地温能因分布广泛、利用方便、调查和开发技术臻于成熟,在世博会等工程中已开始利用,但在中浅部、深部地热资源勘查上,受区域地质条件认识不足等因素影响,目前还没有取得突破。 20世纪60年代至21世纪初,区内零星进行了水温测量、岩石物性测试、岩溶水文地质普查和北新泾等局部的地热资源勘查,积累了部分地质资料和经验。初步总结和探讨了重固-北新泾地热资源远景区段[1][2],并据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热资源分布规律对上海市地热资源勘探方向进行了初步概括[3];但上述认识多集中在局部,对地热资源的地质条件至今未见有系统论述和地热资源远景区划分。本文在上述资料基础上,通过与邻区对比,分析了本区地热地质条件,划分了地热远景区(带),并对其开发潜力进行了分析。 2 区域地球物理和地质特征 2.1 区域重磁场特征 区域布格重力异常呈NE-NEE、近E W向,向东逐渐抬高。除松江、青浦和堡镇一带,多为正异常。局部发育轴向NE、近E W向相间分布的相对重力高和重力低值区,多由梯度带或线状过渡带分割,多对应于隆起区和坳陷区。区域航磁△T异常以NE-S W向带状异常带占优势。通常高磁异常区对应于基底隆起区和基性侵入岩;中磁异常区对应于火山岩、中酸性侵入岩;低负磁异常区通常对应于陆源碎屑岩和碳酸盐岩类浅埋区。 区域重磁异常分带受NE、NEE向主构造线控制,沿构造线方向不连续的特征[4],呈现出NW和NWW、NNE向后期断裂的改造作用。异常特征的差异反映了各自物质组成和后期构造运动作用强度的不同,变化越剧烈,后期构造作用的影响可能越大。据重力异常和航磁异常分别反演的莫霍面、居里面埋深(图1)同样显示了NE-NEE、近E W向的主构造线方向。莫霍面埋深自西向东总体变浅,且显示了江绍断裂带至枫径-川沙断裂带北东向构造带、上海中部北西向构造带的深部控制作用。居里面埋深呈鼻状自西向东和自中部向两侧总体变深。居里等温面埋藏较浅的地方通常大致与高地温梯度区相对应,对地热形成较有利[5]。 收稿日期:2009-03-02 作者简介:谢建磊(1981-),男,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区域地质调查和研究工作。

中国地热资源储量及分布概况

中国地热资源储量及分布概况 中国地热概述 最近两年,在中国的东北高纬度寒冷的大庆地区和西北干旱的宁夏银川地区开展了地热勘探和开发利用工作,巨大的盆地型地热资源已被证实。在中国的西南边陲地区云南腾冲近代火山地区也开展了以动力开发为主的高温地热勘探工作,为拟建单机10MW以上电站提供资源参数,在首都北京市区钻取到88℃地热流体,为减轻城市环境污染作出贡献。目前,地热产业化已初具规模,国家正在制订2001—2010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规划,“十五”清洁能源科技发展计划。地热开发规模和科学技术将以崭新面貌迎接21世纪。地热资源 通过地质调查,全国已发现地热异常3200多处,其中进行地热勘查的并已对地热资源进行评价的地热田有50多处。全国已打成地热井2000多眼。发现高温地热系统255处,经过评估总发电潜力5800MW?30a,主要分布在西藏南部和云南、四川的西部。在西藏羊八井地热田ZK4002孔,孔深2006米,已探获329.8℃的高温地热流体。发现中低温地热系统2900多处,据调查,总计天然放热量约为1.04×1014kJ/a,相当于每年360万吨标准煤当量。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诸省区和内陆盆地区,如松辽盆地、华北盆地、江汉盆地、渭河盆地以及众多山间盆地区。这些地区1000—3000米深的地热井,可获80—100℃的地热水。中国地热资源按其属性可分为三种类型: ①高温(>150℃)对流型地热资源,这类资源主要分布在西藏、腾冲现代火山区及台湾,前二者属地中海地热带中的东延部分,而台湾位居环太平洋地热带中。 ②中温(90-150℃)、低温(〈90℃)对流型地热资源,主要分布在沿海一带如广东、福建、海南等省区; ③中低温传导型地热资源地热开发与利用 最近5年,地热能的直接利用发展很快,尤其是地热供热、温泉疗养、游乐等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如在北京小汤山和河北省雄县等地均建立了温泉旅游疗养基地,在南方的湖南汝城县热水镇建立了以种植、养殖和培育良种的综合示范基地。高温地热发电进展缓慢,主要原因是:在西藏、云南的高温地热分布区,其水能资源也非常丰富,当地热衷于建造10—20MW的迳流式小水电站,而对建造地热电站,实施多能互补的认识不够。但是,无论如何当地小水电站都是季节性的,每年只在丰水期发电3000—4000小时,而枯水季节则不能满发或停发。为改变枯季缺电现状,地热专家提出地热发电与小水电联合调度、优势互补方针,得到了共识,今后地热发电仍会稳步增长。 一、资源状况 中国地热资源是比较丰富的,据粗略计算,主要沉积盆地小于2 000米的深度中储存的地热资源总量约4.0184×1019kJ,相当于1.3711×1012吨标准煤的发热量,以其1%作为可开采量计算,可开采地热资源总量为4.0184×1017kJ,约相当于1.3711×1010吨标准煤的发热量(表2.5.7)。 因中国山地多,全国平均单位面积热储存量将小于沉积盆地单位面积平均热储存量,全国960万平方千米地热资源总量若以沉积盆地单位面积平均热储存量4.415×1013kJ的50%估算,估计约2.11920000×1020kJ或相当于7.2310×1012吨标准煤的发热量。可开采热量仍以热储存量的1%计算,则全国地热资源可开采量约相当于7.23×1010吨标准煤。 据1996年统计,全国已勘查的地热点(田)有738处,其中进行过勘探的有43处;详查的83处;普查及区域调查的612处。探明各级可开采地热水总量为247.016万立方米/天,

