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学 穴位总结

针灸学 穴位总结
针灸学 穴位总结

针灸学穴位总结

B

八邪[定位]在手背侧,微握拳,第1至第5指间,指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左右共8穴。[主治]①手背肿痛、麻木、毒虫、蛇咬伤。②烦热、目痛。

百会(DU20)交会穴(足太阳、督脉之会)[定位]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处。[主治]①头痛、眩晕。②癫狂、中风失语、不寐。③脱肛、阴挺。

C

尺泽(LU5)合穴[定位]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主治]①咳嗽、气喘、咯血、咽喉肿痛、胸部胀满。②吐泻。

③小儿惊风。④肘臂挛痛。

承泣(ST1)交会穴(阳跷、足阳明之会)[定位]在面部瞳孔直下,当眼球与眶下缘之间。[主治]①目赤肿痛、流泪、夜盲、眼睑瞤动。②口眼歪斜。[操作]左手拇指向上轻推眼球,紧靠眶下缘直刺0.5~1.5寸,不宜提插,以防刺破血管,引起血肿;不宜灸。

攒竹(BL2)[定位]在面部,当眉头陷中,眶上切迹处。[主治]①头痛、眉棱骨痛。②口眼歪斜、目视不明、目赤肿痛、眼睑瞤动、眼睑下垂。

次髎(BL32)[定位]在骶部,当髂后上棘内下方,适对第2骶后孔处。[主治]①月经不调、痛经、赤白带下。②遗精、疝气、遗尿。③腰骶痛、下肢痿痹。

承山(BL57)[定位]在小腿后面正中,委中与昆仑之间,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尖角凹陷处。[主治]①痔疾、便秘。②腰背痛、腿拘急疼痛、脚气。

长强[定位] 尾骨尖端与肛门连线之中点[主治] 泄泻,痢疾,便秘,便血,痔疾,癫狂,痫证,瘈疭,脊强反折,癃淋,阴部湿痒,腰脊尾骶部疼痛

D

地仓(ST4)交会穴(阳跷、手足阳明之会)[定位]在面部口角外侧,上直对瞳孔。[主治]口歪、流涎。

地机(SP8)郄穴[定位]在小腿内侧,当内踝尖与阴陵泉的连线上,阴陵泉下3寸。[主治]①腹痛、泄泻。②月经不调、痛经、遗精。③小便不利、水肿。

胆俞(BL19)背俞穴[定位]在背部,第10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黄疸、胁痛、呕吐、食不化、口苦。

大肠俞(BL25)背俞穴[定位]在腰部,当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①腰痛。②腹胀、腹痛、泄泻、痢疾、便秘。

大陵(PC7)输穴,原穴[定位]在腕掌横纹的中点处,当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主治]①心痛、心悸。②胃痛、呕吐。

③癫狂。④疮疡。⑤胸胁痛、腕臂痛。

大敦(LR1)井穴[定位]在足大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指寸)。[主治]①经闭、崩漏、阴挺。②疝气、遗尿。③癫痫。

大椎(DU14)交会穴(手足三阳、督脉之会)[定位]在后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主治]①热病、疟疾。②咳嗽、气喘、骨蒸盗汗。癫狂痫、头痛项强。④风疹。

胆囊[定位]在小腿外侧上部,当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阳陵泉)直下2寸。[主治]①急、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胆绞痛。

②下肢痿痹。③胁痛。

定喘[定位]在背部,当第7颈椎棘突下,旁开0.5寸。[主治]①咳嗽、气喘。②肩背痛。

E

耳门 [定位] 耳屏上切迹前方 [主治] 耳聋,耳鸣,聤耳,齿痛,颈颔

F

丰隆(ST40)络穴[定位]在小腿前外侧,当外踝尖上8寸,条口外,距胫骨前缘二横指(中指)。[主治]①痰多、咳嗽。②癫狂痫。③头痛、眩晕。④便秘、水肿。⑤下肢痿痹、拘挛。

肺俞(BL13)背俞穴[定位]在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①胸满、咳嗽、气喘、吐血、骨蒸、潮热、盗汗、鼻塞。②背痛。

复溜(KI7)经穴[定位]在小腿内侧,太溪直上2寸,跟腱的前方。[主治]①水肿。②盗汗、热病汗不出。③腹胀肠鸣、泄泻。④下肢痿痹。

风池(GB20)交会穴(足少阳、阳维之会)[定位]在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主治]①头痛、目眩、目赤肿痛、鼻渊、鼻衄、耳鸣。②颈项强痛。③感冒。④中风。⑤热病、疟疾、瘿气。⑥癫痫。[操作]对准鼻尖斜刺0.8~1.2寸,或平透风府;可灸。[附注]穴位深部为延髓,严格掌握针刺角度与深度。

风市(GB31)[定位]在大腿外侧部的中线上,当腘横纹上7寸,或直立垂手时,中指尖处。[主治]①下肢痿痹、麻木、半身不遂、脚气。

②遍身瘙痒。

风府(DU16)交会穴(督脉、阳维之会)[定位]在项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枕外隆凸直下,两侧斜方肌之间凹陷中。[主治]①头痛、项强、眩晕。②咽喉肿痛、失音。③癫狂、中风。[操作]伏案正坐,头微前倾,项肌放松,向下颌方向缓慢刺入0.5~1寸;可灸。[附注]针尖不要向上,不可深刺,以免刺入枕骨大孔,误伤延髓。

伏兔[定位] 髂前上棘与髌骨外上缘的连线上,膝髌上缘上6寸[主治] 腰胯疼痛,腿膝寒冷,麻痹,脚气,疝气,腹胀

风市[定位] 大腿外铡,腘横纹上7寸,股外侧肌与股二头肌之间,当直立垂手时,中指止点处[主治] 中风半身不遂,下肢痿痹麻木,遍身搔痒,脚气

G

公孙(SP4)络穴,八脉交会穴──通冲脉[定位]在足内侧缘,当第1跖骨基底的前下方。[主治]①胃痛、呕吐、饮食不化、腹胀、腹痛、泄泻、痢疾。②心烦、失眠。

肝俞(BL18)背俞穴[定位]在背部,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 1.5寸。[主治]①胁痛、黄疸、吐血。②目赤、目眩、雀目。③癫狂痫。④背痛。

关元(RN4)小肠募穴[定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主治]①虚劳羸瘦、中风脱症。②遗精、阳痿、月经不调、带下、不孕。③遗尿、小便频数。④腹痛、泄泻、疝气。[操作]直刺1~2寸;可灸。[附注]①针刺当排空小便,孕妇慎用。②有强壮作用,为保健要穴。

膈俞(BL17)八会穴——血会[定位]在背部,当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 1.5寸。[主治]①呕吐、呃逆。②气喘、咳嗽、吐血、潮热、盗汗。

归来[定位] 脐下4寸,正中线旁开2寸[主治] 少腹疼痛,经闭,阴挺,白带,疝气,茎中痛

光明络穴[定位] 外踝尖直上5寸,当胫骨前缘,趾长伸肌和腓骨短肌之间[主治] 目痛,夜盲,乳胀痛,膝痛,下肢痿痹,颊肿

H

合谷(LI4)原穴[定位]在手背,第1、第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主治]①头痛、齿痛、目赤肿痛、咽喉肿痛、失音、口眼歪斜、痄腮、鼻衄,“面口合谷收”。②发热恶寒、无汗、多汗、疟疾。③疔疮、痤疮、瘾疹。④腹痛。⑤

半身不遂⑥经闭、滞产。[附注]孕妇不宜针。

后溪(SI3)输穴,八脉交会穴——通督脉[定位]在手掌尺侧,微握拳,当小指本节(第5掌指关节)后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主治]①头项强痛、目赤、目翳、耳聋、咽喉肿痛。②手指及肘臂挛急、腰背痛。③癫狂痫。④疟疾。

环跳(GB30)交会穴(足少阳、太阳之会)[定位]在股外侧部,侧卧屈股,当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中1/3交点处。[主治]腰胯疼痛、下肢痿痹、半身不遂。

J

睛明(BL1)交会穴(手足太阳、足阳明、阴跷、阳跷脉之会)[定位]在面部,目内眦角稍上方凹陷处。[主治]①目赤肿痛、迎风流泪、视物不明、目眩、目翳、夜盲、色盲、近视。②腰腿痛。[附注]不宜提插捻转,可轻刮针柄,出针后用棉球按压针孔片刻;不宜灸。

肩髃(LI15)交会穴(手阳明与阳跷之会)[定位]在肩部,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时,当肩峰前下方凹陷处。[主治]①肩臂挛痛不遂。②瘾疹、瘰疬。

颊车(ST6)[定位]在面颊部,下颌角前上方约一横指(中指),当咀嚼时咬肌隆起,按之凹陷处。[主治]①口歪、颊肿。②齿痛、口噤不语。

肩髎(SJ14)[定位]在肩部,肩髃后方,当臂外展时,于肩峰后下方呈现凹陷处。[主治]肩臂疼痛不举、上肢不遂。[操作]向肩关节直刺1~1.5寸;可灸。

肩井(GB21)交会穴(手足少阳、阳维之会)[定位]在肩上,前直乳中,当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主治]①头项强痛、肩背疼痛、上肢不遂。②乳痈、乳汁不下、难产。③瘰疬。[操作]直刺0.5~0.8寸;可灸。[附注]穴位深部正当肺尖,不可深刺。孕妇禁刺。

行间(LR2)荥穴[定位]在足背侧,当第1、第2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主治]①头痛、目眩、目赤肿痛、青盲、口歪。②疝气、胁痛。③月经不调、痛经、带下、崩漏。④中风。

⑤小便不利。

夹脊[定位]在背腰部,当第1胸椎至第5腰椎棘突下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寸,一侧17穴,左右共34穴。[主治]①上部治疗上肢病、心肺疾患。②中部治疗胃肠疾患。③下部治疗腰部、腹部、下肢疾患。极泉[定位] 腋窝中,腋A搏动处[主治] 心痛,胸闷,心悸,气短,心悲不乐,干呕,胁肋疼痛,咽干烦渴,目黄,瘰疬,肘臂冷痛,四肢不举