中国地热资源及开发利用

中国地热资源及开发利用 发布时间:2010-7-20信息来源:消费导刊·理论版 [摘要]介绍了我国地热资源的分布情况和开发现状,从地热发电和地热采暖等多个方面论述了地热资源在我国的利用,对我国地热资源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从资源、社会、经济、环境等角度指出地热资源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我国地热资源概述 地热是指地球内部所蕴藏的热能,它来源于地球的熔融岩浆和放射性元素衰变时发出的热量。地热资源是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和地质条件下,能够从地壳内科学、合理地开发出来的岩石热能量、地热流体热能量及其伴生的有用组分,它与太阳能、风能、生物能、海洋能等统称为新能源,将太阳能、风能、潮汐能与地热能加以比较,地热能是新能源中最为现实的能源。地热资源按赋存形式可分4种类型:一是热水型,即地球浅处(地下100~4500m)所见到的热水或水蒸汽;二是地压地热能,即在某些大型沉积盆地深处(3~6 km)存在着高温、高压流体,其中含有大量甲烷气体;三是干热岩地热能,由于特殊地质构造条件造成高温但少水甚至无水的干热岩体;四是岩浆热能,即储存在高温(7001 200℃)熔融岩浆体中的巨大热能;根据地热水的温度地热能可分为高温型(>l50℃)、中温型(90~150℃)和低温型(<90℃)三大类,高温地热资源主要用于地热发电,中、低温地热资源主要用于地热直接利用。 我国是地热资源相对丰富的国家,地热资源总量约占全球的7.9%(表一),可采储量相当于4626.5亿t标准煤。我国的高温地热资源(热储温度≥150℃)主要分布在藏南、滇西、川西以及台湾省,环太平洋地热带通过我国的台湾省,高温温泉达90处以上;地中海喜马拉雅地热带通过西藏南部和云南、四川西部。西藏高温热田主要集中在羊八井裂谷带,其中藏南西部、东部及中部约有108个高温热田,构成中国高温热田最富集的地带;云南是全国发现温泉最多的省,高温热田主要分布在怒江以西的腾冲-瑞丽地区,约2O处;川西分布着8个高温地热区,为藏滇高温地热带的一部分。我国主要以中低温地热资源为主,中低温地热资源分布广泛,几乎遍布全国各地,主要分布于松辽平原、黄淮海平原、江汉平原、山东半岛和东南沿海地区,其主要热储层为厚度数百米至数千米第三系砂岩、砂砾岩,温度在40~80℃左右,目前已发现全国共有地热温泉3000多个,其中高于25℃的约2200个。从温泉出露的情况来看,我国主要有四个水热活动密集带[1]:藏南-川西-滇西水热活动密集带;台湾水热活动密集带;东南沿海地区水热活动密集带;胶东、辽东半岛水热活动密集带。从地质构造上看,我国地热资源主要分布于构造活动带和大型沉积盆地中,主要类型为沉积盆地型和隆起山地型。 二、我国地热资源开发现状 我国地热资源的利用历史悠久,但真正大规模勘查和开发利用始于20世纪70年初期,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市场经济需求的推动下,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得到更加蓬勃的发展。近年