K

昆仑(BL60)经穴[定位]在足部外踝后方,当外踝尖与跟腱之间凹陷处。[主治]①头痛、项强、目眩、鼻衄。②腰骶疼痛、脚跟肿痛。③癫痫。④难产。[附注]孕妇慎用。

L

列缺(LU7)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任脉[定位]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主治]①咳嗽、气喘、咽喉痛。②口眼歪斜、偏头痛、颈项强痛、牙痛,“头项寻列缺”。③半身不遂。

梁门(ST21)[定位]在上腹部,当脐中上4寸,距前正中线2寸。[主治]胃痛、呕吐、食欲不振、腹胀、便溏。[主治]腹痛、腹胀、肠鸣泄泻、食欲不振、水肿。

梁丘(ST34)郄穴[定位]屈膝,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连线上,髌底上2寸。[主治]①膝肿痛、屈伸不利。②胃痛。③乳痈。

厉兑(ST45)井穴[定位]在足第2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指寸)。[主治]面肿、齿痛、口歪、鼻衄、胸腹胀满、热病、多梦、癫狂。

廉泉(RN23)交会穴(阴维、任脉)[定位]在颈部,当前正中线上,喉结上方,舌骨上缘凹陷处。[主治]舌下肿痛、舌缓流涎、舌强不语、吞咽困难、暴喑

劳宫(PC8)荥穴[定位]在手掌心,当第2、第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时中指尖处。[主治]①口疮、口臭;②心痛、呕吐;③癫狂痫;④鹅掌风。

阑尾[定位]在小腿前侧上部,当犊鼻下5寸,胫骨前缘旁开一横指。[主治]①急慢性阑尾炎。②消化不良、纳呆、胃脘疼痛。③下肢痿痹。

M

命门(DU4)[定位]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主治]①阳痿、遗精、月经不调、带下。②泄泻。③腰脊强痛。

N

内庭(ST44)荥穴[定位]在足背,当第2、第3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主治]

①齿痛、咽喉肿痛、口歪、鼻衄、热病。②胃痛吐酸、便秘、腹痛、腹胀。③足背肿痛。

内关(PC6)络穴,八脉交会穴──通阴维脉[定位]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主治]①心痛、心悸、胸痛、胸闷。②胃痛、呕吐、呃逆。③失眠、癫狂。④眩晕、偏头痛、热病。⑤上肢痹痛、偏瘫。

P

脾俞(BL20)背俞穴[定位]在背部,当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①腹胀、黄疸、呕吐、泄泻、痢疾、水肿。②便血。

③背痛。

膀胱俞(BL28)背俞穴[定位]在骶部,当骶正中嵴旁 1.5寸,平第2骶后孔。[主治]①小便不利、遗尿。②泄泻、便秘。③腰骶疼痛。

Q

曲池(LI11)合穴[定位]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时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主治]①热病。②半身不遂、手臂肿痛。③咽喉肿痛、齿痛、目赤痛。④瘰疬、风疹、湿疹。⑤腹痛吐泻。

⑥癫狂。

丘墟(GB40)原穴[定位]在足外踝的前下方,当趾长伸肌腱的外侧凹陷处。[主治]①胸胁胀痛、下肢痿痹。②疟疾。[操作]直刺0.5~0.8寸;可灸。

曲泽(PC3)合穴[定位]在肘横纹中,当肱二头肌腱的尺侧缘。[主治]①心痛、心悸。②胃痛、呕吐、泄泻。③热病。④肘臂挛痛。期门(LR14)肝募穴,交会穴(足太阴、厥阴、阴维之会)[定位]在胸部,当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主治]①胸胁胀痛、乳痈。②腹胀、呕吐。[操作]斜刺0.5~0.8寸;可灸。[附注]不可直刺,深刺,以免刺伤重要脏器。

气海(RN6)肓之原穴[定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 1.5寸。[主治]①腹痛、泄泻、便秘、疝气。②虚脱。③遗精、阳痿、月经不调、经闭。④遗尿。[操作]直刺1~2寸;可灸。[附注]①针刺当排空小便,孕妇慎用。②有强壮作用,为保健要穴。

青灵[定位] 少海与极泉连线少海上3寸肱二头肌内侧缘[主治] 目黄,头痛,振寒,胁痛,肩臂痛

曲泉合穴[定位] 膝关节内侧横纹头上方半腱半膜肌止端之前上方[主治] 月经不调,痛经,白带,阴挺,阴痒,产后腹痛,遗精,阳萎,疝气,小便不利,头痛,目眩,癫狂,膝膑肿痛,下肢痿痹

R

日月(GB24)胆募穴,交会穴(足少阴、少阳、阳维之会)[定位]在上腹部,当乳头直下,第7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主治]①胸胁疼痛、黄疸。②呕吐、吞酸、呃逆。[操作]斜刺或平刺0.5~0.8寸;可灸。[附注]不可深刺,以免伤及内部重要脏器。

人迎足阳明,少阳之会[定位] 胸锁乳突肌前缘平喉结处,距喉结1.5寸[主治] 胸满喘息,咽喉肿痛,头痛,高血压,瘰疬,瘿气,饮食难下

S

少商(LU11)井穴[定位]在拇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指寸)。[主治]①咽喉肿痛、咳嗽、鼻衄、发热。②中风昏迷、中暑呕吐、小儿惊风、癫狂。

三阴交(SP6)交会穴(足三阴之会)[定位]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主治]①腹胀、肠鸣、泄泻。

②月经不调、崩漏、痛经、经闭、带下、阴挺、不孕、滞产。

③遗精、阳痿、早泄、遗尿、小便不利、水肿。④失眠。⑤下肢痿痹、脚气。[附注]孕妇不宜针。

少海(HT3)合穴[定位]屈肘,在肘横纹内侧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的中点处。[主治]①心痛。②瘰疬。③腋胁痛、肘臂挛痛。[操作]直刺0.5~1寸;可灸。

神门(HT7)输穴,原穴[定位]在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主治]①失眠、健忘、癫狂痫。②心痛、心烦、惊悸、怔忡。③胸胁痛。

少府(HT8)荥穴[定位]在手掌面,第4、第5掌骨之间,握拳时当小指尖处。[主治]心悸、胸痛、小便不利、遗尿、阴痒、阴痛、手小指拘急、掌中热、善惊。

少冲(HT9)井穴[定位]在手小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主治]①昏迷、癫狂。②心痛、心悸、胸胁痛。③热病。

少泽(SI1)井穴[定位]在手小指末节尺侧,距指甲角0.1寸(指寸)。[主治]①头痛、目痛、咽喉肿痛、耳鸣。②热病、昏迷。

③乳少。

肾俞(BL23)背俞穴[定位]在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①遗精、阳痿、月经不调、白带。②遗尿、小便不

利。

③耳鸣、耳聋。④腰痛。

申脉(BL62)八脉交会穴——通阳跷脉[定位]在足外侧部,外踝直下方凹陷中。[主治]①头痛、眩晕、目赤痛。②癫狂、痫证日发、失眠。③腰腿痠痛。

丝竹空(SJ23)[定位]在面部,当眉梢凹陷处。[主治]①目赤肿痛、目眩、眼睑瞤动。②头痛、齿痛。③癫狂痫。

率谷(GB8)交会穴(足太阳、少阳之会)[定位]在头部,当耳尖直上入发际 1.5寸,角孙直上方。[主治]①偏头痛、眩晕。②小儿急、慢性惊风。

神阙(RN8)[定位]在腹中部,脐中央。[主治]①虚脱、中风脱证。

②腹痛、泄泻、脱肛。③水肿。[操作]不针,多用艾条、艾炷隔盐灸。神庭(DU24)[定位]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主治]头痛、眩晕、失眠、鼻渊、癫痫。

四白[定位] 正坐,承泣直下3分,眶下孔处[主治] 目赤痛痒,目翳,眼睑瞤动,迎风流泪,头面疼痛,口眼歪斜,眩晕

上巨虚大肠下合穴[定位] 犊鼻下6寸,胫骨前嵴外侧1横指[主治] 肠中切痛,痢疾,肠鸣,腹胀,便秘,泄泻,肠痈,中风瘫痪,脚气

T

太渊(LU9)输穴,原穴,八会穴——脉会[定位]在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主治]①咳喘咳血、胸痛、咽喉肿痛。②无脉症。③手腕痛。

天枢(ST25)大肠募穴[定位]在腹中部,距脐中2寸。[主治]①腹痛、腹胀、肠鸣、泄泻、痢疾、便秘、肠痈。②月经不调、癥瘕。

条口(ST38)[定位]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8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主治]肩臂不得举、下肢冷痛、脘腹疼痛、跗肿、转筋。

太白(SP3)输穴,原穴[定位]在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跖趾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主治]①胃痛、呕吐、腹胀、肠鸣、泄泻、便秘、痔疾。②体重节痛、脚气。[操作]直刺0.5~0.8寸;可灸。

听宫(SI19)交会穴(手足少阳、太阳之会)[定位]面部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方,张口时呈凹陷处。[主治]①耳鸣、耳聋、聤耳。②齿痛。③癫狂痫。

太溪(KI3)输穴,原穴[定位]在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主治]①遗精、阳痿、月经不调、小便频数。

②气喘、咳血。③齿痛、耳鸣、耳聋。④失眠。⑤腰痛。

太冲(LR3)输穴,原穴[定位]在足背侧,当第1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主治]①头痛、眩晕、目赤肿痛、口歪。②癫痫、小儿惊风。③疝气、崩漏、月经不调、遗尿。④下肢痿痹。[操作]直刺0.5~0.8寸;可灸。

膻中(RN17)心包募穴,八会穴──气会[定位]在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主治]①胸痛、咳嗽、气喘。

②心痛、心悸。③呕吐、噎膈。④乳少。 [附注]禁用电针。

太阳[定位]在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主治]①偏正头痛、牙痛。②目赤肿痛、目眼歪斜。

头维(ST8)交会穴(足少阳、阳明之会)[定位]在头侧部,当额角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旁4.5寸。[主治]①头痛。②目眩、目痛、视物不清、迎风流泪。

通里(HT5)络穴[定位]在前臂掌侧,当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腕横纹上1寸。[主治]①心悸、怔忡。②暴喑、舌强不语。③腕臂痛。

瞳子髎(GB1)交会穴(手太阳、手足少阳之会)[定位]在面部,目外眦旁,当眶外侧缘处。[主治]①目赤肿痛、目翳、青盲。

②头痛。

天池手厥阴足少阳之会[定位] 第4肋间乳头外1寸[主治] 胸闷,心烦,咳嗽,痰多,气喘,胸痛,腋下肿痛,瘰疬,疟疾,乳痈

听会[定位] 耳屏间切迹前,听宫直下,下颌骨髁状突后缘,张口有空处[主治] 耳鸣,耳聋,聤耳流脓,齿痛,下颌脱臼,口眼歪斜,面痛,头痛

W

胃俞(BL21)背俞穴[定位]在背部,当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①胃脘痛、腹胀、肠鸣、呕吐。②胸胁痛。

委中(BL40)合穴,膀胱下合穴[定位]在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腱的中间。[主治]①腰痛、背痛、下肢痿痹、“腰背委中求”。②腹痛、吐泻。③小便不利、遗尿。④丹毒。

外关(SJ5)络穴,八脉交会穴──通阳维脉[定位]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枢骨之间。[主治]①热病。②偏头痛、耳鸣、耳聋、目赤肿痛。③胸胁痛、上肢痹痛。支沟(SJ6)经穴[定位]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3寸,尺骨与桡骨之间。[主治]①便秘。②胁肋痛。③热病。④耳聋、耳鸣、暴喑、瘰疬。

X

下关(ST7)交会穴(足阳明、少阳之会)[定位]在面部耳前方,当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中。[主治]①耳鸣、耳聋、聤耳。②齿痛、口噤、面痛、口歪。

血海(SP10)[定位]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主治]①月经不调、崩漏、经闭。

②瘾疹、湿疹、丹毒。

心俞(BL15)背俞穴[定位]在背部,当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①心痛、惊悸、吐血。②咳嗽、盗汗。③失眠、健忘、癫狂痫。

膝眼[定位]屈膝,在髌韧带两侧凹陷处。在内侧的称内膝眼,在外侧的称外膝眼。[主治]膝痛、鹤膝风、腿脚重痛、脚气。

悬钟(GB39)八会穴──髓会[定位]在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主治]①项强、胸胁胀痛、下肢痿痹、脚气。

②咽喉肿痛。

下巨虚[定位] 犊鼻下9寸,胫骨前嵴外侧约1横指[主治] 小腹痛,腰脊痛引睾丸,乳痈,下肢痿痹,泄泻,大便脓血

Y

鱼际(LU10)荥穴[定位]在手拇指本节(第1掌指关节)后凹陷处,约当第1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主治]①咳嗽、咳血、发热、咽喉肿痛、失音。②掌中热。

迎香(LI20)交会穴(手足阳明之会)[定位]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主治]①鼻塞、鼻渊、鼽衄。②口歪、面痒。

隐白(SP1)井穴[定位]在足大趾末节内侧,距趾甲角0.1寸(指寸)。[主治]①月经过多、崩漏、便血、尿血。②腹胀。③癫狂、多梦、惊风。

涌泉(KI1)井穴[定位]在足底部,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主治]①昏迷、晕厥、癫痫、小儿惊风。②头痛、头晕、目眩、失音。③小便不利、便秘。

翳风(SJ17)交会穴(手足少阳之会)[定位]在耳垂后方,当乳突与下颌角之间的凹陷处。[主治]①耳聋、耳鸣。②口眼歪斜、牙关紧闭、齿痛、颊肿。③瘰疬。

阳陵泉(GB34)合穴,胆下合穴,八会穴──筋会[定位]在小腿外侧,当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主治]①下肢痿痹、麻木、半身不遂、脚气。②胁痛、口苦、黄疸、呕吐。③小儿惊风。[操

作]直刺1~1.5寸;可灸。

腰阳关(DU3)[定位]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中。[主治]月经不调、遗精、阳痿、腰骶痛、下肢痿痹。

印堂[定位]在额部,当两眉头的中间。[主治]①头痛、眩晕、鼻衄、鼻渊。②失眠、小儿惊风。

阴陵泉(SP9)合穴[定位]在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主治]①腹胀、泄泻、黄疸。②水肿、小便不利或失禁。

③膝痛。[操作]直刺1~2寸;可灸。

阴郄郄穴[定位] 尺侧腕屈肌腱桡侧缘腕横纹上0.5寸[主治] 心痛,惊恐,心悸,骨蒸盗汗,吐血,衄血,失语

俞府[定位] 锁骨下缘,任脉旁开2寸[主治] 咳嗽,气喘,胸痛,呕吐,不嗜食

Z

孔最(LU6)郄穴[定位]在前臂掌面桡侧,当尺泽与太渊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主治]①咯血、咳嗽、气喘、咽喉肿痛。②痔疾。③肘臂挛痛。

足三里(ST36)合穴,胃下合穴[定性]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主治]①胃痛、呕吐、噎膈、腹胀、肠鸣、泄泻、便秘、痢疾、疳疾、肠痈,“肚腹三里留”。

②虚劳羸瘦、水肿、心悸。③下肢不遂、脚气。④癫狂。⑤乳痈。

志室(BL52)[定位]在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3寸。[主治]①遗精、阳痿、小便不利、水肿。②腰脊强痛。[操作]直刺0.5~1寸;可灸。0.5~0.8寸;不宜灸。

秩边(BL54)[定位]在臀部,平第4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3寸。[主治]①腰骶痛、下肢痿痹。②小便不利、阴痛。③痔疾、便秘。

至阴(BL67)井穴[定位]在足小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指寸)。[主治①胎位不正、难产、胞衣不下。②头痛、目痛、鼻塞、鼻衄。[操作]浅刺0.1~0.2寸;可灸。

照海(KI6)八脉交会穴——通阴跷脉[定位]在足内侧,内踝尖下方凹陷处。[主治]①咽干、咽痛。②痫证夜发、失眠、嗜睡。

③小便不利、小便频数、便秘。④月经不调、阴挺、带下。

中冲(PC9)井穴[定位]在手中指末节尖端中央。[主治]①昏迷、中暑、晕厥、小儿夜啼。②热病。③心痛。④舌强不语。

中渚(SJ3)输穴[定位]在手背部,当环指本节(掌指关节)的后方,第4、5掌骨间凹陷处。[主治]①耳聋、耳鸣。②头痛、目赤、咽喉肿痛、热病。③手指不能屈伸。

足临泣(GB41)输穴,八脉交会穴──通带脉[定位]在足背外侧,当足4趾本节(第4跖趾关节)的后方,小趾伸肌腱外侧凹陷处。[主治]①偏头痛、目赤肿痛、胁肋胀痛、足跗肿痛。②乳痈、月经不调。③疟疾。足窍阴(GB44)井穴[定位]在足第4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指寸)。[主治]头痛、目赤肿痛、耳聋、咽喉肿痛、热病、失眠、胁痛、咳逆、月经不调。

章门(LR13)脾募穴,八会穴──脏会,交会穴(足厥阴、足少阳之会)[定位]在侧腹部,当第11肋游离端的下方。[主治]①腹胀、泄泻。②胁痛、痞块。[操作]直刺0.8~1寸;可灸。[附注]不可深刺,以免刺伤内部重要脏器。

中极(RN3)膀胱募穴,交会穴(足三阴、任脉之会)[定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4寸。[主治]①小便不利、遗尿、癃闭。

②遗精、阳痿、月经不调、崩漏、带下、阴挺、不孕。③疝气。 [附注]①针时当排空小便,孕妇慎用。②本穴有强壮作用。

中脘(RN12)胃募穴,八会穴──腑会,交会穴(手太阳、少阳、足阳明、任脉之会)[定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主治]①胃痛、呕吐、吞酸、食不化、腹胀、泄泻、黄疸。②癫狂。

中府手足太阴之会[定位] 平第1肋间隙,距中线6寸腋A搏动内下方[主治] 咳嗽,气喘,胸中烦满,胸痛,肩背痛,腹胀,呕逆,喉痹,浮肿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

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针灸学 穴位总结

针灸学穴位总结

B 八邪[定位]在手背侧,微握拳,第1至第5指间,指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左右共8穴。[主治]①手背肿痛、麻木、毒虫、蛇咬伤。②烦热、目痛。 百会(DU20)交会穴(足太阳、督脉之会)[定位]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处。[主治]①头痛、眩晕。②癫狂、中风失语、不寐。③脱肛、阴挺。 C 尺泽(LU5)合穴[定位]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主治]①咳嗽、气喘、咯血、咽喉肿痛、胸部胀满。②吐泻。 ③小儿惊风。④肘臂挛痛。 承泣(ST1)交会穴(阳跷、足阳明之会)[定位]在面部瞳孔直下,当眼球与眶下缘之间。[主治]①目赤肿痛、流泪、夜盲、眼睑瞤动。②口眼歪斜。[操作]左手拇指向上轻推眼球,紧靠眶下缘直刺0.5~1.5寸,不宜提插,以防刺破血管,引起血肿;不宜灸。 攒竹(BL2)[定位]在面部,当眉头陷中,眶上切迹处。[主治]①头痛、眉棱骨痛。②口眼歪斜、目视不明、目赤肿痛、眼睑瞤动、眼睑下垂。 次髎(BL32)[定位]在骶部,当髂后上棘内下方,适对第2骶后孔处。[主治]①月经不调、痛经、赤白带下。②遗精、疝气、遗尿。③腰骶痛、下肢痿痹。 承山(BL57)[定位]在小腿后面正中,委中与昆仑之间,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尖角凹陷处。[主治]①痔疾、便秘。②腰背痛、腿拘急疼痛、脚气。 长强[定位] 尾骨尖端与肛门连线之中点[主治] 泄泻,痢疾,便秘,便血,痔疾,癫狂,痫证,瘈疭,脊强反折,癃淋,阴部湿痒,腰脊尾骶部疼痛 D 地仓(ST4)交会穴(阳跷、手足阳明之会)[定位]在面部口角外侧,上直对瞳孔。[主治]口歪、流涎。 地机(SP8)郄穴[定位]在小腿内侧,当内踝尖与阴陵泉的连线上,阴陵泉下3寸。[主治]①腹痛、泄泻。②月经不调、痛经、遗精。③小便不利、水肿。 胆俞(BL19)背俞穴[定位]在背部,第10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黄疸、胁痛、呕吐、食不化、口苦。