地热资源的开发应用前景

地热资源的开发及应用前景 环境101硕周冰2101212 摘要:地热资源有节能减排、高效利用和价廉量稳的三大优势,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内外都在大规模地利用地热资源来发电、供暖。我国地热资源潜力大,应用前景广阔,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发展较快;但仍存在着勘查评价程度低、回灌量小,勘查严重滞后于开发,尚未进行干热岩利用技术研究,缺乏地热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等问题。应对全国地热田进行勘查,对浅层地热资源进行调查与监测,开展干热岩地热资源发电利用专题研究,开展全国地热资源现状调查评价与区划工作,为将来的大规模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地热资源;开发;现状;对策;前景 地热资源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地热水、地热蒸汽、干热岩、浅层地温能是地热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而科学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地热资源,实现地热资源可持续利用,对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发展低碳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地热资源的优势 地热资源与其他矿产资源以及其他可再生能源相比,在开发利用方面具有明显的节能环保、高效利用和价廉量稳的优势。 1.1低碳节能环保 地热是一种清洁、廉价、可再生和可直接利用的新能源。开发利用地热资源可替代大量的煤炭和天然气等石化能源,有利于改善现有的能源结构,有利于降低能源消耗和成本,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减少废

气、粉尘、噪声污染等。据估算,我国目前探明的可开采利用的地热资源约折合每年3284万吨标准煤的发热量。以平均每消耗一吨标准煤向环境排放22.6kg二氧化碳、17.87kg二氧化硫、15.39kg烟尘、7.50kg工业粉尘、96.06kg工业固体废弃物计算,开采地热资源每年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742180吨,二氧化硫排放量586851吨,烟尘排放量505408吨,工业粉尘排放量246300吨,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3154610吨等,可见开发地热资源对于节能环保具有重要的意义。 1.2 高效利用 地热资源的高效利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利用面广。地热资源可以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的许多领域,如发电、供暖、疗养、种植、养殖、制冷(利用热泵技术)等等,这些优势是其它资源无法比拟的;二是利用率高。地热资源的利用系数(可利用时间与全年总时间的比值)在所有可再生能源中是最大的。据联合国世界能源评价报告的对比数据,全球地热资源的平均利用系数为72%,许多先进地热发电机组高达85%—95%。地热资源的利用系数是风能的3.6倍,是太阳能的5.4倍。 1.3 价廉量稳 从电力建设成本来看,地热发电大致1万元人民币装机1KW,与风力发电成本相当,但与太阳能光伏发电约10万元人民币装机1KW 相比,建设成本要低很多。另外,风力、太阳能、潮汐能的开发利用都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往往造成开发利用量的不稳定性和间断性,地热的开发利用则不存在此类问题。

地热资源管理规定

地热资源管理规定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中国地热资源管理制度 2008-05-04 19:10:23 一、地热管理体制 自1986年《矿产资源法》颁布至1998年4月以前,地热资源由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市)、县各级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实行统一管理,中央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对全国地热资源及其勘查、开发利用、环境保护行使统一监督管理的职能。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市)、县各级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对辖区内的地热源及其勘查、开发利用、环境保护行使监督管理的职能。有以下两种情况:①在城市区内有地热资源可供开发利用的城市,一般在市地质矿产主管部门或其他综合部门内设地热管理处,行使对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统一管理;②一般地区的地热资源由所在地区的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管理体制如下: 1998年3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1998年4月按改革方案撤销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由地质矿产部、国家土地管理局、国家海洋局和国家测绘局共同组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有关地热管理职能改由国土资源部行使。 二、地热管理法规与制度 地热资源属矿产资源范畴,在中国的矿产资源分类中,列入能源矿产类。地热资源的勘查与开发,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及其配套法规,包括:《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管理规定》、《矿产资源勘查区块登记管理办法》、《矿产和地下水勘探报告审批办法》、《矿产储量登记统计管理办法》、《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全国地质资料汇交登记管理办法》等。1998年3月以前在中央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对其行使管理职能;在地方,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根据中央与地方的分工管理权限履行相应的管理职能。具体包括: 1.地热资源勘查登记 对探(采)矿权人申请勘查地热资源或探(采)结合建地热井,依照《矿产资源勘查区块登记管理办法》进行登记,办理地热资源勘查许可证。 2.地热储量审批 对探(采)矿权人经勘查探明可提供开发利用的地热资源可开采储量,由矿产储量审批机构依照《矿产和地下水勘探报告审批办法》进行审批,批准其可采储量及其开采范围,作为申请开发利用地热资源的依据。明确地热资源可采储量未经批准不得提供开发利用。 3.地热资源储量登记统计 依据《矿产储量登记统计管理办法》对探(采)矿权人探明的并经矿产储量审批机构批准的地热可开采储量进行登记,并对申报登记情况进行监督,建立国家统一的地热资源(储量)数据库。 4.地热资源开采登记 依据《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对探(采)矿权人申请开采地热资源的地区范围、开采深度、开采水量进行审定,办理开采许可证。 5.地热资源开发监督管理 对地热资源的开采量、开采中的水质、水位、水温、水量动态,及开采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如地热水位下降速度和幅度、地面沉降、环境污染等进行监督管理,依据《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管理规定》征收地热资源补偿费。