中医考研《针灸学》最完整考点总结七版教材同步完美打印

研究生入学考试《针灸学》考点精要 2014年研究生入学考试《针灸学》考点精要 经络输穴学总结 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到,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 1、经络系统,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和十二别部。 2、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 3、十二经脉的命名是由三部分组成:手足、阴阳、脏腑。一阴一阳演化为三阴三阳,以区分阴阳气的盛衰与多少:阴气中太阴最盛,其次为少阴,再次为厥阴;阳气中最盛为阳明,其次为太阳,再次为少阳。 4、十二经脉着,食指;心经与小肠经小指;心包经与三焦经无名指; 胃经与脾经足大趾足小趾; 8、奇经八脉,包括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阳蹻脉、阴阳维脉。 作用为统率联络经络、调节气血盛衰。 9、任脉督脉冲脉同起于胞中,同出会阴而异行,成为“一源三歧”。 10、十二经别,又称为“别行之正经”。一般从四肢肘膝关节上下的正经分出,分布于胸腹腔和头部其间有“离、合、出、入”的特点——离,即从十二经脉分出;入,即进入胸腹腔;合,即与表里经同行;出,即在头项部出来。手足三阴三阳经别,按阴阳表里关系组成六对,称为“六合”。 11、十二经脉在四肢部各分出一络,再加去躯干前的任脉络、躯干后的督脉络及躯干侧的脾之大络,共十五条,称“十五络脉”。又有孙络、浮络和血络之分。孙络为络脉中最细小的分支,浮络是浮行于浅表部位的络脉,血络则是细小的血管。 12、十二经筋,是与十二经脉相应的筋肉部分,起分布范围大体与十二经脉一致。 13、十二皮部六经皮部名称太阳——关枢;阳明——害蜚;少阳——枢持;太阴——关蛰;少阴——枢懦;厥阴——害肩。 14、《灵枢·经脉》指出:经络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15、经络的作用:沟通华佗夹脊穴、八邪、八风、十宣,四花是胆俞、膈腧四穴。 21、阿是穴,又称不定穴,天应穴。 22、《灵枢·邪客》:肺心有邪,其气留于两肘;肝有邪,其气留于两腋;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肾有邪,其气留于两腘。 23、张介宾《类经》:凡病邪久留不移者,必于四肢八膝之间有所结聚,故当于节之会处索而刺之。 24、腧穴的治疗作用有三个特点:临近作用远道作用整体作用。 25、远道作用举例:合谷穴不仅能够治疗上肢病症,而且能治颈部和头面部病症;足三里不仅能治下肢病症,而且能治疗肠胃以及更高部位的疾病。“经络所通,主治所及”。 研究生入学考试《针灸学》考点精要

针灸学重点(1)(1)(1)(1)

名词解释 1.经络:是人体内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的通路,包括经脉和络脉。 2.经络系统:经脉和络脉组成,其中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以及附属于十二经 脉的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络脉包括十五络脉和难以计数的浮络、孙络等。 3.十二经脉:系指十二脏腑所属的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故又称为正经。(相关: 其中足三阴经在足内踝上八寸以下为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至内踝上八寸以上,太阴交出于厥阴之前) 4.奇经八脉:指别道奇行的经脉,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 跷脉、阳跷脉,共八条。 5.一源三岐:奇经八脉中的督脉,任脉、冲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于会阴,而分别循行于 人体的前后正中线和腹部两侧。(相关:督脉调节全身阳经脉气。称“阳脉之海”; 任脉调节阴经脉气,称“阴脉之海”;冲脉调节十二经气血,称“十二经之海”,又称“血海”。) 6.十四经:奇经八脉中的督脉和任脉,各有其所属的腧穴,故与十二经相提并论合称。 7.十五络脉:十二络脉和任督各自别出一络,加上脾之大络,总计15条,称~~~ 8.十二经别:是十二正经离、入、出、合的别行部分,是正经别行深入人体腔的支脉 9.标本:主要指经脉腧穴分布部位的上下对应关系。 10.根结:指经气的所起与所归,反映出经气上下两极间的关系。 11.四海:髓海、血海、气海、水谷之海的总称,为人体气血精髓等精微物质汇聚之所。 (髓海位于头部,气海位于胸部,水谷之海位于上腹部,血海位于下腹部) 12.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 13.特定穴:十四经穴中具有特殊性能和治疗作用并有特定称呼的腧穴。(分为五腧穴、 原穴、络穴、郄穴、下合穴、背腧穴、募穴、八会穴、八脉交会穴和交会穴等十类。) 14.五输穴:十二经脉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五个特定腧穴,即井、荥、输、经、合穴。 15.原穴:脏腑原气输注、经过和留止于十二经脉四肢部的腧穴,又称“十二原”。作 用:协助诊断治疗相关脏腑的疾病。 16.络穴:十五络脉从经脉分出处各有1个腧穴,称之为络穴,又称“十五络穴”。(肘 膝关节下)作用:①治疗本经病证治疗其表里经的病证。③治疗其络脉的病证④原络配穴法 17.郄穴: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中的阴跷、阳跷、阴维、阳维脉之经气深聚的部位(穴共 16个。除胃经的梁丘之外,都分布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 18.背俞穴: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是脏腑气机活动最活跃的部位。又称为“俞穴”。 (俞穴共12个。足太阳膀胱经第1侧线上,阴病治阳。) 19.募穴: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又称为“腹募穴”。(穴共12个) 20.下合穴:是六腑之气下合于下肢足三阳经的腧穴。 21.八会穴:气、血、筋、脉、骨、髓等精气聚会的8个腧穴,称为八会穴。 22.八脉交会穴:奇经八脉与十二经脉之气相通的8个腧穴,又称“交经八穴”八脉交会 穴均位于腕踝部的上下。 23.骨度折量定位法:指以体表骨节为主要标志折量全身各部的长度和宽度,定出分寸, 用于腧穴定位的方法(将设定的两骨节之间的长度折量为一定的等分,每一等分为一寸,10等分为一尺) 24.得气:又称“气至”“针感”,是指毫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提插或捻转等行 针手法,使针刺部位获得经气感应 重点提示

针灸学 重点穴位,特殊穴位总结

督脉 1. 取穴要点 长强---尾骨端与肛门连线中点 腰阳关---第4腰椎棘突下 命门---第2腰椎棘突下 至阳---第7胸椎棘突下 大椎---第7颈椎棘突下 哑门---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 风府---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 百会---两耳尖直上连线的中点,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 水沟---人中沟上1/3与中1/3交点 2. 主治 腰阳关---虚证实证皆可 命门---虚证为主 至阳---治疗黄疸、呃逆等 大椎---与手足三阳经交会穴,清热解表,治疗感冒,头项强痛配哑门、风府哑门---暴喑配廉泉,注意操作方法(平天柱) 风府---注意操作方法(平风池) 百会---治疗中气下陷,头痛配头维、神庭、印堂、风池,失眠配四神聪 水沟---急救要穴 印堂---疏风解表配迎香 3. 督脉的经脉循行路线(包括交会穴) 任脉 1. 重点穴位 中极(治疗实证、膀胱募) 关元(治疗虚证、小肠募)补元气虚(比较:气海补气虚) 神阙 下脘 中脘(胃募、腑会)关注:配足三里;配丰隆;配上脘、鸠尾(胸三针) 膻中(心包募、气会)关注“宗气” 天突(主要作用:降气)关注具体针刺操作方法 廉泉(口舌生疮、咽喉肿痛) 承浆(流口水)

手太阴肺经 1. 经脉循行(见课件) 2. 重点穴位 中府 尺泽(与太渊比较) 孔最 列缺 太渊 少商 3. 特定穴 五输穴:少商、鱼际、太渊、经渠、尺泽 原穴:太渊 络穴:列缺 郄穴:孔最 八脉交会穴:列缺(通任脉) 八会穴:太渊(脉会) 募穴:中府(肺) 手阳明大肠经 1. 经脉循行(见课件) 2. 重点穴位 商阳 合谷(与复溜/太冲/风池等配穴使用的病症) 阳溪 手三里 曲池(三种体位的取穴方法,对于血证的治疗,对于热证的治疗)臂臑 肩髃(两种取穴方法) 迎香 3. 特定穴 五输穴:商阳、二间、三间、阳溪、曲池 原穴:合谷 络穴:偏历 郄穴:温溜

针灸学笔记整理00859

针灸学笔记 第一部分 一、针灸发展简史 1、最早的针灸学文献:《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 2、标志着针灸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内经》 3、又称《针经》的是:《灵枢》 4、针灸第一次总结:《内经》;第二次总结:《针灸甲乙经》;第三次总结:《针灸大成》 5、起承前启后作用的是:《针灸甲乙经》 6、最早的彩色经络腧穴图:唐代孙思邈绘制的“明堂三人图” 7、首次把任、督二脉和十二静脉并称十四经:元代滑寿编撰的《十四经发挥》 二、经络系统的组成 1、十二经脉在四肢的分布规律:手足三阳经:阳少太。手三阴经:太厥少。足三阴经:厥太少(内踝上8寸以下);太厥少(内踝上8寸以上) 2、十二经脉循行走向: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 3、十二经脉交接规律:相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手足末端交接;同名的阳经与阳经在头面部交接;相互衔接的阴经与阴经在胸部交接。 ⑴表里的阴阳经在四肢末端交接: ①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交接于食指端(商阳) ②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交接于足大趾内端(隐白) ③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交接于小指端(少冲、少泽) ④足太阳膀胱经与足少阴肾经交接于小趾端(至阴) ⑤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交接于无名指端(关冲) ⑥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交接于大趾外端(大敦) ⑵同名阳经在头面部交接: ①手足阳明经交接于鼻旁(迎香) ②手足太阳经交接于目内眦(睛明) ③手足少阳经交接于目外眦(瞳子髎) ⑶相互衔接的阴经在胸中交接: ①足太阴脾经与手少阴心经交接于心中 ②足少阴肾经与手厥阴心包经交接于胸中 ③足厥阴肝经与手太阴肺经交接于肺中 4、奇经八脉: 督脉:阳脉之海 任脉:阴脉之海 冲脉:十二经之海;血海 带脉:约束纵行躯干的诸条经脉 阴维脉:调节六阴经经气 阳维脉:调节六阳经经气 阴阳涩脉:调节肢体运动;司眼睑开合 5、十五络脉:十二经脉、任督二脉、脾之大络。加强表里两经的外部联系,补充十二经脉循行之不足。任脉的别络名鸠尾,从鸠尾分出后散布于腹部。沟通腹部经气。 督脉的别络名长强,从长强分出,经背部向上散布于头部,左右别走足太阳经。沟通背部经气。 脾之大络名大包,从大包分出后散布于胸胁部。沟通全身经气。

实验针灸学重点总结

1、实验针灸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主要开展针灸理论、针灸作用规律、针灸作用机制和针灸应用技术等相关研究的一门新兴学科;是针灸学科一个新的分支;也是研究针灸神经生物学机制的重要基础。 2、得气:是指针刺穴位后产生的经气感应。 3、循经感传现象:是指以针刺、低频脉冲电等方法刺激穴位时,人体出现酸、麻、重、胀等特殊感觉,从被刺激的穴位开始,沿着经脉循行路线传导。 4、经穴-脏腑相关:反映了经脉穴位与脏腑之间的一种双向关系,即脏腑生理或病理改变可通过多种形式反映到体表的相应穴位上;刺激体表穴位又可对相应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改变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 5、牵涉痛:是指当某一内脏器官有病变时,患者除感觉患病器官的局部不适或疼痛外,尚可在远离该器官的体表某部皮肤或深部组织发生痛觉过敏。 海氏带:当一些内脏器官患病时,往往在相关部位的皮肤出现痛觉过敏,这种痛觉过敏的皮肤部位即称为海氏带或痛觉过敏带。 6、穴位功能特异性:是指穴位与非穴位、不同穴位之间在主治和功能作用上所存在的差异。 7、针灸作用的时间效应:对穴位进行针灸刺激时,针灸效应的发生、发展呈现一个渐进的时间过程,分为潜伏期、上升期、高峰期和下降期。 时效曲线:用直角坐标图表示针效与时间的关系。 8、针麻诱导期:在实施针麻手术之前,对选定的穴位预先进行一段时间针刺刺激,至镇痛效果达到可以手术这段时间。(一般在25~40min左右) 9、针刺耐受:是指由于长时间针刺或反复多次针刺后,针刺镇痛效应降低的一种现象。 10、针刺后效应:停止针刺后继续存在的针刺效应 11、疼痛:是一种与组织损伤或潜在损伤相关的不愉快的主观感觉和情感体验,它包含痛感觉和痛反应两个成分。 痛阈(或痛反应阈):是指从刺激开始到引起疼痛感觉或运动反应的最小刺激量。 耐痛阈:是指能耐受疼痛的最大刺激量 12、针刺麻醉:是指用针刺止痛方法来预防手术中的疼痛及减轻生理功能紊乱,在患者清醒状态下施行手术的一种麻醉方法。 13、吞噬能力:指100个白细胞中吞噬细菌的白细胞所占的比例。 吞噬指数:指100个白细胞中,能够吞噬细菌的白细胞所吞噬细菌的平均个数。 针灸作用:针灸的镇痛作用、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调控作用和对失调的脏腑器官功能的调整作用。 第一章针灸作用的基础研究 第一节: 1、穴位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感受刺激、反应病症 2、穴位感受器的特点:(后面要加具体的内容) 1穴位可以感受多种形式的刺激,2穴位对不同形式的刺激有不同的适应性,3穴位对不同形式刺激的感觉阈不同 3、穴位病理反应的表现形式:感觉异常、组织形态改变、生物物理特性改变 5、得气机制:针感的形成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脊髓通路、脑内通路几个环节。 手下感的实质:穴区肌肉轻微的紧张性收缩。 手下感机制:针刺信息由外周传入神经通路进入中枢,经中枢整合调制后,一方面形成针感,另一方面通过脊髓?-传出系统随躯体神经到达相应支配区穴位下的肌梭,引起梭内肌收缩和肌电发放,以及局部肌纤维收缩,后者经针柄传于施针者指下,从而形成沉紧的手下感

针灸学试题及答案1

针灸学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 1.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针灸学专著是( C ) A.《灵枢》 B.《难经》 C.《针灸甲乙经》 D.《针灸大成》 E.《足臂十一脉灸经》 2、最早绘制彩色针灸图的医家是( B ) A.皇甫谧 B.孙思邈 C.王惟一 D.王焘 E.杨继洲 3、针灸铜人的设计者是( D ) A.孙思邈 B.杨继洲 C.王执中 D.王惟一 E.滑伯仁 4、《针灸甲乙经》发展确定了多少个腧穴( E ) A.345 B.453 C. 354 D. 361 E.349 5、在家传《卫生针灸玄机秘要》的基础上,汇集历代诸家学说和实践经验总结而成的针灸专著是( C ) A.《医宗金鉴·刺灸心法》 B.《针灸甲乙经》 C.《针灸大成》 D.《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E.《针灸逢源》 6、最早提出总结十四经脉的著作是( A ) A.《十四经发挥》 B.《黄帝内经》 C.《针灸甲乙经》 D.《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E.《针灸逢源》 7、反映经络学说早期面貌的著作是( C )

A.《黄帝内经》 B.《难经》 C.《帛书》 D.《灵枢》 E.《甲乙经》: 二、双项选择 1.反映针灸学核心理论经络学说的早期面貌的著作是( A E ) A.《足臂十一脉灸经》 B.《灵枢》 C.《素问》 D.《难经》 E.《阴阳十一脉灸经》 2.北宋著名针灸学家王惟一对针灸学的主要贡献是( B C ) A.首次绘制彩色针灸挂图 B.设计制作两具针灸铜人 C.编著《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D.著《十四经发挥》 E.创用阿是穴和指寸法 1.手三阳经下合穴是( C) A.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 B.委中、足三里、阳陵泉 C.上巨虚、下巨虐、委阳 D.委阳、委中、阳陵泉 E.足三里、上巨虚、阳陵泉 2下列穴位中不属郄穴的是( E) A.会宗 B.温溜 C.梁丘 D.附阳 E.大钟 3.下列穴位中不属募穴的是( E) A.章门 B.日月 C.石门 D.关元 E.俞府 4.足厥阴肝经的五输穴,依序排列应该是( B) A.曲泉、中封、太冲、行间、大教 B.太敦、行间、太冲、中封、曲泉

针灸学重要知识点

针灸学重要知识点 1、《针经》是指《灵枢》 2、针灸学发展史上,对针灸进行第一次大总结的著作是《内经》 3、针灸学发展史上,对针灸进行第三次大总结的著作是《针灸甲乙经》 4、针灸学发展史上,对针灸进行第三次大总结的著作是《针灸大成》 5、杨继洲的著作是《针灸大成》 6、王惟一的著作是《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7、手少阳三焦经与足少阳胆经的循行交接部位是目外眦 8、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的循行交接部位是足大趾内侧 9、足太阴脾经与手少阴心经的循行交接部位是心中 10、足少阴肾经与手厥阴心包经的循行交接部位是胸中 11、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的交接部位是足大趾外端 12、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的交接部位是足大趾内端 13、具有调节全身阴经经气作用的是任脉 14、具有调节六阴经经气作用的是阴维脉 15、任脉别络分布是从鸠尾分出散布于腹部 16、督脉别络分布是从长强分出散布于头部 17、手三阴经筋结于贲(胸) 18、手三阳经筋结于角(头) 19、十二经脉的别络从本经分出的部位是肘膝关节以下 20、十二经别从正经别出的部位大多是肘膝关节附近 21、四总穴歌内容:腰背委中求、肚腹三里留、面口合谷收、头项寻列缺 22、除近治作用、远治作用外,腧穴主治特点还包括特殊作用 23、足三阴经主治特点是前阴病、妇科病 24、手三阳经主治相同的是咽喉病、热病 25、足三阳经主治相同的是眼病、神志病、热病 26、善于治疗无脉症的腧穴是太渊 27、大肠的募穴所属经脉是胃经 28、循行“入下齿中”的经脉是大肠经 29、经脉循行中,不与目内眦或目外眦发生联系的是手阳明大肠经? 30、常用于治疗瘾疹、瘰疬的是曲池 31、常用于治疗经闭、滞产的穴位是合谷 32、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是合谷 33、手阳明大肠经的经穴是阳溪 34、胃的募穴所属经脉是任脉 35、头维属于足阳明胃经