我国地热资源的分布情况和开发现状

[论文关键词]地热资源开发现状利用存在问题 [论文摘要]介绍了我国地热资源的分布情况和开发现状,从地热发电和地热采暖等多个方面论述了地热资源在我国的利用,对我国地热资源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从资源、社会、经济、环境等角度指出地热资源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我国地热资源概述 地热是指地球内部所蕴藏的热能,它来源于地球的熔融岩浆和放射性元素衰变时发出的热量。地热资源是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和地质条件下,能够从地壳内科学、合理地开发出来的岩石热能量、地热流体热能量及其伴生的有用组分,它与太阳能、风能、生物能、海洋能等统称为新能源,将太阳能、风能、潮汐能与地热能加以比较,地热能是新能源中最为现实的能源。地热资源按赋存形式可分4种类型:一是热水型,即地球浅处(地下100~4500m)所见到的热水或水蒸汽;二是地压地热能,即在某些大型沉积盆地深处(3~6 km)存在着高温、高压流体,其中含有大量甲烷气体;三是干热岩地热能,由于特殊地质构造条件造成高温但少水甚至无水的干热岩体;四是岩浆热能,即储存在高温(7001 200℃)熔融岩浆体中的巨大热能;根据地热水的温度地热能可分为高温型(>l50℃)、中温型(90~150℃)和低温型(<90℃)三大类,高温地热资源主要用于地热发电,中、低温地热资源主要用于地热直接利用。 我国是地热资源相对丰富的国家,地热资源总量约占全球的7.9%(表一),可采储量相当于4626.5亿t标准煤。我国的高温地热资源(热储温度≥150℃)主要分布在藏南、滇西、川西以及台湾省,环太平洋地热带通过我国的台湾省,高温温泉达90处以上;地中海喜马拉雅地热带通过西藏南部和云南、四川西部。西藏高温热田主要集中在羊八井裂谷带,其中藏南西部、东部及中部约有108个高温热田,构成中国高温热田最富集的地带;云南是全国发现温泉最多的省,高温热田主要分布在怒江以西的腾冲-瑞丽地区,约2O处;川西分布着8个高温地热区,为藏滇高温地热带的一部分。我国主要以中低温地热资源为主,中低温地热资源分布广泛,几乎遍布全国各地,主要分布于松辽平原、黄淮海平原、江汉平原、山东半岛和东南沿海地区,其主要热储层为厚度数百米至数千米第三系砂岩、砂砾岩,温度在40~80℃左右,目前已发现全国共有地热温泉3000多个,其中高于25℃的约2200个。从温泉出露的情况来看,我国主要有四个水热活动密集带[1]:藏南-川西-滇西水热活动密集带;台湾水热活动密集带;东南沿海地区水热活动密集带;胶东、辽东半岛水热活动密集带。从地质构造上看,我国地热资源主要分布于构造活动带和大型沉积盆地中,主要类型为沉积盆地型和隆起山地型。 二、我国地热资源开发现状 我国地热资源的利用历史悠久,但真正大规模勘查和开发利用始于20世纪70年初期,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市场经济需求的推动下,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得到更加蓬勃的发展。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和人们对地热资源认识的提高,出现了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热潮,平均每年以12%的速度增长,截至2005年底,全国每年直接利用的地热资源量已达44570万m3,居世界第一位,至2010年预计年开采地热水总量可达到900×106m3,开采利用的热量折合标准煤约495×104t/d。目前,我国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在供暖、供热水、医疗保健、洗浴、娱乐、温室、种植、养殖及工业应用等方面均达到一定规模,其中供热采暖占18.0%,医疗洗浴与娱乐健身占65.2%,种植与养殖占9.1%,其他占7.7%,初步形成了有我国特色的地热产业。但目前我国地热开发利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