针灸学期末复习 重点穴位 位置 主治

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属肺,络大肠,还循胃口。联络喉咙】: 中府(肺之募穴){横平第1肋间,旁开6寸}→ 尺泽(合穴){肘横纹上}吐泻、中暑、小儿惊风急症→ 孔最(郄穴){腕掌侧远端横纹上7寸,尺泽太渊线}→ 列缺(络脉;八脉交会穴:通任脉){腕掌侧远端横纹1.5寸。简便取穴:虎口平直交叉}头项寻列缺→ 太渊(输穴;原穴;八会穴之脉会){桡骨茎突与舟状骨之间}→ 鱼际(荥穴){第1掌骨桡侧中点赤白肉际出}→ 少商(井穴){拇指桡侧,指甲根角侧上方0.1寸}点刺放血:咽喉肿痛,昏迷 手阳明大肠经【属大肠,络肺。入下齿中,夹口、鼻】 商阳(井穴){食指末节桡侧}咽喉肿痛,热病,昏迷。可点刺放血→ 合谷(原穴){第2掌骨桡侧中点。简便取穴:拇指指间关节横纹,另一双拇、食指指蹼缘}面口合谷收。外感病。镇痛要穴。孕妇禁用→ 阳溪(经穴){腕背侧远端横纹桡侧,“鼻烟窝”}→ 偏历(络穴){腕背侧远端横纹上3寸。阳溪曲池连线}→ 手三里{肘横纹下2寸。阳溪曲池连线}→ 曲池(合穴){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清热要穴,隐疹→ 臂臑{曲池上7寸,三角肌前缘}→ 肩髃{肩峰外侧缘前段与肱骨大结节凹陷之间。简便取穴:屈臂外展,肩峰外侧缘呈现前后两个凹陷,前下方凹陷}→ 扶突{横平喉结,胸锁乳突肌前、后缘中间}一般不用电针,引起迷走神经中枢反应→ 迎香{鼻翼外缘中点旁,鼻唇沟中}胆道蛔虫症 足阳明胃经【属胃,络脾。起于鼻,入上齿,环口夹唇,循喉咙】 承泣{目正视,瞳孔直下}→四白{眶下孔}→地仓{口角旁开0.4}→ 颊车{下颌角前上方一横指,咬紧时咬肌隆起}→ 下关:闭口→头维{入发际线0.5,头正中旁开4.5}→ 人迎{横平喉结,胸锁乳突肌前缘}→ 梁门{脐上4寸,旁开2寸}→

针灸学学习感悟

针灸学学习感悟 对于大学知识的学习,和高中确乎颇有不同。在以前,虽说每学期都有新的课程,但科目总还是不变的。而如今,每一学期都是新的几门课程,这就时常让自己陷入了探索新的学习方法的困境。于是,我们便往往有这样的困惑——到了期末了,这门课也才开始入门了。 其实,细细想来,这也是很正常的。就医学来说,从课堂上学到的东西毕竟有限,终身学习才是一个医者智慧的源泉。因而,一个医学生,在学校中获得的最重要的东西便是学习的能力。“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句古语便道出了杏林之法门。 从整体上讲,中医虽有理论指导,但由于今人与古人在认知上的差异,对于初学者,中医还是比较抽象的,缺乏一定的直观性和系统性。在基础课程中,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诊断学等课程,由于是编者从浩如烟海的中医典籍中摘录整理出来的信息,其系统性还是比较强的,有一个大体的知识框架,比较容易让学生从整体把握。但是,对于中药学、方剂学和针灸学等,这些课程的脉络精髓就隐含在看似枯燥的药物、汤头和经络腧穴之中。但这些精髓又是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若是硬是将其用文字表述出来,往往会使读者茫然不知其解。唯有通读方剂,才可知晓配伍之精妙,唯有概览针灸,方能领会金针之奥义。因此,在不同的课程中,确乎需要自己变通方法,以便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单就针灸学来说,其知识是比较零散的。而且刚才也提到,只有先把这些看似杂乱的经络腧穴做了大概了解之后,才能发现其中的规律所在,进而才能成系统,成理论。若是起初就妄图在其中找寻脉络框架,无异于缘木求鱼,必然毫无所获,且易误入歧途。 针灸学需要背诵记忆的东西还是比较多的,而重复是记忆之母。大量的重复无疑是记忆的最佳手段。虽说如此,但机械式的重复难免会索然无味,让人失去耐心。所以,在记忆时,还是需要有一定的技巧来辅助记忆的。 对于经脉的循行,我们不妨将其整理成卡片,或是准备记忆手册,以充分利用零散时间,时时重复,强化记忆。同时还要理解文意,在身体上找到经络大致循行路线,如此亦可协助加深理解。经过大量的重复之后,能够所背所记,不假思索,信手拈来的程度,这便达到了可以永久记忆的条件了。 对于腧穴,首先要解决的是它的归经和定位。掌握好这两项后,才能更好的掌握其主治特点。对于定位来讲,最有效的方法莫如点取,若是能够点取准确,其基本定位也就掌握了,而且不至于枯燥,在此基础上再对其定位的描述稍加温习,便没有什么问题了。再来说归经,任督二脉的穴位归经自是简单,不必细说。十二正经在四肢的分布也都是比较有规律的,在定位大致清楚地条件下,再对归经稍加记忆,掌握也不是难事。对于背胸部的经脉分布,也是颇有规律可循的。例如,在腹部正中旁开2寸,胸部正中旁开4寸,基本都属胃经;腹部正中旁开4寸,基本都属脾经;腹部正中旁开0.5寸,胸部正中旁开2寸,则属肾经;在背部,就是正中旁开1.5寸和3寸两条膀胱经侧线了。 接下来是对腧穴主治的记忆。腧穴主治不外三条——近治作用、远治作用和特殊作用。腧穴所在,主治所及,掌握好了腧穴定位,其近治作用也就不在话下了。经脉所过,主治所及,对于归经明了后,腧穴的远治作用也便有了大致的方向。而对于腧穴的特殊治疗作用,就需要单独记忆了。 在对经脉的循行,腧穴的定位、归经和主治大致了解之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不断重复,以加强记忆了。在这个过程中,我认为需要变换各种方式,以调动大脑的兴奋性,保持较高的记忆水平,达到最佳的记忆效果。为此,我们可以对腧穴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比较。 细说来,在纵向比较上,可以经脉循行为依据,纵向总结比较每一经的腧穴,在这个过程中以加深理解,强化记忆。在掌握十四经脉循行的基础上,以十四经脉循行体表部位为主

中医、针灸学中级(主治医生)考试要点总结

(一) 1、外感头痛 选经:督脉,手太阴,足少阳经穴 主穴:百会列缺太阳风池 配穴: 风寒:风门合谷 风热:大椎曲池 风湿:阴陵泉头维 阳明经痛:印堂攒竹合谷内庭阳白 太阳经痛:天柱后顶后溪申脉 少阳经痛:率谷外关太阳悬颅侠溪 厥阴经痛:四神聪太冲内关百会 2、内伤头痛 (1)实证:选经:足阳明经,足少阳经 主穴:百会头维风池 配穴:阳亢:太冲太溪侠溪 痰浊:阴陵泉丰隆中脘 瘀血:阿是穴血海膈俞内关 (2)虚证:选经:督脉,足阳明经,足少阳经主穴:百会风池足三里 配穴:血虚:三阴交气海脾俞 肾虚:肾俞太溪悬钟 其他耳针枕额脑神门 外感用皮肤针太阳印堂 (一侧头痛反复发作) 太阳率谷悬颅头维风池外关太冲足临泣 3叉神经痛 选经;足太阳。手足阳明 主穴;下关合谷风池内庭太冲 眼疼;攒竹丝竹空阳白外关 上颌;颧髎迎香四白 下颌;承浆颊车翳风 风寒;列缺风池 风热;曲池尺泽 气血瘀太冲三阴交 肝胃火盛行间 阳陵泉 选经:阿是穴,手太阳,足少阳 主穴:阿是穴外劳宫肩井后溪悬钟 配穴风寒:风池风府 气血瘀滞:内关合谷 肩痛:肩髃外关 背痛:秉风天宗 病在督脉太阳经加大椎天柱肩外俞病在少阳经风池外关 耳针;颈 颈椎神门 选经;手足三阳经 主穴;颈夹脊天柱风池曲池外关阿是穴 外邪内侵:风府列缺合谷 气滞血瘀:阴郄膈腧 肝肾不足:肝俞肾俞气海 上肢疼:曲池合谷 上肢或手指麻木:少海手三里 恶心呕吐:中脘内关 头晕头痛 :百会风池 选经:阿是穴,手三阳经 主穴:阿是穴肩髃肩髎肩贞肩前 条口透承山 配穴:手阳明经证:合谷 手太阳经证:后溪 手少阳经证:外关 手太阴经证;尺泽 外邪:合谷风池 气滞血瘀:内关膈俞 气血两虚:足三里气海 主穴阿是穴 手阳明肘上方(肱骨外)曲池手三里 手太阳内下方(肱骨内)阳谷小海 手少阳外部(鹰嘴处) 外关天井 选经:阿是穴足太阳 主穴:阿是穴委中大肠俞 配穴:寒湿:腰阳关 瘀血:膈俞次髎 督脉病:后溪 足太阳经:申脉 肾虚肾输命门 腰骶部次髎腰腧 腰眼腰眼 腰椎腰夹脊 耳针;腰骶椎 肾神门 治法足太阳足少阳 主穴;足少阳腰夹脊环跳阳灵泉悬钟丘墟足太阳腰夹脊委中承山昆仑秩边

考研针灸学最完整考点总结

经络输穴学总结 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到,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 1、经络系统,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和十二别部。 2、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 3、十二经脉的命名是由三部分组成:手足、阴阳、脏腑。一阴一阳演化为三阴三阳,以区分阴阳气的盛衰与多少:阴气中太阴最盛,其次为少阴,再次为厥阴;阳气中最盛为阳明,其次为太阳,再次为少阳。 4、十二经脉着,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 5、膀胱一线1.5寸,膀胱二线3寸。 6、阴经为里,属于脏,阳经为表,属于腑。十二经脉间存在着表里相连的关系。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 7、阴经与阳经在四肢部位交接,阳经与阳经在头部交接,阴经与阴经在胸腹部交接。 肺经与大肠经食指;心经与小肠经小指;心包经与三焦经无名指; 胃经与脾经足大趾侧;膀胱经与肾经足小趾; 8、奇经八脉,包括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阳蹻脉、阴阳维脉。 作用为统率联络经络、调节气血盛衰。 9、任脉督脉冲脉同起于胞中,同出会阴而异行,成为“一源三歧”。 10、十二经别,又称为“别行之正经”。一般从四肢肘膝关节上下的正经分出,分布于胸腹腔和头部其间有“离、合、出、入”的特点——离,即从十二经脉分出;入,即进入胸腹腔;合,即与表里经同行;出,即在头项部出来。手足三阴三阳经别,按阴阳表里关系组成六对,称为“六合”。 11、十二经脉在四肢部各分出一络,再加去躯干前的任脉络、躯干后的督脉络及躯干侧的脾之大络,共十五条,称“十五络脉”。又有络、浮络和血络之分。络为络脉中最细小的分支,浮络是浮行于浅表部位的络脉,血络则是细小的血管。 12、十二经筋,是与十二经脉相应的筋肉部分,起分布围大体与十二经脉一致。 13、十二皮部六经皮部名称太阳——关枢;阳明——害蜚;少阳——枢持;太阴——关蛰;少阴——枢懦;厥阴——害肩。 14、《灵枢·经脉》指出:经络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15、经络的作用:沟通外,网络全身,运行气血,调整阴阳,抗御病邪,反应症候, 传导感应,调整虚实 16、《医学入门》:医者不明经络,犹人夜行无烛。业者不可不熟! 17、腧穴是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躯体外部的特殊部位,也是疾病的反应点和针灸等治法的刺激点。 18、一般将归属于十四经系统的称为“经穴”,未归入十四经的补充穴称“经外奇穴”,还有按压痛点取穴的称“阿是穴”。 19、经穴都有具体的穴名和固定的位置,分布在十四经循行线上,有明确的针灸主治证,共361个穴位(依据是学川的《针灸逢源》)。 20、奇穴,一有具体的名称和位置,但未归入十四经中,举例华佗夹脊穴、八邪、八风、十宣,四花是胆俞、膈腧四穴。 21、阿是穴,又称不定穴,天应穴。 22、《灵枢·邪客》:肺心有邪,其气留于两肘;肝有邪,其气留于两腋;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肾有邪,其气留于两腘。 23、介宾《类经》:凡病邪久留不移者,必于四肢八膝之间有所结聚,故当于节之会处索而刺之。 24、腧穴的治疗作用有三个特点:临近作用远道作用整体作用。 25、远道作用举例:合谷穴不仅能够治疗上肢病症,而且能治颈部和头面部病症;足三里不仅能

针灸学考试重点

针灸学考试重点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针灸学考试重点 (考试必备) 整理:机密下载《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是现存最早的针灸文献。魏晋时代的皇甫谧编撰针灸专着《针灸甲乙经》收录349个腧穴。唐朝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绘制“明堂三人图”,创用“阿是穴”和“指寸法”。明代杨继洲《针灸大成》是对针灸学的第三次总结。北宋王惟一着《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并设计了两具铜人模型。元代滑伯仁着《十四经发挥》首次把任督二脉和十二经脉并称为“十四经”。清代李学川 361个腧穴。 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三阴经(足太 . 阴经,下肢内侧为足三阴经;与六腑相配属的六条阳经分布于四肢外侧和头面、躯干,上肢外侧为手三阳经,下肢外侧为足三阳经。其中足三阴经在足内踝8寸以下为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至内踝上8 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和交接规律:走向: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交接规律:相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手足末端交接;同名的阳经与阳经在头面部交接;相 8条,故称~。特点:不直接隶属于十二脏腑;也无表里配合关系。作用:沟通了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对十二经脉气血有着蓄 ~。 ~。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分类:十四经穴;变局部或其他反应点等作为针灸施术部位的一类腧穴,又称“天应穴” 1、五输穴(十二经脉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的五个特定腧 2、原穴、络穴(原穴为脏腑原气输注、经过和留止于十二经脉四肢部的腧穴,又称“十二原”;络穴为十五络脉从经脉分出处各有一个腧穴,又称“十五络穴”) 3、郄穴(指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中的阴阳跷和阴阳维脉之经气深聚的部位) 4、背俞穴、募穴(背俞穴为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又称“俞穴”;募穴为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又称“腹募穴”) 5、下合穴(为六腑之气下合于下肢足三阳经的腧穴,又称“六腑下合穴”) 6、八会穴(为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等精气会聚的八个腧穴) 7、八脉交会穴(为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想通的八个腧穴, 8、交会穴(两经或数经相交会的腧穴)。 的定位方法,又称“指寸法”。分为三种:中指同身寸;拇指同身寸;横指同身寸(令患者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为标准,其四指的宽度作为3寸。四指相并名曰“一夫”,用横指同身寸量取腧穴又名“一夫法”)。 进针法:单手进针法;双手进针法(1、指切进针法:适宜于短针的进针 3、舒张进针法:主要用于皮肤松弛部位的腧穴 4、提捏进针法:主要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针管进针

(完整版)针灸学重点笔记取穴

针灸学重点笔记 经络:经脉和络脉的统称,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串上下的通路。 经络系统:经络的主要内容有: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等。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出入的特殊部位,既是疾病的反应点,又是针灸临床的刺激点。 一夫法:又称横指同身寸。是以食、中、环、小指四指相并,以中指中节近端横纹为标准,四指横度为3寸量取穴位的方法 . 得气:进行针刺时,患者所产生的酸、麻、重、胀、疼痛或触电样反应等针感以及医者刺手手下的沉紧等感觉。 十二经脉的体表分布规律:手足阳经为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手足阴经为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其中足三阴经在足内踝上8寸以下为厥阴,太阴,少阴,至内踝上8寸以上,太阴交出于厥阴之前。 十二经脉的气血循环流注顺序: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包交胆肝续。 奇经八脉的功能:督脉与六阳经有联系,称为“阳脉之海”,具有调节全身阳经经气的作用;任脉与六阴经有联系,称为“阴脉之海”,具有调节全身诸阴经经气的作用;冲脉与任、督脉,足阳明、足少阴等经有联系,故有“十二经之海”、“血海”之称,具有涵蓄十二经气血的作用;带脉约束联系了纵行躯干部的诸条足经;阴阳维脉联系阴经与阳经,分别主管一身之表里;阴阳跷脉主持阳动阴静,共司下肢运动与寤寐。 四海:髓海,脑(百会,风府);血海冲脉(大杼,上下巨虚);气海膻中(大椎,人迎);水谷之海胃(气冲,足三里)。 腧穴的主治特点:1近治作用,睛明治眼疾;2.远治作用,合谷治本经所过出头面疾病;3特殊作用,大椎退热。 募穴:位于胸腹部,为脏腑之气结聚之处的特定穴。 阴经郄穴多治血证,阳经郄穴多治急性疼痛。 十二经原\络穴:胆经丘墟、光明;肝经太冲、蠡沟;小肠经腕谷、支正;心经神门、通里;胃经冲阳、丰隆;脾经太白、公孙;大肠经合谷、偏历;肺经太渊、列缺;膀胱经京骨、飞扬;肾经太溪、大钟;三焦经阳池、外关;心包络大陵、内关。五腧穴: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俞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 特定穴:分成“五腧穴”、“原穴”、“络穴”、“郄穴”、“下合穴”、“俞穴”、“募穴”、“八会穴”、“八脉交会穴”和“交会穴”等。 第一部分 1、最早的针灸学文献:《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 2、标志着针灸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内经》 3、又称《针经》的是:《灵枢》 4、针灸第一次总结:《内经》;第二次总结:《针灸甲乙经》;第三次总结:《针灸大成》 5、起承前启后作用的是:《针灸甲乙经》 6、最早的彩色经络腧穴图:唐代孙思邈绘制的“明堂三人图” 7、首次把任、督二脉和十二静脉并称十四经:元代滑寿编撰的《十四经发挥》 二、经络系统的组成 1、十二经脉在四肢的分布规律:手足三阳经:阳少太。手三阴经:太厥少。足三阴经:厥太少(内踝上8寸以下);太厥少(内踝上8寸以上) 2、十二经脉循行走向: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 3、十二经脉交接规律:相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手足末端交接;同名的阳经与阳经在头面部交接;相互衔接的阴经与阴经在胸部交接。 ⑴表里的阴阳经在四肢末端交接: ①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交接于食指端(商阳) ②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交接于足大趾内端(隐白) ③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交接于小指端(少冲、少泽) ④足太阳膀胱经与足少阴肾经交接于小趾端(至阴) ⑤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交接于无名指端(关冲)

实验针灸学重点总结

1、实验针灸学:就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与方法,主要开展针灸理论、针灸作用规律、针灸作用机制与针灸应用技术等相关研究得一门新兴学科;就是针灸学科一个新得分支;也就是研究针灸神经生物学机制得重要基础。 2、得气:就是指针刺穴位后产生得经气感应。 3、循经感传现象:就是指以针刺、低频脉冲电等方法刺激穴位时,人体出现酸、麻、重、胀等特殊感觉,从被刺激得穴位开始,沿着经脉循行路线传导。 4、经穴-脏腑相关:反映了经脉穴位与脏腑之间得一种双向关系,即脏腑生理或病理改变可通过多种形式反映到体表得相应穴位上;刺激体表穴位又可对相应脏腑得生理功能与病理改变起到一定得调节作用。 5、牵涉痛:就是指当某一内脏器官有病变时,患者除感觉患病器官得局部不适或疼痛外,尚可在远离该器官得体表某部皮肤或深部组织发生痛觉过敏。 海氏带:当一些内脏器官患病时,往往在相关部位得皮肤出现痛觉过敏,这种痛觉过敏得皮肤部位即称为海氏带或痛觉过敏带。 6、穴位功能特异性:就是指穴位与非穴位、不同穴位之间在主治与功能作用上所存在得差异。 7、针灸作用得时间效应:对穴位进行针灸刺激时,针灸效应得发生、发展呈现一个渐进得时间过程,分为潜伏期、上升期、高峰期与下降期。 时效曲线:用直角坐标图表示针效与时间得关系。 8、针麻诱导期:在实施针麻手术之前,对选定得穴位预先进行一段时间针刺刺激,至镇痛效果达到可以手术这段时间。(一般在25~40min左右) 9、针刺耐受:就是指由于长时间针刺或反复多次针刺后,针刺镇痛效应降低得一种现象。 10、针刺后效应:停止针刺后继续存在得针刺效应 11、疼痛:就是一种与组织损伤或潜在损伤相关得不愉快得主观感觉与情感体验,它包含痛感觉与痛反应两个成分。 痛阈(或痛反应阈):就是指从刺激开始到引起疼痛感觉或运动反应得最小刺激量。 耐痛阈:就是指能耐受疼痛得最大刺激量 12、针刺麻醉:就是指用针刺止痛方法来预防手术中得疼痛及减轻生理功能紊乱,在患者清醒状态下施行手术得一种麻醉方法。 13、吞噬能力:指100个白细胞中吞噬细菌得白细胞所占得比例。 吞噬指数:指100个白细胞中,能够吞噬细菌得白细胞所吞噬细菌得平均个数。 针灸作用:针灸得镇痛作用、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得调控作用与对失调得脏腑器官功能得调整作用。 第一章针灸作用得基础研究 第一节: 1、穴位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感受刺激、反应病症 2、穴位感受器得特点:(后面要加具体得内容) 1穴位可以感受多种形式得刺激,2穴位对不同形式得刺激有不同得适应性,3穴位对不同形式刺激得感觉阈不同 3、穴位病理反应得表现形式:感觉异常、组织形态改变、生物物理特性改变 5、得气机制:针感得形成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脊髓通路、脑内通路几个环节。 手下感得实质:穴区肌肉轻微得紧张性收缩。 手下感机制:针刺信息由外周传入神经通路进入中枢,经中枢整合调制后,一方面形成针感,另一方面通过脊髓?-传出系统随躯体神经到达相应支配区穴位下得肌梭,引起梭内肌收缩与肌电发放,以及局部肌纤维收缩,后者经针柄传于施针者指下,从而形成沉紧得手下感

针灸学穴位歌诀

01、手太阴肺经经穴歌(共11穴):手太阴肺十一穴,中府云门天府诀,侠白之下是尺泽,孔最下行接列缺,更有经渠与太渊,鱼际少商如韭叶。 02、手阳明大肠经经穴歌(共20穴):手阳明穴起商阳,二间三间合谷藏,阳溪偏历复温溜,下廉上廉三里长,曲池肘髎五里近,臂臑肩髃巨骨当,天鼎扶突禾髎接,鼻旁五分号迎香。 03、足阳明胃经经穴歌(共45穴):四十五穴足阳明,承泣四白巨髎经,地仓大迎颊车对,下关头维和人迎,水突气舍连缺盆,气户库房屋翳屯,膺窗乳中延乳根,不容承满及梁门,关门太乙滑肉门,天枢外陵大巨存,水道归来气冲穴, 髀关伏兔走阴市,梁丘犊鼻足三里,上巨虚连条口位,下巨虚穴上丰隆,解溪冲阳陷谷中,下行内庭厉兑穴,大趾次趾之端终。 04、足太阴脾经经穴歌(共21穴):足太阴经脾中州,隐白在足大趾头,大都太白公孙盛,商丘三阴交可求,漏谷地机阴陵泉,血海箕门冲门开,府舍腹结大横排,腹哀食窦天溪连,胸乡周荣大包尽,二十一穴太阴全。 05、手少阴心经经穴歌(共9穴):九穴心经手少阴,极泉青灵少海深,灵道通里阴郄穴,神门少府少冲寻。 06、手太阳小肠经经穴歌(共19穴):手太阳穴一十九,少泽前谷后溪数,腕骨阳谷养老绳,支正小海外辅肘,肩贞臑俞接天宗,髎外秉风曲垣首,肩外俞连肩中俞,天窗乃与天容偶,锐骨之端上颧髎,听宫耳前珠上走。 07、足太阳膀胱经经穴歌(共67穴):足太阳穴六十七,睛明目内红肉藏,攒竹眉冲与曲差,五处寸半上承光,通天络却玉枕昂,天柱后际大筋旁,大杼挟脊第一行,直下风门肺俞长,又厥阴俞与心俞,督俞膈俞俱一行,肝胆脾胃接三焦, 肾俞气海大肠乡,关元小肠到膀胱,中膂白环仔细量,上髎次髎中复下,一空二空骶后当,会阳阴尾骨外取,附分挟脊第二行,魄户膏肓神堂走,譩譆膈关魂门当,阳纲意舍乃胃仓,肓门志室续胞肓,二十一椎秩边场,承扶臀横纹中央,殷门浮郄委阳到,委中合阳承筋乡,承山飞扬踝跗阳,昆仑仆参申脉忙,金门京骨束骨接,通谷至阴小趾旁。 08、足少阴肾经经穴歌(共27穴):足少阴穴二十七,涌泉然谷太溪溢,大钟水泉通照海,复溜交信筑宾接,阴谷膝内辅骨后,以上从足走至膝,横骨大赫连气穴,四满中注肓俞集,商曲石关阴都密,通谷幽门半寸辟,步廊神封又灵墟,神藏或中俞府毕。 09、手厥阴心包经经穴歌(共9穴):九穴心包手厥阴,天池天泉曲泽深,郄门间使内关对,大陵劳宫中冲寻。 10、手少阳三焦经经穴歌(共23穴):二十三穴手少阳,关冲液门中渚旁,阳池外关支沟正,会宗三阳四渎长,天井清冷渊消泺,臑会肩髎天髎堂,天牖翳风瘈脉青,颅息角孙耳门乡,和髎前接丝竹空,三焦经穴此推详。 11、足少阳胆经经穴歌(共44穴):足少阳经瞳子髎,四十四穴行迢迢,听会上关颔厌集,悬颅悬厘曲鬓翘,率谷天冲浮白次,窍阴完骨本神邀,阳白临泣目窗辟,正营承灵脑空摇,

各家针灸学说总结

流派 1经学派:杨上善,杨玄操,王冰,滑寿,张介宾,马莳,张志聪(内经) 2经穴考订派:王熙,巢元方,杨上善,王焘,王惟一,王执中,朱震亨,滑寿,李时珍,张介宾,李学川 3穴法派:王熙,孙思邈,王执中,张元素,李杲,何若愚,窦默,王好古,王国瑞,徐凤,高武,李梴,杨继洲 4手法派:何若愚,窦默,王国瑞,席弘,刘纯,徐凤,李梴,杨继洲,朱震亨,汪机 5重灸派:张机,葛洪,陈延之,王执中,闻人耆年,刘完素,罗天益,朱震亨,李梴,张介宾,龚居中,吴亦鼎,王焘,庄绰,窦材,许叔微 6重针派:涪翁,甄权,许希,席弘,窦默,刘瑾凌云王国瑞刘纯 7刺络放血:刘完素,张从正,李杲,罗天益,朱震亨,薛己,郭志邃,王世雄,夏云 8针灸药相须派:吴崑,张机,孙思邈,杨上善,王执中,杨继洲,李学川 9外科针灸派:徐梦牟刘涓子,胡元庆(元),汪机,薛己,陈实功,李学川 10内科针灸派:张机许叔微刘完素张元素郭志邃 11急症针灸派秦越人《五十二病方》《内经》葛洪 12痨病针灸唐崔知悌庄绰龚居中 13眼科张璐《内经》《甲乙经》《千金方》《太平圣惠方》 1《甲乙经》晋代皇甫谧现存最早系统针灸学专著最突出:腧穴学理论 成就:a记载349穴分布划线排列经穴发展归经理论补充经穴取法和部位 记载经穴别名首创郄穴理论完善五输穴理论论述交会穴理论b具体记载针灸刺激量首记载灸疮发泡的方法 处方特点a单穴处方多b多提及取具体穴位,较少程某经脉c较少提及用针或用灸,用补或用泻d处方多先述近取穴,后远取穴,前者多 2刘完素放血治疗适应症;a高热不退,以八关大刺(刺十宣出血),退热效果明显b目疾口唇痛,此症多为风热上攻玄府闭塞所致c疮疡,红丝疔一类皮肤病,表现为皮肤红肿热痛,针刺以泻血除热d太阳伤寒证,表现为身热无汗恶寒,针太阳至阴出血e对邪阻血脉,经气不通引起的腰痛及百节疼痛等病症 3经穴数目:a《内经》160个左右b《针灸甲乙经》349 c《铜人腧穴针灸图经》354 d 《针灸大成》359 e《针灸逢源》361 4经穴归经,排列a《甲乙经》分部划线(四肢部经穴向心性排列)b《外台秘要》352穴归属十二经(四肢部经穴向心性排列)c《铜人》354穴归属十四经(十二经向心,任督脉自上而下)d《十四经发挥》354穴归十四经(按经脉循行排列)e《针灸逢源》361归十四经5《帛书经脉》理论a分《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b现存最早经络文献,论述十一经脉循行走向(缺臂厥阴脉的记载;经脉向心性循环为主;无经脉循环流注;主要循行为体表,无属络脏腑)c记载有关病症的灸治方法d论述十一经脉病候(足臂:病候描述简单而原始,阴阳:最早记载“是动病”“所产病”病候记载渐趋详细) 6古代医家刺血:a刘完素:“热宜砭射”“八大关刺”刺十宣出血b张从正:运用(钅非)针多c李杲:三棱针d罗天益:“血实者宜决之”三棱针,砭刺治咽喉肿痛,(火番)针开泄脓液,锐针开泄邪气e朱震亨:三棱针毫针,火针f薛己:碎瓷片g郭志邃:治痧症,银针h王世雄i夏云:三棱针,毫针等,精喉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